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2023年形勢與政策論文3000字(通用3篇)

欄目: 心得體會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1.61W

2023年形勢與政策論文3000字 篇1

形勢與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開闊胸懷視野、增強責任感和大局觀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們更深刻地認識了中國,瞭解了世界,認識了我們與世界的差距,以及我們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邁進了一大步,也為我們走出學校進入社會提前上了一課,讓我們感受到社會的形勢和國家政策,好讓我們更有準備的為人民服務,為國家作出應有的貢獻。

2023年形勢與政策論文3000字(通用3篇)

經過對形勢與政策課的學習,我對國內外的形勢與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實的瞭解,雖然每學期只有短暫的一節課,但卻使我受益匪淺,感觸良多。作為一名大學生,深刻、全面地瞭解國內外的形勢是非常必要的,而學習這一門課程是對我們學生進行形勢與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幫助我們掌握正確分析形勢的立場和觀點。形勢與政策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我們學生進行形勢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陣地,是我們每個大學生的必修課程,在我們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擔負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貫徹落實了中央的有關精神,是我們當代大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幫助我們掌握正確分析形勢的立場,觀點和方法。

只有瞭解國內外的形勢與政策才能更好地幫助發展中國,認識中國,瞭解我們與世界的差距以及我們自身的不足。我們必須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靈活變通,具備創新能力。與此同時,我們還應順應形勢與政策,發展自我:找準自己的發展目標,結合自己的優勢,定位自己的方向及發展地位;依據個人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努力奮鬥,構建知識結構體系,拓展素質,不斷提高個人能力,打造出“誠、勤、信、行”的品牌大學生;利用形勢與政策,為我所用,形成對形勢與政策的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養超前的把握形勢與政策的膽識,“藝高人膽大,膽大藝更高”,利用形勢與政策,實現自身的大理想,大發展。

當今世界飛速發展,“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時代過去了。地球村裡的變化日新月異。生在當代,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擁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們應該做的。其次,青年是推動社會和歷史前進的一支重要力量。無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歷程中,還是中華民族發展的歷程中,青年都發揮了重要作用。而大學生是青年中,知識層次較高,最具潛力,最有創造性的群體,因此,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價值取向,將直接影響到國家的未來,事關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復興的全域性。再者,當今國內外形勢風雲變幻,進入21世紀的中國正面臨著難得的機遇和巨大的挑戰,當代大學生也面臨著深刻的國內外環境,所以,在高校大學生中廣泛開展形勢政策教育,對當代大學生如何在紛繁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下,正視我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堅定信念,振奮精神,努力學習,報效祖國,具有重大的現實價值,與深遠的歷史意義。

中國當前國際形勢總體呈現和平、緩和與穩定態勢,但區域性性的動盪與緊張有所加劇。中國現在處於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既面臨著機遇也面臨著挑戰。在世界局勢仍有動盪因素存在的情況下,中國如果能夠抓住機遇,就可以以此作為跳板,從中獲得不可估量的好處。當然中國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遇到了很多的阻礙,一些國家擔心中國的崛起對其造成威脅,從而對我們採取阻遏措施,給我們的經濟貿易等方面設定壁壘,中國威脅論也因此而出。

和平與發展仍是當今國際的主題。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在曲折中繼續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盪,而且各種矛盾錯綜複雜,我國敵對勢力實施西化以及分化的戰略圖謀並未改變。國際上對於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呼聲越來越高,中國的經濟同樣面臨著一些挑戰。 國家政策

隨著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勝利閉幕,中國在各個方面的改革也吹起了號角,黨的是我黨在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攻堅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對於我們黨團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繼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事業新局面具有深遠意義,深入學習精神,瞭解我國在未來十年的政策新走向,對於我們自身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黨的報告提出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要求,加快法治建設,加快法治政府建設,依法調整政府,市場,企業公民之間的關係,深入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社分開,建設職能科學,結構優化,廉潔高效,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轉變政府職能,最主要的就是將管理型政府轉變為服務型政府。而依法行政的前提是有法可依,所以我國在未來必定會完善關於行政審批方面的法律體系。只有通過制定更加具體法律法規,明確行政審批部門的職責許可權和範圍,才能從根本上遏制行政審批部門的腐敗現象,讓政府在公民心中樹立良好的形象。

馬上我們就要接過上一輩人的夢想——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如果我們抱著兩耳不聞天下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思想。那麼我們所瞭解的只能是十八世紀的東西,而不能跟上世界的潮流,同時也讓我們國家與諾貝爾無緣的宿命一直持續下去。當今的世界時一個瞬息萬變的世界,形勢與政策然我們緊緊抓住世界變化中最核心的部分,為我們瞭解國家和世界的新形勢是很有幫助的。就拿老師講過的一個國際貨幣形勢的問題,當前的美國作為一個唯一的超級大國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沒有解除,於是想著將這一危機轉移,在多次要求中國提高貨幣匯率無效的情況下,竟然大量印紙幣是自己的匯率降低喪失了一個大國的責任感。 這將會導致世界新一輪的經濟形勢動盪。此時的形勢與政策課便發揮了它緊緊把握時代動向的特徵,老師及時將這一資訊給我們講述,讓我們瞭解了這一關係國家和我們自身切身利益的問題。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當前的領土爭端問題,保釣成為每一個人心中最關心的問題,並且當前也有很多的問題出現。很多人走上街頭參加了反日遊行,然而在和平的示威過程中卻發生了很多然我們傷心的事。很多人在遊行過程中沒有能夠保持理智,做了很多傷害這次遊行本意的事情。而作為思想比較激進的大學生,處在這樣一個比較不安的年齡階段,有一定的激情是很好的,但是這些都必須建立在不違反法律,不破壞公眾利益的基礎上。這些東西在形勢與政策課中便的到了很好的闡述,老師能夠給我們一個很有說服力的解釋讓我們明白真正的愛國要在理智的前提之下。此時,形勢與政策課便起到了很好的引導作用。

經過對形勢與政策課的學習,我對國內外的形勢與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實的瞭解,雖然只是短暫的課堂時間,但卻使我受益匪淺,感觸良多。 形勢與政策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我們學生進行形勢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陣地,是我們每個大學生的必修課程,在我們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擔負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貫徹落實了中央的有關精神,是我們當代大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幫助我們掌握正確分析形勢的立場,觀點和方法。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於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舉行。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大會的主題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凝聚力量,攻堅克難,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鬥。

大會回顧和總結了過去5年的工作和黨的xx大以來的奮鬥歷程及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確立了科學發展觀的歷史地位,提出了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必須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確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對新的時代條件下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作出了全面部署,對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提出了明確要求。

代表xx屆中央委員會作的《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鬥》的報告,描繪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巨集偉藍圖,為黨和國家事業進一步發展指明瞭方向,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智慧的結晶,是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是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獻。大會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體現了黨的理論創新和實踐發展的成果,體現了黨的確立的重大理論觀點和重大工作部署,對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提出了明確要求。

強調,我們堅定不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九十多年奮鬥、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必須倍加珍惜、始終堅持、不斷髮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生態文明,促進人人類社會的全面發展,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新世紀新階段,黨中央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程序中推進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強調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快生態文明建設,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推動建設和諧世界,推進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成功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黨的xx屆一中全會選舉產生了以同志為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一批經驗豐富、年富力強、德才兼備、奮發有為的同志進入中央領導機構,實現了黨的中央領導集體的又一次新老交替,充分顯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蓬勃興旺、薪火相傳、後繼有人。

的召開必將進一步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而奮鬥。報告有四個特點:第一,旗幟鮮明。報告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旗幟,要毫不動搖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第二,主題明確。集中體現為發展,堅持發展是硬道理、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這是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報告全文貫穿了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和平發展的思想。第三,富有創新。

黨的報告有兩大主要創新:其一,通過回顧改革開放的偉大程序,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進行了新的概括。其二,對xx大以來黨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進行了系統闡述,特別是全面闡述了科學發展觀的重大意義、基本內涵和基本要求。第四,積極務實。報告著眼於當代中國社會的階段特徵,致力於研究解決當代中國重大現實問題和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國防軍隊建設以及黨的建設等方面作出了重大戰略部署。這些部署是符合當代中國實際的,也是切實可行的。 在報告中特別關注民生問題。改善民生是一項長期的、艱鉅的任務。

為此,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在堅持發展這個“第一要務”的同時,按照 “統籌兼顧”這一根本方法的要求,始終把改善民生作為發展的目標指向,加快推進在報告中提出的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六大任務:一是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二是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三是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四是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五是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六是完善社會管理,維護社會安定團結。社會建設這六大任務所要解決的,都是廣大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也是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在社會建設中的具體體現。隨著這六大社會建設任務的逐步解決,現實中的各種矛盾和利益衝突將會得到有效化解,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將會得到進一步提高,人民也會生活得更加快樂和幸福。 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報告的精神實質。

通過歷史的實踐證明我們可以看出科學發展觀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的產物,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對新形勢下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作出了新的科學回答,把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認識提高到新的水平,開闢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科學發展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最新成果,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是指導黨和國家全部工作的強大思想武器。科學發展觀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歷史實踐更是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90多年奮鬥、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必須倍加珍惜、始終堅持、不斷髮展,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途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行動指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統一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這是黨領導人民在建設社會主義長期實踐中形成的最鮮明特色。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依據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總佈局是五位一體,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也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更加明確。黨的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實際,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

要在黨的xx大、xx大確立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基礎上努力實現新的要求,即: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人民民主不斷擴大,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報告的精神實質。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精神,關係黨和國家工作全域性,關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長遠發展,對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以同志為的黨中央領導下,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滿懷信心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而奮鬥,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學習貫徹精神,首先要準確把握的基本精神,這是學習和貫徹的前提。“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則是的靈魂。“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繼承和發展,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和發展的強大理論武器。是我們工作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確立“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的重要指導地位,是的一個歷史性貢獻。學習貫徹精神,要繼續把學習貫徹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頭等大事抓緊抓好。胡代表xx屆中央委員會向本次代表大會所作的報告,是充分發揚民主、集中全黨智慧的結晶。報告旗幟鮮明、思想深刻、求真務實、部署全面,經過代表大會修改完善,必將成為新形勢下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精神,要認真研讀黨的檔案,原原本本學習黨的報告和黨章,學在黨的xx屆一中全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作為一名學生入黨積極分子我要在平時以積極的態度和飽滿的政治熱情,認真學、反覆學、深入學、聯絡思想實際學、結合實際工作學,切實把的精神運用到實際的學習生活中。

作為一名大學生,一名學生幹部,首先要不斷加強自己的理論學習和創新意識的提高,作為一名文科生,我需要多學習一些人文科學,調高自己的文學素養;另外,我要提高自己的道德素養和認為素養,由於資訊的開放,網路的發達,各種言論,好的不好的都會在網路上出現,作為學生幹部,我們必須要有辨別是非的能力,不單單是讓自己不被良莠不齊的資訊所誤導,也要引導正確引導其他同學。

另外在報告中,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最我們青年人提出的希望,希望年輕的同志們到祖國最需要最艱苦的地方去鍛鍊成長。確實是這樣的,作為大學生,國家的未來和希望,我們必須要紮實學好科學文化知識,然後用自己的所學去彙報我們的祖國和人民。我一直信奉一句話,境界決定思維,思維引領行動。所以我們要樹立大局觀,找到自己的理想和信仰,為祖國的繁榮昌盛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而且我相信只要居安思危,永不懈怠,艱苦奮鬥,埋頭苦幹,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就一定會承續無數先輩所開創的偉大基業,更加奮發有為地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奮勇前進,走向新的勝利!

2023年形勢與政策論文3000字 篇2

1中國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的必要性

1.1自我身份的認同,文化精神的延續

回顧我國古老的文明史,中國作為東方文明的四大古國之一擁有著遼闊的土地、富足的自然資源和先人智者們留下的文化瑰寶。作為中華民族的後人,我們應正視這個自信的源泉力量。只有瞭解中國傳統文化,才能在當今世界裡建立民族的自我身份的認同,確立民族的自信心。中國傳統文化是幾千年演化而成的一種反映了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文化,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結晶。

1.2西方文化的滲透

隨著全球化時代的到來,西方文化蜂湧而入,面對外來文化的滲透,青少年的思想觀念不斷地走向求新,從趨同走向求異,在繁華的中心商業城區,肯德基、德克士、麥當勞、各式各樣的咖啡館、西餐廳的身影隨處可見,西方的飲食習慣正在影響著我們以及我們的下一代。而就統計,在我國面向青少年和兒童的出版物中,除了課堂必需的教材、輔導書和《新華字典》外,沒有一部書它發行量能與英國作家J•K•羅琳(J.K.Rowling)創作的《哈利•波特》(HarryPotter)比肩。以電影電視、流行音樂及網際網路為代表的國外文化也在逐漸對中國進行滲透,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勢。全球一體的發展,中西文化交融已經勢不可擋。在這種現實面前,中國文化就需要學會對全球化作出適當的反思,提高我們的文化自覺,建構起文化認同。當前,世界許多國家的人民不但對中國歷史、傳統的四大發明等很熟悉,而且希望瞭解當代的中國是什麼樣的。隨著中國國力的提升,這種願望更加強烈。

1.3國家外交所遇危機與挑戰

五四運動以來的現代化發展道路,伴隨著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盲目排斥乃至毀損,至“文化大革命”為最甚。改革開放以來,雖然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重新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同和肯定,但我們仍不斷通過各種媒介得知——中國某地拆卸本土建築,山寨西方建築的負面訊息,文化竊取、產品的複製模仿等新聞也層出不窮。經典傳統不斷消失,中國文化在國際地位正遭遇著信任危機。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這關係到中國未來在世界上能以何種形象出現在國際的視野上,並怎樣以中華民族特有的思維和價值觀來影響世界。

1.4傳統文化帶動創意產業發展

為未來的生存與發展做準備,傳統文化中蘊含著無限的商機。在20xx年12月,“故宮”為了售賣其周邊產品,就上線了“故宮淘寶”的淘寶店,並在20xx年9月的時候玩起了新媒體,上線了“故宮淘寶”的微信公眾賬號。故宮首個APP《胤禛美人圖》上線兩週時下載量便超過20萬,還獲得了"20xx年度精選優秀App"。《紫禁城祥瑞》APP入選了AppStore"六月最佳應用",榮獲AppStore"20xx年度精選優秀APP"。[1]隨著經濟轉型的需要,世界各國以及中國各城市都將文化創意產業作為重要的支柱型產業看待,而內容的選取在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應注重挖掘各自的文化傳統,包括古代歷史文化、近代工業文化和多元文化的交叉融合。[2]

1.5文化創新成為個人與中華民族競爭的重要驅動力

21世紀初,“創新”已經成為世界各國和社會關注的焦點。20xx年,美國競爭力委員會發表了《創新美國:在挑戰與變革的世界中達至繁榮》的研究報告。報告中明確指出:“創新精神是決定美國在21世紀成功的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素。”科技與美感相結合才是社會民族發展的出路,未來的科技創新將以深厚的文化積澱為基礎。[3]而我國傳統文化中富含豐富、獨具魅力的民族元素,華夏兒女學會從這些文化元素中如何智慧地捕捉靈感,通過有機組合再創造,發現新的表現形式,從而為當下以及我們後代的子孫們提供最有力量的精神和物質支撐,促使中華民族文化愈加燦爛輝煌。

2傳統文化融會貫通於當代美術教育中的途徑

2.1以特有的地域或民族素材為基礎

課程資源是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所提出的一個重要概念。隨著我國新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改進,課程資源的開發及利用的問題逐漸引起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無論是國家課程的改革實施,還是各個地方課程和其校本課程的建設,都應充分發揮當地課程的地域資源優勢,從自身生活中所能見到的造型為基礎,延伸到新的表現樣式,為促進學生個性的健康發展和多樣化發展服務。

2.2增加學生的生活體驗

以中華茶藝為例,可對傳統茶室的擺設、中式點心等相關知識進行學習、研究,增加學生日常的生活體驗。運用生活中可見的紙張、陶土等綜合材料製作富有中華特色的藝術品擺設,也是增加學生生活體驗的有效途徑之一。

2.3運用新媒體使學生多方感受傳統文化

將傳統知識文字、語言形式中的資訊進行視覺化的轉化,比如可以用用動畫或繪畫的形式展現出我國古代詩歌情節或經典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從中國傳統建築、民間特色美術、民間傳統節目等與我國傳統文化相關的詞彙中選取的印象中出發,讓學生在語言世界和視覺世界之間往返,運用新媒體使學生多方感受傳統文化。

2.4中國特有民族元素通過提煉與設計融合於現實生活中

怎樣通過美術教育去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已經頻繁的出現在各種課程研究和理論研究以及教研工作者的調研和科研中,因此如何有效利用我國傳統文化這個文化精華基礎是創新的關鍵。根據“中國傳統元素”中其音、形、色、意等特點,將傳統文化中具有典型而又象徵性的元素提煉出來,再通過與現代的藝術以及新事物相結合進行二次加工,使其煥發出新動力,並將這樣的課程活動內容深植於現實生活中。[4]

3以“傳統文化”為核心的課程開發與設計

案例設計《彩墨遊戲》:教學物件:3年級的學生教學材料:宣紙(生宣)、毛筆、墨汁、調色盤、筆洗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通過教師的講解示範,學生可以認識筆、墨、紙、硯文房四寶等,瞭解畫一幅水墨畫所需的工具和材料,感受筆、墨、紙的特性;學習如何控制筆的水分以及執筆技巧,並掌握正確的用筆方法和用墨方法。過程與方法:通過在宣紙上用水墨繪畫,體驗基本的墨色變化,學生能自己調出不同層次的墨色。嘗試遊戲性的國畫練習。情感態度價值觀:在宣紙上感受水墨滴染的樂趣,在欣賞大師以及學生優秀範作中培養學生對水墨畫學習的興趣,通過學習本課增強提高對中國水墨的學習興趣,並熱愛上中國的傳統美術。教學過程:引導學生以水墨塗鴉的方式感受水墨相融,展現出基本的墨色變化效果圖,並配以知識講解。本課分為四個環節,一是初體驗。

通過展示出兩張不同風格的線條畫去引導學生觀察並比較不同的效果,從而引申到作畫的材料上。展示水墨畫的作畫工具、材料,讓學生感受在普通紙張上的繪畫效果與在宣紙上作畫的不同效果。二是欣賞優秀的水墨畫。播放著名畫家吳冠中教授的作品《周莊》、《江南水鄉》等,啟發學生感受墨色以及其筆法的豐富變化,發散學生思維。三是深入探究。詳細介紹畫畫的筆法以及用墨方法。學生畫出不同層次的墨點,進行點線面的練習;運用不同的筆鋒描繪出不同形狀、流向的線條,探究並感受不同的水墨表現力法。讓學生體驗水墨與宣紙相遇後呈現出的國畫獨有的韻味以及美感。四是學生通過前幾環節的練習所獲得的知識,在宣紙上自由大膽的體驗水墨,鼓勵學生去自由組合點線面形,創作出作品。

4對以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為核心的美術教育的展望

燦爛輝煌的中國傳統文化是華夏文明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經過不斷髮展演變、經歷了無數次的沉澱所留給我們後輩的寶貴財富,凝聚了無數的先人、前輩們的智慧,我們每個中華兒女都是一個個的文化傳承者,文化的傳承是我們不可推諉的責任。在大資料時代,在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在這個全球化時代,以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為核心的美術教育改革更是時代的需求。傳統美術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以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為核心的美術教育的發展刻不容緩。所以要發展以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為核心的美術教育,首先需要從事美術教育的老師學者們在其各自的教學科研以及調研的工作中承擔起傳承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並將其發揚光大的使命,雖然從現狀來看,我們任重而道遠,但作為美術教育中的一員,我們應當腳踏實地,勇於承擔起責任,將眼光放長遠,紮實的去調查、去研究。

2023年形勢與政策論文3000字 篇3

摘要: 我國大學擴招後,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已經是一個不爭的現象,且有可能越來越難的趨勢。這個方面和國際經濟形式近3年來連遭打擊,一方面和中國經濟結構體制和教育改革落後有關,更和當今大學生的就業觀滯後有關。據統計,20xx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將超過640萬,這些高校學子的就業問題成為社會和學校關注的焦點。在高手如雲的求職大軍中,如何脫穎而出,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職業道路,是每個畢業生都在思考的問題。在能力結構上,大學畢業生的就業能力並不是基於職業路徑的需要進行建構與培養,難以滿足人力資源市場的需求。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和勞動力市場的結構性變化,用人單位的需求模式發生了顯著的變化。本文從多個方面對大學生的就業形勢進行分析,以求讓大學生們認清當前社會形勢,從而更好的解決就業問題

關鍵字:經濟原因 社會原因 自身原因 政府方面 社會方面 大學生方面

一、當代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原因

造成當代大學生就業壓力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經濟原因、社會原因和自身原因,下面將從這幾個方面進行深入分析。

1.經濟原因

金融危機直接影響行業就業,並可能引發更大規模的就業衝擊。因美國次貸危機而引發的國際社會金融海嘯導致了金融機構的連鎖性破產,引發了金融行業的裁員風潮。金融危機滲透到實體經濟領域,會對整個經濟增長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就中國而言,作為國際金融體系的組成部分,行業性的衝擊不可避免,儘管由於資本市場“防火牆”的存在而在程度上有所減緩。此外,與國際貿易相關的行業就業會受到最為明顯的衝擊。如果這個過程繼續影響到經濟增長,這對就業增長將是一個非常不利的資訊。

2.社會原因

在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同時,用人單位也普遍存在著“選材難”的問題。好多企業雖明知其公司的棟樑和骨幹是大學生,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大學生,但是,他們每年基本上不要應屆大學生。這將是應屆大學生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企業是不會無緣無故不要應屆生的。企業用人的時候,首選是相關專業,其次是高潛質的人,因為企業在發展期需要大量的人員補給,有些人是可以在工作過程中逐漸培養的,這 也為一部分專業不對口的大學生解決了就業的問題

大家都知道,大學畢業為的就是能找到好的工作,可是,為什麼大學生就業問題一直讓大家困擾呢?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就是供過於求。每年畢業的大學生的數量比社會上所需要的就也崗位數量多的多;而且,這個差距還在逐年的增大。

此外,大學沒有迅速適應就業市場對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從傳遞知識的角度上看,在整個大學教育中,知識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一個比重,理論功底及其相應的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構建仍然極為薄弱;持續的擴招可能進一步稀釋了大學既有的教育資源。對於大學生從學校到工作的轉換,大學缺乏系統的職業指導與服務規劃,導致學生或許有專業能力,但是缺乏獲取職業資訊,展示專業能力,適應實際工作以及應對職業轉換的能力。整個就業情況看,大學生的供給明顯大於實際需求。不是總量的供過於求,而是結構性的供過於求,主要是培養的大學生的方向及大學生所應該學習的內容和社會的實際需求是脫節的。

3.自身原因

很多大學畢業生,尤其是名校的畢業生,剛剛畢業,剛剛踏入社會,就認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會現實水準。從而對一些企業的相對較低的薪水不屑一顧。其實,這就象軍人打仗一樣。能帶兵打勝仗的將領,不一定受過什麼好的教育,但通過實踐,他們可以帶兵打出漂亮的一站;而那些從學校裡學出來的將領卻未必有那樣的本領。因為他們只是通過理論來看戰爭,很少付諸實踐,只是紙上談兵,真要上戰場的時候,有些事情跟紙上的並不一樣。所以,即使是名校畢業的學生,也不能自以為是,有些事情並不象想像中的那樣。所以,也不能期望太高。還有很多應屆大學生均缺乏實踐能力,對於整個企業的戰略來說,沒有實踐能力的大學生不會給公司馬上帶來業績或許還要賠上老員工的輔導,便拖了整個公司的後腿。

二、當代大學生如何應對就業難問題

看清問題是必要的,然而如何解決問題才是最關鍵的。既然知道了原因,那就要求相應方面共同努力,解決當代大學生的就業問題。這就要求以下方面做出相應的舉措。

1.政府方面

政府要發揮它的巨集觀調控作用,就要通過各種經濟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進行調節。首先實現經濟穩定發展,提高經濟增長的就業含量;其次面向社會經濟發展需要,進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開展積極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樹立市場競爭意識;第三,積極拓寬就業渠道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縮小自主創業制度的門檻,同時減輕能擴大就業微型企業和中小企業的稅負,大力支援和發展我國的服務業、中小企業、集體經濟和個體私營經濟;第四,加強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第五,健全市場法制建設維護企業和大學生的合法權益,努力規範就業市場;最後,完善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體系,發揮市場服務功能改善就業評估體系和加強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指導。

2.社會方面

企業應提供儘可能多的就業崗位,在保證企業利益的前提下接納更多的大學生。在這一點上,企業領導人應該設身處地的為大學生們著想。也許他們也是從大學裡走出來的,也面臨過就業的問題,也許這些大學生就是他們的師弟師妹,他們難道就不念同門之情,就不能做點力所能及的事來報答自己的母校。

作為工作第一線的各高校,更是把畢業生就業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積極的態度,更有力的措施,更紮實的行動做好就業工作。各高校均成立以黨政一把手牽頭的就業工作領導組織,內設專門的辦事處室。注重對畢業生就業諮詢與指導工作,廣泛蒐集資訊,形成資訊傳遞網路,建立實訓基地和內部常設市場。

3.大學生方面

大學畢業生要充分利用整個社會營造的就業市場,按市場規律辦事,把個人融入其中。也就是說,面對就業形勢和就業市場,大學畢業生不能“等、靠、要”,更不要指望天上會掉餡餅。要以積極態度,樹立市場經濟觀念,不斷提高自己的競爭意識和綜合競爭能力。

畢業生應該先就業後擇業。作為高校在校生或即將走出校門的畢業生,要認清就業的大眾化和市場化,要強化自身的素質,要明明白白知道用人單位選用什麼樣的人才。用人單位的用人原則通常是:挑選最能勝任本工作崗位的人選。具體的講:有學識有才幹有素質,敬崗敬業,吃苦耐勞,有團隊合作精神和開拓進取精神。其次對文明禮貌、氣質和語言表達、溝通能力等也很講究。

大學生要轉變就業觀念。首先大學畢業生要認清就業形勢,轉變就業觀念。當前全社會就業形勢比較嚴峻,除了表現在就業需求與勞動力供給的矛盾外,城鎮和農村就業問題同時出現,新生勞動力就業和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相互交織,這為大學生就業增加了困難。因此大學生要消除“眼高手低、有業不就”的思想,要樹立科學的人才觀和正確的就業觀。調整自己過高的、不切實際的想法,到基層去謀求發展,到艱苦的地方去創業。其次轉變到靈活就業,先就業、後擇業的動態就業上來,轉變到行行出狀元,“幹一行、愛一行、幹好一行”的敬業觀念上來。最後認清自身的素質和條件,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不盲目攀比,尋找與自身條件相適應的、適合於自己的用人單位。畢業生應當給自己做出一個正確的評價,自我評價要全面、客觀,既要看到長處的一面,又要看到短處的一面,既要對某一方面的特殊素質進行具體的評價,又要對其他各方面進行綜合評價,既要考慮全面的整體因素,又要考慮到其中占主導地位的重點因素。積極主動提高自身能力,為工作打下基礎。

4.結語

畢業生應該先就業後擇業.作為高校在校生或即將走出校門的畢業生,要認清就業的 大眾化和市場化,要強化自身的素質,要明明白白知道用人單位選用什麼樣的人才.用人單 位的用人原則通常是:挑選最能勝任本工作崗位的人選.具體的講:有學識有才幹有素質, 敬崗敬業, 吃苦耐勞, 有團隊合作精神和開拓進取精神. 其次對文明禮貌, 氣質和語言表達, 溝通能力等也很講究.這就要求畢業生既要有紮實的專業知識,又要有實踐技能,更要有很高的個人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