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資訊化工作彙報(通用9篇)

欄目: 工作彙報 / 釋出於: / 人氣:6.47K

資訊化工作彙報 篇1

我區自20xx年7月成為寧波市資訊化建設(區域)試點單位以來,在貴辦的支援和幫助下,引入fidic進行資訊化建設,積極探索多元化投資的資訊化建設模式,努力開展推進資訊化的工作,現將工作情況向貴辦彙報如下:

資訊化工作彙報(通用9篇)

一、採用多元化投資方式大力發展園區資訊化建設

自科技園區成立以來,管委會致力於改善園區的招商引資軟環境,加速建設第二代基礎設施,據統計已完成投資約1.1億。其中資訊化基礎設施管道鋪設約1600孔公里,光纜鋪設約1500芯公里。

20xx 年,園區啟動“數字園區”建設專案,積極大膽地探索創新“數字園區”多元化投資運營模式,營造多家電信運營商公平競爭態勢,吸引運營商投資建設“數字園區”硬體執行平臺,目前聯通寧波分公司已與園區簽定了出資600-800萬元建“數字園區”一期工程硬體執行平臺的合作協議,裝置即將安裝、執行和除錯。

二、運用菲迪克模式(fidic)進行資訊化建設

為促進寧波市科技園區數字園區一期工程建設規範化運作,專案建設的管理模式與國際接軌,引進國際工程管理通行模式—菲迪克模式,構築起“三位一體”模式。實行此管理模式彌補了園區在資訊化工程建設管理中專業技術、知識、經驗上的不足;對承建方的監督、管理、建設時間和質量控制更加有效;降低了園區的風險,也有效降低了開發商的投資成本。園區成立專案管理小組— 數字園區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對諮詢商(寧波市資訊科技推進服務中心)、開發商和監理機構的選擇和監督管理;諮詢商、開發商和監理機構相互制約,共同對建設專案負責。

目前,“數字園區”一期工程經過招投標、選擇了有經驗的開發商合作開發應用軟體。通過需求調研工作明確了整個系統的需求,撰寫完成《“數字園區”一期工程需求規格說明書》正在進行應用軟體的總體設計。

三、開展了企業資訊化調研工作,為園區資訊化工作挖掘潛力

20xx年11月份,我們開展了園區企業資訊化建設現狀抽樣調研工作。從企業擁有計算機專業人員、企業擁有計算機裝置、企業建立資訊工程情況三個方面全面瞭解園區企業資訊化建設現狀。通過這次調研,總結出了一些經驗和建議,為20xx年園區企業資訊化工作的落實和推廣準備了第一手的資料。

四、數字園區建設的.體會

我區數字園區建設的前期曾得到了貴辦的大力支援和技術指導,前期工作開展較為順利。在建設中特別在需求調研和確認中,還是碰到了在資訊系統建設中常遇到的問題。這主要表現為:開發商對政府業務和事物不熟悉,根據他們對園區業務的理解書寫完成的需求規格說明書難以被具體操作業務的工作人員所接受。這主要是開發商和業務人員的溝通問題。需求規格說明書中有大量的術語,而具體操作業務,能夠認可需求規格說明書中業務正確性和完整性的工作人員閱讀有困難。最後我們要求開發商多運用圖表和簡略文字描述的需求規格說明書模版與使用者見面,同時幫助開發商多角度理解園區業務,經過幾輪的交流和溝通使得需求說明基本能夠反映業務的要求。因此,探索採用快速、便捷的途經使得使用者與開發人員順利溝通將有利於推進資訊化建設的程序。

此外,我們也尋求能夠得到貴辦在專案進行的關鍵階段給予指導和幫助。

五、下一步工作計劃

數字園區規劃綱要提出“數字園區”的戰略定位是:創全國一流,與世界同步。通過2-3年的“數字園區”建設,顯著提高園區政府、企業、社群和個人的資訊化、網路化、智慧化程度,達到全國一流的水平,保持與國際先進科技園區的同步發展。因此我們將進一步深化“數字園區”建設,主要將做好如下工作:

1、深化“數字園區”一期工程建設

“數字園區”建設,是一個持續、漸進的過程。一期工程覆蓋面廣、工作量大,並且涉及到部門業務流程的規範化和重組,因此係統建設不能一次到位,需不斷深化和完善,在時機成熟繼續擴充其他政務服務內容。

2、推廣電子政務應用

一期建成後,關鍵是應用。科技園區準備重點做好園區機關工作人員電子政務知識和應用操作培訓,出臺相應管理制度,使電子政務系統成為工作人員良好的助手,工作人員想用、喜歡用。同時,引導園區企業將有關報表、審批事項在網上辦理,便捷高效,節省辦公成本。

3、開展園區企業資訊化工作

20xx年中國軟體博覽會上舉辦了專場論壇“企業資訊化看寧波”,寧波企業的資訊化,在國內已有相當知名度。下一步我們將通過組織園區企業聽取經驗報告、參觀資訊化示範企業、牽線搭橋、政策鼓勵等等,推動企業上網、內部辦公和業務流程自動化及電子商務,進一步加快園區企業資訊化步伐。

4、著手數字園區二期建設,搭建園區企業資訊化公共服務平臺

根據園區實際,因地制宜,制定相關鼓勵政策引導企業參與建設園區企業資訊化公共服務平臺。推行有關激勵機制,吸引企業積極參與使用該平臺。

5、打造數字電視園區,普及資訊化基礎知識,為推進居民上網和社群資訊化奠定基礎。

科技園區“數字園區”建設專案,經過園區上下齊心努力,通過重組政務流程、重組社會資源、重構社群生活網路,一定會從根本上改變整個園區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打造出高起點、高標準的“數字化”科技園區,為寧波的區域資訊化做出良好的示範。

資訊化工作彙報 篇2

根據化小組辦公室下發的相關通知,我院依照通知精神成立了資訊領導小組,制定計劃,明確責任,具體落實,對我院的資訊網路與資訊保安進行了一次全面的調查。發現,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確保了網路安全,更好的為檢務工作服務。

一、加強領導,成立了網路與資訊保安工作領導小組。

為進一步加強網路資訊系統安全管理工作,成立了網路資訊系統安全工作小組,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為,副組長,成員。分工職責如下:為資訊保安工作第一負責人,全面負責資訊保安管理工作。負責資訊保安管理工作的日常事務。負責計算機網路與資訊保安管理工作的日常協調、網路維護和技術管理。

二、資訊保安工作主要方面。

1、技術方面,網站伺服器計算機設定防火牆,拒絕外來惡意攻擊。安裝正版防病毒軟體,對計算機病毒、有害電子郵件有效過濾。

2、裝置方面,內網與外網嚴格分開,並按高院要求,安裝密碼機,有效維護網路安全。機房按照“三鐵兩器”要求設定,即鐵窗、鐵門、保險櫃、監控器、報警器齊全。

3、應急處理方面,我院具備專業技術人員,一旦發生網路安全事故可立即報告相關人員,對突發網路安全事故可快速安全處理。

4、容災備份,對重要資訊採取備份,當遇故障時能夠保障重點重要資料的完整。

三、自查中發現的.主要問題及整改情況。

經過自查,我院資訊保安總體狀況良好,未發生資訊保安事故。在本次檢查過程中也暴露了一些問題,機房設施投入不足,個別人員電腦保安意識不強等。為保證資訊保安,購置了涉密計算機及其附屬裝置,同時對全體幹警進行了資訊保安有關知識的講解,並要求在今後的工作當中時刻注意維護資訊保安。

資訊化工作彙報 篇3

一、中心所規範化建設

我局開展基層國土資源管理中心所規範化建設以來,認真貫徹落實省國土資源廳《關於加強國土資源所建設的意見》(皖國土資黨組〔〕86號)和市國土資源局《關於加強國土資源所規範化建設的意見》(亳國土資黨組〔〕1號)精神,緊緊圍繞“完善體制、提高素質”這個主題,全面部署,加強領導,明確任務,落實責任,紮實推進基層國土資源中心所規範化建設,為促進全縣國土資源管理工作上臺階、上水平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明確責任,加強領導。

國土資源管理中心所是國土資源系統的“前哨”,是國土資源系統的視窗和形象。切實加強基層國土資源中心所規範化建設,充分發揮其在經濟建設中的作用,對於推進全縣國土資源管理工作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以來,我局對基層國土資源管理中心所的規範化建設工作高度重視,始終把基層國土資源管理中心所的規範化建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多次召開黨組會議,研究方案、制定措施、部署相關工作,明確局長為第一責任人,包片領導為直接責任人,並制定年度工作計劃。在實施過程中,積極向縣委、縣政府彙報有關情況,主動與人事、編制、財政等部門溝通協調,爭取更多的支援。5月,我縣國土資源管理中心所人員工資、經費全部上收到縣國土資源局統一管理,使中心所工作人員一心撲在國土資源管理工作上,進一步提高了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和服務質量、服務意識。

(二)加大投入,紮實推進。

按照全省基層國土資源所硬體設施達到“七個一”的.基本要求,在西潘樓鎮政府的支援下,我局投入40萬元,西潘樓中心所新建了建築面積為638平方米的辦公樓,現已投入使用;目前闞疃中心所、胡集中心所辦公樓正在與兩鄉鎮政府簽訂購買協議,兩中心所佔地面積4.8畝,建築面積810平方米;馬店孜中心所辦公樓縣政府已同意使用原馬店孜軋花廠辦公樓,建築面積約410平方米;王市中心所用地已獲批准,上半年擬開工建設;其他5箇中心所以租賃方式,也解決了臨時辦公場所,中心所新址上半年解決用地問題,下半年擬開工建設。截止目前,全縣10箇中心所辦公電話、微機(臺式、筆記本各一臺)、攝像機、照相機、電視機、執法車輛、辦公桌椅等均配齊。XX年,我局對國土資源管理中心所的硬體設施建設定出了時間表,年底前全部完成建設任務。

(三)加強制度建設,實行規範化管理。

我局在抓好硬體設施建設的同時,積極探索用制度管人的工作新機制,制定完善了中心所工作人員崗位職責、工作人員行為規範、考核獎懲制度、考勤制度、值班制度、學習制度、劃片包乾包村目標責任制度、分工負責制度、執法巡查及辦案制度、重大事項報告制度、信訪工作制度、地質災害防治制度、財務管理制度、車輛管理制度、廉潔自律制度等。為進一步促進我縣國土中心所規範化管理,3月12日,由於強局長帶隊,組織全縣國土中心所所長到渦陽縣國土中心所進行參觀學習,通過學習,增長了見識,開闊了視野,找到了差距;通過學習,並結合我們的工作實際,及時修訂了財務管理制度、車輛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了工作臺帳及有關業務工作流程,使中心所各項工作更加制度化、程式化、科學化。

(四)加強隊伍建設,提高工作人員素質。

針對國土中心所工作人員業務素質不高,難以勝任當前國土資源管理工作重任問題,我局狠抓了國土中心所法律、法規和政策的知識培訓和隊伍建設。一是制定了年度國土資源宣傳教育培訓工作計劃,建立集中培訓和每月一課制度,開展了國土資源管理業務工作針對性培訓,以來,先後舉辦全員參加的業務培訓班5期,二次土地調查、規劃修編、每月一課等專題培訓班11期,把業務培訓和開展工作進行了有機結合,學以致用,提高了幹部隊伍的政策法律水平和工作技能。二是堅持周排程制度,局所上下聯動,明確工作重點。即:一週一次工作安排,一週一次落實檢查,一週一次集中學習,對重大事項、重點工作實行掛牌督辦、限時辦結。局成立了督查辦公室,對局領導批示或交辦的限時辦結事項進行督查,每週一進行通報。三是鼓勵工作人員參加各種競賽和各類學歷教育,全面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以來,我局有2人獲得市局國土資源執法監察徵文獎、8人蔘加自學和函授畢業、26人通過技術職稱考試。四是選準配強中心所負責人,堅持“能者上、庸者下”和在工作一線鍛鍊幹部、選拔幹部的原則,大膽使用德才兼備,在本職崗位上表現突出的優秀年輕同志,加強培養和鍛鍊,提高他們的協調能力和業務水平。以來,免去1名中心所所長,任命2名中心所副所長(主持工作)。

XX年,我局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不斷學習借鑑其他兄弟縣區局的先進經驗,按照市局的要求,繼續加大工作協調力度,狠抓基層國土資源管理中心所的規範化建設,使國土資源管理中心所規範化建設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二、資訊化建設

我局資訊化建設剛剛起步,除在省國土資源廳業 務專網上正常執行的建設用地備案系統、土地市場動態檢測與監管系統、土地整理復墾開發專案資訊報備系統、視訊會議系統等非審批類系統的應用外,局各股室及班子成員配備了計算機,目前都是單機作業,主要用來打字和簡單的圖表處理,沒有專業的技術人員。XX年,我局成立了局長為組長的資訊化工作領導小組,切實加強領導,將資訊化建設工作作為我局重要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與其他各項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力爭完成資訊化建設各專案標任務。

一是建立健全機構。

積極主動向縣政府和編制部門彙報,爭取儘快成立國土資源資訊中心,落實人員編制,做到事有人幹、工作不間斷。同時加快隊伍建設,加大對人才培養的力度,採取走出去、請進來和引進相結合的方式,建立合理的用人制度和激勵機制,吸納和穩定高素質的人才,為整個資訊化系統的正常執行提供技術保障。

二是強化幹部職工培訓。

XX年將結合我局資訊化建設的實際情況,對全域性幹部職工,分層次、分階段、分類別進行資訊化知識專項培訓,不定期參加計算機培訓班,全面提高幹部職工的計算機應用水平,為辦公自動化系統的推廣應用奠定基礎。

三是完善各項制度。

建立一整套資訊資源管理制度,不斷提高資訊管理人員的技術水平,增強機關人員的安全意識;加強資訊保安、網路安全管理,杜絕涉密資訊的洩漏;提高管理人員素質,建立完備的維護管理規範措施,形成符合我局實際的一套完備的安全管理體系。加強資訊化宣傳活動,進一步增強資訊化意識。

四是著手編制資訊化建設總體方案和實施方案。

根據《安徽省金土工程建設總體方案》和《安徽省國土資源廳電子政務建設總體方案》以及相關技術方案要求,編制好我局金土工程建設總體方案和相應的機房、網路、資料中心及應用系統建設實施方案,並報請省國土資源廳資訊辦組織的專家審查和把關。同時,加大資金的投入,對我局現有電腦和其他資訊化裝置進行換代更新。做好資訊報送工作,繼續通過縣政府入口網站及時釋出國土資源相關法律法規檔案及工作動態,全力打造一個更加透明和公開的政務環境,從而更好地服務我縣資訊化經濟建設。

資訊化工作彙報 篇4

近年來,特別是自20xx市司法局下發《xx市司法行政系統資訊化建設規劃》檔案後,我區司法行政系統資訊化建設有了較大發展,並取得了一定成績,使我區司法行政資訊化建設已初具雛形。現將我局的資訊化建設工作,總結如下:

資訊化建設工作技術含量高,為了搞好這項工作,我局對此了研究討論,將資訊化建設列入我局年度工作計劃,由辦公室具體落實。建立了專業的工作隊伍,專人負責資訊化建設的管理與維護工作。根據上級部門的具體要求結合我局的實際情況,有條不紊、循序漸進的開展資訊化建設工作。從組織上,為該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是系統的穩定性有待加強。根據以往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實際情況,發現系統平臺偶爾會出現不穩定的現象,使得資訊上傳失敗,導致重複操作,相對影響工作效率,建議系統平臺維護工作能更加全面、完善。另外,建議擴大檔案上傳的格式相容性,以便更快捷地上傳新檔案格式無需事先逐個進行格式轉換。

二是系統整合力度有待加大。市平臺、區平臺、全國平臺等,種類繁多,以矯正科為例,司法所及日常工作需要用到至少5個資訊系統,增加了工作量和工作難度。希望對現有系統予以有效整合,建立統一通用的資訊平臺。

三是智慧化程度有待加強。部分模組如“人民調解”人工錄入工作量過大,重複的工作量會極大制約基層調解員的工作積極性。將基層調解組織和專職人員錄入即可,不宜將調解案件名稱錄入系統,尤其是調解卷宗內容更不能錄入,否則一旦群眾隱私等外洩,容易引發多種社會矛盾,使人民調解工作陷入困境。

四是缺少統一規劃和指導。區局辦公室由於人手缺、技術不專,對科室、司法所的資訊化建設指導力度有限,特別有些司法所的反映的問題牽涉到業務科室的具體工作,亟須建立市局統籌的業務培訓和指導機制。

資訊化工作彙報 篇5

校本學年共有教職工58人,設23個教學班(含1個學前班),在校學生共870人,其中少數民族學生571人,佔學生總數的65.6%。近年來,我校結合教育發展的形勢,大力改善了學校辦學水平和辦學條件,在優化學校育人環境,推動學校資訊科技教育和校園文化建設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有益的嘗試和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取得一定的成績。達到了資訊化花園式學校的標準和水平,現將主要工作情況彙報如下:

一、主要成就。

(一)資訊化花園式學校建設的重要性已深入人心。

學校為加快普及資訊科技教育的步伐,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提高整體辦學水平,多次召開會議,部署調整資訊化花園式學校建設工作。學校把資訊化建設納入長遠發展規劃,通過廣泛宣傳,使全校教師提高了思想認識,達成了共識,明確了普及資訊科技教育是新世紀、新時期對教育提出的新目標、新任務,用資訊化帶動教育的現代化,實現基礎教育的跨越式發展,是我校教育發展的戰略目標之一。校園文化是學校一切工作最明快、最直接的“說明書”,是學校校風和師生精神狀態的集中體現。資訊化花園式的校園是學校發展的新模式,良好的人文氛圍和現代化教育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必要環境。因此,加快資訊化花園式學校建設,有利於實現我校的跨越式發展。

(二)資訊科技教育步伐進一步加快。

近年來,學校高度重視資訊科技教育,制定了《灣紅國小資訊科技發展五年規劃》。學校嚴格按照課程標準開足開好資訊科技必修課,在全校所有年級均開設微機課,保證了學校各年級微機課課時。配備了專業微機教師3名,並安排16名教師外出參加英特爾未來教育培訓。通過專項培訓學習,促進他們主動進行知識更新和積累。給他們壓擔子,定任務,推動他們積極開展自學,提高能力和知識水平。經過重點培養,形成了一批有知識、懂操作、業務精、素質高的資訊科技教師隊伍,滿足了開展資訊科技教育的需要。從20xx年開始,我校又在上級教育部門的大力支援下,投資二十多萬元新建了學校第二微機室,並對原微機室進行了改造升級,使生機比達到9:1,保證了學生的上機時間。另一方面,注意資訊科技與其它學科的整合,鼓勵教師在其它學科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發揮最佳資源效益。學校多方籌措資金,加大了經費投入力度。共投資60多萬元,建成了2個多媒體教室;投資3萬元,建成學校語音室;投資8萬元建成學校教師電子備課室;投資10萬元,建成學校兩個多功能廳;籌資2萬元,建成學校校園網,開通了寬頻接入,在所有教室中接入校園網埠,至此,學校全面實現了天網、地網、校園網“三網並通,聯網執行”的新機制,為學生自主性學習和教師的個性化教學提供了必要的硬體設施和環境。

(三)各項教育設施得到完善。

一年來,學校領導多方奔走,積極籌措資金,狠抓了校園文化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近180萬元的教學綜合樓建設工程,於20xx年12月完成並投入使用。學校投資近12萬元,改建了校門、圍牆,改建柵欄圍牆98米,對學校地坪進行修整,對教學樓、各教室、辦公室進行了重新粉刷,對校園內各種建築設施進行了維修,在校門兩側整鋪彩磚。維修花壇4個,硬化操場面積60平方米,新建花池2個,新建讀報櫥窗6個,對全校所有班級的教室進行了統一規劃,統一佈置,並保證定期更換。學校各種建築物設計合理、佈局緊湊、井然有序,錯落有致。教室佈置美觀大方、有特色,內容積極向上。在今年開春之際,學校投入了大量資金,購花籽、拉樹苗、種草坪,教職工犧牲休息時間,義務在校園內種植、補植各種常青樹、名優花卉、草坪等,使生均綠地達1.2M2,學校面貌煥然一新,校園內春有花、夏有蔭、秋有實、冬有青,一年四季,景色宜人。最大限度的優化了育人環境。

(四)教師隊伍素質全面提高。

學校狠抓了教師培訓工作,不斷提高教師水平,確保從質量上達到教學要求。學校多功能廳建成以後,我們安排了專門的時間,對所有教師進行了數次多功能廳使用技能培訓、課件製作技術培訓和上網技能培訓。在培訓形式上,我們堅持自力更生原則,堅持校本培訓為主,舉辦了多媒體技術應用、課件製作、多功能廳操作技能、上網資料查詢等多種培訓。要求教師特別是專職教師會應用網上教學資源和其它多媒體教學資源,能製作課件。同時,為了確保多功能廳的使用率,我們區別具體情況,要求語、數教師每學期在多功能廳使用多媒體教學設施授課不少於8節次,併為每個年級組選派課件製作水平較高的同志擔任業餘輔導老師,以“傳、幫、帶”的形式,指導和幫助老師們學習、製作、使用課件,以期在最短的時間內最大限度的提高全體老師製作和使用資訊科技裝置、軟體的能力。我們要求每一位教師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針對資訊科技教育中的具體問題開展課題研究,人人蔘與,並且出臺了獎勵措施。根據這一要求,我們的教師積極學習有關教育科研的理論和方法,形成了較為濃厚的科研氣氛。教師不僅從思想上深刻的認識到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現代教育需求,而且在行動上也有了積極的探索,現在我們的青年教師人人學會了使用電腦,人人學會了製作課件和使用多媒體教學,個別教師達到了較高的水平,教師的整體素質得到了較大幅度的提高。

(五)校園文化建設成效顯著。

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學校校園文化、基礎設施有了較大的發展。現已基本實現了“十有”、“五室”。學校注重非物質文化產品對學生的.教育作用,譜寫了符合時代特徵和民族特色的“肅南灣紅國小校歌”;制定了“誠實,團結,勤學,奮進”的八字校訓;有內容豐富、板面新穎,對師生具有強烈吸引力的讀報櫥窗,專人負責,定期更換;有齊全的升旗設施;有好人好事專欄;有每週一期的黑板報;有形式多樣、色澤班瀾、集知識性、趣味性與一體的國小生手抄報;教學樓醒目位置張貼了新修訂的《中國小生守則》、《中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和《教師職業道德規範》以及國內外《名人畫像》、警句等。學校還籌集資金,在各樓層通道內、洗手間處張貼了多幅以素質教育、養成教育為內容的永久性標語牌。建成了內容充實的德育室;規範了“校園之聲”廣播站的管理和播出。每星期定時向學生開放圖書閱覽室,儘量提高音體美活動室的利用率和使用效果,使學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智慧的啟迪和美的薰陶,創設了良好的文化氛圍,充分發揮了環境對學生的陶冶和教育功能。學校積極開展校園文化活動,開闢了週末興趣小組活動,從幾年的實踐來看,輔導教師兢兢業業,學生學習認認真真,教學效果好,對培養學生特長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家長滿意率高,成為學校一道極具特色的亮麗風景線。學校注重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每學期都充分利用節假日,開展1-3次大型的特色活動,通過文藝匯演、系列運動會、歌詠比賽、作文競賽、自辦手抄報比賽等活動,儘量為每一個學生打造表現自己特長的廣泛平臺,使學生有機會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不斷獲得成長的動力。

(六)學校育人環境面貌一新。

學校堅持把校園“三化”建設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基礎來抓,取得了顯著效果。學校狠抓了學校衛生工作。重新劃分了各班級衛生“三包責任區”,明確了各自的區域。學校堅持“一日三掃一灑”和衛生檢查制度。平時督查和重點檢查相結合,建立了衛生紅旗流動制、週末衛生大檢查等制度,將衛生檢查結果在全校師生大會上進行公佈,並與年終的年級組和班主任考核掛鉤。如今,走進校園,教室窗明乾淨、地面乾淨整潔,學生衛生習慣良好,校園內松柏四季長青,每到夏天,花壇花池內百花爭豔,到處瀰漫著芳香的氣息,辦公室、教室內盆花爭奇鬥豔,芳香四溢,使校園內的環境幽靜、美觀;校內建築設施錯落有致,色調和諧,搭配適當,佈局緊湊。環境優美、雅緻,激發了師生熱愛學校熱愛生活的情感,更激發了他們努力工作,發奮讀書的熱情。

(七)資訊化與校園文化相互融合。

學校的資訊化建設對校園文化建設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微機的配備、寬頻網的建成等都將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進一步深化和校園文化品位進一步提高提供有力的條件。學校在資訊化花園式學校的建設過程中,加強了資訊化與校園文化建設的緊密結合,利用資訊科技設施提高校刊校報、室內美化的檔次,使校園文化建設的品位再上一個臺階;另一方面通過在電子檔案、電腦小報等途徑,充分利用資訊化手段創新和豐富校園“十有”、“五室”內容。

二、存在的問題及今後的工作。

(一)雖然學校高度重視資訊化花園式學校建設工作,大部分師生也有通過學習、常握、提高和利用資訊科技手段來提高自己教育教學水平的意識和自覺性,但仍然存在個別師生思想上不夠重視,行動上缺乏主動性的情況,在今後的工作中,要進一步提高廣大師生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自覺性,促進教育資訊化隊伍建設,加強教師計算機全員培訓,提高教師製作課件和運用計算機教學的能力。加大資訊科技和各學科教學的整合力度,充分發揮資訊科技的優勢和資源效益,增強課堂教學效果。為推動學校快速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二)校園文化建設仍需加強。我們校園文化建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名校相比,我們還有相當大的差距,校園內高品位、文化內涵較深的建築如:現代雕塑、文化長廊、高標準體育設施等還較匱乏。今後,我們要以素質教育要求為標準,以資訊化教學為龍頭, 進一步夯實基礎設施建設。對校園內的各種裝飾建築重新進行規劃、設計和建設,添置一批新的教育教學設施,真正把學校建成一座幽靜、雅緻的花園式學校,向示範學校看齊,力爭成為牧區學校的辦學典範和龍頭。

資訊化工作彙報 篇6

XX中學20xx年被確定為XX省第一批教育資訊化試點學校,在XX省教育廳、XX市教育局及省、市電教館的領導和指導下,我校加強教育資訊化工作的領導,採取強有力的制度保障和資金保障,狠抓資訊化設施的建設,加強資訊科技培訓,積極探索資訊科技和學科整合的教學模式,積極開展課題研究,加強資訊科技在學校管理中的應用,全面提高了我校教育資訊化水平。

一、構建教育資訊化保障體系

1、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副校長為副組長,教務處、教研處、總務處主任、副主任為成員的XX中學教育資訊化工作領導小組。學校教育資訊化領導小組統一領導、規劃、協調和督導學校教育資訊工作,為我校教育資訊化提供強有力的制度保障和資金保障,確保了教育資訊化工作的有序、高效推進。

2、我校先後制定了《XX省XX中學教育資訊化試點實施方案》,《XX省XX中學教育資訊化五年規劃》,《學習“十年規劃”、推進教育資訊化試點工作》、《強化教育資訊化意識、提升新課程實施水平》等教育資訊化發展的綱領性檔案和制度,堅持每年進行自查和總結,穩步推進我校教育資訊化水平提升。

二、加強學習培訓,提高全體教職工對教育資訊化的認識。

近四年來,學校定期組織教職工學習《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xx—20xx年)》,《XX省教育資訊化十年發展規劃(20xx—20xx年)》、《XX省學校資訊化建設標準(試行)》等相關檔案,提高全體教職工對教育資訊化的認識,使全校教職工明確:加快教育資訊化程序,加快教育資訊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優質教育資源開發與應用,構建教育資訊化管理系統,培養資訊時代具有競爭力的中學生,是教育資訊化的重要目標。

四年來我校派出六十多名教師參加全國及省、市各種資訊科技培訓和專題會議,先後對全體教師進行了多媒體教學終端使用培訓、課件製作培訓、智慧組卷系統使用培訓、電子白板使用培訓、微課製作培訓等教育技術的培訓,這些培訓提高了教師資訊化素養,對教師專業成長都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目前我校95%以上的教師能熟練應用資訊科技手段進行教學。

三、以新校區建設為契機加大教育資訊科技設施投入

我校新校區經過近幾年建設,已於20xx年年6月整體搬遷,新校區資訊科技設施投入達2400多萬元,全新的教室終端、教師用計算機終端全部接入網際網路、校園網、XX省和XX市教育專網。全新的電子白板、計算機終端、實物投影儀、網上閱卷系統、廣播系統、學校入口網站、財務管理系統、人事管理系統、學籍管理系統、教師繼續教育系統、考試監控系統已投入使用。我校現有72套多媒體電子白板網路教室;計算機網路教室2間,每間120臺電腦,達到上課每生一機要求;多媒體電子閱覽室一個,有電腦120臺;有校園之聲廣播站一個;每個年級均有多媒體會議室一個,這些配置基本能夠滿足教學的要求。新建的檔案管理系統、圖書管理系統、校園數字電視臺、兩個多功能教室和能容納千人的學術報告廳等也正在建設中,學校教育資訊化環境已初步建成,預計在20xx年完成所有專案。

學校核心網路安裝了防火牆,能保證校園網路的安全,有專人負責學校網路安全、網路的維護和不良資訊的處理。

四、豐富的教育資源能滿足教育教學及管理的要求

我校初步實現了教學、辦公現代化,教學資源豐富。目前主要有XX中學校園網、教育專網、中國教育科研和計算機網(k12)、英才苑、金太陽、本站、名校遠端教育網和大量的教學軟體和教學視訊等,還有我校教師近年來錄製的200多節優質課教學視訊,教師根據教學實際有效利用這些教學資源,極大改進了教育教學方式、提高了教學效益,教學管理和後勤服務也得到了很大改進。

五、資訊科技與學科整合的教學模式得到廣泛普及

新課程要求教師要從“以教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向“以學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轉變,教育資訊化、資訊科技與學科整合就成了教師能否實現這個轉變的關鍵。我校把教育資訊化、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的有效整合作為新課程實施的突破口。在每週的教研組活動中,每位教師都要輪流做中心發言人,中心發言人要承擔單元或章節教學內容的資源蒐集、整理和共享(包括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教學設想、知識背景資料、知識拓展資料、知識應用資料、教輔資源、課件、課例、教學方案設計、各種訓練題、教學素材等),全體教師進行深入探討,達成共識,每位教師再根據自己所教班級學生狀況進一步制定具體的教學設計方案。

通過教研組集體備課這個活動載體,擴充套件了教師資訊資源的來源、交流了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有效整合的能力。目前教育技術、網路資源是我校教師備課和教研的主要手段,教學課件在課堂教學中使用率高,效果顯著,大力促進了我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六、加強管理和評估制度建設,促進教育資訊化水平不斷提高

第一,我校把教育資訊化作為學校教師備課、上課的常規要求,把教育資訊科技水平作為考評教師的重要指標。

第二,把教育資訊化應用,納入教學檢查內容的必查專案。每學期期中期末教學檢查,把資源整合,網路課件製作作為教案的.重要指標;把課堂教學中資訊化手段運用情況、效果,通過學生問卷調查納入教學過程考核。對做得好的及時肯定;做得不足的及時查問情況,並予以引導;重視不夠的及時談話教育;考核結果和評優晉級掛鉤。

第三,定期開展“課件製作”和“教學設計”的活動。學校每年定期組織青年教師開展教學技能展示、網路課件評比、教學設計評比等活動,要求青年教師全員參與,將教師提供的參展參評的課件展示在校園網上,由學校組織評委進行評議,評出優秀作品,給予獎勵,將評議結果與學期考核、教師評優佳鉤。這不僅是一種導向,更是一種展示與交流,起到較好地示範引導作用。

第四、通過上公開課,促進資訊科技應用水平的提升。我校堅持每學年每個教師在年級上好一節公開課,每個備課組上好一節“同課異構”課,開展一次中青年教師賽教活動、一次名師“示範課”和一次新教師“彙報課”活動,要求所有的公開課都要用好網路資源,將資訊化應用的情況及效果納入評價指標,佔有一定的分值。課後評議中把資源整合、網路課件的製作、使用等情況作為評議、反思的一個重要議題。這一舉措不僅起到引導教師重視運用教育技術手段,重視資源應用的作用,還促進了教師對資源有效整合,網路課件優化組合的能力。在20xx年、20xx年舉行的XX省第五屆、第六屆教學設計評選活動中我校韓富萬、王建華等30多位老師獲得一、二等獎。

第五、以網路平臺促使教學交流常態化。我校積極倡導廣大教師以網路平臺開展教學交流、網路培訓和教育論壇活動,目前我校教師建立的韓富萬工作室網站、王建華工作坊網站、趙克東工作坊網站、馮永強工作坊網、硃紅地理部落格等個人網站已在同行中產生較大的影響,我校教師qq群“漢苑凌霄”、“XX中學教師群”、微信群“高三教師群” 、“高二教師群” “高一教師群”教學交流也異常活躍。

第六、藉助網路資源的有效整合與應用,彌補技術與藝術課程、校本選修課程與地方課程教材與師資的不足,有效地推動了我校薄弱學科的教學與建設。

七、積極開展課題研究

我校大力提倡教師參加課題研究,近四年結題或正在研究的有《資訊科技與各學科教學整合應用研究》等18項省、市級課題研究。通過課題研究,提高了課題研究組老師的教育資訊化素養,通過參加培訓會,向專家學習,增強了現代教育理念,熟悉了學習專題網站的使用和管理,通過課題研究培養了一支教育科研教師骨幹隊伍,形成了新的教學模式,改進學生學習方法,極大推進了我校教育科研水平。

八、加強資訊科技在學校管理中的應用

近年來,我校在教師繼續教育、遠端培訓、人事與工資管理、檔案管理、圖書管理、財務管理、學籍管理、大學聯考、學業水平考試報名、網上填報志願、考試監控等領域全面使用資訊科技,使學校資訊化發展水平有了明顯提升。

今後我校將繼續加強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方面的培訓,在教學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學,加強資訊科技在學校管理中的應用,作好我校新校區校園網和教育資訊化規劃。推動我校教育資訊化深入發展。

九、存在的問題

由於我校近幾年處於遷校階段,老校區投入處於停止狀態,遷校後經費非常困難,很多教育資訊化方面的投入無法落實,很多方面不如人意,甚至相對滯後。今後我們將盡最大努力,爭取短期內完成教育資訊化的硬體達標。與此同時,我們將繼續加強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和意識的提升,在教學中應用,在應用中提高;加強學生應用資訊科技進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加強資訊科技在學校管理中的應用,推動我校教育資訊化水平再上新臺階。

資訊化工作彙報 篇7

1997年,張家界實實崇驗國小在已經倒閉的商業子弟國小的舊址上誕生了。八年建設與發展,如今,學校已經成長為湖南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全國德育工作先進集體,省內外知名的視窗學校。其發展得益於廣大師生的共同努力,更得益於教育資訊化建設對學校發展的強大的推動力。

一、對教育資訊化建設的理解

我們認為,所謂教育資訊化建設,是指在學校各個領域全面深入地運用現代資訊科技促進學校改革與發展的過程。這個過程,將帶來學校教育思想、教育形式和學習方式的重大變革,將對傳統教育的思想觀念、方法策略產生強大的衝擊;這一過程是破舊立新的過程,是學校發展的過程,是師生共同進步的過程。

二、學校資訊化建設的思路

由於歷史的原因,建校初學校聲譽差,加上政府資金投入不足,辦學條件差、周邊環境差、學生來源差,學校發展困難重重。要尋求可持續發展的辦學途徑,我們的思路是:以教育資訊化建設為學校發展的推動力,端正辦學思想,改善辦學條件,更新辦學手段,提升辦學質量。

1、以教育資訊化建設為指導,端正辦學思想

教育資訊化建設是一場深刻的革命,她是以改革傳統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教育內容和教育形式,建立以培養適應時代發展的具有一定國際競爭能力的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為目標的教育革命。我們的辦學思想必須緊緊圍繞人才培養的目標來確定。在教育資訊化建設思想指導下,我們提出了“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確立了“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興校、人才強校、艱苦建校、”的辦學策略,樹立了“會學習、會做事、會創造、會共處、會生存、會發展”的育人目標,確保學校辦學沿著健康的、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前進。

2、以教育資訊化建設為契機,改善辦學條件

實現教育資訊化必須有一定的物質條件作保障。實現教育資訊化是學校改善辦學條件的極好契機,也是學校硬體建設上臺階的難得機會。其一,教育資訊化建設為學校提出了建設目標,這一目標時刻激勵全體師生不懈努力;其二,教育資訊化建設為學校提出了建設標準,使學校硬體(教學用房和教學配套設施)建設科學、規範,避免了資源的浪費;其三,教育資訊化建設給學校提供了一定的政策保障,政府集資、民間助學、家庭投入等籌資渠道能解決學校部分建設資金,緩解學校經費緊張的矛盾。因此,我們確立了“抓住機遇、艱苦奮鬥、科學高效、爭創品牌” 的.硬體建設思路,努力改善辦學條件,快速、廣泛地獲取辦學的社會效益,使學校極早地步入良性迴圈的軌跡。

3、以教育資訊化建設為目標,更新教學手段

教育資訊化帶來了教育方式與學習方式的根本轉變。而以手段更新為基本特徵的資訊化建設必將促進教育思想、教育內容的根本變化。要應對這種變化必須打造一支適應時代發展,能嫻熟掌握資訊科技手段進行教育教學工作的教師隊伍。這支隊伍要有研究能力、創新能力、動手實踐能力。這支隊伍不僅能發現資訊科技手段與學科教學、活動教育整合中出現的問題,而且能研究問題,解決問題,並形成先進的思想理論;這支隊伍不僅能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策略、手段,還能引導學生轉變學習方式,更新學習手段,使學生形成終身學習意識和會學習、會創造的能力。

三、如何創新學校資訊化建設

學校的優勢在於學校的特色和品牌。在幾年的辦學實踐中,我們著力從教育資訊化建設入手打造學校品牌。

1、艱苦建設,打造精神品牌

建校初,我校教育資訊化建設面臨三大困難:一是建設資金困難。政府沒有資金投入,學校缺少“造血”功能;二是學校基礎設施嚴重缺乏。教學用房不足,沒有實驗、儀器室,連電化教學使用的幻燈機也沒有;三是周邊環境惡劣。由於原學校的倒閉,影響極壞,周圍居民無視學校存在,侵蝕學校財產現象十分嚴重。在這樣的環境下建設教育資訊化需要一種精神做支撐。這種精神首先應產生於全體師生與學校興衰共榮辱的憂患意識。只有引導廣大教職員工充分認識學校的生存發展關係到個人生存發展時,他們就會自覺地把自己的利益與學校命運緊密相連,從而產生改造學校,發展學校,使學校崛起的強大的內在動力。這種緊迫感和責任感是打造學校精神品牌的基礎。有了這個基礎還必須使全體教職員工經歷艱苦建設的礪練,在磨礪中建立精神文化。為了節約資金,我校廣大師生有了修操場、拆舊房、挑磚瓦的經歷;為了減少辦公費用,老師們學會使用短小的粉筆頭;為了增加建設資金,學校辦起了養殖場,師生們在農場學會了飼養牲豬。正是這種點點滴滴的經歷與積澱,逐步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艱苦奮鬥、勤儉節約、不怕困難、勇於奉獻”的文化精神,也正是這種精神文化的建立與傳承,打造了學校精神品牌。如今,只要提起實實崇驗國小,人們便和“南泥灣精神” 聯絡起來,“實崇”已成為“ 艱苦奮鬥、科學高效、開拓創新、永不言敗”的精神品牌。

2、科學建設,打造質量品牌

“沒有規範化、標準化,就沒有資訊化”,這是我們資訊化建設的一種理念。在這種理念指導下,我們嚴格按照國家資訊化建設標準,按省、市要求投入資訊化裝置設施建設,確保建設的前瞻性、科學性、實用性、合理性。

硬體建設需要有長遠目光,要著眼於未來發展。在修建教學用房時,我們曾面臨資金不足、用地不夠、教室奇缺等困難。有關部門建議:樓房修高一點,教室修小一點,走廊留窄一點,這樣可以教師用房緩解矛盾。如果當時我們被眼前困難左右,就會導致資源投入不科學,不合理。在房屋設計時,我們嚴格按照國家建設標準,建設實驗室、儀器室、語音室、多媒體教室、電子閱覽室、電子備課室等,避免了建設的落後甚至重複,確保資訊化硬體建設合理、科學。

硬體建設不僅要有眼光還要追求實用、高效。我們的建設原則是“以需促建,以建促用”。隨著資訊化社會的不斷髮展,網路、多媒體已經成為人們便捷、高速工作與學習的手段。教育資訊化的加速為培養適應未來人才,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平臺,加強教育資訊化建設已經成為學校發展、師生髮展的必需。因此,即使我們面臨困難,也必須根據師生髮展需求投入硬體建設,建設專案要圍繞需求來確定。同時,建設要以使用為目的,用得好才能有效發揮硬體品牌的質量效益。

3、研訓結合, 打造師資品牌

硬體建設是實現教育資訊化的基礎工程,是教育資訊化的物質保障。如何科學、高效地使用資訊化手段,促進學校發展是教育資訊化建設的關鍵。教師使用資訊手段的水準是衡量學校資訊化水平的根本標準。因此,教師建設是學校實施教育資訊化建設的重中之重。我們隊伍建設的基本思路是:從基本功培訓入手,抓問題研究,研訓結合,打造師資品牌。

(1)抓培訓,促教師掌握資訊科技基本技能

資訊科技基本技能包括 :掌握作業系統;進行文書處理;製作簡報和教學課件;網路基礎及其應用 ,實現資源共享。我校教師資訊科技基本功培訓分三個階段進行:初級培訓——中級培訓——高階培訓。對不同階段的培訓,學校提出相應的培訓目標;對不同年齡階段教師的培訓,學校提出不同的培訓要求。做到分層培訓,共同達標。學校在教師培訓中確保優質師源。通過引進挖掘、整合利用校內外資源,保證了培訓的師資質量;確保培訓時間、培訓經費充足;確保培訓環境良好。一是制度環境優良,學校制定了訓後上崗、不訓待崗制,獎優罰劣等培訓制度;二是人文環境優良,學校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培訓活動,營造了一種學習競賽,爭優創先的氛圍,提高廣大教師使用資訊化手段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明確的培訓目標,優越的培訓環境,得力的培訓措施,有效地促進了教師掌握資訊科技基本技能。

(2)抓研究,促教師轉變思想,提高能力

教師具備了資訊科技基本技能,如何在資訊化的環境中科學合理地設計、實施教育教學活動,就成了教育資訊化建設的核心問題。我們引導教師發現學科教學與資訊科技手段整合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教學研究,在研究中轉變觀念,更新手段,提高質量。

一是樹立正確的研究觀念。學校提出教學研究要做到兩個服務:為解決教育教學實際困難服務,為促進教師發展服務。引導教師牢固樹立“問題即課題”教研意識,幫助他們發現問題。教師們在使用資訊科技手段時就發現:如何根據自身的教學實際改造不合理資源,整合優質資源為我所用,如何利用媒體手段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等問題都是值得研究的。於是便產生了《資訊科技與口語交際教學整合的研究》、《運用資訊科技提高識字效率的研究》等課題。教師們的研究是自發的,研究觀念是正確的,這為取得較好的研究效果提供了基本保障。

二是狠抓研究質量的提升。研究質量有兩個層面的意思:第一個層面是通過研究,老師的思想水平、學科水平、專業技能得到提高;第二個層面是通過研究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提高教學質量。在研究中,我們確立了“專業引領、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的研究策略,制定了相應的研究制度,搭建了“實踐、研究、創造、展示”的成功平臺。老師們在實施教育資訊化過程中,思想觀念、方法策略得到了根本轉變,在實現教育資訊化程序中成長進步。

三是狠抓研訓結合。“研究”與“培訓”相結合能有效促進教師發展。教師們在研究中發現問題,通過專家指導,同伴互助,自我反思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中提高認識,然後再實踐,再認識,達到質的飛躍。這一過程既是“研”的過程又是“訓”的過程,研訓結合,迴圈不斷,師資品牌就會煅造出爐。

四、學校資訊化建設的幾點體會

1、要充分認識學校資訊化建設的重要性

學校資訊化建設不能停留在硬體建設上,要在如何使用硬體上下功夫。手段的革新往往會帶來思想革命,會直接影響學校辦學思想,辦學方略的確立,影響校園文化精神的形成,會帶來師生質量上的飛躍。因此,從這個角度上講,教育資訊化也是一種生產力。

2、要充分認識資訊化建設中的校長作用

校長在學校資訊化建設中始終是組織策劃者,操作執行者,評價總結者。校長的思想水平,認識水平,學科水平,專業水平,管理水平直接關係到學校資訊化建設的質量,因此,提高校長質量就是提高教育資訊化建設的質量。

3、教育資訊化建設需要艱苦奮鬥精神。

教育資訊化硬體建設需要艱苦奮鬥精神,特別是貧困地區學校,“等、靠、要”是不能建成教育資訊化的。軟體建設更需要這種精神。教師思想觀念的轉變,學科知識、專業技能的提升,教育教學內容與手段的創新是一個長期艱苦的過程,沒有艱苦奮鬥的精神很難實現教育資訊化的。

資訊化工作彙報 篇8

法院資訊化建設是提升法院工作層次,提高法院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徑。法院現代化管理是法院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實現傳統管理向現代管理的一場革命,現結合當前法院資訊建設工作情況,就如何加強法院資訊化建設談幾點想法。

一、制定長期有效的資訊化建設保障機制。

人民法院計算機資訊網路系統建設和應用工作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在建設過程中,必須有長效機制,使這項工作健康有序地發展。

一是增設機構,充實人員。為保證資訊化建設順利進行,人民法院應增設資訊化專門機構,有專門的技術隊伍。這就需要各級法院協調和解決機構和編制問題。

二是加強資訊化知識培訓。隨著法官職業化建設程序的加快,法官學習培訓應增設資訊化應用和網管人員的培訓。要結合人民法院計算機資訊網路系統建設和應用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對不同應用層次的管理和技術人員開展培訓,逐步形成一支高素質的管理和技術隊伍。

三是制定執行資訊化的相關制度和程式。建議上級法院制定統一執行資訊化工作的制度和程式。包括上下級法院之間的執行程式、法院內部各部門之間的執行程式,應該形成一整套執行的規定和制度,有章可循。

二、想方設法爭取地方財政給予經費上的支援。

資訊化建設是法院物質裝備建設之一,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在區域網建成後,對網路的維護以及易耗品等的開支,都需要強有力的資金做後盾。然而,基層法院經費本來就緊張,要在有限的.經費中拿出錢來用於網路建設存在相當大的困難,這也造成了部分法院對資訊化建設的前景、作用失去信心。建議上級法院應爭取政法專項資金,每年對資訊化建設進行投入和改造。這樣基層法院也就容易與地方財政進行協調。

三、增強網路安全意識,加大網路安全監管。

法院的資訊化不同於電子商務,它涉及到很多審判工作的重要內容。在系統安全方面,面臨著多種威脅與挑戰。因此,法院的資訊化建設在安全性方面有著很高的要求。由於法院在資訊化建設起步較晚,技術人員的專業化技術水平和管理手段水平不高,所以很容易出現安全方面的漏洞。雖然上級法院資訊主管部門三令五申,要求內網與外網之間採用物理方式隔離,外網與網際網路之間採用邏輯方式隔離。並不惜成本對內、外網採用物理方式隔離,主要還是考慮要將安全隱患降到最低。但是仍有不少人員對網路安全問題還沒有足夠的認識。基層法院應根據上級法院的要求,針對法院系統的特點制定相應的法院網路安全標準,把安全放在資訊化建設的重要位置。

加快法院系統的資訊化建設,這是審判工作和法院其他工作深入發展的需要,也是推進法官職業化建設和踐行“三個至上”指導思想的需要。應不斷探索審判數字化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現代法院的資訊管理機制,為法院的改革和全面工作開展提供創新的手段、平臺和載體。

資訊化工作彙報 篇9

近年來,區供銷社資訊化工作在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區資訊化工作領導小組的大力支援幫助下,堅持以服務“三農”為宗旨,以助農增收為己任,以構建系統資訊資源共享的網路平臺為重點,加大資訊化建設投入力度,強化工作措施,加快全社網路化程序,推行電子政務,資訊化建設取得了一定的進展。現將我社資訊化建設的有關情況彙報如下:

一、資訊化建設的基本情況

(一)加強領導,切實加強資訊化隊伍建設

資訊化建設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趨勢,在推動公共行政現代化方面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推進資訊化建設,對於提高我社現代化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密切供銷社與人民群眾的聯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成立資訊化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主任兼任,副組長由副主任兼任,辦公室人員為小組成員,指定兩名資訊員負責此項工作。二是按規定及時開通了區供銷社政務資訊網上查詢系統,並確定了系統管理員和資訊釋出員。及時錄入常見問題20條,適時監控政務資訊查詢情況,確保在規定時限內按程式釋出查詢問題的回覆。三是加強培訓教育。以普及資訊科技知識為目標,積極開展資訊化培訓,鼓勵全社工作人員自學計算機、網路等相關知識,提高業務水平和應用技能。

(二)完善設施,搭建資訊服務平臺

近年來,我社通過各種方式積極籌集資金,加大資訊化建設投入力度,在經費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先後投入9萬元添置了資訊化辦公裝置,主要有:傳真機1部、數碼照相機2部、掃描影印機2臺、印表機12臺,計算機12臺,其中涉密機1臺,建立了區供銷社資訊化辦公平臺,基本上做到領導和科室都配齊電腦,辦公打字、起草檔案、修改材料、上網查閱下載檔案資料和資訊、釋出通知,辦公基本上實現了自動化。

(三)強化制度,規範資訊化建設

區社按照上級有關要求,結合供銷工作實際,及時制定了機算機裝置管理制度、計算機上網制度、涉密計算機使用維護制度、網站資訊報送制度等一系列規章制度,規範了資訊化建設的行為,為我社的資訊化工作健康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嚴格規範上網有關規定。出臺了《區供銷社資訊化管理工作考核細則》,並把資訊化工作納入了區供銷社年度重點工作目標考核中,對工作目標、工作重點、工作要求等方面都進行了明確規定,確保了資訊數量、資訊質量順利完成。

(四)發揮功能,開展多元化為農服務

為了全方位宣傳區供銷社工作,充分展示供銷工作特色,提高工作效率,我社加快了電子政務的發展速度,利用電子郵件、電子文件等科技手段處理日常資訊,提高工作效率。認真做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規範化網點建設”,紮實推進新農村現代網路建設步伐,更好的服務“三農”。

二、我社資訊化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社資訊化建設近年來雖然得到了較快發展,資訊化水平有了較大提高,但與全區資訊化發展戰略要求和本系統超常規發展的現實需要,都還有較大的差距。一是農民對資訊化建設的意義認識還不足、重視不夠,資訊資源利用的積極性還不夠高,尚需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二是區供銷社現有在職人員15人,辦公已實現自動化,但尚未建立自己的入口網站,已成為資訊化建設的主要制約因素。三是下屬分支機構硬體設施缺乏,存在“一公里”障礙,無法發揮網路優勢。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繼續加強宣傳引導。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全區供銷社系統對資訊化建設的思想認識,促使資訊化建設工作作為一項重要任務抓緊抓好。同時充分調動開展資訊化工作的積極性,加快推進我社資訊化建設的程序。

二是繼續完善服務功能。積極爭取建立區供銷社資訊網站,加快全系統內部區域網站建設,建立起全系統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網路平臺,方便各部門、單位為農民服務交流經驗,實現資源共享,努力把供銷社建設成為網路健全、覆蓋城鄉、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開放型、服務型行業。

三是用資訊科技改造傳統經營網路。將系統內所有經營網點納入網上供銷社電子商務平臺,充分利用資訊科技來改造傳統的經營網路,把孤立、分散的網點連結起來,通過網際網路和行動通訊等手段整合行業資源,使系統內實現資訊共享,產銷對接,從而使供銷社的行業優勢得到充分發揮,使傳統的經營服務網路重新煥發生機和活力。

四是充分利用網上供銷社的技術優勢來推動行業資訊化建設。利用網路供銷社這一平臺,大力推進系統資訊化建設,開拓市場,搞好產銷對接,提高工作效率。

五是繼續推進企業資訊化建設。緊緊抓住企業資訊化這個關鍵,開展企業上網活動,引導企業利用資訊科技改造傳統產業,應用計算機網路技術,提高企業資訊化水平,推進企業管理現代化程序。通過資訊科技的廣泛應用,以資訊化帶動農業化,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促進我區經濟快速健康發展。

六是強化資訊化培訓力度。加大對資訊員隊伍的培訓力度,每年對所有資訊員進行定期培訓,進一步提高資訊員的業務技能和服務水平,逐步建立一支服務規範、技術良好的資訊員隊伍。通過培訓努力增強全行業資訊化意識和操作技能,提高資訊化應用能力。

七是強化專案支撐作用。擬建的資訊化發展專案主要有:①繼續做好規範化網點建設,著力發揮網路服務功能。②“供銷通”簡訊平臺,即由供銷社和移動公司合作,為本系統及專業合作社、綜合服務社、農產品經紀人、協會等提

供資訊服務,並及時向政府及有關部門反映供銷社系統為農服務工作情況。③農村“資訊網橋”工程專案,該工程以供銷社“新網工程”為依託,以資訊化手段改造供銷社的產品配送網路,將資訊科技充分應用於農村龍頭企業的生產、經營等環節,為村民提供農產品供求等資訊服務,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幫助農民增產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