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創新黨內政治生活模式範文集合(三)

欄目: 黨建黨委講話稿 / 釋出於: / 人氣:2.75W

【導語】:隨著民營經濟的迅猛發展,如何做好民營經濟協會黨建工作,是當前所面臨的一個重大現實問題。那麼,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關於創新黨內政治生活模式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創新黨內政治生活模式範文集合(三)

【創新黨內政治生活模式範文】一

一、活動開展背景

1、省內背景

江西省委提出了加強黨建“連心、強基、模範”三大工程品牌建設目標,要求全省各地要用“網際網路+”的思維理念開展服務型黨組織建立活動。如何運用好網際網路方式特別是移動互聯讓老百姓更省力、省時、省事地享受黨和政府的各項惠民政策,我市一直在積極探索。

2、技術背景

現如今電子商務O2O “線上”點單、“線下”服務的模式已成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購物用淘寶、京東,市區出行選擇滴滴打車,遠端出行基本都在攜程、去哪兒上面訂票,現在甚至吃飯都可以在“餓了麼”、百度外賣上面提前預定、還可以送餐上門。

微信是近年來因智慧手機的普及而興起的一款社交軟體。通過微信,大家可以傳送文字、語音、視訊、圖片,既可以單聊,還可以自由地加入群聊。截止到20xx年底,微信已經覆蓋中國 90% 以上的智慧手機,月活躍使用者已達 5億。

3、我市背景

在20xx年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我市市委書記在一偏遠村調研時,對該地當時實行的民事代辦制度這一做法非常認可,並當場提出了在這一做法的基礎上能否借鑑運用新興媒介,在更加快捷、高效的便民服務上進行探索,變被動坐等為民辦事為主動上門幫民服務。

基於以上三點考慮,我們通過微信這個新興媒介,於20xx年年初開始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了O2O服務型黨組織建立活動,全面創新和提升基層黨建工作水平。

二、主要做法

1、搭建兩個平臺,打通聯絡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創新“網際網路+黨建”模式,建立“線上”聯絡 和“線下”服務兩個平臺。一是建好“線上”聯絡平臺。全市各鄉鎮(街道)、市直單位都統一建立了“1個政務微平臺+若干個微信服務群”,作為收叢集眾意見平臺。各行政村(社群)全部建立了微信群,黨小組、村民小組也建立微信群,把服務觸角延伸到村、到組、到戶。市直單位領導主動加入對應的鄉鎮專業微信群,與鄉村幹部互動,共同迴應解決群眾訴求。自主研發了集意見收集、問題轉辦、資訊反饋、量化考核、資料整理分析等功能於一體的“黨員O2O為民服務管理資訊系統”,將全市所有鄉鎮(街道)和市直單位的政務微平臺連線在一起,打通鄉鎮村組與市直單位溝通壁壘,構建了一張“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市、鄉、村、組四級服務網路。目前,全市共建立微信群1873個,政務微平臺78個,共有8萬餘群眾進入微信群或關注政務微平臺。二是做實“線下”服務平臺。市級層面,整合了房管、國土、交通等19個部門統一入駐行政服務中心,設立黨員服務總站; 14個鄉鎮(街道)依託便民服務中心設立黨員服務站,127個行政村(社群)成立黨員服務分站,在自然村設立黨員服務點。市直單位部門設立黨員服務站。所有服務站點統一外觀設計、統一制度設計,採取一站式櫃面服務方式,集中受理、協調、辦理群眾諮詢反映的問題訴求。在處理突發矛盾、推進急難險重工作、方便群眾辦事方面,各級平臺發揮了積極作用。目前,全市共建成為民服務站點593個。

2、管好兩支隊伍,延伸高效便民服務的“神經末梢”。為使群眾在“線上”需求及時得到解決,我市在“線下”推行民事代辦制度,組建了中心戶長和民事代辦員兩支隊伍。一是中心戶長隊伍。在各行政村(社群),以30-50戶群眾為單位,選配了一支以正式黨員、預備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為主體,熱心公益事業、號召力強的年輕同志為補充的中心戶長隊伍。其主要職能為:社情民意資訊員、政策法規宣傳員、鄰里糾紛調解員、行風政風監督員、為民辦事服務員。中心戶長通過對微信使用者進行“線上”聯絡服務,對非智慧手機使用者採取入戶走訪的形式,進行“線下”聯絡服務。二是民事代辦員隊伍。各鄉鎮(街道)安排2-3名同志專職擔任民事代辦員,各行政村(社群)明確1-2名村幹部兼職擔任民事代辦員。針對群眾反映的問題,民事代辦員按照“能立即辦的馬上辦、要本人辦的領著辦、不需要本人辦的代為辦”的要求,第一時間作出反應處理。目前,全市共選配中心戶長1578名,民事代辦員230餘名。

3、健全三項機制,配好密切黨群幹群關係的“金鑰匙”。O2O服務平臺作用發揮得好不好,服務做的到不到位,要看群眾“點不點贊”。為此,我市還建立健全了激勵、督查、考核三項機制,確保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取得實效。一是建立激勵機制。出臺了《加強中心戶長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採取精神激勵為主、物質補助為輔的方式,激發廣大中心戶長工作熱情。在精神激勵方面,落實“四個優先”,即優先發展入黨、優先列入村組後備幹部、優先提名“兩代表一委員”、優先納入獎勵表彰和走訪慰問物件;在物質補助方面,市財政列支60餘萬為每名中心戶長髮放每年500元的流量補貼。自活動開展以來,市、鄉、村三級每年共投入350餘萬元開展“網際網路+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工作。去年“七·一”期間表彰了50名黨員中心戶長,今年三月專門召開了全市O2O服務型黨組織建立活動表彰大會,對24個先進單位、40個先進服務站,179名優秀中心戶長、優秀民事代辦員、先進個人進行集中表彰,同時對優秀中心戶長、優秀民事代辦員、先進個人每人給予一千元手機流量獎勵。二是建立督查機制。委託第三方民調機構,採取電話督查的方式,開展滿意度測評工作。同時,採取市領導掛點督查、O2O辦公室集中督查、組織部隨機抽查的方式,深入各地各單位查設施臺帳、看平臺運用、問服務成效。三是建立考核機制。利用自主研發的“黨員O2O為民服務管理資訊系統”,對各地利用O2O平臺就群眾反映問題的受理、回覆、辦理以及群眾滿意情況進行監控,以受理率、回覆率、導辦率、辦結率、滿意率來考核工作成效。同時,專門出臺O2O服務型黨組織建立工作考核方案,以平時督查得分、滿意度測評得分和年度考核得分相結合的辦法開展綜合考核,考核結果納入年終黨建工作考核重要內容,並作為幹部能上能下和年度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

三、建立活動開展成效

在O2O服務型黨組織建立工作中,我們牢固樹立“黨建+”的理念,把黨建工作與其他領域工作結合起來。如今,我市O2O服務平臺已經在各個工作領域得到很好的應用。

在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中,我市把中心戶長打造成為“正風速遞員”,讓群眾利用微信平臺反映廉情線索,“正風速遞員”在線上就可以將廉情線索快速傳遞到鄉鎮紀委和市紀委,以便及時進行調查核實和處置,讓身邊的腐敗無處遁形。這一做法得到了上級紀委和中央媒體的高度肯定和關注,在20xx年10月6日的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上作了報道。

在精準扶貧工作中,我們每個微信群都是扶貧微信群,都在開展精準扶貧工作,比如我市香屯街道蘭村畲族村幹部瞭解到種植覆盆子效益較好,就在畲族村微信群釋出種植技術和收益情況,得到部分村民響應後,他們又組織有意向的群眾到種植基地考察,還邀請了相關專家到蘭村畲族村對土壤種植環境進行取樣分析,為一些貧困戶找到了致富路子。

在防汛工作中,我市通過O2O防汛工作群實時排程雨情、汛情、災情,方便了市委、政府實時掌握汛情、及時處理災情,汛期期間我市未倒一庫、未潰一壩、未死一人。

在交通工作中,比如我們市區通往李宅鄉的道路因為雨水沖刷出現一個大坑,群眾發現後在李宅鄉微信群進行了反映,鄉幹部得知後立即趕到現場檢視,並把情況通過微信向市交通局報告。市交通局接到報告後第一時間組織施工隊伍修復道路,確保了群眾出行安全。

在城市管理工作中,比如有群眾反映,新公安局辦公樓雨天施工,導致周邊道路泥汙橫流,群眾出行很不方便,城管局O2O微信群接到群眾反映後,第一時間組織環衛人員清掃路面。

現如今“有問題發微信,有困難找戶長”,這種不受時空限制、方便快捷的工作方式已逐漸成為德興黨員幹部為民服務的新常態。通過開展O2O服務型黨組織建立活動,全市廣大黨員幹部服務意識更強了,工作更加積極主動了,“庸懶散”現象得到了有效治理!活動開展以來,我們通過O2O服務平臺收集意見訴求12600多件,實實在在的為民辦事11900多件,辦結率達99.3%,得到了廣大群眾一致認可和支援!

20xx年,我市黨風廉政建設社會評價工作排名由20xx年全省第92位上升到第17位,公眾安全感測評綜合排名全省第3名,治安好轉率全省第2,法院滿意度測評排名全省第9,檢察滿意度測評全省第13,公安滿意度測評全省第27,司法滿意度測評全省第44,先後獲得全省科學發展綜合考核評價先進縣、全省信訪工作“三無”(無赴京訪、無赴省集體訪和纏訪鬧訪、無中央和省聯席交辦或未辦結信訪積案)先進縣榮譽稱號。據瞭解,20xx年上半年我市黨風廉政建設社會評價工作也排在全省前列。這項工作開展以來,受到中央、省、上饒市媒體和有關領導的關注和肯定,先後在《人民日報》、《中國組織人事報》、《江西領導參考》、《江西日報》、《共產黨員網》、《新華網》等媒體刊登;特別是《江西德興:用“O2O”打通“最後一公里”》作為央視《基層新答卷》系列報道之一於20xx年1月15日全天在《朝聞天下》、《新聞直播間》、《新聞30分》、《共同關注》等多檔欄目中播出,江西衛視也做過專題報道。山東省汶上縣、湖南省鶴城區、廣西壯族自治區桂平市、廣東省翁源縣、四川省羅江縣、甘肅省平川區、遼寧省北票市、河北省館陶縣、河南省林州市、湖南省長沙縣、山東省岱嶽區、安徽省埇橋區等地還先後到德興學習考察。

四、建立活動中的思考

第一,以前在資訊科技極不發達的年代,我們黨十分善於做好群眾工作,贏得人民群眾的高度信任和衷心擁護,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當前,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進步,聯絡群眾的方式更加多樣、快捷了,但為民服務最終還是要靠黨員幹部“線下”實實在在的行動來實現。無論科學技術如何進步,黨員幹部都不能僅僅坐在“網際網路”上聯絡群眾,全心全意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不能降低,為民、務實、清廉的良好作風不能丟。

第二,網際網路進入大資料時代,通過大資料分析,能夠為企業經營決策獲得更加有效的資訊。對於黨委政府來說,社會穩定是基石,特別是信訪問題,我們常講“打早打小打了”,關鍵在於早發現。如何早發現?我們依託O2O為民服務平臺,可以第一時間蒐集到苗頭性問題儘早處置,隨著群眾反映問題數量的增加我們還進一步開發了大資料功能,分析出各個行業、各個系統、各個時段群眾問題的熱點、難點,通過分析找準發生在群眾當中的傾向性、苗頭性問題,及時予以針對性處置,做到掌握民情在前、處置問題在前、化解矛盾在前。

第三,隨著智慧裝置的普及,微博、微信的廣泛應用,資訊釋出、傳播、評論渠道變得日益寬廣。尤其是自媒體的出現,對我們黨執政既帶來了機遇同時也帶來了挑戰。通過搭建覆蓋全市微信使用者的O2O為民服務平臺和中心戶長隊伍,將服務延伸至基層一線,在聽取民意、聯絡群眾、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等方面實現傳統媒體所沒有的便捷、高效。但同時,在執行中,也發現了規範管理機制、強化人員素質等亟待解決的問題。下一步,我們將通過加強對黨員幹部、中心戶長的培訓,做到民情民意的及時上傳和黨的方針政策準確快捷下達,從而有效佔領資訊傳播制高點,引導輿情走向,有效控制負面資訊的傳播發散。

第四,如何讓幹部的工作業績得到更加客觀實在的體現,長期以來黨委和組織部門一直十分關注。目前,我們正在探索通過O2O為民服務平臺依據群眾反映問題的受理率、回覆率、導辦率、辦結率、滿意率等“五率”指標,對各地各單位和黨員幹部為民辦事的成效進行統計、評價和考核,如此一來,既可以激發大家幹事積極性,又可以讓想幹事、會幹事、幹成事的人不吃虧、有奔頭,因為他們的工作業績都已經在O2O為民服務平臺上“記錄在案”,將來可以作為幹部評優評先和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據。

【創新黨內政治生活模式範文】二

一、案例背景

隨著民營經濟的迅猛發展,如何做好民營經濟協會黨建工作,是當前所面臨的一個重大現實問題。20xx年,重慶市委明確工商部門抓非公黨建工作;20xx年,市委進一步明確工商部門抓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專業市場黨建工作。20xx年起,墊江縣委組織部即明確由墊江縣工商局負責具體指導墊江縣民營經濟協會沙坪鎮分會黨支部。

1988年,墊江縣民營經濟協會沙坪鎮分會成立,1998年10月,墊江縣沙坪鎮將黨支部建立在協會上,墊江縣民營經濟協會沙坪鎮分會黨支部正式成立。支部成立時只有4名黨員,為擴大黨組織,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支部把個體戶中先進的、思想好的會員發展加入黨組織。經過多年的發展,20xx年12月支部升格組建為黨總支,黨總支下設黨支部3個,黨員61名,其中未轉移組織關係納入管理的17名。

新形勢下,墊江縣民營經濟協會沙坪鎮分會黨總支面臨諸多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一是分會轄相鄰6個鄉鎮,黨員和會員分佈在50個村(社群),量大、面廣、流動性強、聯絡鬆散,管理難度較大;二是個體工商戶黨員因同屬協會成員,更願意參加協會黨支部活動,而不願意參加所屬村(社群)黨組織活動;三是個體工商戶經濟實力弱、規模小、資金短缺等制約發展。為解決這些問題,近年來,墊江縣民營經濟協會沙坪鎮分會黨總支通過積極探索,堅持黨建強會、創業興會、服務活會的思路,創新推進“三聯三幫三送”(黨總支委員聯絡黨支部,黨支部聯絡黨員,黨員聯絡會員;幫助解決資金難,幫助解決創業難,幫助解決生產經營難;送法律,送文化,送溫暖)工作法,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功能,實現了基層黨建與協會工作的協調發展。

二、主要做法

(一)“三聯”強凝聚,做到黨員管理全覆蓋

團結出戰鬥力,重慶市墊江縣民營經濟協會沙坪鎮分會黨總支針對黨員和會員分佈廣、25%以上會員經營流動頻繁、聯絡鬆散、管理難度大等情況,創新工作方式,提出以黨員和會員為本,實行黨總支委員聯絡黨支部,黨支部委員聯絡黨員,黨總支、黨支部委員和骨幹黨員聯絡會員的“三聯”工作法,加強和提升了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和戰鬥力,實現了黨員管理和黨的工作全覆蓋。

黨總支聯絡黨支部,支部工作規範有序。針對黨支部分佈在沙坪、建安、前進等不同村(社群),聯絡不緊密、工作不規範、活動不豐富等問題,黨總支安排組織、紀檢、宣傳委員分別聯絡1個黨支部,由過去的“遙控指揮”變成“一線指導”,做到“四個一”,即每季度參加一次黨支部活動;每季度分析一次“三聯”情況;每半年研究一次黨支部工作;每半年上一次黨課。同時,黨總支書記、副書記負責聯絡所有黨支部,並對其他委員聯絡黨支部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在黨總支的指導督查下,3個黨支部工作規範、有效,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既密切了黨總支與黨支部之間的聯絡,增強了凝聚力,又得了黨員和會員的普遍認可,激發了他們主動參加、主動謀劃支部工作的積極性。

黨支部聯絡黨員,黨員先鋒模範充分彰顯。通過劃分責任區,每名黨支部委員分別聯絡4名以上黨員,採取面對面談心、召開思想認識懇談會、院壩會等多種形式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貼近黨員生產、生活,走訪瞭解黨員的經營狀況和收集意見建議。今年以來,支部委員共走訪聯絡黨員經營戶15人次,收集意見建議12條。黨支部委員聯絡黨員過程中,引導黨員經營時“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做到“六要六不要”,即要帶頭擁護黨的領導,不違約失信;要帶頭誠信守法經營,不製假售假;要帶頭構建和諧勞動關係,不欺行霸市;要帶頭搞好生產經營,不偷稅漏稅;要帶頭履行社會責任,不群訪集訪;要帶頭髮揮先鋒模範作用,不損害職工合法權益。支部聯絡黨員,不僅創新了基層黨組織工作的方式方法,而且通過黨員踐行“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和“六要六不要”,使“黨員經營戶”成為了一塊響亮的金字招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得以充分彰顯。

黨員聯絡會員,會員經營健康發展。為加強黨總支、黨支部委員和骨幹黨員與會員的聯絡,促進會員經營健康發展,黨總支根據行政區劃和會員分佈情況,按照分工負責、覆蓋全部的原則,引導協會將509戶會員劃分為沙坪、建安、前進、人和、雙坪5個片區,黨總支委員分別聯絡會員100名以上,實現黨建與協會工作聯動執行,建立了協會與黨組織的溝通渠道,引導更多的會員參加黨組織活動;同時,對於沙坪、武安兩個會員較多的場鎮所在地,由下屬黨支部5名委員直接聯絡、包乾服務;對於困難會員,選出10名骨幹黨員進行“一對一”重點幫扶,會員蔣仁國長期生病,家庭困難,經營不佳,分會理事、黨員個體戶王中榮主動與其“結對子”,為蔣仁國提供就業崗位並培養他成為技術骨幹,極大地提高了其經濟收益。黨員聯絡會員,使黨員成為了會員的貼心人,支部成為了會員另一個家。

(二)“三幫”贏民心,強化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

墊江縣民營經濟協會沙坪鎮分會黨總支緊緊抓住服務發展、服務創業這個中心,緊扣黨員和會員的需求,充分利用各種力量,幫資金、幫創業、幫解困,切實解決黨員和會員在創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一是幫助解決資金難題。針對部分黨員、會員融資貸款擔保難、資訊不對稱等問題,黨總支結合每季度收集的會員資金需求,積極拓寬貸款和融資渠道,設立成長互助資金、引導會員聯合擔保等方式、開展與銀行合作對接,邀請銀行上門集中服務,每年組織2次金融知識專題培訓,有效解決了黨員和會員生產經營活動上的大難題。20xx年5月,黨總支與重慶農村商業銀行沙坪鎮營業點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得到授信300萬元。20xx年,黨總支共計幫助協調28名會員辦理貸款330餘萬元。今年以來,幫助協調8名會員辦理貸款70多萬元,累計達400餘萬元。

二是幫助解決創業難題。針對會員經營單一、創業經驗不足、缺少門路等實際問題,按照市工商局要求,黨總支在縣工商局指導下開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草根創富活動,通過創業培訓、結對幫帶、現場考察、現身說法等活動,啟用會員創業熱情,培育黨員創業先鋒。今年上半年,邀請本鎮3名返鄉創業成功人士和縣工商分局微企科、縣就業局創業培訓師舉辦創業培訓、專題黨課培訓4期,參訓200餘人次;組織5名返鄉創業成功人士與10名會員結對,幫助8名會員成功創業,成為會員和群眾心中的創業標兵。

三是幫助解決生產經營難題。分會地處農村,會員大多數既從事個體經營,又進行農業生產,存在市場銷路不寬、進貨渠道有限和農忙季節農業生產與經營矛盾等問題。對此,黨總支圍繞會員生產經營實際和需求,一方面組織開展巡迴展銷、集中進貨等,幫助會員拓寬進貨和銷售渠道;另一方面成立黨員志願幫扶隊,幫助黨員、會員和困難群眾搶種、搶收和抽水灌溉,受到群眾好評。

(三)“三送”促和諧,發揮在社會治理中的領導作用

墊江縣民營經濟協會沙坪鎮分會黨總支把服務社會、建立基層服務型黨組織作為一種自覺行為,充分發揮協會黨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的領導作用,建立社會管理服務站,開展送法律、送文化、送溫暖活動,積極推進和諧社會建設。

一是送法律。多年來,黨總支指導分會不僅發揮行業自律作用,協調內部會員之間以及會員與客戶之間的矛盾和利益,還積極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及時化解各種矛盾糾紛,受到當地政府和群眾好評。在沙坪鎮政府和縣工商局的指導下,分會成立沙坪鎮社會管理服務站,設人民調解委員會、夜間巡邏隊和應急隊,開展夜間巡邏、應急處置、民事糾紛調解和法制宣傳、反邪教宣傳等工作。總支每季度開展1次以上法制和安全宣傳活動,20xx年開展宣傳9次,免費發放宣傳資料1萬餘份,發放《消費者權益保障法》500本。同時,分會還成立了“墊江縣沙坪黨員義務消費維權站”,將農村維權工作與基層黨建工作緊密結合,共同開展,共同促進,取得很好的維權效果。

二是送文化。利用會員中的人才資源優勢,同時協調文化、科技、農業等部門,開展送電影下鄉、送文化下鄉、送技術下鄉等活動,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豐富當地群眾的文化生活,幫助群眾提高生產技能。在9個村(社群)組織放映《焦裕祿》、《天堂之路》等電影23場次,觀眾2.4萬人餘人次,受到群眾的普遍歡迎;開展果樹栽培、生豬、家蠶養殖等方面的現場培訓3次,送去農技知識讀本1220餘本,進一步提高了群眾的致富能力和水平。

三是送溫暖。一方面,在黨員和會員中開展關愛活動,對黨員、會員遇到重大困難、重大疾病、生日和重要節日實行“四必訪”,並設立關愛幫扶資金,對黨員、會員實施救助26人次,救助資金達17萬元。另一方面,積極開展獻愛心活動,引導會員履行社會責任。開展扶老、助殘、救孤、濟困、助學等活動16次,捐贈款物6萬元。黨總支把黨的溫暖送到千家萬戶,樹立了黨總支在群眾中的威信和形象,開創了農村黨建新天地。

三、成效

凝心聚力鑄品牌,千錘百煉終成鋼。經過不斷的務實探索,墊江縣民營經濟協會沙坪鎮分會黨總支凝聚力進一步增強,得到社會各界普遍認可。分會多次被市、縣工商局和民營經濟協會評為先進基層分會;黨組織培養輸送村幹部18人,受到縣委、縣政府充分肯定。20xx年黨總支在工商總局非公黨建工作座談會上做了經驗交流,20xx年7月,黨總支榮獲市委先進基層黨組織光榮稱號。黨總支書記蘭俊高同志20xx年獲“重慶市優秀個體工商戶”榮譽,20xx年被選為縣黨代表至今,成為墊江縣民營經濟中唯一一名縣黨代表。

四、體會與探討

一是黨的基層組織與群眾聯絡最直接、最經常、最密切,是黨聯絡群眾的橋樑和紐帶。基層黨組織在服務百姓、凝聚人心、推動發展等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基層黨組織能否真正發揮實際作用的重要前提就是是否具有凝聚力、向心力與戰鬥力。重慶市墊江縣民營經濟協會沙坪鎮分會黨總支針對黨員和會員分佈廣、流動性大、聯絡鬆散、管理難度大等情況,創新工作方式,實行黨總支聯絡黨支部,黨支部聯絡黨員,黨員聯絡會員的“三聯”工作法,堅持以人為本,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矛盾與問題出發,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願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多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在維護農村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的基礎上不斷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

二是農村基層黨組織要適應農村發展新形勢,必須轉變領導方式和工作思路,由要求群眾、命令群眾向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服務群眾轉變。農村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要牢固樹立服從和服務於農村經濟發展大局的思想,在推進本地經濟發展、帶領群眾致富中發揮主導作用。重慶市墊江縣民營經濟協會沙坪鎮分會黨總支創新農村基層黨組織的設定模式,在民營經濟協會裡建立黨的組織,把黨的組織體系和工作觸角延伸到黨員、會員生產經營各個環節,通過“三幫”活動,為群眾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服務專案,滿足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需求,不斷贏得人民群眾的持久信任和支援,不斷夯實黨執政的群眾基礎。

三是黨員是黨的細胞,是黨的一切活動的主體、一切工作的基礎。黨的先進性、黨的戰鬥力要靠黨員來體現,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要靠黨員來落實,黨的各項工作任務,要靠黨員來完成。重慶市墊江縣民營經濟協會沙坪鎮分會黨總支注重發揮基層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讓每個黨員負責聯絡幾個群眾,通過以點帶面,幫助群眾解決困難,提升了黨的威信,增強了黨組織的親和力和向心力。

四是基層黨組織是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治國理政的神經末梢,肩負著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貫徹落實到基層的重要職責。重慶市墊江縣民營經濟協會沙坪鎮分會黨總支通過建立社會管理服務站,參與社會救助、維權維穩、公益慈善等社會治理活動,治理能力得以增強,社會公信力大幅提升。同時通過“三送”活動,黨員群眾法制意識、生產技能得到提高,為社會治理營造了良好的氛圍,為構建和諧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創新黨內政治生活模式範文】三

【背景與起因】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和企業經營機制的逐步轉換,給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尤其是煤礦基層黨的建設帶來了許多新課題。黨內活動經費匱乏、形式單一、投入不足,基層黨組織建設從上到下逐級弱化;黨組織對黨員關心不夠,黨員除了交納黨費外,很少有其它政治待遇,導致黨員主體地位不突出,光榮感不強烈,奉獻熱情減弱。針對這些問題,公司黨委在廣大黨員幹部中開展了“黨員為黨旗添光彩,黨組織為黨員做什麼”大討論活動,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結合煤礦生產經營實際,實施黨建帶隊建,創造性地開展了黨員“三帶四有五在前”活動,走出了一條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發揮黨員作用的成功之路,有力地促進了企業全面發展。

“三帶四有五在前”活動來源於基層,產生於實踐,植根於煤礦,是公司黨委結合生產實際不斷創新的產物。20xx年,公司黨委總結多年採掘一線建黨經驗,按照“黨的支部建在連上”總體要求,把基層黨支部建設與班組建設有機結合,首次提出了拓寬黨員服務職工群眾渠道的黨員“三帶”構想。20xx年,公司黨委借鑑基層煤礦評選優秀工人、優秀班組長、優秀段隊長、優秀井區長的“四優”勞動競賽模式,把黨內激勵與創先爭優相結合,初次形成了黨組織激勵、關心和服務黨員“四有”理念。20xx年,公司黨委認真總結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成果,把黨員身份與崗位職責相結合,提煉出煤礦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的“五在前”標準。在此基礎上,全面總結歸納歷年來黨建工作的成功經驗與做法,最終形成了“三帶四有五在前”活動體系,實現了黨建工作的歷史性突破。20xx年黨內創先爭優活動開展以來,公司黨委堅持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和豐富“三帶四有五在前”活動,基層黨組織的活力得到了進一步釋放,創先爭優民主評議黨組織和黨員滿意率達到了95%以上,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得到不斷提升。

【做法與經過】

一、黨員“三帶”強隊伍

一是政治成長上,黨員帶積極分子,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實施“1+3”擴源工程,每名黨員至少帶三名職工群眾,定向培養為入黨積極分子;實施“雙優”工程,把優秀的班段長培養成黨員,把優秀的黨員培養成班段長。二是在工作學習上,師傅帶徒弟,努力提高技術水平。組織有經驗、有專長的黨員與工人結成師徒關係,講規程、帶技能,傳手藝、教絕活,提高職工隊伍整體業務能力。三是在感情交流上,老大哥帶小兄弟,同甘苦、共進步。黨員與職工結成“哥倆好”親戚,做到“五必清、六必訪、七必談”。即,職工家庭狀況清、脾氣性格特長愛好清、工作優點缺點清、思想情緒變化清、業餘生活社會交往清,婚喪嫁娶必訪、家庭糾紛和鄰里矛盾必訪、生病住院必訪、家庭困難必訪、缺勤曠工必訪、本人和家庭發生重大變故必訪,職工思想波動必談、受到批評處分必談、人際關係緊張必談、工種變動必談、新工人上崗必談、培訓考試不及格必談、違章作業必談。

二、黨員“四有”做保障

一是讓黨員政治上有前途。擴大黨務公開範圍,暢通黨員民主管理渠道,為黨員參政議政創造良好的政治環境;完善黨內民主選舉制度,按照黨員推薦、職工推薦、黨支部大會差額選舉的“兩推一選”方式推選黨支部書記;對長期在條件艱苦地方工作、踏實幹事和有突出貢獻的黨員優先提拔,大膽使用,為黨員走上領導崗位創造條件。二是讓黨員工作上有建樹。通過開展崗位練兵、科技創新競賽、技術大比武等活動,提高黨員勞動技能;採取集中培訓、參觀考察、外埠學習等多種形式培訓黨員幹部,提高黨員綜合素質;建立黨員目標管理制度,給黨員壓擔子、下任務、定課題,實行關鍵崗位、重點部位、危險地段由黨員上崗把關,為黨員建功立業搭建舞臺。三是讓黨員社會上有地位。通過新聞媒體、事蹟報告、編書立傳等多種途徑,廣泛宣傳黨員先進事蹟;通過對生產一線老黨員、貢獻突出的功勳黨員給予獎勵,在休假、療養等方面享受特殊政治待遇,大張旗鼓地表彰優秀黨員,切實增強黨員的光榮感。四是讓黨員經濟上有實惠。在制定工資分配政策時,鼓勵有能力的黨員多勞多得,對有突出貢獻的黨員進行重獎,讓長期工作在生產一線、艱苦環境中的黨員不吃虧,儘量在增加工資、兌現獎金、提高福利待遇等方面給予傾斜,從20xx年開始,公司每年拿出350萬元,做為黨內活動經費,專項用於黨員學習教育、溫暖救助、組織生活,以及黨內日常評比表彰等經常性活動,使黨員在奉獻感受到組織的溫暖。

三、黨員“在前”創新路

一是安全質量、科學生產幹在前。帶頭兌規作業,制止違章,爭做安全把關人;帶頭鑽研業務,苦練基本功,成為生產能手,在勞動競賽中搶上游、爭先進、扛大旗。二是嚴細管理、開拓創新走在前。帶頭進行技術革新,積極為企業進言獻策,不斷改進管理模式,努力成為經營管理的明白人,科技創新的拔尖人。三是關愛職工、維護穩定包在前。要心繫職工安危冷暖,積極參加各種幫扶活動,帶頭與問題職工、困難群眾結對子,定期走訪慰問,做好職工思想工作,幫助解決實際問題,保證職工隊伍穩定。四是遵紀守法、廉潔自律做在前。自覺遵守黨的紀律,模範遵守企業規章制度,保持良好工作作風和工作狀態,時刻做到警鐘長鳴,始終堅持廉潔從業。五是吃苦耐勞、急難險重衝在前。帶頭髮揚煤礦工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的寶貴品質,遇見危險不退縮,碰到困難向前衝,做職工群眾的主心骨,成為企業“不畏艱難、自強不息”的中堅力量。

【成效與啟示】

一是完善了基層工作體系,實現了黨建工作重心下移,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得到充分發揮。“三帶四有五在前”是一個完整的活動體系,定位於基層黨建工作,致力於拓寬黨員服務群眾渠道,建立黨內激勵、關懷和幫扶機制,構建黨組織服務黨員、黨員服務職工等一套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閉合迴圈。特別是通過黨員與職工師徒傳幫帶,傳承著煤礦工人之間患難與共、血肉相聯的兄弟情結,弘揚著互幫互助、團結友愛的傳統美德,並逐漸把這種質樸的情感轉化為共同的理想追求。幾年來,向黨組織靠攏的職工逐年增加,公司黨委20xx年新發展黨員947名,佔職工總數的1.4%左右,其中生產一線發展黨員比例保持在85%以上。基本實現了段有支部、班有小組、關鍵崗位有黨員的目標。推進“雙優”工程,兩年來有429名班組長髮展成黨員,有213名黨員培養成班組長。新強煤礦黨委將50009、50028兩個掘進隊,鍛造成黨員先鋒隊,黨員比例達到50%以上,安全質量、光爆掘進在全公司樹立標杆,一線隊伍戰鬥力明顯提升。同時,各單位充分利用黨內活動經費為基層支部購置電教裝置、建立圖書室、配置電腦、建設“黨員之家”,黨的陣地建設得到鞏固加強,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二是突出了黨員主體地位,激發了黨員主體意識,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三帶四有五在前”活動把尊重黨員主體地位、發揮黨員主體能動作用貫穿於活動始終。為一線黨員體檢,很多在井下工作一輩子的老黨員感動地流下了熱淚;為一線黨員過政日(圖3);關心生活困難黨員,一改逢年過節集中慰問為持續救助和及時有效幫助;表彰長年默默奉獻的老黨員,對煤海之星、功勳黨員、榮譽黨員進行重獎;提拔使用優秀黨員,一些有能力、有突出貢獻的黨員被破格提拔重用等等,這些有效措施積極培育和樹立了黨員主體意識,激發出黨員的積極性和創造力,湧現出了下井不走過場的煤礦幹部李志剛,20xx年上了3000多個零點班的零點書記宋仁森,實現20xx年小班安全無事故的安全班長於世遠,信念堅定的普通黨員孔凡居等等一大批優秀的基層黨員群體。

三是堅持黨建帶隊建,促進了職工隊伍建設,企業的凝聚力和戰鬥力明顯增強。“三帶四有五在前”活動同職工隊伍建設有機結合,寓黨建工作於企業生產經營之中,將支部的黨員教育管理、培養髮展黨員等工作與段隊車間的安全包保、職工培訓、思想教育等同步安排、同步推進。通過黨員與職工牽手結對子,使每名職工從參加工作之日起,就會在黨組織的關懷中,安全不懂有人講,業務不會有人教,生活困難有人管,政治進步有人帶。切實增強了黨組織親和力,提高了企業執行力,極大地促進了職工隊伍建設,龍湖礦70005掘進隊黨支部經過幾年努力,在全隊18名職工中發展11名黨員,帶出了全公司叫響的猛虎掘進隊。

【創新黨內政治生活模式範文】四

一、背景與起因

平房區作為哈南工業新城的核心區,隨著近年來城鄉一體化程序不斷加快,街道社群黨組織作為聯絡服務群眾最密切的基層黨組織面臨的新問題新挑戰越來越多,傳統的黨建工作模式已不能滿足廣大黨員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訴求。為有效打通聯絡服務群眾的“最後一步路”,徹底破解封閉式區域黨建舊格局,平房區委提出了“一核多元、區域聯動”的區域化黨建新目標。20xx年7月,全區首家試點新疆街道新誼社群綜合黨委正式成立,邁出了哈南“一核多元、區域聯動”區域化黨建探索的第一步。

一是組織管理條塊分割,凝聚力量少。受現行社群治理模式的制約,社群黨組織對自身政治領導核心地位出現了模糊認識,行政化趨向日益明顯,特別是面對處理協調黨組織領導與居委會自治、團結駐區單位參與共建、引導凝聚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等各類組織時,缺少有效的協作機制,致使工作中時常出現諸多阻力和困難,黨組織功能和作用發揮不明顯、不到位,甚至出現軟弱渙散問題。究其根源,在於互不隸屬的單位管理組織模式極易造成組織生活流於形式,組織活動各自為戰,黨員缺少歸屬感和榮譽感,造成資源低配和封閉迴圈。

二是黨員結構複雜多元,管理難度大。社群自管黨員主要由社群居委會黨員、退休老黨員、待業高校畢業生及部隊退伍黨員構成。近年來,隨著哈飛、東輕等駐區國有大型企業轉型轉產,致使相當多的企業離職黨員轉入社群。哈南工業新城招商引資和專案建設不斷加快,大量非公企業落戶投產,卻未及時建立黨組織,造成外來務工黨員成為“隱身黨員”,黨員教育管理出現“真空”。此外,徵地拆遷後回遷城市居住的農村黨員也處於村、社群黨組織管理的盲點。黨員隊伍來源廣泛、構成複雜、流動無序等特點日益明顯,居住或組織關係落在社群的黨員群體職業身份、隸屬關係、利益需求不盡相同,雖然他們中大多擁有為社群服務的願望和能力,但缺少一個有效的機制將分散力量進行有效管理和聚合。

三是協調機制不暢缺失,服務功能弱。20xx年初,經組織、民政等多部門聯合開展的社群黨建大調研瞭解,社群黨員群眾的訴求主要集中在民生服務不到位和社群開展活動單一兩大方面。與民生關係密切的區屬、市直部門因以條為主的行政管理方式,缺少有效的協作機制,造成工作效能普遍不高。社群組織在面對“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工作局面時,尚不能有效發揮自身功能,有效統籌各類資源,造成服務群眾工作缺位。因此,社群居民易於對政府服務民生工作產生積怨,對居住社群缺少認同感和歸屬感,造成社群建設難以形成合力。

二、經過與做法

為破解區域化黨建中遇到的瓶頸問題,平房區委以新疆街道為試點建立了“一核多元、區域聯動”的街道(社群)綜合黨委,探索以街道(社群)黨組織為核心,社群居委會、駐區共建單位、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密切配合,社群居民廣泛參與的區域化黨建工作新格局。

一是創新基層組織設定。在堅持原有組織隸屬關係不變的前提下,打破了原有以條為主、條塊分割的封閉式社群黨建模式。在橫向上建立了以街道(社群)綜合黨委為組織核心,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駐區單位黨組織和群團組織等共同參與的組織設定新模式,在縱向上理順了原有街工委—社群黨組織—網格黨組織—黨群溫馨小組—黨員家庭“五位一體”的黨組織網路,實現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組織全覆蓋。目前,依託綜合黨委全區已新建非公和社會組織的黨組織44個,村改居黨組織3個,吸納駐區共建單位37家。平房區委已連續兩年把建設綜合黨委工作列入全區基層黨建專案任務書,並按任務分解定期督辦,推進落實。

二是延伸黨建工作觸角。按照區委要求,全區7個街道全面借鑑研究綜合黨委的實踐經驗,啟用基層黨組織 “神經末梢”,重新劃分了網格黨組織202個,組織帶領100餘支網格黨群溫馨小組,通過網格化管理和精細化服務,推動實現社群管理的扁平化,組織服務的全覆蓋。目前,25社群已通過組織開展“哈南先鋒、紅色義工”“志願服務我先行”“週六志願服務日”“建立文明樓道”等志願活動163次,3500餘名在職黨員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120xx餘件,促進黨員8小時以外志願服務常態化。還通過網格篩查,對全區7644名黨員身份進行了再普查再登記,為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奠定堅實基礎。

三是深化共駐共建機制。社群綜合黨委在繼承發揚“區廠聯動、和諧共建”好做法、好經驗基礎上,深化了社群黨建共駐共建機制。在綜合黨委的示範作用下,全區各街工委完善了黨建聯席會議制度和區域化黨建協商合作機制,已組織跨區聯合、政區合一、區廠聯動、街社校企、城鄉互動等活動34次,共同幫助解決群眾生產生活困難300餘件次。通過共駐共建活動,也錘鍊了黨員幹部務實清廉的好作風,各共建單位已經把社群作為培養鍛鍊黨員的實踐基地,通過開展活動密切了黨員與群眾的血肉聯絡,增長了基層一線服務的本領。

三、成效與反響

自啟動 “一核多元”社群綜合黨委建設以來,全區各領域黨組織和社會力量找到了深度合作的“紅色動力引擎”和“綠色惠民通道”,相互配合、紮實有效、務實創新的開展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和較好反響。

一是組織基礎更牢固。全區首家試點的新疆街道新誼社群綜合黨委有9名委員,分別來自社群、企業、學校和政府機關等,便於民主議事、統籌協調、責任分擔。綜合黨委管理15個基層黨組織,黨員380名,成立了群團組織,為開展黨的活動築牢了組織基礎。今年,全區又新成立了8個以非公經濟組織為主體的綜合黨委,充分利用了非公經濟組織在社會中的影響力和號召力,通過組織平臺和工作渠道,實現了社會群眾對黨的思想、政策、精神和文化的理解,為企業創造市場商機,從而贏得了廣大企業和居民對綜合黨委工作的大力支援。

二是服務內容更實在。社群綜合黨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便民服務和社群活動。在社群“亮身份、比覺悟、踐承諾”活動中,黨員志願者開辦了殘疾人託養服務站、“四點半小課堂”,在職黨員設立了民生大廳黨員示範視窗、士官樓騰遷黨員先鋒崗,極大激發了在職黨員踐行“兩學一做”為民服務的熱情。以公益眾籌的方式,社群綜合黨委先後4次舉辦的“沃德隆愛心大集”,滿足了近千名居民購買低價優質食品的消費需求,給社群百姓帶去了看得見的實惠,也給企業商戶帶來了收益。建設“社群綜合黨委·友善牆”,黨員志願者捐出了300餘件衣物、學習用品和生活用品,讓轄區有需求的困難居民得到了幫助。36家地產、食品等非公企業黨組織積極參加“當創業先鋒、為企業增效,當創優標兵、為黨旗增輝”主題實踐活動,通過讓利於民的實際舉措,提升了企業信譽和形象,打造了平房區非公黨建新名片。社群綜合黨委還在哈南市民廣場、建文廣場等地組織開展了全民健身、文藝匯演、義診等活動,受到百姓熱烈響應。

三是參與力量更多元。隨著社群服務活動深入開展,社群綜合黨委的“磁吸”效應日益明顯,轄區各方力量緊緊團結在黨組織周圍,積極發揮各自優勢。駐區電力、自來水、中潤物業、龍江銀行等13家共建單位,紛紛推出24小時便民惠民服務,有效保障民生。區城管、殘聯等單位先後為轄區居民解決破損路面回填、偏遠小區路燈建設、殘疾人坡道修建等實際問題12件,受到居民一致認可與好評。“兩代表一委員”作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社群黨建工作中來,全區432名黨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積極到中心社群的“兩代表一委員”工作室開展駐室工作,一年來已接待群眾來訪789人次,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132件,有效監督推動黨務、政務服務效率提升,增強了基層群眾對黨委政府工作的認同感和信任度。

【創新黨內政治生活模式範文】五

一、案例背景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新的經濟組織不斷產生,黨員就業方式日趨多樣化,大量黨員下海經商、進城務工,黨員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這種結構的變遷,導致基層黨組織所能主導的社會領域的範圍不斷被擠壓、縮減,依託“單位黨建”形成的社會認同度和整合力日漸減弱。最明顯的表現是基層黨組織動員能力下降,在群眾路線教育活動之前,組織生活會到會率偏低,有的不到50%。即使在機關內部,黨組織的實際運作也由於過於行政化而出現缺乏活力、工作力不從心等問題。因此,為適應社會轉型要求,鹿城區委組織部以鹿城區黨群服務中心作用發揮為切入點,主動對黨建工作新模式進行了探索,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鹿城區黨群服務中心(以下簡稱黨群中心)坐落於溫州市鹿城區歷史文化街區朔門老街70號,面積800多平方米,設有志願者服務中心、百姓劇場、黨員政治生活館、志願服務展覽區、問渠交流中心、書記學院等功能室。20xx年11月,鹿城區委組織部創造性地引進了鹿城區和樂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以下簡稱和樂),主持黨群中心的運營工作。這是鹿城區乃至溫州市第一次將基層黨建專案委託給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旨在運用專業化、社會化和專案化的運作機制,吸收社會領域的價值理念、溝通方式和組織技巧等,搭建了黨建資源共享互補共用平臺,促進了基層黨組織、黨員和群眾功能的發揮。

二、主要做法

(一)通過打造基層組織生活正規化,設定特色“標準”輸出,增強黨組織內部凝聚力及黨員活力,形成覆蓋全區的黨建工作新模式。

1、輸出特色組織生活。黨員“每月固定活動日”基本上是讀報紙、念檔案、領導講話,組織生活吸引力不強、難以長期堅持,已非常明顯。為此,黨群中心推出特色組織生活,堅持問題導向,根據黨組織實際情況量身定製組織生活方式,實現1對1的定製服務。如對年輕黨員多的支部,注重增加團隊協作、政治教育等內容,開展青春問政、戶外拓展等活動;對老黨員較多的支部則開展送課活動,著重設定紅色觀影、暢談入黨心路等內容。特色組織生活程式上設定了重溫入黨誓詞、以身邊模範為鏡等黨性體檢環節,突顯政治屬性;內容上圍繞中心工作,服務大局,把組織生活的特殊成效延續到工作、生活中來。通過創新組織生活形式,使黨員在接受教育的同時增進交流,深化感情,以互動和體驗來加強其參加組織生活的意願。

2、推行黨員發展管理積分制。對入黨積極分子,設定服務指數與積分達標要求,即設學習指數、服務指數、激勵指數三項指數,除激勵指數設限外,學習指數、服務指數不設上限,以激發其學習服務主動性與積極性。要求入黨積極分子在培養期內參加一定次數的公益活動,並將其參與的表現列為成為發展物件的重要參考。通過強化其為民服務意識,確保把先進分子吸收到黨內,也為廣大群眾搭建入黨的公平競爭平臺。對黨員,實行志願服務積分制管理,引導黨員積極參與鄰里互助、志願服務,為群眾辦好事、解難題,讓群眾看得見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如黨群中心累計徵集了7000餘個微心願,在職黨員已認領實現6000餘個,受到了群眾的支援與好評。

3、構建黨建+網路+社會服務示範基地。註冊微信公眾號平臺,充分運用“鹿城黨群服務中心”微訊號,實現資訊實時公開,實時互動。截至20xx年10月,官方微訊號粉絲量已達4萬人,共計圖文資訊232條,總計送達191.9萬多人次,總計閱讀量27.4萬人次,被轉發58247人次。建立健全區街組工幹部、村(社群)書記和支部黨員三級微信群,實現了手機網上辦公互聯互通,使日常黨建工作變得方便快捷。目前,已建立三級微信群280餘個,覆蓋近8000名黨員。立足於便民服務,以黨員志願者隊伍為標杆,通過為公益活動提供場地、技術指導,引領其他有益的社會組織孵化、成長,集聚社會各方資源,初步形成了覆蓋全區的黨建+網路+社會服務體系。

(二)通過黨員引領、群眾參與、社會協同,傾力建成志願服務總基地。

以社群黨員義工隊伍為根本力量,帶動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群團組織成員、熱心群眾充實到紅色義工隊伍,打造志願資訊互動樞紐、志願者活動之家,形成志願服務“黨員引領、群眾參與、社會協同”的新常態。

1、引入系列專業公益課程。為提升志願隊伍服務力,拓寬服務領域,提高正規化、專業化水平,黨群中心採取多種形式孵化培育黨員志願者隊伍。一方面加強綜合技能培訓,如每週針對黨員舉辦一期公益培訓之職場加油站系列課程,提供心理學、組織學、宣傳等線下課程,讓黨員在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方面切實發揮作用。另一方面通過組織各種志願服務群眾活動,讓黨員在實踐中錘鍊能力。如黨員公益系列課程,已有來自基層、機關、高校的15名黨員加入講師團,授課內容涵蓋演講、外語、葫蘆絲、讀經、電子產品掃盲等,密切了黨群關係。此外,建立黨員線上學習資料庫——線上課程“鹿城紅雲庫”,由黨員志願者上傳、分享、管理學習資料,供黨員進行自學,提升服務水平。

2、實施志願服務對口派遣。許多黨員表示有志願服務意願但沒有合適的參與平臺,而社群則反映在職黨員不願意參加志願服務。為了破解這個難題,黨群中心推行黨員志願派遣計劃,即依託黨建雲平臺、微信公眾號、開通服務求助熱線等,定期釋出公益活動、微心願徵集通知,對群眾的需求、心願進行徵集、梳理,錄入心願庫。以村民中心和社群需求為導向,根據志願者的服務能力、服務專案、服務時間、服務成效進行匹配、深度融合,實行常態化和個性化相結合的派遣服務機制。常態化派遣服務,已在全區103個村和66個社群鋪開,以油畫黨旗、書法黨章、科學實驗等為內容的“快樂星期天”派遣活動1046場次,服務覆蓋黨員群眾達5萬多人次,切實寓政治教育於趣味活動之中。個性化派遣,如針對藤橋鎮、山福鎮空巢老人多、留守兒童多的實際,重點派遣黨員醫生上門服務、“留守兒童興趣班”等服務活動,有效防止宗教活動向弱勢群體滲透。

3、建立科學有效管理評估機制。通過建立一系列管理評估機制,規範黨員志願者隊伍管理。實施黨員志願者考核准入制度,經過兩次考核,遴選出400餘名專業性強、忠誠度高的黨員志願者,作為核心團隊。實施志願者激勵機制,根據志願者註冊後參加志願服務的時間累計,將黨員參加志願服務活動開展情況作為其星級評定的重要內容。設立志願服務達人榜,每月對志願者服務時間、成效進行評估,將當月服務之星進行上牆公示。定期舉辦志願者聚會和各類團體活動,將黨群中心打造成志願者之家,凝聚、回報服務志願者。

(三)對基層帶頭人實現常態化、長效化教育,全力升級基層書記學院。

書記學院採取小班化教學、開放性辦學、高密度集中學習、互動式研討,使其成為交流互動的重要平臺和隊伍素質能力整體提升的培訓場所,提升基層帶頭人能力。

1、設定針對性課程。本著“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針對調研基層書記隊伍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設定培訓內容,如在黨務教育方面,將黨員發展列為必修課,使書記掌握黨員發展的規範化流程,把好黨員入口關,又如在提高執行力方面設定“五水共治、三改一拆”中村幹部應該發揮哪些作用、書記如何執行“五議兩公開”制度等課程,提高其整體工作能力。

2、創新培訓方式。高頻率輪訓,書記學院每週開課一期,每期二天。自20xx年探索執行以來,目前已開辦了12期培訓,對全區社群(村)黨組織書記實現了2輪次的覆蓋。小班制教學,開班前書記學院確定聽課人員的範圍、結構及數量,人數均不超過40名,給書記們更多的學習、展示、交流機會。案例式授課,書記講給書記聽,指定優秀書記作為主講人,讓他們現身說法,開展教學互動。現場教學,帶著書記到先進村開展調研學習,與優秀書記直接對話,比差距、找不足、明方向,強化其的主體意識。

3、實時考核評價。嚴格日常管理,建立學籍檔案管理制度,為每位書記建立學分卡,記錄出勤、學習、考試、效果鑑定情況。每天考察學院的出勤情況,嚴格請假制度,若出現遲到、早退2次視為缺課1課時,每年無故缺席2次以上,向所在基層黨組織進行通報,作為五星爭創扣分依據。實行定期“機考”,對受訓書記開展隨堂考,考核成績直接反饋至書記學院管理系統。考核結果反饋,對其出勤率進行排名,在鹿城黨群服務中心微信公眾號上公佈,並作為“雙述雙評”考核的重要依據。

三、主要成效

(一)多方位參與,黨建格局由“固化封閉”向“相容開放”轉變。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基層黨建工作面向社會開放,突破固化的單位組織結構,實行相容開放的組織構架,才能更好地實現黨組織自身的政治功能與歷史使命。

一在整合服務資源上,黨群中心集聚了部門機關、城市社群、農村、企事業單位、學校、兩新組織和社會熱心人士等各類資源,社會組織及社會力量被納進基層黨建整體化大格局中來,突破了傳統黨建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使得志願服務展現出前所未有的生機活力,實現紅色思想引領綠色公益行動。

二在優化村居後備幹部教育機制上,通過“梯隊培養”專案,黨群中心承接系列村(社群)後備幹部沙龍、社會工作者培訓等活動,實現社會組織外訓、組織掛職壓擔培養和志願者義務輔導相結合的村居幹部培養機制,進一步提升和促進了村(社群)幹部隊伍的整體質量和梯隊建設。

三在創新組織設定模式上,根據當前各類行政組織、經濟組織、文化組織的型別特徵和屬性,嘗試構築具有很強社會整合力的縱橫結合的大網格組織體系,突破固化的單位組織結構,實現相容開放的組織構架,在依託現有行政權力的基礎上,更注重直接地面向社會,實現融入社會、服務社會、凝聚社會、治理社會的目標。

(二)細化推進,黨組織服務從“粗放型”向“個性化”轉變。

服務既是黨組織的基本功能之一,也是實現黨的領導的基本方式之一。黨群中心根據群眾的需求,充分運用和發揮和樂的專業化優勢,使各項便民服務內容真正落地,更貼近實際、貼近需求的服務舉措匯聚深厚人氣。

1、服務物件差別化。在服務黨組織、服務黨員、服務群眾過程中,黨群中心採取有區分、有差異的服務策略。服務黨組織,注重幫助其實現各自領域的黨建工作目標,如通過引導兩新組織黨組織開展“服務基層、回報社會”等系列活動,展現企業的社會價值。服務基本情況差異較大群眾,有針對性地開展活動,如對老年人、新居民子女分別開展創意手工作坊活動和關愛小候鳥等活動。服務黨員,根據黨員的自身特點和要求,為其量身定做服務活動。

2、需求細分專業化。黨群中心提供服務最大的特點和優勢就是從需求出發、做到專門專業。如,為老年痴呆患者提供“陪你回家”公益黃手環、為環衛工人眾籌清涼大禮包和溫暖大禮包、為被羈押未成年人舉行“富心”計劃等,受到黨員群眾普遍歡迎,社會效應顯著。

3、組織生活個性化。堅持個性策劃,摒棄過去“格式化”的組織生活形式;堅持問題導向,調動黨員群策群力為化解問題出謀劃策;堅持開放式討論,促使每一位黨員都能在小範圍裡發表各自的意見,一改過去書記唱獨角戲、黨員緘口不言的局面。通過引導參與和支援特色組織生活,激發了黨員活力,提升了黨組織凝聚力,豐富和創造性地延伸了三會一課的內涵。

4、流程管控最優化。由於黨群中心專案化執行相對獨立,環環相扣、節節相連的服務流程管控,既保證了開展黨建工作“規定動作不走樣”,也為主持運營的和樂創造了更多的空間來探索“自選動作”,進而更好地培育基層黨建工作的創新點。

(三)公益化互動,基層黨員幹部行為從“行政”向“志願”轉變。

就現時期而言,增強公益性是黨組織獲得群眾認同和社會公信的主要舉措。鹿城區以公益化為軸心,緊密聯絡社會公共事務、公共管理以及公共利益來開展黨建工作,更加註重群眾利益,促使基層黨員幹部行為從“行政”走向“志願”,在為民服務中贏得主動權。

1、以人為本設定公益服務。黨群中心解決的主要問題是群眾日常需求,也包括黨員訴求,主要涉及“講文明樹新風”(如文體活動、醫療衛生等)、扶危濟困(如救助生活困難群眾、關愛留守兒童、殘疾人等)、大型社會活動順利進行開展(如衛生城市、文明城市創建黨)、應急救援(交通疏散、設施搶修、心理安撫等)等方面開展志願服務活動。針對不同情況,黨群中心堅持從物件需求出發,設定“小而美”的志願服務專案,組織不同型別的志願者,切實解決了群眾和黨員的一些困難。

2、在細節中體現為民。志願服務不是強勢對弱勢的施捨,而是有與無的相互給予,黨群中心對志願者十分強調“自願、無償、博愛、平等”志願精神,在做好細節中體現服務的真誠。如在為新居民兒童眾籌鉛筆和蛋糕券時,為了避免孩子受到施捨情緒的傷害,黨群中心設計“鉛筆花公益課”的形式,自然而然地把鉛筆和蛋糕送給孩子們的手中。又如在公佈微心願圖片時,細心地遮蓋了需求人的姓名及隱私資訊。黨群中心優質、貼心的服務,把服務他人、服務社會與實現個人價值有機結合起來,滿足不同層次人們關愛他人、服務社會、展示特長的願望,增強人們尤其是基層黨員幹部的社會責任意識,融洽了幹群關係。

3、形成黨群良性互動。一方面,為了使更多的群眾更方便地享受到公益服務,黨群中心非常注重專案實施反饋與調整。如創意手工坊專案推出後,很受老人歡迎;但有人反映製作絹花、紙巾盒之類的活動不適合男性老人,黨群中心及時調整,增加了木工製作等活動。又如,受群眾啟發,黨群中心推出“誓言無聲 手抄《黨章》”書法大賽,寓教於樂,喚醒黨員黨章意識。另一方面,建立志願者服務回饋制度。志願者以其服務時間和服務質量經考核可晉級,晉級後可在志願者學院免費選修若干新技能課程,學成後更好提供志願服務,以此形成良性迴圈,打造更專業更有針對性的志願服務隊伍。

4、廣泛接納群眾參與。堅持自願參與和社會倡導相結合,既尊重人們的服務意願,鼓勵人們自主參與;尊重不同社會群體價值取向,又強調公民的社會責任,進行適當的組織動員。如動員在職黨員到社群為群眾服務,黨群中心凝聚了一批具有豐富黨務經驗的黨員志願者骨幹,也吸引了一大批社會上不同單位、不同群體的群眾志願加入,不斷擴大志願服務活動的覆蓋面,增強志願服務活動的影響力。

四、經驗探討

實踐證明,社會組織參與黨建工作,不僅豐富了基層黨建工作的方式和內容,拓寬了基層黨建工作的領域和陣地,提升了基層黨建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而且為促進基層社會治理彙集了多元力量。

(一)黨建社會化,有利於提高黨建工作的實效性。

社會組織紮根於群眾中的,能夠及時瞭解群眾的需求,可以通過正常的渠道,把群眾的訴求傳遞到黨組織,為基層黨組織有針對性的開展群眾工作提供依據。社會組織具有志願性、民間性、自治性等特點,其工作方式更易於群眾接受,黨的意志也可以通過他們以更加柔性的方式傳遞到社會成員。基層黨建工作在很多領域,需要有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支撐,而社會組織在專業技能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但是,黨建工作社會化,不是要以黨的政治性來統合社會組織的社會性,而是要在遵循各自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找準切入點和突破口,從而實現彼此之間的同頻共振。

(二)黨建社會化,有助於推進服務型黨組織建設。

基層黨組織的工作應該更多地體現在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方面,一切工作都要從黨員和群眾的實際需要出發,而不是從自己的良好願望出發。事實上,由於政府對社會組織長期採取多監管、少扶持政策,造成行政管理與黨建活動、服務能力與黨員訴求的不平衡。通過社會組織廣泛宣傳政黨理念和意識,藉助社會組織來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決民眾急需解決的現實問題,能夠使服務型黨組織的政治理念和政策措施都落實到實處,獲得群眾的普遍支援。

(三)黨建社會化,要注重發揮黨員和黨務工作者的積極作用。

黨員和黨務工作者是黨密切聯絡群眾的橋樑,黨建工作社會化,無論以何種具體的方式開展工作,都要通過黨員或者是黨務工作者與工作物件溝通,通過黨員或者黨務工作者的示範引導作用來實現,才能取得群眾的支援。黨建工作社會化更要注重的是,要發揮黨員和黨務工作者的積極作用,尤其是充分發揮那些由群眾選舉產生的黨務工作者的積極作用,因為他們能夠更好地與群眾溝通,更容易獲得群眾的信任。

(四)黨建工作社會化,要堅持開放互動的工作方式。

社會化的工作方式,就是要通過社會性的手段施加影響,發揮黨組織的非權力影響力,吸引社會成員主動向黨組織靠攏,使群眾能夠在潛移默化中貫徹黨的各種決策,在無領導色彩的互動中實現黨的領導。因此,工作方式上就必須強調協調與合作、間接領導、交流和說服,並且主要依靠黨員的人格力量、社會評價、社會關係、情感交流等開展工作。這種開放互動的工作方式,能夠增進黨員和群眾之間的親近感,使群眾更能從心理上接受黨的政策和主張,主動向黨組織靠攏,自願以群眾的名義來配合黨完成組織任務。

(五)黨建工作社會化,要充分發揮黨委政府投入的引導作用。

黨建工作社會化,政府必須在在經費和環境的投入上加強引導。在環境上,要通過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和黨組織的自身優勢,為社會組織的發展提供充足的社會資源,甚至是營造良好的組織文化環境,促進社會組織的正向功能的發揮。在經費上,要完善政策法規和經費保障,明確購買社會組織黨建專案服務的方式,同時要採取適當方式為開展公益社會服務活動提供必要的經費支援。積極鼓勵企事業單位、公募性基金會和公民個人對社會公益活動進行資助,形成多渠道、社會化的籌資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