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新時代思想鑄魂育人宣傳(精選3篇)

欄目: 思想宣傳講話稿 / 釋出於: / 人氣:5K

新時代思想鑄魂育人宣傳 篇1

“通,達也。”自古以來,互聯互通就是人類社會的追求。指出:“互聯互通是釋放發展潛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實現聯動發展的基礎前提。”“一帶一路”建設和互聯互通相融相近、相輔相成,如果將“一帶一路”比喻為亞洲騰飛的兩隻翅膀,那麼互聯互通就是兩隻翅膀的血脈經絡。“一帶一路”建設以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為主要內容,其中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社會根基和人文基礎,是最基礎、最堅實、最持久的互聯互通。增進民心相通需要統籌協調各種關係,如物件上要協調主體多元與目標一致的關係,機制上要協調政府主導和民眾參與的關係,時間上要協調傳承歷史與建構未來的關係,才能匯聚起民心相通的最大合力,推動“一帶一路”建設深入、持續發展。

新時代思想鑄魂育人宣傳(精選3篇)

1.善於在多元主體中達成一致目標

民心集中體現為一定社會範圍內的民眾對觸及其共同利益、價值觀念的問題、現象、事實所產生的意志,具有一致性、廣泛性和長期性等特點。民心相通是特定人群內或不同人群中人與人之間心理意願的交流融合、同向一致。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民心相通與社會生活環境密切相關。跨文化境遇中,實現民心相通更要熟悉彼此的地理環境、風俗習慣、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社會心理、交際用語等諸多因素。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推進民心相通,必須積極應對不同文化、文明之間的交融與交鋒。據統計,“一帶一路”建設沿線地跨中亞、東盟、南亞、中東歐、西亞、北非,直接相關國家有65個,總人口約44億。既有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也有實行西方式政黨制度的資本主義國家,還有實行君主政體的阿拉伯國家。跨越不同文明區域,存在多種不同宗教信仰,使用50多種國家通用語和200多種民族語言。多元化民眾、多樣化國情,加之沿線民眾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知、接納層次不一,均給民心相通帶來諸多機遇與挑戰。

“通者,同也。”面對多樣化的溝通主體,只有找到共同點才能形成交集,互通互印。從一定意義上講,實現民心相通就是尋求一致性、培育共同點的過程。儘管“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家各地區都希望發展進步,但不同的自然環境、歷史文化、發展階段導致各自的發展目標不盡相同。除培育共同的利益訴求外,還需要挖掘其他共同點。可以是相同的歷史記憶,在繼承發揚歷史傳統中實現民心相通;可以是相近的生活環境,在日常往來的守望相助中實現民心相通;可以是相似的價值理念,在互學互鑑中實現民心相通;可以是趨同的願景目標,在攜手同行中實現民心相通……民心相通中的相同點因人因地因事而異,是建立在多樣性基礎上的一致性,是點與點串聯中形成的互通性。

相互達成一致、實現民心相通的重要途徑是共商。正如所指出的,“就是集思廣益,好事大家商量著辦,使‘一帶一路’建設兼顧雙方利益和關切,體現雙方智慧和創意”。共商需要注意以下三點:一是包容互鑑。民心相通的前提是接納每個國家、每個民族的既有國情,認同各個國家、地區的不同文明。文明沒有優劣、高下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別。指出:“只有交流互鑑,一種文明才能充滿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麼‘文明衝突’,就可以實現文明和諧。”傲慢和偏見是文明交流互鑑的最大障礙,只有保持互相欣賞、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的姿態,才能在協商中找到共同的契合點,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鑑超越文明衝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二是平等協商。“一帶一路”建設沿線國家都是平等的,無論大小、強弱、貧富都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平等參與者,都可以就雙邊、多邊合作發表意見。指出:“各國體量有大小、國力有強弱、發展有先後,但都是國際社會平等一員,都有平等參與地區和國際事務的權利。涉及大家的事情要由各國共同商量來辦。作為大國,意味著對地區和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更大責任,而不是對地區和國際事務的更大壟斷。”三是換位思考。推己及人、設身處地是民心溝通必備環節,“不能以己度人、一廂情願”。換位思考不只是轉化立場,更重要的是通過交際語言、思維方式的轉換找準彼此的文化差異,用對方的母語去熟練表達,用對方秉持的文化價值理念彌合差異,以此通人心、換真心,恰如所言:“互聯互通是一條心靈之路,你瞭解我,我懂得你,道理就會越講越明白,事情就會越來越好辦。”

2.善於在政府主導中融合民眾互動

“一帶一路”建設是一個共商、共建、共享的過程。從一定意義上講,由共商達成共識、達成一致意願使民心相通具備意向性,而從願景轉變為現實、從理念轉化為行動,還需要有直接的、鮮活的載體和推動力。增進民心相通的現實力量大體分為兩類:政府的力量、民眾的力量。其中政府部門掌握豐厚的人財物資源,具有決策和執行的行政權,能夠調動各方力量有計劃有組織有目標地開展民心相通工作。自20xx年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以來,黨和國家運籌帷幄,先後成立“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釋出《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絲路基金、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近6年的時間裡,“一帶一路”建設取得豐碩成果,“一帶一路”建設沿線國家民眾的認可度、參與度大幅提升,民心相通工作取得巨大進展。對此,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已牽頭把眾多好經驗、好方法、好探索結整合《“一帶一路”民心相通報告》。

當然,在注重發揮政府主導作用的同時,也要避免政府“唱獨角戲”。政府出臺的方針政策最終要落實到具體專案上、分擔到個人上,因此一定要善於挖掘民間力量。從內涵上講,民心相通中的“民”不僅包括政府官員,還包括普通民眾、企業家、專家學者、媒體記者、海外華僑等各階層人士。民眾是民心相通的主體,沒有廣大民眾的參與,民心相通就會浮於表面、失去根基。實際上,民眾在民心相通中自有優勢,內容多樣、形式靈活、平等自願、直接接觸的民間往來有利於增進了解、溝通思想、深化友誼。

實踐證明,政府和民眾的良性互動才能讓民心相通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民心相通的“通”是過程,產生的力則來自於“合”。自上而下的頂層設計與自下而上的呼應聯動,能讓民心相通聚成有效合力。為此,強調:“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既要發揮政府把握方向、統籌協調作用,又要發揮市場作用。政府要在宣傳推介、加強協調、建立機制等方面發揮主導性作用,同時要注意構建以市場為基礎、企業為主體的區域經濟合作機制,廣泛調動各類企業參與,引導更多社會力量投入‘一帶一路’建設,努力形成政府、市場、社會有機結合的合作模式,形成政府主導、企業參與、民間促進的立體格局。”

3.善於在傳承歷史中建構未來

“一帶一路”建設是一項傳承歷史與開創未來的偉大倡議。指出:“歷史是最好的老師,它忠實記錄下每一個國家走過的足跡,也給每一個國家未來的發展提供啟示。”古代中國在建設“草原絲綢之路”“沙漠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時,孕育出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千百年來,絲路精神溝通東西方文化、交融多元文明,沿線各國以此為紐帶,互聯互通,共同發展。歲月變遷中,絲路精神在沿線國家和地區民眾心中代代積澱,形成了共同的歷史文化記憶。對此,指出:“‘一帶一路’倡議,喚起了沿線國家的歷史記憶。古代絲綢之路是一條貿易之路,更是一條友誼之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就是要繼承和發揚絲綢之路精神,把我國發展同沿線國家發展結合起來,把中國夢同沿線各國人民的夢想結合起來,賦予古代絲綢之路以全新的時代內涵。”放眼世界,眾多國家和國際組織已表現出濃濃的絲路情結,推出了不同的“絲綢之路”建設規劃,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開發計劃署的“絲綢之路復興”計劃、伊朗的“鐵路絲綢之路”、哈薩克的“哈薩克—新絲綢之路”計劃……歷久彌新的“絲路精神”已成為推動現代國際社會合作發展的重要紐帶,成為塑造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重要原則。

在積極傳承絲路文明、弘揚絲路精神的同時,要注意“一帶一路”建設沿線各國在長期歷史發展中曾經出現過的民族矛盾、宗教衝突,積累下的歷史恩怨。傳承歷史友誼有利於民心相通,消解歷史恩怨更有助於開啟心扉。要堅持歷史與邏輯相一致的原則,對歷史上的矛盾問題加以梳理總結,以發展的眼光解開存在於“一帶一路”建設沿線國家民眾之中的“心結”。同時,現代人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也發生重大變化,需要不斷推動傳統絲路文明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能身體已進入21世紀,而腦袋還停留在冷戰思維、零和博弈的舊時代”。要把絲路文明最核心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恆魅力的絲路精神弘揚起來,以人們喜聞樂見、廣泛參與的方式推廣開來。

歷史可鑑,未來可期。指出:“這一倡議源自中國,更屬於世界;根植於歷史,更面向未來。”英國曆史學家彼得·弗蘭科潘也在《絲綢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中向世人闡明:“絲綢之路的歷史是一部濃縮的世界史,絲綢之路是人類文明最耀眼的舞臺。它不僅塑造了人類的過去,更將主宰世界的未來。”面向未來的“一帶一路”建設在“空間”和“本質”上已經超越了傳統的絲綢之路。“‘一帶一路’建設跨越不同地域、不同發展階段、不同文明,是一個開放包容的合作平臺,是各方共同打造的全球公共產品。它以亞歐大陸為重點,向所有志同道合的朋友開放,不排除、也不針對任何一方。”“一帶一路”建設不是封閉的而是開放的,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而是沿線國家的合唱。“一帶一路”建設不是要替代現有地區合作機制和倡議,而是要在已有基礎上,推動沿線國家實現發展戰略互相對接、優勢互補。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不是要謀求勢力範圍,而是要支援各國共同發展;不是要營造自己的後花園,而是要建設各國共享的百花園”。

從本質上看,“一帶一路”建設是一個以全球為基礎、以平等自願關係為紐帶、以“互信、互通、共享”為特徵的治理模式,指出:“共建‘一帶一路’不僅是經濟合作,而且是完善全球發展模式和全球治理、推進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共建“一帶一路”致力於亞歐非大陸及附近海洋的互聯互通,建立和加強沿線各國互聯互通夥伴關係,構建全方位、多層次、複合型的互聯互通網路,實現沿線各國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續的發展。置身其中的民心相通不止於結成“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關鍵是要形成命運共同體意識、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人類生活在共同的家園,擁有共同的命運,人類歷史始終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相遇相知中向前發展”。

國之交在民相親,民相親在心相通。民心相通不會一蹴而就,需要精耕細作,綿綿用力,久久為功。推動民心相通建設,需要大力促進人緣相親、文緣相通、命運與共,讓各國民眾在實現共同發展的過程中成為好朋友、好夥伴,逐步構建責任共擔、利益共享、休慼與共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此,強調:“我們正走在一條充滿希望的道路上。我相信,只要我們相向而行,心連心,不後退,不停步,我們終能迎來路路相連、美美與共的那一天。我相信,我們的事業會像古絲綢之路一樣流傳久遠、澤被後代。”

新時代思想鑄魂育人宣傳 篇2

文化是民族的身份特徵和靈魂血脈,承載著一個民族的實踐智慧和歷史記憶,維繫著民族的生存和發展命運。任何一個有文化自覺意識的民族都會珍視自己的文化,高度認同自己文化的價值,精心守護自己的精神家園,對自己文化的發展前途滿懷信心。這種對自己民族文化的理性心態和堅定信念就是文化自信。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民族在歷史程序中創造和培育了輝煌燦爛、自成體系、獨具特色的中華文化,並對自己的文化高度珍視,充滿自豪。但近代以來,由於特殊的歷史境遇,有的中國人曾一度對民族文化的前途和命運感到迷茫。回望這一文化心路歷程,可以發現,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重振是與中國共產黨的文化使命擔當緊密聯絡在一起的。正是由於中國共產黨的使命擔當和文化貢獻,中華民族才走出了文化迷茫,重振文化自信,追求文化自強。

第一,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並走向強起來的願景,為重振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奠定了國力和心理基礎。文化境遇與國家的命運和民族的興衰相互依託,沒有民族的獨立和國力的強盛,就不可能有文化的自信。在漫長的歷史程序中,中華文化始終居於東亞文化圈的核心,並長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由此涵養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自豪感。但鴉片戰爭以後,在飽受列強欺辱、奴役後,有的中國人逐步喪失了文化自信。中國共產黨正是中華民族國運衰微、慘遭欺凌,在文化方面陷入困頓迷茫的境遇下登上歷史舞臺、擔負起救亡圖存和民族復興使命的。經過艱苦卓絕的探索和奮鬥,找到了一條異於資本主義模式的現代化發展道路,終結了中華民族受宰制、受奴役、受屈辱的命運,把落後捱打、被列強視為“東亞病夫”的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用無可辯駁的歷史事實詮釋了中國文化的價值,為重振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奠定了國力和心理基礎。

第二,中國共產黨為中國文化注入了清泉活水,激活了中華文化的生命活力,為重振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提供了現實依據。中華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但清代以後,封建統治者的文化專制和閉關鎖國所導致的文化封閉不僅窒息了中華文化的生命活力,也遮蔽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視野。近代以後,面對西方列強的入侵和欺凌,古老的文化已難以承擔起為民族安身立命和救亡圖存提供智力支撐以及方向引領的使命,中華民族被迫從域外先進文化中苦苦尋求民族救贖的智慧和藥方。直到馬克思主義傳入和中國共產黨登場,才出現了希望的曙光。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積極引領和實踐先進文化,一方面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和方法觀照並分析解決中國革命、建設以及改革開放中的現實問題,另一方面運用中國文化詮釋和傳播、發展馬克思主義,推動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文化的深度融合,使古老的中華文化煥發出生機活力,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成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也推動了中華傳統文化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嬗變,為堅定中國文化自信提供了歷史和現實依據。

第三,中國共產黨創新培育了富有時代氣息的民族精神,激發了民族精神的巨大能量,增強了中華民族堅定文化自信的底氣。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靈魂和核心,是彰顯民族精神氣象和性格特質的文化依託,也是民族文化自信的思想基礎和動力之源。中國共產黨在擔當歷史使命的程序中,一方面自覺地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另一方面,自覺地把馬克思主義的批判精神、科學精神注入民族精神之中,創新培育了以“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北坡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和改革開放精神為表現形式、富有時代氣息和民族特色的民族精神的當代形態,為中國人民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和戰勝各種艱難險阻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充分發揮了民族精神的文化功能,也增強了中華民族堅定文化自信的底氣。

第四,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創造培育了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彰顯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創造能力,為重振中國文化自信培植和積澱了更加深厚的文化基礎。創新是文化發展的動力源泉。中華民族是富有文化創造力的民族,在謀求生存和發展的歷史程序中,創造了輝煌燦爛、綿延古今的中華文化,不僅支撐了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也為人類文明作出了重大貢獻,贏得了全世界的尊重和認可。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文化落伍的歷史境遇下,自強不息,剛健有為,在擔當救亡圖存和民族復興大任的同時,也自覺地擔負起延續發展和復興民族文化的使命。既為中華民族的解放、富強和復興提供了智慧滋養、智力支撐和方向引領,也彰顯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創造能力,為重振民族文化自信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五,中國共產黨找到了繼承和發展民族文化的智慧和方法,為中華文化的未來發展指明瞭方向。中國文化向何處去,如何對待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也一直是讓中國人糾結的理論和現實課題。對於這兩大難題,五四運動以後,無論是文化保守主義還是文化激進主義都沒能作出符合文化發展規律的回答。代表中國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中國共產黨在肩負民族復興使命的程序中也一直在探索民族文化發展之道。在文化建設中如何對待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的問題上,中國共產黨通過不斷的實踐探索,從馬克思主義中找到了傳承和發展中國文化的智慧與方法,先後悟出了“吸取其精華、剔除其糟粕”與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原則、“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的方針和堅守中國文化的立場,確立了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這一價值目標,明確了中國文化未來發展的方向,也為重振中華文化自信提供了理想和信念。

中華民族走出文化迷茫、告別文化自卑、經歷文化自覺、走向文化自信、追求文化自強的歷史邏輯昭示我們,沒有中國共產黨的文化擔當,就不可能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民族文化的自信自強。

新時代思想鑄魂育人宣傳 篇3

新形勢下每一項宣傳思想工作,都有新的更高要求,都是新的挑戰、新的考驗,必須突出“實”、力戒“虛”,精準發力,務求實效。遼寧宣傳思想戰線始終把使命記在心中、把責任扛在肩上,在實際工作中堅持高標準、嚴要求,以釘釘子精神完成好中央和省委交辦的各項任務。

在凝魂聚氣上持續用力。深入學習在看望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切實把文化文藝工作、哲學社會科學工作作為培根鑄魂的工作,引導全省文化文藝工作者、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與時代同步伐、以人民為中心、以精品奉獻人民、用明德引領風尚。深入貫徹落實關於學習雷鋒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對中船重工第七六〇所抗災搶險英雄群體先進事蹟作出的重要批示精神,大力弘揚雷鋒精神,引導和激勵全省廣大幹部群眾以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匯聚起推動新時代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磅礴力量。

在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上持續用力。始終堅持將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傾聽群眾聲音、匯聚群眾智慧、迴應群眾關切,深入推進文化供給側改革,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加快發展文化產業,著力提升文化供給能力和供給質量,在服務基層、服務群眾中踐行黨的宗旨,在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中創造新的業績。

在重點領域、關鍵環節上持續用力。堅持全面把握、重點推進,在做好面上工作基礎上,善於從關鍵點位和癥結要害入手,對症下藥、精準施策,以實幹的精神、創新的勇氣推動重點工作、關鍵環節取得實質性進展。加強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打造形態多樣、手段先進、具有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在整合各類公共資源方面實現突破,打通服務基層群眾“最後一公里”。

在鍛造過硬作風中守正創新

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是黨和人民事業的大敵,是影響宣傳思想工作實際效果的頑症痼疾。遼寧宣傳思想戰線始終把作風建設擺在突出位置,馳而不息轉作風、改文風、樹新風。

大興調查研究之風。以事關宣傳思想工作全域性的理論、實踐問題和制約改革發展的熱點、難點問題為重點,推動全省宣傳思想戰線多開展蹲點式、跟蹤式、行進式調查研究,構建常態化調研工作機制。

面向基層轉變作風。推動宣傳思想工作者深入基層,服務群眾,在第一線強化宗旨意識、把握社情民意、增進人民情懷。建立機關幹部與基層對口聯絡制度,為基層群眾做實事、解難事、辦好事。開展“千名記者下基層”活動,及時宣傳推廣基層的好經驗、好做法。

切實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按照要求和中宣部的統一部署,全省宣傳思想戰線正在開展增強“四力”教育實踐工作,我們將堅持以提高政治能力為根本,以增強專業本領為關鍵,以銳意創新創造為緊要,以培養優良作風為基礎,努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新、能打勝仗的宣傳思想工作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