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心得體會(通用20篇)

欄目: 學習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9.26K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心得體會 篇1

一、“農村、農民、農業”三農問題的內容豐富,意義重大,影響長遠,為此應時刻得高度關注,認真對待,妥善處理。所以我們要認準形勢,把住脈源,守住根基。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心得體會(通用20篇)

(一)、農村是革命的根據地。大量工作要從這裡開始著手,農村工作關係到其它方面的具體工作;農村工作牽連到其它方面的具體問題,所以說農村是鍛鍊人才的舞臺,同時也是表演的平臺,很多年輕人會在這裡茁壯成長,或將成為有用之才,備用之才;農村是歷練人的品行寶地,磨礪意志,砥烈品行,農村是各種矛盾集中表現的地方,基於此在農村裡工作應該是:具體問題得具體分析,特殊情況得特殊處理。真誠地對待,踏實地工作,不斷學習,不懈奮鬥。唯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才能為人民辦實事,辦好事。三農的進步才是我們國家真正的進步。

(二)、農民是基層工作的力量源泉。脫離了農民,農村工作也就沒有法開展,也就失去了意義,因此在農村工作過程上要聯絡農民,依靠農民,服務農民,以人民的滿意度來衡量自己的成績。以人民的利益為工作的出發點,以為人民服務為根本,踏實工作,求真務實,敬業奉獻。真正做到“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權為民所用”。

(三)、農業是衣食之源,生命之本。是國家重要經濟命脈,是國家穩定長治久安的保證,是一個國家能否獨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證。農業的發展關係重大。因此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相繼出臺一系列的惠農政策,著力發展農業,大力實施各項補足,以此來提高農業勞動才的積極性,提高農業產品的質量與效益。

二、我們在態度上要端正,品行上需嚴謹,業務上得熟練,學習上應抓緊。

(一)、切實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和地位。快速把自己從學生角色轉變過來,投身到農村工作中去,因此我們要認真對工作和生活,對工作踏實負責,對人誠實有信,對事客觀冷靜。

(二)、品行上一定得嚴謹,特別是要做人低調,處理事情前做請示,處理後要彙報,禮貌對待領導、同事、朋友。做一個謙遜之人,踏實之人,求真之人,務實之人。不邀功,不抱怨。

(三)、業務上要多向老同志學習和請教。他們在農村工作的經驗對於我們年輕人來說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尤其是對具體工作的處理以及看法都上獨到的一面。

(四)、學習上應抓緊抓早,時間不等人,利用空閒時間多給自己“充電”,學習專業,學習技能,學習經驗,學習溝通,學習處世。加強寫作能力,突出專業水平,提高組織技能,優化溝通技巧。懂禮、懂法、懂科學;知人、知世、知事實。

三、牢記宗旨,不辱使命;對黨負責,對人民負責,對自己負責

作為一名大學生村官,我們應該牢記我們的宗旨,所以應該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政策法規的宣傳員,在農村,涉及農民利益的政策法規很多,比如說有惠民強民政策,有計劃生育的政策,有土地山林、水利設施建設方面的政策法規,還有關於婚姻家庭方面的政策法規,有村民委員會的組織法、選舉法等。

(二)、村情民意的'調查員,要當好村情民意的調查員,要調查農村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發展的情況,要搞清楚農民所思、所盼、所憂、所懼、所恨、所怨、所喜。

(三)、群眾事務的代辦員。農村當前特別關注的一個是“農合”,農村合作醫療,第二個是低保,第三個是義務教育,第四個是涉法涉訴。

(四)、富民強村的促進員,提供一些新技術、新資訊、新專案、新點子。

(五)、遠端教育的操作員,現在村裡基本都有遠端教育的裝置,可以上網,儘可能為大家開展工作創造一定條件。下來以後就有個任務,就是要當好遠端教育的操作員。我們的農村遠端教育裝置還剛剛安裝,會用這個東西的人不多。

(六)、作一名負責的人,作一名上進的人,作一名嚴謹的人,作一名真心為民服務之人,作一名能做事,做好事,做成事之人。

總之,農村工作有喜怒哀樂、有酸甜苦辣、有歡聲笑語、有沉默寡言。綜上所述,個人認為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人之上,要看得起別人,居人之下,要看得起自己。既來之,則安之。在農村中工作,在農村中奮鬥,在農村中成長,在農村中成材”。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心得體會 篇2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兩次提到了“鄉村振興戰略”,並將它列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堅定實施的七大戰略之一。從現在到20__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斷向縱深推進,但由於發展條件和能力的差異,也存在著不協調、不平衡問題。當前,農村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點是補齊農村這塊短板。廣大農村居民能否同步實現小康,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全域性。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農村全面發展和繁榮,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中之重。

還需要看到的是,我國是一個擁有近6億農村常住人口、城鄉區域差異較大的發展中大國。長期以來,在推進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程序中,農業農村現代化始終是短腿和薄弱環節。黨的十九大對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作出了重要部署。要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儘快補齊農業現代化這條短腿,彌補農村現代化這一薄弱環節,下大力氣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讓廣大農民充分分享現代化的成果。

(一)鄉村振興戰略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升級。黨的xx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強調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紮實穩步地加以推進。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強調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同樣是20個字的要求,但有幾個方面已經根據新情況進行了調整,更好地體現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要求。作為一個重要的戰略原則,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就是要求我們要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二)鄉村振興的內涵十分豐富,既包括經濟、社會和文化振興,又包括治理體系創新和生態文明進步,是一個全面振興的綜合概念。鄉村振興的關鍵和重點是產業振興。因為只有農村產業振興了,才有可能創造出更多的就業機會和崗位,為農民增收和農村富裕拓展持續穩定的渠道。加快振興農村產業,首先,要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前提下,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全面推進農業現代化的程序。其次,要充分挖掘和拓展農業的多維功能,促進農業產業鏈條延伸和農業與二三產業尤其是文化旅遊產業的深度融合,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和農村新興服務業,為農民持續穩定增收提供更加堅實的農村產業支撐。

(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要有強大的科技和人才支撐。當前,農業科技投入不足,農業農村科技服務力量薄弱,農產品技術含量低,已經成為農業轉型升級和鄉村振興的重要制約因素。我國農業研發經費投入強度不僅低於許多發展中國家的水平,更遠低於主要發達國家3%至6%的水平。更重要的是,隨著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大批農村青年人不斷向城鎮遷移,農村人口老齡化和村莊“空心化”趨勢日益嚴重。要全面振興鄉村,就必須充分發揮科技和人才的引領作用,進一步加大農業科技資金投入,整合各方面科技創新資源,完善國家農業科技創新體系、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和農業農村科技推廣服務體系,依靠科技創新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新活力;同時,要激勵更多優秀的城市人才下鄉創業,支援和鼓勵農民就業創業,加強農村幹部、農民和新型主體培訓,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還需要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全面啟用市場、要素和主體,打通渠道,讓廣大農民最大程度地分享改革紅利。首先,要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保持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這將有利於推進農業的規模化經營和可持續發展,也給農民吃下了一顆“定心丸”。其次,要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切實保障農民財產權益,不斷壯大集體經濟。此外,還要完善農業支援保護制度,調整農業補貼方式,增強補貼的指向性和精準性,提高農業補貼的效能;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心得體會 篇3

黨的__大以來,我們牢記書記重託,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加快推動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堅定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農業經營體系,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不斷增強,特色農產品供給質量顯著提升,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基本完成,鄉村治理和鄉風文明建設紮實推進,建成“業興、家富、人和、村美”幸福美麗新村21282個,貧困人口從20--年底的750萬人下降到20--年底的171萬人,貧困發生率由11.5%下降到2.7%,農民人均收入比20==年增長70%以上,群眾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

黨的__大作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部署,順應了億萬農民的新期盼和農業農村發展新需求,意義重大、影響深遠。20==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書記的重要講話站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域性的高度,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全面部署,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行動綱領。總理作了具體部署,提出了明確要求。我們一定認真學習領會、堅決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堅定以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三農”工作總抓手,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高舉鄉村振興旗幟,奮力開創新時代四川“三農”工作新局面。

一、堅定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切實提高農業供給質量和競爭力。貫徹書記對四川提出的“四川農業大省這塊金字招牌不能丟,要帶頭做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篇大文章”的重要指示,突出抓好建基地創品牌搞加工等重點任務,加強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和糧食生產重點縣、現代農業林業畜牧業重點縣建設,到20--年建成全國優質糧油基地、特色農產品供給基地、商品豬戰略保障基地。依託川酒、川茶、川菜、川藥、川豬等優勢產品打造“川字號”品牌,到20__年建立“三品一標”農產品5600個以上。統籌推進農產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到20--年建成全國優勢農產品加工基地、產值突破2萬億元。突出發展鄉村新業態,推進農業與鄉村旅遊、森林康養、電子商務等多種業態深度融合,打造民俗風情小鎮和特色美麗村莊,到20__年建立新產業新業態示範縣100個以上,建成全國鄉村旅遊強省和森林康養大省。突出構建利益聯結機制,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服務體系,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注重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等模式,採取合同訂單、股份合作、託管寄養、聯耕聯種等辦法,帶動小農戶特別是貧困群眾就業創業,多渠道實現持續穩定增收。

二、堅定推進幸福美麗新村建設,打造生態宜居的美麗家園。貫徹書記對四川提出的“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全面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的重要指示,繼續實施扶貧解困、產業提升、舊村改造、環境整治、文化傳承“五大行動”,讓農民群眾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注重因地制宜分類推進,堅持保護傳統村落、改造舊村落和新建聚居點相結合,宜聚則聚、宜散則散,不搞一刀切,不大拆大建。突出地域和民族特色,結合易地扶貧搬遷、土坯房改造,分類推進藏區新居、彝家新寨、巴山新居、烏蒙新村等建設,推廣“小規模、組團式、微田園、生態化”模式,做到房前屋後“瓜果梨桃、鳥語花香”,到20--年建成幸福美麗新村3.5萬個。注重提升鄉村治理水平,持續抓好法律“七進”和基層法治示範建立,深入推進“四好村”建立,辦好農民夜校,開展感恩奮進教育,激發群眾內生動力。積極擴大基層民主,引導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構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注重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突出抓好農村垃圾治理和廁所革命,推行“戶集、村收、鎮運、縣處理”城鄉環衛一體化模式,到20--年全面完成農村廁所改造,實現農村垃圾處理率100%。

三、堅定推進農業農村改革,不斷激發“三農”發展動力活力。貫徹書記對四川提出的“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必須以改革為動力”的重要指示,繼續以放活土地經營權為重點深化農業農村改革,促進要素更多流向農業農村,啟用主體、啟用要素、啟用市場。建立現代農村產權制度,紮實推進集體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用5年左右時間基本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開展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多種方式盤活農村閒置房屋和宅基地。深入推進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和壯大集體經濟。建立農業農村投入保障體系,總結運用四川在脫貧攻堅中創新設立產業扶持基金、教育扶貧救助基金、衛生扶貧救助基金和扶貧小額信貸分險基金的做法,設立鄉村振興發展基金,引導社會資本投向鄉村。建立財政支農穩定增長機制,健全農村產權抵押融資配套政策和信貸擔保體系。加快形成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發展用地保障機制,每年將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的一定比例支援鄉村發展。建立人才流向鄉村機制,推進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建立涵蓋生產經營、社會保障、退休養老等保障政策的新型職業農民制度。推行“崗編適度分離”機制,激勵農業科技人員離崗領辦企業、允許兼職兼薪。實施鄉村人才培育聚集工程,打造一支規模巨集大、留得住能戰鬥帶不走的人才隊伍。

四、堅持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強化鄉村振興組織保障。貫徹書記對四川提出的“堅決把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的重要指示,健全完善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體制機制,堅持黨委統一領導、政府負責、黨委農村工作綜合部門統籌協調的領導體制,堅持由省委常委兼任農工委主任常態化,堅持黨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研究重大政策,審議重大投入、重大專案、重大工作等職能,強化黨委農村工作綜合部門牽頭協調、決策參謀、調查研究、推動落實等職能。建立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責任制,堅決貫徹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機制,建立並嚴格落實黨政一把手第一責任人制度。建立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考核制度,將考核結果作為衡量幹部實績的重要依據。加強“三農”幹部隊伍建設,嚴格按照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要求,在培養、配備、管理、使用上著力,全面提升各級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做“三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優先選派熟悉“三農”的幹部進入各級黨委和政府領導班子。在向全省所有貧困村和基層組織軟弱渙散村派駐第一書記基礎上,再向集體經濟薄弱村選派第一書記,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堅強保證。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心得體會 篇4

近期,我鎮在全鎮範圍內開展了“鄉村振興,我村怎麼辦”大討論活動。各村召開黨員、村民代表會議,一起商討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村莊該實現什麼樣的發展。從商討的結果來看,很大一部分村莊只是提出一些近期工作任務,根本談不上鄉村振興策略。因此,我對鄉村振興的發展有了以下幾點不成熟的見解:

形成鄉村振興合力,培養新農人隊伍。農民是勤勞能幹的農民,但是他們大多數人的思想還停留在傳統的農耕上。換句話說,在新時代鄉村振興的背景下,很多農民的思想跟不上當下我國生產力的發展,這就要求我們培養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戰略方針為要求,把各行業中熱愛“三農”優秀人才吸納進來,充實農村工作隊伍,形成政府、企業、社會團體等鄉村振興合力,通過培養新農人隊伍和解放思想,為鄉村振興打下堅實的人才和思想基礎。

給村幹部以適當壓力、發揮村民主人翁精神。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村幹部作為全村發展的帶頭人,必須要有與時俱進、居安思危的精神狀態。如果一個村的村幹部滿足現狀,不思進取,那麼這個村莊的發展也就止步於當下,落後於未來。政策好不好,要看鄉親們是哭還是笑。這句話告訴我們,在制定振興戰略時,要以村民願不願意,答不答應,高興不高興為尺度。只有村民看到了實實在在的利益,他們才會關心村裡的鄉村振興戰略,把它當成自己的事。因此,黨委政府要給村幹部以壓力,使村幹部有緊迫感,緊跟鄉村振興的發展機遇帶領村民致富,同時充分發揮村民的主人翁精神,使鄉村振興戰略落在實處。

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域性、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辦好農村的事情,實現鄉村振興,關鍵在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離不開黨的領導。只有在黨的正確引導和帶領下,鄉村振興戰略才能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繪製出藍圖,把工作落實到位,使農業強大、農村美麗、農民富裕。同時,鄉村振興也離不開黨的支援。黨的十八大以來,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全面落實強農惠農富農政策,開創了“三農”工作的新局面。因此,鄉村振興需要繼續把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政策落到實處,加大各種資源配置的投入向農村傾斜,為實現農村振興打好政策和設施基礎。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心得體會 篇5

大家知道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的戰略,而且也把這個戰略寫進了《黨章》(修正案)。十九大報告在第五部分的第三條專門講了“鄉村振興”戰略。但是,我們還要注意,在第六部分和第九部分也做了一些農村的安排和要求。所以,我們要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大報告,既要學好第五部分的第三條,還要學好其他有關的章節和內容。

我將借這個機會,就學習領會十九大精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個話題,給大家談五點體會和思考。

第一,時代背景。也就是說,為什麼這個時候要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大家知道,十九大提出新時代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個矛盾轉化,對我國的農業、農村、農民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從供給來看,過去我們主要是關注數量,現在更加註重質量,過去主要是保供給,現在還要保安全。

再比方說,從農業和農村產業發展來看,過去主要是強調農業的生產,農業的產業發展,現在我們既要做好農業的發展,同時還要圍繞著農業做好相關產業的發展。特別是從過去的一產到現在的三產融合發展。這也提出來新的要求,特別是要求提質增效。

第三個方面,從農村的生態環境來說,過去我們要搞好農村生態環境,主要是改善農村的生產條件和農民的生活條件,讓農民宜居、宜業。現在我們農村生態環境的保護和發展還要能夠吸引城裡人到農村休閒、渡假、投資、興業。

第四個就是從農民的收入來看,過去我們講增加農民收入,主要是要滿足農民的衣、食、行的要求。現在我們不僅要滿足這些要求,還要滿足農民的就學、養老、居住等一些新的要求。

總體來看,新時代人們對生活需要的要求也對我們的農業、農村、農民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那麼,這個主要矛盾轉化的另一方面也凸顯了我們農業、農村、農民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不平衡、不充分。

從不平衡來看有三個問題,城鄉的經濟發展和收入差距不平衡,比如現在城鄉差距還有2.7:1,這個資料和世界銀行講的世界的平均經驗資料2.5:1還有一定的差距。大家知道,我們的城鄉收入差距的分配其實還有一些不同的研究給我們提供新的判斷。如果考慮到計算方法的不同和我們實際計算的一些項的漏項,學者的判斷現在的城鄉收入差距在4.5:1。

第二個不平衡,城鄉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不平衡。從水、電、路、房和教育、文化、社保、醫療這八個方面,我們從感受上就能看出來差距。我們有一個形象的比喻,就是“城市像歐洲,農村像非洲”。

第三個不平衡,農村區域發展不平衡。比如東部地區一些城市郊區出現了一些十億元村,百億元村,有些地區還很貧困,還有空客村和貧困村。

不充分也有三個表現。一,農業發展的基礎依然薄弱。我們從“三力”來看,綜合生產能力,土地資源透支,生態環境超載,雙重約束壓力很大。二,資源利用的不平衡,農業、秸稈還存在大量的不能充分利用,這個秸稈的不能充分利用有一個形象的比喻,我們等於丟了一半農業。三,農業基礎不平衡,就是持續發展能力,防災、減災、抗災,遇到災害還是沒有辦法,馬上就下去了。

所以,不論從農業的生產能力、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力,還是由27%的農業勞動人口支撐著不到9%的農業生產值來看,我們的基礎依然薄弱。

第二個不充分,資源利用不充分,剛才我講了,土地、勞動、資源利用不充分。

第三個不充分,在其他方面還有很多不充分,比方說我們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其他的一些方面。我們講農業投入主要是看渠道,另外農民增收,現在主要靠家庭經營性收入和工資性收入,財產性收入,轉移性收入比重還很低,農民增收困難,還有幾千萬貧困人口,這也是我們增收不充分的原因。

這樣看來新時代主要矛盾轉化,一方面是對我們的農業農村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又從不平衡、不充分方面凸顯了我們農業、農村發展的突出矛盾。這樣我們就可以做出一個基本的判斷。一方面是目標導向,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給我們的“三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問題導向,我們農業、農村、農民發展不充分、不平衡發展尤其突出。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我們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這是我講的第一點,時代背景。

第二,歷史方位。我們怎麼看待這個戰略?這個戰略是在什麼時候提出來的呢?是在決勝全面小康社會,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徵程這樣一個歷史交匯期提出來的,我們就從這兩個角度去解讀。

一,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個決勝期來看,可以說“鄉村振興”是新農村建設的升級版。黨的一系列方針政策都有繼承和發展的關係。20__年我們提出新農村建設,講了五句話20個字,這次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也講了五句話20個字,這五句話我們對比一下,從生產發展到產業興旺,從村榮整潔到生態宜居,從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從生活寬裕到生活富裕,在內容、內涵上都有提升,都有轉變。同時,鄉村文明的內涵要求也不一樣。也就是說,通過對比我們會發現,“鄉村振興”戰略在一定程度上,在決勝全面小康的時期它是新農村建設的升級版。

二,從開啟全面建設現代化新徵程這個角度來看。現代化建設新徵程,我們提出了新的戰略部署“鄉村振興”。這個戰略部署實際上是在我們開啟新徵程的時候新時期的“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它不僅是一場經濟社會的變革,而且是一次文化、生態的復興。它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它的目標導向就是按照現代化的要求,讓農業成為有希望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希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美麗的家園,也就是“鄉村振興”戰略是面向現代化的戰略部署。

第三,總體要求。這個總體要求我們看十九大報告,從原則上來提“鄉村振興”,我看有這樣六條。

第一條,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這句話的含義是什麼呢?就是在“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我們要以“八個明確”、“十四個堅持”為行動指南。

第二條,在“鄉村振興”過程中,也要樹立和落實五大發展理念,就是說要通過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來實現“鄉村振興”。

第三條,行動舉措、戰略安排的五句話20個字,實際上都體現了“五位一體”,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文化建設、生態文明建設。所以,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也要統籌推進這五個建設。

第四條,堅持兩個優先,這次特別強調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

第五條,要強化兩個保障。“鄉村振興”需要有體制機制創新,需要有政策體系的調整和完善,就是要健全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

第六條,加快兩個現代化,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第四,主要任務。這個主要任務就是這五句話20個字,我簡單說一下。

一,產業興旺。它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一個要求。我們要實現產業興旺,還是要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農村發展新動能為主線。那麼,以提高質量效益競爭力為方向,我們主要關注這樣四個事,或者四個問題。

1.糧食安全要確保。這個確保主要要有新的理念和新的思路,就是藏糧於地、藏糧於技。

2.處理好農業這個產業的發展問題,還是要通過調結構,促進農業提質增效。

3.促進農業產業發展的問題,促進一二三產的融合發展。

4.處理好規模經營主體的發展與小農戶之間發展的關係,特別是要完善利益完善機制,讓小農戶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平等參與戰略之路。

“鄉村振興”的第二個任務就是生態宜居,我個人理解是兩方面。一個是生態,一個是宜居,良好的生態,宜居的環境,是我們農村留住人,吸引人的重要方面。我個人想是不是要促進三個轉變,完成三個任務。三個轉變,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第二,發展方式要轉變。要構建五穀豐登,百業興旺,綠色迴圈的這樣一個生態體系。第三,發展模式要轉變。這是三個轉變,轉變發展觀念,轉變發展方式,轉變發展模式。

四個任務。第一,治理突出環境汙染問題。很多地方土壤汙染了,水源汙染了,大氣汙染了要治理,我們出臺了三個十條,“土十條”“水十條”“氣十條”。出臺了三個規劃。第二,把生態環境保護好和修復好,要依照尊重自然、修復自然的方式修復。第三,建立多元化甚至是市場化的生態補償機制。第四,發展生態農業和綠色產業,這是生態宜居。

第三個任務就是鄉風文明。鄉風文明就是“鄉村振興”過程中,既要富口袋,還要富腦袋,我們要加強對農民的思想道德教育。要弘揚傳統文化,把很多文化遺產保護起來,特別是李司長原來講的三古,古村落、古建築,古村寨,要保護好。還有把文化設施和文化體系搞好,文化建設鄉村文明沒有基礎設施、沒有公共服務體系也不行,治理有效,這裡既要治理,還要有效。

我們要加強農業農村的基礎工作,要加強基層組織建設,還要加強基礎工作,這個基礎規律既有農村發展的基礎,也有執政體系的基礎。第二,建成農村治理體系,這次我們提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結合。第三,要培養造就三農工作體系隊伍,我們提的叫“一懂兩愛”,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這樣的隊伍造就出來,實現鄉風文明。同時,要挖掘傳統文化。最後,生活富裕,還是要增加農民收入。要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搞好,這本身既是富裕的內容,也是富裕的表現。建設美麗鄉村,就是村容整潔的問題,比如垃圾、汙水,如實施三年的“廁所革命”。

最後,政策措施,或者叫體制和舉措。整個十九大報告裡面,400個字講了六條政策舉措,我概括為叫三個制度,三個體系。

三個制度就是土地制度,強調承包關係要穩定,強調三權分置,這是農地。同時,還要對建設用地的三塊地,徵地、宅基地、基建地進行改革,實際上是要解決農業農村發展振興問題。二是經營制度,既包括經營主體的培育,經營方式的創新,處理好小農與農業現代化的銜接這些內容。三是產權制度。產權制度改革上我們寫了三句話非常重要,第一句話講內容,要深化產權制度改革。第二句話,切實保障農民財產權益。另一方面,壯大集體經濟。這件事涉及兩個主體,一個是集體,一個是農民。

三個體系。第一,產業體系,產業生產運營體系。第二,服務體系。第三,治理體系。我結合學習十九大精神,圍繞“鄉村振興”戰略談五點體會和思考,簡單來說就是時代背景,既有要求,又凸顯了矛盾和問題,所以既必要,又緊迫。第二,歷史方位,既是新農村建設的升級版,又是面向現代化的戰略部署。第三,總體要求,就是六條。第四,主要任務,五個任務。第五,政策舉措,也是六條。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心得體會 篇6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農村是全國的命脈所在,如果沒有農業、農村、農民,城鎮必將失去賴以生存和持續發展的基礎。“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建設美麗鄉村,長期以來一直是人民群眾的期盼。

民之所呼,政之所向。千百年後,人們所向往的村美、水清、樹綠的美麗鄉村正在成為現實。“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這些重要論述表明,“三農”作為國之根本的地位持續在加強。報告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促進農業發展、農村繁榮、農民增收的治本之策,必將進一步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建設“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鄉村。

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美麗鄉村建設是當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深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載體,在中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作為山川秀美、農業大市的懷化,我們更有希望的田野,更是大有可為。因此,要積極搶抓機遇、乘勢而上,著力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努力開創農業農村發展新局面。

首先,要堅持優先發展經濟。鄉村要振興,產業是根本。美麗鄉村應該是富足的鄉村,貧窮落後的山清水秀不是美麗鄉村。美麗鄉村建設要以經濟發展為動力支撐,特別要立足於農村當地的優勢資源,做大做強支柱產業,以專案帶動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我們不僅建立“美麗”,更要經營“美麗”;不僅打造景觀,更要打造產業,讓農村美起來,讓農民富起來。只有產業發展了,農村才能集聚人氣,形成良性迴圈,充滿生機活力。所以,要切實轉變發展方式,提高農業生產的質量和效益。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不斷延展農業產業鏈,提升附加值。培育農村新業態,走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路子。

其次,要注重保護生態環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是美麗鄉村的氣質,是美麗鄉村的外在之美,物質富裕而環境髒亂差同樣不是美麗鄉村。在過去經濟發展的道路上,以損壞生態環境來換取經濟發展的事例不勝列舉,尤其是在農村經濟發展中更加突出。當前,如何進一步處理好農村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需要地方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拿出切實可靠的解決辦法。要加大環境保護宣傳力度,提高廣大農村群眾環保意識;要加大農村面源汙染治理力度,降低農藥化肥的使用量;要規範畜禽養殖,科學合理處置畜禽糞便,等等。只有生態環境好了,才能確保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也才能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再次,要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經濟有了較大發展,廣大農村群眾的物質生活有了大幅度提高。對美好生活的渴求,特別是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愈來愈強烈。生活之美、生態之美、鄉風文明,內外兼修才算得上美麗鄉村。因此,在美麗鄉村建設中,要深刻認識當前農村社會風尚、村民素質、文化建設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深刻認識發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對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迴應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的重要作用,進一步增強抓好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緊迫感和使命感;要積極倡導尊老愛幼、鄰里團結、遵紀守法的良好鄉風民俗,提高農村社會的文明程度,形成團結、互助、平等、友愛的人際關係。著力培養新型農民,推動農村走上富裕、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發展道路;要積極迴應農民群眾對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大力繁榮發展農村文化,讓農民群眾享受到更加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努力把廣大農村建設成更有古道鄉愁、更加和諧穩定、更富人文情懷的美麗鄉村。

最後,要創新鄉村治理體系。科學有效的鄉村治理體系是全力助推美麗鄉村建設的保障。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並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治理體系,明確了新時代鄉村治理的新理念新思路,將更加有力地促進農村和諧穩定。要順應美麗鄉村建設的新定位、新要求和新機遇,充分發揮基層黨建的引領作用,加大農村基層幹部培養力度,充分發揮村集體和農民的主體作用,積極搭建新鄉賢與鄉村社會結構有機融合的平臺,構建兼具鄉土性與現代性的現代鄉村治理模式。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心得體會 篇7

行百里者半九十。戰脫貧、求振興都是增進人民福祉的“接力賽”。越到接近脫貧終點的關鍵時期,越要保持一鼓作氣、善始善終的攻堅態勢,從脫貧攻堅中總結經驗,穩紮穩打衝刺好脫貧攻堅“最後一公里”,將共同富裕的“接力棒”順利交接到鄉村振興。

激發內生動力,聚力跑好“第一棒”。脫貧攻堅,久久為功。防止返貧增貧關鍵在人,在於實施“扶志扶智”工程,從根本上改變“等靠要”思想,增強脫貧的內生動力。要通過農民夜校、文化下鄉、好人好事評選等載體,加強對貧困群眾的思想、文化、道德、法律教育,大力弘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感恩奮進的新時代鄉村文明新風尚,激發貧困群眾致富積極性和脫貧志氣;

要加強對貧困群眾的文化、知識與技術教育,增強其脫貧致富能力,真正實現從“被動扶”到“主動興”轉變,積蓄脫貧奔康的強大內生動力。

聚焦問題短板,整改提升“接好棒”。控制貧困戶增量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抓手。特別是在決勝脫貧攻堅的最後衝刺時期,一方面要重點攻克剩下的“硬骨頭”,另一方面要有效控制新增和返貧人口。要針對處於貧困邊緣的非貧低收入戶和非高標準脫貧戶,聚焦影響致貧返貧的問題短板,找準“病、學、災”等致貧返貧原因,劃定支出預警線、識別高風險農戶,劃定收入資格線、框定易返貧貧困戶,對識別出的易致貧返貧物件,因戶施策、分類提供保障措施,為贏得全域性夯實基礎。

強化利益聯結,產業扶貧“傳好棒”。脫貧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的起點。不能為了脫貧而脫貧,要在建立完善常態長效的脫貧致富機制、為鄉村振興奠定紮實基礎、統籌做好二者銜接上下功夫。發展產業、建立利益聯結是脫貧致富、實現長效脫貧,穩定鞏固脫貧成果的核心手段。要結合當地實際、因地制宜,充分發掘地方特色優勢,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優化產業佈局,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系、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有效拓展對接市場,助力產業換檔升級,壯大集體經濟,實現“輸血”扶貧到“造血”扶貧的轉變。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心得體會 篇8

鄉村振興戰略在價值、制度及組織三個維度上的創新是新時代的產物。價值維度上的創新是根本方向,制度維度上的創新是重要保證,組織維度上的創新是強勁支撐。這些創新耦合形成鄉村振興發展的不竭動力,將日益推動鄉村振興由藍圖走向現實。

繼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後,20__年中央一號檔案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出全面部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我們黨對多年“三農”工作的繼承與創新,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正在形成。鄉村振興戰略的創新之處可以從價值、制度、組織三個維度來認識,意義重大。

價值維度上的創新

明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檔案指出,沒有農業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的現代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明確鄉村全面振興的目標。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加快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明確鄉村振興的長遠目標。鄉村振興是黨和國家的大戰略,是一項長期的歷史性任務。檔案按照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分兩個階段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戰略安排,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三個階段性目標任務作了部署。分別是到20__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

制度維度上的創新

高起點。與新農村建設不同,鄉村振興戰略首先從國家層面制定戰略規劃。《規劃》通過與檔案對錶對標,分別明確至20__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20__年召開黨的二十大時的目標任務,細化實化工作重點和政策措施,包括重大工程、重大計劃、重大行動等,指導各地區各部門分類有序推進鄉村振興。在此基礎上,各地區各部門要編制鄉村振興地方規劃和專項規劃或方案;加強各類規劃的統籌管理和系統銜接,形成城鄉融合、區域一體、多規合一的規劃體系。

高標準。鄉村振興,法制法規先行。一方面,檔案提出抓緊研究制定鄉村振興法,把鄉村振興政策法定化。多年來,特別是20__年新農村建設以來,中國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政治措施,需要制度化、法制化,同時各地方可以從本地鄉村實際需要出發,制定促進鄉村振興的地方性法規、地方政府規章,為鄉村振興提供法律保障;另一方面,檔案提出研究制定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條例,把黨領導農村工作的傳統、要求、政策等以黨內法規的形式確定下來,完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確保鄉村振興戰略有效實施。這意味黨對“三農”的領導法制化了、制度化了。

高質量。鄉村振興的制度性供給,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旨在啟用主體、啟用要素、啟用市場,全方位高質量地服務於鄉村振興。其中,若干制度創新值得關注:如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落實宅基地集體所有權,保障宅基地農戶資格權和農民房屋財產權;推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探索農村集體經濟新的實現形式和執行機制,上述舉措旨在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改進耕地佔補平衡管理辦法,建立高標準農田建設等新增耕地指標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餘指標跨省域調劑機制,將所得收益通過支出預算全部用於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支援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一創新性政策舉措改變了以往增減掛鉤、佔補平衡均取之於鄉、用之於城的做法,通過跨省域調節,可以大大提高節餘指標的含金量並用以反哺農村。創新培訓機制,支援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業技術協會、龍頭企業等主體承擔培訓;建立縣域專業人才統籌使用制度;全面建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到鄉村和企業掛職、兼職和離崗創新創業制度,探索公益性和經營性農技推廣融合發展機制,這些制度創新有助於構建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農業經營者隊伍。

組織維度上的創新

加強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打造一支新時代“三農”工作幹部隊伍。實施鄉村振興,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和加強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確保黨在農村工作中始終總攬全域性、協調各方,這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根本保證。為此,檔案強調健全黨委統一領導、政府負責、黨委農村工作部門統籌協調的農村工作領導體制。建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責任制,實行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黨政一把手是第一責任人,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縣委書記要當好鄉村振興的“一線”總指揮。按照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要求,打造新時代的“三農”工作幹部隊伍。

懲治“微腐敗”,打造強有力的農村基層黨組織。管黨治黨,從基層黨組織抓起。檔案提出,推行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制度,加大基層小微權力腐敗懲處力度。嚴厲整治惠農補貼、集體資產管理、土地徵收等領域侵害農民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紮實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組織力;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地位,創新組織設定和活動方式,持續整頓軟弱渙散村黨組織,穩妥有序開展不合格黨員處置工作,著力引導農村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優化農業從業者結構,加快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農業經營者隊伍。檔案首提培育一批家庭工場、手工作坊、鄉村車間,鼓勵在鄉村地區興辦環境友好型企業,實現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提供更多就業崗位。上述經營主體及農業企業、家庭農場主、專業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農業經營者的骨幹。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須調動億萬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促進農民共同富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檔案指出,統籌兼顧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扶持小農戶,積極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中國現有兩億多小規模兼業農戶,多數年齡偏大,有的是老人和婦女。現階段的迫切之舉,是採取針對性措施,把小農生產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使之分享到現代農業發展紅利。

壯大農業龍頭企業和行業組織,帶領中國農業“走出去”。檔案提出,積極支援農業走出去,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糧商和農業企業集團。農業企業特別是龍頭企業能夠引導小農戶參與系統內的分工協作,使農民由傳統的農業生產者向具有市場意識、競爭意識、投資意識、風險意識的現代產業工人或農業企業家轉變,從而解決土地配置細碎化、生產經營分散化問題,整體提升農業的產業層級和質量效益。農產品行業協會是由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業大戶以及相關科研、教學和其他組織、個人參加,為維護和增進全體會員的共同利益,在自願互利基礎上依法組織起來的非營利性組織。農產品行業協會可以跨地域、跨組織發展,能夠在更大範圍、更高層次和水平上提高農民和農業經營者的組織化程度,實現小農戶和農業經營與國內外市場對接,降低市場風險和交易成本,有助於帶領中國農業“走出去”。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心得體會 篇9

20__年中央一號檔案正式釋出。這是新世紀以來,黨中央連續發出的第19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一號檔案。檔案突出年度性任務、針對性舉措、實效性導向,部署20__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對紮實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確保農業穩產增產、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定安寧,具有重大指導意義。

“三農”向好,全域性主動。20__年,是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新徵程的重要一年,我們黨將召開二十大。在這重要的一年,接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繼續穩住農業基本盤,對於保持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國泰民安的社會環境、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具有特殊重要意義。

20__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由謀篇佈局進入具體施工階段。要加強全域性性謀劃、戰略性佈局、整體性推進,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紮實開展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重點工作,著力促進糧食生產穩面積提產能、鞏固脫貧穩勢頭提後勁、產業發展穩基礎提效益、鄉村建設穩步伐提質量。

“洪範八政,食為政首。”確保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是鄉村振興的首要任務。在外部環境深刻變化的複雜形勢下,立足自身抓好農業,依靠自身端牢飯碗,才能更好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第一層次是抓好糧食播種面積,推進糧食安全產業帶建設,進而穩定糧食年度產量;第二層次是下力氣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擴大牛羊肉和奶業生產,提高大豆和油料自給率;第三層次是穩定生豬長效性支援政策,保障“菜籃子”產品價格穩定。這三大層次的落實均離不開壓實地方責任,要開展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強化“菜籃子”市長負責制。

“勝非其難也,持之者其難也。”脫貧攻堅全面勝利後,堅決杜絕大規模返貧現象發生是過渡期“三農”工作的底線任務。20年,全國農村居民收入增速快於城鎮居民,脫貧地區農村居民收入增速高於全國農村平均水平。然而,脫貧地區發展基礎仍比較薄弱,脫貧產業需要接續培育,脫貧人口需要持續幫扶。今後要在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的基礎上,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精準幫扶機制。重點是壯大脫貧地區鄉村特色產業和促進脫貧人口穩定就業,帶著農民幹、幫著農民賺,讓脫貧群眾從中獲得更多收入,共同走上致富道路。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心得體會 篇10

4月1日出版的第7期《求是》雜誌發表書記的重要文章《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文章指出,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在鄉村振興的發展道路上,廣大黨員幹部要用拼搏的決心、剛強的意志、過硬的本領、無私的奉獻讓這條路上充分“精、氣、神、蘊”,一起奔赴與創造鄉村更加美好的未來。

接續奮鬥,綻放鄉村振興路上的“無限精彩”。

有句農家諺語是這樣說的,“人勤春早功不負”,這句話啟示我們在推動鄉村振興事業的道路上要謀劃在先、擔當在先、作為在先,下好“先手棋”,緊緊圍繞農業生產的目標任務篤定前行,在新的征程上用努力奮鬥凝聚力量、綻放精彩。“熱愛可抵歲月漫長”,黨員幹部要以熱愛之心、奉獻之志、擔當之能推動鄉村振興事業發展,發揮示範帶動作用,引領廣大群眾團結奮進新徵程,奠定良好的農業基礎。在新的趕考之路上,黨員幹部要錨定目標不放鬆,保落實、聚力量、促帶動、謀未來,以全力以赴的拼搏拼搏姿態躬身實踐,用對事業的熱愛凝聚逐夢的力量,接力前行、接續奮鬥。

無懼無畏,集聚鄉村振興路上的“深厚底氣”。

在疾風裡生出逆風飛翔的“翅膀”,在逆境中邁出逆行向前的“步伐”,在巨浪裡劃好勇往直前的“破浪槳,以無懼無畏的勇毅姿態開拓進取,讓鄉村振興發展的路子更廣更實。“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在新的趕考之路上,黨員幹部會面對各色的考驗,這些考驗是“鍛鐵之火”“鍊金之爐”,一切艱難險阻與挫折都是初心意志的“試金石”,黨員幹部要“主動上”,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勇於“跨欄”,在實踐的“大熔爐”中磨礪自我、錘鍊本領,以堅韌不拔的意志和信念創造出更大的業績,在奮鬥實幹中為實現農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

初心如磐,激發鄉村振興路上的“堅韌精神”。

“一臉汗水”“一腳泥水”的“一”字當頭彰顯著黨員幹部的拳拳為民之心。鄉村振興的發展與群眾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只有解決好群眾的難題、辦好群眾的實事,以“堅韌不拔”的精神攻堅克難,才能不斷提升服務群眾的質效。黨員幹部要深入群眾及時對接問題,不遺餘力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面對面地幫群眾算“長遠賬”,謀劃發展之路,打消群眾在思想上的顧慮;手把手教授群眾種養殖方法和科學技術,以好方法好技術為產業發展注入力量;心貼心地講解具體政策、專業知識和作物的生長習性、注意事項,讓群眾能聽得懂、用得好,增強群眾在產業發展上的能力水平,提振推動鄉村振興發展的信心與決心。

堅持到底,解鎖鄉村振興路上的“深刻蘊含”。

一顆顆吃苦耐勞的恆心,一個個功在不捨的身影,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沒有在平凡崗位上努力奮鬥、堅守盡責的奮鬥,就沒有鄉村振興道路上豐碩的成果。作為黨員幹部,在推動鄉村振興發展的過程中,要專注於事、奉獻為民,紮紮實實地擼起袖子、俯下身子,以執著之心摸索方法、探尋道路,以專注之心精益求精、不斷突破,不怕山巒巍峨、不怕村道曲折,以“紮根”之姿推動鄉村振興事業的穩步發展,讓群眾的“錢袋子”更鼓,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讓昂揚奮發的旋律奏響在鄉村廣袤的沃土上。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心得體會 篇11

黨的xx大以來,我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重託,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加快推動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堅定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農業經營體系,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不斷增強,特色農產品供給質量顯著提升,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基本完成,鄉村治理和鄉風文明建設紮實推進,建成“業興、家富、人和、村美”幸福美麗新村21282個,貧困人口從20xx年底的750萬人下降到20xx年底的171萬人,貧困發生率由11.5%下降到2.7%,農民人均收入比20xx年增長70%以上,群眾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

黨的十九大作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部署,順應了億萬農民的新期盼和農業農村發展新需求,意義重大、影響深遠。20xx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站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域性的高度,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全面部署,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行動綱領。總理作了具體部署,提出了明確要求。我們一定認真學習領會、堅決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堅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三農”工作總抓手,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高舉鄉村振興旗幟,奮力開創新時代四川“三農”工作新局面。

一、堅定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切實提高農業供給質量和競爭力。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提出的“四川農業大省這塊金字招牌不能丟,要帶頭做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篇大文章”的重要指示,突出抓好建基地創品牌搞加工等重點任務,加強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和糧食生產重點縣、現代農業林業畜牧業重點縣建設,到20xx年建成全國優質糧油基地、特色農產品供給基地、商品豬戰略保障基地。依託川酒、川茶、川菜、川藥、川豬等優勢產品打造“川字號”品牌,到20xx年建立“三品一標”農產品5600個以上。統籌推進農產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到20xx年建成全國優勢農產品加工基地、產值突破2萬億元。突出發展鄉村新業態,推進農業與鄉村旅遊、森林康養、電子商務等多種業態深度融合,打造民俗風情小鎮和特色美麗村莊,到20xx年建立新產業新業態示範縣100個以上,建成全國鄉村旅遊強省和森林康養大省。突出構建利益聯結機制,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服務體系,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注重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等模式,採取合同訂單、股份合作、託管寄養、聯耕聯種等辦法,帶動小農戶特別是貧困群眾就業創業,多渠道實現持續穩定增收。

二、堅定推進幸福美麗新村建設,打造生態宜居的美麗家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提出的“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全面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的重要指示,繼續實施扶貧解困、產業提升、舊村改造、環境整治、文化傳承“五大行動”,讓農民群眾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注重因地制宜分類推進,堅持保護傳統村落、改造舊村落和新建聚居點相結合,宜聚則聚、宜散則散,不搞一刀切,不大拆大建。突出地域和民族特色,結合易地扶貧搬遷、土坯房改造,分類推進藏區新居、彝家新寨、巴山新居、烏蒙新村等建設,推廣“小規模、組團式、微田園、生態化”模式,做到房前屋後“瓜果梨桃、鳥語花香”,到20xx年建成幸福美麗新村3.5萬個。注重提升鄉村治理水平,持續抓好法律“七進”和基層法治示範建立,深入推進“四好村”建立,辦好農民夜校,開展感恩奮進教育,激發群眾內生動力。積極擴大基層民主,引導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構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注重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突出抓好農村垃圾治理和廁所革命,推行“戶集、村收、鎮運、縣處理”城鄉環衛一體化模式,到20xx年全面完成農村廁所改造,實現農村垃圾處理率100%。

三、堅定推進農業農村改革,不斷激發“三農”發展動力活力。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提出的“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必須以改革為動力”的重要指示,繼續以放活土地經營權為重點深化農業農村改革,促進要素更多流向農業農村,啟用主體、啟用要素、啟用市場。建立現代農村產權制度,紮實推進集體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用5年左右時間基本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開展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多種方式盤活農村閒置房屋和宅基地。深入推進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和壯大集體經濟。建立農業農村投入保障體系,總結運用四川在脫貧攻堅中創新設立產業扶持基金、教育扶貧救助基金、衛生扶貧救助基金和扶貧小額信貸分險基金的做法,設立鄉村振興發展基金,引導社會資本投向鄉村。建立財政支農穩定增長機制,健全農村產權抵押融資配套政策和信貸擔保體系。加快形成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發展用地保障機制,每年將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的一定比例支援鄉村發展。建立人才流向鄉村機制,推進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建立涵蓋生產經營、社會保障、退休養老等保障政策的新型職業農民制度。推行“崗編適度分離”機制,激勵農業科技人員離崗領辦企業、允許兼職兼薪。實施鄉村人才培育聚集工程,打造一支規模巨集大、留得住能戰鬥帶不走的人才隊伍。

四、堅持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強化鄉村振興組織保障。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提出的“堅決把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的重要指示,健全完善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體制機制,堅持黨委統一領導、政府負責、黨委農村工作綜合部門統籌協調的領導體制,堅持由省委常委兼任農工委主任常態化,堅持黨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研究重大政策,審議重大投入、重大專案、重大工作等職能,強化黨委農村工作綜合部門牽頭協調、決策參謀、調查研究、推動落實等職能。建立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責任制,堅決貫徹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機制,建立並嚴格落實黨政一把手第一責任人制度。建立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考核制度,將考核結果作為衡量幹部實績的重要依據。加強“三農”幹部隊伍建設,嚴格按照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要求,在培養、配備、管理、使用上著力,全面提升各級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做“三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優先選派熟悉“三農”的幹部進入各級黨委和政府領導班子。在向全省所有貧困村和基層組織軟弱渙散村派駐第一書記基礎上,再向集體經濟薄弱村選派第一書記,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堅強保證。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心得體會 篇12

近日,《求是》雜誌發表了書記重要文章《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書記在文章中強調,“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域性看,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後,“三農”工作重心歷史性轉移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基層作為鄉村振興工作的前沿陣地必須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形成黨建工作特色品牌,用黨的建設工作引領鄉村振興工作全面發展,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

“黨建+”夯實鄉村振興組織保證,跑出人才賦能“加速度”。

書記指出:“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關鍵在幹,必須建設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過硬、作風過硬的鄉村振興幹部隊伍。”火車快不快,全憑車頭帶。通過抓村一級書記落實鄉村振興責任制,以月度“支書論壇”+季度觀摩調研的形式,開拓“領頭雁”發展思維、理順工作思路。豐富黨員教育管理方式,通過手機“微黨課”、“田間黨課”、“小院黨課”等多種創新生動形式開展組織生活,延伸黨組織的輻射觸角,保障了黨員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全覆蓋。重視人才工作,確保人才引得進、留得住,注重將發展資源向村一級傾斜,給予返鄉創業人才政策支援,創造事業發展優良環境土壤,吸引更多人才流入“築巢”。

“黨建+”深耕鄉村振興產業潛能,跑出產業發展“加速度”。

推動農村工作局與經濟發展局等部門組建產業發展領導專班,邀請上級相關部門實地指導,找準與當地資源稟賦相符合的生產方式,形成“一村一業,一鎮一品”的發展格局,推動從“一業”上發力,在“一品”上深耕。專班重點對村級業態進行分析,對相似業態村進行支部聯建,構建“支部+產業圈”模式,依託產業基地、農村專業合作組織和農業龍頭企業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帶動群眾就業增收。打造“紅色+產業”示範點,強化引領帶動作用。整合當地紅色資源,通過打造紀念館+產業基地+直播基地+創客論壇四位一體小切口創新建設立體式鄉村振興示範點,將紅色資源、產業資源等特色優勢打造為閉環示範內容,以點帶面有力推廣“一村一業,一鎮一品”的發展格局,鞏固產業振興帶動鄉村振興發展“助推器”作用。

“黨建+”創新鄉村振興社會治理,跑出鄉村善治“加速度”。

書記指出:“要加強和創新鄉村治理,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讓農村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著眼基層社會治理,將創新群眾社會自治作為黨建書記專案全面推廣。建設“微信+”村民服務管理體系,加強黨組織凝聚力、組織力。黨支部廣泛組織引導當地鄉賢、退伍軍人、老黨員、文明戶等群體作為“鄉賢小法庭”與“文明積分”工作小組成員,通過“鄉賢小法庭”加強基層群眾自我解決矛盾糾紛能力,提升群眾法制意識水平,形成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的良好局面。通過開展村民“文明積分”自治活動,切實提升黨員群眾參與村居治理的積極性,引導群眾扮靚家園、綠色生活的同時促進實現民心在基層聚集、服務在基層拓展,全面改善提升村情民風,推動各項事業平穩健康發展。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心得體會 篇13

4月1日,《求是》雜誌發表書記重要文章《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書記指出,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關鍵在幹。要下好鄉村振興這盤棋,我們必須抓好領導班子、第一書記、鄉土人才等“關鍵人”,充分發揮“領頭雁”“主心骨”“帶頭人”作用,為發展創造動力源泉,共促鄉村振興,共建美好家園。

鄉鎮領導班子“擔使命”,當好“領頭雁”。

俗話說,“村子強不強,要看領頭羊,火車快不快,全靠車頭帶”,班子隊伍的建設對地區發展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抓好領導班子“關鍵人”。一方面,領導班子要悟透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其位,謀其政”,履行好自身職責,秉承“利民之事,絲髮必興”的價值追求,做起而行之的“行動者”,當攻堅克難的“奮鬥者”,緊緊圍繞增進民生福祉,攥指發力、久久為功,確保條條落地、項項落實。另一方面,組織部門要緊盯抓牢班子隊伍建設,選拔任用要堅持更高標準、更嚴要求,提高班子發現和解決自身問題的能力。建立“班子隊伍”政治素質檔案,對政治不合格、廉潔不過關的“一票否決”,探索“班子隊伍”函詢回覆分析、抽核工作等機制,確保班子隊伍過得硬、靠得住、不偏向、不走樣。

駐村第一書記“亮身份”,當好“主心骨”。

在脫貧攻堅戰役中,第一書記給貧困落後的鄉村注入了新鮮血液,成為群眾“主心骨”。如今,中共中央繼續向重點鄉村選派駐村第一書記,為的是讓這根“主心骨”持續發揮作用,因此,必須抓好第一書記“關鍵人”。一方面,第一書記要堅決杜絕“名在人不在、身在心不在”的基層混亂現象,把基層當成學習成長的大熔爐和幹事創業的大舞臺,拋棄“鍍金”想法,沉下心來找準自身定位、合理規劃自己的目標,增強看問題的“眼力”、察民情的“聽力”、走基層的“腳力”,真正聽到實話、察到實情、收到成效。另一方面,組織部門要“緊盯”第一書記到村任職情況,定期進行摸排調查,探索建立“到村打卡”“群眾監督”等靈活機制,對“不到位”現象制定切實可行的管理辦法,督促相關單位將任職工作落實抓細。

農村鄉土人才“強責任”,當好“帶頭人”。

基層幹事創業環境與城市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吸引人才難,留住人才更難,要走好“築巢引鳳”這條“路”難度頗大,鄉土人才是農村的寶貴人才資源,因此,必須抓好鄉土人才“關鍵人”。一方面,組織部門充分發揮選人用人職能,拋開“唯學歷論”,不求全責備、不論資排輩、不用同一把尺子衡量,以深入一線調研、村鎮舉薦等形式,持續發掘本地“土專家”“田秀才”,建立健全農村種養等行業的人才資訊庫,選拔群眾認可、敢挑重擔、技術經驗豐富的鄉土人才作為帶頭人。另一方面,政策上要給予鄉土人才支援,做好資源“傾斜”,建立公平、公正、靈活的鄉土人才評價機制和激勵長效機制,對成績突出的鄉土人才在職稱評定、評優評先等方面探索開闢“專屬通道”,並適當考慮納入鎮村後備幹部重點培養人選,讓鄉土人才能夠放開手腳“使勁幹”,為鄉村振興持續賦能。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心得體會 篇14

在幹部培訓平臺中認真學習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讓作為最基層人民政府的我心緒久久不能平復。從學習的過程好像已經展望到未來鄉風文明、生態宜居、產業興旺、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農村新面貌。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歷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而鄉村振興就是要以農村經濟為基礎,努力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鄉村。我認為建設美麗鄉村始終都離不開文化。

文化是生態宜居的守護者。-說美麗鄉村建設就是要“看的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鄉村的青山綠水是我們耐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中國自古以來就講究遵循自然法則而生存。繼承和發揚傳統的生態文明觀,讓人們懂得“仁民愛物”,發自內心崇尚自然,珍惜環境,才能從根本上守護住我們的青山綠水。

“鄉愁”對於鄉村來說是對鄉土文脈和故土文化的記憶。鄉愁可能是一棵長在村頭的古樹,可能是一間破舊的祠堂,可能是一出家鄉的戲曲,還可能只是一位兒時的玩伴。這就需要加強對遺址遺蹟、民風民俗、田野文物的開發保護,傳承鄉村文脈,讓村民在精神上有歸屬感。讓更多鄉賢回到故土推動鄉村文化的傳承,建設美麗鄉村。

文化是產業興旺的金鑰匙。鄉村產業無論是農業還是第三產業,都需要注入文化內涵,否則就不能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我們甘南是藏王故里,臨潭是拔河之鄉。眾所周知藏區幅員遼闊,有著無盡的草山資源。牛羊滿山的情景是人們心底對藏區最深的瞭解,隨著甘南州在全省率先實施環境衛生革命戰略以來,這裡的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了。今後我們本地的土特產將成為純天然無汙染的代名詞,我們賣的就不僅僅特產而是健康和文化。

談到鄉村振興就會想到鄉村旅遊。而鄉村旅遊的持續蓬勃發展,更要注重挖掘文化內涵。一個地方的歷史積澱、氣候環境、風土人情、飲食起居,風俗習慣等等構成了一個地方的地域文化,而這種文化帶給人們的是不同於其他地方的精神體驗。譬如,有人喜歡“大漠孤煙直”的蒼涼,有人喜歡“海上生明月”的意境。我們要做的就是深入挖掘本地的藏區文化,讓每一個來甘南旅遊的客人感受到這片土地與眾不同的魅力。

文化是鄉風文明的約束力。“仁義禮智信、誠孝檢勤和”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所在。-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在鄉村振興中,如果我們充分發掘鄉規民約、族譜家訓這些道德資源,發揮身邊榜樣的力量。讓向善向美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凝聚人心、引領道德、淳化民風,那麼“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鄰里和睦”等等都會成為村民發自內心的尊崇。

農村的公共文化建設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只有健全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才能保障村民的基本文化權益,提高鄉村文體活動質量,讓廣大村民在豐富的文化體驗中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和道德觀念。

文化是有形的,更是無形的,它無時無刻都在影響著我們的“三觀”和生活方式,要想振興鄉村,就得以文化鑄魂。有了靈魂的鄉村便有了生機和活力,有了青山綠水和鄉愁,有了希望和未來。

作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中的一員在鄉村振興建設中,“為人民謀幸福”將成為我們工作的目的,每個幹部在埋首案頭、山間挖土、走訪宣講之間自然交替,讓黨員幹部帶頭成為“鄉村振興”一道最靚麗的風景線,成為服務群眾最有力的迴應。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心得體會 篇15

近日,中組部推出黨員教育電視系列片《美村三十六法》,以《做景觀天》為題的我縣古郊鄉錫崖溝村作為全省唯一村莊入選其中。

據瞭解,《美村三十六法》聚焦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和美麗中國主題,講述農村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建設美麗鄉村的生動實踐,提煉出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之“法”。該片共36集,每集介紹一個村的典型做法,對於農村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具有啟發和借鑑意義。

錫崖溝村作為我省唯一一個入選《美村三十六法》的鄉村,以“做景觀天”為題,採用紀實的手法,展示錫崖溝村民在黨支部帶領下,不甘閉塞、艱苦奮鬥、久久為功,歷時30年在懸崖絕壁上鑿出了一條“掛壁公路”。走出大山後,錫崖溝村民積極響應黨中央的號召,繼續秉承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利用自身紅色傳承、綠色生態優勢,以打造“避暑花園”為發展目標,以更加奮發有為的姿態開闢多種經營、發展旅遊事業、大力興辦教育,不斷加強農村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村、小康村,解答了只要自強不息、自力更生,充分發掘自身資源優勢、生態優勢,就能將區位劣勢轉化為獨特發展優勢,昂首闊步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徵程上的時代課題。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心得6  

在中國,農業的發展不是一個單一的產業發展,更需農民與農村的協同跟進,即所謂的“三農”,“三農”是一個居住地域、從事行業和主體身份三位一體的問題,但三者側重點不一,必須一體化地考慮以上三個問題。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三農”問題關係到國民素質、經濟發展,關係到社會穩定、國家富強、民族復興。若是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者素質無法提高,農民的生活環境得不到改善,從事農業生產的環境惡劣,就不能使農作物得到良好的培育,也不能提高生產效率與質量,更無法達到所謂的高質量現代化農業。因此,農業的發展,也可以說是建立在農村的發展與進步的基礎之上。作為現階段的農業發展也需要農村的現代化建設與實現與農業環境的協調發展,才能取得長遠的進步。

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體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這一重要的發展戰略是在新時期農村發展中提出的一項重要的發展理念,這一理念明確的指出了發展農村的重要性與緊迫性,提出了現階段“三農”問題的發展方向,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巨集偉目標提供了重要保障。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農民的生活水平與生活環境是習-很關心得問題,而目前中國已經進入到了脫貧攻堅決勝時期,農村貧困人口的脫貧問題更是成為政府最關注的重點。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美好憧憬,關鍵就是要實現農村與城市的協調發展,補齊農村發展滯後的短板,建設好美麗鄉村,讓農村人也能夠共享改革開放的美好成果。

對於實現鄉村振興,十九大報告則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部署: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這比之前的統籌發展更加具體;明確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這無疑給廣大農業經營者吃下了一顆“長效定心丸”;提出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更是切中了農村人才短板的要害;等等。對於這一系列的新政策帶來的不僅僅是農村發展的新希望,更是實實在在的政策幫扶。

在十九大精神的正確指引下,在中國共產黨的這艘巨輪的領航中,我們將不忘初心、砥礪奮進、破浪而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心得體會 篇16

一、20_年工作開展情況

(一)農村低保保障

一是全面加強農村低保專項治理。年初,按照省民政廳關於印發《全國農村低保專項治理方案》、市民政局關於印發《全市農村低保專項治理方案》要求,我市及時印發《市農村低保專項治理方案的通知》,並及時召開專項治理動員會和政策培訓會,大力排查整治農村低保領域的各類不正之風和違規行為,進一步提高全市農村低保規範化管理水平,切實加強農村低保工作作風建設。二是嚴格落實動態管理。按月及時將符合條件的農村困難物件納入困難群眾兜底保障範圍,把因病、因殘及其他臨時困難返貧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作為重點,實現了“應扶盡扶、應保盡保、動態管理”。每月保障金按時通過一卡通發放平臺發放到位。三是及時上調保障標準。根據上級檔案要求及時制定《市民政局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財政局市統計局關於調整全市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通知》,將我市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由每人每月380元調整為每人每月430元,調整後的標準從20_年7月1日起執行,更好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截至20_年12月,我市在冊農村低保保障物件3241戶,5444人,其中納入農村低保保障範圍的建檔立卡扶貧物件3660人,佔全部農村低保人數的67.23%。全年農村低保保障金累計發放66848人次、1635.68萬元,其中為建檔立卡扶貧物件發放保障金1000餘萬元,切實發揮了農村低保兜底保障作用。

(二)臨時救助

為切實提高臨時救助效率,我市於20_年建立了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截至目前分3批共下撥93萬元臨時救助備用金到各鎮街道,啟動緊急程式和人均救助金額不超過500元的由各鎮街道動用備用金及時救助。人均救助金額超過500元的由按月及時審批,通過一卡通發放平臺及時發放救助資金。截至目前,20_年共審批臨時救助291戶次,支出臨時救助金99.92萬元,戶均救助達3434元;其中救助農村戶籍165戶次,支出農村戶籍臨時救助金4.69萬元。為切實提高臨時救助效率,我市建立了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20_年分兩批共撥付給各鎮街備用金31萬元,確保各鎮街有充足的備用金及時救助基本生活陷入困難的困難家庭,20_年累計支出臨時救助金130.92萬元。

(三)農村特困人員

20_年1-12月,我市發放農村特困供養金1.175萬人次,共計金額621.1632萬元。為了加強對困難群眾的救助力度,切實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我市農村特困人員供養金標準於20_年10月起農村分散特困人員供養金標準由原來的400元/人/月調整為500元/人/月,20_年7月1日起農村特困人員供養金標準由原來的500元/人/月調整為559元/人/月,農村特困人員實行動態化管理,已全部按照應保盡保的要求,納入保障範圍,特困供養金也準確及時的發放到位。

二、20_年工作計劃

(一)繼續嚴格執行農村低保、臨時救助“應保盡保、應救盡救”原則,切實加強主動發現機制,織密救助網路,兜實民生底線,服務疫情常態化防控大局。將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包括受疫情和自然災害等原因致貧返貧的群體按規定程式及時納入農村低保或臨時救助保障範圍,科學合理確定救助資金額度,切實做到救助物件精準認定、救助額度科學確定、救助資金及時安全準確發放。繼續執行好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指導各鎮街通過運用臨時救助備用金的方式積極開展先行救助,切實提高臨時救助及時性和救助效率。

(二)紮實推進社會救助兜底脫貧行動,堅持“脫貧不脫政策”,對已脫貧且家庭人均收入超過低保標準的建檔立卡扶貧物件,按實際情況給予不超過12個月的漸退期。密切關注已脫貧人群中收入不穩定、增收能力弱、返貧風險較高的群體及低保邊緣群體,符合條件的及時給於救助,確保兜底保障“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三)積極做好相關配合協調工作。此外我市將充分發揮區位優勢,積極主動密切同青白江區溝通協作,做好成德同城化先行融合區發展戰略下的社會救助融合發展工作。

(四)繼續嚴格按照上級檔案要求做好睏難群眾救助工作,對農村特困供養人員實行月動態化管理,同時也會根據上級相關檔案的要求及時做好睏難群眾救助工作的調整,保障好睏難群眾的生活。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心得體會 篇17

4月1日,《求是》雜誌發表_重要文章《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_指出,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關鍵在幹。要下好鄉村振興這盤棋,我們必須抓好領導班子、第一書記、鄉土人才等“關鍵人”,充分發揮“領頭雁”“主心骨”“帶頭人”作用,為發展創造動力源泉,共促鄉村振興,共建美好家園。

鄉鎮領導班子“擔使命”,當好“領頭雁”。

俗話說,“村子強不強,要看領頭羊,火車快不快,全靠車頭帶”,班子隊伍的建設對地區發展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抓好領導班子“關鍵人”。一方面,領導班子要悟透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其位,謀其政”,履行好自身職責,秉承“利民之事,絲髮必興”的價值追求,做起而行之的“行動者”,當攻堅克難的“奮鬥者”,緊緊圍繞增進民生福祉,攥指發力、久久為功,確保條條落地、項項落實。另一方面,組織部門要緊盯抓牢班子隊伍建設,選拔任用要堅持更高標準、更嚴要求,提高班子發現和解決自身問題的能力。建立“班子隊伍”政治素質檔案,對政治不合格、廉潔不過關的“一票否決”,探索“班子隊伍”函詢回覆分析、抽核工作等機制,確保班子隊伍過得硬、靠得住、不偏向、不走樣。

駐村第一書記“亮身份”,當好“主心骨”。

在脫貧攻堅戰役中,第一書記給貧困落後的鄉村注入了新鮮血液,成為群眾“主心骨”。如今,中共中央繼續向重點鄉村選派駐村第一書記,為的是讓這根“主心骨”持續發揮作用,因此,必須抓好第一書記“關鍵人”。一方面,第一書記要堅決杜絕“名在人不在、身在心不在”的基層混亂現象,把基層當成學習成長的大熔爐和幹事創業的大舞臺,拋棄“鍍金”想法,沉下心來找準自身定位、合理規劃自己的目標,增強看問題的“眼力”、察民情的“聽力”、走基層的“腳力”,真正聽到實話、察到實情、收到成效。另一方面,組織部門要“緊盯”第一書記到村任職情況,定期進行摸排調查,探索建立“到村打卡”“群眾監督”等靈活機制,對“不到位”現象制定切實可行的管理辦法,督促相關單位將任職工作落實抓細。

農村鄉土人才“強責任”,當好“帶頭人”。

基層幹事創業環境與城市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吸引人才難,留住人才更難,要走好“築巢引鳳”這條“路”難度頗大,鄉土人才是農村的寶貴人才資源,因此,必須抓好鄉土人才“關鍵人”。一方面,組織部門充分發揮選人用人職能,拋開“唯學歷論”,不求全責備、不論資排輩、不用同一把尺子衡量,以深入一線調研、村鎮舉薦等形式,持續發掘本地“土專家”“田秀才”,建立健全農村種養等行業的人才資訊庫,選拔群眾認可、敢挑重擔、技術經驗豐富的鄉土人才作為帶頭人。另一方面,政策上要給予鄉土人才支援,做好資源“傾斜”,建立公平、公正、靈活的鄉土人才評價機制和激勵長效機制,對成績突出的鄉土人才在職稱評定、評優評先等方面探索開闢“專屬通道”,並適當考慮納入鎮村後備幹部重點培養人選,讓鄉土人才能夠放開手腳“使勁幹”,為鄉村振興持續賦能。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心得體會 篇18

我有幸參加了這次由溫江區委組織部組織外出學習培訓班。在此期間,實地參觀了學習了--村、餘村、--村、--鎮、南湖紅船等點位。通過課堂教學和現場教學學習,我感覺受益匪淺。下面淺談幾點體會:  一、學習弘揚”紅船精神”  

此次培訓讓我們踏入南湖革命紀念館,通過影像照片和實物資料,睹物、思人、品史。在紀念館內,陳列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共產黨人,在不同歷史時期、在中華民族最緊迫、最危險的時刻,為國家的自由民主、民族進步和繁榮富強,做出重大努力、犧牲和貢獻的歷史物證。我們更要以此次參觀為契機,認真學習、深刻領悟黨的“十九大”精神,不斷錘鍊自我黨性,嚴格按照黨的要求開展工作實踐。  

二、學習先進--村  --村嵌在奉化與溪口之間的--生態旅遊區,它以”生態農業”、”立體農業”、”碧水、藍天”綠化工程,形成別具一格的生態旅遊區,在國內外頗享盛名。--村根據”擴大規模、完善功能、優化環境、提高品位”這一總體要求,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牢固確立”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的科學發展觀,結合旅遊業景點開發,把生態環境和村莊建設緊密相結合,實現村莊環境的持續優化。  

三、學習先進餘村  

實地參觀學習餘村,感受“綠水青山”發展之路。20__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同志到餘村考察調研時首次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論述。十多年來,餘村作為“中國美麗鄉村”的首批建設村,通過修編“村莊建設、村莊環境、產業提升”三項規劃,堅持把“經營村莊”理念貫穿始終,突出規劃引領、基礎夯實、特色彰顯,積極打造休閒產業的核心區。通過對中心村沿線立面改造,完善汙水處理系統等舉措,村莊環境煥然一新。深切感受到餘村的發展變化——如何從一個塵沙漫天的靠採礦為生的自然村發展為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水質優良的新興旅遊村莊。  

四、結合先進促發展  

通過學習,感受到我們村和他們的差距很大,結合本村實際,我們那些資源,條件,但是我們要發展村域經濟,就要做好幾點。一是,發揚“紅船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一個村能否較好、較快的發展要看是否有一個團結、辦事效率高、願意幫助群眾集體致富的黨支部和村委會。團結就是力量,即使個人的力量是那麼的微小,但一個團隊的力量凝聚起來那是驚人的。一村的幹部只要齊心向上、積極為群眾謀實事、辦好事,沒有幹不成的難事。二是,一個農村能否較好、較快的發展看是否有一個好的領頭人。我是一個村的帶頭人,要帶領村域堅持綠色發展,將我村現有60餘個林盤進行保護,林盤資源進行摸底核實,做好招商引資,發展綠色生態旅遊產業。  

在實際工作中,作為黨總支書記,積極牢記為人民服務這一宗旨,傾情奉獻自己的力量,熱情的為黨和人民服務,做一名稱職的書記。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心得體會 篇19

一、守住防止返貧底線,持續鞏固脫貧成果。一是嚴格按照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四個不摘”要求,從產業、就業、健康、教育、金融、公益性崗位到綜合保障、安全飲水保障、基礎設施建設等各項政策,做到用足用夠,落地有力,為我鎮持續鞏固脫貧成果提供有力保障。

二、產業引領,壯大集體經濟。因地制宜,大膽謀劃,促進農業特色產業發展。積極推動黨組織領導合作社專案,啟用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立足當地實際,聚焦特色產業,圍繞優勢產業,整合各類資源,著力提升產品質量,激發產業潛力活力。

三、補齊民生短板,合理構建民生保障新體系。帶領群眾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矢志不渝的奮鬥目標,我們必須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朝著實現群眾共同富裕的目標不斷邁進。一是要強化就業保障,不斷健全社會公共服務體系,積極搭建就業平臺,探索建立政府與企業勞動力需求的常態化合作機制,舉辦技能培訓班,促進農民就業創業。二是做實民生工程,不斷健全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關係、關注困難群眾,做到應保盡保,強化民生資金監管。三是重視教育事業,在教育資源整合的基礎上,努力改善學校教學條件,關心困難學生的成長成才,積極開展各類捐資助學活動。四是落實醫保政策。抓好新型農村養老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落實大病醫療保險,防止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

四、著眼生態宜居,不斷改善農村環境。統籌鄉村發展,大力實施基礎設施配套工程,突出抓好水、電、路、房等基礎設施建設,深入實施美麗鄉村建設、“進村入戶”道路建設和農田水利建設工程。不斷加大農村環境整治、改善生態和人居環境的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氛圍,確保村莊整潔有序、乾淨優美的人居環境。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心得體會 篇20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把鄉村振興戰略規定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20__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湖北省長王曉東在《20__年政府工作報告》中要求“把牢鄉村振興戰略總抓手,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目前,農村仍然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短板,廣大農村面臨農業基礎設施落後,農民缺乏穩定收入,醫療教育衛生事業發展滯後等問題突出。那麼,我們作為大學生村官,作為新的歷史條件下“知識青年”,如何響應黨中央號召積極踐行鄉村振新戰略,帶領農民實現產業振興,鄉風文明呢?

結合近兩年來的工作實踐和全國各地的先進經驗,我認為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應勇做新時代的“弄潮兒”。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大學生村官作為新時代的“弄潮兒”,必須堅定理想信念、志存高遠、腳踏實地,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助力鄉村振興戰略。我們必須要有捨我其誰、迎難而上的勇猛鬥志,不斷夯實自身理論知識,提高綜合能力素質,掌握最新知識和技能。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我們要時刻牢記大學生村官的職責,立足農村工作實際,勤動腦、多思考,定期深入村民家中,從村民實際困難入手,竭盡全力為村民辦實事、辦好事,始終與村民心連著心、心貼著心,努力做到知民情、曉民意、解民憂。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要善做理論政策的“宣傳員”。作為大學生村官,必須把宣傳黨的政策作為自己的本職工作,腳沾泥土,口說方言,努力當好理論政策的“宣傳員”。猶記得黨的“十九大”召開後,我們街道青年志願者在團委領導下,成立“十九大報告宣講隊”,通過開展十九大報告系列講座,我們進校園、進企業、進村委會,用通俗的語言,結合當地實際情況,使黨的“十九大報告”關於促進“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支援實體經濟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麗家園”等重大政策在基層落地開花。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要爭做村民致富的“助推器”。鄉村振興戰略為農村經濟發展指明瞭道路,大學生村官有著紮根基層、服務基層、奉獻基層的責任和義務,必須爭做村民致富的“助推器”。我們村作為全省重點貧困村,擁有光伏發電和油茶種植兩大精準扶貧專案,20__年建成80畝油茶種植基地和80kv光伏發電基地,基地建成後,維護油茶生根發芽成為村裡的一件大事,我們通過聽專家到村講座,利用網際網路學習施肥、除草等方式,成功將油茶成活率保持至80%以上。在荊州的村官同事譚茂林,成功在村裡承包20畝農田,採用大棚技術種植廣西火龍果,通過不斷學習,不斷實踐,現在已經初具規模,成為全省村官創業創新標兵。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要敢做村容整治的“排頭兵”。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生態宜居”是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生態宜居”的關鍵在於農村環境整治工作。作為大學生村官,必須當好村容整治的“排頭兵”,努力提升農村生態環境質量。一方面,我們配合街道環境保護辦公室做好“汙染源防治”“秸稈禁燒”“打擊非法採沙”“保護母親河—灄水河”等一系列具體而微的環保宣傳工作,通過掛橫幅、貼宣傳畫、聯合執法等方式,用實際行動引導村民自覺參與環境整治行動,改變以往亂堆亂放、私搭濫建、亂扔垃圾、亂排汙水的習慣,不斷增強村民的衛生意識、環保意識。另一方面,立足農村實際,幫助村委會建立健全環境衛生整治的村規民約,以村規民約的形式規範和約束村民衛生行為,切實提高村民生活質量,努力優化人居環境。

但在鄉村實際治理過程中,依然存在不少矛盾焦點,等待我們去解決,比如在精準脫貧過程中,少數村民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明明已經達到脫貧標準,卻不願意脫貧,村民間互相攀比,不願自力更生;徵地拆遷過程中,部分村民過於在乎眼前利益,不願放棄自家的一寸一尺土地,硬磨軟泡,希望獲得更多補貼,這往往導致整個開發專案陷入僵局;享受政府補助的部分企業缺乏“造血”能力,今年接收政府10萬補助,明年想讓政府補助20萬,他們始終在一家的一畝三分地裡小打小鬧,不願意擴大經營規模,轉變思路,直面市場競爭……這都是我們面對的現實,也是我們將要努力的方向。

近兩年的大學生村官生涯讓我感觸頗深,讓我看到基層廣大農村落後的局面以及存在的機遇挑戰,讓我明白這不僅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種理想信念,也是美好青春的體現,我將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努力在鄉村振興的新時代,不斷展現新風貌、創造新局面,譜寫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