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影響我國旅遊經濟發展的要點及其未來發展

欄目: 職場打拼 / 釋出於: / 人氣:1.61W

旅遊經濟發展戰略是指國家或地區整體發展戰略的指導下,對其旅遊產業的發展所作的總體性長期謀劃,即對一定時期內旅遊產業發展的方向、規模、階段、原則、任務等總量進行的總體性謀劃和同期內旅遊產業與其他產業關係的全域性性協調謀劃。今天本站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是:影響我國旅遊經濟發展的相關要點及其未來的發展。具體內容如下,歡迎閱讀!

影響我國旅遊經濟發展的要點及其未來發展

影響我國旅遊業發展的因素及政策建議——基於1994-20xx年資料的實證分析

摘要:近年來社會經濟發展,旅遊業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之一,在我國的經濟建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以我國旅遊業為研究物件,做實證分析的計算模型,以模型多重共線性的檢驗為研究方法,選取了國內旅遊收入、國內旅遊人數、居民收入、失業率共4個變數,採集我國1994-20xx年的旅遊資料,利用Eviews軟體對統計資料進行引數檢驗和估計,並加以修正,分析出影響因素與旅遊業發展的相關性,進而提出促進旅遊業和諧發展的相關政策建議。

關鍵詞:國內旅遊收入居民消費居民收入失業率

一、理論依據和資料資料

進入21世紀,中國旅遊業保持較高發展速度,已經具備一定的產業體系和產業規模,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凸顯。同時,旅遊投資規模大幅增長,企業經營業績開始回升,旅遊產業對經濟社會的帶動作用也進一步加強。旅遊收入不僅直接反映國家或地區旅遊經濟的執行狀況,也是衡量旅遊經濟活動及效果的一個重要綜合性指標,更是國家或地區經濟發達與否的重要標誌之一。雖然國際旅遊外匯收入的年均增長率高於國內旅遊收入,但國內旅遊收入在中國旅遊收入中佔50%以上的比例。因此,為了提出對我國國內旅遊市場有建設性的意見,全面反映我國目前旅遊業的發展狀況,需要對影響國內旅遊業快速發展的因素進行分析探討。

國內外學者的研究表明,旅遊業發展對國民經濟增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作為一種資金流入,旅遊收入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資金支援,提升了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

礎設施建設的完善,進一步推動了國民經濟的增長。國內旅遊收入受多個指標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不僅包括國內的旅遊人數,城鎮居民人均收入,還包括旅遊黃金週政策的實施等。這些影響因素髮揮的作用不盡相同。大多學者借鑑統計年鑑中的旅遊業相關資料資料,運用單一的經濟模型進行分析,進而提出增加國內旅遊收入的對策措施。創收們在樣本資料的選取和消除多重共線性方面採用了不同的方法,但很少考慮失業率對國內旅遊收入的影響。事實上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變數。構建國內旅遊收入的預測模型,能很好地顯示影響國內旅遊收入的因素,並以此為根據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影響國內旅遊收入的影響因素有很多,本文的模型選取包括國內旅遊人數、國內居民收入、價格消費指數、城鎮居民人均旅遊支出、失業率作為解釋變數。

首先旅遊人數作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旅遊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是指一定時期內某一旅遊目的地國家或地區所接待的旅遊者總數,一般我們用旅遊人次數指標來表示。近年來國民經濟快速發展,政府推出各項政策鼓勵旅遊業發展,國內旅遊人數不斷增多,旅遊收入也就得以增加。其次,居民收入是決定其需求的重要因素,是需求實現的客觀必要條件。近年來,我國經濟快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滿足物質需求後更加註重精神需求的滿足,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旅遊。最後,我國居民中城鎮居民是旅遊的主要群體,失業率的升高一方面會降低城鎮居民的收入,另一方面也會影響到人們的心理,使大家不僅失去旅遊興趣,也增加居民的支出負擔,減少外出旅遊的可能性。

本文選取旅遊總花費(即國內旅遊收入)作為衡量國內旅遊發展狀況的指標,同時選取旅遊人數、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城鎮登記失業率這五個指標。城鎮居民具有相對於農村居民較高的收入並在旅遊人群中佔有相當比例,因此我們選取城鎮居民的收入作為代表,研究其與旅遊收入的關係。

表1

1994-20xx年我國國內旅遊收入、旅遊人數以及居民生活的情況表

旅遊總花費(億元)1023.511375.701638.382112.702391.182831.923175.543522.373878.363442.274710.715285.866229.707770.608749.3010183.7012579.77

旅遊人數(億人次)

2.1213.9416.117.1219.0221.03

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3496.242834838.95160.35425.15854.0262806859.67702.88472.29421.61049311759.513785.815780.7617174.6519109.44

城鎮登記失業率(%)

年份6920xx20xx20xx20xx20xx20xx20xx20xx20xx20xx20xx

注:資料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網站

二、模型建立與資料迴歸

(一)模型建立

首先,根據蒐集到的資料分別作旅遊總花費和旅遊總人數及旅遊總花費與居民收入的關係圖(圖

-54-

1)。從圖1中我們直觀上可以得到,國內旅遊收入的變化率與旅遊人數的增長率和居民收入的增長率的變動趨勢基本吻合,因此,我們可以將變數納入方程。我們把國內旅遊收入作為被解釋變數,設為

1旅遊總花費和旅遊總人數及旅遊總花費與居民收入的關係圖

y,國內旅遊人數、人均居民收入、失業率作為解釋變數,分別設為x1、x2、x3,對旅遊收入的其他影響因素設為ε。確定模型:y=c(0)+c(1)×x1+c(2)*x2+c(3)*x3+ε

其中c(0),c(1),c(2),c(3)為待估引數,而ε為隨機誤差項。在經典線性迴歸的五個基本假定(零均值,同方差,無自相關,解釋變數與擾動項不相關,無多重共線性)得到滿足的情況下,可以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簡稱OLS)求出c(0),c(1),c(2),c(3)估計量

(二)資料迴歸

利用OLS估計模型。將表1資料匯入Eviews,並進行一元迴歸,輸出結果如表2。表2多元線性迴歸結果

DependentVariable:YMethod:LeastSquaresDate:05/01/12Time:09:06Sample:199420xx

Includedobservations:rt-StatisticProb.C912.83007.44E-111.23E+130.0000X1-107.27041.63E-11-6.58E+120.0000X20.8754521.80E-144.85E+130.0000X3-831.15672.20E-11-3.77E+gression2.69E-11Akaikeinfocriterion-45.63973Sumsquaredresid9.39E-21Schwarzcriterion-45.44368Loglikelihood391.9377F-statistic8.05E+28Durbin-Watsonstat1.382992Prob(F-statistic)0.000000

三、模型檢驗

(一)經濟意義的檢驗

根據表2的多元線性迴歸結果,可得出以下結論:(1)引數x1,即國內旅遊人數的係數為負數,說明其他兩個迴歸元不變的前提下,x1增長1億人,則收入將減少1.072704億元。(2)引數x2,即人均居民收入係數為正數,說明x2與國內旅遊收入也存在正相關,當人均居民收入增加時,我國的旅遊收入也會有向上增長的趨勢。係數大小為0.875452,表明在國內旅遊人數和失業率不變的前提下,

-55-

人均居民收入每增加1元,旅遊收入會增多0.875452億元。(3)引數x3,即失業率的係數為負數,表明國內旅遊收入與失業率存在負相關。當失業率降低時,旅遊收入會有明顯的上升趨勢。本結論與假設相一致。在x1和x2不變的前提下,當失業率下降1%時,國內旅遊收入會增加831.1567億元,即國內旅遊人數的增長與人均居民收入的增加會使國內旅遊收入增加,促進國內旅遊的發展。失業率則與國內旅遊收入呈相反的變動方向,失業率的增加會減少國內旅遊收入的大小。

(二)統計意義的檢驗

從顯著性檢驗的角度看,在顯著性水平為0.05時,截距項引數與偏回歸係數c(1),c(2),c(3)的P值均小於0.05,表明通過了t檢驗。因此,此模型順利通過了迴歸係數的顯著性檢驗。即國內居民平均收入的增加對國內旅遊收入情況具有顯著性影響,失業率和旅遊人數則對國內旅遊收入有相反的影響效果。這樣旅遊人數的變動對國內旅遊收入的影響作用與我們之前分析判斷的不同,說明此模型應該存在多重共線性的現象。在迴歸結果中,F值為8.05E+28,Prob(F-statistic)=0.000000<<0.05,因此模型業通過了F檢驗,即此迴歸模型的整體線性的顯著性檢驗。

從擬合優度的角度看,在多元線性迴歸中用R2作為修正的可決係數反映模型解釋實際問題的能力有多大,其值越接近1,表明模型的擬合程度就越高。在上述模型中R2=1.00000,說明模型的擬合優度非常好。

(三)計量經濟意義的檢驗(1)多重共線性檢驗

此多元模型有三個解釋變數,但可以初步判斷國內旅遊人數與人均居民收入和失業率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因此可以採用簡單相關係數即CorrelationMatrix檢驗對這兩個變數之間的關係進行檢驗。

表3CorrelationMatrix

X1X2X3y

X11.0000000.9954330.7594070.994832X20.9954331.0000000.7921410.996632X30.7594070.7921411.0000000.740098y0.9948320.9966320.7400981.000000根據表3,國內旅遊人數和人均居民收入的相關係數為0.995433,與失業率相關係數0.759407,

說明相關性比較高,主要因為人均居民收入和失業率影響著國內旅遊人數的大小,二者影響著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以及消費心理和生活水平等方面,進而對人民的旅遊需求產生較大的影響。也可以作x1

表4

一元線性迴歸結果DependentVariable:X1Method:LeastSquares

Date:05/01/12Time:09:27Sample:199420xx

Includedobservations:gression0.491569Sumsquaredresid3.624598Loglikelihood-10.98546Durbin-Watsonstat1.284947

rt-Statistic

0.2633184.5628952.56E-0540.38547

ndentvarAkaikeinfocriterionSchwarzcriterionF-statistic

Prob(F-statistic)Prob.0.00040.000010.683244.9858291.5277011.6257261630.9860.000000

-56-

與x2和x3的輔助迴歸並觀察相應的R2值,根據表4,從x1與x2兩者的輔助迴歸方程中可得出R2為0.990279。可見,此模型中存在多重共線性。

多重共線性的修正:刪除變數x1後,可得表5。

表5刪除x1後多元線性迴歸結果表DependentVariable:YMethod:LeastSquares

Date:05/01/12Time:09:32Sample:199420xx

Includedobservations:gression47.27761Sumsquaredresid31292.41Loglikelihood-88.02425Durbin-Watsonstat1.478033

rt-Statistic

96.720xx6.0219370.004034187.796733.57634-22.59556

ndentvarAkaikeinfocriterionSchwarzcriterionF-statistic

Prob(F-statistic)Prob.0.00000.00000.00004758.9163301.24710.7087410.8557738999.320.000000

根據表5,可以看出刪除x1後的模型通過檢驗。(2)異方差檢驗

由於樣本容量為17,數量較小,解釋變數個數大於1。首先,畫出散佈點圖(圖2)初步判斷。

2散佈點圖

從圖2可看出,殘差平方和e2與x2和x3之間無明顯關係。同時,採用包含交叉項的White檢驗。在Eviews中操作中可知,包含交叉乘積項的White檢驗的Obs*R-squared(8.980994)後面的伴隨概率(0.109825)大於顯著性水平0.05,表明接受模型同方差的原假設。即此模型不存在異方差的問題。

(3)自相關檢驗。從模型中得到D.W值為2.616513,樣本容量為17,模型中解釋變數的個數為2,在顯著性水平0.05下,d的臨界值du=1.536,上限4-du=2.464,dL=1.015.D.W值不在此區域內,在無法判斷的區域。因此,此模型可能存在自相關的問題也可能不存在。

(4)最終模型的確定,即Y=0.757641*x1-758.6763*x2+582.4426

-57-

表6懷特檢驗結果

WhiteHeteroskedasticityTest:F-statistic2.463919Obs*R-squared8.980994TestEquation:

DependentVariable:RESID^2Method:LeastSquaresDate:05/01/12Time:11:00Sample:199420xx

Includedobservations:17VariableCoefficientC127730.9X28.570261X2^2-4.26E-05X2*X3-1.845989X3-87910.19X3^gression1707.375Sumsquaredresid32066419Loglikelihood-146.9479Durbin-Watsonstat2.616513四、模型分析和政策建議

Probability

Probability0.0987730.109825

rt-Statistic59302.082.1539023.9393932.1755284.67E-05-0.9125561.024057-1.80262439275.82-2.2382786080.0142.249685

ndentvarAkaikeinfocriterionSchwarzcriterionF-statistic

Prob(F-statistic)Prob.0.05430.05230.38100.09890.04680.04591840.7302061.24417.9938718.287942.4639190.098773

本文基於我國1994-20xx年的相關資料,對國內旅遊收入、國內旅遊人數、居民收入和失業率之間的關係進行實證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的結論和政策建議。

1.近幾年我國經濟迅速發展,人均居民收入逐年快速提高,但我國貧富差距較大,大部分人口還處於溫飽或低溫飽階段。因此,旅遊市場有較大的潛在的市場提升空間。旅遊屬於較高層次的消費支出,居民擁有了足夠的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和閒暇時間後,才會有旅遊的願望和行為。我國應制定政策,提高我國居民收入的平均水平,減小貧富差距。

2.國內旅遊人數越多並不意味著國內旅遊收入越高,當前的旅遊狀況已趨於飽和狀態,如果只考慮吸引旅遊者數量,不僅會在一定程度上加重旅遊景區的承載能力和環境壓力,而且服務水平低、強買強賣的現象會隨之出現,就如海南旅遊業發展存在的問題一樣。因此,我們需要加快完善旅遊產業體系,增強對遊客的吸引力;加強旅遊目的地的旅遊特色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優化旅遊發展環境;擴大對外開放,提高旅遊行業服務水平,增加對境外遊客的吸引力。

3.失業威脅著家庭的穩定,沒有收入或收入遭到損失,家庭的要求和需要得不到滿足,家庭關係因此也將受到損害。城鎮居民作為旅遊的重要群體,他們的旅遊動機受收入水平的影響,而他們的主要收入來源是工資。過高的失業率一方面會降低城鎮居民的人均收入,另一方面也會影響到周圍人的心理,還可能會擾亂社會的正常執行。有消費能力的群體由於心理的影響有可能也會失去旅遊的興趣,而失業群體由於收入的降低必將減少其外出旅遊的可能性。由此看來,失業率對旅遊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政府部門應該對此引起高度的重視,出臺有利於降低失業率的政策,降低失業率並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進而來擴大國內旅遊的人數,引導國民旅遊,增加國內旅遊的收入,促進經濟的發展。

我國的旅遊經濟發展戰略:

我國旅遊經濟發展已初步形成一個完整的戰略體系,這一旅遊經濟發展戰略體系可概括為“四位一體”。所謂“四位”,就是這個發展戰略體系主要由政府主導型戰略、經濟新增長點戰略、旅遊強國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四方面構成,以形成其綜合性。所謂“一體”,就是這四個戰略集中為一體,要達到國家“xx”計劃和20xx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提出的“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由於這一戰略體系體現了重大而艱鉅的體制轉變的根本任務,所以它的實現過程也是一個較長的歷史階段。也正因為這個道理,“四位一體”的旅遊經濟發展戰略具有跨世紀的長遠指導意義。

1.政府主導型戰略

政府主導型戰略,就是按照旅遊業自身的特點,在以市場為主配置資源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爭取旅遊業更大的發展。

政府主導型戰略的主體是政府,基礎是市場,因此,在制定和實施這一戰略的過程中涉及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國家旅遊局、地方旅遊局及與市場和企業的多重交叉組合的相互關係。按照發展的實際情況和要求,各個層次和各個方面應有所側重和分工,以構成完整的促進旅遊業發展的體系,這也符合旅遊大國的特點。

政府主導型戰略的主要內容包括:觀念主導、政策主導、管理主導和資金主導等幾個方面。參照國際經驗,實施政府主導型旅遊戰略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幾條:建立和完善旅遊法制體系;旅遊管理部門行政地位升格;開徵旅遊稅;增加旅遊宣傳促銷的投入等。

2.經濟新增長點戰略

選擇和確定新的經濟增長點,必須把握5個基本原則:①符合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要求,有利於經濟增長的集約化;②市場需求量大,有利於增加有效供給;③產業關聯度高,有利於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和結構升級;④國際競爭力強,有利於擴大出口創匯;⑤投資回收快,有利於形成經濟的良性迴圈。

經濟新增長點的提出和政策化,為中國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歷史機遇,旅遊業的發展,完全符合選擇和確定新的經濟增長點的5個基本原則。因此,經濟新增長點戰略就自然成為旅遊發展戰略體系的一個重要方面。從短期來看,要爭取確定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從中期來看,要大力培育這一新的經濟增長點,使之全面發揮作用;從長期來看,要從新的經濟增長點發展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3.旅遊強國戰略

中國已經是一個旅遊大國,但遠遠不是一個旅遊強國。從旅遊大國到旅遊強國,這一發展戰略的核心是質量,目標是大幅度地提高市場競爭力。

旅遊發展質量和旅遊服務質量構成旅遊強國戰略的總體框架。價格戰略、品牌戰略和人才戰略是質量的自然延伸,是競爭深化的需要,也是旅遊強國戰略的有機組成部分。我國必須採取一系列的工作措施和戰略對策,使得這一戰略得以實現,最終形成強大的競爭力,從而參與世界旅遊經濟的水平分工,以新的姿態在21世紀的中國經濟發展和世界旅遊發展中創造出新的業績。

4.可持續發展戰略

可持續發展戰略已經成為世界性和世紀性的話題,引起了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的廣泛關注和普遍重視。可持續發展並不是一個簡單的環境保護問題,而是從人類的總體社會生活和長遠發展的各個方面提出的。因此,可以從自然的、社會的、經濟的、技術的各個角度分別闡述,有關的定義有近百種。得到普遍認可和接受的是《我們共同的未來》的主持者於1987年提出的定義,即可持續發展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後代人滿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這個定義有三個要點:一是要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即無論富國、窮國,富人、窮人,都有生存權和發展權;二是要考慮後人的滿足,即達到代際之間的公平;三是要考慮環境和資源的承受限度。換句話說,就是要達到天人之間關係的長遠協調,而不能“吃祖宗飯、造子孫孽”。

旅遊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基礎是資源永續利用,核心是旅遊業發展中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在實施旅遊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政府的巨集觀政策和管理措施是決定性的因素,這就是在可持續發展思想中制度因素的作用。可持續發展戰略是旅遊發展戰略體系中的最後一部分,從長遠看,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以上所述的政府主導戰略、經濟增長點戰略、旅遊強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就其實質和重點來說,在整個旅遊經濟發展戰略體系中,政府主導型戰略居主導地位,起著決定作用;經濟增長點戰略的實質是產業規模的擴大與作用的增強,因為任何功能的變化都必然有規模的因素在內;旅遊強國戰略的實質是質量的提高與競爭力的增強;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質是效益,但不是單純的經濟效益,而是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的統一。因此,簡要概括,這四個戰略又可稱為主導戰略、規模戰略、質量戰略和效益戰略。就其內容關係來說,主導是手段,規模是基礎,質量是過程,效益是目的;而這四個戰略的融合和集中,就是一體化戰略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