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演講稿 > 發言稿

在全市科技、教育、人才大會上的講話

欄目: 發言稿 / 釋出於: / 人氣:1.03W

實施科教興市和人才強市戰略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在全市科技、教育、人才大會上的講話 (~年5月12日) 同志們:

在全市科技、教育、人才大會上的講話

今天召開的全市科技、教育、人才大會,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會議,對於我市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發展、跨越發展、協調發展,建設工業新城、生態綠城、旅遊美城、文化名城,建設現代化海濱城市有重大意義。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以鄧小平理論和“xxxx”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xx大、xx屆三中全會和xx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傳達貫徹省科技、教育、人才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貫徹落實市第四次黨代會精神,認真分析我市科技、教育、人才工作形勢,對我市科技、教育、人才工作進行總動員、總部署,明確目標任務,研究對策措施,加快發展科技、教育、人才工作,為我市與全省同步實現現代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撐、智力支援和人才保障。

市委、市政府對這次會議高度重視。希望大家集中精神,增強責任感,切實開好這次會議。對會上印發的三個文稿,大家要深入研讀,積極思考,認真討論,提出修改意見。大家要共同努力,把這次會議開成高質量、高效率的會議。下面,我先講幾點意見。 一、我市科技、教育、人才工作回顧 總的來看,近年來我市科技、教育、人才工作進步很快,對推動經濟社會快速、健康、協調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是喜中有憂,也存在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我市科技、教育、人才工作取得了明顯成績

建市以來,歷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科技、教育、人才工作,大力實施科教興市戰略,積極推進人才工作。一是召開會議,部署相關工作。這幾年,市委、市政府分別召開了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教育工作會,每年都召開知識分子拔尖人才工作會議,推動科技、教育、人才工作的健康發展。二是制定相關政策,教育工作方面,制定《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意見》,《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科技工作方面,制訂了《關於依靠科技進步推動產業結構升級的決定》,《陽江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陽江市科技興市十項工程實施方案》、《陽江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鼓勵投資開發建設的若干意見》。人才方面,制訂了《關於加強我市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及《XX-~年陽江市人才隊伍建設規劃綱要》。通過政策的規劃、引導、扶持和帶動,使我市科技、教育、人才工作在正確的道路上,穩步前進。三是資金支援。市委、市政府在財政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擠出資金,對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給予大力支援,XX年,全市普通教育經費總計6.09億元,其中預算內支出2.51億元,~年,兩項支出分別為12.3億元和4.8億元,增長了120%和91%。XX年,市本級科技(含人才)投入661萬元,~年達3443萬元,增長5倍多。這些努力取得了明顯的成績。

1、科技進步成效顯著。一是科技型企業發展較快。建立了22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107家省級民營科技企業,~年省級民營科技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73.9億元,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 %。二是企業科技實力不斷增強。4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1家省級農業科技創新中心落戶我市,全市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機構達70家。三是形成了一批區域特色品牌。其中有“中國馳名商標”1個,廣東省著名商標8個,省名牌產品7項。中國菜刀中心、中國剪刀中心、中國小刀中心、中國刀剪之都落戶陽江。四是企業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專利申請量連續5年居粵西地區首位,~年專利申請量達369件。科技進步有效推動了我市經濟增長,科技貢獻率達45.16%,我市綜合競爭力在全省三類地區居首位。

2、教育事業穩步發展。一是各級各類教育普及率迅速提高。1999年與~年相比,幼兒入園率由21.03%提高到48.61%,國小畢業生升學率由96.11%提高到100%,國中畢業生升學率由47.9%提高到58.88%,高中在校生由22610人提高到32162人,增加48.3%。XX年創辦了陽江職業技術學院,結束了我市無普通高等教育的歷史。二是辦學條件不斷改善。完成了293所薄弱學校、122所老區山區危房學校改造任務,每一所中學都配備了計算機室,並全部開設資訊科技課。三是教育質量明顯提高。從大學聯考情況看,1999年,我市上省專科線以上考生人數僅1904人,上線率僅為38.1%;~年,我市第三批以上考生上線人數達7126人,比1999年增加近4倍,上線率為74.5%,比1999年提高36.4個百分點。

3、人才工作有明顯突破。加大了人才資源開發力度,人才環境進一步優化,近年共引進多層次的各類人才近3萬人,人才隊伍增長速度較快,建市時全市僅有專業技術幹部1526人,~年達52516人,是建市時的34.41倍。

(二)我市科技、教育、人才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 由於我市基礎差,底子薄弱,經濟社會發展起步晚,起點低,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科技、教育、人才事業的發展,科技、教育、人才工作存在突出問題。

1、總量不足。科研力量薄弱,全市建立研究機構的企業不足一成,絕大部分工業企業沒有建立研究開發機構;教育規模不大,城鄉學校學位緊缺,學校班額過大現象普遍存在,國中畢業生升學率、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低於全省平均水平。人才總量不足,科技創新人才缺乏,專業技術人員的數量明顯偏低,每萬人中,專業技術人員僅為202人,佔總人口的2.02%,而東莞有1333人,佔13.33%;珠海有1000人,佔10.0%;肇慶也有242人,佔2.42%。

2、素質不高。科技發展層次不高,擁有全國著名品牌的企業很少,產品科技水平處全國、全省領先行列的不多,主要是貼牌生產和加工貿易。~年,高新技術企業22家,產品20個,工業產值42億元,而同是粵西地區的湛江市,有高新技術企業62家,產品189個,工業產值 62.32億元。學校辦學水平較低,教師隊伍總體水平偏低,學校優質學位不足,省一級中國小僅10所,總數量在全省排第17位。高階專業技術人員明顯偏少,全市具有高階職稱的1722人,僅佔總人數的3.3%;各類人才中,具碩士學位僅11人,博士學位僅1人。

3、結構不合理。科技資源分佈不合理,公共衛生、資源環境等社會發展領域比較薄弱,農業、農村,特別是老區山區科技資源嚴重缺乏。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少農村國小辦學條件十分落後,學校佈局不合理,各級各類教育發展不協調,高中階段教育、職業技術教育發展滯後,教師隊伍結構不合理,英語教師、資訊科技教師十分缺乏。人才分佈不合理,高階專業技術人員主要集中於教育和衛生兩大行業,佔全市總數的84%,而具有高階職稱的經濟管理專業的人員,全市僅有4人,海洋漁業系統只有2名高階職稱技術人員,與建設“海洋強市”的要求極不適應。 4、體制不完善。科技、教育、人才方面體制改革的力度不夠大,管理體制、發展機制缺乏活力。科技、教育人才與經濟有待於形成更緊密的結合。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機制尚未形成,利用高新技術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步伐緩慢。多元化的辦學體制還沒有形成,各級各類教育仍然是政府包攬辦學。科學的人才評價機制、人才激勵機制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人才的培養、引進、使用缺乏有效的組織和指導。 總之,我市科技、教育、人才工作的現狀,與我市增強發展後勁,加快發展,跨越發展,協調發展,與全省同步實現現代化的要求不相適應,與堅持以人為本,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不適應。我們要正視存在問題和差距,增強危機感和緊迫感,求真務實,真抓實幹,切實解決科技、教育、人才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

二、充分認識深入實施科教興市戰略和人才強市戰略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提高搞好科技、教育、人才工作的自覺性

當今世界,多極化趨勢曲折發展,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入,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在國內,長三角發展勢頭強勁,環渤海灣經濟區正在崛起,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正式啟動。在我省,珠三角大步領先,東西兩翼奮力追趕。在新一輪的區域發展競爭中,百舸爭流,不進則退,慢進亦退。而這種競爭,說到底,實質上是人才的競爭,教育的競爭,科技的競爭。世界各國、各個地區都把人才資源作為重要戰略資源,加大力度,運用各種方式和手段培養、爭奪人才,發展教育,推進科技創新。和發達地區相比,我市科技、教育、人才工作明顯落後。陽江要當好追兵,實現加快發展、跨越發展、協調發展,關鍵靠什麼?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靠教育、靠人才。 (一)實施科教興市戰略和人才強市戰略,是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邁向新階段的客觀要求。科技、教育、人才工作對經濟和其他社會事業的發展具有先導性、全域性性和基礎性作用。陽江要與全省同步實現現代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科技是關鍵,教育是基礎,人才是保障。縱觀人類發展的歷史,每一次重大進步,都是由科學進步而引起。當前的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其內在動力也是以資訊科技為代表的新技術革命。今後競爭力的差別,將越來越體現在科技發展水平上。誰擁有科技優勢,誰就贏得競爭主動權、贏得未來。科技競爭的背後是人才的競爭、教育的競爭。人才是科技進步最主要的推動力和先進生產力的重要開拓者,任何一項科學技術的進步,都是由人才來實現的,隨著科學技術在生產力中的作用越來越大,人才對生產力的推動作用也越來越突出。現在世界各國、各個地區不僅重視人才,而且把人才作為爭奪的最重要資源。教育是培養和輸送人才的搖籃,是知識傳播、創新和應用的基地。優先發展教育,是提高民族科學文化素質、為現代化建設提供人力資源支援的奠基工程。沒有教育的現代化,就不可能有經濟社會的現代化。 當前,我市正抓住大好的發展機遇,核、火、風、水“四電並舉”,努力打造廣東重要電力基地。事業的發展,需要一大批各方面的專業人才。可以說,我市正面臨人才緊缺的重要關口。另外,經過這幾年大打民營牌,我市民營經濟發展很快,民營企業已達3.7萬家,每月淨增60家。所以,從長遠發展看,不僅需要大批合格的企業家,還需要大批經營管理人才和大批專業技術人才,乃至大批熟練的技術工人。因此,必須站在全面推進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高度,在現代化建設的各個領域、各個方面都真正落實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思想,堅持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二)實施科教興市戰略和人才強市戰略,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促進我市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黨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強調以人為本,強調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指明瞭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發展道路、發展模式和發展戰略。從以人為本的角度看,我市實施科教興市戰略,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必須著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發展科技、教育事業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有效途徑。人的發展最重要的是人的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大力發展科技、教育事業,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科技、文化、教育的需要,培養有理想、有文化的現代公民,是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的重要體現。從全面、協調發展的角度看,科技、教育、人才工作是社會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力發展科技、教育、人才事業,促進社會全面發展,就是為了避免 “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問題。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看,在世界發展歷史上,有兩種不同的發展戰略選擇,一種是優先開發物質資源,一種是優先開發人才資源。其結果是,後者的優勢明顯地大於前者。因為從長遠看,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物質資源總是有限的,而人才資源是豐富無窮的。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我們必須更加註重依靠科技進步和創新,改善經濟執行的質量和效益,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汙染少、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所以,為當前計,為長遠謀,我們都必須深入實施科教興市戰略和人才強市戰略,把人力資源作為第一資源,著力提高全民素質,把人口壓力轉移為人力資源優勢,為我市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取之不盡的動力源泉。

(三)實施科教興市戰略和人才強市戰略,是促進三個文明協調發展,建設文化名城的必然選擇。大力發展科技、教育事業,加強人才工作,不僅是推進物質文明建設的重要手段,而且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工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對黨的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大力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是新的歷史時期的偉大任務。搞好科技、教育、人才工作,造就一大批適應新時代要求的

黨政人才,並且凝聚和吸納更多優秀人才進入我們黨的隊伍,這是加強各級領導班子建設,提高黨員隊伍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使我們黨永葆生機和活力的根本保證。積極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建設文化名城,必須大力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質,在全社會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援;必須大力促進城鄉文明建設,繁榮文化事業,繼承和弘揚傳統優秀文化,吸收和借鑑外地優秀文明成果,弘揚漠陽文化,培育新時期的陽江人精神;必須大力普及科學文化知識,提高人口的科學文化素質,建立現代文明的生產、生活方式,這也必須大力搞好科技、教育、人才工作。總之,人才是先進文化的創造者和傳播者,是政治文明的直接推動者和實踐者。三大文明建設各項事業,都必須以科學、教育事業和人才為基礎、為保證,都需要科技、教育和人才工作來推動、來支援。

三、明確目標,突出重點,加快發展我市科技、教育、人才事業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市要以“xxxx”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提高綜合競爭力和增強發展後勁,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加快發展科技、教育、人才事業,為我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現代化海濱城市,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智力支援和人才保證。

發展科技事業的目標和要求是,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科技創新機制,積極應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努力實現科技體制改革有新突破,在發明創造和自主創新上有新突破,在加速科技成果轉化上有新突破,在提高產業競爭力上有新突破。

發展教育事業的目標和要求是,建立結構優化、協調發展、適應現代化建設需要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和終身教育體系,高標準高質量普及義務教育,基本普及高中教育,大力發展高等教育,努力實現職業教育社會化,社群環境學習化,形成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學習需求的學習型社會。 發展人才事業的目標和要求是,把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作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發點,緊緊抓住培養、吸引、用好人才三個關鍵環節,創新人才工作機制,建立有利於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和充分發揮各類人才作用的體制、機制、環境,加強人才資源能力建設,推進人才結構調整,優化人才資源配置,促進人才合理分佈。 加快發展科技、教育、人才事業,必須著重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發展科技事業,全面提升科技實力和競爭力。一是完善科技工作體制、機制。要增強全民的科技意識,深入開展“科普”工作,推廣科學知識、科學精神、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要落實第一把手抓第一生產力的體制,加強對科技工作的領導。要加大對科技工作的投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髮展科技產業,建立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機制。要加快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繼續辦好企業工程中心和技術中心,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使企業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逐步提升企業的產品開發能力,逐步實現從跟蹤模仿為主向自主創新為主的根本轉變。要構建完善的科技服務體系,多渠道,多形式地為企業提供技術、資訊、人才、專案等方面的引導、諮詢服務。要進一步完善技術市場,發展各類科技中介服務。既大力鼓勵科技研發創新,更大力鼓勵科技引進、推廣與應用。要建立科技創新及科技推廣應用表彰獎勵制度,使有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政治上有榮譽、經濟上有實惠,社會上有地位。

二是大力實施科技創新工程。加快推進科技創新工作,繼續實施“陽江市科技創新9項計劃”,滾動實施“雙十工程”,大力推進企業的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營銷創新。認真轉化和應用省工業產業競爭力研究成果,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為傳統產業注入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使之成為新型新質的產業。切實抓好五金刀剪、食品加工、建材機電、紡織服裝、醫藥化工、傢俱編織等傳統產業的優化升級。積極實施名牌帶動戰略,培育一批擁有知名品牌和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實現由“陽江加工”向“陽江製造”的歷史性轉變。要大力發揮科技在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推進城鎮化建設中的巨大推動作用,以現代科技改造傳統農業,加快農業技術創新,提高農業的科技含量和農產品附加值,建立完善農業科技推廣網路,扶持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業現代化示範區建設,改變農村的生產方式,逐步實現農村的產業轉移,加快我市農村工業化、城鎮化建設步伐,促進城鄉協調發展。

三是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加大高新區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努力把高新區和各類園區辦成陽江發展新型工業的重要基地,引導企業和產業向園區聚集,形成以陽江高新區為龍頭、各縣(市、區)工業園為骨幹的園區經濟格局。加快發展臨海工業,重點推進豐源糧油公司糧油加工城建設,做好臨海石油、化工專案及臨海物流配送的規劃工作。有重點地支援一批先導性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努力辦好現有20家省、市級工程技術研發中心,擇優扶持年產值超5000萬元的工業企業組建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爭取在發展電子資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術、醫藥、海洋資源開發和環保工程等高新技術產業方面取得突破,促進工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工業化程序。要加快推進企業資訊化,以資訊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資訊化。要堅持高起點引進與消化吸收創新並舉,提高科技消化應用能力,實現科技產業跨越發展。

(二)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全面提高人口素質。一是積極推進教育改革。要深化辦學體制改革,對不同階段的教育,政府應當承擔不同的責任。義務教育要堅持以政府辦學為主,社會力量辦學作為補充。但對非義務教育,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切實改變政府包攬辦學的狀況,積極發展教育產業,實行更加靈活、開放、多樣的辦學體制和辦學模式,形成以政府辦學為主,公辦教育與民辦教育共同發展的新格局。要大力發展民辦教育,鼓勵和支援社會力量興辦學前教育、高中階段教育、職業技術教育和高等教育。要發揮名校的品牌效應,積極探索名校辦民校的路子,努力向教育集團化的方向邁進。要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要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堅決摒棄填鴨式、高壓訓練式等磨損學生思維、高耗低效的教學方法。要

加強和改進學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通過德育課、校園文化、社會實踐等生動活潑的形式,開展社會公德教育、法制教育、誠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特別要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使廣大青少年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學好知識、掌握本領,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合格的~人。

二是大力發展各級各類教育。要積極發展幼兒教育,每一個鎮至少建立一所幼兒園,逐步普及學前三年教育。要高標準、高質量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採取措施,積極做好義務教育階段,特別是農村國中學生的“控流防流”工作,確保適齡少兒100%入學就讀。要加快發展高中階段教育,要增建學校,擴大現有學校辦學規模,確保如期按省的要求完成普及高中教育的任務。要大力發展高等教育,鼓勵更多的人口進入高等院校讀書,辦好我市的職業技術學院和兩所電視大學。要努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和成人教育。職業教育要適合我市經濟發展需要,提高辦學規模和辦學效益,培養經濟建設的適用人才。農村成人文化技術學校要發揮多種功能,辦成農業科技的普及中心、推廣中心和指導中心,直接為當地經濟發展服務。要認真做好貧困家庭子女學雜費減免工作,保證沒有一個窮人的孩子因為無錢而放棄讀書的機會。要抓好特殊教育,使那些天生不幸的孩子也和健康的孩子一樣高高興興地學習。

三是為教育發展提供有力保障。要加大對教育的投入。要按照《教育法》的規定,確保教育經費的“三個增長”。要拓寬教育經費來源渠道,建立健全公共財政體制下的多元化教育投入體制。各級政府必須把各類學校的發展納入城鄉發展的總體規劃,對學校建設所需的用地指標優先安排,對學校建設所需求資金優先保證。要加大學校校舍建設力度,加快改造薄弱學校,改造老區山區危房學校,建設規範化學校。要按要求減免校舍建設收費。要採取非常有力的措施,切實解決中國小大班額問題。要按適度超前發展的原則,進一步推進我市教育資訊化現代化建設。要大力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規範教師的從教行為。要完善工作機制,落實經費,加強教師培訓和繼續教育工作,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要進一步深化學校分配製度和人事制度改革,形成資格准入、全員聘用、優教優酬、能進能出的機制,打破分配平均主義的“大鍋飯”制度和職務終身制的“鐵飯碗”制度,實現教師隊伍的動態管理。各級黨委、政府要創造條件,改善教師的工作、生活環境,要落實獎教獎學資金,落實教師完成工作任務以外增加工作量的加班補助,確保實行“一費制”後教師的待遇收入不低於同類地區其他財政供給人員。

(三)積極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大力推進人才工作。要堅持黨管人才的原則,切實加強對人才工作的領導,要充分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為做好人才工作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黨管人才,主要是管巨集觀、管政策、管協調、管服務,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做好人才工作,更好地發揮人才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的巨大作用,要改變過去那種用管理幹部的方式管理人才。要樹立科學的人才觀,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樹立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可成才的觀念,打破人才標準的狹隘思想,既堅持德才兼備的原則,又不唯學歷、不唯職稱、不唯資歷、不唯身份,不拘一格,不論資排輩,拓寬人才視野,擴充套件人才途徑,鼓勵人人都作貢獻,人人都努力成才。

人才成長要依靠培養,要把培養人才放在突出位置上。要突出重點,有計劃有步驟地培養造就一大批我市三個文明建設急需的人才。當前,要積極實施“五大培養工程”,即以提高行政決策能力和社會管理能力為核心,實施“黨政人才培養工程”;以提高戰略開拓能力和現代化經營管理水平為核心,實施“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培養工程”;以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為核心,實施“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工程”;以增強企業工人職業技能為核心,實施“工業技能人才培養工程”;以提高農業科技推廣應用水平和農業產業化經濟管理能力為核心,實施“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工程”。

抓好人才工作,創新工作體制和機制既是當務之急,又是一項長期任務。要堅決破除那些不合時宜、束縛人才成長和發揮作用的觀念、做法和體制,推動人才工作體制和機制的全面創新。要加快建立開放的人才吸引機制、科學的人才培育機制、合理的人才評價機制、公正的人才使用機制、有效的人才激勵機制。要樹立人才管理的法制意識,促進各類人才的培養、評價、選拔、使用、流動、配置和激勵的規範化、制度化、法制化。要遵循人才資源的開發規律,堅持市場配置人才資源的改革取向,加強和完善巨集觀調控,建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人才工作體制和機制。事業單位的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即將鋪開,要科學認識,正確對待,積極、穩妥地搞好這項工作。

人才的成長,人才的創業,需要良好的環境。各級黨委政府要繼續著力抓好環境建設,堅持環境立市,建設開放陽江、活力陽江、誠信陽江、綠色陽江以及平安陽江,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生態環境,使陽江成為高品味的人文家園,充分發揮環境的聚才作用。為了更好地吸納各類人才進入陽江,為了使各類人才更好地發揮作用,必須在全社會大力倡導“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思想,營造良好的人才氛圍。各級黨委和政府還要通過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盡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去感召和凝聚各類人才,團結一致為陽江的建設作貢獻。在做好本地人才培養、使用的同時,必須進一步加大優秀人才引進工作力度,以各種有效方式面向國內外大力引進各類優秀人才,增加我市人才總量,提高人才隊伍素質。各級黨委政府要切實搞好服務,做好“後勤”,把陽江建成人才聚居的良港,人才創業的樂園。

四、加強領導,落實措施,切實把科技、教育、人才工作落到實處

加強領導是抓好各項工作的關鍵。各級黨政領導必須從政治的高度,從對事業負責的高度,以求真務實、與時俱進的精神,明確責任,落實措施,按照省、市會議的部署,切實把科技、教育、人才工作落到實處。

(一)建立責任明確,一把手親抓的領導體制。一定要提高認識,統一思想,一定要把科技、教育、人才工作作為各級黨委、政府的“一把手工程”,而且成為“第一號工程,要制定科技、教育、人才工作發展的長遠規劃和實施方案,切實做到認識到位,領導到位,措施到位,切實把科技、教育、人

才工作落到實處。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切實把科技、教育、人才工作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列入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納入黨委和政府的任期目標,與經濟社會發展一起部署、一起實施。要建立完善目標責任,按照樹立正確政績觀的要求,進一步完善考核指標體系,繼續開展黨政領導幹部推動科技進步、發展教育實績考核。要建立人才工作報告制度,各縣(市、區)、市直各部門每年要向市委、市政府報告人才工作情況。

(二)建立統分結合,協調高效的工作機制。科技、教育、人才工作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必須形成黨委政府統一領導、部門齊心協力、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工作格局。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發揮領導作用,調動各部門和各方面的積極性,整合各種積極因素,形成強大的合力。科技、教育、組織、人事等部門,要發揮牽頭抓總的作用,認真覆行職責,工作積極主動,在推動科技、教育、人才工作中擔當起先鋒和主力軍的重任。各有關部門要發揮職能作用,抓緊制定配套政策和實施細則,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提供保障條件。

(三)營造人人蔘與,共同促進的社會氛圍。宣傳部門和新聞媒體要大力宣傳實施科教興市、人才強市戰略的重大意義,大力宣傳各地、各部門的先進經驗,形成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風尚。要鼓勵創新、寬容失敗,培育良好的社會環境。各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社會各界人士,要發揮各自優勢,主動參與,積極獻計獻策,形成人人關心,全社會都來參與、支援科技、教育、人才工作的生動局面,形成鼓勵人才幹事業,支援人才幹成事業,幫助人才幹好事業的良好氛圍,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在漠陽大地上競相迸發。 (四)樹立求真務實,狠抓落實的工作作風。要充分發揚真抓實幹的工作勁頭與工作態度,狠抓落實。要認真抓好本次會議精神的貫徹落實工作,以本次會精神統一思想,推動工作。要儘快將會議上討論的三個檔案修改發文,確保科技、教育、人才工作按計劃迅速推進。要制定完善的措施,確保科技、教育人才工作有章可依,規範發展。要加強督促檢查,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總之,要轉變作風,熱情服務,辦實事,求實效,推動我市科技、教育和人才工作邁上新高度。 同志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現代化海濱城市,科技、教育、人才工作必須先行,我們一定要堅定不移地實施科技興市戰略和人才強市戰略,全面推進我市改革開放各項建設事業。全市上下要統一認識,解放思想,齊心協力,銳意進取,紮實工作,努力創造科技、教育、人才工作發展的良好環境,開創我市科技、教育、人才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