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節能減排科技支撐行動實施工作方案範文

欄目: 工作方案 / 釋出於: / 人氣:1.23W

一、節能減排科技現狀

節能減排科技支撐行動實施工作方案範文

(一)能耗與節能科技現狀

我市能源消耗結構以煤炭為主,XX年能源消耗結構中,煤和焦炭佔64.1%;全市萬元gdp綜合能耗由XX年的2.77噸標煤下降到XX年的2.09噸標煤,下降了24.5%,但較全省平均水平仍高出0.92噸標煤。我市規模工業高耗能產業主要集中在鋼鐵、電力、建材等行業,其綜合能源消費量佔到全部規模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的97%。從電力消耗情況看,XX年全市電力消耗量為32.1億千瓦小時,XX年為43.1億千瓦小時,年均增長6.1%。其中第二產業用電量在全社會用電量中佔的比重接近80%,幾乎全是工業耗電。此外,我市清潔能源使用率從XX年的21.97%提高至XX年的35.5%。

我市社會用電量和各產業的用電量都呈不斷增長趨勢,說明經濟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對能源的需求量在不斷增加;而且高能耗產業多,主要工業裝備技術水平不高、能源利用率較低,節能降耗空間大。

我市圍繞重點行業節能降耗,開展創新性技術攻關,突破了一批瓶頸技術,開發並應用了一批重大節能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裝備。

鋼鐵企業重點推廣“三幹三利用”(即焦爐、轉爐和轉爐煤氣乾式除塵技術及對水、煤氣和固體廢渣的綜合利用技術),XX年全市鋼鐵企業綜合能耗下降了8.89%。電化集團有限公司建立熱電聯產專案,採用迴圈鍋爐後,遵循能源梯級利用原則,年節省原煤1.1萬噸,節水60萬噸。在國內率先搶灘風力發電裝備市場,電機集團有限公司突破了兆瓦直驅式風電機組的整機系統整合、機組控制系統及大型直驅動低速風力發電機制備三大技術瓶頸,成為全國最早確立的三個風力發電整機制造產業化基地之一。交通領域,突破了混合動力汽車等一批關鍵技術。

儘管如此,我市仍然沒有形成系統的工業能耗指標體系和專案節能評估指標體系;用能結構不夠合理,高效清潔能源缺乏;高效節能技術開發與推廣應用力度不足。

(二)汙染排放與減排科技現狀

我市資源利用率低,汙染物排放強度高,粗放式經營帶來的環境隱患較多,部分地區環境容量已趨飽和,環境汙染呈加劇、生態風險加大趨勢。其生態與環境問題無論在型別、規模、結構、性質以及影響程度上都發生了深刻變化。主要表現在:

1.水汙染問題突出。XX年江段監測出現超標的專案有10個,其中氨氮、石油類、化學需氧量(cod)等為主要汙染因子,鎘、汞、砷重金屬汙染超過國家標準。城區江段水汙染主要表現為工業汙染及城市生活汙水的複合汙染,城鎮生活汙水處理率只有23%。

2.城市空氣質量較差。廢氣汙染物排放主要集中在火電、建材、化工和冶金等全市經濟發展的優勢行業,其排放量佔全市廢氣汙染物排放總量的88%。工業廢氣排放量呈總體增加趨勢,從XX年的620.7億標立方米增加至XX年的750.3億標立方米。全市二氧化硫、煙塵、粉塵排放量位居全省前列,也屬於我國的重酸雨區。

3.固體廢物汙染加重。工業固體廢棄物增長幅度較大,由XX年的196.2萬噸增至XX年的436.6萬噸;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有待進一步提高。

4.生態風險加劇。一些冶金、化工等企業排放的“三廢”對周邊土壤產生一定程度的汙染,鄉老工業區域土壤和地下水的鉻等汙染物普遍超標,境內江兩岸也出現較嚴重的土壤鎘超標。

我市的“三廢”排放量總體呈現逐年增加趨勢,反映出工業清潔生產水平不高、資源消耗過大;全市工業門類雖然齊全,但是產業鏈條短,企業之間的資源迴圈利用水平低,減排任務十分艱鉅。

近年來,研發與推廣了一批資源高效利用和減排的系列關鍵技術。如,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鋼)採用陶瓷膜過濾處理技術實現迴圈再利用生產汙水6000萬噸;湖南有色氟化學有限責任公司用電石渣代替生石灰,每月用量約6000噸;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利用脫硫石膏替代石膏生產紙面石膏板,實現20萬噸脫硫石膏的綜合利用。但是,我市對汙染物減排的環境科技仍有很大需求,主要體現在:

(1)鋼鐵、化工等重點行業清潔生產關鍵節點技術;

(2)竹埠港工業園區迴圈經濟關鍵技術;

(3)鄉老工業區廢渣無害化與資源迴圈利用技術;

(4)重點區域大氣、水體、土壤複合環境汙染相互影響及調控技術;

(5)區域大氣細顆粒物、氮氧化物以及空氣有毒有害汙染物控制技術等。

二、主要目標

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國務院、湖南省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為指導,深入實施“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科技工作指導方針,突出科技創新在節能減排中的核心地位,緊緊圍繞“xx”萬元gdp能耗降低22%,主要汙染物cod(化學需氧量)、so2(二氧化硫)、cd(鎘)、as(砷)排放總量分別減少17.5%、6%、23.7%、25.3%的節能減排總目標,以江流域和鄉工業區地區的環境改善為核心,以長株潭城市群“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建設為契機,著力改造傳統產業,大力發展資源能源消耗低、環境汙染少的機電一體化、電子資訊、生物醫藥、新能源等新興產業。“xx”期間,通過攻克10項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推廣10項實用技術,開發20個科技新產品,實施6項重大整合應用示範工程(簡稱市節能減排“1126工程”),建設節能減排科技創新支撐平臺,大幅度提高資源能源利用率,顯著削減廢物排放量,使我市的節能減排技術及指標居省內領先水平。

三、重點任務

(一)攻克10項關鍵共性技術

1.鋼鐵企業汙水生物製劑除重金屬回用技術

研發鋼鐵企業汙水深度處理與回用技術、各工序廢水處理與迴圈利用裝置與設施,開發生物製劑,採用總排放口汙水生物製劑法脫除重金屬及回收利用工程,實現汙水回用4600萬噸/年。

2.含氟、鉻廢水綜合治理技術

研究開發新型除氟試劑及工藝技術,使含氟廢水中的氟離子與試劑作用生成沉澱物,經分離後清液回用,渣漿過濾後綜合利用。解決目前含氟尾氣淨化採用的純鹼洗滌除氟工藝造成的na鹽累積問題;

研究採用含鉻廢水在還原塔內洗滌含h2s的煤氣或含so2的燃煤煙氣,六價鉻在酸性條件下被還原為三價鉻,加鹼液後沉澱析出,過濾出鉻渣,鉻渣返回工藝系統作為原料使用的綜合治理技術,達到以廢治廢目的。

3.含鎘廢水處理和零排放技術

開發“生物製劑配合—水解法”深度除鎘技術,使廢水中重金屬達到國家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並實現廢水迴圈使用,消除工業園區對江造成的鎘汙染。

4.重金屬汙染土壤的生化聯合修復或固化技術

開發重金屬汙染土壤的生物化學聯合修復技術,對汙染嚴重,重金屬濃度高的土壤,採用客土修復技術、鋼鐵廠燒結的方式進行固化、在堆土表面種植經過選擇的植物吸收等方法修復,減少鉻、鎘、鉛、錳等重金屬在土壤中的含量,以消除重金屬汙染土壤對環境的威脅,實現低成本的生態恢復。

5.冶煉廢渣高效利用技術

研究開發工藝流程短、低能耗回收利用冶煉鋼渣、鉻渣技術,通過對冶煉廢渣特性的研究,使之成為鍊鋼、燒結、水泥生產等的原料,並回收熱渣的餘熱,降低能耗,達到安全、經濟、環保的有機統一。

6.粉煤灰深加工和新型牆體材料製備技術

研究開發粉煤灰提取微珠、制承重保溫節能牆體材料等深度綜合利用技術,年利用粉煤灰30萬噸。

7.工業爐窯計算模擬優化技術

應用計算機模擬技術對大型工業爐窯的執行引數和節能降耗改造方案進行優化,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裝置的執行電耗。

8.低濃度燒結煙氣脫硫除塵技術

鋼鐵行業的so2主要來源於燒結工序,佔生產工藝排放so2總量的60%以上,燒結煙氣氣量大,溫度高,so2濃度較低。針對燒結煙氣的特點,克服傳統脫硫技術投資費用過大,執行成本過高,含雜脫硫石膏易產生二次汙泥的缺點,開發低阻力、高效率、低執行成本和低建造投資的脫硫工藝技術和裝備。

9.低品位錳礦資源高效開發與綜合利用技術

開發高效錳礦選礦技術,提高錳元素的回收率和錳精礦的品位。研發利用錳礦石中氧化錳和碳酸錳可以用作脫硫劑進行煙氣脫硫,回收硫資源和硫酸錳,生產電解二氧化錳和金屬錳產品的整合技術。

10.含酚氰和氨氮廢水的治理和零排放技術

氮肥和純鹼企業的廢水主要是煤造氣和合成氨工序含酚氰和氨氮的廢水。採取源頭控制、封閉迴圈的措施,減少其排放。將聯鹼廢水加鹼汽提回收氨,在造氣含酚氰廢水裝置採用硝化—反硝化工藝,利用涼水塔的吹脫作用減少總廢水氨氮和酚氰含量,實現淨化廢水迴圈利用和零排放。

(二)推廣10項節能減排實用技術

1.脫硫石膏綜合利用技術

以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燃煤機組煙氣溼法脫硫裝置的副產品脫硫石膏為原料,採用脫硫石膏生產石膏板技術生產紙面石膏板和石膏型材,防止脫硫石膏的二次汙染,減少脫硫石膏堆放對耕地的佔用,同時獲得較好的投資回報。

2.工業企業能源管控資訊系統

利用現代資訊科技,建設科學合理的能源資源利用、監控和管理體系,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達到節能減排的目標。研究鋼鐵企業能源管理的關鍵技術,建設集過程監控、能源排程、能源管理為一體的能源管控系統,以強化能源生產與管理合一的管理體系,實現企業能源生產安全、穩定和環保,能源使用優化和高效,達到降低企業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的目標。

3.工業爐窯餘熱、餘氣回收綜合利用技術

推廣水泥幹法窯尾和鋼廠燒結機餘熱進行發電的技術,實現節能降耗,降低水泥生產和燒結過程的成本。回收五礦(湖南)鐵合金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五礦湖鐵)礦電熱爐、鋼幹息焦和高爐煤氣和轉爐的餘熱或煙氣中的煤氣,用於各種爐窯代替重油作為燃料,餘熱發電或作為水煤氣原料,節省煤和燃料油的消耗。

4.電機變頻與軟啟動技術

推廣風機和水泵的變頻調速技術,具有明顯的節能效果,並且投資小、節能效果好。推廣大型電機的功率補償節能技術,實現大型電機節電執行。對冶金、化工、建材等高能耗企業所有負荷波動較大的壓縮機、泵與風機等機電裝置實行變頻節能與軟啟動技術改造。

5.燃煤鍋爐煤改氣技術

天然氣是一種清潔、優質、廉價的燃料。對市內的燃煤鍋爐和工業爐窯進行天然氣化改造,可以大大減少so2和粉塵的汙染。

6.養殖有機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

以農村集約化養殖產生的畜禽糞便等有機廢物為主要原料,通過對汙染物沼氣發酵綜合利用與複合肥生產及生態種植等措施,有效解決集約化養殖等有機廢棄物的汙染問題。

7.可再生能源與建築一體化技術

根據本地區的建築採暖特點,建造建築與可再生能源一體化相結合的綠色建築,整合供熱、空調節能技術、建築節能監管技術、太陽能利用技術、水源熱泵等單元技術。推廣實用的新型建築節能圍護結構技術和節能產品,主要包括保溫牆體及保溫措施、通風牆體和屋面、節能窗戶、真空雙層玻璃、熱泵裝置、太陽能熱水器、生產生活廢熱在建築中利用裝置、公共建築能源優化管理系統等。進行城市大型公共建築等節能改造,解決大型建築高能耗問題。

8.公交車、計程車新型燃料替代技術

在城區計程車、公交車等公共交通領域,推廣應用混合燃料和油改氣工程,並逐步擴大推廣至其他燃油裝備,降低能源消耗,減少汽車尾氣排放汙染。

9.製革清潔生產及廢物回收綜合利用技術

推廣生物脫毛和鞣革製劑等製革清潔生產關鍵技術及皮屑、廢毛等廢物綜合利用技術,改變傳統的皮革脫毛和鞣製方法產生汙染物數量多、危害大的狀況。形成能降低物耗、水耗及全過程汙染排放的清潔生產工藝,達到cod減排40%~60%、硫化物減排90%~100%、氨氮減排90%,同時縮短工藝流程,降低成本,減少環保執行費用。

10.醫療廢棄物綜合處理技術

推廣採用醫療廢棄物分揀新技術、新裝置將醫療固體廢棄物分類處理,廢水分解處理。使用豎型燃卻爐等將醫療固體廢棄物和各種有害物質及二噁英等成分在900℃以上的高溫進行完全燃燒與分解,解決處理過程中的二次汙染問題。採用投放生物試集中處理醫療廢水,減少抗菌素、抗生素及各種有害病菌的排放。

(三)開發20個節能減排科技新產品

1.風力發電機組及配套裝置

採用整機系統整合技術及機組控制系統風力發電機組的動態控制技術、狀態檢測技術和故障診斷技術;開發綜合自動控制系統實現風電系統的遠端、現場監控;建立風力發電機組的試驗平臺和整機系統整合平臺,研發出兆瓦級低速永磁和複合勵磁同步發電機、兆瓦級變流器和高效能複合材料葉片等產品,實現年生產300套整機的生產規模。

2.交流驅動百噸級礦用自卸車

採用車輛發動機與交流傳動系統最佳能量匹配的控制策略和車輛交流電氣傳動系統,研發出交流電機驅動的154t、220t礦用自卸車,與小型液力機械車型相比節約開採成本20%,與直流電機驅動車相比提高效率5%,形成年產60臺整車的生產能力。

3.滾輪驅動無機房電梯

採用歐洲重驅動曳引電梯技術,開發具有底坑摺疊支撐保護、限速器、對重驅動、轎廂護腳板等裝置的滾輪驅動無機房電梯,比有機房電梯節能30%,實現年產1000臺的生產規模。

4.礦用智慧區域性通風系統及裝備

開發高風壓、大流量的雙速多級對旋軸流式區域性通風機,配以智慧組合專用開關、瓦斯濃度監控裝置、專用高強度風筒、自動分風裝置、掘進防災風門等裝備,組成智慧區域性通風系統,對通風機風量智慧調節,實現按需通風,降低礦井通風系統的能耗,形成年產XX臺套的生產規模。

5.高效節能環保型沼氣灶具及配套裝置

將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縫隙孔旋流集中燃燒”技術專利與獨特結構的新型淨化脫硫裝置有機結合,開發出新型安全、高效、節能的沼氣燃具及沼氣脫硫淨化裝置,實現產品各項效能指標居國內同類產品領先水平,在節能方面使熱效率提高3%~5%,實現年產100萬臺的生產規模。

6.軌道交通逆變型再生制動吸收裝置

根據國內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需求,開發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一代軌道交通逆變型再生制動吸收裝置,對軌道車輛制動中產生的能量進行吸收轉化為電能,再反饋到電網,有效節能達到10%~15%,形成年產40臺套的生產能力。

7.地源熱泵中央空調機組

推廣使用地下水熱泵系統和地熱熱泵系統,建造地源熱泵中央空調機組,實現低位能源向高位能源轉化,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地源熱泵(地表水)機組的能效比達到4.2~6.5,比其他型別的中央空調機組節約能源20%以上。ld系列地溫(源)中央空調形成年產400套規模,直接膨脹式土壤源熱泵中央空調形成年產100套規模。

系列渣漿泵

研發出ytz型、smx型、isy型渣漿泵及脫硫泵等高效、節能、無洩露環保型產品,比國內外同類產品效率提高5%~6%,節能8%左右,形成年產4000臺套的生產規模。

9.高效能節能環保發動機活塞

重點針對活塞專用材料工程化技術、產品設計進行研究和攻關,設計高效能(歐iii、iv排放標準)活塞,開發活塞新材料和活塞特種鑄造技術,16升重型柴油機發動機活塞形成年產18萬件規模,車用多缸柴油機形成年產420萬套規模。

10.高效節能變頻焊割裝置

採用zvzcs核心技術和igbt軟開關逆變技術,提高焊機的動態響應速度,減少焊機矽鋼片及繞組銅線用量,節約有色金屬資源,完成逆變軟開關等離子切割機、埋弧自動焊裝置、數字化交流兩用手工/氬弧焊接裝置等產品的開發,達到年產4000臺的生產規模。

11.高效脫硫除塵一體化裝置

開發溼法脫硫和除塵一體化脫硫除塵塔,通過增強氣液間的湍流程度,提高傳質速率,提高作用面積,阻力損失小於1kpa,脫硫效率達到96%以上,除塵效率達到99%,形成年產300套生產規模。

12.節能型灌排防洪閥

是優化國內、外水閥的結構效能,自行改進設計而成的全自動水閥系列產品,不需要電動機、減速器,也不需要液壓站,介於無自閉能力的自由側翻式和自由懸浮式兩種拍門之間。該產品能夠節省大量的電力能源,實現年產1000套的生產能力。

13.熱敏材料專用超低溫固化粉末塗料

採用混合型的多組分樹脂,新型固化劑及新型的固化促進劑配合使用,在貯存穩定性、熔融性、流動性和固化性之間具有良好平衡的粉末塗料。該產品相對傳統粉末塗料實際節約能耗30%,形成年產2680噸的規模。

14.自水迴圈智慧沖洗環保公廁

採用大小便厭氧生化處理和節水迴圈沖洗技術,開發出智慧控制環保公廁,減少環境汙染,達到年生產規模XX座套。

15.液體醇基燃料及氣化燃燒器

開發液體醇基燃料及氣化燃燒器,採用醇基液體燃料在無氧環境下的高溫氣化技術,燃料燃燒更加充分,煙氣中有害物生成濃度很低,達到燃燒器1000臺、醇基燃料2125噸的生產能力。

16.大功率變頻器

通過採用複合補償方法,提高變頻器的逆變效率和執行的可靠性,使輸入功率因數達到98.9%,解決傳統變頻器需要同步控制器進行比例聯動的缺陷,根據使用者要求,開發出適合不同場合的專用大功率變頻器,滿足使用者對扭矩、調速範圍等特殊要求,形成年產30000套規模。

17.高清潔生物柴油

採用“一步法”生產新工藝,探索利用廢棄物、植物等新型原材料的應用,開發生物柴油,達到40噸/日的生產能力。

18.三元催化淨化器

研究開發高耐久性和高活性的車用奈米貴金屬鈀/分子篩低溫起燃三元催化劑,使催化劑具有低溫起燃的特性,能有效控制汽車排放物中有害成分對空氣的汙染,達到歐洲4排放標準,達到年產40萬套的生產規模。

19.大功率led節能燈具

研究半導體光源的工作電壓、電流特性要求,研究提出發光效率、壽命光衰之間的關係特性及技術性能指標,採用合理的、使半導體光源的色溫接近自然光,設計耗散功率儘可能小的恆流驅動電路,以減少熱量產生使led提高發光效率和壽命,形成年產20萬套規模。

20.高效y系列節能電機

研究採用低損耗新型材料及新型退火工藝,降低定、轉子銅耗、鐵耗,優化定、轉子槽配合,降低附加損耗,採用新型通風結構、降低通風損耗,優選低損耗潤滑脂,降低機械損耗,進而降低電機的各項損耗,達到高效節能目的,形成年產5000臺套規模。

(四)實施6項重大整合應用示範工程

1.潭竹埠港工業園區迴圈經濟關鍵技術示範

通過資源化利用工業園區固體廢物,處理工業廢水中多種金屬離子,迴圈使用工業廢水和生活廢水,實現廢水零排放;回收利用揮發性有機氣體,煙氣錳礦脫硫制硫酸錳等技術,在園區內形成迴圈經濟模式;通過建設園區工業固廢資源化利用中心和冷熱電聯供中心,實施天然氣代煤工程,實現工業園區的節能減排、建設生態工業園的目標。

2.鋼迴圈經濟關鍵技術示範

通過“三廢”資源化利用和綜合治理,實現迴圈經濟和節能減排。建立以燒結工序為核心的含鐵固廢資源利用基地,開發高爐水淬渣低耗制水泥,轉爐泥生產鍊鋼用冷卻劑和造渣劑,鋼渣熱能回收和資源化利用等技術,提高鐵素利用率和固廢資源綜合利用率,基本形成固廢含鐵資源全利用格局。建設各工序廢水處理與迴圈利用設施,建設總排放口汙水生物製劑法脫除重金屬及回收利用工程,徹底解決鋼水汙染問題。開發煤氣回收及綜合利用技術,建設高爐爐頂壓差發電(trt)和餘熱發電設施,降低噸鋼能耗,提高電力自給率;開發低成本燒結煙氣脫離技術,推廣幹法除塵技術,減少對大氣的汙染。

3.鄉老工業區資源迴圈利用關鍵技術示範

鄉老工業區的廢渣通過資源迴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實行清潔生產工藝,建立貫穿化工、冶金和建材行業的迴圈經濟途徑,實現工業固廢減排。開發鉻渣解毒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技術、鉻汙染土壤特異功能菌原位修復技術,實現低成本的生態恢復。應用微生物解毒技術,解決五礦湖鐵的鉻渣汙染和皮革廢水含鉻汙泥的危害;推廣幹法氟化鹽生產技術,開發溼法氟石膏幹化技術,氟石膏制水泥技術,含鐵廢液提取氯化鐵技術,解決湖南有色氟化學有限責任公司的氟石膏和含氟鐵渣的汙染問題;推廣礦石尾料搭配生產水泥熟料技術,減少水泥廠廢石外排後造成的浪費和環境汙染;推廣造氣煤渣迴圈流化床燃燒技術,鍋爐煤灰制新型牆體材料技術,利用鹼業有限公司和企業鍋爐粉煤灰和爐渣,達到國家資源綜合利用和發展迴圈經濟的要求。

4.重金屬汙染土壤修復與生物質能源開發整合技術示範

對汙染嚴重、重金屬濃度高的土壤,開發客土修復土壤技術。輕汙染土壤採用植物修復技術。利用植物對重金屬的富集作用,逐漸清除土壤中的重金屬,把重金屬由地下轉移到地上部分(含根莖)。對植物修復產生的植物或受汙染的農產品,開發重金屬超標農產品製備燃料酒精和生物柴油技術、秸稈發電技術、生產過程產生的塵泥和廢渣提煉有價金屬技術。

5.農村可再生能源技術應用示範工程

結合不同農村地區特點,選擇典型農村,開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術利用示範,包括:沼氣與農業生產結合技術、生物質顆粒燃料、被動式太陽房、生物質氣化、畜禽養殖場沼氣工程等。

6.節能綠色小區建設示範工程

根據建築節能的技術需求,整合綠色建築設計與施工技術、節能建材、高效用水以及維護結構保溫等建築節能技術與裝備,開展綜合應用示範。全面按節能環保要求建設建築面積80萬平方米的節能綠色小區。

(五)建立節能減排科技創新支撐平臺

結合節能減排科技專案的實施,緊緊圍繞節能減排的主要目標任務,培育一批“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節能減排科技支撐型示範企業。建設市節能減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重點實驗室。推動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節能減排技術服務體系,如節能減排技術成果庫、節能減排專家委員會、公共服務隊伍、科技服務中心、科技支撐行動及產學研合作聯盟等。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節能減排工作的領導

成立由市長任組長,分管副市長、專家委員會主任任副組長,市直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各縣(市)區長和大型企業主管和各工業園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節能減排科技支撐行動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設立節能減排工作專家委員會,負責為節能減排科技支撐行動提供決策諮詢;領導小組下設規劃協調組、稽核監督組和宣傳服務組,負責節能減排各項措施的執行和落實。建立聯席會議制度,負責協調、督促、落實全市節能減排工作;建立聯動機制,加強部門協同,強化市區和其他部門對節能減排科技支撐行動的支援與保障作用,整合各方資源,推進節能減排。

(二)加強節能減排政策引導

建立和完善節能減排的退出、准入和獎懲機制,認真貫徹落實節能減排產品的政府採購制度,優先做好節能減排領域的自主創新產品認定工作,優先在節能減排科技創新示範企業中落實技術開發費用抵扣等有關激勵措施。試行節能減排評估稽核制度,將節能減排列為入園企業、省高新技術企業、高新技術產品、自主創新產品認定以及各類科技計劃評價的重要指標。市科技局會同市發改委、經委、環保局等部門釋出節能減排技術和產品目錄,給予優先支援,凡是能耗高、汙染大的專案一律不列入各類科技計劃。建立節能減排科技示範專案、示範企業、示範基地、示範園區認定、掛牌制度。建立節能減排科技進步工作責任制和以實現節能減排為目標的考核體系,將節能減排技術列為考核各地科技創新工作的重要指標,作為評價各級職能部門負責人政績的重要依據。進一步細化、分解節能減排實現指標,層層落實到各級職能部門。建立一把手負責制,對於不能完成考核任務的主管領導實行行政問責制度。

(三)建立多元化的節能減排科技投入機制

積極爭取國家有關部門對節能減排的投入。力爭將我市的重大節能減排科技專案納入國家計劃,“xx”期間要積極組織參與國家的節能減排科技專項;組織有關單位積極申報中央環境保護專項資金;積極爭取省財政對我市節能減排科技的投入,加強同相關部門的科技合作,力爭將重大環境科技專案納入科技發展規劃。市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專項經費用於實施本計劃;縣(市)區政府要增加節能減排科技投入,在科技計劃中設立節能減排專項,每年安排一定資金,重點扶持節能減排關鍵技術的研究攻關和共性技術的推廣示範。引導企業加大科技投入,鼓勵企業為節能減排的公益性科研專案提供資金支援,加大保護智慧財產權力度,維護市場公平競爭,保護企業自主開發節能減排技術和產品的積極性。充分利用國際資金或基金,積極拓展外資投入渠道,充分吸納國內外資金用於能源、環境的科研和技術開發。

(四)實施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和示範專案

著力抓好燃煤鍋爐改造、熱電聯產、電機節能、餘熱利用、能量系統優化、建築節能、綠色照明、固廢綜合利用、廢水回收利用、廢氣資源化利用、再生資源迴圈利用、清潔生產、迴圈經濟、節能減排監測和服務體系建設等重點節能減排工程和示範專案。加強清潔發展機制(cdm)專案開發,積極促進我市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和廢熱、廢氣開發,推動節能降耗。

(五)建立節能減排科技創新支撐平臺

1.市節能減排工程技術中心

依託有關大學或科研機構,建設市節能減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構建節能減排研發平臺,針對主要節能減排問題,研發關鍵節能減排技術。

2.市節能減排科技服務中心

依託國家環保有色金屬工業汙染控制工程技術中心、水汙染控制技術湖南省重點實驗室等,在(德國)工業園或九華,建立節能減排適用技術成果庫、成果中試基地、科技產業孵化器和節能減排科技服務中心,構建節能減排成果轉化平臺,為企事業單位、機關、社群節能減排提供技術指導,為居民節能減排提供技術援助,提升我市節能減排科技的整體水平。

3.市節能減排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圍繞節能減排的突出問題和戰略需求,有序、高效推進科技資源整合。重點支援一批重點企業與本市、本省及國內具有優勢和特色的高校院所建立全面的戰略合作關係,構建若干節能減排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組建“產學研”結合的節能減排科技攻關隊伍。

(六)促進科技示範和成果推廣轉化

認真做好節能減排科技示範工作。嚴格智慧財產權的管理和保護,鼓勵科技中介企業參與節能減排科技成果推廣和轉化。鼓勵建立各類節能環保產業、生態工業和迴圈經濟示範區,大力推廣節能環保高新技術和產品,積極表彰在節能減排科技成果推廣中作出重大貢獻的單位和個人,加快節能環保科技成果的產業化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