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信用社主任的事蹟材料大綱

欄目: 事蹟材料 / 釋出於: / 人氣:1.25W

走在付壠的每個村組,他幾乎都能說出,“某還欠農業貸款多少,某已還清了助學貸款”。在傾心為民服務的同時,信用社自身也拓展了更大的發展空間。據瞭解,付壠鄉信用社已連續15年盈利,並連續10年被評為全縣信用合作系統 目標管理考評第一名。而唐金次本人,至今只有父輩留下的一間舊房,別無家財。

信用社主任的事蹟材料大綱

做了17年“臨時工”的信用社主任

唐金次是土生土長的付壠人,1972年高中畢業後在鄉村做會計。勤勤懇懇地做著帳冊,直到1989年,他的人生出現了一個新的轉折點。當時信用社人手緊缺,需要找個懂得財務工作的人手幫忙,有人想到了唐金次,並把他借到信用社來做季節工。在做季節工期間,他製作的《業務待查、備查冊》得到了上級領導的表揚,並在當時的信用社系統 推廣。因此,他成了付壠信用社一名長期的“臨時工”———被聘為付壠鄉信用社信貸員。雖然是個臨時工,他的業務水平、管理才能得到了普遍認可。1996年,他又被聘任為付壠鄉信用社主任。

雖然當上了“主任”這個官,可唐金次的身份一直還是個臨時工。“臨時工的工資一發就是17年,期間我有過想法,但這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該怎麼把工作做好,該怎樣幫群眾走上富裕路?”唐金次如是說。2003年,他撰寫了一篇題為《淺議財務收支計劃的預測與分析辦法》的論文,在北京精苑文化交流中心舉辦的全國優秀論文評選中獲一等獎,併入選《中國農村信用合作優秀論文集》。2004年3月,北京精苑文化交流中心還給他頒發了“新世紀優秀人才”榮譽獎。

“貸款是用來開創事業的”

“我對唐主任心存感激。”搞客運生意的周超動情地訴說著自己的經歷,“1991年,我高中畢業,家中一貧如洗,還因讀書欠下不少債。當時萌生了跑運輸的想法,於是我就找到信用社想貸款買車。當時做信貸員的唐金次多方瞭解了我的為人及當時的運輸行情,認為搞運輸有風險,但只要肯吃苦還是能賺錢的。後來,他幫我寫了申請。沒多久我就貸到了5000元,買了輛三輪車跑運輸,從此開始了我的運輸夢。”

“在唐主任的幫助下,有很多人從過去的一貧如洗變成了現在的身家百萬。”再說,“唐主任的人品好,送禮不受,吃請不動,他只貸‘信用’款,不貸‘關係’款。”一位吳先生深有感觸地說,“為了不給舅舅貸款,他舅舅還生氣與他斷交了兩年。”

“把貸款給他們,不是讓他們拿去吃喝玩樂的。我們貸出去的每一筆款子都應該發揮資本的效用,要讓貸款人拿它來開創一番事業,從而走上富裕路。”這是唐金次的貸款信條。

一位喜歡貸“人情款”的主任

把錢貸給創業者是為了讓他們奔富路,但有時他也把錢貸給不是創業的人,喜歡貸些“人情”款。2001年6月28日,青黃不接,農民手中無錢。澤峰的父親急匆匆來到信用社申請借款1500元為兒媳住院做手術用。唐金次接過申請(縣醫院證明)後,翻開貸款帳並告訴澤峰,“你結欠舊貸1740元,欠利息780元,按借款人信用等級不能發放新的貸款。”但是,看著澤峰那焦急的神情,他心頭一熱,二話沒說給他辦了1500元“治病”貸款。“話在不言中,貸時無聲勝有聲,年終,澤峰打工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來信用社還清他的全部欠款及利息。”唐金次說,“我嚐到了以‘情’動人,欠款人能主動還款的甜頭,所以我們在下村催收貸款遇到農戶急難時,經常變催收為送貸上門,給困難群眾貸點‘人情’款”。於是乎,付壠鄉的老百姓都稱道,信用社唐主任喜歡貸“人情”款。

遭遇中央電視臺記者暗訪

說到放貸的事,唐金次還向我們透了一個小故事:2004年3月28日到3月31日,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節目的2名記者就“三農”問題在湖口縣付壠鄉暗訪。當時,記者採訪了果農孫雪貴,並讓他擔當事例去信用社貸款。孫雪貴提交了貸款申請,根據信用社的信譽檔案,孫雪貴被定為二級信用農戶,按照規定最多可貸到8000元。次日,唐金次對孫雪貴的果園進行了實地考察,認為符合貸款條件,並於當日發給了孫雪貴8000元貸款。整個暗訪活動,2名記者共走訪了29位農戶,其中只有2人說在信用社貸款有點難。原來,他們一直有欠款沒還清,而其他人多是發自內心的感激。“《經濟半小時》欄目組記者的暗訪讓我經受住了考驗,也給我們以後的工作指明瞭方向”唐金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