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對銅梁農民致富與城鎮化發展的思考

欄目: 調研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2.95W

在認真學習黨的xx大報告,全面貫徹落實“xxxx”重要思想的過程中,使我想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銅梁農民如何增收、如何致富、如何實現全面小康。為此,提出以下粗淺思考,企望斧正之。 銅梁屬城鄉二元結構的農業大縣,影響農民增收的一個根本原因是農民人均佔有土地資源較少。“一畝地經濟”帶來的就業不充分、經營規模小、成本較高等問題。單位土地產出率和種植業增長的空間都有限,農業的生產週期長,受自然災害和市場波動雙重風險制約,與二、三產業比較效益十分低下,農民致富難。從長遠看,增加農民收入的根本出路在於大量減少農民,走農村城鎮化之路。 推進農村城鎮化的核心在思路。城鎮化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出路。從某種意義上講,人類社會發展的文明史,就是一部頑強地從山地叢林走向平原,從鄉村走向城鎮的演變史。100多年前,恩格斯就說過,250萬人集中倫敦,使每個人的力量增加了100倍,這就是城市效應。發展經濟學家阿瑟•劉易斯指出,勞動力從農村流向城市本身就是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標誌,它從傳統的農業中釋放出來,重新配置到城市工業部門,這即促進了工業化,又促進了城鎮化,還解決了農村失業的問題。 我們往往在思路缺失中的無助、迷茫中的徘徊都告訴我們,開放、超前、切合實際的思路是城鎮化得以成功的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如果我們沒有明確的發展思路,亦步亦趨,缺乏開拓的思維方式和創新能力,城鎮化=空話。思路決定出路,城鎮化是銅梁農民致富的根本出路。 推進農村城鎮化重點在走工業化之路。興工才能強鎮,城鎮的擴張繁榮,必然依靠獨具特色的產業來支撐,沒有產業支撐的城鎮,勢必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人氣不旺,空城一座,所以城鎮化需要工業化來支撐。工業化需要集聚狀態,只有人類活動集中,才會降低工業生產的成本,才會形成聚集效應,因此,城鎮化是工業化的必然產物。離開城鎮化工業化的效率就會降低,離開工業化城鎮化就失去支撐、就失去了發展的動力。目前,我縣的行政區劃佈局不利於農村城鎮化和工業化的發展。應該以縣城為中心,建成區面積在30平方公里以上,人口在30萬以上的具有引導和輻射功能的中等城市。圍繞中心城市應該把三十二個鄉鎮歸併為舊縣、安居、平灘、虎峰、少雲、大廟、蒲侶、西河八個鎮,每個鎮的人口在7萬人左右,城鎮面積在3平方公里以上,城鎮常住人口應在3萬人左右,這樣全縣城鎮人口達到50多萬人,城鎮化率70%左右。 推進農村城鎮化的基礎在增加城市人口。現在城鄉劃分和地域限制的二元戶籍制是一種限制城市發展,歧視農民的不合理政策,讀書、就業、參軍,享受城市待遇等方面剝奪了農民的權利,遲滯農轉非,阻礙二、三產業的發展,使農民失去了奮鬥的希望,使城市失去了擴張的基礎,使二、三產業失去了活力。廢除戶籍二元制早已成為人們的共識。但也有的人擔心,農民進城多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難度大、配套投資多、失業問題、城市治安問題不好解決。一般規律是,城市總是先有人後有工作,工作是人創造出來的,有了人才能有工作,沒有人就一定沒有工作。城市是靠人氣繁榮起來的,開上計程車就會覺得城裡缺人,開了飯館、旅館、商店才體會到城裡人太少。世上從來不是先有城後有人,永遠是先有人後有城。先有車,再堵車,後有路,不堵車誰會去拆房子擴路修路呢?不修路,不搞城市水、電、氣,不修學校醫院,不建銀行、百貨大樓,不蓋居民樓又那來的城市呢?所以人是城市發展的基礎,誰吸引的人口越多,誰的城市化步伐就越快。建議有關方面儘快組織力量研究戶籍制度改革,出臺政策引進大批人口,給他們政治、經濟、就業、讀書、當兵、醫療保障、養老保險等與城市居民同等待遇。允許農民以地或勞動所創造的價值來交換城市住房,鼓勵農民在政府主導下參與城市建設。在19世紀上半期的美國農民白手起家,並沒有資本,確把空地迅速建成了城市。我縣條件比那時候的美國好很多,如果有相應的城市規劃和統一的環境標準,加上縣裡有計劃的建設工業園區,農業產業園區,並對基礎設施給予一定的投入,農民就會進入小城鎮從事二、三產業。70%的農民進城從事二、三產業,把70%的農業資源留給30%以下的農民,城裡人賺了錢反哺於農業,農業要為城裡人提供大量的工業加工原料和生活必需品。這樣一個城鄉雙贏的良性發展格局,就是農民增收的發展方向。 推進農村城鎮化的關鍵是產業帶動。工業小區、農業特色園區的發展,將使大量的工業企業、製造業、農產品加工業、農業的龍頭企業進入園區,這些都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大批的農民就會進入工廠、企業做工,為了做工方便就會在附近買房,子女就要求在這裡讀書。大量的農村專業市場就會湧現,成為工業品、農產品、生活資料、生產物資的集散地,交通運輸、包裝、倉儲、保鮮業就應運而生。商業、飲食服務業、金融業與房地產業就會迅速發展,從而形成具有較大規模的“農民城”。農民進城通過學技術、學文化、學文明,逐漸成為新市民,這一程序就是加快農村工業化、農業產業化與城市化同步發展的程序。所以我縣農村工作的重點應放在抓好八個鄉鎮的工業園區建設、農業園區建設、商貿園區建設、文化體育園區建設,把當地的幼兒班、國小、國中學校建在園區,讓園區成為小城鎮發展的支撐,讓小城鎮成為當地農村經濟發展的平臺,逐步實現農業工業化、農村城鎮化、城鄉一體化的全面小康社會。

對銅梁農民致富與城鎮化發展的思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