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農村留守婦女生存發展狀況調研報告

欄目: 調研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2.74W

近年來,隨著我市城鄉一體化程序的不斷推進,農村人口特別是青壯年男勞動力大量外出務工,從而衍生出“留守婦女”這一特殊群體。她們既是家庭農業生產中的主力軍,也是贍養老人、撫育子女的頂樑柱。為全面瞭解我市農村留守婦女現狀,掌握她們在生存發展中面臨的突出問題與迫切需求,市婦聯結合“五訪五助促發展”活動,成立了專題調研組,深入到習家店鎮和土關埡鎮的10個村,通過走訪座談和問卷調查,對農村留守婦女生存發展狀況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農村留守婦女生存發展狀況調研報告

一、基本情況分析

1、從年齡結構看:31-50歲是留守婦女較為集中的年齡段,佔80%以上。

2、從受教育情況看:94.4%的婦女為國中及國中以下文化程度,留守婦女整體受教育水平偏低,且年齡越大,受教育水平越低。

3、從家庭結構看:64.8%的受訪家庭有兩個及兩個以上小孩,且67%的留守婦女與老人共同居住。調查顯示,留守婦女在照顧孩子的同時,還要承擔護理、贍養老人的家庭義務。

4、從收入情況看:57.4%留守婦女的丈夫在外省打工,51.8%的務工收入在1-2萬元之間,有77.8%的家庭主要經濟來源以外出務工收入為主,且87%的婦女表示現在的生活水平比丈夫打工之前有所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需求

(一)主要問題

調查發現,在通過丈夫外出務工提高家庭生活水平的同時,留守婦女這一群體也面臨著勞動強度較大、致富能力偏弱、家教力不從心、精神負擔較重、文化生活單一等突出的問題和困難。

1、勞動強度較大,身體狀況堪憂。在丈夫外出務工期間,74.7%的留守婦女表示家庭勞動力不足,既要從事生產勞動,還要料理家務,更要照顧老人和孩子,基本上一個人要至少照顧三個人,家裡的粗活、重活、忙活幾乎都由自己承擔,勞動強度比較大,55.5%的婦女感到整日忙碌、非常疲憊。24.1%婦女表示長期超負荷體力勞動導致身體不好,主要患有婦科病、肩周炎、關節炎等方面的疾病。

2、綜合素質較低,發展能力偏弱。從受教育情況看,受訪留守婦女國中及以下學歷者佔絕大多數,其文化程度與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不相適應。她們中的絕大多數沒有生產發展技能,只是從事傳統的“體力型”農業生產,基本上“靠天吃飯”,生產效益低。

3、家教力不從心,子女親情缺位。調查發現,大多數留守婦女沒有時間、精力和能力輔導子女功課,對孩子的關注和教育僅僅停留在吃飯穿衣上,缺乏與子女的有效溝通,難以進行正確的心理關懷和家教指導。父親的親情缺位,容易讓孩子心理健康受到影響。

4、精神負擔較重,缺乏安全感。大多數受訪婦女最擔心丈夫的安全問題,其次擔心孩子及家庭財產的安全。同時由於與丈夫基本靠電話交流,談論的內容也主要是涉及孩子、老人,夫妻之間情感交流較少,半數婦女對婚姻狀況表示擔憂。絕大多數受訪者表示精神長期處於繃緊狀態,經常會感到孤單、焦慮和壓抑,缺乏家庭安全感。

5、文化生活單一,思想較為空虛。由於受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所限,文體娛樂場所、設施等資源較為匱乏,留守婦女精神文化生活單一,絕大多數婦女平時靠看電視打發閒暇時間,其次為打麻將,極少數看書讀報或進行健身活動,思想上比較空虛。大多數受訪者對自己的文化娛樂生活表示不滿意且有強烈改變意願。

(二)主要需求

調查表明,當前這些留守婦女最迫切的需求依次是:農業技能培訓、家庭教育指導、衛生健康知識和文體娛樂活動。

1、參加技能培訓,掌握一技之長。七成以上的留守婦女希望通過參加以種養殖方法、病蟲害防治為主的農業技能培訓,提高自身技能。九成婦女表示最容易接受現場講授、示範的科技知識培訓。有82%的婦女很想自己創業,並希望得到技能培訓、市場資訊服務、小額信貸等方面的支援,通過掌握一門技能,獲得更多發展機會。

2、獲得家教指導,提高家教水平。大部分留守婦女希望定期組織家庭教育講座活動,掌握科學的家教知識,提升自己的家教水平,提高對子女的監護能力,使孩子在留守家庭的環境中也能健康成長。

3、普及健康知識,定期開展體檢。半數以上婦女對自己從未參加過體檢、生病一般自己買藥吃的的狀況也表示擔憂,希望村裡能定期開展各類送醫送藥義診活動,普及婦女健康知識和嬰幼兒養護知識,提升保健意識和水平。

4、開展文體活動,提供多項服務。大多數婦女表示因為業餘文體生活單一,導致打麻將、賭博等風氣較為盛行,希望村裡能集中組織文體活動,通過扭秧歌、健身舞等方式豐富她們的業餘生活,舒緩各種緊張情緒和心理壓力。同時還希望開展讀書看報、心理疏導、家教輔導、維權服務等活動。

三、改善留守婦女生存發展狀況的對策建議

留守婦女是新農村建設和農業產業化的主力軍,只有得到全社會各方面的關注和關愛,從“治標”入手,尋求“治本”之策,才能解決她們生存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使這一群體也能共享社會發展成果,營造新農村和諧穩定的發展氛圍。

(一)增強留守婦女生存發展能力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提升留守婦女自身的素質和能力,是推動這一群體加快發展的根本途徑。

1、擴大留守婦女農業實用技術培訓覆蓋面。近年來,為更好地幫助農村婦女提高技能、增收致富,我們大力實施“巾幗科技致富”工程,面向農村婦女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5000餘名農村婦女已從中受益。建議不僅各級婦聯組織要加強對這項工作的重視,農業和科技部門作為主體部門,在農業科技培訓中要進一步提高農村留守婦女的參訓比例,擴大培訓覆蓋面,要根據留守婦女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和現實需求,針對性地開設靈活多樣的培訓課程,使“送科技下鄉”等活動也能使留守婦女受益。

2、加大對留守婦女就業創業能力的培訓力度。在調查中發現,留守婦女除了傳統農業生產外,也有非常強烈的就業創業意願,希望向非農業生產領域的第二、第三產業轉移就業,但囿於自身素質、資訊渠道、專案定位、資金支援等各方面的制約,難以實現新領域的就業創業。一直以來,我們堅持實施“婦女就業創業支援行動”,力圖為廣大婦女搭建更多的就業創業平臺。一是加強就業技能培訓。近年來,我們大力實施“巾幗家政服務培訓工程”,通過舉辦家政服務技能培訓班,向城鎮下崗待業女性和農村失地女性提供全面、系統規範的家政技能培訓,已逐漸形成了特色培訓品牌,深化了女性就業的優勢領域。下一步,我們將針對留守婦女這一群體,拓展培訓外延,探索適合留守婦女的培訓專業,比如農家樂經營技巧、手工藝品編織技能、農村環境保潔等,讓留守婦女既能兼顧家庭,又能更好就業。二是培養創業致富能手。“雙學雙比”活動在廣大農村已蓬勃開展多年,並培育了一大批致富發展女能手。為讓留守婦女中也有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女農民,使她們成為留守婦女中的示範帶頭人,基層婦聯組織要積極協調,依託各類培訓機構舉辦“留守婦女創業培訓班”,通過送教上門、定向培訓的方式,為留守婦女提供創業理念、資訊諮詢、專案定位、政策法規等方面的智力支援和培訓指導,提升她們的創業能力。

(二)拓展留守婦女生存發展途徑

如何在提升留守婦女自身能力的同時,為她們提供更多的發展途徑,發揮她們在農村生產生活中的積極作用,是婦聯組織一直在不斷探索、逐步解決的問題。

1、鼓勵留守婦女加入專業合作組織。近兩年來,我們在抓好“巾幗示範村”建立的同時,鼓勵婦女創辦和領辦專業合作社、專業協會,目前已經通過“婦聯﹢示範戶”的模式,建立了多個“婦字號”示範基地,比如習家店鎮五龍池村成立了以女性為主、種植菸葉的“巾幗創業示範園”,已引導該村100多名婦女增收致富。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完善這些示範基地的功能和拓展服務範圍,引導留守婦女也積極加入,讓她們擺脫“孤軍作戰”的窘境,激發她們幹事創業的熱情和信心。

2、加大對留守婦女的小額信貸傾斜力度。為拓展婦女創業渠道,我們一直把婦女小額擔保財政貼息貸款工作作為促進婦女創業的重要抓手。今年上半年,我們在開展城鄉婦女自主創業狀況調查摸底工作的基礎上,加大了政策宣傳、主動服務力度,深入走訪急需創業資金且有貸款意向的創業女性,全程幫助10名女種養殖戶、女農家樂經營戶、女手工製品經營戶等創業女性辦理貸款相關手續。自XX年此項工作開展以來,我們已幫助100餘名婦女成功申請到創業貸款。在今後的工作中,建議人社、財政、金融等部門加大對留守婦女的政策傾斜力度,開通留守婦女申請貸款綠色通道,提高留守婦女貸款人數比例,從而為更多留守婦女創業提供資金支援。

3、推動留守婦女勞動力就地就近轉移。為推動富餘留守女勞動力轉移,讓其最大限度的實現自身價值,建議各級婦聯組織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爭取政府相關部門的重視和支援,整合資源,加強協作,通過舉辦女性專場招聘會等方式,鼓勵和引導當地落戶企業優先安置農村留守婦女,讓年富力強的留守婦女通過半工半農的方式實現在家門口就業,實現經濟和社會效益的雙贏。在走訪調查中我們瞭解到,土關埡鎮婦聯牽線搭橋,組織留守婦女為當地龍頭茶葉生產企業採摘茶葉,既緩解了企業用工難的問題,又幫助留守婦女在家門口就業,增加了家庭收入。這樣的經驗,值得基層婦聯組織借鑑、學習和推廣。

(三)提升留守婦女生存發展質量

受生活環境、醫療衛生條件限制,加之留守婦女保健知識比較缺乏,其身體、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特別是婦科疾病已成為困擾廣大留守婦女的頭號疾病。身心健康水平能否提升,將很大程度上決定留守婦女的生活質量是否能得到根本改善。

1、繼續提供各類醫療衛生保健服務。我們將繼續大力實施“婦女健康行動”,協調專案實施醫院充分發揮“母親健康快車”作用。各級婦聯組織也要積極協調衛生部門廣泛開展送醫送藥、下鄉義診活動,宣講衛生保健知識,為育齡婦女和孕產婦提供生育健康指導、發放免費藥品、普及嬰幼兒護理常識及各類健康知識,從而形成長效關愛機制。

2、搭建婦科病普查普檢健康平臺。今年,根據省政府XX年“十件實事”的安排部署,丹江口市被列為全省29個農村婦女“兩癌”(宮頸癌和乳腺癌)免費檢查試點縣,將對1.5萬農村婦女進行免費“兩癌”檢查,該專案全面啟動實施以後,全市廣大農村留守婦女將享受到這一惠民政策。對檢查出患病的貧困留守婦女,建議市慈善總會將之納入救助範圍,同時婦聯組織要積極為她們爭取各方面的救助專案。在開展“兩癌”免費檢查的同時,建議醫療衛生部門要利用好這一契機,免費對農村留守婦女進行普通婦科疾病的檢查,或將檢查費用全部納入新農村合作醫療的報銷範圍,切實提高她們的健康水平。

3、開設留守婦女心理健康講堂。針對留守婦女心理壓力過大且長期得不到有效釋放的問題,建議可以開設留守婦女心理健康講堂,由市婦聯牽頭,聘請資深心理專家在全市各鄉鎮為留守婦女巡迴授課,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夫妻感情維繫、家庭鄰里相處、子女家庭教育、心理壓力調節與釋放、自信心樹立等方面的心理健康知識。

(四)提高留守婦女生存發展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調查資料顯示:98%的婦女知道村裡設有婦代會這一基層婦女組織,但有61%的婦女對村婦代會的具體職能和主體活動缺乏關注、瞭解不多。實際上,村級婦代會在團結、帶領、凝聚農村婦女中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要解決目前留守婦女面臨的諸多問題,為她們提供一系列的服務,就必須建設強有力的基層婦女組織,只有充分發揮村級婦代會的引領、服務作用,才能真正在“質”上提高留守婦女的生存發展水平。

1、建立示範“婦女之家”。在以往的工作經驗中我們發現,要開展好農村婦女工作,必須遵循“符合婦女群眾生產生活實際、貼近農村姐妹真實發展需求”的原則,通過健全完善村級婦女組織,以有形“家”的建設與發展撐起無形“家”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才能增強婦女群眾的歸屬感。在工作中,各鄉鎮辦(處、區)婦聯要抓住“基層組織建設年”的有利契機,圍繞產業發展、脫貧奔小康、新農村建設等中心工作,依託功能日益完善的村級黨員群眾服務中心,抓好示範“婦女之家”建立工作,積極探索為婦女、兒童和家庭提供產業指導、家庭教育、文體健身、綜合維權、幫扶救助等“一站式”的服務模式,從而實現村級婦女組織的較快發展。

2、成立留守婦女互助組。因面臨共同的問題和有著相同的訴求,在留守婦女中開展互助活動是一種值得探索的辦法。村婦代會在上一級婦聯的具體指導下,要探索建立留守婦女互幫互助組,從留守婦女中招募一批協調能力強、熱心婦女工作的巾幗志願者隊伍,與留守婦女兒童家庭結成固定的幫扶對子,使她們在生產上互相幫助、在生活上互相關照、在安全上互相守望、在精神上互相扶持。要依託“婦女之家”談心說事室,通過拉家常的形式向留守婦女群眾宣傳《婚姻法》、《婦女權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規,幫助調解家庭矛盾、鄰里糾紛,傾聽婦女群眾心聲,舒緩她們的心理壓力。

3、因地制宜開展各類活動。在走訪中我們注意到,習家店鎮五龍池村婦代會通過“五個結合”,即與“三八”活動相結合、與和諧新村建設相結合、與文明家庭建立相結合、與家庭教育相結合、與關愛女性相結合,組織開展了“巾幗之星”評選、環境整治行動、趣味運動會、幸福家庭評選、家教大課堂、關愛獨雙女戶等一系列活動,得到了廣大婦女群眾的積極參與和廣泛好評。由此可見,村婦代會要發揮作用,必須立足婦女求知、求樂、求美的需求,開展婦女群眾容易接受、樂於參與的各類活動,才是凝聚人心的最有效途徑和載體。

在座談中我們瞭解到,留守婦女在表達自身訴求的同時,也希望政府大力發展地方經濟,就近就地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使自己的丈夫不用背井離鄉去務工,從而減少留守婦女的數量。實際上,城鄉二元體制確實是形成留守婦女現象的主要原因。但作為經濟社會發展歷程中的必然現象,“留守婦女”這一群體在短期內不會消失,並且還將長期存在。根本解決婦女“留守”的現狀,還需要一個過程。但從家庭幸福和農村和諧的角度來說,社會各方面都應積極創造條件,給她們更多的更人性的關懷。我們也將以此次調研為依據,找準服務抓手,努力破解留守婦女生存發展難題,使她們真正共享社會發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