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鄉鎮國小實施新課程改革彙報材料大綱

欄目: 彙報材料 / 釋出於: / 人氣:8.92K

近年來,打通鎮吹角中心國小在國家新課程改革精神的指引和在縣教委的領導下,明確把“師生主動發展,用一流服務、樹一流教師、育一流孩子”作為學校的辦學理念和全體師生的價值追求,牢記我們“練天時、抓地利、求人和”校訓,在課程和課堂教學方面大膽改革,力求突破。回首歷程,我們在茫然中探索,在困惑中前進,在思考中昇華,從感悟新課程到走進新課程,與新課程一起成長,幹部教師用辛勤的汗水澆灌課改之花。學校在課改中不斷豐富辦學內涵,教師在課改中得到專業發展,學生在課改中得到健康成長。經過近三年的努力,課改活動已初見成效,課堂已呈現新的景觀。學校已基本形成了“好學自悟、文明合作、勇探創新”的良好學風。現就我校的課改工作簡單總結如下:

鄉鎮國小實施新課程改革彙報材料大綱

一、領導高度重視,建立健全課改機構

關於課改工作,縣教委主任高思成曾經強調:“第一二次會議後不啟動的,屬於思想認識不到位的問題;第三次會議後都不啟動的屬於校長的智力有問題。”可見,課改工作是否進行的首要因素是看校長是否認識到位,是否重視。而課改實驗是否能紮實開展的保證是看改革工作領導機制是否健全。為加強我校課改工作,在學校校長的高度重視下,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以教導主任為副組長的課改領導小組。課改領導小組把課程改革作為學校發展第一要務,經常性召開會議研究課改工作,給課改工作給予足夠的經費保障。根據上級要求,結合本校實際,制定了《吹角國小課改方案》,同時成立學科課改實驗小組、課改宣傳組、後勤保障組。組織教師開展教材教法培訓、課堂教學實驗等研討活動,並在實踐中探索建設校本管理制度、校本教研製度,組織師資培訓,開發校本課程,探索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建立新課程師生評價制度,加強課堂教學與管理,提供課程資源,為課程改革的順利進行提供了強有力的思想、組織、後勤保障。

二、反覆宣傳,引導參與,營造課改氛圍

在課改初期,我校反覆召開教師會、家長會,並充分利用櫥窗、板報、廣播站等陣地,有計劃地宣傳課程改革內容;並分發《致家長的一封信》,讓課改的新理念、新精神走出校園,深入民眾,取得社會的理解和支援,引導全社會理解、參與並支援課程改革,形成有利於課改的良好社會氛圍;把課改的精神、理念、目標、要求讓每個相關人員明白,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使教師、學生和家長與課改同行,坦然面對課改,支援課改,形成良好的課改氛圍。

三、加強培訓,抓好隊伍建設

學校課改是否成功,關鍵要看學校兩隻隊伍的素質是否達到課改的要求。原有的應試教育,在老師、學生、家長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記,與此相適應的教師素質也是應試教育下的教師素質。為了儘快適應我們的素質教育的課改工作,我們在抓隊伍建設上做了以下幾方面嘗試:

(一)更新教育觀念,立足培訓提素質

學校提出“沒有課改理念的老師,不合格”,強調“課改沒有旁觀者,人人都是學習者、研究者”,要求直面課改,全員培訓,全體參與。學校充分客服規模小資金嚴重不足的困難,投入大量經費,充分利用校內外學習資源,紮實開展培訓工作,以求更新教師教育教學觀念。近一年來,我校派體育教師到東北師範學校學習10天,派班主任組長到北京學習半月,派十餘名教師到縣外學習培訓、聽課,縣內學習的達上百人次之多,音樂、美術、體育為期一個月的轉崗培訓各一人蔘加培訓。每培訓一人,帶動一遍。為了起好示範作用,校長親自主講培訓教師,並在期刊《新課程學習》上發表《比值是否有單位的初探》等文章,促教師專業成長。同時挖掘校本培訓資源,讓骨幹教師和外出學習教師通過開設講座或公開課的形式,傳遞課改資訊,傳播課改理念,指導課改活動。學校還利用教職工大會和教研活動時間專門組織全體教師學習《基礎教育改革綱要》和學科《課程標準》,組織全體教師集體收看專家講座通識培訓,新課程理念教學光碟,要求每位教師撰寫學習心得體會。從XX年9月到2011年2月,從市級培訓、縣級培訓到校本培訓,從行政人員到實驗人員到全體教師,學校新課程培訓一直貫穿整個實驗的始終。通過培訓、學習、感悟、實踐、體驗、反思、交流、昇華、總結等一系列過程,目前,教師已經樹立新的教育理念,大膽投身於課改實驗,並在實踐中進一步印證新的教育理念。

(二)實施目標定位,大膽實施“一五五”課改模式

在轉變教育觀念的基礎上,我校提出的“一五五”課改模式。即:一原則、五步走、五重視。

(1)“一原則”:教和學同步互動原則。

(2)“五步走”即“一步創設情境揭示課題;二步感悟目標;三步自學鋪路;四步主幹導學、合作交流;五步課堂回顧、小結自我”。

(3)“五重視”即課堂教學做到重視“情感、個性、自主、探究和遷移”五個教學策略。

每位教師通過對該課改模式的執行,要達到十個目標:一是課堂教學有新變化;二是學習方式有新轉變;三是備課要有新思路;四是評價改革有新突破;五是課題研究有新成果;六是資訊科技運用推廣有新舉措;七是理論學習不間斷;八是教研活動求實效;九是綜合實踐活動(含研究性學習)有新起步;十是課改不忘育人之本,德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特殊生教育和綠色網路文化與課改有機結合。

(三)發揮教研組作用,以求教科研新校

新一輪的教學改革,決不僅僅是換一套教科書,而是一場教育觀念的更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改變,是一場涉及課堂教學方式、學生學習方式以及日常學校管理等全方位的變革。為此,我們把科研目的定位在主要是針對教師自身教育教學中的問題和困惑進行反思性實踐研究,積極引導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學會提出問題、分析和篩選有價值的問題。學校領導親自抓教科研工作,從分析教學現狀入手,找出教學工作中急需研究解決的問題,發動全體教師以課程改革為中心搞教育探索和研究,鼓勵教師以研究者的心態置身於教學情景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和分析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中的各種問題,並通過教學科研解決實際問題。充分利用業務學習時間,組織教師進行學習、討論、實踐、總結、反思、交流和思考。通過不懈的努力,促使教師向“反思-學者型”轉變,使教學真正成為藝術。我們還組織有關教師就如何優化師生關係,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等問題展開了廣泛討論。通過集體教研,教師普遍感到教學科研能力、教育教學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開發校本資源,搞好課程建設

2011年9月,學校制定《吹角國小校本課程與管理實施意見》,確立校本課程開發主題,組建校本課程開發的隊伍。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由校領導及骨幹教師共10人組成的課程資源開發研究領導小組,具體指導教師對校本教材的編寫、擬定。在課程開發、教材編寫過程中,我們結合學校的傳統,充分運用吹角黃桷樹科研試驗基地,立足學科特點選擇並組織教材內容。目前,正在實施對《古詩文快樂大本營》、低年級《手工課教材彙編》、《人的基本禮儀七十四條》、《黃桷樹的成長記錄》等校本教材的整理、編著工作。這些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具有典型的地域特點和校本特色。通過校本課程的開發,有效地充實了統編教材,滿足了學校課程的需求,滿足了學生、教師和學校發展的個性化需求。

(五)挖掘社群資源,拓寬實踐視野

近年來我校不僅在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學方式、開發新課程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有益的探索,而且積極為學生的學習和實踐尋找基地。為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活動提供環境。目前學校已確定了吹角村敬老院、黃桷樹苗圃基地為學校的活動基地。學校以素質教育為核心,以實踐活動為載體,以社會為大課堂,以節假日為突破口,將社會實踐活動融入社群,要求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社會裡成長。充分利用寒、暑假時間開展富多彩的活動,把全校學生融入社會、瞭解生活(如:瞭解敬老院孤寡老人在入院前後的生活情況);鍛鍊意志,體驗生活(如:組織學生參加長跑拉練);接觸自然,熱愛科學(如:記錄基地裡黃桷樹的生長過程,自制標本,觀察、研究動植物的生長環境和過程、參加科技競賽);提高能力,學會生活(如:掌握勞動技能,開展勞動技能競賽)等,讓學生在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獲取愉悅。

(六)開展多元評價,促進健康成長

素質教育,課改是核心,教學評價是關鍵。評價改革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我校積極探索“以人的發展為本”的新評價理念,努力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目標的整合。引導教師由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轉變為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學習策略的運用等對人的發展更為重要的方面上來。通過課改,我校初步改變了對師生的評價方法。

我們採用了課堂觀察評價與日常教學活動緊密結合的方法進行學生評價。教師評價學生的視角逐步轉變為:學生是否積極主動參加學習活動,是否樂意與同伴交流和合作,是否具有學習的興趣。在小組合作學習時是否積極參加討論,是否願意幫助他人,是否認真傾聽他人發言,是否有合作精神等。總之,我們堅持以“多元智慧”理論為基礎,關注學生的發展,堅持以“賞識”為主的教育教學評價,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建立信心,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促進了學生的發展。

在教師評價上,學校制定了《吹角國小教師績效工資考核和年度考核實施方案》和《吹角國小教師評價制度》,把評價教師的著力點放在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質量上來,放在提高師生行為文化上來,放在促進師生的可持續發展上來。同時把評價的權力“下移”或“外放”,即評價學校的權利交給社會,評價領導的權利交給教師,評價教師的權利交給學生和家長,同事、學生、家長和管理者共同參與評價,使評價對學校的發展、教師、學生髮展起到了有力的促進作用。

四、返璞歸真見成效

我校實施新課改已初見成效,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生變了。變得愛學習,愛動腦了。他們的綜合素質提高了,具體表現在識字能力、蒐集處理資訊的能力、交流表達能力、質疑創新能力、動手實踐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我們驚喜地發現:孩子放鬆了,課堂精彩了!

(二)課堂變了。首先是教學目標變了,從過去的重結果輕過程,轉向對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關注。其次是課堂活了,學生的身心解放了,新的課堂賦予他們更多的權利和自由;教材和教學過程開放了,這主要表現在課堂是一個生成的動態的過程,老師的教案不好寫了,教學進度不好把握了;時空開放了,自然和社會生活成了教學的無字書,教學回歸生活得到落實。

(三)教師變了。課堂上教師的心中不再是隻有教案,而是有人、有本、有情、有智。教師們有尊重教育的新理念了。首先是教師的學生觀變了,現在的教師不再把不同的人培養成同樣的人,而是關注學生的本位意識,關注學生的主體意識、關注學生的個性意識;其次是教師的課程觀變了,教師從課本知識的簡單傳遞者變為課程的生成開發者,從課程的忠實執行者變為密切聯絡學生社會生活經驗的構建新課程的合作者;最後教師的教學觀變了,過去以教代學、先教後學的教學框架被打破了,代之以啟發、引導、幫助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