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研究性學習的理論與實踐簡介

欄目: 會議發言稿 / 釋出於: / 人氣:2.91W

研究性學習理論與實踐簡介

研究性學習的理論與實踐簡介

張萬生

當前,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正全面鋪開,從2003年秋季開始,武威市涼州區和部分縣重點中國小也全面啟用新的教材,新的課程標準也發放到每位教師手中。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全面打好基礎,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接受新課程對我們每位的挑戰,是當前的主要學習任務。

在基礎教育的新課程體系中,“研究性學習”活動是學習者從生活世界中自主選擇主題並對主題進行主動探索的過程。作為基礎教育新課程體系中“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機構成,在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成為整個教育改革的靈魂之際,研究性學習以其日益凸顯的適應時代發展的課程價值倍受人們的關注。

下面我從五個方面,根據教育部,各有關師範大學對研究性學習的闡述為參考,談點自己淺顯的認識,請全體老師們指正:

一、開展“研究性學習”的背景和必要性

近年來,有關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培養的問題引起了教育界和全社會的廣泛關注。並逐步成為當前基礎教育改革的一個熱點。如何對學生進行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培養呢?這需要一種很好的媒介,或者手段去實現,而研究性學習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它有可能使我們的課堂教學在落實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培養方面取得重要突破。為此上海市教科所於1998年組成課題組開展研究,並於1999年提出了“研究性學習”的概念,闡述了研究的思路和框架。此後上海市教委著手進行了“研究型活動課程”的研究和教材編寫工作,首先為高中學生開展課題研究活動提供了相關的基礎理論知識和研究方法指導,1999年10月,在教育部召開的“全國高中課程教學改革研討會”上,上海介紹了近年來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實踐和認識,得到了肯定。2000年2月,教育部頒佈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課程計劃》中規定研究性學習於本年度秋季在十個省市的普通高中試行,首先在發達地區逐步展開試點,真正的“課程”還未開設,同時初級中學和國小開展並試點。從2002年秋季開始,全國所有的高中都將開設研究性學習課程,那麼在2003年新課程標準實施後,在我們國中和國小也將逐步進行,因此對研究性學習的認識和學習是非常必要和緊迫的。

那麼學習這門課程對我們學生有什麼意義呢?

首先,研究性學習是對學科課程的補充。現有的學科課程有著不可取代的優越性,優點是它有很強的邏輯性和系統性,缺點是各科之間缺少聯絡,脫離生活實際和社會實踐。學生通過學科課程的學習,雖然能夠獲得系統的科學知識,但由於各學科之間的分隔,使各學科之間很難建立聯絡,很難建立各學科和周圍世界的聯絡,而開設研究性學習課程就是為了彌補這一缺點,把學到知識在實踐中掌握和運用,最終服務於實踐。

其次,開設研究性課程是適應時代的需要。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知識經濟正應用而生。置身在這樣一個數字化,全球化為特徵的時代,一切都將變,一切都在變,新的世紀,新時代對人才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1世紀

人才必須具有的能力有:(六條)

a用新技術獲取和處理資訊的能力。

b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c主動探究的能力。

d合作精神和溝通能力。

e 高度責任感和事業心。

f終身學習的能力。

為了適應社會的激烈變化和競爭,必須要具備上述能力。但僅靠現有的學科課程很難形成這些能力,只有通過積極參加研究性學習活動,才能逐漸形成這些能力。

第三、開設研究性學習課程是為了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在應試教育下,學生已經習慣了單純的從書本上學習知識。開設這門課後改變了長期以來恪守的接受性學習方式,使學習者處於一種主動探究並注重解決實際問題的狀態。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來了解知識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並養成一種積極主動的學習習慣。

總之研究性學習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只要我們積極投入其中,充分發揮學習者的合作精神,探索精神,動手能力和創造精神,就一定能夠取得成功。

二、研究性學習的基本內涵

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法獲得知識和應用知識的學習方式。具體包括以下含義:

“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表明了學習活動中的師生關係。研究性學習是在學校教育和集體教學的環境下進行的,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的是“指導”、“幫助”,而不僅僅是“傳授”或“教導”。教師主要職責是創設一種有利於研究性學習的情境和途徑。

“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表明了學習的基本形式。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學習者將模擬科學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過程,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如通過專題討論,課題研究方案設計,模擬實驗,實驗操作,社會調查等各種形式,探究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現實和問題。中國小生的“研究”從研究過程說,大多並不具備嚴格意義上科學研究的嚴謹性和規範性,一般是對已有科學研究成果的“再發現”,通過這種形式和手段,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表明了學習的基本內容。這包括學習中如何收集,處理和提取資訊;如何運用有關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如何在研究過程中與人交流和合作;如何表述或展開研究的結果等等。

在學校教育和教學過程中,需要更多地從教學的角度來考慮相應的課程,教材,教法等問題。由於教育目的,教學目標的整體性和豐富性,學生的學習方式也必然是多樣而變化的。因此,研究性學習並不是取代已有的學習方式,而是一種學習方式的必要補充。

從一個方面來說: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

研究性學習是指教師不把現成的結論告訴學生,而是學生自己在教師指導下發現問題,探究問題,獲取結論的過程。研究性學習與“接受性學習”是一個相對的概念,這兩者都是必要的,二者相輔相成。強調研究性學習並不是因為“接受性學習”不好,而是因為我們過去過多地強調了“接受性學習”並置於中心地位,而“研究性學習”則被完全忽略。實際上作為一種方式,研究性學習是滲透於所有學科,所有活動之中的。

三、研究性學習的一般過程

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一般分為三個階段;

1、課題的選擇確定----2、課題的研究實施----3、課題的完成與成果展示。

用於社會科學研究的步驟:

確定研究課題---制定研究計劃----收集資料----分析加工所收集的資料----提出論點或假說----撰寫研究報告----自我評價。

用於自然科學的研究步驟:

確定研究課題----做出假設----設計實驗和驗證假設----實驗並記錄資料的現象----處理和分析資料並得出結論----撰寫研究報告----自我評價。

研究性學習課程實施的流程為:(11個步驟)

1、設定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提出問題。

2、個人選擇題目,同學自由組成課題。

3、小組選舉組長,在教師指導下進行課題論證。

4、明確課題研究方向,共同設計課題研究方案。

5、專題報告,通過方案課題,研究方案評審。

6、小組獨立開展研究,教師負責監控,指導。

7、教師組織課題組之間交流,推動課題研究。

8、撰寫研究成果,進行個人和小組總結。

9、班組展示,同學評議。

10、答辯會、年級報告會。

11、教師評定成績,總結。

其具體的實施中,(見武南鐵中《研究性學習》的“目錄”部分)有相應的“選題意向表”,“研究活動記錄表”,“實驗記錄”,“訪談表”,“調查情況記錄表”,“外出活動申請表”,“課題組成員考勤表”等。是一套比較完整的學習過程。

四、研究性學習中幾個方面問題的說明

( 一)研究性學習的特點與目標

研究性學習的特點歸納起來有四點:①綜合性②開放性③探索性④實踐性。它是師生共同探索新知識的學習過程,是師生圍繞著要解決的問題,共同完成研究內容的確定,方法的選擇以及解決問題相互合作和交流的過程。

研究性學習強調對所學知識、技能的實際應用,注重學習的過程和學生的實踐與體驗,因此具有以下六個主要目標:

⑴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

⑵培養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⑶培養收集、分析和利用資訊的能力。

⑷學會分享與合作。

⑸養成科學態度和科學道德。

⑹培養對社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在以上六個主要目標中,最能體現出來的一點,也就是通過研究性學習,學生真正體會到了“學會做人”,這也是研究性學習產生的一個重要結果(或目標),因為在研究性學習中,許多課題的實施需要進行外出調查活動,外出調查研究是研究性學習必須經過的過程,從而蒐集解決問題所需要的資訊,而在

“學會做人”中通過外出調查學生有“十個學會”;

1、學會自信

許多學生害怕面對陌生人,在公共場合不能應對自如,這是缺乏自信的表現,也與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個性的壓抑,即所謂“克已”有密切的關係。而調查研究對此提出了挑戰。通過調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例項略)

2、學會堅強

外出調查,學生們會體會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無奈。很多人是懷著愉悅的心情出去,卻帶著滿肚子苦水回來,幾乎每位學生都會有失敗的經歷,但在失敗中學會了堅強。

3、學會理解

調查中學生會看到別人的冷臉,親身體驗請求別人的艱難,體會到受到熱情幫助時的愉悅,因此知道了要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要善待他們。

4、學會堅持

旬子在《勸學》中說“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駕馬十駕,功在不捨”,這說的是堅持的重要性,我們許多學生都是因為缺乏堅持到底的韌性而半途而廢,所謂“行百里者半九十”說的就是這種情況,在研究性學習中只要將課題做完的都是有這份體驗。

5、學會協作

研究性學習的基本特點是小組研究,因此培養團隊精神是它的重要目標,只有主動與他人溝通,學習與他人合作,學會與他人分享才能完成一個課題。

6、學會反思

在調查過程中會遇到種種挫折和失敗,因此學生們學會了承受,也學會了反思,體驗到“失敗是成功之母”,是很重要的。

7、學會謙讓

與人相處,矛盾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的是要學會謙讓,學會道歉。讓學生明白怎樣處理與他人之間的矛盾,也是人生的一門學問。

8、學會溝通

現在的世界越來越小,一個人再也不可能不與別人發生聯絡,因此語言表達能力,社會交往能力也就越來越重要。雖然與人溝通不可能一下子學會,但學生們至少得到了鍛鍊,其中不少人必須向自己的習慣挑戰。

9、學會思考

10、學會自制

在研究性學習中,許多活動靠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控制,否則是完成不了課題的,因為外出時會遇到各種情況,有時還會遇到網咖,遊戲廳等的誘惑,這都需要自制。

當然,研究性學習也有許多問題,實施起來難度大,如外出的教育,外出的安全等。外出調查會遇到各種情況,因此低年級學生的調查要控制,教師要全面掌握。

(二)研究性學習中學生和教師的關係

研究性學習改變了常規的學習方式,也改變了常規的教學方式,它是學生在比較廣泛教育資源的背景下所開展的自主的、開放的、探究式的學習活動。

這種學習方式,教學方式的改變;帶來了學生和教師角色的改變,學生不再是單純的知識接受者,成為學習活動中真正的主體,教師不再是單純的被動的知識傳授者,成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有時甚至是與學生一樣的學習者。這種變化,促進了民主、平等、合作,互相幫助的新型的親密師生關係的建立。在這場變革中,從某種角度說,學生處於相對主動的地位,教師處於相對被動的地位,因此教師的素質包括思想、業務、心理素質都亟待提高,真正成為複合型的教師。

(三)研究性學習中教師的作用如何體現

根據以上師生關係的轉變,在研究性學習中,如何體現教師的作用呢?

1、啟發思路,引導質疑探究。

2、在學生遇到困難,儘可能為學生提供交流和展示的機會,讓學生體驗成功,激發學生的內動力。

3、指導學生寫好日記,研究情況記錄及個人體驗,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

4、為學生的研究提供資訊和建設,並在選題、資料收集,方案設計、形成結論等階段給予重點指導。

5、組織作用。每週的小組組織一次研討,促使小組活動能經常化、序列化,以保證研究性學習的順利進行。

五、面對研究性學習教師要做哪些準備?

“研究性學習”課程內容有許多不確定的因素;因此對教師和學校都提出了挑戰。

(1)教師失去了對學生學習內容的權威和壟斷。

(2)教師第一次處於被學生選擇的地位。

(3)教師從個體走向合作,從分科走向跨學科。

以上是挑戰,但也是機遇,在教師被學生選擇的同時,教師也在選擇學生,從而師生一同關注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另外教師也從個人孤軍奮戰,到與其它教師相互配合,協調發展,教師的生存空間也無形中擴大了許多。從這一點上說,我們應該以一種欣喜、輕鬆的心態走進研究性學習。

針對挑戰,做為我們教師應如何轉變自己的角色意識,儘快適應這種變化呢?

(一)要加強學習,更新思想觀念

觀念指導行動。教師不加強學習,提高認識,更新觀念,就很難擔當培養新型人才的重任。當前要學習的主要;內容有:《現代課程論》、《研究性學習課程標準》,《課程設計與組織》,《素質教育手冊》等。通過學習,提高自己的認識。研究性學習是用類似於科學研究的方法進行的一種學習,科學研究要求新求變,所以教師要增強這種意識。我們講課要比昨天有新的突破,問題要比昨天的思路更新,語言要比昨天更吸引人,表情要比昨天更使人願意接受,姿態要比昨天更自然,與學生的關係要比昨天更融洽。這種求新求變的思想方法和思維方式對學生會產生很好的影響。

(二)要學習和掌握科學研究的方法

如前所述,研究性學習類似於科學研究,在過去的教學中,教師研究的更多的是教法和學法,這顯然還不夠,還需研究和掌握科學研究的方法 。例如在研究性學習中,查詢研究資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但是從茫茫書海中找到很多有用的書,並搞取到有用的資料決非易事,所以要了解資料檢索的一般程式。(a選擇好檢索工具書;b確定檢索途徑;c建立檢索方法;d利用檢索工具書提供的線索進行查詢,並用條目去索取該文獻,e閱讀文獻,得到你所需要的資訊)。

另外還有一些科研方法也需要教師瞭解和掌握:如怎樣選擇研究課題?怎樣寫專題報告?課題研究的基本方法是什麼?怎樣分析課題研究的資訊?怎樣設計調查問卷?課題研究的思維方法是什麼?怎樣撰寫課題研究報告等。這些都是在研究性學習中要用到的方法,教師只有瞭解和掌握了,才能指導到位。

(三)教師要不斷學習,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四個方面)

研究性學習是一種全開放式的學習,所以選題範圍沒有任何限定。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天文地理選題範圍廣,綜合性強是研究性學習的一個特點,這就要求教師不斷學習,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擴大自己的知識面。

(1)要學習相關學科的知識

(2)要注意文理交融、相互滲透。(如:文學、歷史、政治、數、理、化、的基本原理等,對指導研究性學習會得心應手)

(3)要學習英語和計算機知識,特別是青年教師要加強這兩方面知識的學習。

(4)要了解新的科技文化知識,這對指導研究性學習是必要的。

(四)要改革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傳統的教學,是以教師講為中心,存在著嚴重浪費學生時間的現象。如本來三五分鐘就看明白的東西,教師偏要講上十幾分鍾,重複、乏味的講解佔去了學生積極思維的時間。所以,改革課堂教學,首先要拋棄教師講學生聽,教師灌,學生裝的舊式教法,用誘思探究式等先進的教法取而代之。

課堂上應當以教學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思維為主動,並在適當時候互換角色,形成互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在教師巧妙的設疑和適當的點撥下通過學生自己的思維來完成。少留機械重複等難、偏、怪作業,多留精心選擇的,對培養學生能力有應用價值的好題,在此基礎上向高層次發展,把現在課堂上的學科教學變成研究性課程學習,讓學生用研究性學習的方法去學習學科知識,每位教師應當在這方面進行積極的研究和探索。

研究性課程的開設,對教師是一個挑戰,同時,也是教師提高自己,展示自已才能的極好機會,只要我們不斷學習,善於思考,勇於創新,就一定能在新的一輪課程改革中作出自己的貢獻。

我的介紹結束,耽誤大家時間,謝謝!

注:研究性學習課題選:

1、學校學生明星崇拜的原因探究

2、武威職中校園規劃的演變

3、涼州舊城改造與故建設保護的調查

4、現行熱水器的缺點與未來熱水器的展望

5、電腦與生活

6、公共交通與個人

7、森林的保護

8、報紙是怎樣做成的?

9、人為什麼要吸菸?

10、關於武威市白色汙染的調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