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保護聽力的措施

欄目: 整改措施 / 釋出於: / 人氣:1.99W

聽力是指啟動聽覺器官,接收語音資訊的一種能力。其能力運用的有效性一般取決於傾聽是否專心。此外,聽力還是英語考試的一項,考察考生對該語言的聽話能力。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資料,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保護聽力的措施

保護聽力措施

1、戒除掏耳朵的習慣

掏耳可引起耳道和鼓膜損傷,有時還會併發感染,使聽力下降。

2、洗頭、洗澡時防止水流入耳內

因為面板和鼓膜在水中浸泡,加上耵聹(即常說的耳蠶、耳屎)的刺激,容易引起外耳炎。若原來有鼓膜穿孔者,水入耳內可引起中耳炎復發。

3、夏季游泳前需作體格檢查

有外耳道炎、中耳炎、外耳道耵聹栓塞、鼓膜穿孔等疾病者,必須在矯治之後才宜游泳。

4、耳廓外傷、凍瘡時要嚴格防止感染

特別是綠膿桿菌感染,因為此細菌可引起耳廓軟骨膜炎、軟骨壞死,最終導致耳廓畸形(菜花樣耳)。

5、遠離噪音和爆炸現場

例如放爆竹,因為較大的噪音可引起噪音性耳聾,而爆炸聲會造

成爆震性耳聾。

6、遠離菸酒和耳毒性藥物

如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等,因為它們對聽神經有毒害作用。

7、避免打擊頭部

更不可掌擊耳部,擊打頭部可併發聽力損害,而掌擊耳部可引起鼓膜破裂,生活中,因外力打擊而造成耳朵功能受損的情況屢見不鮮。

8、擤鼻涕時要掌握正確的擤鼻方法

應左右鼻腔一個一個地擤,切勿將左右鼻孔同時捏閉擤鼻,因為鼻腔後部與中耳腔有一管腔(咽鼓管)相通,擤鼻不當可將鼻腔分泌物驅入中耳腔,引起中耳炎。

9、是否適合坐飛機

有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礙者,不宜乘飛機旅行,否則可能引起航空性中耳炎,出現耳痛、鼓膜充血、中耳積液,甚至聽力下降。10、 謹防其他疾病

全身系統性疾病引起耳聾者,臨床上首推高血壓與動脈硬化,腎病、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低下等也可引起,故對有這些病的患者應監護其聽力。

11、定期檢測聽力

老年性耳聾是人類機體老化過程在聽覺器官的表現,出現的年齡與發展速度因人而異,其與遺傳及整個生命過程中所經歷的各種有害因素(包括疾病)有關。所以,老年人應定期檢測聽力。

對新生兒應常規進行聽力篩查,發現有聽力障礙時應及早干預治療。

聽力的重要性

首先強調一點,在英語學習中,反覆強調的四項基本技能是“聽”、“說”、“讀”和“寫”。而在這四者中,“聽”是排在第一位的,由此可見聽力的重要性非同一般。

據統計,人們在語言交際中45%的時間用於聽,說佔30%,讀佔16%,寫佔9%。因而要想學好一門外語,不僅要進行閱讀和寫作能力的訓練,更要重視聽說能力的培養。 現在,在國小階段、國中階段、高中階段以及大學階段對聽力教學越來越關注和重視,人們對其重要性的認識也進一步加深。 經過認真的分析研究,我們發現造成學生英語聽力普遍差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1、 缺乏活生生的語言環境,由於受地理位置、周圍環境、學校教學條件、家長文化素質等綜合因素的限制。 2、 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嘴勤、手勤、腦勤”是學好英語的關鍵。而大量的事實證明:大多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能很好地使手、嘴、腦協調使用。 3、 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比如:課前不預習,教師要講什麼,心裡沒譜;課上聽講,雖然專心,但不善於思考,不認真記筆記;課後缺乏及時複習鞏固。久而久之,這些學生就很難跟上教師的講課速度,甚至什麼也聽不懂。

最容易衡量你英語的進步是你講英語的能力。實際上人類的本性是,我們多數人更願意聽,而不願意說。而我們自己的思想、觀念和經驗在講話時是有約束力的。然而,正如《道德經》所說:“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換句話說,“聽”,而不是“說”,是學習的根源,也是智慧的源泉。這對學習英語和其他任何學習形式來講,都是正確的。這有以下充足的理由:

1.當我們講一種語言的時候,我們可控制講話。我們以自己選擇的語速,使用我們感到舒適的詞彙和結構。但當我們聽的時候,我們就沒法控制,我們會受講話者的擺佈。他們以他們的語速講話(對我們來講可能語速太快),使用他們選擇的語言(許多我們不懂)。這就是為什麼“聽”比“說”更有挑戰的技能,需要更多的實踐。

2.漢語和英語有巨大的差別,很難想象如何用英語講你從沒聽過的事情。如果只是將漢語的諺語或短語直譯成英語,你的英語對話者肯定會感到迷惑不解。因此,你需要先聽講英語的人是怎樣講的,基於此,才能保證你說的英語是正確的。

3.最後,如果你理解別人講話的大多部分內容,你將是一個非常成功和受歡迎的對話者。如果你同一個人講漢語,他只是說:“聽不懂”、“再說一遍”,你還能在這樣的對話中體驗多少樂趣呢?

這就是為什麼我總是對學英語的人建議:聽,聽,聽。利用國內優秀的英語廣播和電視節目,看英語原聲電影(當然,觀看有英文字幕的)。這是幫助學習者打下牢固聽力基礎的較好方法,並建立語言溝通能力的自信心。

這樣,當你聽別人大段地講英語,但又言之無物,你就可以引用《道德經》中那一句有用的話,使自己處於有利的地位,“He who knows does not speak;he who speaks does not know”。 心理學測試表明,人們通過視聽覺所獲取的知識佔全部知識的80%以上。聽的能力在英語四項能力(聽、說、讀、寫)中也是排在首位,只有聽準、聽清楚、聽明白即聽懂了,才能模仿得準、模仿得清楚,才能說得準確、清楚明白、說得好。因此從“聽”開始不僅符合教學規律,也符合語言學習規律。對於缺少英語語言環境的大多數中國國小生來說,聽,是他們獲取英語知識和純正優美的語音語調的唯一途徑。也只有具備了一定的聽力,才能聽清、聽懂別人說的英語,才能使學生有信心去說,與別人用英語進行交際,才能保證英語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如果學生不敢開口或說不好,往往都是由於沒有聽好、沒聽準,沒聽懂。或者雖然當時聽準了,但沒有及時鞏固,後來又忘了。

因此,在整個國小英語教學階段,教師每節課都要儘可能地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要儘量幫助學生先聽好,多聽多練,充分發揮國小生的聽覺敏銳、辨音能力強的特點,集中精力訓練聽,讓學生在充足的“聽”的語言量中學習英語。 那麼如何去訓練這極為重要的聽力呢?筆者認為有以下方面:a 一、營造和諧氛圍,擴大聽的渠道 傳統教學中聽的活動一般侷限在以句型、對話為中心的教學中,著重於語言形式的聽辨和記憶,資訊的輸入量明顯不足。而平時做的聽力技巧專項訓練,多是測試性題目,目的性太強,做得多了,很容易引起學生的疲倦、排斥、甚至反感,從而失去對聽力的興趣。現代語言教學理論認為,充分的、以理解內容為目的的語言輸入是形成交際性聽力,乃至決定整個語言學習成功的關鍵。

在課堂上,教師應該堅持儘可能地用英語教學,包括問候、課堂用語、評價、佈置作業,並且也要求學生努力在課堂上儘可能說英語,不要擔心學生做不好,事實證明,用不了多長時間,學生完全能聽懂你的指令、要求,甚至還能學會你的一些用語。比如,對於那些剛開始接觸英語課的學生來說,教師應該把常用的課堂用語說一句英語,重複一遍漢語,讓其慢慢適應,如Hello, boys and girls. 同學們好!Good morning/ afternoon, boys and girls. 早上/下午好,同學們!Is everyone here? 都到齊了嗎?Who's absent? 誰缺席?What day is it today? 今天星期幾?等等。有的話可以藉助表情、姿勢、動作、手勢幫助學生聽懂,如Sit down, please. 請坐。用雙手,手心向下襬動示意,表示讓坐下,或教師自己以起立、坐下的動作表示,邊說邊做便可清楚。用左手手心朝下,右手直立於左手心下,示意學生停止說話,邊說Stop talking, please. 或雙脣緊閉用右食指豎立雙脣前,也可示意“停止說話或別說話”。如果雙脣翹起,用食指豎脣前作發噓聲則可表示 Be quiet, please.“請安靜”的意思等,另外如Come here. Go back to your seat, please. Turn to Page…. Think it over. 等都可用表情、動作或手勢表明意思。只要教師堅持每堂課都用,經常說,反覆做,學生會慢慢習慣形成自然的反應,如老師一說Practice the dialogue. 用兩手指一示意說In pairs, please. 學生馬上就會意,兩人一組練習起來。長此以往形成習慣,師生配合越來越默契,教師可以不斷提高自己的口語熟練程度,學生可以逐步養成聽英語並用英語思維的習慣,不斷提高聽的能力,收到教學相長的良好效果。又如:在上課剛開始5分鐘內,規定為“Free talk”自由對話時間,可安排師生對話,或同學間問答,對於表現出色的給予適當的評價和鼓勵。這種訓練形式靈活多變,而且不受課本限制,內容豐富,對學生來說是一種新的挑戰。問答中,學生的情緒是緊張而興奮的,能使他們迅速進入英語角色,沉浸在濃厚的英語氛圍中。如果能堅持這樣練習,並且不斷提高要求,由教師參與慢慢變為學生的自主對話,不出一年半載,學生能自編自導自演自評,還樂此不疲,遇到不會表達的語句,也會主動地來請你。

一邊是繪聲繪色地表演,鍛鍊了自己的口語能力,一邊是繞有興致地欣賞,練習了自己的聽力。既複習了舊知識,又活躍了課堂氣氛,可謂一舉多得。 課外,教師了應該鼓勵學生積極地利用一切機會用英語會話,鼓勵收聽、收看一些少兒英語節目,以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提高自身的聽力水平。 二、創設情景,激發聽的慾望 國小英語聽力的培養宜視聽結合,培養利用情景獲取資訊的能力。這裡的視聽結合是指利用實物、圖片、簡筆畫,教師的動作、表情、投影等直觀手段來創設情境,模擬情景。只有這樣,才有利於提高理解和強化刺激,加深記憶。而不是邊看文字材料邊聽,因為這種視聽結合會助長聽覺對書面文字的依賴,也不符合聽的真實性。 比如,在教授新知識點時,應遵循由聽----說----讀----寫的規律。

首先應強調合書靜聽,不見文字,在一些情景(如課文圖片)提示下,獨立地聽懂內容,再Open your book.檢查你的聽力效果如何。在教授一些新單詞時,教師可以不直接告訴其發音、詞義,而把它放在一些問答裡,或一些短小的句子裡介紹。如教“egg”教師可先“自言自語”:What’s this? It’s an egg. Is this your egg? Yes, it’s my egg. My egg is big. ……然後提問What’s this in English? 要求學生回答。學生可以脫口而出,而且因為是“聽”來的,感到特別有新鮮感,記得也特別牢。也可以在教單詞前,要求學生先聽2~3遍,並且看準教師的口形後再跟讀。那麼學生的讀音準確度就有所提高,同時教師要注意正音,如讀[neim]這個單詞,只聽而不注意口形,許多學生會發成[nein]。此外,多列出例子或練習題,讓學生去辨別,可以是以讀音為主,亦可以是出幾個單詞讓學生聽出已給出的詞或畫,如goat、coat、boat,先給圖goat,教師讀,讓學生聽後,根據讀音選出第幾個單詞是該單詞的讀音這樣既適合學生年齡習慣,又可以鞏固知識。總之,通過創設一定的情景來呈現對話內容,既真實又生動,對學生理解和掌握對話有很大的幫助。在新授完一篇課文後,可要求學生來對它進行分角色表演,或者讓他們自己發揮,根據情節需要,組成一段新的對話,並由表演者提出一些問題,要求觀看的學生聽後來回答。這樣,帶著目的聽,充分調動了他們聽的興趣,有效提高了聽力的效率。

三、教授一定方法,提高聽力水平聽力。 作為一種直接聽取資訊的能力,在語文教學中是自然形成的,而在英語,作為我們的第二語言的教學中則需專門培養。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給學生一定的聽力技能和技巧,還是很有必要的。一般有以下幾方面: 1、識別技能,即識別語音、詞彙、語法、語義等知識的技能。例如能辨別出聽力材料中多數單詞的詞義,組合成的片語意義;同單詞在此處的具體義項;能聽懂對話裡一些明顯的連讀、典型句型等。 2、預測能力,即對將聽材料的語句成分的預料和內容情節的期盼和估計,以及根據上下文對熟悉或者沒聽清部分進行猜測,也就是根據所聽材料進行推理、判斷,得出結論的能力。比如,教完Shopping這個單元后,做聽力練習,可先讓學生預測一下,會有哪些方面的內容或問題,學生很容易想到會有Time, Who, How much, How about等方面的問題,如果聽的過程中沒聽清買了什麼,可鼓勵學生根據下文的有關句子“How about this blue one?” “How much is the blouse?”……推理判斷出買了一件藍襯衫。預測能力的培養,對剛接觸英語的國小生特別重要。 聽說讀寫是英語的四項基本技能,在國小階段,特別是在學習英語的起始階段,教師從“聽”入手,注重培養良好的聽的習慣,創設豐富多彩、形式活潑的語言的情境,對提高學生的素質和學習英語的興趣、改革課堂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都有著極大的作用。 但是,面對新的教育形勢,新的課程標準和新的教材,還需要我們英語教師不斷地努力,適應新的教學要求,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培養出更多更好的英語人才。

聽是人們言語交際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英語學習的重要途徑之一。通過聽覺領悟語言是一個複雜的過程 ,它包括接受資訊、識別、判斷和理解聲音訊號等幾個層次的心理活動。人們接受資訊後,通過大腦來識別和 理解每個聲音訊號的意義,然後作出適當的反饋。反饋的快慢、判斷的正確與否,同一個人的識別和理解能力 及個人的知識、經驗都有著密切的聯絡。然而,在實際學習中,由於聽者往往難以甚至無法控制所聽材料的語 速、言語的清晰度以及說話者的表達特點,要做到在有限的時間內準確地理解並掌握說話人的意思是一項具有相當難度的學習任務。 初學者要真正掌握一門外語,必須儘快提高自己的聽力水平。只有聽得正確,才能讀得流暢,說得流利。 語言首先是有聲的,口語能體現言語的交際功能。在言語交際過程中由於有語調、節奏、重音等手段,交際雙 方能更好地交流思想。學習語言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目的就是同活生生的人進行交際。而聽力水平的高低與聽的 方法和熟練程度直接有關。

Tags: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