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淺談財務管理的目標框架

欄目: 畢業論文模板 / 釋出於: / 人氣:2.96W

臨近畢業了,大家的論文寫好了嗎,下文是財務管理的目標框架,希望大家有所收穫!

淺談財務管理的目標框架

財務管理目標是企業財務管理的基本理論問題,也是國內外財務界關注的焦點之一。理論界在這一方面有不少的研究成果,包括產值最大化、利潤最大化、現金流量最大化、每股收益最大化、股東財富最大化、相關者利益最大化,等等。本文是通過與股東財富最大化來進行比較,闡述和分析得出筆者所支援股東主導下的相關者利益最大化的財務管理目標的觀點。

一、股東財富最大化

20世紀八十年代以後,西方財務理論界提出了以“股東財富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的目標。股東財富最大化是指通過財務上的合理經營,採用最佳財務策略,在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和風險報酬的情況下,使股東的財富達到最大;股東財富最大化的目標與利潤最大化等以往的財務目標相比考慮了風險因素的影響,股東財富最大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克服企業在追求利潤上的短期行為,因為不僅目前的利潤會影響股票價格,預期未來的利潤對企業股票價格也會產生重要影響;股東財富最大化目標比較容易量化,便於考核和獎懲。

然而,股東財富最大化的財務管理目標具有很大的缺陷性。首先,我國的資本市場尤其是證券市場不發達,不適宜以“股東財富最大化”為財務管理目標。我國的各項規章制度還不很完善,證券交易也不很規範,股票價格難以反映企業的真實價值。而且上市公司的比重較小,存在大量的非上市公司或企業,這部分公司或企業的價值難以計量,不適合以“股東財富最大化”為財務管理的目標。其次,“股東財富最大化”目標本身非常抽象,難以計量,且股價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因而難以準確確定企業的價值,並且資本市場中過多的不可控因素引入財務管理目標顯然是不合理的。再次,“股東財富最大化”容易導致企業所有者與其他利益集團及社會的矛盾。“股東財富最大化”只重視企業所有者的利益,而忽視了債權人和經營者的利益。企業所有者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有可能做出損害債權人利益的行為。忽視經營者的利益常常導致道德風險,而過分強調所有者的利益還會忽視企業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加劇企業與社會的矛盾。

二、相關者利益最大化

隨著公司治理結構的完善以及產權理論的發展,股東以外的其他利益相關者地位得到了提高,僅僅關注股東單方面利益的股東價值最大化財物管理目標已經不能符合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從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企業應當關注其他的利益相關者,並把他們的利益目標納入其考慮範圍。而相關者利益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目標,彌補了股東財富最大化僅注重股東利益而忽略其他利益相關者的不足,符合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相關者利益最大化中的相關者是指企業的相關者,包括國家、投資者、債權人、經營者、職工和社會。國家在企業的利益主要是要求企業正常納稅,保持社會的安定團結;投資者在企業的利益主要是要求企業長期生存和發展,在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上獲得最大的效益;債權人在企業的利益是要求企業降低財務風險,及時支付利息,按時還本;經營者在企業的利益是要求從經營管理中得到鍛鍊,提高聲譽,獲得勞動報酬;職工在企業的利益是要求保障工資,改善工作環境,更希望企業長期生存而不至於失業;社會在企業的利益是要求維護市場的公正,改善生態環境,等等。不同的相關者對企業的要求是各不相同的,他們之間有相融合的一面,也有相矛盾的一面。而作為財務管理目標應滿足各個相關者的利益需要,才可能促使企業的財務管理走上良性迴圈的軌道,不會因為損害部分相關者的利益而造成財務危機。“財務管理是組織企業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係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如何處理好各種財務關係是正確組織企業財務活動的關鍵。財務活動過程是人的活動過程,也是處理財務關係的過程。財務關係處理得好壞主要取決於他們各自利益滿足度的高低,如果各相關者的利益滿足度達到最大,那麼財務管理才算取得了滿意的效果,如果各相關者的利益滿足度較低或某個相關者的利益沒有得到滿足,必然會給企業帶來這樣或那樣的財務困難和財務危機,這也說明企業財務管理尚未完善。相關者利益最大化的財務管理目標是有利於滿足各方面的需要,符合各方面的目標利益,是我國目前最適合的財務管理目標。

三、股東財富最大化和相關者利益最大化比較

首先,股東財富最大化的目標是以新古典產權學派為產權理論基礎的。該學派認為,股東是風險的主要承擔者,因此企業的剩餘索取權和剩餘控制權由股東單方面享有。以新古典產權理論為基礎的股東財富最大化目標突出了股東的地位,強調了股東對剩餘產品的索取權,並且認為剩餘索取權與剩餘控制權的統一是實現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必要保證。相關者利益最大化是以利益相關者理論為產權理論基礎的,強調應該圍繞著利益相關者的不同要求而均衡展開,並最終達到增加企業長期總市場價值的目的。

其次,兩者遵循的公司治理結構大為不同。公司治理結構作為一種處理企業各種契約關係的制度,是隨著公司制企業的出現而逐漸形成的。財務管理作為公司治理結構框架中存在和執行的一個重要管理系統,其目標直接反映著財務管理環境的變化。股東財富最大化目標遵循“股東至上”模式的公司治理結構,股東作為物質資本所有者,其地位是至上的,而其他利益相關者則利小勢微,獲得授權的經營者只有按照股東的利益行使代理權才是企業有效率的保證。而相關者利益最大化目標遵循的是“共同治理”模式的公司治理結構,企業不僅要重視股東的利益,強調股東對經營者的監控,而且要重視其他利益相關者如債權人、僱員等的利益,實行共同監控,達到各方利益的一種均衡與制約。

再次,兩者對不同資本的重視程度不同。現代資本理論認為,資本包括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企業是一個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的契約集合體。這些資本的所有者也可以據此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提供人力資本的所有者;另一類是提供物質資本的所有者。股東財富最大化的目標只重視物質資本所有者的權益,體現了“以物為本”的管理理念。而相關者利益最大化的目標既重視物質資本所有者,又重視人力資本所有者的權益。相關者利益最大化認為,人力資本和物資資本都是構成企業的必不可少的生產要素,勞動作用於生產資料創造了價值,收益分配就應該是按生產要素的貢獻大小分配,即按人力資本在社會財富創造過程中的貢獻的大小和物質資本在價值創造和實現中的條件作用來分配。

最後,兩者追求的效益不同。股東財富最大化的目標所追求的是單純的經濟效率。將企業資源配置是否有利於股東財富最大化作為評判優劣的標準,考慮以最小的投入獲取最大的收益,但是這樣做難免會導致外部不經濟,如造成環境汙染等。相關者利益最大化的目標追求的是企業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該目標認為,企業要真正實現其市場長期總價值的最大化,就必須不斷地增加企業的財富,以確保自身的生存和發展。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間,必須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如保護生態環境,建立良好的社會關係等。

通過上述比較可以得出,與股東財富最大化相比,相關者利益最大化的目標考慮問題更加全面,所涵蓋的面更為寬泛。從長期來看,相關者利益最大化更加適合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是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理性選擇。四、相關者利益最大化是財務管理目標的現實選擇

綜合來看,相關者利益最大化體現了企業產權的分享。根據現代企業理論,企業是由一系列契約組成的。通過契約,各生產要素為獲得一定的報酬同意在一定的限度內服從企業經營者的指揮(王化成,1999),企業最顯著的特徵就是作為價格機制的替代物。這就是說,企業是一個特別的市場契約,它替代了市場的價格機制,而並非是一個股東創立的組織,因此相關者也應相應地擁有企業的所有權。並且,隨著所有權結構的發展與變化,越來越多的事實表明,股東單方面享有企業所有權的觀點,已不再符合現實發展的需要。物質資本所有者與人力資本所有者共同分享企業所有權的制度安排,已經被很多企業認可並投入企業的實踐。隨著社會分工的日益細化,人力資本專用性的增強,經營風險的不斷擴大,風險承擔者已經由單一的股東變成了股東、債權人、經營者、員工,等等。因此,企業不再被視為屬於股東資產的集合體,而成為一種具有治理所有在企業的財富創造活動中做了專用投資主體的相互關係的功能的法律框架結構。利益相關者理論所分析的,企業的所有權應該由股東等諸多利益相關者共享,也就是說,企業的剩餘索取權應該由包括股東在內的若干利益相關者共享。因此,從產權理論的角度看,以利益相關者理論為依據的相關者利益最大化目標比股東財富最大化更加適應當代企業的所有權分享狀況。

相關者利益最大化遵循了“共同治理”的邏輯,在股東至上的公司治理邏輯下,財務管理的目標就是要通過財務上的合理經營為股東帶來最大的財富。股東財富最大化認為,股東承擔了企業的全部剩餘風險,因而也應享受企業全部的剩餘索取權。但是實際上,現代企業不只是股東才承擔風險,其他利益相關者也承擔著相當大的風險。根據契約理論而言,企業實際上是一組多邊契約關係的集合體,作為一種團隊生產或長期合作的集合,企業的任一利益相關者的隨意退出或機會主義行為都可使企業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利益遭受損失。為了避免這方面的損失,必須締結長期契約,確保一個可預期的利益補償,而這種“共同治理”的模式恰恰是有助於確保利益相關者的長期合作的。這種強調企業利益相關者共同持續發展的“共同治理”的治理模式也使得相關者利益最大化成為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更佳選擇。

相關者利益的財務管理目標其實是囊括了現金流量最大化、產值最大化、利潤最大化、股東財富最大化的財務管理目標,是其財務管理目標的整合。相關者利益是企業能正常地生存,收入大於支出,能按時償還債務、支付利息,滿足現金流量最大化目標。相關者利益包括職工的利益,也包括各分廠的利益。企業生產不出來,就根本談不上未來,也就沒有利益。從社會的角度來看,只有社會總生產量的增加,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所以這符合產值最大化的目標。相關者利益的量化表現形式是利潤。但是,這種利潤不是刻意塑造的利潤,而是被各相關者認同的利潤。它不僅滿足了經營者對利潤的需求,而且也可以滿足國家、投資者、職工等對現時利潤和未來利潤的需求。因為他們既要現時利潤減少風險,又要未來利潤進行效益擴張。所以,相關者利益最大化財務管理目標與利潤最大化財務管理目標的根源是一致的。相關者的核心是投資者,他們是企業的所有者,他們需求的未來價值是首先要滿足的。但這並不是說其他相關者不需要未來利益。國家需要稅源,債權人需要有潛力的貸款者,職工需要安定的工作環境,經營者要有生存的空間,社會更需要發展、繁榮等,這些都說明相關者同樣需要未來利益的增加來使自己的利益真正地達到最大。所以說,相關者利益最大化財務管理目標有利於滿足各方面的需要,符合各方面的目標利益,是我國企業目前較合適的財務管理目標。

相關者利益最大化從公司治理結構、公司治理理論而言,相比股東財富最大化從以股東主權為基礎的單邊治理理論到以利益相關者為基礎的多邊治理理論,這種公司治理結構有利於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綜上,相關者利益最大化考慮了諸多利益相關者對企業剩餘索取權與剩餘控制權的要求,克服了股東財富最大化的狹隘性,重視了人力資本所有者的權益,適應了知識經濟發展的要求,力圖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符合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相關者利益最大化是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理性選擇。

上文是財務管理的目標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