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關於農民工教育狀況的調研報告

欄目: 調研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7.23K

一、實踐目的:

關於農民工教育狀況的調研報告

我們正處在一個深刻變革的時代。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科技革命加速推進,提高包括廣大農民工在內的職工隊伍素質、促進職工全面發展,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新要求,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根本保障。進一步加大農民工教育培訓的力度。

二、實踐內容:

20xx年7月11日,我們隨著經管系李老師以及鄭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一支志願小分隊出發了。這次我們去的地方湖南省xx縣的xx高速xx段工地上。通過這次的實踐活動對農民工教育以及有些農民工子女教育方面的問題展開了一系列的調查。

2.1首先是對農民工教育方面展開的一系列調查

農民工這一充滿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推動我國經濟和社會結構變革的巨大力量,也是構成中國工人階級隊伍的新鮮血液,他們為社會創造了財富,為農村增加了收入,為城鄉發展注入了活力,已成為我國產業工人的重要組成部分。

正確認識和高度重視農民工問題,特別是農民工的教育培訓,是進一步做好農民工工作的重要內容和途徑。據統計,目前我國有1.3億農民工離開家鄉外出就業,他們當中絕大多數都是國中以下文化水平。現在,隨著產業轉型升級,企業對員工的技能要求越來越高。再加上金融危機影響之下大量企業訂單減少,用工需求下降,沒有任何技術優勢的“普工”面臨著失業或找不到工作的嚴峻考驗;這些嚴峻的現實,對工會和政府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強農民工教育培訓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然而在這裡的大多數農民工文化水平不是很高的。根據我們調查報告上的資料分析,國小文化水平的有40人,所佔的百分比是17.6%。國中文化水平的有102人,所佔的百分比是44.9%。高中文化水平的有85人,所佔的百分比是37.4%。然而大專以及大學文化的人卻是0人。我們還僅僅只是對著這xx工地上的227名農民工進行的調查,要是在社會上,會不會缺乏文化知識的農民工會越來越多呢?可見文化在農民工生活中還是極度缺少的,我們需要給農民工貫徹文化的重要性,讓他們瞭解到文化的重要性,以及文化的不可缺少性。

像那天我們志願小分隊帶去的調查問卷,是關於農民工的一系列問題,我們小組成員會一個一個的在後面進行相關的幫忙,一起與農民工叔叔,阿姨他們一同完成那份問卷,有些年齡有點偏大的叔叔們還有些不識字的,是通過組員的一片一片的讀解的情況下一同完成這次的問卷調查的。從這裡,真的感受到了文化的重要性。現在社會也在加大對農民工得教育程度。

各級工會要加大對農民工教育培訓力度,突出工會工作特點和組織優勢,堅持以職工為本,從農民工的行為方式、思想道德建設、科學文化和技術技能素質等諸多方面入手,不斷加強對農民工的教育培訓工作。

農民工教育培訓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前,從農民工整體來看,對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術技能培訓有著強烈渴望和迫切願望。但是,要把渴望與願望轉變為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踴躍參加技術技能培訓的實際行動,則還需要工會組織和各級政府等有關方面作出更大努力。

2.1.1.教育培訓內容與實際需求相脫節。

“農民工教育培訓”基本包含三個內容:一是農民工融入城市生活必備的生活常識的普及性教育培訓;二是擇業和提升職業技術技能的教育培訓;三是思想道德、社會文明、政策法規等形勢政策教育。目前,農民工教育培訓僅僅侷限於農民進城後的擇業前短時的技術技能培訓,城市生活必備的生活常識教育和思想道德、社會文明、政策法規等形勢政策教育嚴重滯後。此外,技術技能培訓缺乏針對性,存在課程與教學與崗位實際需求相脫節的現象;培訓課程的職業分佈侷限在一些低層次的範圍,具有一定技術含量的培訓難以滿足需要;適合需要的公益性服務和培訓專案也不多,影響了教育培訓的效果和質量。

2.1.2.教育培訓形式不科學,欠規範,影響教育培訓的效果。

企業為了追求短期可見利潤,最大限度地減少農民工培訓的資金和時間的投入,因此農民工教育培訓往往是即時性、快餐性的,培訓質量得不到保證;教育培訓課程設定呆板,缺乏針對性;有的培訓和社會發展要求、企業用工需求相脫節,不少教育培訓機構很少有新的授課形式,缺乏實用性和吸引力;還有部分培訓機構教師缺乏,專職教師不專,兼職教師難兼,業務水平普遍偏低,教學質量不高;教育培訓常常流於基礎性知識的灌輸,而實訓不僅作為職業教育或培訓的主要形式理應加大力度,而且對於農民工來說,實訓中的現場模擬、指導符合其較低的知識與技能基礎,實訓環節的弱化甚至缺失,使農民工教育培訓的意義大打折扣;部分引導性教育機構沒有按學員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及就業願望實施分類培訓,故而影響了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2.1.3.教育培訓配套服務不健全

影響農民工擇業、就業。職業證書制度的引入,將成為我國勞動力市場準入制度改革的必然趨勢,農民工就業准入也將走向規範化。但目前農民工培訓與技術考核、鑑定環節未能聯絡起來,農民工培訓與就業准入資格之間脫節。其次,就業服務不到位,培訓機構本身沒有專門針對農民工就業的服務和管理,同時與社會性、公益性的職業中介機構缺乏合作。此外,目前的農民工培訓多為一次性培訓,一期培訓結束後,培訓機構很少對學員進行追蹤調查和服務,農民工再培訓機會很少,農民工知識與技能難以獲得持續性提高,由此導致對農民工培訓工程的投入缺乏力度,農民工培訓缺乏資金、人員及設施保障。同時,農民工培訓體系不健全,其職能未得充分發揮,農民工培訓質量不高,這又反過來影響了政府、社會及個人參與農民工培訓的積極性。這樣,我國農民工培訓陷入了條件不良與效能低下的惡性迴圈,發展極為困難。

在這裡,我希望農民工叔叔的生活越來越好,文化知識也在社會大眾以及培訓下能夠有著大大的提高。

2.2對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展開的調查

那裡大多數農民工叔叔阿姨的子女都在自己的老家,只是他們長年在外打工什麼的。由於家庭經濟比較困難的原因,所以父母親不得不外出打工掙錢讓自己的子女能夠上學。根據我之前在網上查閱的資料中,得知農民工子女在校接受教育過程中存在很多的問題,下面我舉出來說明一下。

2.2.1.學校經費欠缺,教學設施和師資缺乏

各級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支出預算原本不足自不必說,在大量農民工子女進入學校的同時,經費預算、設施添置、師資配備等配套措施並未隨之跟上,導致學校經費欠缺,教學設施和師資缺乏。據我們調查,由於經費欠缺、教學設施和師資缺乏,大多數學校普遍存在大班額問題,一些學校班額嚴重超標,75人以上的班級比比皆是,最多的班學生超過100人,教育管理難度加大;不少學校實驗課開出率很低,“兩操一課”難以保障。由於師資力量薄弱,大多數中國小學校對於寄宿學校學生都沒有配備專門的生活老師,住校生的管理基本是由班主任負責。班主任負擔極重。而大班教學,也使所謂的互動式教學方式落空,很難做到因材施教,對於孩子的心理、感情需求更無法顧及。

2.2.2.學校和家庭、學校和社群溝通難度大,教育形不成合力

留守子女父母在外務工,多從事辛苦繁重的勞動,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管教子女,一學期甚至一兩年都來不了學校一次。社群也並沒有把農民工和農民工子女特別是農民工子女的教育納入工作範圍,不能給學校提供相關的支援和配合。學校家訪和家長會所能接觸到的不是這些孩子的祖輩就是他們的姑姑舅舅等親戚,而父母很難接觸到。這些都導致教育成了學校單方面勢單力孤的孤軍奮戰,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2.2.3.安全隱患大,學生人身安全難以保障

這些農民工子女回家後缺乏監管,有的甚至失控,有自己做家務或幫父母打工或自己打工受傷致殘的,也有參加危險活動死亡的,每一學期開學都會有傷殘或死亡的統計報告。

以上這些問題都充分的說出了農民工子女的教育問題也不是小小的問題,不容我們忽視的問題。相信那些外出打工的父母是不是經常也在會為自己的子女擔心,擔心他們有沒有好好學習,然而那些獨自在家裡讀書的孩子,父母出去做事的,會不會在思念爸爸媽媽什麼時候能夠回來這裡,看看他們。其實他們都不想這樣的,只是被迫於無奈,社會狀況就是這樣,要想自己的子女以後有出息,所以他們也會很努力的賺錢來送自己的子女上學,為的只是不想讓自己的子女也這樣勞累。

三、農民工教育培訓的對策以及建議

適應經濟關係、勞動關係的深刻變化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客觀要求,各級工會堅持以職工為本,農民工作為新興的職工群體,教育培訓問題尤為重要。貫徹落實黨中央、應對當前經濟形勢和切實做好農民工工作決策部署,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解決農民工教育培訓中的實際問題,政府是關鍵。各級黨委政府應把農民工教育培訓納入本地區國民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城鎮勞動者素質提高的發展規劃,納入政府目標責任制考核內容。在教育培訓經費上,應建立以政府為主導,社會各方配合、用工單位、農民工個體共同投入的費用分擔機制。在政府保證投入的前提下,引導用工企業和單位加大教育培訓投入,協調社會資源,促進職業教育快速發展。農民工教育培訓對企業發展具有顯著的長效性價值。國外統計資料表明,職工教育投資1美元,可以創造50美元的收益。可見,企業教育是現代企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因此,我國企業必須樹立長效性投資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建立規範化的企業教育和員工培訓制度。作為企業教育與培訓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應充分認識到農民工培訓的長遠意義,把農民工培訓納入企業長期發展規劃。同時,要加強監管,用於補貼農民工培訓的費用必須專款專用,提高使用效益。

3.1是要在全社會樹立重視農民工教育培訓的理念。

對於政府來說,無論是基於農民工在我國勞動力數量中的較大比重,還是基於農民工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不可忽略的作用,都應將農民工教育培訓置於國家基本建設範疇。因此,政府要著力加大宣傳和引導力度,營造重視農民工教育培訓的良好社會環境;制定有效的農民工培訓激勵政策,鼓勵用人單位、各級各類教育機構和農民工主動參加培訓,要從上至下加大監督力度,抓好農民工培訓政策的落實。

3.2是要建立農民工教育培訓資金投入與使用機制。

在農民工培訓經費投入上,繼續實行政府、用人單位和農民工個人共同分擔的多元投入機制。但政府應強化其主要責任,中央財政要安排專項資金,用於實施農民工培訓國家專案;各級財政要切實把農民工培訓經費納入財政經常性預算;用於補貼農民工培訓的經費要專款專用,提高使用效益;加大投入力度,增加農民工輸出前培訓補貼,將城市職業培訓補貼政策擴大到在城市就業並參加了失業保險的失業農民合同制工人中;在促進就業資金中,各級財政應增加農民工公共就業服務補貼資金。政府投入,將是農民工培訓工程健康開展的基礎。在農民工培訓資金使用方面,關鍵是要科學定位使用重點及方向。對於財政性資金,要更多承擔農民工培訓工程的管理、協調方面的投入,農民工“引導性”培訓投入、資訊服務和維權服務等公共產品的投入等。對於企業而言,培訓基金應集中投放於設施建設、師資建設等,核心在於提高培訓質量和培訓的實效性。培訓資金投入方向合理,重點突出,是提高有限資金使用效率的前提。

3.3是完善農民工教育培訓的工作體系,整合社會資源。

由於我國農民工培訓多部門共同管理,部門資源過於分散,不僅難以管理,而且不利於發揮規模效益和提高培訓質量和效率。將不同部門間教育培訓資源加以整合,統一協調管理,使之發揮整體效益,是推進農民工培訓的基礎性課題。在公共資源相對短缺的條件下,整合資源還意味著普通教育資源、社會資源的充分挖掘,農民工培訓走向社會化、市場化,從而增強農民工培訓的專業化程度,提高培訓效益,這是我國農民工培訓的重要方向。

3.4是要實現農民工教育培訓內容的多元化。

要重視農民工的城市生活常識的普及性教育,引導農民工對城市文明的認同感和對城市生活的責任感;重視法制觀念教育,幫助其樹立現代公民意識、權利意識、平等意識,培養其在多元化利益分配格局中的安全感、話語能力和依法維權能力。在技能培訓環節,要加大實訓力度,通過集中講授和小範圍現場演示、實地操作方式,重在提高農民工的實際動手能力。技能培訓應按技術含量分設不同型別、等次,適應不同文化與技能基礎的農民工的需要,滿足部分農民工提升和發展的要求。對於農民工而言,強化培訓意識,使其基於培訓的緊迫性和必要性,主動參與培訓,適應勞動力市場要求。

在這裡,我想呼籲大眾都來關注教育這個問題,關於農民工教育問題,關注農民工子女的教育問題,希望他們在社會力度的幫助下,生活有所改善,文化水平也有所提高。很希望那些出門在外打工的叔叔阿姨能夠常回家看看他們的年邁的父母,看看他們的子女為他們的未來努力的樣子。也希望在大眾的一同幫助下,我們這個社會越來越和諧,城市越來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