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鄉村振興戰略學習心得(通用18篇)

欄目: 學習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1.31W

鄉村振興戰略學習心得 篇1

人才是社會幹事創業的第一資源。大學生則是人才當中最主要的力量。大學生都是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其素質和能力還是值得信賴的。近年來,不少地方對於大學生越來越重視。很多農村地區,長年難以擺脫貧困。關鍵還是在於人才方面出了不少問題。近日,一篇名為《讓大學生成為鄉村振興生力軍》的文章更是旗幟鮮明表達了大學生應該不斷為鄉村振興助力,促進早日實現鄉村振興的發展戰略。

鄉村振興戰略學習心得(通用18篇)

很多貧困地區,貧窮和落後與人才的匱乏和短缺不無關係。貧困地區,受限於諸多的客觀條件,人才,特別是大學生難以在一些貧困的農村施展才能。更為重要的是,由於貧窮,導致對於很多鄉村在人才的政策和引入上也很缺乏甚至沒有底氣和勇氣。對於大學生的引才工作政策上的缺失,直接就造成了很多偏遠農村人才缺乏,而大城市往往有顯得人才過剩甚至飽和。這就是長期以來困擾很多偏遠農村發展的重要障礙。因此,加強人才工作,讓大學生不斷在鄉村振興上助力,往往就能解決很多鄉村振興發展的問題。

新時代,是知識經濟時代。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早已深入人心。很多經濟發達的地區,之所以能夠保持快速、持久地高質量發展,人才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沒有大量具有能力和高素質的大學生不斷助力當地發展,經濟想要實現突飛猛進難以為繼。因此,解決偏遠農村發展的瓶頸,就要不斷髮揮大學生的作用,讓大學生助力實現鄉村振興。

讓大學生助力實現鄉村振興,要積極打造可以讓大學生施展才能夠的事業平臺。很多農村地區,產業都比較落後甚至很缺乏,加上基礎設施也比較落後,導致很多大學生即使去了很多農村也難以有所作為。很多大學生到了這些地方甚至有種被埋沒、甚至最終被荒廢的情況。這樣的情況如果不解決,往往就會導致農村地區與城市的差距會越來越大,人才的匱乏問題必將長存。在一些農村地區,大學生來到這些地區,往往也留不住。因此,真正要解決農村地區人才的問題,還是要不斷髮展事業平臺,讓大學生來到農村不會覺得是“遊一遊”。

鄉村振興戰略學習心得 篇2

一、基本情況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胡陳鄉農業比重大,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勢在必行、至關重要。為此,特圍繞胡陳鄉推進鄉村振興工作以來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開展專題調研。

二、存在問題和不足

(一)資金問題成鄉村振興“攔路虎”

一方面,鄉村振興需要龐大資金,而胡陳鄉財政薄弱,難以長期支撐鄉村振興工作的開展。另一方面,出於物流等因素的考慮,好專案、大企業一般優先落戶開發區、城鄉結合部和交通樞紐地帶,胡陳鄉由於先天的地理劣勢,在招商引資上明顯缺乏競爭優勢。

(二)創新不足制約鄉村振興推進

目前,胡陳鄉由於創新不足,發展模式僵化,導致原有優勢不顯、發展後勁不足,最終拖慢鄉村振興進度。以旅遊工作為例,胡陳旅遊具有“點多、面廣、環境好”的特點,並且擁有農事節慶、休閒農業、戶外運動等三大資源要素,優勢突出。但是,由於創新不足,胡陳綠水青山等優勢未能得到有效的利用,且隨著周邊鄉鎮對鄉村旅遊的日漸重視,胡陳旅遊的優勢日益減弱。在調研中我們發現,今年胡陳桃花節外來遊客人數和去年相比,下降幅度在60%以上,其中流失的大部分遊客前往其他鄉鎮街道參加模式更新的櫻花節、油菜花節。

(三)群眾觀念有待提升

一方面,受傳統“小農思維”影響,大部分農民的思想觀念還停留在“抱地養老”、“抱房養老”的程度,農村一些閒置土地、房產難以通過集中流轉、整村入股等形式得到合理利用,最終導致花卉經濟、民宿經濟、觀光經濟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遭遇土地瓶頸。另一方面,一些相對比較成熟的農家樂、鄉村民宿經營業主因現代經營理念欠缺,產品服務比較單一,難以吸引中高收入人群用餐入住,所產生的經濟價值、綜合價值相對有限。

三、下步打算

(一)加強資金管理,強化招商引資

一方面,加強鄉村振興資金監管,做到專人管理、專款專用、定期稽核,確保每一筆資金都用在刀刃上。另一方面,加快提升全鄉道路交通建設網路,完善全域綠道功能,實現盛寧線力洋至胡陳段建成通車,爭取沿海高速互通連線線立項動工,推進鄉客運場站規劃建設,扭轉地理劣勢,強化招商引資競爭力。

(二)拓寬工作思路,增強發展後勁

一方面,積極組織鄉工作人員、村幹部、黨員、婦女代表等人員前往鄉村振興工作先進鄉鎮進行考察學習,開拓視野,拓展思路。另一方面,充分把握胡陳鄉現有優勢,通過改革試點等方式,“老瓶裝新酒”,積極探索胡陳鄉村振興新模式。

(三)改善群眾觀念,推進全民共建

一方面,通過村民說事、聊天長廊等平臺進行宣傳,在潛移默化中改變群眾觀念,啟用群眾主人翁意識,鼓勵群眾主動參與鄉村振興工作。另一方面,藉助光點小聚等活動,加強農家樂、鄉村民宿經營者之間的交流,並安排相應的經營技能培訓,提高經營者經營水準,努力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氛圍。

鄉村振興戰略學習心得 篇3

本次對調查過程中農民朋友反映最為強烈的問題作了必須的探討和分析,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類:

1、農田斷水頻繁,尤其是在乾旱季節,更為嚴重。

2、公路等交通設施的建設不是很完善,農民的出行很不方便。另外,由於公路等的不完善給當地的經濟也帶來了必須的影響。

3、農產品的價格較低,農產品給農民帶來的收入甚微。雖然近年來農產品的價格有所上揚,但是農業生產資料也在不停的上漲,與農業》投資相比,農產品的價格較為低迷,長此以往將對農民不利。關於問題的分析根據當地政府的基本狀況而言,由於在該地區設立的工廠和企業較少,所以稅收來源就不多了,另外又加之中央實施的稅費改革,對農業稅的免除,政府的財政收入就存在必須的問題。農產品的價格持續低迷的問題在全國的範圍內都普遍存在,這主要是由於農產品的供求關係所決定的。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口眾多,這勢必會導致農產品的供大於求的情形出現,從而出現“穀賤傷農”。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作為地方政府如果採用巨集觀調控的手段來解決這一問題的話,可能性不大,效果可能也不會很明顯,畢竟地方政府的管轄範圍有限,調控潛力也有限。對於貼合實際狀況的經濟發展之路,有下列幾個:花大力氣招商引資對那些擁有豐富的資源的地區,農民本能夠很好的利用這些資源來發家致富,但是由於資金不足,無力投資而使得資源無法很好的開發,為了很好的開發利用這些資源,招商引資當為首選。

另外,招商引資的另一個較大的專案是對農產品的生加工等方面。該地區的農產品在銷售的過程中幾乎沒有產生多大的附加值,然而,該地的農產品質憂、產量佳,所以如果再對其進行生加工,則會有很大的潛力。政府應當制定必須的優惠政策,力爭建立幾個龍頭企業,從而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用心推進農業產業化程序用心推進農業產業化程序,為農民增收注入活力。

一、是大力發展農業龍頭企業,充分發揮龍頭企業開拓市場、引導生產、加工增值、為農服務的作用。要採取切實措施,加大對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並致力於組建農業龍頭企業集團,增強龍頭企業的帶動潛力。

二、是大力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我們要把大力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與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結合起來,用心引導,扶持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健康發展。要以鼓勵引導廣大農民開展產銷聯合,組建多種形式的技術協會、資訊協會、流通協會為重點,透過這些市場中介組織引導農民進入市場,實現千家萬戶小生產與千變萬化大市場的有效對接。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優質高效農業政府要適當引導農民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儘快調整農產品品質、品種結構,發展特色產業。要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依靠科技進步,立足資源優勢,突出抓好品種、質量的結構調整,使農業由市場決定產量、需求決定品種質量的軌道上健康發展。同時也應當加大市場開拓力度,為農民增收創造條件。務必強化市場第一的觀念,下大氣力研究市場資訊、市場動態、市場容量和供求關係,超前預測,科學分析,按照市場經濟規律指導農業生產,利用時間差、地區差,擴大農產品銷售半徑,擴大農產品集散量。突出優質抓特色,狠抓調整促增效在市場經濟的形勢下,有特色,才能有效參與市場競爭並立於不敗之地。發展特色產業,推進農業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是新時期實現農民增收的主要途徑。

(一)抓高效特色種植業。

(二)抓綠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壯大農產品經營隊伍發展壯大農產品經營隊伍,一個產業能不能持續持久活力,還得看產品的銷路是否暢通。農業產品銷售要有超多的農產品經紀人,政府要針對本地區的具體狀況,培養農產品經紀人,擴大流通渠道。隨著農產品的價格上升,政府有關部門要加強農資市場管理,防止惡意哄抬農資物價,使農民增產不增收的現象防患於未然發展農商經濟合作社現階段,土地全部承包到戶,在土地不能大規模集約經營的狀況下,另闢途徑,透過農商合作社,關鍵要讓農民參與和經營,把一個個單一個體有組織的聯合起來,使某一特色產品構成規模、在規模的基礎上進行產業化經營,才能儘量降低市場風險,在產品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蔬菜、生豬、家禽、等都能夠透過合作形式構成拳頭產品,在市場上佔一席之地。只有到達產業化、規模化,才能進行農產品深加工,培育品牌農業產品,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另外,在某一產品到達必須規模、知名度後,政府要引導樹立名優品牌,進行註冊保護,以品牌開闢市場、拓展銷路。總結農村的繁榮,經濟發展刻不容緩。“三農”問題的核心在於“農民增收”,這一重大問題引起了全社會的普遍關注,政府也作了超多的工作已改善農民收入。我就本次的寒假社會實踐活動所調查的資料作了必須的總結和歸納,針對我地的實際狀況做出了發展經濟的幾看法:

1、花大力氣招商引資;

2、用心推進農業產業化程序;

3、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優質高效農業;

4、突出優質抓特色,狠抓調整促增效;

5、發展壯大農產品經營隊伍;

6、發展農商經濟合作社;期望能夠對當地的經濟發展盡一番力!

這次早已已結束,但它給我留下了許多思考,使我們這些讀聖賢書的人也開始關心窗外事。它時時刻刻提醒我,在生活著九億多農民的廣大農村中,還存在著許許多多這樣或那樣問題,經濟還不夠發達,政治體制還不夠健全,十分需要我們這些大學生為祖國的繁榮昌盛,為人民生活水平的整體提高,為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儘自己應盡的一份力,作出自己應做的一份貢獻!

鄉村振興戰略學習心得 篇4

一、20_年工作開展情況

(一)農村低保保障

一是全面加強農村低保專項治理。年初,按照省民政廳關於印發《全國農村低保專項治理方案》、市民政局關於印發《全市農村低保專項治理方案》要求,我市及時印發《市農村低保專項治理方案的通知》,並及時召開專項治理動員會和政策培訓會,大力排查整治農村低保領域的各類不正之風和違規行為,進一步提高全市農村低保規範化管理水平,切實加強農村低保工作作風建設。二是嚴格落實動態管理。按月及時將符合條件的農村困難物件納入困難群眾兜底保障範圍,把因病、因殘及其他臨時困難返貧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作為重點,實現了“應扶盡扶、應保盡保、動態管理”。每月保障金按時通過一卡通發放平臺發放到位。三是及時上調保障標準。根據上級檔案要求及時制定《市民政局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財政局市統計局關於調整全市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通知》,將我市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由每人每月380元調整為每人每月430元,調整後的標準從20_年7月1日起執行,更好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截至20_年12月,我市在冊農村低保保障物件3241戶,5444人,其中納入農村低保保障範圍的建檔立卡扶貧物件3660人,佔全部農村低保人數的67.23%。全年農村低保保障金累計發放66848人次、1635.68萬元,其中為建檔立卡扶貧物件發放保障金1000餘萬元,切實發揮了農村低保兜底保障作用。

(二)臨時救助

為切實提高臨時救助效率,我市於20_年建立了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截至目前分3批共下撥93萬元臨時救助備用金到各鎮街道,啟動緊急程式和人均救助金額不超過500元的由各鎮街道動用備用金及時救助。人均救助金額超過500元的由按月及時審批,通過一卡通發放平臺及時發放救助資金。截至目前,20_年共審批臨時救助291戶次,支出臨時救助金99.92萬元,戶均救助達3434元;其中救助農村戶籍165戶次,支出農村戶籍臨時救助金4.69萬元。為切實提高臨時救助效率,我市建立了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20_年分兩批共撥付給各鎮街備用金31萬元,確保各鎮街有充足的備用金及時救助基本生活陷入困難的困難家庭,20_年累計支出臨時救助金130.92萬元。

(三)農村特困人員

20_年1-12月,我市發放農村特困供養金1.175萬人次,共計金額621.1632萬元。為了加強對困難群眾的救助力度,切實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我市農村特困人員供養金標準於20_年10月起農村分散特困人員供養金標準由原來的400元/人/月調整為500元/人/月,20_年7月1日起農村特困人員供養金標準由原來的500元/人/月調整為559元/人/月,農村特困人員實行動態化管理,已全部按照應保盡保的要求,納入保障範圍,特困供養金也準確及時的發放到位。

二、20_年工作計劃

(一)繼續嚴格執行農村低保、臨時救助“應保盡保、應救盡救”原則,切實加強主動發現機制,織密救助網路,兜實民生底線,服務疫情常態化防控大局。將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包括受疫情和自然災害等原因致貧返貧的群體按規定程式及時納入農村低保或臨時救助保障範圍,科學合理確定救助資金額度,切實做到救助物件精準認定、救助額度科學確定、救助資金及時安全準確發放。繼續執行好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指導各鎮街通過運用臨時救助備用金的方式積極開展先行救助,切實提高臨時救助及時性和救助效率。

(二)紮實推進社會救助兜底脫貧行動,堅持“脫貧不脫政策”,對已脫貧且家庭人均收入超過低保標準的建檔立卡扶貧物件,按實際情況給予不超過12個月的漸退期。密切關注已脫貧人群中收入不穩定、增收能力弱、返貧風險較高的群體及低保邊緣群體,符合條件的及時給於救助,確保兜底保障“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三)積極做好相關配合協調工作。此外我市將充分發揮區位優勢,積極主動密切同青白江區溝通協作,做好成德同城化先行融合區發展戰略下的社會救助融合發展工作。

(四)繼續嚴格按照上級檔案要求做好睏難群眾救助工作,對農村特困供養人員實行月動態化管理,同時也會根據上級相關檔案的要求及時做好睏難群眾救助工作的調整,保障好睏難群眾的生活。

鄉村振興戰略學習心得 篇5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著眼於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作出的重大決策,是統籌推進“無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重大戰略選擇,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新旗幟和總抓手國家社會歷史程序告訴我們一個規律:“無商不富,無工不強,無農不穩”。農業作為一個國家最基礎的產業,它發展的水平高低關係到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高低,也是決定人民幸福度和滿足感的重要指標。我國農村地區老齡化嚴重,缺少勞動力進行生產,給農業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很大的隱患,依靠科技創新,是推動鄉村振興的可持續道路。

實現農業現代化,必然要求科技創新推動。科技進步是農業現代化的基礎,我國的廣大農村地區,尤其是在西部地區,農業機械化水平低,農業生產人力投入過高。大力發展科技創新,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的普及,打通了農村孤島融入現代經濟的通道,讓偏遠鄉村同外部世界實現了歷史性的互通。資訊科技、現代物流等技術手段,有效拉近城鄉之間的距離,現代醫療技術不斷提升農民健康水平,新一代生物技術、新材料等的發展,為鄉村真正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技術保障。

實現農村現代化,必然要求人力資源的創新。人是高新科學技術實施的載體,只有農村人力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們的新科技才能在農村地區真正的得到應用。鄉村振興要靠人才、靠資源;創新驅動的本質是人才驅動。在農村創造一個讓人才發揮才能的舞臺,是我們現在要解決的重要問題。深化加大農村人才體制的改革,出臺一系列的獎勵措施,支援和鼓勵我們的大學生、返鄉農民工、成功人士回到自己的家鄉進行創業,鼓勵他們在我國的農村地區進行創新性的工作,能有效的激發出我國農村的內生活力。同時,也要培育一批有文化、愛科學、懂技術、敢創新的新農民,為農村生產提供高素質的勞動力,保障人力需求,也是十分必要的。

鄉村振興是一個偉大的課題,它是脫貧攻堅的升級版。成功與否,關係到我們人民的根本利益,創新發展技術,打破常規思維,樹立大局觀念,埋頭艱苦奮鬥,相信我們一定會奪取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偉大勝利!

鄉村振興戰略學習心得 篇6

一、__村新農村建設的主要做法

(一)__村概況

__村座落在民權縣縣城的東北部,與縣城相連,距縣城22公里,距鎮政府所在地1公里,公路從村中穿過,地理條件優越,全村總面積為13。5平方公里,轄8個自然村13村民小組,713戶人,全村可用耕地3024畝,水面面積50畝,20__年人均純收入4200元,村群眾經濟收入達4。6萬元,全村共有65名黨員,設一個黨總支,二個黨支部,下設11個黨小組,村級組織健全。

(二)新農村建設的主要做法

1、精心謀劃,科學制定新農村建設規劃。

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群眾參與,科學編制,堅持標準,逐步到位”的原則,設定好新農村建設的規劃。

2、理清思路,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

利用X村地處城郊的地理優勢,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加強群眾資產的管理,著力抓好經濟發展,農村經濟和村級群眾經濟穩步發展。一是發展特色農業,現代農業和效益

農業,促進農民增收,用心引導村民發展優質糧食作物,大棚蔬菜、瘦肉型生豬等農產品,並不斷擴大大棚蔬菜種植和家禽家畜養殖規模,如司莊、梅山、黃村、仰村八個村民小組利用毗鄰城區的區位優勢,大力發展蔬菜種植,建立了佔地800畝的大棚蔬菜基地,為城區居民帶給新鮮蔬菜,菜農收入穩步提高。二是用心發展種植草莓、甘蔗基地400畝和農村種類中介服務組織,扶優做強農村經濟發展思路,帶動村民用心發展生產,增加收入。三是用心做好農村富餘勞動力的輸出工作,增加勞力經濟收入。

3、整合資源,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X村堅持把廣大農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農民生產生活中最緊迫的實際問題入手,應對農村行路難,飲水難,灌溉難、看病難等“熱點難點”實際問題,村兩委幹部用心爭取上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援,村民也自願捐款,多渠道籌措資金,抓好基礎設施建設。

4、建立機制,切實加強新農村建設領導。

按照林七鄉黨委政府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成立了新農村建設領導組,X村總支書記王繼思為組長、村委會主任王繼祥為副組長,兩委村幹部為成員,村文書為資訊報道員。並定期召開領導小組會議,專題研究新農村建設工作,真正構成了“市指導、縣組織、鄉鎮主抓、村實施”的良好氛圍。

二、X村新農村建設的一點成效

1、實事求是,量力而行。

從X村的實際出發,以求真務實的態度和真抓實幹的工作作風推進新農村建設工作。制定新農村建設的目標、任務和措施時,既按照新農村的標準嚴格要求,又切合村情實際、切實可行,不增加農民負擔,不做形象工程和脫離實際的政績工程。正確處理階段性目標和長遠性目標的關係,既量力而行,又盡力而為,打好基礎,分步實施。

2、整體推進,突出重點。

新農村建設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X村下轄8個自然村,一方面既按照統一部署,統一規劃,整體推進;另一方面,又從解決好農民關心的具體問題入手,找準突破口,根據當前的資源和工作力量,突出每個階段的工作重點,分步實施。

3、幹群關係得到必須改善。

以前鄉鎮幹部及村幹部下農村入農戶時,是“要錢要命”,而此刻是“送錢送物”。

三、X村新農村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啟示

1、徐村黨員幹部和農民中尚有較為嚴重的“等、靠、要”思想。

該村黨員幹部雖然對新農村建設的20字方針很清楚,但是說起如何結合實際推進工作,多數人卻表示要等上面佈置;多數農民也沒有把自己擺進去,表示“上面要幹啥就幹啥”。部分村幹部認為提不提新農村建設,對抓建設促發展沒有區別。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以農村為載體、以農民為主體來進行的,這證明X村部分農村黨員幹部還存在思想不夠解放,不夠開拓性,創新性地去開展工作。如此看來,X村兩委領導班子尤其是村書記和村委會主任的素質高低,必須程度上決定著該村新農村建設行動的成敗。

2、農村小型基礎設施投入少問題。

農村稅費改革後,農村公益事業建設實行一事一議制度,但由於各種原因,一事一議較難統一農民的意見,使得農村小型基礎設施建設成為目前農業投入方面的一個薄弱環節。

3、村民文化素質不高,對科技應用的不夠

實踐告訴我們,要想使農民富起來,使他們成為新型農民,不加大科教的投入力度,不注重農村的衛生事業、法制教育是不行的,沒有高素質的有文化、懂科技、會經營、善管理的農民,增加農民收入是十分困難的。因此,我認為要實施“農民知識化工程”,用5—10年的時間,建立培訓示範基地,培養一些精通種植業、水產養殖業、畜牧特產業等技術能人,讓每一個農戶至少要有一個懂技術的明白人,要以鄉、村為單位做好非農業的專業技術培訓。

鄉村振興戰略學習心得 篇7

國務院公佈了20__年中央一號檔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詳細闡述整個戰略的內涵與實施。我有幸作為培訓班的一員,親歷了整個培訓過程,感覺受益匪淺、收穫頗豐。在課堂上,聆聽了學院教授玹玉秋、胡志巨集所作的《__生態文明治理的“三治”經驗》、《黨建+生態:紅色引領推動綠色發展》的專題輔導,讓我對湖州市踐行兩山理念、實施鄉村振興、推進鄉村治理、走綠色發展之路的做法有了整體的瞭解和巨集觀的感受。現場教學,先後觀摩學習了長興縣水口鄉的全域“景區+農家”的鄉村旅遊發展模式,南潯區和孚鎮荻港村以“桑基魚塘”為特色的傳統村落—特色小鎮文化旅遊開發模式、雙林鎮向陽村“魅力水鄉、美麗宜居示範村”建設模式,“中國白茶第一村”—__縣溪龍鄉黃杜村脫貧致富的路徑、“兩山理念發源地”—天荒坪鎮餘村堅持綠色發展的過程、劉家塘村“慢生活”鄉村旅遊的理念、“田園魯家”—遞鋪街道魯家村“無中生有、創新發展”的過程,德清縣阜溪街道五四村發展休閒農業旅遊、下渚湖街道二都小鎮“防風非遺文化”的開發和莫干山小鎮發展郡安裡(洋家樂)的做法,吳興區仁皇街道橋西村“紅色拆遷、發展集體經濟”的舉措,以及南太湖旅遊度假區黨建引領、實施生態保護、發展旅遊產業的成果等等。

__與__同為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分別是朔州、湖州的下轄縣,又同是指示和肯定的縣,兩縣、兩市的發展有其相似性,發展的階段又出現明顯的差別,究竟背後的規律是什麼呢?

湖州市是“兩山”理念的誕生地、美麗鄉村建設發源地,是全國首個地市級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當全國首個省級地方標準—《__省美麗鄉村建設規範》正式實施後,湖州的美麗鄉村建設正在從“物的新農村”向“人的新農村”轉變。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的發展理念深入人心,結出豐碩的成果。此外,還有一點讓感觸很深,就是農村社會管理的精細化、資源開發利用的高效化、比較優勢發揮的化、服務群眾的細微化,體現在方方面面。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生在此山中”。眼界決定高度,創新決定廣度,思路決定出路,勇氣決定舉措,擔當決定成效。只有“跳出__看__,走出朔州看朔州,對照__看__,對比湖州看朔州”,才能準確客觀的發現我們的不足和短板。作為一名基層鄉鎮黨委書記,如何創造性地貫徹好、落實好市委六屆六次、七次全會精神,在加快實現“鄉村振興的特色區和踐行“兩山”理論的示範區”這一目標的過程中,想在先、走在前呢?我覺得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突破:

一是思想上要解放。要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在黨紀法律範圍內主動破除制約鄉村發展的條條框框,為創新鬆綁、為發展撐腰。要結合當前正在開展的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全方位反思以前在農村農業工作方面的不足和問題,總結好的經驗和做法,探討解決鄉村振興瓶頸的舉措,把討論活動變成統一思想、形成共識的過程,用討論的成果推動鄉村振興工作的開展。要在全社會形成人人為鄉村振興想辦法,不為不作為找理由的濃厚氛圍,樹立為幹事者擔當,為作為者負責的正確導向。

二是政策上要吃透。結合現場教學所去村莊,感悟最深的就是湖州人把政策用足用活了。這恰恰是我們工作的一大短板,我們的習慣做法是用政策限制,不是用政策發展。因此,一方面要加大政策法規的學習培訓和宣傳力度,提高執行者的業務素質和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大對政策研究的力度,提高解讀政策的能力,創造性地提出貫徹落實政策的細則或舉措,讓政策更接地氣,更服水土,而不是機械教條式的執行政策,更不能把政策變成謀取私利的工具和依據,也只有這樣才能讓政策變成推進鄉村振興的動力。

三是資源上要啟用。這裡所說資源指政策資源、社會資源和文化資源。首先政策資源。五四村、魯家村、向陽村等已經全部完成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實現農民承包地經營權全部流轉,股權化既保證了農民的土地收益,又弱化了農民個體實際地塊的界限,限度地降低用地成本,化解了土地糾紛,很好地處理了農村集體和個人的利益關係,極大地釋放和促進了農村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土地的規模化、集約經營。而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這一政策,我們還未用足用活。其次社會資源。鄉村振興不是一部門的事,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統籌整合使用政府資源、統籌調動社會民間力量,引導企業資本參與。參觀的鄉村,村級都設有統一戰線工作組,統籌調動鄉賢、名人等力量助力鄉村治理,這個做法真的不錯,值得借鑑。第三文化資源。一是湖州的所有村都有文化禮堂,都有講習所,都有文化長廊,都有農風家訓,都有村史館,都有農家書屋,都有老年公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隨處可見深入人心,文化育人、文化興村、耕讀傳家的氛圍很濃。二是村級黨組織尊重人才、培養人才的眼光和遠見著實讓我們佩服,可以說照此下去,下一輪的發展引領者仍然是湖州。三是對文化資源的挖掘也要做到極致。這次學習還有一個感受就是湖州的博物館很多,湖筆博物館、桑基魚塘博物館、荻港村名人博物館等等。國級傳統古村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開發等都做到了極致。我們的傳統古村落、非遺等資源相當一部分在沉睡,未能發揮文化資源在促進經濟、教化鄉鄰、撫育文明風尚中應有的作用。

四是責任上要擔當。從魯家村的成功案例,到向陽村黨支部、村委會、村務監督委員會集體決定、共擔風險,處處閃耀著為民擔當、幹事創業的情懷。創新發展,先行先試,需要擔當,就要大力傳承弘揚__精神。一要有為群眾為集體利益擔當初心。二要有迎難而上、艱苦奮鬥,不怕挫折、不怕失敗,愚公移山的恆心。三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久久為功,利在長遠,天下為公的公心。這既是對幹部個人的要求,也是對各級黨組織的要求。

五是黨建上要加強。黨群服務中心是每個參觀點最突出、最顯眼的標誌。“為集體操心、讓群眾省心、請組織放心”、“村莊發展快,要靠書記帶;群眾生活美,要靠班子領;火車開的穩,要靠黨員撐”、“黨員農家樂”、“黨員文明戶”、“黨員責任牌、責任區”、“黨員請您歇歇腳、上下樓梯慢慢走”等暖心提示清晰顯眼,處處體現了黨員示範帶頭,服務群眾的理念,體現了黨組織在鄉村振興、鄉村治理中領導核心作用。任何一個美麗鄉村的建設,都離不了黨組織引領、黨員示範帶動,只有強一個支部,才能促一個產業、活一地經濟、富一方百姓。要通過黨建引領,不斷強化“三基建設”,啟用基層黨委、農村黨支部內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觀能動性。

鄉村振興戰略學習心得 篇8

提出鄉村振興戰略,緊扣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給農民群眾帶來了新期待、新希望。”作為一名奮戰在農村工作的基層幹部,肩上更是扛著振興鄉村的艱鉅任務,就是要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將黨的好政策不折不扣的落實好,才能把外來“輸血”幫扶轉變為自主“造血”發展,才能更好地推動新時代農村的發展。

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是築牢鄉村振興之基的重點。在脫貧攻堅的持續推進下,農村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但部分貧困山區受地理條件限制,歷史欠賬多、優質資源供給不足、經濟發展不平衡等因素制約,各項基礎設施都相對落後,水、電、路、汙染處理等方面仍存在突出短板,這都成為了鄉村振興的掣肘。在實現振興鄉村的過程中,必須以完善基礎設施為重點工作,立足群眾需求繼續大力實施民生工程,加快補齊水、氣、汙染處理設施等突出短板,解決制約當地長遠發展的突出問題,不斷改善人居環境,增強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許多地區在脫貧攻堅的帶動下,基礎設施條件得到了進一步改善。但是部分偏遠山區,在水、電、路、生態治理等方面依然非常落後,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需政府給予大力支援。

推動產業發展是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實施鄉村振興的最終目標,就是要徹底解決農村產業和農民就業問題,確確保當地群眾長期穩定增收、安居樂業。而無論是解決農民就業還是確保群眾增收,都需要以產業發展為基礎。農業強,產業必須強;產業旺,鄉村振興才有底氣。“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山區縣依山傍水,自然資源豐富,縣域旅遊發展前景廣闊。隨著全縣全域旅遊的發展,旅遊業逐步做大做強,也將進一步帶動產業發展,為鄉村振興帶來紅利。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如何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消除“空殼村”,是基層黨組織建設的一個熱點也是一個難點,更是農村如何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的關鍵。許多村集體沒有任何收入,不說基礎設施建設、公益事業、扶貧濟困,連基本辦公經費都全靠政府財政補貼,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緩慢是一塊突出的短板。村集體經濟收入主要有政府補貼和村集體經營收入,政府補貼基本固定,要想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只有通過生產經營,盤活村集體資產。國家出臺“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這一惠農政策,這是繼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後農村改革的又一項大事,目的是保障農民財產權益,壯大集體經濟。怎樣讓農村閒置資源“活”起來,充分發揮土地制度紅利在鄉村建設中的作用,讓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讓農民切切實實得到實惠,這是當下我們正在積極推進的新課題,也是我們最終的奮鬥目標。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鄉村發展指明瞭方向和道路,是農民共享國家發展成果的重要體現,是黨對“三農”問題的重視和關心。作為一名基層幹部,責無旁貸,應該為鄉村振興獻計出力,帶領群眾發展致富。

鄉村振興戰略學習心得 篇9

_以來,扶貧工作成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最重要的工作任務之一,具體說來,就是確保到20_年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消除絕對貧困;確保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就是到中國共產黨_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脫貧攻堅,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光榮使命,也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偉大擔當。責任和使命,是兩個我們耳熟能詳的詞,什麼是責任?什麼是使命?區別在哪裡?我們不妨這麼來理解:責任,是規定動作,是必須完成的工作;而使命,則是自選動作,是自己選擇的更高目標。扶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是中國共產黨的自選動作,是人類歷前無古人的最偉大的工程。古今中外,除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政府,還有沒有一個政府敢為自己定下限期實現全體國民“消滅絕對貧困、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艱鉅目標?沒有。脫貧攻堅,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偉大擔當。

擔當緣於熱愛。在一個家庭裡,那個無怨無悔勇於擔當的人,一定是熱愛這個家庭的人。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國家也是這樣。

_以來,_先後踏遍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從雪域高原到雲貴高原,從中原腹地到西北邊陲,到處都留下了他訪貧問苦的足跡。每到一地,他都要走進特困戶家裡,察看他們的衣食住行;詢問他們的困難和需求,傾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2月11日,_來到大涼山一戶彝寨老鄉家,走進他家臥室,摸摸被子厚不厚,搖搖床鋪穩不穩,那份細心,那份關心,讓人動情。20_年11月,_在湘西調研時,和十八洞村的父老鄉親圍著火塘拉家常,在調研中做出了“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的重要指示,後來,“精準扶貧”成為我國扶貧工作的重要指導思想。

打好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經成為中國共產黨全黨的意志。_上,_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黨的十九大把脫貧攻堅作為三大攻堅戰之一。2月12日,在成都召開的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上,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匯聚一堂,共商精準脫貧大計。在這次會上,_對打好脫貧攻堅戰提出了八點要求,他告誡全黨“不放鬆、不停頓、不懈怠,提高脫貧質量,聚焦深貧地區,紮紮實實把脫貧攻堅戰推向前進。”

今後3年要實現脫貧3000多萬人,這就是今後精準脫貧的目標和任務。時間緊,任務重,壓力大,但,中國人民對此充滿信心,因為,中國共產黨是世界上執行力的政黨,是世界上最有擔當的政黨,這些年來的實踐反覆證明了這一點。

鄉村振興戰略學習心得 篇10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__大報告提出“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保持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一)鄉村振興體現了歷史與現實的統一

不可否認,現今我國鄉村面臨著凋敝和衰落的客觀事實,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旨在以此來激發鄉村發展活力,增強鄉村吸引力,構建新時代鄉村可持續發展機制。歷史上,鄉村的富庶是我國盛世歷史的標誌,在城鎮賺錢後回鄉置業曾經也是事業成功的標誌。新中國成立後,我們經歷了工業化程序,鄉村為工業和城市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今天重提鄉村振興是對鄉村地位和作用的肯定,也是用歷史的眼光看待鄉村的地位與作用,鄉村振興與復興也體現了我國農村在實現中國夢偉大征程中歷史與現實的統一。

(二)鄉村振興是建設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我國基本國情決定,即使在城鎮化成熟後,農村人口還在4億左右,因此沒有鄉村振興和現代化,就不會有國家的現代化。當前我國鄉村一方面存在著基礎設施供給不足、生活條件落後等現象,另一方面隨著城市和經濟發展,農民逐步上樓進社群,但是城市應有的相關服務又不能完全進入,鄉村發展又失去了原有的鄉土氣息和文化。當然我國也有一些鄉村,比如陝西咸陽袁家村、山東臨沂竹泉村等利用傳統鄉村資源,走出了一條振興之路,也說明了鄉村振興的內在潛力。

(三)鄉村振興是新時代鄉村發展新動力

新世紀以來,中央加大了對農村的扶持力度,從20__年開始連續__年的中央一號檔案都聚焦於農業、農村、農民(即“三農”)問題,xx大和十八大也分別提出了城鄉統籌和城鄉一體化的發展思路,對推動農村發展、增加農民收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從發展動力來看,政策重點側重於城市,使用的政策手段是城市和工業對農村的反哺和扶持,把農村放在了城市的從屬地位。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是把鄉村放在了與城市平等的地位上,立足於鄉村的產業、生態、文化等資源,注重發揮鄉村的主動性,來激發鄉村發展活力,建立更加可持續的內生增長機制。這是一種思路的根本轉變,確立了全新的城鄉關係。

(四)鄉村振興明確了鄉村發展的新任務

十九大報告提出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發展總體要求,這五個方面是相輔相成的有機整體。提高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和發展能力,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根本之策、長遠之計。實現一二三產業聯動,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助力農村高質量脫貧,助推農民致富增收。

鄉村振興戰略學習心得 篇11

書記在江西考察時強調: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現代化;在現代化程序中,如何處理好工農關係、城鄉關係,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現代化的成敗,要切實把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

中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長期以來我國都是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援農村”的發展政策,新時期我們實現了總體小康,但是要實現全面小康,就一定好抓好鄉村發展,要充分認識關鍵在少數這一重要觀點和論述,抓好鄉村振興工作不能“一條腿長”“一條腿短”,要藉助“五條腿”齊發力才能順利抵達全面小康的幸福“人民公社”。

鄉村振興,核心要抓產業振興。發展現代農業,就要“固本強基”在結合我國農村實際的前提下,既要搞好平原地區的大機器生產作業,也要發揮“丘上林業,丘間塘,花田瓜谷果魚糧”的丘陵地區農業發展,要深度實現農村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構建鄉村產業體系。讓農業產業走上產業發展之路,走“規模化、機械化、融合化、集體化、常規化、網路化、產業化”的發展路子,讓群眾在大發展中憑土地和勞動力享受農產品的紅利,提高群眾的積極性;適時建設一批高標準、成規模的現代農業產業化示範基地和示範園區,引領農村產業發展,在農業生產中,打造匯聚生產、加工、服務和銷售於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化綜合體,逐步建立農產品的“直銷”路徑,讓群眾既掌握生產環節也掌控銷售環節,同時還明白市場需求環節,從而開展符合社會需求的農業生產活動。

鄉村振興,關鍵要抓人才振興。培養新型職業農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實現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的基礎。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要鼓勵大批具有農技專業的大學畢業生,深入基層、紮根基層、投入基層、奉獻基層,為農村一線發展注入專業技術血液;採取“授人以漁”的模式,利用夜間、午間農民空閒時間組織專家教授到農村開展巡迴培訓教學,著重以理論培訓、現場教學、問題簡答等方式豐富教學課程,全力解開部分農民文化水平不高的問題,尤其重視現場教學和案例講解,通過直觀的教學方式讓農民掌握種植技巧、領會發展思路、開闊行業眼見,大力培育新型化職業農民。

鄉村振興,重點要抓文化振興。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要站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齊發展的角度,進一步提升農民精神風貌,展現農村淳樸的風土人情,要善於挖掘農村最本質的道德情感、社會心理、風俗習慣、是非標準、行為方式、理想追求、家風家訓等民俗民風,要提高鄉村文化個體的綜合素質,著力加強鄉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加強鄉風文明建設,讓鄉村意識形態引領農民思想道德建設和基層文化發展;鄉村文化發展起來了,就能實現第三產業與第一產業的融合,讓第二產業有了更好的發展環境和條件,讓農村更有看頭、更有想頭、更有奔頭。

鄉村振興,基礎要抓生態振興。隨著現代農村發展,城鎮化規模不斷擴大,農村與城市的差別也在縮小,農村廢棄物隨處投放、垃圾不能及時清運和進行無害化處理的問題也比較突出。長期以來農村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留給人們的第一印象,這是農村的先天優勢。實現鄉村振興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要提高廣大農民群眾的思想覺悟和認識,不斷宣傳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要在農村採取建立畜糞尿、生活垃圾、危害性垃圾分類處理的垃圾桶,對垃圾進行科學無害化處理,要把農村最美好的生態環境優勢儲存好、利用好、規劃好、發展好,要在農村經濟發展的長河中,把宜人、宜居、宜旅遊的良好生態環境保護好。

鄉村振興,根本要抓組織振興。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農業、農村、農民的發展問題始終是黨最關心、最關切的問題。鄉村振興發展還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帶頭作用,農村基層黨組織強不強,基層黨員幹部工作能力行不行,直接關係到鄉村振興工作開展的好與壞。鄉村振興程序中,基層黨組織必須突出問題導向,著力破除積弊、夯實基層基礎,積極引導農村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創新工作方式,帶領群眾積極投身到農村產業發展程序中去,讓農村發展有帶頭人、有目標、有方向、有成效。

鄉村振興戰略學習心得 篇12

實施鄉村振興的最終目標,就是要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產業與農民就業問題,保證當地群眾長期穩定增收、安居樂業。而不論是解決農民就業還是確保群眾增收,都是需要以產業發展為基礎。農業強,產業必須強。產業旺,才有鄉村振興的底氣。要實現產業興旺,首先要構建鄉村產業體系,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重點是通過培育農業品牌、加強科技創新、強化城鄉融合,補齊農業發展短板,促進農村產業集聚。人才振興是支撐。“人才興,事業方興”。發展離不開人,鄉村振興自當不例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關鍵要解決人的間題。因為受前些年農村發展“錢景”不大的影響,很多人口外出務工,農村缺人尤其是缺少能人的問題,已經成為振興鄉村的制約瓶須。

,實施鄉村振興必須將人力資本開發放在第一的位置,做好農村人才政策這篇大文章,完善人才服務機制建設。既重視本土人才的培育,培養一大批新型職業農民,使之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主要生カ軍。同時也要廣納懂科技、懂市場、懂法律、懂管理的賢才能人到農村來創新創業,讓農村成為賢才能人大有作為的廣闊天地,建設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高質專業化鄉村振興隊伍,加強農業發展的創新驅動力與農村產業發展和經濟社會發展活力。文化振興是靈魂。

鄉村文化建設是鄉村振興的源頭活水。鄉村文化作為我國社會文化體系的重要構成部分,彙集著鄉土人文之美。假如說沒有鄉村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更或者沒有鄉村文化的同步振興,那那鄉村振興就失掉真正的靈魂。所以,實施鄉村振興務必抓住鄉村文化這一靈魂根本。不但要順應新時代的要求,推動城鄉文化融合,保護並承傳好鄉村文化,提升文化產品,促進文化供給,大力發展具有特色的鄉村文化以及產業。也要打通農村文化服務的“最後一公里”,破文化服務難題,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鄉村深深紮根,不斷提升鄉村群眾在文化成果上的獲得感以及在精神文化生活上的幸福感。生態振興是根本。“錄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是人類生存的基礎,只有實現生態振興才可以體現文明和諧的鄉村振興目標,鄉村振興離不開生態振興,綠色發展是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因為前些年鄉村環境保護相對滯後,這無疑為農村生態振興帶來了更多的難題,需要花費較大的力氣來解決。應該始終堅持綠色生態導向,改進農業生產方式,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持續攻堅農村環境汙染防治,提升能源供應的良性循探索鄉村綠色發展之路。不斷提高鄉村振興的恆久生命力。樹高千尺源於根深,大廈巍峨靠的是地基堅固,鄉村振興戰略讓國之基更穩,祖國務必將更加堅實屹立在世界洞東方,讓我們信心倍增地苦幹實幹加油幹,在鄉村振興戰略的牽引下,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一番農村力量。

鄉村振興戰略學習心得 篇13

近日,《求是》雜誌發表了書記重要文章《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書記在文章中強調,“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域性看,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後,“三農”工作重心歷史性轉移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基層作為鄉村振興工作的前沿陣地必須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形成黨建工作特色品牌,用黨的建設工作引領鄉村振興工作全面發展,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

“黨建+”夯實鄉村振興組織保證,跑出人才賦能“加速度”。

書記指出:“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關鍵在幹,必須建設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過硬、作風過硬的鄉村振興幹部隊伍。”火車快不快,全憑車頭帶。通過抓村一級書記落實鄉村振興責任制,以月度“支書論壇”+季度觀摩調研的形式,開拓“領頭雁”發展思維、理順工作思路。豐富黨員教育管理方式,通過手機“微黨課”、“田間黨課”、“小院黨課”等多種創新生動形式開展組織生活,延伸黨組織的輻射觸角,保障了黨員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全覆蓋。重視人才工作,確保人才引得進、留得住,注重將發展資源向村一級傾斜,給予返鄉創業人才政策支援,創造事業發展優良環境土壤,吸引更多人才流入“築巢”。

“黨建+”深耕鄉村振興產業潛能,跑出產業發展“加速度”。

推動農村工作局與經濟發展局等部門組建產業發展領導專班,邀請上級相關部門實地指導,找準與當地資源稟賦相符合的生產方式,形成“一村一業,一鎮一品”的發展格局,推動從“一業”上發力,在“一品”上深耕。專班重點對村級業態進行分析,對相似業態村進行支部聯建,構建“支部+產業圈”模式,依託產業基地、農村專業合作組織和農業龍頭企業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帶動群眾就業增收。打造“紅色+產業”示範點,強化引領帶動作用。整合當地紅色資源,通過打造紀念館+產業基地+直播基地+創客論壇四位一體小切口創新建設立體式鄉村振興示範點,將紅色資源、產業資源等特色優勢打造為閉環示範內容,以點帶面有力推廣“一村一業,一鎮一品”的發展格局,鞏固產業振興帶動鄉村振興發展“助推器”作用。

“黨建+”創新鄉村振興社會治理,跑出鄉村善治“加速度”。

書記指出:“要加強和創新鄉村治理,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讓農村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著眼基層社會治理,將創新群眾社會自治作為黨建書記專案全面推廣。建設“微信+”村民服務管理體系,加強黨組織凝聚力、組織力。黨支部廣泛組織引導當地鄉賢、退伍軍人、老黨員、文明戶等群體作為“鄉賢小法庭”與“文明積分”工作小組成員,通過“鄉賢小法庭”加強基層群眾自我解決矛盾糾紛能力,提升群眾法制意識水平,形成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的良好局面。通過開展村民“文明積分”自治活動,切實提升黨員群眾參與村居治理的積極性,引導群眾扮靚家園、綠色生活的同時促進實現民心在基層聚集、服務在基層拓展,全面改善提升村情民風,推動各項事業平穩健康發展。

鄉村振興戰略學習心得 篇14

__大以來,中央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黨的工作重中之重,大力推進創意農業產業發展,各地創意農業成為鄉村時尚產業和美學經濟代名詞。但由於長期以來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老齡化日趨嚴重,農民收入增速回落,文化程度偏低等問題不容忽視,當前問題突出表現為:

一、市場機制發揮作用不夠:市場機制發揮不暢,農業會展和鄉村文創會展品牌投入、辦展水平和影響力不夠。

二、政策支援力度不夠:農業企業不能及時獲得啟動資金、人才創業資金支援,政策服務缺乏及時性和精準性。

三、農村雙創發展不夠:當前眾創空間大多擠在市區,農村孵化器、農業眾創空間偏居一隅。

四、一二三產業融合不夠:如在有的貧困村只有日用品小商店,快遞點都沒有,談不上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發展創意農業優美產業,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建設世界優美鄉村,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對實現鄉村振興意義重大。為此,提出以下建議:

一、加快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一是優化涉農工作體系,各地農業部門和涉農部門要以流程再造為中心,構建優質高效精準的政務工作流程體系。二是著力引導社會資本投向農村、引導高階要素資源投向農業,支援農業服務業龍頭企業發展。三是推進“生態+”戰略,建設生態旅遊目的地、農業品牌運營地和技術孵化地,建設世界優美鄉村。

二、加大鄉村治理力度保護傳承鄉村文化。一是以縣為單位成立農民學院,培養一支懂農業、善創意、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二是推進“文化+”戰略,發展鄉村共享經濟、創意農業、特色文化產業,創新鄉賢文化,建設幸福美麗鄉村。三是打造具有農村特色、農業形態的城市社群、創意社群和生態優美社群。

三、加大農業農村創客創新創業支援力度。一是完善扶持政策打造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農村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載體。二是推進“新經濟+”戰略,促進農業數字經濟、智慧經濟、綠色經濟、創意經濟、流量經濟、共享經濟發展。三是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壯大集體經濟,建設集迴圈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創意農業產業帶。四是鼓勵農業傳統優勢企業藉助大資料、雲端計算、網際網路、行動通訊等新技術實現轉型,並向創意農業“獨角獸”企業演化。

四、加大先行先試力度推進創意農業優美產業發展。一是建議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會同教育部、文化部、科技部、農業部、住建部、國家旅遊局等相關部委,在全國省會城市設立國家級鄉村振興試驗區,設立省級鄉村振興發展專項資金,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二是推進“優美+”戰略,建立“政府扶持+市場驅動+金融支撐”的創意農業優美產業平臺體系。三是建設以創意農業優美產業為核心的世界養心養美旅遊目的地,打造“創意農業嘉年華”,讓城裡人體驗鄉村生活。

五、加大“農商互聯”支援力度推進電商精準脫貧。一是探索“網際網路+脫貧”新模式,加大“農商互聯”支援力度,全力推進電商精準脫貧。二是推進“智慧+”戰略,實施農業智慧經濟融合發展戰略,加快提高農業資源利用率、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三是把高標準農田建設成為創意農業優美產業集聚區,讓農業呈現創意型、優美型價值,建設產業優、生態美、百姓富的創意生活方式。

六、加大鄉村振興與創意農業科研投入力度。一是建立健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創意農業的財政投入保障制度,公共財政更大力度向“三農”傾斜,確保財政投入與鄉村振興戰略目標任務相適應。二是推進“科技+”戰略,以縣為單位成立鄉村振興研究中心,加大金融對科技的支援力度。三是重點解決創意農業生產重大關鍵技術難題。四是加快創意農業“走出去”步伐,推動創匯農業發展。

鄉村振興戰略學習心得 篇15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黨的十九大作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部署,這是黨中央著眼於推進“四化同步”、城鄉一體化發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升億萬農民獲得感幸福感、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和實現中華文明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我們黨“三農”工作方針政策的繼承和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我國幅員遼闊,南北貧富差異較大,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從實際出發,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舉各方之力,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目標、更有力的舉措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努力譜寫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產業振興是基礎。發展是第一要務。

實施鄉村振興的最終目標,就是要徹底解決農村產業和農民就業問題,確確保當地群眾長期穩定增收、安居樂業。而無論是解決農民就業還是確保群眾增收,都都需要以產業發展為基礎。農業強,產業必須強。產業旺,鄉村振興才有底氣。要實現產業興旺,首先要構建鄉村產業體系,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重點是通過培育農業品牌、增強科技創新、強化城鄉融合,補齊農業發展短板,促進農村產業集聚。人才振興是支撐。“人才興,事業方興”。發展離不開人,鄉村振興自當不例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關鍵要解決人的間題。由於受前些年農村發展“錢景”不大的影響,大量人口外出務工,農村缺人特別是缺少能人的問題,已經成為振興鄉村的制約瓶須。

因此,實施鄉村振興必須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做好農村人才政策這篇大文章,完善人才服務機制建設。既重視本土人才的培育,培養一大批新型職業農民,使之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主要生カ軍。也要廣納懂科技、懂市場、懂法律、懂管理的賢才能人到農村來創新創業,讓農村成為賢才能人大有作為的廣闊天地,建設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高質專業化鄉村振興隊伍,增強農業發展的創新驅動力和農村產業發展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活力。文化振興是靈魂。鄉村文化建設是鄉村振興的源頭活水。鄉村文化作為我國社會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凝聚著鄉土人文之美。如果說沒有鄉村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更或是沒有鄉村文化的同步振興,那那鄉村振興就失去了真正的靈魂。

因此,實施鄉村振興必須抓住鄉村文化這一靈魂根本。不僅要順應新時代的要求,推進城鄉文化融合,保護並傳承好鄉村文化,增加文化產品,促進文化供給,大力發展具有特色的鄉村文化及其產業。還要打通農村文化服務的“最後一公里”,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鄉村深深紮根,不斷提高農村群眾在文化成果上的獲得感以及在精神文化生活上的幸福感。生態振興是根本。“錄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是人類生存的基礎,只有實現生態振興才能體現文明和諧的鄉村振興目標,鄉村振興離不開生態振興,綠色發展是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由於前些年農村環境保護相對滯後,這無疑為農村生態振興帶來了更多的難題,需要花費較大的力氣來解決。必須堅持綠色生態導向,改進農業生產方式,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持續攻堅農村環境汙染防治,增加能源供應的良性循探索農村綠色發展之路。不斷增強鄉村振興的恆久生命力。樹高千尺源於根深,大廈巍峨靠的是地基堅固,鄉村振興戰略讓國之基更穩,祖國必須將更加堅實屹立在世界洞東方,讓我們信心倍增地擼起袖子加油幹,在鄉村振興戰略的牽引下,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一番農村力量。

鄉村振興戰略學習心得 篇16

一、基本思路

認真貫徹落實“保持過渡期總體政策穩定”和“四個不摘”要求,抓牢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兩個環節,抓住產業就業兩個關鍵,抓實村集體經濟和扶貧專案資產兩個基礎,切實把脫貧攻堅成果鞏固好拓展好。

二、目標任務

堅決守住“不發生一例返貧致貧”底線,確保脫貧群眾“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水平持續鞏固提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穩定增長;全力推進鄉村建設和鄉村治理,逐步補齊“雙基”短板,助力鄉村振興。

三、工作舉措

(一)進一步抓好“三保障”和飲水安全鞏固提升。發揮基層網格化管理作用,常態化開展“三保障”和飲水安全排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動態清零;全年組織開展“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專項排查不少於4次、專題調研2次,堅決防止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保持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保障政策總體穩定,平穩有序推進相關機制銜接;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紮實推進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

(二)進一步做好動態監測和幫扶。一是充分發揮4774名網格員的作用,建立主動發現和快速響應機制,提高返貧致貧風險早發現、早處置能力;二是依託現有社會保障體系和省防止返貧監測大資料管理平臺,會同相關部門對農村低保物件、特困人員、易返貧致貧人口以及突發嚴重困難戶等農村低收入人口的基礎資訊進行彙總梳理,逐步建立完善全縣農村低收入人口基礎資料庫;三是強化部門配合,運用大資料管理手段,每季度開展1次監測物件資訊比對和資料核查工作;四是加大“防貧保”宣傳,充分發揮保險的功能,增強參保物件抵禦風險的能力,為防範返貧致貧加築一道“保護牆”;五是強化幫扶工作。繼續做好“單位包村、幹部包戶”定點幫扶,督促各幫扶聯絡人常態化開展入戶走訪,全年上戶不少於4次。堅持廣泛動員、多方聚力,以“萬企興萬村”、消費幫扶行動為主抓手,紮實推動社會幫扶,助力鄉村振興。

(三)進一步強化產業和就業。將產業就業幫扶作為促進脫貧群眾增收的主抓手,強化精準施策、精準幫扶,持續增強群眾自身“造血”功能,激發內生動力。一是加大縣級銜接補助資金投入,確保預算內資金投入較上年增長不低於10%,產業類專案投入不低於總銜接資金的60%;二是選準選優銜接資金專案。重點聚焦產業發展和鄉村建設,對20__年299個入庫專案進行全面篩選和論證,並根據銜接資金規模優中選優一批專案予以批覆實施;三是加強銜接資金專案建設排程推進。專案批覆後,每月會同財政和相關行業主管部門深入專案現場開展抽查排程,確保所有專案按期完工驗收、資金及時支付到位。積極配合財政部門做好銜接資金績效評價工作,切實提升資金使用效益;四是抓好專案庫建設。對縣級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專案庫進行調整優化和充實,加強入庫專案評審和論證,提高入庫專案質量和可操作性;五是繼續推進小額信貸工作。加大政策宣傳,確保符合條件、有貸款需求的應貸盡貸,全年新增信貸較20__年增長10%以上;六是確保脫貧人口穩崗就業。常態化開展脫貧人口務工就業監測,強化就業技能培訓和“點對點”崗位對接服務,加大公益性崗位開發,促進脫貧人口穩就業、穩增收,確保全縣脫貧人口務工就業不低於全省平均水平。

(四)進一步加大鄉村建設力度。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固樹立“鄉村振興為農民而興,鄉村建設為農民而建”的理念,建成21個省級、8個市縣級美麗鄉村中心村;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動,持續開展“五清一改”環境整治工作;推進農村“_”,完成農村改廁4000戶,切實改善群眾生產生活質量。加大“雙基”建設投入,提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基本公共服務水平。

(五)進一步強化扶貧資產管理。對各地已確權登記扶貧資產(20__-20__年)開展實地核查,對資產運維管理情況進行檢查,確保扶貧資產賬實相符、管理規範、發揮效益。對20__年銜接補助資金專案形成的資產及時建立臺賬,落實管護責任,並制定資產收益分配方案,開展收益分配,資產收益主要用於公益性崗位開發、無勞動能力脫貧戶補助、公益事業建設及管護和鞏固產業發展等方面。

(六)進一步強化鄉村振興培訓。加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工作分層分類培訓,實現縣鄉村三級幹部全員培訓、精準培訓,切實解決好“幹什麼、怎麼幹、幹得好”等問題。全年組織開展縣級培訓不少於6個班次(含1次到村培訓)、鄉鎮級培訓不少於60班次、村級培訓不少於500班次,通過分類培訓工作開展,切實提高全縣鄉村振興系統幹部的業務能力和隊伍整體素質。

鄉村振興戰略學習心得 篇17

完美答好脫貧攻堅大考後,我們迎來鄉村振興大考。年輕幹部作為大考中的主力軍和生力軍,對青春之“我”而言,積極投身大考既是“蹲苗”接受鍛鍊的練兵場,也是一展身手的大舞臺,我們只有遵循成長成才規律,保持正確的“蹲苗”姿勢,克服經驗不足、水土不服等“成長的煩惱”,在基層沉澱、成長,才能以更沉穩的心態、更矯健的身姿和更強大的能力迎接未來。

保持“向上向陽”的姿勢,接受“朝露日晞”的滋養。“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對年輕幹部而言,向上向陽是心態、是狀態、也是姿態。首先,要有向上向陽的心態。鄉村振興雖然任務重、壓力大,但青春因肩扛大責、擔當使命而熠熠生輝,生命因“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奮鬥而更有價值。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成長觀,堅定理想信念、胸懷遠大志向,把握難得的成長進步機會,將壓力轉化為動力,化解“成長的煩惱”,在逆境中“拔節生長”。其次,要有向上向陽的狀態。要發揮年輕人精力旺盛、思路寬、辦法多的優勢,通過書本、網路、實踐等多種途徑加強學習,特別要注重多向基層群眾、老黨員、老幹部和鄉賢等學習,不斷更新知識結構,持續為自己“加油充電”,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確保自己的狀態始終“線上”。最後,向上向陽也是一種姿態。年輕幹部既要有積極進取、勇擔使命、永不言敗的陽光姿態,也要有聞過則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的坦蕩姿態,通過基層工作的鍛鍊,不斷超越自我、完善自我。

保持“向下向深”的姿勢,汲取“強根壯骨”的力量。中央一號檔案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艱鉅最繁重的任務依然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依然在農村。年輕幹部要茁壯成長,必須將自己的“根”深深地扎進農村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將自己的情深深地融入人民群眾這根永恆的“血脈”中。一要深入實地查實情。對當地前期脫貧攻堅工作成果鞏固情況、產業發展情況、勞動力結構情況、教育、醫療情況等進行全面的調查瞭解,摸清“家底”,做到心中有數,為制定針對性振興計劃打下基礎。二要深入群眾聽民聲。真正把人民群眾當成自己的親人,同人民群眾打成一片,通過開壩壩會、走村串戶拉家常、線上線下問卷調查等形式聽取他們對做好鄉村振興工作的意見建議,廣開言路、廣納民意、廣聚民智,增強工作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實效性。三要深入田間獲真知。實踐出真知,深入田間地頭去揮灑汗水、汲取智慧,在爬坡上坎中歷練本領、在日晒雨淋中積累經驗、在化解矛盾中增長才幹,用心用情當好群眾的“服務員”“貼心人”。

保持“面向四方”的姿勢,積蓄“開枝散葉”的能量。“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年輕幹部正處於成長進步的“黃金期”和幹事創業的“關鍵期”,要堅持“面向未來、面向四方”,廣泛學習和吸收來自各方面的知識及意見,汲取更多的“養分”,使自己的“根系”更為發達,為“開枝散葉”打下良好基礎。

鄉村振興戰略學習心得 篇18

(一)偉大思想創造偉大實踐,浙江率先踐行“兩山”理論結碩果。浙江是紅船精神發源地,改革開放先行地,_想重要萌發地。_主政浙江期間,20_年就提出了“八八戰略”(發揮八大優勢,推進八大舉措),提出發揮浙江生態優勢,建立生態省,打造綠色浙江,並啟動“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20_年在浙江安吉調研時,第一次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兩山”理論。10多年來,這些重要思想理論在浙江大地結出碩果,成功打造了美麗鄉村建設的浙江標杆。浙江農村正初步形成“一戶一處景、一村一幅畫、一線一風景、一縣一品牌”的大美格局,農民人均年收入連續10多年在全國領跑,美麗宜居示範村國家級試點和全國美麗宜居示範村總量居全國首位。

(二)“功成不必在我”、“一張藍圖幹到底”,浙江美麗鄉村建設方能成氣候。在浙考察學習期間,很少看到標語,只見杭州市中心矗立了一個醒目標牌“接力實施八八戰略,一張藍圖幹到底”。浙大教授介紹,這些年來浙江就是這麼幹的,_之後的趙洪祝、夏寶龍、車俊等省委領導也是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幹,一屆接著一屆幹。憑藉這種境界和精神,從“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入手,到打造美麗鄉村建設升級版,之江兩岸正繪就水清景美人和的美好景象。美麗浙江已成為世人矚目的亮麗名片。

(三)重生態優先、綜合整治,“千萬工程”切入換新顏。20_年_親自調研、親自部署、親自推動“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經過15年的努力,浙江通過鄉村環境綠化、路面整治、立面外牆美化等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垃圾分類、河道治理、生活汙水處理等農村環境設施改善,以及“最多跑一次”等鄉村行政效能的提高,全省已有2.7萬個村完成村莊整治建設,佔總數的97%。同時,將美麗鄉村建設成果轉化為生態效益和美麗經濟,已成為產業興旺、遊人如織、鄉風文明的美麗鄉村、特色鄉村、富裕鄉村。

(四)重文創策劃,用文化鑄魂,美麗鄉村內涵式旅遊成品牌。浙江省鄉村旅遊注重文創謀劃,講好歷史故事,散發人文氣息,吸引各方遊客,尚書幹村是此中翹楚。該村六百多年前出了一位禮部尚書,尚書幹村因此聞名。此後,尚書街、尚書閣、尚書檯一系列景點應運而生。隨後,該村深度挖掘,每年都舉辦尚書文化節,通過開展舌尖上的尚書文化、趣味農事活動、傳統文化體驗遊、美麗鄉村建設和經營交流等系列活動,不僅聚集了人氣,提升了知名度,而且濃厚的傳統文化,豐富了鄉村旅遊的內涵,實現了傳統文化和現代旅遊的融合共贏。

(五)抓融合發展,“五個鄉村”、“八個互促共進”作法值得借鑑。浙江省是美麗鄉村的首創地。近年來,浙江省以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為目標,堅持美麗鄉村建設與生態文明建設、文化建設、美麗經濟、新型城鎮化、社會建設、農村改革、美麗黨建、政府投入與社會投入八個“互促共進”原則,創新農民主體、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規劃引領的建設機制,在宜居鄉村、共富鄉村、人文鄉村、樂活鄉村、善治鄉村等“五個鄉村”為內涵的美麗鄉村升級版建設上取得顯著成效。

(六)強化組織、人才措施,美麗鄉村、美麗經濟快速發展有保障。鄉村振興首先是人才支撐。浙江鄉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極大提高,關鍵是人力資源開發得好,人才使用得好。近年來,浙江省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出臺了《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高水平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計劃》,明確從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科技人員創業創新試點建設、推進千萬農民素質提升、促進各類人才投身鄉村振興等方面,引進和培養了一大批人才投身美麗鄉村建設,實現了傳統農業發展與現代企業經營理念的良性互動,創造了多種鄉村振興的新模式、新經驗、新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