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2023大學生形勢與政策課論文(精選18篇)

欄目: 心得體會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2.74W

2023大學生形勢與政策課論文 篇1

一、引言

2023大學生形勢與政策課論文(精選18篇)

我們嚮往著美好的明天,所以一直為著心中的那個夢而奮鬥。在今天這個人才競爭的時代,就業形勢分析開始成為人才爭奪戰中的另一重要利器。作為當代大學生,若是帶著一臉茫然,踏入這個擁擠的社會怎能滿足社會的需要,使自己佔有一席之地?

就業形勢分析,換個角度理解,就是對我們心中的那個藍圖的描繪,就是給自己的夢想插上翅膀。遠大的理想總是建立在堅實的土地上的,青春短暫,從現在起,就力爭主動,好好規劃一下未來的路,去描繪這張生命的白紙。“盡人事,聽天命”,對於我們可以控制的,理當全力以赴;對於不可控制的,我們應當抱有坦然接受的胸懷和氣度。要抱著不做則已,要做就要做好的信念。這樣,才能贏得收穫。

二、國內大學生就業現狀

隨著各大高校連年擴招,每年畢業生人數也連年增長,20xx年是高校擴招後畢業生的人數達212萬,20xx年畢業280萬人,比上一年增長 32.1%,20xx年畢業達到了338萬人, 20xx年畢業的大學生人數在700萬左右,比20xx年的680萬人數增加20萬左右。大學生人數不斷增多,已經成為近年來需要解決就業崗位的首要考慮因素。雖然政府在不斷增加就業機會,而面對不斷增加的就業人群,那只是點毛皮而已。大學生就業問題仍然不容樂觀。

三、國內大學生就業特點

1.就業崗位與畢業生人數差距太大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就是供過於求。每年畢業的大學生的數量比社會上所需要的就也崗位數量多的多;而且,這個差距還在逐年的增大。有關資料表明,從 20xx年至20xx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從114萬增加到413萬,是擴招前的4倍;然而,用人崗位增加的比例卻遠遠小於此。這也是大學畢業生就業困難的一個直接原因,相信這也是社會公認的。

2.熱門專業人才過剩

前些年,出現了幾個熱門專業,如計算機,土木工程等等。不可否認,這些專業至今仍然是熱門專業,仍然是社會的焦點問題。致使眾多考生紛紛報考這些專業。大多數人都是這樣認為的:既然是熱門專業,那麼社會上的需求量就大,工作自然就好找。這話不假,可是,當所有的人都這麼想的話,就會出現供過於求的情況。雖然需求量大,但學習這些方面的人才更多,已經超過飽和。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扎堆現象。這也就是為什麼熱門專業的畢業生們找不到工作的一個重要原因。

3.薪水與自己心中的希望值不符

很多大學畢業生,尤其是名校的畢業生,剛剛畢業,剛剛踏入社會,就認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會現實水準。從而對一些企業的相對較低的薪水不屑一顧。其實,這就象軍人打仗一樣。能帶兵打勝仗的將領,不一定受過什麼好的教育,但通過實踐,他們可以帶兵打出漂亮的一站;而那些從學校裡學出來的將領卻未必有那樣的本領。因為他們只是

通過理論來看戰爭,很少付諸實踐,只是紙上談兵,真要上戰場的時候,有些事情跟紙上的並不一樣。所以,即使是名校畢業的學生,也不能自以為是,有些事情並不象想像中的那樣。所以,也不能期望太高。現在的大學生們的薪酬期望值普遍下降,有的甚至開到只有800元,但這畢竟只是少部分,仍有大部分畢業生的期望值高出社會現實水準,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高不成,低不就。”中的“低不就”。

4.各企業選人挑剔

在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同時,用人單位也普遍存在著“選材難”的問題。好多企業雖明知其公司的棟樑和骨幹是大學生,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大學生,但是,他們每年基本上不要應屆大學生。這將是應屆大學生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企業是不會無緣無故不要應屆生的。

四、造成大學畢業生就業困難的原因

1.社會競爭激烈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13億,這個數字是令人無法想像的。所以,根本不能保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都有自己的崗位。換句話說,也就是社會對高校畢業生的吸納能力正在逐漸減小。而高校畢業生的數量卻是逐漸增加的,而且,增加之勢遠遠大於減小之勢。隨著政府機構改革、人員分流,國有企業深化體制改革、精兵簡政,雖然私有企業不斷增加,但就業崗位少,不能從更本上解決問題。另外,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高校年年在擴招,畢業生的數量一年比一年多,造成社會對畢業生的整體社會需求量與實際畢業人數之間的矛盾突出,畢業生求職擇業的競爭加劇。再過兩、三年,我們的畢業生人數將成倍地增加,加上往年未就業的待業畢業生,這個將會是一個盤大的資料,給就業帶來嚴峻的考驗。

2.扎堆現象

專業扎堆現象在上面已經跟大家講過了,下面就來說說就業單位扎堆和地區扎堆的問題。大多數畢業生都把高薪的外企當作就業的首選,根據相關資料我們可以看出,20xx年的畢業生把外企當作就業首選的百分比高達29.85%,將近三分之一。其實,外企並不是容納大學畢業生的最主要力量。另外,還有 15.2%的高校畢業生把政府機關當作就業單位的首選,這就使得報考公務員的人們越來越多,"公務員熱"不斷升溫。由於北京,上海等地區相對較為發達,人們通常會認為,那裡的就業機會會很多。因此,有相當一部分畢業生就業地區就首先選擇此類地區,從而形成了地區扎堆的現象。而相對不發達的地區,象大西北,西藏等地區卻沒有那麼搶手,其實這些欠發達地區才最需要人才,去建設,去發展。

3.其他原因

除了上述2大原因之外,還有許多各方面的因素影響著大學生就業問題,如性別問題,相關資料表明,女性畢業生的就業率比男性畢業生低6.4%。還有,城鄉區別問題。據報道,來自農村的畢業生的就業率比來自城市的畢業生的就業率低10.09%。

五、自動化專業介紹

自從升入重慶大學之後,我一直有個疑問就是“什麼是自動化”,相信所有與我一樣的學生都會有這種想法。實際上,自動化專業主要研究的是自動控制的原理和方法,自動化單元技術和整合技術及其在各類控制系統中的應用。它以自動控制理論為基礎,以電子技術、電力電子技術、感測器技術、計算機技術、網路與通訊技術為主要工具,面向工業生產過程自動控制及各行業、各部門的自動化。它具有“控(制)管(理)結合,強(電)弱(電)並重,軟(件)硬(件)兼施”鮮明的特點,是理、工、文、管多學科交叉的寬口徑工科專業。 二、自動化專業所學本專業課程設定的覆蓋面廣,所學的東西與其他學科交叉甚多。這也與本專業的來歷有關,自動化專業大部分源於計算機或者電子工程系的自動控制專業。 那麼我們來看看這樣一個“萬金油”的專業需要哪些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吧。自動控制理論、 運籌學、 訊號與系統分析、 計算機軟體技術應用、 演算法語言及程式設計、 類比電子技術基礎、 電路原理等等,甚至連流體力學也要修。可以說自動化專業需要工科各方面的知識,其課程 與電子工程、計算機、電機工程甚至化學工程都有交叉。

六、自動化就業及其前景

自動化專業是教育部確定的七個電氣資訊類專業之一。本專業培養具備堅實的電氣資訊學科的基本理論知識,能在電氣工程、自動化過程裝置、計算機控制系統等領域從事自動化資訊控制系統的研究、設計、執行及管理等方面的高階工程技術人才。自動化”一是屬於資訊產業。資訊產業被人們譽為“朝陽產業”,發展快、需要人才多、待 遇高,是當今科技發展的趨勢所在。因此,作為資訊產業中的重要一員,自動化專業同樣有 著光輝的前途。二是自動化應用範圍廣。目前,幾乎所有的工業部門都可以同自動控制掛上 鉤,現代化的農業、國防也都與自動化息息相關。三是本專業對於個人發展非常有利。所有的行業都可以同自動化掛鉤,轉行非常容易,“硬”可轉電子工程, “軟”可轉計算細分招聘專家, 精準求職首選: 細分招聘專家, 自動化英才也可轉通訊,當然待遇也是非常不錯。本專業畢業生有著廣闊的就業渠道,因為自動化技術的應用廣泛,其就業領域也五花八門。與本專業就業領域相關聯的行業在近年來藉助市場經濟的搞活和對外開放程度的加深,也獲得了飛速發展。民航、鐵路、金融、通訊系統、稅務、海關等部門的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科研院所、高科技公司也藉助強大的人才優勢,發展迅猛。未來隨著自動化技術應用領域的日益拓展,對這一專業人才的需求將會不斷增加,自動化專業的畢業生也將藉助這一技術的廣泛應用而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經濟發展的各個環節找到發揮自己專長的理想位置。自動化專業一直以來是社會急需的人才。包括電氣自動化、鐵路、化工等諸多領域。

如果當自己的專業知識達到一定程度的話不妨嘗試做以下幾項:自動化工程師——從事自動化系統的維護、優化等工作; 自動化設計師——從事自動化系統的設計和開發;

軟體工程師——處理自動化系統中相關的軟體的設計和開發。 還可以從事教學和相關的研究工作培養目標當然我們更多的人專業知識如果並沒有達到上述高度也不妨事。經過網上查詢資料以及自己的加工大體可以確定一下諸項就業方向:

1、電廠(包括各個公司,工廠的配電室)

2、軟體開發(特別是微控制器或EDA等)

3、PLC(大體是工控方向,搭建操作平臺等)

4、各個礦山,或金屬冶煉場所(進行自動化裝置的維護,操作等)

5、去學校當老師

6、做銷售工作(專門賣自己專業相關的東西)

7、公務員,每個專業都可以的

8、各種什麼研究所

10、產品設計,就是硬體電路設計了

11、自動化就業方向很廣的,仔細觀察生活就知道很多自動化裝置的。不過做設計有前途,

做銷售有“錢”途,做維護就是工薪階層,屬於服務行業

12、自動化選擇面廣,學好微控制器和PLC哪都吃得開,英語好的話外企也不是不可能......

13、自動化本科學出來基本上和沒學差不多,什麼都懂,但是什麼也不精,但是上研以後那就不得了了,硬體方面的發展不可限量。

七、結束語

一個人,若要獲得成功,必須拿出勇氣,付出努力、拼搏、奮鬥。成功,不相信眼淚;未來,要靠自己去打拼!自動化大多數人說就是一個萬金油專業,所以我感覺,說實話就是強者將來在哪方面都強,弱者在哪方面都不強。或許一但將來我們學不好就會落得個“樣樣精樣樣鬆”的下場。所以雖然現在已經大二了,但是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掌握好自己的專業知識。這樣將來我們自動化學子一定會有個美好的未來。然我們正行走在路上的自動化學子們一起努力,共同打造一片屬於我們的天下。成為一個適應並能夠駕馭未來的人。

2023大學生形勢與政策課論文 篇2

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正處在關鍵時期。轉型升級的緊迫性、艱鉅性與世界經濟結構深度調整的劇變力、震盪力廣度交融。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國際金融危機一波三折,貽害連連。

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家和經濟體,尤其是經濟大國,無一脫身於危機之外,世界經濟發展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乃至歐盟、美國經濟危機影響的衝擊力仍在擴大,形勢十分複雜嚴峻。

1.國際環境的影響

從國際環境看,當前受歐美債務危機衝擊,國際金融市場持續動盪,市場信心普遍動搖,大宗原材料價格起伏跌宕、世界經濟增速下降;歐元區以及歐盟的主要大國,救危機無良方,前景叵測;儘管最近美國、日本經濟出現復甦跡象,但基礎尚不穩固,缺乏近期復甦的可持續性。綜上所述,當前世界經濟格局呈現出3個顯著特點:一是政治週期、商業週期與地區動盪三者疊加,多種矛盾及利益衝突不斷升級,日趨白熱化。二是國際協調與合作更加困難,在世界經濟形勢可能趨於惡化的背景下,發達經濟體與新興經濟體面臨的經濟問題不同,各國之間的政策協調與國際合作難度加大。

三是經濟結構調整與短期政策目標存在明顯衝突。發達國家政府受債務規模高企、削減財政赤字壓力增大等因素影響,難以有效實施重大結構性調整。與此同時,受信心缺失和去槓桿化的影響,發達國家繼續推行的寬鬆貨幣政策難以發揮有效的作用。因此,發達國家實質性的結構調整尚未真正啟動,新能源和低碳、生物資訊科技等新興產業進展緩慢,制約著經濟復甦的步伐。

2.我國國內環境與經濟趨勢

2.1我國國內環境

從國內環境看,據資料顯示,20xx年受國際市場低迷、能源資源競爭加劇、貿易保護主義傾向愈加突出等諸多因素影響,出口增速將明顯降低,不排除發生較大波動的可能;內需增長雖然由政策擴張刺激開始向市場主導轉變,但基礎還很不穩固,內需彌補外需任務仍然艱鉅;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發展困境短期難以根本轉變,製造業投資增速可能明顯降低。與此同時,貨幣供給總量仍然偏大,加之成本推動、輸入性等因素影響,通貨膨脹壓力仍然不可忽視。因此,實現穩增長、控物價、調結構、惠民生的任務仍然十分艱鉅。

2.2我國經濟發展趨勢

當前,國際國內經濟態勢都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但從中長期看,我國經濟發展有兩個趨勢可以基本確定:

一是經濟增長速度已開始小幅下降;二是物價上漲的內外壓力交織並將較長時期存在。

3.我國面臨的挑戰

雖然我國經濟增速預計可以保持在比較合理的的增長,物價漲幅也將逐步回落,但我國經濟發展依然面臨眾多挑戰,經濟發展還有很多不確定性。

第一,房地產泡沫破裂風險。經過限購、緊縮貨幣等一些列的房地產調控,房地產價格終於出現了拐點,但根據國家統計資料來看,央行公佈的房地產領域的貸款佔新增貸款的20%左右,國內銀行50多萬億元的貸款中,有30%以上的貸款是流向政府融資平臺和房地產領域。如果房地產泡沫破裂的話,會對銀行體系產生重大沖擊,因此房地產調控的最理想的結果是實現房地產的軟著陸。中國社科院學術委員、社會學研究所所長李培林教授在20xx《社會藍皮書》暨社會形勢報告會上表示:

“整個房地產業若出現崩盤情況,會對經濟造成致命的影響,如何處理新形勢下這一“兩難”問題成為推動經濟健康發展的關鍵階段。。

”第二,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風險。20xx年、20xx年發放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銀行貸款集中到期,同時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讓金減少,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還款來源減少,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風險應當值得關注。同時,國內企業因全球經濟疲軟等因素導致出口增長緩慢,國內投資因房地產調控和政府融資平臺資金緊張而放緩,擴大內需艱難,通貨膨脹也沒有完全消除,中小企業發展環境有待改善,壟斷行業擠壓中小企業利潤空間等問題對20xx年的經濟發展均將產生很大影響。

4.我國的巨集觀經濟發展對策

我從政府報告的相關資料瞭解到,我國要應對經濟增長速度低一點、物價高一點可能帶來的諸多矛盾和問題,從長期看,根本途徑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20xx年世界經濟形勢變幻莫測,關鍵在於準確、辯證理解和把握好“穩中求進”這一經濟工作總基調:穩中求進,穩是基礎,進是爭取;一味求進,大局難穩;只穩不進,機遇錯失。穩是為更好地進,進是為長遠的穩;兩者互為條件,相輔相成。穩,就是要保持巨集觀經濟政策基本穩定,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保持社會大局穩定。進,就是要繼續抓住和用好戰略機遇期,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取得新進展,在深化改革開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把握好穩中求進,才能有效防止經濟增速大幅下滑,同時力避物價漲幅反彈,有利於疏解能源資源、生態環境等各方面壓力,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保持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勢頭,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

5.大學生的責任與義務

作為大學生,我充分認識到祖國當前面臨的挑戰與機遇。我深深感到,我們必須增強緊迫感和歷史責任感,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牢牢把握機遇,好好掌握本領,爭取早日為我國經濟社會健康、持續、較快的發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2023大學生形勢與政策課論文 篇3

摘要:文章首先針對中國夢的內涵進行了分析,指出中國夢反應了我國綜合國力水平的巨大提升,同時也揭示了中國社會和諧發展的幸福水平。然後,針對中國夢與當代大學生的關係進行了辯證分析,認為中國夢的實現需要依賴於當代大學生。最後,就中國夢背景下當代大學生的責任進行了研究,指出當代大學生必須承擔明志、自強、自立三個方面的責任,從而為中國夢目標的實現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支援。

關鍵詞 :中國夢;大學生;內涵;關係;責任

在我黨報告中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一項面向未來的綜合性事業,需要有志青年一代接一代的為之奮鬥。從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目標實現的角度上說,全黨都需要對青年加以高度關注,給予青年高度的關心與關愛,耐心傾聽青年的心聲,鼓勵青年的發展,支援創業。通過對青年的激勵與發展為社會主義社會的建設提供動力支援。從這一角度上來說,我黨對廣大青年學生的高度關注,對青年工作所給予的充分重視,正是推動我國未來事業,激勵有志青年持續奮鬥的最佳動力。而對於當代的大學生而言,作為有志青年的主力軍,必須將自身的活力、激情、熱情百倍的投入到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偉大事業當中,才能夠為社會主義事業提供動力,同時讓自身的青春煥發光彩。本文即從這一角度入手,結合中國夢的內涵,分析當代大學生的責任。

一、中國夢的內涵分析

對中國夢這一概念的最直接理解在於:通過各種方法實現中華民族在近代史以來的偉大復興,中國夢是我國近代社會發展過程當中,凝聚了世世代代人深切期望的發展目標,與中華民族的整體發展方向是高度一致。其內涵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中國夢反應了我國綜合國力水平的巨大提升

大量的研究報道中均顯示,中國夢目標的實現無法脫離經濟發展以及綜合國力提升指標而獨立實現。中國夢的實現與中華民族的實力特徵是高度匹配的。我國當前的發展現狀顯示,經濟發展總量提升顯著,當前已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在背景之下,對小康社會的實現做出了進一步的規劃,要求實現社會經濟的長期持續發展,進一步擴大人民民主,逐步促進我國步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2.中國夢揭示了中國社會和諧發展的幸福水平

作為新時期的幸福指數,它是物質因素與非物質因素的綜合體,主要是要全面提升當今社會和諧的水平與質量,要堅持走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促進社會和諧發展,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根本的發展要求。

二、中國夢與當代大學生的關係

憶往昔崢嶸歲月,一代代優秀青年在黨的召喚下,勇敢地擔負起歷史重任,不同時代的青年面臨不同的歷史課題,承擔著不同的歷史使命。我們的大學時代伴隨著國家發展的盛世,承擔的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即主席所強調的美麗“中國夢”的歷史使命。具體分析來看,中國夢與當代大學生之間的關係可以歸納為兩個方面:

1.中國夢作為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現代化建設過程當中最巨集偉性的目標之一,海內外中華兒女都需要將中國夢的實現視作共同的夙願

在這一背景之下,中國夢實質上為當代大學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在報告當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一項面向未來的綜合性事業,需要有志青年一代接一代的為之奮鬥。從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目標實現的角度上說,全黨都需要對青年加以高度關注,給予青年高度的關心與關愛,耐心傾聽青年的心聲,鼓勵青年的發展,支援創業。只有做到這些方面的工作,才能夠為中國夢的實現提供推動力,並反作用於社會發展目標的實現。

2.中國夢的實現需要以當代大學生作為支援

少年強則國強。國家的發展需要以青少年隊伍作為主力軍。當代大學生作為青年隊伍中最主要的構成部分之一,不但需要積極參與到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當中,更需要在這一事業中發揮中堅力量,為中國夢的實現提供支援。當然,在這一過程當中,大學生必須將自身的發展規劃與國家富強的基本方針高度結合起來,在努力實現中國夢的過程中兼顧個人發展目標與價值的實現,綻放青春的光彩。

三、當代大學生的責任分析

當代大學生所處的生活時代較以往發生了非常大的改變,大學生所需要承擔的責任與使命也有相應的變化。當代的大學生已經很少在以往比較艱苦的環境,甚至是戰場上經歷磨練,但同樣需要具備報效國家的責任感。除此以外,當代大學生更需要做到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社會負責,乃至對整個國家負責,以上也正是當代大學生作為社會建設發展中堅力量,追求目標的重要標誌。作為當代大學生,應當深刻感受到歷史使命的光榮性,自覺的肩負以下幾個方面的責任:

1.明志

即當代大學生必須有遠大的指向,為自身的發展與進步提供動力。當代大學生年齡較低,有著青春飛揚的個性特徵,這種個性在推動他們自身發展方面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同時,這種個性特徵也與我黨在執政興國方面所遵循的根本原則“發展是第一要義”相吻合的。當代大學生必須積極投身到社會主義社會的建設工作當中,發揮各自的專業特長與優勢,利用青春活力的個性色彩,不斷為祖國的前行提供“燃料”。簡單來說,當代大學生必須做到敢為人先,積極創造,勤奮求實,在前進發展的道路中不斷的開拓與創新,為改革創新提供支援與保障。

2.自強

即當代大學生需要樹立不畏艱難,堅忍不拔,奮勇拼搏的精神。當代大學生作為青年隊伍的最中堅力量,這支隊伍最大的優勢在於:充滿了活力與朝氣,有積極拼搏的幹勁,同時,他們也有著激情,始終鼓足創新前行的動力,更關鍵是的當代大學生有不可多得的銳氣,在面對挑戰與挫折時能夠迎難而上,不拘一格。因此,在新時代背景之下,為了積極實現中國夢的發展目標,要求廣大青年大學生學會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在學習上獨立奮鬥,在工作上獨立創業就業。必須明確的一點是:在中國夢建設實現的程序中,社會主義制度的鞏固與發展是一個非常長遠的過程,僅僅一代人或幾代人是完全不夠的,甚至需要幾十代人堅持不懈的奮鬥,投入建設事業當中。因此,當代大學生只有具備了頑強拼搏,勇往直前,百折不撓的精神,才能夠為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3.自立

即當代大學生需要勇於承擔人才強國的歷史責任。在當代中國現代化建設程序不斷推進發展的過程當中,為了在三個面向(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以及面向未來)的過程當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程序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支援,就需要始終堅持科教興國的發展戰略,同時遵循人才強國的基本方針政策。以上兩個方面的工作內容不但是我國現代化發展的基本戰略,同時也是社會發展所賦予當代大學生的重大責任之一。科教興國與人才強國戰略一方面充分體現了我國現代化發展的基本意志,同時也與廣大青年人的願望是高度一致的。從這一角度上來說,在社會資訊化水平不斷提高的背景之下,當代大學生學習並應用現代化科學技術的機會較多,他們應當義不容辭的肩負起新技術革命挑戰所賦予的責任,竭盡全力成為優秀的創新性人才,並在民族振興,國家富強中發揮決定性的作用。

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快速發展的背景之下,青年一代已經發展成為了一支充滿活力同時極具朝氣的生力軍,在促進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快速發展,推動社會進步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當代大學生作為有志青年的主體,中國夢所賦予他們的任務是學習、工作、以及奉獻。他們身處黃金時代,必須學會競爭,敢於創新,投入全身力量,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積極有利的貢獻。可以預見的是,中華民族將長期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並在其中佔據越來越關鍵性的地位。當代大學生需要做的是積極探索,肩負起身上的責任與重擔,追求並實現中國夢的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1]戴木才.實現“中國夢”的重要支柱——關於“中國夢”成為精神旗幟的若干思考[J].道德與文明,20xx(5):5-8.

[2]雙傳學.論民族復興中國夢的國際視野——學習關於中國夢的有關論述[J].南京社會科學,20xx(7):1-5,12.

[3]張定鑫“. 中國夢”研究:現狀與展望——兼論中國夢戰略的內涵[J].探索,20xx(4):182-187.

[4]郭樹勇.中國夢、世界夢與新國際主義——關於中國夢的幾個理論問題的探討[J].國際觀察,20xx(3):1-16.

[5]王繼軍.論大學生社會實踐與社會責任感的培養[J].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xx,11(2):79-81,89.

[6]王永明.通過自我教育提升大學生履行社會責任的意志力研究[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xx(6):89-91,100.

2023大學生形勢與政策課論文 篇4

摘要

20xx年是中國大國戰略啟航之年,也是中國外交展開新的戰略佈局的一年。中國未來20xx年的戰略發展規劃,仍是集中精力做自己的事情;未來20xx年中國政府的注意力,仍聚焦在13億中國人民的福祉和民生議題上。縱觀報告中涉及外交、國防政策等內容,表達了中國在未來20xx年將繼續融入國際社會,同時要擔當國際秩序的積極建設者和負責任的大國。以為的新一屆中共中央領導集體,面對越益紛繁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式,審時度勢、總攬全域性,通過一系列重大的外交活動,為中國外交開篇佈局,展示出中國外交的一系列新舉措、新理念、新氣象,勾勒出中國外交的戰略方向。當代中國正在積極探索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之路。

關鍵詞:中國的外交新佈局美國對亞太地區的“再平衡戰略”日本右傾化動向歐盟貿易保護主義等

正文

一、我國的外交新佈局

(一)中國巨大的變遷和變化的周邊形勢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力量急劇增長:十多年來經濟不斷高速增長,國民生產總值和經濟總量一再成倍加大,對外貿易的地域和規模也迅猛擴充套件。在20xx年發生了世界性的經濟危機後,中國的經濟總量仍然保持了9%左右的增長。並且,中國的經濟總量於20xx年成功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崛起,引起了世界的密切關注,也引來了諸如“中國威脅論”等影響中國與世界關係的言論。從大的格局來說,冷戰結束,終結了中國與鄰國間的政治分割。各國之間都基於各自長遠戰略利益與現實實際利益加以考、處理國家之間的系。中國的鄰國包括了諸多國情差異巨大的國家,在整個世界上是較為少見的,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國與周邊國家關係複雜性。

(二)中國對鄰國的新戰略與政策周邊地區對於中國的生存與發展至關重要。歷史事實表明,如果周邊地區不穩定,將給中國帶來不穩定;如果周邊地區保持穩定,鄰國對華友好,則中國可以從中受益。當前,中國積極致力於建立一個長期和平的周邊環境,以實現自身的現代化。

(三)合理對話,積極主動地處理爭端問題怎麼解決藏南、南海、釣魚島等涉及領土領海問題,如何處理涉及地區安全的朝鮮核問題等等,需要我們用新的思維來智慧地解決。前提是,化解爭端,加深友誼,增強鄰里間共同發展、互惠雙贏的可能性。對南海問題,中國都提出“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原則,還與東盟簽署了《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以維持該地區的穩定,這在減少摩擦,特別是避免發生可能的軍事摩擦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通過這些努力,南中國海形勢得以緩解和穩定,中國與東盟國家的關係也得到了顯著的改善。對於中日問題,釣魚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不容爭議,中國將勢必爭取主權完整。中國還提議對爭議地區進行聯合開發,雖日方的反應尚不積極,但我國政府仍然不放棄合作的希望。對於韓朝問題,這是歷史遺留下來的老問題,不可能立刻解決。但我國積極的召開六方會談,促進韓、朝通過平等的對話理性的解決問題。其實,只有周邊國家都發展起來了,它們的眼界與胸襟才會更加開闊,中國發展的環境才會更加友好,雙邊關係才能真正走向和諧。堅持奉行“尊重歷史,與鄰為善,著眼未來,和平發展”的準則

二、美國對亞太地區的“再平衡戰略”

在20xx年6月3日閉幕的本年度香格里拉對話會上,美國防長帕內塔提出了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指出美國將在20xx年前向亞太地區轉移一批海軍戰艦,屆時將60%的美國戰艦部署在太平洋。本質上講,再平衡不是什麼新概念,它依然是在利用中國周邊個別國家對中國發展的疑慮,來加固美國的戰略地位。“亞太再平衡戰略”被視為是對美國重返亞太的進一步充實。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對中國實行戰略與軍事上的制約與防範,經濟、地區和全球治理問題上則合作與競爭並重。前者力圖以保持美國軍事實力和強化地區盟國關係來制衡中國,後者則希望防止與中國的競爭與合作演變為對抗。這一“脆弱的平衡”很容易因各方誤判而被打破。因為只有當美國的某些盟國與夥伴確信美國將長期駐留亞太並制衡中國,這一“平衡戰略”才發生作用。然而,美國政府越強調其制衡中國的戰略和軍事意圖,日本等國就越有可能假定自己在對抗中國時會擁有美方的無限支援,併力圖利用美國為其火中取栗。這樣,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存在就成了一項“危險的使命”:它想成為“關鍵的穩定之源”,但卻可能引火燒身,被某些盟國利用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從而被更深地捲入亞太地區的爭端和衝突。近年來菲律賓和越南同中國就南海島嶼主權和海權問題的爭端,以及去年下半年因日本野田佳彥政府搞所謂“釣魚島國有化”及其繼任者安倍晉三政府更變本加厲而引起中、日在釣魚島主權問題上爭端不斷升級就是典型例子。

在“亞太再平衡戰略”問題上,美、日相互支援和利用。奧巴馬政府在戰略和亞太全域性上利用日本這個“核心盟國”,以進一步加強雙方的戰略同盟,既控制日本又制約中國。而日本則意圖利用美國的需要達到自己的目的,故堅持強硬立場,使危機不斷升高,並將美國更深地捲入其中。日本安倍政府和自民黨保守勢力更欲乘機走上修改憲法、整軍經武、“集體自衛”甚至核武化與出兵海外之路,在釣魚島問題上持極端強硬的立場。安倍政府還意圖推行“菱形包圍”戰略,在東北亞、東南亞和南海地區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多管齊下,聯手菲、越、印等國制約中國。這些無疑都嚴重地加劇了整個地區的不穩定。

最後,美國與中國的關係實際上是一種“既競爭又合作”的“競合”關係。在今日全球化與相互依賴的世界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從而導致“一損俱損”。加之戰略上的“相互確保摧毀(MutualAssuredDestruction,MAD)”,全面對抗不會有任何贏家。美國雖將中國視為在亞太地區的“戰略競爭對手”,但在雙邊經貿合作、亞太地區安全和穩定、全球治理以及眾多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領域又必須與中國合作。因而雙方關係就不是“零和”關係,更不同於冷戰時期的美、蘇對抗。在新的戰略形勢下,美、中兩大國之間“沒有先例”而又“極難處理”的競爭合作關係格局仍將繼續。

三、理性認識日本右傾化動向

20世紀90年代以來,日本國內的政局的一個基本走勢就是右傾化趨勢加強。

如政治方面:對待歷史呈保守主義及曖昧態度,否認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歷史,抹煞日本軍隊在侵略戰爭中的罪行,美化日本在海外的殖民統治,而且這種勢力呈增長趨勢。20xx年4月22號,包括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在內的三名安倍閣僚先後參拜靖國神社。安倍雖並未前往參拜,但已以首相的名義獻上了被稱為“真榊”的供品,表達了日本政界不顧國際輿論的譴責,執意右傾化的明顯動向。

思想文化方面:鼓吹為日本近代對外侵略歷史翻案的“自由主義史觀”,他們認為應在國民中間進行“對本國曆史充滿自豪的”以及“值得驕傲的”教育,而不是否定明治維新以來歷史的“自虐史觀”。美籍華裔作家張純如所著《南京大屠殺》被禁止日本發行,記載侵華日軍暴行的《東史郎日記》被起訴。20xx年4月份,修改教科書的事件再度發生,其意圖就是掩蓋日本侵略者的歷史罪行,阻礙下一代瞭解事實真相,培養右翼勢力接班人,保證軍國主義的真正復活。

日本右傾化勢力出現的原因有:1、戰後日本缺少一個對侵略戰爭進行認真反省、對戰爭責任進行真正清算的歷史過程;2、隨著日本經濟實力的飛速發展,其政治野心也迅速膨脹,日本企圖成為政治大國和軍事大國,這推動了日本國內政治右傾化勢力的崛起以及右翼思想的泛濫。3、右傾謀求民眾支援。4、日本國內對政治右傾化批評的狹隘性,批評大都是出於自己國家利益考慮,而非出於道義上、公理上的本質批評。這種做法使得政治右傾化的推進無所顧及而大行其道。5、神道教和天皇神國思想的影響,戰後屢有天皇親政言論的出現

對於日本國內的右傾化,我的理解是:日本國內的右傾化不僅會對利於日本經濟、社會正常的生活秩序,及外交活動的開展造成負面影響。而且會對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造成威脅。誠然,日本政治正在向右傾保守方向發展,但是在這一右轉過程中也將會遇到一些重要的制約因素。中國是反對日本政治進一步向右傾發展的重要國際力量。因此,儘管右傾化已經出現在日本的政治舞臺上,並且在今後一段時間內還可能進一步發展,但它畢竟是一種歷史的倒退現象,受到眾多國內外因素的制約,它的前景步履維艱。

四、歐盟貿易保護主義

20xx年12月3日,爭論多時的歐盟針對中國產螺釘和螺栓的懲罰性關稅正式表決通過,成為針對中國的最大反傾銷案表決之一。由於中國是世界最大的螺絲釘和螺栓生產國,其中歐盟國家是最大消費群體,歐盟為期5年的懲罰性關稅首先將對雙方經濟發展、社會穩定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據估算,中國可能因此每年損失4億歐元的外匯收入,同時將喪失80萬個就業崗位。而歐洲的消費者也將失去一個獲得物美價廉商品的機會,特別是在當前經濟危機的背景下,他們的經濟負擔也將變得更加沉重。禍不單行的是,20xx年12月18日,歐盟又通過了新的玩具安全指令,內容涉及兒童玩具的生產材料、檢測以及市場監管等問題。由於!中國製造∀佔據歐洲玩具市場大部分份額,因此中國玩具企業成了重點監管物件,使經濟危機中艱難求生的中國企業雪上加霜。

就目前的事件來說,歐盟對中國的貿易保護有愈演愈烈之勢。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二十國集團(G20)金融峰會在20xx年11月15日達成金融和經濟改革行動計劃並發表宣言,強調在金融不穩定時期更應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反對為投資或商品和服務貿易設定新壁壘,反對採取新的出口限制措施或採取不符合世界貿易組織規定的刺激出口措施。但就在同一天,歐盟在其官方刊物上宣佈,將對產自中國的蠟燭和非合金鋼絲產品徵收為期半年的臨時反傾銷稅。隨後,在20xx年11月22日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第十六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各成員國領導人又就全球經濟發表宣告,反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各成員國領導人同意,在未來12個月內,避免為投資、貨物和服務貿易增設新的壁壘,不實施新的出口限制措施,在各領域均不實施包括刺激出口措施在內的違反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的舉措。可是時間不到1個月,歐盟接連出臺了上述多項針對中國的貿易保護措施。其實,當前歐盟對華貿易保護主義頻發的淵源深遠,與發源於歐洲的重商主義、幼稚產業保護、超貿易保護和新保護貿易等理論政策都有著密切關係。對華貿易失衡、能源利益衝突、福利水平考慮、智慧財產權保護和金融危機應對等經濟方面的根源,說明了歐盟對華貿易保護的必然性和緊迫性。經濟與政治的密切聯絡,使得歐盟規制主義思想、民主政治人權差異、社會模式不同、共同決策機制和美國製衡因素等成為政治方面的根源,反映了歐盟對華貿易保護根源的複雜性和多樣性。深入分析歐盟對華貿易保護的根源,對於我們選擇相應的政策措施,反對歐盟的貿易保護,維護我國國家利益,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學習時報《中國外交戰略新佈局》作者:馬小軍

【2】百度文庫《論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係》

【3】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評析作者:賈浩

【4】維護我們國家的海洋權益作者:李國強

【5】百度文庫《理性認識日本右傾化動向》

2023大學生形勢與政策課論文 篇5

摘要:近年來,中國房地產業的快速發展,極大地帶動了經濟的增長,但在這個過程中房價上漲也較快,引起了社會不滿。為了抑制房價的快速上漲,北京市開始實施限購政策,但對於限購政策的合理性及其實施效果也有很多爭論。本文分析了限購政策實施後北京住宅市場的供給與需求情況的變化並運用SPSS18.0軟體對限購政策對北京市住宅市場產生的影響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得出結論:該政策與改革方向不符,不宜長期保留,也難達到調控目的。為此必須迴歸到以經濟調控手段為主的思路上來,讓市場機制充分發揮作用。

關鍵詞:北京市限購政策;住宅銷售價格單因素方差分析;新建商品住宅;二手住宅

1引言

針對近年來房地產市場的情況,中國政府出臺了很多抑制房價上漲的政策,但是效果並不明顯,甚至還出現了房價越調控越上漲的現象。被迫無奈,政府開始用行政手段調控市場,直接規定居民購買住宅的資格及數量。

20xx年4月17日,國務院釋出《關於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要求地方政府可根據實際情況,採取臨時性措施,在一定時期內限定購房套數。但對限購的物件、範圍、數量、期限等,並無明確的規定。

20xx年4月30日北京市頒佈了《北京市人民政府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檔案的通知》,暫定同一購房家庭只能在本市新購買一套商品住房。

20xx年2月15日,《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檔案精神進一步加強本市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出臺,規定“已擁有1套住房的本市戶籍居民家庭、持有本市有效暫住證在本市擁有住房且連續5年(含)以上在本市繳納社會保險或個人所得稅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限購1套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已擁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戶籍居民家庭、擁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無法提供本市有效暫住證和連續5年(含)以上在本市繳納社會保險或個人所得稅繳納證明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暫停在本市向其售房”。

20xx年4月30日北京開始實行限購政策至今,北京市的限購政策表現為逐漸明確、細化、嚴厲且短期內並無鬆動的跡象。作為一種直接干預經濟的行政手段,對於限購政策的影響及實施效果引起了廣泛的討論,本文運用SPSS18.0統計軟體對北京市限購政策對於住宅市場產生的影響進行了單因素方差分析,評估北京市限購政策的實施效果。

2方法論

單因素方差分析是研究一個控制變數的不同水平是否對觀測變數產生了顯著影響的一種統計方法。將觀測變數總的離差平方和分解為組間離差平方和和組內離差平方和兩部分,,如果組間離差平方和在觀測變數總離差平方和中所佔的比例較大,則說明觀測變數的變動主要是由於控制變數引起的,即控制變數給觀測變數帶來了顯著影響。

單因素方差分析的基本步驟:(1)提出假設:控制變數的不同水平對觀測變數無顯著影響(2)計算檢驗統計量和概率P值(3)將給定顯著性水平與p值做比較:如果p值小於顯著性水平,則應該拒絕原假設,反之接受原假設。

3結果

本文的研究資料主要來源於國家資料、北京市統計局、中國指數研究院,選取20xx年第二季度至20xx年第一季度相關資料做為限購政策實施前資料,選取20xx第二季度至20xx年第四季度相關資料做為限購政策實施後資料。選取的資料主要有住宅銷售面積、住宅竣工面積、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以20xx年為基期)、二手住宅價格(以20xx年為基期),選取銷售面積反應住宅需求情況,選取住宅竣工面積反應住宅供給情況,同比房價指數反應房價變化情況。

3.1限購政策實施後住宅需求與供給情況的變化

限購政策實施前後住宅銷售與竣工面積均值,可以看出限購政策實施前的住宅銷售面積大於限購政策實施後的住宅銷售面積;限購政策實施前的住宅竣工面積小於限購政策實施後的住宅竣工面積;限購政策實施前的住宅銷售面積大於限購政策實施前的住宅竣工面積,限購政策實施後的住宅銷售面積小於限購政策實施後的住宅竣工面積。說明北京的限購政策使住宅銷售面積減少,住宅竣工面積增加,並且使之前的住宅供不應求的情況變為供大於求。

限購政策實施前後住宅銷售面積及竣工面積的季度資料,可以看出限購政策實施前,除20xx年的第四季度住宅銷售面積大於住宅竣工面積,其餘季度的住宅銷售面積大於住宅竣工面積,即住宅需求大於住宅供給,住宅供不應求;限購政策實施後,除20xx年的第三、第四季度的住宅銷售面積大於住宅竣工面積,其餘季度的住宅銷售面積小於住宅竣工面積,即住宅供給大於住宅需求。

3.2限購政策實施後住宅價格的變化

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可以看出限購政策實施前新建商品住宅價格表現為上漲趨勢;限購政策實施後,新建商品住宅的價格從20xx的第二季開始下降,但是下降的幅度不大,20xx年的第一季度開始新建商品住宅的價格開始上漲,20xx年至20xx年的新建商品住宅的價格相對平穩,20xx年第一季度開始新建商品住宅的價格開始上漲,上漲幅度明顯。

二手住宅價格指數,可以看出限購政策實施前二手住宅價格表現為上漲趨勢;限購政策實施後,二手住宅的價格從20xx的第二季開始下降,但是下降的幅度不大,20xx年的第一季度開始二手住宅的價格開始上漲,20xx年各季度的二手住宅的價格保持相對穩定,20xx年第一季度開始二手商品住宅的價格開始下降,20xx年各季度的二手住宅價格保持相對穩定,20xx年第一季度二手住宅價格開始上漲,上漲幅度明顯。

3.3單因素方差分析

本文使用SPSS18.0統計軟體對限購政策的實施對於住宅銷售面積、住宅竣工面積、新建商品住宅價格、二手住宅價格的影響進行評估。以限購政策是否實施為控制變數,以住宅銷售面積、住宅竣工面積、新建商品住宅價格、二手住宅價格為觀測變數,通過單因素方差分析法分別對限購政策的實施對於住宅銷售面積、住宅竣工面積、新建商品住宅價格、二手住宅價格的影響進行分析。

單因素方差分析的假設分別為:限購政策是否實施對住宅銷售面積沒有產生顯著影響;限購政策是否實施對住宅竣工面積沒有產生顯著影響;限購政策的是否實施對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沒有產生顯著影響;限購政策的是否實施對二手住宅價格沒有產生顯著影響。

限購政策是否實施對住宅市場影響的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可以看出限購政策是否實施對住宅銷售面積影響的單因素方差分析對應的概率值為0.053。如果顯著性水平為0.05,由於概率值大於顯著性水平,則應接受原假設:限購政策是否實施對住宅銷售面積沒有產生顯著影響。限購政策是否實施對住宅竣工面積影響的單因素方差分析對應的概率值為0.523。如果顯著性水平為0.05,由於概率值大於顯著性水平,則應接受原假設:限購政策是否實施對住宅竣工面積沒有產生顯著影響。限購政策是否實施對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的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對應的概率值近似為0。如果顯著性水平為0.05,由於概率值小於顯著性水平,則應拒絕原假設:限購政策是否實施對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沒有產生了顯著影響。限購政策是否實施對二手住宅價格的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對應的概率值為0.097。如果顯著性水平為0.05,由於概率值大於顯著性水平,則應接受原假設:限購政策是否實施對二手住宅價格沒有產生顯著影響。

4結論

限購政策實施後,住宅需求減少,住宅供給增加,新建商品住宅的價格及二手住宅的價格並沒有出現明顯的下降,20xx年新建商品住宅及二手住宅的價格出現明顯的上漲,上漲幅度明顯。

通過限購政策是否實施對住宅市場影響的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接受原假設:限購政策是否實施對住宅銷售面積沒有產生顯著影響;限購政策是否實施對住宅竣工面積沒有產生顯著影響;限購政策是否實施對二手住宅價格沒有產生顯著影響。拒絕原假設:限購政策是否實施對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沒有產生顯著影響。說明限購政策對住宅銷售面積的減少、住宅竣工面積的增加、二手住宅價格的變化沒有產生顯著影響,限購政策對新建商品住宅的價格變化產生顯著影響。

2023大學生形勢與政策課論文 篇6

摘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指人們對社會主義價值的性質、構成、標準和評價的根本看法和態度,是人們從主體的需要和客體能否滿足主體的需要以及如何滿足主體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評價各種物質的、精神的現象及主體的行為對個人、無產階級和社會主義社會的意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價值體系中最本質、最具決定作用的部分,它支撐和影響著所有價值判斷,是對整個人類發展歷史和未來走向的總概括。我們大學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項事業的生力軍和接班人,承擔著推動我國走向世界強國之林的歷史使命,大學生踐行社會核心價值觀,對於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巨集偉目標,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因此在接下來的文章中我將淺談我對當代大學生如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

引言

大學生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項事業的生力軍和接班人,承擔著推動我國走向世界強國之林的歷史使命。但隨著社會的轉型,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和目標追求也發生了重大變化,他們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意識之間存在一定的反差:既崇尚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又在利益問題上趨於急功近利;他們往往只注重專業學習,缺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理論的基本常識,也就不能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正確而遠大的理想。面對這些挑戰,大學生必須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正文

大學生正處於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當代大學生所面臨的社會大環境需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其價值觀的塑造。在我國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價值理念中,只有那些以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為靈魂、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為主題、以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為精髓、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基礎的價值觀,才能稱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因此,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以下幾個方面:

一、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當代自己。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在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過程中,馬克思主義為我們提供了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大學生認識社會發展規律、把握未來方向的強大思想武器。只有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才能正確認識經濟社會發展大勢和社會思想意識中的主流與支流,才能在錯綜複雜的社會現象中看清本質,明確方向。當代大學生一定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學習中正確認識社會發展趨勢,科學定位人生。

二、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題。我們只有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才能切實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社會主義制度的靈魂、社會主義意識大廈基石的作用。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應該從身邊做起,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改變我們現在經濟還不發達,科學技術還比較落後,人民的生活水平還比較低的現狀。要把握好社會理想和個人理想的關係,樹立正確的個人理想,為社會大理想做貢獻,用個人理想來促進社會大理想。同時,我們既要嚴格要求好自身,也要帶動周圍的同學朋友一起堅定這一偉大的理想。

三、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使大學生時刻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我們中華民族獲得獨立、贏得尊嚴的精神支柱;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社會主義中國走向富強、文明、和諧的力量源泉。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更是要知道如何去愛國,愛國不是要我們在發生中日矛盾時舉著旗幟到處遊行,到處砸人家的豐田汽車;愛國也不是一大幫大學生在新浪網上叫囂著要愛國,卻發現自己的英語四級還沒有過;愛國更不是學校早上升國旗奏國歌的時候,操場上一片嘰嘰喳喳的聲音。我們可以從尊重國旗,尊重國歌做起,來體現我們的愛國之情;我們可以像周恩來那樣"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來表達我們的愛我之情。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需要我們這些時代的接班人來發揚光大。同時,大學生還應該積極主動的去了解社會動態,國際新聞,瞭解社會的發展方向,積極思考創新,對社會現象提出自己的觀點,提出自己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

四、培養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社會主義榮辱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只有知榮明恥,明辨善惡美醜,一個人才能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一個社會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風尚。我們大學生要接受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自覺遵守"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基本道德規範。把社會主義道德實踐融入大學生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陶冶良情操。並且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勇於指證他人的錯誤、不規範行為,為建立良好的社會風氣而貢獻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總結

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一定要牢記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融入到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以積極的心態和科學的方法,不斷陶冶人性,健全人格,提高素質和能力,發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緊跟時代、勇於創新的精神,為了中國夢的實現而努力奮鬥。

2023大學生形勢與政策課論文 篇7

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事業的快速發展,中國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新時期當前的經濟形勢在波動中實現平穩增長、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目前我國經濟的發展現狀是投資、消費和出口增長都比較穩定。中西部經濟增長速度快於東部地區,農民收入增幅高於城鎮居民收入增幅;內需對經濟的增長的貢獻度提高,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經濟發展實現了量的擴充套件與質的提升。但是,經濟回升的基礎還不穩固,消費需求的擴張力不夠強勁,投資的接續能力不足,出口面臨的國際環境偏緊,結構性矛盾依舊突出,消化過剩的產能,節能減排的壓力還比較大;地方政府債務和國際金融風暴有待化解和防範。從當前我國的發展現狀看,有好的方面也有壞的一方面,對此,為穩定經濟的發展,我們應該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

縱觀國內,經濟的快速發展也導致腐敗增生,腐敗是人類尚未攻克的頑疾,它的出現時經濟發展帶來的結果。對此,我們現正在積極應對,以來,黨中央對反腐敗從戰略上予以高度重視,實施了多項措施,包括在黨要管黨,從嚴治黨上打出“組合拳”,紮實推進反腐敗行動,反腐敗成為國家治理的重要內容;再次是反腐敗不留死角,法律面前不分國企、外企、和私企,反腐子彈不長眼,不管你是教授、官員、醫生還是高人,擊中誰就是誰,打‘老虎‘’蒼蠅’絕不手軟。20xx年反腐有一新亮點,就是糾正不正之風,將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列為“靶心”動員全黨對作風上的弊垢掃除,全面改革以清除腐敗土壤。同時加強監督力度,監察機構履職能力大幅提升。

2023大學生形勢與政策課論文 篇8

作為一名在校學習的學生,我覺得大學生對《形勢與政策》課課程的認知出現一些比較鮮明的特點。

第一個特點:大學生對《形勢與政策》課重要性的認知存在矛盾。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不願意”,個別學生認為大學期間的主要任務就是專業課的學習,掌握專業技能,這些是硬本領,而形勢與政策教育課則是軟任務,不一定要學;二是“不重視”,部分學生認為專業課學習任務重,時間緊,根本沒有功夫再來學習形式與政策教育課;三是“不必要”,不少學生認為要了解形勢與政策,看報紙、上網、聽收音機就行,不必非要來上形勢與政策教育課。可以看出,同學們對課程價值的認知出現了反差或者矛盾,這種消極的認知將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對待課程的態度,進而影響到課堂教學效果。

第二個特點:課程要求學生學習要有積極主動的態度和學生自我評價消極的矛盾。

《形勢與政策》課教育大學生認清國內外形勢,要求學生能在課堂上積極配合老師、主動思考,而事實上當老師提出問題時,絕大部分學生沒有反應,上課沒有積極性。在周圍的同學中,我覺得大多數同學對課程感到滿意,但是隻有部分同學能夠認真聽課,經過課堂教學,只有小部分同學對形勢與政策有了興趣和收穫。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課堂教學目前還存在各種問題,部分同學感到未能從課程學習中直接受益,課程講授也未能真正滿足大多數同學希望能從課程中增強政治敏感性、瞭解形勢與政策以及黨和國家路線方針的意願。

以上是我學習《形勢與政策》課的課堂內容的體會,和我對這門課的認識,以及根據周圍同學對這門課的認識提出的幾點建議。總之,我覺得學習這門課是必要的,要使這門課真正發揮其作用,不僅要從學生自身方面加以認真對待,而且對於老師的教學方式、課程內容方面也應得到完善。

2023大學生形勢與政策課論文 篇9

形勢與政策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我們學生進行形勢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陣地,是我們每個大學生的必修課程,在我們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擔負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當今世界飛速發展。地球村裡的變化日新月異。瞭解國內外的形勢與政策才能更好地幫助發展中國,認識中國,瞭解我們與世界的差距以及我們自身的不足。及時找到更好的方法來應對社會上的各種尖銳問題。在當代,作為大學生的我們,豈能做那四角的書櫃?拋掉陳舊的觀念,擁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們應該做的。我們還應順應形勢與政策,發展自我:找準自己的發展目標,結合自己的優勢,定位自己的方向及發展地位;依據個人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努力奮鬥,構建知識結構體系,拓展素質,不斷提高個人能力,利用形勢與政策,為我所用,形成對形勢與政策的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養超前的把握形勢與政策的膽識,利用形勢與政策,實現自我大發展,大理想,做一個優秀人士!

通過學校開設的形勢與政策課的學習,我對我們黨的光榮歷史又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 就我對形勢與政策的理解弄清了形勢才能更加體會到國家政策的良苦用心,堅信並支援國家的政策才能緩解形勢的緊張。當代我國很多人對國家的某些合適的政策心存偏見,往往是由於自己沒有對整體形勢有良好的把握而失去了獨立辯解政策適合與否的能力,只偏信於媒體或者某一個人的宣講,導致了很多政策不能一致的貫徹下去,造成了巨大的經濟和人力浪費。同樣,有很多人根本就是對國家政策曲解,對政策心存懷疑,這樣社會和國際形勢能好起來嗎?我想,如果我們能夠更好地,更真誠地的去了解形勢,理解政策,政府和人民間的關係一定會親切起來,全中國人才能同心協力,共同朝著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方向前進。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雖然目前很多方面已經取得很大的進步,例如神舟七號航天飛船飛天成功。這都是值得我們高興的,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推進經濟增長方式取得積極進展。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從總體上看,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還沒有得到根本改變,經濟發展付出了很大的資源和環境代價。黨的xx大五中全會提出,“”時期必須統一規劃,實施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我國在國際中的地位逐步提高,想要取得大的發展就要了解國際局勢,當前國際處在深度複雜的變化之中,總來說和平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流。國際形勢總體穩定,我國又是WTO的成員國,給我國經濟發展和我們大學生就業提供了難得機會,同時也給予了我們極大的挑戰,因此我們大學生要抓住機會。這就需要我們大學生努力投身社會主義建設中去,要不斷努力創新,實現現代化建設。在新世紀來臨之際以為領導核心的國家領導人提出了科學發展觀,力保發展與生態達到平衡,確保和諧發展。在中共xx屆三中全會上明確提出了“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和人的全面發展”;強調“按照統籌城鄉大戰、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推進改革和發展。

人類社會已經跨入了21世紀,21世紀是我們中華民族復興的世紀,我們是生長在這個偉大時代的大學生,幸逢盛世,既是無限幸福,值得羨慕的一代,又是責任重大、任務艱鉅的一代。黨的xx大指出:“我們要在本世紀頭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黨的xx屆四中全會又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命題,並且把和諧社會建設放在同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並列的突出位置,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為我們黨執政能力的主要任務之一。因此,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造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奮鬥目標,是我國進入21世紀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戰略全域性的中心和主題,這也是時代賦予當代大學生義不容辭的歷史重任。

當今國內外形勢風雲變幻,進入21世紀的中國正面臨著難得的機遇和巨大的挑戰,當代大學生也面臨著深刻的國內外環境,所以,在高校大學生中廣泛開展形勢政策教育,對當代大學生如何在紛繁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下,正視我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堅定信念,振奮精神,具有重大的現實價值,與深遠的歷史意義。

學習了形勢與政策,在看國內外的時事我會看的更深刻,更透徹。這也是我們大學生必備的能力。在以前,每當我看到中國在美國面前總是低聲下氣時,我就會覺得很生氣,很不解,而現在,我知道了不能以一時之氣而做出錯事。在沒能力與之抗衡的時候不應太張狂,隨著中國逐步的發展,現在的中國已經不同以前了,在國際上說話有氣勢了,可以說出自己的看法了。我們要深刻理解我們肩負的重大歷史責任。因為我們是跨世紀的大學生,是最富有朝氣的一代,是新中國的接班人。我們的歷史責任就是在黨的領導下,繼承和發展一個多世紀以來中國人民的偉大成就,把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全面推向新世紀,實現中國的現代化和中華民族的全面振興。

通過學習《形勢與政策》,激發了我們對國家大事瞭解的激情,拓寬了我們的眼界,提升了我們的素養。學這門課程使我們更深刻地認識世界,認識中國,讓我們感受社會的形勢和國家的政策。在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下,正視我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只有這樣祖國才能越來越富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始終保持正確的航向,到達成功的彼岸!

2023大學生形勢與政策課論文 篇10

人類社會已經跨入了21世紀,21世紀是我們中華民族復興的世紀,我們是生長在這個偉大時代的大學生,幸逢盛世,既是無限幸福,值得羨慕的一代,又是責任重大、任務艱鉅的一代。黨的xx大指出:“我們要在本世紀頭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黨的xx屆四中全會又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命題,並且把和諧社會建設放在同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並列的突出位置,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為我們黨執政能力的主要任務之一。因此,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造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奮鬥目標,是我國進入21世紀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戰略全域性的中心和主題,這也是時代賦予當代大學生義不容辭的歷史重任。

世紀之交的年代,往往潛藏著巨大的歷史機遇。從三個方面我們可以看出這是個重要戰略機遇期。一、在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下,我國有極大的可能爭取較長時期的和平的國際環境和良好周邊是可以實現,這有利於我國集中精力搞建設。二是從科技革命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來看,世界科技革命程序加快,我們可以抓住新科技革命產業化的環節,縮短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實現跨越式發展。三是從國內來說,我國在經過20多年改革開放並取得了偉大成就的基礎上跨進21世紀,歷經探索,我們已經形成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採取了從中國具體實際出發,分階段有步驟地實現現代化的發展戰略,找到了一條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現在,黨的xx大又明確指出了新世紀新的奮鬥目標和行動綱領。這對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作為新世紀的當代大學生要想所作為,就必須以時代的歷史使命為已任,把握時代的脈搏,跟上發展的源流,迎接變革的挑戰,從而樹立起為時代的發展和人類的進步而獻身的偉大志向。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造和諧社會是當今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兩項具體表現,這也是時代賦予當代大學生義不容辭的歷史重任。以提高大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為基本要求。只有切實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才能夠符合高速發展變化的時代要求,擔負起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因而我們當代大學生要著眼於自身的全面發展,認真學習黨的精神,用“三個代表”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政策水平和綜合素質;加強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思想、科學精神的學習;在今後人生的奮鬥的征途中,一定要堅持學習科學文化與加強思想修養的統一、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社會實踐的統一、實現自身價值服務祖國人民的統一樹立遠大理想與進行艱苦奮鬥的統一,使自己成為熱愛祖國、勇於創新、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的人,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奮鬥不息,塑造無悔的青春。

2023大學生形勢與政策課論文 篇11

一、 大黨的純潔性

保持黨的純潔性 是黨領導全國人民走向勝利的重要保證。純潔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屬性?始終保持黨的純潔性是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的前提和基礎?是我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也是我黨千錘百煉更加堅強的重要原因。一個政黨?如果失去了先進性?將被歷史淘汰?如果失去純潔性?就會被社會湮沒。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執政幾十年的老黨、大黨之所以會先後失去政權?有的甚至走向衰亡?其原因之一就是其執政黨的純潔性不夠?魚目混雜?在大是大非面前違背黨的基本要求?經不住考驗?喪失了立場?導致一個政黨的機體發生了質變。我們黨自成立以來始終以保持純潔性為目標?深入推進黨的思想建設、作風建設、組織建設、制度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團結帶領各族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設、改革和發展的一個又一個勝利。回顧中國共產黨90年的建設歷程?就是始終保持黨的純潔性的過程。

保持黨的純潔性?是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目標

保持黨的純潔性?也是促進科學發展的重要保證。我們一定要站在全域性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保持黨的純潔性的重大意義?加強黨的自身建設?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方針始終使我們的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隊伍保持純潔性、增強先進性。

二、國際形勢

縱觀世界經驗及發展形態,會發現目前局勢並不是很穩定,且正處於低迷狀態。據相關專家分析,20xx年世界經濟前景並不樂觀,未來兩至三年,發達經濟體都難有好的表現,美國財政整頓難以避免;歐元區金融市場雖有安定跡象,但是實體經濟緊縮仍會持續,重債國家的財政整頓還將繼續;日本公共部門債務佔GDP的比重過高,同樣面臨著財政整頓方面的壓力。但多數新興經濟體能夠成功避免“硬著陸”,一方面是因為新興經濟體具有較高的增長潛力,另一方面是因為新興經濟體仍有進一步的財政和貨幣政策擴張空間。

20xx年世界經濟的前景主要取決於三大因素:歐洲能否有效地阻止債務危機蔓延、惡化;美國能否止步“財政懸崖”;新興經濟體能否避免“硬著陸”。

一、美國經濟呈“鋸齒”型波動。

二、歐洲經濟難復甦。歐洲經濟已失去活力,很難走出下滑“漩渦”。

三、新興經濟體:挑戰與機遇並存。

身為大學生,我們應當努力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並通過教育,提高自身素質,用自身的發展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努力促進全人類社會和諧。我們需要的不僅是國家和政府的努力,更需要我們每一箇中國人的共同努力,特別是我們當代大學生,要改變原有的精神面貌,樹立自己的人生目標,為自己的人生目標努力奮鬥。不僅是為了自己,也未來偉大祖國的美好未來,盡職盡責,在有一天你可以對自己的良心說,我可以肩負起保衛國家,讓祖國更加民主富強,讓人民更加幸福美滿的責任,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三、精神建設

20xx年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研究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籌備工作,確定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簡稱中共)將於20xx年11月8日在北京召開。

五年一次的執政黨代表大會,無疑是中國政治生活一件大事。是中國共產黨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對中共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繼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維護國家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願望。

全面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既要讓人民過上殷實富足的物質生活,又要讓人民享有健康豐富的文化生活。我們必須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自覺把文化繁榮發展作為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第一要務的重要內容,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個基本要求,進一步推動文化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為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動力、有力輿論支援、良好文化條件。國家文化安全任務更加艱鉅,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要求更加緊迫。

大國崛起離不開文化思想的崛起。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崛起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我們要在經濟奇蹟、經濟崛起的同時,實現文化復興。因為大國發展,不僅是經濟現象,而且是文化現象;不僅是經濟增長,而且是文化增長;不僅是經濟發展,而且是文化發展;不僅是經濟繁榮,而且是文化繁榮;不僅是經濟復興,而且是文化復興。當今中國不僅應是經濟大國,而且更應該應是文化大國。而中國文化強國之路又面臨的極大的挑戰和機遇!

一、文化全球化趨勢帶給中國文化的挑戰

(一)是文化認同危機。

(二)是中國的文化赤字。

(三)是精英文化的生存和發展面臨威脅。

(四)是國家文化安全。

二、全球化時代中國文化發展面臨的機遇

(一)是可以以此為契機營造一個有利於我國和平崛起的國際文化環境。

(二)是有利於我國文化產業快速邁進國際市場,提升國家的文化影響力。

(三)是有利於我國自身文化產業融資。

(四)是有利於提升我國文化產品質量和檔次。

(五)是有利於擴大文化發展空間。

(六)是有利於文化消費習慣的養成。

四、生態文明建設

黨的xx大首次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強調要“共同呵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把生態建設上升到文明的高度,是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和人類文明趨勢認識的不斷深化。建設生態文明,不僅對於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而且對於維護全球生態安全、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可持續發展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生態文明是人類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善和優化人與自然的關係,建設科學有序的生態執行機制,體現了人類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護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文明理念。建設生態文明,樹立生態文明觀念,是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必然要求。它有助於喚醒全民族的生態憂患意識,認清生態環境問題的複雜性、長期性和艱鉅性,持之以恆地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盡最大可能地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五、總結

形勢與政策學習不僅讓我認識到了解國內外形勢,準確把握政策的重要性,培養了我對認識世界,瞭解世界的興趣,更教會了我如何去準確的判斷形勢,正確的理解與把握政策。形勢與政策課教會了我用聯絡的眼光看待獨立的事件。國內國際的一些重大時事不同程度的影響著,改變著世界的或者中國的當前形勢。

最後,我想說學校開設形式與政策課是我的一筆非常寶貴的財富,這門課教會我認識世界,瞭解世界的第二個方法便是透過現象看本質,通過對形勢本質的剖析,讓我們能夠過濾現實世界紛繁複雜的細節,抓住事物的本質,更好的理解當代的形勢,把握政策的真正本意本源。通過聯絡的眼光和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方法,我不再像過去那樣,登陸網路就被鋪天蓋地的資訊所掩埋,我懂得如何去篩選已有的資訊,如何去尋找需要的資訊,使自己不再人云亦云,有了自己看待事物,判斷形勢的邏輯。此外,在學習了形勢與政策課,掌握了一定判斷形勢把握政策的能力後,我們在課餘時間,在焦點事件發生時,也學會了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在交流中互相學習。他不僅提高了我的綜合素質,開闊了我的視野,同時還培養了我的能力與責任感,讓我清楚地認識到當代中國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堅定了自己的信念,使自己在大學生活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2023大學生形勢與政策課論文 篇12

經過對《形勢與政策》課的學習,我對國內外的形勢與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實的瞭解,雖然只是短暫的兩節課,但卻使我受益匪淺,感觸良多。形勢與政策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我們學生進行形勢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陣地,是我們每個大學生的必修課程,在我們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擔負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貫徹落實了中央的有關精神,是我們當代大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幫助我們掌握正確分析形勢的立場,觀點和方法。

首先,給我們授課的老師滔滔不絕,睿智敏捷的思維,豐富多彩的素材,以及別有風趣的講演,無不為我們展示了一位領導所具備的良好素質和出眾能力,在這裡,我們不僅享受著知識的積澱所帶來得無限快樂,更被其無窮的講演魅力所深深陶醉。我們用自己年輕、活躍、開放、包含的個性來聆聽哲人的教誨,固然會受益匪淺、澤被至深。

通過形勢政策課,我認識到形勢與政策左右我們的發展,對我們具有重要意義。社會歷史的大發展已決定了個人發展的最大環境、最大上限,制約著可選擇度,決定著大學生成功的機率,影響很具體,也很深遠。形勢是制定政策的依據,政策影響形勢的發展。我們必須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靈活變通,具備創新能力。與此同時,我們還應順應形勢與政策,發展自我:找準自己的發展目標,結合自己的優勢,定位自己的方向及發展地位;依據個人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努力奮鬥,構建知識結構體系,拓展素質,不斷提高個人能力,打造出“誠、勤、信、行”的品牌大學生;利用形勢與政策,為我所用,形成對形勢與政策的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養超前的把握形勢與政策的膽識,利用形勢與政策,實現自我大發展。當今世界飛速發展,“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時代過去了。地球村裡的變化日新月異。生在當代,作為大學生的我們,豈能做那四角的書櫃?拋掉陳舊的觀念,擁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其次,青年是推動社會和歷史前進的一支重要力量。無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歷程中,還是中華民族發展的歷程中,青年都發揮了重要作用。而大學生是青年中,知識層次較高,最具潛力,最有創造性的群體,因此,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價值取向,將直接影響到國家的未來,事關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復興的全域性。

再者,當今國內外形勢風雲變幻,進入21世紀的中國正面臨著難得的機遇和巨大的挑戰,當代大學生也面臨著深刻的國內外環境,所以,在高校大學生中廣泛開展形勢政策教育,對當代大學生如何在紛繁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下,正視我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堅定信念,振奮精神,努力學習,報效祖國,具有重大的現實價值,與深遠的歷史意義。 對於今年引發國內外廣泛關注的南海問題,我有一些感受。南海是中國四大海域中面積最大的海域,同時也是中國同周邊鄰國爭議最大的海域。南海諸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由於南沙群島及其周圍海域被探明有著巨大的水產資源、豐富的油氣和礦產資源,也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和貿易通道。南沙群島不僅有可觀的經濟地位,而且還具有重要的軍事戰略地位。南沙群島及其海域扼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交通咽喉,地近馬六甲等重要海峽,是從亞洲駛往印度洋、中東、歐洲的最近航路,溝通兩大洋和聯絡三大洲的海上樞紐。從交通航運的重要性來看,世界上1/10強的石油產品由中東運往東亞、日本和美國要取道南沙海域.因此,誰擁有了南沙群島及其海域,就等於自己掌握了“一條戰略財富”。如越南強調南海是其“天然屏障”,菲律賓則認為南沙群島是“正對菲律賓群島腰部的一把匕首”。

歷史證明,中國對南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東漢楊孚《異物志》有"漲海崎頭,水淺而多磁石"的記載。《元史》地理志和《元代疆域圖敘》記載元代疆域包括了南沙群島。其中《元史》記載了元朝海軍巡轄了南沙群島。 明代《海南衛指揮僉事柴公墓誌鉻》記載:"廣東瀕大海,海外諸國皆內屬","公統兵萬餘,鉅艦五十艘",巡邏"海道幾萬裡"。表明南沙群島屬於明代版圖,明代海南衛巡轄了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島。古人習慣把南中國海稱為萬里石塘,《島夷志略》是大旅行家汪大淵的傑作,他在書中對南中國海的人文、物產、自然風貌都有十分詳細的記載。可見,自古南海就是中國人民繁衍生息的天然聚寶盆。在清代,中國政府將南沙群島標繪在權威性地圖上,對南沙群島行使行政管轄。

“欲國家富強,不可置海洋於不顧。財富取之海洋,危險亦來自海洋„„一旦他國之君奪得南洋,華夏危矣。”——鄭和 談到中國的海權,就不能不談到南海。南海是中國面積最大、資源最豐富、海權狀況也最複雜的海洋,而南海海權又以南沙群島的權益形式具體表現出來。這是鄭和畢生海上經歷的總結,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關於海權的論述。

近年來南海越來越引起我們重視的,則是南海的油氣資源。據估計,南海海域可供開拓的石油相當於全球的12%,石油儲量估計有1050億桶至2130億桶,堪稱“第二個波斯灣”;天然氣儲量達到20xx兆立方米。此外,還有數量驚人的“可燃冰”資源。這在能源高度緊張的今天,顯得彌足珍貴。

如果我們再不從海洋戰略的高度上重視南海海權,再不加大對南海的開發與保護,我們的“歷史性水域”將逐漸因為別國佔領的現實化而成為別國的水域,“歷史性權利”將逐漸成為別人的權利。到那時,華夏危矣„„

中國漁船世世代代在南沙群島萬安灘海域作業。但是在20xx年6月9日上午,中國漁船在上述海域正常作業時,遭到越南武裝艦船的非法驅趕,並導致其中一艘漁船的漁網與在現場非法作業的越南油氣勘探船的電纜纏繞在一起,越方船隻不顧中國漁民的生命安全,拖曳中國漁船倒行長達一個多小時。在中國漁船主動剪斷漁網後,雙方才脫離接觸。越方船隻的做法嚴重威脅了中國漁民的生命安全。越方稱中國漁船試圖剪短越方石油勘探船的電纜,這只是越方託詞罷了。這一幕之所以會發生,其實就是越南以武力威懾我國漁民,從而獨霸南沙資源。

在南海問題上,美國也加入了進來,儘管中美高層已經商談過南海主權問題,但美國還是聲稱將會支援菲律賓,其實就是不想看到中國發展超過自己。 中國政府一貫主張以和平方式談判解決國際爭端,但面對主權問題並不放棄使用武力。面對外國挑釁,中國始終以和平方式與有關國家商討解決有關問題,這充分體現了中國維護地區穩定和雙邊友好關係大局的誠意。我認為各方在南沙問題上應當剋制、冷靜自己的行為,並適時提出建設性的方案。中美對話的增多可以看出,南海危機並不是很嚴重,只要不出大事,中美之間溝通後就會平息下來。

中國在南海問題上正日益明顯地面臨四組挑戰:一是中國海洋戰略發展與南海主權爭議遲遲未能解決之間的矛盾;二是擱置主權、共同開發與有關國家不遵守之間的矛盾;三是“與鄰為善、與鄰為伴”方針與東南亞國家對中國崛起潛在擔憂之間的矛盾;四是主權爭議留待未來解決與各有關國家都在相繼爭奪資源、時不我待之間的矛盾。

中國政府一貫主張以和平方式談判解決國際爭端。這一立場同樣適用於南沙群島。中國願同有關國家根據公認的國際法和現代海洋法,通過和平談判妥善解決有關南海爭議。中國政府還提出"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主張,願意在爭議解決前,同有關國家暫時擱置爭議,開展合作。中國政府不僅是這樣主張的,也是這樣做的。近些年來,中國與有關國家就南海問題多次進行磋商,交換意見,達成了廣泛共識。

中國主張有關各方在南沙問題上採取剋制、冷靜和建設性的態度。近些年來,越南、菲律賓等出兵強佔南海一些無人島礁,摧毀中國在南沙無人島礁所設主權標誌,抓扣或以武力驅趕我在南海作業的漁民,對此,中方始終堅持通過外交渠道,以和平方式與有關國家商討解決有關問題。這充分體現了中國維護地區穩定和雙邊友好關係大局的誠意。

總而言之,學習形勢政策課令我獲益匪淺。

2023大學生形勢與政策課論文 篇13

形勢與政策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我們學生進行形勢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陣地,是我們每個大學生的必修課程,在我們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擔負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貫徹落實了中央的有關精神,是我們當代大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幫助我們掌握正確分析形勢的立場,觀點和方法。

首先,給我們授課的老師滔滔不絕,睿智敏捷的思維,豐富多彩的素材,以及別有風趣的講演,無不為我們展示了一位領導所具備的良好素質和出眾能力,在這裡,我們不僅享受著知識的積澱所帶來得無限快樂,更被其無窮的講演魅力所深深陶醉。我讚美他,是因為他優秀,我們欽佩他,是因為我們年輕,我們用自己年輕、活躍、開放、包含的個性來聆聽哲人的教誨,固然會受益匪淺、澤被至深。

我們認識到,形勢與政策左右我們的發展,對我們具有重要意義。史有“識時務者為俊傑”,今應為“適時務者為俊傑”。社會歷史的大發展已決定了個人發展的最大環境、最大上限,制約著可選擇度,決定著大學生成功的機率,影響很具體,也很深遠.因此,我們應學會認識和把握形勢與政策。形勢是制定政策的依據,政策影響形勢的發展。我們必須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靈活變通,具備創新能力。與此同時,我們還應順應形勢與政策,發展自我:找準自己的發展目標,結合自己的優勢,定位自己的方向及發展地位;依據個人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努力奮鬥,構建知識結構體系,拓展素質,不斷提高個人能力,打造出“誠、勤、信、行”的品牌大學生;利用形勢與政策,為我所用,形成對形勢與政策的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養超前的把握形勢與政策的膽識,“藝高人膽大,膽大藝更高”,利用形勢與政策,實現自我大發展。樹立一個遠大理想,做一個成功人士!

關注世界。當今世界飛速發展,“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時代過去了。地球村裡的變化日新月異。生在當代,作為大學生的我們,豈能做那四角的書櫃?拋掉陳舊的觀念,擁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其次,青年是推動社會和歷史前進的一支重要力量。無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歷程中,還是中華民族發展的歷程中,青年都發揮了重要作用。而大學生是青年中,知識層次較高,最具潛力,最有創造性的群體,因此,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價值取向,將直接影響到國家的未來,事關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復興的全域性。

再者,當今國內外形勢風雲變幻,進入21世紀的中國正面臨著難得的機遇和巨大的挑戰,當代大學生也面臨著深刻的國內外環境,所以,在高校大學生中廣泛開展形勢政策教育,對當代大學生如何在紛繁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下,正視我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堅定信念,振奮精神,努力學習,報效祖國,具有重大的現實價值,與深遠的歷史意義。

綜上所述,作為21世紀的大學生,我們更應該把握住自己,努力學好專業知識,為祖國明天的建設添磚加瓦。

最後,我想說,學校開設的《形勢與政策》課非常必要。因為, 高等學校形勢與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開闊胸懷視野、增強責任感和大局觀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們更深刻地認識了世界,認識了中國,認識了我們與世界的差距,以及我們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邁進了一大步。

2023大學生形勢與政策課論文 篇14

馬上大四的我們有時候總有一種“老年”的感覺,看到過兩級新生的到來,每次好像都會從那些新來的師弟師妹身上看到自己剛入學時的影子。整個校園都是新鮮的,處處都想去探索一番,事事都想去嘗試一次。似乎很有開始享受的準備。當那種新鮮感過去之後,就開始發現大學生活不是和高中所期待的那樣舒服。在沒上大學之前,我們憧憬著,期待著,努力著。而當我們熟悉之後,突然有種失望湧上心頭,我們疑問為什麼大學生活會和想象中的相差如此之大。

在收到大學聯考通知書後,我就開始憧憬自己的大學生活,覺得要做什麼,什麼好多的事情。到現在,三年過後,回頭看看才發現很多那些美好的願望都已隨風飄遠,留下的只是一段段殘缺的夢。有時候拿出大一時自己所做的職業規劃,看到自己還在堅守著那個夢想,而且自己的經歷也基本上符合了規劃時的路線,心裡還能有些許欣慰。

“說到不如做到”,有這句話應該是說明很多時候大家只會說到,而做不到。我在想每年那麼多畢業生,畢業時會有多少不後悔自己那四年的大學生活的。我現在都後悔,後悔自己沒多看些書,後悔自己沒把握更多的鍛鍊機會,後悔自己沒有聽師兄師姐的一些建議。有時候會想,我要很好的提醒那些師弟師妹一定要怎樣怎樣。這會不會是一個迴圈?一屆提醒下一屆,下一屆做不好,又提醒再下一屆···生活就是這樣,只有體驗過了才有有深切的體會。無論是好是壞,都要自己承擔。

我不是一個很好的時間管理者,我覺得自己過去好像無緣無故的就浪費掉了很多時間。平時的生活學習沒有一個比較長期穩定的計劃,基本上都是一天安排一天,而且有很大的隨意性,對自己是相當的寬容。有時候發現有好多的事情該去做,可是無頭無尾,不知該做些什麼,然後就費掉了很多時間。

“一寸光陰一寸金”什麼大道理每個人都懂,只要你不是弱智。我們更多的不是進行說教,講一大堆空洞的道理,每個有思想的人都不喜歡聽別人的說教。需要做的是引導,大家最缺的是什麼?不是想法,是執行力!現實是一種什麼情況,這個人講一堆道理,那個人講一堆道理,大家已經聽得麻木了。更多的應該放在如何引導大家去執行上。

再說說人際交往。生活當中肯定要有幾個朋友,不然會孤獨致死,除非他是自閉症。人際關係本來應該是一個很平常很自然的一個社會關係。但是,現實生活目前的社會人向其中加入了太多的功利性。就像“人脈”這個詞,無論是師兄師姐還是老師,都會經常談到。本來多交朋友該是追求“天涯若比鄰”的感覺,而太多的人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充滿了功利的交所謂的朋友。我想這些人應該算是“勢利眼”吧。過分的強調它的重要性,讓它更多的充滿了功利性。這是不是教育的一個失敗?在學校都經常聽到同學的抱怨說“黑幕”,為人師表啊!!!

人與人交往最重要是一個“禮”字,特別是中國特色的“禮尚往來”。無論知識水平如何,為人處事都要“禮”字當先,這是一種尊重和禮貌。現在大學生很缺少的就有禮儀。我想這也跟我們生活的群體有關,大家都是同學朋友,那些可能不是很在意。但是一出學校就不行了,甚至醜相百出,遭人鄙視。

看了那段關於談當代大學生缺少什麼的視訊。當代大學生缺少什麼?缺少心態,缺少艱苦奮鬥的精神,缺少對社會對集體的關心。有些人總覺得自己很了不起,能力好像很高似的,擺出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對別人指手畫腳,對這個不滿,說那個不對。縱然你能力真的很強,但也該在工作學習中體現出來,而你體現的是什麼?是一顆輕浮、焦躁不安的內心。有能力的人多的是,關鍵還是一顆平常心。

想起那天的實習面試,本來很緊張,擔心會問什麼問題。結果當天卻是很簡單,三個問題有兩個問你能不能吃苦,能不能堅持。當然這個和他的工作性質有關,但是沒有幾個工作會輕鬆的吧。能吃苦也是一種素質和能力。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我想這和自閉患者差不多吧。社會越來越複雜,或者說社會一體化越來越強,各個方面都是有著某種聯絡的,並不是要多精深,而起碼是需要有所瞭解,有自己的思考。一個沒有思考的人,就像一個木頭或者說木偶,只能機械重複的工作。無法提高集體的水平和質量,甚至連自己的生活質量都提高不了。這不是平凡,而是平庸。

總之,無論如何我們總是要去適應社會,環境我們沒有能力改變,能改變的只有自己。我想到在一次班會上我只講的那一句:不要將來為今天的所作所為而感到後悔!生活是我們自己的,我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無論經歷什麼,我們都要對自己負責,承擔那些失敗與挫折。

2023大學生形勢與政策課論文 篇15

一、引言

我們嚮往著美好的明天,所以一直為著心中的那個夢而奮鬥。在今天這個人才競爭的時代,就業形勢分析開始成為人才爭奪戰中的另一重要利器。作為當代大學生,若是帶著一臉茫然,踏入這個擁擠的社會怎能滿足社會的需要,使自己佔有一席之地?

就業形勢分析,換個角度理解,就是對我們心中的那個藍圖的描繪,就是給自己的夢想插上翅膀。遠大的理想總是建立在堅實的土地上的,青春短暫,從現在起,就力爭主動,好好規劃一下未來的路,去描繪這張生命的白紙。“盡人事,聽天命”,對於我們可以控制的,理當全力以赴;對於不可控制的,我們應當抱有坦然接受的胸懷和氣度。要抱著不做則已,要做就要做好的信念。這樣,才能贏得收穫。

二、國內大學生就業現狀

隨著各大高校連年擴招,每年畢業生人數也連年增長,20xx年是高校擴招後畢業生的人數達212萬,20xx年畢業280萬人,比上一年增長 32.1%,20xx年畢業達到了338萬人, 20xx年畢業的大學生人數在700萬左右,比20xx年的680萬人數增加20萬左右。大學生人數不斷增多,已經成為近年來需要解決就業崗位的首要考慮因素。雖然政府在不斷增加就業機會,而面對不斷增加的就業人群,那只是點毛皮而已。大學生就業問題仍然不容樂觀。

三、國內大學生就業特點

1.就業崗位與畢業生人數差距太大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就是供過於求。每年畢業的大學生的數量比社會上所需要的就也崗位數量多的多;而且,這個差距還在逐年的增大。有關資料表明,從 20xx年至20xx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從114萬增加到413萬,是擴招前的4倍;然而,用人崗位增加的比例卻遠遠小於此。這也是大學畢業生就業困難的一個直接原因,相信這也是社會公認的。

2.熱門專業人才過剩

前些年,出現了幾個熱門專業,如計算機,土木工程等等。不可否認,這些專業至今仍然是熱門專業,仍然是社會的焦點問題。致使眾多考生紛紛報考這些專業。大多數人都是這樣認為的:既然是熱門專業,那麼社會上的需求量就大,工作自然就好找。這話不假,可是,當所有的人都這麼想的話,就會出現供過於求的情況。雖然需求量大,但學習這些方面的人才更多,已經超過飽和。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扎堆現象。這也就是為什麼熱門專業的畢業生們找不到工作的一個重要原因。

3.薪水與自己心中的希望值不符

很多大學畢業生,尤其是名校的畢業生,剛剛畢業,剛剛踏入社會,就認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會現實水準。從而對一些企業的相對較低的薪水不屑一顧。其實,這就象軍人打仗一樣。能帶兵打勝仗的將領,不一定受過什麼好的教育,但通過實踐,他們可以帶兵打出漂亮的一站;而那些從學校裡學出來的將領卻未必有那樣的本領。因為他們只是

通過理論來看戰爭,很少付諸實踐,只是紙上談兵,真要上戰場的時候,有些事情跟紙上的並不一樣。所以,即使是名校畢業的學生,也不能自以為是,有些事情並不象想像中的那樣。所以,也不能期望太高。現在的大學生們的薪酬期望值普遍下降,有的甚至開到只有800元,但這畢竟只是少部分,仍有大部分畢業生的期望值高出社會現實水準,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高不成,低不就。”中的“低不就”。

4.各企業選人挑剔

在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同時,用人單位也普遍存在著“選材難”的問題。好多企業雖明知其公司的棟樑和骨幹是大學生,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大學生,但是,他們每年基本上不要應屆大學生。這將是應屆大學生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企業是不會無緣無故不要應屆生的。

四、造成大學畢業生就業困難的原因

1.社會競爭激烈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13億,這個數字是令人無法想像的。所以,根本不能保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都有自己的崗位。換句話說,也就是社會對高校畢業生的吸納能力正在逐漸減小。而高校畢業生的數量卻是逐漸增加的,而且,增加之勢遠遠大於減小之勢。隨著政府機構改革、人員分流,國有企業深化體制改革、精兵簡政,雖然私有企業不斷增加,但就業崗位少,不能從更本上解決問題。另外,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高校年年在擴招,畢業生的數量一年比一年多,造成社會對畢業生的整體社會需求量與實際畢業人數之間的矛盾突出,畢業生求職擇業的競爭加劇。再過兩、三年,我們的畢業生人數將成倍地增加,加上往年未就業的待業畢業生,這個將會是一個盤大的資料,給就業帶來嚴峻的考驗。

2.扎堆現象

專業扎堆現象在上面已經跟大家講過了,下面就來說說就業單位扎堆和地區扎堆的問題。大多數畢業生都把高薪的外企當作就業的首選,根據相關資料我們可以看出,20xx年的畢業生把外企當作就業首選的百分比高達29.85%,將近三分之一。其實,外企並不是容納大學畢業生的最主要力量。另外,還有 15.2%的高校畢業生把政府機關當作就業單位的首選,這就使得報考公務員的人們越來越多,"公務員熱"不斷升溫。由於北京,上海等地區相對較為發達,人們通常會認為,那裡的就業機會會很多。因此,有相當一部分畢業生就業地區就首先選擇此類地區,從而形成了地區扎堆的現象。而相對不發達的地區,象大西北,西藏等地區卻沒有那麼搶手,其實這些欠發達地區才最需要人才,去建設,去發展。

3.其他原因

除了上述2大原因之外,還有許多各方面的因素影響著大學生就業問題,如性別問題,相關資料表明,女性畢業生的就業率比男性畢業生低6.4%。還有,城鄉區別問題。據報道,來自農村的畢業生的就業率比來自城市的畢業生的就業率低10.09%。

五、自動化專業介紹

自從升入重慶大學之後,我一直有個疑問就是“什麼是自動化”,相信所有與我一樣的學生都會有這種想法。實際上,自動化專業主要研究的是自動控制的原理和方法,自動化單元技術和整合技術及其在各類控制系統中的應用。它以自動控制理論為基礎,以電子技術、電力電子技術、感測器技術、計算機技術、網路與通訊技術為主要工具,面向工業生產過程自動控制及各行業、各部門的自動化。它具有“控(制)管(理)結合,強(電)弱(電)並重,軟(件)硬(件)兼施”鮮明的特點,是理、工、文、管多學科交叉的寬口徑工科專業。 二、自動化專業所學本專業課程設定的覆蓋面廣,所學的東西與其他學科交叉甚多。這也與本專業的來歷有關,自動化專業大部分源於計算機或者電子工程系的自動控制專業。 那麼我們來看看這樣一個“萬金油”的專業需要哪些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吧。自動控制理論、 運籌學、 訊號與系統分析、 計算機軟體技術應用、 演算法語言及程式設計、 類比電子技術基礎、 電路原理等等,甚至連流體力學也要修。可以說自動化專業需要工科各方面的知識,其課程 與電子工程、計算機、電機工程甚至化學工程都有交叉。

六、自動化就業及其前景

自動化專業是教育部確定的七個電氣資訊類專業之一。本專業培養具備堅實的電氣資訊學科的基本理論知識,能在電氣工程、自動化過程裝置、計算機控制系統等領域從事自動化資訊控制系統的研究、設計、執行及管理等方面的高階工程技術人才。自動化”一是屬於資訊產業。資訊產業被人們譽為“朝陽產業”,發展快、需要人才多、待 遇高,是當今科技發展的趨勢所在。因此,作為資訊產業中的重要一員,自動化專業同樣有 著光輝的前途。二是自動化應用範圍廣。目前,幾乎所有的工業部門都可以同自動控制掛上 鉤,現代化的農業、國防也都與自動化息息相關。三是本專業對於個人發展非常有利。所有的行業都可以同自動化掛鉤,轉行非常容易,“硬”可轉電子工程, “軟”可轉計算細分招聘專家, 精準求職首選: 細分招聘專家, 自動化英才也可轉通訊,當然待遇也是非常不錯。本專業畢業生有著廣闊的就業渠道,因為自動化技術的應用廣泛,其就業領域也五花八門。與本專業就業領域相關聯的行業在近年來藉助市場經濟的搞活和對外開放程度的加深,也獲得了飛速發展。民航、鐵路、金融、通訊系統、稅務、海關等部門的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科研院所、高科技公司也藉助強大的人才優勢,發展迅猛。未來隨著自動化技術應用領域的日益拓展,對這一專業人才的需求將會不斷增加,自動化專業的畢業生也將藉助這一技術的廣泛應用而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經濟發展的各個環節找到發揮自己專長的理想位置。自動化專業一直以來是社會急需的人才。包括電氣自動化、鐵路、化工等諸多領域。

如果當自己的專業知識達到一定程度的話不妨嘗試做以下幾項:自動化工程師——從事自動化系統的維護、優化等工作; 自動化設計師——從事自動化系統的設計和開發;

軟體工程師——處理自動化系統中相關的軟體的設計和開發。 還可以從事教學和相關的研究工作培養目標當然我們更多的人專業知識如果並沒有達到上述高度也不妨事。經過網上查詢資料以及自己的加工大體可以確定一下諸項就業方向:

1、電廠(包括各個公司,工廠的配電室)

2、軟體開發(特別是微控制器或EDA等)

3、PLC(大體是工控方向,搭建操作平臺等)

4、各個礦山,或金屬冶煉場所(進行自動化裝置的維護,操作等)

5、去學校當老師

6、做銷售工作(專門賣自己專業相關的東西)

7、公務員,每個專業都可以的

8、各種什麼研究所

10、產品設計,就是硬體電路設計了

11、自動化就業方向很廣的,仔細觀察生活就知道很多自動化裝置的。不過做設計有前途,

做銷售有“錢”途,做維護就是工薪階層,屬於服務行業

12、自動化選擇面廣,學好微控制器和PLC哪都吃得開,英語好的話外企也不是不可能......

13、自動化本科學出來基本上和沒學差不多,什麼都懂,但是什麼也不精,但是上研以後那就不得了了,硬體方面的發展不可限量。

七、結束語

一個人,若要獲得成功,必須拿出勇氣,付出努力、拼搏、奮鬥。成功,不相信眼淚;未來,要靠自己去打拼!自動化大多數人說就是一個萬金油專業,所以我感覺,說實話就是強者將來在哪方面都強,弱者在哪方面都不強。或許一但將來我們學不好就會落得個“樣樣精樣樣鬆”的下場。所以雖然現在已經大二了,但是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掌握好自己的專業知識。這樣將來我們自動化學子一定會有個美好的未來。然我們正行走在路上的自動化學子們一起努力,共同打造一片屬於我們的天下。成為一個適應並能夠駕馭未來的人。

2023大學生形勢與政策課論文 篇16

通過一學期的《形勢與政策》課學習,使我對國內外的形勢與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實的瞭解,雖然就那麼幾節課,但卻使我收穫很多,感觸頗多。

當今社會,面對競爭、壓力和各種複雜環境,以及社會多元化的價值觀與人生觀的挑戰,很多大學生都顯得無所適從甚至驚慌失措,因此形勢與政策課程的開設就顯得尤為重要。把形勢與政策課與專業知識有效的結合不僅提高了對專業知識了理解,把形勢與政策課與人才培養和大學生成長成才結合起來,即增強了學生對國際國內形勢的關注,也通過對國內國際形勢的理論,正確、客觀地分析自身的優缺點,增強自身的責任感、緊迫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時,通過對形勢與政策課的學習,能把自身的專業知識等在此過程中並得到鍛鍊,提出自身的獨特見解,增強了能力,提高了政治敏感度,發散思維,也側面地促進了專業知識的學習,還提高了思想道德修養。

其實,“形勢與政策”教學內容包含形勢與政策兩大部分:形勢是國際和國內社會政治和經濟發展的狀況和態勢;政策是黨和國家為實現一定時期的目標和任務而制定的行為準則。政策的制定要以國內外形勢為客觀依據。而形勢的發展變化必然導致政策的相應調整。身處在不斷變革時代的大學生,從客觀方面看,沒有對形勢和政策的準確把握和理解,沒有心懷祖國、胸裝天下的視野,就有可能走彎路、錯路甚至於死路。同時要想成才立業是非常困難的。

高等院校是培養人才的搖籃,人才培養是教育的根本任務。黨中央提出科教興國、人才強國的戰略,要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國際國內形勢的深刻變化,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臨有利條件,也面臨嚴峻挑戰。面對新形勢、新情況,要求高校,培養的人才必須樹立正確的政治方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必須胸懷祖國、放眼世界。腳踏實地、情繫人民,這必然要求大學生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需要高校將形勢與政策課程真正融入人才培養過程,加強形勢與政策教育與人才培養的緊密結合。同時,形勢與政策課的設定,就是為了使大學生客觀、正確理解國家方針、政策,培養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這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強化學生德育工作,即教育要堅持以人為本、德育為先,全面發展的思想。因此,我認為形勢與政策課應成為我們每個大學生的必修課程,它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對我們學生進行形勢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陣地,是我們每個大學生的必修課程,在我們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擔負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貫徹落實了中央的有關精神,是我們當代大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幫助我們掌握正確分析形勢的立場,觀點和方法。

但是在課堂教學中,我發現大部分學生包括我並不是很積極,要麼乾脆不來,要麼懶散地在教室裡睡覺,要麼玩手機,要麼看課外書籍等等。當我試著以一個學生的角度去分析這個現象:我發現,大部分同學在沒上這門課之前就預先地認為這門課沒意思、沒有用,所以上課沒勁。可以看出,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學生對於這門課的教學內容、目標和“有用之處”沒有一個清楚而正確的認識。因此,我認為老師要想上好這門重要課程,首先得提高學生對這門課的興趣和積極性,講清楚這門課的“有用之處”,讓我們知道通過學習這門課我們能收穫些什麼。那麼,《形勢與政策》這門課到底有什麼用呢說到底,老師能教給我們什麼呢?

按照相關檔案的論述,《形勢與政策》這門課是對學生進行形勢與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其主要任務是幫助大學生認清國內外的形勢,全面準確地瞭解、掌握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增強大學生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自信心和責任感。這當然是高屋建瓴的概括。但如果老師照抄照搬、機械地講授《形勢與政策》這門課,肯定很少有同學想聽。而換一種思路,從提高大學生能力與素質的視角探討《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目的,會更有吸引力和說服力。國家和社會的形勢與政策連著各行各業,連著千家萬戶,與每個人的學習、工作、生活息息相關。作為大學生,更應該站在時代的最前列,把握時代發展的脈搏,科學分析,理性思考,準確判斷,這是當代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內涵之一。“兩耳不聞窗外事”,閉目塞聽,對世界和國家的形勢發展、對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一無所知的人決不會成為一個合格的、有發展前途的人才。對“形勢與政策”教育必要性、重要性的分析,既要有理論高度,又要輔之以恰當的論證,與大學生能力素質的提高緊密結合起來。由此出發,我們可以得出,《形勢與政策》這門課是能力素質教育與科學方法論教育的有機統一。

《形勢與政策》這門課老師到底該怎麼教,是一個爭論比較多的 ,採用講座的形式上課;有的主張問題。有的主張“講座式教學法” ,使課程更為生動,有的主張“互動教學法”引進“案例教學法” ,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的主張“實踐教學法”,更多地讓學生深入社會調查研究。應該說,上述這些主張都是教學實踐中的有益和成功的探索,都值得我們根據自身實際學習借鑑。然而,作為課程化教學 “怎的“形勢與政策”課,僅僅用上述某一種教學法,顯然是不夠的,麼教”必須與“教什麼”結合起來。對此,我認為,教學有道、教法 “形勢與政策”課教學要鼓勵“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無常, ,同時也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首先,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原則。《形勢與政策》這門課所講授的內容,以具體的事件、政策、社會現象為主,而不像其他思想政治理論課,有很清晰的理論脈絡和講授線索。於是,這裡就存在一個問題,《形勢與政策》課如果幹巴巴地講事件、政策等實際問題,那就沒味道了,似乎也“沒有必要”了,因為我們完全可以通過各種現代傳媒瞭解到正在發生的一切。其實,單純地羅列時政,本身也不符合《形勢與政策》這門課的初衷,不符合形勢與政策教育的要求,不能滿足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形勢觀、政策觀及科學方法論教育的要求。因此,《形勢與政策》課決不能就事論事,一定要因勢論理、因事論理、事理結合,把理論闡釋與實際問題分析緊密結合起來,讓我們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彰顯《形勢與政策》課的魅力。

其次,歷史與現實相結合的原則。如前所述,《形勢與政策》課所講授的都是現實生活中的時政熱點問題,需要事理結合,進行理論分析。但光有這些還不夠,還需要有歷史感,將現實問題與歷史分析結合起來。因為任何社會現實問題都不是憑空產生的,都有深刻的歷史背景,都有一個發展變化的歷史過程,如果我們不瞭解現實問題的歷史背景及發展變化過程, 《形 就很難對其有全面和較為深入的理解,勢與政策》這門課就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所以,如果老師在教學中忽視問題的歷史與背景傳授,在某種意義上就是一種半截子教學。因此,在教學中,老師既要重視時政問題的橫向聯絡,又要重視縱向聯絡,不僅要告訴學生問題在當下是什麼形態,還要告訴學生在歷史上它是什麼形態,是如何發展演變而來的。

再者,講授與對話相結合的原則。在資訊時代,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深入發展,現代傳媒日益發達,人們獲取資訊的途徑更加便捷,對資訊的依賴程度也越來越高。當代大學生思維敏銳,思想活躍,利用現代傳媒獲取資訊的能力越來越強,基於這一特點,《形勢與政策》課的內容對於他們而言並不陌生,有的甚至非常熟悉,也都有自己的看法、意見和建議。這就要求“形勢與政策”課教學不能搞滿堂灌的填鴨式教學,而必須充分調動併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潛力,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給學生討論和發表自己觀點的機會,同時對學生比較片面的觀點給予恰當的引導。這樣,課堂教學才會有聲有色,充滿活力,富有魅力。

最後,教學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如前所述,《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內容具有非常顯著的現實性特點,基本上都是當前的熱點問題。這些社會熱點就發生在我們身邊,都能夠切身感受得到,都可以進行調查研究。因此,《形勢與政策》這門課不能關起門來搞教學,不能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教聖賢書,而要把課堂上講與走出去看結合起來,讓我們帶著問題到社會上去調查研究,然後把調研心得帶回到課堂,實現理論昇華。這樣既可以開闊視野、增長見識、拓寬思路,讓學生對課堂內容有切身的體會,又可以豐富教學的載體和內容,增加教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強教學的效果。

最終我想強調一點,那就是學校開設的這門課非常必要。因為,高等學校形勢與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開闊胸懷視野、增強責任感和大局觀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們更深刻地認識了世界,認識了中國,認識了我們與世界的差距,以及我們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不斷地向前邁進,不斷提高。

2023大學生形勢與政策課論文 篇17

形勢與政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當前,國際國內政治經濟形勢錯綜複雜、快速變化,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鋒日益頻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重中之重。

知識傳授與價值觀傳輸的統一

“形勢與政策”課是高校開展形勢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作為大學生在校期間的“必修課”,綜合性、系統性的知識體系傳授必不可少。“形勢與政策”課中,知識傳授的主要內容包括:與社會主義建設中重大現實問題相聯絡的國內時事知識,與國際形勢、國際關係等相聯絡的國際時事知識,經濟全球化時代中國發展與世界關係的相關知識,其他與形勢政策相關的政治知識、經濟知識、社會知識、文化知識等。與其他課程相比,“形勢與政策”課知識體系靈活性強、實效性高,需要根據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黨和國家決策部署的變化以及大學生思維視野的開闊而進行適時調整和補充。紮實完備的形勢政策知識是大學生“審時度勢”的基礎理論工具,也是教育教學的首要任務。

“形勢與政策”課不應只是知識的傳授,更應該使學生能夠形成認識形勢與政策的科學立場、觀點和方法,使學生通過對事實的瞭解,樹立正確的政治價值觀和形勢政策觀,具備“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實現知識傳授和價值觀傳輸的統一,就是要既講清楚“國家大事”,又講清楚“國家大勢”,使大學生知其然、認其理;教學中要將“資訊化的知識性事實”轉化為“理論化的規律性事實”,立場鮮明、事實清楚、有理有據地傳輸馬克思主義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在“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中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矢志奮鬥拼搏,投身祖國建設。

核心價值觀主導與多元價值觀澄明的統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華民族的精神之鈣,是當代中國的興國之魂,也是大學生人生的“第一粒釦子”。高校“形勢與政策”課的價值觀教育應始終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導,固本強基,旗幟鮮明地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本質和優越性,使大學生認識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符合中國國情和傳統文化,是時代所需、社會所盼、人民所想。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鏡子”分辨是非曲直、作為“尺子”衡量價值長短,自主自覺地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武裝頭腦,進行價值鑑別和判斷。

經濟全球化勢必導致價值觀多元化。隨著世界範圍內社會思潮和價值觀念的碰撞與融合,大學生群體極易產生信仰迷茫、道德模糊等核心價值觀偏離現象。對此,高校“形勢與政策”課要各個擊破,按照“權界要劃清,己域要民主”的原則進行價值觀澄明。對自由主義、民主社會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等社會思潮以及所謂的“普世價值”等多元價值觀進行歷史客觀的分析批判,揭示其存在的歷史條件、社會基礎和本質屬性,使青年學生清楚認識其滲透性、擴張性、危害性,堅定價值觀自信。對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長期存在的諸如法制不健全、貧富差距拉大、環境汙染、腐敗等社會問題進行深入剖析,不迴避矛盾,不遮蓋問題,使青年學生正視不足,自由表達,自主抒發,自覺抵制不良風氣。

核心價值觀的主導與多元價值觀的澄明相統一,就是要在“形勢與政策”課中通過比較、分析、批判、鑑別的方法,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成就構成形勢與政策教育承載核心價值觀的“事實資源”,按照主導價值觀的原則選擇教育素材,奠定價值觀教育極具說服力的現實基礎。此外,應充分處理好事實與價值理解、事實與價值解釋、事實與價值澄明等教育環節,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大學生當中春風化雨,深入人心。

價值觀課內培育與課外踐行的統一

“形勢與政策”課,功夫下在課堂內,功效顯在課堂外。課堂內通過知識的傳授,解決“是什麼”“為什麼”的問題;通過對事實的剖析,解決“如何看”“怎樣看”的問題;通過潛移默化的價值觀傳輸,解決“是對是錯”“是好是壞”的問題,從而實現知識目標、技能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統一。其中,馬克思主義形勢觀與政策觀是馬克思主義理論聯絡實際的思想武器,需要通過系統的理論學習才能獲得。然而,時事熱點和政策焦點是社會政治生活的“晴雨表”,必須通過課堂外的實踐活動才能及時傳遞,大學生也只有在現實社會中身體力行地體會和實踐才能實現價值認同和價值弘揚。因此,課堂內價值觀培育和課堂外價值觀踐行缺一不可。只進行課堂外的價值觀踐行缺乏系統性和規範性,只進行課堂內的價值觀培育無法保證敏感度與時效性,只有堅持課堂內培育與課堂外踐行相銜接,並與學生成長髮展實際相結合,才能使價值觀教育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構成“形勢與政策”教育與價值觀教育相契合的完整的教育範疇。

做到價值觀課內培育與課外踐行的統一,要將“理論聯絡實際”和“實際聯絡理論”的原則統一起來,既要在課堂上基於事實、總結經驗、生成規律、闡發道理,也要在課堂外由此及彼、身臨其境、驗證道理、堅定信念。對此,高校要在政策推動、氛圍營造、建立機制上下功夫,挖掘課堂和社會兩大教育資源,形成共同開展大學生形勢與政策價值觀教育的生動局面。

2023大學生形勢與政策課論文 篇18

通過這兩年的學習使我對國表裡的形勢與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實的相識。固然每學期的課不多,但卻使我受益匪淺,感觸良多。

《形勢與政策》課是高校頭腦政管理論課的緊張構成部分,是對我們門生舉行形勢政策教誨的重要渠道、重要陣地,是我們每個大門生的必修課程,在我們大門生的頭腦政治教誨中擔負了緊張的任務,具有不可更換的緊張作用,更好地貫徹落實了中心的有關精力,是我們當代大門生存眷的熱門題目,資助我們把握精確闡發形勢的態度,見解和要領。

起首,蔣老師上課非常生動,同硯們都非常喜好聽,而老師的頭腦更是睿智靈敏,素材也富厚多彩,以及別有風趣的講演,無不為我們展示了一位大學西席所具備的精良素質和出眾本領,在這裡,我們不但享受著知識的積澱所帶來得無窮快樂,更被其無窮的講演魅力所沉醉。我們用本身年輕、活潑、開放、包羅的本性來凝聽哲人的教導,固然會受益匪淺、澤被至深。

我認識到,形勢與政策左右我們的生長,對我們具有緊張意義。史有“識時務者為豪傑”,今應為“適時務者為豪傑”。社會汗青的大生長已決定了小我私家生長的最大環境、最大上限,制約著可選擇度,決定著大門生樂成的機率,影響很具體,也很深遠.因此,我們應學會認識和把握形勢與政策。形勢是訂定政策的依據,政策影響形勢的生長。我們必須吃透政策的原意,明白機動變通,具備創新本領。與此同時,我們還應順應形勢與政策,生長自我:找準本身的生長目標,連合本身的上風,定位本身的方向及生長職位;依據小我私家目標,訂定切實可行的方案,積極搏鬥,構建知識佈局體系,拓展素質,不絕進步小我私家本領,打造出“誠、勤、信、行”的品牌大門生;利用形勢與政策,為我所用,形成對形勢與政策的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明白力,作育超前的把握形勢與政策的膽識,“藝高人膽大,膽大藝更高”,利用形勢與政策,實現自我大生長。樹立一個巨集大抱負,做一個樂成人士!

存眷天下。噹噹代界飛速生長,“兩耳不聞窗外事,同心用心只讀聖賢書”的期間已往了。地球村裡的變革日新月異。生在當代,作為大門生的我們,豈能做那四角的書櫃?拋掉陳舊的見解,擁抱表面出色的天下,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其次,青年是推動社會和汗青進步的一支緊張力氣。無論是人類社會生長的程序中,還是中華民族生長的程序中,青年都發揮了緊張作用。而大門生是青年中,知識條理較高,最具潛力,最有創造性的群體,因此,當代大門生的精力面貌和人生代價取向,將直接影響到國度的將來,事關中華民族巨大汗青再起的全域性。

再者,當今國表裡形勢風雲幻化,進入21世紀的中國正面對著惆悵的機會和巨大的挑釁,當代大門生也面對著深刻的國表裡環境,以是,在高校大門生中遍及開展形勢政策教誨,對當代大門生如安在紛繁巨大的國表裡形勢下,正視我國面對的機會與挑釁,剛強信心,奮發精力,積極學習,報效故國,具有龐大的實際代價,與深遠的汗青意義。

綜上所述,作為21世紀的大門生,為了更好的把握住本身,必須在積極學好專業知識的同時應該學習好《形勢與政策》課,如許在我們才華更好的為故國來日誥日的建立添磚加瓦。

末了,我想說,學校開設的《形勢與政策》課非常有須要。由於,高等學校的形勢與政策教誨是高校大門生頭腦政治教誨的緊張內容,是進步峻門生綜合素質、開闊胸懷視野、加強責任感和大局觀非常緊張的方面,它使我們更深刻地認識了中國,相識了天下,認識了我們與天下的差距,以及我們自身的不敷,使我在頭腦上邁進了一大步,也為我們走出學校進入社會提前上了一課,讓我們感覺到社會的形勢和國度政策,好讓我們更有預備的為人民辦事,為國度作出應有的孝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