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建立“綠色學校”實施計劃範文

欄目: 學校工作計劃 / 釋出於: / 人氣:2.2W

綠色學校建立工作旨在加強學校的綠色環境教育工作,紮實開展綠色校園建設,推廣普及生態知識,增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下面是本站小編帶來關於建立“綠色學校”實施計劃範文的內容,希望能讓大家有所收穫!

建立“綠色學校”實施計劃範文
建立“綠色學校”實施計劃範文(一)

一、指導思想

以《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為總綱,以可持續發展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學校建立綠色學校的決定》要求,努力把我校辦成市、盛國家級綠色學校。並以此為載體,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閱讀/zl/轉載請保留

二、目標和要求

1、綠色學校強調將環境意識和行動貫穿於學校的管理、教育、教學和建設的整體性活動中,引導教師、學生關注環境問題,讓青少年在受教育、學知識、長身體的同時,樹立熱愛大自然,保護地球家園的高尚情操和培養對環境負責任的精神。

2、通過各學科教學滲透,掌握基本的環境科學知識,懂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基本理念。

3、學會如何從自己開始,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積極參與保護環境的行動,在頭腦中孕育可持續發展的思想萌芽。

4、全校師生人人從關心學校環境到關心周圍,關心社會,關心國家,並在教育和學習中學會創新和積極實踐。

5、通過學校建立綠色學校活動的開展,不僅使師生的環境素養得以提高,學校環境得到改善,而且還要通過學生帶動家庭,通過家庭帶動社群,通過社群帶動公民更廣泛的參與保護環境的行動。

6、以建立綠色學校活動為載體,不斷探索新形勢下環境教育的有效途徑,對學生進行懂環保、愛環境,塑良好形象的養成教育,讓綠色的種子在更多的孩子們心理紮根發芽、茁壯成長。

7、綜合以上各專案標要求,真正把建立綠色學校活動貫穿於學校教育、教學、輔導、後勤等各方面的工作之中,使之形成全方位的一體化工程,最終實現綠色管理、綠色教學、綠色環境、綠化育人、綠色活動的學校特色。

8、全校上下共同做好建立綠色學校的各項過程管理,抓出成效,爭取進入市、盛國家級綠色學校的行列。

三、計劃實施時間和工作進度安排:

(一)XX年3月,學校做出關於建立綠色學校的決定,啟動建立工程,成立領導機構。

《吉鐵二小關於建立綠色學校的決定》指出:要把建立工作納入到學校教育教學等各方面管理之中,形成與素質教育一體化的教育格局。並在爭創中不斷上檔次,上水平,向著更高目標,向著省級、國家級綠色學校邁進。

(二)制定建立綠色學校計劃

1、為了計劃切實可行,學校在計劃前對照綠色學校建立指南及評估標準對學校內部環境及環境教育現狀進行調查。具體通過觀察,問卷調查、座談等方法,瞭解情況,分析調查結果,為制定計劃提供依據。

2、根據調查結果,建立綠色學校領導小組在人力、經費有保障的條件下,從課程滲透、課外和校外以及社群活動,學校環境管理,校園綠化、美化四方面來考慮制定建立綠色學校的計劃。

建立“綠色學校”實施計劃範文(二)

一、提高思想認識,明確工作目標

1.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開展“綠色學校”建立和學校生態環境教育活動,是增強全民環境意識,推進中國小校環境教育,提高下一代環境政治素質的需要,也是促進科教興市,實施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學校領導要專門組織教師認真學習《國務院關於環境保護若干問題的決定》和教育部頒佈的《中國小環境教育實施指南》,以及《湖北省中國小“綠色學校”評估標準》,充分認識開展學校生態環境教育的重要意義,從科教興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從建立綠色校園、和諧校園,認清開展生態環境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做到認識到位,措施到位,力度到位。

2.加強領導,健全組織

組 長:王金國

副組長:羅硯平 徐先發 劉教平

組 員:年級主任、班主任

3.制定方案,明確目標

為了切實抓好“綠色學校”建立和學校生態環境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多次召開創綠籌備會議,制定了《建立綠色學校工作計劃》,確定了將生態環境教育納入學校素質教育內容,爭取在20xx年成為市綠色學校。

二、綠化美化環境,建設生態校園

1.綠化校園

從20xx年至今,我校先後投入10多萬元進行校園綠化及環境設施改造,目前全校總綠化面積達到11000㎡。佔學校可綠化面積的70%以上,生均綠化面積6.29㎡。學校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生活的樂園。學校設立護綠小衛士,強化學生保護綠化、愛護花木意識。

2.保持環境衛生

注重校園美化,要求每位師生像美化我們自己的家園,打扮我們自己一樣來美化我們的周圍環境,美化與我們朝夕相處的校園。通過設立衛生監督崗,開展衛生競賽等途徑,教育學生天天做好清掃、檢查、保潔等工作。

3.進行科普教學研究

學校在全面實施課堂教學中不斷滲透科普教育知識。鼓勵學生結合自己實踐,撰寫科普、環保方面的小論文,並有多篇獲獎。

三、拓寬教育渠道,抓好環境教育

1.注重學科滲透

我校教師積極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深刻意識到生態環境教育的重要性,將生態環境教育滲透於教育教學工作中,充分挖掘環境教育的內容,課前認真查詢資料,尋找材料,做好充分的準備。課堂上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將教學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結合。

在科學、生活與勞動、語文、數學、班團隊等課中,應著重通過課堂教學傳授有關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科學知識,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和環保意識。

2.開展環境教育活動

組織形式多樣的生態環境教育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提高認識,培養能力,展示才華。我們主要開展以下系列性的活動:

①宣傳性的教育:在學校的宣傳櫥窗中佈置“熱愛我們的地球”、“水—生命之源”、“不亂丟廢電池”等專刊,通過廣播、班隊活動宣傳環保知識。

開展了“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地球”環保徵文活動,組織學生閱讀有關環境保護的書籍,進行交流,使學生的認識、情感和行動結合起來,提高了教育成效。

②競賽性的活動:美術組舉辦“保護環境,美化校園”書畫、壁報比賽,班團隊開展環保小報比賽、環保徵文活動、環保演講比賽等,

③養成良好習慣的活動:開展“廢物利用、變廢為寶”巧手活動,利用各種廢棄的瓶、罐、盒等進行小製作,並舉辦展覽。

④調查研究性的活動:廣泛發動學生開展有關生態環境方面的調查研究,讓學生通過親身實踐,撰寫小論文,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同時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⑤實踐性活動:組織“植綠護綠”小隊活動,利用雙休日、節假日,學生走上街頭、走進社群,向市民宣傳環保知識,清除公共場所的廣告紙,打掃居民區衛生,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實踐自己“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的承諾。

⑥參觀性活動:組織學生參觀我市的綠化先進單位,使學生了解環境與人類自下而上的密切關係,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自覺地關注、保護環境。

希望通過這一系列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活動,讓學生充分體會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同時也激發學生的主人翁精神,使他們從小就樹立“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思想觀念。

四、具體安排

二月份:

1.建立創綠環保領導小組。

2.召開環保工作會議,部署新的爭創任務。

3.動員教師參與學校創綠環保教育。

三月份:

1.環保知識宣傳。

2.新的校園綠化調整規劃。

3.植樹活動。

四月份:

1.環保領導小組會議。

2.開展班隊評“環保手抄報”、“環保天地黑板報專欄”活動。

3.開展“保護大自然、從我們做起”系列活動。

五月份:

1.班團隊環保小實踐活動。

2.環保工作小結,整理資料。

六月份:

1.召開環保工作會議,具體檢查落實工作。 ( 勵志天下 )

2.校園綠化保潔評比工作。

3.結合學校世界環境日開展“保護環境,珍愛生命”系列活動。

七月份――八月份

1.校園花草樹木保護活動。

2.開展紅領巾護樹護草活動。

3.環保知識小培訓。

九月份:

1.校外“潔淨社會、護綠”活動。

2.開展“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為主題大隊活動。

十月份:

1.環保黑板報評比。

2.開展“綠色徵文”活動。

3.環保知識班團隊主題班會研討。

十一月份:

1.環保教育領導小組會議。

2.“綠色徵文”評選。

十二月份:

1. 整理資料、工作總結

規範辦學

計劃總結

校務公開

建立“綠色學校”實施計劃範文(三)

一、建立背景及意義

1、建立綠色學校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師生“綠色意識”、“環保意識”的需要。

(1)從世界看:

自1972年聯合國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人類環境發展會議以來,環境保護已成為全球人類共同關心的熱門話題。它不再僅侷限於具體的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而正在形成人們一種共同的理念,一面高揚的旗幟,因為全人類都有一個美好的願望:擁有一個綠色、祥和的生活環境!於是全球綠色浪潮一浪高過一浪。人們越來越有這樣的共識:人類只有一個地球,保護環境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2)從全國看:

在綠色浪潮的大趨勢下,綠色標誌成為眾多企業爭奪市場的重要法寶之一。不僅產品有綠色標誌,如今大學也要有綠色的了,如我國著名高等學府清華大學提出建立“綠色大學”,這一概念一經提出,就在海內外贏得了廣泛關注,為清華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樹立起一面綠色大旗。當今世界,綠色環保已成為一個國際性的概念、共同的話題。可持續城市化是當今國際化城市發展的必由之路。中國在1992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大會後,可持續發展開展融入城市環境管理之中。在連續多年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的基礎上,國家開始命名張家港、大連、深圳、廈門、威海、珠海等城市為環境保護模範城市。

(3)從無錫市看:

無錫市經濟發達,風景秀麗,是中國十五個經濟中心城市和十個重點旅遊城市之一,又是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市各級領導幹部在思想認識上必須牢固樹立強烈的環保意識,充分認識到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命線,尋求經濟發展和環境改善的最佳結合點,實現經濟與環境的“雙贏”。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建設一個“大而強、富而美”的新無錫。其中楊衛澤書記最近又提出了建設“六大無錫”的巨集偉目標,其中一個就是“綠色無錫”。

可是,水汙染、空氣汙染、植被萎縮、物種瀕危、江河短流、垃圾圍城、土地荒漠化、臭氧層空洞……特別是公眾的環保意識還沒有達到理想的境界。因此,我校決定建立“綠色教育”特色學校,旨在從娃娃抓起,堅持以綠色觀念教育學生,在全校範圍內滲透可持續性發展意識、環境價值觀、環境道德觀、環境參與意識與環境建設及創新意識,大力倡導師生從身邊做起,從自己做起,培養學生從小愛綠、護綠、

2、建立綠色學校是提升學校辦學品位、促進學校“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我校地處錫山區北部,離城中心較遠,與城市中心的學校相比,佔地面積較大,有相對較獨特的優勢——有土地、能綠化,且又是新建學校,總投資3000多萬元,其中綠化面積超過40%,為“綠色教育”方案的實施提供了較為有利的因素,且學校綠化物種較多,也為學校建成綠色景觀打下了基礎。與此同時,作為一所鄉鎮中心國小,亟須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辦學品位,特別是在素質教育推進過程中,如何從環境教育入手,以綠色學校“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指導,打造學校自身的辦學特色,從而使學校在新的世紀更加充滿生機。

我們深切地認識到:建立“綠色學校”對學校有著深刻的意義:

1、對於學校師生

有助於加深師生對環境問題和可持續發展思想的認識和理解,提高師生環境素質,使其在今後的生活和工作中更加重視對環境的保護。

2、對於學校管理

促進學校環境管理體系和衛生狀況的進一步認識,加強相關檔案資料的建立,提高環境教育教學和管理水平。

3、對於環境

減少學校對互不干涉的不良影響,回收再生資源,營造優美環境,使校園環境更利於師生身心健康。

4、對於學校和社群的聯絡

促進學校與社群、企事業和民間團體,教師和學生在學校環境教育及管理上的合作交流。

5、對於教學

學校可以獲得環境教育的思想,教材和輔導資料,不斷充實和提高素質教育水平。

6、社會影響

學校能提高自己在本地區的聲譽和形象,有利於學校自身的發展,學校有機會獲得較高的榮譽獎勵,並能向當地、全國和國際宣傳和交流自己的經驗。

7、經濟效益

學校通過節約能源、節電、節水,資源回收等措施,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事故隱患,明顯減少浪費,節約學校財務開支,加強學校內部的管理。

二、建立思路:

1、抓住重點,由點到面。

整個建立過程將確立“綠色”新理念,抓住“綠色”做文章;緊扣“綠色”搞活動;圍繞“綠色”養習慣;從綠色專案走向綠色學校到綠色教育;由綠色體驗促綠色活動帶綠色教學、綠色學習……最後彙總而成綠色教育。

2、凸現板塊,形成系列。

整個建立過程為四個板塊,每個板塊都明確目標,突出主題、抓住中心工作有計劃、有落實,螺旋上升,形成系列。

3、全面滲透,整體聯動。

整個過程雖然分四個階段,每個階段又有其重要工作,有其獨立性,但這是相對的,可能後兩個階段的某些工作在前面的階段已有所體現或已開始初步的小範圍的嘗試,在獨立性中體現各階段的相互滲透性。同時這個工作不是孤立與學校其它工作之外的,而是與其它各項工作有機整合,相互聯動的,在人員上也是全員參與、合作提高的。在學校全方位工作中全面落實綠色教育。

三、建立主要工作及時間安排:

第一板塊:綠色環境建設建設新校舍,搞好外部環境建設,做到佈局合理、優美整潔,將學校建成生態園、植物園,使學校綠化、美化、淨化。主要工作有:

1、結合新校舍的建設統籌設計種植校園植被,形成板塊,體現綜合化、多樣化。

2、養護好校園各花壇、草坪,確保綠化率。

3、建紅領巾種植基地,建立班級生物角,綠進教室。

時間:20xx.9—— 20xx.9

第二板塊:環保宣傳活動

組織教師學習《中國小環境教育實施指南》,對教師加強進行開展環保教育的意義宣傳和培訓;利用集體晨會、班隊活動對學生進行環保宣傳教育,形成環保氛圍。主要工作有:

1、學校有環境教育宣傳欄,各班有包括環境教育內容的宣傳牆報

2、 校園有環境教育宣傳標語,閱覽室有環保宣傳內容。

3、 植樹節、愛鳥周、環境日等有大型主題宣傳活動。

4、 向師生、家長及社群宣傳學校環境教育目標體系,使其明確方向,走環境教育可持續發展道路,形成學校環境教育向系列化、規範化、制度化方向發展。

第三板塊:環境保護教育

結合少先隊、級部、班隊活動對學生開展環保教育,並在學科教學中滲透環保教育,增強環保意識,體現科學與人文的整合,為“綠色教育”奠基。主要工作有:

1、充分利用現有教材(重點科目為語文、科學、社會)作為環境教育的基本載體,進行課堂滲透。要求:各學科在教學計劃、教案上有所體現; 保證滲透內容正確、結合貼切,並有良好的教學效果;各學科組有不少於一次環境教育研討活動。

2、把環境教育列入班會活動課程,各年級每學期開展不少於一次環境教育專題活動。

時間:20xx年3月——20xx年6月

第四板塊:環保實踐活動

以實施校本課程、綜合實踐活動為抓手,開展環保體驗活動,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環保習慣。尤其注重在細節教育活動中抓好學生良好的環保行為:節水、節電、節紙、節糧、愛綠護綠等等。主要工作有:

1、深化綜合實踐活動。通過引導學生在參與學校各項活動的管理之中,切實培養起環保的主人翁意識。如引導學生在對水、電、廢棄物的管理中,切身體驗到節約資源的可貴,從而自覺養成環保行為,努力成為環保小衛士。

2、認真實施校本課程——《我愛大自然》,加大環境教育在學科教學中的規劃與滲透,促進人與自然、社會他人的和諧相處,推進綠色學校建立向縱深發展。

3、結合校園文化藝術節,開展相關的以“環境保護教育”為主題的系列推進活動。

4、以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指導學校的各項管理。加強各室(文印室、食堂、總務處等)管理,有機整合,嚴格控制,避免浪費。尤其在“合理配置資源,提高裝置的利用率”、“加強資訊化建設,推進辦公無紙化程序”等方面採取切實措施。

時間:20xx年3月-----20xx年6月

五、建立保障措施:

1、組織保障:

成立學校“綠色教育”特色學校建立領導小組。

2、經費保障:

學校保證“綠色學校”建立經費的投入,為建立工作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

3、制度保障:

出臺有關“特色學校”建立過程中的先進人員、先進事蹟、優秀的創意等的獎勵制度,從而保障建立工作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