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社群工作的調研報告(精選9篇)

欄目: 調研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1.39W

社群工作的調研報告 篇1

一、社群工作負擔過重的表現

社群工作的調研報告(精選9篇)

近年來,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社會治理的基礎工作,積極推動人力物力財力向社群下沉,將社會管理和服務向社群延伸,切實方便了群眾生活。但由於缺乏政策規範,社群也被迫承擔了許多超出職責範圍的行政事務性工作,負擔日益加重。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承接的管理服務多。目前,社群承接的政府延伸下來的綜合治理、公共衛生、計劃生育、民政事務、勞動就業、社會保障、社會救助、文體教育以及老年人、殘疾人、未成年人、流動人口權益保障等工作事項不斷增加,要求也不斷提高。通過對我社群實際工作的梳理,有很多部門的工作下沉到社群,任務比較多的是綜治、組織、衛計、人社等部門。這些工作事項,有的是社群居委會依法應該協助政府完成的,但卻成了責任主體;有的已經超出社群居委會的職責範圍。

(二)應對的檢查考核較多。目前對社群工作進行檢查考核的有組織、綜治、司法、人社、民政等部門,涉及到基層黨建、廉政文化、綜合治理、愛國衛生、環保、計劃生育、就業、科普、禁毒、防災減災等各類事務。有些考核評比工作頻率較高、要求嚴。此外,社群還要承擔各種大型建立活動的基礎任務。在大型建立活動期間,社群都是檢查驗收的主要物件,許多工也都壓給社群完成,社群幹部成了建立活動的主要力量,成天圍繞建立指標轉,不是在辦公室做臺帳整理資料,就是在大街小巷檢查巡邏,相關職能部門卻成了旁觀者、指揮者。

(三)出具的證明蓋章多。當前,要求社群出具證明和蓋章的事項越來越多,致使社群公章被譽為“萬能章”。一些諸如居民身份、違法犯罪記錄、婚姻狀況、房屋權屬等證明,明顯應由有關職能部門出具,但都推到了社群;一些諸如房產擁有情況、單位職工生活困難情況等部門或單位自身能夠掌握的情況,也要求社群出證明;一些諸如人口傷亡、居民親子關係等社群很難核實的情況,也要求社群出具證明。

(四)連線的資訊網路多。目前,省、市、區有關部門建立並延伸到社群的網路平臺有多個,主要來自於各級組織、人社、民政、司法、綜治等部門。這些網路平臺都是各個部門分別建立的,都要求錄入人口基礎資訊,由於互不相容、資訊資源不能共享,致使社群幹部重複採集、反覆錄入。有些資訊系統即使是同一個部門建立的,也存在不能相容、資訊不能共享的問題。為完成這方面的工作,社群幹部不僅要會電腦操作,還要掌握相關技術,心理壓力較大。

(五)承擔的臨時任務多。社群在承擔常規性工作的同時,還要完成各種臨時性、突擊性工作。比如,社群幹部經常要參加各種會議活動,有的是為了傳達精神、佈置工作,有的純粹是去湊人數、撐場面。社群承擔的臨時性、突擊性任務主要來源於綜治、城管、信訪、維穩等方面,其次是各類建立達標活動,大部分都對社群實行“一票否決”,甚至要求社群書記、主任24小時不能關閉手機,隨時待命。此外,社群還要完成房屋拆遷、慈善捐贈、無償獻血、報刊徵訂等攤派任務,每年社群還要承擔協稅等經濟工作,這些都增加社群工作的壓力。

二、社群工作負擔重的危害

社群工作任務不斷增加,工作職能無限擴大,不僅加重了社群組織和工作人員的負擔,也對我國居民自治、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社群治理以及黨和政府的執政基礎帶來了嚴重的影響。主要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居民自治程序受到阻礙。社群居委會是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其主要職能是依法組織居民群眾開展民主自治活動。由於承擔了越來越多的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方面的工作,社群居委會的行政功能大為增強,而自治功能明顯減弱。由於工作任務、各種資源來自政府,考核評估等權力也掌握在政府手中,社群幹部只好對上負責,竭盡全力完成政府交辦的任務,因而沒有時間和精力來發動和組織居民開展民主自治活動,也不可能通過民主自治方式,引導居民表達需求、討論社群問題、治理社群事務,導致居民社會責任感弱化、社群認同感低下。

(二)社群治理失去社會基礎。社群治理的目標是要建立多元互動的格局,其立足點是通過培育、發展、壯大包括社群居委會在內的社群組織,依靠社群力量,利用社群資源,解決社群問題,而不是政府“一竿子插到底”、包攬一切。隨著社群行政化不斷加重,政府將社群居委會納入政府組織框架之內,既弱化了社群居委會的社會功能,又擠佔了社群社會組織生存發展的空間,這勢必使社群治理的一元格局難以打破,且嚴重影響居民群眾參與社群治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社群治理失去應有的社會基礎。

(三)黨的群眾基礎受到影響。社群組織是黨和政府聯絡群眾的橋樑和紐帶,主要任務是宣傳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協助基層政府貫徹落實黨和政府的各項惠民措施,通過民主自治的方式解決居民群眾的困難和問題,代表黨和政府為居民群眾服務。社群組織承擔過多過濫的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任務,甚至把主要精力用來應付基層政府及其派出機構交辦的行政工作或各類形式主義的事務上,就會嚴重脫離群眾,影響影響黨群幹群關係,危及黨的群眾基礎和執政基礎。

三、社群減負的對策和建議

通過查閱有關資料以及我社群工作的實際情況,現提出一些針對我社群減負問題的。思路和對策如下:

(一)理順基層管理體制,理清政社權責。在政府層面,要按照“大部制”的思路,對政府承擔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進行整合,形成一條線對下,避免多頭管理、重複勞動、效率低下等問題;同時,確立延伸到社群的公共服務機構的性質、職能,確保政府自身的本職工作能做到位、做好。在社群層面,要理順組織之間以及與政府、公共服務機構之間的關係,構建職能清晰、關係順暢、責任明確的社群組織體系。其次,要劃清基層政府和社群自治組織的責權邊界,實現“政社分開”,推進“政社互動”。在此基礎上,建立諸如“准入制”等相應的制度,禁止政府向居委會轉嫁行政事務性工作,賦予居委會拒絕承擔行政事務性工作的權利,促使政府依法行政,保證居委會依法自治,建立政府與社群居委會的協商合作機制,實現政府依法行政與社群依法自治的有機銜接和良性互動。

(二)轉變政府工作職能,改進工作作風。要加快推進政府職能轉變,重新配置基層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職責權力,將現在掌握在政府手中但本應屬於社群的權力下放給社群居委會,使社群居委會在本區域範圍內成為治理主體。與此同時,推進政府改變工作方法,改進工作作風,堅決杜絕向基層推卸責任,向社群轉嫁負擔。總結推廣XX市的做法,對社群工作情況進行認真清理,取消社群承擔的不合理的工作任務,取消面向社群開展的與居民利益無關的建立達標評比活動,取消各級各部門要求在社群設立的組織機構,取消社群不必要的工作臺帳,取消社群不合理的證明蓋章事項,還社群一片淨土。

(三)培育發展社群組織,激發社會活力。要大力實施社群治理能力建設工程,加大社群社會組織孵化力度,培育發展社群社會組織和專業社會服務組織,提高居民自治能力和社群服務專業能力。一方面,要大力培育社群服務性、公益性、互助性社會組織,引導各類社會組織參與社群服務管理。同時,要推進社會工作服務,培育發展社工服務組織,著力做好流動人口、老年群體、困難群體和特殊人群社工服務,用專業社會工作方法提升社群服務管理水平。另外,要改進政府提供公共服務方式,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充分調動社會力量來完成社會管理與服務的任務,使社群居委會也從繁雜的行政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

(四)加快資訊網路建設,改進工作手段。資訊化工作之所以成為社群重要負擔之一,主要是因為延伸到社群的資訊網路平臺以及應用系統太多,而且互不相容。因此,當務之急是要從上至下,對延伸到社群的各種資訊網路平臺以及應用系統進行清理,按照共享、高效的原則,對這些資訊網路平臺以及應用系統進行整合,建立規範的社群綜合服務資訊平臺,實現社群事務在一個操作平臺上完成,資源共享,避免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費。

(五)創新社群工作機制,提供製度保障。對社群工作負擔進行系統治理需要整體性的制度和持續性的機制。為保證社群負擔治理工作取得成效,應建立部門工作進社群的協調機制,建立政府部門向社群組織轉嫁任務的責任追究機制,建立政府部門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制度和服務外包、公益創投、公益採購等機制,建立企事業單位履行社會責任、支援公益事業的制度和機制,建立社群居委會民主評議政府部門工作的制度和機制,建立社群工作績效綜合考評制度和機制,建立社群民主協商的制度和機制。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和城市化程序的推進,非公有制企業在社會發展中所發揮的作用日益凸現。商務樓宇作為“兩新”組織聚集地是新經濟組織、高科技企業和高層次人才最集中的場所,也是經濟發展最活躍之地,其中也分散著數量不等的黨組織和黨員。今年是XX區鞏固應對金融危機影響成果,保持區域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關鍵之年,如何在商務樓宇消滅黨建工作空白點和薄弱點,增強黨組織在樓宇企業的影響力、凝聚力,促進樓宇經濟與黨建工作的和諧互動,為XX區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奠定良好的社會基礎,是擺在各級黨組織面前一項重要而緊迫的研究課題。以榮華書記推進全區基層黨建科學化這一課題深入商務樓宇企業進行調研為契機,我們採取摸底調查、現場走訪和座談交流等方式,全面瞭解商務樓宇工作站工作現狀,並對商務樓宇工作站的主要做法進行提煉總結,對其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深入剖析,在此基礎上,對今後如何推進商務樓宇工作站黨建工作科學化進行了分析思考。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據初步統計,XX區轄區內現有商務樓宇35座,已成立商務樓宇工作站31個,實現對35座樓宇的覆蓋。因樓宇間的地理位置較近,領秀大廈和首特科技孵化器有限責任公司,萬商大廈和長城大廈,小山環保大廈、萊亞西大廈和誠海大廈為聯合建站。

已建的31個工作站共配備專職工作人員32名,兼職工作人員30名,每個站至少有1名專職工作人員;其中有獨立辦公用房的23個,與物業合用辦公用房的8個;所轄樓宇面積在10000㎡以上的有16個,5000㎡-10000㎡的有8個,5000㎡以下的有7個;單個工作站所轄樓宇經濟組織年總產值1億以上的有6個,20xx萬-1億的有11個,20xx萬以下的有14個;樓宇內有各類新經濟組織1470家,其中單個工作站所轄樓宇入駐企業80家以上的有7家,40-80家的有11個,40家以下的有13個;35座商務樓宇共吸納就業約16000人,其中35歲以下員工約佔60%,在職員工1000人以上的有6個, 500-1000人的有5個,500人以下的有20個。現已通過工作站組建黨的組織38個,黨員人數636人,其中流動黨員292人,佔黨員總數的46%。

20xx年以來,區委社會工委在區委組織部的指導下,在各街道(魯谷社群)、園區黨工委的努力下,以“建陣地、建組織、建服務體系,實現黨建工作全覆蓋”為工作目標,紮實推進商務樓宇工作站建站工作。立足於單獨建、規範建的原則,構建出了樓宇內以黨組織為領導核心,以商務樓宇工作站為主要載體,以工會、共青團、計生、婦聯、企業聯席會等為依託,以共產黨員、共青團員、樓宇志願者為骨幹隊伍的組織體系。目前,各工作站開展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得到了企業的普遍認可,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工作內容:

第一,開闢了一個社會工作陣地。

從企業需求多樣化的實際出發,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堅持“深化服務意識,創新服務載體”的原則,把提供優質服務擺在工作的首位。制定了《XX區商務樓宇工作站聯席會議制度》,建立了工作站聯席會議機制。聯席會議由工作站成員和樓宇黨組織、工青婦等群眾組織、企業負責人為主組成,根據工作需要邀請工商、稅務、城管、街道等相關部門人員參加,定期召開會議,研究樓宇開展社會工作的有關事項,將黨委、政府的服務觸角向樓宇企業、黨員和員工延伸,推動樓宇黨建與樓宇經濟的創新發展、互利雙贏。

第二,組建了一支優秀的隊伍。

各街道設立了黨建工作指導員,採取街道處、科兩級黨員幹部包樓宇等方法,加強對樓宇黨建工作指導;為每個工作站配備了1-2名專職工作人員,並選配優秀工作者擔任工作站站長。其中有10名站長是從社群置換出來的優秀黨委書記,有22名是去年招收的黨員大學生社會工作者,所有人員均為本科及以上學歷。優秀黨委書記豐富的工作經歷與年輕大學生的活力與工作激情優勢互補,提供了令企業更加滿意的服務。

第三,創新了一個工作執行方式。

古城街道堅持以樓宇實際需求出發,在領秀大廈實行“黨建工作站、社會工作站、工會工作站、團建工作站、婦聯工作站、”“五站合一”綜合服務的做法,構建了為樓宇企業和員工服務的綜合服務平臺。建立了接待、服務、關愛、教育等需求臺賬,由工作站負責統籌和落實服務專案,將政府公共服務引進到商務樓宇,在為企業和員工解決實際問題上取得了明顯成效,並得到了市委、市社會工委的肯定。我們結合各工作站的具體情況,在其它樓宇推廣這種“五站合一”的綜合服務模式。

第四,開展了一系列的服務活動。

各工作站在樓宇中廣泛開展了“送關心、送服務、送知識、送政策”活動,堅持走訪制度,定期分析樓宇內非公有制企業黨員的思想狀況,定期組織黨員座談會,幫助他們解決思想上的困惑,宣傳樓宇黨建的重大意義。商務樓宇工作站方面,針對樓宇黨員分佈散、流動快的情況,採取“組織主動找上門”的工作方式,號召黨員亮名身份;針對樓宇黨員難集中、黨的活動難開展的情況,探索“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柔性管理機制;針對樓宇黨員年齡輕、學歷高、思想活躍的實際,積極探索多樣化的黨員教育方式。

二、存在的問題

雖然我區在商務樓宇黨建工作方面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相對於新時期黨建工作的總體要求,商務樓宇黨建工作仍是我們非公黨建領域的薄弱環節,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工作人員經驗不足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第一,工作站目前的工作人員由社群置換的黨委書記和大學生社工組成。黨委書記雖有豐富的社群工作經驗,但商務樓宇黨建工作不同於社群黨建工作,需要一定的時間去轉變工作思路;第二,新招收的大學生社工缺乏工作經驗和必要的工作技能還有待進一步地進行系統培訓。

(二)企業需求仍待明晰

一方面工作站在日常工作長期處在沒有行政命令威信,沒有資本力量支撐的環境下,對廣大從業人員的更多吸引和凝聚,很大程度要依靠黨組織負責人的親和力、服務力和動員力,造成工作人員在摸底企業需求時調查難度大、資訊不全面、結果有偏差;另一方面企業需求的多樣化和工作站解決問題能力的有限性使得企業對於工作站的期望過高,一旦未能滿足其需求,易產生信任危機,從而造成謊報或拒報需求情況,導致工作多走彎路或提供服務與企業需求不相適應。

(三)基礎設施有待建設

非公企業、街道社群和樓宇企業,雖然同屬於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領域和創新陣地,但相對於非公企業對地方經濟發展的影響,相對於社群黨建對和諧社會建設的基礎性作用,樓宇經濟的影響還不夠大、地位還不夠重,客觀上導致關注度和實際投入的.不平衡。社群黨建優先於非公黨建,非公黨建工作力度中,又以樓宇黨建工作的力度最弱。物質保障是提供優質服務的基礎,基礎不牢靠,工作起色難。據調查,目前有相當一部分工作站沒有獨立辦公場地,大部分的工作站缺乏活動場地,所有工作站均無專項經費,僅有約一半的工作站能夠在所在街道的支援下解決部分經費問題。由於活動場地的缺乏和配套設施的缺失,導致一些擬開展的活動受到影響或推遲開展甚至取消。

(四)宣傳力度尚顯乏力

首先,在建站前期由於缺乏資金支援和政策支援,宣傳力度不足,建站後宣傳形式單一,缺乏創新,無法改變企業的固有觀念,導致他們或多或少對工作站的服務存在偏見、誤解,對於黨組織學習活動缺乏參與興趣。其次,對工作站和企業之間來說,工作站成立後缺乏一個良好適宜的平臺開展宣傳,各站所做努力和所提供服務無法為企業所瞭解,活動意向或通知要求的下達仍依靠貼上檔案或口頭轉告的原始形式,物件群體受此客觀因素限制,導致工作效果降低、活動範圍縮小、受益物件減少,部分活動無法達到預期效果。第三,對各工作站之間來說,各站均為相對封閉獨立的個體,獨自探索發展,缺乏一個共通的交流平臺,無法從其它工作站汲取優秀經驗和心得體會,不利於各站間交流學習和互促提高,更無法促進XX區商務樓宇工作站整體的資源整合和優勢互補。

隨著我區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城區化建設步伐的加快,流動人口日益增多,特別是近年來流入人口呈激增態勢。流入人口的湧入,為我區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資源,在促進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也給計劃生育日常服務管理工作帶來難題。為進一步探索流動人口計生服務管理新機制,創新服務模式,提高工作水平,近段時間,筆者對我區城區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管理開展了專題調研。現整理如下:

一、工作現狀

(一)基本情況。我區城區共有流入人口6802人,其中跨省流入5285人,省內流入1517人。其中18-49週歲婦女1207人;應落實避孕節育措施782人,已落實95人,避孕節育措施落實率為87.33%。近三年來共違法生育孩子201個,佔全區三年違法生育總數的12%左右。另外我區城區還很有一部分人來自本區農村的臨時性流動人口,他們中有部分人的目的是為了躲生,每年農村政策外生育中,有一半以上是躲在城區生育的。

(二)流動人口特點。 ①城區間流動增多。雖然從農村到城區的流動人口仍是流入人口的主要部分,但城區之間的流動人口已經開始佔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6802流入人口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來自於另一個城區。②流入人口打算久居現住地增多。調查表明,那些來自農村的流動者,多數都不打算再回到農村。大約50%的農村流入人口表示想定居在城區,而只有不到10%的人願意返回農村的家鄉。 ③年齡結構有所變化。流入人口的年齡段由以前的20至25歲居多上升到了現在的平均年齡在30歲左右。其次,流動人口中單身人士增加,而女性流入人口中單身的比例更高於男性。 ③流動人口的結構日益複雜化。過去的流動人口基本上全部為農村人口,現在擴充套件到城區人口;過去流動的基本上是勞動力,現在擴充套件到未成年人、未就業人口和退休人員;過去基本是個體流動,現在舉家流動的現象在增加;過去流動人口主要是壯年勞動力,現在主要是青年人,農村青少年正在成為我區流動人口的主體。④流動人口女性化。在我區6802名流入人口中,男性3155人,佔46%,;女性3647人,佔54%,女性比例比10年前提高了9個百分點。⑤因經濟原因流動比例顯著上升。通過調查,因經濟原因流動佔60%左右,因非經濟原因流動的佔40%左右,其中因婚姻嫁娶發生流動的佔20%。

(三)流動人口計生情況。由於城區流入人口已呈現多樣化趨勢,城鄉交錯,居住情況複雜,社群對流入人口的計劃生育歸屬情況不知情的居多,致使流動人口的資訊採集、避孕節育措施欠落實、違法生育難控制,社會撫養費徵收不到位。①流動人口資訊平臺上顯示的資料遠遠少於實際人數。②流動人口婚育證明持證率和孕檢率不高;③流動人口違法生育現象較嚴重。④違法生育處理和落實長效節育措施不到位。

二、主要做法

近幾年來,針對城區流動人口的特點和計生服務管理工作的現狀,我區加大流動人口管理力度,為全區人口計生工作整體上水平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一)領導重視,考核更加嚴謹規範。隨著城區大量流動人口湧入,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公共服務和管理難度日益增大。對此,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堅持把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管理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統籌安排。建立了由黨政領導牽頭、各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流動人口計劃生育領導小組,將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納入責任目標管理考核,層層建立責任制,逐級簽訂責任書。在考核方法上,推行流入、流出雙向考核,逐步探索異地雙向考核辦法,充分利用智慧客戶端管理系統的流動人口資料,分別核查流入、流出人口服務管理落實情況,及時掌握督查城區流動人口工作情況。

(二)建立網路,責任進一步明確。區人口計生局設定了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站,專抓全區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管理。6個街道辦事處均相應配備了一名流動人口管理員,負責流動人口日常管理工作。各村(居)、社群配備了計生專幹和組計生資訊員,20個計生綜治部門均配備了計生專幹,屬地管理的市、區醫院均配備了計劃生育資訊聯絡員,專門負責流動人口相關資訊的上報和反饋,進一步延伸了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管理的網路。

(三)完善機制,管理步入資訊化。 ①初步建立流動人口“一盤棋”工作新機制。國家人口計生委提出建立全國流動人口“一盤棋”格局的工作目標,確立了“統籌管理、服務均等、資訊共享、區域協作、雙向考核”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20字新機制。據此,我區制訂了《XX區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管理“一盤棋”工作實施辦法》,就進一步加強全區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管理工作提出了具體的要求。②初步建立流動人口資訊實時通報機制。20xx年以來,我區在全區首推計劃生育“實時通”,轉變過去科技含量低、資訊手段滯後的傳統方式,打造資訊高速公路。這種通過對孕婦產前孕檢、住院分娩、妊娠14周以上b超實名制檢查的資訊實時通報制度,對發現流動人口政策外懷孕、“兩非”線索、優生優育跟蹤服務發揮了重大作用。③加強流動人口區域協作機制。我區先後與深圳部分地區、常德地區簽訂流動人口計劃生育雙向協作、區域協作協議書,完善資訊網路建設,實行動態管理,促進了戶籍地和現居住地之間的資訊交換和反饋工作。

社群工作的調研報告 篇2

一、社群工作負擔過重的表現

近年來,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社會治理的基礎工作,積極推動人力物力財力向社群下沉,將社會管理和服務向社群延伸,切實方便了群眾生活。但由於缺乏政策規範,社群也被迫承擔了許多超出職責範圍的行政事務性工作,負擔日益加重。具體表現在以下七個方面:

(一)承接的管理服務多。目前,社群承接的政府延伸下來的綜合治理、公共衛生、計劃生育、民政事務、勞動就業、社會保障、社會救助、文體教育以及老年人、殘疾人、未成年人、流動人口權益保障等工作事項不斷增加,要求也不斷提高。通過對11個社群實際工作的梳理,有26個部門的215項工作下沉到社群,任務比較多的是綜治、組織、衛計、人社等部門,都在20項以上。這些工作中,行政管理事務170項,佔79.07%;服務性事務45項,佔20.93%。這些工作事項,有的是社群居委會依法應該協助政府完成的,但卻成了責任主體;有的已經超出社群居委會的職責範圍。大多數部門沒有按照“權隨責走、費隨事轉”的要求賦予社群完成工作任務的相應條件。

(二)應對的檢查考核多。在調查的11個社群中,對社群工作進行檢查考核的有組織、紀檢、綜治、司法、人社、民政等23個部門,涉及到基層黨建、廉政文化、綜合治理、愛國衛生、環保、計劃生育、就業、科普、禁毒、防災減災等各類事務68項,平均每個社群一年要應對140多次檢查考核。有些考核評比工作頻率高、要求嚴,如XX市為建立全國衛生城市,對社群幾乎是天天查、週週查、月月查。此外,社群還要承擔各種大型建立活動的基礎任務。在大型建立活動期間,社群都是檢查驗收的主要物件,許多工也都壓給社群完成,社群幹部成了建立活動的主要力量,成天圍繞建立指標轉,不是在辦公室做臺帳整理資料,就是在大街小巷檢查巡邏,相關職能部門卻成了旁觀者、指揮者。

(三)完成的臺賬報表多。名目繁多的臺帳資料和各類統計報表使社群不堪重負。在調查的11個社群中,臺帳資料最多的社群有68 類 293 本,最少的社群也有8類58本,平均每個社群有各類臺賬160多本。一些部門忽視社群實際情況,提出一些不合理、不科學的要求,導致社群在做臺帳的時候隨意編造,東拼西湊,有的社群不得已而互相學習、照搬照抄,以應付檢查。相關部門把實際工作異化為各種文字記錄和影象資料,使社群幹部把做臺帳當成了主業,成了“臺帳幹部”。同時,各級各部門還要求社群開展人口、計生、經濟、文化、衛生、體育、教育、房產、第三產業等方方面面的調查統計工作,所調查的11個社群每年要填報80多種、400多份各類統計報表。

(四)出具的證明蓋章多。當前,要求社群出具證明和蓋章的事項越來越多,致使社群公章被譽為“萬能章”。據XX市的調查,該市中心城區要求社群蓋章、出證明的涉及30多個部門單位、170多個事項。其中,經常蓋章的有60多項,一般性的蓋章專案有80多項,偶爾蓋章的有30多項,每個社群每年出具的各類證明都在1000份以上。在上述170多個專案中,不該由社群出證或雖可出證但社群難以掌握和核實情況的事項,約佔總數的三分之二,一些諸如居民身份、違法犯罪記錄、婚姻狀況、房屋權屬等證明,明顯應由有關職能部門出具,但都推到了社群;一些諸如房產擁有情況、單位職工生活困難情況等部門或單位自身能夠掌握的情況,也要求社群出證明;一些諸如人口傷亡、居民親子關係等社群很難核實的`情況,也要求社群出具證明。

(五)連線的資訊網路多。目前,省、市、區有關部門建立並延伸到社群的網路平臺有20多個,主要來自於各級組織、紀檢、政法、計生、人社、民政、司法、文化、婦聯、殘聯等部門。這些網路平臺都是各個部門分別建立的,都要求錄入人口基礎資訊,由於互不相容、資訊資源不能共享,致使社群幹部重複採集、反覆錄入。有些資訊系統即使是同一個部門建立的,也存在不能相容、資訊不能共享的問題,比如衛計部門關於計劃生育的資訊系統就有4個,相互之間不能實現資訊共享。為完成這方面的工作,社群幹部不僅要會電腦操作,還要掌握相關技術,心理壓力較大。

(六)承擔的臨時任務多。社群在承擔常規性工作的同時,還要完成各種臨時性、突擊性工作。比如,社群幹部經常要參加各種會議活動,有的是為了傳達精神、佈置工作,有的純粹是去湊人數、撐場面。在調查的11個社群中,每個社群每年要參加160多次會議。社群承擔的臨時性、突擊性任務主要來源於綜治、城管、信訪、維穩等方面,其次是各類建立達標活動,大部分都對社群實行“一票否決”,甚至要求社群書記、主任24小時不能關閉手機,隨時待命。此外,社群還要完成房屋拆遷、慈善捐贈、無償獻血、報刊徵訂等攤派任務。在一些地方,社群還要承擔招商引資、協稅等經濟工作。有的地方要求社群發展商務,社群只好弄幾平方米的房子,擺上一些菸酒,以應付檢查。這些任務的完成情況都與社群工作績效及幹部待遇掛鉤,再難也得做。

(七)懸掛的各類牌子多。所調查的11個社群,共懸掛各種牌子86塊,涉及到組織、紀檢、綜治、公安、司法、民政、教育、工商、衛計、人社、環保等部門。不同的部門對社群掛牌有不同的要求,致使同一間房子要掛若干塊牌子,有的有20多塊。有的社群為了對付檢查,把需要懸掛的牌子做成活動式,哪個部門來檢查就掛上哪個部門的牌子。一些部門還要求在社群成立工作機構,有的社群成立的各類領導小組達50多個。這些機構被社群幹部形象地比喻說,要麼存在電腦裡,要麼貼在牆上,沒有實際作用。

二、社群工作負擔重的危害

社群工作任務不斷增加,工作職能無限擴大,不僅加重了社群組織和工作人員的負擔,也對我國居民自治、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社群治理以及黨和政府的執政基礎帶來了嚴重的影響。主要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居民自治程序受到阻礙。社群居委會是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其主要職能是依法組織居民群眾開展民主自治活動。由於承擔了越來越多的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方面的工作,社群居委會的行政功能大為增強,而自治功能明顯減弱。由於工作任務、各種資源來自政府,考核評估等權力也掌握在政府手中,社群幹部只好對上負責,竭盡全力完成政府交辦的任務,因而沒有時間和精力來發動和組織居民開展民主自治活動,也不可能通過民主自治方式,引導居民表達需求、討論社群問題、治理社群事務,導致居民社會責任感弱化、社群認同感低下。

(二)社群治理失去社會基礎。社群治理的目標是要建立多元互動的格局,其立足點是通過培育、發展、壯大包括社群居委會在內的社群組織,依靠社群力量,利用社群資源,解決社群問題,而不是政府“一竿子插到底”、包攬一切。隨著社群行政化不斷加重,政府將社群居委會納入政府組織框架之內,既弱化了社群居委會的社會功能,又擠佔了社群社會組織生存發展的空間,這勢必使社群治理的一元格局難以打破,且嚴重影響居民群眾參與社群治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社群治理失去應有的社會基礎。

(三)黨的群眾基礎受到影響。社群組織是黨和政府聯絡群眾的橋樑和紐帶,主要任務是宣傳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協助基層政府貫徹落實黨和政府的各項惠民措施,通過民主自治的方式解決居民群眾的困難和問題,代表黨和政府為居民群眾服務。社群組織承擔過多過濫的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任務,甚至把主要精力用來應付基層政府及其派出機構交辦的行政工作或各類形式主義的事務上,就會嚴重脫離群眾,影響影響黨群幹群關係,危及黨的群眾基礎和執政基礎。

三、社群工作負擔重的原因

社群負擔不斷加重,既有政府組織碎片化、制度保障不力等體制方面的原因,也有社群服務供需結構、社群組織型別結構以及社群幹部能力結構等方面的的原因。具體來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公共服務資源分割,部門各自為陣。我國現行的行政管理體制中,政府職能劃分過細,部門數量過多,導致政府組織碎片化問題十分嚴重。一方面,各個部門掌握著大量的行政資源,且形成獨立體系,在社群層面上嚴重分割,缺乏有效整合。另一方面,各部門業務缺乏協同,彼此間不協調、不合作甚至相互衝突,造成社群工作多頭指導、各自為政。比如社群服務設施的建設、資訊網路平臺的建設、臺帳資料的整理以及統計報表的上報等,各部門都有各自的標準和要求,缺乏統籌協調,致使社群重複建設、幹部重複勞動,既造成資源浪費,也增加了社群負擔。

(二)社會管理體制不順,政社職責不清。在我國基層社會治理與服務工作中,基層政府及其職能部門、社群居委會作為不同的主體,相互之間是什麼關係,各自應該承擔什麼職責,有關法規都有明確規定。但由於缺乏強有力的制度保障,致使這些規定形同虛設,難以落實,從而造成實際工作政社職責的不清晰,也導致基層政府與社群居委會關係錯位,通常把社群居委會視為一級“行政組織”或“下設機構”,隨意把各種任務、責任、矛盾轉嫁給社群,使社群居委會的職責被無限放大。

(三)社會矛盾集中社群,居民需求劇增。目前,各種利益衝突和社會矛盾易發多發,且主要集中在社群層面。同時,居民群眾利益訴求和服務需求也呈現出結構性變化,主要表現為居民需求向社群積聚,居民利益訴求和服務需求呈指數級、複雜性、多樣性增長,而且,社群問題的解決和居民需求的滿足的跨部門性特徵日益明顯。這種需求的結構變化需要供給的結構性調整,但現實是供給結構的變化滯後於需求結構的變化,客觀上使得基層政府和社群組織面臨更大的壓力、更多的任務。

(四)社群幹部能力不足,工作疲於應付。當前,社群工作分工越來越細、專業性越來越強,而社群幹部的職業化與專業化脫節,他們嚴重缺乏社會工作的理念、知識、技術和方法,習慣於“當超級保姆”,不懂得團隊協作,不懂得助人自助,不懂得激發居民參與,不懂得發現居民領袖,不懂得培育社群社會組織,不懂得開發利用社群社會資源,加重了社群幹部“人累心也累”的痛苦體驗,難以享受“快樂公益”,“抱怨多、滿意少、壓力大”成為常態。

(五)社群組織結構失衡,治理主體單一。社群社會組織發展嚴重不足,存在總量少、結構失衡問題。目前,全省平均每個社群約有6個社會組織,主要是自娛自樂的興趣類組織,志願服務、公眾參與及專業服務等組織都比較稀少。由於社群社會組織發展滯後,社群居委會過多地承接了政府延伸下來、企業轉移出來以及經濟社會發展中新生出來的各種社會管理與服務工作,為政府部門向社群居委會轉嫁負擔提供了藉口。另外,政府購買服務機制還在倡導和探索之中,社會組織參與渠道不暢,也加重了社群工作負擔。

(六)基層群眾意識淡薄,不正之風蔓延。一些部門和單位群眾觀念淡薄、服務意識不強,推進工作進社群不是到社群為群眾服務,而是熱衷於設機構、掛牌子、擺桌子;有的部門主觀意識較強,不顧居民的需求和社群的實際,對社群工作指手畫腳,提出一些不合理、不切實際的要求;也有的部門本位主義、功利主義思想較重,一味強調本部門工作在社群的“痕跡”,這些都導致社群幹部以形式主義應付形式主義。有些部門和單位也存在嚴重的官僚主義,把本該自己做的事情交給社群組織去做,把責任和風險也轉嫁給社群組織,既增加了社群工作負擔,也容易引發群眾的不滿情緒。

四、為社群減負的對策和建議

近年來,一些地方結合實際,積極探索,通過實行准入制度、建立政社互動機制等措施進行專項整治,都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今年3月以來,XX市委、市政府出臺9條硬性措施為社群減負,取得一定成效,也遇到不少阻力。實踐經驗和教訓證明,治理社群工作負擔不能就減負而減負,需要以治理社群負擔為契機,以構建社群治理格局為突破口,以提升社群工作效能為目標,站在推進社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戰略高度,進行統籌謀劃,開展協調行動,實施綜合治理。具體思路和對策是:

(一)理順基層管理體制,釐清政社權責。在政府層面,要按照“大部制”的思路,對政府承擔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進行整合,形成一條線對下,避免多頭管理、重複勞動、效率低下等問題;同時,確立延伸到社群的公共服務機構的性質、職能,確保政府自身的本職工作能做到位、做好。在社群層面,要理順組織之間以及與政府、公共服務機構之間的關係,構建職能清晰、關係順暢、責任明確的社群組織體系。其次,要劃清基層政府和社群自治組織的責權邊界,實現“政社分開”,推進“政社互動”。在此基礎上,建立諸如 “准入制”等相應的制度,禁止政府向居委會轉嫁行政事務性工作,賦予居委會拒絕承擔行政事務性工作的權利,促使政府依法行政,保證居委會依法自治,建立政府與社群居委會的協商合作機制,實現政府依法行政與社群依法自治的有機銜接和良性互動。

(二)轉變政府工作職能,改進工作作風。要加快推進政府職能轉變,重新配置基層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職責權力,將現在掌握在政府手中但本應屬於社群的權力下放給社群居委會,使社群居委會在本區域範圍內成為治理主體。與此同時,推進政府改變工作方法,改進工作作風,堅決杜絕向基層推卸責任,向社群轉嫁負擔。總結推廣XX市的做法,對社群工作情況進行認真清理,取消社群承擔的不合理的工作任務,取消面向社群開展的與居民利益無關的建立達標評比活動,取消各級各部門要求在社群設立的組織機構,取消社群不必要的工作臺帳,取消社群不合理的證明蓋章事項,還社群一片淨土。

(三)培育發展社群組織,激發社會活力。要大力實施社群治理能力建設工程,加大社群社會組織孵化力度,培育發展社群社會組織和專業社會服務組織,提高居民自治能力和社群服務專業能力。一方面,要大力培育社群服務性、公益性、互助性社會組織,引導各類社會組織參與社群服務管理。同時,要推進社會工作服務,培育發展社工服務組織,著力做好流動人口、老年群體、困難群體和特殊人群社工服務,用專業社會工作方法提升社群服務管理水平。另外,要改進政府提供公共服務方式,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充分調動社會力量來完成社會管理與服務的任務,使社群居委會也從繁雜的行政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

(四)加強社工隊伍建設,提高工作能力。要根據社群工作發展的需要,針對社群工作的特殊需求,制定一系列相關政策,擴大社群工作人員來源渠道,使優秀的人才被吸引到社群工作崗位上來。要建立規範化的社群工作人員培訓教育機制,加強對社群工作人員的培訓教育,重點是培訓專業社會工作基層理論知識,訓練他們的專業社會工作能力,轉變他們的工作思路,提高他們的工作技能。要建立和完善與社群工作者實際工作相匹配的薪酬保障機制、表彰激勵機制,激發廣大社群工作者的工作熱情和創造潛能,為他們開展工作和成長髮展營造環境、創造條件,使社群工作崗位留得住人才,保持社群工作者隊伍的穩定。

(五)加快資訊網路建設,改進工作手段。資訊化工作之所以成為社群重要負擔之一,主要是因為延伸到社群的資訊網路平臺以及應用系統太多,而且互不相容。因此,當務之急是要從上至下,對延伸到社群的各種資訊網路平臺以及應用系統進行清理,按照共享、高效的原則,對這些資訊網路平臺以及應用系統進行整合,建立規範的社群綜合服務資訊平臺,實現社群事務在一個操作平臺上完成,資源共享,避免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費。

(六)創新社群工作機制,提供製度保障。對社群工作負擔進行系統治理需要整體性的制度和持續性的機制。為保證社群負擔治理工作取得成效,應建立部門工作進社群的協調機制,建立政府部門向社群組織轉嫁任務的責任追究機制,建立政府部門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制度和服務外包、公益創投、公益採購等機制,建立企事業單位履行社會責任、支援公益事業的制度和機制,建立社群居委會民主評議政府部門工作的制度和機制,建立社群工作績效綜合考評制度和機制,建立社群民主協商的制度和機制。

社群工作的調研報告 篇3

1、加強設施建設,構建工作平臺

按照xx省政府出臺“推進民生八大工程,實施十個重點專案”巨集觀調控政策依據,加強社群服務體系建設,實現服務功能全覆蓋。建議上級各相關部門在組織領導、政策傾斜、資金投入、工作措施等方面給予街道辦更大的支援。力爭使街道社群儘快、儘早建成“四室三站一場”社群綜合服務中心機構,完善社群基礎設施,增強社群服務功能。

2、理順體制關係,重新劃分街道辦的管轄區域和管理物件,明確單位職責和管理許可權

街道社群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根據(中辦發[20xx]23號檔案)提出的縣委政府領導,有關部門配合,社群居委會主辦,社會力量支援,居民群眾廣泛參與的街道社群工作指導方針。針對目前我縣街道社群工作中區域界限不明、體制不順、權責不清的問題。我們認為:一是應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采取有力措施理順體制關係,重點理順街道社群與轄區單位的關係,理順社群居委會與城關鎮紅旗村的關係等,為社群建設的順利推進創造一個良好的體制環境。二是重新劃分街道辦的管轄區域和管轄物件。尤其是明確街道辦與勞山鄉臭河子村、城關鎮金莊村交界處的區域劃分以及管轄物件,街道辦與城關鎮紅旗村交叉管理造成的職責不清、許可權不明等問題。隨著城市化建設程序的加快,我縣城區周邊村隊將逐漸劃入城區,縣上的城市規劃已明確,按照規劃可暫將城關鎮紅旗村、金莊村劃入街道社群轄區,向南延伸至五里橋磚廠處,已檔案形式明確街道辦行政區劃。三是明確和加強街道社群職能和職責,明確和強化政府部門在社群建設中的職責。建議成立xx縣城市管理辦公室,設在街道辦,明確管理辦公室的具體職責,將城區居民的管理、城市管理的部分職能納入辦公室的日常工作,並配備相應的機構和人員,加強此項工作,把轉變政府職能和社群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政府各有關部門要面向社群,增強為社群建設服務的意識,以社群為平臺,發揮各自優勢,實現工作重心下移。建議政府職能部門要做到“五個到社群”,即:工作人員配置到社群、工作任務落實到社群、服務承諾到社群、考評監督到社群、工作經費劃撥到社群。四是為社群建設提供政策、法律保障。社群建設要持續健康地推進,必須要可靠的政策和法律保障。為此,我縣可以根據《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和中辦發[20xx]23號檔案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對社群居委會的職能定位、權利義務、選舉制度、辦公用房、幹部待遇等作一明文規定。如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街道社群工作的決定,以此保障街道社群各項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五是實行“權隨責走、費隨事轉”的制度。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在交給街道社群工作任務的`同時也將完成此項工作所需的權利和必要的經費交給街道社群,做到“誰辦事、誰用錢,誰負責、誰有權”,從而保證街道社群在協助工作時或在承接社會性服務職能時做到“有職、有權、有錢”。

3、財政扶持為主,多渠道籌集資金

解決城區街道社群工作經費不足、設施不全的問題,需要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扶持和街道、社群及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多渠道籌集街道社群工作所需的資金。首先,縣級財政要基本保證街道社群工作的資金需要。其次,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要切實執行“費隨事轉”的制度。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在交給社群居委會工作任務的同時也要將完成此項工作的經費劃撥給街道社群。第三,街道和社群居委會適應開展一些有償(低償)服務。民政、工商、稅務等有關部門要為街道和社群居委會開展有償(低償)服務提供一定的稅費減免等優惠政策,以增強他們的“自我造血”功能。此外,也鼓勵街道和社群內的單位(特別是共建單位)和非公有制企業贊助街道社群建設和開展各種公益性活動。

4、強化服務理念,拓展服務範圍

街道社群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堅持以人為本,服務居民,提高廣大居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因而服務就成為街道社群工作的主題,是其生命力之所在。加強和改進我縣街道社群工作,就要進一步強化服務理念,拓展服務範圍,把服務社群居民、提高社群居民的生活質量放在街道社群工作首位。街道社群要不斷拓寬服務範圍,完善服務功能,要認真做好面向老年人、殘疾人、社會救濟和優扶物件的福利性服務,還要做好幼托服務、婚喪習俗改革服務、家政服務、便民服務、再就業服務等社會性服務工作,切實發揮好社群居委會服務群眾、凝聚人心的作用。

5、發揚基層民主,提升自治水平

黨的__大報告指出:“要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擴大基層群眾自治範圍,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鄉社群建設成為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文明祥和的社會生活共同體”。一是建立健全社群自治制度,調動居民參與社群建設和管理的積極性。二是加強社群人大工作,充分發揮人大代表監督社群建設工作。借鑑咸陽市渭城區文匯路辦事處、富縣、陵、洛川、安塞等縣街道辦等工作體制,建議設立街道辦人大工作聯絡組,科級建制,配備相應人員,專門從事人大工作,進一步加強基層民主法制建設,形成強有力的監督機制。三是放權支援社群自治。各級政府和部門要尊重社群居委會的選免權、社群事務決策權,對政府部門的評議監督權等自治權。在城市規劃、建設等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工作,有關部門應通過社群徵求居民意見,保障社群的知情權和參與權。為便於社群在轄區內開展計生、綜治、文明建立等工作,縣委、政府及其部門在確定先進單位和文明單位、年度考核等時,要經批表彰單位所在社群的同意。

社群工作的調研報告 篇4

1、各級領導和部門對社群工作重視不夠,居民的社群意識不強

街道辦事處雖然成立了數年,對全縣城市建設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但仍有部分領導和部門、單位對街道社群認識不到位;日常工作中,個別領導和部門、單位對街道社群支援不夠,甚至有極少數領導和部門根本沒有社群這個概念,對街道社群一無所知,更談不上支援和參與。更有甚者,將社群當成其“二級單位”,直接對社群安排行政工作,一度出現“什麼事都要社群參與,什麼人都可以指揮社群”的不良工作機制,把社群當作“筐”,什麼事都往裡裝,許多業務不經過部門分解,直接壓到社群。導致社群承擔的行政事務過於繁重,更談不上勤於服務居民。調查中發現,駐區的部門、單位在日常工作上,只認單位不認社群,社會性工作突出部門、行業特徵,根本不能體現社群特點。加之,社群居民對社群工作認識模糊。普遍認為社群就是開證明、管衛生,對社群活動缺乏瞭解,對社群工作參與意識不強,積極性、主動性不夠,諸如此類現象的存在,延緩了社群的健康有序發展。

2、社群硬體設施有待進一步完善

街道辦事處辦公條件簡陋,不能適應新時期社群發展的需要,不能更好地為社群居民提供優質服務,無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明需要。當前街道社群辦公場所存在如下不足之處:一是辦公場所相對不固定,不利於社群的長遠發展;二是辦公場所太小,30名計生幹部沒有辦公室,只能聚集到一間大會議室辦公,過於簡陋的辦公場所條件嚴重製約著社群工作的順利開展,更談不上規模的擴大和社群服務功能的完善;三是辦公條件簡陋,雖然現有十幾間辦公用房,但只是在一個樓層大廳內用簡易的木製框架和簡易木板隔置而成,冬不保暖,夏不隔熱,潮溫陰暗,如遇停電,整個房間、樓道一片黑暗,沒法工作。而且這種簡易辦公房還存在極不安全的火災隱患。四是根本達不到當前省政府提出的要建設“四室三站一場”的城鎮社群綜合服務中心建設標準,嚴重阻礙著街道社群工作的全面發展。

3、體制不順,權責不明

街道辦的職能職責不清,功能定位不準,工作內容不明。一是目前社群居委會對自身性質不明,屬性不清,定位模糊,職責不明,雖然社群居委做了大量的`社群管理工作,但他們的管理職權卻沒有從根本上得到上級職能部門的授予和法律的認可,使社群居委在開展工作時顯得沒有權威,缺乏力度。二是與轄區相關職能單位職責不清,混亂管理,多數部門往往把社群看作“二級單位”,直接對社群安排工作,形成“什麼事都要社群參與,什麼單位都可以指導社群工作”不良工作格局,而且,絕大數是隻安排不投入,直接導致社群負擔過重。如街道社群本無居民宅基地審批職能,但要承擔土地矛盾糾紛調解等,類似情況普遍存在。三是村居混住,外來雜居,社群管理“兩張皮”。紅旗隊村雖地處街道社群,但紅旗隊村計劃生育、環境衛生屬街道辦管理,黨建、精神文明等其他一切工作由城關鎮負責。類似交叉管理的諸多問題還很多,嚴重製約著街道社群工作的正常開展。

4、經費不足,社群費隨事轉問題有待於解決

社群成立以來,在面向社群服務的同時,有關職能部門把大量的工作任務下到社群,實行了重心下移、職能下延,而部門工作任務進入社群後,卻沒有按“費隨事轉、權隨責走”原則來開展工作,沒有把工作或活動所需經費轉移到社群,給社群帶來了很多困難和矛盾。如有的部門搞一些調查工作只發一張樣表,要社群按戶數影印分發;有的部門下達工作任務還需社群製作畫版、臺帳,要完成相關部門的工作任務,還需街道社群投入大量的資金,街道社群的環境衛生要求街道辦管理負責,但居民的衛生費用和其他所有收費是由城建部門收取,街道社群本身沒有固定的財政來源,辦公經費相當嚴重短缺。上述問題的存在,促使社群幹部為了應付事務,設法開闢財路,但對真正應承擔的社群建設等工作卻無法投入精力、財力。

5、居民參與不足,共建意識不強

居民委員會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要把社群居民委員會建成這樣一個組織,需要社群全體居民的積極參與才行。然而(!)我們在調查中瞭解到,目前,廣大社群居民不理解、不支援社群工作,參與共建積極性、共建意識有待於進一步加強,對於社群幹部的下區調查、人口摸底、計劃生育排查置若罔聞,對於計外懷孕、超生現象,沒有任何強制性措施,工作起來顯得蒼白無力,看到社群幹部上門乾脆閉門不理,甚至有謾罵現象,許多共建單位對參與社群共建、支援社群活動也缺乏應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由於街道社群行政級別低,對共建單位來說往往顯得“人微言輕”,工作無法推進。

6、管理理念滯後,管理方式有待改進。

社群制與過去的單位制、街居制有所不同,從管理理念上來說,它強調以居民為主,以人為本,關注社群居民的物質利益、精神文明、政治參與、生活交往等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各方面日常事務,寓管理於服務之中。但在調查中我們發現,社群幹部對自身的定位較多地停留在“政府派出機構”的理念上,還沒有從根本上樹立“以服務為核心”的管理理念,因而在社群服務範圍、服務方式、服務手段等方面還有待改進。在調查中同樣可以看到對社群管理工作力度不夠造成的負面影響,此類情況集中表現在計劃生育、系列建立活動等方面。隨著城市化程序的加快,社群內人口結構更趨複雜,流動性加大,管理難度增加,存在的矛盾日益尖銳;社群計生工作承載的工作量與計生隊伍管理體制形成明顯反差。目前,街道辦計生站仍為副科建制,隊伍人員太少,與鄉鎮計生工作相比,明視訊記憶體在管理體制不順,重視不夠。計生執法主體資格不明確,不能有效地保證法律的正確實施。

7、城市基層民主法制建設欠缺

現在,我縣街道社群人口已達到2萬多人;對比外市、縣城市(咸陽市渭城區文匯路辦事處、富縣、洛川、子長、寶塔區、安塞等)基層民主法制建設,可以看出我縣此項建設嚴重滯後。目前,街道辦人大機構只設人大聯絡員一人(副科);每次人大召開會議時,轄區人民代表與城關鎮人民代表一起組團;在人大閉會期間,人大代表的組織、聯絡和履行代表職務等各項活動,僅靠聯絡員一人完成,工作力度明顯不足,嚴重影響到城市基層民主法制建設。

社群工作的調研報告 篇5

一、基本狀況

(一)黨建工作狀況

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xx大精神及“兩會”精神,充分發揚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與時懼進,以社群黨建為龍頭,以社群服務為抓手,穩定為大局,社群共建為紐帶,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創新形式、創新資料、創新手段,努力提升社群各項工作的服務水平,搞好我村黨組織建設工作:

1、抓班子,強隊伍,在爭創活動中,讓廣大黨員在社群建設中發揮先鋒模範作用,著力建設一支朝氣蓬勃、奮發有為、團結有力的街道社群領導班子和黨員幹部隊伍,增強了黨組織的內聚力和向心力。

2、抓服務,上水平,我們始終堅持把服務群眾作為社群黨建工作的基本立足點,大力發展社群服務,切實解決居民實際問題,讓居民群眾成為社群建設的受益者,增強了黨組織的親和力和吸引力。

3、抓協調、聚合力,為了有效地把黨的工作和黨的活動滲透到社會各個層面,我們不斷創新領導方法和工作方式,努力拓展工作領域,用心協調各方利益,有效凝聚各方力量,增強了黨組織的影響力和滲透力。

(二)經濟發展狀況

1、工作隊進駐社群後採取多種措施加強宣傳,透過召開黨員會、村民小組會、業主委員會議,張貼宣傳標語、黑板報、入戶宣傳“三送”政策,向群眾宣傳“三送”工作的主要資料,引導群眾用心參與支援“三送”工作,發放“三送”宣傳材料10000餘份。

2、用心籌措資金,支援駐點社群做好“三送”工作。

3、走訪慰問了社群留守兒童,其中有孤兒、殘疾兒、貧困兒,為他們送去書包、文具盒、書籍等學習用品。

4、嚴格按照上級相關要求,確保幹部到崗到位,嚴格請銷假制度,做好公示、工作臺賬等工作。工作隊深入走訪群眾,發放連心卡、連心冊,讓“三送”活動走進百姓家庭。

(三)新農村建設進展狀況

社群無新農村建設點。

(四)社會治安狀況

社群總體治安環境良好,面積大,人口多,屬城鄉結合體,既有農村戶口,又有城鎮戶口。轄區內現有商店20家;酒店2家;微型企業40家;校園3所;菜市場1個。隨著城市拓展,農村戶進城買房的人員較多,外來租房人員也較多,居住狀況較為複雜,所以房屋界址小糾紛時有發生。

二、社群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1、社群自成立以來,辦公場所一向借用在信雄路鐵路邊(屬遊洲轄區內),離管轄範圍較遠,居民反映辦事不方便。

2、社群居民年純收入0.4萬元,主要收入靠勞務,大部分人員外出打工或就近務工賺錢,沒有其他增收渠道,沒有產業支撐,制約了居民收入的增加。

3、基礎設施建設較差,過去靠群眾籌資籌勞建起來的低標準道路,由於居民沿巷自建房時沒有統籌規劃,未設立地下排汙管網,致使生活汙水橫流,群眾出行難,既給群眾生活帶來極大不方便又造成鄰里之間矛盾糾紛不斷。

三、推進社群建設和發展的對策與推薦

1、申請縣政府能出面與房產開發商協商帶給辦公地點。

2、要用心爭取國家和政府的專案資金扶持,改善村組道路硬化暢通工程。

3、工作人員務必以強烈的政治職責感和現實緊迫感,認真做好社群建設的'各項工作,要加強社群成員政治素質教育工作,逐步提高社群幹部的基本待遇,建立健全社群工作者激勵機制,強化社群工作目標考核不斷提升管理社群、服務居民的潛力。

4、面向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服務,透過多渠道、多方式使更多的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就業和再就業;面向困難群眾的社會救助和福利服務,做好低保工作,切實做到應保盡保。爭資爭項謀求發展為民辦實事好事。

社群工作的調研報告 篇6

基層婦聯組織是與婦女聯絡最直接、最密切的組織,是婦聯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其職能作用的發揮程度關係到婦女工作的成效。近幾年來,xx社群婦聯積極組織開展貼近群眾生活、倡導社會文明新風的群眾性活動,充分調動廣大婦女參與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受到廣大婦女群眾的擁護和支援,也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普遍好評。

一、xx社群婦聯工作總體情況

xx社群轄區面積為1.1平方公里,現有3個自然村、4個居民安置房小區,原有常住人口3398人,流動人口6857人。其中女性約4887人,4-9歲兒童約332人,10-14歲兒童380人。社群居委會共有成員14人,女性幹部佔“兩委”成員的3/8。近幾年來,xx社群婦聯的發展形勢良好,呈現三個“普遍提高”的情況:

一是婦聯組織不斷充實,整體素質普遍提高。以“社群建設”為契機,藉助社群基層組織換屆,加大協調力度,及時調整和充實了社群婦聯隊伍,積極推薦政治素質好、文化程度高、年輕、熱愛婦女工作、群眾公認的優秀婦女幹部擔任社群婦聯主任,推選了一些年輕能幹的女同志擔任婦女組長,使新配備的婦女幹部更趨於年輕化和知識化,改變了以往社群婦女幹部年齡偏大、知識層次偏低、工作能力不強的現狀。

二是婦聯幹部對做好工作充滿信心,工作能力普遍提高。社群婦聯幹部大都提高了對婦女工作的認識,絕大部分婦聯幹部能夠藉助崗位發揮自己的作用,積極參政議政,為廣大婦女同胞服務,以良好的工作業績體現自身價值,在工作實踐中,婦女幹部們都能自覺帶領廣大婦女貫徹落實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尤其是大力宣傳有關婦女兒童發展綱要、婦女兒童權益保護、家庭教育、科技文化等知識,組織開展具有婦女特點、群眾喜聞樂見的各類文體活動。

三是婦聯組織能較好地發揮作用,整體工作水平普遍提高。社群婦聯組織以調動轄區婦女參與和諧社會建設的積極性為重點,著力增強服務能力、組織能力、引導能力。按照建立學習型組織,爭做學習型幹部的要求,婦聯幹部有針對性地開展理論、業務和科技、文化等培訓,努力提高 幹部隊伍的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和科技文化素質,為她們進一步做好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婦女兒童工作成效顯著

為紮實開展社群婦女兒童工作,xx社群立足實際,創新形式,以保障婦女兒童權益為中心,大力開展民生活動。

一是紮實開展維權活動,保障婦女身心健康。社群婦聯在婦女群眾中深入開展鄰里團結、反腐倡廉的宣傳教育,以文明城市建立為契機廣泛開展“最美家庭”、家庭美德宣傳活動,開展平安家庭、零暴力家庭建立工作。此外,社群婦聯不斷拓展婦女維權工作新領域。認真組織婦女參加男女平等國策、新《婚姻法》、《婦女權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規學習。為有效保護婦女合法權益,我社群還建立了婦女維權站、談心室等,為來信來訪婦女提供政策或是精神上的幫助,及時解決婦女提出的問題,努力做好婦女維權活動。

二是紮實開展關愛活動,促進流動兒童健康發展。作為“村改居”的“混合型”社群,我轄區的流動兒童數量也逐年增加。為了更好地為這些流動兒童服務,我社群啟動了青苗計劃――助力流動兒童健康成長、大手拉小手――困境兒童幫扶、第三元成長空間等一系列舉措,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促進流動兒童融入社群,增加其學習動力,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質以及人際交往能力。

三是紮實開展節日活動,豐富婦女兒童生活。以“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為契機,精心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的系列活動。如:“鏗鏘玫瑰”嘉年華運動會、“我與春天有個約會”踏青活動、走訪困難家庭活動等。利用清明節時間,組織青少年兒童參觀烈士陵園,讓兒童認識到現在的美好生活是烈士們用鮮血換來的。在六一兒童節開展“圓夢行動”,號召本地青少年幫助流動青少年完成他們的“微心願”。通過開展各種健康、有益、積極向上的文體活動,不斷提升婦女文化品位,豐富青少年的業餘生活。

三、婦聯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xx社群基層婦女工作雖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從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角度來看,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比如一些婦女幹部僅靠過去的經驗和原有的知識,已很難適應發展變化了的婦女工作的要求;社群婦聯幹部兼

職過多,除本職工作外,兼任計生、信訪、宣傳等多項繁瑣的工作,不同程度地影響了婦女工作的開展等。因此,要做好新形勢下的社群婦聯工作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以開闊的視野、開放的精神去迎接新挑戰。

一要堅持“黨建帶婦建”,加快婦女事業良好發展。要將婦聯基層組織建設納入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總體規劃,對基層婦聯組織建設實行分類指導。要爭取把婦女工作納入黨政重要議事日程,建立定期研究婦女工作的例會制度,爭取分管領導的重視、關心和支援,使婦聯組織能夠有效開展工作。

二要加強婦聯幹部培訓,提高基層婦女幹部的素質。要研究制定婦聯幹部教育培訓規劃,開展建立學習型組織,培養婦女幹部的能力,引導她們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增強做好婦女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同時,要鼓勵和支援婦聯幹部積極參加各種理論培訓和接受學歷教育,提高婦聯幹部的政治思想素質和業務能力。

三要拓展婦聯服務職能,提升其服務質量。社群婦聯要依託婦女維權站、婦女學校、家長學校等陣地強化服務功能,把服務婦女作為婦女工作的出發點。發揮好社群在維護婦女合法權益、促進婦女就業再就業、扶持老弱病殘等困難婦女等方面的作用,把婦聯組織建設成為“堅強陣地”和“溫暖之家”。要積極發揮“聯”字功能,整合社會資源,動員社會力量幫助、關注社群婦聯工作,形成合力助推社群婦聯工作。

四要加強對婦聯工作的考評度,提高其幹事積極性。考核驗收歷來是落實工作的主要方法和有效手段。黨委、政府要根據工作需要,進一步加強對基層婦聯工作的管理和監督,規範工作考核,量化工作指標,切實採取措施,實行“軟”工作“硬”考核。尤其要建立激勵機制,根據基層婦女工作目標管理考核細則評定等次,獎優罰劣,使基層婦聯工作由虛到實,上級婦聯有什麼精神,基層就有什麼行動,推動形成比學趕超、爭先創優的工作局面。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近年來,社群婦聯圍繞社群發展大局,充分發揮巾幗婦女風采,在社群的發展建設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今後,xx社群婦聯將進一步創新思路,構建“互幫互學、統籌發展、共同進步”的婦女發展工作格局,推動社群婦聯工作邁上新的臺階。

社群工作的調研報告 篇7

一、基本狀況

社群目前任命的村幹部有5名:書記林玉明、計生專幹萬莉紅、其他幹部王桂蘭、劉賢軍、葉曉芳;在社群掛村包片的鎮幹部有4名:副鎮長、鎮幹部、鎮計生專幹;縣派“三送”駐點隊員1名:縣口岸辦幹部;非駐點幹部有5名:縣口岸辦主任、副主任、其他幹部。

(一)黨建工作狀況

社群結合黨員的自身狀況,主要開展以下工作:一是開展基層組織建設“三有”活動。按照“創先爭優”活動、“五好、五帶頭”的要求,抓好以支部書記為核心的村級組織建設活動,開展了“支部有活力、支書有作為、黨員有形象”基層組織建設活動(支部有活力表現為思想建設好、組織建設好、工作機制好、工作業績好、廉潔自律好“五好”村支部;支書有作為則要求支部書記在推動科學發展、雙帶致富、為民辦好事實事、維護社會穩定、抓班子帶隊伍上有作為;黨員有形象就是號召廣大黨員在支援社群工作、創業致富、服務群眾、弘揚正氣、促進和諧上做表率)。二是開展“雙雙評議”活動,以居委會任期目標、年度工作目標及社群幹部的工作目標為資料,支部書記向黨委和黨員群眾做出,黨員向支部;黨員對支部進行評議,群眾對黨員進行評議,透過支書、黨員踐諾,群眾評議推動工作。三是黨員示範共致富。開展爭創黨員標兵、爭當黨員示範戶等創先爭優活動。向先進學習,帶動群眾致富。四是按照“三培兩帶兩服務”工作要求,培養入黨用心分子3名以上,發展黨員不少於2名。

(二)“三送”工作狀況

一是“三送”工作全覆蓋常態化。以基層組織建設活動年為契機,紮實推動“三送”工作,將任務分解到每個幹部,落實到每戶農戶,要求幹部聯絡和幫扶農戶做到,即百分百的幹部與農戶結對全覆蓋;百分百上門走訪農戶;百分百的發放連心卡、連心冊、訂聯絡牌;百分百扶貧濟困送溫暖;百分百盡力辦實事、多服務,實現老有所養、少有所學、病有所醫、住有所居、困有所幫。二是狠抓工作落實。社群“三送”工作隊,從實際出發,幫忙社群清理工作思想、幫忙群眾創業致富、幫忙創新社會管理促和諧、幫忙群眾解憂濟困辦好事、幫忙改善民生辦實事;深入農戶、結交農民朋友、瞭解群眾訴求、解決群眾問題、辦好事實事。經常深入農戶,認真聽取群眾訴求,及時做好矛盾糾紛的排查和協調,將越級上訪,群眾上訪等不穩定因素處理在萌芽之中。

(三)新農村建設的進展

社群的新農村建設主要是一些小區的衛生管理、下水道輸通、小區亮化等。今年的主要工作任務是解決恆富小區居民路燈問題,要求縣裡儘快解決。

(四)社群治安狀況

社群群眾基礎較好,但我們始終繃緊這根弦,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治安網路健全,作用發揮較好,沒有發生刑事案件,公眾安全感增強,對社會治安滿意率和對平安建立知曉率有所提高。

二、社群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1、社群有1564戶居民,分佈廣、流動性大,不利於管理。

2、社群新增許多小區,如博大花園、貴源小區、城北世家,大部分人居住在小區,戶口在鄉下,不願落戶縣城,辦事就找社群,由於對所住戶狀況的不瞭解,給社群幹部的工作帶來不便的同時,造成許多群眾不理解,不利於工作的開展。

3、社群沒有群眾經濟,所以也沒有任何群眾收入,辦公條件差、社群幹部待遇低,開展工作經費嚴重不足。

三、推進社群建設和發展的對策與推薦

1、注重流動人員的管理。堅持屬地管理原則,利用各種平臺收集好居民資訊,便於工作的開展。

2、注重黨員的培養。推薦大力宣傳鼓勵引導廣大青年、致富能手、退伍軍人和大學生用心加入黨組織,不斷壯大隊伍,為基層組織建設注入新的血液。推選一些有知識、有文化,工作潛力強的年輕人充實到社群班子中去,增強社群基層組織活力,更好地與時俱進。

3、政府能否政策傾斜,加大社群扶持力度,提高社群幹部待遇。

4、注重精神文化建設。利用小區休閒娛樂活動場所,舉辦一些文化類的比賽或活動。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社群工作的調研報告 篇8

一、社群概況

XX街街道XX街社群居委會,1955年成立居委會,因地處XX街而得名,20xx年組建選舉成立XX街社群居委會。隸屬沙依巴克區XX街街道辦事處。在沙依巴克區人民政府駐地西南約 5公里 ,東以倉房溝北路、西以過境公路、南以貨場東路、北以阿里路為界。面積約0.8平方公里,總戶數4552戶,總人數12548人,其中常住戶3676戶,人數10354人,出租戶880戶,流動戶876戶,流動人員2194人,主要有漢、維、回等民族,放心戶3535戶,基本戶880戶,重點戶116戶,重點管控戶21戶。社群共有樓棟數97棟,樓棟長50名,社群包戶人員為41名,平均包戶數111戶,轄區小區22個,其中商戶小區5個,單位型小區15個,無人管理小區2個,轄區內共有14個單位,4個市場(含單位內),其中事業單位3個,國有控股5個,民營企業3個,集體企業1個,行政單位1個,部隊1個。社群共有黨員708人,其中組織關係在社群的黨員48人,知名人士9人,其中人大代表4名,政協1名,黨代表3人,宗教人士1名,優撫物件2人,殘疾人90人,低保戶52戶,69人,重點人員21人,其中吸毒人員16人,刑滿釋放人員5人。宗教場所1個,大小賓館15個,社群現有工作人員38名,其中國家幹部7名,所佔所有工作人員比例為18.4%,社群委員2名,社群工作者10名,勞動保障協管員3名,社群小聯防1名,社群巡邏隊15名。XX街社群居委會駐XX街396號。

二、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基層基礎建設的思考與對策

一、加強組織隊伍建設,在夯實基層基礎上下功夫。堅持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加強基層基礎必須繼承和發揚走專群結合的優良傳統,既要發揮專門機關的職能作用,又要鼓勵和引導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形成立體式的防控體系。一是進一步加強基層組織建設。首先要加強基層綜治組織的建設,嚴格按照省市的要求,配齊配強綜治專幹,專門從事綜治維穩工作。同時,整合基層派出所、人民法庭、司法所等政法基層組織力量,完善司法調解中心,發揮其在社會綜治工作中的宣傳、調解等重要作用。其次要大力加強以基層黨支部為核心的配套組織建設,對軟弱渙散、不起作用的領導班子要及時進行整頓,選配好黨支部一班人,特別要選好支部書記。要加強治保會、調解會的建設,做到組織、人員、工作、報酬四落實。建立治安防範組織法制教育隊伍,開闢常年的法制教育陣地,形成以基層黨組織為核心,基層政權組織為基礎,居委會、調解小組、調解員為主體的多層次、全方位的綜治工作網路。二是配強基層綜治力量。只有基礎工作紮實,治安防範嚴密,才能紮緊籬笆,嚴管細防,有效維護一方平安。要配齊配強基層綜治力量,按要求配足綜治專幹,基層派出所、法庭、司法所的人員都按要求配齊配強,充實基層綜治力量,切實解決有人抓的問題。另一方面,應將那些政治覺悟高、工作能力強、熱心社會治安工作、在群眾中有一定威信的人員充實到居委會、治保會和調解會等基層組織中去,以提高處理問題的整體能力。同時,要以小區為單位組建義務巡邏隊等群眾自治組織,加強對轄區周邊的巡邏,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的發生。並經常對這些自治組織進行檢查督促,弘揚見義勇為精神,激發見義勇為熱情,鼓勵和引導人民群眾積極與違法犯罪作鬥爭,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援和參與群防群治工作的良好氛圍。要強化對基礎綜治隊伍的培訓,不斷提高基層綜治調解幹部的業務水平和法律素質,充分發揮第一防線的作用。三是建立完善保障機制。著力解決基層基礎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確保有足夠的人員抓治安防範。其次是必備設施問題,要做到有活動陣地,有防衛器材,有臺帳管理,有一定的物質設施,最後就是要在經費上予以保障,想完全靠財政解決是不實現的,可以採取“誰出資,誰受益”和“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辦法為他們解決資金,也可以採取辦理人身意外險和財產險的方式,為他們解除後顧之憂,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

二、完善調解工作機制,在調處化解矛盾上下功夫。加強治安隱患和矛盾糾紛的排查和調處,既可以減少治安工作成本,又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是加強基層基礎工作的重要環節。筆者認為應該在工作機制、工作方法和責任落實上下功夫:一是完善工作機制,構築縱橫交錯的工作網路。層層都要有矛盾排查糾紛調處組,實行專人專職,定崗定責,形成縱到底,橫到邊,責任到人,層層負責的工作網路,在此基礎上制定責任制度、報告制度、獎懲制度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做到工作有章可循。同時,可以將收集的基本法律法規彙編成冊,發放給基層工作人員,做到調處工作有法可依。在排查調處過程中,要把集中排查調處和經常性排查調處有機結合起來,既要對一個地區一個時期的突出問題進行調處,又要對各單位定期排查調處,形成一套完整的排查體系。二是要注意工作方法,增加工作主動性和針對性。堅持抓早、抓小、抓了的原則,形成整合聯動的機制,對一般性民間矛盾糾紛要經常性排查,隨時調處,把糾紛消滅在萌芽狀態;對多發性民間糾紛則要細緻梳理,登記造冊,實行臺帳管理;而對重點、難點、熱點問題要採取集中時間集中排查的方式,掌握隱患苗頭,要充分發揮司法調解中心作用,以自調為主,調防結合,經調解不能解決問題的要及時引導進入司法訴訟程式,以免激化矛盾。

三、加強宣傳教育管理,在安全防範工作上下功夫。按照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的要求,加強普法工作,加強對重點人口的經常性管理,是搞好綜治基層基礎工作的戰略性措施。一要深入開展全民的普法教育。運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加強對一些基本法律法規的宣傳,通過學法的不斷深入,推動用法的不斷強化。既要抓好各級領導幹部、司法行政人員的法制教育,又要充分發揮大眾傳媒的作用,進行社會化宣傳,促進群眾學法的開展,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民主法制意識。建立法律服務機構,開展社會公德、家庭美德、職業道德教育,提高群眾的道德水平,特別是要加強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道德教育,要把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建立健全相互協作配合的工作機制,消除黃賭毒等社會醜惡現象對青少年的不良影響。二要加強對綜治工作的宣傳。要採取多種方式宣傳綜治工作的方針、原則和任務,宣傳綜治工作的先進典型,推廣基層單位的先進經驗,宣傳公民參與綜治工作的義務,宣傳、表彰見義勇為的英雄模範人物,調動廣大群眾參與綜治工作的積極性,以形成良好的法制氛圍,夯實社會治安防範基礎。三要加強對流動人口的管理。要加強對暫住人口和出租房屋的管理,做好對無合法證件、無正當職業、無固定住所人員的管理工作,對身份不明、形跡可疑的人員,要及時向流出地發函調查,對受到依法處理的外來人員的情況要向流出地的公安機關通報,公安機關要掌握重點人口的去向,及時將有關情況向流入公安機關通報,反饋函調材料,並積極配合民政部門做好遣返人員的安置工作,預防減少犯罪的發生。四要做好刑釋解教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要加強對刑滿釋放、解除勞教人員的就業指導,幫助他們拓寬就業渠道,儘可能的多創辦一些過渡性的安置基地,以提高安置率,為他們解決就業難的問題。另一方面,要健全基層幫教組織,動員社會各界人士關心、支援和參與安置、幫教工作,調動他們的內在積極因素,減少外界對他們的消極影響,消除社會治安隱患。

三、新形勢下做好群體性事件的有效預防和處置工作的幾點思考

一、預防和處置群體性事件的工作原則

1、預防為主,防患未然。要在充分考慮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考慮群眾的理解和支援程度的基礎上制訂和出臺政策措施,從源頭上防範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群體性事件發生。要建立健全社會利益協調機制和社會穩定的預警工作機制,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控制、早解決,及時消除誘發群體性事件的各種因素。

2、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和誰主管,誰負責。群體性事件原則上由發生地的社群街道辦事處負責處置,必要時政府直接負責處置。引發事件的問題由有關單位及其主管部門負責解決。不得把本級應該解決的問題推給上級,把本單位本部門應該解決的問題推向社會。

3、依法辦事,按政策辦事。要維護法律法規的權威性和政策的嚴肅性,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妥善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妥善處置群體性事件。

4、教育疏導,防止激化。要注意工作方法和策略,綜合運用政策、法律、經濟、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協商、調解等方法處置群體性事件,加強對群眾的說服教育,引導群眾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達利益要求,解決利益矛盾,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態擴大。

5、慎用警力,慎用強制措施,慎用警械和武器。要根據群體性事件的起因、規模、影響以及現場情勢和危害程度,決定是否動用處置性警力、是否採取強制性措施以及採取何種強制性措施、是否使用警械以及使用何種警械。既要防止警力和強制措施使用不當而激化矛盾,也要防止當用不用而使事態失去控制。現場處置群體性事件,不得攜帶和使用武器。

6、及時、果斷處置。對發生暴力行為或者嚴重損害社會治安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的群體性事件,要及時、果斷採取措施,堅決制止違法行為,儘快平息事態。

二、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

1、預防和處置群體性事件,要將法制宣傳、教育疏導工作貫穿整個過程。要通過新聞媒體、現場廣播、印發通告等方式,廣泛宣傳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教育群眾遵守法律法規,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同時不得妨害國家的、集體的和他人的合法權益,不得進行跨地區、跨行業的串聯聚集,不得堵塞交通、圍堵衝擊黨政機關和其他要害部位,不得妨礙正常的社會秩序。要使群眾懂得,即使訴求合理合法,但表達方式方法不合法,仍然屬違法行為,且須承擔法律責任。

2、群體性事件一般不公開報道。新聞媒體採訪報道群體性事件時,要嚴格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和新聞宣傳紀律。若違反規定採訪報道群體性事件,或因報道不當造成嚴重後果的,要按照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各社群、部門和單位按照全國、省、市維穩電視電話會議的要求,對近期排查出的不穩定因素務必高度重視,切實加強領導,實行掛牌督辦,認真落實責任,採取有效措施,儘快解決好各種突出矛盾和問題,消除不穩定因素,並隨時向上級維穩辦報告調處進展情況及解決結果。

社群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XX街社群屬城鄉結合部,託運部多,周圍道路長年堵塞已成為老百姓最關心的熱點問題。XX街社群目前有大小託運部40餘家,其中在沿街佔道經營的10餘家,在三大市場內經營的為30餘家。由於XX街社群各個巷道路面窄,周圍市場多,加之託運部多,導致XX街路、東街路、阿里路、貨場路經常堵塞,行人、車輛無法行駛,周圍又有三家幼兒園、一所學校,同時隨時會發生交通意外,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建議區委、區政府能否與運管部門、交通部門及道路部門聯絡,拓寬道路,取締沿街託運部,引導沿街託運部進入市場經營等措施,緩解交通壓力,為百姓的出行提供方便。

社群工作的調研報告 篇9

一、開展調研基本情況

(一)確定調研課題情況。

近年來,我國農村經濟建設飛速發展,農民收入逐年增加,城鄉面貌日新月異,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民群眾對精神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各類文藝隊伍相繼成立,推動了農村文化建設。但是,由於歷史和現實的差異以及環境的影響,簡陋落後的農村文化體育條件與日益增長的公共文化需求,仍然很不匹配、很不適應、很不協調。因此,加快作為新農村文化建設基本構件之一的公益性文體活動場地建設尤為重要。

(二)下去蹲點調研情況。

根據局調研方案的有關要求,本人結合工作實際,10月10日―12日,組織體育運動中心相關同志先後到揚武鎮排莫村(跟隨縣文體廣電旅遊局調研小組一起)、紅星村和龍泉鎮合心橋村、原長青鄉、金鐘移民社群、東湖社群等開展以農村文體活動場地建設為主題的專題調研活動。通過走訪群眾、現場檢視等方式聽取群眾意見,認真查詢農村文體活動場地建設和管理存在的具體問題和實際困難,研究提出解決問題、改進工作的辦法措施,確保調查研究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二、調研瞭解存在的具體問題

(一)當前農村(社群)文體活動場所及設施建設基本情況。

1、農村文化設施。目前,建成7個鄉鎮綜合文化站、159家農家書屋,並配備有相應的文化資訊資源共享裝置(主要是配送圖書、書櫃、DVD及電視機等資源共享工程裝置),全部實行免費開放。有167名村(社群)級文化管理員、7個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數字圖書進農家7戶。全縣35%的行政村建有業餘文藝隊伍;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和20xx年以來實施的扶貧廣播“寨寨響”工程覆蓋率達100%;農村公益電影放映站1個,隊員5人;實施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專案5鄉鎮、92個行政村,20xx年、20xx年兩年,累計為5鄉鎮、92個行政村配送資源共享工程裝置(鄉鎮級配送金額是5萬元:攝像機1臺、平板電腦2臺、衛星數字一體機1臺42寸、移動數字網路1個),村級配送金額是2.5萬元(衛星數字一體機1臺32寸、平板電腦2臺),為159個農家書屋配送圖書共361884冊;建有縣電視發射臺1座;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個(石橋古法造紙遺址、萬壽宮和丹寨汞礦近現代工業建築);有傳統村落7個(排莫村、麻鳥村、揚頌村、送隴村、石橋村、王家村和排佐村)、州級重點民族文化村寨9個(排莫村、羊排村、送隴村、石橋村、大簸箕自然寨、卡拉村、排牙村、麻鳥村、雅灰村)、縣級重點民族文化村寨34個;建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案傳承基地12個。

2、農村體育設施。分別實施鄉鎮級農民體育健身工程7個、村級農民體育健身工程139個,加上資助和群眾自建90個,村級活動場地累計達229個,覆蓋率分別為100%、86.3%。同時,還為積極性高的村補助部分資金及配送籃球架90付和乒乓球桌30張;完成全民健身路徑工程23套。

3、社群文體設施。建成移民安置點金鐘社群、東湖Q兒城西社群文化館分館、圖書館分館各1個;建成金鐘、東湖2個移民社群多功能運動場,金陽社群多功能運動場正在啟動建設中;為金湖、東湖、金陽3個移民社群各安裝1條健身路徑工程;為金鐘社群配送8000餘冊各類圖書、銅鼓、蘆笙,以及乒乓球桌、球架及相關健身器材。

(二)調研瞭解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1、農村(社群)文體活動場地少,設施簡陋。目前,我縣雖然分別實施鄉鎮級和村級農民體育健身工程7個、139個,加上資助和群眾自建90個,村級活動場地累計達229個,覆蓋率分別點原7個鄉鎮和161個村的100%和86.3%。但是,大部分都修建或配送在村委會駐地的中心自然寨,而且大多數都只是一個村1―3個場地或1―3套設施,覆蓋率僅佔全縣486個自然寨的47.2%。另外,實施早的村現文體設施有部分已損壞,急需更新。

2、管理措施落實不到位,資源缺乏有效利用。目前,全縣農村文體設施的管理制度不夠完善,沒有形成規範有效的管理。已建有的文體活動場地,大多數村沒有按照要求明確專人負責管理,部分場地平時無人管理或閒置,多用於停車、堆放物資等,只有在節日期間才用於開展文體活動。

3、經費投入不足,文體設施建設滯後。大多數文體公共場所和設施都依賴上級投入(農體工程每個村補助3萬元)且投入不足。加上我縣財政經費困難,有時專項經費劃撥不及時,給場所建設和裝置購置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4、部分公共文體化場所和設施實際使用率偏低。一是鄉鎮沒有專門的體育工作機構,只能由文化站工作人員兼顧,給農村文體活動開展帶來一定困難;二是部分村圖書室明顯是擺設,有上級領導來檢查時開放一下,其餘時間關門。部分鄉鎮把綜合文化站當著食堂、職工宿舍、儲藏室等。加上上級配備下來的裝置被挪為它用(包括電腦、桌子、椅子等),尤其是配備的樂器因質量問題或者長期無人使用,放在文化站也基本成為擺設,使鄉鎮綜合文化站職能已經不能正常履行,有的甚至形同虛設。

三、對存在問題的具體原因分析

(一)村幹部重視不夠。有很多村群眾積極性很高,但村組幹部重視不夠,協調和落實建設用地困難,加上這兩年脫貧攻堅任務重,部分村沒有認真組織實施,延誤建設工期。

(二)經費落實不到位。上級補助經費下達後,縣文體廣電旅遊局督促相關建設點加快建設進度。但由於經費落實不到位,大部分專案點沒有錢購買砂石、水泥和支付人工工資,導致專案沒有啟動實施,影響建設進展。

四、解決問題的具體辦法和措施

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領導重視,明確責任,為農村公益性文體場所建設提供有力的組織保障。縣委、縣政府要切實重視農村公益性文體場所建設,成立相關工作小組,明確由縣政府分管領導為組長,文體廣電旅遊、鄉鎮、財政及相關部門為成員,按時召開會議,對工作進行排程。同時,縣財政及時劃撥專案建設補助經費,以便督促各專案點抓緊實施,確保按時完成我縣建設任務。

(二)建立多方投入機制,為農村文體場所建設打下堅實的硬體基礎。將農村公益性文體設施建設列入鄉村振興計劃建設內容,充分利用荒地、荒坡修建文體活動場所。採取的主要措施是縣文體廣電旅遊局向上爭取專案支援、縣財政局列入一事一議專案、幫村單位幫一點、村民集資一點,著力構建“結構合理、發展平衡、執行有效、惠及村民”的公益性文體場所服務體系,為發展和繁榮農村文化搭建了良好的平臺。

(三)切實加強農村文體設施使用和管理。場地建好後,明確由村兩委負責文體場所和設施的日常管理,負責告知村民如何使用和管理文體場所和器材,健身器材如有損壞或存在安全隱患時要及時告知相關部門,以免發生安全事故。

(四)組織開展文體活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場地建成後,組織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通過開展活動,加強宣傳,提高全社會對農村文體活動場地保護的自覺性,增強農民體育健身意識,推廣和普及科學的健身方法,在全縣形成崇尚健身、參與健身、追求文明生活方式的良好環境和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