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文祕 > 規章制度

深化分配製度改革應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

欄目: 規章制度 / 釋出於: / 人氣:1.43W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應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發揮市場的作用,鼓勵一部分人通過誠實勞動,合法經營先富起來。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強政府對收入分配的調節職能,調節差距過大的收入”。“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既要提倡奉獻精神,又要落實分配政策,既要反對平均主義,又要防止收入懸殊。”如何把效率與公平協調一致,處理好二者的關係,一直是理論與實踐中的難題。黨的十六大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這為我們在深化分配製度改革中正確處理效率與公平的關係,提出了新的思路。一.效率與公平存在著相互制約的辯證關係 效率是公平的基礎,公平是效率的前提。實現效率和公平的正確結合,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要求。所謂效率,是可以按經濟生活中勞動數量、質量同勞動成果的比率來度量的,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也可以按投入的生產要素同所得的經濟成果的比率來度量,投入多,效率高,收入高,反之就收入低,甚至沒有收入,發生虧損。所謂公平,是指人們之間利益和權利分配的合理化。無論是勞動者和生產要素投入者,在收入分配過程中都應遵守機會均等、規則平等的原則,並允許合理拉開差距,但要防止兩極分化。效率和公平作用於不同的分配過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經過市場進行的分配是初次分配。在這個過程中,各種生產要素是按其在經濟活動中的貢獻來獲得收入的。效率高,則收入高;效率低,則收入低。假如市場上不需要你所提供的生產要素,就得不到收入。各種生產要素貢獻的大小,是由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作出判斷的。在初次分配中,個人的收入取決於個人擁有的生產要素的數量和要素的市場價格。初次分配以效率為原則,可以引導人們不斷提高效率,增加社會財富,解決如何把蛋糕做大的問題。但是,經過市場實現的初次分配,還不能解決如何把蛋糕分得更公平合理一些。比如市場機制的作用造成一些人很富有,一些人連基本需要都無法保障。社會收入分配差距過大會阻礙經濟效率的提高。因為收入兩極分化,將對社會執行機制造成雙重後果:一方面,對眾多窮者的社會激勵失效,極低的收入無法激發窮者的奮鬥精神;另一方面,富者掌握了大量的社會財富,有可能侵害社會約束機制。社會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的失靈,必然從巨集觀上破壞社會的均衡狀態,造成社會的不穩定和無序化,從而嚴重破壞社會的經濟效率。所以,市場初次分配的缺陷必須由再分配來彌補。在市場初次分配考慮效率的前提下,通過稅收等手段調節收入差距,達到社會公平。所以效率和公平存在著相互制約的辯證關係。一方面,效率是實現公平的物質基礎,只有通過提高效率創造越來越多的物質財富,才有可能實現分配的公平;另一方面,公平又是提高效率的前提,只有收入分配公平合理,才能激發勞動者儘可能全面地發揮自己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才能儘快增加物質財富。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就是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效率高、競爭力強、生產適銷對路產品的商品生產經營者獲得了更多的收入,使人們的收入拉開了檔次,充分調動了人們的生產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效率優先就是要求市場在包括勞動力在內的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要求收入水平按價值規律和供求關係決定。堅持效率優先並不是要以犧牲社會公平為代價,效率優先是處理好公平和效率關係的基點。同時要兼顧公平,調節過高收入,規範收入分配,使收入差距趨向合理化。再分配注重公平,就是在注重效率的同時,避免出現一些經濟不公平現象。效率原則的出現本身包含著形式上的平等掩蓋事實上的不平等,出現了社會整體分配結構的合理性以及社會大多數成員所能接受的合理的收入差距問題,這就需要兼顧公平。黨中央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歷史條件下明確了現階段效率與公平的關係。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個人收入分配要堅持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制度,體現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江澤民同志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又進一步明確了“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這樣,就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正確處理效率與公平的關係奠定了基礎。江澤民同志指出:“依法保護合法收入,允許和鼓勵一部分人通過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先富起來,允許和鼓勵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參與收益分配。取締非法收入,對侵吞公有財產和用偷稅逃稅、權錢交易等非法手段牟取利益的,堅決依法懲處。整頓不合理收入,對憑藉行業壟斷和某些特殊條件獲得個人額外收入的,必須糾正。調節過高收入,完善個人所得稅制,開徵遺產稅等稅種,規範收入分配,使收入差距趨向合理,防止兩極分化”。二.深化分配製度改革應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 目前,我們事業單位的分配製度存在著許多弊端,離十六大的要求還有很大的距離,平均主義,“大鍋飯”的傾向比較嚴重,效率優先的原則沒有得到體現。現行的分配製度不能充分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深化分配製度改革是擺在事業單位面前的一項緊迫的任務。要搞好事業單位的分配製度改革,必須貫徹十六大的要求,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1.確立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黨的十六大指出,要確立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既有商品市場,包括消費品市場和生產資料市場,也有生產要素市場,包括資本市場、勞動力市場、技術市場、資訊市場等等。既然有這類市場的存在和發展,就必須允許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參與收入分配。按生產要素貢獻分配是市場經濟的分配方式。因為物質生產成果是人們投入的勞動力、經營力、資金、技術等多種生產要素相互作用的結果。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這些生產要素又分別屬於不同的利益主體,要素所有者進行生產投入、轉讓要素所有權,都要取得相應的一份報酬。這樣,生產成果的分配就在各生產要素的供給者之間,依據各生產要素在財富生產中實際作出的貢獻來進行,多貢獻多得,少貢獻少得。從資源的市場配置來看,生產要素的貢獻由報酬來反映,這樣使得各種要素能夠進入市場流動並形成要素價格。價格訊號的市場波動,引導著各種生產要素流向最需要的部門,從而有效地實現了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並且,生產要素的有償使用,迫使每一個生產經營者在進行投入時要精打細算,尋求生產要素的最佳組合,以便用最低的生產成本來獲取最大的利潤,這就提高了社會生產效率。市場經濟配置資源具有效率的祕訣就在於此,即人們的所得必須與其所作的努力和貢獻直接聯絡起來,收入要與投入相對應。因此,就必須確立相應的分配原則,即確立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按其貢獻參與收入分配的原則。 我們要深化對社會主義勞動和勞動價值理論的認識,正確認識勞動的質與量,認識到科技人員和經營管理人員的勞動是複雜程度很高的勞動,是更有效率的勞動。不能把按勞分配等同於按勞動的自然時間進行分配。在收入分配中,應充分體現科技人員和經營管理人員的勞動價值,多勞多得,優勞優酬,使同一單位的職工收入差別與他們的勞動數量和質量的差別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激勵科技人員和經營管理人員的創新能力和風險意識,促進單位經濟效益的提高。確立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有利於吸收單位職工和社會的資金用於拓展生產經營門路,擴大生產規模,既能加快單位發展,又能分流吃事業飯的人員,減輕就業和再就業的壓力;有利於激發廣大科技人員和經營管理人員為單位的跨越式發展多作貢獻。2。結合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與聘用制度相配套的工資分配製度。即將全面推行的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其核心是建立崗位分類管理制度,實現由身份管理到崗位管理的人員聘用制度。我們應以這次人事制度改革為契機,在實行聘用制度中,要在國家工資分配製度巨集觀政策和工資總量調控指導下,進一步深化單位內部工資分配製度改革。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和國家、集體、個人之間的利益關係,建立與聘用制度相配套的單位內部工資分配製度。要結合本單位內部工資分配製度改革的實際,合理確定受聘人員的崗位工資待遇。按照按崗定酬、按任務定酬、按業績定酬的原則,將受聘人員的崗位工資待遇與其崗位職責、工作業績、實際貢獻掛鉤,做到以崗定薪、崗變薪變。對關鍵崗位和特殊崗位人才要強化激勵力度,適當拉開不同崗位間的收入差距,發揮崗位工資待遇的激勵和導向作用。允許單位在職務科技成果轉化取得的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用於獎勵專案完成人員和對產業化有貢獻的人員;允許單位經批准高薪聘用個別拔尖人才,實行一流人才、一流業績、一流報酬。對有重大科技發明、貢獻突出的人才,根據有關規定,實行重獎。逐步建立重實績、重貢獻,向優秀人才和關鍵崗位傾斜,形式多樣、自主靈活的分配激勵機制。 3.關注弱勢群體,兼顧社會公平,保持社會穩定。弱勢群體是人民中的一部分,也是改革主體的組成部分。在分配製度改革中若忽視他們的利益,則有悖社會主義共同富裕的目標。關心和幫助弱勢群體,不僅是黨和政府責無旁貸的任務,也是全社會的責任,是深化改革、推動發展、保持穩定的大局的需要。 強化對弱勢群體的關心,首先要堅決執行國家幫助弱勢群體的各項政策法規,包括確保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和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完善失業保險制度,強化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設,給予弱勢群體特殊的就業援助等。要重視發揮我局已經建立的職工、子女就業幫扶基金的作用,為分流下崗職工及其子女提供就業或再創業的條件。許多單位工會組織已建立了職工互助基金,該基金應在幫助困難職工中發揮積極作用,通過多方努力,不讓一個職工生活過不去。在工資、獎金分配中堅持效率優先的同時,逢處過節發放慰問費、過節費和過節物品時,儘可能做到一視同仁,使每一個職工都能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對於混崗的大集體職工,除了工資有政策規定外,在獎金、勞務費、過節費等分配問題上就應儘量做到同工同酬,使他們的勞動付出有相應的回報。要正確認識離退休職工在過去幾十年工作中的勞動積累對國家和社會所作的貢獻。離休幹部都經歷過民主革命,他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拼搏奮鬥,為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他們都為生產力的極大解放作出了貢獻。我們應該不折不扣地落實黨和政府關於離休幹部的有關政策,確保“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略為從優”的規定得以落實。現已退休的職工,一生中大部分時間工作在計劃經濟年代,那時,他們的工資待遇都不是很高,所創造的剩餘價值多是以利潤的形式上交了國家,他們都為增加國家積累作出了貢獻。在深化分配製度改革中,在堅持效率優先的同時,也要兼顧社會公平,更要重視離退休職工的利益,要使離退休職工的收入隨著社會和單位的發展不斷有所增加,讓離退休職工為國家作出的貢獻能得到應有的回報。

深化分配製度改革應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