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心得體會(通用18篇)

欄目: 心得體會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1.4W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心得體會 篇1

黨的xx大以來,我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重託,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加快推動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堅定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農業經營體系,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不斷增強,特色農產品供給質量顯著提升,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基本完成,鄉村治理和鄉風文明建設紮實推進,建成“業興、家富、人和、村美”幸福美麗新村21282個,貧困人口從20xx年底的750萬人下降到20xx年底的171萬人,貧困發生率由11.5%下降到2.7%,農民人均收入比20xx年增長70%以上,群眾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心得體會(通用18篇)

黨的十九大作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部署,順應了億萬農民的新期盼和農業農村發展新需求,意義重大、影響深遠。20xx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站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域性的高度,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全面部署,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行動綱領。總理作了具體部署,提出了明確要求。我們一定認真學習領會、堅決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堅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三農”工作總抓手,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高舉鄉村振興旗幟,奮力開創新時代四川“三農”工作新局面。

一、堅定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切實提高農業供給質量和競爭力。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提出的“四川農業大省這塊金字招牌不能丟,要帶頭做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篇大文章”的重要指示,突出抓好建基地創品牌搞加工等重點任務,加強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和糧食生產重點縣、現代農業林業畜牧業重點縣建設,到20xx年建成全國優質糧油基地、特色農產品供給基地、商品豬戰略保障基地。依託川酒、川茶、川菜、川藥、川豬等優勢產品打造“川字號”品牌,到20xx年建立“三品一標”農產品5600個以上。統籌推進農產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到20xx年建成全國優勢農產品加工基地、產值突破2萬億元。突出發展鄉村新業態,推進農業與鄉村旅遊、森林康養、電子商務等多種業態深度融合,打造民俗風情小鎮和特色美麗村莊,到20xx年建立新產業新業態示範縣100個以上,建成全國鄉村旅遊強省和森林康養大省。突出構建利益聯結機制,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服務體系,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注重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等模式,採取合同訂單、股份合作、託管寄養、聯耕聯種等辦法,帶動小農戶特別是貧困群眾就業創業,多渠道實現持續穩定增收。

二、堅定推進幸福美麗新村建設,打造生態宜居的美麗家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提出的“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全面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的重要指示,繼續實施扶貧解困、產業提升、舊村改造、環境整治、文化傳承“五大行動”,讓農民群眾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注重因地制宜分類推進,堅持保護傳統村落、改造舊村落和新建聚居點相結合,宜聚則聚、宜散則散,不搞一刀切,不大拆大建。突出地域和民族特色,結合易地扶貧搬遷、土坯房改造,分類推進藏區新居、彝家新寨、巴山新居、烏蒙新村等建設,推廣“小規模、組團式、微田園、生態化”模式,做到房前屋後“瓜果梨桃、鳥語花香”,到20xx年建成幸福美麗新村3.5萬個。注重提升鄉村治理水平,持續抓好法律“七進”和基層法治示範建立,深入推進“四好村”建立,辦好農民夜校,開展感恩奮進教育,激發群眾內生動力。積極擴大基層民主,引導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構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注重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突出抓好農村垃圾治理和廁所革命,推行“戶集、村收、鎮運、縣處理”城鄉環衛一體化模式,到20xx年全面完成農村廁所改造,實現農村垃圾處理率100%。

三、堅定推進農業農村改革,不斷激發“三農”發展動力活力。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提出的“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必須以改革為動力”的重要指示,繼續以放活土地經營權為重點深化農業農村改革,促進要素更多流向農業農村,啟用主體、啟用要素、啟用市場。建立現代農村產權制度,紮實推進集體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用5年左右時間基本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開展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多種方式盤活農村閒置房屋和宅基地。深入推進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和壯大集體經濟。建立農業農村投入保障體系,總結運用四川在脫貧攻堅中創新設立產業扶持基金、教育扶貧救助基金、衛生扶貧救助基金和扶貧小額信貸分險基金的做法,設立鄉村振興發展基金,引導社會資本投向鄉村。建立財政支農穩定增長機制,健全農村產權抵押融資配套政策和信貸擔保體系。加快形成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發展用地保障機制,每年將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的一定比例支援鄉村發展。建立人才流向鄉村機制,推進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建立涵蓋生產經營、社會保障、退休養老等保障政策的新型職業農民制度。推行“崗編適度分離”機制,激勵農業科技人員離崗領辦企業、允許兼職兼薪。實施鄉村人才培育聚集工程,打造一支規模巨集大、留得住能戰鬥帶不走的人才隊伍。

四、堅持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強化鄉村振興組織保障。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提出的“堅決把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的重要指示,健全完善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體制機制,堅持黨委統一領導、政府負責、黨委農村工作綜合部門統籌協調的領導體制,堅持由省委常委兼任農工委主任常態化,堅持黨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研究重大政策,審議重大投入、重大專案、重大工作等職能,強化黨委農村工作綜合部門牽頭協調、決策參謀、調查研究、推動落實等職能。建立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責任制,堅決貫徹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機制,建立並嚴格落實黨政一把手第一責任人制度。建立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考核制度,將考核結果作為衡量幹部實績的重要依據。加強“三農”幹部隊伍建設,嚴格按照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要求,在培養、配備、管理、使用上著力,全面提升各級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做“三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優先選派熟悉“三農”的幹部進入各級黨委和政府領導班子。在向全省所有貧困村和基層組織軟弱渙散村派駐第一書記基礎上,再向集體經濟薄弱村選派第一書記,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堅強保證。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心得體會 篇2

我有幸參加了這次由溫江區委組織部組織外出學習培訓班。在此期間,實地參觀了學習了--村、餘村、--村、--鎮、南湖紅船等點位。通過課堂教學和現場教學學習,我感覺受益匪淺。下面淺談幾點體會:  一、學習弘揚”紅船精神”  

此次培訓讓我們踏入南湖革命紀念館,通過影像照片和實物資料,睹物、思人、品史。在紀念館內,陳列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共產黨人,在不同歷史時期、在中華民族最緊迫、最危險的時刻,為國家的自由民主、民族進步和繁榮富強,做出重大努力、犧牲和貢獻的歷史物證。我們更要以此次參觀為契機,認真學習、深刻領悟黨的“十九大”精神,不斷錘鍊自我黨性,嚴格按照黨的要求開展工作實踐。  

二、學習先進--村  --村嵌在奉化與溪口之間的--生態旅遊區,它以”生態農業”、”立體農業”、”碧水、藍天”綠化工程,形成別具一格的生態旅遊區,在國內外頗享盛名。--村根據”擴大規模、完善功能、優化環境、提高品位”這一總體要求,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牢固確立”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的科學發展觀,結合旅遊業景點開發,把生態環境和村莊建設緊密相結合,實現村莊環境的持續優化。  

三、學習先進餘村  

實地參觀學習餘村,感受“綠水青山”發展之路。20__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同志到餘村考察調研時首次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論述。十多年來,餘村作為“中國美麗鄉村”的首批建設村,通過修編“村莊建設、村莊環境、產業提升”三項規劃,堅持把“經營村莊”理念貫穿始終,突出規劃引領、基礎夯實、特色彰顯,積極打造休閒產業的核心區。通過對中心村沿線立面改造,完善汙水處理系統等舉措,村莊環境煥然一新。深切感受到餘村的發展變化——如何從一個塵沙漫天的靠採礦為生的自然村發展為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水質優良的新興旅遊村莊。  

四、結合先進促發展  

通過學習,感受到我們村和他們的差距很大,結合本村實際,我們那些資源,條件,但是我們要發展村域經濟,就要做好幾點。一是,發揚“紅船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一個村能否較好、較快的發展要看是否有一個團結、辦事效率高、願意幫助群眾集體致富的黨支部和村委會。團結就是力量,即使個人的力量是那麼的微小,但一個團隊的力量凝聚起來那是驚人的。一村的幹部只要齊心向上、積極為群眾謀實事、辦好事,沒有幹不成的難事。二是,一個農村能否較好、較快的發展看是否有一個好的領頭人。我是一個村的帶頭人,要帶領村域堅持綠色發展,將我村現有60餘個林盤進行保護,林盤資源進行摸底核實,做好招商引資,發展綠色生態旅遊產業。  

在實際工作中,作為黨總支書記,積極牢記為人民服務這一宗旨,傾情奉獻自己的力量,熱情的為黨和人民服務,做一名稱職的書記。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心得體會 篇3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另一方面也為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指明瞭方向。

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個決勝期來看,可以說“鄉村振興”是新農村建設的升級版。黨的一系列方針政策都有繼承和發展的關係。從生產發展到產業興旺,從村榮整潔到生態宜居,從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從生活寬裕到生活富裕,在內容、內涵上都有提升,都有轉變。同時,鄉村文明的內涵要求也不一樣。

從開啟全面建設現代化新徵程這個角度來看。現代化建設新徵程,我們提出了新的戰略部署“鄉村振興”。這個戰略部署實際上是在我們開啟新徵程的時候新時期的“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它不僅是一場經濟社會的變革,而且是一次文化、生態的復興。它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它的目標導向就是按照現代化的要求,讓農業成為有希望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希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美麗的家園,也就是“鄉村振興”戰略是面向現代化的戰略部署。

鄉村振興靠的是產業,而產業要興旺、要發展,首先依靠的是人才。人才是第一資源,是實現創新發展最強勁的動力。從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增強農民致富能力,到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高廣大農民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都迫切需要科技創新,需要創新的領頭人,需要有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創新人才隊伍。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生態宜居是關鍵,鄉風文明是保障,治理有效是基礎,生活富裕是根本。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必然要求。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心得體會 篇4

1、工作目標

(1)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使用管理方面

按照《貴州省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管理辦法》用好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助推__縣鄉村振興工作。

(2)東西部扶貧協作方面

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精神,按照中央總體部署,圍繞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優化結對幫扶關係,創新協作幫扶方式,建立健全“雙向協作、多方共贏”的新階段東西部協作機制,堅持“兩個保持、三個加強”(保持資金投入力度和幹部人才選派交流力度,加強勞務協作、產業協作和消費協作),落實新階段粵黔東西部協作任務,實現仲愷高新區、__縣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3)防止返貧致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工作方面

紮實抓好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工作,確保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2、重點工作

(1)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使用管理方面

按照《貴州省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管理辦法》用好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助推__縣鄉村振興工作。完成各項考核指標任務。

(2)東西部扶貧協作方面

一是強化專案謀劃,提升資金幫扶成效。提早謀劃,完善東西部協作專案庫,實施好東西部協作資金專案;二是加強勞務協作。開展勞務協作培訓,充分發揮兩地互設的勞務工作服務站(點)作用,組織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跟蹤服務工作,定期組織招聘會,支援__縣當地龍頭企業等經營主體帶動就業,發揮扶貧車間作用,接續幫扶脫貧勞動力就近就業。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充分利用惠州市仲愷技工學校和仲愷技術職業學校資源,幫助__縣學生到技工院校就讀並實現穩定就業。三是加強產業協作。持續打造兩地共建產業園“__縣食用菌產業園”,協助組建集菌種研發和種植技術服務功能的服務團隊一個,組建食用菌產業發展專家庫,培育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省級龍頭企業5家,州級龍頭企業3家,撫育速生槐樹菌材林5萬畝,引進年加工能力5000噸鮮品的VF香菇脆片生產線1條,申報“__香菇”公共區域品牌一個。四是加強人才交流。打造示範醫院及示範校。持續加大兩地專業技術人才交流力度,開展組團式幫扶活動,開展專業技術人才培訓,打造1-2個示範醫院和示範校建設。五是加強消費協作。依託粵港澳大灣區市場優勢,深化消費協作。繼續發揮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認定等作用,推動品認證、溯源,幫助我縣農特產品銷售到東部幫扶城市5000萬元以上。六是推進鄉村建設。支援__縣發揮財政資金投入引領作用,撬動金融資金、社會力量參與,支援鄉村產業發展,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重點支援打造1-2個示範村。

(3)防止返貧致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工作方面

通過織牢“五張大網”、務必“三個到”、監測“兩級預警”、做好“一個訪”的“5321”工作法,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工作機制,常態化推行“四逐四準”大遍訪大排查大整改工作,圍繞農戶收入支出狀況、“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狀況開展動態監測,認真分析鞏固拓展脫貧成果方面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及時將存在返貧致貧風險的農戶納入監測幫扶,補齊短板,消除風險,做到易返貧致貧人口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切實防止返貧致貧。

3、工作措施

(1)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使用管理方面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脫貧攻堅成果鞏固與鄉村振興的有機融合、無縫對接。抓好產業振興,緊緊圍繞“一縣一業、一鄉一特、一村一品”,謀劃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專案庫建設工作,對帶動能力強,利益聯結機制緊密、與群眾生產生活緊密相關、資金使用效益高的專案予以優先安排,確保專案在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的同時有效推動農業產業向特色化、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綠色化發展。

(2)東西部扶貧協作方面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完善東西部協作黨政聯席會議制度,建立健全黨政及部門對接機制,明確相應責任,共同抓好落實。成立__縣推進東西部協作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同時掛粵黔協作辦公室。建立縣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縣東西部協作領導小組定期專題研究部署的工作機制。二是壓實責任,加強排程。對東西部協作重點工作開展情況進行月排程,所報表格需分管領導簽字後上報。三是強化工作宣傳。加大對東西部協作好的經驗做法、幹部個人先進典型事蹟及重大專案、重要政策、工作進展成效的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東西部協作輿論氛圍。東西部協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要定期報送東西部協作工作資訊和動態,及時展示工作成效

(3)防止返貧致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工作方面

一是加強部門協作。組織教育、衛健、醫保、住建、水利、移民、公安、人社、殘聯、農業農村、應急管理、市場監督管理、信訪等行業部門落實篩查預警責任,強化行業資料資訊共享共用,共同開展部門篩查預警和監測幫扶。定期召開研判會,研究制定應對措施,督促指導各鎮(街道)抓好落實。二是強化培訓宣傳。圍繞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工作的最新政策及工作要求,組織鎮(街道)、村級開展業務培訓,全面提升基層幹部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充分利用入戶走訪、村民大會等時機,採取多種手段,進一步加強政策宣傳,提高農戶政策知曉度。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心得體會 篇5

近期,我參加了縣委組織部主辦的-大學——金湖縣領導全域旅遊與特色小鎮建設專題研修班,既開闊了思路,又拓寬了視野,還增加了見識,感受良多,受益匪淺歷史悠久、聲譽卓著的高等學府,讓我們受到了一次洗-大學是中國聞名頂級學府之一,毗鄰聞名而又古老的西溪風景區的紫金港校區建築不致、環境優雅、學風濃郁。在那個地點,我們深切感受了--學的“以人為本、整合培養、求是創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精心安排的課程既有巨集觀理論,也有實踐案例;既有課堂教學,也有現場教學,通過教授的講課和參觀中的交流,使我們在學習境地上受到進一步的觸動。  

把握脈搏、實戰豐富的專家授課,讓我們得到了一次充電--建築科學設計研究院總規劃師陳安華,系統的講解讓我們領悟到特色小鎮的建立不僅是對小鎮本身具有重要意義,更應該將其放在新型城鎮化的背景下,為小都市培育、鄉鎮轉型進展、美麗鄉村建設提供動力支援。x-學生態規劃與景觀設計研究所所長嚴力蛟教授,從城鄉生態旅遊與休閒農家樂產生的背景、理念、案例介紹,增強了我們進展全域旅遊的信心。中國都市政府招商網會長周開疆教授,讓我們對全域旅遊有了全面、整體的認識,也學到了旅遊招商的新模式、新方法。x-學治理學院旅遊系副教授黃瀏英,通過千島湖、安吉等鮮活案例,大方激昂、如數家珍的演講,大夥兒聽的帶勁。產業鮮亮、活力迸發的特色鎮村,讓我們實現了一次衝擊。  

此次現場教學的所到之處,不管是美麗鄉村、田園綜合體,依舊特色小鎮,都讓我們實現了視覺上的衝擊、思想上的碰撞。深入分析不難發覺,--色小鎮建設具有四個特點。一是產業“特而強”。“特”是指聚焦資訊經濟、環保、健康、旅遊、時尚、金融、高階裝備製造等七大新產業以及茶葉、絲綢等歷史經典產業中一個產業,細分領域、錯位進展。“強”是指三年投入30~50億,培育“單打冠軍”。二是形態“小而美”。“小”就是規劃面積3平方公里,核心區1平方公里。“美”就是所有的特色小鎮按3A級景區以上標準建設,旅遊類特色小鎮按5A級景區標準建設。三是功能“聚而合”。“聚”就是特色小鎮都有產業、文化、旅遊和社群四大功能的聚攏。“合”就是四大功能都緊貼產業定位融合進展。四是機制“新而活”。“新”就是小鎮採取“寬進嚴定”的“創建制”,不搞“審批制”。“活”就是小鎮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的建立模式。  學思結合、學以致用的互動交流,讓我們獲得了一次啟發黨的十九大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結合今年國中央1號檔案提出的田園綜合體,省委提出的特色田園鄉村,縣委、縣政府“五縣共建”戰略要求,對我鎮進展作了一些設想:一是堅持高點謀劃,突出產業定位。--年國務院公佈《“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指出:積極促進健康與養老、旅遊、網際網路、健身休閒、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住建部等三部委檔案強調:特色小鎮原則上為建制鎮(縣城關鎮除外),優先選擇全國重點鎮。銀塗鎮是全國重點鎮、省重點中心鎮,建立健康特色小鎮是天時地利人和。二是堅持整體佈局,突出產業融合。積極構建“1+3+N”健康特色小鎮佈局,著力做好一產、二產、三產專案的組合,生產、生活、生態專案的組合。“1”即以銀集集鎮為主陣地;“3”即以淮建、塗溝、唐港3個集鎮為美麗鄉村示範點;“N”即實行健康+N個產業進展:+體育用品,建立國家級體育用品基地;+醫療養老,推進醫養一體化專案早日建成;+中醫藥,推進承開中藥飲片以及藥材基地、五星芡實特色村建設;+湖鮮美食,放大太明龍蝦、下河口漁家宴等品牌效應;+生態養生,加快建設森氧小鎮;+休閒農業,依託十里桃林規劃建設田園綜合體;+體育運動,依託高郵湖進展水上運動。三是堅持市場運作,突出產業招商。借鑑儀徵市新集中醫康養遊小鎮、劉集沐浴小鎮等模式,包裝一批專案整體打包、整體招商、整體規劃設計、整體開發建設。不管是碧桂園、華夏幸福等品牌民企,依舊中交、--建等央企國企,都將轉型的戰略指向“特色小鎮”。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心得體會 篇6

為期兩天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閉幕。會議圍繞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分析了“三農”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首次提出了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並清晰劃定了鄉村振興戰略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旨在“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家園,讓農民成為受人尊敬的職業”。

一、振興鄉村戰略解讀

(一)重申1個工作重心:解決好“三農”問題是全黨工作重中之重;

會議認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貫徹新發展理念,勇於推動“三農”工作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農業農村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為黨和國家事業全面開創新局面提供了有力支撐。

(二)明確1一個新提法:“三農”理論創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做好“三農”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是我們黨“三農”理論創新的最新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具體要做到8個堅持:

一是堅持加強和改善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為“三農”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障;

二是堅持重中之重戰略地位,切實把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落到實處;

三是堅持把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主線,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四是堅持立足國內保障自給的方針,牢牢把握國家糧食安全主動權;

五是堅持不斷深化農村改革,激發農村發展新活力;

六是堅持綠色生態導向,推動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

七是堅持保障和改善民生,讓廣大農民有更多的獲得感;

八是堅持遵循鄉村發展規律,紮實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

(三)繪製1張時間表: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

會議明確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任務:

到20__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

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

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

(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20字總要求: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會議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加快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五)指明1個方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會議指出,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何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

一是必須重塑城鄉關係,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

二是必須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

三是必須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走質量興農之路。

四是必須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

五是必須傳承發展提升農耕文明,走鄉村文化興盛之路。

六是必須創新鄉村治理體系,走鄉村善治之路。

七是必須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走中國特色減貧之路。

(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未來要幹好這10件大事

1、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

落實農村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政策,銜接落實好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的政策,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

2、完善農民閒置宅基地和閒置農房政策

完善農民閒置宅基地和閒置農房政策,深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深化農產品收儲制度和價格形成機制改革。

3、深入推進農業農村“放管服”改革

深入推進農業農村“放管服”改革,破除一切束縛農民手腳的不合理限制和歧視。

4、全面建立職業農民制度

匯聚全社會力量,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全面建立職業農民制度,加強農村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發揮科研人才支撐作用。

5、鼓勵引導工商資本參與農村振興

鼓勵引導工商資本參與農村振興,鼓勵社會各界人士投身鄉村建設。

6、公共財政更大力度向“三農”傾斜

建立健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財政投入保障制度,公共財政更大力度向“三農”傾斜;改進耕地佔補平衡管理辦法。

7、健全適合農業農村特點的農村金融體系

健全適合農業農村特點的農村金融體系,強化金融服務方式創新,提升金融服務鄉村振興能力和水平。

8、黨政一把手是第一責任人,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

建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責任制,實行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黨政一把手是第一責任人,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

9、加強“三農”工作幹部隊伍的打造

加強“三農”工作幹部隊伍的培養、配備、管理、使用,把到農村一線鍛鍊作為培養幹部的重要途徑,形成人才向農村基層一線流動的用人導向,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農村工作隊伍。

10、制定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

強化鄉村振興規劃引領,制定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部署若干重大工程、重大計劃、重大行動。

二、人大如何在振興鄉村戰略中發揮監督服務作用

(一)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行使好人大職權。認真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要求,把準人大工作重點和方向,依法行使好人大各項職權,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在我縣的深入實施。一是行使好決定權。把好財政預算審查關,積極支援政府對接國家政策,解除政府融資瓶頸,確保更多的資金專案投向鄉村振興戰略。同時,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的發展定位,認真開展調查研究,適時作出決議決定,把縣委關於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通過人大法定程式,轉化為全縣人民群眾共同意志和自覺行動。二是行使好監督權。按照“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新時代“三農”工作新要求,通過聽取審議有關專項工作報告、開展執法檢查、進行工作評議、組織專題詢問、督辦代表議案建議等多種方式,督促政府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方向,提高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貫徹落實“三權分置”的農村土地承包制度,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的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早日改變我縣農業農村落後面貌。三是行使好人事任免權。堅持黨管幹部和人大依法任免幹部有機統一,把好人事任免關,按照習近平總書記

“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的要求,真正把熟悉農業農村工作,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工作人員任用在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崗位上去。把鄉村振興戰略納入被任命人員供職承諾檢查重要內容,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凝聚起鄉村振興戰略工作合力。

(二)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揮好代表作用。我們要充分發揮人大代表與群眾聯絡廣、在群眾中有威信的優勢,引導代表主動作為,積極參與,切實發揮代表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積極帶頭作用,將人大代表鍛造成三農工作隊伍的重要力量。一要發揮代表的宣傳引導作用。組織人大代表特別是領導幹部代表深入農村宣傳鄉村振興戰略任務和要求,以及中央和省、州、縣委關於鄉村振興戰略有關政策部署,宣傳引導廣大農村群眾投身到鄉村振興戰略中,營造“人人蔘與,全民支援”的良好氛圍。二要發揮代表的帶頭示範作用。充分利用部分人大代表是鄉村發展“能人”、產業“大戶”的優勢,完善代表履職管理體系建設,開展“脫貧攻堅——人大代表在行動”活動,鼓勵引導代表帶頭創業,帶領群眾創業,以此來推動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增強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產業融合發展的引領作用;積極發揮人大代表在思想素質、個人品質、眼界見識方面的優勢,培育引導普通群眾在思想觀念、社會認知上得到提升,以此來激發群眾參與鄉村振興戰略的內生動力。三要發揮代表的橋樑紐帶作用。充分利用人大代表聯絡選民的有利條件,扮好群眾代言人角色,掌握社情民意,做好解疑釋惑,積極為當地黨委政府建言獻策,切實化解農村矛盾糾紛,積極推進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建設。

(三)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強人大自身建設。按照十九大報告提出的“使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成為全面擔負起憲法法律賦予的各項職責的工作機關,成為同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絡的代表機關”的要求,縣人大常委會要不斷內強素質、外塑形象,切實加強人大自身建設。一是提升服務能力。把黨的十九大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論述作為人大幹部學習的重要內容,堅持常委會領導帶頭系統學、深入學,全面學,把握精神要義,提高思想認識和政治站位。要堅持學以致用,把學習鄉村振興戰略與開展“兩學一做”等活動結合起來,通過真學真用、活學活用,切實增強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能力和水平。二是深入開展調研。根據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任務、工作要求和實施路徑,結合我縣工作實際,圍繞脫貧攻堅、“五網”建設、產業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等事項深入調研,準確把握“三農”工作實情,為縣委科學決策提供重要依據。三是服務工作大局。圍繞“讓農業強起來、農民富起來、農村美起來”的鄉村振興目標,堅持服從於全縣中心和重點工作,積極主動做好機關“掛包幫轉走訪”以及常委會領導掛聯鄉鎮及重點專案建設,為馬關縣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人大力量。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心得體會 篇7

近年來,農村發展問題受到黨和政府的日益重視,從過去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到現在的實現城鄉一體化,不同時期,國家對農業農村的發展都會做出相應的部署。而在如今,十九大報告中,針對農村的發展,又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就成為新時期指導農業農村發展的重要行動指南。

鄉村戰略的實施對當前我國農村發展至關重要。這將成為解決好“三農”、啟用農村活力、彌合城鄉差距的重要武器。從我國農村和城市發展的固有軌跡來看,農村發展在很長一段時間處在邊緣地帶,停滯不前。隨著城鎮化的發展、現代化的推進,不少鄉村,尤其是邊遠偏僻的鄉村,逐漸沒落、慢慢消亡。以至於每次談及農村問題時,農村人口流失、農村空心化、留守問題等,不可避免。特別是當前我國在開啟現代化建設的征程中,農村所面臨問題必須解決。所以必須要實現農村振興,讓農村重新煥發出應有的活力。如果沒有農村的現代化,沒有農村的活力繁榮,就不可能有國家的現代化,更不可能實現現代化強國的目標。

十九大報告中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了二十個字的總要求,即“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它分別從鄉村的生產發展、生態建設、精神面貌、社會治理、生活狀態這五個角度提出的具體要求。對於農村發展總體要求,曾在黨的xx屆五中全會上也有提過,當時是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背景下提出了“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總要求。相比較而言,此次“鄉村振興”戰略提出的要求更高。這二十個字的表述除了“鄉風文明”表述沒有變化外,其餘四句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以前強調“生產發展”,現在要求“產業興旺”,即不僅僅是發展生產,而且要求發展產業,從層次要求更高;以前要求做到“生活寬裕”,如今在即將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將要開啟現代化的征程的時代背景下,農民當然也要“生活富裕”;對於農村面貌,以前要求做到“村容整潔”,現在要求做到“生態宜居”,上升到生態環境的高度;以前鄉村要“管理民主”,現在則表述為“治理有效”,從一維主體的“管理”到多方參與的“治理”,所體現的正是當前社會治理模式的轉變。這些種種變化都是步入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必然要求。

如何來實施鄉村發展戰略?報告裡面提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當前“三農”問題仍然我國全面發展的短板問題,在即將開啟現代化國家建設的征程中,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戰略安排,這是堅持問題導向,補好發展短板的必然選擇。這就意味著未來在社會資源要素配置上尤其是公共服務資源的投入上向農村傾斜,為實現農村振興打好基礎。

報告中特別提出要“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這裡提出的“城鄉融合發展”,可謂是報告中的亮點。在過去“城鄉一體化”的提法上,再次升級,實現“城鄉融合發展”,即通過城市的發展帶動農村,農村發展來促進城市。在現代化的程序中,鄉村決不能處於從屬地位,將其看作城市化發展程序的墊腳石,而是要和城市處於一個平等的地位,相互融合,相互促進。所以,在過去長期的城鄉二元體制的發展模式下,未來我們國家試圖從制度建設、政策體系上開始著力,實現城鄉融合發展。

在農村的土地承包問題上,報告中提出“保持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這一政策安排,受到廣大人民群眾尤其是農民群體的熱烈支援。土地政策的連續穩定是農民安心搞生產的前提,土地承包期長久不變,從短期來看,可以讓農民消除疑慮,全身心的投入農業生產,長遠來看,這更有益於農業農村長期穩定發展。

鄉村的振興離不開基層的有效治理。報告裡提出,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這一政策安排是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中的“治理有效”的具體體現。其中自治是治理有效的基礎、法治是治理有效的保障,德治最終是融合在鄉村自治和法治中,是治理有效的內化與昇華。這三者各盡其能又相互銜接,共同構成鄉村治理格局。治理體系的執行最終要靠人來落實。人才是推動鄉村發展的最關鍵因素,因此報告中提出,要“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這就有利於把各行業中熱愛“三農”優秀人才吸納進來,充實農村工作隊伍,加強三農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農村不能成為荒蕪的農村、留守的農村、記憶中的故園。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必須要振興鄉村,使農業強大、農村美麗、農民富裕。這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環節,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客觀要求,也是新時代下回應農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心得體會 篇8

一、守住防止返貧底線,持續鞏固脫貧成果。一是嚴格按照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四個不摘”要求,從產業、就業、健康、教育、金融、公益性崗位到綜合保障、安全飲水保障、基礎設施建設等各項政策,做到用足用夠,落地有力,為我鎮持續鞏固脫貧成果提供有力保障。

二、產業引領,壯大集體經濟。因地制宜,大膽謀劃,促進農業特色產業發展。積極推動黨組織領導合作社專案,啟用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立足當地實際,聚焦特色產業,圍繞優勢產業,整合各類資源,著力提升產品質量,激發產業潛力活力。

三、補齊民生短板,合理構建民生保障新體系。帶領群眾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矢志不渝的奮鬥目標,我們必須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朝著實現群眾共同富裕的目標不斷邁進。一是要強化就業保障,不斷健全社會公共服務體系,積極搭建就業平臺,探索建立政府與企業勞動力需求的常態化合作機制,舉辦技能培訓班,促進農民就業創業。二是做實民生工程,不斷健全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關係、關注困難群眾,做到應保盡保,強化民生資金監管。三是重視教育事業,在教育資源整合的基礎上,努力改善學校教學條件,關心困難學生的成長成才,積極開展各類捐資助學活動。四是落實醫保政策。抓好新型農村養老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落實大病醫療保險,防止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

四、著眼生態宜居,不斷改善農村環境。統籌鄉村發展,大力實施基礎設施配套工程,突出抓好水、電、路、房等基礎設施建設,深入實施美麗鄉村建設、“進村入戶”道路建設和農田水利建設工程。不斷加大農村環境整治、改善生態和人居環境的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氛圍,確保村莊整潔有序、乾淨優美的人居環境。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心得體會 篇9

我是一名金融專業的大學畢業生,回鄉創業之前在一家知名通訊公司做業務員。20__年,因為母親生病,我放棄20萬元年薪的工作回到老家松林村,種植銀耳和食用菌。

20__年,我成立了黔江區義相食用菌種植股份合作社,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基地”的產業生產模式,村民以土地入股成立股份合作社,實行集中經營、抱團發展。20__年,我創辦的合作社種植菊花300多畝,種植銀耳2萬袋,純收入70餘萬元,帶動當地建卡貧困戶增收2500至3000元。我覺得,年輕人在農村廣闊的天地中大有可為,大有奔頭!當看到周圍群眾也跟著富起來,我也感受到了自己的價值。

這麼多年在鄉村,一直有個問題在心中縈繞,那就是如何發揮松林村的固有優勢,從有限的土地資源中獲得更大的收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是我這幾年在農村的深切體會。我所在的鄰鄂鎮松林村海拔1100餘米,山高坡陡,人均耕地少,冬天寒冷,實施機械化耕作的難度高,村民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在我看來,向綠水青山要效益,利用閒置的土地資源,依託良好的生態環境發展山地特色效益農業,是當前高山地區農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前段時間,我有幸作為鄉村振興報告團成員列席了市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當聽到會上提出“生態振興要在統籌‘三生’空間上精準發力”“發展山地高效農業、加快農產品品牌建設”時,我倍感鼓舞和振奮。

接下來,我想在發展立體效益農業方面進行探索,如將玉米、高山馬鈴薯與冬桃進行套種,同時發展林下土雞養殖,實現“一塊土地、多次收益”。依託高山氣候發展菊花種植和特色食用菌產業,利用農戶廢棄的稻草、玉米芯、玉米稈,按迴圈農業的現代化方式生產食用菌並利用烘乾脫水生產菊花茶,實現廢棄資源的再度利用。突出生態綠色特色,以“康養”市場作為產品的主攻方向,打造“容仙”生態產品品牌。著手打造1000畝菊花基地,建設集賞菊花、飲菊花茶、吃農家菜為一體的鄉村旅遊點,建設一個有影響力的立體效益農業示範基地。

發展要依靠鄉親,發展成果要惠及鄉親。鄉村振興戰略的出臺,讓我和鄉親們對未來的信心更足了,只要我們團結一致,共同努力,實現鄉村振興,建設美麗家園的巨集偉目標指日可待!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心得體會 篇10

4月1日出版的第7期《求是》雜誌發表書記的重要文章《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文章指出,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在鄉村振興的發展道路上,廣大黨員幹部要用拼搏的決心、剛強的意志、過硬的本領、無私的奉獻讓這條路上充分“精、氣、神、蘊”,一起奔赴與創造鄉村更加美好的未來。

接續奮鬥,綻放鄉村振興路上的“無限精彩”。

有句農家諺語是這樣說的,“人勤春早功不負”,這句話啟示我們在推動鄉村振興事業的道路上要謀劃在先、擔當在先、作為在先,下好“先手棋”,緊緊圍繞農業生產的目標任務篤定前行,在新的征程上用努力奮鬥凝聚力量、綻放精彩。“熱愛可抵歲月漫長”,黨員幹部要以熱愛之心、奉獻之志、擔當之能推動鄉村振興事業發展,發揮示範帶動作用,引領廣大群眾團結奮進新徵程,奠定良好的農業基礎。在新的趕考之路上,黨員幹部要錨定目標不放鬆,保落實、聚力量、促帶動、謀未來,以全力以赴的拼搏拼搏姿態躬身實踐,用對事業的熱愛凝聚逐夢的力量,接力前行、接續奮鬥。

無懼無畏,集聚鄉村振興路上的“深厚底氣”。

在疾風裡生出逆風飛翔的“翅膀”,在逆境中邁出逆行向前的“步伐”,在巨浪裡劃好勇往直前的“破浪槳,以無懼無畏的勇毅姿態開拓進取,讓鄉村振興發展的路子更廣更實。“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在新的趕考之路上,黨員幹部會面對各色的考驗,這些考驗是“鍛鐵之火”“鍊金之爐”,一切艱難險阻與挫折都是初心意志的“試金石”,黨員幹部要“主動上”,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勇於“跨欄”,在實踐的“大熔爐”中磨礪自我、錘鍊本領,以堅韌不拔的意志和信念創造出更大的業績,在奮鬥實幹中為實現農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

初心如磐,激發鄉村振興路上的“堅韌精神”。

“一臉汗水”“一腳泥水”的“一”字當頭彰顯著黨員幹部的拳拳為民之心。鄉村振興的發展與群眾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只有解決好群眾的難題、辦好群眾的實事,以“堅韌不拔”的精神攻堅克難,才能不斷提升服務群眾的質效。黨員幹部要深入群眾及時對接問題,不遺餘力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面對面地幫群眾算“長遠賬”,謀劃發展之路,打消群眾在思想上的顧慮;手把手教授群眾種養殖方法和科學技術,以好方法好技術為產業發展注入力量;心貼心地講解具體政策、專業知識和作物的生長習性、注意事項,讓群眾能聽得懂、用得好,增強群眾在產業發展上的能力水平,提振推動鄉村振興發展的信心與決心。

堅持到底,解鎖鄉村振興路上的“深刻蘊含”。

一顆顆吃苦耐勞的恆心,一個個功在不捨的身影,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沒有在平凡崗位上努力奮鬥、堅守盡責的奮鬥,就沒有鄉村振興道路上豐碩的成果。作為黨員幹部,在推動鄉村振興發展的過程中,要專注於事、奉獻為民,紮紮實實地擼起袖子、俯下身子,以執著之心摸索方法、探尋道路,以專注之心精益求精、不斷突破,不怕山巒巍峨、不怕村道曲折,以“紮根”之姿推動鄉村振興事業的穩步發展,讓群眾的“錢袋子”更鼓,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讓昂揚奮發的旋律奏響在鄉村廣袤的沃土上。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心得體會 篇11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黨管農村工作,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農民主體地位,堅持鄉村全面振興,堅持城鄉融合發展,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因地制宜、循序漸進。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重在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農村是一片廣闊的天地,大學生在農村和鄉村振興浪潮中必然會有發展。無論是發展原始種植型農業,還是發展新型創新型農業,農村的人才嚴重缺失都是值得關注的重點。農村政府應創造條件,讓從農村走出的大學生回到農村,為他們的未來發展提供良好的平臺,對其落戶農村、發展農村給予政策支援、資金扶持;農村大學生回到農村發展比城市人才到農村發展,有事半功倍之效。他們知道農村最需要什麼,也知道農村的真正問題,與村民溝通起來也更有親近感,更容易揚長避短,在鄉村振興中做出貢獻。

為了農村和鄉村振興,重在真心實意地把有志於農村發展的大學生推到更有發展前途的崗位上,不能因為他們年輕,因為他們只能到農村,沒有其他地方可去,就熱一陣冷一陣,或者有小家子氣,害怕大學生走在自己前頭,影響了自己的仕途。

善於從農村能人中發現和挖掘人才。農村大學生生於、長於農村,並在農村摸滾打爬了多年,對農村情況和農村需求瞭如指掌。加強對這些人進行定向培訓,並根據他們的發展及所作出的貢獻,為他們提供晉升、發展的更優通道,必然有助於鄉村振興加速提質,有助於他們在鄉村振興中不斷成長。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心得體會 篇12

站在時代的潮頭振臂高呼,點起科學真理的火把,照亮了一個時代;戰爭年代,千百萬有志青年、英雄兒郎投身革命,在_、周恩來的帶領下,拋頭顱灑熱血;建國伊始,華羅庚、錢學森等一批青年學者衝破重重阻礙,迴歸祖國,為國鑄重器。而我們,身處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刻,應積極投身於鄉村建設,學習秦玥飛,學習李忠凱,像280多萬駐村幹部一樣,紮根鄉村,奮戰在脫貧一線,讓青春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願得犧牲能壯志,浴血堅持創小康。也許有人認為大城市才有更多的機會,才能實現更好的發展,但在我看來,“事業靠人,業由人興”,在農村,在基層,有著更廣闊天地,更大的舞臺。

如今,鄉村振興戰略全面開局,鄉村振興的嘹亮號角已經吹響,正是有理想、有本領、有眼界的青年人大展拳腳,建功立業的時候。廖俊波為官一方,腳下有泥土,心間有真情,身體力行把黨的方針政策落實到基層和群眾中去;海歸學子秦玥飛放棄優渥的工資待遇,回到鄉村,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一批批青年教師支教一鄉,為閉塞的鄉村帶來朗朗讀書聲;一批批大學生村官回到基層,為鄉村振興帶來新鮮血液。_16歲到鄉村插隊,與鄉親們一起摸爬滾打,他曾說,在他一生中對他幫助最大的“一是革命老前輩,一是我那陝北的老鄉們”。在沃土上施展才華,在基層一線揮灑汗水,投身鄉村,大有可為。“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新時代的青年們,讓我們將責任握在手中,擔當放在心頭,用赤城熱血澆灌出一片美麗鄉村。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心得體會 篇13

一、要想做好農業農村工作,必須瞭解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形勢

30年的改革開放,農業在國民經濟的基礎地位越加突出,城鄉差別逐漸縮小,農業與工業緊密融合,國家對加強農業農村發展政治體系和財政支援體系近期遠期政策已具完備,多予少取放活長期不變的.政策、多項直補政策和農村轉移支付的穩定落實,給農業農業農村發展帶來了生機,發展農業農村的機遇已來臨,農業農業農村發展的黃金時期已經到來。

二、要想做好農業農村工作,必須瞭解國家支援農業農村的各項政策

近年來,為了加快解決"三農"問題,國家出臺了許多優惠政策,我們不但要了解其政策的內容,還要了解出臺這些政策的歷史背景和意義。要充分利用政策優勢,制定符合我們發展,具有市場競爭力,又具有優勢資源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生產專案,從而推進農業農村發展。目前國家支援農業產業主要是具有影響力、帶動面廣、經濟效益快的產業專案。一村一品、一鄉一業、一縣一業等特色農業專案,具有資源優勢的農業產業。我縣已獲得扶持的一村一品專案村僅35個,利用資金300餘萬元,只佔全縣農村的23。6%,一縣一業發展還處於起步階段。

同時,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興起,成為國家扶持農業農村發展的一個重要渠道。20__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要大力扶持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主體,這些新型主體解決了"誰來種地",解決了"人"的問題,提高了種地集約經營、規模經營、現代經營、社會化服務水平,增加了農民務農收入,體現了讓農業經營有效益,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體面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對儘快解決"三農"問題,推進農村農業的快速發展有積極意義。

三、要想做好農業農村工作,必須瞭解本縣農業農村現狀和優勢

多年來,農業農村發展很不平衡,現狀是:雜、小、散,無規模、無特色、無品牌、難以持續發展。農村建設上守舊僵化缺乏主觀能動意識,無規劃、無起色、無追求。地區自然優勢比較優勢資源不能充分利用,特色農業產業沒能發展起來,領導幹部思想守舊缺乏創新意識,農民經營意識淡化缺乏經營觀念。

我縣山多川少,全縣92%為山區,發展規模農業受到很大限制,而且耕地面積只有24萬畝,農作物播種面積只有16萬畝,人均播種面積不足7分地,這樣的農業基礎,要發展必須要樹立創新思想,將我們的區位、資源優勢發揮出來,發展都市農業、郊區農業、現代農業、特色農業。

20__年,我縣按照省市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結合我縣實際,提出農業產業化三年振興計劃,即圍繞一個目標、堅持兩個轉移、依託六大產業、統籌五化推進,全面提升我縣農業產業化水平,努力走出一條__特色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新路,為推動轉型跨越發展、建設美麗幸福__提供有力支撐。

圍繞"一個目標":即實現農民收入翻番目標;

堅持"兩個轉移":即積極引導和鼓勵工商企業向農業產業轉移,由資源依賴型向綠色生態型轉移;

依託"六大產業":即大力發展設施蔬菜、紅棗核桃經濟林、花卉苗木、畜牧養殖、農業休閒觀光旅遊、林下采摘六大產業;

統籌"五化推進":即堅持建設園區化、發展特色化、經營規模化、管理科學化、運營市場化。

作為基層幹部要充分認識抓好農業和農村工作的重要意義,實現又好又快發展,關鍵在農村,差距在農村,希望在農村。找準著力點——實現農民增收,有所作為,要在充分利用本鄉、本村的資源優勢上認真研究,拿出具體有效的措施和辦法,要把農業和農村工作擺在更加突出位置,進一步加大農業和農村工作力度。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心得體會 篇14

一、鄉村旅遊開發的發展現狀

近五年來,中國鄉村旅遊發展迅速,鄉村旅遊的消費群體擴大,已成為國內旅遊的一大亮點。中國的鄉村旅遊開發主要以農業觀光和休閒農業為主,並正向以觀光、考察、學習、參與、康養、休閒、度假、娛樂等為一體的綜合型方向發展。當前遊客參與率和迴游率比較高的鄉村旅遊專案是以“休閒光觀、農事體驗”為主要內容的民俗風情旅遊,且鄉村旅遊開發已經是我國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採取的重要舉措,鄉村旅遊扶貧作為新時期旅遊扶貧工作重點之一,充分體現了“造血式”扶貧方式。鄉村千畝基地的打造更大程度也是為了響應當前脫貧攻堅的號召,以農旅融合發展的方式,帶領群眾持續脫貧致富,實現全面小康。

幅員面積2.3373平方公里,全村10個社,總戶數459戶,總人口1296人,人均純收入1500元左右,村民收入來源比較單一,主要以種植和外出務工為主。目前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人數有41戶112人,以疾病、缺乏勞動力、缺乏資金為主要致貧原因。貧困戶已全部脫貧,在調查的過程中發現大部分貧困人口旅遊參與意願強,希望通過旅遊改變現狀。在旅遊開發扶貧的過程中主要是對這部分有意願、有勞動能力貧困人口的扶貧。村千畝基地目前已初具規模,但在發展中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

二、基地打造存在的問題

(一)基礎設施建設緩慢。基地的.旅遊基礎設施主要存在的問題有:一是旅遊可進入性較差。村基地距離縣城區車程約1個小時,公共交通工具班次少,如遇梅花觀賞旺季日均上千人無法滿足遊客需求。而基地現有停車位規劃有限,自駕遊的遊客有時候無法找到停車位而導致小汽車佔用公路停車,從而進一步導致出入基地交通不暢通、摩托車橫衝直撞亂停亂放等交通秩序混亂現象。二是基礎設施與遊客需求不配套。基地內公共廁所、飯店等基礎配套幾乎沒有,如果遇到緊急情況不利於及時解決。三是休閒設施尚未配套規劃。旅遊是一項耗體力的活動。遊客在長時間的步行觀賞美景或參加活動後需要有一個短暫的休息,而在基地環線暫未規劃適合歇腳的長椅、長凳或休息區。這對於老年人、孕婦和小孩等弱勢群體來說十分不方便。

(二)資金投入力度不夠。鄉村旅遊開發離不開資金的支援,長期以來農村金融發展嚴重滯後,導致農村金融滯後城市金融的非均衡局面出現,缺少投融資渠道制約了鄉村旅遊的發展。目前基地主要採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業主參與土地流轉、提供梅花苗木,農戶通過土地入股,可使用的資金量較少,後續的配套建設需要大量資金,但融資力度和吸收社會資本較難,申請專案支援資金力度也不夠,這嚴重影響了基地的打造。

(三)品牌效應不顯著。目前基地的目標客源主要是縣本地居民或者相鄰縣居民及部分學生,均以散客居多。基地還不具備一定的知名度,而且並沒有做過多的宣傳。遊客出遊的目的以消遣性旅遊為主而且購買旅遊消費品的意願並不強烈,梅花本身經濟效益也未凸顯,除了季節性觀賞外,沒有打造系列梅花產品供遊客購買。

三、千畝基地打造的有效措施

(一)完善旅遊配套設施。鄉村旅遊基地基礎設施功能要儘快完善,“吃、住、行、遊、購、娛”六要素要配套,並且提高周邊村的可進入性,改善村現狀交通條件,通過加寬提高現有道路等級、修建景觀大道等,從交通上貫穿周邊村,提高村莊可進入性,達到“進的來、散得開、出的去”的效果,加大旅遊景觀交通的規劃力度,實現“行路亦觀景,觀景亦行路”。從而充分發揮其地理位置優越性,依靠德遂高速建設契機帶來的遊客促進村旅遊業發展。

(二)加大融資投入力度。儘快制定整體規劃,可行性方案,按照“多渠匯流”的原則,多渠道解決鄉村旅遊融資難問題。一是積極向上爭取資金,根據政府投資走向,明確重點,做好配套工作,積極籌劃符合上級投資方向,又能體現地方特色專案規劃。二是積極引導當地群眾投資,在“吃、住、行、遊、購、娛”方面,動員當地群眾參與投入。三是積極招商引資,與實力雄厚的業主合作,吸收社會資本參加專案開發。

(三)打造品牌形象。樹立旅遊品牌形象必須要認清並解決現存的問題。對內積極加強旅遊配套建設,提升旅遊檔次,對外加大宣傳力度。可製作宣傳手冊從源頭上保護環境,拒絕亂折枝、亂扔垃圾等不文明行為,為基地打造一個更加舒適的生態環境。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等多媒體集中宣傳擴大知名度吸引更多新鮮的客源市場,打造品牌生態旅遊村,同時政府部門加強指導力度和管理作用,鼓勵當地居民參與發展生態旅遊,切實保障他們的利益,提高並調動他們參與的積極性。

(四)統一規範管理模式。鄉村旅遊業的發展要因地制宜統一規劃、通盤考慮。基地作為村鄉村旅遊打造的'重點物件,在統一規劃上,既要體現梅花元素,又要融合當地特色文化“巴蜀養生太極”,在環線配套設施建設風貌上應保持一致,避免建設風貌多樣化,做到生態保護、基礎設施建設、資源開發、旅遊創收等方面能形成一套完善的體系。同時要注重多樣性和特色性相結合,如可圍繞文化開發景觀、太極表演、太極創意體驗等,形成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良性互動機制。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心得體會 篇15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在市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上,陳敏爾書記提出鄉村文化振興要在“鑄魂強根”上精準發力。對於鄉村文化振興,我深有體會。

有了精氣神,才有真幹勁。鄉村振興既要看村民們的錢袋子鼓不鼓,更要看精氣神足不足。

20__年8月,我開始任榮昌區安富街道通安村黨總支書記。進村之初,我帶領村民們每月開展“通安大講堂”,讓他們自己談村裡的大事、議村裡的大事、定村裡的大事;開展“五星級文明戶評選”,以好家風帶動好鄉風;每週開展“送文化進院壩”,讓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覆蓋全村;開放有4000餘冊書籍的“農家書屋”,組織志願者團隊開展“小樹苗”工程,幫助留守老人、婦女收糧食,輔導留守兒童做作業;和村民一起制定紅白喜事公約,倡導文明鄉風……剛開始,村民們對這些活動不理解、不認同,甚至說“差不多就行了,做這些難道還掙得到金子。”我一邊聽著,一邊幹著,短短半年,通安村就變了,村容整潔、村風文明、社會和諧,成為遠近聞名的先進村,村民們從“不買賬”到主動參與,做事更起勁了,產業發展推進起來也順暢多了。

鄉風和煦,才能百業振興。參加鄉村振興報告團,更加堅定了我要在鄉村好好幹事創業的信心和決心。下一步,我要在全村繼續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培育特色文化品牌,以文化高質量發展推動鄉村振興。一是組織實施“美麗鄉村·通達陶都”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創新示範點建設,將黨建、紀檢、宣傳思想文化建設等內容融入其中,大力開展黨的方針政策宣講。二是提升農民文明素養,持續開展好媳婦、好兒女、好公婆等評選表彰活動,培育優良家風、文明鄉風;培育鄉賢文化,弘揚善行義舉;舉辦“夢想課堂”專題培訓,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管理中涵養現代文明素質。三是保護和發展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鄉村優秀傳統文化,帶領村民們充分發掘通安村“陶文化”底蘊,傳承農耕文明精髓,培養鄉村文化自信;依託宋窯、劉家拱橋兩個制窯遺址,精心打造集陶藝製作、陶藝體驗、陶文化傳播為一體的“特色民宿”陶藝村。

鄉村文化振興,需要廣大鄉村黨員幹部和群眾共同努力奮鬥,需要社會各界共同關注、支援和幫助。我相信,只要我們團結一致、共同努力,一定會讓農民群眾生活富起來,環境美起來,精神樂起來,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精神激勵、智慧支援和道德滋養!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心得體會 篇16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農村是全國的命脈所在,如果沒有農業、農村、農民,城鎮必將失去賴以生存和持續發展的基礎。“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建設美麗鄉村,長期以來一直是人民群眾的期盼。

民之所呼,政之所向。千百年後,人們所向往的村美、水清、樹綠的美麗鄉村正在成為現實。“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這些重要論述表明,“三農”作為國之根本的地位持續在加強。報告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促進農業發展、農村繁榮、農民增收的治本之策,必將進一步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建設“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鄉村。

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美麗鄉村建設是當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深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載體,在中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作為山川秀美、農業大市的懷化,我們更有希望的田野,更是大有可為。因此,要積極搶抓機遇、乘勢而上,著力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努力開創農業農村發展新局面。

首先,要堅持優先發展經濟。鄉村要振興,產業是根本。美麗鄉村應該是富足的鄉村,貧窮落後的山清水秀不是美麗鄉村。美麗鄉村建設要以經濟發展為動力支撐,特別要立足於農村當地的優勢資源,做大做強支柱產業,以專案帶動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我們不僅建立“美麗”,更要經營“美麗”;不僅打造景觀,更要打造產業,讓農村美起來,讓農民富起來。只有產業發展了,農村才能集聚人氣,形成良性迴圈,充滿生機活力。所以,要切實轉變發展方式,提高農業生產的質量和效益。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不斷延展農業產業鏈,提升附加值。培育農村新業態,走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路子。

其次,要注重保護生態環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是美麗鄉村的氣質,是美麗鄉村的外在之美,物質富裕而環境髒亂差同樣不是美麗鄉村。在過去經濟發展的道路上,以損壞生態環境來換取經濟發展的事例不勝列舉,尤其是在農村經濟發展中更加突出。當前,如何進一步處理好農村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需要地方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拿出切實可靠的解決辦法。要加大環境保護宣傳力度,提高廣大農村群眾環保意識;要加大農村面源汙染治理力度,降低農藥化肥的使用量;要規範畜禽養殖,科學合理處置畜禽糞便,等等。只有生態環境好了,才能確保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也才能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再次,要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經濟有了較大發展,廣大農村群眾的物質生活有了大幅度提高。對美好生活的渴求,特別是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愈來愈強烈。生活之美、生態之美、鄉風文明,內外兼修才算得上美麗鄉村。因此,在美麗鄉村建設中,要深刻認識當前農村社會風尚、村民素質、文化建設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深刻認識發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對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迴應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的重要作用,進一步增強抓好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緊迫感和使命感;要積極倡導尊老愛幼、鄰里團結、遵紀守法的良好鄉風民俗,提高農村社會的文明程度,形成團結、互助、平等、友愛的人際關係。著力培養新型農民,推動農村走上富裕、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發展道路;要積極迴應農民群眾對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大力繁榮發展農村文化,讓農民群眾享受到更加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努力把廣大農村建設成更有古道鄉愁、更加和諧穩定、更富人文情懷的美麗鄉村。

最後,要創新鄉村治理體系。科學有效的鄉村治理體系是全力助推美麗鄉村建設的保障。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並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治理體系,明確了新時代鄉村治理的新理念新思路,將更加有力地促進農村和諧穩定。要順應美麗鄉村建設的新定位、新要求和新機遇,充分發揮基層黨建的引領作用,加大農村基層幹部培養力度,充分發揮村集體和農民的主體作用,積極搭建新鄉賢與鄉村社會結構有機融合的平臺,構建兼具鄉土性與現代性的現代鄉村治理模式。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心得體會 篇17

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斷向縱深推進,但由於發展條件和能力的差異,也存在著不協調、不平衡問題。當前,農村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點是補齊農村這塊短板。廣大農村居民能否同步實現小康,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全域性。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農村全面發展和繁榮,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中之重。

還需要看到的是,我國是一個擁有近6億農村常住人口、城鄉區域差異較大的發展中大國。長期以來,在推進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程序中,農業農村現代化始終是短腿和薄弱環節。黨的十九大對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作出了重要部署。要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儘快補齊農業現代化這條短腿,彌補農村現代化這一薄弱環節,下大力氣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讓廣大農民充分分享現代化的成果。

(一)鄉村振興戰略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升級。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強調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同樣是20個字的要求,但有幾個方面已經根據新情況進行了調整,更好地體現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要求。作為一個重要的戰略原則,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就是要求我們要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二)鄉村振興的內涵十分豐富,既包括經濟、社會和文化振興,又包括治理體系創新和生態文明進步,是一個全面振興的綜合概念。鄉村振興的關鍵和重點是產業振興。因為只有農村產業振興了,才有可能創造出更多的就業機會和崗位,為農民增收和農村富裕拓展持續穩定的渠道。加快振興農村產業,首先,要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前提下,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全面推進農業現代化的程序。其次,要充分挖掘和拓展農業的多維功能,促進農業產業鏈條延伸和農業與二三產業尤其是文化旅遊產業的深度融合,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和農村新興服務業,為農民持續穩定增收提供更加堅實的農村產業支撐。

(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要有強大的科技和人才支撐。當前,農業科技投入不足,農業農村科技服務力量薄弱,農產品技術含量低,已經成為農業轉型升級和鄉村振興的重要制約因素。我國農業研發經費投入強度不僅低於許多發展中國家的水平,更遠低於主要發達國家3%至6%的水平。更重要的是,隨著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大批農村青年人不斷向城鎮遷移,農村人口老齡化和村莊“空心化”趨勢日益嚴重。要全面振興鄉村,就必須充分發揮科技和人才的引領作用,進一步加大農業科技資金投入,整合各方面科技創新資源,完善國家農業科技創新體系、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和農業農村科技推廣服務體系,依靠科技創新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新活力;同時,要激勵更多優秀的城市人才下鄉創業,支援和鼓勵農民就業創業,加強農村幹部、農民和新型主體培訓,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還需要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全面啟用市場、要素和主體,打通渠道,讓廣大農民最大程度地分享改革紅利。首先,要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保持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這將有利於推進農業的規模化經營和可持續發展,也給農民吃下了一顆“定心丸”。其次,要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切實保障農民財產權益,不斷壯大集體經濟。此外,還要完善農業支援保護制度,調整農業補貼方式,增強補貼的指向性和精準性,提高農業補貼的效能;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心得體會 篇18

基層幹部要像不知火一樣提高環境適應性,順應新時代發展形勢和工作要求,積極實現工作新定位,充分認識到鄉村振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時不斷培養自己在農村農業工作方面的專業素質,真正做到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以飽滿的熱情投身鄉村振興的主戰場,在希望的田野上展現新作為。不求人誇顏色好,重實績、抓實效,追求內在成色實現真發展。不知火果實呈倒卵形,果面粗糙,多有突起短頸,是名副其實的“醜柑”;但果汁糖度在13%以上,最高達17%,維生素C含量也遠高於同類水果。鄉村振興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基層幹部必須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域性出發,對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初衷有清醒的認識,要像不知火一樣“不求人誇顏色好”,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象工程;要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深挖農村群眾的實際需求,要一村一地有針對性地推進產業振興,一家一戶有實效性地幫助村民發展,讓希望的田野實現真發展。久積尺寸之功,用心一、積跬步,讓鄉村振興事業的薪火代代相傳。不知火花果同株,別有一番景緻:3到4月開花掛果,10到12月著色,次年2到3月果子成熟,兩代同堂。鄉村振興戰略高瞻遠矚,立足於當前謀劃於長遠2050年,致力於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並非權宜之策,也不可能靠一代人就能實現。基層幹部要認識到鄉村振興任務的艱鉅性、長期性,樹立堅定的陣地意識,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在鄉村振興的長征路上守初心、記使命,久久為功;在推進鄉村振興工作中,要蹄疾步穩、分步實施,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一代接著一代幹,像不知火年年花果交替一樣,讓實現鄉村振興的燎原之火生生不息。

鄉村振興戰略心得體會五

20__年4月11日至4月22日,我很榮幸參加我縣今年的在職幹部全員培訓,這是我入編以來第一次參加培訓,感到非常激動。通過黨校領導、專家教授的精彩授課,本人受益匪淺,思想覺悟有了很大的進步,也有自己的學習體會和感想。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提出鄉村振興戰略:“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推進鄉村發展,實施鄉村振興,對促進社會協調發展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意義重大。

13億多中國人中,有著近10億農民,農村成為了中國人口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民、農村、農業問題關係“幸福百姓”獲得感的提升,關涉“美麗鄉村”願景的實現,關乎“鄉土中國”的可持續發展。但隨著社會變革的急劇轉型,三農問題成為了我們心頭難以放下的牽掛。“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鄉村振興已刻不容緩,而只有讓人們願意回、回得去、留得下,鄉村振興方有希望。

鄉村振興,我認為農民必須富,讓人們願意回。鄉村若是“梧桐樹”,便會引來鄉賢遊子們這些“金鳳凰”,正所謂“家有梧桐樹,引來金鳳凰”。鄉村的振興發展的對“城歸”的引力第一要義就植根於農民生活的富足,從產業發展、社會保障、就業創業、社會治安、養老方面成為農民最為關心最為迫切的問題,只有為農民生活奠定堅實的生活保障,方才能調動農民工返鄉創業的積極性;與此同時,農民工返鄉,又能夠不斷促進廣袤鄉鎮百業興旺,以創業促就業、增收入,從而打開了農業現代化、城鎮化乃至新農村建設的新局面,從而又成為了鄉村振興的有力助推器。

鄉村振興,我認為農村必須美,讓人們回得去。農村是農民的家,每個人都期望自己的家能夠山清水秀,鳥語花香,改變農村環境,創造良好的人居環境,還農村以“鬆月夜生涼,風泉滿清聽”的隨意而居是遊子們的虔誠嚮往。而當農藥化肥的使用汙染了塊塊土地;當生活垃圾玷汙了彎彎清泉;當秸稈焚燒汙濁了朗朗晴空,鄉村的土壤、水體、大氣的汙染直接影響菜籃子、米袋子和水缸子的安全,何談夯實返鄉迴歸之基?失去了鄉村清新的空氣、乾淨的水質、安全的食品,鄉村振興就失去了遊子們的青睞,就失去了永續利用的戰略資源,何談鄉村振興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建設才是鄉村振興的依託。

鄉村振興,我認為農業必須強,讓人們留得下。興業致富是許多人逐夢的源動力,而守業安居則是廣大農業經營者的定心丸。鄉村留得住人才是鄉村持續振興發展的應有之義,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則是讓“城歸”留下創業守業的必由之路。當農業搭上“旅遊+”的快車,鄉村旅遊便為鄉村提供了“重塑”與“再生”的機會。隨著旅遊需求的多元,寧靜致遠,田園丹青的鄉村旅遊因其特有的魅力成為人們新的選擇,尤其是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及經濟邁入新常態、產業結構不斷轉型升級的時代背景下,鄉村旅遊將會有更大作為、更大擔當,方能不斷填充著鄉村振興的底色。

緣木求魚不可取,竭澤而漁不可行。全民期待“美麗鄉村”的今天,用富民之美給村民一個富足的生活條件,用生態之美給遊子一個身心休憩的家園,用強業之美給城歸一個勃勃發展的生機,只有走上富民、村美、強業的多贏之路,才會實現鄉村宜居安康的振興之夢。

鄉村振興戰略心得體會六

“四月春光好,正是讀書時”。在春光明媚的四月,我有幸到百年——西安交通大學學習,五天的培訓,讓我受益匪淺,彷彿經歷了一次文化之旅,一場視聽盛宴。培訓結束後,仍然回味悠長,也引發了我對於鄉村振興的一些思考……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歷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而鄉村振興就是要以農村經濟為基礎,努力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鄉村。我認為建設美麗鄉村始終都離不開文化。

文化是生態宜居的守護者。習總書記說美麗鄉村建設就是要“看的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鄉村的青山綠水是我們耐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中國自古以來就講究遵循自然法則而生存。繼承和發揚傳統的生態文明觀,讓人們懂得“仁民愛物”,發自內心崇尚自然,珍惜環境,才能從根本上守護住我們的青山綠水。

“鄉愁”對於鄉村來說是對鄉土文脈和故土文化的記憶。鄉愁可能是一棵長在村頭的古樹,可能是一間破舊的祠堂,可能是一出家鄉的戲曲,還可能只是一位兒時的玩伴。這就需要加強對遺址遺蹟、宗族祠堂、田野文物的開發保護,傳承鄉村文脈,讓村民在精神上有歸屬感。讓更多鄉賢回到故土推動鄉村文化的傳承,建設美麗鄉村。

文化是產業興旺的金鑰匙。鄉村產業無論是農業還是第三產業,都需要注入文化內涵,否則就不能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我們平利是女媧故里,中國名茶之鄉。當我們的茶飲產業注入文化內涵,整合品牌力量,平利的絞股藍和綠茶也會像西湖龍井、武夷山大紅袍一樣名揚四海。到那時,我們賣的就不僅僅是茶而是健康和文化。

談到鄉村振興就會想到鄉村旅遊。而鄉村旅遊的持續蓬勃發展,更要注重挖掘文化內涵。一個地方的歷史積澱、氣候環境、風土人情、飲食起居,風俗習慣等等構成了一個地方的地域文化,而這種文化帶給人們的是不同於其他地方的精神體驗。譬如,有人喜歡“大漠孤煙直”的蒼涼,有人喜歡“海上生明月”的意境。我們要做的就是深入挖掘本地的地域文化,讓每一個來平利旅遊的客人感受到這片土地與眾不同的魅力。

文化是鄉風文明的約束力。“仁義禮智信、誠孝檢勤和”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所在。習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在鄉村振興中,如果我們充分發掘鄉規民約、族譜家訓這些道德資源,發揮身邊榜樣的力量。讓向善向美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凝聚人心、引領道德、淳化民風,那麼“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鄰里和睦”等等都會成為村民發自內心的尊崇。

農村的公共文化建設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只有健全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才能保障村民的基本文化權益,提高鄉村文體活動質量,讓廣大村民在豐富的文化體驗中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和道德觀念。

《周易·賁卦·彖傳》中解釋文化,“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是有形的,更是無形的,它無時無刻都在影響著我們的“三觀”和生活方式,要想振興鄉村,就得以文化鑄魂。有了靈魂的鄉村便有了生機和活力,有了青山綠水和鄉愁,有了希望和未來。

鄉村振興戰略心得體會七

“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的重大任務,為億萬農民描繪了一幅美麗鄉村的現代圖景。現如今,各個鄉村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生活富裕等角度,推動廣大幹部群眾推動鄉村振興思路更明、幹勁十足。

十九大報告中關於脫貧攻堅工作和鄉村振興戰略的論述,讓我們進一步增強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心和信心。學習十九大精神重在領會重在實踐重在落實要做到知行統一,把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到各項工作中。

一、把十九大精神落實到決勝脫貧攻堅的奮鬥目標中。領導幹部要把脫貧攻堅當做當前的政治、的民生和最緊迫、最堅決的任務,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投身到脫貧攻堅中,全面抓好脫貧工作,各級領導幹部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完成此次考核任務工作。

二、把十九大精神落實好實踐好發揮好。省委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決定,縣委也制定了貫徹落實方案,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系統性、長遠性和近期目標,要堅定不移把生態保護擺在核心位置,像對待生命一樣呵護生態環境,著力解決環境突出問題。

三、把十九大精神落實到從嚴管黨治黨各項舉措中。新時代特色社會主義的方略第一條是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最後一條是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做好黨和國家事業前提在於黨的領導,保障在黨的建設,領導幹部要牢固樹立抓黨建就是抓關鍵的理念,把抓好黨建作為的政績,全面壓實“兩個責任”,堅決維護好習總書記的核心地位,要堅持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放在突出位置,推動黨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不擇不扣貫徹落實,要強化幹部管理,持之以恆整風肅紀高壓反腐,著力建設一支忠誠乾淨擔當作為的幹部隊伍。

四、把十九大精神落實到今年的各項工作任務中。脫貧摘帽需要各鄉鎮各部門互相配合,一定要早部署早謀劃,要趁著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的東風,全力以赴、全面動員,親臨一線督促指導攻堅克難解決問題。以一天也不耽誤的精神,全力抓好生態保護、脫貧攻堅、產業發展、重點專案建設等工作,確保各專案標圓滿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