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專題 > 熱點專題

紹興的導遊詞(通用20篇)

欄目: 熱點專題 / 釋出於: / 人氣:1.53W

紹興的導遊詞 篇1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紹興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

紹興的導遊詞(通用20篇)

紹興是一座擁有2500年曆史的文化古城,是“沒有圍牆的博物館”、群星璀璨的“名士之鄉”,——紹興。

其橋的數量是威尼斯的5.5倍,平均每1000平方米就有6.3座橋。 “悠悠鑑湖水,濃濃古越情”。

紹興以其歷史悠久、人文景觀豐富、風光秀麗、物產豐富、風土人情、名人輩出誘人而著稱於世,自素稱“文物之邦、魚米之鄉”。古即為遊客嚮往的遊覽勝地。

紹興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之一,是著名的水鄉、橋鄉、酒鄉、書法之鄉,紹興出名人,是、陸游、蔡元培、秋瑾、魯迅、周恩來、竺可楨、馬寅初等名人的故鄉,毛稱紹興為“鑑湖越臺名士鄉”(《七絕兩首.紀念魯迅八十壽辰》)。

紹興素有水鄉、橋鄉、酒鄉、書法之鄉、名士之鄉以及戲劇之鄉之稱。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同時他是一座名副其實地沒有圍牆的博物館,被稱作“東方威尼斯”。 紹興有6個縣市區:分別是紹興縣、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新昌縣和越城區,總面積為8256平方公里,人口433萬(杭州16596平方公里,紹興的兩倍。人口870萬,紹興的兩倍)。那麼我們就再來說說市樹和市花,那麼紹興的市花是蘭花,紹興也是全國最大的蘭花養殖基地,主產於紹興縣漓渚、棠棣一帶。紹興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開始種植了,在世界來說也是最早的了。在紹興,很多人都是靠種植蘭花富裕起來的,近年來,蘭花銷售行情非常好,有的一盆竟可賣到上百萬。紹興還有非常有名的藝術培訓中心就叫小蘭花藝術培訓中心。那麼我們紹興的市樹就是香樟了,香樟在南方,我們是用來做女孩子嫁妝用的箱子,所以女兒出生的時候都要種的。

紹興為什麼叫紹興呢?

紹興古稱越,春秋的時候是越國的都城。越王勾踐在這裡建都,臥薪嚐膽。秦漢的時候是會稽郡,到了隋朝叫越州。到了南宋的時候,趙構皇帝被金人所逼,一路難逃,到江浙一帶。改了年號為“紹興元年”,取"紹祚中興"之意,之後趙構就定都在臨安,就是我們現在的杭州,當時紹興就是南宋的陪都。我們一開始就說紹興素有水鄉、橋鄉、酒鄉、書法之鄉、名士之鄉以及戲劇之鄉之稱。說到這個水鄉,紹興境內內河湖縱橫,在紹興水域面積佔了總面積的20%之多,其中非常有名的就是紹興的母親河鑑湖。坐在紹興的烏篷船去感受紹興的水文化。 說到水,就一定有橋了。在紹興可謂是“無橋不成市,無橋不成路,無橋不成村”現在紹興一共有10610座橋。幾乎每座橋都有屬於自己的名字和故事。

紹興的酒可謂是家喻戶曉啊,是中國八大名酒(茅臺酒、汾酒、五糧液、瀘州老窖特曲、劍南春、西鳳酒、古井貢酒、董酒。)之一,紹興老酒歷史悠久,早在兩千多年前,越王勾踐就以此佳釀獻給吳王,傳說中吳的軍隊狂飲此酒。

我們紹興還有一條河和酒有關,就是在我們城內的投醪河(投醪出征的故事)。紹興老酒以精白糯米和麥曲為主要原料,紹興酒素有越陳越香的特點,所以素稱老酒。那麼我來問問大家,一瓶紹興黃酒買回家是五年的,在家再放五年是幾年?其實酒齡指的在酒窖裡的年齡,出了酒窖拿出罈子裝入酒瓶就不能算酒齡了(和紅酒相比較)。關於這個酒,小*可以跟大家說說這個紹興的地方風俗。家裡生了兒子,要釀一罈酒,放進酒窖封存,等到兒子長大一舉高中時,拿出招待賓客,稱之為狀元紅。家裡生了女兒,也要釀一罈酒,等到女兒出嫁時拿出來招待賓客,這個酒就稱為女兒紅。如果女兒比較年長還沒出嫁,那此酒就叫花雕(一朵美麗的花即將凋謝),如果到很老了,還沒嫁出的,此酒叫太雕(成為了老太婆,酒還沒喝)。所以朋友們如果在紹興想喝老酒或者買老酒,從不同的名字,就知道酒的年齡了,當然如今的太雕不可能有四五十年,但最起碼有五年以上,比花雕女兒紅酒齡長。

說到紹興的名人,真的是很多,所以這裡名人故居也很多。毛主席一首鑑湖越臺名士鄉,憂忡為國痛斷腸;劍南歌接秋風吟,一例氤氳入詩囊。充分體現了這一點。有魯迅,王羲之,蔡元培,周恩來,大禹,陸游等等。而且啊我們紹興的女子課一點不比男子差的,特別出眾的有五個,我們稱她們為紹興有五女,大家猜猜是哪五女?對了,分別是美女西施,才女唐婉,孝女曹娥,俠女秋瑾,情女祝英臺 (不知道的展開故事,美女西施,也可以展開,4大美女分別對應“沉魚落雁,閉月羞花”) 一美女西施 西施我想大家都非常熟悉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她就是紹興諸暨人。

據說西施其實本只是一個普通的村姑,長的非常漂亮,家裡是種桑養蠶的,經常去河邊浣紗,魚兒看到她的美豔,忘記遊動,沉到了水底。其實啊,壓根不是那麼回事,據後人考證,西施有非常嚴重的腳氣,每次去河邊浣紗,都要脫掉鞋子洗腳,因為她的腳太臭,可憐的魚兒是給薰暈過去了才沉到水底的。西施可以說是越國的功臣,當時越國想要滅吳國,採用了很多的計謀,其中一計就是美人計,一舉把吳國滅亡。 二才女唐婉 唐婉,宋代著名詩人陸游的表妹,才華橫溢。陸家曾以一隻精美無比的家傳鳳釵作信物,與唐家訂親。陸游二十歲與唐婉結合。婚後他們感情非常好,不料唐婉的才華橫溢與陸游的親密感情,引起了陸母的不滿(女子無才便是德)。陸游的母親雖然經常抱怨和訓斥她,但也還是能夠容忍的。但有件事情是她無法容忍的:唐婉婚後數年未育。她不願意讓兒子因為這個女人而絕了後,兩人終究被迫離婚。兩人都有嫁娶,一日陸游去遊覽沈園,正巧遇到唐婉夫婦也在園中。雙方很尷尬。唐婉的後夫知道他們兩人情緣未了,就主動為他們安排一個單獨談話的機會。 於是寫下了《釵頭鳳》。唐婉後來因為積鬱成疾,30歲就去世了。 三孝女曹娥 曹娥上虞人。曹娥的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孝女曹娥當時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哭尋父親。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這一天她也投了江,三日後抱出父親的屍體。”後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改舜江為曹娥江,並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四俠女秋瑾 秋瑾,人稱鑑湖女俠,祖籍浙江山陰(今紹興市),出生於福建廈門,提倡男女平等,想要衝破封建禮儀的束縛,是民主革命的先驅,婦女解放運動的先驅,1907年7月15日從容就義於浙江紹興軒亭口。生前好友將其遺骨遷葬杭州西湖西泠橋畔。秋風秋雨愁煞人,是她一生的寫照。孫中山對秋瑾都有很高的評價——鑑湖女俠,還親筆題寫了“巾幗英雄”。 五情女祝英臺 梁祝的愛情故事。祝英臺為情所困,既然地上難成連理枝,便去天上化作了比翼鳥。祝家莊祝員外的女兒,未必會得到同情。馬文才堂堂大款,梁山伯一介書生,肚裡的文字總不及身上錢多,寒門怎比得豪門,而祝小姐的芳心所屬不能被父母之命所搖動,追求個人選擇的自由。她結果只能在梁山伯墳墓的裂縫中找到了自己的歸宿,幻成一雙蝴蝶才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清高與自在。 同時紹興還是一個戲劇之鄉,越劇出自紹興,紹興需要越劇。而紹興人對越劇的痴迷也是紹興城市發展的一個重要資源。以越劇展演來弘揚民族文化,借經典越劇薈萃提升紹興的文化品位,通過打造越劇展演品牌亮出紹興的文化名片。

紹興的文化遠遠不至這些,還有三烏文化(烏乾菜、烏氈帽、烏篷船),紹興師爺。說到紹興的三烏文化,就是烏氈帽,烏篷船還有烏乾菜了 我們先來說說烏氈帽,在紹興城鄉間,特別是農村,許多男子頭上都戴頂烏氈帽,即使在異鄉,你只要憑他頭上烏氈帽子,就能判斷出他十有八九是紹興人。現在大家在景區也可以看見,很多工作人員都有帶著。烏氈帽是紹興人的一個鮮明標誌。在魯迅先生的筆下,曾出現過許多頭戴烏氈帽的農民形象。形如三大碗,裡外烏黑,毛氈厚實;貼切硬梆的紹興烏氈帽,早在清朝已很盛行了。關於它的來歷,有這樣一個傳說:那是很久以前,有個獵人在山洞裡打死了一隻老虎。在背下山時,發現虎背上有一塊被血肉粘連著的毛氈。原來這是老虎平時捕吃了豬羊後剩下的牲畜毛,由於棲息受壓而成了餅樣的氈子。獵人用熱水把這氈沖洗乾淨後,攤於草上用鵝卵石壓按水分,數日後,乾燥的毛氈成了碗形,獵人便拿它作帽子戴在頭上,很感舒適暖和。於是,後人傳言,老虎是製造氈帽的“祖師”。現在生產烏氈帽的主要原料是羊毛。 接著說說烏篷船,烏篷船是紹興水鄉獨特的、靈巧的、水上交通工具,船因為篾蓬漆成黑色而得名。烏篷船船身狹小,船底鋪以木板,即使有滲漏,船艙也不會沾溼。船板上鋪以草蓆,或坐或臥,可以隨便,但不能直立,因船篷低,如直立,便有失去平衡而翻船之險。我們這個奧運冠軍孟關良就是從小划著烏篷船的。

三烏的還有一個烏,就是烏乾菜了。烏幹萊 白米飯”是紹興流行的一句俗話,說明了人民對烏乾菜的喜愛,烏幹萊又叫黴乾菜,因為顏色黑故稱烏乾菜。因為價廉物美,吃了開胃,夏天可以做湯的作料,所以在民間幾乎家家醃製,常年食用。相傳以前有個聰明的姑娘名叫培紅,從小在財主家做丫鬟,地主刻薄。給丫鬟和長工們總吃黃菜爛葉,培紅看到長工們吃的愁眉苦臉,難以下嚥,十分難過,於是暗地裡把那些菜用鹽加以醃製,果然味道鮮美很多。有一天,正當大家吃的津津有味時,被財主發現了,他感到奇怪,拿來一嘗,味道不同尋常,要培紅也做一碗送去。培紅就用沒醃製的黃菜蘭葉做了送去,財主一嘗,又苦又鹹,頓時怒氣衝衝,破口大罵,並拿起碗砸下培紅,正中太陽穴,流血身亡。長工們聞訊趕到,一擁而上,打死了財主。後來人們為紀念著善良的姑娘,於是就將這種醃製的菜叫培紅菜,晒乾了就是黴乾菜。烏乾菜加淡筍,經過加工,稱“筍乾菜”,用它蒸豬肉,是一道典型的紹興家鄉菜——“黴乾菜蒸肉”。是周恩來生前特別喜歡吃的家鄉菜。

說完三烏,我們來說說三缸,就是酒缸,醬缸,染缸。那麼的幾個就是之前有說到的酒文化和烏乾菜,染缸為什麼有名呢?在紹興有我國最大的輕紡城。 接著說說紹興的師爺,師爺,是明清時代地方官署中無官職的佐理人員。清代有句俗諺說:“無紹不成衙。”“紹”,指紹興籍的師爺和書吏,其中又特別強調紹興籍師爺。紹興現在還有一檔晚間節目就是紹興師爺,全程都是用紹興話講的,收視率也是非常好的。大家如果有興趣小鐘到時也教大家幾句。

好了說了這麼多了,我們還是回到現代來哈~我們來看看紹興的交通,交通非常的便捷,紹興與所屬各縣(市)都有高速公路相通,到達離紹興最遠的旅遊景點行程時間不超過二個小時。毗連杭州、寧波機場,距杭州機場僅30公里。

紹興的導遊詞 篇2

穿巖十九峰風景名勝區位於新昌縣西南,距縣城和大佛寺風景名勝區22公里,景區面積30.65平方公里,由十九峰、千丈幽谷、臺頭山、倒脫靴諸景區和鏡嶺古鎮組成。

穿巖十九峰景區屬天台山餘脈的江南古陸浙東丘陵區,以峰峰相連的十九峰而著稱,諸山峰海拔一般在200-400米之間,年平均氣溫1 6℃。整個景區以自然景觀為主,綿亙的山脈、臺地和蜿蜒迴旋的江溪構成了風景區的骨架,以山光水色取勝的自然空間中分佈有100多處的景觀、景物,其中人文景觀15處。主要的自然景觀特徵有奇峰、嶂巖、幽谷、洞穴、綠蔭、飛瀑、流泉、小溪、碧潭等各種型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景點,其特色為“雅、幽、奇、險”。

“穿巖之巖高蒼蒼,峰巒十九摩天光……”最早把穿巖十九峰引入詩歌的是南宋大學士左丞相王稜,他獨具匠心地將每一座山峰的峰名組織到詩句中,為此十九座山峰的峰名皆因形似而代代相傳,自北往南依次為香爐、纜船、馬鞍、一新婦、棋盤、卓劍、覆鍾、望海、陽釉、筆架、馨、泅洲、噗頭、蒸餅、文殊、普賢、擺旗、獅子、鵝鼻。

請大家注意看最左邊的山峰-一一“香爐峰”,那凸起的部位與旁邊“纜船峰,夕相連線白勺凹處即為香爐的爐底,那株株青松大家看像不像供奉的香?而兩邊山岩突出的地方即為西只爐耳。

大家再來看旁邊的小亮點,這是“纜船洞”,據說此洞是當年大禹治水為纜船所鑿。相傳古時大禹治水,在此纜船看地形、察水情,故稱“纜船峰”。剡錄有這樣的記載:“其日了溪者,推禹功也……”所謂了溪,在新昌剡溪下游嶸州市,位於該市東北2.5公里,相傳是大禹治水宣告成功的地方。據《新昌縣誌》記載,在獅子峰一帶的百郎殿,傳為禹治水神將百員聚合處。

現在我們看到那最高的山峰即為“望海峰”,它的海拔是306米。大家再看那如旗幟迎風招展的山峰,那便是“擺旗峰”:而最南端的是“鵝鼻峰”。

現在我們看到道旁的這株古木為烏儲樹,它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了。此樹因受雷擊而只剩樹杆,當地村民確認它已死。時隔已久,不知何年卻見殘樁上又長出了新枝,稱為一絕,於是後人題“樹神”二字以示敬畏。大家仔細看,此樹像不像一位姑娘佇立道旁迎候川流不息的遊人?我們姑且稱之為穿巖姑娘迎賓吧。

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塊頗像一隻倒立的靴子的石頭叫“腳桶巖”,它前面的峰就叫“新婦峰”,“新婦”或許有人會理解成“媳婦”,其實不然,她就是我們現今所一說的“新娘子”。相傳這腳桶巖是新婦出嫁時洗腳用的。腳桶巖上有一洞,洞不大也不深。可是這洞裡蓄著的這點水卻是久旱不涸的,此洞像一隻腳的模樣,當然以我們現代人的眼光來看,這隻腳也未免太小了,但在古代,那可是標準的“三寸金蓮”。

“新婦峰”亭亭玉立,可我們卻看不清她的五官,這是因為她至今還蓋著紅蓋頭呢。關於“新婦峰”和“腳桶巖”的來歷還有一個意味深長的民間傳說呢。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姓周的員外,家有一女,名巧兒。巧幾自幼聰明乖巧,父母視其為掌上明珠。可是在為巧兒裹腳一事上,巧兒拼死不從,哭鬧不已,其母不忍,也便隨了她。巧兒長大以後,出落得美麗可人,更是以心靈手巧而聞名鄉里。到了巧兒出嫁的年齡,父母為其選得一戶門當戶對的人家。成親那天,按照鄉里規矩蓋上紅蓋頭後出嫁前得洗腳。當巧兒脫鞋時,所有在場的人都驚呆了,因為巧兒的腳很大,遠遠超過了“三寸金蓮”的標準。而這時,男方的一位女謄湊巧也看見了,便悄悄退了出去將此事告知了對方,男方即刻退了婚,而.鄉里人也將此作為笑柄相傳。巧兒傷心不已,淚水一滴滴地滴落在腳桶內。不知過了多久,突然風雨大作,所有的人和東西都看不見了,一切都包裹在混沌之中。當風停雨歇,天空重現晴朗之後,只見一座山峰矗立,而峰前分明擺放著一隻腳桶,這便是“新婦峰”和“腳桶巖”的來歷。

歷代詠“新婦峰”的詩不少,如清朝楊世植詠“新婦峰”:“軒狂雲雨笑巫山,十二峰前站玉顏。輸此真心能化石,春風不許亂香鬢。”

現在我們所處的位置叫“攝影臺”。站在“攝影臺”俯視,盤旋而上的石階斗折蛇行,蜿蜒逶迤;平視前方,“新穿巖洞”的標誌性建築懸崖飛簷映入眼簾,清晰可辯。站在這裡,視野開闊,視角特殊。

請看右側的山峰,那便是慈眉善目的“天然大佛”。大佛的臉

龐、眉毛、眼睛、鼻子等自然天成,他莊嚴而凝重地注視著遠方,不由得我們不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下面我們就要去登最高峰“望海峰”了。攀登“望海峰”必由“天梯”而上。“天梯”窄而陡,共有九十

站在“望海峰”峰頂可以看到兩條大溪,即東側之“韓妃江”和西邊的“鏡江”,鄉人暱稱“姐妹江”。關於“韓妃江”江名的由來,還有一段歷史淵源呢,說的是“楊白、韓妃避難”的史實。隋場帝在江都被害,楊侗在洛陽繼位。不到一年,侗又被王世充廢殺。其子歧、白出逃,楊歧逃往江西袁州。楊白(榮王)偕韓妃逃福建,舟行至刻溪上游,舍舟入叢山迷路。至一荒村,暮色蒼茫,鄉人云:“前面還有三十六渡……”韓妃已身心交瘁,感到前途無望,行至此投江自盡。後人便將這條江命名為韓妃江。還有一種說法是韓妃自績身亡,今在這一帶有韓妃村,建有韓妃廟。

我們現在看到的洞即為“新穿巖洞”,此洞有240平方米,高3一4米,它是自然形成的。大家過來看這三尊塑像,分別為伏羲、黃帝、炎帝,這便是三王五帝中的三王。我們平常所說的炎黃子孫中的“炎黃”即炎帝神農氏、黃帝軒轅氏,“炎黃”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炎帝神農氏今約6000年以前,正是中國遠古由漁獵向農耕轉化的年代,是母系氏族末期,新石器時期,炎帝不僅是中國農耕文明的始祖,還是醫藥和物資一交換的始作俑者。

既然我們將此穿巖洞冠以“新”字,那麼毋庸置疑,在景區內還有個“老穿巖洞”。“老穿巖洞”在較南端的獅子峰一帶,那裡聚集了一些具有歷史價值的人文景觀。如北宋年間方臘義軍屯兵處;明末宦官高起潛操練兵士的廣場,現有高起潛墓及他手植的“明柏”一株;還有傳為禹治水神將百員聚合處的百郎殿及伴雲庵等。

據傳過“朝天闊。可直通天庭,現“通天路。已隨馬首而去,我們只好下到纜船峰的平臺上,觀賞四周風光。東面韓妃江,西邊鏡嶺江、桂溪三江夾十九峰,曹娥江的上源澄潭江,站在這裡清風迎面,乘風破浪。

“天塹通途,將馬鞍峰和天蠶峰連線在一起,橋名源於毛一首詞裡的“天塹變通途”一句。此鐵索橋不僅做交通之用,而且站在橋上憑欄遠眺或俯瞰深谷都別有一番滋味。在過橋之前,我再為大家指點兩個景點·在你們的身後右側有一座酷似茅臺酒瓶的山峰。據傳有仙人常來此弈棋鬥法,至今在棋盤峰頂還留有一枚棋子呢。而那酒瓶似的山峰據傳即兩位仙人中的一位稱之為酒仙的仙人在弈玩棋後;揚長而去,將手中酒瓶隨手一扔,化作了此山峰永遠定格在這裡。再看那覆鍾峰的背面正對我們不就是年輕媽媽襁褓裡嬰兒嗎?看那怡然自年輕媽媽襁褓裡嬰兒嗎?看那怡然自得的神態多招人喜歡。

大家沿途所看到的紅色岩層為白堊系紅色砂礫岩,據專家考證穿巖景區的丹霞地貌為全國罕見。

現在我們來到這世外桃源般的地方即為“千丈幽谷”景區。而回身看十九峰景區,山峰層層疊疊已是分不清辨不明十九座山峰了。

“千丈幽谷”為一嶂谷,全長1.85公里。景區內有龍門、龍宮、龍床、龍潭、龍珠等自然景觀形成龍的世界。關於“千丈幽谷”,民間流傳著一個非常美麗的悽婉的愛情故事。

相傳在很久以前,在這一帶附近的村子裡住著一戶人家,這家有一個女兒,到了出嫁的年齡其父母便為她選夫婿。在成親之前,父母為其準備嫁妝並且請了一位裁縫師傅為她量身製衣。而在此期間,姑娘與裁縫一見鍾情,兩人互相傾慕。並且生死不渝,姑娘就不滿意這樁父母包辦的婚姻,於是兩人商量好在姑娘成親日的前一天夜裡私奔。到了那天晚上,兩人拿著事先準備好用布條結成的長帶子準備從山上攀緣而下,而這事不知怎麼給洩露了,其家人及村子裡的人挑燈追趕而至,而他們剛好爬到半山腰,氣急敗壞的姑娘父親拿起手中的斧子將布帶砍斷了,兩人跌下了山谷,而此布帶竟飄然而下,化作了了一道清泉,這就是我們剛才所看到的千丈幽谷溪嶂。待會兒我們溯源而上,一邊觀賞谷中景觀,一邊感受一下曲曲折折的千丈幽谷。路有多長情有多長,也足見當初裁縫與姑娘撕布為條作成帶子的艱辛。

現在我們所處的是“竹徑通幽”景點。請看你們的左上方,那是“生命之母”景點。在我們遊覽過的十九峰景區內馬鞍、卓劍、擺旗以及我們前面“珠落玉盤”景卓中的將軍印”都是為這母腹內的小生命命準備的,而這小生命遲遲不肯降生,至今還在其母體內,所以這些配件至今也未派上用場,仍散落在景區內成各個景點。

迎面就是“大圓墩”,該巨石從巖壁崩坍下來與上方崩落處完全吻合。沿途溪流輾轉於岩石之間,形成珠落玉盤”景觀。溪岸有洞,洞內稍息,溪水潺潺,乃“石室驚琴”。

這是“石門坎”,說的是鯉鰍龍門。在“石門坎”的上游有臥龍洞、藏珠宮龍床、龍潭等,而這道“石門坎”也就顯得意義非同一般了。

現在我們經過的是“銅牆鐵壁”。大家仔細看這崖壁,它平整如席,上面的岩石成一斷面,如劍削過一般,甚是奇特。

前方急流奔騰而下,形成六米高的瀑布,蔚為壯觀的叫“疊瀑擊石”。上方分流跌落潭中的為“龍舌戲珠”瀑,左邊還有“三象入浴”景觀等。

各位朋友,今日的遊覽到此就結束了,謝謝各位的合作。

紹興的導遊詞 篇3

各位來賓,歡迎大家參觀紹興魯迅故里。我們紹興是座歷史文化名城,自古人傑地靈,群星燦爛,我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就是其中一個傑出的代表。魯迅原名周樹人,1881年9月25日誕生於紹興都昌坊口周家大院。他兒時就讀於三味書屋,13歲時,家道中落。18歲那年,毅然“走異路,逃異地,去尋求別樣的人們”,先後去南京、日本學習。1909年夏回國後,先後在杭州、紹興、北京、廈門、廣州和上海等地從事教學工作和文學創作。1936年10月19日病逝於上海大陸新村寓所,享年56歲。魯迅一生的著作和譯作近1000萬字,主席評價他是偉大的無產階級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也被人民稱為“民族魂”。

今天,非常榮幸能做大家的導遊陪您一同參觀。我是這次帶大家遊玩魯迅故里的導遊,叫潘星言,大家可以叫我小潘。希望在我的陪伴下,大家能度過愉快的一天。魯迅故里是魯迅先生兒時樂園,希望這裡能給你留下美好的記憶。現在,展現在你面前的一幅巨幅壁畫,畫中那位慈眉清目的老人就是魯迅先生,只見他身穿長袍,手執一根菸悠然地抽著,給人一種大義凜然的感覺,敬佩之感油然而生。壁畫塑著幾個小孩嬉戲玩耍的造型,一下子讓我們回想起魯迅先生筆下那些栩栩如生的童年畫卷來。

魯迅故里是都昌坊口周家新臺門西首。它建於清嘉慶年間,坐北朝南,青瓦粉牆,磚木結構,是一座典型的江南特有的那種深宅大院。往前走,一陣陣香味迎面而來,原來是臭豆腐、黴乾菜、香糕等紹興特產香味四溢……靠左側走就是著名的“三味書屋”了。走進細看,迎面中堂上方懸掛著一塊橫匾,上書“三味書屋”四個大字,下面則是一副鬆鹿圖。小屋角落是魯迅先生兒時讀書曾用過的桌子,桌子右上角清晰的刻著一個“早”字。這裡還有一段小故事:有一天先生有事,上學遲到了,被老師用戒尺批評。後來先生就刻了這個“早”字,時刻提醒著自己。

走出三味書屋,穿過對面石板天井,迎面就是儲存完好的魯迅故居兩樓兩底。拾階而上,東首前半間是當年魯迅家吃飯、會客的主要活動場所。與客廳一板之隔是魯迅母親的房間。南邊那張八腳大床是魯迅的母親——魯瑞睡過的原物。東邊這張小床是當年魯迅的弟弟周建人睡過的床。與魯瑞臥室相隔一天井,就是魯迅家燒菜做飯的灶間,也就是廚房。在廚房正前方的這座紹興舊時大戶人家所用的“三眼大灶”繼續往前走,經過大堂左側,再往裡走,穿過小弄,就來到了曾給魯迅先生童年帶來無限歡樂的百草園。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的趣味!這彷彿讓我們穿越時空,看見了小魯迅在這生機勃勃的百草園中嬉戲的快樂場景!

蘆笛巖位於桂林市西北桃花江畔,在光明山的南側山腰。洞口原長有一種蘆荻草,傳說可以做笛子,吹出悅耳動聽的聲音,蘆笛巖因此得名。蘆笛巖的形成經歷了漫長的年代,l0O萬年前這裡原是一個古地下湖,由於地殼運動山體抬升,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湖變成了山洞。後來,雨水形成的地下水沿著山體中許許多多的破碎帶流動,溶解了岩石中的`碳酸鈣,變成了含有碳酸根與鈣離子的溶液。當地下水從岩石縫隙流到洞中時,二氧化碳溢位;鈣離子就沉澱結晶,經過長年的積累形成千姿百態的鐘乳石,人們稱讚蘆笛巖是一座大自然的藝術之宮。

與魯迅故居排成一字形的是旁邊的魯迅紀念館。魯迅紀念館首建於1972年,後於20__年重建,佔地面積6000平方米,分為展覽區、輔助區、辦公區、服務區和休閒區五個功能,它與魯迅故居、魯迅祖居、三味書屋、百草園構成一個整體,我們在這裡可以深深領略到魯迅當年的生活場景和魯迅筆下的紹興風情。

各位遊客朋友,魯迅先生是一位馳名中外的文學巨匠,他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將一代代傳承下去。在今天他不僅是紹興人的驕傲,更是我們每位中國人的驕傲!相信通過今天的參觀,您對魯迅先生和他的作品有了更深入的瞭解。感謝大家的光臨,希望能給您留下一段美好的記憶,期待您再次光臨!再見!

親愛的遊客們,由於時間關係。魯迅故里的參觀到此就結束了,希望通過這次旅遊,你們能夠喜歡上紹興,歡迎大家以後帶著自己的家人朋友再來遊玩!

紹興的導遊詞 篇4

紹興市是浙江省轄地級市,位於浙江省中北部、杭州灣南岸,是具有江南水鄉特色的文化和生態旅遊城市。東連寧波市,南臨台州市和金華市,西接杭州市,北隔錢塘江與嘉興市相望,位於東經119°53′03"至121°13′38"、北緯29°13′35"至30°17′30"之間,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溼潤,四季分明。全境域東西長130.4千米,南北寬118.1千米,海岸線長40千米,陸域總面積為8273.3平方千米。市轄區總面積2942平方公里,人口216.1萬(20__年11月資料)。

紹興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聯合國人居獎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民營經濟最具活力城市,也是著名的水鄉、橋鄉、酒鄉、書法之鄉、名士之鄉。紹興素稱“文物之邦、魚米之鄉”。著名的文化古蹟有蘭亭、禹陵、魯迅故里、沈園、柯巖、蔡元培故居、周恩來祖居、秋瑾故居、馬寅初故居、王羲之故居、賀知章故居等。

地形地貌

全境處於浙西山地丘陵、浙東丘陵山地和浙北平原三大地貌單元的交接地帶,境內地貌型別多樣,西部、中部、東部屬山地丘陵,北部為紹虞平原,地勢總趨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紹興市地貌可概括為”四山三盆兩江一平原”,即會稽山、四明山、天台山、龍門山、諸暨盆地、新嵊盆地、三界—章鎮盆地、浦陽江、曹娥江、紹虞平原。紹興市最高點為位於諸暨境內海拔1194.60米的會稽山脈主峰東白山,最低點為海拔僅3.10米的諸暨”湖田”地區,中部多為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地和臺地,紹虞平原平均海拔在5米至10米左右。地表江河縱橫,湖泊密佈。在紹興市境域面積構成中,按地域性質分:陸域面積8031平方千米,河流海域面積225平方千米;按地域型別分:平原面積1514平方千米,佔土地總面積的18.34%;盆地面積1604平方千米,佔19.43%;丘陵面積2644平方千米,佔32.03%;臺地面積461平方千米,佔5.58%;山地面積2033平方千米,佔24.62%。

氣候

市境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季風顯著,四季分明,氣候溫和,溼潤多雨。但由於地處中緯度,地形較複雜,小氣候差異明顯,災害性天氣頻繁。

春季,冬、夏季風交替,太陽輻射增強,氣溫漸升,冷暖空氣活動頻繁,春雨連綿,雨水增多,風向多變,天氣變化大,常有倒春寒、大風冰雹出現。梅雨季常年在6月中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雨量相對集中,常伴有暴雨,引起洪澇災害。此時,溫、溼同步增長。梅雨結束後就進入盛夏高溫季節,在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下,紹興市天氣晴熱、溫度高、日照強、蒸發大,常會引起乾旱(伏旱)。秋季,北方冷空氣逐漸影響,氣溫開始下降,常常是”一陣秋雨一陣涼”。暑熱漸消,多數年份秋高氣爽,”十月小陽春”,但常受颱風影響,狂風暴雨,有些年也會出現”秋拉撒”天氣,因此,秋季也是第二雨季。冬季受冬季風控制,盛吹偏北風,寒冷、乾燥,天氣穩定,是一年中溫度最低、降水最少的季節。

紹興的導遊詞 篇5

大家好!歡迎你們到紹興遊玩。我是快樂旅行社的導遊,我姓陳,大家可以叫我陳導。今天,我將帶領大家參觀紹興魯迅故里。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魯迅先生的出生地——魯迅故居。魯迅故居位於都昌坊口周家新臺門西首。它是儲存比較完好的清代建築之一。

沿著長廊,向後走去,令人豁然開朗,你會看到一個很大的院子,那就是魯迅小時候玩耍的地方——百草園。百草園其實是一個普通的菜園,雖然那裡沒有奇花異草,但是它是魯迅童年的樂園。大家看,這是一口小井,魯迅小時候經常和同學們在小井上跳上跳下。在冬天下雪時,他經常來這裡捕鳥……

從魯迅故居出來,東行數百步,往南走過一座石板橋,從一扇黑漆竹絲門進去,就到了魯迅少年時代讀書的地方——三味書屋。三味書屋是晚清紹興府城內著名私塾,魯迅12歲開始到這兒讀書,五年多的學習生涯,使他受益匪淺,積累了豐富的文化知識,為日後從事文學創作打下了非常堅實的基礎。魯迅的座位在書房的東北角,這張硬木書桌是魯迅使用過的原物,桌面右邊有一個魯迅親手刻下的“早”字。一次魯迅上課遲到,受到先生的嚴厲責備,他就在自己課桌的右邊桌沿上刻了這個“早”字,時時提醒自己,此後就再也沒有遲到過……

親愛的遊客們,由於時間關係。魯迅故里的參觀到此就結束了,希望通過這次旅遊,你們能夠喜歡上紹興,歡迎大家以後帶著自己的家人朋友再來遊玩!

紹興的導遊詞 篇6

各位來賓,歡迎大家參觀紹興魯迅故里。我們紹興是座歷史文化名城,自古人傑地靈,群星燦爛,我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就是其中一個傑出的代表。魯迅原名周樹人,1881年9月25日誕生於紹興都昌坊口周家大院。他兒時就讀於三味書屋,13歲時,家道中落。18歲那年,毅然“走異路,逃異地,去尋求別樣的人們”,先後去南京、日本學習。1920xx年夏回國後,先後在杭州、紹興、北京、廈門、廣州和上海等地從事教學工作和文學創作。1936年10月19日病逝於上海大陸新村寓所,享年56歲。魯迅一生的著作和譯作近1000萬字,毛主席評價他是偉大的無產階級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也被人民稱為“民族魂”。

今天,非常榮幸能做大家的導遊陪您一同參觀。我是這次帶大家遊玩魯迅故里的導遊,叫潘星言,大家可以叫我小潘。希望在我的陪伴下,大家能度過愉快的一天。魯迅故里是魯迅先生兒時樂園,希望這裡能給你留下美好的記憶。現在,展現在你面前的一幅巨幅壁畫,畫中那位慈眉清目的老人就是魯迅先生,只見他身穿長袍,手執一根菸悠然地抽著,給人一種大義凜然的感覺,敬佩之感油然而生。壁畫塑著幾個小孩嬉戲玩耍的造型,一下子讓我們回想起魯迅先生筆下那些栩栩如生的童年畫卷來。

魯迅故里是都昌坊口周家新臺門西首。它建於清嘉慶年間,坐北朝南,青瓦粉牆,磚木結構,是一座典型的江南特有的那種深宅大院。往前走,一陣陣香味迎面而來,原來是臭豆腐、黴乾菜、香糕等紹興特產香味四溢……靠左側走就是著名的“三味書屋”了。走進細看,迎面中堂上方懸掛著一塊橫匾,上書“三味書屋”四個大字,下面則是一副鬆鹿圖。小屋角落是魯迅先生兒時讀書曾用過的桌子,桌子右上角清晰的刻著一個“早”字。這裡還有一段小故事:有一天先生有事,上學遲到了,被老師用戒尺批評。後來先生就刻了這個“早”字,時刻提醒著自己。

走出三味書屋,穿過對面石板天井,迎面就是儲存完好的魯迅故居兩樓兩底。拾階而上,東首前半間是當年魯迅家吃飯、會客的主要活動場所。與客廳一板之隔是魯迅母親的房間。南邊那張八腳大床是魯迅的母親——魯瑞睡過的原物。東邊這張小床是當年魯迅的弟弟周建人睡過的床。與魯瑞臥室相隔一天井,就是魯迅家燒菜做飯的灶間,也就是廚房。在廚房正前方的這座紹興舊時大戶人家所用的“三眼大灶”繼續往前走,經過大堂左側,再往裡走,穿過小弄,就來到了曾給魯迅先生童年帶來無限歡樂的百草園。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的趣味!這彷彿讓我們穿越時空,看見了小魯迅在這生機勃勃的百草園中嬉戲的快樂場景!

與魯迅故居排成一字形的是旁邊的魯迅紀念館。魯迅紀念館首建於1972年,後於20xx年重建,佔地面積6000平方米,分為展覽區、輔助區、辦公區、服務區和休閒區五個功能,它與魯迅故居、魯迅祖居、三味書屋、百草園構成一個整體,我們在這裡可以深深領略到魯迅當年的生活場景和魯迅筆下的紹興風情。

各位遊客朋友,魯迅先生是一位馳名中外的文學巨匠,他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將一代代傳承下去。在今天他不僅是紹興人的驕傲,更是我們每位中國人的驕傲!相信通過今天的參觀,您對魯迅先生和他的作品有了更深入的瞭解。感謝大家的光臨,希望能給您留下一段美好的記憶,期待您再次光臨!再見!

紹興的導遊詞 篇7

龍華寺初建於南朝宋元嘉二十四年(447年),是當時的吏部尚書江夷建造。夷父江彪,東晉永和中任會稽內史,龍華寺之地原為其宅居。夷六世孫江揔,為南朝陳尚書令,曾於樑太清(547——549)末,避難於會稽龍華寺內。

龍華寺地處古城東首,俗稱龍王塘。其座北朝南,面對秦望山;西襟廣寧大橋,東接龍華小橋;枕河環水,綠蔭掩映;皓月當空,水天一色;梵音繚繞,香隨風飄;景色秀麗,清幽宜人。

據記載,寺院內的彌勒佛像為戴顒的作品。戴顒與江夷原本就是朋友。戴顒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雕塑家兼畫家戴逵的次子。壁畫也極負盛名。據記載:殿中的十八羅漢畫像,為五代前蜀名畫家貫休所作。

今龍華寺門前一座石牌坊,"南朝古剎"。龍華寺門前一古井建於民國。

紹興的導遊詞 篇8

大家好!我叫朱,大家可以叫我朱導。就由我來做你們的一天導遊吧!紹興是一個風景優美的好地方,是橋鄉、水鄉、酒鄉,魚米之鄉,擁有“東方威尼斯”之美譽,紹興還是個人才輩出的地方,大名鼎鼎的陸游老先生,擅長書畫的徐文長老先生。。。。。。今天,我們就去遊賞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先生的故居——魯迅故里。

踏著腳下的石板路,順著彎彎曲曲的小道來到了第一站:魯迅住居跨入大門繞過德壽堂,又一個觀覽亭展現在我們面前,兩旁的屋簷下掛著一排齊齊的紅燈籠,沿著小路走去,馬上來到了魯迅先生的臥室,在床前的小桌上,擺滿了魯迅先生的筆墨,他的第一篇文言小說《懷舊》在此寫就。把目光轉向床,裡面隱約可見魯迅先生的涼蓆和枕頭,十分儉樸。繼續大步向前走去,遊客們,這就是小堂前,這是周家吃飯會客之處。穿過一條陰暗的羊腸小道,來到魯迅家的廚房,向裡望去,裡頭擺滿了古代燒飯的工具,古老的大鍋上早已斑痕累累,落滿灰塵。繞過一扇門,眼前豁然開朗,這便是百草園。紅漆的欄杆,綠色的草木,成片成片的,燦爛的.陽光照射在樹葉上,晃動著的葉片若暗若明,光彩奪目。陽光還穿過茂密的葉片,在地上留下了個斑斕的圖案,百草園中種滿了白菜,這是魯迅小時候玩耍、嬉戲的地方,小時候,魯迅在百草園中捉蛐蛐,拔何首烏,四季都因百草園帶來了快樂的每一天,因此魯迅先生曾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中寫到: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單是周圍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的趣味。“在百草園的出口處,有個石像老奶奶在給她的小外孫講故事,手中的蒲扇扇啊扇,逼真極了,跟隨著《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我們也去看看三味書屋吧。

走過小橋,橋下的涓涓細流緩緩地流淌著,溪水綠得深邃而穩重,這種色彩與兩岸的樹木的綠色成了鮮明的對比。樹木是濃淡相雜的顫動著的綠,而溪水卻是凝固一般的綠。一條烏蓬船慢慢滑過水麵,不小心打破了水面的平靜,水面泛起層層漣漪,就如一幅凌空展開的畫卷一般。走過小橋,“三味書屋”四個大字有力地嵌在凹凸不平的石牆上,進了三味書屋,思任堂三個大字映入眼簾,三個字下方掛著畫與對聯,令大家聞到了一股濃濃的文學氣息,再進去些,正中懸掛著“三味書屋”匾額,是由樑同殊所提寫。緊接著來到了魯迅的座位,座位上刻有一個“早”字。關於這個“早”字,還有一個小故事哩。一次,魯迅為了給生病的父親買藥,因故遲到,被老師狠狠罵了一頓,魯迅便在桌上刻下了一個“早”字,勉勵自已不要遲到。說到這兒,不得不提魯迅的老師壽鏡吾老先生,他為魯迅打下了很大的文學基礎,我們好像看見壽老先生一手捧書一手拿著戒尺的樣子。

走出百草園的大門,來到了“咸亨酒店“,門口立著魯迅先生筆下的孔乙已,大家可以進店嚐嚐他愛吃的茴香豆和紹興黃酒,品嚐紹興美食。

時光在流逝,魯迅之遊一日遊在歡笑聲中結束了,入口廣場的牆上的魯迅先生目光炯炯,神態莊重,手中的菸頭依舊未滅,那沉思的面孔,一看就知道是在構思文章。遊客們,魯迅故里之遊是不是很充實呢?!歡迎你們再度光臨!!!!!

紹興的導遊詞 篇9

中國黃酒,天下一絕,是華夏民族的國粹。紹興黃酒是中國黃酒的傑出代表,也是紹興的“金名片”, 其釀製技藝更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物件。紹興黃酒歷史悠久,技藝精湛,得天獨厚的釀造條件 和卓越的內在品質,聞名中外,被譽為東方名酒之冠。

紹興黃酒城坐落於紹興古老的光相橋邊、紹興環城河畔,佔地28000餘平方米,集文化、歷史、旅遊、購 物於一體,作為核心的黃酒博物館是國內第一家專業性的以黃酒文化和產業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佔地近 10000平方米。

博物館通過各種陳列手段全面展示了黃酒的悠久歷史和文化精髓,提供酒道表演、花雕演示、花雕品鑑 等服務,還推出酒令投壺、花雕DIY、三維投幣品酒、個性化酒標製作等活動,並設有茶室、酒樓、購物商 場等休閒設施。

紹興的導遊詞 篇10

浙江省紹興市

20__年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頒獎詞:一座擁有2500年曆史的文化古城,是“沒有圍牆的博物館”、群星璀璨的“名士之鄉”,世界文豪魯迅先生的故里。這裡是著名的江南水鄉、酒鄉、橋鄉,素有“東方威尼斯”的美譽,並榮獲聯合國人居獎的城市——紹興。其橋的數量是威尼斯的5.5倍,平均每1000平方米就有6.3座橋。

氣候特徵

該市處於中、北亞熱帶季風氣候過渡地帶,季風氣候顯著,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豐富,溼潤溫和。“三大盆地”氣候各具特色,局地性小氣候資源豐富,但洪澇、乾旱和低溫冷害等常有出現。

該市常年平均氣溫16.5℃,極端最高氣溫39.5℃,極端最低氣溫-10.1℃,≥10℃的活動積溫在5200℃以上,80%保證率為4800℃以上,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0℃的初日常年平均出現在4月上旬中期。

初霜一般出現在11月中旬後期,終霜一般出現在3月下旬前期,無霜期年平均為238天。

常年降水量平均為1438.9mm,且分佈不均,降水年變化呈雙峰型且年際變化較大,即3-6月和9月為兩個多雨季,7-8月和10月至翌年2月為兩個少雨季,最多年降水與最少年相差達895.2mm;年降水日數平均為156.2天。

年日照時數平均為1895.0小時;年日照百分率為42.5%

紹興地處長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中北部杭甬之間,下轄紹興縣、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新昌縣和越城區,面積8256平方公里,人口437.06萬(20__年),其中市區面積339平方公里,人口64萬。居民大部分屬江浙民系,使用吳語太湖片方言,通行吳語上海話。紹興歷史悠久,名人薈萃,素有水鄉、橋鄉、酒鄉、書法之鄉、名士之鄉的美譽,是首批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是長江三角洲南翼重點開發開放城市。面向新世紀,紹興市的發展目標是努力建設經濟強市、文化名市、旅遊大市。20__年,紹興縣實現GDP608億元,戶籍人均GDP達到1.2萬美金,均為浙江各縣、縣級市第一。紹興市GDP位於浙江省杭州,寧波,溫州之後列第四。是全國十強市,十強縣雙十強城市。也是全國著名的全球紡織城與世界紡織品貿易中心。爭取到20__年全市基本實現現代化,到20__年達到目前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悠悠鑑湖水,濃濃古越情”。紹興以其歷史悠久、人文景觀豐富、風光秀麗、物產豐富、風土人情、名人輩出誘人而著稱於世,自素稱“文物之邦、魚米之鄉”。古即為遊客嚮往的遊覽勝地。紹興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之一,是著名的水鄉、橋鄉、酒鄉、書法之鄉,紹興出名人,是、陸游、蔡元培、秋瑾、魯迅、周恩來、竺可楨、馬寅初等名人的故鄉,___稱紹興為“鑑湖越臺名士鄉”(《七絕兩首.紀念魯迅八十壽辰》)。

相傳4000多年前的夏朝,大禹為治水曾兩次躬臨紹興,治平了水土,故至今尚存禹陵勝蹟。春秋戰國時,越王勾踐建都紹興,臥薪嚐膽時,“越池”一度成為我國東部政治文化中心。漢代置都稽州,隋朝改稱吳州,唐朝又改稱越州,南宋時改為紹興府,沿襲至今。一代文學巨擘魯迅的許多作品中都反映了紹興文化濃郁的地方性色彩,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從孔乙己的茴香豆到故鄉的社戲,隨處可見魯迅文化中的故鄉情結。遊覽紹興,也許就是一次魯迅文化的懷舊之旅,站在河邊,你可以看到戴著小氈帽的船伕以及戴著銀項圈的玩童;邁進咸亨酒店,你可以嚐嚐正宗的茴香豆;回到鄉間,去看一場傳統的社戲……

紹興就是這樣一座地方色彩很濃的著名水城。悠悠古纖道上,綠水晶瑩,石橋飛架,輕舟穿梭,有大小河流1900公里,橋樑4000餘座,構成典型的江南水鄉景色。東湖洞橋相映,水碧於天;五洩溪泉飛成瀑,五折方下;柯岩石景,鬼斧神工;蘭亭以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而被稱為書法勝地;曾經在此雲門寺珍藏了幾百年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最終被唐太宗派蕭翼騙走(唐太宗因追慕王羲之的書法傑作,特派監察御史蕭翼用計從辯才和尚謀騙取珍藏在雲門寺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真跡的故事也在此發生。得知雲門是緣於《蘭亭序》,王羲之在山陰蘭亭寫就《蘭亭序》為世人知曉,卻少有人知道會稽雲門乃《蘭亭序》失卻之所。唐代演義故事中有《雲門失蘭亭序記》一章。沈園則因陸游、唐琬的愛情悲劇使後來者嗟嘆不已;此外還有唐代纖道,南宋六陵,明清石拱橋以及與此相關聯的紹興風土人情,以烏篷船、烏氈帽、烏乾菜為代表,在數千年的歷史演變中,積澱了豐富的文化內涵並呈現獨特的地方風采,令人仰慕神往。

紹興的導遊詞 篇11

中國黃酒,天下一絕,是華夏民族的國粹。紹興黃酒是中國黃酒的傑出代表,也是紹興的“金名片”,其釀製技藝更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物件。紹興黃酒歷史悠久,技藝精湛,得天獨厚的釀造條件和卓越的內在品質,聞名中外,被譽為東方名酒之冠。

紹興黃酒城坐落於紹興古老的光相橋邊、紹興環城河畔,佔地28000餘平方米,集文化、歷史、旅遊、購物於一體,作為核心的黃酒博物館是國內第一家專業性的以黃酒文化和產業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佔地近10000平方米。博物館通過各種陳列手段全面展示了黃酒的悠久歷史和文化精髓,提供酒道表演、花雕演示、花雕品鑑等服務,還推出酒令投壺、花雕DIY、三維投幣品酒、個性化酒標製作等活動,並設有茶室、酒樓、購物商場等休閒設施,是一個融黃酒博覽、文化研究、收藏交流、休閒娛樂、旅遊購物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文化旅遊體驗聖地。

博物館佔地三萬平方米,建築面積一點六萬平方米,為中國最大的黃酒博物館。在博物館廣場上,有結合紹興特色和酒文化特色的“品”字型花崗岩石雕、“青銅六禮”錫青銅雕塑、“壺酒興國”廣場主題浮雕、酒罈壘成的“城牆”、重達二十七噸的“酒器皿”等,是個酒韻流芳、經世傳承的藝術品。黃酒博物館的設計非常具有特色,匯聚眾多中國之最:國內最大的木榨;國內最大的黃酒器皿;國內最大的地下酒窖和用九百三十六隻酒罈壘成的“城牆”。

紹興的導遊詞 篇12

紹興周恩來紀念館座落在紹興市區勞動路369號,是依託周恩來祖居、故居進行史實陳列。它是一座具有明清建築風格的江南典型的絲竹臺門。始建於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初名“錫養堂”,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因十一世周懋章之妻王氏壽至百歲,浙江巡撫授“百歲壽母之門”,故俗稱“百歲堂”,是周恩來祖輩世居之地。(周恩來祖父去江蘇淮安任職,家眷隨遷淮安定居)。

百歲堂是具有明代建築風格的磚瓦平房,坐北朝南,闊三間,深三進。第一進門斗為漆黑竹絲大門,東西粉牆各嵌有磚雕花窗,外觀古樸莊嚴。入內每兩進間各有明堂相隔,顯得寬敞明亮。前明堂兩側有小廓對拱,中明堂兩側有廂房對望,使全部建築平添清幽典雅的氛圍。

第二進為廳堂,高大軒敝,前後各有花格子木窗。現闢為陳列廳,陳列周恩來1939年來紹興開展抗日活動情形的圖片和文物。 1939年3月下旬,周恩來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副部長的身份,由重慶經皖南來浙江抗戰前線視察軍務。其間,曾戎裝簡從來故鄉紹興逗留數日。為了動員一切力量,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周恩來在紹興龍山越王臺、諸暨楓橋大廟等多處發表抗日救國演說,鼓勵大家樹立抗戰必勝的信心。他廣泛接觸各界人士,指出中國抗戰的光明前途,併為他們親自書贈許多條幅,給家鄉人民以極大鼓舞。他還深入農村瞭解民情,專程憑弔大禹陵,以寄託對這位古代人民英雄大公無私精神的心儀與認同。在此期間,周恩來還續寫了周氏宗譜,曰“恩來,字翔宇,五十房樵水公曾孫、雲門公長孫、懋臣長子,出繼簪臣為子。生於光緒戊戌年二月十三日卯時。妻鄧穎超。”展現在遊人面前的這份周氏家譜,正好開啟在周恩來親筆填寫的這頁上。

中明堂的西廂房,是當年周恩來的下榻處。此處面積不到10平方米,陳設極簡樸,唯一床、一桌、一椅而已。 由於年久失修,百歲堂建築已有損毀。建國後,政府和人民出於對周的敬愛,曾多次計劃修繕,均被周勸止。五十年代末小作維修後,周又提出將祖居老屋交給國家使用。八十年代,政論代表紹興人民的意願,對百歲堂進行全面整修,基本恢復原貌。由顧廷龍補書的“百歲壽母”匾額一方,高懸於儀門之上。大門門楣上方的門匾由陳雲題寫,曰“周恩來祖居”。 “大音稀聲,大像無形”。一代偉人本無意在這裡留下令萬眾矚目的足跡。然而,人民的感激,人民的懷念是有形而無價的。百歲堂可以作證。

紹興的導遊詞 篇13

周恩來故居原名錫養堂,位於紹興市區勞動路東端,建於明洪武年間。據方誌記載,保佑橋周氏是明嘉靖年間遷居紹興城內的。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周懋章妻王氏壽至百歲,浙江巡撫特給“百歲壽母之門”匾額一方誌賀,故又稱“百歲堂”。這裡素為周恩來祖輩聚居之所,後來他祖父出任江蘇,才遷居淮安。

周恩來生前一直不準對其祖居進行維修和對外開放。當地政府為隆重紀念週恩來同志誕生100週年,於1998年完成了全面修復周恩來祖居。修復後作為周恩來紀念館對外開放,其中包括塑有3米高漢白玉周恩來雕像的瞻仰大廳。

周恩來與故鄉陳列、周恩來遺物陳列等。此館現為浙江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紹興市學校德育基地。

紹興的導遊詞 篇14

鑑湖位於柯巖風景區內,是紹興的“母親湖”,不僅風光美,馳名中外的紹興老酒就是用鑑湖水釀造的。由於水質特殊,鑑湖水釀出的酒入口綿柔,嘗一口正宗的紹興酒也是許多人來到鑑湖的理由。

遊覽鑑湖需購買柯巖風景區聯票,湖中幾個小島上有東漢笛亭、南洋秋泛、五橋步月、葫蘆醉島等景點。可以從柯巖景區西面入口步行上島,全程步行遊玩,但這樣比較累,坐景區免費畫舫泛舟鑑湖上也是很不錯的體驗。比較常規的玩法是先遊覽柯巖景區,乘畫舫來到鑑湖,遊玩過後繼續乘畫舫去到魯鎮。

出柯巖進入鑑湖,首先到達的便是東漢笛亭,一座仿漢建築,能看到一些竹雕、竹刻的工藝品。旁邊的百船碼頭可乘免費畫舫進入鑑湖,也可以包一艘烏篷船,在晃晃悠悠的小船上感受鑑湖的韻味(需另付費)。

若乘畫舫,首先來到五橋步月,這邊其實是個小公園,有五座橋,環境不錯。此處最大亮點是湖面上的一道筆直的長堤,另一端是鑑湖的主要景點葫蘆醉島。這道長堤是一條古纖道,很精緻而且儲存得很完好,人們雅稱它為“白玉長堤”。漫步在長堤上,有種和鑑湖融為一體的感覺。

葫蘆醉島是鑑湖景區最大的島嶼,除了形狀酷似一個大酒葫蘆,連島上的景點也都與紹興美酒相關。你可以在“投醪勞師”雕塑前回味越王勾踐臥薪嚐膽後,投醪勞師犒慰三軍的豪情。而島上主建築壺觴樓則是一座酒文化博物館,可通過圖文和陳列了解黃酒的製作工藝、歷史。

當然,最不容錯過的要數品酒廳了,別忘了來這兒免費品嚐鑑湖水釀造的地道紹興黃酒,紹興花雕不會讓你失望。如果有親友喜歡喝酒的,也不妨買一些回去。島上有畫舫往返魯鎮,鑑湖遊玩結束後,乘船去魯鎮體驗魯迅筆下的紹興水鄉,又是另一番風味了。

紹興的導遊詞 篇15

各位遊客們,大家好,我是來自紹興的沈導遊,長話不多說,現在就由我帶著大家去魯迅故里走一走,感受一下那裡的美麗風景吧!

到了,這就是我們今天的目的地-魯迅故里。首先,馬上你就可以看到這條街的左邊就是著名的咸亨酒店,它坐北朝南,門外塑有魯迅筆下人物孔乙己的雕像,裡面有我們紹興著名的土特產,比如臭豆腐,茴香豆,莓乾菜和熱騰騰黃酒等,想去品嚐品嚐的遊客不妨到裡面坐一坐。

再往前走,就進入了魯迅故里的後門,這整條街是用石板鋪成的,所有的建築都是磚瓦結構,很有江南水鄉的特色,這條街也十分熱鬧,人也非常多,所以後面的遊客千萬別掉隊。再往前走,左邊有魯迅先生生活的地方-魯迅故居,它的門前還有一條小河流過,是以前的交通要道;故居的後面是百草園,他童年時代的樂園,玩耍嬉戲的地方;三味書屋是清末紹興城裡有名的私塾,魯迅12 歲--17歲就在這裡求學。這些地方里面的傢俱基本上都是當年的原物,保持著原狀。大家可以去自由地參觀一下,聯絡魯迅的一些作品可以增加大家的遊興。

另外要想買些土特產的可以在這條街去看一看 ,許多小商店都可以買到,紹興土特產是好吃不貴,引來許多遊客的關注。

各位遊客們,祝大家旅遊愉快,兩小時後在咸亨酒店門口集合。

紹興的導遊詞 篇16

紹興魯迅紀念館建築造型體現江南傳統風格,以“老房子,新空間”的設計理念,與魯迅故里歷史文化街區渾成一體。其內的“魯迅生平事蹟陳列”,才用編年體形式,全面反映魯迅一生業績,重點反映魯迅與故鄉紹興的淵源關係,具有鮮明的紹興地方特色。展覽手段豐富,如多媒體場景演示“水鄉社戲”等,引人入勝。

紹興魯迅紀念館始建於1973年。20__年初,為恢復魯迅故里的傳統風貌,與環境尺度不協調的陳列廳被拆除,恢復為周家新臺門。

新建的紀念館位於魯迅故里東側,它東接魯迅祖居,西鄰周家新臺門,北毗朱家臺門,南臨東昌坊口,與壽家臺門隔河相望。

魯迅紀念館總佔地面積為6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5000平方米。它以“老房子、新空間”的設計理念,使其與該地區傳統街巷肌理保持統一。紀念館外部為紹興臺門建築形式,主入口採用紹興傳統竹絲臺門。

紀念館環境幽雅,廣場及各出入口室外地面均採用紹興傳統的青石板地面。其中展廳和魯迅祖居毗連的綠化巷,栽竹疊石,花木扶疏,更是紹興的典型傳統天井庭園。還有一條水景系列,從序廳西側開始逶迤北上,在館址西北方形成開闊水面,加以填土移木,積石理水,配置紹興特有的廊橋、烏篷船舫等建築小品,營造出一派江南水鄉意境。陳列廳庭園植物以文化含義深厚的樟、鬆、蘭、梅為主,同時遵照魯迅《朝花夕拾》中記載,選栽棗樹、皂莢樹、桑椹、木蓮藤及覆盆子等物種,再現魯迅當年的環境氛圍。

紹興魯迅紀念館“魯迅生平事蹟陳列廳”本身是一座富有紹興特色和時代特徵的現代化展館,造型簡潔平和,樸素無華,充分體現了魯迅精神的人文內涵。內部採用雕塑、不鏽鋼裝飾牆面,以現代化展示手段加強了紀念館建築的文化內涵和藝術感染力。建築與水景縱橫交錯,室內外空間相互滲透,構成了一個充滿靈氣的具有紹興特色的現代展館。鑲嵌在陳列廳正面牆上的“紹興魯迅紀念館”七個大字為郭沫若所題。

陳列廳由序廳、南北主展廳、輔助展廳、名人文庫及休閒區等幾部分有機組成。

進入序廳,映入眼簾的是一尊大型青銅座像,坐在鮮花叢中的魯迅,表情自然,和藹可親,儀態從容,更多地表現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實面貌。序廳兩側設有“水鄉紹興”、“越中名賢”大型浮雕,反映紹興悠久歷史、燦爛文化。邊上放置導遊觸控式螢幕等。序廳空間開敞亮堂,配置盆栽喬木,氛圍莊重樸實,體現魯迅先生的偉大和平和。

主展廳共兩層,分為南、北展廳兩個大空間形式,同時又與序廳緊密相連,空間貫通一體。

南展廳底層為第一部分:魯迅在紹興(1881—1897)。紹興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特別是眾多的歷代越中先賢,給魯迅的思想以很大的薰陶和影響。魯迅7歲啟蒙,12歲進三味書屋讀書。他不囿於《四書》、《五經》,多方尋求課外讀物,從野史、筆記、小說及各種民間文藝中吸取養料,努力掌握文化歷史知識。魯迅從小接觸農村,親近農民,這使他既瞭解了紹興的風土人情,又看到了廣大勞動人民的苦難生活。祖父的科場案發生,魯迅家從小康而跌入困頓的地步,使少年魯迅飽受人情冷暖,世態炎涼,心靈受到創傷。建築空間佈置成魯迅當年的生活環境,使觀眾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南展廳二層為中庭式迴廊展場,主要展出魯迅在南京、日本、紹興、北京、廈門、廣州、上海等地的生平事蹟。

第二部分:魯迅在南京、日本、紹興(1898—1912)。魯迅在南京求學,努力尋求新的知識,逐步形成“將來必勝於過去,青年必勝於老人”的社會發展觀。東渡日本留學。他立下了“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誓言,積極參加反清革命活動。在事實的教訓面前,他改變醫學救國的初衷,認為主要是要改變國民的精神。於是毅然棄醫從文,以筆作為武器,投入了新的戰鬥。辛亥革命前夕,他從日本回國,先後在杭州的浙江兩級師範學堂、紹興府中學堂和山會初級師範學堂任教。一方面培養青年,一方面又積極投身於辛亥革命。

第三部分:魯迅在北京、廈門、廣州(1912—1927)。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魯迅站在時代的前列,寫下了許多戰鬥檄文,猛烈抨擊舊思想、舊文化和舊道德,並同帝國主義、新舊軍閥展開了針鋒相對的鬥爭,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將。在大革命的高潮中,魯迅離開北洋軍閥盤踞的北京,先後到廈門、廣州,一邊從事教學、文學創作,一邊投入新的戰鬥。他在廣東經受了腥風血雨的考驗,在事實面前嚴厲解剖自己的思想,糾正了過去只信進化論的“偏頗”。

第四部分:在上海(1927—1936)。魯迅到上海定居,開始了他一生中最光輝的十年。他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武器,團結廣大進步文化人士,向敵人衝鋒陷陣,粉碎了黨的文化“圍剿”,成為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與共產黨人交往密切,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他以“竊火者”自喻,致力於中外文化交流,倡導新興木刻運動。他關心青年,培養青年,為青年的成長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北展廳二樓為第五部分:民族魂。魯迅逝世後,舉國哀悼,人們喻之為“民族魂”。人們紀念他,學習他。建國後,北京、上海、廣州和紹興等地相繼建立魯迅博物館(紀念館),《魯迅全集》多次再版。魯迅著作被翻譯成英、法、德、日、俄等50餘種文字,遠播世界各國。北二樓建築環境明朗,建築空間寬敞,再現魯迅先生民族魂的偉大氣概,給參觀者無限的振奮和沉思。

展覽通過大量的實物、手稿、照片、書信、圖表、模型等展品,採用現代化展示手段,如多媒體觸控式螢幕、三維立體成像及魯迅與閏土、魯迅與藤野等模擬人物蠟像,生動地再現了魯迅一生的光輝業績,既有魯迅青少年時期的紹興地方特色,反映了紹興鄉土文化對魯迅的薰陶和早期家庭變故對魯迅的影響,同時又有魯迅在上海十年韌性戰鬥的重點,真實形象地再現了魯迅的光輝業績及其思想發展的歷程。

輔助展廳單獨設在主展廳西側,與主展廳隔水相望。通過一條明亮的玻璃廊橋,與主展廳有機結合。輔助展廳東側臨水設有玻璃通廊和弧形挑臺。在參觀中不僅將庭園水景盡收眼底,而且在主展廳與輔助展廳之間通過透亮的玻璃牆面,構成相互滲透相互烘托的活躍人文景觀。

名人文庫採用藏書室形式,設在東側,面對封閉式綠化庭院,環境幽靜,是學者、公眾進行資料收集、學術研究的好場所。

北展廳底層為休閒區,設有休閒茶座、三味書店及休息觀景平臺。觀眾可在此休閒購物,欣賞美景。

紹興的導遊詞 篇17

鑑湖位於中國浙江省紹興市南,經緯度N29°58ˊ, E120°14ˊ,是我國長江以南 著名的水利工程,古鑑湖淹廢后的殘留部分。俗稱長湖、大湖、慶湖,雅名鏡湖、賀鑑湖。

東漢永和五年(140),會稽太守馬臻納山陰、會稽兩縣36源之水為湖,總面積曾達200多平方千米。湖在唐中葉之後逐漸淤積。北宋時,豪家在湖上建築堤堰,築湖墾田,湖面積大大減少。今湖塘、容山湖、屓石湖、白塔洋均為其遺蹟。湖長約15千米,面積3平方千米。鑑湖水質極佳,馳名中外的紹興酒就用鑑湖水釀製。湖濱有馬臻墓、陸游故里、三山、快閣遺址等古蹟。

鑑湖原名鏡湖,相傳黃帝鑄鏡於此而得名。鑑湖還有長湖、慶湖、賀家湖、賀監湖等別名。鑑湖水質特佳,馳名中外的紹興老酒,即用此湖水釀造。鑑湖湖面寬闊,水勢浩淼,泛舟其中,近處碧波映照,遠處青山重疊,有在鏡中游之感。

鑑湖不僅有獨特的自然風光,還有許多名勝古蹟為之增色。湖東岸有馬臻之墓,他發動民眾興修水利,卻得罪了豪紳,被誣告致死,後來會稽百姓設法把他的遺骸運回,安葬於鑑湖之畔,建墓立廟,永久祭掃。墓在鑑湖東跨湖橋下,後依鑑湖,前臨曠野,墓前有石坊一座,上刻"利濟王墓"( 鑑湖

"利濟王"為北宋仁宗所賜)四個大字。墓碑上刻有:"敕封利濟王東漢會稽郡太守馬公之墓",為清康熙五十六年(1720xx年)修墓時所立。墓東側有馬大守廟,始建於唐開元年間(713~741年)。現存前殿、大殿和左右廂,為晚清建築。

湖在唐中葉之後逐漸淤積。北宋中期以後,豪家在湖上建築堤堰,築湖墾田,湖面積大大減少。北宋末圍湖最盛時終於為成田。到元代僅少數特別低窪處還保留著瀦水,鑑湖已經名存實亡。今零星散佈的芝塘湖、百家湖、鑑湖、百塔湖、洋牌湖等都是古鑑湖的殘跡。

鑑湖水質極佳 ,馳名中外的紹興酒就用鑑湖水釀製。鑑湖所在的紹興,距杭州東南60㎡處,其歷史悠久,春秋時為越國都城,稱"越池"。南宋初年,宋高宗趙構南逃,曾在此暫住,取"紹祚中興"之義,改越州為紹興,而得名至今。鑑湖一帶是典型的江南水鄉風光。湖上橋堤相連,漁舟時現,青山隱隱,綠水迢迢。王羲之詩:“山陰道上行,如在鏡中游。” 鑑湖水質清澈,含有豐富的Ca和微量元素Li,是釀造“紹興黃酒”的極佳水源。由其釀造出來的紹興黃酒醇香撲鼻,馳名中外。 鑑湖所在的紹興,距杭州東南60km2處,其歷史悠久,春秋時為越國都城,稱“越池”。南宋初年,宋高宗趙構南逃,曾在此暫住,取“紹祚中興”之義,改越州為紹興,而得名至今。 紹興出了很多名人,它是魯迅先生的家鄉,周恩來的故里。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南宋詩人陸游、明代畫家徐渭以及晚清女革命家秋瑾都在此留下過足跡。

烏蓬船:船蓬黑色的小船,盛行於浙江紹興,劃時雙手劃單槳,雙腳踩櫓,行駛很平衡。是古時主要水上交通工具。

“萬年戲臺”這座江南水鄉舞臺坐西朝東,兩面環水,面臨鑑湖。此處再現了魯迅筆下的社戲風采、水鄉演戲的情景。

紹興的導遊詞 篇18

鑑湖為省級風景名勝區,是一處適合觀光遊覽、休閒度假的江南水鄉型風景名勝區,由東跨湖橋、快閣、三山、清水閘、柯巖、湖塘6個景區和湖南山旅遊活動區組成。 鑑湖原名鏡湖,相傳黃帝鑄鏡於此而得名。

鑑湖還有長湖、慶湖、賀家湖、賀監湖等別名。鑑湖水質特佳,馳名中外的紹興老酒,即用此湖水釀造。鑑湖湖面寬闊,水勢浩淼,泛舟其中,近處碧波映照,遠處青山重迭,有在鏡中游之感。 鑑湖不僅有獨特的自然風光,還有許多名勝古蹟為之增色。

湖東岸有馬臻之墓,當年他發動民眾興修水利,卻得罪了豪紳,被誣告致死,後來會稽百姓設法把他的遺骸運回,安葬於鑑湖之畔,建墓立廟,永久祭掃。墓在鑑湖東跨湖橋下,後依鑑湖,前臨曠野,墓前有石坊一座,上刻“利濟王墓”(“利濟王”為北宋仁宗所賜)四個大字。墓碑上刻有:“敕封利濟王東漢會稽郡太守馬公之墓”,為清康熙五十六年(1720xx年)修墓時所立。

紹興的導遊詞 篇19

兜率天景區(會稽山龍華寺)位於浙江紹興會稽山脈,整個景區規劃面積1300畝,中軸線長達2500米,建築面積近10萬餘平方米,由兜率天宮(天上淨土)和會稽山龍華寺(人間淨土)兩大建築群組成。目前景區只開放了會稽山龍華寺(人間淨土),兜率天宮(天上淨土)仍處於未開放的狀態,具體開放時間暫時未定。

龍華寺由東晉時期的支遁大師開創,至唐代朝廷賜匾乃皇家寺院,是彌勒信仰重鎮,歷經興廢。現今,會稽山龍華寺歷時七年時間重新修建,已於20xx年9月26日舉行了開光大典。會稽山龍華寺建在香水海南,依山而建,將兩個山頭南北貫通,雕樑畫棟,層層疊疊,清淨莊嚴,氣勢恢巨集。龍華寺建築面積達四萬多平方米,是目前國內單體最大的皇家寺院。建築群依山而建,層層疊疊,氣勢恢弘。其中,點綴著白牆、木柱、黛瓦組成的江南民居風格的人居樓閣群,和紅牆琉璃瓦組成的供信眾禮佛的殿堂群有著完美的搭配,一步一景,美輪美奐,體現了二十一世紀皇家寺院的建築典範。

紹興的導遊詞 篇20

各位遊客們,大家好,我是來自紹興的沈導遊,長話不多說,現在就由我帶著大家去魯迅故里走一走,感受一下那裡的美麗風景吧!

小堂前的西邊是魯迅繼祖母蔣氏的臥室。這位繼祖母性情開朗,講話幽默風趣,經常給侄孫輩講故事、猜謎語,魯迅對這位繼祖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間普通的泥地平屋是魯迅家當年用來安放交通工具的地方。大家都知道,紹興有“東方威尼斯”之稱,因此在一般家庭中都備有水上的交通工具,那兩支高大的櫓是大船上所用,而那兩支小的是烏篷船上用的槳。轎子是陸上交通工具,其中轎槓系魯迅家原物。

到了,這就是我們今天的目的地-魯迅故里。首先,馬上你就可以看到這條街的左邊就是著名的咸亨酒店,它坐北朝南,門外塑有魯迅筆下人物孔乙己的雕像,裡面有我們紹興著名的土特產,比如臭豆腐,茴香豆,莓乾菜和熱騰騰黃酒等,想去品嚐品嚐的遊客不妨到裡面坐一坐。

再往前走,就進入了魯迅故里的後門,這整條街是用石板鋪成的,所有的建築都是磚瓦結構,很有江南水鄉的特色,這條街也十分熱鬧,人也非常多,所以後面的遊客千萬別掉隊。再往前走,左邊有魯迅先生生活的地方-魯迅故居,它的門前還有一條小河流過,是以前的交通要道;故居的後面是百草園,他童年時代的樂園,玩耍嬉戲的地方;三味書屋是清末紹興城裡有名的私塾,魯迅12歲--17歲就在這裡求學。這些地方里面的傢俱基本上都是當年的原物,保持著原狀。大家可以去自由地參觀一下,聯絡魯迅的一些作品可以增加大家的遊興。

當時私塾的教學,老師是坐在中間的這張方桌邊上的高背椅子上,兩旁的椅子則是供來賓歇坐。學生的課桌是自備的,所以看上去參差不一。魯迅的座位在書屋的東北角,這張硬木書桌和椅子是當年魯迅使用過的原物。我們現在還可以看到當年魯迅在桌子右下角親手刻下的“早”字。關於這個“早”字,這裡面還有一個小故事。有一次魯迅因家中有事,上學遲到了,受到先生的嚴厲批評,他為了提醒自己,就在書桌上刻下一個“早”字,勉勵和告誡自己今後不可再遲到。

另外要想買些土特產的可以在這條街去看一看 ,許多小商店都可以買到,紹興土特產是好吃不貴,引來許多遊客的關注。

最後,我們一起去看看魯迅成長的搖籃吧——三味書屋。這裡發生過一個小故事:孝順的魯迅因為照顧生病的爹爹,上學遲到被先生責罵,於是,下定決心在椅子上刻下一個“早”字,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再遲到。正是因為魯迅有著這種頑強的毅力,才成就了後來偉大的革命事業。

各位遊客們,祝大家旅遊愉快,兩小時後在咸亨酒店門口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