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李培斌個人事蹟材料簡介

欄目: 事蹟材料 / 釋出於: / 人氣:8.88K

李培斌難得就難得在,他不是把法律看成是冷冰條文,而是真正從中讀出了老百姓紅火的日子、實在的權利、和諧的關係,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蒐集的李培斌個人事蹟材料,歡迎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李培斌個人事蹟材料簡介

李培斌個人事蹟材料(一)

在這裡,李培斌所長完成了他人生最後一個調解案件。

調解矛盾糾紛,對於大同市陽高縣司法局龍泉鎮司法所所長李培斌來說,就像一日三餐,不可或缺。“有事找培斌”也成了陽高縣許多群眾遇到法律難題最愛說的口頭禪。

2019年10月13日下午從3時開始,經過4個多小時調解完畢的那場糾紛,竟成了這名紮根基層三十多年司法所長的最後絕唱。

當日下午,李培斌像往常一樣開始接待上門群眾的工作,一名年長的老人帶著自己的姑娘走進調解室。“是李所長嗎,我是咱尉家小堡村的,姑娘女婿打架,驚動了人家公安局,現在女婿讓帶走了,我們想請您看看這事咋辦。孩子們小,不懂事,以後還想在一塊過日子呢!”老人邊說邊拽住了李培斌的袖口。

“大爺,慢點說,我給咱理一理。只要孩子們真心想過,一切都不晚。”拉著老人,李培斌不停拍打對方的手背。

安撫好老人,李培斌又把目光轉向躲在牆角,始終不敢說話的姑娘。“快進來坐下,姑娘,不用怕。人生就像一根曲線,戀愛甜蜜期一過,就是矛盾高峰期,這時候有點過頭,只要感情還在,咱都好商量。

一番安慰後,姑娘終於道出了實情。原來是小兩口最近犯起了疑心病,都覺得對方沒把自己放在心裡最重要的位置,爭論中由言語發展到肢體衝突。兩家大人得知情況後,也不由分說捲入其中,最終導致男方怒砸女方家車輛,被公安機關刑事立案。

見此,李培斌當即電話通知男方家人來司法所面對面調解。聽聞是李培斌所長出面,男方家人毫不猶豫來到司法所。

“孩子們有矛盾,咱們做家長的就得像白麵和水蒸饅頭,一定得揉合,不能再火上澆油,否則越幫越亂,到時只會害了孩子。幸好這次沒有啥大事,不然誰也救不了咱孩子。”李培斌點到了家長的痛處。

“姑娘已經後悔了,我們做大人的,的確是考慮不周全呀!”女方家人率先向李培斌表態。

“人家女方都不計前嫌了,咱們男方也大度點,孩子們好,不是咱們做長輩的最希望看到的嘛。”李培斌的動員一刻都不敢停。

“啥也不說了,為了孩子們,我們聽您的,您就儘管作主。”男方家人的心結終於被開啟。

雙方的握手言和,讓李培斌意識到與公安機關交流的時機已經成熟,很快,辦案民警被邀請到司法所。“李所長你來主持調解,我們首先就有了一份信任感,知道這事肯定不會再有其他次生矛盾,案結事了是您的強項。等我們履行完必要手續,當事人馬上解除羈押。”

眼看事情順利解決,李培斌將雙方家長仍在畏畏縮縮的手牽在了一起,走廊裡又傳出了他爽朗、豁達的笑聲。

李培斌生前說,他對調解工作有一種愛,一種說不出的愛。無論是柴米油鹽,還是鍋碗瓢盆,李培斌都接到手裡,堅持下去,傾盡全力,經他調解的案子,結案率達到100%。

李培斌個人事蹟材料(二)

李培斌,男,1965年8月生,中共黨員,現任陽高縣龍泉鎮司法所所長,陽高縣第xx屆人大常委。

李培斌同志是一位在基層奮鬥了30年的“民調”戰士,始終懷著對黨的忠誠與熱愛,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紮根基層,勤勞實幹,為社會謀發展,為群眾解難事,展現了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和領導幹部的模範帶頭作用。以自己腳踏實地、勤奮肯幹、務實清廉的良好形象凝聚了黨心民心,贏得了廣泛讚譽,群眾親切地稱讚他為“最美基層幹部”。

他為了建立和諧社會,平安鄉鎮,急群眾所急,幫群眾所需,一心一意為老百姓排擾解難,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出了調解“十法”,即以情感染法、以柔克剛法、先守後攻法、正義震懾法、親情促動法、群眾抨擊法、穩定大局法、感化性教育法、誠信擔保法、類同案推化教育法,成為全縣及至全市“民調”教材,在全縣鄉村、學校廣為傳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30年來,他調解的民事糾紛數以千計,制止了無數次群體性械鬥,使50多對瀕臨破裂的家庭和好如初,30多位子女不孝的老人得以安度晚年,16位失足青年改邪歸正,40名刑釋解教人員,22名社群矯正人員痛改前非,重新做人,等等,為建設和諧穩定的陽高做了大量的工作。

李培斌同志曾作為全省政法系統唯一代表出席了黨的xx大、列席了黨的xx大三中全會,6次受到國家級表彰,獲省、市級表彰達40多次,榮立大同市“一等功”和司法部“三等功”。

李培斌個人事蹟材料(三)

在我國基層,特別是廣大農村鄉鎮,老百姓都熟悉這樣一群人,按說他們也是從事法律工作的,可是他們既不像警官那樣威風地抓捕嫌犯,也不像法官那樣威嚴地做出判決,他們甚至都不能像律師那樣收費辦案。他們掙著不高的工資,操心天大的事兒,常常磨破嘴,幾乎跑掉腿。不這樣做,家長裡短的事就可能變成人命關天,這重要不重要?今天,我們就帶大家認識一個這樣的人。

楊存貴是山西省大同市陽高縣某社群的居民,前兩年,他蓋起了新房,又在門前修了路。喬遷新居,這本來是件好事,可是沒想到,煩惱卻隨之而來。鄰居說楊存貴家門前修的路由於路面太高,出水不利,導致自己家受了潮,於是,兩家人鬧起了矛盾,一個不停地修路,一個不停地拆路。

就這樣,一鬧鬧了兩年的時間,問題不僅沒有解決,還越鬧越僵。楊存貴說,全家人因為這件事整天唉聲嘆氣。為了解決問題,楊存貴來到了陽高縣龍泉鎮司法所,找到了所長李培斌,李培斌詳細詢問了事情的經過,之後讓楊存貴回家等訊息。為了儘快處理楊存貴的糾紛,李培斌每天專門路過老楊家,看看他們的情況。可是,雙方積怨已深,事情解決起來沒那麼容易,李培斌聽了不少難聽的話。李培斌來的次數多了,又和氣耐心,雙方也就逐漸消了氣,兩個老鄰居終於坐到了一起。在李培斌的勸說下,楊存貴拆掉了自己修的路。雖然多花了一萬多塊錢,可是對於李培斌的調解,楊存貴很服氣。雖然路拆掉了,心裡卻舒坦了。

司法所處在基層,小矛盾解決得不好,就容易引發麻煩。景家廟村是龍泉鎮的下轄村,因為井少水淺,村民們常年吃水困難。吃水困難,就更別提農田灌溉了。景家廟村全村4000畝地,有3000多畝是旱地。陽高縣龍泉鎮景家廟村黨支部書記荊虎說:“天旱的時候澆地就打架。一打架不是一個人、兩個人,最多五、六十個人一起打。”

村支書說,為了取水澆地,打架傷人的事情年年發生。因此,李培斌專門來到景家廟村進行蹲點幫扶。為了解決景家廟村吃水難、澆地難的情況,李培斌帶著村支書討政策、要專案、修水塔、打機井、換地下水管。荊虎說:“李培斌跑了一年多,引進了一個專案,給打了四眼機井。”

經過李培斌的努力,現在,村民們終於吃上自來水了。飲水解決了,有水澆地了,收入增加了,景家廟村的矛盾解決了。

在陽高縣的老百姓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有困難,找培斌。無論是年關還是假日,群眾的婚喪嫁娶、大事小情總是要找李培斌,老百姓給他起了個外號“李司法”。

司法所還肩負著社群矯正的責任。小海因為犯了法,被判處緩刑,在李培斌轄區進行矯正,小海經常到司法所做思想彙報,時間長了,兩個人越來越熟絡。

小海告訴記者:“他知道我家裡挺困難沒有生活來源,他跟我說,要不你開個飯店吧。但是我沒有錢。在李所的幫助下,給我辦了一個小額貸款,把飯店就開起來了。他幫我介紹的,要不我不認識,我一個犯罪的出來沒有什麼社會關係。”

其實,李培斌家生活也並不寬裕,妻子沒有工作,一家人基本靠著李培斌一個人的工資生活。妻子與他結婚後,租了二十幾年的房,直到前兩年,才借了8萬元蓋了幾間平房,為了節省,不到最冷的天,連炕都捨不得燒。可是就是這樣的情況,他依然幫助著困難群眾。

常年的忙碌,李培斌的身體越來越差。有一次,他在工作時,突然虛脫,幾乎暈倒了。同事讓他住院,他說不去,開點藥就行。

2019年10月15日,李培斌因連續加班,突發疾病去世,年僅50歲。

心裝百姓事,胸懷為民情,這是李培斌的信念,也是他實際行動的寫照。

李培斌生前,老百姓來訴苦,他總是倒上一杯熱茶,把椅子搬到辦公桌前,俯下身子,認真熱情地與對方聊著,現在,龍泉鎮司法所依然保持著這個習慣……

李培斌難得就難得在,他不是把法律看成是冷冰條文,而是真正從中讀出了老百姓紅火的日子、實在的權利、和諧的關係。他有情、用情、動情,只有這樣,老百姓才會愛法、懂法、用法,才會懷念他們的老李。現在有鄉親問“老李走了,我該怎麼辦?”想想,如果老李活著他會怎麼答?他,會想到什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