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大學生形勢與政策論文2000字

欄目: 心得體會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6.57K

形勢與政策課在各高校的實施狀況也各有差異,主要表現在教學管理、教師隊伍、教學內容、方法、手段、課程安排和考核方式、學生的認識程度等方面。本站小編在此整理了20xx年大學生形勢與政策論文20xx字,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大學生形勢與政策論文2000字
20xx年大學生形勢與政策論文20xx字篇1

摘要:20世紀末以來,恐怖主義已經成為威脅人類生存與安全的重要因素。“911”事件發生後,恐怖主義不斷擴散,持續上升。本文擬在分析國際國內反恐處突的形勢和特點,提出新時期、新形勢、新條件下武警部隊反恐處突的任務部署。

關鍵詞:反恐處突 形勢 特點

20世紀末以來,恐怖主義已經成為威脅人類生存與安全的重要因素。據美國國務院20xx年釋出的年度全球反恐形勢報告,這一報告說20xx年全球恐怖襲擊的死亡人數和前年相比上升了40%,恐怖襲擊的次數也上升了25%,20xx年全球共有20498人因恐怖襲擊死亡。由此可見,全球恐怖活動並不是在消減,而是日益劇增;與此同時,我國國內恐怖活動也在區域性範圍內不停的活動,主要是“東突”分裂勢力:他們企圖把新疆從中國分裂出去,以分裂為目標、以宗教為外衣、以恐怖為手段,比較危險狠毒;他們跟國外恐怖組織相聯絡並藉助國外勢力,不斷的威脅著我國的區域性社會穩定、人民的生命財產;不斷顛覆我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除此之外,其他各種恐怖勢力也在不斷威脅著我國。因此,全球及國內反恐形勢不容樂觀!

一、國際反恐處突的形勢及特點

(一)形勢

放眼國際,可以看到國際恐怖活動越來越猖獗,形形色色的恐怖組織及其個人,一次次把災難或災難的陰影拋向各個國家和地區。這對許多國家的政局和社會穩定造成很大威脅,更重要的是人民的生命財產也受到了極大的傷害,這令我們值得深思。據不完全統計,20xx年至20xx年全球恐怖襲擊次數總體成上升趨勢,國際恐怖與反恐鬥爭出現了“反恐、反恐,越反越恐”的現象。

(二)特點

實施恐怖襲擊的人員的組成、攻擊目標、攻擊方式呈現多樣化、複雜化,使得各國對此更難以防範、控制和對抗,尤其是更多地採用自殺性襲擊方式後,所造成的影響更大,給人民群眾的正常工作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恐怖襲擊殘忍化殘忍的恐怖襲擊主要是自殺性人體炸彈和自殺性汽車炸彈,或利用飛行器(美國“9.11”事件)、船舶(美國海軍“科爾”號葉門遇襲事件)甚至馬車、驢車等運載工具的自殺性襲擊。恐怖目標擴大化以往的恐怖襲擊活動主要是針對美國和以色列目標,近幾年俄羅斯也已成為恐怖活動的主要受害國,發動襲擊的是車臣民族分裂分子,其手段更為極端。另外,隨著美國在全球範圍內反恐聯盟的建立和阿富汗、伊拉克反恐戰爭的爆發,菲律賓、印尼、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拉克等國也已成為恐怖襲擊活動多發的熱點地區,並且恐怖分子對襲擊目標的選擇已經變得無所顧忌。恐怖組織全球化國際恐怖組織中的老大“基地”組織在遭到全球打擊後,其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分支機構和恐怖分子逐漸與當地的恐怖勢力結合,就地發動恐怖襲擊,形成了更多的具有獨立行動能力的鬆散型結構,但其行動卻又能遙相呼應,相互配合。

恐怖主體年輕化據有關資料統計,世界各地的恐怖分子絕大多數年齡在30歲以下,平均年齡在22-25歲之間。例如西班牙“埃塔”的恐怖分子平均年齡是23.2歲;烏拉圭“圖帕馬洛斯”恐怖分子的平均年齡是26歲;阿根廷恐怖分子的平均年齡是24歲;巴西恐怖分子的平均年齡是23歲;義大利的女性恐怖分子平均年齡在20-29之間;德國“紅軍派”和“六月二日運動”的恐怖分子平均年齡是31歲;日本“赤軍”恐怖分子的平均年齡是28歲;巴勒斯坦恐怖分子的平均年齡是25歲。

恐怖手段現代化資訊化裝備已經滲入了恐怖襲擊,如各種先進的塑膠和液體遙控炸彈,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電腦“黑客”和“克隆”技術手段等。

恐怖危害民眾化當代恐怖主義的襲擊目標,除了作為明確目標的政界、商界、軍界、金融界等要人外,還更多的指向了無辜的民眾。如1995年恐怖事件造成165人死亡,1996年增至311人,1997年則超過千人,美國“911”事件竟致死無辜民眾數千人。

二、國內反恐處突的形勢及特點

(一)形勢

在我國以及我國的周邊地區,恐怖主義的幽靈早已存在.疆獨、xx分子的爆炸暗殺等恐怖活動不斷髮生。在中國境內外同樣存在打著各種旗號的針對我國的恐怖組織,如現在臭名昭著的“東突”恐怖勢力活動猖獗,積極策劃實施了數百起恐怖襲擊事件。可以說,我國反恐鬥爭還是任重道遠,形勢不容樂觀,尤其有國外、境外敵對勢力的插手,反恐戰線更加複雜。

(1)解決“東突”恐怖組織。外國勢力插手較深,我國只能通過外交努力與其所在國共同解決。

(2)同階段,新疆內部的恐怖組織也頻繁開展恐怖活動。

(3)“東突”勢力基本形成了以西亞為大本營、以中亞為橋頭堡、以南亞為訓練基地、以歐美為協調指揮中心、以新疆為主戰場的態勢。

(二)特點

最大恐怖威脅來自“東突”,處理“東突”難度高。東突厥斯坦伊斯蘭運動(簡稱“東伊運”)、東突厥斯坦解放組織(簡稱“東突解放組織”)、世界維吾爾青年代表大會和東突厥斯坦新聞資訊中心(簡稱“東突資訊中心”)四個恐怖組織在國內外積極活動,與阿富汗的塔利班、基地組織以及車臣恐怖分子聯絡密切,相互之間為典型的共生關係。具體:

(1)“東突”已經成為極端民族主義和宗教極端主義的結合體。‘以分裂為目標、以宗教為外衣、以恐怖為手段’的‘三位一體’的政治勢力比較危險和狠毒。

(2)新疆內部的恐怖組織手段不斷趨向殘忍化。不僅殺害漢族人和回族人,還有維族人;不僅針對中國人還針對外國人;受害者不僅有“異教徒”,還有伊斯蘭宗教人士。

(3)“東突”勢力的基本策略已轉向“文武並重”,並有相對分工。高舉“奉行民族自決,爭取民族解放”旗號,意在贏得西方國家的支援,促使“新疆問題”國際化。

三、新時期、新形勢、新條件下武警部隊的任務

從反恐怖鬥爭的形勢特點來看,未雨綢繆,提前做好有針對性的鬥爭準備,是非常必要的。反對恐怖主義是我國的一件大事,作為維護國家和社會穩定的武警部隊肩負重擔、任務艱鉅。因此,應該做好以下六個方面:

第一,及早及時地加大對恐怖主義的打擊力度,立足於我國反恐怖鬥爭的實際,結合我國專業反恐力量編制及結構的特殊性,努力在較短的時間內提高部隊的資訊化裝備程度以及反恐作戰能力,確保各項任務的順利完成。

第二,加強國際合作、聯手打擊恐怖主義。反對恐怖主義絕不是一兩個國家就可以單獨實現的,必須加強同國外同行的交流合作,包括情報、資訊化裝備、人員培訓、經驗交流等。

第三,加強情報合作,多方合作,提高資訊化情報獲取裝備,拓寬來源,掌握恐怖動向、恐怖襲擊的目標、途徑、採用的方式方法等都具有極端的隱蔽性和不確定性。

第四,加強與各兵種、地方及國外情報部門的情報協作與共享。

第五,加強反恐專門力量建設,加強高素質、精通訊息化裝備的人才隊伍建設,加大反恐戰術訓練。提高處置恐怖襲擊事件的實戰能力,成立各種反恐怖部隊。

第六,加強反恐資訊化裝備建設。資訊化裝備是反恐戰鬥人員進行戰鬥的物質基礎,沒有現代化的反恐裝備器材,就會嚴重影響一線戰鬥人員主觀能動性以及戰鬥技能的有效發揮。

總之,反恐鬥爭將是一場長期的、複雜的、艱難的鬥爭,也是一場史無前例的特殊戰爭,具有更多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反恐怖鬥爭任重道遠,我們必須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崇高的敬業精神,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勇敢地面對恐怖主義的嚴峻挑戰,確保反恐怖鬥爭的最後勝利。

參考文獻:

[1]王鳳鳴夏洪志李慧智反恐戰法第1版人民出版社20xx年9月

[2]陳二曦孫慎靈李慧智反恐保障第1版人民出版社20xx年9月

[3]張蜀平禚法寶王祖文直面資訊化戰爭第1版國防工業出版社20xx年1月

20xx年大學生形勢與政策論文20xx字篇2

摘要:當前國際形勢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各種複雜的不確定和非傳統因素分化演繹,為中國的國家發展和對外交往提出了新的難題,在這種情況下,認清形勢,明確目標、思路變得尤為重要。儘管世界局勢的複雜性和變化性在加劇,但和平與發展仍然是當今時代的主題。

關鍵詞:國際形勢;外交;合作;共同體

我們拋開意識形態之對立不言,單就國家的利益博弈而論。中國,目前處於守勢,而日本,美國之類的國家則是出於攻勢。他們視中國為未來國際地位的最大挑戰者,那正是因為近年來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舉世矚目,成為21世紀真正的世界大國,才使他們對中國的崛起虎視眈眈,警惕加倍!

就意識形態、社會體制而言,中國目前仍處於轉型期,相當於落後世界先進主流50年。但是這種逐漸形成的並且正在完善的社會體制一旦崩潰,勢必將動亂頻仍,民不聊生。在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對外為韜晦策略,而在目前形勢之下,已轉為主動突圍。

20xx年11月初,在北京舉行的中非數十國論壇足以見證了中國的國際發展戰略方針:是以新時代的步伐在邁進,是以尋求外部合作為主的外交政策。

對當前的中國而言,最大的國際問題莫過於臺灣和朝鮮問題。臺海局勢,關乎世界格局,牽涉中、美、日、俄世界各極,這也是中國和平統一的關鍵關口。而對中國臺灣的迴歸有極大異議和阻力的無疑是美國和日本,他們與臺灣

“淵源”頗深,單在目前的局勢下,大家都在觀察對方的舉動,以伺機獲得主動。恰恰中國與日本在東海問題上也是糾葛不休,另外,日本首腦“拜鬼”也時常引發中國民眾被屠殺時留下的傷痛。那麼,現任日本信任首相安倍是否將依照自己的承諾不再參拜“神社”,是否有與中國修好之意,中日真能合作開發東海能源嗎?臺灣問題在好的發展趨勢之下日本還會如此干涉嗎?我們均不得而知,更有待觀察。

當然,還有多年來一直充當臺灣 “老大哥”--美國,它是“割捨”,還是將要採取什麼奇異的干預對策,它在“霸主地位”之上將給於臺灣什麼樣的支援,我想它連自己也不知道。因為這是一個互相牽制的時代,誰也不希望為了區域性而危害全域性,更不想在國際上落下有損威信的罵名。

朝核問題,最終結果如何,將取決於中、美、日、俄、韓、朝的六方再次聚頭。而中國,在朝鮮核問題上存在著許多憂慮,從立場上很難做到像美國那樣“超脫”。50多年來,朝鮮至少在對美國、日本、臺灣關係等原則問題上沒有出賣過中國。不管朝鮮的內政如何,中國在國際上都不能保持中立,而必須站在朝鮮這個“讓人愛恨交加的傢伙”一邊。

另一方面,在世界大的格局下,美國跟中國一道同為大國,他們一起作為負責任的、利益相關的國際體系的參與者,其目標應當更遠大:共同合作,維護一個有利於世界長期和平與繁榮世界體系。美中關係是個“密切而複雜”的問題。

或許,在某些時候,老美會想一些閒不住的做法來對中國進行“圍堵”和“制衡”。比如前不久,美國曾遊說韓國和日本加入“北約”,在這之前還勸說過澳大利亞,這不都是為了擴大自己的“霸權”而向中國和俄羅斯逼近嗎?

而中俄目前的關係僅止於“互有所需”這一極其表面而又脆弱的層面,並隱藏著深層的風險。這一深層風險就是,隨著兩國的相繼崛起,雙邊關係可能會再次面臨“變”的格局。但是,在對待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的“圍堵”時,中俄將會毫無疑問的“對外”。

在美國與歐洲諸國看似親密的關係漸行漸遠時,他們也在不知不覺中向中國靠近,歐洲援華政策便是最好的例證。他們希望中國變,但是不宜過激,以免引起社會動盪。社會穩定了,也就穩住了歐洲人對中國大片市場的幻想。因此,他們非常關注中國的社會穩定、政治穩定。如果中國的改革不穩定,引起了社會動盪,它所有的投資可能全都泡湯。而保持社會穩定,也正是中國目前正在努力的方向,中歐在將來的合作中一定會走向好的趨勢!

參考文獻:

[1] 劉國光主編《中國經濟發展戰略問題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xx

[2]譚祟臺等《發展經濟學》,上海人民出版社,20xx.

[3]張培剛主編《新發展經濟學》,河南人民出版社,20xx.

[4]楊萬鍾主編《經濟地理學導論》,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xx

20xx年大學生形勢與政策論文20xx字篇3

當今社會,大學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肩負著人民的重託、歷史的責任。大學生的誠信意識、誠信行為、誠信品質,關係到良好社會風尚的形成,關係到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在一定意義上關係著中華民族的未來。大學生要肩負起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使命,就必須自覺加強誠通道德建設,把誠信作為高尚的人格追求、優良的行為品質、立身處世的根本準則。

然而,當前,儘管各大高校始終將誠信教育作為德育工作的中心,屢禁不止的考試作弊、惡意拖欠助學貸款、假文憑、假學術等現象仍呈增長趨勢,這不但突顯了部分大學生存在誠信危機的客觀事實,同時也為高校的誠信教育拉響警鐘。高校誠信教育的效果不佳、大學生出現誠信危機呼籲高校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時需建構起完善而行之有效的誠通道德建設體系。

經調查分析,大學生誠通道德素質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大學生對誠通道德範疇認定不清。當代大學生在社會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對於誠信與不誠信的分界線認識越來越模糊。大部分大學生所認為的“誠信”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誠信。毀約、跳槽、在履歷上造假、考試作弊等行為在一部分同學的眼中屬於誠信的範圍內,由此可見,當代大學生對誠信的範疇認識相當模糊不清。

2.大學生對於誠通道德認同的矛盾心理。主要表現在大學生們對自身群體的誠通道德認同程度不高,但卻對個體誠通道德認同度高。

誠信是大學生必備的素質之一,但是當前社會上對於大學生的誠信的評價並不高,而大學生則普遍認為自身群體的誠通道德水平一般,與大學生應有的素質不相符。雖然大學生們對群體道德規範的認同度不高,但對自己的行為卻予以充分的認可與肯定,絕大部分大學生都認為自己是一個誠實守信的人。由此可見,大學生在對於所屬群體和個體的誠通道德的認同上出現了矛盾。

3.在選擇誠信與否時帶有明顯的功利傾向。一部分同學對於履歷造假現象持中立狀態,認為這是不誠實的表現,但同時也認為其是無可奈何的事情。可見,相當一部分同學在選擇是否誠信時帶有功利色彩,在不損害到自身利益的情況下,他們會選擇做一個誠信的人,但當誠信不能維護自身利益的時候,他們就會選擇放棄。

這一點同時也表現在就業方面。由於高校體制改革,大學生成了畢業分配、就業市場的利益主體,就業、簽約都與學生自身的利益緊密聯絡,加上青年自身帶有不穩定性和反覆性等不成熟因素,致使在擇業時更多的是以自己利益為出發點,不考慮用人單位的利益和學校的聲譽。

4.誠通道德意識與行為失衡。一部分大學生雖然明確的認識到了某種行為是不正確的、有違誠信的,但卻由於自身利益等方面的原因,仍進行這種行為,出現了知行背離的現象。由此可見,一部分大學生有相應的誠通道德意識,卻沒有應有的誠通道德行為,明知涉及自己的道德品質,卻仍然做著有違誠通道德的事情。

5.大多數大學生把不誠信原因歸結為外界因素。在履歷造假方面,

一部分同學把造假原因歸結於社會不良風氣、求職壓力等外界因素。可見,大學生對於自身一些不誠信行為的發生,更多的是尋找外界的客觀因素,而不是從自身的道德品質追尋原因。不可否認,外界的客觀因素也是存在的,社會環境、教育體制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確實影響著大學生的誠通道德行為。但追根究底還是自身的誠通道德意識問題,如若自身的誠通道德意識十分強的話,外界因素對其也是無任何影響的。

6.整個社會誠通道德缺失是大學生誠通道德問題屢出的根源。 當前,我國正處於社會變遷和各項改革深入發展時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迅速發展,市場競爭空前激烈,導致人們在一定程度上淡化和漠視誠信觀念。見利忘義、損公肥私、不講信用、以權謀私、腐化墮落等誠通道德失範現象嚴重。如商業領域中的假冒偽劣、偷稅漏稅;政治領域中的貪汙腐敗、虛假政績;學術領域的假論文、假學歷、假科研、剽竊;文藝、體育賽事中的“黑哨”、“潛規則”;日常生活中的毒奶粉、瘦肉精、注水豬肉等。這些惡劣的誠通道德失範現象嚴重地影響涉世不深的“90後”大學生,是造成“90後”大學生誠通道德缺失的社會根源。

針對大學生屢禁不止的誠通道德問題,有以下幾點對策:

1.通過教育大力灌輸誠通道德的重要性。在追求誠信,堅持誠信,而且是從社會責任感的高度設計誠信社會,培養思想獨立和精神自由,培養道德的自覺。

2.利用法律來約束有違誠通道德的行為。非誠信行為不為道德所

贊成,但如何制止這種行為,杜絕其成為社會的主流觀念,顯然不能光靠輿論指導。一個失信懲罰機制,對人們的約束,絕對不僅僅是道德方面,也絕對不是文化層面的東西,它應該有一個實質性的打擊和懲罰。

3.教育者做好榜樣,帶動當代大學生越來越注重誠信。“爭做誠信青年,成就道德公民”是時代的要求。“選擇誠信、崇尚誠信、堅守誠信”的思想,應該在校園中受到推崇。在學校的學生工作中,以學生活動為載體,讓學生實踐誠信。廣大幹部、教師在"誠信"教育中,要做表率和楷模,努力改造主觀世界,加強道德修養,自重、自省、自警、自勵。

4.學校的正確引導及適當約束。高校要引導大學生健康地"消費"自己的信用,積極投身於加強國民信用觀念的活動中,身體力行,事事講信用,時時守信用,推動社會樹立誠信觀念,推進社會建立信用體系,做一代有為青年,在中國社會信用化的程序中盡我們光榮的社會職責和歷史使命。

誠信教育必須成為高校德育的重要一課。應該讓學生明白,信用既是市場經濟準則,又是個人道德水平的一個標誌。大學生作為今後社會、經濟活動中的重要個體,必須樹立信用意識,這是當代大學生必須具備的最基本道德素質,也是走上社會後以德立身的基本要求。一個沒有信用的人,是不受人歡迎、也不會有大的發展的。大學生在獲得專業畢業證的同時,更應得道德通行證,做一個誠實守信的公民。大學生應當在進行道德修養和社會實踐的過程中自覺開展學習活動,

將道德模範人物作為自己心目中的偶像、成長道路上的良師、追求全面發展的榜樣。

中國正在迅速的發展變化著,但誠通道德品質不能在變化中喪失,無論在任何時候,誠通道德都應是高校教育的一個重點,對於承擔著建設祖國重任的當代大學生來說,更應重視誠通道德品質,才能更好地為祖國邁向更美好的明天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