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高二數學知識點總結合集(通用16篇)

欄目: 工作總結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6.69K

高二數學知識點總結合集 篇1

一、直線與圓:

高二數學知識點總結合集(通用16篇)

1、直線的傾斜角的範圍是在平面直角座標系中,對於一條與軸相交的直線,如果把軸繞著交點按逆時針方向轉到和直線重合時所轉的最小正角記為,就叫做直線的傾斜角。當直線與軸重合或平行時,規定傾斜角為0;

2、斜率:已知直線的傾斜角為α,且α≠90°,則斜率k=tanα.過兩點(x1,y1),(x2,y2)的直線的斜率k=(y2-y1)/(x2-x1),另外切線的斜率用求導的方法。

3、直線方程:

(1)點斜式:直線過點斜率為,則直線方程為

(2)斜截式:直線在軸上的截距為和斜率,則直線方程為

4、直線與直線的位置關係:

(1)平行A1/A2=B1/B2注意檢驗

(2)垂直A1A2+B1B2=0

5、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

兩條平行線與的距離是

6、圓的標準方程:圓的一般方程:注意能將標準方程化為一般方程

7、過圓外一點作圓的切線,一定有兩條,如果只求出了一條,那麼另外一條就是與軸垂直的直線.

8、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通常轉化為圓心距與半徑的關係,或者利用垂徑定理,構造直角三角形解決弦長問題.①相離②相切③相交

9、解決直線與圓的關係問題時,要充分發揮圓的平面幾何性質的作用(如半徑、半弦長、弦心距構成直角三角形)直線與圓相交所得弦長

二、圓錐曲線方程:

1、橢圓:①方程(a>b>0)注意還有一個;②定義:|PF1|+|PF2|=2a>2c;③e=④長軸長為2a,短軸長為2b,焦距為2c;a2=b2+c2;

2、雙曲線:①方程(a,b>0)注意還有一個;②定義:||PF1|-|PF2||=2a0)的圖象與零點的關係

三二分法

對於在區間[a,b]上連續不斷且f(a)·f(b)Lα

A∈α

B∈α

公理1作用:判斷直線是否在平面內

(2)公理2:過不在一條直線上的三點,有且只有一個平面。

符號表示為:A、B、C三點不共線=>有且只有一個平面α,

使A∈α、B∈α、C∈α。

公理2作用:確定一個平面的依據。

(3)公理3:如果兩個不重合的平面有一個公共點,那麼它們有且只有一條過該點的公共直線。

符號表示為:P∈α∩β=>α∩β=L,且P∈L

公理3作用:判定兩個平面是否相交的依據

2.1.2空間中直線與直線之間的位置關係

1空間的兩條直線有如下三種關係:

共面直線

相交直線:同一平面內,有且只有一個公共點;

平行直線:同一平面內,沒有公共點;

異面直線:不同在任何一個平面內,沒有公共點。

2公理4:平行於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符號表示為:設a、b、c是三條直線

a∥b

c∥b

強調:公理4實質上是說平行具有傳遞性,在平面、空間這個性質都適用。

公理4作用:判斷空間兩條直線平行的依據。

3等角定理:空間中如果兩個角的兩邊分別對應平行,那麼這兩個角相等或互補

4注意點:

①a'與b'所成的角的大小隻由a、b的相互位置來確定,與O的選擇無關,為了簡便,點O一般取在兩直線中的一條上;

②兩條異面直線所成的角θ∈(0,);

③當兩條異面直線所成的角是直角時,我們就說這兩條異面直線互相垂直,記作a⊥b;

④兩條直線互相垂直,有共面垂直與異面垂直兩種情形;

⑤計算中,通常把兩條異面直線所成的角轉化為兩條相交直線所成的角。

2.1.3—2.1.4空間中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之間的位置關係

1、直線與平面有三種位置關係:

(1)直線在平面內——有無數個公共點

(2)直線與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個公共點

(3)直線在平面平行——沒有公共點

指出:直線與平面相交或平行的情況統稱為直線在平面外,可用aα來表示

aαa∩α=Aa∥α

2.2.直線、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質

2.2.1直線與平面平行的判定

1、直線與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條直線與此平面內的一條直線平行,則該直線與此平面平行。

簡記為:線線平行,則線面平行。

符號表示:

bβ=>a∥α

a∥b

2.2.2平面與平面平行的判定

1、兩個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一個平面內的兩條交直線與另一個平面平行,則這兩個平面平行。

符號表示:

a∩b=Pβ∥α

a∥α

b∥α

2、判斷兩平面平行的方法有三種:

(1)用定義;

(2)判定定理;

(3)垂直於同一條直線的兩個平面平行。

2.2.3—2.2.4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平行的性質

1、定理:一條直線與一個平面平行,則過這條直線的任一平面與此平面的交線與該直線平行。

簡記為:線面平行則線線平行。

符號表示:

a∥α

aβa∥b

α∩β=b

作用:利用該定理可解決直線間的平行問題。

2、定理:如果兩個平面同時與第三個平面相交,那麼它們的交線平行。

符號表示:

α∥β

α∩γ=aa∥b

β∩γ=b

作用:可以由平面與平面平行得出直線與直線平行

2.3直線、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質

2.3.1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判定

1、定義

如果直線L與平面α內的任意一條直線都垂直,我們就說直線L與平面α互相垂直,記作L⊥α,直線L叫做平面α的垂線,平面α叫做直線L的垂面。直線與平面垂直時,它們公共點P叫做垂足。

2、判定定理:一條直線與一個平面內的兩條相交直線都垂直,則該直線與此平面垂直。

注意點:a)定理中的“兩條相交直線”這一條件不可忽視;

b)定理體現了“直線與平面垂直”與“直線與直線垂直”互相轉化的數學思想。

2.3.2平面與平面垂直的判定

1、二面角的概念:表示從空間一直線出發的兩個半平面所組成的圖形

2、二面角的記法:二面角α-l-β或α-AB-β

3、兩個平面互相垂直的判定定理:一個平面過另一個平面的垂線,則這兩個平面垂直。

2.3.3—2.3.4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垂直的性質

1、定理:垂直於同一個平面的兩條直線平行。

2性質定理:兩個平面垂直,則一個平面內垂直於交線的直線與另一個平面垂直。

高二數學知識點總結合集 篇2

【不等關係及不等式】

一、不等關係及不等式知識點

1.不等式的定義

在客觀世界中,量與量之間的不等關係是普遍存在的,我們用數學符號、連線兩個數或代數式以表示它們之間的不等關係,含有這些不等號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比較兩個實數的大小

兩個實數的大小是用實數的運算性質來定義的,有a-baa-b=0a-ba0,則有a/baa/b=1a/ba

3.不等式的性質

(1)對稱性:ab

(2)傳遞性:ab,ba

(3)可加性:aa+cb+c,ab,ca+c

(4)可乘性:ab,cacb0,c0bd;

(5)可乘方:a0bn(nN,n

(6)可開方:a0

(nN,n2).

注意:

一個技巧

作差法變形的技巧:作差法中變形是關鍵,常進行因式分解或配方.

一種方法

待定係數法:求代數式的範圍時,先用已知的代數式表示目標式,再利用多項式相等的法則求出引數,最後利用不等式的性質求出目標式的範圍.

高二數學知識點總結合集 篇3

一、不等關係及不等式知識點

1.不等式的定義

在客觀世界中,量與量之間的不等關係是普遍存在的,我們用數學符號、連線兩個數或代數式以表示它們之間的不等關係,含有這些不等號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比較兩個實數的大小

兩個實數的大小是用實數的運算性質來定義的,有a-baa-b=0a-ba0,則有a/baa/b=1a/ba

3.不等式的性質

(1)對稱性:ab

(2)傳遞性:ab,ba

(3)可加性:aa+cb+c,ab,ca+c

(4)可乘性:ab,cacb0,c0bd;

(5)可乘方:a0bn(nN,n

(6)可開方:a0

(nN,n2).

注意:

一個技巧

作差法變形的技巧:作差法中變形是關鍵,常進行因式分解或配方.

一種方法

待定係數法:求代數式的範圍時,先用已知的代數式表示目標式,再利用多項式相等的法則求出引數,最後利用不等式的性質求出目標式的範圍.

高二數學知識點總結合集 篇4

基本概念

公理1:如果一條直線上的兩點在一個平面內,那麼這條直線上的所有的點都在這個平面內。

公理2:如果兩個平面有一個公共點,那麼它們有且只有一條通過這個點的公共直線。

公理3:過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三個點,有且只有一個平面。

推論1:經過一條直線和這條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個平面。

推論2:經過兩條相交直線,有且只有一個平面。

推論3:經過兩條平行直線,有且只有一個平面。

公理4:平行於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等角定理:如果一個角的兩邊和另一個角的兩邊分別平行並且方向相同,那麼這兩個角相等。

簡單隨機抽樣的定義:

一般地,設一個總體含有N個個體,從中逐個不放回地抽取n個個體作為樣本(n≤N),如果每次抽取時總體內的各個個體被抽到的機會都相等,就把這種抽樣方法叫做簡單隨機抽樣。

簡單隨機抽樣的特點:

(1)用簡單隨機抽樣從含有N個個體的總體中抽取一個容量為n的樣本時,每次抽取一個個體時任一個體被抽到的概率為;在整個抽樣過程中各個個體被抽到的概率為:

(2)簡單隨機抽樣的特點是,逐個抽取,且各個個體被抽到的概率相等;

(3)簡單隨機抽樣方法,體現了抽樣的客觀性與公平性,是其他更復雜抽樣方法的基礎。

(4)簡單隨機抽樣是不放回抽樣;它是逐個地進行抽取;它是一種等概率抽樣

簡單抽樣常用方法:

(1)抽籤法:先將總體中的所有個體(共有N個)編號(號碼可從1到N),並把號碼寫在形狀、大小相同的號簽上(號籤可用小球、卡片、紙條等製作),然後將這些號籤放在同一個箱子裡,進行均勻攪拌,抽籤時每次從中抽一個號籤,連續抽取n次,就得到一個容量為n的樣本適用範圍:總體的個體數不多時優點:抽籤法簡便易行,當總體的個體數不太多時適宜採用抽籤法。

(2)隨機數表法:隨機數表抽樣“三步曲”:第一步,將總體中的個體編號;第二步,選定開始的數字;第三步,獲取樣本號碼概率。

高二數學知識點總結合集 篇5

1、向量的加法

向量的加法滿足平行四邊形法則和三角形法則。

AB+BC=AC。

a+b=(x+x,y+y)。

a+0=0+a=a。

向量加法的運算律:

交換律:a+b=b+a;

結合律:(a+b)+c=a+(b+c)。

2、向量的減法

如果a、b是互為相反的向量,那麼a=-b,b=-a,a+b=0. 0的反向量為0

AB-AC=CB. 即“共同起點,指向被減”

a=(x,y) b=(x,y) 則 a-b=(x-x,y-y).

3、數乘向量

實數λ和向量a的乘積是一個向量,記作λa,且∣λa∣=∣λ∣·∣a∣。

當λ>0時,λa與a同方向;

當λ1時,表示向量a的有向線段在原方向(λ>0)或反方向(λ0)或反方向(λ0)的圖象與零點的關係

三二分法

對於在區間[a,b]上連續不斷且f(a)·f(b)<0的函式y=f(x),通過不斷地把函式f(x)的零點所在的區間一分為二,使區間的兩個端點逐步逼近零點,進而得到零點近似值的方法叫做二分法。

1、函式的零點不是點:

函式y=f(x)的零點就是方程f(x)=0的實數根,也就是函式y=f(x)的圖象與x軸交點的橫座標,所以函式的零點是一個數,而不是一個點.在寫函式零點時,所寫的一定是一個數字,而不是一個座標。

2、對函式零點存在的判斷中,必須強調:

(1)、f(x)在[a,b]上連續;

(2)、f(a)·f(b)<0;

(3)、在(a,b)記憶體在零點。

這是零點存在的一個充分條件,但不必要。

3、對於定義域內連續不斷的函式,其相鄰兩個零點之間的所有函式值保持同號。

利用函式零點的存在性定理判斷零點所在的區間時,首先看函式y=f(x)在區間[a,b]上的圖象是否連續不斷,再看是否有f(a)·f(b)<0.若有,則函式y=f(x)在區間(a,b)內必有零點。

四判斷函式零點個數的常用方法

1、解方程法:

令f(x)=0,如果能求出解,則有幾個解就有幾個零點。

2、零點存在性定理法:

利用定理不僅要判斷函式在區間[a,b]上是連續不斷的曲線,且f(a)·f(b)<0,還必須結合函式的圖象與性質(如單調性、奇偶性、週期性、對稱性)才能確定函式有多少個零點。

3、數形結合法:

轉化為兩個函式的圖象的交點個數問題.先畫出兩個函式的圖象,看其交點的個數,其中交點的個數,就是函式零點的個數。

已知函式有零點(方程有根)求引數取值常用的方法

1、直接法:

直接根據題設條件構建關於引數的不等式,再通過解不等式確定引數範圍。

2、分離引數法:

先將引數分離,轉化成求函式值域問題加以解決。

3、數形結合法:

先對解析式變形,在同一平面直角座標系中,畫出函式的圖象,然後數形結合求解。

高二數學知識點總結合集 篇6

數列知識:數列是一種特殊的函式。其特殊性主要表現在其定義域和值域上。數列可以看作一個定義域為正整數集N*或其有限子集{1,2,3,…,n}的函式,其中的{1,2,3,…,n}不能省略。

數列

①用函式的觀點認識數列是重要的思想方法,一般情況下函式有三種表示方法,數列也不例外,通常也有三種表示方法:a.列表法;b。影象法;c.解析法。其中解析法包括以通項公式給出數列和以遞推公式給出數列。

數列的一般形式可以寫成

a1,a2,a3,…,an,a(n+1),……

簡記為{an},

項數有限的數列為“有窮數列”(finite sequence),

項數無限的數列為“無窮數列”(infinite sequence)。

數列的各項都是正數的為正項數列;

從第2項起,每一項都大於它的前一項的數列叫做遞增數列;如:1,2,3,4,5,6,7;

從第2項起,每一項都小於它的前一項的數列叫做遞減數列;如:8,7,6,5,4,3,2,1;

從第2項起,有些項大於它的前一項,有些項小於它的前一項的數列叫做擺動數列;

各項呈週期性變化的數列叫做週期數列(如三角函式);

各項相等的數列叫做常數列(如:2,2,2,2,2,2,2,2,2)。

通項公式:數列的第N項an與項的序數n之間的關係可以用一個公式an=f(n)來表示,這個公式就叫做這個數列的通項公式(注:通項公式不唯一)。

遞推公式:如果數列{an}的第n項與它前一項或幾項的關係可以用一個式子來表示,那麼這個公式叫做這個數列的遞推公式。

數列中項的總數為數列的項數。特別地,數列可以看成以正整數集N*(或它的有限子集{1,2,…,n})為定義域的函式an=f(n)。

如果可以用一個公式來表示,則它的通項公式是a(n)=f(n).

並非所有的數列都能寫出它的通項公式。例如:π的不同近似值,根據精確的程度,可形成一個數列3,3.1,3.14,3.141,…它沒有通項公式。

數列中的項必須是數,它可以是實數,也可以是複數。

用符號{an}表示數列,只不過是“借用”集合的符號,它們之間有本質上的區別:

1.集合中的元素是互異的,而數列中的項可以是相同的。

2.集合中的元素是無序的,而數列中的項必須按一定順序排列,也就是必須是有序的。

高二數學知識點總結合集 篇7

分層抽樣

先將總體中的所有單位按照某種特徵或標誌(性別、年齡等)劃分成若干型別或層次,然後再在各個型別或層次中採用簡單隨機抽樣或系用抽樣的辦法抽取一個子樣本,最後,將這些子樣本合起來構成總體的樣本。

兩種方法

1.先以分層變數將總體劃分為若干層,再按照各層在總體中的比例從各層中抽取。

2.先以分層變數將總體劃分為若干層,再將各層中的元素按分層的順序整齊排列,最後用系統抽樣的方法抽取樣本。

2.分層抽樣是把異質性較強的總體分成一個個同質性較強的子總體,再抽取不同的子總體中的樣本分別代表該子總體,所有的樣本進而代表總體。

分層標準

(1)以調查所要分析和研究的主要變數或相關的變數作為分層的標準。

(2)以保證各層內部同質性強、各層之間異質性強、突出總體內在結構的變數作為分層變數。

(3)以那些有明顯分層區分的變數作為分層變數。

分層的比例問題

(1)按比例分層抽樣:根據各種型別或層次中的單位數目佔總體單位數目的比重來抽取子樣本的方法。

(2)不按比例分層抽樣:有的層次在總體中的比重太小,其樣本量就會非常少,此時採用該方法,主要是便於對不同層次的子總體進行專門研究或進行相互比較。如果要用樣本資料推斷總體時,則需要先對各層的資料資料進行加權處理,調整樣本中各層的比例,使資料恢復到總體中各層實際的比例結構。

高二數學知識點總結合集 篇8

集合間的基本關係

1.“包含”關係—子集

注意:有兩種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與B是同一集合。

反之:集合A不包含於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記作AB或BA

2.“相等”關係(5≥5,且5≤5,則5=5)

例項:設A={_2-1=0}B={-1,1}“元素相同”

結論:對於兩個集合A與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個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同時,集合B的任何一個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我們就說集合A等於集合B,即:A=B

①任何一個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íA

②真子集:如果AíB,且A1B那就說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記作AB(或BA)

③如果AíB,BíC,那麼AíC

④如果AíB同時BíA那麼A=B

3.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記為Φ

規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高二數學知識點總結合集 篇9

(1)必然事件:在條件S下,一定會發生的事件,叫相對於條件S的必然事件;

(2)不可能事件:在條件S下,一定不會發生的事件,叫相對於條件S的不可能事件;

(3)確定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統稱為相對於條件S的確定事件;

(4)隨機事件:在條件S下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的事件,叫相對於條件S的隨機事件;

(5)頻數與頻率:在相同的條件S下重複n次試驗,觀察某一事件A是否出現,稱n次試驗中事件A出現的次數nA為事件A出現的頻數;稱事件A出現的比例fn(A)=nnA為事件A出現的概率:對於給定的隨機事件A,如果隨著試驗次數的增加,事件A發生的頻率fn(A)穩定在某個常數上,把這個常數記作P(A),稱為事件A的概率;

(6)頻率與概率的區別與聯絡:隨機事件的頻率,指此事件發生的次數nA與試驗總次數n的比值nnA,它具有一定的穩定性,總在某個常數附近擺動,且隨著試驗次數的不斷增多,這種擺動幅度越來越小。我們把這個常數叫做隨機事件的概率,概率從數量上反映了隨機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頻率在大量重複試驗的前提下可以近似地作為這個事件的概率。

高二數學知識點總結合集 篇10

不等關係及不等式知識點

1.不等式的定義

在客觀世界中,量與量之間的不等關係是普遍存在的,我們用數學符號、連線兩個數或代數式以表示它們之間的不等關係,含有這些不等號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比較兩個實數的大小

兩個實數的大小是用實數的運算性質來定義的,有a-baa-b=0a-ba0,則有a/baa/b=1a/ba

3.不等式的性質

(1)對稱性:ab

(2)傳遞性:ab,ba

(3)可加性:aa+cb+c,ab,ca+c

(4)可乘性:ab,cacb0,c0bd;

(5)可乘方:a0bn(nN,n

(6)可開方:a0

(nN,n2).

注意:

一個技巧

作差法變形的技巧:作差法中變形是關鍵,常進行因式分解或配方.

一種方法

待定係數法:求代數式的範圍時,先用已知的代數式表示目標式,再利用多項式相等的法則求出引數,最後利用不等式的性質求出目標式的範圍.

高二數學知識點總結合集 篇11

時光荏苒,轉眼一學期又已經結束,這學期以來,我努力改進教育教學思路和方法,切實抓好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認真引導學生理解和鞏固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無論從學習態度還是學習方法上都有了明顯的進步,取得了應有的成績。現將本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工作態度

一學期以來,本人認真備課、上課、聽課、評課,及時批改作業、講評作業,做好課後輔導工作,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並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得,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並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二、加強理論學習,積極學習新課程

理論是行動的先導。自實行新課程以來,我是帶新課程的新授課,為了加強對新課程的認識和了解,我積極學習新課程改革的相關要求理論,仔細研究新的課程標準,及時更新自己的大腦,以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同時為了和教學一線的同行們交流,積極利用好網際網路絡,開通了教育教學部落格,養成了及時寫教學反思的好習慣。作為一位年輕的數學教師,我發現在教學前後,進行教學反思尤為重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總會獨特的見解,教學前後,都要進行反思,對以後上課積累了經驗,奠定了基矗同時,這些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積累經驗,教後反思,是上好一堂精彩而又有效課的第一手材料。

三、關心愛護學生,積極研究學情

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愛是最好的教育,作為教師不僅僅要擔任響應的教學,同時還肩負著育人的責任。如何育人?我認為,愛學生是根本。愛學生,就需要我們尊重學生的人格、興趣、愛好,瞭解學生習慣以及為人處世的態度、方式等,然後對症下藥,幫助學生樹立健全、完善的人格。只有這樣,瞭解了學生,才能瞭解到學情,在教學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增強了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多與學生交流,加強與學生的思想溝通,做學生的朋友,才能及時發現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班級中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為自己的備課提供第一手的資料,還可以為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提高一些有價值的建議

四、充分備課,精心鑽研教材及考題

分備教材和備學生兩部分,二者相輔相成,互相影響。備教材就是根據所學內容設計課堂教學情景,力爭做到深入淺出,生動活潑,方法靈活,講練結合,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備學生指的是全面掌握學生學習數學的現狀,依據學生的學習態度、水平設計合理恰當的.教學氛圍,充分考慮學生的智力發展水平,擴充套件學生的認知領域,為學生提供思維訓練的平臺,創設熟悉易懂的學習情景,為學生的心理髮展和知識積累提供可能。備課中一定要注意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從教材的實際內容出發,這樣二者兼顧才能提高備課的針對性、有效性。一節課的好壞,關鍵在於備課,備課是教師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備課的質量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的效果。

在教學過程過,特別重視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數學概念是數學基礎知識,是考生必須牢固而又熟練掌握的內容之一。它也是大學聯考數學科所重點考查的重點內容。對於重要的數學概念,考生尤其需要正確理解和熟練掌握,達到運用自如的程度。從這幾年的大學聯考來看,有相當多的考生對掌握不牢,對一些概念內容的理解只浮於表面,甚至殘缺不全,因而在解題中往往無從下手或者導致各種錯誤。還特別重視學生對公式掌握的熟練程度和基本運算的訓練,重點抓解答題的解題規範訓練.

五、落實常規,確保教學質量

上課是教學活動的主要環節,也是教學工作的關鍵階段。上課要堅持以學生活動為中心,面向全體學生授課,以啟發式為主,兼顧個別學生,從聽講、筆記、練習、反饋等環節入手,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使學生在學習活動過程中不僅獲得知識還要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光獲得應有的智慧,也應掌握思考問題的思想方法。對概念課採用啟發引導式,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新概念產生的背景,發生發展的過程,展示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絡,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對鞏固課堅持精講多練,精選典型例題,引導學生仔細分析問題的特點,尋求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力爭使講解通俗易懂,使方法融會貫通,並讓學生在練習中加以消化,真正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六、更新觀念,積極進行新課改

首先,轉變觀念要充分認識新課改是教育教學的必然,教師要更新觀念,要認真領會新課改的理念,瞭解課改革的目的這樣才不會在改革當中迷失方向。

其次,教師要不斷學習不斷積累,要掌握豐厚的專業知識,所謂給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要注意本學科與其它學科的聯絡,拓寬自身的知識佔有。要多渠道採取不同手段獲取知識,教師除了看專業書籍,也要藉助於網路媒體這一先進的手段進行學習.要多和其它教師交流、溝通,提高合作意識,取長補短.

同時,教師是教育、教學的組織者,要充分理解學生,瞭解學生的實際情況,瞭解他們的興趣和愛好,瞭解不同學生的智力差別,做到因材施教.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思維空間、活動空間,給他們展示自我的空間和舞臺,活躍學生的思維,變被動的學習為主動的學習,全面提高學生的各方面能力.

七、積極參與聽課、評課,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博採眾長,提高教學水平。

八、培養多種興趣愛好,到圖書館博覽群書,不斷擴寬知識面,為教學內容注入新鮮血液。

走進21世紀,社會對教師的素質要求更高,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更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揚優點,改正缺點,開拓前進,為美好的明天貢獻自己的力量。

總之,教學工作不僅僅要落實常規,還要因地制宜,與時俱進,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採取相應的措施與辦法,有計劃有落實有檢查,關注每一個學生,關注每一個課堂,關注每一個環節,從小處著眼,從細處著手。只有這樣才有利於教學質量的提高,有利於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高二數學知識點總結合集 篇12

等腰直角三角形面積公式:S=a2/2,S=ch/2=c2/4(其中a為直角邊,c為斜邊,h為斜邊上的高)。

面積公式

若假設等腰直角三角形兩腰分別為a,b,底為c,則可得其面積:

S=ab/2。

且由等腰直角三角形性質可知:底邊c上的高h=c/2,則三角面積可表示為:

S=ch/2=c2/4。

等腰直角三角形是一種特殊的三角形,具有所有三角形的性質:穩定性,兩直角邊相等直角邊夾一直角銳角45°,斜邊上中線角平分線垂線三線合一。

反正弦函式的導數:正弦函式y=sinx在[-π/2,π/2]上的反函式,叫做反正弦函式。記作arcsinx,表示一個正弦值為x的角,該角的範圍在[-π/2,π/2]區間內。定義域[-1,1],值域[-π/2,π/2]。

反函式求導方法

若F(X),G(X)互為反函式,

則:F'(X)_'(X)=1

E.G.:y=arcsin_siny

y'_'=1(arcsinx)'_siny)'=1

y'=1/(siny)'=1/(cosy)=1/根號(1-sin^2y)=1/根號(1-x^2)

其餘依此類推

高二數學知識點總結合集 篇13

一、直線與方程

(1)直線的傾斜角

定義:x軸正向與直線向上方向之間所成的角叫直線的傾斜角。特別地,當直線與x軸平行或重合時,我們規定它的傾斜角為0度。因此,傾斜角的取值範圍是0°≤α<180°

(2)直線的斜率

①定義:傾斜角不是90°的直線,它的傾斜角的正切叫做這條直線的斜率。直線的斜率常用k表示。即 。斜率反映直線與軸的傾斜程度。

當 時, ; 當 時, ; 當 時, 不存在。

②過兩點的直線的斜率公式:

注意下面四點:(1)當 時,公式右邊無意義,直線的斜率不存在,傾斜角為90°;

(2)k與P1、P2的順序無關;(3)以後求斜率可不通過傾斜角而由直線上兩點的座標直接求得;

(4)求直線的傾斜角可由直線上兩點的座標先求斜率得到。

(3)直線方程

①點斜式: 直線斜率k,且過點

注意:當直線的斜率為0°時,k=0,直線的方程是y=y1。

當直線的斜率為90°時,直線的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能用點斜式表示.但因l上每一點的橫座標都等於x1,所以它的方程是x=x1。

②斜截式: ,直線斜率為k,直線在y軸上的截距為b

③兩點式: ( )直線兩點 ,

④截矩式:

其中直線 與 軸交於點 ,與 軸交於點 ,即 與 軸、 軸的截距分別為 。

⑤一般式: (A,B不全為0)

注意:各式的適用範圍 特殊的方程如:

平行於x軸的直線: (b為常數); 平行於y軸的直線: (a為常數);

(5)直線系方程:即具有某一共同性質的直線

(一)平行直線系

平行於已知直線 ( 是不全為0的常數)的直線系: (C為常數)

(二)垂直直線系

垂直於已知直線 ( 是不全為0的常數)的直線系: (C為常數)

(三)過定點的直線系

(ⅰ)斜率為k的直線系: ,直線過定點 ;

(ⅱ)過兩條直線 , 的交點的直線系方程為

( 為引數),其中直線 不在直線系中。

(6)兩直線平行與垂直

當 , 時,;

注意:利用斜率判斷直線的平行與垂直時,要注意斜率的存在與否。

(7)兩條直線的交點

相交

交點座標即方程組 的一組解。

方程組無解 ; 方程組有無數解 與 重合

(8)兩點間距離公式:設 是平面直角座標系中的兩個點,

(9)點到直線距離公式:一點 到直線 的距離

(10)兩平行直線距離公式

在任一直線上任取一點,再轉化為點到直線的距離進行求解。

二、圓的方程

1、圓的定義:平面內到一定點的距離等於定長的點的集合叫圓,定點為圓心,定長為圓的半徑。

2、圓的方程

(1)標準方程 ,圓心 ,半徑為r;

(2)一般方程

當 時,方程表示圓,此時圓心為 ,半徑為

當 時,表示一個點; 當 時,方程不表示任何圖形。

(3)求圓方程的方法:

一般都採用待定係數法:先設後求。確定一個圓需要三個獨立條件,若利用圓的標準方程,

需求出a,b,r;若利用一般方程,需要求出D,E,F;

另外要注意多利用圓的幾何性質:如弦的中垂線必經過原點,以此來確定圓心的位置。

3、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

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有相離,相切,相交三種情況:

(1)設直線 ,圓 ,圓心 到l的距離為 ,則有 ; ;

(2)過圓外一點的切線:①k不存在,驗證是否成立②k存在,設點斜式方程,用圓心到該直線距離=半徑,求解k,得到方程

(3)過圓上一點的切線方程:圓(x-a)2+(y-b)2=r2,圓上一點為(x0,y0),則過此點的切線方程為(x0-a)(x-a)+(y0-b)(y-b)= r2

4、圓與圓的位置關係:通過兩圓半徑的和(差),與圓心距(d)之間的大小比較來確定。

設圓 ,

兩圓的位置關係常通過兩圓半徑的和(差),與圓心距(d)之間的大小比較來確定。

當 時兩圓外離,此時有公切線四條;

當 時兩圓外切,連心線過切點,有外公切線兩條,內公切線一條;

當 時兩圓相交,連心線垂直平分公共弦,有兩條外公切線;

當 時,兩圓內切,連心線經過切點,只有一條公切線;

當 時,兩圓內含; 當 時,為同心圓。

注意:已知圓上兩點,圓心必在中垂線上;已知兩圓相切,兩圓心與切點共線

圓的輔助線一般為連圓心與切線或者連圓心與弦中點

三、立體幾何初步

1、柱、錐、臺、球的結構特徵

(1)稜柱:

幾何特徵:兩底面是對應邊平行的全等多邊形;側面、對角面都是平行四邊形;側稜平行且相等;平行於底面的截面是與底面全等的多邊形。

(2)稜錐

幾何特徵:側面、對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於底面的截面與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於頂點到截面距離與高的比的平方。

(3)稜臺:

幾何特徵:①上下底面是相似的平行多邊形;②側面是梯形;③側稜交於原稜錐的頂點。

(4)圓柱:定義:以矩形的一邊所在的直線為軸旋轉,其餘三邊旋轉所成

幾何特徵:①底面是全等的圓;②母線與軸平行;③軸與底面圓的半徑垂直;④側面展開圖是一個矩形。

(5)圓錐:定義: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條直角邊為旋轉軸,旋轉一週所成

幾何特徵:①底面是一個圓;②母線交於圓錐的頂點;③側面展開圖是一個扇形。

(6)圓臺:定義:以直角梯形的垂直與底邊的腰為旋轉軸,旋轉一週所成

幾何特徵:①上下底面是兩個圓;②側面母線交於原圓錐的頂點;③側面展開圖是一個弓形。

(7)球體:定義:以半圓的直徑所在直線為旋轉軸,半圓面旋轉一週形成的幾何體

幾何特徵:①球的截面是圓;②球面上任意一點到球心的距離等於半徑。

2、空間幾何體的三檢視

定義三檢視:正檢視(光線從幾何體的前面向後面正投影);側檢視(從左向右)、

俯檢視(從上向下)

注:正檢視反映了物體的高度和長度;俯檢視反映了物體的長度和寬度;側檢視反映了物體的高度和寬度。

3、空間幾何體的直觀圖——斜二測畫法

斜二測畫法特點:①原來與x軸平行的線段仍然與x平行且長度不變;

②原來與y軸平行的線段仍然與y平行,長度為原來的一半。

4、柱體、錐體、臺體的表面積與體積

(1)幾何體的表面積為幾何體各個面的面積的和。

(2)特殊幾何體表面積公式(c為底面周長,h為高, 為斜高,l為母線)

(3)柱體、錐體、臺體的體積公式

(4)球體的表面積和體積公式:V = ; S =

4、空間點、直線、平面的位置關係

公理1:如果一條直線的兩點在一個平面內,那麼這條直線是所有的點都在這個平面內。

應用:判斷直線是否在平面內

用符號語言表示公理1:

公理2:如果兩個不重合的平面有一個公共點,那麼它們有且只有一條過該點的公共直線

符號:平面α和β相交,交線是a,記作α∩β=a。

符號語言:

公理2的作用:

①它是判定兩個平面相交的方法。

②它說明兩個平面的交線與兩個平面公共點之間的關係:交線必過公共點。

③它可以判斷點在直線上,即證若干個點共線的重要依據。

公理3:經過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三點,有且只有一個平面。

推論:一直線和直線外一點確定一平面;兩相交直線確定一平面;兩平行直線確定一平面。

公理3及其推論作用:

①它是空間內確定平面的依據

②它是證明平面重合的依據

公理4:平行於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空間直線與直線之間的位置關係

①異面直線定義:不同在任何一個平面內的兩條直線

②異面直線性質:既不平行,又不相交。

③異面直線判定:過平面外一點與平面內一點的直線與平面內不過該店的直線是異面直線

④異面直線所成角:作平行,令兩線相交,所得銳角或直角,即所成角。兩條異面直線所成角的範圍是(0°,90°],若兩條異面直線所成的角是直角,我們就說這兩條異面直線互相垂直。

求異面直線所成角步驟:

A、利用定義構造角,可固定一條,平移另一條,或兩條同時平移到某個特殊的位置,頂點選在特殊的位置上。

B、證明作出的角即為所求角

C、利用三角形來求角

(7)等角定理:如果一個角的兩邊和另一個角的兩邊分別平行,那麼這兩角相等或互補。

(8)空間直線與平面之間的位置關係

直線在平面內——有無數個公共點.

三種位置關係的符號表示:a α a∩α=A a‖α

(9)平面與平面之間的位置關係:平行——沒有公共點;α‖β

相交——有一條公共直線。α∩β=b

5、空間中的平行問題

(1)直線與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質

線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條直線與此平面內一條直線平行,則該直線與此平面平行。

線線平行 線面平行

線面平行的性質定理:如果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平行,經過這條直線的平面和這個平面相交,那麼這條直線和交線平行。線面平行 線線平行

(2)平面與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質

兩個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1)如果一個平面內的兩條相交直線都平行於另一個平面,那麼這兩個平面平行

(線面平行→面面平行),

(2)如果在兩個平面內,各有兩組相交直線對應平行,那麼這兩個平面平行。

(線線平行→面面平行),

(3)垂直於同一條直線的兩個平面平行,

兩個平面平行的性質定理

(1)如果兩個平面平行,那麼某一個平面內的直線與另一個平面平行。(面面平行→線面平行)

(2)如果兩個平行平面都和第三個平面相交,那麼它們的交線平行。(面面平行→線線平行)

7、空間中的垂直問題

(1)線線、面面、線面垂直的定義

①兩條異面直線的垂直:如果兩條異面直線所成的角是直角,就說這兩條異面直線互相垂直。

②線面垂直:如果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內的任何一條直線垂直,就說這條直線和這個平面垂直。

③平面和平面垂直:如果兩個平面相交,所成的二面角(從一條直線出發的兩個半平面所組成的圖形)是直二面角(平面角是直角),就說這兩個平面垂直。

(2)垂直關係的判定和性質定理

①線面垂直判定定理和性質定理

判定定理:如果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內的兩條相交直線都垂直,那麼這條直線垂直這個平面。

性質定理:如果兩條直線同垂直於一個平面,那麼這兩條直線平行。

②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質定理

判定定理:如果一個平面經過另一個平面的一條垂線,那麼這兩個平面互相垂直。

性質定理:如果兩個平面互相垂直,那麼在一個平面內垂直於他們的交線的直線垂直於另一個平面。

9、空間角問題

(1)直線與直線所成的角

①兩平行直線所成的角:規定為 。

②兩條相交直線所成的角:兩條直線相交其中不大於直角的角,叫這兩條直線所成的角。

③兩條異面直線所成的角:過空間任意一點O,分別作與兩條異面直線a,b平行的直線 ,形成兩條相交直線,這兩條相交直線所成的不大於直角的角叫做兩條異面直線所成的角。

(2)直線和平面所成的角

①平面的平行線與平面所成的角:規定為 。

②平面的垂線與平面所成的角:規定為 。

③平面的斜線與平面所成的角:平面的一條斜線和它在平面內的射影所成的銳角,叫做這條直線和這個平面所成的角。

求斜線與平面所成角的思路類似於求異面直線所成角:“一作,二證,三計算”。

在“作角”時依定義關鍵作射影,由射影定義知關鍵在於斜線上一點到面的垂線,

在解題時,注意挖掘題設中兩個主要資訊:

(1)斜線上一點到面的垂線;

(2)過斜線上的一點或過斜線的平面與已知面垂直,由面面垂直性質易得垂線。

(3)二面角和二面角的平面角

①二面角的定義:從一條直線出發的兩個半平面所組成的圖形叫做二面角,這條直線叫做二面角的稜,這兩個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

②二面角的平面角:以二面角的稜上任意一點為頂點,在兩個面內分別作垂直於稜的兩條射線,這兩條射線所成的角叫二面角的平面角。

③直二面角: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叫直二面角。

兩相交平面如果所組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那麼這兩個平面垂直;反過來,如果兩個平面垂直,那麼所成的二面角為直二面角

④求二面角的方法

定義法:在稜上選擇有關點,過這個點分別在兩個面內作垂直於稜的射線得到平面角

垂面法:已知二面角內一點到兩個面的垂線時,過兩垂線作平面與兩個面的交線所成的角為二面角的平面角

高二數學知識點總結合集 篇14

一、直線與圓:

1、直線的傾斜角的範圍是

在平面直角座標系中,對於一條與軸相交的直線,如果把軸繞著交點按逆時針方向轉到和直線重合時所轉的最小正角記為,就叫做直線的傾斜角。當直線與軸重合或平行時,規定傾斜角為0;

2、斜率:已知直線的傾斜角為α,且α≠90°,則斜率k=tanα。

過兩點(x1,y1),(x2,y2)的直線的斜率k=(y2-y1)/(x2-x1),另外切線的斜率用求導的方法。

3、直線方程:⑴點斜式:直線過點斜率為,則直線方程為,

⑵斜截式:直線在軸上的截距為和斜率,則直線方程為

4、,①∥,;②。

直線與直線的位置關係:

(1)平行A1/A2=B1/B2注意檢驗(2)垂直A1A2+B1B2=0

5、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

兩條平行線與的距離是

6、圓的標準方程:。⑵圓的一般方程:

注意能將標準方程化為一般方程

7、過圓外一點作圓的切線,一定有兩條,如果只求出了一條,那麼另外一條就是與軸垂直的直線。

8、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通常轉化為圓心距與半徑的關係,或者利用垂徑定理,構造直角三角形解決弦長問題。①相離②相切③相交

9、解決直線與圓的關係問題時,要充分發揮圓的平面幾何性質的作用(如半徑、半弦長、弦心距構成直角三角形)直線與圓相交所得弦長

二、圓錐曲線方程:

1、橢圓:①方程(a>b>0)注意還有一個;②定義:|PF1|+|PF2|=2a>2c;③e=④長軸長為2a,短軸長為2b,焦距為2c;a2=b2+c2;

2、雙曲線:①方程(a,b>0)注意還有一個;②定義:||PF1|-|PF2||=2a0)的圖象與零點的關係

三二分法

對於在區間[a,b]上連續不斷且f(a)·f(b)<0的函式y=f(x),通過不斷地把函式f(x)的零點所在的區間一分為二,使區間的兩個端點逐步逼近零點,進而得到零點近似值的方法叫做二分法。

1、函式的零點不是點:

函式y=f(x)的零點就是方程f(x)=0的實數根,也就是函式y=f(x)的圖象與x軸交點的橫座標,所以函式的零點是一個數,而不是一個點.在寫函式零點時,所寫的一定是一個數字,而不是一個座標。

2、對函式零點存在的判斷中,必須強調:

(1)、f(x)在[a,b]上連續;

(2)、f(a)·f(b)<0;

(3)、在(a,b)記憶體在零點。

這是零點存在的一個充分條件,但不必要。

3、對於定義域內連續不斷的函式,其相鄰兩個零點之間的所有函式值保持同號。

利用函式零點的存在性定理判斷零點所在的區間時,首先看函式y=f(x)在區間[a,b]上的圖象是否連續不斷,再看是否有f(a)·f(b)<0.若有,則函式y=f(x)在區間(a,b)內必有零點。

四判斷函式零點個數的常用方法

1、解方程法:

令f(x)=0,如果能求出解,則有幾個解就有幾個零點。

2、零點存在性定理法:

利用定理不僅要判斷函式在區間[a,b]上是連續不斷的曲線,且f(a)·f(b)<0,還必須結合函式的圖象與性質(如單調性、奇偶性、週期性、對稱性)才能確定函式有多少個零點。

3、數形結合法:

轉化為兩個函式的圖象的交點個數問題.先畫出兩個函式的圖象,看其交點的個數,其中交點的個數,就是函式零點的個數。

已知函式有零點(方程有根)求引數取值常用的方法

1、直接法:

直接根據題設條件構建關於引數的不等式,再通過解不等式確定引數範圍。

2、分離引數法:

先將引數分離,轉化成求函式值域問題加以解決。

3、數形結合法:

先對解析式變形,在同一平面直角座標系中,畫出函式的圖象,然後數形結合求解。

高二數學知識點總結合集 篇15

一、直線與圓:

1、直線的傾斜角 的範圍是

在平面直角座標系中,對於一條與 軸相交的直線 ,如果把 軸繞著交點按逆時針方向轉到和直線 重合時所轉的最小正角記為, 就叫做直線的傾斜角。當直線 與 軸重合或平行時,規定傾斜角為0;

2、斜率:已知直線的傾斜角為α,且α≠90°,則斜率k=tanα.

過兩點(x1,y1),(x2,y2)的直線的斜率k=( y2-y1)/(x2-x1),另外切線的斜率用求導的方法。

3、直線方程:⑴點斜式:直線過點 斜率為 ,則直線方程為 ,

⑵斜截式:直線在 軸上的截距為 和斜率,則直線方程為

4、 , ,① ∥ , ; ② .

直線 與直線 的位置關係:

(1)平行 A1/A2=B1/B2 注意檢驗(2)垂直 A1A2+B1B2=0

5、點 到直線 的距離公式 ;

兩條平行線 與 的距離是

6、圓的標準方程: .⑵圓的一般方程:

注意能將標準方程化為一般方程

7、過圓外一點作圓的切線,一定有兩條,如果只求出了一條,那麼另外一條就是與軸垂直的直線.

8、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通常轉化為圓心距與半徑的關係,或者利用垂徑定理,構造直角三角形解決弦長問題.① 相離 ② 相切 ③ 相交

9、解決直線與圓的關係問題時,要充分發揮圓的平面幾何性質的作用(如半徑、半弦長、弦心距構成直角三角形) 直線與圓相交所得弦長

二、圓錐曲線方程:

1、橢圓: ①方程 (a>b>0)注意還有一個;②定義: PF1+PF2=2a>2c; ③ e= ④長軸長為2a,短軸長為2b,焦距為2c; a2=b2+c2 ;

2、雙曲線:①方程 (a,b>0) 注意還有一個;②定義: PF1-PF2=2a<2c; ③e= ;④實軸長為2a,虛軸長為2b,焦距為2c;漸進線 或 c2=a2+b2

3、拋物線 :①方程y2=2px注意還有三個,能區別開口方向; ②定義:PF=d焦點F( ,0),準線x=- ;③焦半徑 ; 焦點弦=x1+x2+p;

4、直線被圓錐曲線截得的弦長公式:

5、注意解析幾何與向量結合問題:1、 , . (1) ;(2) .

2、數量積的定義:已知兩個非零向量a和b,它們的夾角為θ,則數量abcosθ叫做a與b的數量積,記作a·b,即

3、模的計算:a= . 算模可以先算向量的平方

4、向量的運算過程中完全平方公式等照樣適用:

三、直線、平面、簡單幾何體:

1、學會三檢視的分析:

2、斜二測畫法應注意的地方:

(1)在已知圖形中取互相垂直的軸Ox、Oy。畫直觀圖時,把它畫成對應軸 o'x'、o'y'、使∠x'o'y'=45°(或135° ); (2)平行於x軸的線段長不變,平行於y軸的線段長減半.(3)直觀圖中的45度原圖中就是90度,直觀圖中的90度原圖一定不是90度.

3、表(側)面積與體積公式:

⑴柱體:①表面積:S=S側+2S底;②側面積:S側= ;③體積:V=S底h

⑵錐體:①表面積:S=S側+S底;②側面積:S側= ;③體積:V= S底h:

⑶臺體①表面積:S=S側+S上底S下底②側面積:S側=

⑷球體:①表面積:S= ;②體積:V=

4、位置關係的證明(主要方法):注意立體幾何證明的書寫

(1)直線與平面平行:①線線平行線面平行;②面面平行 線面平行。

(2)平面與平面平行:①線面平行面面平行。

(3)垂直問題:線線垂直 線面垂直 面面垂直。核心是線面垂直:垂直平面內的兩條相交直線

5、求角:(步驟-------Ⅰ.找或作角;Ⅱ.求角)

⑴異面直線所成角的求法:平移法:平移直線,構造三角形;

⑵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直線與射影所成的角

四、導數:

1、導數的定義: 在點 處的導數記作 .

2. 導數的幾何物理意義:曲線 在點 處切線的斜率

①k=f/(x0)表示過曲線y=f(x)上P(x0,f(x0))切線斜率。V=s/(t) 表示即時速度。a=v/(t) 表示加速度。

3.常見函式的導數公式: ① ;② ;③ ;

4.導數的四則運演算法則:

5.導數的應用:

(1)利用導數判斷函式的單調性:設函式 在某個區間內可導,如果 ,那麼 為增函式;如果 ,那麼為減函式;

注意:如果已知 為減函式求字母取值範圍,那麼不等式 恆成立。

(2)求極值的步驟:

①求導數 ;

②求方程 的根;

③列表:檢驗 在方程 根的左右的符號,如果左正右負,那麼函式 在這個根處取得極大值;如果左負右正,那麼函式 在這個根處取得極小值;

(3)求可導函式最大值與最小值的步驟:

?求 的根; ?把根與區間端點函式值比較,最大的為最大值,最小的是最小值。

五、常用邏輯用語:

1、四種命題:

⑴原命題:若p則q;⑵逆命題:若q則p;⑶否命題:若 p則 q;⑷逆否命題:若 q則 p

注:

1、原命題與逆否命題等價;逆命題與否命題等價。判斷命題真假時注意轉化。

2、注意命題的否定與否命題的區別:命題否定形式是 ;否命題是 .命題“ 或 ”的否定是“ 且 ”;“ 且 ”的否定是“ 或 ”.

3、邏輯聯結詞:

⑴且(and) :命題形式 p q; p q p q p q p

⑵或(or):命題形式 p q; 真 真 真 真 假

⑶非(not):命題形式 p . 真 假 假 真 假

假 真 假 真 真

假 假 假 假 真

“或命題”的真假特點是“一真即真,要假全假”;

“且命題”的真假特點是“一假即假,要真全真”;

“非命題”的真假特點是“一真一假”

4、充要條件

由條件可推出結論,條件是結論成立的充分條件;由結論可推出條件,則條件是結論成立的必要條件。

5、全稱命題與特稱命題:

短語“所有”在陳述中表示所述事物的全體,邏輯中通常叫做全稱量詞,並用符號表示。含有全體量詞的命題,叫做全稱命題。

短語“有一個”或“有些”或“至少有一個”在陳述中表示所述事物的個體或部分,邏輯中通常叫做存在量詞,並用符號 表示,含有存在量詞的命題,叫做存在性命題。

全稱命題p: ; 全稱命題p的否定 p:。

特稱命題p: ; 特稱命題p的否定 p:

高二數學知識點總結合集 篇16

1、向量的加法

向量的加法滿足平行四邊形法則和三角形法則。

AB+BC=AC。

a+b=(x+x',y+y')。

a+0=0+a=a。

向量加法的運算律:

交換律:a+b=b+a;

結合律:(a+b)+c=a+(b+c)。

2、向量的減法

如果a、b是互為相反的向量,那麼a=-b,b=-a,a+b=0. 0的反向量為0

AB-AC=CB. 即“共同起點,指向被減”

a=(x,y) b=(x',y') 則 a-b=(x-x',y-y').

3、數乘向量

實數λ和向量a的乘積是一個向量,記作λa,且∣λa∣=∣λ∣·∣a∣。

當λ>0時,λa與a同方向;

當λ1時,表示向量a的有向線段在原方向(λ>0)或反方向(λ0)或反方向(λ0)的圖象與零點的關係

三二分法

對於在區間[a,b]上連續不斷且f(a)·f(b)0時,an為單調遞增數列;d<0時,a

n為單調遞減數列。

n(n?1)2

③前n?na1?

d,

d?0時,Sn是關於n的不含常數項的一元二次函式,反之也成立。

④性質:ii。若?an?為等差數列,則am,am?k,am?2k,…仍為等差數列。 iii。若?an?為等差數列,則Sn,S2n?Sn,S3n?S2n,…仍為等差數列。 iv若A為a,b的等差中項,則有A?3。等比數列:

①定義:

an?1an

?q(常數),是證明數列是等比數列的重要工具。

a?b2

②通項時為常數列)。

③。前n項和

需特別注意,公比為字母時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