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專題 > 熱點專題

教師淺談中國近代史知識:論一刀傾城

欄目: 熱點專題 / 釋出於: / 人氣:1.63W

清朝末年,劉永福將軍率黑旗軍南征北戰、逐鹿中原、顯赫一時、威振四方。然而最終抵不過列強的洋槍洋炮,最終含恨九泉。其部下王五善使一把大刀,重六十九斤,刀鋒薄、刀背厚;並訓練了一批武藝高強的大刀隊員。這批大刀隊員,在王五的率領下,夜襲敵營,最後只剩王五一人。從此王五萬念俱灰,隱退江湖。

教師淺談中國近代史知識:論一刀傾城

1898年,甲午風雲過後,朝政腐敗,民不聊生,在國家危亡之際,湖南出現了有名的維新人士譚嗣同。譚嗣同,字壯飛,滿腹經綸、才高八斗、思想先進,深受康有為先生器重,覆命進京。在進京途中,因遇袁世凱的新軍與北方“樓蘭”之眾械鬥,在營救災民的過程中,恰逢打鐵的王五,只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句箴言,讓王五彷彿在黑暗之中看到了晨曦的一點曙光,看到了國家復興的希望。之後,視譚嗣同為知己一同進京。從此便拉開了《一刀傾城》的序幕。

傾畢生精力撰寫《仁學》,譚嗣同可謂風靡一時。他飽學史書研究西方思想,主張新政,力推變法,廢除舊的體制,舊的禮儀。在維新變法的行途中,他經歷艱難險阻,險象環生,但始終遵守“視榮華為夢幻,視死辱為常事”為座右銘;視“自古成大事者,要麼大成,要麼大敗”為人生信條。他剛直不阿、秉公辦事、表裡如一。為新政即使赴湯蹈火,肝腦塗地也萬死不辭。在舊勢力面前,他鋒芒必露,以維新理念脣槍舌劍、口若懸河、針鋒相對,令對手束手無策,啞口無言。在生死悠關的危急關頭,他當機立斷,以迅雷不及俺耳之勢,採取霹靂手段,籌劃利用袁世的新軍,弒逼慈禧退位,並輔佐皇帝推行新政。然而天意難違,“信誓旦旦”的袁世凱倒戈告密,康有為、梁啟超聞風而逃。而譚嗣同大義凜然,含恨入獄,決心用自己的鮮血來做一口“警世之鐘”。激勵後人為新政前赴後繼,直到成功。在獄中用自己的鮮血寫下了:“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的豪言壯語,最後在菜市口慘死在劊子手的屠刀之下。真是“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縱觀譚嗣同的一生,可謂英雄的一生。他以國家為重,胸懷蒼生;他禮賢下士,兢兢業業;他激情一腔,生性秉直這是他光輝的一面。然而譚嗣同始終沒有看透袁世凱,這是他做人的失敗;在生死關頭,他沒能利用機會脫險,喪失了東山再起的良機,他雖憂國憂民,但始終沒有看到人民的力量,這也是他失敗的根本原因。

一身是膽,武藝超群的“大刀王五”同樣是一位“可歌可泣”的英雄。他出身黑旗軍,刀法精純,勇冠三軍;他滿腔熱情,然而報國無門;他組織大刀隊,夜闖敵營,浴血奮戰,最後隻身一人,與坐騎一同跳下大江。從此便隱姓埋名,在京畿附近打鐵為生。他心中那把“火焰”早已熄滅多時。就在這多災多難之時,適逢譚嗣同進京覆命。與壯飛相遇是王五一生命運的轉折。在康有為、譚嗣同的幫助下,王五在京城成立了“強武學會”。“強武學會”在民間聲望頗高,弟子如雲。王五不僅傳授武藝,更重要的是宣揚以武救國,以武強國。王五在京城又逢一位絕色佳麗,這也是一位琴藝高超,而父母之命難違的失意女子。她與王五可謂知音。王五秉性直率,不與朝中那些頑固派同流合汙,因而遭到奕親王為首的舊勢力陷害。恰逢譚嗣同等人救出。最後為“戊戌六君子”報仇而血濺黃沙路。王五的一生,光明磊落,與朋友義字當先,為國家豪情壯志、溢於言表。然而終究是一介武夫,沒有政治家的氣度和遠見卓識,但他的這種俠肝義膽的品質卻值得後人稱讚。

“八面光、八面玲瓏”要屬袁世凱。從政治角度來說,袁世凱是一位政治投機者。他行伍出身,卻頗有韜略,帶兵有道,教兵有方,而且立論中庸,處事圓滑。所以他能在維新派和保守派兩大勢力中間左右逢源,應付自如。最終經過反覆斟酌,為了自己的“光明”前途,他終於投靠保守派奕親王,並向保守派告密,揭發了“康譚”政變。最終讓“戊戌變法”在短短的三個月便“夭折亡命”。從倫理學角度說,袁世凱是一位寡廉鮮恥,毫無信用的人,他把“做人直接宜交心,做事圓滑能立足”做為人生的座右銘。這說明他看重的是權名利,淡泊情誼,他是一位政治投機者,他踏著親友鮮血染紅的土地一步步邁上了“洪憲”皇帝的寶座。

《一刀傾城》是一部英雄的血淚史。不僅是譚嗣同、王五等個人的悲劇,還是時代的悲局,也是歷史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