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工商局加強政風行風評議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大綱

欄目: 領導講話稿 / 釋出於: / 人氣:6.07K

為了深入學習貫徹全省領導幹部大會精神,整頓機關作風,強化服務功能,提高行政效率,創優發展環境,根據縣糾風辦的安排、步署,從今年以來,某縣工商局緊扣評議主題,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轉型、跨越發展的總體思路,按照“法治政府、服務政府、責任政府、廉潔政府”的要求,發揚“右玉”精神,真抓實幹、把整治服務質量差、工作效率低、行政亂作為等突出問題作為評議的主抓手,以創優發展環境為宗旨,認真開展了政風行風集中評議工作,有力地促進了全域性各項工作。下面,就近年特別是今年政風行風建設及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工商局加強政風行風評議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大綱

一、基本情況。

某縣工商局目前共有在編幹部職工86人,其中黨員62人,大專以上文化程度70人,平均年齡41歲。縣局機關內設13個股、室、隊,下設4個基層規範工商所,即城關、宗艾、南燕竹、羊頭崖工商所,共承擔著全縣1162餘戶各類企業、5632戶個體工商戶及各類專業市場的工商行政管理工作。

二、高度重視,積極開展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

近年來,某縣工商行政管理系統高度重視政風行風建設工作,緊密結合工作實際,加強幹部作風建設,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以完善具有工商部門特點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為重點,以解決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為突破,狠抓工商系統的政風行風建設工作,堅持標本兼治,重在治本,懲防並舉,注重預防,加強制度建設,全面落實好政風行風責任制,全面加強對幹部作風紀律教育,增強法紀觀念,進一步推進了全域性的政風行風建設,建設出一支政治過硬、作風過硬、業務過硬和人民群眾信賴的工商行政管理隊伍。

三、規範源頭,把政風行風建設經常化、制度化。

(一)著力加強政風行風責任制的落實。在抓政風行風建設的過程中,我局實行了“一崗雙責”,系統上下年年層層簽訂了《政風行風建設責任書》,形成抓領導、領導抓的工作格局。同時強化了責任追究,把行風建設納入了年終目標責任制考核中,對單位和個人一律實行政風行風建設一票否決,無論是哪個單位或個人影響了政風行風,將追究單位領導和責任人的責任,決不姑息遷就。全域性政風行風建設形成了上下聯動、人人蔘與、整體推進的良好局面。

(二)著力加強影響政風行風體制機制的創新

針對工商部門案、費、證、照是容易發生不正之風的重點環節,我局強化治理。通過不斷總結行風建設中的成功經驗,加大了影響政風行風體制機制的創新力度。積極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將原有的10餘項行政審批專案精減為5項。大力推進分權制約機制,在辦照中實行登記稽核、辦照收費、辦公室蓋章的“三段式”工作程式;在收費中實行“兩公開”制度(公開收費專案、公開收費標準);在辦案中實行“辦、定、審”三分離制度,從源頭上杜絕了收人情費、辦人情案現象。本著便民、高效、降低企業成本的原則,實行一個視窗對外,並精簡審批程式,實行“一審一核”制。

(三)著力打造透明公正的工商形象

我們進一步實行了政務公開,通過某紅盾資訊網、辦事大廳公開欄、政務公開欄對行政許可、行政處罰、消費者投訴、商品質量抽檢結果、執法評議結果和辦事內容、程式、收費依據、標準、廉政守則、禁令要求等全部公佈上牆,做到了全部公開、真正公開,實行了陽光政務,極大地滿足了各類市場主體和廣大群眾的需求。

(四)著力規範執法執收行為

一方面,我局通過全面推行執法崗位責任制、行政處罰核審制、執法評議考核制、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的行政執法“四制”,有效地避免了全系統執法辦案工作中的不作為、濫作為、大案輕處、小案大辦等情況的發生。另一方面,全面落實罰繳分離制度,罰款實行銀行代收,工商執法人員不直接從事收繳工作,主要精力就是放在市場監管上。

(五)著力推進風險點防範管理工作

今年以來,按照上級局的統一部署,我局積極開展了廉政風險點和監管風險點防範管理工作,緊緊圍繞全縣工商幹部行使行政審批權、行政執法權、隊伍管理權來防範在行使職權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廉政風險和監管風險,認真組織查找了全系統的組織領導、行政執法、註冊登記、財務管理等30餘個風險點,進一步加強了風險點制度建設,採取有效措施加強了防範。

四、突出重點,用政風行風建設成果推進工商職能工作的履行。

長期以來,我局堅持用政風行風建設成果推動職能工作的開展,緊貼食品安全、農資市場、消費維權、打假治劣等重點工作不斷開拓創新,收到了預期效果。首先是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監管進一步加強。縣局同各股所簽訂了《食品安全責任狀》,工商所與經營戶簽訂了《食品安全責任書》,落實了片區監管責任制,各所實行了“兩圖一書”、“六查六看”管理模式,實行了劃片分割槽,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到人的網格化精細監管。去年被縣政府評為“服務經濟建設先進單位”、奧運綠色蔬菜供應保障先進單位“稱號。其次是農資市場秩序明顯好轉。深入開展了“紅盾護農”打假保春耕執法行動,確保農民利益不受侵害。第三消費維權工作深入開展。一是認真做好消費維權的宣傳工作。二是組織開展了隆重的“3.15”紀念活動。三是認真做好消費者投訴舉報受理工作,做到有投訴及時受理、及時調解處理。四是加強消費維權網路建設。全縣目前已建有投訴站點223個,12315維權網點已基本覆蓋到全縣各個村、社群、商場超市,方便了全縣消費者投訴。四是打假治劣成效顯著。組織進行了成品油、傢俱、建築鋼筋、農藥、化肥的抽檢,開展了家電、飲水機、電飯鍋、電動工具、燃氣灶、手機等專項檢查。開展了虛假廣告專項整治、流通領域商品質量檢查、商業賄賂治理、家電下鄉市場整治,加大了註冊商標專用權保護力度,查處了傍名牌行為,對食品、危險品、非煤礦山等涉及到安全領域開展了安全生產大檢查,開展了全縣文化市場整治。全縣打擊傳銷工作進一步加強,堅持露頭就打,我縣基本無傳銷活動。五是整治了無照經營,淨化市場主體資格。我局採取了“前期宣傳、自查自糾、查處無照”三步驟的方法,對全縣無照經營行為進行了專項整治。整治中,重點突出,明確目標,對涉及農資、食品、醫藥、建材、電器等影響生活生命健康的、易燃易爆等涉危行業的無照經營行為進行了快查、快處,對服裝等一般經營行業重點進行了教育引導規範。整治行動共出動執法人員520人次,執法車輛100臺/次,檢查各類市場主體8454戶次,查獲無照經營26戶,規範辦照295戶,依法取締17戶,限期整改32戶,登出142戶。

五、增強服務觀念,積極支援某經濟發展

首先是積極採取措施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則,降低准入門檻,努力促進各類市場主體加快發展。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優化服務措施,簡化工作程式,共為富強煤業等24戶企業簡化、快捷地辦理各類手續。實施登記註冊“綠色通道”,為全縣企業、個體工商戶提供優質服務,積極扶持指導下崗職工、復轉軍人、大中專畢業生和因金融危機返鄉農民工從事個體經營,截止目前,共為106名失業人員、殘疾人、返鄉農民工通過綠色通道申辦了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並減免相關費用0.22萬餘元。三是積極服務新農村建設。為促進農村經濟發展,進一步強化宣傳引導,上門向農民認真宣傳《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共向農民發放宣傳資料500餘份,通過放寬准入條件,免費發照,全程引導服務,積極幫扶等措施,從資金、技術、品牌等方面全力幫扶農民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目前全縣共發展和登記養殖、蔬菜、林果、種植、農產品加工等農民專業合作社總數達500多戶。同時立足地方特色產業做好工作,積極發展和培育農村經紀人26餘人,推廣了涉農合同示範文字以促進農民增收。訂單農業金額達2100萬元,經紀業務量1.6億元。四是商標戰略推進工作取得新進展。一是廣泛宣傳,增強商標品牌意識。二是認真開展了“一所一標”工作,宣傳和引導農民經營戶申請註冊商標33餘件,目前全縣已註冊商標達88件。三是積極推動“某豆腐乾”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的註冊工作;四是商標戰略工作穩步推進,繼去年被省局認定4件商標為“山西省著名商標後,又有4件商標被培育為山西省著名商標候選商標;五是加大註冊商標專用權保護力度,查處商標侵權案件多起,罰款萬元以上案件兩起。

六、落實各項措施,狠抓投資環境建設。

一是結合工商實際和縣域經濟實際,認真貫徹落實“省局30條”和“市局45條”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意見精神。二是在某電視臺公開進行了改善發展環境的承諾,認真踐行各項服務承諾。三是在工商視窗推行“三清四通五辦”工作模式和六個一的便民服務措施,開展“三心一滿意”活動。四是進一步創新監管服務方式。我們採取對企業、個體工商戶違反工商行政管理法規的輕微違法行為實行“首違只糾不罰”制度,拒不改正的才依法處理,堅持處罰與宣傳教育相結合的方法,不以罰款為目的,但對那些製售假冒偽劣商品、直接危害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嚴重擾亂市場經濟秩序的違法行為,依法從重從嚴從快予以處理,有效地整頓了市場經濟秩序,消除了不安全隱患,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同時積極推行行政指導,以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再樹工商新形象。在市場主體准入中實施註冊登記事務引導制;在生產經營中規範執行引導制,大力宣傳法律法規,用法律法規宣傳引導,促使市場主體依法守法經營,幫助其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引導,促使市場主體規範經營,規避經營盲區、誤區,引導、促使市場主體審慎經營;在監管執法中實施查處違法疏導制,以宣傳教育、苗頭疏警為主,對輕微違法行為予以告誡規勸,及時消除違法行為;在服務經濟發展中實行維權興企引導。引導市場主體樹立誠信意識、品牌意識、發展意識,促其做大做強,同時引導市場主體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各位領導!各位代表!金盃銀盃不如群眾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的誇獎,我們將在以後的工作中認真吸納各方代表好的意見和建議,爭取把工作做得更好,切實為地方經濟突破發展服務,逐步提升工商系統的形象和威信及群眾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