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二百字讀書筆記(精選10篇)

欄目: 讀書筆記 / 釋出於: / 人氣:1.59W

二百字讀書筆記 篇1

人性是強悍的,人類本身有自己的限度,但正是因為有了老漁夫這樣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限度挑戰,超越它們,這個限度才一次次擴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戰擺在了人類面前。在這個意義上,老漁夫桑地亞哥這樣的英雄,不管他們挑戰限度是成功還是失敗,都是值得我們永遠敬重的。因為,他帶給我們的是人類最為高貴的自信!

二百字讀書筆記(精選10篇)

我懂得了做任何事都要有自信,自信,能讓我們懂的一切。

二百字讀書筆記 篇2

《愛心樹》給我們講述了一個簡短但卻耐人尋味的故事。一棵大樹很愛一個男孩,經常向他提供許多他用的著的東西。而男孩雖然經常接受大樹的奉獻和施捨,但卻根本沒把大樹當一回事。最後大樹被男孩整棵砍倒,只留下一小截樹樁,可是卻沒有絲毫怨言,後來男孩事業無成,僅剩木樁的大樹也依然默默無聞地給男孩當了一個能讓他靜靜坐下來休息的座椅。

我不敢想象,一棵蒼天大樹,他完全可以在男孩吃它的果子,摘它的葉子的時候用力甩動枝葉將男孩甩下來,讓他終身殘疾避免以後被砍倒的事實。再或者是在男孩即將揮動斧頭要砍自己的時候,用枝條重重地抽打他的手,給他以嚴重的教訓,讓他再也不敢打自己的主意。可它沒有,哪怕是在自己作為樹的生命的最後時刻,它依然無怨無悔地給男孩當了座椅。無私地奉獻自己的一切,且毫無怨言,這是一種多麼浩瀚和深沉的大愛啊!

大樹其實就是大自然的代表,而男孩就是貪慾旺盛的人類的代表。起初人類對大自然的奉獻感激不盡,但是隨著時間的流失,便開始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於是開始瘋狂地向大自然索取,面對人類的行為,大自然也是一直忍氣吞聲,默默地接受這一切。可是大自然不同於文中的大樹,它可不會一直忍讓下去,咱們中國有句俗話,雖然淺顯易懂,但是卻以針見血:“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這就是所謂的因果關係,如今人類已經埋下了這個因,那這個果,大自然是遲早要報的了。

看著看著,我又想到父母、朋友、孩子。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上,都不是無牽無掛的,父母給予其生命,老師為其啟智,朋友為其排憂解難。他們都是我們生命中的那棵愛心樹,在我們需要他們的任何時候,都會毫無怨言地幫助我們,支援我們。而我們,尤其是現在的孩子,多像那個男孩,有了快樂獨自享受,一有困難,一有挫折,才會想起他們。

愛心樹給我們展示的並不僅限於對愛的深刻體會,也是這個世界的小小縮影,謝爾大叔肯定也是要告訴我們這一點,人不能一味地索取,也要懂得奉獻,更要懂得報恩。如果人人都像文中的那個男孩,知恩不圖報,一直向自然、向他人索取,那麼這個世界將沒有“愛心”可談!

愛是這個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因為它,我們的世界才更美好。如果沒有它,就算有溫暖的陽光照耀,人們的心也都是冰冷的。所以,讓我們向“愛心樹”學習吧!只有那樣,世界才能更美好!人與人之間才能多一種信任。

二百字讀書筆記 篇3

又這樣過了一個月了,儘管也就那麼的幾節數學史的課,可是,依然讓我聽得津津入味。

認識數學歷史,重溫數學的發展道路。 數學,似乎是一個枯燥的學科,但是,卻是我們生活當中,最為有用的工具之一,它是物理化學生物的搖籃,是政治經濟學的基礎,是市場裡的公平秤,是我們量化自己的必要工

具。數學,就是這麼的一個“工具箱”,前人用萬分的努力汗水,把這個工具弄得更為人性化,更能讓我們好好地使用。《數學史概論》這本書,真的讓我對數學有了更深的認識。 下面,我說說從《數學史概論》這本書,我又學到了什麼。 研究數學發展歷史的學科,是數學的一個分支,也是自然科學史研究下屬的一個重要分支。數學史研究的任務在於,弄清數學發展過程中的基本史實,再現其本來面貌,同時透過這些歷史現象對數學成就、理論體系與發展模式作出科學、合理的解釋、說明與評價,進而探究數學科學發展的規律與文化本質。作為數學史研究的基該方法與手段,常有歷史考證、數理分析、比較研究等方法。可以說,在數學的漫長進化過程中,幾乎沒有發生過徹底推翻前人建築的情況。正是我們不斷地為數學這座高樓添磚加瓦,它才能越立越高,越來越紮實,

我也為可以這樣學習和認識數學而感到滿足!

二百字讀書筆記 篇4

一、行為心理學是開啟學生心門的匙

什麼是心理學?心理學在英文中psychololoy,意思是講述關於靈魂的科學。

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及其發展規律的學科,既研究人類行為和心理活動的科學。其中我最欣賞的是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他也是社會心理學的理論基礎。

馬斯洛認為人的需求包括五種: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的需要。這五個層次要按照次序實現,由低層次向高層次遞進。在這個過程中人的動機更是不可忽視的。那麼動機的種類包括內在的動機和外在動機。如學生為了獲得知識努力讀書時內在動機。外在動機是教師和家長的好評等。

那麼行為心理學在教育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1、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

2、幫助教師更好地瞭解學生

3、認清學生動機,保護學生心理

二、內心感覺影響外在行為

1、喜怒哀樂影響我們的行動;2態度影響行為,行為塑造態度;3、喜歡讓我們產生興趣

三、行之有效的行為心理效應

1、延遲滿足 好處:讓學生學會等待、學會分享、學會抗挫

2、醞釀效應又稱直覺思維,指的是反覆探索一個問題的解決而毫無結果時把問題擱置,過一段時間會找到解決辦法。

3、淬火效應既冷卻效應,類似挫折教育可以使思考更周全,辦法更穩妥。

4、內酬心理告訴我們人要適當地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這樣人會格外快樂,精神狀態就會有極大的提高。適當的獎勵把物質和精神獎勵結合,後者為主,前者為輔不可過濫。

5、熱情效應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自信心

6、情緒正念:情緒需要管理,正念讓人身心愉快。如何讓學生運用呢?學會體察自己的情緒;能適當表達自己的情緒;學會紓解情緒。

四、異常行為背後的行為心理

1、表徵性啟發又稱代表性其啟發,是指人們根據當前資訊或事件與其認為的典型資訊或事件的相似程度進行判斷。所以在教學時候應注意突破經驗思維;拋棄以貌取人;預防情感定式。

2、心理定式

3、拖延心理

4、利己偏差

5、信念固著

6、超限效應

7、鐘擺效應提醒我們在社會中,大多數數學生的思維與行為都是處於一種相對搖擺不定的狀態。

五、行為心理讓我們讀懂學生

作為教師要想真正教育好學生必須要限挖掘學生的內心,只有抓住他們的真實思想,才能夠對症下藥,進而藥到病除。

1、渴望尊重是孩子的內心需求。所以教師應該關愛學生,欣賞學生,包容學生。

2、渴望融入集體。針對孩子這種心理教師應該注意: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幫學生找回自信。

3、好奇心理

4、模仿心理

5、競爭心理的應對措施:樹立競爭觀念;為學生創造競爭的機會;指導學生選擇合適的競爭物件。

6、矛盾心理

行為心理學告訴我們,要深入地洞察一個人的內心,可以從行為的角度去研判分析,因為我們的行為就是我們內心的反映,我們內心的真實感受和想法。這是由人的行為與外界刺激之間建立的規律反應所決定的。通過認真學習這本書,深覺受益良多,爭取在今後工作中活學活用,做一個真正能讀懂學生的好老師。

二百字讀書筆記 篇5

讀完了《根鳥》這本書後,我就覺得根鳥可喜可悲。

喜是在根鳥遇刺種種困難時都能饒幸的躲了過去,悲的是根鳥在米溪住的那一段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歲月裡,根鳥的意志力消磨的一乾二淨,他在鶯店居住的時候,又愛上了賭博,最後經板金一番勸告,又踏上了找紫煙的道路,但是最終沒有找到紫煙,他為自己的失敗而倒在百合花叢中痛苦了一通。

這個故事告訴我,不管是在現實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中,如果一個人沒有了意志力,那麼這個人終究還是失敗的。那麼我們在生活中,在學習上不能遇到一點兒困難,一道難題,就退縮,要有勇敢克服,要勇往直前。

二百字讀書筆記 篇6

每一個人都有自我值得回憶、值得珍惜的完美時光。對於我們來說童年是我最寶貴的收藏,高爾基寫的《童年》這本書來說,童年就應是他的一段悲慘遭遇,一段深情的回憶!

在假期中我看了不少書,對《童年》這本書最感興趣。它向我們藝術地展示了阿廖沙在黑暗社會追求光明的奮鬥歷程,還有十九世紀七十到八十年代的俄國社會風貌。

我讀完《童年》這本書,感受到了高爾基的悲慘遭遇,覺得我們是幸運的一代,因為高爾基3歲的時候,父親病故,母親就帶他回了孃家。可惜外公是個自私而又專橫的小業主,但是資本主義俄國的發展打斷了外公發財的好夢,從此破產以至於貧困潦倒。可憐的母親改嫁之後,生病而死,十一歲的作者被外公殘忍地趕出了家門,到社會上自謀生路……

高爾基真實地描述了自已苦難的童年,我為自我慶幸——沒有出生在那個時代,沒有受到這種苦,自我沒有失去父母……我很幸福,因為我有一段完美的童年。記得有一次,我媽媽向別人買了二十幾張游泳票,中午,媽媽騎自行車送我回去奶奶家吃飯,過了一會兒,媽媽叫我把這十張游泳票給姨媽,我到了姨媽家的時候,我就順手把游泳票給了姨媽,轉眼就跑回奶奶家,忽然,姨媽打電話給媽媽,姨媽說:“怎樣這些游泳票少了這麼多的?”媽媽問了問我,說:“不明白,我女兒說她沒有拿。”姨媽奇怪地問:“這麼此刻才只有五張啊。”媽媽重複地問了我好多遍,媽媽說:“不明白。”媽媽用安慰的對我說:“你有沒有拿到啊?怎樣姨媽說會不見了的?”我哭著說:“我反正沒有拿,你不相信我就算咯。”之後,姨媽打電話對媽媽說是姨丈拿,媽媽之後向我說了對不起,我也說了不用了。我的童年就是這樣充滿了歡樂、充滿了幸福,所以我要珍惜此刻所擁有的一切

看了《童年》這本書,我有很大的啟發,書中告訴我們要執著求知、不怕困難、持之以恆、用心的態度對待學習和生活!

二百字讀書筆記 篇7

1對知識的興趣的第一個源泉,第一顆火星,就在於教師對上課時要講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實所抱的態度。

2讓學生把你所教的學科看做是最感興趣的學科,讓儘量多的少年像嚮往幸福一樣幻想著在你所教的這門學科領域裡有所創造,做到這一點是你應該引以為榮的事。

教師知道的東西要比教學大綱要求的多十倍至二十倍。

3學生應當感到自己的知識、思想、技能是一種榮譽和尊嚴。

4把每一個學生都領進書籍的世界,培養起他們對書的酷愛,使書籍成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這些都取決於教師,取決於書籍在教師本人的精神生活中佔有何種地位。

5如果你的學生感到你的思想正在不斷地豐富著,如果學生深信你今天所講的不是重複昨天講過的話,那麼閱讀就會成為你的學生的精神需要。

6如果教師的智力生活是停滯的、貧乏的,在他身上產生了一種可以稱之為“不尊重思想”的徵兆,那麼這一切就會明顯地在教學教育工作中反映出來。

二百字讀書筆記 篇8

在暑假裡我通讀了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讀完之後感悟頗多。

整部水滸傳,主要是講了在北宋末年,高俅弄權,整個朝廷奸臣當道。是以宋江為首的108位好漢被逼無奈反上梁山。後來受朝廷招安,在出兵征討方臘時死傷過半,最後不幸起義失敗。

小說裡寫了最具反抗精神的李逵、性格剛烈的武松、最講義氣的宋江以及逆來順受最後走上反抗道路的林沖,他們都是受朝廷迫害而走上反抗道路的。宋江每次打仗都用了智多星吳用軍師的計謀,他們才會戰無不勝。再加上梁山泊是個易守難攻的地方,那裡三面環山,一面環水,所以朝廷沒有把他們攻下來過。

梁山泊眾好漢中功夫最厲害的是盧俊義,他被稱為“玉麒麟”,還有“沒羽箭”張清,你別以為他是射箭的,其實他是用石頭打人的,而且百發百中。他們中我最喜歡武松,因為他不但功夫了得而且還赤手空拳打老虎。人們最熟悉的是武松打虎的故事,我從故事裡知道古代的老虎都叫“大蟲”,武松在一個名叫“三碗不過岡”的酒店喝了十八碗酒後,在山上用手打死一隻虎,可想而知他的力氣有多大,有多勇猛。我還知道武松最後在杭州六和塔出家,死後葬於西湖邊,現在在西湖邊你還能看見武松的墓。

我要從這些梁山泊好漢的身上學習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精神,可千萬不要以武力來欺負弱小。

二百字讀書筆記 篇9

假期裡,我閱讀了《國小語文教師》六月刊的《“隨文練筆”研究專輯》,讓我在作文練筆教學這一塊中頓感明朗,讀著讀著,時而倍有同感,時而像被指引導航,時而靈感頓生,讓我對“隨文練筆”教學有了更寬廣的瞭解,更系統的認識。

“隨文練筆”是伴隨著閱讀教學程序,引導學生巧妙利用有關閱讀內容進行的一種“短平快”的寫作訓練。因為隨文練筆選材角度小,內容簡短,貼近實際,緊隨閱讀教學,而且形式多樣,豐富學生的習作色彩,學生負擔少,因而在課堂中是頗受師生歡迎的一項習作訓練。但在實際教學中,隨文練筆設計的隨意性,練筆的時機、方法、難易度把握不當等,往往導致訓練低效甚至無效。如何實施有效的“隨文練筆”策略,是我們當前值得思考和探討的問題。而在文字教學中找準切入點,是隨文練筆練習有效性的重要前提與保證。本人就學習前人的經驗以及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為找準隨文練筆的切入點整理及提出以下幾點看法。

對於選擇隨文練筆的切入點,我們常常會有“水滿汀洲,何處尋芳草”的困惑,其實在備課的時候,我們能夠潛心會文,何愁天涯無芳草呢?

一、拓展文字空白處——與文字角色對話

文字是一個召喚讀者參與的意義空間。文質兼美的文章大都有讓讀者自由想象的空間,只要我們善於挖掘,自有一片與文字交流的空間。如人教版十一冊《草蟲的村落》,課文的許多地方都留下了想象的空間,可以引發學生進一步思考,巧設練筆的空間。如,“它們意味深長地對視良久,然後一齊歡躍地走回洞穴裡去。”“意味深長地對視良久”,這是甲蟲夫妻間愛意的流露,在這深情的對視中,作為與丈夫闊別多時的妻子的你,會與丈夫傾訴些什麼呢?又如,“蜥蜴面前圍攏了一群黑甲蟲,對這龐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它們友好地交流著,好像攀談得很投機似的。”如果你是蜥蜴,看著這群好奇的小甲蟲們,你會如何向它們講述外面的大千世界呢?它們會向你提出那些新奇有趣的問題?在這裡,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生活體驗,讓學生那奇異的想象得到馳騁,加上受到作者文中童心童語的感染,有了作者筆下草蟲的世界這個大環境的渲染,學生練筆的情感被激發了,必然又產生一幕幕生動、有趣的情景。當然學生的語言也得到了有質量的訓練。

二、 豐潤文字空白處——為文字主角代言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而在閱讀教學中適時插入文字“空白”填補,讓孩子們充當故事的主人翁,想他所想,說他所說,填補故事中主人公心理、語言的空白處,在這過程中孩子們直接進入了角色,融入了自己的心情和感受,和主人公的感情融為一體,這樣的練筆是學生和文字的對話,是孩子們純潔的心靈與主人公的融合,這樣的練筆帶動的是孩子們真實的感悟和思考,在思維與情感引發主動積極的情態下,學生所言就會言之有物,言之動情,讓文字生色不少,同時也能更好地深化了文字的主題,達到以讀促寫,以寫促讀的互利效果。

在教學人教版第九冊《地震中的父與子》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想象模擬被壓在廢墟底下的阿曼達在死神面前如何鼓勵同學與死神搏鬥,爭取時間最後獲救的情景,讓學生從身心參與中感受到了阿曼達的了不起,豐富了阿曼達的勇敢堅強的形象。又如人教版第十一冊《老人與海鷗》一文中,“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一群海鷗突然飛來,圍著老人的遺像翻飛盤旋,連聲鳴叫,叫聲和姿態和平時大不一樣,像是發生了什麼大事。”“海鷗們像炸了營似的朝遺像撲過來。它們大聲鳴叫著,翅膀撲得那樣近,我們好不容易才從這片飛動的白色旋渦中脫出身來。”老人生前視海鷗如親人,從他十年如一日般堅持給海鷗餵食中,從他對海鷗一聲聲熟悉而親切的呼喚中,可見他對海鷗的一片深情,然而海鷗們十多天找不到這位與它們相依相隨十多年的老人,它們心中是多麼的焦急、憂慮啊!當它們眼前出現老人的遺像時,它們“翻飛盤旋,連聲鳴叫”,它們當時可能說些什麼呢?當海鷗們意識到人們要把遺像帶走,它們要與老人永別了,“海鷗們像炸了營似的朝遺像撲過來。”它們再一次“大聲鳴叫著”,它們多麼希望再多看老人一眼,希望遺像能多留一會,它們的大聲鳴叫想對老人說什麼?想對人們說什麼?此情此景,海鷗們的傷痛、無奈、焦慮,千言萬語讓學生們流瀉於筆下,人鷗情深的一幕便永遠定格於學生的腦海中。

三、延續文字意猶未盡處——續作者未言之意

有些課文結尾(或中間)的語言嘎然而止,耐人尋味,有一種餘音繚繞之感。這種“餘音”正是作者沒有言盡,情感表達最為強烈、深沉、含蓄的地方。在教學中,我們就可以把這種“餘音”挖掘出來,這些語言的空白賦予了學生廣闊的思維空間和創作的財富。讓學生寫寫作者沒有言盡的話,把課文中情節跳躍的空白處補上,使已經接近尾聲的情節再掀波瀾,使文章內容更具體、完整,也使小讀者能過把小作家的寫作癮。如《小攝影師》一課,課文的結尾讓人覺得意猶未盡,想象的空間比較大:小男孩到底給高爾基照成相了嗎?如果他來,會做些什麼,說些什麼?如果不來,又發生了什麼事呢?在此練練筆,學生興趣盎然,創意無限。又如《凡卡》一文的結尾處餘意未盡,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課文在凡卡熟睡在那甜美的夢中結束了,然而夢總是要醒的,為此,我設計這樣一次練筆:凡卡美夢可以成真嗎?當他醒後會發生什麼事?學生在學習課文的基礎上展開合理想象,延續了故事的情節,道出了沙皇統治下俄國窮苦兒童的悲慘命運。他們有的寫道:“凡卡睡醒以後,他偷偷寫信的事被老闆發現了,結果遭到了一頓毒打,他那虛弱的身體承受不住而死了。”還有的這樣寫道:“凡卡每天翹首期盼爺爺到來,但當時的現實社會是殘酷的,它沒有憐憫這可憐的小孩,凡卡的希望在一天天無了期的等待中撲滅了,凡卡在絕望中飽受老闆的虐待,最終死去。”

四、捕捉文字典型處——實現語言的遷移運用

曾看過一同行說過,“語文的學習說白了,其實就是對課文規範語言的吸納後融會貫通,為我所用。所以,讓語文走在回家的路上,切不可丟棄文字的語言示範作用。”遇到好的文章或精彩、典型的片段,我們就不應該錯失學習和模仿的機會。仿寫可以針對全篇進行,也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片斷練習,可以是句式表達、開頭結尾、過渡照應、總分結構等模仿。仿寫時,首先找準具有鮮明特徵的典型或精彩文段。如《北京的春節》一文中作者列舉了大量老北京過春節的習俗,但全文安排有序,脈絡清晰,銜接緊密,詳略得當,推進自然,是引導學生學習按一定順序,有詳有略的表達方法的典型文章。因此,在學習本文後我馬上指導學生聯絡生活實際,寫一寫家鄉的傳統節日,主要訓練點落實到對文章寫作順序的安排以及內容詳略的處理方法上,結果收到了令人滿意的效果。當然有些文章的精彩片段的仿寫或遷移寫法也不容有失。例如《窮人》一文中對人物心理活動的真實描寫的片段,透過桑娜的心理活動充分展示了窮人寧可吃苦也要幫助別人的美好心靈,尤其段中省略號的連續運用,更能逼真地寫出了桑娜當時時斷時續、忐忑不安的心理。學習本段後,我讓學生結合現實生活中自己遇到過的焦急、憂慮、擔心、害怕的生活情景寫一寫,例如早上睡過頭而遲到了、一個人處於黑暗無助當中、進行比賽前的緊張狀態中等,讓學生在練筆中實現語言遷移的運用,在先扶後放的過程中提高語言表達的能力。

“隨文練筆”的切入點皆於文字中,我們要潛心會文,識于慧眼,找準落點,讓我們的學生妙筆生花。

二百字讀書筆記 篇10

暑假時我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曾經激勵過無數人的教科書,無論你在人生的哪一個階段,都可以去細細品讀。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講述了保爾·柯察金從一個不懂事的少年到成為一個終於革命的布林什維克黨戰士,再到雙目失明卻堅強不屈創作小說的作家,最後終於變成一塊“堅強鋼鐵”的故事。這本小說讚揚了在絕望的命運中仍能堅強不屈,向命運挑戰的精神,揭示了對那些只會作威作福的資本家與社會主義社會的醜陋的不滿,表達了保爾所代表的當時無產階級對壓迫命運的抗爭精神。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於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回首往事,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愧。臨終的時候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獻身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民的解放而鬥爭。”我永遠都不可能忘記書中這段不斷鼓舞我奮勇前進的人生格言。

難道,我們不應該也像這樣嗎?難道,我們不應該也學習他們嗎?難道,我們不應該也和他們一樣嗎?人生這條坎坷彎曲的路上,總會出現一些凶猛的“攔路虎”。可成功的道路註定不會一帆風順。

還記得有人曾經說過“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個問題難道不值得我們深思嗎?讀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好書吧!你必將受益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