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白鹿原讀書筆記優質文章(通用18篇)

欄目: 讀書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2.26W

白鹿原讀書筆記優質文章 篇1

不知道以怎樣的心情,反正是很壓抑的那種,草草讀罷陳先生的《白鹿原》,倒不是這本書會讓我壓抑,只是我在這樣心境的情況下去閱讀的,當結束這本書的時候,有一種強烈的對不住它的感覺。讀完之後,彷彿有一點自己的認識,想記錄下來,將來要與再次讀它的感受進行些許對比。

白鹿原讀書筆記優質文章(通用18篇)

本以為這本書是完全在寫兩個家族之間的矛盾和鬥爭的,事實也卻是如此,但這不僅僅是白鹿原上的兩個家族,是國與共,當我們談及到這樣的兩個大傢伙的時候,想到上世紀四十年代的事情的時候,往往是談虎色變的。本以為在這部書裡,陳老先生會大加讚賞共的,可是我沒有發現很多這樣的字眼,反之出現匪字的頻率較多。在你死我和的爭鬥中,不論是國還是共,都湧現出了堂堂中華之大好男女,只是他們的信仰不同罷了,國共不都是打著拯救中華的旗號的嘛,不都是想得取這塊被譽為雄雞的土地嘛,僅僅只是對策不同罷了。軍統為了鎮壓共產黨的興起,或者說是為了徹底的剷除共,可謂是費盡心機,真不知道,現在的古城西安的牆角下,是否曾經躺著很多烈士的遺體,原來古城的枯井,是不就是埋葬革命者的天然墓穴,把人裝麻袋添枯井的舉動,是個不錯的發明,最起碼在當時節約了兩顆子彈的經費,並且不用在操心槍斃以後草率處理屍體的事情。關於政治,我不敢說太多,總之我知道最後,鮮豔的五星紅旗代替了各個地方的青天白日大旗,誰有了天下,誰就是對的,我只能這樣認為吧,就是感慨國人之間的相互殺戮。

我佩服白嘉軒,但是我好像又不贊同他所有的做法,他的腰的確挺的很直,做人也是沒的說,但是在亂世當中,豈容你這枝獨秀。他一生娶了七個老婆,前六位都是短命的媳婦,傳言他的那個重要部位有倒鉤刺,是老婆的致命利器。他有三兒一女,大哥和小妹是讓他逐出家門的兩位,但是後來他又准許了大兒回祠堂祭祖,也就標誌了他還認這個兒子。

鹿子霖是可以在那樣的社會有所作為的,但是他卻偏移重心去戰勝白姓,再者,他教養出了一個共產黨的兒子和一個在國與共之間遊走而最終選擇了國但是被共擊斃的抗日英雄,但是這都給鹿子霖帶來了不少麻煩,他是國的一個小小官員,不得不說的是,他應該驕傲與自己與別的漂亮女人偷情的佳作,用乾爸的名義成功的獲悉了自己在外還有十多個後代,其風流程度遠勝於幾百年前的段正淳先生。

白孝武和白孝義略過不說,他們實在沒有什麼太突出的表現。白靈靈是小說中少有塑造的一位突出女性,共產黨員,為黨的事業奉獻較大,可悲的是他死於激進的共產黨人物手中,為了節約子彈,她是被活埋的,她是果斷被冤枉的,而出現這樣失誤的共產黨軍政委只是要好好檢查自己罷了,共同革命的人相互廝殺,往往比洋槍大炮來的更加的猛烈。

鹿兆鵬是一個堅定的共產黨員,他和國-黨做著很多無休止的鬥爭,的確是把腦袋放在褲腰帶上的英雄人物,白鹿原上的國--黨大肆的搜捕他未遂,他卻說自己一直在白鹿原上未曾離開,是一位會躲躲藏藏並且暗地裡幹事的人物,是地下人物的一個小核心。他和自己的弟弟深愛著的白靈在一次假扮夫妻的任務中假戲真做了,當然這絕對不是偶然。鹿兆海是一名抗日英雄,值得一提的是,他擁有43殺日本小鬼的記錄,他卻悲催的死於共產黨的槍下,相煎何太急呀。他深愛白靈,發誓終生非她不娶,當他得知她和自己的哥哥好上並懷孕時,還為這樣的一位異黨份子祕密轉移,可見其心,真男人也,自己的種.種委屈在那時連毛都不是。

鹿黑娃是我最佩服的人,他敢愛敢恨,敢打破枷鎖,由於這樣不準祭祖,父親不認這樣的兒子了,他的一生是悲劇的,當也是可歌可泣的,他做過長工,當過土匪,鬧過革命,當過國-黨軍官,小時不好好讀書,最終成為可以一提的儒生。他知道小娥和白孝文的偷奸,卻不得不在白孝文拯救他後冰釋,他敬重自己的父親卻被掃地出門,並且父親強殺了自己帶回來不被認可的媳婦,最後還不得不向父親和族人祈求原諒自己以前的所為所做,他嚥下了仇恨,卻被白孝文這樣的非君子人物算計而得到一顆子彈的饋贈。從一個壞人變回好人又如何,你最終還是抹不掉那些壞人的事蹟呀。

還有很多的人物我暫時不再介紹了,這樣的一本書道出了生活的艱辛和革命的來之不易,渴望的是一種太平。事事不隨人願,求改變,但是所有的事情都要在一定的度中行駛。人這一輩子需要那樣的一口不願意嚥下去得氣,但是不能和人永遠鬥氣,虛偽的表面平和,真實的背後鬥爭,當即將入土的時候才明白這都是那樣的沒有意義,一切皆是浮雲罷了。

白鹿原讀書筆記優質文章 篇2

正如法國作家巴爾扎克所說,小說被認為是一個民族的祕史,讀罷兩遍《白鹿原》,我才真正深刻理解這句話的含義。也知道這部作品為什麼能獲得讀者的喜愛,斬獲茅盾文學獎。

要成為大作家如魯迅,托爾斯泰,非得有為時代、為民眾立言的責任心不可,同樣一部作品只有在注入了目標和責任之後,才算成熟、才能抵抗風雨,成為文學上的豐碑、歷史上的經典,一遍遍的被人們所提起,所稱誦。白鹿原是一首20世紀初反映渭河平原50年變遷的大氣磅礴的民族史詩。它描繪了一副色彩斑斕、起伏跌宕、驚心觸目的中國農村的生活畫卷。小說的語言具有濃濃的關中風情,不僅接地氣,而且又通俗易懂。小說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彷彿在現實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故事情節豐富完整,跌宕起伏。白鹿原內部發生的大事有年謹,瘟疫,一度讓白鹿原陷入絕境。在白鹿原外部有推翻清朝的辛亥革命,後是軍閥混戰,再是國共合作然後是抗日戰爭,民族解放,--。白鹿原風雲變幻,古老的土地在陣痛中顫慄。

對社會生活的理解,文學作品的深度決定了文學作品的成色。合上書本,腦海中浮現的便是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他們在陳忠實的筆下都被賦予了生命,變得鮮活起來。

首先想到的便是勤勞而保守,嚴格正直而又略有些自私的族長白嘉軒。他是這部小說的主要人物之一,從開頭到結尾像一根串著珍珠的線,使小說顯得完整。白嘉軒恰似這片古老的土地"白鹿原"的一個縮影,勤勞樸實卻又封建保守。

族長白嘉軒一生引以為豪的便是娶了七房妻子,不過這是後來之話。連續死了六方妻子和失去了父親之後,他一度陷入深深的迷惘。在偶然的一次雪夜出行,他偶遇白鹿。在姐夫朱先生的點撥下,與鹿子霖交換了白鹿精靈駐足的土地,促使他命運的轉折。第七房妻子仙草給他帶來的好運,種植罌粟給他帶來財富。仙草為其生下三個兒子,一個女兒。

兒子白孝文一開始就被白嘉軒選定為族長的繼承者,卻無奈遭到鹿子霖算計,被田小娥誘惑,致使其墮落以至於最後淪落到搶舍飯的地步。鹿三一語驚醒夢中人,白孝文在鹿子霖和田富賢的引薦下,當了國民革命軍的一個營長。在小說的結尾,他最後登上縣長的位置。白孝文是我最不喜歡的一類人物,他拋妻棄子、變賣家產、吸食鴉片、貪圖享樂,毫無責任心和擔當尤其到後來革命走向成功時,自己一個人獨享勝利的果實,還陷害已經改邪歸正,學做好人的黑娃,我相信終有一天,他的謊言和行為會被揭穿,他也會受到報應。

白靈就像一隻白鹿精靈,她活潑調皮,任性卻又略顯可愛。她和兆海的姻緣著實讓人覺得十分可惜。他們姻緣的變化,實際折射了大的時代背景:國共兩黨由合作走向破裂,最終分道揚鑣。在國共合作一片看好的時候,他們天真可愛、兩小無猜,用一枚硬幣來私定終生,並用硬幣來決定他們歸屬的黨派。讀後感他們天真的認為無論正反面都是同一硬幣的兩面,國共兩黨也是如此。可是現實就是如此殘酷,隨著國共關係的破滅,白靈和兆海的身份卻陰差陽錯的交換了,但彼此誰都不願意妥協、讓步,愛情之花還沒有開放就枯萎了。最後白靈和兆海的哥哥鹿兆鵬因共同的革命信仰走在了一起。

讓人覺得可憐的便是田小娥了。她是一位美麗溫柔卻深受封建壓迫的女子,然而她的力量終究弱小,無法把握住自己的命運。田小娥首次登場就是作為大財主郭舉人的小妾,此時的她雖身著錦衣玉帛,卻只是作為郭舉人的消遣和玩物存在著,沒有尊嚴和自由的苟活著。直到黑娃的出現,才給她枯燥無味的生命注入新鮮與活力,帶來陽光和溫暖。她用自己的身體做賭注,享受著和黑娃一起的時光,雖然短暫,卻又溫馨美好。最後她放手一搏,將自己的命運牢牢的和黑娃鎖在一起,她不怕苦,不怕累,和黑娃在一起時她是幸福的,吃糠咽菜她都覺得是美味佳餚。最後黑娃因為鬧農協不得不離開,又剩下小娥一個人了。為了救黑娃,也為了苟活,她不得不順從了鹿子霖。在鹿子霖的誘惑下勾引白孝文,最終是死在鹿三的刀下。

小娥是極其悲慘的,在封建禮教下她被父親拋棄,被鹿子霖利用,最終被鹿三次刺死,

又在死後被白嘉軒鎮在塔下。她只想追求自己的幸福,卻因為長的漂亮被人利用。她很善良在得知白孝文的祕密後對他心生憐憫,可是封建禮教就是容不下她。歷史中男女命運的巨大不同,甚至是相互對立。白嘉軒一生娶了七個老婆但是按照慣例依然當上了族長。小娥改嫁幾次卻成了人們眼中的蕩婦和下賤的女人,受到人的鄙視和侮辱。白嘉軒可以原諒黑娃、孝文、鹿子霖,但是對小娥卻那樣無情。和小娥具有同樣命運的,還有白孝文的媳婦、兆鵬的媳婦。恰似白趙氏所說:"女人不過是窗戶糊的紙,破了就撕了,應該儘快糊上一層。"可見封建時代女子地位的低下,命運的悲慘。

最讓我佩服的便是黑娃了,黑娃是一位敢愛敢恨,敢打破封建枷鎖,又是一位勇於改邪歸正,浪子回頭的人物。他經歷可謂是相當豐富,做過長工,當過土匪,鬧過革命,當過國民黨軍官。他敢於反抗封建禮教的束縛,即使眾人反對也要為愛和田小娥廝守在一起。他勤勞樸實,憨厚能幹,無論是做什麼職業,都能盡心盡力,拔得頭籌,獲得別人的欣賞和信任。尤其是最後,在娶了妻子高玉鳳之後,受其影響,拜師於朱先生,潛心修學,讀儒家經典。他甚至想當一名先生與世無爭。然而卻被白孝文陷害。這或許就是他的宿命了吧!與小娥偷情,當了土匪,燒殺劫掠,指使兄弟咂斷了白嘉軒的腰桿。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但就是這樣的一位人物令人心生嚮往,除去他所做的壞事。他敢做自己想做的事,成為自己想成的人,踏實肯幹,為愛堅守,不愧是一位響噹噹的漢子。

此外,這部小說裡還有宛若仙人,神祕的先知朱先生。他辦學堂,救濟災民,投筆從戎,保家衛國;有醫術高超,為人淡然不爭,寵辱不驚的冷先生;有自私好色鹿子霖;勤勞忠心卻略顯木訥的鹿三;具有革命信仰的鹿兆鵬,他雖娶了自己並不愛的女人,然而他並沒有盡到丈夫的責任,同時他搶了弟弟的媳婦白靈,而且他的每一次出現都會給將要步入幸福生活的黑娃帶來轉折。當黑娃最終落入牢獄之時,卻沒有得到他的幫助,讓人感慨頗多!

讀白鹿原這部小說收穫特別多,它能讓人重溫那個年代的時光,感受人民對土地的熱愛,勞動人民的淳樸以及理性對待人性當中的自私。這部小說見證了時代變遷,更讓我懂得珍惜現在的生活,尤其是尤其是女子地位逐漸與男子的地位走向平等,這是一件多麼令人幸福的事情!

白鹿原讀書筆記優質文章 篇3

經過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最後把《白鹿原》給看完了,零零散散的!慢慢悠悠的看的,其中我還在百度上搜索了“聽”白鹿原,其實在我看來聽小說是比較不錯的,相比書說出來沒有那麼難懂,相比視訊它又具體了很多,所以在最後幾章我幾乎都是聽完的。

初看白鹿原的時候我沒能理解到老師為什麼要我們看這部小說,一個男的娶了七個老婆竟然死了六個,我一向在疑惑,是一個怎樣樣的人,究竟是要以一個怎樣樣的心態來理解這個事實,然後還有勇氣去迎接第七個的到來,一個人要以怎樣的精神面貌才能承受這麼大的壓力,僅僅只是因為自己是獨苗?僅僅只是傳宗接代?在故事的開始我們不難看到其實作者是承認鬼神之說的,從仙草看見的那些在房樑上的女人,到父親的去世,無一不體現了鬼神的蹤影。然而在故事上,他們體現的卻是不信神,僅僅是相信祖宗,這是我很不能理解的地方。

忽略這些不計,其實看這篇文章我還是蠻有收穫的,起初看不覺得有什麼,以為就是兩個迷信家族間話長短,但之後看著看著就慢慢變得深刻了,在其中讓我影像最深的就是朱先生,是主人公白嘉軒的姐夫,他一生喜好不多,最喜歡的便是每日吟誦聖賢書,他與別的讀書子弟不同,他在考取了功名後,看到時局不定,便拒官不做,在家鄉開辦白鹿書院,研究修身之法,編纂縣誌,一度時期曾招生傳道。他因為一些預見屢屢應驗,以至於讓原上的人都覺得他是一個大智者,有著神通的潛力,在我看來,他真的很值得人敬佩,他又自己的原則,博學,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文人欣賞她得原因,我覺得他不是有神通的,他只是有學識,有遠見而已,而在他死後幾十年的--,他卻被混蛋紅衛兵給掘了墳,燒燬了屍骨。這也算是作者對那個時代的一種抨擊吧。

或許基本上在別人看來都不太會注意小娥這個女人,因為她僅僅是故事的一個穿插,並沒有多大的影響,她的結局是那個時代的產物,作者正是期望用她得結局來諷刺那個時代的封建思想,在那個時候來說,小娥是奔放的,她有著自己的思想,她不甘心命運就是這樣,她敢於與命運做鬥爭,敢於爭取自己想要的一切,其實小娥沒有錯的,有錯的時不就應遇到那個時代,她只是爭取自己的幸福不甘心做一個不愛自己自己也不愛的人的身邊,這有錯麼,如果命運不這麼安排,他只是期望和黑娃好好的過日子而已,在其中,我們也不難看出,應對黑娃的貧窮她也從不嫌棄,這樣的人在我們此刻是絕對沒錯的,在強大的宗法制度面前,田小娥太弱小了。她死的太屈!之後作品中描述到了一些詭異的故事:她的鬼魂附體到她公公鹿三身上,並使鹿三的精髓被吸掉,早早地死亡。算是張揚了一下弱者對社會的抗爭與吶喊。為自己報不平了吧!

白鹿原讀書筆記優質文章 篇4

終於把陳忠實先生的《白鹿原》看完了,結尾令人有些震驚。思緒

隨著故事情節的波動有些紛亂,白鹿原上的生活百態隨著白鹿兩家的主線而展開,在中國大地上描寫的這一小塊兒地方折射著整個社會時代的變遷。

歲月的風霜雨雪,風和日麗一遍又一遍,一茬又一茬地涉足這片古老的平原,精靈的白鹿躍動著人們記憶中久違的傳說,不管經歷多少坎坷風雨,生活的輪子依然不分晝夜地滾動前進,這是歲月蘊含的冷酷而堅實的力量。《白鹿原》的主人公白嘉軒、鹿子霖兩大家族有形或無形的較量推動著故事情節的展開與深入。為了生活而爭,為了臉面而爭。當然書中並無直接而露骨地描寫兩大家族的鬥爭,而是從生活的各個方面體現出來。最終以鹿家慘敗結局。性格決定命運或許是條真理。白嘉軒是中國傳統男人的寫照,墨守陳規、自力更生、謹小慎微、兢兢業業地生活。因此,他沒有幹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始終以一個威嚴族長的身份立信於白鹿村,恪守明哲保身的理念。鹿子霖的性格與白嘉軒不大一樣,他追求功利,爭強好勝,作風不謹,卻又有膽小怕事的一面。他一生雖然也經歷了起伏的官場,但終究也沒創造些什麼輝煌,最後也以悲慘收場。我覺得性格變化最大的有兩個人,一個是白孝文,一個是黑娃。白孝文經歷了一場饑荒的打擊之後,由軟弱變得堅強起來,這也多虧他鹿三叔的話語刺激的作用。他從原來的唯命是從,規規矩矩

,優柔寡斷的性格中走出來,變得桀驁不馴,急功近利了。而黑娃的性格可謂一波三折,先是小時的膽小羞怯,後又勇猛剽悍,最後

又歸於知書達禮,學為好人。其實性格與環境的關係是辯證的,環境塑造了某人某種性格,而某人憑著某種性格來重新塑造環境。

《白鹿原》作為矛盾文學獎的作品,它向我們生動地展示了一個平原,一個族群的生活畫面,讀進去,我們彷彿身臨其境。隨人物之悲而悲,隨人物之喜而喜。我們往往被小說中的人物感染,這大概就是大師筆下寫實筆觸的力量吧!

書中的生活生命人生跌宕起伏,而我們的呢?

白鹿原讀書筆記優質文章 篇5

學校組織最近我讀了《小英雄雨來》這篇文章後,心裡的感想有很多。

雨來為了掩護交通員李大叔,無論日本鬼子怎樣誘供,雨來都不說出李大叔的下落。鬼子看軟的不行又開始對雨來實行暴打,把雨來的臉扭得青一塊、紫一塊的,還用刺刀對著雨來的頭作出要劈死雨來的狀態,以次來嚇唬雨來,妄想著雨來能供出李大叔,可是雨來就是堅決地回答“不知道”“沒看見”。氣急敗壞的鬼子就把雨來拉到河邊準備槍斃。雨來趁鬼子不注意的當兒,一頭扎進河裡遊走了……

我非常欽佩勇敢、機智的雨來。是啊,作為中國人我們今天之所以能當家作主並過上幸福的生活,就是因為抗戰時期有千千萬萬個雨來這樣的少年以及無數的革命先輩們,他們拋頭顱,灑熱血,出生入死,浴血混戰,同日本鬼子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可雨來那種面對凶殘的敵人寧死不屈的愛國主義的精神仍然激勵著我們,鼓舞著我們,我們要以頑強的意志去克服學習上的每一個困難,認真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本領建設祖國,報效祖國,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加強大!

今天我們和雨來一樣,同樣都是十來歲的孩子,不同的是我們生活在和平幸福的環境中,而雨來是生活在戰火連天的戰爭年代裡;雖然時代不同了

讀完《小英雄雨來》這本書,我為雨來感到自豪與驕傲。因為,雨來這麼小的年紀就那麼勇敢,他為了保護革命同志寧死不屈。我一定要向雨來學習,長大後儘自己的努力報效國家。

白鹿原讀書筆記優質文章 篇6

《追求卓越》是全球著名的管理學大師之一湯姆。彼得斯所著,翻譯家魏平所譯的一本頗具影響力的暢銷書。

在《追求卓越》,湯姆彼得斯總結了自己60多年來成就卓越至關重要的163個細節,涵蓋了危機、機遇、睿智、態度、行為、工作、領導、網路、人才、創新、學習等諸多方面,這些事情在很多人眼裡,只不過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但彼得斯一再強調,不要小看這些小事情,小事情也很重要,這些小事情成就了卓越,做好小事才能成大業!

彼得斯告訴我們,要“努力忘記以往的黃金時代——懷舊本身具有毀滅性”。我想,這跟我們平時所說的“成績是屬於過去”是一致的。他還說,“鼓勵自己一切都會過去的,但同時提醒自己這一切可能不會很快結束,以便使自己全心全意利用現有條件——事實上,品性完全由人們在應對逆境時的反應所決定的。”很欣賞這種面對逆境的生活態度,他告訴我們要有平常心,要正常面對挫折,應對困境,要“把損失拋在腦後(忘記自己內心的痛苦),立刻重新策馬揚鞭”。

彼得斯還強調,“學習非常重要,不僅僅是學習一種技藝,掌握某種知識,就是一些基本行為領域也需要學習。比如:掌握感謝的方法、修復人際關係、傾聽吸收應對他人觀點、有效質疑、保持聯絡的藝術、在爭鬥的派系之間實現和平與繁榮、寫作與演講……這些都是企業效率的基石。”學習的方面很廣,學習的方法和形式很多。希望我的家人、朋友,都能夠好好學習,以平常心去面對生活,應對生活中的逆境。

關於遲到,彼得斯說,“遲到的後果也許比想象中的要嚴重”。他說,遲到5分鐘是遲到,遲到1或3分鐘也是遲到。遲到就是遲到。遲到比不到好嗎?絕對不是!早到就不遲到。早到意味著敬意,早到意味著“我在乎”,早到會場並不表示你很急切,而是表明你很守時。我想,早到幾分鐘與遲到幾分鐘,在聽會上並沒有太大的區別,但至少,這表明了我們的態度,所以,建議以後大家還是要守時。

《追求卓越》這本書中,還有很多小哲理讓我信服,在此不一一列舉。我只是希望在此後的日子裡,我能更加追求卓越,追求一些所謂的小事情,讓自己的行為更令人愉快,讓自己的生活更充實,學習更開心,效率更高,讓別人生活得更幸福更愉悅!

白鹿原讀書筆記優質文章 篇7

當讀完《愛的教育》的最後一句話時,我輕輕地把書合了起來,腦海裡卻留下了許多感人的故事。《爭吵》讓我明白了朋友之間應該互相信任;《卡羅納》讓我明白了,當一個悲傷時,他需要我們的關心、愛護和安慰;《在一個閣樓上》讓我明白了,不管生活條件多艱苦,都要努力完成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班級第一名》這個故事給我的印象是最深刻的。故事大概是說,班中的德羅西是大家最欽佩的學生。他能力驚人,每樣事情都是一看就懂,不費力氣就能事事成功,學習對他來說就像玩遊戲一樣輕鬆,但總是樣樣都是第一名。這讓連做作業都很艱難的恩里科很嫉妒他。可後來,恩里科發現他是那麼坦誠自信,那麼彬彬有禮,就慢慢地改變了對他的看法,由嫉妒變為對他的尊敬和欽佩,並樂於親近他。

故事讓我明白了:當別人所有方面都比自己強時,我們應該尊敬他和欽佩他,而不是嫉妒他。相反,當別人不如自己時,我們不應該嘲笑他,看不起他,因為那樣會嚴重地傷害他的自尊心。我們要學會尊重他人。我自己就親身經歷過這樣的事情。

前幾天,第四單元的數學試卷發下來了,我只考了84分。雖然早已知道分數了,但我還是很傷心,可我強忍著,不讓眼淚流出來。這時,我的好朋友小俊得意洋洋地走了過來,說:“嘿嘿,老朋友,這次怎麼只考了這麼少的分數呀?差不多倒數第一啦!”我反駁道:“你第二單元還只考了73分呢!那次我的分數可比你強多了,可我有笑你嗎?”可他仍一副不饒人的樣子,越說越起勁兒,越說越難聽,連旁邊的同學也來湊熱鬧。

終於,我的眼淚再也忍不住了,嘩嘩地往下掉。我的心裡像被一塊大石頭壓著一樣,難受極了。一股無名火從心底竄起來,我隨手拿起桌子上的水杯,朝小俊狠狠地砸去。只聽見“砰”的一聲,水杯掉到了地上。小俊驚恐萬分,呆呆地望著我。我好像失去了控制似的發起飈來,把東西都扔了出去。全班同學都被嚇呆了,站在一旁,一動也不動地看著我。這時,郭老師勿勿趕來了,把氣鼓鼓的我拉回座位上,安慰了很久,我的心情才慢慢地平靜了下來。

現在,我親身體會到了,原來嘲笑給人帶來的傷害是多麼大。我一定要像恩里科一樣,學會尊重他人。

白鹿原讀書筆記優質文章 篇8

在書本的的海洋之中,有無數本好書,正是這些好書打開了人類知識的大門。最近,有一本書讓我受益非淺,這本書就是:《環遊地球八十天》。

這本書的主人公福格先生是一位紳士,他帶著僕人打算八十天環遊戲地球,可在行程中福格先生被圈入了一場逃犯風波,被拘留了,後來,福格先生以為沒有成功的在八十環遊地球。當他萬念俱灰的時候,僕人突然發現因為時差原因,他們這次環遊地球並沒到八十天,終於,福格先生成功了。在讀過這本書之後,我有了許多感悟,我十分佩服福格先生,他總是對未來充滿無限希望,沉著穩重,而他那種不怕困難不斷前進,當面對危險時,仍能頑強克服的精神讓我十分感動。

在故事中,當時只有火車,輪船的時代,福格先生卻只用八十天環遊世界,而現在有了飛果機,環遊世界也許只需要用四十天,這正如福格先生所說的一句話:“世界開始變小了”。

在我們的生活中,每個人都有理想,但在現實面前卻沒有了最初的夢想。通過看《環遊地球八十天》這本書中福格先生為了自己的目標而堅持奮鬥,最終實現了自己最初的夢想,我們沒有理由不去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在追夢之路上像福格先生一樣堅持,勇敢地向自己的夢想前進。

除此之外,我感到福格先生的一種精神,是我們必須要具備的,這就是冒險精神。冒險精神就是敢想敢幹,有衝勁,雖說這些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這也正是我們所缺少的。

福格先生的品質是高尚的,所以說我們應該學習他敢想敢做,為自己的理想堅持奮鬥,最終成功。正如他所說:“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嘗試周遊世界”。

白鹿原讀書筆記優質文章 篇9

國中初次看魯迅先生的這篇《狂人日記》的時候就感覺很不解,看完後只覺得這是篇恐怖小說吧。於是,沒怎麼在意就略過了。這次《狂人日記》看了第一遍,也仍舊是這個感覺,百思不得其解。於是擠出2個字:吃人!無奈,又認真看了6遍之後,恍然大悟,收穫一份很大的震驚,但卻不是因為吃人。

魯迅先生這篇文章是通過以虛寫實,徐徐漸進,然後撥開迷霧的手法帶領讀者的醒悟。

從開始心情爽快,夜晚很好的月光,看出還未意識到所存在的危險,其中提到趙家的狗,為後來發展做出預示的鋪墊。後是今晚沒月光,於是開始渲染陰暗的氣氛,以趙貴翁為代表的一群人都以仇恨的眼神看著我,連小孩子也一樣,是他們孃老子教的,與末句相呼應。表現出當時社會的黑暗籠罩,封建黑暗禮教已經從本質上侵蝕了整個社會從小孩到老者的思想。那樣的社會,陰冷的黑暗恐怖的氣息漂浮在空氣中,令我感受到的是毛骨悚然!

從狂人意識到封建禮教的吃人到揭露吃人的本質,他們從遮遮掩掩到赤裸裸露出凶惡的真面目,白厲厲的牙齒,可看出禮教的吃人與暴戾。

四千年的封建社會,就是四千年的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統治的社會,也就是四千年吃人的社會,封建禮教的迫害使得現在的人們變得麻木愚昧對於別人的遭遇沒有同情心,對於自己所遭受的,沒有反抗,渾渾噩噩的度過一天又一天。

"你可以改了,從真心改起!要曉得將來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這句狂人的吶喊遠比不過這四千年的吃人歷史以及這段歷史造就的人們的愚昧與麻木無知。即使知道自己錯了,也麻木的無視和可笑的維護群抗,激昂放大聲的疾呼換來的是無力的共鳴,以及有力的吃人。

其中3處提到趙家的狗,凶惡吃人的眼神,令人毛骨悚然的狂吠。從社會的深處散發出的黑暗與陰霾。作品中狂人其實是一個敢於向傳統世俗社會挑戰的清醒反封建者向世人講述這個社會的吃人本質,意欲喚醒人們,一起推翻舊的吃人的封建禮教。可是根深的蒂固的吃人禮教讓受迫害的人們依舊麻木,國民的劣根性一覽無遺。

然從第一段"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補矣。"看出仍有所遺憾,狂人的最終屈服,意識到封建禮教根深蒂固,拔除非一人之力所能為之,保持自主是多不容易,可作者仍補失憧憬未來。

文章的最後一句呼喚"救救孩子……"意欲新的希望的呼喚強調科學的啟蒙教育思想的行為,國民性的改教。孕育新文學,倡導新的文學革命。

白鹿原讀書筆記優質文章 篇10

讀了《讀歷史學成語》,我被漢語的奇妙所震撼,為它的魅力折服。成語是人們在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簡潔而精闢的詞語或短句。它是我國語言文化中最具魅力的一部分,因為,每個成語的形成一般都有一個典故,每個成語的背後都有一個故事。通過這一個個的成語故事,我們不僅理解了成語的意思,還可以瞭解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寶貴的文化遺產、高超的智慧。

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蕩、具有遠大抱負的人。他有一個好朋友劉琨,常常與他同床而臥,同被而眠。-一次,半夜裡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把劉琨叫醒,對他說:“別人都認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乾脆以後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於是他們每天雞叫後就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於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為鎮西將軍,實現了他報效國家的願望;劉琨做了都督,兼管並、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讀完這個故事,我想:祖逖和劉琨,他們每天一聽到雞叫便起床練劍,日復一日,歷盡寒暑,克服了種種困難,最終練成大器,報效祖國。他們不好高鷺遠,而是腳踏實地的刻苦學習和訓練,這是非常可貴的。

而我們呢?雖然理想遠大,想成為一流科學家,成為祖國的棟樑之才……但他們嘴上說的是這些,而行動卻與說的相差太遠。一流科學家難道成天不寫作業?祖國的棟樑之才只知道打遊戲,看電視?科學家、棟樑之才都是通過勤奮學習所成就的,所以我們只有踏踏實實的努力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還有一些同學也很用功,但是缺點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做不到堅持,所以也沒有什麼效果。試想一下,如果今天你學了,明天沒學,是不是在你後天準備學時,今天學到的已經都忘掉很多了?每天要接觸的新知識那麼多,只有不斷地溫故而知新,才能融會貫通。所以,我們要堅持複習,並且持之以恆。

同學們,我們要爭取和祖逖和劉琨一樣,腳踏實地,堅持不懈,為成就自己的理想而努力!

我喜歡《讀歷史學成語》這本書,它真的讓我領略到了古人高超的智慧:一個詞語竟然隱藏著這麼一個內涵豐富的故事。這些故事,或可笑或感人,但都讓我們學到了知識,明白了事理。

白鹿原讀書筆記優質文章 篇11

“各無異心,生死相托,替天行道,保國安民,若有存心不仁者,天地不容,神靈滅頂。”——《水滸傳》

“死去無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元末明初,世事黑暗,病態張狂。這亂世之中一舉人因替窮苦之人辯冤糾枉辭官起義,卻因領頭人居功自傲,親信佞臣疏遠忠良,憤然浪跡江湖,與世隔絕。

在這樣一種狀態下,懷著滿腔的熱忱與悲憤,施耐庵遇到了同樣處境的知己羅貫中,開始了水滸傳的創作。

高俅,一個臭名昭著的潑皮無賴,在故事一開始就佔用很多筆墨描寫他如何因會踢毽子取悅人做了堂堂太尉;相反一個有萬夫不當之勇能指揮八十萬禁軍的教頭林沖,卻因比武贏了高俅舉家逃亡遭追殺。越是這不公的社會地位競爭描寫,越激發了讀者的同情與情緒波動,讓人不禁捏了一把汗,此後一群英雄曹蓋等人使用智多星吳用的計謀,讓身為押司的宋江也落草為寇,群起反之,這“官逼民反”的寫作思想變漸漸的透露了出來;“怒殺閻婆”、“景陽岡武松打虎”、“血濺鴛鴦樓”、“火燒祝家莊”、“大破連環馬”、這一群群個性鮮明,有血有肉,重義疏財的梁山好漢們,漸漸在社會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他們招賢納士,劫富濟貧,攻打貪官,且所到之處軍規嚴謹,接濟百姓,在民間傳為佳話。

可能你會驚歎,這不過是從民間蒐集來的故事性強的小說罷了,憑什麼躋身中國四大名著?這可不是空有虛名啊,你看他描寫水功了得的浪裡白條:“那人把竹篙一點,雙腳一蹬,那條船便像箭似的划向江心,兩隻腳把船隻一晃,便船底朝天,兩人全落入水中。”,“點”,“箭似的”,“一晃”,寫出了張順的靈活敏捷。相反,你再看陸地上稱霸的“黑旋風”:李逵大怒,脫下布衫,雙手一架,早搶了五六條竹篙在手,好像扭蔥一般扭斷了。”這“扭蔥一般”,讓施耐庵傳神的文字功底深入人心。當然我讀這作品也常會有疑議:如文中“妖術”一次在吳用口中頻繁出現;如“武松打虎”那一章膾炙人口的故事,那吊頸白額大虎當時又飢又渴,躍起必高人數米,武松是怎樣在醉酒的情況下抓住它頭上的皮毛把它硬摁下去呢?我也知道武松的勇猛好戰,但這段佳話在人民口中可漸漸成了神話。

事實上施耐庵是在愁家,愁國,愁天下的煩躁下能寫出如此傳神,把各種故事、人物個性融合地天衣無縫,在當時的文化水平來說已能鶴立雞群了。我常常會努力想像魯迅一般從他濃重的筆墨中看出一些詞來。魯迅從教科書裡看出了滿是“吃人”的詞,而我從施耐庵的書中看出滿是“胸懷”的氣魄。那一幕幕細到每一個動作的打鬥讓人俯首稱妙;那“及時雨”宋江喜歡結識英雄好漢,仗義疏財,對有本事的人無論貴賤都好好款待,以此名揚四海的胸懷和後文不記前仇,善心待人的性格和親密和氣的領導氣概都像極了施耐庵自己,我想每一個在寫人物文學的時候,都會或多或少的體現出自己內心的想法,在建立人物屬性的時候,都會出現自己的影子,而宋江就是施耐庵憧憬的、那個如己所願的、能得到用武之地另一個的影子吧。

“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謾嗟吁。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宋江揮筆一書,揮出瞭如此“落草為寇”的氣概,如此曇花一現卻現得轟轟烈烈的梁山好漢。

白鹿原讀書筆記優質文章 篇12

稻盛和夫先生的《幹法》,開篇有一段話,“勞動是醫治百病的良藥,工作能夠克服人生的磨難,讓你的命運獲得轉機。”這段話讓我感悟頗多。

工作的真諦在於磨礪

稻盛和夫先生通過自己的親身實踐和成長曆程告訴我們,工作不僅僅是養家餬口的手段,更是對心靈的一種磨礪,對人生的一種經歷,對人格的一種錘鍊!

稻盛和夫先生認為工作是人生最尊敬、最重要、最有價值的行為。工作,每個人都要經歷的一道選擇題,可以選擇腳踏實地、忘我奉獻,也可以選擇投機取巧、消極怠工,更可以選擇好逸惡勞、不勞而獲。當面對這道選擇題時,我們必須明白,這不僅僅只是決定了你對工作的態度,更決定了你對待生活、對待人生的態度。

我們每個人處在這個社會中,具有不同的角色,同時也承擔了不同的責任。

面對這種種責任,我們該如何抉擇,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腳踏實地、忘我奉獻,在工作中投入自己的熱情,讓工作成為自己人生中的一道風景線,讓工作成為自己人生的磨刀石。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終於一天,我們會在工作中體會到人生的價值。

工作的本質在於堅持

工作從來就不是一帆風順的,有礁石,有漩渦,有鯊魚,更可能有海盜。這些困難,我們該如何面對?

稻盛和夫先生告訴我們:苦難就是考驗,已經不行的時候,才是真正的開始。面對工作中的種種困難,我們唯有堅持,我們唯有迎難而上,我們唯有絕不退縮,我們才能見到風雨後的彩虹,我們才能登上成功的頂峰。

法國文學家伏爾泰曾經說過,人生布滿了荊棘,我們曉得的唯一方法是從那些荊棘上面迅速踏過。不要因為摔過跤而不敢奔跑,不要因為風雨而詛咒生活,不要因為迷路而忽視一路的美景,更不要因為一點點困難而討厭工作,這都是人生道路上必不可少的。

若樹不堅持,如何能挺直樹幹,收穫那一片陽光雨露;若竹不堅持,如何能咬定青山不放鬆,而受人敬仰;若梅不堅持,如何能凌寒獨自開,錚錚鐵骨,綻放人間;若人不堅持,如何能屹立不倒,終飲那成功的美酒?

工作好比在沙灘上行走,我們可以走得很艱難,雙足傷痕累累,但只要堅持往前走,不停下自己的腳步,不放慢自己的腳步,我們終能看到大海的波瀾,此時回頭再望,身後那一排排歪歪曲曲的腳印,記錄著我們成功的足跡。

工作的價值在於創新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工作,很容易讓人產生疲憊感,讓人感覺工作很無聊,很苦悶。此時稻盛和夫先生告訴我們,如果每天我們都能創造性地工作,在最細小的工作中尋找創造的價值,工作將變成一件很有意義的事,變成一件充滿樂趣的式。

“自新應似長江水,日夜奔流無歇時。”自古以來,創新都是社會發展最強大的推動力。創新可以使一個民族從弱變強,創新可以使一個企業起死回生,創新也可以使一個人從失敗變成成功。

創新,猶如跳動的精靈,出沒於世間,出沒在我們身邊,永遠是那麼的捉摸不定,當你想抓住她的時候,她卻隱匿不見了。唯有通過一次次在工作中的嘗試,才能捕捉到創新的身影。

如何在工作中做好創新,需要有紮實的理論基礎,敏銳的觀察能力和踏實的工作態度,缺一不可。創新來源與學習,學習前人的經驗,學習失敗的教訓,學習他人的長處,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在工作中實現創新。學習的方式有多種,以下4種是我們必不可缺的:

問題學習

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僅是一個數學上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卻需要有創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誌著科學的真正進步。”

提出問題,預示著新的發現、新的突破。沒有問題的提出,就永遠不可能解決問題。

問題學習,不僅指提出問題,還包括解決問題。解決問題,能夠最好地鍛鍊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同時解決問題的學習,還最能激發人思維、創新的積極性。

批判學習

進行批判學習,發展批判思維,避免“所知障”,避免現有知識的負作用,在擁有豐富知識的同時能夠擁有自由飛翔的頭腦。

研究學習

停止當學生,馬上開始研究。人們認為研究必須要經過十幾年漫長的學習才能做到,甚至認為要經驗豐富的兩鬢斑白的人才能幹好。可是,事實充分證明,連幾歲的孩子也有研究能力。美國的孩子,從上國小低年級開始就搞起了“研究”,進行研究式學習。

國小二年級的小孩子竟然敢研究《中國的昨天和今天》、《我怎麼看人類文化》之類的大課題,每個課題都能用微機寫出幾十頁的小冊子,能夠熟練地在圖書館利用計算機和微膠片系統查詢他所需要的各種文字和影象資料……從決定題目,到蒐集資料,到研究寫作,從始至終都處於獨立研究狀態。

在這種獨立研究過程中,可以最好地培養創造精神、創造能力。大量事實都表明,美國人從小就教孩子做“研究”,這不僅是完全可行的,而且正是美國人的創造性、創造力勝於我們的重要原因。

自主學習

有了自學能力,就可以自主、獨立地掌握創造所需的任何新東西、新本領。並且,自學能力是一種綜合性極強的能力,它包括獨立閱讀能力、獨立思考能力、自我組織能力、自我監督能力,包括高度的主體精神、自主精神、自強精神。而這些都是創新所需要的,與創新有著內在的同一性。

很多富有創新性的傑出人才,並非學校所造就,他們很少獲得正規教育的“滋養”,但卻通過自主學習而成功。  

白鹿原讀書筆記優質文章 篇13

羅曼·羅蘭曾經說過: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我們決定不了出身,但可以決定自己要走的路。成長的過程就生活中出現各種狀況,然後一一解決,化繭成蝶。如果放任自己向命運低頭,或者被命運黑化走向深淵,將會付出慘重的代價。

三毛說:我來不及認真地年輕,待明白過來時,只能選擇認真地老去。張愛玲的中篇小說《金鎖記》中的主人公曹七巧,在人生暮年也未明白過來自己為什麼會變了這個樣子。

《金鎖記》寫的是國民時期,在封建制度壓迫下,一家麻油店的女兒被賣進姜家(封建家族)的二少爺為妻。因為她的出身低微,府中的婆婆、妯娌、丫鬟都對她不尊重。她從一個思想正常的少女,變為一個尖酸刻薄、私慾極強的女人,她的可悲不僅自己是封建社會的受害者,同時又是封建社會的施害者。

她的丈夫是一個得了軟骨症站不起來的廢人,本想娶她為妾,後因決定不在娶,將她改為妻。

嫁入府中後,她心中思慕府中的三少爺季澤,但是季澤確是個浪蕩公子。來府中看望她的哥嫂,表面上對她百依百順,不過是想向她索要財物,其實內心是瞧不起她,恨極了她。她經不住生活的磨難變得瘋瘋癲癲,口無遮攔,尖酸刻薄。

十幾年後,她成為了寡婦,財產分家的時候沒有一個人向著她,她又破口大罵,分家後,季澤向她表白,她思來想去認為季澤的表白是為了貪圖她的財產,心中暗戀的季澤讓她失望透頂,痛哭流涕、破口大罵。

正是因為她沒有從丈夫及季澤那裡得到愛,忍受著情慾的折磨,形成了極強的嫉妒心理,見不得別人的恩愛,產生了扭曲的病態心理,逼死了進門不久的兒媳。拆散了本應有好姻緣的女兒女婿,到最後弄的兒子每天逛窯子,女兒吸大煙,家不像家。

女兒長安24歲的時候得了痢疾,七巧不給她找醫生,便讓她抽大煙,抽著抽著也就上了癮了。未出閣的小姐天天抽菸,有人勸阻,七巧道:“怕什麼!莫說我們姜家還吃得起,就是我今天賣了兩頃地給他們姐兒倆抽菸,又有誰敢放半個屁?姑娘趕明兒聘了人家,少不得有她這一份嫁妝。她吃自己的,喝自己的,姑爺就是捨不得,也只好幹望著她罷了!”

長安近30歲,還未嫁出去,七巧註定女兒要做老姑娘,又換了一種腔調:“自己長得不好,嫁不掉,還怨我做孃的耽擱了她!讀後感·成天掛搭著個臉,倒像我該她二百錢似的。我留她在家裡吃一碗閒茶閒飯,可沒打算留她在家裡給我氣受!”後來經人介紹,長安認識了漂洋回來的童世舫,倆人已經定了親,七巧又從中破壞,將女兒說的人不是人,女兒無奈與他分手。“這些年來,多多怠慢了姑娘,不怪姑娘難得開個笑臉。這下子跳出了姜家的門,趁了心願了,再快活些,可也別這麼擺在臉上呀——叫人寒心!”這個女兒也不反駁,也不反抗,聲聲的被母親拆散了自己的幸福。

“七巧似睡非睡橫在煙鋪上。三十年來她戴著黃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殺了幾個人,沒死的也送了半條命。她知道她兒子女兒恨毒了她,她婆家的人恨她,她孃家的人恨她。她摸索著腕上的翠玉鐲子,徐徐將那鐲子順著骨瘦如柴的手臂往上推,一直推到腋下。”

“她自己也不能相信她年輕的時候有過滾圓的胳膊。就連出了嫁之後幾年,鐲子裡也只塞得進一條洋縐手帕。十--歲做姑娘的時候,高高挽起了大鑲大滾的藍夏布衫袖,露出一雙雪白的手腕,上街買菜去。喜歡她的有肉店裡的朝祿,她哥哥的結拜弟兄丁玉根,張少泉,還有沈裁縫的兒子。喜歡她,也許只是喜歡跟她開開玩笑,然而如果她挑中了他們之中的一個,往後日子久了,生了孩子,男人多少對她有點真心。七巧挪了挪頭底下的荷葉邊小洋枕,湊上臉去揉擦了一下,那一面的一滴眼淚她就懶怠去揩拭,由它掛在腮上,漸漸自己幹了。”

“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了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還沒完——完不了。”小說的結尾七巧死了,但是又一個七巧(七巧的兒女)誕生了,悲涼的命運被鎖住了,沉浸在這苦悶的歲月之中。

白鹿原讀書筆記優質文章 篇14

安妮,她用了25個月去躲藏,卻還是沒能逃開被蓋世太保抓進集中營的命運。安妮她不過13歲,卻要放棄屬於小孩子的天真和自由這些權利,轉而揹負起千萬種不幸和對命運的恐懼。而這一切都只因為安妮是猶太人。

在書中,安妮寫道:“紙比人更有耐心”。在那漫長的25個月中,她用她的筆,她用她的夢想,刻錄下了她在密室躲藏時每一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長。

安妮是不幸的,而她又是幸運的。正是因為她的願望——我希望我死後仍會活著。她才如此幸運。

安妮13歲開始寫日記,到她死於集中營還不到16歲。安妮從上帝那得來了寫作的天賦,她有著她自己的夢想——做一名記者和作家。在兩年多的時間裡,在那種惡劣的條件下,她一直在堅持寫日記。在日記中,她記下了她自己的孤獨,對戰爭的恐懼,對生的追求和熱愛,以及自由生活的嚮往和期盼。她寫下了原來不屬於她這個年齡所應經歷的命運。

如果安妮沒有遭難,如果她生活在和平的年代,那麼,她長大以後,或許不用長大以後,她就會成為一個出色的作家——但這一切,誰又知道呢?

安妮在密室裡呆了25個月,她在密室錯過了原本屬於她豆蔻年華的自由和快樂。

安妮在密室裡能認識的人是那麼有限,安妮是一個正在成長期的少女,這樣的她,正是愛結交,好動,對世界,生活充滿了憧憬的年齡。在她所能活動的狹小空間裡,而她幾乎是沒有同齡人相伴,也享受不到同齡人的樂趣。

那愚蠢的戰爭猶如一個沉重的桎梏,把我們幸苦建設的家園就這樣囚禁於硝煙炮火中,毀於一旦。那不近人情的種族歧視,剝奪了不計其數的人的自由。

野蠻的戰爭能摧毀一切,唯獨不能摧毀一顆堅強、勇敢、自由的心!我彷彿看見了安妮在法西斯的瘋狂怒吼中,微笑著說,“我相信善良。”安妮一直在用著她的善良去看待這個世界,帶著她對生的渴望。

安妮的願望實現了,用令一種方式。

白鹿原讀書筆記優質文章 篇15

第一次讀《瓦爾登湖》是在讀高中的時候,那時書裡有選文,於是找來原書用了一個晚上囫圇吞棗的翻完,心裡想也不過如此。第二天坐在一群朋友之中熱烈的討論關於隱居的話題,甚至在辯論賽的時候也要把梭羅的“不要企圖佔有大地”作為了環保的理論依據,現在想來,在那個時候的稚嫩心態和浮躁心境下讀這本書,怪不得能把書裡的精髓糟踏成那樣。

如今再讀《瓦爾登湖》,在第三極書城偶遇徐遲翻譯的版本,就買了下來放在枕邊。於是每天睡前和醒後下意識的一件事就是摸起那本淡綠色封皮的書來翻幾頁。每天夜裡,當世界靜的只剩下我和一盞檯燈的時候,就連桌角的百合都悄悄隱退了喧囂的香氣,關掉一些可以與外界聯絡的方式,卸掉身上一切的束縛和偽裝,就坦然的像個書蟲一樣粘在書頁上,任什麼事都趕不走我了。

讀《瓦爾登湖》的初期境界是覺得有味道,在瓦爾登的春夏秋冬裡時刻都感到一股清冽自然的水霧之氣撲面而來,好像自己真的喝下了冰鎮的梅子酒一般。再讀的時候就能感受到些許同病相憐的孤寂了,但這種孤寂一點也不難過,在心底裡竟然就像很享受的樣子,癢癢的寂寞快感催著人繼續往下讀,心裡開始升起一些激動,彷彿與梭羅有個私密的約定,誰也不會透露誰在世上寂寞的快感,這時候感動也摻雜進來,因為從來沒有什麼時候我能寂寞的這樣美,甚至這樣成癮,也從未在哪一個作品裡想現在這樣不孤獨過,以前的作品,都是我遊離在外,再精彩也是作者的,與我無關。而《瓦爾登湖》卻讓我親切的稱為“我的瓦爾登”,我相信那不是一個什麼真正的所在,那是心靈,可以在書裡共享到的東西。梭羅絕對是個思婺八極、神遊太虛的高人,在每一根木頭的香氣裡他能想到那麼多彷彿毫不沾邊的東西,跟著他一起想,有著上天入地般的激動,彷彿靈魂在一次次玩著過山車和笨豬跳。

看到《冬天的湖》那篇的時候是個微亮的清晨,初夏的清晨慵懶而清新,我就斜靠著看那些關於鑿冰的描寫。更妙的時候睜開眼翻開一頁的時候手觸到的文字這樣寫道:“睡過了一個安靜的冬天的夜晚,而醒來時,印象中傷佛有什麼問題在問我,而在睡眠之中,我曾企圖回答,卻又回答不了--什麼--如何--何時--何處?可這是黎明中的大自然,其中生活著一切的生物,她從我的窗戶裡望進來,臉色澄清,心滿意足,她的嘴脣上並沒有問題。醒來便是大自然和天光,這便是問題的答案。”看到這裡我彷彿覺得身邊的同伴在跟自己說起昨日的夢境一樣真實,一樣巧合。於是清晨一下子閃亮了許多。緊接著冰湖水裡的梭魚和鈴兒叮噹的驢馬也出來了,清晨一下熱鬧了起來,有趣的梭羅開始帶領我去丈量所謂的“無底之湖”,去盯梢地主老爺們精明的交易,我們彷彿兩個特務一樣,看看這裡,管管那裡,然後視線最終落在了對冰的研究上,像兩個好奇的孩子,研究為什麼瓦爾登的冰是那樣美麗而又特別的微綠色,挖冰人的雪車走過,有一大塊冰掉在村中街道上,躺在那裡有一星期,像一塊很大的翡翠,我們就每天都跑去看那塊綠色的翡翠。然後敏思的梭羅話鋒一轉開始露出思想者的面目了,“他們告訴我,他們有一些冰,放在富萊喜湖的冰棧中已有五年,還是很好的冰。為什麼一桶水放久了要臭,而凍冰以後,卻永遠甘美呢?”看到這裡的時候我被那種詼諧和智慧震撼的不能起床,生生的把上班的時間忘在了腦後。

緊接著,我想說,如果不是這文還有那麼小一段,那麼精彩的要命的段落,我真想今天就徹底“躲進小樓成一統”了。哦,是這樣的文字,真精彩的要命:“似乎緊跟著將要有查爾斯頓和新奧爾良,馬德拉斯,孟買和加爾各答的揮汗如雨的居民,在我的井中飲水。在黎明中我把我的智力沐浴在《對話錄》的巨集偉宇宙的哲學中,自從這一部史詩完成了之後,神仙的歲月也不知已逝去了多少,而和它一比較,我們的近代世界以及它的文學顯得多麼地猥瑣而藐小啊;我還懷疑,這一種哲學是否不僅僅限於從前的生存狀態,它的崇高性,距離著我們的觀點是這樣地遙遠啊!我放下了書本,跑到我的井邊去喝水。瞧啊!在那裡,我遇到了婆羅門教的僕人,梵天和毗瑟奴和因陀羅的僧人,他還是坐在恆河上,他的神廟中,讀著他們的吠陀經典,或住在一棵樹的根上,只有一些麵包屑和一個水缽。我遇到他的僕人來給他的主人汲水,我們的桶子好像在同一井內碰撞。瓦爾登的純粹的水已經和恆河的聖水混合了。柔和的風吹送著,這水波流過了阿特蘭蒂斯和海斯貝里底斯這些傳說中的島嶼,流過飯能,流過特爾納特,蒂達爾和波斯灣的入口,在印度洋的熱帶風中匯流,到達連亞歷山大也只聽到過名字的一些港埠。”

讀到這裡,這篇文剛好結束,既震撼又有點掃興,意猶未盡的情緒之下才百般無奈的合上書頁,剩下的還要留待慢慢享受哩!有人說《瓦爾登湖》是一本寂寞的書,我想那是因為他自己太熱烈,他的生活太過於豐富。《瓦》不寂寞,恰恰是在嘲諷我們這些不會享受寂寞的寂寞人的。然後,被它嘲諷,確是那樣的快樂!

白鹿原讀書筆記優質文章 篇16

愛,一個多麼熟悉的字,在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份純潔的愛。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我才真正知道愛是無私的,愛是偉大的,只有生活在愛的海洋裡,才會享受愛。書中人與人之間流露出的真摯情感,讓我感動不已!

這本書主要講了一個四年級男孩兒安利柯以日記的方式,從四年級10月份開學的第一天一直寫到第二年的7月份,記錄了他身邊各式各樣感人的小故事,記錄了他在生活中一點一滴所累計的愛,他一天感受一點,一天反思一點,每天都在愛的世界裡成長。

書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感人肺腑,其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清掃煙筒的小孩,把清掃煙筒賺來的三十個銅幣丟了,他無法回家,於是路過的同學都用自己的錢幣來幫助他,沒有帶錢的同學就把自己的鮮花贈送給他,我覺得這一段是最感人的,這讓我感到了一個人要是有了一顆無私愛心,就會是一個擁有一切高尚品質的人。在《愛的教育》這本感人的書中,處處都是這種擁有高尚品質的人。

讀了這本書,我終於深刻體會到同學之間,朋友之間應該互相幫助,應該學會寬容,學會理解別人,我們自己遇到困難時總想獲得別人的幫助,而我們平時遇到有困難的人時也應該盡力而為地去幫助他,人與人之間的關愛有時雖然是微小的,但它是無私的,珍貴的,非凡的。

我相信,只要我們人人都獻出一點愛,我們的世界將會永遠充滿愛!

白鹿原讀書筆記優質文章 篇17

我讀了《小英雄雨來》這篇課文。課文寫了12歲的雨來掩護革命幹部和鬼子英勇鬥爭的故事,歌頌了雨來熱愛祖國、機智勇敢的品質。

雨來上夜校,他學的第一句話就是“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受到了愛國主義教育。

鬼子來“掃蕩”了,雨來自己在家中讀書,交通員李大叔忽然跑了過來,藏到缸下地洞裡,鬼子沒有找到李大叔,便把雨來綁了起來。鬼子拿糖讓雨來吃,雨來沒有吃,鬼子又問雨來,但雨來仍然說沒看見,鬼子又扭雨來的耳朵,向兩邊拉,鬼子又抽出一隻手來,在雨來的臉上打了兩巴掌,又把他臉上的肉揪起一塊,咬著牙擰。雨來臉上青一塊,紫一塊……但雨來始終說沒看見,氣得鬼子說::“拉出去,槍斃!”蘆花村裡的人聽到槍聲,便哭了起來。忽然,河面上露出了雨來的小腦袋。雨來沒有死,原來槍響以前,雨來就趁鬼子不防備,一頭扎進河裡去了,鬼子慌忙向水裡打槍,可是我們的小英雄雨來已從水底游到遠處了。

白鹿原讀書筆記優質文章 篇18

人有人格,文有文品。時下批評家論及近世作家,似乎有過分關注其為文而忽略其為人的傾向。實際上,心胸狹窄精神頹喪者難為曠達之文,胸懷大志氣吞星河者始有豪放之辭,人格的高低與文品的優劣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當然,在中外文學史上也不乏作家的人品與文品相互分裂的現象,但對於像巴金這種主張“在生活中做的和在作品中寫的要一致,要表現自己的人格,不要隱瞞自己的內心”的作家(《談文學創作》),卻是以其崇高的道德人格和高品位的藝術追求在二十世紀中國文壇,在幾代讀者心中產生巨大影響的。

有人說這是一本悲觀的小說,我自己也稱它為“絕望的書”

從本質上看,巴金是一位理想主義者,他始終生存於崇尚理想、追求光明、堅信未來必勝於現在的精神空間裡。早在“五四”前後,少年巴金就尋找和確立了自己的“信仰”,並在心靈的祭壇上立下了為理想奮鬥終身的誓言。後來隨著時光的消逝,巴金所追求,巴金賴以奮鬥不息的心靈支柱逐漸從原來具體的信仰轉化為具有象徵意義的“心靈的燈”,轉化為抽象的理想、光明與正義。甚至到了晚年,他也還滿懷信心地說:“任何時候在我的面前或遠或近,或明或暗,總有一道亮光。不管它是一團火,一盞燈,只要我一心向前,它會永遠給我指路”(《“尋找理想”》)。

正由於始終有著這“心靈的燈”,有執著的理想追求,巴金對人類的命運和社會的前景又一直是樂觀的,他不僅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同時也是一個樂觀主義者。巴金總是堅信,“春天是不會滅亡的”,“生活裡是充滿著春天的。秋天裡的春天,冬天裡的春天,而且有很多很多的春天”(《〈秋天裡的春天〉譯者序》)。他“從來不曾懷疑過:舊的要滅亡,新的要壯大;舊社會要完蛋,新社會要到來;光明要把黑暗驅逐乾淨”(《〈巴金選集〉後記》)。

與這種理想的光環和必勝的信念相映照,巴金的人格精神中還時刻閃現著一種以奮鬥為生命,以痛苦為力量,以獻身為幸福的英雄主義氣概。在確立信仰時,他就立下了“奮鬥就是生活,人生只有前進”的座右銘(《家庭的環境》),後來他大多把那些意志堅強、奮鬥不息的戰士作為自己的人生楷模。他歌頌那些為主義而死、為理想獻身,為奮鬥犧牲的革命黨人、民粹派英雄和志願軍戰士;他推崇克魯泡特金、羅曼·羅蘭那種以痛苦為力量,在痛苦中淨化心靈、尋得歡樂的人生態度。直至耄耋之年,巴金還表示“不敢躺倒,不敢沉默”,仍然要“奮鬥到底”的決心(1991年10月15日《致冰心》)。

然而巴金又決非個人英雄主義者,他所追求的是人類平等、自由、互助的共同理想,而不是一己私利,他的人格精神中始終包含著自覺的群體意識。巴金認為,應該“把個人的命運聯絡在群體的命運上,將個人的希望寄託在群體的繁榮中”。“人對他的同胞必須真誠,必須互助;離開了合作與互助人便不能夠生存”(《怎樣做人及其它》)。他常說人生的意義在於奉獻,而不在於索取與接受;人只有在眾人的幸福中才能求得個體的幸福。

總之,理想主義、樂觀主義、英雄主義以及群體主義是巴金人格精神中的四塊基石,它們代表著巴金最根本的人生追求與價值取向,人們從巴金身上所看見的無私奉獻、善良正直、真誠熱情等諸多美好品格正是這些人格精髓的具體顯現。這一切融入文學創作,也就使巴金的作品顯示出一種迥異於其他作家作品的文學品位。遠大的理想、必勝的信念與奮鬥的精神,使巴金的創作帶上了鮮明的崇高品格,他總是在作品中敘說信仰的力量,呼喚春天,謳歌理想、讚美未來,他作品中反覆出現的也總是太陽、星光、明燈、聖火等充滿光與熱,能給人帶來信心與力量的意象。在巴金筆下,英雄們的思想境界是最高尚的,美好愛情是高潔的;他時時在傳遞著一種美好的資訊,不合理的制度和罪惡的勢力終將退出歷史的舞臺。他的作品能給與讀者一種精神的鼓舞、奮鬥的力量,伴隨讀者去摧毀舊的世界,催化新的萌生。許多讀者正是讀了巴金的作品而選擇抗爭、選擇奮鬥,從而開始不息的追求。

有著遠大理想和必勝信念的巴金是幸福的。他向舊勢力大膽地喊出“我控訴”,執筆宣佈一個垂死制度的死刑,不停地對敵人實施攻擊,也可以毫不猶疑地說“春天是我們的”。但是,理想與現實總歸是有距離的,在通往理想社會的程序中,到處是崎嶇的佈滿荊棘的山路,時時有先驅者倒下的身影。因此,一旦巴金更為深入地觀照和描摹現實,有時也會陷入矛盾與痛苦之中。他筆下的英雄為信仰而獻身,但這種獻身有時卻難免成為無謂的犧牲;也很早就宣判過封建專制制度的死刑,但封建專制的陰魂卻遲遲不肯退出歷史舞臺;他預告說將會有很多很多的春天,但自己又常常覺得並非真正看到春天的花朵。幸運的巴金只能時時感到心靈的悲痛,只能進行著永無止境的奮鬥,他的作品也由此而顯示出一種執著,幾分悲壯。

文學並不是巴金最初的人生選擇,但文學上偶然的成功並沒使他忘記自己的社會使命;巴金最終選擇文學也非為著個人功名或一己私利,群體的精神使他更加堅信文學的目的是為著全人類。他從不把文學當作沽名釣譽的工具,而是把創作當成服務人類報效祖國的工作。面對祖國與人民,面對同樣關注著人類前途與命運的讀者,巴金不必要隱瞞自己的內心,也沒理由不獻出他的全部真誠與熱情。他從不忸怩作態故作高深,也反對炫耀新奇玩弄讀者。讀他的作品,人們都可感受到一個真誠自我的存在,小說中的“我”與人物交心,散文中的“我”同讀者對話。在七十餘年的創作生涯中,巴金有過幼稚,有過偏激,也有過輕信,這一切在他作品中留下的印記,正好從另一個角度反映出他創作時的坦然與真誠。或許可以說巴金的創作有過許多的成功,也有過某些閃失,但這種閃失並無損於他坦誠的本色,因為他只不過把一個真實的自我,把自己全部的愛奉獻到讀者面前,奉獻給人類的明天。

執著於理想,呼喚著崇高,帶著幾分的悲壯,一片的真誠,巴金以他的人格精神和藝術良知,以他相得益彰的人品與文品,為二十世紀的中國文學留下一種獨特而永恆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