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創業種地事蹟材料(精選5篇)

欄目: 事蹟材料 / 釋出於: / 人氣:3.36K

創業種地事蹟材料 篇1

我叫楊振武,男,現年38歲,環縣環城鎮肖川村毛塬組人。家庭共6口人,承包土地面積120畝。20xx年實際種植小麥20畝、玉米40畝、胡麻25畝、蕎麥20畝、黃豆15畝。據有關部門統計測算,今年實收畝產分別達到300公斤、600公斤、150公斤、240公斤和300公斤。糧食總產累計43.05噸。產值累計9.6萬元,扣除生產成本,純收入2.8萬元,畝均230元。應當說,今年我縣的農業生產氣候條件並不理想,特別是入夏以來長期乾旱對糧食生長極為不利。但儘管如此,我戶的糧食生產仍然獲得了較高的產量,仍然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總結起來,我認為主要有這麼幾點原因:

創業種地事蹟材料(精選5篇)

一、我遵紀守法,誠實守信,具備了一個種糧大戶應有的基本素質。我承包這麼大的面積土地從事糧食生產,既得到了縣鄉兩級政府和村兩委的大力支援。生產過程中村領導及時幫助解決出現的問題。我深知良好的外部環境對搞好生產的重要性,遵循“與鄰為伴,與人為善”的原則。多年來,我與本村農民相處一直非常融洽,親如一家。

二、我科技意識強,能主動推廣應用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

由於年齡輕,文化程度較高,接受能力強,知曉“科技就是生產力”的內涵,對科技要求迫切,對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更是趨之若鶩。在縣鄉農技人員的精心指導下,今年我在農業生產技術推廣上實現了三個突破:

一是品種應用有突破。今年種植糧食品種全部選用優質、高產、抗病能力強的雜交組合,優質良種應用比例100%。

二是施肥技術有突破。我通過閱讀大量的農業技術書籍,對各種作物的施肥量和施肥種類做了深刻的調查,考慮到當地的氣候、土壤等條件,因地制宜,科學施肥。

三是種植措施有所突破。今年我所種玉米、黃豆等作物,全部使用機械化覆膜技術,大大增加了糧食的產量。

四是病蟲防治有突破。在鎮農技部門的悉心指導下,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方針,採取以農業、物理和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辦法,利用田埂作物保護天敵,嚴格按無公害生產技術規程用藥,嚴格控制農藥用量,病蟲損失率控制在4%以下。

三、推行機械化生產,提高了生產效率。

為提高糧食生產效率,我在農業機械的投入上毫不吝嗇,先後籌集資金近5萬元,購進了旋耕機1臺、播種機1臺、噴霧器1臺、200拖拉機1臺、覆膜機1臺,進行田間機械化作業。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了糧食生產效率,緩解了勞動力匱乏的矛盾,同時也節省了生產成本。

四、農業政策扶持力度大,種糧大戶生產積極性較高。

農業生產離不開好的政策,今年我在各職能部門的幫助下,爭取到三項政策的支援:

一是提升行動的傾斜。今年我戶被縣環城鎮定為糧食種植大戶,因此,我種植的120畝中糧食作物得到了縣鄉農技部門的全程服務,又享受了每畝10元的“良種良法”配套補貼。,

二是農業補貼的惠澤。今年我購置的農機享受補貼超過1萬元,種糧大戶享受補貼20xx元,兩項補貼的落實,有效緩解了我資金不足的困難。

綜上所述,我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周邊農戶取得了明顯的示範帶動作用。我還希望國家繼續加大對種糧大戶的支援力度,完善補貼辦法,真正將良種補貼和農資綜合補貼等具體惠農政策落實到實際種糧大戶手中。

創業種地事蹟材料 篇2

奉新縣馮川鎮城郊村失地菜農餘家模,現年56歲,20xx年投資五十萬元,在宋埠鎮青湖村個人承包200畝土地種植蔬菜,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在蔬菜生產經營上,他大膽研究新技術,引進新品種,積極探索蔬菜種植高效新模式,解決周邊村富餘農村勞動力30人就業,實現了依靠科技共同致富。該基地主產辣椒、茄子、長豆角、黃瓜、葫蘆及反季節的多種蔬菜品種,每日平均供應1500-20xx斤鮮菜,豐富了市民的蔬菜種類,確保市場供應,平抑了蔬菜價格,同時當地農戶因土地流轉獲利在8萬元左右。

20xx年他推廣的稻草覆蓋種植馬鈴薯菜,年產150噸,純收入31.5萬元,此方法省工省投入高收益,成為享譽全縣的瓜薯菜種植科技標兵。

為發展“兩高一優”瓜菜生產,20xx以來,餘家模認真鑽研瓜菜種植技術,先後總結摸索出了甘藍—西瓜—玉米—白菜和甘藍—甜椒—玉米—香菜兩種菜糧高效種植新模式,其中採用的甘藍—西瓜—玉米—白菜模式種植20畝,平均畝效益6200元,實現效益13萬元,兩項合計創效益25.4萬元。同時, 他還通過自己技術創新,採用嫁接技術,研究出了超大西瓜培育技術,20xx年—20xx年先後培育出10餘個瓜重超20公斤的超大型西瓜,他將自己研究的技術和新模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群眾,先後接待周邊群眾參觀300餘人次,帶動農戶150戶,帶動推廣“四種四收”高效種植模式1000畝以上,新增經濟效益300萬元以上。他致富不忘眾鄉親,他毫無保留地把自己幾年的種植經驗介紹給同村及周邊村百姓。同門兄弟人餘家水家貧如洗,兩年前,餘家模得知餘家水有種植大棚蔬菜的意向後,主動借5000元幫助餘家水2畝大棚辣椒,當年收入在3000元以上。如今,餘家水三間土房已不復存在,蓋上了新瓦房。得到餘家模直接幫助的還有餘同付、洪克均、宋士雲、洪振國等12戶。在餘家模的直接幫助帶動和影響下,城郊村、青湖村大棚蔬菜種植戶已達30多家180多畝,僅此一項每年收入可達50萬元。現在城郊村蔬菜種植再次成為該村支柱產業,對促進地方經濟和農戶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為當地蔬菜產業作出了突出貢獻。

創業種地事蹟材料 篇3

1975年出生的---,1998年畢業於-----學院。從農村裡跳出“龍門”的他,畢業後再次回到農村當起農民,靠著自我摸索在農村創業,他走上了發家致富路。

每個創業的人都有過不同的坎坷,認準了創業的方向就要做出百倍努力。剛開始,---養過蝦、種植過西瓜,但是慢慢地他發現這些不是他要發展的方向。於是他決定重新尋找創業的方向,經過長期的調查和研究,他決定引種北海1號哈密瓜,進行大棚種植。對於沒有大棚種植經驗的他來說,大棚種植是個全新的領域。於是他從頭學習,每天泡在大棚裡十幾個小時,精心的護理自己種植的哈密瓜,一天天看著它們的成長,就像盼望自己的孩子快點長大一樣。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的首批哈密瓜成熟後,瓜肉香甜可口、口感清爽,一上市就被客商以每公斤10元的價格搶購一空。

首次的成功使---更加堅定了走發展北海1號哈密瓜道路的信心。去年秋天,他把哈密瓜種植面積擴大到15畝。為做好技術管理,他請來農業專家授課,並大膽採用滴灌技術、整枝莖部塗藥、人工授粉等高科技技術,達到抗病蟲害、提高哈密瓜品質的效果。到11月份,他一個成熟的哈密瓜可以達到2公斤,又以每公斤11元的高價被客商搶購一空,---再次嚐到了成功的喜悅。

---的棚室哈密瓜種植成功後,村民們趕來參觀學習,他總是熱情接待,耐心的解答,並毫不吝嗇的把自己的種植經驗傳授給他們,希望帶動大家一起發展北海1號哈密瓜。他還說,希望今後可以成立哈密瓜種植培訓基地,承擔起向周圍村民無償提供參觀學習和培訓服務的工作,希望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為村民做點好事。

今年村委換屆選舉,---高票當選---黨總支部委員。村民們都說:“這個年輕人踏實、肯幹、熱心,我們相信他能有一番作為,相信他是一個熱愛土地、心裡裝有群眾的人,因此大家毫

不猶豫地選他。” 對於今後的工作,---有著自己的規劃。他說:“村民的信任,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本以為自己只是在埋頭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卻不曾想到,也能給他人帶來幫助,這更加鞭策我要加倍認真工作,不辜負群眾的希望。”---村是一個鹹水養殖大村,有一千多畝規模的對蝦養殖。---看到蝦塘對蝦出售完後,大片蝦塘空閒著,白白浪費了土地資源,覺得非常可惜。因此他想是不是可以把蝦塘裡的水放完,試種哈密瓜。有了這樣的想法後,他積極上網查詢資料,發現浙江三門縣已經有這樣的嘗試,並且取得了成功。從三門縣的經驗來看,蝦塘中的礦物質含量豐富,種出來的哈密瓜特別甜,皮色也好看。另外,一般情況下瓜類在同一塊土地上是不能連作的,但在蝦塘內每年都可以種植,因為對蝦與哈密瓜輪作後,土地肥力足,瓜種了後有根瘤菌,對對蝦和哈密瓜都有好處,肥料省,發病少。

三門縣的“種養結合、瓜蝦輪作”模式,對---有很大的借鑑和推行價值。雖然---與三門環境、氣候等客觀條件方面有不同之處,但只要開發利用得當,技術到位,這個新模式是能夠在---出成果的。 有了這一發現,---決定要抽出時間,確定幾個蝦塘,進行小規模的試驗,投入成本不會過大。如果試驗成功,將取得良好的經濟和生態效益,這樣不僅能給村民創造出一條新的發展思路,還能讓---村生產的哈密瓜香飄天下!

創業種地事蹟材料 篇4

徐春發,男,現年41歲,出生於江西省南昌市,現擔任江西省祥櫥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江西省調味品協會常務副會長。自20xx年建立江西省祥櫥實業有限公司以來,依靠團結務實領導集體,銳意進取,勇於創新,順應改革形勢,不斷完善企業制度,完善內部經營管理機制。憑藉過人的魄力和膽識,獨特的經營管理手段,創新思維,帶領團隊克服困難,努力奮鬥。始終堅持以質量求生存,以擴大規模求發展,他引領著一家資產只有幾萬元的小團隊發展成為一家擁有“綠色食品”、“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企業”、“江西省著名商標”、“江西省名牌產品”的農業產業化省級優秀龍頭企業。現如今他也從一個推板車叫賣的小商販到如今成為總資產3160萬元,固定資產投資1617萬元,註冊資本1000萬元的大型民營企業家。

一、 艱苦創業,矢志不渝

1983年的那一天,在南昌市喧鬧的墩子塘綜合市場,突然冒出一個14歲的小男孩。他推著板車,用稚氣的童音大聲叫賣:“醬油、榨菜、蘿蔔乾咯„„”,他就是尚未讀完國中便中斷學業、跟著家人從蔣巷來到南昌謀生的徐春發。

1993年,洪城大市場竣工開業,徐春發審時度勢,買下了一間50平米的店面。他給自己的小店取名“旺發”,除了經銷還搞批發。徐春發認準一個理: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先。正是這個理念,讓徐春發在誠信經商、熱情待客、依法納稅的同時,做了很多回“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在人生的旅途中,14歲到40歲正是風華正茂的黃金時段,徐春發用自己的黃金時段在人生道路上打磨、鍛造,各色各樣酸甜苦辣的調味品,見證了他在創業路上所經歷的各色各樣酸甜苦辣的調味人生。時隔20xx年,不經意中市民發現,市內和周邊20多條公交線的公交車統統“變臉”!新“臉”被色彩斑斕的“祥櫥”雞精、胡椒粉等調味品所覆蓋,“調味專家”隨著車身行駛的輕微晃動,向行人點頭示意,流光溢彩的畫面勾住了行人的眼,勾起了人們對味覺的憧憬。

二、學習理論,充實自己,不斷提高思想認識和業務水平

他熱愛祖國,擁護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認真學習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科學發展觀,與時具進,不斷開拓創新。他思想活躍,不斷更新創業觀念,艱苦奮鬥,自主創業,取得了突出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全市產生深遠影響。他富有責任感、使命感,有奉獻精神,受到廣大青年的擁護,他的創業精神和業績是全市青年的創業典範。如今,他的企業可以吸納近200人就業,為當地富餘勞動力的有效轉移做出了積極貢獻。

他起草編寫了高於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企業標準Q/JXC001《辣椒系列調味品》、Q/JXC002《海鮮、肉、禽系列調味品》、Q/JXC005《鴿精調味料》、Q/JXC006《廚房勾芡用澱粉》、和Q/JXC007《桂皮》。

他主持先後完成了“30g精品炒菜王調味品生產加工專案”、“150g排骨鮮味王調味品生產加工專案”、“雞精調味料技術標準及特性指標制定的研討”、“利用生物酶—膜反應耦合技術生產鴿精”和“酵母抽提物在食品加工業中的應用”等一大批提高產品質量、開發新品的技術改造和科技攻關專案,收到了顯著的經濟成效和社會效益,大幅度提升了公司的生產能力和技術經濟指標,提高了產品的質量,為公司快速、健康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援。特別是研發利用生物酶一膜反應技術生產“鴿精”的工藝研究通過省科學技術簽定,並獲南昌縣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南昌市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填補了江西省調味品行業的空白,翻開了江西省調味品行業的首頁。

市場上覆合調味品的數量和種類相當之多,他通過多年複合調味料研發經驗,特別提出以下幾方面複合調味料精品研發的思路:1、 家用調味料的研發 2、 餐飲專用調味料的研發 3、食品工廠需要複合調味料的研發。

三、 專業打造,優化品牌

也不知從何時起,超市貨架上的調味料品種越來越豐富,顧客可選擇的範圍越來越大。可就在近一兩年,調味料專櫃上的大部分位置被同一個品牌佔據著。從每餐必備的雞精到早餐使用的粉面調料,從典型贛味的麻婆豆腐到沿海風味的海鮮鮮味王,從精緻小巧的瓶裝到優質實惠的袋裝,還有花樣繁多的各式香辛料系列、複合料系列以及滷料系列等,正所謂百味可口,讓人垂涎三尺。

說到將一位頭戴廚師帽、手拿小湯勺、憨態可掬的小廚師作為吉祥物,想必大多數人更加確定這個品牌的名稱就是祥櫥。其實,好的產品名稱能讓企業的品牌形象保留於廣大民眾的印象中,從而對其產生有影響力的品牌信任感與親切感。據徐春發介紹,“祥櫥”取意為吉祥如意的健康美食,正如LOGO中從“櫥”字延伸出來的一撇象徵一把調味勺,外邊框下部的突出部分好比一個炒菜鍋,整體看起來就像是將祥櫥的調味品慢慢地新增到鍋內,從而烹調出一道美味的菜餚。徐春發在包裝設計以及品牌的整體策劃上,非常注重每一個設計上的小細節,希望將一個完美的形象呈現給廣大市民。

四、 質量造就名牌,名牌成就市場

“產業報國,造福社會”是徐春發早已確立的創業理想;“人民健康高於一切”是徐春發始終恪守的企業道德準則。徐春發在發展歷程中,始終堅持走品牌發展戰略,以品牌戰略作為企業的核心戰略,堅持倡導健康的飲食理念,堅持走科技興企之路,建立了一流的中心化驗室和質量監控系統、完備的市場服務網路、誠信的企業文化,以品質創立品牌、以服務維護品牌、以文化培育品牌,從而受到了消費者的廣泛信賴。因此,徐春發視質量為企業的生命,視誠信為企業的無形資產,視關愛人類的健康為最高天職。

徐春發反覆強調,質量就是企業的生命,質量就是無聲的推銷員,沒有對產品技術、質量的精益求精,產品就不可能有競爭力,提高國際競爭力也是不可能的。他在企業確立“顧客主宰質量”、“質量從設計開始”和“產品質量取決於公司的人員質量”的質量理念。

他制定出嚴密的採購控制程式和原材料檢驗驗收作業指導書,通過對供應商的調查、質量保證能力評審、產品驗證、試用、有關協議及合同的簽訂,確定合格供應商及其產品。經過嚴格的層層把關,保證實力供應商進入祥櫥公司的配套體系。他建立完善的生產排程指揮制度,建立質量預警系統,暢通質量資訊網路,把異常情況及時反饋到生產中去,不定期對公司產品關鍵區域進行內審,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通報。加大質量管理的績效考核力度,做到有獎有罰,充分調動廣大職工的質量管理積極性。

徐春發始終以質量開拓市場、以質量站穩市場,用質量公式做標尺,用監管制度做保障,用科技創新做支撐,堅持質量第一的理念。

五、奉獻愛心,回報社會

企業的發展跟政府的支援、社會的關心是分不開的。作為民營企業家的先進代表,徐春發榮獲了“江西省優秀廠長”、“全民創業十大標兵”、“五一勞動獎章”、“南昌縣十大傑出青年”、“南昌市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監督員”和評為“南昌縣政協委員”,由南昌市委宣傳部宣,《南昌晚報》以“徐春發從板車夫到調味品大王”為題、《南昌日報》以“調味專家調出百味人生”為題等先後四次報道了徐春發同志的先進事蹟,江西人民出版社《創業英雄譜》中刊登了徐春發同志的先進事蹟。可是他並沒有表現出一絲的傲岸不群,反倒是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一直表達對政府相關部門以及各經銷商、消費者的謝意,希望企業不斷髮展的同時能夠更多地反哺社會。祥櫥調味品的原材料大部分都是收購於本土的農產品,企業一直在不斷讓利,希望能夠帶動農戶進行大蒜、生薑、辣椒等農產品的種植。徐春發主持完成的“複合生物酶可控水解與膜分離耦合技術生產鴿精”專案帶動年產240萬隻乳鴿的乳鴿養殖基地的形成,促進南昌地區乳鴿產業的發展及南昌地區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形成乳鴿的養殖、加工、銷售一條龍生產經營模式和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實現乳鴿的產業化發展,大大提高農民養殖乳鴿的積極性、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在盡力的幫助農戶增收致富時,徐春發還不忘下崗工人的再就業問題,整個公司裡大概有1/3的員工都是下崗工人進行再就業,目的在於儘量幫助他們度過經濟難關,20xx年被相關部門評為“江西省下崗工人再就業基地”。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面對未來調味品市場新的需求與更高的要求,徐春發正不斷思索、不斷求新和不斷開拓。徐春發也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他所鍾愛的事業上,在調味品這個平凡的市場上默默耕耘、奉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實踐在心中曾經許下的誓言。他時刻不停地激勵自己、鞭策自己做得更好。

創業種地事蹟材料 篇5

從一個懷揣夢想靠月收入幾百元的打工仔,到一個嶄露頭角擁有40多名工人的企業帶頭人;從一個只有國中文憑的毛頭小子,到一個敢於創新,追求進步的業界精英,平凡的黃文學用十幾年的坎坷經歷成就了非凡的事業,實現了人生的價值,詮釋出一段白手起家的創業傳奇。

黃文學,男,1967年出生,陝西省城固縣董家營鎮莫爺廟村人,現任大巴山食品廠總經理,先後被評為致富帶頭人、產業發展帶頭人、“十大青年創業者”;他所建立的大巴山食品廠解決了當地40多名青壯年農民的就業問題,為當地農民工再就業做出了貢獻。

全心全意創事業

“梅花香自苦寒來”,黃文學所走過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相反,他的創業歷程充滿了荊棘,但他憑著頑強的拼搏精神、堅忍不拔的毅力,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打造出發揮自身價值的事業平臺。

一、艱苦的童年生活磨礪出他不屈的性格。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黃文學的創業故事和他貧窮、艱苦的童年生活是分不開的。黃文學1983年學習畢業後,擔任莫爺廟公社農村電影放映員,多年來勤勤懇懇工作,頂風雨冒嚴寒,爬山涉水,走村串鄉,把文化娛樂送到千家萬戶,20xx年電影走向滑坡,黃文學前往上海無線電二廠打工,他總想自己幹出一番個人的事業,20xx年返鄉,20xx年看準了食品加工專案,用打工掙的錢,又向親友借款、貸款創辦了大巴山食品廠。

一個人要有真本事,就應該闖一闖。20xx年,黃文學滿懷著創業激情回到了家鄉,邁出了創業的第一步,俗話說,萬事開頭難,擺在黃文學面前的問題數不勝數:廠房選址沒有著落、頭期資金還沒有落實、技術員工沒有到位……在眾多的困難面前,黃文學沒有膽怯,回鄉後的黃文學,幹事業最重要的是要先人一步、快人一怕、高人一籌。初期由於資金不足,尋找了一所廢棄的國小,購買了部分生產裝置、設施,他看準了市場前景,於是堅定不移地做起了食品生產、銷售工作。他帶領著自己的技術骨幹們,加班加點的研發樣品,8月份的天氣異常炎熱,但憑著他們的創業激情和拼搏精神,僅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就開發完成了好幾個樣品,並於當年9月份將產品正式推向市場,令人驚喜的是,該系列產品一上市就異常火爆,供不應求,實現了產銷兩旺的目標,黃文學的創業之路成功的邁出了第一步。

三、良好的創業環境為工廠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創業環境是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近年來,隨縣政府為促進生產要素流動,刺激創業和就業,不斷改善創業環境,為創業大軍平穩較快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黃文學感受到地方政府營造的良好創業環境,在各職能部門的關心和扶持下,黃文學帶領著大巴山食品廠的全體職工努力奮進,拉開了企業不斷做大做強的序幕。

為了生產出質量一流、美味的食品,黃文學引進了一批先進的生產裝置,並在員工隊伍中普及了操作技術,這樣,一個高素質、高產量、高環保的食品生產廠家在董家營鎮這個人傑地靈的地方站穩了腳跟。

飲水思源勇擔當

在黃文學看來,做企業也要飲水思源,財富取之於社會,就要用之於社會,幾年來,黃文學積極服務青年就業,幫助下崗職工再就業,為政府解決城鎮人口就業、下崗職工再就業和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做出了重要貢獻。

一、實現農民工本地就業,減少留守老人、兒童數量。董家營鎮的老百姓僅靠種地很難維持生活,村裡的青壯年勞動力大多會選擇出外打工,留下老人照顧年幼的兒童,因此,平時在村子裡很難看到青壯年,村裡的小孩也得不到很好的教育,擁有著艱難的童年記憶的黃文學建廠一件事,就是招收村裡的青壯年剩餘勞動力,實現村民的就近就業,這樣,村民既能兼顧家庭,又能掙錢補貼家用,獲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評。

二、推薦村民就業,帶動村民一起致富。黃文學知道,僅靠自己一人之力想要解決全部村民的就業問題是遠遠不夠的,因此,他極力聯絡兄弟企業,推薦村民們就業,併為無技術、無經驗的村民提供免費的就業培訓,解決了相當大一部分的村民就業難題。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黃文學的努力下,20xx年,村裡大部分剩餘勞動力得到了合理的運用,僅大巴山食品廠就招收了40多名農民工,並計劃進一步擴大工廠規模,解決更多的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就業問題。

精心管理建隊伍

黃文學自擔任大巴山食品廠總經理以來,深深地知道,要想企業更快更好的發展,員工的素質一定要不斷提高,於是,他抓管理、抓業務、抓隊伍,開創了現代化企業管理的新局面。

一、抓管理,上下一心謀發展。大巴山食品廠招收的員工大多是農村剩餘勞動力,而且和黃文學是鄉親,員工素質不高,紀律意識不強,為了提升員工的紀律意識,黃文學通過精心組織,建立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引進了先進的生產裝置,並選配了最優秀的管理人才加入進來,為了說服鄉親們遵守規章制度,黃文學以身作則,並經常與員工溝通交流,最終建成了一支紀律性強的員工隊伍,形成了上下一心謀發展的良好氛圍。

二、抓業務,身先士卒求發展。工廠的銷售市場發展是工作的重點也是難點,黃文學帶領全體員工共同分析市場,劃分區域客戶,分割槽分片逐個進行營銷,他克服重重困難,身先士卒,各個商場進行攻堅,為工廠產品銷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帶出了一批優秀的業務高手。

三、抓隊伍,提升素質共發展。創業中的黃文學認識到,萬事以人為本,人的基礎打不好,事業就很難發展,於是,他制定了“一小時學習制”,每天抽出一小時,組織員工開展業務培訓與交流,並在工廠內部設立了讀書角,鼓勵員工工作之餘不忘學習,另外,他還經常派員工走出去學習,回來後與其他員工共同交流,在不斷的培訓交流和學習中,員工的整體業務素質、綜合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黃文學的不斷努力下,20xx年,大巴山食品廠年銷售額達到了320萬元,並定下了20xx年突破450萬元的目標。“創業有起點,事業無終點”。黃文學深知,今天取得的成績,只是明天事業的一個基點,只是人生中的一小步。在今後的生產經營中,他一定會高舉“青春創業”的旗幟,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為家鄉農民工再就業做出更多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