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文祕 > 規章制度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彙編(精選22篇)

欄目: 規章制度 / 釋出於: / 人氣:2.74W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彙編 篇1

一、人員管理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彙編(精選22篇)

1、新生兒沐浴室的工作人員入室前應嚴格洗手、消毒、更衣,操作前必須進行衛生洗手,指甲不過肉際,不戴戒指、手錶等飾物。

2、工作人員應定期進行體檢,凡有面板化膿、各型肝炎,以及呼吸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者,應暫時調離本崗位。

3、護理人員為每一個嬰兒洗澡前後應用肥皂及流動水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液。

二、環境管理

1、室內空氣新鮮,佈局合理,各區域劃分明確。

2、每月對空氣、物表、新生兒物品及工作人員手進行細菌學監測,不得檢出致病微生物並符合醫院感染管理規範要求。

3、每日定時對空氣進行常規紫外線消毒、開窗通風,地面、物體表面等進行清潔或消毒,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新生兒洗澡臺、護理臺、體重秤、洗澡盆、游泳設施、門、桌、椅檯面等內部設施,新生兒撫觸臺上雙面中單應每日一換,並有記錄。

4、為每一位嬰兒洗澡結束後要認真進行清潔、消毒,保持室內整潔。

5、定期對牆壁、天花板等進行清洗和消毒。

三、消毒隔離制度

1、嚴格遵守消毒隔離原則和操作規範。

2、沐浴時先洗正常新生兒,再洗感染新生兒。

3、嬰兒用的眼藥水、粉撲、油膏、浴巾、柔溼巾、治療護理用品等應一嬰一用,避免交叉使用。隔離嬰兒用具單獨使用,並採取雙消毒措施。

4、新生兒沐浴用品如沐浴液、爽身粉等應採用不可迴流式,並保證瓶內物品不被汙染。

5、新生兒沐浴用物如護託、洗澡盆等應一嬰一用一消毒。

6、無菌物品滅菌合格率應達到100%,消毒物品達到規範要求。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彙編 篇2

1.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負責全院使用的消毒、滅菌藥械的監督管理

2.醫院感染管理科(辦公室)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擬購入的消毒、滅菌藥械的資質進行稽核,並具體負責醫院消毒、滅菌藥械的購入、儲存和使用進行監督、檢查和指導。

3.醫院感染管理科負責對消毒、滅菌藥械使用效果進行抽查,對存在的問題及時彙報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並提出改進

措施。

4.採購部門應根據臨床需要和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的對稽核意見進行採購,按國家規定查驗所需證件,監督進貨質量。

5.醫院必須建立消毒、滅菌藥械的採購和出入庫登記制度並由專人負責。

6.醫院自配消毒藥時,應建立消毒劑使用登記冊,登記配製濃度、配製日期、有效日期、操作人姓名等內容,並嚴格按照無菌技術操作程式和所需濃度配製。

7.醫院使用消毒器械時也應建立使用登記冊,登記消毒物件、消毒時間、操作者和定期消毒效果的監測結果以備查驗。

8.使用部門應嚴格按照消毒、滅菌藥械的使用範圍、方法、注意事項;掌握消毒、滅菌藥械的使用濃度、配製方法、消毒物件、更換時間、影響因素等,發現問題及時報告醫院感染管理科。

9.禁止醫院使用過期、淘汰、無合格證明的消毒、滅菌藥械。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彙編 篇3

1、嚴格執行《消毒隔離管理總則》的有關規定。

2、工作人員衣帽整齊,工作場所整潔。

3、室內每日通風,紫外線消毒一次。

4、調鋇用具使用一次性口杯,做到一人一杯或一用一滅菌。

5、鋇劑灌腸器必須高壓滅菌,肛管按消毒——清洗——滅菌程式進行,做到一人一根。

6、公用鞋每週清潔消毒二次。

7、傳染病人檢查後按常規進行消毒。

8、血管造影室管理要求同手術室。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彙編 篇4

1.根據衛生部《醫院感染管理規範》及《消毒技術規範》制定以下內容:

1.1工作人員上崗著裝符合要求(工作帽、白衣,必要時戴口罩、手套、隔離褲、隔離鞋、防護鏡、防護面罩)。

1.2工作人員的發生醫院感染事件以及銳器傷、化學燒傷及時報告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應立即報告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

1.3在進行消毒工作時工作人員應採取自我防護措施,防止因消毒操作不當可能造成的人身傷害。

2.各類人員均應嚴格執行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做好個人防護和公共環境的保護,完成操作或離開工作區域時應及時摘手套,嚴禁工作人員穿工作服進入食堂、宿舍和醫院外環境。

3.醫院感染實行分級防護的原則

3.1基本防護

適用物件:在醫院傳染病區、發熱門(急)診以外的從事診療工作的醫護技人員

防護配備:白大衣、工作褲、內層圓領工作服、工作鞋、戴工作帽和醫用口罩。

防護要求:按照標準預防的原則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彙編 篇5

一、佈局合理,區域間標識明確,符合功能流程。

二、醫務人員進入產房應更衣換鞋,嚴格執行手衛生規範。接生前醫護人員應嚴格執行刷手及手消毒制度,手刷一人一用一滅菌。接生前應按要求消毒產婦會陰。接生過程中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

三、分設生理、病理產房、待產室。產房應定時通風換氣,分娩前後用動態消毒機進行空氣消毒,產婦出產房後進行終末消毒。

四、保持室內清潔,用500mg/L含氯消毒液進行物表消毒;地面溼式清掃,拖把分割槽使用,每日500mg/L含氯消毒液拖地兩次。遇汙染時及時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覆蓋並清除。用後浸泡消毒,清洗後懸掛晾乾。每週徹底消毒一次。

五、一般診療用品如體溫表、聽診器等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鐘後流動水沖洗,乾燥備用。消毒液定期更換,保證有效濃度。

六、遇分枝桿菌、炭疽菌、氣性壞疽桿菌、肝炎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等感染的病人汙染的器具應採用1000-20xx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鐘後流動水沖洗,乾燥備用。

七、產婦所用物品及器械應嚴格按照要求處理。一般產婦用後的器械,在處置室衝去血跡後交消毒供應中心處理,確診、疑似感染及急診產婦用後的器械尚需放入雙層黃色塑料袋內交消毒供應中心處理。

職業暴露處理流程

一、若發生面板、粘膜的職業暴露後,應用肥皂液和流動水清洗汙染的面板,用生理鹽水反覆沖洗粘膜

二、如有傷口,應當在傷口旁端從近心端向遠心端輕輕擠壓,儘可能擠出損傷處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動水進行沖洗;禁止進行傷口的區域性擠壓。

三、受傷部位的傷口沖洗後,應當用消毒液75%酒精或0.5%碘伏進行消毒處理

四、發生職業暴露後及時上報感控科和預防保健科,填寫職業暴露個案登記表。

五、醫務人員應及時留取暴露者和患者血樣進行血源性疾病監測,以便根據不同情況進行合適的預防用藥,並定期追蹤。

六、感染源為特殊病人者,應立即上報,並嚴格處理。 醫療廢物洩漏處理:發生醫療廢物的洩漏時,應及時對洩漏物汙染的區域進行消毒,將含氯消毒液直接傾倒在汙染區域,由外圍向中心進行區域性消毒處理,必要時封鎖汙染區域,以防擴大汙染。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彙編 篇6

一、科室醫院感染管理小組由科室主任、護士長及本科兼職監控醫師、護士組成。負責貫徹落實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管理有關法律、法規,組織制定本科室醫院感染管理規章制度,工作流程;並負責組織實施、監督、指導、效果評價。

二、對本科室醫院感染及其相關危險因素進行監測、分析、針對問題提出控制措施。

三、對醫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環節進行監測,採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醫院感染髮病率。發現有醫院感染理性趨勢時,及時報告醫院感染管理科,並積極協助調查。對醫院感染暴發時間進行報告和調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並協助、組織有關部門進行處理。

四、監督檢查本科室傳染病藥物使用情況:至少每季度有一次科室抗感染藥物合理使用分析資料。

五、組織本科室傳染病的醫院感染控制工作。

六、對本科室醫務人員有關預防醫院感染的職業衛生安全防護工作提供指導預防、控制醫院感染知識的培訓。

七、督促本科室人員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技術、消毒隔離制度、手衛生管理標準、醫療廢物管理。

八、做好對衛生員、配膳員、陪住、探視者的衛生學管理。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彙編 篇7

1、急診科應與曾通門診分開,自成體系,設單獨入口。

2、認真貫徹執行醫院感染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技術規範、標準和各項制度,制定並落實醫院感染管理的規章制度、規範和流程。

3、急診科主任為感染管理第一責任人,成立醫院感染管理責任制,各級各類人員明確在預防和控制醫院染管理工作中的責任並切實履行職責。

4、成立感染管理小組,定期對本科室醫院感染管理質量進行檢查,每季度召開會議,進行醫感相關知識學習一次。

5、建立預檢分診制度,發現傳染病人或疑似傳染病人,應指定隔離診室診治,已被汙染的區城及時消毒。

6、工作人員上班時著裝規範,嚴格執行手衛生,給病人檢查及操作前後應洗手或用速幹手消毒液消毒

7、保持各診室內空氣流通,定時開窗通風;地面物表每日清潔消毒,被血液、體液汙染後及時消毒。

8、嚴格守無菌技術操作原則,凡侵入性診療用物,均做到一人一用一滅菌;與病人面板直接接觸的物品,應一人一用一消毒,乾燥儲存。

9、使用中的消毒液保持有效濃度,根據其效能定期監測並有記錄;定期對消毒滅菌效果進行監測,符合要求。注射用小包裝面板消毒液使用時間不超過7天。

10、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在消毒滅菌有效期內使用,不得重複使用,使用後應分類放置。

11、不同區域等使用的清潔工具(抹布、拖把等)標識明顯,實行顏色標記,定點放置,分別清洗消毒,不得交叉使用。

12、1)各種急診監護儀器的表面根據耐受情況選擇合適消毒液,每日清潔消毒1次,遇汙染後及時清潔和消毒。

2)診療桌,診療椅、診療床等每天清潔,物體表面如電腦鍵盤、滑鼠等應每日清潔,必要時用50gL含氯消毒劑擦拭。

3)當地面受到患者血液、體液等明顯汙染或其他可疑汙染時,對於含少量血體液(<10n1)等物質濺汙,可先用吸溼材料將其清除,如汙漬已乾涸,可使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去,然後使用含消毒液的抹布擦拭汙染表面,作用30min。對於被血體液(>10m1)等汙染的物體表面,用含有效氯20xx-5000g/L消毒液的抹布覆蓋。

4)一般診療用品如血壓計、聽診器應保持清潔,每日使用後用75%乙醇或500mg/L有效氯溶液消毒,血壓計袖帶每週清洗消毒一次,被血液、體液汙染後,應立即清潔消毒晾乾備用。

13、醫療廢物的處置應遵循《醫療廢物管理條例》、《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和《醫療廢物分類目錄》的有關規定,規範醫療廢物分類、收集、轉運等交接登記工作,實行雙簽名,交接登記儲存三年以上。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彙編 篇8

一、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基本制度(感控十大核心制度)

1.感控分級管理制度

2.感控監測及報告管理制度

3.感控標準預防措施執行管理制度

4.感控風險評估制度

5.多重耐藥菌感染預防與控制制度

6.侵入性器械/操作相關感染防控制度

7.感控培訓教育制度

8.醫院感染暴發報告及處置制度

9.醫務人員感染性病原體職業暴露預防、處置及上報制度

10.傳染病相關感染預防與控制制度

二、醫院消毒隔離制度

三、醫院感染暴發應急處理預案及流程

1.醫院感染暴發應急處理預案

2.醫院感染暴發應急處理流程

四、醫務人員職業暴露應急處理預案及流程

1.醫務人員職業暴露應急處理預案

2.乙肝職業暴露處理方法與報告流程

3.丙肝職業暴露處理方法與報告流程

4.梅毒職業暴露處理方法與報告流程

暴露處理方法與報告流程

五、醫療廢物清運交接登記制度

1.醫療廢物清運交接登記制度

2.醫療廢物暫時存放管理制度

六、傳染病報告制度

1.傳染病報告管理制度

2.傳染病網路直報管理制度

3.傳染病報告登記制度

4.傳染病報告自檢自查制度

5.艾滋病報告管理制度

6.結核病報告、轉診制度

七、慢性病報告管理制度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彙編 篇9

一、在實施標準預防的基礎上,根據門診病人就醫特點以及疾病不同的傳播途徑採取相應的消毒隔離措施。

二、嚴格預檢、分診制度,發現傳病人或疑似傳染病患者到指定隔離室診治,並做好必要的隔離和消毒

三、接觸每一例患者前後應洗手或進行手消毒,所有診室必須設定流動水、洗手液、速幹手消毒液,幹手紙巾,嚴格手套使用指徵,禁止戴手套使用手消毒液。

四、各診室應定時通風,每日診療結束後進行空氣消毒,做好消毒記錄。

五、診療桌,診療椅、診療床等每天清潔,物體表面如電腦鍵盤、滑鼠等應每日清潔,必要時用50gL含氯消毒劑擦拭。

六、當地面受到患者血液、體液等明顯汙染或其他可疑汙染時,對於含少量血體液(<10n1)等物質濺汙,可先用吸溼材料將其清除,如汙漬已乾涸,可使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去,然後使用含消毒液的抹布擦拭汙染表面,作用30min。對於被血體液(>10m1)

等汙染的物體表面,用含有效氯20xx-5000g/L消毒液的抹布覆蓋汙染物上吸附清除後用200mg/L含消毒液漫泡的抹布以汙染表面為中心,由外向內擦拭物體表面,作用30min。消毒過程有記錄。

七、一般診療用品如血壓計、聽診器應保持清潔,每日使用後用75%乙醇或500mg/L有效氯溶液消毒,血壓計袖帶每週清洗消毒一次,被血液、體液汙染後,應立即清潔消毒晾乾備用

八、所有急救器村必須在消毒有效期內使用,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滅菌,並且清潔儲存。消毒用含氯消毒液現配現用,每日監測,在規定時間內使用。注射用小包裝面板消毒液使用時間不超過7天。九、診療過程中產生的醫療廢物置雙層黃色型料袋中,進行有效封口後由專人密閉運送。嚴格做好醫療廢物的分類收集。密閉轉運、無害化處理和交接、登記等工作。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彙編 篇10

一、目的

按照《關於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要求進一步加強醫療機構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聯防聯控機制綜發〔20__〕169號)和《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完善發熱門診和醫療機構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國衛辦醫函〔20__〕507號)等檔案要求,醫院設定應急隔離區/過渡(緩衝)病房。對於就診的急、危、重症患者,做到不推諉、不拒收、堅持生命至上原則,在科學論證、充分做好防控防護基礎上,開闢綠色通道,優先搶救生命。

為規範應急隔離區/過渡(緩衝)病房的消毒、隔離工作,嚴格落實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療機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降低發生感染的風險,保障醫患安全,特制定該管理制度。

二、適用範圍

適用於需要急診入院、待排查新冠肺炎可能的患者收治在應急隔離區/過渡(緩衝)病房,該病區工作人員以及到該病區會診、搶救、保潔或轉運等工作人員均應執行該制度。

三、具體要求

(一)對於急診患者且不能排除新冠病毒感染時,可按照接診疑似患者做好防護,先搶救治療。

(二)新收入院患者,單人單間收治,固定陪護人員,在應急隔離區/過渡(緩衝)病房排除新冠肺炎可能後再轉入普通病區進一步住院治療,降低潛在院內交叉感染風險。

(三)應急隔離區/過渡(緩衝)病房內設定汙染區、潛在汙染區和清潔區,分割槽明確。配足必要的防護用品(詳見附件)。

(四)醫務人員進入汙染區前,在清潔區穿防護用品;離開汙染區時,通過緩衝間脫去防護用品,並進行手衛生。

(五)應急隔離區/過渡(緩衝)病房應有明顯標識,並限制無關人員出入。

(六)患者的診療、護理工作和病人的生活活動必須在病室內完成,直到核酸檢測結果陰性排除新冠肺炎後再轉至普通病區。

(七)醫護要及時對患者及陪護進行健康教育:嚴禁探視,不串病房,自覺規範佩戴口罩,正確實施咳嗽禮儀和手衛生。

(八)醫務人員應加強個人防護和消毒隔離觀念,在搶救或處置不同患者時醫護人員應相對固定。如人員緊張無法固定專人時,在處置不同患者之間應立即進行手衛生,更換防護用品,緊急情況下可更換外層隔離衣、外層口罩和手套,避免交叉感染。

(九)應急隔離區/過渡(緩衝)病房,應符合隔離要求,在實施標準預防的基礎上採取接觸隔離、飛沫隔離和空氣隔離等措施。進出隔離病房,應當嚴格執行《醫院隔離技術規範》、《醫務人員穿脫防護用品的流程》,正確實施手衛生及穿脫防護用品,防止汙染。

(十)個人防護標準應依據國家及省相關要求做好防護。

1、醫務人員個人防護:按照相關防護標準嚴格執行穿脫防護用品流程,正確穿脫個人防護用品。

2、醫用外科口罩、醫用防護口罩、護目鏡/防護面屏、隔離衣、防護服、手套、鞋套和膠靴等防護用品被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等汙染時應當及時更換。

3、正確使用防護用品,穿防護用品前、戴手套前、脫去手套或隔離服後應立即進行手衛生。

4、下班前進行個人衛生處置。

5、嚴格執行新冠職業暴露及銳器傷防範措施。

(十一)消毒要求:

1、空氣消毒:

按照《醫院空氣淨化管理規範》,加強病區走廊和病室通風換氣,每日至少4次;治療室等每日用紫外線燈進行空氣消毒2次。

2、地面、牆壁消毒:

每日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或噴灑消毒至少4次,消毒作用時間應不少於30分鐘。地面若有明顯的血漬等體液汙染時,先用吸溼材料去除可見的汙染物,再用20__mg/L含氯消毒劑的噴壺對準血漬等沿四周方向向中心噴灑;作用30分鐘後用一次性毛巾清潔,用後此毛巾作醫療廢物處理。

3、物體表面消毒:

診療設施裝置表面以及床圍欄、床頭櫃、傢俱、門把手、呼叫按鈕、監護儀、微泵、門把手、計算機等物體表面、轉運車輛、擔架等運輸工具等(使用完之後立即消毒),每日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2次,作用30分鐘後清水擦拭乾淨。有血漬體液汙染時處理同前。

4、患者的嘔吐物、排洩物、分泌物,應採用專門容器收集,使用5000mg/L的含氯消毒劑作用2h後處理汙染物。

(十二)應當儘量選擇一次性使用的診療用品。聽診器、溫度計、血壓計等醫療器具和護理物品實行專人專用。重複使用的醫療用品用雙層黃色垃圾袋盛裝,做好標識,密閉運送至洗衣房或消毒供應中心消毒滅菌處理。

(十三)患者外出檢查應戴外科口罩,檢查完成後檢查室應立即消毒;運送車輛應更換一次性床單或座椅套,並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十四)確診患者使用過的床單、被套、枕套用雙層黃色醫療廢物袋盛裝,袋外貼上“新冠”字樣,一次性使用,按照感染性廢物處理。

(十五)患者排除新冠可能轉入普通病區後,對其病室應按《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範》進行終末消毒。

(十六)患者未排除新冠或已確診新冠的患者死亡,對屍體應當進行處理。處理方法為:用3000mg/L的含氯製劑棉球或紗布填塞屍體口、鼻、耳、肛門等所有開放通道;用雙層紗布包裹屍體,裝入雙層屍體袋中,通知殯儀館專用車輛及時火化處理。

(十七)應急隔離區/過渡(緩衝)病房產生的廢棄物,包括醫療廢物和生活垃圾,均按照醫療廢物進行分類收集,用雙層黃色垃圾袋盛裝,不得與其他醫療廢物混裝,要與醫療廢物處置單位進行單獨交接。

(十八)每日對病區醫務人員的體溫和症狀進行監測,如有發熱或出現呼吸道症狀則應立即報告醫務科/護理部。

過渡緩衝病房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1、認真貫徹執行《醫院感染管理方法》、《消毒技術規範》、《醫院感染診斷標準》、《消毒管理辦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等有關法律、法規。

2、建立健全業務副院長領導的醫院感染管理三級網路組織,並充分發揮其作用,及時解決醫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配備感染管理專(兼)職人員,並認真履行職責。

3、加強對醫院感染病例的監測,採取前瞻性與回顧性調查相結合的綜合性調查方法,定期彙總、分析監測資料,全面掌握醫院感染髮病率、常見感染部位、危險因素、高危科室等情況,從而有效地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當出現醫院感染流行趨勢時,應積極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採取切實有效的控制措施,遏制醫院感染的流行與爆發。

4、加強消毒管理工作,按要求定期進行消毒滅菌效果監測和環境衛生學監測。

5、加強消毒藥械和一次性醫療用品的使用管理,嚴禁一次性醫療用品重複使用。

6、切實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

7、抓住醫院感染管理的重要環節,加強對重點部門(如內窺鏡、口腔科、手術室、供應室、產房等)的醫院感染管理監控。

8、加強對醫療廢物和汙水處理的監督管理,使醫療廢物處置規範化,汙水排放符合要求。

9、定期對醫院醫務人員、後勤行政人員進行醫院感染知識及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培訓。

10、將醫院感染管理質量納入醫院綜合目標分類管理體系中,制定醫院感染管理質量指標與考核細則。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彙編 篇11

1、高壓鍋消毒滅菌監測:工藝監測每鍋進行,並有記錄。化學監測每包進行。

2、使用中消毒劑滅菌劑監測:含氯消毒劑進行有效濃度監測。

3、紫外線強度及日常監測:凡使用紫外線燈的科室,

(1)按標準按裝,

(2)堅持日常監測,並做好詳細記錄,

(3)每3—6個月對照射強度監測一次(強度高於90uW/c㎡,6個月監測一次;70 uW/c㎡—90uW/c㎡3個月監測一次;

(4)對合格燈管發“紫外線燈強度監測評價卡,不合格燈管及時更換。

4、環境衛生學監測:定期開展環境衛生學監測,包括治療環境,空氣,物表,醫護人員手衛生等微生物監測,保障醫療衛生環境安全。

5、醫院感染監測資料的總結分析和反饋:院感科對醫院感染監測資料做到月彙總,季分析,年度總結評價。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彙編 篇12

1、加強業務知識和現代管理知識學習,不斷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和管理水平。

2、負責擬定院感工作計劃,提交主管院長審批後,組織實施;負責擬定科室醫院感染工作制度,並督促執行。

3、每月一次做好全院出院病例的回顧性調查,統計彙總全院感染率、漏報率。

4、每月對重點部門進行環境衛生學監測、對全院使用中紫外線燈管強度進行監測。

5、每月對全院醫院感染管理進行一次綜合質量考核,考核結果與科室質量掛鉤。

6、每月不定期深入科室瞭解情況,協調科室間醫院感染各項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及時解決。

7、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法》要求做好傳染病的管理,督促科室做好傳染病的疫情報告工作。

8、發生醫院感染暴發流行時,及時組織人員進行現場調查,分析原因,積極提出控制措施,並向主管院長請示彙報。

9、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高危人群、高危因素的目標性檢測,達到有效控制醫院感染的目的。

10、對購入消毒藥械、消毒劑、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等嚴把准入關,不合格產品嚴禁進入醫院。

11、定期(每月或每季度)將醫院感染資訊饋到科室,對臨床抗感染藥物的應用、消毒隔離等方面提出指導性意見。

12、每年有計劃地完成醫院感染管理知識的培訓,提高醫務人員醫院感染控制知識和業務水平。

13、監督、管理醫療廢物處理、焚燒,按照國家要求正圈理醫療廢物。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彙編 篇13

一、依據《醫院感染管理辦法》及《安徽省實施〈醫院感染管理辦法〉細則》要求,制定醫院感染知識培訓制度。

二、應重視醫院感染管理的人才培養,建立專業人才培養制度,充分發揮醫院感染專業技術人員在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工作中的作用。

三、建立醫院感染專職人員崗位規範化培訓和考核制度,加強繼續教育,提高醫院感染專職人員的業務技術水平。醫院感染專職人員每年至少接受二次省級以上專業知識培訓,接受培訓時間不少於15學時。

四、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應制定並實施對本院工作人員的培訓計劃,對全體工作人員進行醫院感染相關法律法規、醫院感染管理相關工作規範和標準、專業技術知識的培訓與考核。院感知識培訓時間每年不少於6學時。

五、醫院必須對新上崗人員、進修生、實習生進行崗前培訓,培訓時間不少於3學時,考試合格方可上崗。

六、醫院感染專業人員應當具備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工作的專業知識,並能夠承擔醫院感染管理和業務技術工作。

七、醫務人員應當掌握與本職工作相關的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方面的知識,落實醫院感染管理規章制度、工作規範和要求。

八、工勤人員應當掌握有關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基礎衛生學和消毒隔離知識,並在工作中正確運用,每年接受培訓時間不少於2學時。

九、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應進行院科二級培訓,院感辦定期或不定期對臨床科室的培訓效果進行督查。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彙編 篇14

1、嚴格執行《消毒隔離管理總則》的有關規定。

2、室內每天開窗通風換氣數次。

3、工作前後、檢驗同類標本後、再檢驗別一類標本前用肥皂流水洗手。肝炎、結核等傳染病檢驗戴手套,檢驗後立即用1000mg/L有效氯浸泡手,再用清水沖洗。

4、桌、椅、凳等表面和地面的清潔區溼式清潔每日1次,汙染區每日工作前後用500mg/L的含氯製劑擦拭各1次。

5、工作衣帽每週換洗二次,拖鞋每天用500mg/L含氯消毒劑擦拭1次。

6、抹布、拖把等清潔消毒器材分室使用。

7、檢驗報告單電腦紙打印發出。

8、空氣用紫外線每日消毒一次。

9、器材嚴格執行一用一消毒或滅菌,原則上各類金屬、玻璃、塑料、橡膠用後用1000mg/L含氯製劑浸泡4h,再清洗烤乾,必要時用前高壓滅菌。

10、貴重儀器汙染時用2%鹼性戊二醛擦拭消毒,作用30-60min,平時保持清潔。

11、廢棄固體標本及一次性器材焚燒,體液標本用20xxmg/L含氯製劑浸泡2-4小時倒入廁所,每日處理1-2次,抽血針筒用後一對一調換,並裝入危險品專用箱內焚燒。

12、棉球罐、棉籤每日一換,扎脈帶一用一消毒。

13、室內空氣、物表、手、醫療用品每月監測一次。

14、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靜脈採血必須一人一針一管一巾一帶;微量採血應做到一人一針一管一片。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彙編 篇15

1、室內佈局合理,清潔區、汙染區分割槽明確,標誌清楚。無菌物品與非無菌物品分開存放,物品定位放置。滅菌物品包外標識清楚、準確,按滅菌日期依次放入專櫃,過期重新清洗、滅菌。

2、醫護人員進入室內,應衣帽整潔,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

3、一次性使用無菌物品存放時應去除外包裝,分類碼放在防塵良好的櫃內,使用前應檢查小包裝有無破損、失效,產品有無不潔等,使用後按規定分類處置,不得重複使用。

4、使用中消毒液保持有效濃度,根據其效能定期監測並有記錄(如過氧乙酸、次氯酸鈉等每日監測,戊二醛每週一次)。定期對消毒滅菌效果進行監測。

5、碘酒、酒精應密閉儲存,每週更換2次,更換時容器必須同時滅菌。常用無菌敷料罐應每天更換並滅菌。置於滅菌儲槽中的滅菌物品(棉球、紗布等)應註明開啟時間,一經開啟,使用時間最長不得超過24小時,提倡使用小包裝。使用無菌乾燥持物鉗及容器每4小時更換。

6、抽出的藥液、開啟的靜脈輸入無菌液體超過2小時後不得使用,啟封抽吸的瓶裝各種溶媒超過24小時不得使用。提倡使用小包裝。

7、凡侵入性診療用物必須一人一用一滅菌。與病人面板粘膜直接接觸物品必須一人一用一消毒,乾燥儲存。

8、治療車上物品應排放有序,上層為清潔區、下層為汙染區、進入病室的治療車、換藥車應配有速幹手消毒劑。

9、各種診療、護理及換藥操作應按清潔傷口、感染傷口、隔離傷口依次進行,操作前操作者必須洗手、戴口罩、帽子。特殊感染病人如朊毒體、氣性壞疽、突發原因不明的傳染病病原體汙染的器械按照《醫院消毒供應中心操作技術規範》要求,應雙層封閉包裝並標明感染性疾病名稱,由消毒供應中心單獨回收處理。汙染敷料置入雙層垃圾袋密封運送。

10、配備流動水洗手設施和速幹手消毒劑。醫務人員每治療、處置一個病人,接觸汙染物品後,應及時洗手或手消毒。

11、嚴格執行《醫療廢物管理條例》,認真做好醫療廢物的分類、收集、轉運,交接、登記等工作。

12、堅持每日清潔、消毒制度(含空氣、地面、物體表面等),地面溼式清掃,遇汙染時及時消毒。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彙編 篇16

1、醫務人員工作時間應衣帽整潔。操作時必須戴工作帽和口罩,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程。嚴格執行手衛生規範,穿工作服不得進入食堂、宿舍和醫院外環境。

2、正確使用消毒劑、消毒器械、衛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用後應當及時進行無害化處理。

3、進入人體組織或無菌器官的醫療用品必須達到滅菌。凡接觸面板、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須達到消毒。

4、抽出的藥液放置不得超過2小時,開啟的無菌溶液須在2小時內使用,各種溶媒不得超過24小時,並註明開啟時間。

5、碘酒、酒精應密閉儲存,每週更換2次,容器每週滅菌2次。無菌器械儲存液每週更換1次,容器每週滅菌1次。置於容器中的滅菌物品(棉籤、棉球、紗布)一經開啟,儲存時間不超過24小時。

6、特殊區域如各科治療室、換藥室、門診注射室、普通手術室,每日消毒液擦拭物表與地面2次,每日空氣消毒1次。重點部門醫務人員手、物體表面及空氣每季度一次細菌學監測,要有記錄。使用的清潔工具(拖布、掃把、抹布等)標識明顯,分別清洗,定點放置,定期消毒,不得交叉使用。

7、病床溼掃(一床一巾)、床頭櫃溼抹(一櫃一巾),使用後浸泡消毒。病人出院、轉院、轉科、死亡後應對病人的床單位進行終末消毒。臉盆、痰盂(除一次性外)終末消毒處理備用。

8、洗衣房佈局符合要求,潔汙分開,特殊傳染性衣物應分開消毒處理後洗滌。運送車輛潔汙分開,並有定期清潔消毒制度。不得在病房或走廊清點被服,換下的帶有膿血、體液的被服、床單放入汙物袋中,到指定地點進行清洗,不明原因傳染病、朊毒體、氣性壞疽等特殊病原體感染的衣被要先消毒後清洗。

9、化驗報告單應實行近端或遠端列印方式。

10、疑似傳染病人應單間隔離,病人的排洩物和用過的物品要按傳染病管理要求處理。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彙編 篇17

1、醫院感染管理科應對住院病人開展醫院感染病例感染監測,以掌握本院醫院感染髮病特點,為醫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學依據。

2、醫院感染病例由臨床醫生按照《醫院感染診斷標準》進行初步診斷,及時進行病原微生物檢測,並且保證感染病例病原微生物檢測率>50%。科室監控醫生認真如實記錄本科室抗菌藥物使用情況、醫院感染登記表以及相關消毒情況。

3、診斷明確的感染病例,應於24小時內認真填報“醫院感染病歷報告卡”報告醫院感染管理科,同時在出院病歷首頁院內感染名稱欄內填寫醫院感染疾病名稱。

4、醫院感染管理科應每月進行歸類整理,並將結果反饋相關部門。

5、確診為傳染病的醫院感染病例,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的有關規定進行報告。

6、臨床醫護人員發現有醫院感染流行趨勢時,立即向醫院感染管理科報告,積極調查發病原因,尋找感染源和途徑,控制蔓延,採取有效控制措施。確診為醫院感染暴發時,按照《醫院感染暴發報告及處置管理規範》進行上報。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彙編 篇18

1、在科主任領導下負責制定本科室醫院感染管理規章制度,並監督落實;根據本科室醫院感染的特點,確定本科室醫院感染管理重點,並組織實施。

2、監督檢查本科室有關醫院感染管理的各項工作,對醫院感染可疑或確診病例,可能存在感染的環節、傳播途徑進行監測,並採取有效防治措施。

3、對醫院感染散發病例要按要求登記報告。發現有醫院感染流行趨勢時,除應積極治療病人外,尚應保護現場,儲存可疑汙染來源物品和病人臨床標本,及時報告醫院感染管理科,並積極協助調查。對法定傳染病要根據我國傳染病防治法要求報告。

4、按要求對疑似病人或確診醫院感染病例留取臨床標本進行細菌學檢查和藥敏試驗。

5、制定本科抗菌藥物合理使用制度,並監督檢查使用情況,防止耐藥菌株產生,減少抗菌藥物毒副作用和經濟上不必要的損失。

6、極積配合醫院感染管理部門進行醫院感染目標監測,採取有效措施,有效降低本科室醫院感染髮病率。

7、參加有關醫院感染的培訓和學習,不斷提高管理水平。組織本科室預防、控制醫院感染知識的培訓。

8、加強醫德醫風教育,嚴格監督執行無菌操作技術,切實做好對衛生員、陪住者、探視者的衛生學管理。

9、結合本科臨床實際,開展醫院感染科研工作。

六、醫院感染兼職醫師職責:

1、在科主任及醫院感染專職人員指導下,負責本科醫院感染監測、控制計劃的實施,對感染原因、感染環節、感染危險因素進行監測,針對病因採取有效控制措施,以降低科內醫院感染髮病率。

2、監督和檢查本病房醫師無菌操作、消毒隔離技術的應用和抗菌藥物合理使用情況。

3、對疑似和確診醫院感染病人應及時送檢標本,做到有樣必採、正確取樣,及時進行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判斷可疑傳播途徑,採取措施控制醫院感染的續發和蔓延。

4、一旦發生醫院感染暴發和流行苗頭時,應立即通知科主任和醫院感染管理科,積極協助專職人員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判斷可疑傳播途徑,採取有效措施,控制醫院感染的發展和蔓延。

5、根據院方規定完成各種醫院感染監測資料的上報工作。

6、在科主任領導下,組織本科室開展預防、控制醫院感染知識的培訓。

七、臨床醫院感染兼職護士職責

1、在護理部、科護士長及醫院感染科專職人員指導下,監督、檢查本病房醫院感染管理制度、消毒隔離制度、無菌操作常規等的實施情況。

2、在日常護理工作中,發現病人有院內感染徵象,應及時通報主管醫師,督促主管醫師及時填表上報,並留取標本及時送細菌學檢查及藥敏試驗。

3、監督檢查病房日常消毒、終末消毒、傳染與感染病人、特殊多重耐菌株感染病人的隔離消毒管理情況。

4、做好高危易感人群的保護性隔離工作。

5、監督、檢查病房配置和消毒藥械使用情況,及一次性醫療用品使用和管理情況。

6、做好對衛生員、配膳員、陪住、探視人員的衛生管理與日常宣教工作。

7、負責對本科病人有關醫院感染知識的宣傳,並組織科內護理人員參加有關醫院感染培訓。

八、醫院感染兼職檢驗人員職責

1、在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和檢驗科科主任領導下,負責醫院感染的微生物學檢測工作,並對檢測結果按季度進行彙總、分析,或將資料提供感染管理科,彙總全科醫院感染監測資訊,對所在醫院感染管理現狀,進行全面述評。如發現特殊或有流行病學意義的微生物、多重耐藥菌株時,應及時通報醫院感染管理科(辦公室)。

2、規範檢驗方法,不斷提高檢驗質量及效率,儘快為臨床提供正確檢驗結果,並努力達到送檢標本診斷的準確性和藥敏試驗的可靠性、實用性。發現標本收集和運送不符合要求時,應通知病房或指導臨床重新採集標本送檢。

3、協助醫院感染管理科做好全院有關空氣、物體表面、消毒藥械等細菌學檢測工作。

4、發生醫院感染暴發流行時,應積極配合醫院感染專職人員做好有關樣本採集及細菌培養,對可疑傳染源、傳播途徑進行分析。

5、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技術,重視本科清潔、消毒工作,尤其對各種廢棄標本處理,必須達到規範化、無害化處理,防止醫源性交叉感染的發生。

6、支援醫院感染管理科和臨床各科針對“院感”的難點、熱點問題開展專題研究或目標性監測,以期提高醫院感染管理水平和學術水平。

九、相關職能科室的職責

(一)醫務科職責

1、支援、協助感染管理科組織醫師、醫技人員,接受預防、控制醫院感染知識的培訓。

2、監督指導醫師、醫技人員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技術規程、抗感染藥物合理使用、一次性醫療用品的管理等有關醫院感染管理的制度。

3、發生醫院感染流行或暴發趨勢時,統籌協調、支援感染管理科,組織相關科室、部門人員開展感染調查與控制的工作;根據需要進行醫師人力調配:組織對病人的治療與善後處理。

(二)護理部職責

1、協助組織全院護理人員預防、控制醫院感染知識培訓。

2、監督指導護理人員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消毒、滅菌、與隔離技術規程及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的管理等有關醫院感染管理的規章制度。

3、發生醫院感染流行或暴發趨勢時,根據控制感染需要,進行護士人力調配,實施分組隔離、分組護理。

(三)藥劑科

1、負責本院抗感染藥物的應用管理,定期總結、分析和通報應用情況。

2、及時為臨床提供抗感染藥物資訊。

3、督促臨床人員嚴格執行抗感染藥物應用的管理制度和應用原則。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彙編 篇19

1、按國家衛生部《醫院感染管理辦法》的要求,對本醫院內發生3例同種同源或5例以上臨床症候群相似或懷疑有相同感染源感染的,個臨床醫院感染管理小組必須立即報告院感科。

2、醫院感染管理科接到報告應於2小時內報告主管院長,協調醫務科、護理部、檢驗科等相關部門參與調查及救治工作。

3、經調查證實發生醫院感染暴發時,醫院應於12小時內報告當地衛生行政管理部門及疾控部門。

4、臨床科室必須及時查詢原因,協助調查,對感染病人進行隔離並採取相應消毒措施,切斷感染途徑。

5、確診為傳染病的病例,按《傳染病防治法》有關規定進行管理和報告。

6、醫院感染管理科必須及時進行流行病學調查處理,證實流行或暴發計算罹患率,查詢感染源,查詢引起感染的原因,確定傳播途徑,制定、組織、落實控制措施,分析調查資料,寫出調查報告

7、調查報告及時報主管院長,以便進一步採取措施,降低醫院感染造成的危害。

8、其他醫院發生醫院感染流行或暴發時,應對本院同類潛在危險因素進行調查並採取相應措施。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彙編 篇20

1、佈局合理,工作區與生活區分開,設定專門的清洗消毒間並有明顯的標識。每個工作去設有流動水和非手觸式洗手裝置、手消毒用品,操作完畢後及時進行手的清潔與消毒。

2、無菌間和超淨臺必須保持清潔,每天清潔、消毒2次。無菌間應配備空氣消毒裝置,超淨臺的紫外線消毒燈應每3—6月監測有效強度1次,並按要求記錄。

3、工作人員進入工作區必須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時穿隔離衣、膠鞋,戴口罩、手套,嚴格執行實驗室操作規程。保持室內清潔衛生,每天對空氣、各種物體表面及地面進行保潔處理,溼式清掃,遇有汙染時立即消毒、清洗,在進行各種檢驗時,應避免汙染。在進行特殊傳染病檢驗後,應及時進行消毒,遇有場地、工作服或體表汙染時,應立即處理,防止擴散,並視汙染情況向上級報告

4、必須使用具有國家規定資質的一次性檢驗用品,並在有效期內使用,且不得重複使用。一次性檢驗用品存放時須拆除外包裝後,方可移入無菌物品存放櫃,使用後按《醫療廢物管理條例》規定進行無害化處理。無菌物品如棉籤、棉球、紗布等及其容器應在有效期內使用,開啟後使用時間不得超過24小時。使用後的廢棄物品,必須按照醫療廢物進行處理,不得隨意丟棄。

5、使用中消毒液保持有效濃度,根據其效能定期監測(如過氧乙酸、次氯酸鈉等每日監測)。定期對消毒滅菌效果進行監測。

6、各種器具應及時消毒、清洗。各種廢棄標本應分類按規定處理(焚燒、入汙水池、消毒或滅菌)

7、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靜脈採血必須一人一針一管一巾一帶。微量採血應做到一人一針一管一片(玻片)。報告單實行微機列印。

8、無菌物品與非無菌物品分開存放,滅菌物品包外貼指示膠帶,並標明滅菌日期、失效日期、操作人員姓名及無菌包名稱等。

9、廢棄的病原體培養基,菌種、毒種儲存液等,必須就地消毒滅菌,按醫療廢物管理的有關規定密閉轉運、無害化處置。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彙編 篇21

1、認真貫徹醫院感染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及技術規範、標準,制定本醫院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規章制度、醫院感染診斷標準、監督實施。

2、根據預防醫院感染和衛生學要求,對本醫院的建築設計、重點科室建設的基本標準、基本設施和工作流程進行審查並提出意見。

3、研究並確定本醫院的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計劃,並對計劃的實施進行考核和評價。

4、研究並確定本醫院的醫院感染重點部門、重點環境、重點流程、危險因素以及採取的干預措施,明確各有關部門、人員在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工作中的責任。

5、研究並制定本醫院發生醫院感染暴發及出現不明原因傳染性疾病或者特殊病原體感染病例等事件時的控制預案。

6、定期召開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會議,研究、協調和解決有關醫院感染管理方面的問題。

7、根據本醫院病原體特點和耐菌現狀,配合藥事管理委員會提出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的指導意見。

8、協調全院各部門、各科室醫院感染管理工作。

9、其他有關醫院感染管理的重要事宜。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彙編 篇22

一、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衛生部《醫院感染管理規範試行》、衛生部《消毒技術規範》制定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2、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在業務副院長領導下(由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負責制定全院醫院感染控制規劃、管理制度(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負責組織實施。各科室部門醫院感染管理小組負責落實。

3、醫院職工應自覺遵守醫院感染管理制度(不斷的提高對醫院感染的認識(有效地預防與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杜絕醫院感染暴發事件流行。

4、各科室部門應認真執地《醫院感染管理規範試行》中的各項管理措施(按要求進行監測(資料儲存完整。

5、醫務人員在進行診斷、治療、護理操作時應嚴格遵守無菌技術、隔離技術(不得違反操作規程(不得隨意簡化和變更操作程式。

6、醫院對各科室部門醫院感染管理落實情況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監測、監督、檢查(綜合分析(全面評估(進行獎懲。

7、醫院醫療範圍的建築設施應符合衛生學標準(新建或改建工程應經醫院感染管理委員公審定後方可施工。

8、對違反醫院感染管理制度規定而造成不良後果者(視情節輕重予以教育或嚴肅處理(情節惡劣並構成犯罪者按相關法律、法規追究相應責任。

二、醫院感染髮病率監測制度

1、認真執行醫院感染病例上報的有關規定(降低醫院感染髮病率、漏報率(杜絕醫院感染的暴發流行。

2、臨床科室醫院感染管理人員(對醫院感染可疑病例(可能存在感染的環節進行監督(並採取有效地防治措施。

3、各臨床科室醫師應按照衛生部頒佈的《醫院感染的分類及診斷標準》(對所經治的病人實施主動而連續的監測。

4、對疑似和確診的醫院感染病例(留取臨床標本(進行實驗室檢查(包括病原體的直接檢查、分離、培養及抗原抗體的檢測和藥敏試驗。

5、對已確診的醫院感染病例(經管醫師必須填寫醫院感染病例登記表(要求專案填寫齊全(字跡清楚(由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統一回收,病人出院後應在出院病歷首頁“醫院感染”欄內(如實填寫。

6、醫院感染管理專兼職人員應定期和不定期的深入高危科室(對高危人群實施前瞻性監測。

7、一旦有醫院感染暴發流行的趨勢(科室應立即上報不得隱瞞(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負責組織人員進行調查、取樣(迅速採取有效的措施。

8、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根據醫院感染病例登記表和前瞻性監測資料(每月對全院醫院感染髮病率、各科室發病率、感染部位發病率進行統計(每季定期對上述各項監督資料及感染高危科室、高危人群、危險因素進行分析、評估和反饋。

三、消毒滅菌效果及環境衛生學監測制度

根據《醫院感染管理規範》要求(按照《消毒技術規範》方法(對醫院消毒滅菌效果及環境衛生學進行經常地定期監測。

(一)壓力蒸汽滅菌程式監測

1、每鍋應進行工藝監測(並詳細記錄鍋號、壓力、溫度、時間、滅菌物品等專案(以及滅菌操作者、檢查者簽名。

2、每個滅菌包外應用化學指示膠帶作暴露控制監測(膠帶上應標明滅菌日期(責任人,包內應用化學指示卡作包裹控制監測,預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器每晨進行一次B—D試驗(作為裝置控制監測。

3、每月應進行一次生物指示劑作載荷控制監測(生物指示劑應置於物品包裹的中心部位(新裝置啟用前或維修後均應監測。

4、監測所用的壓力蒸汽滅菌化學指示膠帶、指示卡和生物指示劑必須是經衛生部批准並有衛生許可證的規定產品(所用指示膠帶、指示卡、指示劑不得超過產品規定的有效期。

(二)環氧乙烷氣體滅菌程式監測

1、經環氧乙烷氣體滅菌的物品包外應有化學指示膠帶(膠帶上應註明滅菌日期、責任人(包內應用化學指示卡監測。

2、每月進行一次生物指示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