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關於考察紡織產業發展的調研報告大綱

欄目: 調研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2.92W

4月18日至23日,在副市長的帶領下,我市部分紡織企業負責人一行15人,赴浙江蘭溪、江蘇湖塘進行了為期一週的學習考察對接活動,先後參觀考察了中國立馬控股集團、浙江佳而美紡織、浙江鑫浪紡織、浙江七星紡織、江蘇曠達集團、常州馬杭色織布、江蘇甌堡紡織染整等企業,以及湖塘紡織城、湖塘紡織科技發展中心,並分別召開座談會,聽取了兩地在紡織產業發展上的經驗做法介紹,與當地企業進行了對接交流。現將有關情況總結報告如下:

關於考察紡織產業發展的調研報告大綱

一、兩地紡織工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一)蘭溪市紡織產業發展情況。蘭溪市位於浙江省中西部,是“中國織造名城”。全市現有紡織企業1300家,從業人員5.1萬,規模以上企業217家,其中織造企業1150家(含毛巾企業275家),產值超億元的企業26家。織布機1.3萬臺,其中進口噴汽織機3150臺、劍桿織機8000臺,織布無梭率達100%;環錠紡35萬錠,氣流紡6400頭;印染生產線7條,後整理線22條,闊幅平網印花生產線7條;年產布10億米、毛巾6億條、棉紗10萬噸、家紡用品等800萬套。,棉紡織工業實現生產總值80億元,其中織造企業產值達68億元,佔紡織工業總產值的84.9%,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26.9%。紡織工業年上交稅收3.2億元,且每年以30%左右的幅度遞增,年出口交貨值25億元。

(二)湖塘鎮紡織產業發展情況。江蘇常州市武進區湖塘鎮是聞名遐邇的“紡織之鄉”、“全國色織布中心”和“中國織造名鎮”,兩度獲得“中國鄉鎮之星”殊榮。全鎮現有工業企業4660家,其中從事紡織服裝生產的企業2800家(其中色織面料生產企業約佔半數以上),從業人員10萬餘人。現有織機4.4萬餘臺,其中噴汽織機3500臺,劍桿織機30000臺,有梭織機10000臺,經編機500臺,噴水織機150臺,形成了以色織面料、牛仔面料和燈芯絨面料為主、以針織面料和產業用面料為補充的產品結構。培育了“江蘇新光”、“浩華紗羅”、“頂呱呱”等一批知名企業和品牌產品。,全鎮紡織企業完成產值136億元。

二、兩地紡織業發展的主要經驗

(一)高起點定位,提升產業檔次。蘭溪、湖塘地處江浙地區,棉花資源有限,發展紡紗優勢不明顯。為此,兩地都把發展重點定位於織造、印染、家紡等紡織行業下游產業中高階產品上。蘭溪市有紡織企業1300家,其中織造企業1150家,佔紡織企業總量的88.5%以上;湖塘有紡織企業2800家,其中色織面料企業佔半數以上,企業普遍應用“無錠紡紗、無梭織造、無紡成布、無水印染”等先進技術,產品實現了系列化、配套化、個性化、時尚化。產業定位的高起點為生產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產品提供了基礎保障。

(二)高精尖裝備,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為鼓勵企業應用先進裝置,淘汰落後產能,兩地政府都出臺了對紡織企業的相關扶持政策。蘭溪市政府專門出臺政策,對紡織企業購買無梭織機進行補貼,每購買1臺噴汽織機財政補貼1萬元,購買20臺劍桿織機補貼1萬元。同時,對每臺織機規定最低納稅額標準,遏制低價無序的惡性競爭,促使企業應用高階裝置生產高附加值的產品。湖塘鎮提出了“紡織強鎮”的發展戰略,扶持引導紡織企業投入80多億元進行技術改造,普通織機已基本被先進的劍桿織機、噴汽織機、經編機及整經機所替代;印染、後整理、服裝等行業逐步引進筒子染色機、球莖染色、漿紗機及莫里森、門富士後整理生產線等國際先進裝置,使得湖塘紡織產品逐漸與國際高檔服裝面料接軌。

(三)高質量管理,打造高檔次產品。蘭溪、湖塘十分注重企業的管理。湖塘鎮針對紡織企業制定了符合企業實際情況的質量方針和目標,建立健全了質量管理網路體系,制定了一整套質量管理制度,所有企業都推行了技師責任制和質量工資制。在湖塘鎮江蘇曠達集團生產現場,我們看到,生產裝置一塵不染,流水線生產井然有序,物品放置規範到位。該企業先後通過了iso/ts16949(版)標準評審、德國dqs公司頒發的質量體系論證和iso14000環境質量體系認證。企業在“精益生產、顧客滿意、實現零缺陷”的質量方針指導下,致力於原材料到成品品質的把關和提升,實現了高標準的品質管理。

(四)高素質人才,提升自主創新能力。蘭溪、湖塘兩地企業非常注重人才的引進和培養,每年都組織紡織企業選送專業技術和管理人員到紡織院校、先進棉紡織企業深造、鍛鍊,培養懂技術、會管理的應用型人才。當地政府還鼓勵企業赴上海、北京等人才高地招攬人才,用靈活的機制、優惠的政策吸引外地人才。浙江立馬、江蘇曠達等企業中高階技術人才佔職工總數的比例達到30%以上。大量的人才儲備為企業自主創新提供了保障。蘭溪市到底,有國家級技術中心1家、省級技術中心3家,省級科技型企業2家,省級新產品近20個,省市高新技術產品50多個。同時,企業注重同國內外相關科研機構建立廣泛的橫向合作,大力研究開發新型特種紡織原料、織造工藝、染整後處理工藝等,紡織業的核心競爭力與時俱增。蘭溪市共有中國名牌1個,浙江省名牌3個、國家、省、市著名商標9個,江蘇湖塘也培育了一大批品牌產品。這些批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品牌產品使兩地紡織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了腳跟,也提高了產品的附加值。

(五)高水平配套,營造優良發展環境。湖塘鎮開發建設了武進紡織工業園、城西工業園和湖塘印染工業園等專業園區,園區內建有熱電廠、汙水處理廠等公共設施,實行統一治汙、統一用電、統一供熱、統一收費,並在產業聚集區內集中建設標準廠房等。同時,成立了紡織科技發展中心,為湖塘紡織企業提供優良的產品研發、設計、檢測平臺,實現設施公建、資源共享,降低企業投入,把更多的資金用於生產發展。蘭溪市在蘭溪西郊開闢了面積達1000畝的靈洞工業園,作為發展紡織業的專業基地,政府在產業配套、社會協作、基礎設施等方面,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進一步優化和改善投融資環境,建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解決中小企業貸款難的問題。建立和完善紡織品監測中心、紡織網、紡織協會等服務機構,努力為企業做好協調和服務工作。根據蘭溪織造名城建設的規劃,“xxx”期間,蘭溪紡織產業將以經濟開發區為軸心,建成佔地13000多畝,入園企業500多家的產業園區。並按照產業集聚和資源共享原則,建立紡織生產研發中心、質量監測中心,以及紡織工業網、人才培訓和技術交流等公共服務平臺。

三、加快我市紡織工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我市是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命名的“中國棉紡織蠟染名城”,與蘭溪、湖塘兩地有很強的互補性,其紡織工業發展的經驗和做法,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借鑑。在我市紡織工業的發展上,提出如下建議:

(一)高標準制定產業規劃。產業要發展,規劃必先行。建議依照國家和省的《紡織工業調整振興規劃》,認真制定適合我市的振興規劃。要按照“區域集中,產業集聚,開發集約,能量集合”的原則,進一步整合資源,優化佈局,高標準、高質量地制訂發展規劃,向上遊發展良棉種植、精細加工,向下遊發展高支紗、服裝及服裝面料、床上用品及裝飾用品,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到XX年,紗錠達到250萬枚,無梭織機達到3000臺以上,清梳無卷化率達到60%,無接頭紗比例達到70%,無梭布比例達到80%,精梳紗比例達到50%。年生產各類棉紗420萬噸,各種布5億米,各種針織服裝1000萬件。力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30億元、利稅12億元。

(二)高投入拉長產業鏈條。通過增投入,膨脹規模,壯大發展實力;抓延伸,突出主導產品,拉長產業鏈條,培育競爭優勢,膨脹產業規模。到XX年,紡織企業累計投入力爭達到60億元,重點技術裝備水平達到90%,其中40%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要用先進的劍桿織機、噴水織機、噴汽織機、經編機及整經機所替代普通織機;印染、後整理、服裝等行業逐步引進筒子染色機、球莖染色、漿紗機及莫里森、門富士後整理生產線等國際先進裝置。大力發展服裝加工產業,重點抓好已與溫州服裝商會簽約的總投資16億元的山東臨清溫州服裝產業園建設,建成集服裝製造、商貿流通、商務洽談、設計創意、時尚釋出、論壇會展、培訓交流、度假休閒、生活配套等為一體的生態產業園區,提升臨清紡織產業檔次。

(三)高強度加強技術改造。當前我市部分企業生產經營遭受困難,主要原因還是產品技術含量不高、市場競爭力不強。為此,要把加強企業技術改造作為結構調整的重要內容,鼓勵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引進先進的技術和裝置,淘汰落後生產能力和裝置,全面提升裝備水平,增強市場競爭力。繼續實施以提高“三無一精”(無卷、無梭、無接頭和精梳)比重為主要內容的改造升級,加快發展高檔精梳紗線、多種纖維混紡紗線和差別化產品,做到普通產品規模化、特殊產品訂單化;加快發展緊密紡關鍵專件、高檔噴汽和劍桿織機等新型裝置,力爭到XX年全市細紗機全部完成節能風機的改造,提高產品質量和檔次。加快淘汰“1”字頭細紗機、1979年及以前生產的a512、a513系列細紗機、b581、b582型精紡細紗機、bc581、bc582型粗紡細紗機,提升裝備水平。同時,嚴格貫徹執行《關於加強高能耗高排放專案准入管理的實施意見》,建立並實施固定資產投資專案節能評估和審查制度,對行業中各類高能耗、高排放新建專案嚴把准入關,從源頭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業過快增長,杜絕新增落後生產能力。

(四)高起點進行自主創新。要以自主創新為第一動力,深入貫徹實施品牌戰略,堅定不移地走質量興市之路,以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帶動產業發展和集聚,提升綜合競爭力,有效應對國際國內激烈競爭。要學習湖塘鎮“區域品牌”與企業“名牌產品”共同發展的道路,在推進策略上,“區域品牌”以“中國紡織蠟染名城”為品牌標誌,作為區域紡織服裝企業共享的資源,企業名牌產品以“三和”、“白羊”、“艾諾”為代表,帶動更多的優質產品和品牌。引導企業重視科技投入,積極推進科企合作,幫助企業建立科技成果引進渠道、科技合作渠道,鼓勵企業加強與各研究所、學校等科研機構的交流合作。重點研發120支以上高支紗、功能性新面料用紗等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紗線產品,提高企業的技術水平和贏利能力。企業技術中心每年都要研發2-3個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新產品,爭取做到研發一批、儲備一批、開發一批、推廣一批。到XX年,爭創中國名牌2個以上,省名牌5個以上。建立國家級技術中心1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4個以上,中型以上企業普遍建立企業技術中心。

(五)高水平建立公共平臺。調整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產業發展,政府要積極引導,出臺優惠扶持政策,加快公共平臺建設,不斷優化發展環境。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儘量爭取國家扶持。組織篩選和上報符合國家要求的重大專案,積極幫助申報爭取國家及省各項資金支援;二是加大獎勵力度。落實好臨發〔〕4號檔案,對獲得國家級榮譽稱號(中國名牌、馳名商標)以及省級榮譽稱號(山東名牌、山東省著名商標)的,分別給予30萬元和5萬元的資金獎勵;對當年被認定為國家級、省級企業技術中心、聊城市級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行業技術開發中心)的,分別給予30萬元、5萬元和2萬元的資金補助;對當年被認定為國家級、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的,分別獎勵企業20萬元和5萬元;對於成功上市的企業獎勵50萬元;對當年固定資產投資3000萬元以上的工業重點專案,按實際形成投資額的萬分之三獎勵企業法人代表;凡重點企業當年新增稅金50萬元(含50萬元)以上的,按照新增稅金的2%獎勵企業法人代表。三是設立專項獎勵資金。制定專門的資金管理使用辦法,對加強技術改造、淘汰落後產能的企業給予獎勵,調動企業的積極性。

2、加速建立融資擔保平臺。一是努力做好銀企對接。積極貫徹國家適度寬鬆的金融政策,定期組織重點專案、骨幹企業與各金融機構對接,向企業推薦金融產品,向金融機構推薦重點專案和優勢企業,確保重點專案建設的順利進行和企業生產經營的資金需求。二是要抓好金融服務創新與業務品種開發。積極研究採取迴圈貸款方式,改變傳統的一次性貸款方式,“一次抵押、多次借款、隨時還款、迴圈使用’’;大力推廣農信社的“大聯保體貸款”的做法,緩解中小企業貸款難問題。三是積極籌建擔保公司。今年力爭組建2家擔保投資公司,緩解我市企業擔保抵押難的問題。

3、加快建立公共研發平臺。公共研發平臺就是集中一個產業或全市的科技力量,建設成為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互動、基於產業叢集的行業聯合研發體系平臺。可為該產業的企業提供技術創新、公共研發等平臺服務。一方面,解決了投入大、要求高,單個企業難以建立的難題。另一方面,公共研發平臺既可以為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的難題,也可以把研發出的新產品、新技術向企業推廣,實現互惠雙贏,進而推動產業升級和產業結構調整,提高產品附加值以及市場競爭力。

4、加快建立公共服務平臺。一是設立市行政服務大廳,凡有審批職能的市直部門都要在大廳開設服務視窗,由各單位業務熟、責任心強的精幹人員值班,並簡化審批程式,按照從簡、從快、從優的原則集中辦理有關手續,實現“一條龍”服務,“一站式”辦結。二是建設特色產業聚集區,可採用bot(即建設-經營-轉讓)、tot(移交-經營-移交)等方式,在產業聚集區內集中建設標準廠房、集中供熱、集中汙水處理等,實現設施公建、資源共享,降低企業投入,把更多的資金用於生產發展。三是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服務功能,宣傳推動提高產業知名度、組織參加或舉辦大型行業展覽活動,提供資訊,加強交流,促進發展。

5、積極籌建專業批發市場。積極培育兩個市場,即原材料市場和專業交易市場。通過橫向拓寬、縱向拓展,建設一個有規模、上檔次的專業交易市場,吸引更多的上下游經營業戶、紡織機械及配件經營戶或印染加工聯絡處等中介加入,帶動紡織產業拉長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擴大我市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