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創新黨內政治生活模式範文5篇

欄目: 黨建黨委講話稿 / 釋出於: / 人氣:1.73W

【導語】: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我國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那麼,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關於創新黨內政治生活模式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創新黨內政治生活模式範文5篇

【創新黨內政治生活模式範文】一

一、“企業社群”黨建工作模式成立的背景

高新區內企業型別較多、黨員分散性強、流動性大,非公黨建工作點多面廣。由於非公企業多、情況複雜,黨建工作中存在著黨組織凝聚力不強、黨員作用發揮不明顯、黨建工作標準難以統一等問題。為解決上述問題,高新區緊緊圍繞“推動企業發展,促進產業升級”這一目標,不斷創新園區黨建工作方式方法,探索構建“企業社群”黨建工作模式,充分整合園區既有資源、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借鑑社群黨建工作模式,強調集聚型、區域化管理,從而淡化組織隸屬關係,構建大工委大黨建的工作體系。

企業社群黨委成立後著重解決三個問題。一是將企業分散的黨組織整合起來,通過高新區黨工委統一指揮,統一排程,解決企業黨建工作不會幹、不願幹、不想幹的問題。二是通過分類建立服務中心,開展載體活動,為員工和黨員提供便捷服務、切實解決企業的後顧之憂,為企業發展助力。三是通過探索推進區域化黨建,有效解決覆蓋面不高,工作有盲點的問題,做到黨建工作全覆蓋、服務全方位。

二、“企業社群”黨建工作模式主要做法

推行“12345”工作模式:即建立一個企業社群黨委,兩個中心,三個平臺,四個功能區,開展五項活動,推動非公黨建向著規範化、標準化邁進。

1.架構“一個黨委”,以健全的組織體系實現園區企業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近幾年的探索實踐,高新區黨工委認識到機制不順、保障不力是造成非公黨建發展不均衡的癥結所在。為此,高新區黨工委在區委非公黨工委和高新區黨建工作指導站的指導下,借鑑社群區域黨建工作模式,創新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以“企業社群”綜合黨委為統領,以網格管理為依託,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組織體系。一是創新領導體制。依託園區黨工委,推行“區域化黨建、社群化管理”工作模式,成立“企業社群”綜合黨委,建立黨建工作指導站,配備了3名專職工作人員。實行交叉任職,綜合黨委書記由高新區黨工委專職副書記擔任,副書記由高新區黨群辦主任擔任,委員由園區骨幹企業黨組織負責人擔任。實行雙重管理,在不改變隸屬關係的前提下,將市屬企業和油田多種經營企業統一納入管理體系。通過強有力的黨建領導體系,將園區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有效整合,統一管理,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二是完善工作機制。“企業社群”綜合黨委每季度與園內企業黨組織座談研討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並建立了黨員聯管、治安聯防、安全聯抓、衛生聯管、環境聯治“五聯”服務機制,推動園區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同謀劃同推進。三是推行網格管理。將園區石油裝備製造、石油加工生產、電子資訊產業等產業板塊劃分為3個區域網格,組建3個區域產業黨總支,推選產業板塊內天意石油、北瀝集團、中藍電子等龍頭企業黨組織書記任黨總支書記,其他企業支部書記為黨總支委員,統籌指導管理產業板塊內企業黨支部,形成“企業社群綜合黨委—產業黨總支—企業黨支部”的“1+3+N”網格化組織體系。

2.建設“兩個中心”,以功能完善的黨群服務陣地為企業構築新“家園”。圍繞打造審批不出園區、服務不離園區、檢查不到園區、收費不進園區的“四不園區”工作目標,投入300萬元,建成集稅務、工商等6個服務視窗41項服務職能的現代化“便企服務中心”。便企服務中心採用公司化、市場化、專業化的執行模式,引入金融、法律、人事等中介機構,圍繞簡政放權和減輕企業負擔,建立起便捷高效的標準化審批服務平臺,全面實行AB崗工作制和“一門受理、資訊共享、並聯審批、限時辦結”服務承諾制,零距離、全時域為企業提供服務。

建立黨群活動中心,開展各類組織活動,豐富 “企業社群”的靈魂。有組織無陣地、有活動無場地、有創意無基地,是非公企業黨建工作面臨的一大難題。20xx年,高新區黨工委高標準建成3000平方米的“黨群活動中心”,企業黨員在在這裡進行學習、技能培訓、文體競賽、娛樂健身、職工聯誼等活動,“黨群活動中心”以其獨特的場地和資源優勢,成為面向全區、服務新區發展、服務企業黨建、服務黨員、服務職工群眾的有效平臺與視窗,從而實現了以活動凝心聚力、共築和諧的目標。

3.打造“三個平臺”,以便捷高效的服務助推企業贏得發展先機。一是打造科技創新平臺。通過引領企業黨員中的科技、技術骨幹,交流前沿資訊和技術,聯合開展技術攻關,幫助企業進行技術引進、科技創新和產品升級,推進產學研合作和科研成果轉化;二是打造審批服務平臺。不斷優化審批流程,將串聯審批改為並聯審批,審批時限由最初的1年縮短至65天,並實行後置收費,還不斷引入高水平中介機構為企業做好後續服務,讓企業切實感受到黨建聚焦於服務帶來的實際便利;三是打造網路活動平臺。充分發揮QQ群、微信、微博、遠端教育終端的“微動力”作用,創辦非公黨建驛站QQ群1個、有成員130人,“企業先鋒微信群”1個、有成員90人,“高新區企業社群”微信公眾號1個、關注數1140人,建立起具有高新區特色的“黨建E陣地”,為園區企業和黨員提供了集便捷性、實效性、互動性為一體的全景式學習交流平臺,在促進企業間溝通和黨員間交流、提升非公黨建工作水平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4.設定“四個功能室”,以正向的激勵和關懷為企業健康發展提供強大支撐。設定了“四個功能室”,激勵黨員立足崗位當先鋒,讓職工“惑時有人解”“難時有組織幫”。成立“黨員積分超市”。超市裡內物品由高新區黨工委和企業黨組織出資共同採購,企業黨員通過各種活動獲得積分,對應積分細則到超市兌換相應物品。目前已有560人兌換了價值近2萬元的物品,激勵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成立“心理諮詢室”。每週聘請專業心理諮詢師提供免費的心理健康諮詢,有效緩解企業員工的精神壓力和緊張情緒,讓職工以更好的精神狀態投入工作;成立“法律援助室”,每週四開放,由專業律師坐班解答企業員工法律訴求,保障企業職工合法權益,已為43人提供了法律援助;成立“黨建儲備基金室”。主要是把上級黨委黨費返還、財政補助、群團支援、園區經濟效益好的企業贊助經費進行儲備,並由專人進行管理。

5.開展“五項活動”,以黨建與企業文化的融合換來企業共和諧。先進的企業文化有助於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加強員工歸屬感和凝聚力。堅持開展了“五項活動”促進企業營造和諧企業環境。一是開展道德講堂活動,引導企業黨員自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遞社會正能量;二是開展職工文化月活動,豐富職工文化生活;三是開展青春聯誼會,營造溫馨、健康的交友環境,倡導時尚、高雅的交友理念,搭建真誠、友好的交友平臺;四是開展支部委員主題沙龍活動,旨在提高企業黨支部委員思想認識、提高理論水平和推動非公黨建工作能力;五是開展創新主題社團活動,引導企業間構建“命運與發展共同體”共進共贏。

三、“企業社群”黨建工作模式取得的成效

1.企業黨組織和黨員的作用得以充分發揮

通過構建“企業社群”大黨建工作體系,形成黨建引領推動發展的工作理念,使園區企業黨組織從立起來到強起來,使企業實實在在獲得收益。中藍電子公司黨支部成立以來,提升了企業發展動力和職工凝聚力,20xx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5.5億元;海興科技公司黨支部徵集黨員合理化建議,降低了企業執行成本,增加了企業經濟效益;斯比瑞公司黨支部的楊士遠、陸海研究院黨支部的劉京鬆等黨員同志成為園區優秀共產黨員的代表,企業黨組織的核心引領作用和黨員的典型示範作用已然得到充分體現。

2.黨建工作已然成為企業升級發展的助力器

“企業社群”黨委的建立,使高新區找到了黨建工作和企業發展的契合點,賦予非公黨建工作更深層次的意義。一是利用科技創新平臺和審批服務平臺,梳理制約企業發展的難題,鼓勵天意石油、渤海裝備等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近年來為天意石油、渤海裝備等企業爭取並獲得遼寧省科技創新重大專項資金1900萬元;發揮投資牽動效應,爭取國家專項建設基金的支援,共有6個專案通過審批,獲批資金7.01億元。二是依託企業家聯合會和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整合域內科技資源,目前已利用平臺實現了科技成果轉化,幫助中藍電子、陸海研究院等20餘家企業創造利潤5億餘元;產業聯盟作用凸顯,成員單位增至200餘家,藉助聯盟平臺,已實現簽約引進企業9家。三是不斷完善扶持政策體系,以“一走訪三推動”為載體,解決企業生產經營存在問題,現已為中藍電子、陝汽金璽等40餘家企業爭取各類政策扶持資金約5000萬元。四是組織企業積極參加各種洽談、產品展銷和資訊交流活動,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幫助渤海重工、天意裝備等龍頭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擴大園區出口規模。先後在北京、盤錦兩地召開了技術交流、專案對接會和國際市場開拓研討會,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五是創新小微企業黨建工作機制,探索樓宇黨建模式。緊跟青年創業孵化基地建設,按照產業關聯組建了“網際網路+”樓宇黨支部。科技孵化器相繼獲批省小微企業創業示範基地和國家級眾創空間,在孵企業40餘家,入駐率達90%。六是開展五項活動成果顯著。對接興隆企業家聯合會,將黨建觸角延伸至會員企業。去年以來,共邀請全國道德模範周恩義為企業集中授課5次,舉辦主題沙龍13次,各類文體比賽15次,參與人員達5000餘人次,有14名職工“脫單”,步入婚禮殿堂。尤其是興隆工業企業家聯合會、盤錦-北京石油裝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主題社團,幫助3家企業與俄羅斯伊爾庫茨克地區建立出口及合作關係,開拓了國際市場,實現出口創匯4294萬美元。

3.推動了企業文化建設,樹立起企業文化旗幟

“企業社群”黨委通過加強引導、增進共識、創新方法、健全制度等措施,使企業黨組織不斷凝聚強大精神力量,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得到極大提升。一是設立了黨員先鋒崗和文明示範崗,樹立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工作人員典範,引導職工提高思想政治覺悟,樹立愛崗敬業意識。二是成立了“志願者服務隊”。以共產黨員、青年團員為主體,將熱心於公益事業的企業集聚起來,引導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使企業的發展成果更好的奉獻社會、服務群眾。三是塑造和諧共融的企業“家”文化。關愛睏難黨員及職工,建立了企業困難職工檔案,組織機關和企業黨員予以幫扶,同時加大企業黨組織經費保障力度,激發了企業黨組織開展黨建工作積極性。目前,已為12家企業黨組織在建設黨建陣地、幫扶困難黨員、開展活動等方面提供經費110餘萬元,企業黨組織建設和工作水平得到提高,活力不斷湧現。

四、“企業社群”工作模式的探討

“企業社群”黨委工作模式執行以來,圍繞“推動企業發展,促進產業升級”這一目標,利用各種服務平臺,帶領企業黨組織開展了系列活動,基本實現了“企業社群”黨委的各項工作目標,但其工作體系和執行機制還有待於進一步完善。今後工作中的幾點探討:

(一)強化政治引領作用。“企業社群黨委“要充分利用各種服務平臺,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使黨建與科技創新相結合,與促進企業發展相結合、與提升企業文化相結合,多舉辦崗位技能比賽,企業產品、技術對接,青年創客聯盟等活動,充分釋放紅色發展動力。將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有機結合起來,在服務中體現組織優勢,增強企業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真正實現黨建的政治引領作用,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使”企業社群“黨委真正成為企業創業的樂園,黨員生活的家園。

(二)建立“園區黨建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每季度專題研究一次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推動園區黨建工作與企業生產經營目標同向、工作同步。建立黨建互促、治安聯防、安全聯抓、衛生聯管、服務聯動的工作機制,把黨建工作融入到服務企業發展的各個方面。

(三)以點帶面,推進非公黨建“雙覆蓋”。繼續打造非公黨建示範點。持續為新建企業黨組織開展“三建三送”活動,實現非公企業黨組織活動陣地30%以上達標;建立激勵制度。給予黨建指導員和非公企業黨支部書記適當工作補助,提高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非公企業黨組織組建率和組織建設成熟率的雙提速。同時,按照省委組織部關於企業稅前列支1%作為黨建經費的要求,協調區委組織部等有關部門加快落實;加大黨建指導員、非公企業黨支部書記及黨務工作者培訓力度,為實現黨建工作規範化執行打牢基礎。

(四)建設黨建APP平臺。平臺包括動態展示、學習園地、支部建設、黨員管理、積分之家、貼心服務,還包括“兩學一做”、“兩會”階段性專欄,並將逐步實現微圖書館、網上平臺視訊直播等常態化專欄和評先選優、收繳黨費、組織關係接轉等專案,真正實現非公黨建便捷化、資訊化、智慧化。

【創新黨內政治生活模式範文】二

一、背景

國電融資租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融資租賃公司”)成立於20xx年,由中國國電集團旗下國電資本控股有限公司與雄亞(維爾京)投資有限公司共同發起投資設立。公司黨支部於20xx年成立,目前有黨員12名,下設2個黨小組。

20xx年以來,受巨集觀經濟增長乏力、電力企業盈利空間下降、租賃行業競爭加劇、租賃業務需求不足和國家稅收政策調整等因素疊加影響,融資租賃公司的發展經營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面對嚴峻的經營形勢,融資租賃公司響應國電集團公司“創新優化基層黨組織設定”和國電資本控股公司“著力建立創業型黨小組”的號召,將基層黨組織的建設與公司發展緊密結合,充分發揮黨員隊伍的創新模範作用,打造公司創新創效的“最強大腦”,引領公司突破發展瓶頸,探索租賃公司可持續發展之路。

二、具體做法

在資本控股公司“將黨小組組建在業務鏈上”的號召下,公司不斷探索黨建工作和業務發展機會的有機融合點,圍繞經營的總體目標建立自己的工作目標,將經營中的重點和難點作為黨建工作創造性開展的出發點,將業務發展的推動作為黨建工作服務的重點,將業務發展的成效作為檢驗黨建工作的標準。

(一)因企制宜抓黨建,創新工作機制

為進一步加強支部黨建工作,開展好黨員組織生活,引導黨員嚴格履行義務,保障黨員充分行使權利,不斷提高黨建工作制度化、規範化水平,公司黨支部成立之後,依照黨員職工所屬部門性質分別成立了服務型第一黨小組以及創效型第二黨小組,有效推動黨性教育與業務創新相結合,將黨員優勢轉化為實際生產力。目前,公司共有黨員12名,佔企業總人數的50%,在工作中處處發揮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在完成各項工作中發揮主力軍作用。

(二)因勢利導推業務,築強戰鬥堡壘

在黨小組的建立中,融資租賃公司黨支部對黨小組實行分類管理,創效型黨小組由租賃業務部和融資業務部現有黨員構成,重點帶頭推進公司創新業務開拓,推動黨性教育結合業務創新能力並轉化為實際生產力;服務型黨小組由綜合管理(政治工作)部和風險管理(紀檢監察)部現有黨員構成,重點做好公司制度體系建設,為將黨支部領導優勢、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充分發揮保障作用。在短短半年時間裡,融資租賃公司的兩個黨小組建設成果斐然,緊緊圍繞公司融資端業務需求,不斷開拓創新,豐富公司融資渠道,切實為公司融資壓降成本;以引入和推動直租業務發展為核心創業導向,充分發揮小組成員專業優勢,創新性提出“以直租帶動創新,將保理結合回租,實現調結構、擴規模、促增長”的議題。

(三)“三會一課”塑平臺,服務中心工作

融資租賃公司黨支部積極探索服務型、創效型黨小組的構建,以“三會一課”為契機,搭建服務和創效型黨小組活動平臺,紮實認真有效地組織黨員活動,拓展學習內容,創新學習載體,努力為公司經營發展添磚加瓦。

一是深入政治理論學習,提高思想認識。按照公司學習制度的相關要求,結合“兩學一做”教育活動方案,認真學習《黨章》、《黨規》和xxx系列講話精神,堅持集中學習與個人自學相結合,切實提升黨員思想觀念,提高黨員政治理論修養;二是加強業務理論學習,提升業務水平。依託“三會一課”制度,每月組織黨小組學習時向業務理論學習傾斜,加強公司未來業務拓展方向的理論宣貫,就保理融資業務、“營改增”政策及租賃案例實、引入推動直租業務開展了專項學習討論;三是黨員帶頭實踐,切實推進業務進展。通過集中學習和個人自學,有效增強了黨員幹部的責任意識。

三、成效

自成立以來,融資租賃公司在黨小組的建立中逐步摸索一條“服務型”+“創效型”的道路,以服務促創效,以創效提服務,創效型黨小組和服務型黨小組相輔相成,服務於公司中心工作,實現黨建工作和業務創新的“雙贏”,為公司實現管理提升和效益提升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管理提升

1.強化支部組織保障,提升黨建凝聚力

一是人才凝聚。隨著服務型黨小組和創效型黨小組的建立,在公司裡初步建立成一支黨性強、懂經營、懂黨建、懂員工的黨員隊伍,團結凝聚全體員工。二是思想凝聚。通過將黨小組設置於業務發展上的探索和實踐,提升了公司業務水平,豐富了黨建工作的形式,既能夠給予業務人員定期集中交流思想的契機,也有助於在業務交流中推動新的創新設想。三是組織凝聚,創效型黨小組的成立,實現了公司全體黨員在組織生活、教育管理和業務鑽研的一體化,全面提升黨組織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2.激發黨員創新活力,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創效型黨小組的構成,為公司培養了一批以黨員為核心的,合作精神好、業務水平高的業務骨幹隊伍,充分發揮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和黨組織的創新引領作用,激勵黨員勇於擔當,開拓進取,立足本職,為公司經營發展獻言獻策。創效型黨小組時刻保持政策敏銳性,學用結合,結合公司實際,確立了公司“推直租,促增長,擴規模,提效益”的戰略目標,實現了對公司發展的戰略引領。

(二)效益提升

1.多元化融資渠道,全面壓降融資成本

拓寬公司融資渠道、壓降融資成本是創效型黨小組研究並付諸實踐的一個重點課題,20xx年成果斐然。一是建立了多元化的融資模式,公司成功實現與多家內外資銀行合作,獲得信用授信近200億元,品種包括貸款、保理、信用證、票據等多項業務,與農業銀行香港分行合作,在鎖定外匯風險的前提下,成功引入美元外債;向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註冊了20億元私募債券,並完成了5億元的首發工作。二是壓降融資成本,厚增收益。積極推進市場融資,相較去年綜合融資成本,有了大幅降低。

2.創新業務模式,挖掘新的利潤增長點

為了穩步推進直租業務落地,創效型黨小組成員多次拜訪集團公司計劃發展部、工程建設部、安全生產部、財務管理部、資本與資產管理部、採購與物資管理部以及水電與新能源發展部以及國電電力和龍源電力公司來學習相關制度並提出意見,並主動走訪中銀租賃與工銀租賃等同業領先公司學習先進工作方法與工作實務指南。為公司不斷優化資金投向和配置,持續穩定提升創效能力打下良好基礎的戰略地位及意義。

四、探討

黨的xx大提出了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黨組織,為黨組織今後的發展指明瞭方向,也是融資租賃公司服務型、創效型黨小組建設過程中的一盞指路明燈。實踐證明,創新是實踐發展的不竭動力,黨小組的建設也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維護,方能碩果累累。在今後的工作中,要繼續加強黨小組的戰鬥堡壘作用,緊密結合實際,積極研究與探索黨建新路子,通過加強黨的建設,更好的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為公司提質增效發揮更大的作用。

【創新黨內政治生活模式範文】三

一、實踐動因

村黨組織的設定是農村黨建工作的基礎。在中國廣大農村,多年來一直按照區域原則,以行政區劃為依託,“支部建在村上”(一村建一支部),形成“鎮黨委——建制村黨組織——黨支部(黨小組)”的組織建制。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場經濟的發展,特別是隨著黨員在地區、產業間流動和農村城市化程序的加快,現行的以建制村為單位設定黨支部的傳統組織設定模式越來越不利於農村生產力的發展。由於黨員流動,再加上一村多組、村組之間距離較遠、黨員分散,造成黨員難集中、活動難開展、作用難發揮,黨組織在村民小組的影響力非常有限。因此,創新農村黨的基層組織體制、優化黨組織設定,已成為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的一個重要因素。

龍江村是深溪鎮農業大村,現有農戶1670戶,農業人口6911人,村域面積1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230.87畝。在20xx年組級區劃調整以前,全村設黨總支1個,黨支部2個,黨員93人;村民組22個,組幹部44人。由於龍江村村域面積大、村民數量多、黨員分佈廣,2個黨支部與22個村民組交錯設定、93名村黨員與44名組幹部交叉分佈,組織相脫離、工作不同步,導致黨的組織和工作在村民組一級的有效覆蓋尤其薄弱,體現為“四難”:一是黨員幹部作用發揮難,黨員幹部服務群眾的意識和能力差,不願承擔組級工作,在組級幹部的配備上甚至採取“輪流當”和“抓鬮選”的方式。二是村組生產要素集中難,原有22個村民組普遍面積小、人口少,產業特色優勢不明顯,人力、資金、技術、土地等各種生產要素難於集中和擴大。三是基礎設施建設推進難,沒有集體經濟積累,黨員群眾忙於個人生計,對村支兩委班子和村組幹部有怨氣,矛盾過多、人心不齊,集體公益事業無人抓、無心管。四是基層組織效應體現難,原有2個黨支部管理幅度大,組織管理相對“鬆散”,對黨員日常管理監督出現“空檔”;組織活動內容針對性不強,活動形式單一,黨員參與積極性不高。

針對龍江村面臨的“四難”困境,普遍存在於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中。“四難”問題越突出,農村越是貧窮落後,黨員群眾越是不滿意。20xx年以前,龍江村集體經濟積累僅20萬元,人均純收入為4860元,無任何集體經濟收入,年度綜合目標考核排名長期位列深溪鎮倒數第一名,計劃生育工作常年被列為“三重”管理村,群眾滿意度極差。以龍江村為例來分析這些問題產生的深層次原因,具有普遍意義。

1、村黨組織執政地位的動搖。一是村兩委班子不健全,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甚至處於癱瘓或半癱瘓狀態;班子成員之間不團結,“內耗”嚴重,影響了領導作用發揮;村黨組織不正常開展活動,長期不召開黨員大會,不發展新黨員,黨組織缺乏活力;班子帶領群眾致富的路數不清、能力不強、辦法不多、缺乏凝聚力和號召力;黨群幹群關係緊張,等等。二是集體經濟薄弱,物質基礎不牢,黨組織缺乏團結群眾、凝聚群眾的物質基礎,辦公益事業,只能向群眾伸手要,久而久之,引起農民群眾的不滿和牴觸。三是客觀環境的制約。有的群眾認為,村委會是群眾選舉出來的,是自己利益的代言人。因此,一些群眾更擁護和信任村委會的領導,因而也影響和削弱了農村黨組織的領導地位和作用。

2、黨員隊伍整體素質的考驗。一是理想信念不牢。一些農村黨員幹部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認識不深刻,對實現黨在農村的方針政策缺乏自覺性和堅定性,認為共產主義是理想中的事,可想而不可及。二是發展思路不清。一些農村黨員幹部對於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帶領群眾致富,無所適從。有的黨員幹部認為發家致富是群眾自己的事,各想各的,沒有責任和義務帶領群眾致富。三是精神狀態不佳。在困難面前,精神不振、畏首畏尾、不知所措,片面強調客觀困難,沒有帶領群眾開拓進取、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沒有奮發有為、堅忍不拔的鬥志。四是工作方法不妥。有的黨員幹部作風浮躁、方法簡單,不善運用行政的、經濟的、法律的、思想教育的方法做好群眾工作。五是為政不廉。有的黨員幹部以權謀私、以權壓人、與民爭利。凡此種種,都使農村黨員幹部的作風形象經受著新的嚴峻考驗。

3、黨內民主政治建設的難題。一是隨著黨務公開、村務公開等民主管理制度的貫徹落實,黨員群眾民主意識普遍增強,要求參政議政的積極性普遍高漲;二是由於受傳統思想意識和習慣做法的影響,農村黨員幹部擔心擴大民主會削弱“兩委”班子的領導權威,往往只在形式上聽取黨員群眾意見。黨員群眾民主意識的不斷增強與黨員幹部民主意識和能力弱的矛盾,隨著農村改革和市場經濟的發展日益明顯和突出。特別是在黨員群眾中表現尤為明顯。一方面他們強烈要求實踐自己的民主權利,另一方面由於受自身素質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又難以正確履行民主權利。

這些情況和問題的出現,呼喚著在農村處於組織核心作用的基層黨組織,必須著眼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大局,與時俱進的探索創新基層組織設定模式,以一個全新的、富有生機與活力的村級組織平臺系統推進農村基層黨的建設。

二、基本做法

20xx年7月,龍江村全面推進組級支部建設;20xx年6月,龍江村掛牌成立黨委;20xx年10月,龍江村黨委在全村組織實施“三支隊伍、四級聯動”服務模式。龍江村以實施基層黨建創新專案為契機,創新實踐“組級支部建設”模式,在組織設定、管理機制、組織定位、活動方式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新的探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

(一)創新組織設定。一是在深入調研論證和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綜合考慮歷史沿革、地理位置、河流走向、人口居住狀況、產業特色、資源分佈等情況,堅持依法依規、科學適度和“兩並兩不併”[ “兩並兩不併”:“兩並”即組級行政區劃合併,組級領導班子合併;“兩不併”即村民承包的田土山水和集體經濟收益不併,原組轄區不拆散合併。]原則,依照村民組村民戶數的適度規模,將原22個村民組合併成為11個,並分別明確蔬菜種植、花卉種養和服務園區建設等發展重點。二是在組級區劃調整後,撤銷原有黨支部設定建制,在11個村民組建立8個黨支部(對於區域相鄰、產業相近,而黨員較少的村民組聯合組建黨支部),將村民組內全體黨員組織關係編入組級黨支部,保證每個支部黨員數有10名以上,形成網格化管理模式,確保了作用發揮;同時,以組級支委班子為領導核心,搭建以組級支部書記、村民組長、育齡婦女組長為主體的組級事務管理班子,並推薦治保主任、調解主任分別由組長和育齡婦女組長兼任,把原有44名組級幹部精簡至33名,提升了工作效能。三是依託蛋雞養殖這一優勢產業,成立了龍江村蛋雞養殖協會,並跟進組建協會黨支部,以“支部+協會”模式,把專業協會在技術、資訊、市場方面的優勢與黨組織在組織領導、政策引導、機制建設、提供服務、發動群眾等方面的優勢有機結合起來,增強了帶富能力。四是立足加強黨的領導,先後經鎮黨委、區委組織部研究同意,將龍江村黨總支升格為黨委,增強了村級黨組織的凝聚力;同時,進一步明晰了村黨委、村委會、組級黨支部和村民組工作職能,全面推行“兩級兩委、交錯互動”[ “兩級兩委、交錯互動”:即村黨委領導組級黨支部、村委會領導村民組、組級黨支部領導村民組的管理模式。]工作機制,激發了村組活力,形成了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擴大民主實踐。一是注重選舉民主,嚴格按照“兩推一選”方式選舉產生了第十屆村黨委班子成員7名,其中書記1名,副書記2名;以分村民組召開支部大會和村民會議的方式,先選支委班子,再選村民組級班子,且每名班子成員滿意度測評均在95分以上,充分尊重了民意。二是認真執行黨務、村務公開有關要求,細化了村、組兩級公開的形式、內容和程式等,分設村、組兩級公開公示欄,定期將廣大黨員群眾關心的工作事項進行公佈,增強了工作透明度;全面落實組級幹部向黨員群眾代表述職述廉和公開承諾制度,明確村組兩級黨組織書記在七一建黨節、村委會幹部及村民組長在年終分別向全體黨員、群眾代表作述職述廉報告和公開承諾,提升了村組幹部公信力。三是重大事項民主商議。借鑑“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全面實行村、組黨員群眾議事會議制度,集體討論、協商和決議涉及村、組危房改造、最低生活保障和集體經濟發展等重大事項,保障了黨員群眾的民主權利。20xx年,經黨員大會和村民代表會議討論,決定為全村年滿60歲以上老人免費辦理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採取村企合作模式與遵義賽德水泥廠成立了遵義建安商砼公司;20xx年,經黨員大會和村民代表大會決定,以村集體控股村民入股的方式成立了遵義市龍江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和遵義龍江駕駛人培訓有限公司。

(三)健全服務網路。一是搭建村級服務平臺。為更好地服務全村黨員群眾,累計投入300餘萬元在交通便利之處新建了4800平方米的文體廣場和1500平方米的村級辦公陣地,在開設“一站式”的黨務和村務服務大廳的基礎上,配套建設遠端教育室、群眾說事室、志願者服務中心和圖書閱覽室,夯實了服務基礎。二是配套落實組級活動陣地,將服務群眾的工作前置,先後投入260餘萬元,為所屬8個組級黨支部和協會黨支部新建了活動陣地,配備必備辦公用品,健全內部管理制度,提升了服務實效。三是設立便民服務網點。依託村、組辦公陣地資源,配套設立了農家書屋、愛心屋和留守兒童活動中心等13個便民服務點,修建籃球場4個、健身場6個,豐富了服務功能。每年,龍江村投入200餘萬用於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四)優化管理機制。一是強化黨員幹部教育。在嚴格抓好“三會一課”的基礎上,制訂了村組兩級黨員幹部教育培訓計劃,定期通過遠端教育網路學習、邀請師資舉辦講座和組織到紅色基地參觀考察等方式,不斷強化黨員幹部思想政治建設、服務水平和發展能力,突出了教育培訓的針對性。二是按照黨員幹部“五帶頭”標準管理要求,制定《龍江村共產黨員履職卡》,將黨員參加學習教育、承擔支部工作和開展志願服務等內容全部納入其中,以此作為黨員“評星定級”主要依據。三是豐富黨員活動載體。全面實行“三支隊伍、四級聯動、責任到人、服務到戶”[ “三支隊伍、四級聯動、責任到人、服務到戶”即依託村黨委班子、黨支部支委委員和黨員志願者“三支隊伍”,實行村黨委服務黨支部和村委會、村委會服務村民組、黨支部服務村民組和黨員志願者隊伍、黨員志願者服務群眾的“四級聯動”模式,做到責任到人、服務到戶。]的服務模式,以村組黨員幹部為主體,動員退休幹部、退休教師和致富能手共同參與,分類組建志願者服務隊伍9支128名,將全村1670戶家庭全部劃分給每一名黨員、幹部和黨員志願者聯絡服務,並分類組建並實行量化考核,下沉了服務重心。

三、主要成效

龍江村創新組織設定,將黨的基層組織覆蓋下沉到村民組,把黨的工作直接做到村民家中,使黨員幹部直接聯絡服務群眾;讓群眾直接享受到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成果,看到黨的工作實效,感受到黨員幹部實在的作風。龍江村在村民組上建支部,並配套工作機制,有力地加強了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推動了新農村建設,為農村基層黨組織“健全黨的組織體系”提供了範例。其主要成效是:

(一)黨的工作重心進一步下移。龍江村把黨支部建在村民組,使村民組黨支部成為黨在農村最基層的組織,是對傳統的以村為最基層單位黨建模式的突破,是農村基層組織設定模式的創新。村民組黨支部、協會組織黨支部的建立,使農村基層黨組織在設定上更加“細分化”,黨委、黨支部的結構組成更“扁平化”。龍江村在村民組中建立黨支部後,充分發揚黨內民主,做到“三先”原則,即組內事務黨員先知、組內事務黨員先議、各項行動黨員先帶頭。從而使黨的工作重心進一步下移,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網路格局基本形成。

(二)進一步夯實了黨建工作基礎。龍江村各組級黨支部、協會組織黨支部建立後,村黨委注意發揮各類黨支部在黨員教育、管理等方面的作用,活動都由支部書記牽頭,黨員共同出主意、想辦法,村黨委負責定期檢查和指導,黨支部負責具體實施。同時,通過每月黨支部書記例會等形式,暢通了民主渠道,並充分調動黨支部書記的積極性。分類設定黨支部後,一方面將黨建、計生、綜治和衛生等日常事務性職能下放到村民組,另一方面村組幹部隊伍精簡後,提高了基本待遇,激發了隊伍活力,使村黨委有更多的精力狠抓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以更大的力度統攬全村基層黨建工作。隨著各黨支部內各項規章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龍江村的黨建工作更加規範、組織活動更加豐富、黨員隊伍更加壯大,有力地加強了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推進了新農村建設程序。

(三)有利於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各黨支部對黨員實行“小團隊式”的教育和管理,更具針對性,便於上情下達和下情上達,黨員的知情權、參與權有了進一步的保障。黨員設崗定責工作成效明顯。通過開展“三支隊伍、四級聯動”服務模式,一方面能根據黨員自身特點設崗定責,開展志願服務,使黨員找到適合發揮作用的途徑。另一方面志願服務在本村民組內運作,黨員之間、黨員與群眾之間非常熟悉,便於監督黨員,也有利於促使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四)有利於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通過建立村黨委、村民組黨支部,實行“兩級兩委、交錯互動”工作機制,呈現了“體內迴圈、線片結合、交叉負責、精細服務”的工作特點,基本實現了“民情聯絡無遺漏、村務管理無盲點、為民服務無縫隙”的“三無”工作目標。與傳統的農村基層黨組織設定模式相比較,村民組黨支部與群眾的聯絡更加密切,群眾思想動態通過村民組黨支部能更快地傳遞到村黨委和村委會,有力地保障了黨在農村的各項工作平穩推進,也有利於社會穩定。龍江村村民組區劃調整和組級黨支部建立後,又分別組建組級治保委員會和調解委員會,提高了黨組織化解農村社會矛盾的能力,基本實現了“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的目標,有效地促進了村裡各項事業的發展,大大激發了村民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推動了和諧社會建設。20xx年,龍江村實現農業產值5876.42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6992元,村集體經濟累計達3875萬元。目前,龍江村已擁有遵義市龍江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遵義建安商砼,龍江酒店,龍江駕校等村辦企業,獲得了國家、省、市、區、鎮各級相關部門的表彰。

四、經驗啟示

創新農村基層黨組織設定,目的是適應農村新形勢和新任務變化的需要,進一步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並以此帶動農村各類組織和各支隊伍作用的充分發揮,實現黨在農村各個時期的歷史任務。創新農村基層黨組織設定方式,只是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的第一步,基層黨建工作作為一項系統工程,還需要對農村基層黨組織的管理體系、執行機制、組織建設、活動內容、方式、途徑及載體配套進行創新,只有這樣,農村基層黨組織才能全面提高和發展,始終保持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先進性,不斷提高自身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龍江村實施“組級支部建設”是創新村組工作模式、組織架構、服務功能的積極探索,更是“健全黨的組織體系”的生動實踐。

【創新黨內政治生活模式範文】四

一、實施背景

非公企業黨組織和黨員活力動力不足的問題,從表象上看,有企業生產經營忙、黨員黨性意識弱、活動組織開展難等問題;從深層次看,主要是當前的兩新組織黨建模式過於對傳統黨建的路徑依賴,不大符合兩新組織的客觀實際及規律。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從經濟社會的發展來看,單一的“嵌入型”組織設定模式難以適應時代變化。“嵌入型”組織設定模式,是基層黨組織設定的基本形式,有力鞏固了黨的執政基礎。但面對多樣化的社會形態,單一的組織設定模式,不能滿足新形勢下的黨員需求,必須要有重大的補充和完善。

2、從黨員個體的需求來看,傳統的“命令式”管理模式難以符合企業黨員特性。企業黨員以青年群體為主,傳統的以灌輸說教、統一分配為主的黨組織活動形式,不能滿足黨員員工尤其是年輕黨員員工的多樣化、個性化需求,難以發揮黨員的特長愛好,讓黨員充分發揮示範帶頭作用。

3、從政黨肩負的使命來看,習慣的“封閉式”執行模式難以有效擴大影響。“凡是有群眾的地方,就應該有黨的組織、黨的活動和黨的影響。”這是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根本。非公企業數量多和黨員人數少、比例低,只有“開門搞黨建”,實行“開放式”創意組織生活,才能有效擴大黨的影響力。

二、主要做法

在保持現有組織架構和工作機制不變的基礎上,堅持“巨集觀管住、微觀搞活”,在大型企業和小微企業園區中開展自主黨小組建設。截止目前,樂清共有自主黨小組317個,參與黨員3940名。主要做法是:

1、“自主式”組建小組。由黨員根據自身崗位特長、興趣愛好等情況申報組建自主黨小組,其他黨員自主報名參加。組建時,由黨員發起人提供黨小組擬定名稱、目標任務及參加意向人員等,交由黨組織審批。對於直接在企業黨組織下設立黨小組的,由該企業黨組織負責審批;對於在園區或社群內跨企業設立黨小組的,由園區或社群黨組織負責審批,並報發起人所在企業黨組織備案。自主黨小組可吸收入黨積極分子、入黨申請人和優秀員工參加,組員一般控制在3-15人。

【個案】柳市新光小微企業園跨企業組建“先鋒志願”黨小組、“PC技能”黨小組、“騎行宣傳”黨小組、“舞動青春”黨小組、“紅心志成籃球”黨小組、“紅色韻動”黨小組等6個自主黨小組。

2、“競聘式”選任組長。採取公開競聘的方式,推選產生黨小組組長人選。參選物件必須是黨員。參選黨員要圍繞黨小組的目標任務,提出工作方案,作出競職承諾。黨小組組員集體推選“凝聚力強、引領力強”的“雙強型”黨員作為組長,並由具有審批許可權的黨組織進行聘任,向黨小組組長頒發“聘書”。

【個案】華儀集團黨委第四支部統一組織開展“自主黨小組組長競職演說大會”,18名黨員輪流上臺進行“競職演說”、作出“履職承諾”,競爭4個自主黨小組組長職位,現場氣氛熱烈。

3、“申領式”分配任務。由組長召集組員商議年度小組活動計劃,活動內容圍繞引領正確政治方向、傳遞社會正能量、助力企業發展轉型、促進員工身心健康等目標任務,集思廣益提出具體活動專案。活動專案確定後,由組員自主申領,負責組織該專案的活動開展,形成“人人有專案、個個顯才華、共同分責任”的工作氛圍。

【個案】興樂集團黨委生產管理黨小組有8名組員,每名組員根據自己的崗位特長分別申領了黨小組的年度活動專案,如魯邦秀認領了入職大學生培訓工作,於景豐認領了電纜生產技術講座工作,張超超認領了中壓電機引接線技術改造工作。

4、“開放式”創意生活。自主黨小組以“各盡其長、各盡其能”為導向,倡導“開門搞活動、創意過生活”,注重活動向非組員開放,擴大活動的覆蓋面和影響力;注重活動形式的多樣性和內容的豐富性,採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網上與網下相結合、實踐行動和理論學習相結合等方式,滿足企業員工的現實需要。

【個案】合興集團黨委質量體系黨小組有6名組員,每月定期舉辦一次質量管理研討會,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企業管理層幹部和技術骨幹參加,如今40人的活動會場座無虛席。華儀集團黨委第四支部“金點子”黨小組採取午餐後“榕樹下聚會”的形式,組織組員討論合理化建議,目前已提出了改用“樹枝形”貨架等15個建議,為公司技術改造、節能增效作出了重要貢獻。

5、“顧客式”考核評價。對自主黨小組實行“一年一考評、一年一調整”的動態管理。考評黨小組的主要指標是次年繼續參加該小組的組員人數多少、活動成效及受歡迎程度等。如黨小組組員少於3人,將予以撤銷。此外,如發現黨小組無正當理由連續6個月不開展活動、或無能力正常組織開展活動的,將直接予以撤銷。據統計,近2年來共撤銷了17個自主黨小組。

三、工作成效

1、黨員歡迎。通過自主黨小組建設,黨員可以自主召集一批志趣相投的同志組建黨小組,也可以參加自己中意的黨小組,黨員的個性特長得到充分發揮,主體地位得以具體體現,曾經存在的黨員“被活動、被學習”的局面得以有效改觀。

2、員工歡迎。自主黨小組可以吸收優秀員工參加,黨小組開展的活動面向員工開放,既豐富了員工的業餘生活,也構建了員工展示才幹的舞臺,更為企業和黨組織發現人才創造了平臺。

3、企業歡迎。自主黨小組建設給企業注入了扁平化的柔性管理元素,提高了企業管理的有效性。黨小組成員結合自身專長,助力企業解決節能減排、降本增效、技術革新等生產管理問題。同時,通過文化引領,增強員工歸屬感、幸福感,緩解企業引才難、留人難等問題,得到了企業主及管理者的普遍歡迎。

4、組織歡迎。自主黨小組建設通過建立“一組一審批”、“一人一備案”、“一月一彙報”等配套機制,為上級黨組織實施有效管理提供了具體的內容和工作舉措,保證了“巨集觀管住”的實現。

四、實踐啟示

自主黨小組之所以廣受歡迎,並呈現出強大的生命力,關鍵在於其尊重客觀事實,符合客觀規律。對自主黨小組的工作機理及其經驗做法進行剖析總結,可歸納為:

1、立足黨員黨性需求,才能激發黨員活力動力。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宗旨。做好服務,體現價值,也是黨員的黨性需求。但是,黨員個體不同,特長興趣不同,發揮作用的著力點也不同。自主黨小組之所以受黨員歡迎,在於其堅持以人為本的導向,把發揮黨員特長作為黨小組建設的出發點,充分尊重黨員個性特點,從而彰顯了強大生命力。

2、堅持“微觀搞活”,才能推進實質作用發揮。要使兩新組織黨組織發揮實質作用,前提在於擴大組織影響,關鍵在於“微觀搞活”。自主黨小組作為“微觀搞活”的重要組織依託,其核心在黨小組組建、活動專案申領、開放式組織生活等環節,都由黨員主導,從而極大地激發黨員實質作用的發揮。作為處在市場前沿的非公企業,必須把“活力”滲透進黨建工作的各個層面,才能從根本上凝聚和團結黨員群眾,才能有效推進“兩個作用”的發揮。

3、堅持“巨集觀管住”,才能保證政治方向正確。自主黨小組的政治屬性是其基本屬性。自主是堅持黨的領導下的自主,更是從嚴治黨的另一種具體體現。因此,在自主黨小組建設中,堅持“巨集觀管住”,對關鍵環節進行組織把關,保證方向不偏不離,從嚴治黨不斷推進,始終處在夯實基層基礎的正確軌道。如黨小組的組建,原則上由黨員發起人申報組建,但需經上級黨組織審批;黨小組組長人選,一般採取公開競聘的方式產生,但組長最終由上級黨組織聘任;黨小組活動專案,由組長組織組員商議確定,但需報上級黨組織稽核。

4、健全保障激勵機制,才能保持長效健康發展。自主黨小組建設,從一開始就把激勵和保障機制作為重要內容予以落實。在激勵機制方面,強化目標考核,明確黨小組的星級評定及能否“存活”關鍵看活動成效,看組員人數,並把黨小組組長列入兩新組織黨組織書記工作考核激勵體系,年度考核合格的,予以1200元崗位津貼;考核優秀的,再予以500元獎勵津貼。同時,對活動開展好、作用發揮大、組員反響好的黨小組組長,由黨組織列為所在支部書記後備人選,並向企業管理層推薦任職。黨員完成申領任務情況,與黨員先鋒指數考評、年度民主評議等相掛鉤;對出色完成任務又尚未入黨的組員,優先考慮發展入黨或列為入黨積極分子。在保障機制方面,經費上,採取企業稅前列支、黨費全額返還等方式進行籌集;陣地上,由企業(園區)黨組織統一排程、統籌安排,並推進企業活動場所“共建共享”和園區(社群)辦公場所向黨小組開放;物資上,由企業(園區)黨組織統一協商,做到“能用盡用”,保證自主黨小組開展活動“後顧無憂”。

【創新黨內政治生活模式範文】五

一、案例背景

近三年來,甌海區強化基層黨建陣地保障,區、鎮街、村三級共投入近1億元,新建、改建、擴建了96個村民中心,村級活動場所平均面積達到514平方米,全區所有20xx人以上行政村均建成標準化的“六室兩欄一廳一堂一廣場”村民中心。為了防止村民中心“建而不用”,自20xx年8月開始,甌海區積極推進便民事項“直接辦、代理辦、指導辦”、部門送服務到村民中心、黨員志願服務“紅色集市”等活動載體,最大限度發揮村民中心的政治、文化、服務三大中心功能。經過一年的實踐摸索,找準了村民服務存在的四大短板:一是時間錯位,群眾作息的時間點與村幹部坐班的時間點錯位;二是經費錯位,各級財政仍以投入基礎建設為主,財政購買服務的能力還十分有限,而村集體經濟又難以支撐,或者捨不得投入;三是主體錯位,村幹部事無鉅細,鎮街幹部有心無力,黨員群眾難以發動;四是內容錯位,一定程度上存在自娛自樂的問題,難以貼近基層群眾的需求。

針對服務供需的“四大錯位”問題,甌海區大力推進村民中心服務供給側改革,逐步補齊短板,實現村民服務最優化,使村民中心真正成為黨在基層農村服務群眾、聯絡群眾,進而影響群眾、凝聚群眾的堅強紅色陣地。

二、具體做法

(一)採取“朝五晚九,門常開”,實現村民服務常態化。在保證“朝九晚五”同時,要求基層黨組織根據村民需求靈活延長服務時間,“群眾什麼時間最方便、哪個節點最需要,我們就在什麼時候提供服務”。村民早晚跳健身舞、孩子放學後閱讀、七年級十五聽鼓詞、“走村不漏戶”、村民打證明等,就要求村幹部在“天光頭”“黃昏頭”保證有人在崗,無縫對接村民需求。比如安下村跆拳道訓練營安排在週六,那麼該日就都安排2名村幹部值班服務;楊宅村農曆月底四天開展現場唱鼓詞活動,這四天無論是否節假,都安排2名村幹部現場服務;河口塘村學生四點後到村民中心圖書室開展活動,該村就每天安排1名村幹部四點後到圖書室開展服務。

(二)採取“廣開財路,錢眾籌”,實現資金籌集社會化。採取“政府補、村級投、社會籌”相結合的眾籌方式,廣泛發動各級組織、團體、個人,積極籌措資金,保障村民中心服務持久開展。今年,研究推出了“強村十條”,力爭到20xx年消滅經濟薄弱村,使村村有經營性經濟收入5萬以上,為村民服務提供基礎性經費保障;繼續發揮紅色基金引領作用,加大政府採購服務的力度,做優做大特色服務專案。還鼓勵村組織採取靈活籌措方式,保證村民服務可持續發展。如淨水村“以租代補”,出租閒置物業,換取資金保障;河口塘村“物業置換”,平時將場地提供社會組織使用換取社會組織週末或特定時期免費為村民服務;茶堂村“自主籌措”,將“視聽室”無償提供給村鼓詞協會,由鼓詞協會自主籌措活動資金開展活動等等。

(三)採取“逐村定製,細點單”,實現服務專案清單化。逐村精選“共性+個性”的村民服務選單,將“配合中心工作、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改善村容村貌”等服務專案列入“必選”清單,將“週末活動、代辦服務”等服務專案列入“自選”清單,二者結合後形成個性服務清單,針對性開展活動。清單中堅持服務中心和滿足群眾相結合,突出“三改”即改善人居環境、改良村風村俗、改進生活方式,做到“不離上級譜、唱好本村戲”,倡導積極向上的村民服務“落地開花”。如婁橋街道東風村將城中村改造、河岸治理等中心工作,與村民日常文娛活動一併列入服務清單,滿足群眾對改善村莊環境和豐富文化生活的雙重需求。

(四)採取“牽頭抓總,引幫手”,實現服務主體多元化。積極引導村黨組織發揮“統攬全域性、牽頭抓總”的作用,大膽引進“外援”,大力培育“幫手”,既積極邀請各種社會力量、專業人員入駐服務,讓專業人才做專業服務,又特別注意發動黨員和熱心村民帶頭組建草根社團,大力推進紅色細胞工程,形成村民“自發參與、互助服務,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良性迴圈。如潘橋村培育“社會組織促進會”組團進駐服務;茶堂村“村校聯動”與高校結對開展服務;馬橋村邀請鏡心書畫社入駐服務等等。截止目前,已有26個區級部門單位、11個市、區級社會組織和38個規模較大的鎮街社會組織常年進駐固定村民中心開展服務。此外,各村還積極由鄉賢能人、本村熱心人士直接組成草根社團直接開展活動,如茶堂村鼓詞協會、黃嶼村象棋協會、巖一村廣場舞協會等等,截止目前全區共組建民間活動隊伍200餘支,活躍在各村民中心健身廣場上、文化廣場中、文體活動室內。不管是旭日東昇時,還是華燈初上時,各村民中心熱鬧非凡,村民其樂融融。

三、工作成效

通過“供給側”改革,甌海區村民服務專案精細了,活動經費多了,村幹部為村民服務的勁頭也足了;村裡的人氣高了,人心也齊了,各項中心工作在農村基層的貫徹落實也更有力了;村民中心成為基層農村的“政治、文化、服務”中心,成為黨在基層農村宣傳政策、發揮影響、引領發展的堅強紅色陣地。如著名僑鄉麗嶴街道茶堂村,有很多留守老人、婦幼,原來村民活動基本為廳堂麻將、屋前牌桌。茶堂村啟動村民中心服務供給側改革後,有針對性地引入新青年、引入社團、引入文體能人駐村服務,常態化開展老年人最喜聞樂見的鼓詞、婦女喜歡的排舞等活動服務。如今的村民中心每天門庭若市,不少黨員群眾從“做學員”變為“當老師”,從“被服務”變為“提供服務”,形成了“村民自發參與、互助服務,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良性迴圈。

四、相關啟示

基層組織建設不是空中樓閣、霧中看花,要利用好、發揮好載體陣地,才能把人心人氣聚攏來。村民服務“供給側”改革,堅持問題導向,從解決“供需錯位”入手,定位準、措施實、效果好,加強了基層陣地、基層黨員服務聯絡群眾服務的能力,密切了黨群幹群關係,也給廣大黨員幹部帶來很多新的思考。

一是要以“尊重民意”為基礎,無縫對接農村群眾的實際需求,圍繞群眾最需要、最迫切的需求破解“供需錯位”,爭取群眾的認同,不斷吸引人氣。

二是要以“發揮民智”為依託,廣泛發動群眾參與,讓群眾由“被動接受服務”向“主動提供服務”轉變,營造“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良好氛圍。

三是要以“凝聚民心”為目標,將村民服務與中心工作緊密結合,發揮村民中心黨的基層農村的“政治、文化、服務”紅色陣地作用,將人心集聚到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推進新農村建設等中心工作中來。

歸根結底,群眾有引力、服務有動力、黨建有魄力、基層有活力,基層組織要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辦民之所需,這樣黨在農村的陣地才夠堅固,黨在群眾心目中的地位才夠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