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作業調查報告十篇

欄目: 調查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1.77W

作業調查報告 篇1

一、調查背景

作業調查報告十篇

數學作業是課堂教學的一個環節和補充延伸,通過學生獨立完成學習任務來幫助學生鞏固課堂所學,並對教學給予及時的評價,在“教”與“學”中起著紐帶作用。數學作為高職教育中的一門基礎課程,它的功能定位就是“基礎性和服務性”,這一說法的提出往往會被一些學生理解為數學的學習不再那麼重要。我們的學生和普通中學的學生相比,很多學生在學習上,尤其是對基礎課程,不重視。他們常說:60分萬歲,多一分浪費,學習的目的只是為了混畢業[1]。學生在作業方面的消極情緒表現得尤為明顯:課堂作業應付了事,課後作業字跡潦草、拖拉,缺交、抄襲等現象屢見不鮮。面對學生作業中存在的各類問題,教師也有很多的無奈,學習缺乏剛性的目標使學生將任何作業都認為是負擔,抄襲也使得教師不能從作業批改中獲得教學資訊反饋,教師缺乏對教學效果的及時掌控而使得作業的功效不能在複習鞏固環節體現出來,從而讓學生更覺得作業沒用。但是,作為教師,我們必須擁有一個善於思考的頭腦,積極思考學生作業中的問題,積極尋找治療學生作業問題的良方,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把這種積極的心態帶給學生,引導學生走出學習的困境。

二、調查實施

要治療,就要知道病因所在。筆者設計了一份關於學生作業的調查問卷,通過對高職二年級230名學生的調查,結果彙總如下。

問題1:你對數學作業感興趣嗎?

資料表明,52.17%的學生對待數學作業缺乏興趣,他們當中有些學生是因為數學基礎較差,本來就討厭數學;還有一些學生是懶惰,不願意學習。這也是導致數學作業完成情況較差的主因之一。

問題2:平時課後作業是自己獨立完成的嗎?

學生對這題的回答與教師在實際批改中所掌握的實際情況有出入,實際批改時發現的抄襲的比例近80%,但從調查資料上也能看出學生對待作業的態度。抄襲的原因主要有:1.不願意做;2.題目較難,不會做;3.有問別人的習慣,總認為自己數學不行,別人的才是對的,學習上缺乏自信。

問題3:對待需要訂正的作業題,你及時訂正嗎?

訂正作業是一種主動探究的行動,上表的資料很明顯地反映出學生在學習上比較被動,只有近四分之一的學生能將學習作為現階段的主要任務,而很多學生只是在等待著指令,等待著畢業。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缺失,也使得作業失去了應用的功效。

問題4:你是如何完成課堂練習的?

課堂練習也是作業的一種形式,是教師在課堂上讓學生及時鞏固知識,及時得到教學反饋的很好的教學手段。學生在課堂練習中所表現出的積極心態明顯優於課後,這主要是因為在有一定限制和約束的課堂,在新知識剛剛獲得的記憶興奮點上,完成這樣的練習在學生心理上是一種順勢而為,壓力較小。但也有一些學生因為對新知識尚未明瞭或本就拒絕學習,他們在課堂練習時也會產生牴觸情緒,消極應對。

問題5:課堂練習在你的數學老師的教學中大致佔多少?

筆者認為,課堂練習是一種很好的作業形式,但在實際教學中,課堂練習並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因為教學課時緊張、教學內容繁雜、課堂指導的掌控等多種因素,約50%的教師還是會以教師講授為主,在課堂上以知識點的傳授和解題方法的灌輸為主,將學生的實際操練安排在課後,但課後學生的不自覺又使得通過作業來鞏固新授知識不能達到預期目標。

問題6:你的數學老師一般是如何評價課堂練習的?

由於上課時間有界限,因此約56%的教師會選擇在學生課堂練習結束時用集體講評的方式來完成對學生課堂練習的評價,這樣可以整體掌握知識主線,圍繞教學重點,突出解決教師所預測的解題難點,能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較為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但也會缺乏對學生實際情況的瞭解,教師的經驗起了主導作用。同學交流雖然能以學生為主體,但教師較難對整體進行掌控,有時反而會影響到課堂紀律而浪費教學時間。

問題7:數學課後作業一般選自哪裡?

高職階段是以課本為主,很少使用教學輔導材料,雖然符合“減負”的要求,但也暴露出教科書的一些不足之處,統一的教科書要兼顧各類專業,還是以數學體系為主體,較少分專業體現專業需求,學生在數學教學中較難體會到數學對後續學習的作用。

問題8:數學作業完成過程中的最大障礙是什麼?

上表資料表明,約75%的學生需要通過與同學的交流或課堂筆記的指導才能順利完成數學作業,也就是說,課堂教學所能達到的知識掌握必須通過作業來加以鞏固。在設計問題時,有個缺陷,就是未能列出“有問題請教老師”,這是因為現實中,課後向老師請教問題的情況非常少。

問題9:你最喜歡何種型別的作業題?

從學生的主觀來看,65%的學生只希望完成與例

題接近的作業,缺乏探索精神和求知慾望,這符合五年制高職學生的學習特點。

問題10:你希望通過作業與老師交流嗎?

上表的資料反映出學生在學習上缺乏主動,害怕與教師交流,師生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

三、調查分析及反思

(一)調查分析

1.學生對待作業的態度

學生對數學作業缺乏興趣,抄襲或參考其他同學的情況較為普遍,原因在於:

(1)數學基礎較差,學習數學有困難,不願意做作業。

(2)課堂教學內容較多,不能全部理解、掌握,自己也不願意看書或通過筆記研究不懂的地方,只能通過其他方式完成作業。

(3)數學學習上一直不自信,對自己的解答總是抱著懷疑的態度,不看看別人的答案,就不放心。

(4)根本不願意做作業,學習態度不端正。

(5)從作業訂正情況也能看出,學習缺乏主動性,削弱了作業的功效。

2.數學課堂練習情況

課堂練習能促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較為主動地進行習題的操練,鞏固知識。但在實際教學中,受教學計劃、考試要求、課堂掌控能力等因素的影響,數學教師對課堂練習的重視程度還不夠,一般以講授知識點和藉助於例題教授解題方法為主。受課堂時間和教學掌控的影響,教師一般採用集體講評的方式來評價學生的課堂練習。

3.作業來源及要求

(1)基本以教材及相配套的練習冊為主,很少使用其他教學輔導材料。統一的教科書不能很好地體現專業需求,與學生後續學習相關的內容比較少,學生較難體會到數學的實際作用,而對數學漸失興趣。

(2)五年制高職的學生大部分缺乏探索精神和求知慾望,一般只希望依葫蘆畫瓢,依照著課堂筆記,完成與例題接近的作業題,而稍加變化的題目就需要通過同學之間的交流才能順利完成。

4.在作業中體現出的師生交流問題

在現實中,課後能向老師請教問題的學生寥寥無幾,許多學生害怕與教師交流,師生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

(二)反思

通過對調查結果的反析,筆者認為:

1.應結合學校的專業設定,系統地設計五年制高職數學課程整體的作業內容,完善作業形式,開發校本作業本,幫助學生有效利用學習時間,為教師批改作業和及時反饋提供便利,提高數學教學效率,增強數學應用意識。

2.開展對數學作業的系統研究,從作業來源、作業形式、作業批改、作業反饋等諸多方面入手[2],以職業學校文化課程內容選擇應當遵循的三大原則,即淺顯性、廣泛性和生活性,作為研究的理論依據,從“基礎練習”、“鞏固練習”、“實際應用”等多方面完善課後習題的層次;結合小組討論、數學探究等多種形式豐富課堂練習;在“基於工作過程的數學課程開發”理念下,結合學生的具體專業需求,通過變通課本例題、有效利用書本練習、研究開發與專業知識相關的應用類習題等方法,設計符合本校學生學習需要的作業。

作業調查報告 篇2

一、通過翻閱作業,結果如下:

作業形式:1.語文導學案 2.校本教材 3.新學案 4.作文。

作業次數:每週五次。

批改形式:1.老師批改60% 2.同學互改30% 3.學生自改10%。

分析老師在佈置作業方面存在以下問題:

1.學生作業層次不清。所有的學生作業量都是一致的,沒有分層設定。

2. 學生作業數量多

3.教師批改作業的工作量大。

二、問卷調查分析

通過問卷調查發現國中生作業現狀如下:共50份,11份滿意,佔比22%,16比較滿意佔比32%,23不滿意佔比46%。發現,有的學生每天放學得花一到兩個小時完成作業,作業頻繁、量大、偏難、費時、形式單一是本次調查中非常明顯的結果。

三、結論

(一)在教學上添“措施”教師在佈置作業時應該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優化作業設計。教師要認真學習教育法規,樹立正確的人才觀。要認真學習素質教育理論,把握教材精心設計,力求量少、質精、靈活;作業的形式有書面的、口頭的、動手操作的;作業的層次體現由易到難逐步提高;題型有基本的、必做的、選做的;批改的形式靈活多樣;作業的評價分層對待,不搞一刀切。作業量總量七年級一般不超過一小時,八年級不超過兩小時,九年級不超過三小時,這樣教育者就要從作業的設計上力求科學合理。

1.機械重複的作業為實踐性的作業,減少簡單的抄寫練習和模仿練習,多佈置些動手動腦的練習。

2.變硬性統一的作業為自主性的作業,把作業設計成“快餐制”,學生可以自主地選擇作業的數量和完成的方法。

3.變回家完成的作業為校內完成作業,一些簡單的鞏固練習,讓學生在校內當天完成,教師當天反饋作業的完成情況,做到及時反饋。

4.變獨立完成的作業為合作性的作業,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完成作業。

5.變封閉性的作業為開放性的作業,要衝破封閉的圈子,向課外延伸,與生活接軌。

(二)在學法上指導謀“發展”

實踐證明,教者不僅要教會學生學會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學會學知識。因此,教者在學法指導上做文章無疑是會為學生“有效完成作業”鋪路架橋。

作業調查報告 篇3

一、調查的背景與目的

溫故可以知新,適當的作業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掌握新知識。中學生的作業量一直是困擾著老師和教育事業從事者的問題。教育部在從98年以來,一直提倡要給學生減負,其要求具體表現為減少作業量,給孩子們更多的活動空間與實踐機會。然而在我們單一的考試評價體制中,老師、家長怕孩子記不住,反覆給孩子增加課外作業,孩子的負擔是越來越重。人教版新教材特別強調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課外作業是這個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教師必須更新觀念,重新認識和思考作業設計的意義和作用。

二、調查的時間、地點、方法、物件及範圍

XX年11月我對七年級3、4班73名學生採用問卷方式進行了調查,主要通過調查想了解中學生對英語課外作業的一些看法。所回答的10個問題均以選擇題形式出現,不記名。絕大部分同學都認真完成了答卷,隨後我們進行了統計分析,結論應當非常客觀、真實。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1、從家長方面來看,大部分農村家長不能輔導孩子。教師的負擔很重,它需要教師科學的、有效率的指導學生進行學習。

2、從作業態度上來看,相當一部分同學表現為消極應付。認為是給家長或老師作完了作業。做完作業只是完成任務。所以沒有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

3、從作業形式上來看,在回答“你喜歡哪種型別的作業?”時,58.5%的同學選擇“趣味型”,20.3%的同學選擇“實踐型”,而選擇“難度型 ”的卻是鳳毛麟角。對於“你最喜歡的作業是什麼形式?”這一問題,67.6%的同學選擇“實踐活動”,只有5.15%的同學回答“書面作業”。 65。2%的同學平時寫作業在2小時以上。看來,無論是課內作業還是課外作業,形式都比較單調,既不能充分調動學生興趣,也不能滿足學生需求,本次調查反映出學生的一些心聲——對實踐能力的渴望。

4、至於學生對作業的看法,也反映出學生們的心聲。回答“你對目前作業的形式感到時,選擇“滿意”的佔12.3%,選擇“較滿意”的佔23.7%,選擇“,不滿意”的佔43.4%。於是,就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很多同學認為目前的作業對你學習沒有幫助(一半以上的同學選擇“無幫助“;只有16.6%的同學選擇了“一些幫助”。

四、結論與反思

從對該問卷調查的結果與分析中,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1、現在的國中生作業存在著量大、偏難、形式單一等問題;

2、教師在對作業的設計、佈置等教學環節上,需作出很多調整;

3、很多學生對作業抱著“應付”的態度。

作業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本次調查的結果說明要改變目前這種現狀,要求教師在佈置作業時應該追求創新,多佈置實踐性強、趣味性強的作業。在佈置作業時充分考慮到整合課本知識,摒棄機械的訓練,真正讓學生在輕鬆的作業中得到樂趣,從而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作業調查報告 篇4

一、活動時間:

20xx年5月1日 上午9:00—11:30

二、活動地點:

三、參加物件:

1.5—5歲的寶寶及家長免費參加並備有禮品贈送

四、活動專案:

1、寶貝計劃;

2、搭橋過河;

3、趣味投籃;

4、烏龜媽媽背寶寶

五、其他活動:

1、親子活動合照;

2、DIY手工匠:提供手工摺紙給孩子製作;

3、互動多媒體英語體驗課(15分鐘)

六、活動形式:

本期僅接受20組以內家庭參加活動。

七、注意事項:

參加活動的寶寶及家長穿著適於運動的服裝為宜。

作業調查報告 篇5

1.調查物件:

校中國小生

2.調查方式:

班級集體談話

3.調查結果:

(1)你們希望每天都有家庭作業嗎?為什麼?

約70%的學生希望有。其中50%是因為想考試考得好成績,25%是想學得更多的知識,約5%的學生是想通過作業來鞏固所學的知識,約5%的學生是因為回家沒作業就沒事情做,約10%是因為家長要求每天都有作業,而還有少數學生說不出原因和其他原因。

約30%的學生希望沒有家庭作業。其中近一半是因為想回家有時間玩,少部分學生說不想做作業,而其中約有40%的學生是因為家長回家還要另外佈置作業和上輔導班或興趣班。

(2)如果在不做家庭作業的情況下能取得好成績,你們還希望有家庭作業嗎?為什麼?

這項調查結果出乎我得意料,有近80%的學生是希望每天都有家庭作業。其中65%的學生說如果不佈置家庭作業,家長會佈置更多的作業或上更多的輔導班!而其中還有部分學生是怕考試考不好,極少數學生說回家寫作業能培養好的學習習慣或其他類似的積極原因。

20%學生說太好了,這樣就爽了!

(3)你希望老師佈置多少作業?(大概要做多長時間)

基本上學生希望每門功課需要半小時。其中大部分學生會說如果時間太少家長會認為沒有認真做,部分家長甚至懷疑是在學校抄別人作業的。

(4)如果老師不佈置作業,回家後家長也沒有安排任務,時間由你自己支配,你會做什麼?

這個問題剛問完時絕大多數學生都是迷茫的眼神,不知道做什麼。只有極少數學生說出了自己的計劃——自己去學習更多的課外知識或發展自己的興趣。在他們的引導下,多數的學生答案和他們類似。但還有部分學生說痛快的玩。

4.調查分析:

從上面的調查結果看出,增效減負中的減負並沒有真正的實施奏效。現實是每天老師依然像以前一樣佈置作業,這一現象家長也有很大的責任,因為家長會給學生加壓,他們會佈置更多的任務。沒有家長的配合,減負實施不了;而從調查中我們還看出了學生還是非常擔心自己的成績,對減負有不信任感,這也是間接地不信任老師的能力。

5.思考與建議:

在上個月我本著“減負最終目的是為了增效”的信念,大半個月沒佈置作業,本打算一直不佈置作業的,但由於有家長強烈建議要求佈置作業,最終放棄這一減負形式。但通過上一次的小測試我們班的成績還行。這說明如果有家長,有社會各界的積極配合,減負增效是可以實施奏效的。童年時應該是快樂的時代,作為老師家長我們應該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從調查中我們還可以看出,絕大多數的學生不會安排自己的時間。重大的學習壓力讓他們沒有機會去支配自己的時間,由此我想到大一學生剛“解放”後的那種迷茫表情和國小生那種迷茫表情的相似。我們應該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讓他們去做自己有意義的事,讓他們學會用時間。總之,我們應該呼籲社會支援增效減負,同時用自己的責任和家長積極配合實施增效。

為了把國小生從沉重的課業負擔中拯救出來,讓孩子們有更多的玩耍時間,促進孩子全面、健康的發展,因此要“減負”。學生的負擔有二:一是課業負擔;二是精神負擔。為什麼會有如此沉重的負擔,也來源於兩個方面:一來自家長;二來自學校。眾所周知,面對升學的競爭,就業的壓力,家長、學校對學生施加了更多的壓力。不打好基礎就會影響今後的學習。因此,在國小階段,家長們就非常重視子女的學習情況,他們“望子成龍”心切,節假日,雙休日送子女上輔導班,做習題,把時間安排得緊緊的,孩子們哪還有玩的時間啊!在家長們的教育下,現在的孩子思想過早地成熟,想著進重點中學,上名牌大學,哪還有以前我們兒時的那份純真,快樂。但是這份壓力的真正來源還是社會,現今社會用人制度過分追求高學歷,使家長對子女的今後就業問題產生了擔憂,如果進不了名牌大學,面臨的就業問題就會更大,因此,他們不得不在現在讓子女們承受這“不能承受之重”。而學校裡師生的負擔來自統考以及升學考試的壓力。 “減負”已是個老話題,可為什麼學生的負擔沒有減下,反而更重,原因究竟在何處?首先,減輕學生負擔的規定,家長們並不領情,反而有不少家長增加了擔憂。他們擔心現在進行的快樂教育,到時候就是考不出好成績的結果。面臨的情況是國小不好好學就考不上好國中,考不上好國中就別想考上好高中,考不上好高中上大學就沒戲,這是一環扣一環,哪環鬆了也不行。現在社會競爭這麼激烈,就是學校放鬆了不少家長也會給孩子暗地裡加碼,那反而是一種更可怕的競爭、更可怕的壓力。這幾個學期,我校為了給學生減負,沒有徵訂“每課一練”等作業本,但是家長們自發去書店購買。有些家長甚至認為老師在“偷懶”,在家長會上提出要增加作業量。“減負”後大多數的學生的課餘時間多了,但有了這麼充裕的時間,有的學生不加任何利用,只一味沉迷於玩電腦,看電視,於是家長們又對“減負”產生了擔心。

要做到真正的“減負”,師生過重的精神負擔要減,機械性的、懲罰性的、累死人的作業不要佈置,而必要的課業負擔不能減。目前有些學校的“減負”出現令人憂慮的傾向:藉口“減負”隨意刪減教學內容;藉口“減負”隨意修改教學計劃;藉口“減負”隨意減少教學時間。甚至,“減負”成為個別教師工作不負責任,降低教學要求的理由。

綜上所述,我認為,在“一考定終身”的體制還沒有完全改變的情況下,真正能為學生“減負”的方法只有一條,就是學校要走“輕負擔,高質量”之路,教師們應該積極探索和研究教學改革,總結出在課內、課外有效可行的教學經驗,嚴格控制作業量,精心安排,注意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學生歡迎的作業。作業就內容來說,既要突出新知識的重點,又要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絡,既要考慮鞏固“雙基”,又要注意發展智慧,既要面向大多數,又要照顧兩頭。形式上靈活多樣,生動活潑。如有口頭的、觀察性的、思考性的、實踐操作性的作業,有時,根據教學需要,還可讓孩子自己設計作業,發揮他們的自主性,並且佈置作業因人而異,既有統一的必做作業,也有選擇性和自主性的作業。另外,學校和家庭應該給學生們營造一個輕鬆、良好的環境,可以有效地避免孩子的身心過於疲憊。

作業調查報告 篇6

一、問題的提出

近年來,各地都提倡給國小生“減負”,那麼,“減負”的效果又如何呢?

二、調查方法

1、在同學們只見開展一次調查

2、訪問老師,家長。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於是,我在8個人裡開展了一次小型的調查,看看同學們一般在什麼時候完成老師佈置的家庭作業。如下:

1

6:30

2

5:30

3

7:00

4

6:30

5

7:00

6

6:30

7

8:30

8

5:30

四、結論和建議

從上面的表格中我們可以發現,除了8號同學在8:30才完成當天晚上的做,而其他同學卻都很早完成作業,基本上都在6:30~7:00只見。看來,作業也並不是非常多,可8號同學為什麼那麼晚才做好呢?

帶著這個疑問,我在8號同學的附近經過了幾次調查,我從同學們口中得知,8號同學平時在學校就一直拖拖拉拉,總是不能及時完成作業,到了家又貪玩忘記做作業,等天黑了才收心,那麼多年已經養成了習慣,能快得起來嗎?

看來,社會各界和老師們都在給國小生“減負”,而個別同學卻沒有把大家的好意放在心上,我想這就是某些同學還要熬到深夜的原因吧!

在此,我希望同學們能做到以下幾點:1、回到家後,及時做作業,不到處徘徊。2、做作業時端正態度,不三心二意。3、克服做事拖拖拉拉的毛病,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作業調查報告 篇7

一、作業現狀的解剖:

就當前的作業現狀而言,關注作業內容與形式變革的有很多,而關注學生需要以體現作業的價值卻很少。為此,經過調查、實踐與反思,本著新課程提倡的三維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者並重。對現有的作業進入了深層次的反思,覺得新課程下的作業應該以學生生活的豐富多彩為基礎,關注學生精神成長的多渠道,著眼於課程發展的新趨勢,設計活動化的課外作業,因此對學生和家長就作業的看法進行了一次調查分析。

(一)、問卷調查的資料結果

1、有51.8%的學生回答“老師不是根據我們的不同能力、興趣和個性特點來安排數學家庭作業”。

2、有80.4%的學生回答“數學家庭作業的形式中適當佈置一些實踐操作作業”。

3、有32.3%的學生完成作業過程中沒有與人合作的經歷。

4、應教師、家長要求而做作業的學生佔了絕大部分;而感興趣的只有少數一部分人。

(二)對調查結果的反思

從上述調查問卷中不難看出,學生、家長對於現有作業的形式與內容存在著不滿意的現象,其表現在:

1、學生對於作業,總是處於被動接受任務的境地。學生必須嚴格地按照教師所作的規定完成作業,沒有選擇權。而在這樣單調乏味的作業面前,學生容易產生疲勞,並對學習產生厭倦和反感,從而使作業成為了一種呆板的機械訓練。

2、家長們對於孩子的期望是越來越高,對孩子機械的背誦口訣,做大量的口算作業等等這樣原本常規的作業,大多持的是反對票。家長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這樣單一形式的作業中扼殺了學生的靈性和思維,不利於孩子自我認識,自我潛能的發展。

3、教師在作業中迷茫,自己佈置大量的作業也是為了強化教學效果,但學生怎麼反而不接受呢?到底怎樣的作業是適合他們,怎樣才能讓學生認可,主動的完成作業,又能達到鞏固基礎知識與學生能力的發展呢?

反思:以往的教學過程,學生的數學作業形式總是很單一,書面筆算作業佔大部分,動手實踐、自主探究類作業所佔比例微乎其微,這單一的形式使學生厭煩,教師頭痛,應試訓練色彩濃厚,失去了作業發揮創造性、探究性的作用。也談不上人文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

這嚴重地抑制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極大地限制了學生學習活動的空間,制約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我覺得在新課程理念下的傳統作業型式已不適合學生的需求,而必須對作業設計的方式和方法作改革,使它成為學生張揚個性又一個舞臺。

二、家庭作業的設計

家庭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只有學生自己認可的家庭作業,才能使每個學生在學習的舞臺上,都能成為一個出色的表演者。

(一)設計作業要注意:

1、多樣性。作業在設時應採用多樣的形式,直觀形象、圖文並茂、生動有趣的呈現作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2、開放性。在佈置作業時,教師既要培養學生的個性,又要兼顧到學生的學習特點,做到因材施教,最終達到“不同的學生學習不同的數學的目的”。

3、激勵性。作業的過程是不斷地解決問題的過程,應使學生在作業的過程中感受到問題解決後所帶來的成功體驗,逐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4、合作性。針對學生的特點,精心設計作業,啟用學生參與互動的積極情感,引領學生互動學習。而多佈置合作性作業,不但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性,而且有利於提高學生之間的合作交往能力。

5、人文性。要使學生感到作業是自己的需要,不是教師強加給他的作業。

(二)家庭作業的佈置形式

家庭作業的佈置,不能毫無選擇地照搬課本的課後練習,教師要有目的、有選擇、有改變、創造性地使用。要根據學生的實情、學情,讓所有的學生能在做作業中體驗“自己能行”;要區分對,使學生在做經過精心設計與安排的作業時,不僅能夠積極地掌握數學知識,而且創造性思維能夠得到培養和發展。

1、趣味性作業。增加作業的趣味性,使學生樂學樂做。

傳統家庭作業過多,機械、單調、重複,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家長不滿意。在實施新課改的今天,設計家庭作業,一定要擺脫那種單調乏味的重複練習,增加趣味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之產生一種內在的需求感,自覺完成家庭作業。

作業設計時,我們在新鮮、有趣、輕鬆的練習活動中,學生積極思維,不斷探索,使學生成為一個學習的熱情者和主動者。把訓練性和趣味性結合起來,既增添了趣味性,又達到了訓練的目的。

2、操作性作業。在自己積極、主動的操作活動中提升思考,獲得發展。

操作性作業,我認為有二種型別:一種是通過動手操作,主動獲取知識,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識原理等。如測量一下你睡的床約幾米、你的身高和家裡人的身高並把他製成表格等相對應的家庭作業。二是通過實踐活動,瞭解到生活中就含有很多的數學規律,培養學生用數學知識去研究分析生活現象和自然規律的興趣與習慣。國小生年齡小,好奇好動,因此,家庭作業的形式要多樣化。設計操作性的家庭作業,可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利於激發興趣,培養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這類家庭作業,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做家庭作業的積極性、參與性,充實了生活,給學生帶來了無窮樂趣!

3、自主性作業。自選、自編、自批家庭作業。

傳統的家庭作業,都是老師佈置,學生做。長期的家庭作業模式,養成了學生等待家庭作業的習慣。怎樣做,才能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成為家庭作業的主人。如,讓學生自選家庭作業、自編家庭作業、自批家庭作業。自選家庭作業,就是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己選擇課本上的練習作為家庭作業;自編家庭作業,就是讓學生根據某節課的內容為全班同學設計試題,並寫出答案作為家庭作業;自批家庭作業,就是把某一次的家庭作業與同學交流,讓同學當一次小老師批改,學生成了家庭作業的主人。

4、開放性作業。開拓學生思維的積極性、靈活性、創造性。開放性作業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提出綜合性、探究性強的問題,讓學生在“多種解法”或“多種答案”中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留給學生創新、發現的餘地,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能力。

1、在開放式的家庭作業練習中創新。一題多法,一題多解。

2、在閱讀中創新。佈置一些閱讀家庭作業,讓學生學到課本上沒有的知識,充實頭腦,從中得到啟發,進行聯想,創造性的解決問題。

把“興趣”、“操作”、“自主”“開放”設計在家庭作業中,有效釋放學生的創造效能量,促進學生在心理上認可家庭作業,使家庭作業逐步實現由依賴性學習向獨立性學習、由他主學習向自主學習的過渡,從而實現家庭作業的實效性、高效性

作業調查報告 篇8

為了更多地瞭解學生現時期的學習行為和學習適應,更有針對性地進行語文作業佈置,改善我們的教育教學行為,提高學生作業質量,特進行本次調查,現將調查事情彙報如下:

(一)學生調查事情

1、學生對語文學習興趣普遍較高,也是比較喜歡語文作業的。

調查顯示:70%的學生是喜歡語文這門學科的,20%的學生談別上喜別喜歡,10%的學生別喜歡。70%的學生喜歡做語文作業,95%的學生在完成語文作業後是感到歡樂的。

2、對語文作業態度比較端正,作業質量明顯上升。

調查顯示:50%的學生認為這作業很少,40%的學生認為作業適量,89%的學生能在半小時之內完成作業,61%的學生能按時完成作業,30%的學生基本能按時完成作業。當學生碰到難題時,35%的學生和同學合作,35%的學生諮詢老師或家長,15%的學生自己獨立解決,5%的學生放棄。可見不少同學是任務觀點,但至少並別是由他人逼、壓著做,而認為是自己的任務了。同時全力以赴做完作業並能及時糾錯,直接導致了作業質量的上升。

3、學生對老師所佈置的作業意見

調查顯示:60%學生最別喜歡老師佈置的作文,覺得寫作文難,30%的學生別喜歡練習冊,覺得練習冊有點難,對老師如今佈置作業的方式55%的學生中意,25%的學生認為過得去,說明老師佈置作業的方式還有待改進。55%的學生喜歡老師統一佈置作業,如此便於交流討論解決難題,便於糾錯。15%的學生想要分層佈置作業,有些學習困難的學生做別完或做別出部分作業。學生希翼的作業方式40%的學生希翼是作業中無作文,70%的學生希翼是經歷性作業。10%的學生無所謂。

4、學生對老師作業批改的意見

5、學生別能完成作業的原因

(二)教師調查事情

1、學生學習語文的事情

80%的教師認為學生學習語文的愛好程度濃厚,完成語文作業的事情卻是普通,別太好,90%的教師認為學生完成最好的作業是詞句訓練等基礎性作業。

2、教師佈置作業事情

99%的教師佈置的作業都在半小時以內,80%的教師間或佈置家庭作業,20%的教師有想過分層佈置作業但並沒有分層佈置作業,教師普通基本上佈置的書面作業。

3、教師佈置作業和批改作業工作方式能夠改進,但須加大工作量

30%的老師佈置作業前熟悉題目,對難題做以輔導,能突顯效果。40%的教師認為練習冊有點難,但也別是很難,不過現在的學生浮躁,完成作業時別耐心看題、讀題,特別是閱讀能力較差,亟待提高。20%的老師佈置寫作前有所輔導,文題也能聯絡日子實際。

此次調查發覺,學生大多基本上特別喜歡語文的,但老師覺得學生的語文學得普通並別是很好,說明老師和學生之間還存在一定距離,沒有達成共識,學生愛好語文,但學得又別太好,說明教師教的行為方面依然存在諮詢題。經過調查瞭解了學生的學習現狀,理解了他們的思想和行為,並且也看到教師教師佈置作業和批改作業工作方式有待改進,為將來的教學工作尋到了突破口,使我們看到了提高國小語文作業質量的希翼。

作業調查報告 篇9

原來我們小區門口有一條清澈的小河。每天,成群的魚在那裡玩耍和跳舞。我們被清澈的河水和歡快的魚陶醉了。

不過最近發現河水沒那麼清澈,好多小魚都死了,河裡還有好多垃圾。我有些疑惑,就調查了這條河的汙染情況。

調查

我觀察了一下週圍的環境,植物長得很茂密。我排除了自然災害的可能性,但是水裡有很多死魚和很多垃圾,這隻能是人造成的。

分析

河邊有一條高速公路,每天都有很多車輛經過。

附近有很多賣小吃的小販。

還有很多餐廳,小吃店,果汁店。

我們看到兩條汙水管。

結論

許多人把垃圾扔進河裡,吐痰,吃小魚,導致食物中毒和死亡。

由於汙水排入河流,一些魚直接喝汙水中毒。

這個資訊告訴我,河流汙染是人為造成的,我們沒有責任眼睜睜看著清澈見底的河流變成臭水溝。

建議

這條河道屬於我們所有人。讓我們攜起手來,不要為了個人方便而汙染河流。我們應該有意識地保護我們的河流,使我們的環境更好、更和諧。

作業調查報告 篇10

調查時間:20xx年4月

調查地點:國小

調查物件:3~6年級學生

調查方法:問卷調查法

調查人員:

調查分工:負責以上三項調查

20xx年開始,國小英語課程成為我國國家規定的必修課程,國小英語教育正式成為基礎教育的基本組成部分,國小英語課外作業是國小英語課堂教與學的延伸和補充,它既是教師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環節,又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國小英語作業的調查報告。它旨在開發學生的潛在的學習能力,為學生開創一個將英語應用於生活實際的廣闊天空地。因此,本文對國小英語作業佈置的情況作一個分析。

一直以來,我校學生英語課外作業地完成情況不容樂觀。為了使學生能完成英語課外作業,更有效地掌握英語,提高英語作業地效率,20xx年4月中旬我制定了關於國小英語作業的調查問卷,對我校三至六年級學生進行了作業地調查。具體如下:

一、調查的方式

為了使受調查的學生具有普遍性、客觀性,增加調查的可信度,我採用的調查方式是問卷調查形式,以班級為單位,每個班級進行問卷調查,然後從中抽取25名進行問卷調查。

二、調查的內容

本次調查共設計了5道題,包括作業量、完成作業時間、態度、作業批閱與反饋評價以及課外閱讀、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等多方面。具體題目如下:

1、 你覺得孩子英語作業量如何?( )

A非常多B.適中

C、較少

2、 學校教師對作業每次都自己批改嗎?

A. 每次都堅持批改

B. 偶爾批改

C. 不批改

3、 你認為自己的每天的英語作業量多少比較合適?

A、15分鐘左右 B.30分鐘左右

C、1小時左右

4、 你希望的英語作業型別是( )

A、抄寫為主B、課外閱讀為主

C、聽、讀為主

5、你喜歡英語學科嗎?( )

A.喜歡 B.不喜歡

C. 馬馬虎虎

三、調查資料分析

1、在被調查的家長中,有125人認為英語老師佈置的作業量適中,佔總數的83.3%,有17人認為我校作業量太少,佔總數的11.3%,有人認為我校的英語學科作業量太多,佔總數的5%,調查報告《國小英語作業的調查報告》。三、四年英語作業量比較合適,有部分家長認為作業不是很多,五、六年級英語作業量大部分家長認為比較適中,個別教師英語作業量較大。

2、通過第二題

可看出認為教師對作業批閱、反饋的有150人,佔總數的95%,

3、通過第三題可以看出,認為英語學科作業量在30分鐘左右合適的有120人,佔總數的80%;30人認為15分鐘合適,佔總數的21%;

沒有人認為作業在1小時左右比較好。

4、通過第四題可以看出,大多數家長反對機械抄寫,英語學科作業最好有不同種類,可以是課外英語閱讀,可以是聽、讀、寫,也可以是綜合性練習。

5、通過第六題可以看出,有145名學生認為自己的對英語感興趣,佔總數的96%,只有5人認為自己的孩子對英語不喜歡,且3人都是五、六年級的,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五、六年級已經有部分學生對英語不感興趣,佔五六年級總數的12%,這部分學生現在就對英語不感興趣,還可以說他們英語學習已經有了障礙,這對他們國中英語學習是很不利的,所以我校英語學科教學必須從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入手。

四、整改措施

(一) 三、四年級

針對三、四年級孩子接觸英語時間不長,詞彙量和作業形式侷限性較大,所以作業的佈置主要體現在口語、聽力及綜合性試題三個方面:

1、聽磁帶與經常在家早讀20分鐘。

2、製作單詞卡片, 貼在家中的醒目位置,不斷加強對單詞的認識與記憶。

3、經常製作海報或英語知識小報。

4、在班級設定英語角,將全班分為4個組,進行英語口語表達與訓練的比賽,每週評出周冠軍,每月評出月冠軍,一學期評出學期冠軍,一年評出年度冠軍,在國旗下進行表揚與獎勵,激勵學生,讀懂孩子,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二)五、六年級

五、六年級與三、四年級相比,單詞、句型的書寫大大增加,學生學習英語的難度加強,所以我們力求在作業設計時夯實基礎,發展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語言實踐能力。具體主要體現在以下:

1、為了讓學生掌握英語基礎知識,每天留12分鐘的英語書寫作業,及時鞏固當天所學的基礎知識。

2、每單元出一張試卷,把各單元教材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相結合,設計貼近學生生活的拓展性作業,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能力。

3、經常讓學生寫一寫“老師,我想對你說”,讓學生告訴你他最想要什麼,他最不想要什麼,他有什麼學習“心思”、學習障礙等等。

總之,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這次的調查目的明確,過程清晰,結果令人滿意。從中,我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知道了學生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今後的作業的佈置方面我將以此為依據,不斷改進,爭取使我校的學生英語作業做得更好,使我校學生的明天更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