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心得體會(精選17篇)

欄目: 黨員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7.43K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心得體會 篇1

主席同志在江西考察時強調: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現代化;在現代化程序中,如何處理好工農關係、城鄉關係,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現代化的成敗,要切實把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心得體會(精選17篇)

中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長期以來我國都是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援農村”的發展政策,新時期我們實現了總體小康,但是要實現全面小康,就一定好抓好鄉村發展,要充分認識關鍵在少數這一重要觀點和論述,抓好鄉村振興工作不能“一條腿長”“一條腿短”,要藉助“五條腿”齊發力才能順利抵達全面小康的幸福“人民公社”。

鄉村振興,核心要抓產業振興。發展現代農業,就要“固本強基”在結合我國農村實際的前提下,既要搞好平原地區的大機器生產作業,也要發揮“丘上林業,丘間塘,花田瓜谷果魚糧”的丘陵地區農業發展,要深度實現農村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構建鄉村產業體系。讓農業產業走上產業發展之路,走“規模化、機械化、融合化、集體化、常規化、網路化、產業化”的發展路子,讓群眾在大發展中憑土地和勞動力享受農產品的紅利,提高群眾的積極性;適時建設一批高標準、成規模的現代農業產業化示範基地和示範園區,引領農村產業發展,在農業生產中,打造匯聚生產、加工、服務和銷售於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化綜合體,逐步建立農產品的“直銷”路徑,讓群眾既掌握生產環節也掌控銷售環節,同時還明白市場需求環節,從而開展符合社會需求的農業生產活動。

鄉村振興,關鍵要抓人才振興。培養新型職業農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實現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的基礎。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要鼓勵大批具有農技專業的大學畢業生,深入基層、紮根基層、投入基層、奉獻基層,為農村一線發展注入專業技術血液;採取“授人以漁”的模式,利用夜間、午間農民空閒時間組織專家教授到農村開展巡迴培訓教學,著重以理論培訓、現場教學、問題簡答等方式豐富教學課程,全力解開部分農民文化水平不高的問題,尤其重視現場教學和案例講解,通過直觀的教學方式讓農民掌握種植技巧、領會發展思路、開闊行業眼見,大力培育新型化職業農民。

鄉村振興,重點要抓文化振興。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要站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齊發展的角度,進一步提升農民精神風貌,展現農村淳樸的風土人情,要善於挖掘農村最本質的道德情感、社會心理、風俗習慣、是非標準、行為方式、理想追求、家風家訓等民俗民風,要提高鄉村文化個體的綜合素質,著力加強鄉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加強鄉風文明建設,讓鄉村意識形態引領農民思想道德建設和基層文化發展;鄉村文化發展起來了,就能實現第三產業與第一產業的融合,讓第二產業有了更好的發展環境和條件,讓農村更有看頭、更有想頭、更有奔頭。

鄉村振興,基礎要抓生態振興。隨著現代農村發展,城鎮化規模不斷擴大,農村與城市的差別也在縮小,農村廢棄物隨處投放、垃圾不能及時清運和進行無害化處理的問題也比較突出。長期以來農村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留給人們的第一印象,這是農村的先天優勢。實現鄉村振興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要提高廣大農民群眾的思想覺悟和認識,不斷宣傳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要在農村採取建立畜糞尿、生活垃圾、危害性垃圾分類處理的垃圾桶,對垃圾進行科學無害化處理,要把農村最美好的生態環境優勢儲存好、利用好、規劃好、發展好,要在農村經濟發展的長河中,把宜人、宜居、宜旅遊的良好生態環境保護好。

鄉村振興,根本要抓組織振興。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農業、農村、農民的發展問題始終是黨最關心、最關切的問題。鄉村振興發展還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帶頭作用,農村基層黨組織強不強,基層黨員幹部工作能力行不行,直接關係到鄉村振興工作開展的好與壞。鄉村振興程序中,基層黨組織必須突出問題導向,著力破除積弊、夯實基層基礎,積極引導農村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創新工作方式,帶領群眾積極投身到農村產業發展程序中去,讓農村發展有帶頭人、有目標、有方向、有成效。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心得體會 篇2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中央從黨和國家事業全域性出發、著眼於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作出的重大決策,是統籌推進“無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重大戰略選擇,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新旗幟和總抓手 國家社會歷史程序告訴我們一個規律:“無商不富,無工不強,無農不穩”。農業作為一個國家最基礎的產業,它發展的水平高低關係到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高低,也是決定人民幸福度和滿足感的重要指標。我國農村地區老齡化嚴重,缺少勞動力進行生產,給農業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很大的隱患,依靠科技創新,是推動鄉村振興的可持續道路。

實現農業現代化,必然要求科技創新推動。科技進步是農業現代化的基礎,我國的廣大農村地區,尤其是在西部地區,農業機械化水平低,農業生產人力投入過高。大力發展科技創新,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的普及,打通了農村孤島融入現代經濟的通道,讓偏遠鄉村同外部世界實現了歷史性的互通。資訊科技、現代物流等技術手段,有效拉近城鄉之間的距離,現代醫療技術不斷提升農民健康水平,新一代生物技術、新材料等的發展,為鄉村真正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技術保障。

實現農村現代化,必然要求人力資源的創新。人是高新科學技術實施的載體,只有農村人力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們的新科技才能在農村地區真正的得到應用。鄉村振興要靠人才、靠資源;創新驅動的本質是人才驅動。在農村創造一個讓人才發揮才能的舞臺,是我們現在要解決的重要問題。深化加大農村人才體制的改革,出臺一系列的獎勵措施,支援和鼓勵我們的大學生、返鄉農民工、成功人士回到自己的家鄉進行創業,鼓勵他們在我國的農村地區進行創新性的工作,能有效的激發出我國農村的內生活力。同時,也要培育一批有文化、愛科學、懂技術、敢創新的新農民,為農村生產提供高素質的勞動力,保障人力需求,也是十分必要的。

鄉村振興是一個偉大的課題,它是脫貧攻堅的升級版。成功與否,關係到我們人民的根本利益,創新發展技術,打破常規思維,樹立大局觀念,埋頭艱苦奮鬥,相信我們一定會奪取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偉大勝利!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心得體會 篇3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和穩步實施,鄉村發展被擺放到了一個更高的高度,鄉村振興成就美麗中國。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該承擔起振興鄉村的重擔,助力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中國,從根本上說,是鄉土性的”,一個個兼有文化底蘊和現代文明的美麗鄉村才會展現一個最為真實的立體中國。由此看來,鄉村興則國家興,鄉村衰則國家衰。要讓中國屹立於世界,鄉村振興刻不容緩。鄉村振興戰略是時代的召喚,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選擇。鄉村振興,關鍵在人。在這樣一個大發展、大繁榮的時代,廣大青年應有大作為,大抱負,自覺主動肩負起鄉村振興的重任。領袖曾

多次寄語廣大青年:“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紮根人民,奉獻國家。”為響應領袖的號召,我國湧現出一批為鄉村建設做貢獻的積極分子——最美村官秦玥飛放棄了在美國工作的機會,毅然回鄉改善村民生活;“騎手”女司機嚴克美辭去上海工作,在崇山峻嶺中騎

出一番天地,為鄉村振興獻上自己的一份力。當“青年”遇上“鄉村振興”,可以繞道走,也可以迎難而上。後者的選擇讓理想有了鈣,靈魂有了根,技能有了平臺。青年投身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潮,把理想種到土地上,是最正確的報效祖國的方式。青年強則國家強,身處“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我們應把人生夢想匯入時代潮流,讓蓬勃青春與家國共振,我們應參與鄉村建設,為祖國發展無私

奉獻。農業鄉村如今是大有作為的廣闊天地。越來越多的青年志願者上山下鄉,20_年更有280萬駐村幹部奮戰在脫貧一線。參與鄉村建設是青年錘鍊堅強意志的過程,是回報祖國的重要途徑,也是我們建功立業的最好舞臺。我們應把個人理想與國家前途命運緊密聯絡在一起,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放飛青春夢、實現中國夢。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戰鼓已經擂響,鄉村振興、建設美麗中國絕不是一句空口號。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肩負起新時代的歷史擔當,切實為振興鄉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做出自己的貢獻。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心得體會 篇4

_指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方針,堅持這個總方針,就要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

這一總方針的提出,具有強烈的現實針對性。現在,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鄉村振興還有許多硬任務需要完成。比如,從近期來看,就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目標任務,實現農民人均收入比20_年翻一番,等等。必須採取超常規舉措,付出超常規努力,堅決把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落到實處,“在資金投入、要素配置、公共服務、幹部配備等方面採取有力舉措”。

鄉村振興,從腦中“一張藍圖”到眼前“一幅實景”,離不開強有力的資金支撐。把“真金白銀”投到農村,既是對城鄉發展歷史負責,也是對鄉村振興未來的擔當,無論是社會效益還是經濟效益都十分可觀。必須堅決破除支援“三農”“不划算”的錯誤政績觀,真正把農業農村作為財政優先保障領域,確保投入力度不斷增強、總量不斷增加、支農效能不斷提高。

我國城鄉發展失衡的一個重要因素是資源要素配置失衡,長期的城鄉二元體制放大了城市的虹吸效應,使農村發展處於嚴重的“失血”、“貧血”狀態。必須強化制度性供給,推動資金、管理、技術、人才等要素更多配置到農村去,讓人“流”入鄉、留在鄉,讓錢“流”進村,讓地“活”起來,為鄉村發展強筋健骨、輸血造血。

農村基礎設施不足、公共服務落後是農民群眾反映最強烈的民生問題,也是城鄉發展不平衡最直觀的體現。必須增強補短板意識,在教育、醫療、社會保障、基礎設施、人居環境等方面優先安排,構建起城鄉一體的公共服務體系,讓農民更好更多享受到國家發展紅利。

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與在城市工作相比,在鄉鎮和村一級工作的幹部往往“待不住、留不住”。要優先考慮黨的“三農”事業大局需要,在幹部配備和使用上樹起“優秀幹部到農業農村戰線去,優秀幹部從農業農村戰場來”這個風向標,引導八方人才投身鄉村振興。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心得體會 篇5

人才是社會幹事創業的第一資源。大學生則是人才當中最主要的力量。大學生都是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其素質和能力還是值得信賴的。近年來,不少地方對於大學生越來越重視。很多農村地區,長年難以擺脫貧困。關鍵還是在於人才方面出了不少問題。近日,一篇名為《讓大學生成為鄉村振興生力軍》的文章更是旗幟鮮明表達了大學生應該不斷為鄉村振興助力,促進早日實現鄉村振興的發展戰略。

很多貧困地區,貧窮和落後與人才的匱乏和短缺不無關係。貧困地區,受限於諸多的客觀條件,人才,特別是大學生難以在一些貧困的農村施展才能。更為重要的是,由於貧窮,導致對於很多鄉村在人才的政策和引入上也很缺乏甚至沒有底氣和勇氣。對於大學生的引才工作政策上的缺失,直接就造成了很多偏遠農村人才缺乏,而大城市往往有顯得人才過剩甚至飽和。這就是長期以來困擾很多偏遠農村發展的重要障礙。因此,加強人才工作,讓大學生不斷在鄉村振興上助力,往往就_多鄉村振興發展的問題。

新時代,是知識經濟時代。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早已深入人心。很多經濟發達的地區,之所以能夠保持快速、持久地高質量發展,人才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沒有大量具有能力和高素質的大學生不斷助力當地發展,經濟想要實現突飛猛進難以為繼。因此__村發展的瓶頸,就要不斷髮揮大學生的作用,讓大學生助力實現鄉村振興。

讓大學生助力實現鄉村振興,要積極打造可以讓大學生施展才能夠的事業平臺。很多農村地區,產業都比較落後甚至很缺乏,加上基礎設施也比較落後,導致很多大學生即使去了很多農村也難以有所作為。很多大學生到了這些地方甚至有種被埋沒、甚至最終被荒廢的情況。這樣的情況如果不解決,往往就會導致農村地區與城市的差距會越來越大,人才的匱乏問題必將長存。在一些農村地區,大學生來到這些地區,往往也留不住。因此,真正_區人才的問題,還是要不斷髮展事業平臺,讓大學生來到農村不會覺得是“遊一遊”。

大學生,是社會改革發展的財富,更是社會精英人才的重要組織部分。幹事創業,需要人才的不懈奮鬥,更是需要大學生不斷在幹事創業中不斷努力。鄉村振興,這是十九大國家的戰略部署,是保證廣大農村人民群眾實現脫貧致富的關鍵。作為這一重大戰略的實施,就需要大學生的不斷助力,為鄉村振興保駕護航。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心得體會 篇6

接續推進鞏固拓展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保持脫貧攻堅政策總體穩定,多措並舉鞏固脫貧成果。

行百里者半九十。戰脫貧、求振興都是增進人民福祉的“接力賽”。越到接近脫貧終點的關鍵時期,越要保持一鼓作氣、善始善終的攻堅態勢,從脫貧攻堅中總結經驗,穩紮穩打衝刺好脫貧攻堅“最後一公里”,將共同富裕的“接力棒”順利交接到鄉村振興。

激發內生動力,聚力跑好“第一棒”。脫貧攻堅,久久為功。防止返貧增貧關鍵在人,在於實施“扶志扶智”工程,從根本上改變“等靠要”思想,增強脫貧的內生動力。要通過農民夜校、文化下鄉、好人好事評選等載體,加強對貧困群眾的思想、文化、道德、法律教育,大力弘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感恩奮進的新時代鄉村文明新風尚,激發貧困群眾致富積極性和脫貧志氣;

要加強對貧困群眾的文化、知識與技術教育,增強其脫貧致富能力,真正實現從“被動扶”到“主動興”轉變,積蓄脫貧奔康的強大內生動力。

聚焦問題短板,整改提升“接好棒”。控制貧困戶增量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抓手。特別是在決勝脫貧攻堅的最後衝刺時期,一方面要重點攻克剩下的“硬骨頭”,另一方面要有效控制新增和返貧人口。要針對處於貧困邊緣的非貧低收入戶和非高標準脫貧戶,聚焦影響致貧返貧的問題短板,找準“病、學、災”等致貧返貧原因,劃定支出預警線、識別高風險農戶,劃定收入資格線、框定易返貧貧困戶,對識別出的易致貧返貧物件,因戶施策、分類提供保障措施,為贏得全域性夯實基礎。

強化利益聯結,產業扶貧“傳好棒”。脫貧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的起點。不能為了脫貧而脫貧,要在建立完善常態長效的脫貧致富機制、為鄉村振興奠定紮實基礎、統籌做好二者銜接上下功夫。發展產業、建立利益聯結是脫貧致富、實現長效脫貧,穩定鞏固脫貧成果的核心手段。要結合當地實際、因地制宜,充分發掘地方特色優勢,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優化產業佈局,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系、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有效拓展對接市場,助力產業換檔升級,壯大集體經濟,實現“輸血”扶貧到“造血”扶貧的轉變。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心得體會 篇7

近年來,鄉村振興精準扶貧等成為中央農村政策的關鍵詞,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響應領袖的號召,投身於鄉村建設。在我看來,這體現的是新時代青年們的熱血赤城與責任擔當。

任何一個時代,青年都是最具有活力和富有責任擔當的群體,青年強則國強,青年富則國富。領袖曾說:“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於硎。當代青年正生逢最偉大的時代,該勇擔重任,志存高遠,積極為國家和民族的發展事業做出新的更大貢獻,在奮鬥中釋放出具有時代價值的青春激情。

也許有人認為大城市才有更多的機會,才能實現更好的發展,但在我看來,“事業靠人,業由人興”,在農村,在基層,有著更廣闊天地,更大的舞臺。如今,鄉村振興戰略全面開局,鄉村振興的嘹亮號角已經吹響,正是有理想、有本領、有眼界的青年人大展拳腳,建功立業的時候。廖俊波為官一方,腳下有泥土,心間有真情,身體力行把黨的方針政策落實到基層和群眾中去;海歸學子秦玥飛放棄優渥的工資待遇,回到鄉村,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一批批青年教師支教一鄉,為閉塞的鄉村帶來朗朗讀書聲;一批批大學生村官回到基層,為鄉村振興帶來新鮮血液。領袖16歲到鄉村插隊,與鄉親們一起摸爬滾打,他曾說,在他一生中對他幫助最大的“一是革命老前輩,一是我那陝北的老鄉們”。在沃土上施展才華,在基層一線揮灑汗水,投身鄉村,大有可為。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新時代的青年們,讓我們將責任握在手中,擔當放在心頭,用赤城熱血澆灌出一片美麗鄉村。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心得體會 篇8

(一)偉大思想創造偉大實踐,浙江率先踐行“兩山”理論結碩果。

(二)“功成不必在我”、“一張藍圖幹到底”,浙江美麗鄉村建設方能成氣候。在浙考察學習期間,很少看到標語,只見杭州市中心矗立了一個醒目標牌“接力實施八八戰略,一張藍圖幹到底”。

(三)重生態優先、綜合整治,“千萬工程”切入換新顏。

(四)重文創策劃,用文化鑄魂,美麗鄉村內涵式旅遊成品牌。浙江省鄉村旅遊注重文創謀劃,講好歷史故事,散發人文氣息,吸引各方遊客,尚書幹村是此中翹楚。該村六百多年前出了一位禮部尚書,尚書幹村因此聞名。此後,尚書街、尚書閣、尚書檯一系列景點應運而生。隨後,該村深度挖掘,每年都舉辦尚書文化節,通過開展舌尖上的尚書文化、趣味農事活動、傳統文化體驗遊、美麗鄉村建設和經營交流等系列活動,不僅聚集了人氣,提升了知名度,而且濃厚的傳統文化,豐富了鄉村旅遊的內涵,實現了傳統文化和現代旅遊的融合共贏。

(五)抓融合發展,“五個鄉村”、“八個互促共進”作法值得借鑑。浙江省是美麗鄉村的首創地。近年來,浙江省以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為目標,堅持美麗鄉村建設與生態文明建設、文化建設、美麗經濟、新型城鎮化、社會建設、農村改革、美麗黨建、政府投入與社會投入八個“互促共進”原則,創新農民主體、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規劃引領的建設機制,在宜居鄉村、共富鄉村、人文鄉村、樂活鄉村、善治鄉村等“五個鄉村”為內涵的美麗鄉村升級版建設上取得顯著成效。

(六)強化組織、人才措施,美麗鄉村、美麗經濟快速發展有保障。鄉村振興首先是人才支撐。浙江鄉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極大提高,關鍵是人力資源開發得好,人才使用得好。近年來,浙江省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出臺了《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高水平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計劃》,明確從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科技人員創業創新試點建設、推進千萬農民素質提升、促進各類人才投身鄉村振興等方面,引進和培養了一大批人才投身美麗鄉村建設,實現了傳統農業發展與現代企業經營理念的良性互動,創造了多種鄉村振興的新模式、新經驗、新典型。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心得體會 篇9

國家社會歷史程序告訴我們一個規律:“無商不富,無工不強,無農不穩”。農業作為一個國家最基礎的產業,它發展的水平高低關係到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高低,也是決定人民幸福度和滿足感的重要指標。我國農村地區老齡化嚴重,缺少勞動力進行生產,給農業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很大的隱患,依靠科技創新,是推動鄉村振興的可持續道路。

實現農業現代化,必然要求科技創新推動。科技進步是農業現代化的基礎,我國的廣大農村地區,尤其是在西部地區,農業機械化水平低,農業生產人力投入過高。大力發展科技創新,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的普及,打通了農村孤島融入現代經濟的通道,讓偏遠鄉村同外部世界實現了歷史性的互通。資訊科技、現代物流等技術手段,有效拉近城鄉之間的距離,現代醫療技術不斷提升農民健康水平,新一代生物技術、新材料等的發展,為鄉村真正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技術保障。

實現農村現代化,必然要求人力資源的創新。人是高新科學技術實施的載體,只有農村人力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們的新科技才能在農村地區真正的得到應用。

創新驅動的本質是人才驅動。在農村創造一個讓人才發揮才能的舞臺,是我們現在要解決的重要問題。深化加大農村人才體制的改革,出臺一系列的獎勵措施,支援和鼓勵我們的大學生、返鄉農民工、成功人士回到自己的家鄉進行創業,鼓勵他們在我國的農村地區進行創新性的工作,能有效的激發出我國農村的內生活力。同時,也要培育一批有文化、愛科學、懂技術、敢創新的新農民,為農村生產提供高素質的勞動力,保障人力需求,也是十分必要的。

鄉村振興是一個偉大的課題,它是脫貧攻堅的升級版。成功與否,關係到我們人民的根本利益,創新發展技術,打破常規思維,樹立大局觀念,埋頭艱苦奮鬥,相信我們一定會奪取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偉大勝利!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心得體會 篇10

對最為基層的農村而言,如果沒有1個興旺的產業去支援其發展,就不可能有明顯的進步與提升,因地制宜,發展具有本地特點的產業,才能夠體現獨特性,才能夠可延續。

生態宜居是關鍵。

誠然如此,倘若只要金山銀山不顧及綠水青山,這隻能是走不可延續發展的老路,有悖於我們當前所提倡的綠色發展的理念。

鄉村文明是保障。

沒有1個好的投資或發展的外部環境,那末就沒有1個穩定的基礎,發展的條件是穩定,大環境的穩定就是最強有力的保障。

治理有效是基礎。

實現鄉村文明1方面是要依託我們正確的引導,積極的宣揚,從思想觀念上轉變本來落後的、不文明的行動,另外一方面就是要通過行之有效的治理途徑,從客觀上監督管理不文明等行動,從基礎上提供保障。

總而言之,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也就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5位1體。

鄉村振興戰略,是黨和政府對城鄉關係進行歷史性的重新定位,實際上是1個戰略轉型,即城鄉1體,農村優先,終究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類轉型說明,農村農業工作是中國全域性性、戰略性、決勝性的工作。

我們所有發展的目的都是為了改良民生,人民大眾生活水平的提升與否是檢驗我們改革發展的重要指標,只有實現了全面的生活富裕,才是從本質上實現了擺脫貧困的條件,從根本上實現了鄉村振興。

這幾個方面,環環相扣,相互聯絡,既是對先前“3農”工作的總結,也是對接下來鄉村振興工作的全面性的指點,只有我們1步1個腳印去推動,1個環節1個環節去落實,終將實現我們的鄉村振興。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心得體會 篇11

此次集體學習前兩個月,習近平總書記就曾作出重要指示,強調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位置。

定戰略、明思路、論辦法,習近平主席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系列重要講話,為開啟城鄉融合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新局面指明瞭方向。

鄉村振興,是關乎中國廣大農村群眾的切身利益,是國家在全面實現小康社會下的一項偉大工程,正逐步成為現實,一步一步的向著目標邁進。

振興鄉村,聚焦三農,需要解決面對的問題很多,從上抓起,嚴格落實《鄉村振新戰略規劃(20__-20__)年》的行動綱領。實施鄉村振新戰略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基礎;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關鍵舉措;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是健全現代化社會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選擇。

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當前,最突出的發展不平衡,是城鄉發展不平衡;最顯著的發展不充分,是農村發展不充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時代的呼喚,是解決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需要。解決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對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來說,就是要切實把習近平同志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作為行動指南和根本遵循。應認識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鉅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在農村,最大的潛力和後勁也在農村。在實現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的程序中同步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這樣的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才能經得起歷史和人民的檢驗。

鄉村振興要想取得突破性進展,遵循國家策略,提高農村的經濟收入是十分關鍵的,要想讓農民提高收入,一方面是加強農業的幫扶和現代化農業作業的發展,讓鄉村的土特產有銷路,開啟市場。另一方面是可以積極發展鄉村旅遊,帶動經濟收入。在發展的同時,同樣要貫徹國家的政策要求,強化環境保護意識,可持續發展。

國家重視農民,特設了農民豐收節,由此可以看出,國家重視農民的辛勤勞作,同時也為了農民的豐收帶來了許多好的政策,大力發展現代化農業生產的同時也要保留綠水青山,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業,提高農民的收入。在此同時,農村也要大力引進發展需要的人才,引入資金,大力發展具有代表性的、產業化的特色農產品。同時在網際網路的助推下,開拓網路市場,將市場擴大化。

要以科學、全面、實用、精準為原則,大力發展鄉村事業,圍繞中央一號檔案和鄉村振興戰略規劃提出的約束性指標、重大工程、重大專案、重大政策和重要改革任務,落實好鄉村振興的計劃,未全面實現小康生活努力,為了讓鄉村城鎮共同發展努力。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心得體會 篇12

近期,我參加了縣委組織部主辦的_大學——金湖縣領導全域旅遊與特色小鎮建設專題研修班,既開闊了思路,又拓寬了視野,還增加了見識,感受良多,受益匪淺 歷史悠久、聲譽卓著的高等學府,讓我們受到了一次洗 _大學是中國聞名頂級學府之一,毗鄰聞名而又古老的西溪風景區的紫金港校區建築不致、環境優雅、學風濃郁。在那個地點,我們深切感受了_大學的“以人為本、整合培養、求是創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精心安排的課程既有巨集觀理論,也有實踐案例;既有課堂教學,也有現場教學,通過教授的講課和參觀中的交流,使我們在學習境地上受到進一步的觸動。

把握脈搏、實戰豐富的專家授課,讓我們得到了一次充電 _省建築科學設計研究院總規劃師陳安華,系統的講解讓我們領悟到特色小鎮的建立不僅是對小鎮本身具有重要意義,更應該將其放在新型城鎮化的背景下,為小都市培育、鄉鎮轉型進展、美麗鄉村建設提供動力支援。_大學生態規劃與景觀設計研究所所長嚴力蛟教授,從城鄉生態旅遊與休閒農家樂產生的背景、理念、案例介紹,增強了我們進展全域旅遊的信心。中國都市政府招商網會長周開疆教授,讓我們對全域旅遊有了全面、整體的認識,也學到了旅遊招商的新模式、新方法。_大學治理學院旅遊系副教授黃瀏英,通過千島湖、安吉等鮮活案例,大方激昂、如數家珍的演講,大夥兒聽的帶勁。 產業鮮亮、活力迸發的特色鎮村,讓我們實現了一次衝擊

此次現場教學的所到之處,不管是美麗鄉村、田園綜合體,依舊特色小鎮,都讓我們實現了視覺上的衝擊、思想上的碰撞。深入分析不難發覺,_特色小鎮建設具有四個特點。一是產業“特而強”。“特”是指聚焦資訊經濟、環保、健康、旅遊、時尚、金融、高階裝備製造等七大新產業以及茶葉、絲綢等歷史經典產業中一個產業,細分領域、錯位進展。“強”是指三年投入30~50億,培育“單打冠軍”。二是形態“小而美”。“小”就是規劃面積3平方公里,核心區1平方公里。“美”就是所有的特色小鎮按3A級景區以上標準建設,旅遊類特色小鎮按5A級景區標準建設。三是功能“聚而合”。“聚”就是特色小鎮都有產業、文化、旅遊和社群四大功能的聚攏。“合”就是四大功能都緊貼產業定位融合進展。四是機制“新而活”。“新”就是小鎮採取“寬進嚴定”的“創建制”,不搞“審批制”。“活”就是小鎮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的建立模式。

學思結合、學以致用的互動交流,讓我們獲得了一次啟發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結合今年國中央1號檔案提出的田園綜合體,省委提出的特色田園鄉村,縣委、縣政府“五縣共建”戰略要求,對我鎮進展作了一些設想:一是堅持高點謀劃,突出產業定位。__年國務院公佈《“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指出:積極促進健康與養老、旅遊、網際網路、健身休閒、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住建部等三部委檔案強調:特色小鎮原則上為建制鎮(縣城關鎮除外),優先選擇全國重點鎮。銀塗鎮是全國重點鎮、省重點中心鎮,建立健康特色小鎮是天時地利人和。二是堅持整體佈局,突出產業融合。積極構建“1+3+N”健康特色小鎮佈局,著力做好一產、二產、三產專案的組合,生產、生活、生態專案的組合。“1”即以銀集集鎮為主陣地;“3”即以淮建、塗溝、唐港3個集鎮為美麗鄉村示範點;“N”即實行健康+N個產業進展:+體育用品,建立國家級體育用品基地;+醫療養老,推進醫養一體化專案早日建成;+中醫藥,推進承開中藥飲片以及藥材基地、五星芡實特色村建設;+湖鮮美食,放大太明龍蝦、下河口漁家宴等品牌效應;+生態養生,加快建設森氧小鎮;+休閒農業,依託十里桃林規劃建設田園綜合體;+體育運動,依託高郵湖進展水上運動。三是堅持市場運作,突出產業招商。借鑑儀徵市新集中醫康養遊小鎮、劉集沐浴小鎮等模式,包裝一批專案整體打包、整體招商、整體規劃設計、整體開發建設。不管是碧桂園、華夏幸福等品牌民企,依舊中交、_城建等央企國企,都將轉型的戰略指向“特色小鎮”。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心得體會 篇13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今後我國鄉村發展指明瞭方向和道路,是農民共享國家發展成果的重要體現,是黨對“三農”問題的重視和關心,體現了黨堅持為人民服務,堅持群眾路線。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為我們指明瞭新時代鄉村發展的方向和目標。當前,農牧民仍然是牧區的主體人群,而鄉村又是我們發展中最大的短板、難點和差距所在,基礎設施滯後、生產生活條件差、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水平低等問題仍然非常突出。我們要全面準確把握十九大報告提出的“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因地制宜做好振興鄉村的各項工作。

一是實現現代農業產業化。目前,我國農業發展方式仍比較粗放,傳統農業基本還是靠天吃飯。要改變這種現狀,就必須發展現代農業產業,走現代農業產業化之路。一方面,要改變傳統的小農經濟生產模式,實現農業生產過程的機械化,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另一方面,還要把先進的科學技術廣泛應用於農業,不斷完善農業的基礎科研、應用科研及推廣體系,不斷提高科技對增產的貢獻率,從而提高農業產品產量、質量,降低生產成本,實現生產技術科學化。

二是聚焦精準扶貧,加快提高農牧民收入水平。目前,扶貧工作在資金投入和政策支援下取得了長足進展,對多數貧困村和貧困戶來說,實現退出問題不大,下一步主要是黨委和政府要發揮好教育、宣傳、引導、組織、帶領、支援群眾的作用,讓貧困群眾實現穩定脫貧。提高農民自主脫貧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堅持“扶貧先扶志”理念,提振貧困群眾精氣神,加強政策宣傳,搞好解惑釋疑,通過參觀成功典型等形式,幫助他們更新觀念、開闊視野,樹立信心。改進幫扶方法,探索在產業扶貧上儘量讓貧困戶分擔點成本的做法,通過有效參與和投入,提高貧困戶發展的積極性和責任心。完善政策設計,在政策支援上適當引入競爭性機制,通過“早幹多支援,晚幹少支援”的政策安排,激勵貧困群眾不等不靠,積極主動地幹起來。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必須要振興鄉村,使農業強大、農村美麗、農民富裕。這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環節,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客觀要求,也是新時代下回應農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心得體會 篇14

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必須找準定位、持續發力,務實創新、開拓進取,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中展現新作為,在抓組織振興促鄉村振興上實現新突破。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政治組織,必須進一步強化政治屬性,突出領導核心地位,這是抓好農村基層黨建之魂。擴大黨組織有效覆蓋。對於符合組建黨組織條件的,做到應建盡建;

對於暫不具備組建條件的,加強黨的工作。注重創新組織設定,探索將黨總支設在產業聯盟上、黨支部設在產業協會上、黨小組設在產業聯合體上,不斷織密組織網路。推進黨組織的有效領導。黨組織要領導並支援其他各類組織依法依規行使職權,逐步健全完善以村黨組織為領導核心,黨群議事會為議事主體、村民委員會為執行主體、村務監督委員會為監督主體的“一核三體”執行機制。組織黨員有效聚合。嚴格落實“三會一課”等基本制度,全面推行“主題黨日”“黨員活動日”等做法,定期開展民主評議黨員工作,建立黨內關愛資金,增強廣大黨員榮譽感歸屬感。

基層黨建發展的歷程,就是不斷傾聽時代聲音、不斷髮現和解決問題的歷程。抓基層黨建,就要奔著問題抓、按照要求抓、結合實際抓。抓實抓活黨支部。強化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鮮明導向,分類抓好組織生活制度落實,讓黨組織能落實、好操作,讓黨員想參與、有收穫。堅持抓兩頭帶中間,深入開展示範點建立活動,每年倒排一批軟弱後進村黨組織進行迴圈化整頓。切實提升凝聚力。黨組織的凝聚力來自於聯絡服務群眾的質效,來自於在群眾中的影響力。要健全服務體系和鏈條,把農村群眾像石榴籽一樣緊密團結在黨組織周圍。

要把抓發展有機融入基層黨建每個環節、每個要素,落實基本制度要圍繞中心工作,開展組織活動要結合重點任務,發揮黨員作用要著眼群眾需求,確定黨建專案要立足發展難題。要加強對鄉村振興的組織領導。要把黨員、群眾和各方面力量組織起來,因地制宜發展集體經濟,以發展成效檢驗黨建成果。

把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好,把農村黨員幹部教育管理好,把農民群眾團結服務好,需要樹立強烈的使命感,真正把責任扛在肩上、工作放在心上、任務抓在手上。要強化責任擔當。把抓農村基層黨建作為分內職責,層層建立抓農村基層黨建的問題清單、任務清單、責任清單,把基層黨建和日常工作一同謀劃、一同研究、一同推進。把抓農村黨建工作成效作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綜合考核的重要內容,督促各級黨組織書記聚焦黨建主責,直接部署推進。要強化務實創新。加強調查研究,把形勢的變化分析透,把基層的訴求弄明白,把加強農村基層黨建的方向和目標理清楚,推動農村基層黨建順時應勢、固本開新。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心得體會 篇15

在中國,農業的發展不是一個單一的產業發展,更需農民與農村的協同跟進,即所謂的“三農”,“三農”是一個居住地域、從事行業和主體身份三位一體的問題,但三者側重點不一,必須一體化地考慮以上三個問題。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三農”問題關係到國民素質、經濟發展,關係到社會穩定、國家富強、民族復興。若是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者素質無法提高,農民的生活環境得不到改善,從事農業生產的`環境惡劣,就不能使農作物得到良好的培育,也不能提高生產效率與質量,更無法達到所謂的高質量現代化農業。因此,農業的發展,也可以說是建立在農村的發展與進步的基礎之上。作為現階段的農業發展也需要農村的現代化建設與實現與農業環境的協調發展,才能取得長遠的進步。

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體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這一重要的發展戰略是在新時期農村發展中提出的一項重要的發展理念,這一理念明確的指出了發展農村的重要性與緊迫性,提出了現階段“三農”問題的發展方向,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巨集偉目標提供了重要保障。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農民的生活水平與生活環境是_很關心得問題,而目前中國已經進入到了脫貧攻堅決勝時期,農村貧困人口的脫貧問題更是成為政府最關注的重點。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美好憧憬,關鍵就是要實現農村與城市的協調發展,補齊農村發展滯後的短板,建設好美麗鄉村,讓農村人也能夠共享改革開放的美好成果。

對於實現鄉村振興,十九大報告則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部署: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這比之前的統籌發展更加具體;明確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這無疑給廣大農業經營者吃下了一顆“長效定心丸”;提出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更是切中了農村人才短板的要害;等等。對於這一系列的新政策帶來的不僅僅是農村發展的新希望,更是實實在在的政策幫扶。

在十九大精神的正確指引下,在中國共產黨的這艘巨輪的領航中,我們將不忘初心、砥礪奮進、破浪而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心得體會 篇16

人才是社會幹事創業的第一資源。大學生則是人才當中最主要的力量。大學生都是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其素質和能力還是值得信賴的。近年來,不少地方對於大學生越來越重視。很多農村地區,長年難以擺脫貧困。關鍵還是在於人才方面出了不少問題。近日,一篇名為《讓大學生成為鄉村振興生力軍》的文章更是旗幟鮮明表達了大學生應該不斷為鄉村振興助力,促進早日實現鄉村振興的發展戰略。

很多貧困地區,貧窮和落後與人才的匱乏和短缺不無關係。貧困地區,受限於諸多的客觀條件,人才,特別是大學生難以在一些貧困的農村施展才能。更為重要的是,由於貧窮,導致對於很多鄉村在人才的政策和引入上也很缺乏甚至沒有底氣和勇氣。對於大學生的引才工作政策上的缺失,直接就造成了很多偏遠農村人才缺乏,而大城市往往有顯得人才過剩甚至飽和。這就是長期以來困擾很多偏遠農村發展的重要障礙。因此,加強人才工作,讓大學生不斷在鄉村振興上助力,往往就能解決很多鄉村振興發展的問題。

新時代,是知識經濟時代。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早已深入人心。很多經濟發達的地區,之所以能夠保持快速、持久地高質量發展,人才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沒有大量具有能力和高素質的大學生不斷助力當地發展,經濟想要實現突飛猛進難以為繼。因此解決偏遠農村發展的瓶頸,就要不斷髮揮大學生的作用,讓大學生助力實現鄉村振興。

讓大學生助力實現鄉村振興,要積極打造可以讓大學生施展才能夠的事業平臺。很多農村地區,產業都比較落後甚至很缺乏,加上基礎設施也比較落後,導致很多大學生即使去了很多農村也難以有所作為。很多大學生到了這些地方甚至有種被埋沒、甚至最終被荒廢的情況。這樣的情況如果不解決,往往就會導致農村地區與城市的差距會越來越大,人才的匱乏問題必將長存。在一些農村地區,大學生來到這些地區,往往也留不住。因此,真正要農村地區人才的問題,還是要不斷髮展事業平臺,讓大學生來到農村不會覺得是“遊一遊”。

大學生,是社會改革發展的財富,更是社會精英人才的重要組織部分。幹事創業,需要人才的不懈奮鬥,更是需要大學生不斷在幹事創業中不斷努力。鄉村振興,這是十九大國家的戰略部署,是保證廣大農村人民群眾實現脫貧致富的關鍵。作為這一重大戰略的實施,就需要大學生的不斷助力,為鄉村振興保駕護航。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心得體會 篇17

在我看來,這體現的是新時代青年們的熱血赤城與責任擔當。任何一個時代,青年都是最具有活力和富有責任擔當的群體,青年強則國強,青年富則國富。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於硎。當代青年正生逢最偉大的時代,該勇擔重任,志存高遠,積極為國家和民族的發展事業做出新的更大貢獻,在奮鬥中釋放出具有時代價值的青春激情。一代人有一代的責任和擔當,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

翻看歷史,五四運動發端於青年,陳獨秀、魯迅站在時代的潮頭振臂高呼,點起科學真理的火把,照亮了一個時代;建國伊始,華羅庚、錢學森等一批青年學者衝破重重阻礙,迴歸祖國,為國鑄重器。而我們,身處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刻,應積極投身於鄉村建設,學習秦玥飛,學習李忠凱,像280多萬駐村幹部一樣,紮根鄉村,奮戰在脫貧一線,讓青春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願得犧牲能壯志,浴血堅持創小康。也許有人認為大城市才有更多的機會,才能實現更好的發展,但在我看來,“事業靠人,業由人興”,在農村,在基層,有著更廣闊天地,更大的舞臺。如今,鄉村振興戰略全面開局,鄉村振興的嘹亮號角已經吹響,正是有理想、有本領、有眼界的青年人大展拳腳,建功立業的時候。廖俊波為官一方,腳下有泥土,心間有真情,身體力行把黨的方針政策落實

到基層和群眾中去;海歸學子秦玥飛放棄優渥的工資待遇,回到鄉村,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一批批青年教師支教一鄉,為閉塞的鄉村帶來朗朗讀書聲;一批批大學生村官回到基層,為鄉村振興帶來新鮮血液。在沃土上施展才華,在基層一線揮灑汗水,投身鄉村,大有可為。“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新時代的青年們,讓我們將責任握在手中,擔當放在心頭,用赤城熱血澆灌出一片美麗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