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演講稿 > 發言稿

經濟開發區工作會議講話(精選8篇)

欄目: 發言稿 / 釋出於: / 人氣:3.03W

經濟開發區工作會議講話 篇1

一、回顧“”,經開區夯實了跨越式發展的基礎

經濟開發區工作會議講話(精選8篇)

“”,是經開區建區以來發展最快的五年。,預計全區生產總值完成68億元,是的3倍,年均增長20.6%;工業總產值完成130億元,是的3.8倍,年均增長2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28億元,是的2.9倍,年均增長2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93.5億元,是的3.2倍,年均增長26%;實際利用外資2.8億美元,是的8倍,年均增長51.8%;進出口總額5.3億美元,是的9.8倍,年均增長60.8%。

“”,是經開區專案引進取得重大突破的五年。全區累計引進超億元以上工業專案62個,總投資423億,是“十五”期間全部專案投資的9倍,結束了經開區沒有重大工業專案的歷史。出口加工區富士康專案30天內建成投產,創造了被稱為奇蹟的“鄭州速度”。經開區專案建設呈現出“正在集聚、正在開工、正在建設、正在跨越”的良好態勢。

“”,是經開區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五年。工業主體地位進一步凸顯,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由的不足60家增加到的102家,規模以上工業利潤是的23倍。八大園區建設全面啟動,汽車及零部件、裝備製造、食品加工、電子資訊、現代物流五大主導產業基本形成。

“”,是經開區實際利用外資最好的五年。出口加工區疊加保稅物流功能,進出口額在中部6省出口加工區中連續五年位居第一。河南保稅物流中心順利通過國家四部委封關驗收,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建成投運,從真正意義上結束了河南沒有進出口港口碼頭的時代。

“”,是經開區科技創新實力不斷增強的五年。全區研發投入累計達到10.8億元,佔gdp的比重達到5%;累計申報各類科技資金專案550個,實際到位資金1.5億元;累計申報專利總數1099項,授權專利680項,榮獲河南省智慧財產權優勢區域稱號,被確定為省創新型產業集聚區(試點)。

“”,是經開區城市功能日益完善的五年。大力實施“四大工程”(暢通工程、綠化工程、美化工程、亮化工程),累計完成基礎設施投資44.7億元,建成道路110餘公里,綠化覆蓋率達36.3%,建成區面積從10平方公里擴大至30平方公里。

“”,是經開區人民群眾得到實惠最多的五年。五年累計完成社會事業和民生方面的投入4.1億元,是“十五”期間投入的近20倍,佔財政總支出的比重由的4.8%上升至的15.8%。

“”,是經開區黨的建設取得新成效的五年。紮實開展一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大力推進學習型機關建設;建立健全選人用人機制;積極開展非公黨建“兩帶一爭”活動,成立了區企業黨工委;大力實施“強基工程”,全面推進“4+2”工作法,基層黨建活力進一步增強;切實加強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注重抓教育、抓源頭,促進了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的進一步好轉。

五年的成績來之不易,積累的經驗彌足珍貴。實踐啟示我們:

必須堅持解放思想不停步。開發區的建設和發展,本身就是一部不斷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的生動史。五年來,面對經開區工業總量偏小、基礎設施薄弱、發展空間受限等諸多現實,我們不埋怨、不爭論,果敢地衝破傳統思維的禁錮和舊體制的束縛。無論是“工業立區、科技興區”戰略的確立,還是“八大超百億產業園區”的提出,無論是首開全省異地購買土地指標的先河,還是審批制度的改革、辦事程式的突破,無不體現著解放思想的膽識和敢闖敢試的勇氣。可以說,沒有思想的大解放,就不可能有經開區發展的大跨越。

必須堅持專案帶動不動搖。專案是開發區的生命線。五年來,我們堅定不移地實施專案帶動戰略,明確提出“世界500強、國內500強、上市公司、知名企業”四大主攻方向,通過實施產業招商、全員招商、以商招商,全面提升專案招引的數量和質量。五年來,為了專案的簽約入區,我們與投資商多次接觸、多輪談判;為了專案的開工建設,我們全力做好土地報批、場地平整、基礎配套、拆遷安置等前期工作,為此付出了太多的耐心和艱辛,付出了太多的時間和經濟成本。正是由於全區上下千方百計引專案、上專案、建專案,從而推動了一大批投資體量大、拉動能力強、科技含量高的專案順利實施,為經開區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必須堅持為民謀利不打折。只要不打折扣、設身處地的為人民群眾利益著想,我們就能贏得群眾更多的理解和支援,我們的事業就會無往而不勝。

必須堅持埋頭實幹不懈怠。我們始終強調全區一盤棋、上下一條心、大家一股勁,管委領導同志帶頭分包重大專案,帶頭解決實際問題,各部門、各辦事處主動做到全程服務,高效服務,確保了專案建設順利推進。

二、展望“”,經開區跨越發展任重道遠

“”時期,是我區經濟社會發展向更高水平、更高層次跨越的關鍵時期,面臨的形勢仍然極為複雜,機遇與挑戰並存,責任與壓力相伴。

從有利條件看:一是巨集觀環境穩步向好。金融危機帶來的急劇動盪逐漸緩解,世界經濟繼續保持恢復性增長,我國經濟也成功實現v型反轉,經濟發展長期向好趨勢沒有改變。隨著國際資本和產業轉移加速,大量企業到內地尋求發展空間,這為我們承接產業轉移帶來了大好機遇。二是政策機遇相互疊加。中央制定實施了十大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明確重點培育和發展節能環保、高階裝備製造、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這些都是我們未來重點扶持發展的主導產業。省市對經開區的發展寄予厚望,並在政策、土地、資金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援,特別是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對高新區、經開區等區位優越的產業集聚區,要力爭成為產城融合發展示範區”,這為我們跨越發展、轉型發展指明瞭方向,提供了機遇。三是跨越發展條件具備。“”期間,經開區主導產業不斷壯大,產業結構更加合理,產業配套能力不斷增強,基礎設施配套快速推進,綜合實力明顯提升,這為我們搶佔發展先機、持續跨越趕超奠定了堅實基礎。

從不利條件看:一是國內外經濟形勢複雜多變。美國進一步推行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將加大人民幣升值壓力、加劇通脹壓力、擠壓我國商品出口利潤,對出口造成不利影響。後金融危機時代世界經濟復甦動力不強,企業投資信心受到普遍影響,這將導致吸引國內外投資的難度加大。同時,隨著我國工業化程序的提速,經濟發展正面臨愈來愈緊的資源約束問題;去年央行六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加大了對政府融資的監管和約束,土地、資金、資源等問題將成為制約我區發展的重大瓶頸。二是自身存在的矛盾和問題亟待解決。主要表現在:經濟總量還不夠大,產業結構還需進一步優化;城市化程序有待加快,城市管理和社群規範化管理急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欠帳較多,加快社會事業發展、改善民生的任務還較繁重等等。三是區域競爭日趨激烈。與先進經開區相比,武漢、合肥、長沙、蕪湖等兄弟開發區在高平臺上快速發展,我們要在激烈的競爭中實現後發趕超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與省內經開區相比,漯河、鶴壁、開封三家開發區去年躋身國家級開發區行列,我們越來越面臨著前有標兵、後有追兵的雙重壓力。與其他開發區相比,高新區明確提出建設“鄭州高新城”的目標,計劃“”期間實施100個投資億元以上產業專案,完成產業專案固定資產投資500億元,把電子資訊產業打造成千億級主導產業。航空港區蓄勢待發,僅富士康鄭州科技園一個專案達產後就能實現銷售收入數百億美元,帶動形成30萬人的城區規模。我們必須積極順應形勢的深刻變化,既要看到有利條件,增強機遇意識和發展信心,又要看到不利因素,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找準結合點,抓住著力點,才能夠化挑戰為機遇,變壓力為動力,把握髮展的主動權,搶佔競爭的制高點。

今後五年,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大建設、大轉型、大跨越”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全力推進主導產業大集聚、濱水新區大開發、城市功能大提升、支撐平臺大構建、城鄉發展大統籌,著力提升產業綜合競爭力、區域創新實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努力把經開區建設成為鄭州都市區產城融合的生態工業新城。

貫徹上述指導思想,必須把握好以下原則:

——要把工業強區作為矢志不移的基本戰略。“”,我們面臨的最大問題仍是工業經濟發展不足,必須矢志不移地堅持以工業為主導,努力做大做強工業經濟。

——要把加快轉型升級作為“”發展主線。在發展空間受到制約、政策優勢逐漸弱化的新形勢下,經開區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從以傳統工業為主向先進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綜合發展轉型,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從偏重引進資金、專案向重視引進先進技術、科學管理經驗和高素質人才轉型,促進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升級;從注重規模擴張向注重質量效益綜合提高轉型,促進集約化經營水平的提高升級;從資源消耗向綠色經濟、低碳經濟轉型,促進生態環境建設的全面升級。

——要把打造鄭州都市區生態工業新城作為發展方向。我們在狠抓工業的同時,按照建立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的要求,謀求從工業支撐向城市支撐要生產力,推進工業強區向產城融合轉變,統籌產業、人口、環境和生態的合理配置,著力打造融入鄭州都市區的生態工業新城。

——要把提高經開區群眾幸福指數作為最終目的。“”時期,我們必須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堅定不移地走包容性增長和共同富裕的道路,努力使經濟發展、社會進步與人民生活的改善同步進行。

思路舉措是:實施“五大戰略”。

一是總量倍增戰略。重點實現“七個倍增”,即gdp達到280億元,比增長3.1倍;工業總產值突破1000億元,比增長6.7倍;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突破1000億元,比“”增長2.3倍;累計實際利用外資22億美元,比“”增長2.3倍;累計完成進出口總額47億美元,比“”增長3.2倍。

二是產業升級戰略。著力實施“三大產業計劃”,即先進製造業提升計劃、現代服務業集聚計劃和新興產業培育計劃。“”末,形成8個百億產業叢集,培育5個以上百億骨幹企業,引進3個以上百億重大專案。

三是創新驅動戰略。著力實施“四大工程”,即,科技自主創新工程、投融資體制創新工程、管理體制創新工程和創新人才匯聚工程。

四是城市提升戰略。著力實施“四化”工程,即綠化、亮化、美化、數字化工程。

五是民生優先戰略。重點提升“三大指數”,即,提升人民群眾的富裕指數、幸福指數和平安指數,加快村民安置區建設,實現社會保障全覆蓋,推進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使更多的發展成果惠及於民。

三、20xx年,經開區要努力實現“”精彩開局

20xx年是“”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我們搶抓中原經濟區和鄭州都市區建設重大機遇、實現跨越提升的關鍵之年。

工作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10億元,同比增長100%;工業總產值270億元,同比增長10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0億元,同比增長10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20億元,同比增長30%;財政總收入36億元,同比增長50%;財政一般預算收入8.9億元,同比增長20%;進出口總額6.35億美元,同比增長20%;實際利用外資3.4億美元,同比增長20%。

總體思路是:實施“一大戰略”,堅持“雙輪驅動”,謀求“四個突破”,抓好“五項建設”。

(一)實施“一大戰略”,即實施專案引資帶動戰略。20xx年,繼續確定為全區“專案建設年”,以專案“開工建設、投產達產”為重點,再掀專案建設和招商引資新高潮。

一要狠抓專案投產見效。對在建工業專案,要加快進度,及時幫助協調解決問題,努力縮短見效週期;對已簽約專案,要進一步加大銜接力度,促其儘快開工建設;對意向專案,在做好銜接工作的同時,一定要緊盯不放,抓好前期準備工作;對在談專案,要立足經開區長遠利益,促使其儘快簽約落地。力爭全年專案簽約數30個,專案開工數40個,專案續建或竣工數20個。

二要完善專案推進機制。繼續抓好領導分包重點專案、大專案聯審聯批、交叉並聯推進機制等制度的落實,為加快重大專案建設提供有力的機制保障。重點強化立項、規劃、土地等手續辦理服務,建立健全專案責任制、督促檢查、實績考核等各項制度,充分調動方方面面的工作積極性。

三要千方百計強化用地保障。面對日益稀缺的土地資源,力爭將每一寸土地的投入、產出和效益最大化。要嚴格執行基本建設專案入區稽核程式,提升入區專案質量;要嚴把供地關,進一步強化專案投資強度;要通過建設標準廠房、合村並城等措施,盤活存量土地和閒置低效用地,全年新開工建設標準廠房70萬平方米,年內要確保建成標準廠房120萬平方米。

四要繼續做好選商引資工作。按照“產業鏈招商、叢集式推進、園區化承載”的模式,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承接沿海企業和跨國公司產業、資本梯度轉移。物件上,要圍繞品牌效應、集聚效應、規模效應和輻射效應,主攻世界500強、國內500強、上市公司、知名企業,促進資源招商和二次招商,以合理的產業分工促進生產要素的高效配置。方式上,要大力實施產業鏈招商和主題招商,依託日產、海馬、宇通等重點專案,引進汽車整車、零配件及裝備製造業專案;依託富士康專案,引進配套企業和延伸產業鏈;圍繞鐵路專用線等配套設施完善和四港聯動快速物流通道建設,開展食品加工和現代物流主題招商;圍繞全面啟動濱水商務區開發和高爾夫球場配套服務,開展以金融、商務、娛樂、文化、居住等為重點的現代服務業主題招商。力量上,要堅持向重大專案建設和招商引資工作傾斜領導力量、傾斜機構編制、傾斜幹部導向。各級領導幹部要始終把專案的謀劃、爭取和實施作為首要工作來抓,堅定不移加以推進。

(二)堅持“雙輪驅動”,即堅持先進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要以八個銷售收入超百億園區建設為載體,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實現二、三產業協調發展,構築先進製造業優勢突出、現代服務業比重明顯提高、新興高新技術產業大力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著力打造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

一要做大做強先進製造業。主導產業和優勢產業的規模、質量、效益決定了開發區的發展水平。我們要大力發展產業基礎好、產出規模大、支撐能力強的主導支柱產業,著力建設八個銷售收入超百億元的產業叢集,建成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高階產業高地。汽車及裝備製造產業要做大;食品加工產業要做精;電子資訊產業要做強。

二要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優先發展以現代物流為主的生產性服務業,充分發揮河南保稅物流中心、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功能平臺的作用,積極引進國際知名物流企業,重點發展食品冷鏈、汽車、農副產品物流、工業品物流、消費品物流、第三方物流,形成與大工業緊密配套的現代物流體系,帶動生產性服務業擴規模、提檔次。

三要積極培育新興產業。瞄準世界產業最新發展趨勢,大力培育國家重點支援、體現區域戰略需求、產業前景好、發展潛力大的新興產業,著力在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電動汽車、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率先突破,搶佔未來發展的制高點。

(三)謀求“四個突破”,即在城市建設品位、出口加工區轉型升級、投融資平臺建設、管理服務機制創新四個方面求突破。

一是在提升城市建設品位上求突破。堅持用國際化眼光和現代化水準加強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按照“經典規劃、精緻建設、精細管理”的要求,著力打造產城融合、宜工宜商宜居宜遊的生態新城。

二是在出口加工區轉型升級上求突破。按照“大招商、大建設、大發展”的總體要求,緊緊圍繞服務富士康專案、加快b區開發建設、大力發展保稅物流產業等中心任務,突出特色,創新服務,引導加工貿易快速轉型升級。一是做大做強主導產業。積極承接加工貿易產業轉移,堅持圍繞主導產業招商,以富泰華精密電子為龍頭,全力引進上下游配套專案,著力完善電子資訊產業鏈條;積極引進汽車零部件、新材料、新能源企業,著力優化產業結構,壯大產業規模。二是科學規劃物流產業發展。全面拓展保稅物流業務,充分整合周邊資源優勢,緊抓保稅物流龍頭企業的引進,做好保稅物流倉庫、保稅物流場站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切實增強保稅物流功能的輻射帶動力。三是積極推進b區開發建設。加強與省、市相關部門的溝通,繼續跟進出口加工區b區的審批,做好開工前期規劃和建設準備工作,啟動b區“七通一平”等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拓展外向型發展空間。20xx年,出口加工區要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億元,實現工業總產值15億元,完成進出口5億美元。

三是在投融資平臺建設上求突破。一是採取bt及ppp等多種模式,吸引上市公司、投資公司、民營資本等社會資金參與民生工程、公用事業、生態環境、基礎設施等開發。二是加強區內融資平臺的管理,發揮其運作能力和融資作用,全年完成10億元的融資目標;三是大力引進風險投資和貸款擔保機構,構建多層次的投融資服務體系,為專案建設和企業發展提供貸款擔保服務;四是鼓勵和支援企業加快上市步伐,通過上市融資迅速做大做強。

四是在管理服務機制上求突破。一是加快推進行政管理體制、城市社群管理機制、事業單位績效工資體制改革,建立健全高效運轉的管理機制。二是要創新財政運作模式,深化財政管理機制,積極推進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進一步提高稅源增收能力和監管水平,保障整體發展需要。三是全面推行“目標、業績、過錯”三位一體的績效考核體系,完善督查督辦機制,對重點工作和重點專案,實行日詢問和周例會制度,強化現場督辦、跟蹤督辦、掛牌督辦,以嚴格的督查督辦促工作落實。四是繼續優化行政服務環境,使服務成為真正的生產力。大力健全“全過程”服務體系,切實執行好從專案簽約註冊到生產運營的全過程、個性化、專業化服務體系;加強效能建設,嚴格內部管理,認真落實服務承諾制、首問首辦責任制、限時辦結、聯審聯批等,全面提高行政審批服務水平;完善領導聯絡和服務企業責任制、大專案聯席會等有效做法,圍繞解決企業困難與增強企業發展實力相結合、幫助企業用足用活扶持政策等方面的核心內容,形成服務企業的長效機制。

經濟開發區工作會議講話 篇2

同志們:

一、對經濟開發區的認識問題

經濟開發區成立以來,全縣各級幹部經歷了從不認識到逐步認識,從不理解到逐步理解的過程。應當說現在絕大多數的幹部已經把思想統一到了縣委、縣政府的決策上來。但是,目前仍有相當一部分幹部對經濟開發區的認識存在偏見,還沒有達到應有的高度。這其中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有些幹部認為經濟開發區只不過是應付上級要求而成立的,無足輕重,可有可無;二是有的幹部認為我縣區位優勢不明顯,難以引進更多、更大的專案,經濟開發區難以做到名副其實;三是有的同志認為建立經濟開發區是勞民傷財,得不償失。存在以上這些認識是極端片面的,是大錯特錯的,與縣委、縣政府的期望相去甚遠。我縣經濟開發區剛剛起步,許多幹部群眾認為這是一個新鮮事物。但是,從全國的角度來看,開發區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物。我們國家早在20世紀70年代末期,就開始了經濟開發區的建設。1979年,鄧小平同志南巡,就在深圳、珠海、汕頭三個城市確立了首批國家經濟特區,這個特區叫試驗特區。後來經濟學界把這一時期稱作試驗階段。試驗的結果是非常成功的。到1984年,我國的開發區開始進入了起步階段。在這一時期,主要是把包括上海、天津在內的14個沿海城市作為全國的經濟開發區。在這個過程中,我國經濟開發區的建設全面啟動,效果也非常明顯。1992年,鄧小平同志第二次南巡的時候,我國經濟開發區建設進入了成長階段,在全國特別是南部一些城市大面積開發,包括北方一些城市,也嘗試著建立經濟開發區。如長春市在1993年末、1994年初建立了長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後來又建立了長春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這個時候我國的經濟開發區建設已進入了正式成長階段,開發區建設開始在全國大面積鋪開。1999年,全國經濟開發區建設進入了全面總結經驗、全面創新的一個新階段。從此以後,我國的開發區建設無論是在實踐基礎上,還是理論依據上,都已經成型了,甚至已經成為了中國經濟學上的一個分支、一個重要領域,後來發展成為園區經濟。所以,從全國經濟開發區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看出,經濟開發區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物,大家沒有必要對開發區建設抱有什麼疑慮,更用不著冷眼相看。這一決策是正確的,是我們國家通過多年的實踐,所得出的促進經濟發展的一條成功經驗,沒有什麼可爭議的。

那麼,從我縣來說,經濟開發區建設到底有什麼樣的功能,有什麼樣的優勢呢?我認為,主要有這樣四個優勢:首先,經濟開發區具有體制創新優勢。體制創新比起優惠政策的作用更大,更關鍵、更持久,是保障經濟開發區持續穩定發展的根本因素。其一,經濟開發區作為縣委、縣政府的派出機構,可以行使縣委、縣政府的經濟管理許可權,在審批投資專案等方面,享有一定的權力。而且因為其運作起來比較靈活,所以甚至比縣委、縣政府去審批一些專案更有優勢;其二,經濟開發區是一個精簡的機構,一個部門可以對上級幾個甚至十幾個部門,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其三,經濟開發區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能夠排除其它事務的干擾,工作中能夠集中精力,一心一意搞經濟建設。第二,經濟開發區具有產業聚集優勢。經濟開發區憑藉特殊的優惠政策、優越的區位環境、特定的文化氛圍和全面的服務支撐體系以及先進管理體制和執行機制等優勢,形成了具有強大吸引力的區域性優化環境,使得眾多的企業家、創業者以及其它諸如知識、資訊、技術、資金等生產要素紛紛湧向經濟開發區,從而使經濟開發區產生了區外不可能具有的聚集效應。這種聚集效應有利於資源、技術等合理開發利用。比如說,目前我縣的地下水資源缺乏,最嚴重處水位下降達6米。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只顧發展大型加工業,特別是農副產品加工業,一味地開採地下水,那麼不久的將來,會造成地下水資源危機。成立經濟開發區,可以將大型工業企業集中到區內,既可以集中做好汙水處理,又可以做好汙水迴圈利用,減少資源浪費,降低我們生產經營的成本和建設成本。所以,這種聚集效應是非常明顯的。第三,經濟開發區具有服務體系優勢。經濟開發區堅持為投資者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過程”的優勢服務,採取經濟手段、法律手段,輔之以行政措施進行調控,營造了良好的投資環境。經濟開發區內的國土資源、財政等部門都在區內實行了“一條龍服務”,為企業提供了最便捷的辦事程式、最少的收費專案、最低的收費標準。投資者在經濟開發區內享有從專案審批到生產經營全過程的投資服務。而且,通過借鑑先進地區的成功管理經驗,不斷健全生產、生活、運輸、倉儲等社會化服務體系,基本實現了生產、生活服務的社會化、社會服務的企業化。第四,經濟開發區具有滾動發展優勢。經濟開發區從設立開始,就從市政建設、專案引進、產業結構、管理體制、資金運籌等各個方面提出了戰略構想和目標,並輔之以全面、科學、系統、分期的發展規劃。比如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可以體現時代特色,標準先進,容量充足,為以後的發展留有充分的空間和餘地;在建設佈局上,合理利用土地面積,提高容積率,保護生態環境,有利於搞好區內綠化和美化。這就是所說的“大規劃、小開發”最佳模式,就是在制定遠景規劃的前提下,立足實際可能的條件,紮紮實實,小塊起步,以專案帶開發,開發一片、建設一片、收效一片、滾動發展,科學合理地擴大經濟開發區的建設規模。

所以說,建立經濟開發區是形勢所迫,是大勢所趨,符合經濟發展規律,是落實我縣“重點在工業”,實現全縣經濟騰飛的有效形式。全縣各級幹部一定要把思想統一到縣委、縣政府的要求上來,努力把開發區建設搞好。

二、對經濟開發區的支援問題

從某種意義上說,經濟開發區是*縣經濟發展的前沿陣地,承載著能夠改變*經濟發展落後面貌的特殊歷史使命。所以經濟開發區建設,不僅是縣委、縣政府的事,也是全縣35萬人民的事。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我們全縣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都必須樹立大局意識,強化全縣一盤棋的思想。從四個班子做起,做到真正重視開發區的建設,真心支援開發區的發展,要把經濟開發區發展納入四個班子和各個部門的重要議事日程,緊緊抓在手上。特別是縣直相關部門更要下大決心,花大力氣,鼎立支援。在經濟開發區成立的一年多來,經濟開發區和國土資源、建設、環保、財政、稅務、牧業等職能部門對*經濟開發區的起步和推進都付出了艱苦的努力,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在實際運作中也暴露出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洪君書記在講話中總結出了六個方面的問題,我認為剖析準確,深刻到位,我非常贊同。這裡面既有由於經濟開發區成立時間短,關係不夠理順,運作不夠規範所造成的問題,也有機制、體制不健全造成的問題,還有由此所衍生出來的諸多的其它方面問題。但是,我認為最重要、最根本的還是有關事權落實不到位的問題。如果說這些方面的問題不解決,我縣經濟開發區建設則很難凝聚力量,彙集人氣,很難形成全縣一盤棋思想,也很難有一個大的突破。各職能部門都要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援經濟開發區建設與發展,遇到困難要積極主動,多去研究解決辦法,決不允許消極等待,層層梗阻,甚至人為設定障礙。去年,省、市出臺了關於事權下放的有關檔案,但在實際執行和承接過程中,落實得不是很好。這些問題的存在,客觀地講,有的是省直相關職能部門工作不夠理順,權力沒有下放到位;主觀地講,有的是個別部門、個別領導,還沒有真正處理好大局利益和區域性利益的關係,還沒有真正把經濟開發區擺在全縣至高無上的位置,對經濟開發區還持有懷疑態度,還沒有真正地從內心認可。對此,大家必須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經濟開發區不發展,實現全縣經濟大發展就會難上加難,部門的發展更是無從談起。從這個意義上講,阻礙經濟開發區的發展,就是阻礙全縣經濟發展的大局。最近召開的全省經濟開發區工作會議,對深入貫徹落實開發區發展事權提出了具體要求。縣委、縣政府最近也要出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快推進經濟開發區發展建設的意見和具體實施辦法。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省、市關於經濟開發區的事權工作。今天,我在這裡重申,誰不重視經濟開發區工作,誰就是不與縣委、縣政府保持一致;誰不支援經濟開發區的工作,誰就是不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的決定;誰為經濟開發區設定障礙,誰就是破壞全縣經濟發展大局。無論是涉及垂直部門還是縣管單位,不換思想就要研究換人的問題。在這一點上,縣委、縣政府的態度是堅決的、明確的,而且要作為一條政治紀律。縣紀檢委、組織部要加強對各單位、各部門支援經濟開發區的工作進行考察監督,為實現經濟開發區封閉管理和獨立執行保駕護航。相關職能部門對派駐機構要充分授權,做到經濟開發區的業務能夠在區內辦結的就全部辦結;對確需區外辦理的事情,要積極配合,限時辦好;對確需向上級請示解決的問題,要主動向上彙報,力爭儘快得到解決。尤其要在投資決策和專案審批等方面做到許可權能寬則寬,手續能簡則簡,真正讓經濟開發區放開手腳發展。希望大家要找準位置,擺正部門利益與全域性利益的關係。搞好思想定位,落實派駐機構,抓好事權對接,合力推進經濟開發區快速健康發展。全縣各部門、各單位要竭盡全力維護和發展好經濟開發區建設,做到不利於經濟開發區的話不說,不利於經濟開發區的事不做,對經濟開發區的發展建設要多做正面宣傳,維護經濟開發區形象,多提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特別是要圍繞全縣一盤棋的思想,積極爭取大的工業專案,向經濟開發區傾斜和擺放。

三、加強經濟開發區機關幹部自身建設的問題

經濟開發區肩負著縣委、縣政府的重託,肩負著全縣經濟突破的重任。因此,經濟開發區必須著力加強自身幹部隊伍建設,努力培養和造就一支素質優良、作風過硬,能夠適應經濟開發區和全縣經濟發展需要的幹部隊伍。我在前幾天召開的全縣機關作風大會上講過,我們的幹部要做到想幹事、敢幹事、真幹事、會幹事。想幹事,說到底就是對黨和人民的事業的責任心問題、責任感問題,是一種敬業精神;敢幹事,說到底就是解放思想問題,敢不敢於在實際工作中為了黨的事業去承擔一些風險,大膽地去實踐;真幹事,實際上就是作風問題,就是要真心真意地為全縣經濟發展紮紮實實工作;會幹事,實際上就是我們要有能夠幹事的本領。作為我們開發區的同志,身在全縣經濟建設的主戰場和前沿陣地,應該對自身的幹部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要愛崗敬業。經濟開發區的全體幹部,要牢固樹立愛崗敬業的思想,本著幹一行、愛一行、幹好一行的原則,立足本職崗位,紮紮實實做好每一項工作。經濟開發區正處在起步階段,各項工作大都在完善和理順,工作中難免出現這樣或那樣的一些問題,遭受各種挫折。但是,我們的幹部決不能減弱工作熱情,更不能灰心喪氣。要堅定信心,始終保持一種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吃苦耐勞的老黃牛精神和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只要我們每名幹部都能做到愛崗敬業,那麼經濟開發區的工作就會蒸蒸日上。

二要加強學習。我們不僅要有想幹事的責任心、敢幹事的思想、真幹事的作風,還必須要有會幹事的本領。經濟開發區的工作基本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全體幹部要加強學習,儘快適應本職工作需要。經濟開發區“兩委”要採取多種形式,認真組織全體幹部開展學習活動,學習內容要緊緊圍繞經濟開發區的工作需要。要努力使全體幹部養成學習的習慣,要向書本學、向先進地區學、向有經驗的同志學,逐步提高業務能力,成為本職崗位的骨幹和行家裡手。特別是經濟開發區的領導幹部,要進一步增強專案的鑑別能力。在招商引資方面,我們給全縣每個部門都下了任務,有的時候大家為了完成任務,過於激進,導致鑑別能力下降,導致上當受騙。其實有許多專案是完全可以用最基本的經濟規律就能辨別出來的。在這裡,我建議大家學一點經濟學,哪怕是上網瀏覽一些資訊,也能擴充我們的知識儲量。作為我們開發區的幹部更要通過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對洽談的專案要認真進行分析論證,按照基本的經濟規律辦事。我們既不怕別人鑽政策空子,也不怕別人搞商業計謀,我們怕的是與虛假專案無謂地消耗時間和精力,最終導致一無所獲。

三要選優配強幹部。經濟開發區是縣委、縣政府特殊重要的經濟工作部門,要配齊配強幹部隊伍,全力建設一支精幹高效的經濟工作幹部隊伍。因此,今後在選人用人上,縣委、縣政府將賦予經濟開發區一定的權力。凡是有利於經濟開發區建設的領導幹部和管理人才,開發區都有權力並有責任提出調配建議,縣委將根據實際情況特殊研究、特殊選派。由於經濟開發區身處我縣經濟建設的第一線,最有利於幹部的成長,所以今後縣委、縣政府要把經濟開發區作為培養幹部,特別是培養經濟管理型幹部的一個搖籃,作為提拔重用幹部的一個渠道,在經濟開發區主戰場上建立起一個人盡其才、各盡其能、有為有位的良好用人機制。

同志們,經濟開發區建設已經到了一個關鍵時期,建設經濟開發區,實現*經濟騰飛,承載著全縣人民的願望甚至是夢想,是*崛起的希望所在。全縣上下要進一步統一思想,堅定信心,眾志成城,克難攻堅,全力推進經濟開發區建設,為*經濟的迅速崛起而努力奮鬥!

經濟開發區工作會議講話 篇3

同志們:

今天,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開發區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總結工作,分析形勢,研究部署開發區加快發展的任務措施。根據會議安排,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一要突出抓好會議精神的學習貫徹。這次會議是繼1997年之後召開的第二次全市開發區工作會議,也是在金昌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之後,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認真分析研究形勢怎麼看、問題怎麼辦、工作怎麼幹等重要而緊迫現實問題,繼而推動開發區快速發展的一次重要會議,意義深遠。特別是張書記從充分肯定開發區在全市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在新的起點上加快開發區跨越發展和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開發區工作等三個方面作了重要講話,為我們做好開發區工作指明瞭方向。張書記的講話立意高遠、主題鮮明、內涵豐富、重點突出、措施得力,具有很強的理論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各級各有關部門、單位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堅決貫徹,特別是各工業園區管委會和涉及管理許可權調整的部門要迅速召開專題會議,認真學習傳達這次會議精神,切實領會精神實質,準確把握政策界限,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上,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會議提出的目標任務上來,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推動開發區加快發展,更好地服務全市工作大局。

二要突出抓好政策檔案的對接落實。從去年10月份開始,市委、市政府就組織力量經過深入調查研究、廣泛徵求意見和反覆論證修改,起草了《關於加快開發區發展的意見》,並經市委會、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通過。這是市委、市政府圍繞深入實施“1234”發展戰略,在認真總結開發區發展成績和基本經驗,針對開發區職責不清、體制不順、機制不活、保障不足等突出問題,進一步明確了開發區的發展目標、功能定位、四至範圍、重點任務、支援政策和保障措施,特別是在管理體制和執行機制方面賦予了開發區更多的職責、更大的許可權,在支援政策方面下了更大的決心,給予了更優的政策。各級政府和各有關部門、單位要把落實《意見》作為支援開發區加快發展的首要任務,尤其是賦予開發區的管理許可權,開發區和相關部門一定要立即進行對接,確保迅速下放到位、落實到位,絕不能打折扣、搞變通,絕不能明著放、暗裡收,甚至故意設障礙、使絆子;給予開發區的支援政策,相關部門要會同開發區儘快研究,逐一提出落實方案。會後,由常務副市長王春江同志負責,召開專題會議,責令有關部門限期移交管理許可權,限期制定政策落實具體方案,真正讓開發區擺脫束縛,輕裝上陣,加快發展。

三要突出抓好工業園區的發展。重點就是做到“兩個提升”、“三個強化”、“處理好三個關係”、“實現五個轉變”。“兩個提升”即:提升開放層次,加強與國家、省、市有關部門的聯絡溝通,積極與發達地區國家級開發區建立合作關係和建立產業轉移承接機制,力爭在專案引進、科技創新、平臺建設上取得新突破;提升服務水平,圍繞引進、審批、落地、建設等各個環節,進一步強化開發區“一站式”服務中心的服務職能,不斷創新服務方式,提高辦事效率。“三個強化”即:強化產業招商,圍繞三大重點產業,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瞄準高階產業、產業高階,大力引進延伸、完善產業鏈和優勢資源轉化的大專案、好專案;強化平臺支撐,加強招商引資軟硬體建設,切實抓好專案儲備工作,著力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強化資訊捕捉,聚焦行業協會、專業協會、各地商會,瞄準國際先進、國內一流甚至世界500強、中國500強的大企業、大集團,積極向外延伸觸角、向周邊地區滲透輻射,敏銳地發現商機、撲捉商機,努力在競相發展中搶佔先機、贏得主動。“處理好三個關係”就是正確處理好開發區與政府部門的關係,防止權責不清,推諉扯皮;正確處理好金昌開發區管委會與其他園區管委會的關係,防止定位不準,佈局凌亂;正確處理好園區與企業的關係,防止服務不力,管理混亂。“實現五個轉變”就是實現招商引資向“選商選資”轉變;實現從追求專案數量到追求質量的轉變;從追求個體專案到追求產業(鏈)的轉變;從追求自身開發到市場化開發的轉變;從追求資源、資產的運作到追求資本運作的轉變。

最後,藉此機會,我就農業園區建設講幾點意見:

經過近幾年的探索和發展,目前,全市初具規模的農業園區共有3家,分別是永昌縣清河現代迴圈農業產業園、金川區迴圈農業綜合示範園和金昌現代畜牧迴圈產業園。當前,要重點抓好三項工作:

一要明確功能定位。重點就是要圍繞把農業園區打造成“金昌農業特色和發展水平的展示園、帶動農業提質增效的示範園和滿足市民物質文化生活的高檔產業園”,突出功能定位,完善發展規劃,明確發展重點,強化發展措施。要在農業園區優先規劃建設啤酒大麥、鮮食葡萄等特色農產品,優先佈局日光溫室蔬菜大棚、食用菌棚等設施農業,優先發展舍飼養羊、舍飼養牛等舍飼畜牧業,集中展示我市特色農產品,發揮其宣傳推介、提升形象的“視窗”作用。要按照“新品種首先在園區試種試養,新技術首先在園區試驗示範,新工藝新設施首先在園區引進應用,經營新模式首先在園區率先推行”的要求,鼓勵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建立農業技術研發中心,加大科技成果轉化力度,將最先進的農業生產經營成果集聚於園區內,發揮其對農業生產經營的示範引領作用。要按照“都市農莊”、“農業主題公園”的標準和功能,精心打造現代農業示範園區,配套建設名優農產品生產、展銷設施,既為市民提供特色、優質、安全的鮮活農產品,也為市民提供愉悅身心的自然生態環境,發揮其服務市民的作用。

二要加快建立步伐。要圍繞基礎設施完備、產業優勢突出、科技應用領先、服務體系健全、生態環境良好、產品優質安全等建設目標,進一步加大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建設力度,著力打造一批有較大生產規模、產業特色明顯、科技含量高、綜合效益好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區,進一步提升園區建設水平和檔次。要加大園區招商引資力度,吸引更多的龍頭企業入駐園區。要立足“一區三園兩基地”建設,大力推廣應用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設施、新裝備、新模式,加快建設與現代農業示範園區配套的經營管理中心、現代農業試驗及創新中心、綠色蔬菜標準化生產示範園、農作物標準化生產示範園、標準化生態養殖示範園等研發中心,積極引導農產品加工企業進區入園,力爭把清河現代迴圈農業產業園打造為國家級迴圈農業示範園,把金川迴圈農業綜合示範園、金昌現代畜牧迴圈產業園打造為省級迴圈農業示範園。要以企業化的管理模式和市場化的經營理念建設園區,利用園區在“產前”、“產後”的技術優勢和對市場的把握,以利益為紐帶把周邊農民組織起來參與“產中”過程的生產,逐步形成以園區為龍頭、圍繞園區建基地、通過基地帶農戶的鏈型結構和現代農業組織形態,著力提升農業的組織化程度和產業化經營水平。

三要創新體制機制。重點就是創新投資機制、土地流轉機制和管理機制。要整合市級財政農業切塊資金和爭取到的涉農專案資金,捆綁安排,打包投放,重點用於園區基礎設施、科技示範設施、農民培訓場館、農產品展銷平臺、農機交易中心的建設;要逐步創新和完善土地流轉機制,按照“核心區土地出讓、輻射區土地流轉”的要求,大力發展“公司+基地+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推進土地向園區集中,形成“成片流轉、集約開發、規模經營”的發展格局。要創新現代農業示範園區管理模式,成立現代農業示範園區管理委員會,負責園區建設各項工作的組織、指導、協調工作,負責制訂園區總體規劃、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招商引資和資產管理等工作,為園區各類企業和機構提供服務。要強化政府扶持專案監管和園區內基礎設施管護,形成政府加強服務、業主自行經營的良性機制。

同志們,開發區發展事關全域性、關係長遠。我們一定要開拓進取,奮發圖強,以強有力的落實力和執行力,竭盡全力把開發區各項工作推上一個新的臺階,努力為全市加快發展、轉型跨越做出新的貢獻!

經濟開發區工作會議講話 篇4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增強加快西寧開發區發展的緊迫性和責任感  “十五”時期,是全省發展歷程中最好的時期。

這五年,我們緊緊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全力推進“消除貧困、富民強省”和“深化改革、創新體制”兩大歷史任務,國民經濟實力明顯增強,發展勢頭良好。這五年,就全省來說,西寧工業園區的快速發展是一個新的亮點。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短短几年來,西寧各工業園區各自發揮優勢,在省、市各部門的大力支援下,在園區建設者們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下,園區建設和發展取得了重要進展。

——經濟實力迅速增強。20xx年、20xx年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青海生物科技產業園區、甘河工業園區等相繼開工建設,這幾年來都呈現出快速發展的勢頭。截止20xx年底三個園區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1.5億元。當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5億元,年均增長1.23倍;一般預算收入2.5億元,年均增長1.1倍;技工貿收入80.6億元,年均增長1.6倍。同時,園區的快速發展,擴大了社會就業,目前三個工業園區直接從業人員超過1.5萬人,為大學畢業生就業、下崗職工再就業、安置失地農民和解決農民工進城務工等創造了條件。

——外向型經濟成效顯著。幾年來,三個工業園區始終以專案建設為重點,把招商引資作為發展的關鍵措施,堅持走出去、請進來,採取內引外聯、廣泛推介、重點宣傳等多種方式招商引資,吸引國內外企業入駐園區投資置業,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截止去年底,共註冊企業390戶,引進專案295個,其中投資lOOO萬元以上專案110個,引進區外資金實際到位累計48.12億元。三個工業園區已成為全省引進外資的重要載體。

——產業集聚效應明顯。幾年來,三個工業園區依託全省的優勢資源,大力發展加工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產業鏈條逐步延伸,產業集聚效應日益明顯。目前,東川工業園區已初步形成丁以機械加工、化工、特色資源開發、食品加工等為主的產業;生物產業園區已初步形成以中藏藥、高原動植物資源精深加工、特色輕工產品、保健食品加工等為主的產業;甘河工業園區已初步形成了冶金、化工、建材為主的產業。到20xx年底,三個園區共批准入駐工業企業150個,其中已竣工投產108個,在建42個。去年三個工業園區實現工業增加值11.5億元,年均增長1.1倍。三個工業園區的建設,為企業集聚、推進工業化程序搭建了良好的平臺。

——土地利用水平不斷提高。各工業園區根據產業佈局和人園專案建設用地需要,注重土地資源的集約利用,挖掘園區規劃範圍內土地資源的潛能,加大土地資源的整合力度,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率。目前園區規劃總面積達到26.82平方公里,累計徵用土地1.3萬畝,園區規劃範圍內可利用的土地中,80%都用於工業專案建設。同時,在園區建設和發展中,注重生態環境保護,樹立“綠色招商”理念,從源頭控制汙染專案人駐工業園區。

——投資環境不斷優化。各園區充分運用市場機制,想方設法籌集建設資金,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幾年來累計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15.9億元,初步完成了與其配套的道路、供水、排水、供電、天然氣、通訊、網路寬頻、有線電視等基礎設施,相繼建成了園區廣場、綠地、展館等開放式景觀和餐飲娛樂等商業服務設施,使所在區的面貌顯著改善,新的城區迅速崛起。同時,各園區在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探索與市場經濟要求相適應的管理體制,大幅度減少行政審批事項,不斷完善“一站式辦公、承諾制服務”等管理和服務模式,改進服

務方式,健全服務體系,提高辦事效率,使投資軟環境得到優化和改善。

經過這幾年的發展,三個工業園區建設已初見成效,園區經濟在加快產業集聚、促進對外開放、優化經濟結構、推動城市化程序、解決“三農”問題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正在成為全省招商引資的重要基地、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推進工業化程序的重要載體。特別是通過園區的建設,推動了我們思想解放、觀念轉變,在引進資金的同時引進了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鍛鍊和培養了一支覺悟高、能幹事的幹部職工隊伍。

上述成績的取得,證明省委、省政府加快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各工業園區發展的重要決策是英明正確的,凝結著省市各個方面的關心、指導和大力支援,凝結著開發區和各工業園區幹部職工的智慧、心血和汗水,凝結著廣大企業的艱苦創業和奉獻,在此,我代表省政府向大家致以崇高的敬意並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園區的發展也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發展規模小。三個園區招商引資工作滯後,入駐企業規模小,缺乏帶動力強的大專案、大企業,與全國各地開發區相比,我們起步比較晚、發展差距大,園區對全省經濟的輻射帶動作用還很小。二是園區競爭優勢還未形成。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產業特色和優勢還不明顯,產業關聯度低、鏈條短、配套能力低,缺乏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品牌和技術。三是體制性障礙日益突出。開發園區體制性障礙,突出反映在管理分散、職能沒有充分到位,致使入園專案審批事項環節多、時限長,辦事效率不高。四是基礎設施還不完善。供電、供水、供氣、交通等基礎設施還不配套,尚不具備大專案人駐的條件,特別是甘河工業園區基礎設施落後,制約了園區的發展。五是發展後勁不足。土地資源緊缺,用地指標不足,各工業園區規劃面積都較小,土地開發空間很有限,不適應大專案進入工業園區發展的需要。同時,開發建設經費也明顯不足,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主要靠銀行貸款,融資渠道單一。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認真研究,採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決。

“”時期,是我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承前啟後的重要歷史時期,發展的任務重、壓力大。關於全省發展的具體目標、任務和重點在省人代會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已作了安排和部署。總的要求是,各地區、各部門要牢牢把握髮展與和諧的主題,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實現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從大的方面來看,在全省經濟發展的佈局上,關鍵是建設好兩個核心經濟區,一個是以柴達木為中心的西部經濟區,一個是以西寧為中心的東部經濟區;在發展重點上,就是要舉全省之力,加速推進工業化程序,做大工業總量、做強特色產業;在發展的著力點上,就是集中精力打造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柴達木迴圈經濟試驗區兩個工業發展平臺。這充分表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經濟開發區的建設和發展,對開發區的建設和發展寄予厚望,開發區在未來全省經濟發展中承擔著重要的歷史重任,建設和發展如何,直接關係全省“”工業化程序的快慢,直接影響著全省經濟發展的大局。

為了充分發揮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作為國家級開發區的整體優勢,去年底,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對西寧地區各工業園區進行整合的重大決策,就是按照“一區多園”的發展思路,理順園區管理體制和執行機制,建立由省市政府和相關企業共同組成的園區管理體制,對西寧地區的工業園區實行統一管理、統一規劃、統一政策,實現園區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理佈局、加快發展的目的。因此,各地區、各部門要站在全域性的高度,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充分認識加快開發區發展的重要性,充分認識開發區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思想統一到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快開發區發展的正確決策上來,統一到對開發區的發展要求上來,進一步增強工作責任感和緊迫感,結合各自的工作職能,進一步加大對開發區的支援力度,做好相關的工作,推動開發區發展。特別是新組建的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要求,認真總結經驗,謀劃新思路,適應新形勢,採取新舉措,爭創新優勢,依靠全省的力量,把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好、發展好。

二、“”時期開發區發展的總體要求和目標

“”時期,是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的關鍵時期,按照國家新時期的發展戰略,根據省委十屆七次全會精神和省政府要求,“”期間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工作總的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開發區的各項工作,以加快工業發展為主線,以體制創新和科技創新為動力,突出抓好專案建設和招商引資工作,大力改善投資環境,優化產業佈局,做長產業鏈條、做大優勢產業、做強龍頭企業、做響品牌產品,加快推進經濟發展上規模、上水平,儘快建成具有明顯競爭優勢的特色工業園區,為全省經濟

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做出新的貢獻。

發展目標是:通過幾年的努力,把開發區建設成為促進全省經濟發展和擴大對外開放的結合體;成為優勢互補、配套協作的產業叢集和產業基地;成為高新技術產業、高附加值產品、高素質人才的承接基地和集聚區;成為推進工業化程序和地區城市化的重要力量;成為體制創新、科技創新、發展迴圈經濟的示範區。

到20xx年,主要經濟指標預期達到:

——開發區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35億元,年均增長40%以上;

——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180億元,招商引資到位資金累計達到200億元;

——工業增加值達到100億元,年均增長50%以上;

一一一般預算收入達到16億元45%以上;

——出口總額達到5億美元以上;

——區內實現就業人數5萬人以上。

為了實現以上發展目標,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在發展的方向上,堅持以吸收國內外資金為主,以發展優勢資源精深加工為主,以優化產業結構為主,致力於發展突出青海特色的產業,致力於發展高附加值的產業,促進開發區向綜合性產業基地轉變。更加註重結構調整和產業優化升級,更加註重引進技術和開發創新,更加註重開發專案的質量和效益,更加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推動園區經濟又快又好發展。在發展的模式上,堅持做到“四個結合”,一是堅持開發區建設與經濟結構調整緊密結合,著力培植髮展的新優勢。要增強開發區的承接力,找準開發區建設和結構調整的結合點,充分發揮開發區的聚集輻射效應,按照產業集聚和規模經濟的內在要求,建設各具特色的設施配套、功能健全、資源共享、分工協作的工業園區。二是堅持開發區建設與促進特色經濟發展緊密結合。發展特色經濟與開發區的建設相輔相成、相互促進,要依據現有產業基礎和比較優勢,準確定位開發區的主導產業和發展方向。開發區各工業園要避免產業雷同,做到各展所長,發揮產業特色和叢集優勢,形成各具特色的塊狀經濟。三是堅持開發區建設與發展新型產業基地緊密結合。開發區的建設和發展,要高度重視引導和推動企業間生產相互關聯、產業鏈的延伸,積極促進產業叢集和新型產業基地的形成。四是堅持開發區建設與推進城市化緊密結合。堅持把開發區擴充套件與整個城市發展融為一體,在工業化推進城市化的程序中,加快農村勞動力的轉移,促進城鄉統籌發展。

三、突出重點,紮實工作,加快推進開發區又快又好發展

20xx年是開發區發展的關鍵之年,能否開好局、起好步直接關係到“”發展目標的順利實現。因此,今年我們要緊緊圍繞完成開發區地區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35%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5%以上,一般預算收入增長34%以上,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5億元以上,招商引資實際到位35億元以上的工作目標,著眼於加快推進體制創新,著眼於加大招商引資和專案建設工作力度,著眼於改善和優化投資環境,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大體制創新力度,增強各工業園區經濟發展的活力

加快西寧地區工業園區的整合步伐。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一要認真落實省政府關於調整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體制有關問題的通知精神,按照”一區多園”的發展要求,抓緊對西寧地區現有的各工業園區進行整合,理順園區管理體制。各工業園區整合後,開發區管委會下轄東川工業園區、甘河工業園區、生物科技產業園區等多個工業園區。各工業園區在開發區管委會的統一領導下,要進一步明確職責,合理分工,相對獨立執行。二要著力推進體制創新。按照有利於招商引資、有利於專案建設、有利於加快發展的要求,借鑑先進地區的經驗,大膽創新,構建體制優勢。整合後的開發區,隨著經濟規模的增長,開發區的功能會有新的發展,管理職能也會逐步擴大。要不斷研究和解決在服務體系、建設管理、土地開發、投融資管理體制等方面遇到的新問題,以保障開發區的持續發展。

當前,要抓緊做好園區管理體制調整的各項工作。一是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儘快設立精幹的管委會內部機構。積極和省市有關部門協調,按照省政府的通知精神,落實開發區的相關職能,從省市相關部門和單位抽調精幹的工作人員充實到開發區管委會,做到機構到位、職責到位、人員到位、工作到位。二是對各工業園區現有機構和人員進行調整和整合,理順管理體制,做到人員思想穩定、秩序不亂、工作不斷。

建立統一協調的工作機制。這次園區整合後,各工業園區的管理事項對口開發區管委會,由開發區統一對口省市有關廳局。開發區管委會按照“責、權、利”相統一的原則,儘快建立健全各項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式,建立對外統一的協調對接機制,完善園區發展的監督約束機制,提高決策水平和管理水平。開發區管委會職能部門要加強與省市有關職能部門的工作銜接,特別是對重大專案的佈局、土地的利用、環境保護等問題,要積極主動向省上相關部門彙報,主動接受監督。要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不斷提高綜合業務素質,依法行使各項工作職能。省市各部門要切實加強對開發區的工作指導,積極為開發區發展創造條件、提供服務,簡政放權,大力支援開發區進行體制創新,及時研究解決開發區建設和發展中的有關重大問題,並在政策和資金上給予重點傾斜,全力促進開發區建設和發展。同時,要按照省政府調整開發區管理體制的通知要求,落實派出機構和人員,並儘快到位開展工作。

(二)優化產業佈局,推動各工業園區科學協調發展

產業定位是工業園區建設的靈魂,規劃是工業園區發展的龍頭。各工業園區在發展中,要按照統籌安排、突出特色、各展所長和規劃科學、功能健全的要求,加強產業的規劃和佈局工作,努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水平。

完善園區產業佈局規劃。合理的產業佈局取決於是否有科學的產業佈局規劃。開發區管委會要加強對各工業園區的總體規劃、分割槽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工作,特別要按照“經濟產業化、產業規模化、園區特色化”的要求,主動徵求省市相關部門的意見,集中各方面的智慧,認真編制好開發區產業發展的規劃,進一步完善和細化各工業園區的產業定位,推動各工業園錯位發展、協調發展。總的要求是,東川工業園重點要利用全省的優勢資源,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大力發展資源精深加工業。生物產業園重點要利用高原獨特的動植物優勢資源,大力發展生物醫藥、農畜產品深加工和保健食品等產業。甘河工業園重點要發展鉛、鋅、銅等有色金屬冶煉和下游加工及其它相關產業。今後新上專案,開發區管委會要按照規劃,合理佈局,統籌安排。

培育和壯大主導產業。主導產業差異化發展是實現工業園區經濟增長的基本途徑。各工業園區要根據區域比較優勢和產業發展潛力,進一步明確主導產業,突出產業特色,圍繞產業鏈的延伸和配套,搞好主體專案的選擇,集中力量做大做強園區產業。要積極實施產業叢集戰略,圍繞大專案——產業鏈——產業叢集——產業基地的基本框架,注重大專案建設和引進產業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通過龍頭企業產業的縱向延伸,形成系列配套的產業鏈;生產領域的橫向拓展,形成優勢互補的企業叢集。要突出大專案建設、大企業的發展,做大各工業園區的主導產業,實現整個開發區的跨越式發展。各工業園區要以形成園區主導產品為中心,搞好上下游產品的銜接,以產業為紐帶,以配套促聚集,形成關聯度緊密的產業鏈,形成產業優勢。各園區要引導和督促已入園企業克服“小富即安”的思想,支援他們通過採取繼續追加投資、股份制、嫁接改造等措施,進一步擴大建設規模,加快發展。同時,要高度重視中小企業的發展,鼓勵和扶持中小企業為大企業的發展、大專案的建設搞好生產協作配套,形成一批“小而精、小而專、小而特”的中小企業群體。強化專案和招商,增強各工業園區發展後  專案建設和招商引資是開發區的生命線,開發區企業的數量和質量,決定各工業園自主增長的速度和效益。因此,做好專案建設、提升招商引資質量和水平是當前園區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發展工業園區的第一選擇。

紮實做好園區專案工作。充分發揮園區優勢,加大重點專案建設力度,努力形成以支柱產業為龍頭,與配套產業、服務產業等緊密關聯的產業鏈。一是要認真落實園區工業專案投資計劃,重點抓好已確定的重點專案建設工作,切實做好專案建設的跟蹤服務和協調工作,督促建設單位倒排建設工期,加快建設進度,確保專案按期建成投產。二是要切實做好專案的前期工作,儲備篩選一批大專案。各工業園區要認真做好專案庫建設,特別要圍繞各自的產業發展定位,篩選一批資源有保證、市場成長性強、帶動力大的專案,積極藉助科研院所、行業專家的力量,加以重點培育,加大工作力度,做深、做細專案前期工作,提高專案可操作性。與此同時,要積極做好與省市有關部門的銜接,力爭重點專案列入省市計劃盤子,並積極爭取省市相關部門把適合在園區建設發展的工業專案儘可能在園區佈局。三是要提高投入產出比。要狠抓已落戶專案的開工率、竣工率和投產率,把專案的投入強度、土地利用串、投產達標時間等進行捆綁考核,兌現政策,不斷提高投資質量和效益。對缺乏資金、建設緩慢的“半拉子”工程,要下決心清理,整合重組。  不斷提高招商引資工作水平。一是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切實改變“撿到籃裡就是菜”的做法,圍繞園區發展定位,立足我省優勢礦產資源、高原特色動植物資源的開發利用,立足現有產業的做大做強,加大招商、選商工作力度。要圍繞重點專案、重點企業、重點區域,積極採用產業鏈招商、小分隊招商、領導招商等方式,增強招商引資的針對性,提高招商引資的水平。要更加重視引進國內外大企業、大集團,建設一批延伸產業鏈專案、高科技專案和資源集約利用程度高、環境保護成本低的專案,實現從引進專案到引進產業轉變。同時要堅持引資、引企與引智的有機結合,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充分發掘和利用好現有的科技資源和人才資源,加強省內外技術人才、經營管理人才的引進,加強技術引進、吸收、消化和創新,培育自主智慧財產權和自有品牌。二是要突出企業招商、以商招商。要以降低入園成本、優化環境、優質服務,促進入園企業得到快速發展。通過鼓勵發展好的入園企業以商招商,達到引進一個、成功一個、帶來一串的良好效果。當前要加強與蘇、浙、滬、粵等沿海發達地區的溝通與聯絡,抓住發達地區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和資本輸出的機遇,主動迎接輻射和轉移。要鼓勵各工業園區內企業與國際國內大公司、大集團聯合,鼓勵引進配套企業落戶各工業園區。三是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招商工作促進機制。按照市場規律,實行企業化運作,形成以政府為指導、專業隊伍為骨幹、中介組織為輔助、企業為主體的對外招商機制。要把招商引資目標責任體系的建立與激勵機制建設有機結合起來,調動各方面招商引資的積極性。開發區管委會對招商任務,要進行層層分解,落實到各工業園區、落實到每個部門和個人,做到目標明確,責任到人。開發區領導和各工業園區主要領導要帶頭招商,要發揮每個人的社會關係,調動所有企業、中介、個人的招商積極性,想方設法促使大專案人駐工業園區,切實把招商工作落到實處。

(四)培育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增強各工業園區發展內在動力

科技創新是培育開發區核心競爭力的有效途徑。針對目前部分企業產品科技含量低、市場競爭力比較弱的實際,開發區要把引導企業不斷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發揮企業技術創新主體作用作為大事抓緊抓好,從體制、政策和具體措施上為企業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營造良好環境。

一是加大對重點技術攻關專案的支援力度。針對特色資源的精深加工、綜合利用等領域遇到的技術難題,要積極從專案、政策、資金以及資源配置上加大支援和引導力度,幫助企業爭取國家高新技術發展基金和重點技術創新專案支援,改革科技計劃和專案管理,支援企業牽頭實施園區的科技專案,激勵企業加快新產品開發和工藝創新。支援企業依靠技術進步,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延伸產業鏈,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增強主導產品的競爭優勢,全面提升開發區特色經濟的競爭力。

二是以市場為導向,加快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研究開發體系和自主創新機制建設。制定鼓勵企業增加科技投入的政策,引導企業不斷增加科技投入,每年在利潤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經費用於技術開發,逐步形成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格局。加快建立科技創新投入增長機制,增加財政科技投入,確保增幅高於財政收入增幅,使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科技投入、技術成果應用的主體。

三是加大對科研基地和科技隊伍建設的支援力度,大力推進創業孵化器、研發中心和人才工程建設,加強產學研合作,增強企業的創新能力,逐步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術、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和自主品牌、具有較強競爭優勢的高新技術企業。積極發展與高新技術產業成果轉換、產業化程序相配套的各種中介服務業,為企業技術創新搭建服務平臺。

(五)提高資源節約和利用水平,推動各工業園區可持續發展

針對開發區土地空間小、資源有限、環境承載能力弱的現實情況,要著眼於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突出重點,積極推進節約型、環保型園區建設。

大力推進土地資源的節約和利用。一是著力提高存量土地的利用率。要以節約和合理利用土地為突破口,把產業結構調整與土地使用調整相結合,對園區現有企業土地的使用情況進行清理,逐步淘汰佔地多、投資少、效益差的專案,對那些資金實力不足或存在明顯圈地行為的企業,採取有效措施,把長期閒置的土地該收回的要堅決收回,該劃出的要堅決劃出,杜絕無專案佔地、小專案佔大地等行為,切實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二是要高效集約使用增量土地。對新建專案土地的使用,要嚴格管理土地的用途和動工、竣工期限,進一步明確規定單位土地的投資強度、建築密度、容積率等指標,實行彈性地價和投入產出越大、地價越優惠的樓梯式價格政策,對投資強度大、產業帶動強的大專案在用地上予以傾斜。三是要保障建設用地的有效供給。土地供給不足已成為制約開發區發展的重要矛盾,並將隨著一些大專案的引進而顯得越來越突出。因此,開發區要堅持滾動開發、少佔耕地和工業用地為主的原則,在注重盤活現有建設用地,挖掘存量建設用地潛力的同時,進一步加大土地徵購與儲備力度,增加土地儲備規模,為招商引資提供基礎條件保障。同時要堅持依法徵地,合理補償,妥善安置失地農民,積極為失地農民創造就業機會,探索建立城鄉一體化的社會保障體系。

加強環境的控制和保護力度。一是加強對人園專案的環保管理。對人園專案,環保部門要提前介入,完善專案環保稽核制度和程式,所有建設專案都必須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的審批制度。要堅決禁止汙染嚴重、資源和能源浪費嚴重、低水平重複建設的專案人駐各工業園區,堅決杜絕先汙染、後治理的發展模式。二是要加大環境保護的投入力度。要積極拓寬環保設施建設資金籌措渠道,採取多種方式吸納社會資金投入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確保汙水處理設施、固體廢棄物處理設施、排汙管網等各項環境基礎設施建設與開發區建設、產業發展相同步、相適應。三是要加強環境保護的宣傳和教育,增強開發區內企業的環保意識,大力提高資源的綜合開發和回收利用,積極運用新技術、新工藝,建立清潔型生產企業。引導企業之間形成低消耗、高產出、少排汙、可迴圈的合作發展機制。

(六)增強服務功能,大力改善各工業園區發展環境

工業園區的綜合服務功能強不強,服務質量高不高,直接關係到招商引資的成效,直接關係到園區企業的生產和發展。因此,開發區要高度重視園區的綜合服務功能建設,既要建設良好的硬環境,又要營造一流的軟環境。

第一,繼續加強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開發區要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的要求,堅持“先規劃後建設、先地下後地上”的科學開發程式,規劃和建設好各工業園區的道路等基礎設施,為招商引資和專案建設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要加快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做到規劃建設一片,配套完善一片,開工投產一片,以提高建設速度和投資效率。中央駐青相關單位、省市相關部門和企業要積極把各工業園區的供電、供排水、環保、主要道路、支線鐵路、天然氣、通訊網路等專案列入相應的建設和改造計劃,積極爭取國家的資金和專案支援,每年都要爭取解決幾個影響開發區發展的“瓶頸”問題,主動為工業園區實現快速發展創造條件。開發區管委會今年要圍繞生物產業園二期擴建工程,抓緊與省市建設、國土等部門及城北區政府做好徵地、拆遷工作,啟動基礎設施建設;抓緊甘河工業園規劃調整,儘快拿出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方案,落實專案,爭取今年基礎設施建設有大的突破;做好東川工業園區徵地和相應的配套設施專案的落實工作。在規劃、徵地拆遷中,省市規劃、土地部門和所在區縣要積極配合,全力支援。

第二,完善商務支援和後勤保障功能。各工業園區不僅要有生產區,還要建設必要的、配套的商務區和生活區,商務區建設要講究實用、高效,重點發展金融保險、商貿流通、通訊資訊、中介諮詢、儲運物流、文化娛樂等與企業生產經營緊密相關的場所設施,大力培育和規範市場調查、技術諮詢、產權交易、法律顧問、會計審計、人才交流等中介機構,為園區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儘可能降低商務成本。工業園區要完善必要的生活設施,方便企業員工生活居住,聚旺人氣,吸引作為第一資源的人才來興工創業。

第三,大力改善投資軟環境。環境出形象,環境出效益。開發區要充分發揮“封閉式管理、開放式運作”的體制優勢,進一步加大投資軟環境的改善力度,針對投資環境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找準突破口,拿出硬辦法,把開發區軟環境建設為全省投資環境建設的重點和視窗,力爭在較短的時間內把開發區建設成為服務最好、效率最高的投資區。當前,要在“兩優化、一提高”上下功夫。優化政策法制環境。開發區管委會要認真分析招商引資工作的新情況和新問題,結合新形勢和園區發展實際,借鑑先進地區的經驗,加強政策研究,本著“不禁即人”的精神,對現有的政策、規定和制度進行清理,儘快制定統一的、有利於開發區建設和發展的優惠政策,增強政策的吸引力和投資者的信心。在招商引資中,對重大專案,可採取一事一議的方法,實行更加積極靈活的扶持政策。要進一步規範政府的行政管理行為,今後省市有關部門對各工業園區的檢查、評比、考核等事項,由開發區管委會統一進行協調和安排,杜絕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和吃拿卡要,努力把開發區建成“無行政收費、無贊助、無攤派”的投資區,“高效益、高收益、低門檻、低風險”的創業區。優化服務環境。各地區、各部門都要把服務作為促進開發區發展的第一要求、第一責任。要進一步完善充實服務內容、改進服務方式、提高服務水平,堅持對人園企業“一條龍”服務,實行“首問負責制、再問終結制”,只要投資者進入開發區,就要由專人提供全程優質服務。對重要專案要實行分管領導跟蹤負責制,全方位實施“保姆式”服務,在園區營造一個“親商、重商、護商、富商”的氛圍。要積極推進開發區資訊化,以資訊化提升開發區的服務水平,打造數字開發區。提高辦事效率。省市相關部門要對在開發區的各派駐機構授權到位,進一步簡化辦事程式,明確辦結期限.提高工作效率,為開發區的建設和發展提供優質服務。開發區管委會要加大協調力度,凝聚各部門的力量,形成合力,推動效率提速。要組織專門力量』口強對服務視窗和工作人員的監督檢查,認真受理投資者、經營者的申訴和舉報,對反映的問題要及時落實和處理,使開發區真正發揮出最好的環境、最優惠的政策、最靈活的機制、最優質服務的招商引資“窪地”效應。

四、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努力提高開發區的管理水平

如果說過去的五年,是開發區包括各工業園建立和探索發展的五年,那麼未來的五年應該是開發區進一步夯實基礎、加快發展的五年。開發區能否保持實現又快又好發展,能否把開發區辦得更好,關鍵在於加強領導,明確責任,狠抓落實。

(一)強化工作落實。一是明確責任,加強管理。

要切實把工業園區作為改革開放的試驗區和先行區,作為經濟增長點的主要載體和資金、技術、專案、企業的聚集區。開發區管委會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加強管理,要一心一意圍繞園區建設和發展,建立行之有效的工作機制,按照預定的發展目標,建立和完善工作制度,明確和細化工作責任,及時研究解決工業園區加快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制定促進工業園區發展的政策措施,為推動園區經濟發展盡心盡力。二是完善制度,加強考核。開發區管委會要建立健全對各工業園區及相關部門的考核制度。對各工業園區既要考核經濟總量指標,又要考核經濟質量指標;既要考核經濟指標,又要考核服務指標。工業園區考核指標體系的設計要科學合理,突出經濟質量指標和經濟密度指標的考核。建立對主要工作目標量化考核和評價體系,對工作突出、各項工作指標完成好的工業園區主要負責人和領導班子給予獎勵。三是加強督查,確保落實。開發區管委會要高度重視對各園區建設和發展工作的督促檢查,及時掌握專案建設、招商引資、企業發展等方面的情況,及時研究協調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各工業園區也要建立相應的工作督查機制,善於找出差距,發現問題,克服困難,突破難點,確保把園區建設和發展的任務落到實處。

(二)加強隊伍建設。牢固樹立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高度重視開發區人才隊伍建設。一是抓住這次開發區的整合機遇,探索和建立新的用人機制。積極推進開發區人事制度改革,實行“凡進必考”和“全員招聘”制度,採取公開招考、擇優錄用的辦法,對開發區工作人員進行考核錄用,提高開發區人員的整體素質。二是建立科學合理的激勵和約束制度體系,通過“績能考核、末位淘汰、動態管理”等形式,建立人員能進能出、收入能高能低、職務能升能降的機制。三是要為各類人才擴充套件創業空間,提供創業平臺。堅持以環境聚人才、靠事業留人才、用制度促人才,充分調動廣大幹部職工幹事、創業的積極性。同時要加強人員的培訓,創造掛職、交流的機會,堅持多管齊下,培育一支業務精、作風硬、靠得住、有本領的幹部職工隊伍。

(三)加強開發區的廉政建設。開發區各工業園區是經濟建設的主戰場,集工程建設、資金管理和經濟管理於一身,責任重大。開發區廣大幹部職工要大力弘揚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精神,堅決反對浮躁浮誇、急功近利、鋪張浪費作風,始終做到清正廉潔、遵紀守法。開發區管委會要進一步落實廉潔自律的各項規定,完善廉潔自律工作責任制度,強化幹部職工的教育、監督和管理。特別要加強對資金財務管理和工程的招投標、質量監督、工程變更、工程款結算等重點環節的管理,不定期開展督查,促進工作人員正確履行職責,減少和杜絕失職行為發生,真正把開發區管委會建設成為一個文明、高效、廉潔、服務型的工作機構。

經濟開發區工作會議講話 篇5

同志們: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xx屆五中全會、自治區黨委九屆十四次全委會議、市委三屆七次全委會議、旗委十四屆六次全委會議以及中央、自治區、市、旗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回顧總結開發區黨委、管委會過去一年及“”期間工作,安排部署20xx年開發區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

一、20xx年及“”主要工作回顧

剛剛過去的一年,面對嚴峻複雜的經濟形勢和艱鉅繁重的發展穩定任務,開發區黨委、管委會認真貫徹落實市旗黨委、政府的各項決策部署,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全力以赴穩增長、促轉型、強服務、防風險,經濟社會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進步。一是經濟保持平穩發展。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296億元,工業銷售收入261億元,固定資產投資20.2億元,財政總收入5.99億元,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31億元,整體經濟實現了平穩執行。二是專案建設加快推進。全年引進符合產業定位專案5個,協議引進資金20億元,其中億元以上專案4個。實施重點工業專案6個,完成投資9.6億元。大汗窯專案建成日用瓷產能4000萬件,投產一條生產線1000萬件;美森煤炭洗選裝置製造擴建專案和伊東15萬噸醇氨技改專案建成;興洋矽烷專案已完工90%以上;勵泰低階煤綜合利用專案和空分制氫裝置專案正在安裝裝置。三是專案執行排程服務有效加強。協調解決了興洋矽烷、鼎承氣體等專案的基礎設施配套問題,幫助陶瓷、高嶺土等企業建立了電子商務平臺,拓展了市場;積極外出對接專案,盤活建成企業的存量資產;組織企業申報了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新興產業、科技創新、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等相關專案30多個,爭取上級資金4740萬元。四是配套基礎設施和服務功能不斷完善。爭取基礎設施建設和執行維護資金7405萬元,重點用於道路、管網建設改造和公共服務配套工程。建設改造美食街延伸段道路0.42公里、經四路0.4公里、供熱管網4.1公里。完成了陶瓷博展中心內裝修、垃圾填埋場改造,完善了灰渣固廢處置場和垃圾無害化處理廠配套設施。開展了棚戶區改造摸底調查前期工作,妥善解決了一批迴遷安置問題,回遷面積5064平方米。實施了一批景觀綠化工程,新增綠地面積3.58萬平方米,綠化養護總面積達94.3萬平方米。加強了城鎮市容市貌、危舊房改造和違法違章建築的監管,進一步規範了停車和市場秩序,鞏固了自治區衛生鎮建立活動成果,推進了全國文明城鎮建立工作,城鎮管理水平和綜合承載能力有效提升。五是環保工作紮實開展。嚴把專案審查、審批、驗收關,全年審批建設專案10個,出具初審意見6份。開展了大氣汙染防治專項檢查,約20%的餐飲經營場所安裝了油煙淨化裝置,80%的加油站完成油氣回收治理。完成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氨氮等主要汙染物減排任務。建成了環境監測站,空氣質量自動站已完成標準化建設驗收工作,環保能力建設邁上了新臺階。六是安全生產形勢和社會大局和諧穩定。認真貫徹落實新《安全生產法》,加強工作安排部署,嚴格履行安全生產監管責任,約談了17家生產企業主要負責人,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從人的不安全行為、裝置的不安全狀態、管理存在的缺陷三個方面入手,通過日常檢查、專家巡查等方式,重點檢查企業“三同時”履行、隱患自查整改、巡檢記錄和作業票證辦理、裝置執行維護等情況,通過下達限期整改、整改複查和行政處罰決定等文書,對發現的安全隱患堅決停產檢修整改。狠抓了“三化”建設和“一企一檔”管理,開展了道路交通、危險化學品違反作業票證行為、煙花爆竹、人員密集場所、建築施工、特種裝置及液化氣等行業的專項整治,強化了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6·28”事故發生後,我們切實吸取事故教訓,採取有效措施,強化安全監管,全力遏制安全生產事故再次發生。實施了重點信訪案件領導包案制度,強化了對熱線信箱、信訪案件和農民工勞資糾紛問題的協調解決和督辦力度,全年共受理各類熱線、信訪案件441件次,已解決432件次,調處化解率達98%,基本沒有出現越級、群體上訪事件。七是從嚴治黨全面落實。紮實開展了“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和“守紀律、講規矩”專題教育活動,進一步改進了工作作風,提高了工作效率,形成了風清氣正、高效務實的工作氛圍。重新調整了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及辦事機構組成人員,加強了黨建工作的組織領導。重點打造了美森工業技術公司黨總支作為非公黨建示範點,高原杏仁露公司黨支部被評為自治區非公黨建示範點。加強了非公企業流動黨員管理,為下一步開展組織建設工作奠定了基礎。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健全完善了《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追究制度》、《領導幹部述責述廉制度》、《廉政談話制度》等工作制度,健全事前事中事後監管,加強幹部的警示教育和日常管理,推進機關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嚴格執行幹部選任規定和程式,調整優化了科級幹部配備工作。高度重視自治區黨委巡視和市紀委督查整改工作,明確整改責任,研究提出整改措施,限時整改落實。通過集中學習、自主選學、外出考察、參加培訓等多種形式對幹部職工進行能力培訓,著力提升幹部的政策理論水平和創新實踐能力,進一步加強了幹部隊伍建設。深入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建立活動和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活動,開創了精神文明工作新局面。

“”時期,是開發區各項事業在重大考驗和挑戰中實現持續發展進步的五年。五年來,特別是黨的以來,開發區黨委、管委會在市旗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推動產業轉型為主線,以招商引資和專案建設為抓手,以基礎設施配套和加強城市管理為突破,攻堅克難,砥礪奮進,不斷協調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和黨的建設,努力推動產城互動、產城融合,開創了開發區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五年來,產業發展成效顯著,經濟實力明顯增強。開發區黨委、管委會圍繞三個產業板塊(陶瓷和高嶺土、劣質煤分級綜合利用、農副產品加工),創新招商引資方式,拓寬招商引資領域,不斷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打造產業集聚平臺,招商引資和專案建設取得了喜人成就。開發區工業總產值從“”末的113.77億元增長到“”末的296億元,年均增長21.1%;工業銷售收入從“”末的113.46億元增長到“”末的261億元,年均增長18.1%;“”期間完成財政收入38.46億元,是“”時期的2倍;“”期間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8.2億元,是“”時期的1.5倍;“”期間引進專案36個,到位資金74.17億元,其中億元以上專案19個。隨著大汗窯瓷業、蒙西高嶺土、美森煤機洗選裝置製造等一批代表性專案陸續建成投產,開發區產業結構逐步調整優化,非煤產業比重明顯上升,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穩步提升。五年來,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城市管理與服務水平顯著提升。累計投資14.2億元用於配套基礎設施建設與管理,修建、改造道路11.3公里,鋪設管網29.1公里;新建35千伏變電站兩座,總供電負荷達76萬千伏安;實施了中水回用、道路綠化亮化、基礎設施維修等工程;建成了濃鹽水蒸發塘、垃圾無害化處理廠、陶瓷博展中心、博雅苑、屠宰廠、灰渣固化處置場等,基本覆蓋了水、電、氣、路、訊、汙水及綜合配套生活服務設施等各個方面。在抓好建設的同時,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用於市政公用設施維護、園林綠地補植養護和環境衛生管理,城鎮精細化管理和綜合服務水平得到顯著提升。五年來,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進一步提高。我們突出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從嚴治黨這條主線,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以及自治區、市、旗配套規定,紮實開展轉作風反“四風”活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和“守紀律、講規矩”專題教育,圍繞經濟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進一步夯實了以機關和非公有制企業為重點的基層黨建工作。通過豐富學習培訓形式,不斷強化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深入推進了以正本清源、弘揚正氣為重點的反腐倡廉體系建設,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明顯提升,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進一步增強,黨員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進一步彰顯,開發區各項業務工作有效推進,服務意識和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

總結“”時期工作,我們深刻認識到,只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中央、自治區黨委、市委、旗委保持高度一致,堅定不移貫徹落實上級黨委、政府的各項決策部署,凝心聚力謀發展,全力以赴促轉型,才能推動開發區各項事業穩步發展。我們一定要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成績,倍加珍惜彌足珍貴的經驗,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動開發區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向前。

二、充分認識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形勢,切實增強工作責任感和使命感

20xx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關鍵之年。客觀分析當前發展形勢,我們既面臨嚴峻挑戰,也擁有難得機遇。從挑戰看,經濟下行壓力依然突出,國內經濟整體依舊低迷,各種不確定因素仍然很多。特別是受大形勢衝擊,一些企業家投資信心不足,部分企業出現生產經營困難;中小企業融資難等問題仍然普遍存在;受投資信心和要素瓶頸制約,一批大專案、好專案無法落地,完成經濟指標壓力逐年加大;“6·28”事故發生,給我們的安全生產工作帶來了沉重的壓力;冬季採暖期以來,我們的環境空氣質量不容樂觀,企業偷排現象依然存在,環境保護工作形勢依然嚴峻。從機遇看,黨的xx屆五中全會把創新擺在了國家發展全域性的核心位置,必將引領新一輪的理論、制度、科技、文化等各方面創新;國家圍繞實施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網際網路+”、“中國製造20xx”、“大氣汙染防治計劃”、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戰略部署,出臺了一系列既利當前、又利長遠的政策“組合拳”,自治區和市裡也將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為我們破解發展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帶來了難得機遇;自治區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三年行動計劃和特色產業鏈、“雙創”示範基地等四大工程;全市圍繞產業轉型升級,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和對外開放戰略,為我們發展壯大優勢特色產業帶來了難得的機遇。國家深入實施“一帶一路”戰略,加大對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和邊疆民族地區發展的支援力度;國家實施棚戶區改造三年行動計劃,棚戶區改造將成為今後樓市去庫存的最主要手段;自治區建立中蒙俄經濟走廊,開展中蒙文化交流活動,建設草原絲綢之路經濟帶,推動呼包鄂協同發展,這些都為我們加快發展提供了重大戰略機遇和政策利好。從我們自身發展和定位來看,開發區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已經在集聚人氣、完善基礎配套和提升承載力方面打下了良好基礎,被自治區經信委列為“自治區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園區”;鄂爾多斯工業經濟轉型發展規劃(20xx-20xx年)將我們定位為五百億級多產業集聚的綜合性開發區。同時,2×330MW電廠、多晶矽切片元件等一批大專案、好專案均有望在今年取得實質性進展,將為不斷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奠定基礎。總體上看,我們的機遇大於挑戰,優勢大於不足。只要我們堅定信心、奮勇攻堅,就一定能夠實現“十三五”的良好開局。

三、準確把握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和重點任務,確保“十三五”規劃良好開局

今後一個時期的工作思路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自治區、市、旗全委會議精神,緊緊圍繞中央、自治區、市、旗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發展目標和思路,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穩中求進,促轉型、穩增長、防風險、保穩定,加快推進產業結構優化轉型升級,持續加強城鎮建設管理服務水平,著力實現產城互動,著力推進產城融合,確保“十三五”規劃開局良好。

主要預期目標是:20xx年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04億元、工業總產值299億元、工業銷售收入30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20億元、財政總收入5億元(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億元)。

重點抓好以下七個方面工作:

(一)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重點,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很大,根本上是供給結構錯配的問題,主要矛盾是低端產品過剩,中高階產品供給不足,供給與需求不相適應。因此,必須把改善供給結構作為主攻方向,全面落實中央提出的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在優化存量、引導增量上下功夫。一是著力優化產能配置。開發區產能過剩的情況還不是很明顯,主要問題是產能錯位,產品與市場需求不匹配。優化產能配置,扶優治劣是當前我們的首要任務。對市場前景好但資金短缺的企業,通過完善財政稅收、金融政策扶持一批;妥善處置園區“殭屍企業”,盤活閒置資產,通過聯合經營、兼併重組等方式救活一批;對超能力生產、存在安全隱患的,通過監管整治減少一批;穩紮穩打、分類推進,確保取得實效。二是著力降低企業成本。當前,產品價格下跌,園區企業生產經營困難,效益利潤下滑,迫切需要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增強企業競爭力。今年,上級黨委、政府將在簡政放權、減稅降費、金融扶持、電價市場化改革等方面出臺一系列政策,我們要密切關注、主動對接、抓好落實;要主動協調金融部門將短貸變長貸、高息換低息,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進一步對接經信部門,爭取電價優惠政策,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三是著力補齊發展短板。利用現有的高嶺土、煤化工研發平臺,啟動陶瓷研發中心,鼓勵和支援企業開展煤化工、陶瓷、高嶺土、農副產品加工等領域技術創新,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加快補齊創新不足短板;完善陶瓷公共服務區,按照適度超前原則,根據專案需求推進園區水電路訊和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園區發展保障能力,加快補齊基礎配套設施短板。四是著力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加大政府性債務化解力度,通過資產拍賣、股權合作、爭取資金等方式,加快化解存量債務,確保債務總額逐年下降,20xx年力爭下降15%。深入摸排企業貸款、債務及融資擔保情況,積極協助企業化解債務,確保不發生區域性金融風險。

(二)以推動專案引建為中心,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立足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以招商引資為抓手,以專案建設為重點,著力穩工業、促投資、抓轉型,推動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一是進一步穩工業扶企業。經濟能不能穩得住,主要取決於現有產業和企業能不能恢復動力、投產達效。企業是開發區經濟發展的命脈,穩住了企業,就穩住了經濟發展的基本面。要千方百計幫助企業拓市場、減負擔、渡難關,特別是要支援伊東集團、恆東集團進一步深化體制改革,推進產業轉型,加強管理創新。要吃透用足科技創新有關政策,積極幫助企業向上爭取資金。全面摸清企業特別是停產半停產企業存在的問題,一企一策,有針對性地開展幫扶,切實幫助企業恢復生產、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二是進一步抓專案促投資。不斷充實、深化招商專案庫,主動對接商洽專案,全力以赴抓招商,主動外出對接企業,積極引進補鏈、強鏈和新型產業專案,全年計劃引入符合產業定位、有助於調結構、促轉型的優質專案5個以上,協議引進資金50億元,力爭浙江興洋矽烷二期12GW多晶矽切片加工專案簽約落地。全年計劃實施重點工業專案6個,完成投資7.5億元,力爭大汗窯另一條白瓷生產線和烤花窯生產線、勵泰潔淨燃料綜合利用專案和興洋矽烷專案投產達效,興東莫來石、雙龍壽白酒和興旺玻璃纖維等專案按計劃推進建設。電廠建設關係著開發區專案用電和居民供暖,今年要加強與上級部門的溝通對接,盯緊電廠專案審批,力爭熱電專案年內有實質性突破。三是進一步強服務夯基石。加大專案協調和跟蹤服務力度,每月進行2次專案排程,協調專案建設和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確保新續建專案開復工率和重點專案投產率均達到100%。進一步盤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積極爭取建設用地指標,保障落地專案用地需求。

(三)以提升保障能力為目的,加快建設特色品質城鎮。一是進一步提升規劃水平。認真貫徹落實市、旗城市(城鎮)工作會議精神,按照以人為本、尊重自然、傳承歷史、綠色低碳的規劃理念,努力打造和諧宜居、富有活力、獨具特色的現代化城鎮。進一步修編完善沙圪堵鎮總規、控規,爭取修編新一輪開發區總規、控規,按照旗裡要求,逐步推行經濟社會發展、土地開發利用、城市總體建設等多規合一,確保一張藍圖管到底。完成迎賓路兩側風貌改造規劃,通過棚戶區改造和商戶、居民自建等方式分年度實施。二是進一步提升建設水平。積極爭取政策和資金支援,推動棚戶區改造和老舊住宅小區綜合整治。年內計劃投資8640萬元改造棚戶區144戶,改造面積3.53萬平方米。配合抓好“十個全覆蓋”工程,對規劃區內城鄉結合部進行分批改造。逐步完善鎮區園區道路管網等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設施,確保博雅苑、陶瓷博展中心和灰渣固廢處置場年內啟動,計劃新增綠化面積1.51萬平方米,分批逐步推進鎮區天然氣入戶。配合做好通勤機場選址工作,爭取專案落地在沙圪堵,繼續推進楊四海220KV變電站二站前期工作,逐步打破要素瓶頸制約,為經濟社會發展積蓄能量、增添後勁。三是進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充分徵求民意、體察民情、關注民生,集中人力、物力、財力,重點抓好客運出租車投放、公共服務社會化管理、市容市貌和環境衛生整治等工作,積極推進城鎮綠化、美化、亮化工作,加強市政公用設施管理維護,加大違法違章建築查處力度,規範行車、停車秩序,鼓勵企業和居民通過各種方式參與城市建設和管理,實現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

(四)以堅持綠色發展為方向,切實加強環境保護工作。嚴格執行新《環保法》及配套辦法,對執行情況定期通報;採取查封扣押、按日計罰、限產停產、行政拘留、移交移送等手段,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聯動機制,加大聯合執法檢查力度,形成環保守法新常態。認真貫徹落實市環保工作會議精神,突出抓好重點領域汙染防治,按照環保部評估中心在《環保排查報告》中提出的意見建議,認真抓好整改落實,努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消除環境風險隱患。編制完成開發區規劃環評並儘快通過審批,推動乾餾煤專案安裝線上監控設施,解決蒸發塘混排問題,督促久拖不驗專案儘快完成環保驗收,推進粉狀物料堆場全封閉工作,不斷提高開發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

(五)以加強安全生產為保障,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社會大局和諧穩定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礎。要時刻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從安全生產“三要素”入手,整頓和規範企業安全生產行為,促使企業按照規定設定安全管理機構、配備安全管理人員、保證安全生產投入、開展全員安全教育培訓,推進安全生產一線標準化、自動化和資訊化建設,夯實企業安全生產基礎,切實把企業主體責任和政府監管責任落實到位,確保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加快完善食品安全制度建設,全面提升食品安全監管水平。進一步深化平安開發區建設,注重源頭預防,加強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和信訪積案化解工作,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六)以提供公共服務為抓手,支援做好社會事業工作。不斷完善體育健身和文化娛樂設施、場所,做好沙圪堵群眾體育活動中心選址工作,認真組織和參與各類文體比賽活動,精心辦好傳統民俗節慶活動,基本滿足人民群眾的健身和文化娛樂需求。積極組織各類慈善愛心活動,使博愛活動深入人心。繼續支援文化、教育、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引導和鼓勵社會資本積極參與公共服務供給,努力增加中高階、多元化的公共服務供給,滿足群眾不斷升級和個性化的服務需求。支援沙圪堵中小企業創業園和大學生創業園建設工作,進一步完善就業服務體系,為未就業群體提供全方位的資訊諮詢和就業指導。協調聯絡上級民政部門,利用房地產存量房,引入社會養老機構,提升養老服務水平。爭取旗委、政府支援,協調市旗有關部門在沙圪堵再建一家特色專科醫院、一所國小,配合做好新建公立殯儀館有關工作。

(七)打造忠誠乾淨幹事隊伍,不斷提升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一是狠抓黨委主體責任落實。市委將20xx年作為管黨治黨的“主體責任倒查年”,實行落實主體責任“簽字背書”制度,嚴格進行主體責任倒查。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市、旗紀委全會精神,嚴格按照市、旗黨委關於全面從嚴治黨和黨風廉政建設的各項要求,切實加大責任分解和督查力度,嚴格落實簽字背書、述責述廉、廉政談話和約談等制度,確保“兩個責任”壓力傳導到位、責任落實到位。每季度至少召開1次黨風廉政建設專題會議,安排部署、分解落實各項工作任務,每半年至少檢查1次各責任部門的主體責任和“一崗雙責”落實情況,並對20xx年存在問題的整改落實情況進行“回頭看”,在開發區上下形成經常性研究和從嚴落實管黨治黨責任的良好態勢。二是創新組織建設工作思路。嚴格落實書記抓黨建責任制,定期召開黨委會、黨建工作例會,研究、安排部署黨建工作。持續推進非公組織黨建健康發展,努力實現企業效益和黨建工作雙贏的良好局面。三是加強幹部教育管理。充分運用資訊化手段,創新學習教育培訓形式,力爭使科級幹部和普通幹部每年參加培訓不少於12天或90學時。按照考核評價的新要求,進一步完善幹部考核評價制度。認真做好科級後備幹部的選拔、培養和管理。四是持續抓好紀律和作風建設。今年,市紀委將制定巡察方案,圍繞“六大紀律”,常態化開展常規巡察和專項巡察。我們也要切實加強對違反“六大紀律”行為的查處力度,積極支援紀委查辦案件,使紀律真正成為帶電的高壓線。要認真抓好警示教育,堅持抓早抓小,加大誡勉談話力度,對苗頭性問題及時約談、函詢,防止小問題演變成大問題。結合“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後續整改,組織廣大幹部職工認真開展自查自糾活動,改進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營造風清氣正、高效務實的工作氛圍。五是強化監督考核機制。進一步加強機關管理、黨建、督查、調研和反腐倡廉等制度建設,繼續完善並嚴格執行開發區工程專案招投標監督管理暫行辦法、“三重一大”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辦法等制度,細化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任務分解,與各部門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並對“一崗雙責”履行情況加強考核,切實打造一支講政治、守規矩、負責任、敢擔當、做表率的幹部隊伍。

同志們,做好今年的工作,意義重大,任務艱鉅。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在市、旗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定信心、振奮精神,攻堅克難、紮實工作,全面完成今年經濟社會各專案標任務,努力實現“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良好開局,為建設產城互動、產城融合,宜業宜居、和諧安定的開發區再做新貢獻!

經濟開發區工作會議講話 篇6

同志們:

今天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中央、省、市經濟工作會議及市委五屆八次全體會議精神,回顧總結20xx年工作,安排部署20xx年工作,組織和動員全區上下,明確目標,堅定信心,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創造新的工作業績。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20xx年工作回顧

20xx年,面對嚴峻複雜的形勢,特別是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重大考驗,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們深入學習貫徹黨的、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上級的各項決策部署,緊緊圍繞“六大發展”和“兩大任務”,努力克服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迎難而上,主動作為,千方百計抓投資,集中力量抓專案,紮紮實實惠民生,堅持不懈抓安全,較好地完成了預期的各專案標任務,確保了全區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經濟社會發展在嚴重困難局面下取得了來之不易的成績。

(一)主要經濟指標有新增長。全年GDP完成47.25億元,增長5.6%;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2.01億元;工業增加值完成18.42億元,增長20.5%;服務業增加值完成16.65億元,增長0.2%;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6.64億元,增長25.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9.43億元,增長4.5%;外貿出口總額完成138萬美元, 增長2.2%。

(二)招商引資和專案建設有新進展。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大力實施“專案提質增效年”行動,強化“六位一體”整體推進,超額完成了年度招商引資任務。華電朔州熱電等專案順利投產。諾浩機電礦山裝置配件加工、中美新能源煤炭綜合利用研發等續建專案和北京羅克森工業制動器等新建專案順利推進。除省級重點工程投資指標,其它“六位一體”指標都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三)基礎設施建設有新提升。一是加快路網建設。實施了全長13.2公里的朔南大道改造提升工程;全長25公里的紅旗新區環路開工建設;新建振武東街、招賢路北延伸及紅旗牧場軍馬街等道路10公里,同時完成配套管網建設;實施了招賢路、友誼街路面修復工程;完成穆寨路、樑郡路等13處路口改造。二是加快供熱、供氣管網建設。完成世紀星城三期、學府青年城等城市供熱管網建設4公里,完成天然氣管道建設22公里。三是啟動了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紅旗牧場危房改造第一批異地新建住房972套基本完工,第二批續建工程有序推進。四是大力推進環境提升工程。完成了樑郡路平朔圍牆外側和北區無障礙通道口改造;對城市主幹道的雨篦、井蓋、綠化帶護欄、排汙管道井進行了更新和維修;實施“六網覆蓋”工程,視訊監控網路實現了全區主幹道、重點部位、重點單位全覆蓋。通過環境整治,城市環境和品位得到顯著提升。

(四)企業服務保障有新成果。在異常困難的情況下,我們著眼長遠,勇於擔當,積極作為,不惜代價,為企業和專案服務。一是積極解決專案用地補償遺留問題。20xx年新解決了8宗專案用地的附著物補償遺留問題。從20xx年起,已累計出資3000多萬元,解決了北京羅克森、中美新能源、諾亞防護、富華燃氣等22個專案用地共760多畝的附著物補償遺留問題。二是根據國發[20xx]25號等中央、省、市檔案以及省、市民營經濟發展推進大會精神,符合條件的企業專案繼續執行減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配套費等優惠政策。三是幫助區內遺留下的11家在建或已建成的專案完善了手續,為企業專案解決資金不足難題、擴大融資渠道奠定了基礎。四是全力爭取財稅部門的支援,申請市政府報省政府調整開發區轄區土地使用稅範圍及適用稅額。開發區轄區內所有用地企業的土地使用稅以前一直是統一列入到朔城區一等地範圍,稅額為15元/平方米。這次調整獲批後,開發區大部分企業都在三等地範圍,稅額可降低到3元/平方米。這項改革雖然使開發區因此每年會減少稅收2100多萬元,會進一步增大穩增長壓力,但是為了給企業優化發展環境,我們要給企業做些實實在在的事情。目前,省政府已將請示批覆到相關部門辦理。五是幫助豐宇彩鋼、永富機修等16家企業解決水電氣熱等基礎設施配套問題。六是加強用地保障。經多次與市國土資源局、朔城區國土資源分局協調,專項調整鄉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解決了華電國際朔州熱電廠運煤通道問題。麻家樑煤礦專案用地組卷報批已獲國土資源部批准並上報國務院待批。經過大力爭取,省政府批准為開發區增加了1000畝土地利用規劃指標。

同時,堅持底線思維,嚴守安全穩定“紅線”,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確保了全區安全生產形勢穩定。深入推進突出信訪問題專項治理,排查各類不穩定因素,化解社會各類矛盾,依法依規處置信訪問題。強化綜合治理和專項整治,打擊違法犯罪成效明顯,社會治安亂點得到有效整治,有效維護了人民利益和社會穩定。

(五)改善民生有新成效。關注熱點民生,著力解決“衣食住行教醫保”等與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突出問題,紮紮實實為民辦好紅旗牧場整體搬遷安置、冬季燃煤補貼發放、免費健康體檢、就業培訓、全民參保等實事。新分配穆寨村廉租房和紅旗牧場廉租房220套。按時完成全民參保計劃登記任務和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城鎮居民醫保登記繳費工作。初步完成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資料採集工作。為轄區4所學校的教師解決職稱評審問題,對轄區內19所無證幼兒園進行了全面摸底、整頓。投資140多萬元,繼續推進營養餐改造計劃。較好地完成了計劃生育各項工作任務,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穩中有降。經多次與市民政局協調,基本理順了優撫金髮放工作。對符合救助條件的貧困、重度殘疾人救助資金髮放到位。

(六)規範執行管理有新提高。20xx年10月中旬到12月中旬,省審計廳對開發區進行了為期3個月的審計,審計出了在經濟社會發展、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財經紀律、經濟決策、經濟管理四大方面的22個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及時成立了審計整改工作領導組,下設了7個工作小組,按照從嚴整改、標本兼治的要求,在規定時限內逐項落實整改任務。其目的就是以此次審計為契機,加強審計成果的運用,查詢不足、堵塞漏洞、完善提高、甩掉包袱,不斷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科學決策水平,將審計整改轉化為加快發展的強大動力。在整改的過程中,我們解決了許多歷史遺留難題,比如投資公司、徵地補償、財政資金管理、工程管理、公車改革的問題。為了推進審計整改工作進度,加強工程監管力度,區建設局專門成立了工程造價監控室,與財政投資評審中心同時執行,承擔對區財政投資建設工程的評審監控職能。成立以來,已對原東區執委會、區工程建設領導組移交的道路改造及亮化、綠化等12個專案和原南區執委會棚戶區改造、道路工程等專案進行了分類整理和嚴格稽核,既提高了工程專案評審效率,加快了工程結算進度,又加強了資金管理,節約了工程資金。

(七)理順體制機制、幹部隊伍建設有新突破。長期以來,開發區的機構設定不合理,部門之間職數配備不均衡,有職數無編制,部分職能部門沒有內設科室,全區現有編制太少,開發區參照公務員管理的身份多年來沒有被市直有關部門認同。為此,近期我們積極主動向市長、分管市長、市編辦和上級組織人事部門溝通爭取、協調解決。一是對我區機構進行科學設定並對領導職數重新核定,明確了開發區總編制數。二是按編制人數重新核定機構和副科以上領導職數;三是市政府及市公務用車制度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4月8日召開會議,批准了開發區按照參公單位進行公車改革。剛才我講到的這三個方面,不論是編制重新核定,還是科級以上領導職數和機構的核定,以及按照參公單位進行車改,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不僅關係到開發區整體工作,更重要的是關係到每位幹部職工的切身利益,可以說是意義重大。

幹部隊伍建設和幹部成長問題,是我們每位同志都非常關心的一個重要問題。長期以來,開發區的幹部成長緩慢。我們根據工作需要,向市委組織部請示後,按照新時期好乾部標準和《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嚴格執行幹部選用程式為區機關職能部門及內設科室、紅旗牧場(紅旗新區)分四批選配幹部共計30名,這30名幹部不僅較好地承擔起了一線工作,得到了廣大幹部群眾的認可,而且改變了全區中層幹部斷檔現象,形成正確的更新交替機制,提高和調動了全區幹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可以說,長期制約開發區發展的幹部隊伍建設問題得到了初步解決。下一步,隨著這次機構職數的批覆,這一問題將得到根本性解決。

回顧20xx年,可以說成績來之不易。在困難和壓力面前,我們咬定發展不放鬆,敢於擔當不停步,堅持不懈、創造性地開展了各項工作。在這裡,我代表區管委會、黨工委向關心、支援開發區的領導們和部門單位表示衷心的感謝!向為開發區建設發展做出積極貢獻的全體幹部職工、入區企業以及社會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

二、準確把握形勢,堅定發展信心

在去年的工作會上,我指出開發區主要存在的一些問題。一是開發區經濟總量還不大,質量也不是很高,對區域經濟的輻射和帶動作用還不強。二是開發區定位一直不準,體制機制一直不順。幹部隊伍建設管理滯後,幹部成長緩慢。三是幹部作風仍然存在諸多與形勢發展不相適應的地方。四是諸如穆寨村搬遷、出讓地專案進地、小南國爆炸事故墊資掛賬、財政負債等歷史遺留問題多,處理難度非常大。一年來,雖然我們共同努力,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遺留問題和各種困難矛盾,但是我們還要保持清醒頭腦,增強憂患意識,看到我們面臨的巨大困難。

在面對問題和困難的同時,我們更要看到面臨的機遇,堅定發展信心。從國內看,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發展面臨速度換擋、結構調整、動力轉換的關鍵節點。加之“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沿海開發等國家重大戰略的縱深推進,以及“中國製造20xx”、“網際網路+”等重大行動計劃的深入實施,我們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從省、市來看,都把推進開發區發展列入年度工作重點,市委、市政府今年要制定出臺方案,準備一攬子解決制約開發區發展的突出問題,全面開展建立國家級開發區工作。因此,我們一定要審時度勢、未雨綢繆,保持主動作為、創新發展的動力,順勢而為,不斷推進我區向更高、更新、更快方向發展。

三、20xx年工作主要任務

20xx年全區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和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遵循“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和“五個發展”新理念,全力推進“六大發展”和“兩大任務”, 堅持去遺留、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加快提升招商引資、專案建設、改善民生、環境服務水平,積極建立國家級開發區,推進開發區發展再上新臺階。

20xx年的主要預期目標是:GDP完成49.7億元,增長6.5%;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2.06億元,增長2.5%;工業增加值完成19.1億元,增長3.5%;服務業增加值完成18.5億元,增長9%;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6億元,增長1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9.96億元,增長6%。

這個目標的確定,我們既考慮了與市定的目標相一致,不拖全市後退,同時也考慮了我區發展的具體實際。為了順利完成目標任務,重點需要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從招商攻堅,在產業轉型上形成新突破。

首先,招商方向要更精準。主攻新興產業和現有主導產業,在現代煤化工、電力、新能源、先進裝備製造、現代物流及電子商務、粉煤灰煤矸石迴圈利用、冶金、醫藥、現代農牧業、生態旅遊業十大產業精準發力,有不少於10個引資落地專案。

其次,招商理念要更精專。招商引資,環境是基礎,服務是品牌,創新是根本。要更加註重軟環境提升,不能一味地依賴硬體和強調政策,著力優化招商服務。要更加註重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利用企業資訊多、客戶廣、投向準的優勢,深化以商引商、加快鏈式招商,圍繞現有產業、企業向上下游拓展延伸,推動產業鏈專案加速叢集。

第三,招商人員隊伍要更精銳。要在全區營造“全員全年”招商大氛圍,在全區各部門抽調精幹人員,參加招商引資和專案服務工作。進一步細化“雙十雙百”招商提速年行動計劃,開展業績比拼、工作競賽,獎勵率先突破者和重大貢獻者。突出抓好招商人員業務提升,圍繞各自的產業方向和主攻區域深入研究,培養一批產業“專家”、招商“能手”、服務“明星”。

(二)從專案發力,在提速增效上形成新突破。

堅持一切圍繞專案轉,一切緊盯專案幹,做強專案支撐,蓄積發展後勁。按照“建成企業抓達產增效,在建專案抓投產,簽約專案抓開工,在談專案抓簽約”的要求,把握重點,強化措施,紮實推進專案建設。

一要圍繞企業抓績效。動腦筋,想辦法,找渠道,幫助和支援企業深入開展“達產增收、管理增效”活動。按照“一企一策”思路,進行精準扶持,堅持從最急處著手、最難處援助,幫助企業開拓市場、提升效益、走出困境。不斷壯大企業實力,力爭年內新增規模以上企業達到3家以上。

二要緊盯專案推進度。加大跟蹤督辦力度,督促企業早簽約、早入園、早開工。組織精兵強將、業務骨幹與每個專案進行精準化對接、一站式服務。確保富華燃氣公司天然氣液化等專案完成前期準備工作;確保朔州市興元工貿公司建材五金製造、朔州市華盛木業公司木門木器加工、朔州市鵬程玉慧陶瓷纖維生產線一期、朔州市鑫隆盛科技有限公司工礦裝置及配件加工、朔州市新潔工貿公司防凍液玻璃水等專案開工;確保朔州市再生能源熱力有限公司管網及換熱站建設、北京羅克森中英機械裝置公司工業制動器等在建專案加快建設進度,完成計劃投資;確保紅旗牧場危房改造、紅旗牧場防火通道、朔南大道綠化、永富機修環保鍋爐、朔州市慧源房地產公司商業廣場等專案完工或竣工投產、運營。

三要加快紅旗新區建設。我們完成了北區16.4平方公里控規編制並經市政府審批,啟動了紅旗牧場總體規劃編制工作,並已將紅旗牧場三分場規劃納入富甲工業園區規劃中。下一步,紅旗新區將是我們專案建設的重點區。

去年年底,我們開始與浙能集團對接,探討專案合作。今年3月,我們與浙能集團副總經濟師傅木慶一行舉行了對接座談會,進一步達成了在紅旗新區合作建設煤電冶迴圈生態園的共識。準備以同煤浙能麻家樑煤礦為龍頭,積極引進2×100萬千瓦(或2×66萬千瓦)的分級發電及10萬千瓦的光伏發電和垃圾發電、生物質發電專案,同時建設現代化的設施農業、冶金建材、陶瓷、粉煤灰煤矸石綜合利用等產業,打造功能完備、產業協調、生態和諧的現代化工業園區。該園區如果能夠上馬,預計固定資產投資在240億元以上,全部投產之後正常年份每年可以實現工業產值約96億元,利稅20億元以上。目前,園區的規劃方案正在制定完善中。我們也在積極努力,爭取省市給與支援,力爭將規劃付諸實施,變成現實。

同時,紅旗新區有土地8.32萬畝,其中6萬多畝土地在煤田壓覆區,因受煤田開採影響,不能佈局大型工業專案。但紅旗新區屬於太陽能資源二類地區,有發展光伏產業的巨大優勢。我們準備在煤田規劃區域內建設生態農業太陽能光伏發電專案,來解決這一矛盾,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園區預計容納光伏裝機容量可達100萬千瓦,總投資80億元。這個園區如果能夠建成,將會成為發展農伏互補產業的示範園區,為煤田壓覆區的土地利用和生態建設闖出新路,也非常有助於解決當地群眾的就業致富問題,具有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20xx年以來,已經陸續有華能、中煤華昱、中電投、華電國際和漳澤電力等企業來區實地考察洽談。目前,我們正在積極推進中。

(三)從載體提質,在園區形象面貌上形成新突破。

按照“產城融合示範區”發展追求,我們要不斷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推動開發區從較為單一的生產型園區經濟向綜合型城市經濟轉型。

要加大城市建設和管理的力度,提升城市品位,使城市發展與園區建設有機統一,有機融合,形成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格局。

(四) 從改革破題,在效能提升上形成新突破。

一要在機制體制創新上求突破。利用市裡準備徹底解決開發區體制機制問題的機遇,認真制定實施方案,以改革的精神推進機制體制創新,徹底解決好我區體制機制存在的各種問題。

二要利用好去年省審計廳的審計成果,將所有發現的問題整改到位,將遺留問題徹底清理。使開發區在今後的發展中甩掉包袱,健康執行。

(五)從民生落腳,在治理水平上形成新突破。

一要辦好惠民實事。一是完善落實紅旗牧場與麻家樑煤礦簽訂的框架協議,啟動整體搬遷工作。力爭在20xx年10月底使危房改造專案駿工驗收,啟動一分場居民整體搬遷工作。二是拓寬就業增收渠道,加大就業培訓力度,爭取為穆寨村民、紅旗牧場職工提供更多工作崗位;三是進一步改善醫療條件,方便群眾看病,擴建紅旗牧場職工醫院並在分場設立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四是改造紅旗牧場學校,優化教育資源解決當地孩子上學難問題;五是繼續為穆寨村、紅旗牧場符合條件的老年人免費健康體檢;六是加快構築更為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推進全民參保,實現應保盡保。

二要全力做好信訪維穩和安全工作。在信訪維穩方面,要細化信訪管控,突出矛盾糾紛化解排查,有效構建上下貫通、條塊結合的矛盾糾紛調處工作格局;強化依法調處,著力引導群眾依法依規合理表達訴求。在安全生產方面,要強化安全生產,落實安全生產“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要求,深入開展重點領域安全生產大檢查和安全生產月活動,加大“打非治違”專項行動執法力度,確保全年無重特大安全事故。

(六)強化組織保障,確保各項任務圓滿完成。

事業興衰,關鍵在人。幹部隊伍是開發區事業興盛的堅強核心。在幹部隊伍建設方面,近期重點在幹部人事上做兩件事:一是積極與市委溝通,將管委會幾個部門的負責同志和紅旗牧場領導班子配齊。二是將各部門以及科級單位配齊。前面我已講過,市裡給我們機構職數配齊,我們將盡快到位。我們一定要嚴格程式,好中選優,真正把那些德才兼備的同志用起來,充分調動同志們的積極性,使廣大幹部職工以良好的精神狀態推動我區的工作。

同志們,目標任務已經確定,希望同志們繼續保持攻堅克難、奮發有為的狀態,堅定信心,紮實工作,為圓滿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而努力奮鬥!

謝謝大家。

經濟開發區工作會議講話 篇7

青海經濟快速健康發展的關鍵在工業,出路也在工業,工業發展的抓手在園區。進一步明確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一區多園、突出特色"的發展方向,不斷總結經驗、創新思路,理順體制,強化功能,充分發揮開發區在全省工業化程序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推進我省工業園區的建設發展邁上新臺階。

一、總結經驗。實事求是。充分肯定園區在全省經濟發展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從1993年開始,我省先後成立了格爾木崑崙經濟開發區、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生物科技產業園和甘河工業園四個工業園區。這是我省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改善經濟佈局、促進經濟融人全國發展的重大舉措。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各園區堅持發揮政策、體制、功能等方面的優勢,求真務實,開拓進取,工業園區規模不斷擴大,發展勢頭良好。到20xx年,各園區共人駐企業總數達到390戶,累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1.59億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71.57億元;累計實現工業增加值20.45億元,累計實現一般預算收入達到4.41億元,安置就業人員1萬多人。工業園區建設有效地發揮了集聚產業和配置生產要素的優勢,逐步成為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重要載體,對外開放的視窗和招商引資的主要平臺,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我省工業園區建設和發展仍面臨很多困難和問題。一是園區經濟總量還不大,質量也不高,對區域經濟的輻射和帶動作用還不強,市場體系建設也不夠完善,經濟執行機制和行政管理體制還需進一步創新,對外開放功能仍需進一步深化;二是我省工業園區建設起步晚,規模和水平都比較低,產業結構層次、技術水平偏低的問題突出;三是各工業園區特色不突出,產業聚集效應不明顯,沒有形成產業鏈,對企業的吸引力不夠強;四是對工業園區建設和發展的指標評價體系不完善,存在著只注重發展速度,資源的集約利用率不高等問題。因此,我們只有全面、準確、積極地理解和把握中央巨集觀調控政策,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推進增長方式轉變,才能促進開發區健康發展。

二、統一思想。堅定信心.進一步增強加快工業園區發展的緊迫感和使命感

工業園區化是新型工業化發展的必然趨勢。從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發展經驗看,工業園區建設無論是在優化要素配置、調整產業佈局、促進產業集聚,還是在推進產業升級、強化招商引資、改善城市環境等方面,都是重要媒介和載體,是實現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的重要依託和支撐因素。園區建設可以有效地聚集人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流,加快與城市發展相配套的交通、通訊、電力、市政等工程建設,使城市功能和產業互相協調、互相促進,進一步增強城市的集聚、輻射功能。從我國加快推進現代化程序的實踐來看,不同地區、不同城市之間的發展競爭也越來越集中體現在園區建設之中。蘇南、浙北地區園區建設的大手筆、大投入帶來了招商引資、工業經濟的大發展,從而使經濟增長的總體水平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在競爭中牢牢佔據了主動權。

去年以來,為了充分發揮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政策和區位優勢,使開發區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增創新優勢,走出新路子,辦出新特色,實現新發展,在全省經濟發展中發揮更大的輻射帶動作用。宋秀巖省長親自調查研究,就加強力量、調整關係、減少掣肘、提高效率、完善功能、發揮平臺作用等問題進行了細緻分析,省經貿代表團也專門考察了內蒙、寧夏相關開發區。省政府決定對開發區的管理體制進行調整和理順,按照"一區多園"的模式,成立新的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將原城東開發區、甘河工業園區和生物科技產業圊區進行整合,實行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統一政策。各工業園區在開發區管委會統一領導下,明確職責、合理分工、相對獨立執行。這是保持我省工業園區快速健康發展和實現全省工業化、實現西寧工業強市目標的需要,也是加快構建和諧青海的有效途徑。省委提出,""期間要依託重點企業、重點專案和工業園區,運用市場機制,加快產業佈局調整,促進生產要素向園區聚集,著力打造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柴達木迴圈經濟試驗區兩個工業發展平臺的要求,力爭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6%以上的目標。實現這一目標,確保工業增長是關鍵,加快工業園區發展是重中之重。切實增強緊迫感和使命感,進一步解放思想,堅定信心,搶抓機遇,大膽探索,借鑑先進省市的好經驗、好做法,加快開發區建設步伐,實現工業園區經濟又快又好發展。

三、明確思路。協調推進。努力實現開發區的科學發展

開發區經濟增長的高質量,是工業經濟既快又好增長的前提和基礎。加快開發區發展,必須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努力提高核心競爭力,實現園區經濟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和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要著重抓好四方面的工作。

(一)調整經濟結構,優化產業佈局,為園區經濟快速協調發展奠定基礎。首先要完善園區的功能定位和產業佈局規劃。按照"經濟產業化、產業園區化、園區特色化"的原則,進一步修定完善各園區的產業佈局規劃,使各工業園區的產業鏈、現代物流、科技開發與轉化、生活公用設施有一個科學合理的佈局,突出各自的主導產業。緊緊圍繞要素集聚和產業升級這個核心,依據產業發展基礎、市場前景、資源區

位以及外部經濟聯絡和城市化發展方向等要素,準確定位園區的主導產業和發展方向,發揮各自的區位特色和比較優勢,實現協調發展。其次要堅持把園區建設與經濟結構調整緊密結合起來,著力培植髮展的新優勢。要增強園區的承接力,找準園區建設和經濟結構調整的結合點,充分發揮園區的聚集輻射效應,按照產業積聚和規模經濟的內在要求,堅持"一區多園"模式,建設設施配套、功能健全、資源共享、分工協作、各具特色的園區,有效地推進全省產業結構的調整。東川工業園重點要利用全省的優勢資源,發展高新技術和新型材料產業,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生物產業園重點利用高原獨特的動植物資源,大力發展生物醫藥、農畜產品深加工和保健食品產業;甘河工業園重點發展鉛、鋅、銅等有色金屬冶煉和加工及它下游相關產業;北川工業帶重點要發展以電力、輕金屬冶煉和機床、非標裝置製造、化工等為重點的產業。第三要創新發展模式,積極推進節約型、環保型園區建設。經濟技術開發區土地空間、各項資源有限,環境承載能力弱,更要節約和合理利用土地、能源等各種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在建設節約型經濟、環保型經濟方面起示範作用。

(二)加強自主創新,完善服務功能,為工業園區經濟增長創造條件。一是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著眼於擁有自主品牌、自主智慧財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品牌,大力加強原始性創新、整合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完善研發體系和自主創新機制。廣納賢才,用好人才,特別要重視吸引高素質的技術和管理人才,把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成為省內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二是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打造一流園區的硬環境。加快建設進度,做到規劃建設一片,配套完善一片,開工投產一片,不斷完善綜合服務功能。三是完善商務支援和後勤保障功能。要實用、高效,重點發展金融保險、商貿通訊、中介諮詢、儲運物流、文化娛樂等與企業生產經營緊密相關的場所,完善必要的生活設施,大力培育和規範市場調查、技術諮詢、產權交易、律師財務等服務機構,為園區企業提供資金、資訊、技術、人才等全方位的服務。四是創新園區的管理體制和政策環境。打破固有的工業園區發展模式,依託優勢資源和產業基礎,通過大企業、大集團的培育引進,中小企業群的配套跟進,民營企業的充分發展,迴圈經濟的引領推動,拓展工業園區的發展空間,真正達到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統一政策、加快發展的目的。園區管委會要轉變觀念,抓緊研究制訂對推動工業園區發展具有較大含金量的更加積極靈活的政策措施,進一步強化服務,提高效率。努力使管理工作逐步規範化、標準化,各項工作規程和要求更加開放、公正、透明、高效,更加適應對外經濟往來和競爭的需要。

(三)擴大對外開放,強化招商引資,為工業園區發展增加活力。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不斷加大對外交流的力度,加強與沿海發達地區的溝通與聯絡,抓住發達地區結構調整升級、產業梯度轉移和資本輸出的機遇,立足本地資源和開發區已具備的產業基礎優勢,主動出擊迎接輻射和轉移。鼓勵發展好的企業以商招商,尤其是要鼓勵區內大企業與國內外大公司、大集團聯姻嫁接,注重引進世界先進水平的企業研發中心和配套企業落戶工業園區,達到引進一個、成功一個、帶來一串的良好效果。要創新招商方式,擴大工業園區招商引資的自主權,賦予工業園區在招商引資、專案引進和建設過程中的相應管理許可權。建立和完善以政府為指導、企業為主體,市場化運作的對外招商促進機制,突出引資、引企與引智的有機結合,充分發掘和利用好現有的科技資源和人才資源,加強對省內外技術人才、經營管理人才的引進。開展全方位、寬領域、多種渠道、各種形式的招商引資活動。加強基礎工作,有計劃、有目的、有重點、有特色地包裝推介園區整體形象,把招商引資的目標責任體系與競爭激勵機制結合起來,調動各方面利用外資的積極性,促進園區招商引資工作邁上新臺階。

(四)明確發展定位,加快產業聚集,為工業園區經濟發展提供內在動力。促進產業叢集的形成,促進新型產業基地的建設。確定大專案--產業鏈--產業基地的基本框架,注重引進產業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通過龍頭企業的縱向延伸,形成系列配套的產業鏈;通過橫向拓展,形成優勢互補的企業叢集,進而形成更加完善的產業配套環境,促進新型產業基地的最終形成。各工業園區要在堅持開發一塊、成功一塊、良性滾動發展的基礎上,不斷做大規模。要明確發展定位,加大扶優扶強力度,拉長產業鏈。我省工業園區建設剛剮起步,產業鏈還處在萌芽階段,企業整體競爭力不強,因而在構築產業鏈方面政府的作用就顯得十分重要。尤其是高新技術產業,在風險投資機制還沒形成、銀行貸款受到限制的情況下,實現科技成果產業化相當困難,政府部門要積極發揮引導作用,做好營造環境、培育產業的工作,在各園區形成各具特色的產業鏈條。要在重視原有產業發展的同時,培育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和核心競爭力、富有高成長性的新興產業。建立園區產業發展與科研開發活動互動、互補和利益共享機制,努力打造高新技術產業群。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引導鼓勵工業園區企業進行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服務創新,以資訊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資訊化。加快完善"一區多園"的發展模式,各工業園區要依託優勢資源和產業基礎,準確定位,拓展各自發展空間,在產品組合、產業方向、企業聚集等方面,既要體現特色、有序競爭,提高核心競爭力,又要注重相互協調、相互配合,促進資源共享,增強工業園區的整體實力。

四、加強領導。創新機制。努力營造工業園區發展的良好環境

切實加強領導。把加快工業園區建設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建立行之有效的工作機制,落實工作責任制,及時研究解決工業園區建設中的重大問題,制定促進工業園區發展的政策措施,創造良好環境,在不斷加強基礎設施的同時,更加重視軟環境建設,把改善軟環境作為加快工業園區發展的突破口,擺到重要位置來抓。省政府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對開發區工作的指導和支援,主動為開發區發展搞好服務,制定促進開發區發展的政策措施,建立"綠色"通道,及時研究解決開發區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該放的權要全部下放,全力支援開發區建設,真正把園區作為改革開放的試驗區和先行區,作為經濟增長點的重要載體區,整合一切生產要素,加速資金、技術、專案、企業的聚集。新成立的開發區管委會要切實負起責任,積極認真地履行好省委、省政府賦予的七項職責:一是負責工業園區的行政管理、經濟管理和社會事務管理;二是研究制定工業園區的發展目標,並提出政策措施;三是審定工業園區的建設規劃、產業佈局;四是協調工業園區的基礎設施配套專案建設;五是建立和完善工業園區的服務體系,對工業園區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及時向省政府提出建議和意見;六是組織工業園區重大招商引資活動,考核各工業園區專案建設、招商引資、經濟指標的完成情況;七是與省市政府各部門協調有關工作,在建設、規劃、土地、專案管理事項,比照省級相關職能部門許可權處理,並在省級相關部門備案。近期要抓緊完善各工業園區的發展規劃,建立健全協調機制,加強政策、產業佈局、招商引資和生產經營環境的協調,要完善考核制度,加強監督管理,促進各工業園區健康有序發展。

堅持"精簡、統一、高效"的原則。不斷創新開發區管理體制和機制,積極探索使開發區和各工業園區儘快具備政治功能和完整的城市功能。引進先進的管理理念和運營模式,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管理、標準化建設、社會化服務,完善園區管理機構,建設一支素質高、結構合理的管理隊伍,把能夠社會化、市場化運作的業務交給企業和市場去做,切實降低管委會的行政成本和園區企業的商務成本。要注重創新投資機制,堅持"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的原則。拓寬融資渠道,促進開發區投資主體多元化;有條件的開發區可安排專項資金,按市場機制建立高新技術發展基金、民營企業發展基金和招商引資獎勵基金,吸引社會資本和其他各種金融資本進入開發區。

大力提倡"親商、安商、富商"新理念。_注重加強與投資商的感情交流,真心實意和投資商交朋友,設身處地替企業著想,做到辦事熱情主動,方便快捷,努力使建設、管理、服務規範化、國際化,園區生產、生活環境園林化、生態化。要切實減輕園區企業負擔,不折不扣地落實省上已經出臺的加快園區發展和改善投資環境的各項優惠政策,依照法律、法規,完善行政規章和行政措施,努力實現行政工作的制度化、規範化。切實營造良好的投資發展環境。

經濟開發區工作會議講話 篇8

一、回顧“”,經開區夯實了跨越式發展的基礎

“”,是經開區建區以來發展最快的五年。,預計全區生產總值完成68億元,是的3倍,年均增長20.6%;工業總產值完成130億元,是的3.8倍,年均增長2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28億元,是的2.9倍,年均增長2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93.5億元,是的3.2倍,年均增長26%;實際利用外資2.8億美元,是的8倍,年均增長51.8%;進出口總額5.3億美元,是的9.8倍,年均增長60.8%。

“”,是經開區專案引進取得重大突破的五年。全區累計引進超億元以上工業專案62個,總投資423億,是“十五”期間全部專案投資的9倍,結束了經開區沒有重大工業專案的歷史。出口加工區富士康專案30天內建成投產,創造了被稱為奇蹟的“鄭州速度”。經開區專案建設呈現出“正在集聚、正在開工、正在建設、正在跨越”的良好態勢。

“”,是經開區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五年。工業主體地位進一步凸顯,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由的不足60家增加到的102家,規模以上工業利潤是的23倍。八大園區建設全面啟動,汽車及零部件、裝備製造、食品加工、電子資訊、現代物流五大主導產業基本形成。

“”,是經開區實際利用外資最好的五年。出口加工區疊加保稅物流功能,進出口額在中部6省出口加工區中連續五年位居第一。河南保稅物流中心順利通過國家四部委封關驗收,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建成投運,從真正意義上結束了河南沒有進出口港口碼頭的時代。

“”,是經開區科技創新實力不斷增強的五年。全區研發投入累計達到10.8億元,佔gdp的比重達到5%;累計申報各類科技資金專案550個,實際到位資金1.5億元;累計申報專利總數1099項,授權專利680項,榮獲河南省智慧財產權優勢區域稱號,被確定為省創新型產業集聚區(試點)。

“”,是經開區城市功能日益完善的五年。大力實施“四大工程”(暢通工程、綠化工程、美化工程、亮化工程),累計完成基礎設施投資44.7億元,建成道路110餘公里,綠化覆蓋率達36.3%,建成區面積從10平方公里擴大至30平方公里。

“”,是經開區人民群眾得到實惠最多的五年。五年累計完成社會事業和民生方面的投入4.1億元,是“十五”期間投入的近20倍,佔財政總支出的比重由的4.8%上升至的15.8%。

“”,是經開區黨的建設取得新成效的五年。紮實開展一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大力推進學習型機關建設;建立健全選人用人機制;積極開展非公黨建“兩帶一爭”活動,成立了區企業黨工委;大力實施“強基工程”,全面推進“4+2”工作法,基層黨建活力進一步增強;切實加強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注重抓教育、抓源頭,促進了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的進一步好轉。

五年的成績來之不易,積累的經驗彌足珍貴。實踐啟示我們:

必須堅持解放思想不停步。開發區的建設和發展,本身就是一部不斷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的生動史。五年來,面對經開區工業總量偏小、基礎設施薄弱、發展空間受限等諸多現實,我們不埋怨、不爭論,果敢地衝破傳統思維的禁錮和舊體制的束縛。無論是“工業立區、科技興區”戰略的確立,還是“八大超百億產業園區”的提出,無論是首開全省異地購買土地指標的先河,還是審批制度的改革、辦事程式的突破,無不體現著解放思想的膽識和敢闖敢試的勇氣。可以說,沒有思想的大解放,就不可能有經開區發展的大跨越。

必須堅持專案帶動不動搖。專案是開發區的生命線。五年來,我們堅定不移地實施專案帶動戰略,明確提出“世界500強、國內500強、上市公司、知名企業”四大主攻方向,通過實施產業招商、全員招商、以商招商,全面提升專案招引的數量和質量。五年來,為了專案的簽約入區,我們與投資商多次接觸、多輪談判;為了專案的開工建設,我們全力做好土地報批、場地平整、基礎配套、拆遷安置等前期工作,為此付出了太多的耐心和艱辛,付出了太多的時間和經濟成本。正是由於全區上下千方百計引專案、上專案、建專案,從而推動了一大批投資體量大、拉動能力強、科技含量高的專案順利實施,為經開區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必須堅持為民謀利不打折。只要不打折扣、設身處地的為人民群眾利益著想,我們就能贏得群眾更多的理解和支援,我們的事業就會無往而不勝。

必須堅持埋頭實幹不懈怠。我們始終強調全區一盤棋、上下一條心、大家一股勁,管委領導同志帶頭分包重大專案,帶頭解決實際問題,各部門、各辦事處主動做到全程服務,高效服務,確保了專案建設順利推進。

二、展望“”,經開區跨越發展任重道遠

“”時期,是我區經濟社會發展向更高水平、更高層次跨越的關鍵時期,面臨的形勢仍然極為複雜,機遇與挑戰並存,責任與壓力相伴。

從有利條件看:一是巨集觀環境穩步向好。金融危機帶來的急劇動盪逐漸緩解,世界經濟繼續保持恢復性增長,我國經濟也成功實現v型反轉,經濟發展長期向好趨勢沒有改變。隨著國際資本和產業轉移加速,大量企業到內地尋求發展空間,這為我們承接產業轉移帶來了大好機遇。二是政策機遇相互疊加。中央制定實施了十大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明確重點培育和發展節能環保、高階裝備製造、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這些都是我們未來重點扶持發展的主導產業。省市對經開區的發展寄予厚望,並在政策、土地、資金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援,特別是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對高新區、經開區等區位優越的產業集聚區,要力爭成為產城融合發展示範區”,這為我們跨越發展、轉型發展指明瞭方向,提供了機遇。三是跨越發展條件具備。“”期間,經開區主導產業不斷壯大,產業結構更加合理,產業配套能力不斷增強,基礎設施配套快速推進,綜合實力明顯提升,這為我們搶佔發展先機、持續跨越趕超奠定了堅實基礎。

從不利條件看:一是國內外經濟形勢複雜多變。美國進一步推行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將加大人民幣升值壓力、加劇通脹壓力、擠壓我國商品出口利潤,對出口造成不利影響。後金融危機時代世界經濟復甦動力不強,企業投資信心受到普遍影響,這將導致吸引國內外投資的難度加大。同時,隨著我國工業化程序的提速,經濟發展正面臨愈來愈緊的資源約束問題;去年央行六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加大了對政府融資的監管和約束,土地、資金、資源等問題將成為制約我區發展的重大瓶頸。二是自身存在的矛盾和問題亟待解決。主要表現在:經濟總量還不夠大,產業結構還需進一步優化;城市化程序有待加快,城市管理和社群規範化管理急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欠帳較多,加快社會事業發展、改善民生的任務還較繁重等等。三是區域競爭日趨激烈。與先進經開區相比,武漢、合肥、長沙、蕪湖等兄弟開發區在高平臺上快速發展,我們要在激烈的競爭中實現後發趕超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與省內經開區相比,漯河、鶴壁、開封三家開發區去年躋身國家級開發區行列,我們越來越面臨著前有標兵、後有追兵的雙重壓力。與其他開發區相比,高新區明確提出建設“鄭州高新城”的目標,計劃“”期間實施100個投資億元以上產業專案,完成產業專案固定資產投資500億元,把電子資訊產業打造成千億級主導產業。航空港區蓄勢待發,僅富士康鄭州科技園一個專案達產後就能實現銷售收入數百億美元,帶動形成30萬人的城區規模。我們必須積極順應形勢的深刻變化,既要看到有利條件,增強機遇意識和發展信心,又要看到不利因素,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找準結合點,抓住著力點,才能夠化挑戰為機遇,變壓力為動力,把握髮展的主動權,搶佔競爭的制高點。

今後五年,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大建設、大轉型、大跨越”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全力推進主導產業大集聚、濱水新區大開發、城市功能大提升、支撐平臺大構建、城鄉發展大統籌,著力提升產業綜合競爭力、區域創新實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努力把經開區建設成為鄭州都市區產城融合的生態工業新城。

貫徹上述指導思想,必須把握好以下原則:

——要把工業強區作為矢志不移的基本戰略。“”,我們面臨的最大問題仍是工業經濟發展不足,必須矢志不移地堅持以工業為主導,努力做大做強工業經濟。

——要把加快轉型升級作為“”發展主線。在發展空間受到制約、政策優勢逐漸弱化的新形勢下,經開區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從以傳統工業為主向先進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綜合發展轉型,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從偏重引進資金、專案向重視引進先進技術、科學管理經驗和高素質人才轉型,促進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升級;從注重規模擴張向注重質量效益綜合提高轉型,促進集約化經營水平的提高升級;從資源消耗向綠色經濟、低碳經濟轉型,促進生態環境建設的全面升級。

——要把打造鄭州都市區生態工業新城作為發展方向。我們在狠抓工業的同時,按照建立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的要求,謀求從工業支撐向城市支撐要生產力,推進工業強區向產城融合轉變,統籌產業、人口、環境和生態的合理配置,著力打造融入鄭州都市區的生態工業新城。

——要把提高經開區群眾幸福指數作為最終目的。“”時期,我們必須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堅定不移地走包容性增長和共同富裕的道路,努力使經濟發展、社會進步與人民生活的改善同步進行。

思路舉措是:實施“五大戰略”。

一是總量倍增戰略。重點實現“七個倍增”,即gdp達到280億元,比增長3.1倍;工業總產值突破1000億元,比增長6.7倍;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突破1000億元,比“”增長2.3倍;累計實際利用外資22億美元,比“”增長2.3倍;累計完成進出口總額47億美元,比“”增長3.2倍。

二是產業升級戰略。著力實施“三大產業計劃”,即先進製造業提升計劃、現代服務業集聚計劃和新興產業培育計劃。“”末,形成8個百億產業叢集,培育5個以上百億骨幹企業,引進3個以上百億重大專案。

三是創新驅動戰略。著力實施“四大工程”,即,科技自主創新工程、投融資體制創新工程、管理體制創新工程和創新人才匯聚工程。

四是城市提升戰略。著力實施“四化”工程,即綠化、亮化、美化、數字化工程。

五是民生優先戰略。重點提升“三大指數”,即,提升人民群眾的富裕指數、幸福指數和平安指數,加快村民安置區建設,實現社會保障全覆蓋,推進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使更多的發展成果惠及於民。

三、20xx年,經開區要努力實現“”精彩開局

20xx年是“”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我們搶抓中原經濟區和鄭州都市區建設重大機遇、實現跨越提升的關鍵之年。

工作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10億元,同比增長100%;工業總產值270億元,同比增長10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0億元,同比增長10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20億元,同比增長30%;財政總收入36億元,同比增長50%;財政一般預算收入8.9億元,同比增長20%;進出口總額6.35億美元,同比增長20%;實際利用外資3.4億美元,同比增長20%。

總體思路是:實施“一大戰略”,堅持“雙輪驅動”,謀求“四個突破”,抓好“五項建設”。

(一)實施“一大戰略”,即實施專案引資帶動戰略。20xx年,繼續確定為全區“專案建設年”,以專案“開工建設、投產達產”為重點,再掀專案建設和招商引資新高潮。

一要狠抓專案投產見效。對在建工業專案,要加快進度,及時幫助協調解決問題,努力縮短見效週期;對已簽約專案,要進一步加大銜接力度,促其儘快開工建設;對意向專案,在做好銜接工作的同時,一定要緊盯不放,抓好前期準備工作;對在談專案,要立足經開區長遠利益,促使其儘快簽約落地。力爭全年專案簽約數30個,專案開工數40個,專案續建或竣工數20個。

二要完善專案推進機制。繼續抓好領導分包重點專案、大專案聯審聯批、交叉並聯推進機制等制度的落實,為加快重大專案建設提供有力的機制保障。重點強化立項、規劃、土地等手續辦理服務,建立健全專案責任制、督促檢查、實績考核等各項制度,充分調動方方面面的工作積極性。

三要千方百計強化用地保障。面對日益稀缺的土地資源,力爭將每一寸土地的投入、產出和效益最大化。要嚴格執行基本建設專案入區稽核程式,提升入區專案質量;要嚴把供地關,進一步強化專案投資強度;要通過建設標準廠房、合村並城等措施,盤活存量土地和閒置低效用地,全年新開工建設標準廠房70萬平方米,年內要確保建成標準廠房120萬平方米。

四要繼續做好選商引資工作。按照“產業鏈招商、叢集式推進、園區化承載”的模式,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承接沿海企業和跨國公司產業、資本梯度轉移。物件上,要圍繞品牌效應、集聚效應、規模效應和輻射效應,主攻世界500強、國內500強、上市公司、知名企業,促進資源招商和二次招商,以合理的產業分工促進生產要素的高效配置。方式上,要大力實施產業鏈招商和主題招商,依託日產、海馬、宇通等重點專案,引進汽車整車、零配件及裝備製造業專案;依託富士康專案,引進配套企業和延伸產業鏈;圍繞鐵路專用線等配套設施完善和四港聯動快速物流通道建設,開展食品加工和現代物流主題招商;圍繞全面啟動濱水商務區開發和高爾夫球場配套服務,開展以金融、商務、娛樂、文化、居住等為重點的現代服務業主題招商。力量上,要堅持向重大專案建設和招商引資工作傾斜領導力量、傾斜機構編制、傾斜幹部導向。各級領導幹部要始終把專案的謀劃、爭取和實施作為首要工作來抓,堅定不移加以推進。

(二)堅持“雙輪驅動”,即堅持先進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要以八個銷售收入超百億園區建設為載體,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實現二、三產業協調發展,構築先進製造業優勢突出、現代服務業比重明顯提高、新興高新技術產業大力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著力打造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

一要做大做強先進製造業。主導產業和優勢產業的規模、質量、效益決定了開發區的發展水平。我們要大力發展產業基礎好、產出規模大、支撐能力強的主導支柱產業,著力建設八個銷售收入超百億元的產業叢集,建成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高階產業高地。汽車及裝備製造產業要做大;食品加工產業要做精;電子資訊產業要做強。

二要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優先發展以現代物流為主的生產性服務業,充分發揮河南保稅物流中心、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功能平臺的作用,積極引進國際知名物流企業,重點發展食品冷鏈、汽車、農副產品物流、工業品物流、消費品物流、第三方物流,形成與大工業緊密配套的現代物流體系,帶動生產性服務業擴規模、提檔次。

三要積極培育新興產業。瞄準世界產業最新發展趨勢,大力培育國家重點支援、體現區域戰略需求、產業前景好、發展潛力大的新興產業,著力在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電動汽車、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率先突破,搶佔未來發展的制高點。

(三)謀求“四個突破”,即在城市建設品位、出口加工區轉型升級、投融資平臺建設、管理服務機制創新四個方面求突破。

一是在提升城市建設品位上求突破。堅持用國際化眼光和現代化水準加強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按照“經典規劃、精緻建設、精細管理”的要求,著力打造產城融合、宜工宜商宜居宜遊的生態新城。

二是在出口加工區轉型升級上求突破。按照“大招商、大建設、大發展”的總體要求,緊緊圍繞服務富士康專案、加快b區開發建設、大力發展保稅物流產業等中心任務,突出特色,創新服務,引導加工貿易快速轉型升級。一是做大做強主導產業。積極承接加工貿易產業轉移,堅持圍繞主導產業招商,以富泰華精密電子為龍頭,全力引進上下游配套專案,著力完善電子資訊產業鏈條;積極引進汽車零部件、新材料、新能源企業,著力優化產業結構,壯大產業規模。二是科學規劃物流產業發展。全面拓展保稅物流業務,充分整合周邊資源優勢,緊抓保稅物流龍頭企業的引進,做好保稅物流倉庫、保稅物流場站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切實增強保稅物流功能的輻射帶動力。三是積極推進b區開發建設。加強與省、市相關部門的溝通,繼續跟進出口加工區b區的審批,做好開工前期規劃和建設準備工作,啟動b區“七通一平”等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拓展外向型發展空間。20xx年,出口加工區要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億元,實現工業總產值15億元,完成進出口5億美元。

三是在投融資平臺建設上求突破。一是採取bt及ppp等多種模式,吸引上市公司、投資公司、民營資本等社會資金參與民生工程、公用事業、生態環境、基礎設施等開發。二是加強區內融資平臺的管理,發揮其運作能力和融資作用,全年完成10億元的融資目標;三是大力引進風險投資和貸款擔保機構,構建多層次的投融資服務體系,為專案建設和企業發展提供貸款擔保服務;四是鼓勵和支援企業加快上市步伐,通過上市融資迅速做大做強。

四是在管理服務機制上求突破。一是加快推進行政管理體制、城市社群管理機制、事業單位績效工資體制改革,建立健全高效運轉的管理機制。二是要創新財政運作模式,深化財政管理機制,積極推進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進一步提高稅源增收能力和監管水平,保障整體發展需要。三是全面推行“目標、業績、過錯”三位一體的績效考核體系,完善督查督辦機制,對重點工作和重點專案,實行日詢問和周例會制度,強化現場督辦、跟蹤督辦、掛牌督辦,以嚴格的督查督辦促工作落實。四是繼續優化行政服務環境,使服務成為真正的生產力。大力健全“全過程”服務體系,切實執行好從專案簽約註冊到生產運營的全過程、個性化、專業化服務體系;加強效能建設,嚴格內部管理,認真落實服務承諾制、首問首辦責任制、限時辦結、聯審聯批等,全面提高行政審批服務水平;完善領導聯絡和服務企業責任制、大專案聯席會等有效做法,圍繞解決企業困難與增強企業發展實力相結合、幫助企業用足用活扶持政策等方面的核心內容,形成服務企業的長效機制。

(四)抓好“五項建設”,即抓好濱水新區開發建設、自主創新體系建設、民生工程建設、人才隊伍建設和黨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