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走好新時代的鄉村振興之路思想宣傳(精選5篇)

欄目: 思想宣傳講話稿 / 釋出於: / 人氣:3.76K

走好新時代的鄉村振興之路思想宣傳 篇1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也進入了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其中包括城鄉發展的不平衡問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城鄉發展不平衡問題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黨的十九大做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今年的中央“一號檔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此又作了全面部署。強調,“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位置”,“讓鄉村振興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行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已經成為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國地域遼闊,農村區域發展極不平衡,存在著很大的異質性,這一現實國情決定了中國的鄉村振興必須立足於中國鄉村的歷史傳統和社會現實,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走好新時代的鄉村振興之路思想宣傳(精選5篇)

實現鄉村振興,必須夯實農村經濟發展的基礎。新時代的鄉村振興,實現農民群眾生活富裕是關鍵。要實現農業發展、農民富裕,前提是要夯實農村經濟發展的基礎。一是大力發展集體經濟。集體經濟的收益由鄉村集體負責管理和分配,既可以把分散的家庭經營組織起來,提高村莊的集體經濟實力,又可以改善個體農民在市場競爭中的弱勢地位,直接增加村民的個人和家庭收入。二要依託農村的人文和自然資源優勢拓展增收渠道,增加農民收入。資源就是財富,鄉村有著明顯區別於城市的自然資源與文化資源,不同地區的鄉村也有著迥異的自然資源與文化資源。在鄉村振興的過程中,應充分利用各地區鄉村的歷史文化、自然環境的獨特優勢,結合市場需求,合理發展特色旅遊文化產業,讓綠水青山成為金山銀山。三要發揮資本的集聚效應來提高農業的競爭力。必須堅持農村金融改革發展的正確方向,健全適合農業農村特點的農村金融體系,推動農村金融機構迴歸本源,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更好滿足鄉村振興多樣化的金融需求。

實現鄉村振興,需要創新和健全鄉村治理體系。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20xx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也強調,必須創新鄉村治理體系,走鄉村善治之路。科學有效的治理體系建設是鄉村振興的基本條件,為此必須堅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建立鄉村治理協同領導機制。要加強黨的領導,做好鄉村治理的頂層設計,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乾的理念,保證鄉村治理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不斷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應整合村民個體、鄉紳名賢、村委會等諸多方面的力量,在密切交往中提高村民的協同參與意識,形成鄉村治理主體,通過自治、德治、法治形成的合力實現鄉村善治。第二,做好鄉村治理的相關制度安排。鄉村治理要以法治為本,今年年初發布的《意見》明確提出,“鄉村振興,治理有效是基礎”,“堅持法治為本,樹立依法治理理念”。在法治建設的基礎上,還要建立鄉村治理章程等規範性制度安排以及鄉村決策流程、鄉村財務管理流程等程式性制度安排,使鄉村治理有章可循。第三,建立溝通協商、監督反饋機制。要建立事前、事中、事後全程溝通和監督機制,通過溝通協商、民主決策對鄉村治理過程的各個環節進行全面監督;要暢通協商和監督渠道,及時釋出和反饋溝通與監督資訊,實現鄉村有效治理。

實現鄉村振興,要不斷豐富鄉村文化的內涵。鄉村振興不僅要保證農民經濟上的富裕,更要實現農民精神上的富有。在實現農業現代化和城鄉融合發展的歷史背景下,鄉村文化的復興和文明新風的構建,有利於啟用鄉村的活力,因此必須不斷豐富鄉村文化的內涵。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確保鄉村振興沿著正確的文化方向發展;要做好鄉風民約建設工作,強化村民守望相助的集體意識,強化村民的身份認同和集體歸屬,為鄉村振興奠定必要的社會基礎;要深入開展文化活動,提升鄉村文化的凝聚力;要挖掘鄉土文化的農耕特質和區域特色,打造鄉村文化品牌。

實現鄉村振興,必須大力發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是提高農民生活質量、保證鄉村振興的先決條件。20xx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指出,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放在農村,推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檔升級。大力發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應重點加大對農村生產設施、生活設施的建設與完善,使農民的生產條件和生活條件有明顯的改善。一是加強水利、道路等生產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生產應變自然災害的能力,力求做到“旱澇保收”。二是加快飲用水、通訊網路等生活設施建設,改善農民的生活條件。三是加大教育、醫療等設施建設,不斷提高村民的現代生活水平。四是加大休閒娛樂設施建設,多方面滿足農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實現鄉村振興,必須維護農村良好的生態環境。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農村的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今年年初發布的《意見》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應當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落實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美麗鄉村建設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部分,圍繞《意見》的相關要求,維護農村良好生態環境,建設美麗鄉村,應重點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嚴格鄉村工業准入制度,合理規劃鄉村工業佈局,嚴格控制高能耗、重汙染的工業進入鄉村,積極引進低能耗、高效益工業,有選擇地發展鄉村工業;改革鄉村農業生產方式,大力發展綠色農業,切實保護好耕地及農村生物資源,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加大農村再生資源的可回收利用,發展迴圈經濟,推行農村生活垃圾集中處理,節約農村生態資源,拓展鄉村生態空間;大力開展美麗鄉村的建立和宣傳,營造“美麗鄉村,人人有責”的良好生態氛圍,助推鄉村振興。

走好新時代的鄉村振興之路思想宣傳 篇2

各村(社群)、鎮屬各單位:

近期,我縣安全生產事故集中多發,涉及非煤礦山、居民建房施工、道路交通、學生溺水等領域,給我鎮安全生產工作再次敲響警鐘。為深刻汲取事故教訓,迅速落實8月6日縣安委會的會議精神,切實做好當前各領域安全生產工作,防止類似事故發生,確保全鎮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現就進一步加強當前安全生產工作的有關事項緊急通知如下:

一、堅決遏制事故多發勢頭

各村(社群)、各單位要站在保穩定、促發展的政治高度,認真貫徹落實國、省、市、縣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精神,針對主汛期全鎮安全生產特點,加強組織領導,採取得力措施,狠抓工作落實,確保全鎮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要對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安全生產工作再部署、再動員、再落實,切實落實各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加大安全隱患排査治理力度,加強從業人員安全教育培訓工作,按照“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的工作要求,把治大隱患、防大事故放在首位,集中力量開展專項整治,確保工作不留死角,堅決遏制安全生產事故多發、頻發的勢頭

二、強化建設施工安全生產責任落實

各村(社群)、各部門要清醒認識當前建築業安全生產形勢,認真落實國、省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精神,進一步築牢紅線意識,強化責任意識,紮實抓好深基坑、腳手架、高大模板支護、塔吊、臨時用電等安全基礎工作,嚴格落實屬地管理責任、部門監管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狠抓暑期校園建設、修繕工程安全管理和責任落實,加強居民建房安全管理,杜絕類似事故再次發生。

三、切實加強非煤礦山安全管理

各村(社群)、各部門、各企業要切實加強現場作業管理,全面預防片幫冒頂事故發生。一是非煤礦山企業要加強採礦作業技術力量配備,對井下地質枃造帶進行調查,對地質結枃破碎地段必須採取安全技術措施。二是嚴格落實《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的各項要求,各採掘作業點配備數量足夠的支護材料和備用支樁,對結構不穩定的部位進行鋼結構支護,主要井巷堅決淘汏木支護。三是加強檢查巡查,嚴格落實敲幫問頂制度,對檢查發現異常現象的,及時採取措施進行處理。四是推廣撬毛臺車等安全設施,對採掘作業人員實施保護。五是對採空區、廢棄巷道及時進行封堵,嚴禁人員進入。六是切實加強機械通風工作,地下礦山必須安裝通風機,建立和完善機械通風系統,正常生產情況下,主要通風機必須連續運轉

四、切實落實各項防汛應急措施

各村(社群)、各部門、各企業要切實加強防汛工作落實,認真做好“一案三制”和防汛物資準備,把防汛安全作為當前安全生產領域的核心工作切實抓緊抓好。要加強對礦山、尾礦庫、建築施工場所、校園防汛安全檢查,對排查出的事故隱患要按隱患等級進行登記,建立隱患排查治理檔案,採取措施實施監控治理。要開展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演練,提高應急救援和疏散演練實效性,做到緊急情況下能夠迅速撤離避險。

五、立即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

從即目起,立即在全鎮範圍內開展為期一個月的以非煤礦

山、礦庫、河道、建築施工和校園等為重點的安全生產大檢査。大檢查要與當前正在開展的全縣安全生產“三項攻堅行動”密切結合,與全縣正在推進“六化”體制機制建設密切合,與“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密切結合。各分管領導和職能站所及各村(社群)要認真履行安全監管職責,加強重點領域的安全專項檢查。

(一)加強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檢查。各村(社群)要積極配合片區執法中隊加大對摩托車、電瓶車、麵包車、農用車載人和機動車超載、超速、疲勞駕駛、酒後駕駛,無牌、無證違法上路行駛行為的隱患排查整治力度;各村(社群)認真檢查道路警示標誌設定、防護欄設定、危險橋樑、危險路段、事故多發路段的安全隱患排查。

(二)加強對公眾聚集場所的安全檢查。派出所要協助鎮經發辦、市監辦加強對轄區商場、飯店、學校、網咖、醫院、賓館、超市、廣場等公眾場所進行全面檢查,落實責任,形成記錄,確保安全。

(三)加強對消防工作的安全檢查。社群要對公眾聚集和人員密集場所全面開展消防安全檢查,重點檢查消防安全管理和責任制是否落實,安全通道是否暢通,消防設施的配備和設施是否完好有效,用電、用氣是否符合安全。同時加大消防安全知識宣傳,開展農村用火用電安全檢查,落實消防安全網路管理責任制,嚴防農戶居家火災事故發生。

(四)加強對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的檢查。派出所、經發辦、市監辦加強對煙花爆竹及危險化學品的生產、經營、儲存、運輸的檢查。要按照《煙花爆竹管理條例》的規定,認真履行職責,加大煙花爆竹銷售管理的整治力度。查處非法經營網點,嚴防發生事故。

(五)加強防洪防汛和地質災害監控工作。

農綜站要按照《xx店鎮人民政府關於全面落實防汛抗旱減災責任的通知》的要求組織村(社群)認真做好農田水利設施施的檢查、統計,落實好監測人員,在汛期期間不定時開展監測,對塘、庫、堰、涵洞、生產橋和灌溉渠系等進行全面摸排,找出隱患,進行整改。

國土所要按照《xx店鎮人民政府關於全面落實防汛抗旱減災責任的通知》要求組織村(社群)落實責任,認真開展潛在滑坡、危巖崩塌(崩石)等地質災害的排查,對已有的地質災害點要按照要求做好監測,發放明白卡和防範預案。

各村(社群)要按照《xx店鎮人民政府關於全面落實防汛抗旱減災責任的通知》要求要認真做好水利設施、地質災害的統計、排查、整改;落實好臨時應急避難場所,督促各類監測人員如實開展好監測,並形成監測記錄,發現異常及時向村(社群)和政府報告;要將政府傳送的氣象預警資訊及時通過廣播、簡訊息、微信等傳媒向廣大人民群眾釋出。

黨政辦要按照應急值班安排督促各位值班人員按時收集各村(社群)值班反饋資訊並如實填報。

(六)加強校區的安全教育宣傳和安全自查工作。對留守兒童中心校、各村(社群)通過宣傳,讓其認識到河道、池塘、水庫存在的安全威脅,嚴防學生暑期溺水事故發生。中心校要組織人員對校舍設施、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及衛生防疫、自然災害防範、危險化學品安全、校園“三防”等情況進行全面檢査。

(七)加強建築施工安全的檢查。各村(居)要加大對農村建房現場施工用電、塔吊、機械、防護網及安全管理的監督檢查力度,凡發現現場混亂、問題突出、隱患嚴重且不及時整改的工地,要立即向鎮經發辦、派出所報告並勒令停工整頓,直至驗收合格後方可施工。

(八)加強礦區安全生產檢査。地下礦山重點檢査通風、排水、提升運輸裝置設施是否完好有效,特別是要加強井巷和採場的安全管理,嚴格落實敲幫問頂制度,嚴防片幫冒頂事故發生;露天礦山重點檢査邊坡角、臺階高度、平臺寬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嚴防邊坡垮塌事故發生;尾礦庫重點檢查築壩、堆存、排洪系統是否符合設計規範,確保安全度汛。建築施工場所重點排查深基坑、高陡邊坡、腳手架、高空作業、個體防護等環節。

其他各行業也要結合各自行業特點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

六、落實值班制度,保持資訊暢通

各村(社群)、鎮屬各單位要認真落實安全生產值班制度,明確值班領導和值班責任人,保證通訊聯絡暢通;認真落實事故報告制度,有重大安全生產問題及時向鎮黨政辦報告;積極做好安全生產事故突發應急救援準備工作,一旦發生安全事故,要以最短的時間、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措施,控制事態和處置事故,為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走好新時代的鄉村振興之路思想宣傳 篇3

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市、縣“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要求,確保打贏扶貧脫貧攻堅戰,切實使農民群眾得實惠,使農村更加穩定、社會更為和諧,經鎮、村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及黨員代表、群眾代表認真反覆討論,扶貧攻堅工作結合本村實際,制定本村脫貧工作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中央新時期扶貧開發戰略思想為指導,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域性,以特色產業扶貧、勞務創業扶貧、生態建設扶貧為主線,以易地扶貧搬遷和兜底保障脫貧為重點,以教育扶貧為基礎,以健康扶貧為補充,因地制宜、精準發力,做到物件、專案、資金、措施、派人、成效“六個精準”,切實做到扶真貧、真扶貧,確保我村當年脫貧物件得到精準扶持。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穩定脫貧原則。加大脫貧攻堅力度,進一步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提升貧困戶自主致富的“造血”能力,力促貧困人口早日擺脫貧困。

(二)堅持一戶一策原則。進一步建立健全全鎮貧困人口資訊管理系統,精確分析查詢致貧原因,採取“一戶一策”的方法,科學精準制定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具體計劃與工作方案。

(三)堅持整體推進原則。把脫貧攻堅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加強水利、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重視科技、教育、文化、衛生事業發展,提高貧困人口生活質量。

(四)堅持群眾參與原則。脫貧攻堅的關鍵和主體是貧困群眾。因此,在脫貧專案的選擇、實施、管理等各個環節,都要充分尊重貧困群眾在脫貧致富中的主體地位和意願,充分發揮貧困群眾全過程參與脫貧攻堅的主體作用和創造精神,增強改變貧困狀況、過上美好生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五)堅持合力攻堅原則。按照“統籌安排、集中使用、性質不變、渠道不亂”的原則,整合全鎮扶貧、發改、交通、水利、住建、國土、財政、民政、農林等政策性資金,啟用個人、企業等社會資源,形成脫貧攻堅工作合力。

三、基本情況

(一)地理位置

本村位於鎮西約3公里,版圖面積4.7平方公里。

(二)人口資源狀況

全村轄10個村民小組,527戶2035人,勞務輸出660人。

(三)土地資源情況

全村有耕地面積1157畝(其中:水田面積870畝),林地面積3200畝。

(四)農業生產狀況

該村糧食作物以種植水稻、油菜、玉米為主,現流轉水田100畝種植蓮藕。

四、貧困的現狀與原因

(一)基礎設施弱

全村目前雖完成了通村的水泥公路和通組水泥路建設,但村民生產路建設滯後,通行能力差,嚴重製約了大多數群眾生產。村水質差、裝置落後,村民生活用水難、不安全的問題未有效解決;水利設施不健全,排灌能力差。

(二)缺乏支撐產業

村缺乏長效產業,資源開發利用率低。其一雖有土地、塘庫等資源,但沒形成規模,沒有競爭力;其二缺少產業發展依託,村目前仍以水稻、玉米、油菜傳統農業生產為主,經濟作物除蔬菜、豆類外品種極少,小部分農戶養豬、雞、鴨、牛、羊等,但亦不成規模。

(三)集體經濟匱乏

近年,村集體經濟有一定的發展,村內設施條件及環境大為改觀;但離“有錢辦事”的要求還有相當大的差距,修路、挖渠修堤、建設農村文化陣地等工作力不從心,只能依靠上級撥款方法解決。

(四)醫療、文化設施落後

村衛生室系本村防疫員自有房屋,醫療設施嚴重不足,村民小病靠忍,大病只能到鎮衛生院或縣城就醫,因病致貧現象嚴重。無村文化室、老年活動室及村民文娛活動裝置。

(五)因病、因殘,缺乏勞動力

五、20xx年具體要落實的幫扶舉措、幫扶專案

按照“一村一策、一戶一法”明確貧困戶幫扶發展規劃,結合“八個一批”脫貧進行分類脫貧,即:

1、勞務輸出一批:勞務輸出 16 戶18人;

2、生態補償一批:7戶 17 人;

3、易地搬遷一批:6戶25人(含:金融扶貧)

4、產業扶持一批:1戶1人

5、危房改造一批:8戶;

6、醫療救助一批:18戶19人;

7、教育扶貧一批:16戶19人;

8、兜底保障一批:17戶21人,其中:五保戶6戶6人,低保戶11戶15人;

9.大力支援貧困戶發展養殖產業。

10.對六組、九組、十組、河道、河床、河坎進行襯砌,解決農田灌溉問題。

11.新修二組、三組、四組、五組、十組渠道3200米,受益農田1730畝;

12.新修二組攔河壩1處;

13.河坎修復160米;

14、二組機耕路新修580米,爭取年內硬化。

15、六組、十組流轉土地種植蓮藕產業110畝,九組流轉土地種植魔芋20畝,一組流轉土地種植絞股藍10畝,提供用工量4000餘個,可為本地解決貧困戶勞動就業,增加勞動收入。

16、修建垃圾池3個。

走好新時代的鄉村振興之路思想宣傳 篇4

近年來,江蘇鎮江市一體化推進離退休幹部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用發揮,強化支部政治功能和組織力提升,引導離退休黨員幹部把責任擔起來、能量傳出來。

該市在離退休幹部黨支部開設“銀髮講習堂”,通過這一自主講學平臺,發揮老同志優勢,讓有理想的講理想、黨性強的講黨性。每次由1名或幾名老同志談學習體會,講初心故事,傳紅色基因。截至目前,“銀髮講習堂”已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初心故事1000餘場,吸引兩萬多名離退休幹部黨員參加,成為了老幹部身邊的黨性課堂。

推進離退休幹部支部規範化、標準化建設,實施“有黨的領導、有支部班子、有工作制度、有組織活動、有作用發揮、有工作保障,提升黨支部組織力”的“六有一提升”示範點建立工程。細化25條考核標準,包括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全年集中政治學習不少於8次、配備專屬的老幹部支部學習活動室等。三年內建成100個示範點,有力促進各離退休幹部黨支部組織生活規範、黨內製度落實、活動陣地保障。

對難以回原單位參加組織生活的離退休幹部黨員,鎮江打破黨組織單一隸屬關係,創新推進“一方隸屬,多重管理”黨建模式,在社群、老年大學等建立110個地緣型、趣緣型、業緣型功能黨支部,實現離退休幹部黨員教育管理全覆蓋。

實施“銀髮人才工程”,搭建系列平臺,讓老幹部志願服務更精細化、系統化。近年來,首批市級“銀髮人才工作站”聚焦“精準脫貧、鄉村振興”服務農村和農民;“銀髮獻良策促發展”為發展獻計獻策400餘條;萬名“銀髮生輝”志願者送傳統、送政策、送技術、送法律、送文化,助力高質量發展。

走好新時代的鄉村振興之路思想宣傳 篇5

近年來,河北省阜城縣古城鎮黨委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確立了“用基層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的工作思路,以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為突破口,在基層組織體系、常態長效機制、基層幹部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大膽探索,建立了“三三三九”基層社會治理模式,推進法治、德治、善治、自治、共治“五治合一”,實現了鎮域經濟發展、公共服務、依法行政和社會治理能力“四提升”。

堅持黨建引領助推基層社會治理改革。古城鎮黨委在推進基層社會治理改革過程中,堅持黨建引領、黨員帶領,重點打造了綜合行政執法、綜治中心、便民服務三大平臺,構建起法治服務、道德教化、區域視聯三大網路,築牢共建共治之基。一是建立“黨員示範崗”。結合“放管服”改革,古城鎮成立了河北省第一家鄉鎮綜合行政執法管理局和標準化的鄉鎮綜治中心和便民服務中心。在重要的服務崗位設立了6個黨員示範崗,服務人員佩戴黨徽,公開黨員身份,公開服務標準,一站式辦公,流水線作業,零距離服務,積極為群眾提供矛盾糾紛調處、法律諮詢等便民服務。近幾年來,通過黨員示範崗,共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1156件次。二是成立“黨員志願服務隊”。為更方便快捷地為群眾提供服務,古城鎮在實行社會治理網格化管理的基礎上,動員熟悉法律知識的黨員建立起“幫大哥”法律服務志願隊伍,發放連心卡,組建微信群,深入鄉村開展普法教育、解答法律諮詢、代寫法律文書、主持糾紛調解、提供法律救助等服務。這些“幫大哥”活躍在農村矛盾調處一線,傳播法治思想,促進社會和諧。古城鎮黨委書記文勇介紹說,為深入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古城鎮在全省率先建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研中心。依託學研中心,在鎮綜治中心設立廣播宣傳發射平臺,各村安裝廣播接收器和宣傳喇叭,實現鎮域內廣播宣傳全覆蓋。全鎮所有黨員都是黨的方針政策宣講員,明確宣講任務,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黨的富民政策,弘揚真善美,傳播正能量。

堅持黨建引領夯實基層社會治理根基。古城鎮黨委針對基層社會治理新形勢,按照“產業發展和專業合作組織延伸到哪裡,基層黨組織和社會治理組織就覆蓋到哪裡”的思路,充分發揮鄉鎮黨委總體規劃、統籌協調的領導優勢,黨支部教育黨員、凝聚群眾的組織優勢,黨員帶頭示範、現身說法的政治優勢,在前進汽車燈具公司、立新石油、白土地花生種植現代農業園區等6個“兩新”組織建立起黨支部,積極探索出“支部+合作社、支部+產業園區、支部+產業鏈”、“致富黨員+貧困戶”等黨建新模式,切實把黨小組建在致富專案上,黨員示範崗設在創業崗位上,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實現社會治理組織無縫隙、全覆蓋,走出了一條黨建引領產業發展,產業發展助推農民增收,農民增收促進社會治理的黨建新路子。

堅持黨建引領優化基層社會治理結構。為有效提升農村基層社會治理實效,古城鎮黨委按照“地域相鄰、產業相近、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原則,先後篩選出20個班子戰鬥力、綜合實力、輻射帶動能力強、農村穩定的村黨支部,與23個相對軟弱渙散、社會治理基礎較差村的黨支部結成“幫帶共建”對子,運用聯村建支部、“強村”幹部到“弱村”任職,“強村”“弱村”雙向掛職、“三區同建”支部整合、村企共建等方式,實行黨員幹部一體管理、產業發展一體規劃、基礎設施一體實施、社會治理一體推動。目前,古城鎮已經建成12個聯村黨支部,5個“三區同建”新型社群黨支部,5名村幹部跨村任職掛職,探索形成了強帶弱、大帶小、富帶窮、穩帶亂,互幫互助新機制,複製推廣先進村的社會治理模式、治理經驗,走出一條“抱團式”發展之路,強化了基層社會治理網格。同時,為充分發揮黨建示範帶動作用,古城鎮黨委以萬畝森林公園為依託,重點打造了阜城湖黨建示範區,該區立足“一紅”(馬本齋回民支隊抗戰紅色文化)、“一綠”(萬畝森林和現代農業)、“一藍”(千畝阜城湖水面)、“一黃”(黃河故道獨特的沙質地貌和歷史底蘊)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大力實施“十百千萬”工程,十,即十個美麗村莊;百,百里旅遊綠美廊道;千,千畝阜城湖水面;萬,萬畝森林公園。以此為基礎,投資20萬元加強阜城湖黨建示範區規範化建設,完善社會治理網路,健全社會治理機制,10個村的示範引領效應開始顯現,輻射帶動全鎮基層社會治理向規範化、精細化、常態化方向發展。

堅持黨建引領提高基層社會治理能力。針對古城鎮“在外年輕務工人員多,創業有成人員多;在內留守老人多,空心村多;黨員幹部年齡老化、觀念老化、法律知識匱乏”這一實際,古城鎮黨委大力推進引鳳還巢,實施每村一名在外企業家回村任職計劃,吸引在外企業家迴歸,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和熟悉法律知識、善於做群眾工作的基層社會治理隊伍,提高了基層社會治理能力。近幾年來,古城鎮先後有25名年輕有為、創業有成的在外企業家回古城、辛集、蔣莊、西馬等村參選“兩委”正職。目前,全鎮村黨支部書記50歲以下的達到45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達到55人,農村致富帶頭人、回鄉創業企業家和大學生村官達到68人,村支部書記村主任一人兼達到60人。同時,通過規範“三會一課”、民主評議黨員等制度,開展黨校業務輪訓,法制培訓,提高了企業家村官調處矛盾糾紛、應對複雜局面能力,為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