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保護溼地的措施

欄目: 整改措施 / 釋出於: / 人氣:1.52W

溼地被稱為“地球之腎”,它具有強大的淨化汙水能力,溼地是自然環境中自淨能力最強的生態系統之一,同森林相比,它是同等地域森林淨化能力的1.5倍。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資料,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保護溼地的措施

保護溼地的措施

1 法律手段

法律是最有力最強制的措施,溼地治理也應做到有法可依,為了防止我國溼地生態環境繼續惡化,溼地立法刻不容緩,通過有關法律程式,如民事、刑事等等來進行溼地保護,加快溼地保護方面立法步伐。

2 行政手段

制定有關行政部門的溼地保護政策,在溼地生態管理中要建立和完善科學的溼地監控和功能評價體系,對已有的溼地進行長年的追蹤測定和調控,並且強制執行溼地保護政策,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3 溼地汙染要防治、治理統籌兼顧

溼地管理要貫徹執行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原則。溼地汙染主要來自工農業的生產和城市居民生活中的汙水和廢棄物的排放,要嚴格加強對城市排汙場所的管理。嚴禁在溼地附近進行大型農業生產、建設重汙染工業園,已建的工業基地要強行遷走。對已經汙染的溼地,通過一些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對退化或者消失的城市溼地進行修復或者重建,逐步恢復溼地受干擾前的結構、功能及相關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特性.最終達到城市溼地生態系統的自我維持狀態。嚴格做到治理和防治統籌兼顧。

4 技術手段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學習、開發先進的溼地汙染治理技術,做到高效治理,低成本治理。貫徹執行溼地生態系統可持續性研究,運用可持續性發展的理論來解決溼地結構可持續性、功能可持續性等方面的科學問題。

5 宣傳教育方面

實施溼地保護教育,普及溼地知識,樹立全民環保意識,充分利用新聞媒體,計算機網路,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全民素質。讓更多群眾參加到溼地保護中來。

我國的溼地保護措施雖然很全面,但是一些細小的因素也不能忽略,不然還是會影響到溼地的安全的。我國溼地破壞主要是在持續大量開墾和不合理開發溼地,使自然溼地面積急劇減少。溼地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與水環境惡化,盲目排乾溼地、過度取水調水、排汙等,導致溼地功能退化甚至喪失。掠奪性開發利用溼地野生生物資源,引起溼地生物多樣性衰退加速。要想徹底的做到溼地不受破壞是難上加難的。我們只有提高了人們的素質,讓每個人都意識到溼地對我的的生活我們的棲息地是多麼的重要,從根本上解決人們對溼地的破壞,要開發出新資源來替代溼地裡的資源,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要做到這步還要很長的時間,還需要很長的時間來發展,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才能做到減少破壞。從而得到更完善的保護。並且要更健全法律法規,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我國溼地目前存在的問題

我國人多地少,對耕地和糧食的巨大需求迫使人們對溼地排水造田、圍湖造田,使溼地面積不斷減少,同時人們無節制地向江湖溼地排放廢汙水,使溼地生態和服務功能退化,溼地保護面臨嚴峻形勢,主要問題有:

1.溼地面積減少、功能衰退:由於人口的快速增長和經濟的發展,溼地被開墾為農田或作其它用途,圍埂造田、興建碼頭,溼地植被被破壞,生態功能衰退,魚類等水生生物喪失了棲息生存的空間與繁衍的場所,溼地自身的生態功能也在不斷衰退。

2. 生物多樣性受損:對溼地的不合理開發利用導致溼地日益減少,功能和效益下降;捕獲、狩獵、砍伐、採挖等過量獲取溼地生物資源,造成了溼地生物多樣性逐漸喪失;其生態功能也嚴重受損。表現在魚類種類日趨單一,種群結構低齡化、小型化。

3.汙染加劇、環境惡化:溼地被肆意侵佔,並常成為沿江建築垃圾、工業廢水、生活汙水的排洩區和承洩地,汙染在不斷加劇、環境在不斷惡化。長期承洩工農業廢水、生活汙水,導致溼地水體汙染,生態系統富營養化現象嚴重,危及溼地生物的生存環境。中國溼地汙染日趨嚴重,已經有三分之二的湖泊受到不同

程度的高營養化汙染危害,僅長江水系每年承載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汙水就達一百二十多億噸。

4. 溼地保護區域結構與佈局不合理,我國溼地總面積約佔全世界的13%左右,但是我國溼地類自然保護區的數量,遠遠低於發達國家的數量,也低於世界的平均水平,而且保護的重點僅限於狹義的湖泊沼澤溼地,沒有將與湖密切聯絡河流水系溼地作為保護的重點。

5. 溼地作為公共資源,其產權和邊界不清,各地區各部門及利益相關者都以不同方式向溼地索取資源或效益,缺乏科學的公共資源管理的體制和機制。

溼地的含義

狹義:一般被認為是陸地與水域之間的過渡地帶。

廣義:則被定義為“包括沼澤、灘塗、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淺海區、河流、湖泊、水庫、稻田等”。

《溼地公約》中指不問其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暫時性的沼澤地、溼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帶,帶有或靜止或流動、或為淡水、半鹹水或鹹水水體,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 米的水域。同時還包括河流、湖泊、水庫、稻田以及退潮時水源不超過6 米的沿岸帶水區。

溼地的生態功能

1.對生態環境的調節作用

地是地球上淡水的主要儲存庫,人類生產和生活用水除少數來自地下水源外,絕大多數來源於溼地,同時溼地還是補充地下水的主要來源,但更重要的是溼地具有調節徑流、控制洪水的生態功能,對區域防洪,抗旱和減災,維持區域水平衡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加溼地中的沼澤,由於土壤結構的特殊性,具有很強的蓄水性和透水性,被稱為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綿”。我國降水的季節分配和年度分配不均勻,但通過天然和人工溼地的調節,在豐水期將降雨、河流過多的水量儲存起來,不僅可以避免發生洪水災害,同時又能保證在缺水期人民生活和工農業生產有穩定的水源供給。

2.對環境汙染的調控作用

溼地被稱為“地球之腎”,它具有強大的淨化汙水能力,溼地是自然環境中自淨能力最強的生態系統之一,同森林相比,它是同等地域森林淨化能力的1.5倍。溼地水流速度緩慢。有利於沉積物沉降;在溼地中生長、生活著多種多樣的植物、微生物和細菌。生活和生產汙水排入溼地後,通過溼地生物地球化學過程的轉換,水中汙染物可被儲存、沉積、分解或轉化,使汙染物消失或濃度降低。據估算,在溼地水生植物體內富集的重金屬濃度比水中濃度高出10萬倍以上,水葫蓮、香蒲和蘆葦都能有效吸收水中有毒物質,併成功地用來處理含有毒物質的汙水。

3、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作用

我國的溼地生境型別眾多,其間生長和生活著多種多樣的生物,並且有很多物種是中國所特有的,具有重大的科研價值和經濟價值。在亞洲 57種瀕危鳥類中,中國溼地內就有31種,佔54%;全世界雁鴨類有166種,中國溼地就有50種,佔35%;全世界鶴類有15種,中國記錄到的就有9種。此外,還有許多是屬於跨國遷徙的鳥類,中國位於澳大利亞-東亞,印度-中亞遷徙水禽飛行路線中,每年有200種、數百萬只遷徙水禽在中國溼地中停歇和繁殖,有的溼地是世界某些鳥類惟一的越冬或遷徙的必經之地,如:在鄱陽湖越冬的白鶴佔世界總數的95%以上,白枕鶴佔世界60%、天鵝佔世界50%。

4.溼地具有極高的生物生產力

調查表明溼地生態系統每年平均生產蛋白質 9g/,是陸生生態系統的3.5。溼地為我們帶來豐富的動植物產品,如水稻、藕、菱、芡、藻類、蘆葦、蝦、貝、魚類等。我國蘆葦面積達八337萬 ,據調查蘆葦群落初級生產力平均為 141.5kg/。溼地中藥用植物有200餘種,含有葡萄糖、糖苷、鞣質、生物鹼、乙醚油和其它生物活性物質。中國有溼地陸棲動物500餘種,其中許多是經濟動物。

Tags: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