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中學新課改彙報材料

欄目: 彙報材料 / 釋出於: / 人氣:2.99W

大家好!

中學新課改彙報材料

首先我代表xx中學,對蒞臨我校檢查指導工作的各位專家和領導表示熱烈的歡迎!

自XX年秋季x省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以來,我校嚴格按照《x省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實施意見》和x市、x區兩級主管部門的檔案精神,認真實施高中新課程改革。下面我將我校新課程實施情況作以簡要彙報,敬請各位專家和領導給予批評指導。

一、組織建設

為切實加強我校高中新課程改革工作的組織領導,確保各項改革工作的順利進行,學校建立了組織管理與業務指導機構。一是成立xx中學新課改領導小組,負責對學校新課程的改革做出決策和部署,並負責學校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建設,審定課程的設定,落實國家普通高中課程實施方案,保障在經費投入、制度建設、師資培訓等。二是成立學分認定委員會,負責為每個學生組建學分檔案,制定學分認定標準,統一學分認定程式,認真監督學分認定過程中的各個環節,確保學分認定的公正、公平、公開。三是成立選課指導小組,制定學生選課的各種政策,向學生提供學校詳細的課程安排、任課教師名單與課程說明,幫助學生更好地瞭解自己的興趣愛好、個性特徵,發展趨勢,為學生選課、補修、重修、改修做好參謀。四是成立綜合實踐活動課領導小組,負責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五是成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領導小組,負責制定本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細則,組織實施評價工作,審定評價結果。

二、制度建設

為保證新課程的順利實施,根據教育部《普通高中課程方案(試行)》、《甘肅省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實施方案(試行)》等相關檔案精神,結合本校實際情況;高中新課程實施和研究指導小組制定了《xx中學高中新課程實施方案》、《xx中學新課程改革三年發展規劃》、《xx中學高中新課程三年課程方案》、《xx中學集體備課實施方案》、《xx中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xx中學研究性學習課程實施方案》、《xx中學校本課程和地方課程實施方案》和《xx中學高中新課程學分認定和管理辦法》等方案和辦法,全面指導高中新課改的實施工作。目前選課指導委員會正在完善《xx中學高中新課程學生選課指導手冊》,保證了新課程改革的順利實施。

三、課程設定

根據教育部《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甘肅省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實施方案》和《甘肅省普通高中課程設定和管理指導意見》等相關檔案精神,我校開齊開全了各類高中必修課程,現已制定好了新課改各年級學分安排和三年課程總體設定計劃。按照《xx中學校本課程和地方課程實施方案》的要求,我們開發校本課程。在高一至少開設3門校本課程(音美體三科至少開設1門),作為選修ⅱ課程,以後逐年增加。為保證有足夠的校本課程資源,保證學生在三年期間修夠6個學分,開發的校本課程達要達到20門左右,擬整理編成《xx中學校本課程叢書》,目前一些校本教材正在開發當中。

四、課堂教學

我校的教學研究有著優良的傳統,教學研究蔚然成風,新課改以來,教研活動更加活躍,特別是集體備課和學生學案兩項工作有聲有色,體現了教師們之間互相協作的良好氛圍。

(一)重視集體備課,發揮集體作用

高中新課程課堂容量大,單憑教師個人的力量是無法備好一節課的。學校在高三級試行集體備課的基礎上,修訂了《xx中學集體備課實施方案》。集體備課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集體備課可以有效凝聚集體的智慧,二是集體備課有利於共同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三是集體備課能夠更好地服務於教學。通過集體備課形成的教學方案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它與個人備課相比,教師對教材的把握更加準確,對學情的分析更加細緻,對課堂教學過程的設計更加規範,因此,集體備課的教案更切合學生的實際需要,更有利於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適應高中新課改。我們學校集體備課的流程是:

組長主持在前學期期末制定本備課組的集體備課實施細則(含備課計劃)草案,並提交備課組討論通過→ 主備課人提前一週準備教案簡案(備課提綱)和學案,並列印下發全體參備人員(一備)→ 組長主持召開議課會(主備人發言,參備人員討論),全體參備人員修改教案簡案(備課提綱)和學案,任課教師可根椐各班的學情,在不離開“五統一”的前提下,撰寫詳案(二備)→教師們做好課後反思,下一次集中時,把在上次教(學)案實施中反映出來的重點問題提出來,供以後借鑑(三備)。

備課組長要在前學期期末制定本備課組的集體備課實施細則(含備課計劃)草案,將備課任務提前合理地分配給組內成員——主備人(中心發言人),並督促主備人做好準備,認真組織開好議課會。主備人(中心發言人)接受備課任務後要分析教材,提出教學目標。準確把握所備內容的重點和難點,備教法和學法,備教具及多媒體,設計教學活動,並且編制教學簡案和學案,在議課會前下發全體參評人員。參備人(本學科組教師)要認真聽取主備人的發言,質詢主備人的觀點和設計思路,列出補充和修改意見,不當“局外人”。

根據集體討論的意見,參備人修改教學簡案和學案,要充分體現“五統一”的原則:教學目標、教學進度、重難點處理、作業訓練、檢測評估必須統一,同時提出改進教學方法的建議。可根椐各班的學情,在不離開“五統一”的前提下,發揮各人特長,在教案本上撰寫教案詳案。集體備課既要強調共同研討,統一認識,又要突出個性特色和自主發揮。教師特別要在教案後記錄好課後反思,下一次集中時,把上次教(學)案實施時反映出來的重點問題提出來,供以後借鑑。

集體備課,營造了研究氛圍,增強了課程實效性;同時發揮了集體作用,展示了集體智慧,還解放了教師思想,樹立了創新精神,進而培養了教師的超前意識和反思意識。

(二)重視學案編寫,促進自主學習

學案就是教師依據課程標準和學生認知水平,為指導學生進行主動的知識建構而編寫的學習方案,是引導學生一步步認知、理解、感悟、運用和學習知識的學習提綱。我校從課改伊始就非常重視學案的編寫和在教學中的應用。我們認為好的學案能夠有利於不同層次的學生主動學習,有利於學生課前、課中、課後的使用;有利於學生知識體系的合理構建與能力的培養。我們著重有以下幾項基本要求:

(1)學案首先要有明確而簡潔的學習目標,這個目標既要符合課標的要求,也要符合學生實際;

(2)學案以課時為單位,包括課前預習、課堂練習、課後練習及單元測試。

(3)學案中的學習內容可採用“留白”的方式處理。

(4)學案的題例必須少而精,以提高訓練的有效性。

(5)學案必須留存,裝訂成冊,方便學生的複習。

學案在運用時,要求學生課前認真預習,在預習的過程中進行思考和分析,抓住重難點,然後在課堂上以案導學,讓學生在體會學習成功感覺的同時,無形中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效率。當然我們對學案也有一些深入地反思,如學案編寫和運用都要充分發揮案體優勢,學案中沒有必要把所有問題羅列,學案的內容可以拓展,但不能無限延伸等等。我們將在總結經驗教訓的同時,揚長避短,合理做好學案,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自我反思,貫徹新課改中“讓學生快樂地學”的理念。

(三)注重教師交流,轉變教學方式

在實施新課改後,老師們感觸最深的就是教師之間毫無保留的精誠合作。這不僅體現在每週固定的教研活動中,更體現在每節課的課前和課後。課前都要共同商討教學策略措施、技巧等,課後都要共同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集體探究改進的辦法,不少教師在業餘時間通過上網等方式查閱相關資料,以求達到最佳教學效果。新課改理念認為,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統一,教學過程是師生交流、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我校的課堂教學煥發了新的活力,呈現出了新的氣象。

首先是課堂教學中教師角色的轉換。教師從傳統教學傳授者轉變為現代教學促進者、學習者、發現者、引導者、組織者,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學習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不斷提高。

其次在學生學習方式、方法轉變上,我校做了大量嘗試,如:

(1)改變學生學習態度,倡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

(2)注重學生學習過程,倡導學生自主性學習;

(3)重視培養學生收集資料及資訊的能力,引導學生分析、整理資料,鼓勵學生進行探究方案的設計,並根據實驗結果得出結論、表達和理解。

(4)充分利用學校新建圖書館的優越條件,鼓勵學生主動參與閱讀,以拓寬知識面。

(5)賞識學生獨特性和富有個性的理解和表達。

(6)重視培養學生的批判意識和懷疑意識。

(7)積極引導學生從事實踐活動。

(四)調動學習積極性,加強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不是一門獨立的科目,而是滲透在各個學科之中的一種實踐性較強的教育教學活動。在新課改中,它是每位學生的必修課。按照《xx中學研究性學習課程實施方案》,制定了教學計劃,要求各年級研究性學習課時安排採用分散與集中相結合的彈性課時制。具體方案為:高中三年每年完成1個課題,高一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定課題,高二學校指定課題,高三學生自定課題;高一、高二每個課題6個學分,高三課題3個學分,共15個學分。在研究性學習中實行五級管理,即:教導處—教學管理,備課組—教學組織,班主任—班級管理,指導教師—具體課題管理,學生—自主管理。學生要經過學法指導、選擇課題、實施環節、制訂計劃、開題交流、開展研究、整理總結和交流評價八個實施環節才能完成課題研究。由於高一學生很多都是第一次進行研究性學習,部分教師就如何指導學生研究性學習也不是非常清楚,因此學校在上學期組織教師們學習了有關研究性學習方面的指導性檔案和其它學校研究性學習方面的成功案例,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教導處制定了《xx中學“研究性學習”課題申報表》,先讓學生選題申報,教師認真審查,提出研究方案的指導性意見,然後利用正課時間組織學生進行開題報告交流,最後進行總結評價,實現研究成果共享。同時編寫了《xx中學研究性學習過程記錄冊》,讓學生對研究的過程進行記錄,記錄內容包括蒐集到的各種資料、調查資料、試驗結果以及各成員對問題的認識與理解和研究小組的討論和分析。學生通過不斷的整理、分析、驗證、提煉等過程,形成課題成果,課題完成後和課題報告一起上交。根據研究情況和研究成果,學生和指導老師共同評選優秀課題,獲得合格等級以上的,認定學分。對於優秀課題,學校組織上報評獎。

目前已有1/3的學生完成了高一學年的研究性課題,從評審情況來看,效果較好。它對於改變學生學習方式,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五、綜合素質評價

按照新課改要求,普通高中綜合素質評價將從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六個方面對學生評價。評價的基本程式是:學生自評、同學互評和教師評價、合成評價並填寫綜合性評語。依據《xx中學新課程實施方案》、《xx中學高中新課程學分管理和認定辦法》、《xx中學高中新課程學生綜合素質評定工作方案》和《xx中學高中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方案》,我們成立了由校長任組長的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領導小組,各班成立了由班主任任組長,由任課教師、學生代表為成員的工作小組,在學校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具體負責班學生的評價工作。

(一)學分認定

學分認定由學生學習過程表現和模組測評成績構成,兩專案分值權重為3:7,按此比例對學生實行綜合評價認定學分。學生學習過程等級評價,主要依據學生的考勤(6分)、課堂表現(7分)、作業(6分)、實驗(4分)和平時測驗(7分),總共佔考核的30%,其中,考勤達到課程標準要求的5/6以上,才能評定學分;如果該模組沒有實驗,實驗等級為全分。模組測評成績根椐期中、期末或其它考試,由學校學分認定工作執行小組劃定分數線。模組測評成績在劃定分數線以上,學習過程總評等級在24以上,給予相應學時學分,否則不予認定。根椐《甘肅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學分認定指導意見(試行)》的有關規定和要求,模組測試不合格要進行補考或重修,高一上學期要8科11個模組,共有550人蔘加補考,所以補考的工作量非常大。經過和省督察組交流,模組測試成績不合格的人數要控制在總人數的3%以下,補考後不合格的人數控制要在10%以下。因此,在學習模組學分認定中,我們還要做大量的探索工作。

(二)社會實踐和社群服務活動

學校根據《甘肅省普通高中新課程綜合實踐活動教學實施指導意見(試行)》精神,結合我校多年來對綜合實踐課程的探索與實踐,成立了xx中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領導小組,制定了《xx中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政教處具體負責安排實施社群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社會實踐活動以學年為單位安排教學時間,每學年總的活動時間不少於1周,約為36學時,高中三年中進行社會實踐活動的學時總數不得少於3周,共6學分。高一安排軍訓活動,高二、高三安排德育基地教育活動;社群服務安排在高一和高二兩個假期進行,每個假期不少於5個工作日,共2學分。

高一開學初,政教處制定高一級軍訓計劃,組織實施高一級學生軍訓,軍訓後填寫《xx中學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登記表》和《xx中學社會實踐評價表》,目前已全部填寫完畢,每個學生獲2學分。社群服務安排在寒假進行,高一多數學生參加了社群服務,並填寫了《xx中學學生社群服務活動登記表》和《xx中學社群服務評價表》,獲得1個學分。

六、通用技術

為了貫徹《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精神,落實《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標準(實驗)》目標,今年我們根據《甘肅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施指導意見(試行)》的有關要求,開設了通用技術課程,開發和培養高中生技術素養,激發他們學科學、愛科學,按科學教育規律辦事的觀念和意識。為此,我們做了以下工作:

(一)制定《安定區xx中學通用技術課程實施方案》

通用技術課程是—門立足實踐的課程,課程立足於學生的商接經驗和親身經歷,立足於“做中學”和“學中做”。技術課程以學生的親手操作、來歷情境、親身體驗為基礎,強調學生的全員參與和全程參與。每個學習者通過觀察、調查、設計、製作、試驗等活動獲得豐富的“操作”體驗,進而獲得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技術能力的發展。

(1)分步開設模組

在通用技術課程的實施中,我校將開設通用技術“技術與設計1”與“技術與設計2”兩個必修模組。學校將在開設這兩個必修模組的同時,開設 1到2個選修模組。待課程穩定後,預期3年內使選修模組開設到4~6個。

(2)師資及教室資源建設

學校高度重視通用技術課程的實施工作,由學校教學副校長負責檢查通用技術課程開設的準備工作,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學校已按照上級標準籌建2個通用技術教室、1個辦公室,1個器材室。學校通過轉崗方式一次性配足3名通用技術教師,其中一名由有豐富教學經驗的物理教師擔任。學校十分重視通用技術教師上崗前的培訓,二名教師專門參加省教育廳組織的新課程通識培訓和學科培訓,為學校通用技術課程的實施打下基礎。

(3)開展有效教研活動

學校組建技術教育部負責管理通用技術課程的教學教研活動。教研組要積極開展工作,與我區的工廠企業、社會團體等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拓展學生技術設計和設計操作的空間,真正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技術能力。

(4)加強課程管理

在課程管理方面,教學校長、教務主任對技術課程負總責,為保證通用技術課程的科學開設,防止流於形式,為通用技術的開設提供服務:建立通用技術教師繼續教育制度,組織他們參加相關專業的培訓,建立通用技術專用教室的管理制度,配備專職管理人員,制定通用技術課的評價管理辦法,實行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在通用技術教師考核與評價方面,通用技術教師與其他學科教師享有同等待遇。

(5)加強校本資源研究

校本課程資源是不可忽視的潛力極大的重要課程資源之一,它貼近學生生活,學生感興趣;它貼近學生學習實際,能促進對其它學科的學習;它的實踐性特別強,能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它綜合運用知識面寬,能培養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總之,運用校本課程資源去教通用技術課,能將技術類課程與科學類課程融會貫通,相得益彰;能將理論與實踐結合,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各方面得到全面發展。學校還大力從以下方面去挖掘和開發:

(1)理化生實驗設計與改進;

(2)自制教具設計與製作;

(3)學生第二課堂活動的組織與探究;

(4)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

(5)美術課程內的相關設計;

(6)綜合實踐課的活動方案與過程。

(二)課程開設情況

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科目分必修和自主選修兩類。必修包括技術與設計1和技術與設計2兩個模組,共4個學分。自主選修包括電子控制技術、建築及其設計、簡易機器人制作、現代農業技術、家政與生活技術、服裝及其設計、汽車駕駛與保養七個模組,每個模組2個學分。我們還制定了《xx中學通用技術課程教學計劃》、《通用技術教師成長自評表》、《xx中學通用技術教學情況問卷調查表》、《xx中學通用技術課堂教學評價表》、《學校對通用技術課程重視程度及實施情況評價表》(注:69分以下為不合格,70分以上為合格,80分以上為良好,90分以上為優秀),以確保我校通用技術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三)實踐室建設

通用技術課程是國家新課程改革中誕生的一門必修課程,依據國家教育部頒佈的普通高中《技術課程標準》(實驗)和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基)XX號》等檔案精神,我校建立了技術設計室、技術試驗室、工具材料室、作品展示室、準備(實驗員)室五個實踐室。實驗室間數與面積基本滿足了學生的需求。同時學校加大投資力度,購置了實驗室所需的相關設施。自主選修課程我們依託安定區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和西川農業科技園區兩個校外基地進行。

七、教師培訓

教師是新課改的主力軍,沒有教師對新課程的理解、支援和積極參與,新課改就難以健康順利實施。我校把教育理論學習與培訓作為新課改的最重要的環節,切實抓好教師培訓工作。XX年3月,學校成立了新課程培訓領導小組。校長擔任組長,教學校長擔任副組長,成員包括教導主任、課改年級語、數、外教研組長及其他各備課小組組長。

(一)邀請專家講座。XX年5月30日邀請西北師大教育學院副院長張定強教授作了“新課改與教師專業成長”的主題講座。XX年6月中旬,邀請西北師大教授劉俊生做了《高效課堂》的報告。

(二)建立長期合作學校關係。XX年4月下旬,學校課改培訓領導小組參加了第28屆全國高中課程研修班“高中新課程有效教學經驗研討會——走進銀川名校”的培訓。XX年和XX年6月中旬,先後兩次學校課改培訓領導小組及秋季高一級全體教師到寧夏石嘴山市三中參觀學習並進行新課程培訓交流,並與寧夏石嘴山三中建立了長期合作學校關係。

(三)教師全員參與學校內部培訓學習。每年7月中旬,學校組織全校教師進行為期一週的新課改通識培訓。

(四)參加“國培計劃”網上學習。繼XX年後,XX年8月2日至8月10日,新高一年級科任教師全員參加培訓。

(五)參加省內各種形式的培訓。XX年7月-XX年9月,校長、教學校長、教導主任和骨幹教師參加了省教科所組織的不同層次的培訓。

(六)階段培訓。為了及時總結課改經驗,解決新課程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和遇到的困難,每學期進行全校新課程階段性工作總結交流活動。活動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在每學年第十一週星期三舉行由課改領導小組成員和課改年級教師參加的骨幹教師發言交流活動,總結半學期的課改經驗,並評選出第二階段發言交流的教師;第二階段,在每學年第十二週星期四舉行全體教師參加的課改年級骨幹教師的發言交流活動。在交流活動中,各科教師總結新課程教學經驗,提出新課程教學中出現的新問題和新情況,以及遇到的困難和產生的困惑。活動已成功舉行兩次,成效顯著。

八、困難和困惑

問題1:裝置和資金不足。目前學校缺2個通用技術實驗室,每個40萬元,共需80萬元;現有的資訊科技教室落後,不能滿足新課改多媒體技術課的需要,如果更新則需60萬元。

問題2:上級對課改指導有些地方不明確。尤其是學生學業水平測試方面,什麼時間測試?考什麼?沒有明確的檔案精神。

問題3:教師跟進培訓滯後,主要依託校本培訓,上級對階段性培訓缺乏連續性。

困惑1:如何對教材進行重新整合?

困惑2:如何定位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角色轉型?

困難3:如何平衡升學考試和教學過程的評價?

總之,通過新課程教學實踐,參加新課程改革的教師觀念得到了更新,學生自主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得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明顯改善。但我們深知,課程改革之路任重道遠,我們將進一步更新理念,堅定信心,增強意識,克服困難,努力把我校的新課改工作做實、做優,把新課程改革不斷推向深入,進一步提升我校的整體辦學水平,為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新課程改革工作實施僅一年多,我校的工作還有許多不足之處,敬請各位領導和專家批評指正。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