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社群服務中心志願者服務事蹟材料

欄目: 事蹟材料 / 釋出於: / 人氣:2.73W

由xx市xx區xx街道辦事處及香港社會福利機構xx輔導會攜手創辦的xx社群服務中心,是1998年5月經xx市民政局註冊登記的社會福利會員單位。近五年來,xx中心實踐“以人為本,服務社群”宗旨,吸收香港義務工作先進經驗,開拓創新,先後組織了青年志願者和長者義工隊伍,開展一系列有特色有創意有實效的志願者活動,在xx街社群建設和社群服務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扶貧濟困、幫老助殘、互助友愛、樹立“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社會新風尚,增進社會穩定和諧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受到民政部、省市區民政部門的充分肯定,被授予“全國百個優秀青年志願者服務集體”、“xx區青年文明號”、“xx區先進集體”等光榮稱號。日本、澳洲、港澳等國內外的社會團體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有關專家學者紛紛到中心考察調研。

社群服務中心志願者服務事蹟材料

一、立足社群 不斷創新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社群的地位日益重要,社群建設被列入街道黨工委和辦事處的重要議事日程。社群建設離不開社群居民和廣大社群志願者的廣泛參與,中心樹立全域性意識和創新意識,明確工作的重點和落腳點應該放在社群,通過廣泛宣傳發動,組織了一支高素質的志願者隊伍,為社群建設服務。

(一)立足街情 創新模式

xx街位於xx市xx老城區,老年人多,孤寡老人、特困殘疾人士多。~年,街總人口約6.5萬,60歲以上老年人約1.1萬人,佔全街總人口16.8%,今年街總人口6.2萬多人,60歲以上老年人達1.7萬人,老年人比例上升到27%,是一個典型的人口老齡化社群。尤其是隨著改革改革深化,許多離退休老人已由“單位人”轉變為“社會人”,對社群照顧的需求越來越大。因此,街道黨工委和辦事處十分重視老齡工作,把它列為社群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作為實踐“xxxx”重要思想的重大舉措來抓緊抓好,投入10萬元,配備6名專職工作人員,與香港xx輔導會合辦xx中心,引進香港的人才、管理、資金和社會工作專業的操守、理論、知識及技能,學習借鑑香港老人服務的豐富經驗,創立x港兩地合辦社群福利事業新模式。通過多姿多彩、多元化的活動,鼓勵長者積極參與群體生活及社群活動,互相幫助,使他們能在一個“關懷的社群”內安渡積極幸福的晚年,促進社會穩定。

(二)以人為本 拓展服務

xx中心在組織老人開展各種豐富多彩活動的同時,更注重引導老人從單純享受社群福利服務向參與社群服務的轉變,即引導老人從服務受益者過渡為服務者,鼓勵老人善用餘暇,發揮個人潛能,力所能及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既服務他人,也使自己晚年生活多姿多彩,為此中心成立了xx市首支長者義工隊。我們還根據實際,以人為本,將參與中心服務的志願者分為長者義工組、青年義工組和香港青年義工組、婦女義工組四個小組,開展全方位的老年人服務。包括社交及康樂服務、家務助理服務、社群教育、長者支援服務,逐步把xx中心建設成我街老年人的精神樂園,構建了一個互相關懷和充滿愛心的社群,逐步實現了“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樂,老有所學,老有所為”,使社群老人活得精彩。

在重點做好老年人服務的同時,我們根據群眾需求,不斷拓展服務,把社群服務、社群衛生、社群治安、社群環境、社群文化納入服務範圍,將服務物件延伸到殘疾、特困、失業人士和全體社群居民,組織志願者長期無償提供精神、文化、體育、醫療、保健、康復等綜合服務。據不完全統計,一年來為弱勢群體提供多項服務和轉介服務30,000多人次,為社群群眾服務達50,000人次共30,000多小時,其中長者義工服務的總時間達11138小時,志願者隊伍成了我街社群建設和社群服務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長青攜手 服務社群

我街在1996年成立xx市首個街道慈善會,併成為中華慈善總會唯一的街道一級團體會員,慈善事業的推行,使扶貧濟困、互助友愛的傳統美德成為感召和支配社群居民自願參與社群公益事業的價值標準和道德準則,也為志願者服務的開展提供道德基礎。中心充分發揮慈善效應,在轄區內大力弘揚創新、實幹、合作和奉獻四種精神,尤其是奉獻精神。在慈善的感召下,越來越多的黨團員、大中小學生、幼兒園小朋友、消防戰士、專業技術人員、私營業主、退休人員、社群居民加入志願者行列,形成一支6000多人的志願者隊伍,常年開展有特色有創意有實效的志願者服務活動。不論寒冬酷暑,不論颳風下雨,閃耀的團徽,飄揚的紅領巾,活躍的銀髮,出現在大街小巷,出現在千家萬戶,出現在最需要他們的地方。他們服務社群,獻身於社群,不圖名利,全心全意為社群居民提供優質服務。

(一)打造品牌 晚霞爭輝

我街長者義工聯隊是xx市首支長者義工隊伍,凡熱心社會公益服務的60歲以上長者均可申請加入,年齡最大94歲,發展至今有211名。中心根據長者的興趣和專長編成7個小組開展特色活動和興趣班組活動。“愛心大使組”服務社群內孤老和殘疾人士;“親善大使組”探訪患病或家庭發生變故會員;“關懷義工組”策劃、排練和表演文娛節目;“xx探射燈”擔當義務記者,採訪中心各項活動、編印中心月刊《會員通訊》;“園丁組”擔任各班組導師、編訂課程和教材,教授各種知識和技能;“樂善組”協助策劃和支援中心各項活動;“萬能組”則負責會員健康檢查、維修中心設施等事務。

長者義工以積極的行動,獨特的服務,獲得社會各界的讚賞,是志願者隊伍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是社群群眾信賴的一個品牌,在志願者服務中凸顯了鮮明的特色。

94歲的長者義工xxx坐著輪椅探訪患病老人,92歲的xxx老人則常常為社群群眾和老人們講授“xxx趣談”,長者xxx堅持幾年上門照顧殘疾且患有嚴重面板病的孤老xxx,退休醫生xxx女士堅持每週3個上午到老人院義診,還有多名長者義工主動協助居委會做好計劃生育、社會治安等宣傳工作。長者空餘時間多,人生閱歷豐富,是寶貴的人力資源。開展長者義工服務,不僅使被服務的長者成為服務的人力資源,改變社會人士認為老年人只是“包袱”的負面態度,而且使老年人認識到自己仍可以學習新鮮知識,發揮潛能,服務他人,奉獻社會。從而提高自尊感,在人生的

最後旅程中不再消極地等待生命終結,而是積極地度過有意義的晚年。

(二)情繫孤老 青年爭先

青年義工組和婦女義工組的志願者對轄內329名孤老和特困老人傾注了無限的感情,冬天送溫暖,夏天送清涼,利用休息時間開展以慰問探訪、精神慰藉、家務助理為主的“一對一”、“一對幾”的結對子上門服務,風雨不改。xx市護士學校的數百名學生堅持利用課餘時間,上門為老人量血壓、測脈搏、搞衛生,護理有病的孤老雖然學生畢業了一屆一屆,但服務從未間斷。區中醫院的團員利用休息時間為老人送醫、送藥,舉辦保健講座。xx酒家團員經常送點心、節日禮品給孤老。街機關團員響應慈善會的號召,帶頭為孤老和特困老人捐款,認養孤老,組織老人遊覽xx市容,參觀城市建設新成就,春節帶老人逛花市。住在外區的熱心人士xxx、xxx一年來堅持騎自行車到我街探訪孤老。在前幾年抗擊“非典”期間,志願者多次上門為孤老講授預防非典知識、清潔消毒家居。志願者還積極參與街道舉辦的“xx長者xx兩岸遊”、“夏日繽紛耆老樂”音樂欣賞會、“愛心耀千禧”認養孤老活動、慈善拍賣和慈善會週年誌慶等大型活動,策劃組織“x港長幼互關懷送暖行動”、“長者趣味運動會”、“美麗人生”——晚妝拍攝展覽,受到老人的歡迎。在舉辦“孤老生日會”時,有一位76歲的特困老人xxx感動得熱淚盈眶,一遍遍地說著“今天是我第一次有這麼多人為我過生日,真開心啊!”

此外青年志願者還教老年人學習英語、電腦、手工等等,值得一提的是,香港青年義工組的義工利用節假日專程到xx為長者提供服務,協助中心推行活動設計,如展覽設計、網頁設計。老年人紛紛感嘆,“想不到現在的青年人這麼能幹、這麼有愛心、這麼細緻!”

(三)恤孤助困 愛心奉獻

中心同時關注社群中的孤兒和特困家庭的子女和邊緣青少年,發動志願者不僅從生活上關心他們,還從精神上關心他們的成長。如街轄內有一名孤兒叫xxx,剛上中學,父母雙亡,唯一能照顧他的爺爺也因病去世,他終日流落街頭。青年義工組獲悉該情況後,多方與其親戚聯絡,安排其表姐與他同住,積極聯絡區財稅局團委資助該孤兒,又專門派出一名志願者幫助他複習功課,令這名孤兒重新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又如對xx社群居委會的孤兒xxx,青年志願者不但關心他的生活起居,節假日還帶他一起上茶樓喝茶聊天,輔導他學習功課,讓他擁有了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樣的生活。再如轄內吸毒人員遺孤xx,其母不知所蹤,爺爺、奶奶不肯供養他,派出所幹警、居委會的志願者無微不至地照顧他一個月,直至xx幼兒園帶他體檢,同意接收其讀學前班,後還多方聯絡送他到一間國小寄宿讀書,星期六、日由志願者探望他,使孤兒不孤,感受到家庭般的溫暖,使他們避免走上邪道。此外與街婦聯、街工會聯合組織街轄內孤兒、特困家庭子女40多人蔘觀xx市新貌,對他們進行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提高他們的公~識。志願者用愛心去與孩子們溝通,得到他們的充分信任。

(四)便民利民 無處不在

在xx地區,哪裡有需要,那裡就有我們的志願者。他們積極參與“創一流服務水平,建文明和諧社群”活動,向失業人員宣傳政策就業政策,提供就業服務;指導殘疾人士進行康復訓練;為社群群眾提供法律諮詢、解答法律疑難,對孤老、特困、殘疾人士減收甚至免收費用法律訴訟;開設“一線通”熱線電話,熱情為轄內居民提供各類便民諮詢服務;組織環保清潔行動,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抗擊“非典”;積極參與晚上治安聯防執勤和清理文化音像市場等行動,為社群建設保駕護航。

三、優化機制 規範服務

實踐中,我們認識到,要使志願者活動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就要不斷增強志願服務號召力、感染力和凝聚力,就必須建立一套良好的執行機制。

一是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在市區民政部門和街道辦事處的指導下,制訂了義工招募制度、義工管理制度、義工服務規則、義工培訓與交流制度、義工獎勵制度等多項制度。中心向社會公開招募義工,根據義工的專長和技能進行分組,並建卡立冊,從而實行系統化、制度化的管理,形成有效的執行機制,增強了志願服務的號召力、感染力和凝聚力,使志願者活動走向經常化、規範化、長期化。

二是切實加強對義工的培訓與交流,提升義工的整體素質。一方面定期舉辦義工培訓班,由香港註冊社工和專業導師授課,在課程中引入遊戲和討論,培養義工與人溝通技巧,訓練他們擔任活動主持,讓他們認識參加義務工作不僅能夠奉獻社會、豐富生活體驗,而且獲得個人學習的機會。從這個意義上說,xx中心成了一所學校,為廣大青少年瞭解社群、服務社群、展示才華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從而吸引轄外的xxxx、xx中學多所學校的學生甚至香港青少年長期到我街服務。

另一方面通過開展對外交流、長青義工交流、長青義工一起活動等形式,開闊義工的視野,發揮長者義工示範作用,促進青年志願者和長者共同提高服務水平。今年1月份,在街道黨工委和辦事處的大力支援下,我們組織長者義工30多位精英赴港交流,受到香港立法會主席範徐麗泰的親切接見,在交流分享會上,長者紛紛表示收益良多,終生難忘。

三是引入激勵機制,推動義務工作發展。中心在強調無償奉獻的同時,實行了義工獎勵制度,每年開展優秀青年志願者、“老有所為”評選活動,激發他們參與志願者服務的積極性。早在1999年8月,中心就推出“金色晚年”義工獎勵計劃,凡服務50小時可獲“銅獎”、服務150小時可獲“銀獎”、服務350小時可獲“金獎”。香港立法會主席範徐麗泰對中心的長者義工服務特別讚賞,在中心三週年誌慶活動中,親自來穗為表現突出的長者頒發榮譽義工證書。

多年來,xx中心青年志願者和長者義工攜手把快樂和歡笑帶給社群,把真情和暖意帶給人們,用真心和愛心共同譜寫出社群志願者服務新篇章,促使尊老愛幼、扶貧濟困、助人為樂的新風尚在富有古老風情的xx街發揚光大。

xx市xx區xx社群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