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紹興魯鎮導遊詞

欄目: 導遊詞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1.18W

各位遊客:

紹興魯鎮導遊詞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紹興魯鎮。

“魯鎮景區”是柯巖風景區在本世紀初開發設定裝備擺設的。它是以積厚流光的越文化為底蘊,融合具有影響的魯迅文化,折射出紹興傳承文明與現代風味的景觀特色,是再現了魯迅作品《祝福》、《故鄉》、《阿q 正傳》、《狂人日記》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環境,以及其時紹興水鄉的民俗風情、建築風貌和天然風光。它那烏瓦粉牆的臺門和店鋪,千姿百態的石橋和雕欄,縱橫交叉的小河與水巷,飛簷挑角的古戲臺和祠堂庵廟,依傍鑑湖一河兩街的傳統建築風格,形成了“人家盡枕河,樓臺附舟楫”特有的水鄉風情。

根據驢友功能的要求“魯鎮景區”分兩期開發設定裝備擺設,XX年10月1日對外開放的一期景點有傳統餐飲區、特色商鋪區、展示休閒區三塊構成。區塊之間隔河相望,石橋相聯,而以入口廣場為龍頭、雙面戲臺廣場為中心、錢府遊樂場為龍尾,塊塊相連,區區溝通,集休閒,娛樂,展示、購物、餐飲於一體。魯四老爺府邸、趙太老爺臺門、假洋鬼子中西合璧的私宅;土穀祠、靜修庵;咸亨旅店、通濟當鋪、越瓷商行、古玩商鋪等具有濃郁紹興傳統特色的貿易街,以及社戲、街景等表演節目和“河埠搶親”、“阿q造反”、“辮子風波”等街景雕塑,都已經成為中外遊客的看點、賣點和休閒玩樂點。

魯迅在《答人戲》周州編者中提到:“將《叫囂》中的另外人物也插進去,以顯示未莊或魯鎮的全景的方法,是大好的。”魯鎮的魯迅文化布展是符合魯迅這一願望的。

(入口廣場)

“魯鎮景區”的入口廣場,地域開闊,儘可遊目騁懷。映入我們眼簾的首先是魯迅先生的座像“民族魂”和紀念碑亭。1936年10月19日,先生逝世後,由宋慶齡、蔡元培為首的治喪委員會以“民族魂”繡褥籠罩在靈柩上,這是群眾對這位新文化運動的旗手,蓋棺確定的評論的高度評價。紀念碑亭刻有先生對故鄉的眷念語錄和毛澤東對先生的讚詞,“先生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偉大旗手;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先生的一生,以文藝為戰鬥兵器,著譯近一千萬字,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一座豐碑。從先生座像上的炯炯雙目中,我們看見了“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永不磨滅精神。廣場上聳立的“牌坊”,紹興方言叫“行牌”,紹興行牌坊有不同類別。如“古軒亭口”牌坊為地出名的牌子坊。還有官宦建立的“官街牌坊,和旌表貞節、孝道而建的“旌表牌坊”,魯迅先生在《我的貞節觀》一文中有精闢的闡述。魯鎮這座牌坊也居地出名的牌子坊。

(貿易街)

從“鎮出名的牌子坊”進入民俗風情貿易街,是魯鎮最繁華的地方,街河並行,街隨河走,橋連街衢,坊巷縱橫,店鋪沿街佈局,疏密有致。幾十幢貿易樓各具特色,專供紹興傳統物產。明清時期,紹興有八種物品規定要向皇室進貢,它們是老酒、珠類、醬瓜、菜乾、噴鼻糕、越雞、鱖魚、腐乳。因是貢品,都冠以“貢”字,即貢酒、貢茶、貢瓜、貢菜、貢糕、貢雞、貢魚、貢方(腐乳是方塊形,故稱“方”)。當然現在不稱貢品店,而是土特產供應紹興的魯鎮“外祖母家”和“迷你土特產超級市場”;經銷越瓷、古玩玉器、金石書畫的是“越文化民間保藏館”;經售錫製品的是“魯鎮錫製品店”;賞識清末明初紹興衣服的是“吳越人家”;磨豆腐的是“西施豆腐店”;出魯迅作品,收到公文化書籍的“孔乙己書店”;而可以休閒片刻喝茶嚐點的則是“魯鎮茶館”。值患上一提的是遊客可以參與相互作用的“押牌寶”、“滾錢入洞”“投球入樽”和“至寶圈圈”等活動專案,特別是“押牌寶”,這是紹興古時的一種睹博形式,多是那種“短衫邦”,即為人僱用的臨時工,在工閒時用來消磨時間,尋求刺激,實現求富的“小搞搞”,阿q就是這種角式,但終也富不了,老是輸患上精光。遊人如有興趣,可在魯鎮貿易街的牌寶室一試手氣,體驗魯迅筆下的魯鎮特別風情。

(鎮公所)

街口有1個“鎮公所”。因為以魯鎮命名,當然短不了行政機構。根據魯迅作品中多次出現的魯鎮這個典型環境,它既然是百年前紹興水鄉的1個縮影,是祥林嫂、阿q、孔乙己、狂人餬口過的地方,這些個人物的餬口年月應該鎖定在清末,以是魯鎮鎮公所只能是清朝末年的鎮公所。鑑於此,鎮公所是其時的基層政權組織,是以,魯鎮鎮公所分三進,第一進為大堂,正中懸“黃龍旗”,設公案桌、公案椅,擺佈排列刀槍架,門口有鎮丁守衛;第二進為鎮長辦公的簽押房和鎮幹辦的幹辦室;第三進為羈押監犯的“拘留所”,內有山君凳等刑具。在二三兩進的牆上吊掛著多幅審訊監犯、處理監犯的舊照片,有站籠、帶枷示眾、行刑、斬首的影象。

按《清史稿·刑法志》載,清代刑律是按照明朝刑律修正補充的,明朝刑律又源於唐代,分為“笞、杖、徒、流、死”五刑。笞俗稱打扳手,十到十五為笞刑,十六到一百為杖刑,俗稱捆打;徒,從杖六十徒一年起,每等加十,徒半年,到杖一百徒三年,換句話就是捆打再關入牢中,最高刑為捆打一百,入獄三年;流以二千里、二千五百里、三千里分三等,且各需加杖一百,流俗稱充軍、流放、戍邊;死刑有二,一曰斬,俗稱斬首;二曰絞,俗稱大辟,即上絞刑架絞死。

魯鎮鎮公所的刑具陳列和圖片展覽,如“站籠”、“山君凳”實物;枷號、站籠、斬首等圖片,對清代封建社會的殘嚴刑罰均有所揭露。

(雙面戲臺廣場)

從貿易街走到頭是戲臺廣場,它是魯鎮中軸線上的中心點,大型活動都在這裡進行或作為起點,如迎神賽會活動就從這裡開始。

一般戲臺老是正面是戲臺,後面是化妝室,而這個戲臺兩面都是演出的戲臺,演員的表演範圍開闊了,而觀眾則前後擺佈都可觀看,視野擴大了,容量增加了。這種戲臺在紹興並未幾見。至於戲臺的裝飾採用的是“雞籠頂”,畫棟雕樑.這裡有副巧嵌戲臺的臺聯,遊客們請看:“一捧雪,二度梅,三喜慶出會審,四進士,五臺山前搬僧人;六月霜,七星廟,八仙過海,九蓮燈,十王寺裡換人頭.”此聯不僅巧嵌十齣戲劇名,同時將1——10的數碼依次入對,讀來妙趣橫生。還有一副俚語構成的俗對,通俗而風趣,語帶譏諷倒亦不失勸人為善.請看:“生業原無貴賤,只有安心扶正,就是肩挑手提做零工,不算低下,品格應分高下,若是仍意胡來,哪怕任官為宦當皇帝,照樣邋遢。”

(士谷祠)

沿街南邊走,這是阿q的“公館”棲身之所。土穀祠就是土地廟,紹興鄙諺有“城裡城隍廟,城外土地廟”的說法,其實城裡舊時每“坊”都有土地廟,叫“當坊土地”,“坊”是居民基層組織,1個“坊”相當於現在的社群,現在紹興城內還有以“坊”為地名的,如“作揖坊”、“月池坊”“武勳坊”等。阿q的原型是住在馬梧坊土地廟內的“謝阿桂”,就是現在新建南路上的土穀祠。.魯鎮的土穀祠既代表《阿q正傳》中阿q的土穀祠,也代表《祝福》中祥林嫂捐門坎的土地廟,以是門坎上有祥林嫂捐的字樣,而廟堂供土地公公、土地婆婆還比力正規,而阿q住在配房裡,就是一張破竹塌,一領草蓆,一條破被而已經。按佛經的說法,城隍神是一縣或一郡的主神,紹興城內過去有會稽城隍廟和山陰城隍廟,還有龍山西麓的紹興府城隍廟,而土地廟是管一坊的主神,人死後要到土地廟去燒“廟頭紙”,按現在的說法是去辦登出戶口的手續。土地廟一般只有1個廟祝管理噴鼻火,祥林嫂就是向廟祝要求捐門坎的。

(奎文閣)

出土谷寺沿河走,就是魯鎮景區的最高建築物——奎文閣,它的造型比稽山公園的迎崗閣更為精緻。登閣可以眺望魯鎮全景,“奎心”是傳說中天上二十八星宿之一。神話主宰文章興衰的神稱“魁星”,現實它是北斗星中的一顆,一副“對聯”寫患上好“八百湖光此處收,萬年星斗筆下浮”,如今,此處展示了國內著名書畫家的書畫作品,供遊人所嘗。

(陳半丁紀念館)

對面是陳半丁紀念館,系一處江南民居風格的建築,面積為1000平方米,分上下兩層,一樓陳列陳半丁的生平事蹟,二樓展示先生各個時期的書畫金石作品。景區現已經徵集到陳半丁先生書畫作品150件,金石印章91方,這批真跡墨寶與陳半丁先生的命運一樣歷盡蒼桑,極其難患上,此中最大的一幅題為《百花齊放流芳千古》的珍品,高2.75米,寬4.7米,可以稱作國畫案品,為紀念館的鎮館之寶,可為泛博遊客大飽眼福。

陳半丁是20世紀中國藝壇不成多患上的繪畫、書法、篆刻大師,是20世紀20年月後期至60年月北京畫壇的領袖人物。陳半丁是紹興柯巖西澤村人,因雙胞胎故號“半丁”。他6歲喪母,9歲喪父,家道貧寒,後來至蘭溪錢莊學徒,開始接觸筆墨,後來到上海有幸患上到吳昌碩賞識和指導,成為他的最早入室門生。不久經吳昌碩推薦,陳半丁到任伯年處補習翎毛,人物畫,為改日後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本功。19XX年,陳半丁到北京與中國書畫名家蕭謙中、陳師曾、齊白石、湯定之、王夢白、王雪濤等交往甚密,被譽為“北方畫壇驍將”。齊白石還將三子齊子茹(良琨)送到半丁門下學習畫藝,師生朝夕與共作畫論藝感情甚篤。建國後,陳半丁的作品多次作為國禮被國家帶領人贈送外國元首,還經常受命為首都重要建築作畫。陳半丁先生歷任全國第二、三、四屆政治協商會議委員、中國畫研究會會長、北京中國畫院副院長、中央文史館館員等職,著有《陳半丁花卉畫譜》等書,為國畫藝術的成長作出了永不磨滅貢獻。

陳半丁先生雖為京派各人,但對故鄉懷有深厚的感情,曾以柯巖西澤村“五畝塗”地名作為他在京的寓所之名字別號“五畝之園”,又自號山陰道上人、半陰半叟、稽山半老、鑑湖釣徒、江南布衣、山陰道上半個漢等等,他先後自刻“山陰道上人”的各式印章數十方,足以證明他對養育他的稽山鑑水的情懷和眷戀。

(越藝館)

西面是越文化藝術館,越藝館展品有木雕、石雕、磚雕、繡品和竹編等五大類600多件實物構成,以紹興當地為主,遍佈全國各地,是古越藝術的縮影。從這些個展品中可以窺知古越先民的聰明才智和藝術造詣。

木雕藝術用於建築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在世界建築史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用木雕裝飾古建築,如雕樑畫棟、雕飾門楣、屋簷、窗格、雕欄、飛罩掛落等,使古建築(園林、寺廟、宮殿、民宅、宗祠等)富麗華貴、古樸典雅。它藝術的表現形式可分為浮雕、鏤空雕、立體圓雕等。把神話故事、戲曲人物、山水動物、祥獸花鳥等圖案,或清雕實質,或飛金漆朱,使古建築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撫玩價值。如“牛腿”在古建築的直柱上,用於支撐上部橫樑的構件,它將人物(如福祿壽、八仙、劉海等神話人物和三國演義、西廂記等戲曲人物);飛禽走獸(龍、鳳、鹿、虎、獅子、鶴);花卉植物(靈芝、牡丹、梅蘭、竹、菊);博古器皿等,都以組合對稱形式出現雕刻在上面。

石雕,以石為材,以鑿為工具,雕刻成各式人物、鳥獸、山水、書契、器具等。廣泛應用於建築物的門臺漏窗橋樑牌樓等處,使建築物美觀大方古樸凝重,具有較高的賞識價值。本館陳列以石雕匾額為主。石雕匾額中的“物華天寶”、“胞與遺意”、“唯耕與讀”、“芝蘭吐秀”、“騰蛟起鳳”、“長髮其祥”、“祥迎紫氣”等書契具有吉祥啟示警戒激勵作用。書體以楷行書為主,採用陽雕或陰刻的手法,創造出無與倫比世代傳承永垂青史的藝術珍品。

磚雕歷史悠久,它系古建築裝飾藝術的重要構成部分,廣泛應用於古建築祠堂、大廳、寺廟、書院和民居中的門樓,門罩、八字牆、屋脊等部位,使建築物典雅、持重、富有立體效果。內容有“麒麟送子”、“鶴鹿同春”、“丹鳳朝陽”、“雙獅滾繡球”等吉祥圖案。其方法有淺雕、透雕和鏤空雕,使建築物高低有致、風情萬千。遠視、近觀情景交融,古雅雋秀。本館中的“體操”、“長城兵馬俑”,和“竹苞松茂”、“克昌後來”的楷書書契均系磚雕中的精品。

繡品為我國曆代婦女女紅之一。為傳統大眾生活的藝術,以針引綵線,蘇繡圖文於織物之上,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杜甫《小至詩》:“蘇繡五紋添絲線,吹葭六館動飛灰。”繡品廣泛用於民間日用品,亦用於屏風、壁掛等陳設品,還用於神佛繡象以及戲裝等。歷代宮廷陳設,各種宮服,均須蘇繡。其技巧用滾針、手針、網繡、鋪絨等針法。繡品顏色豔麗明快,紋理層次分明,針腳嚴謹勻齊,光映度強。有較高的賞識與實用價值。本館展示的繡品有花鳥條屏,帳縵桌圍,肩圍繡囊,各式鞋帽、服裝等,尤以“三寸弓足”和官服中的“補子”為最。

竹編大眾生活的藝術竹籃在明清時期流傳於浙江一帶,編織精細、費時。大多層層相套,形如寶塔,故又稱“塔籃”、“脫籃”或“託籃”。這類竹籃不僅可以裝食品放花果,而且可存衣藏書。常見的品種有:套籃、食籃、噴鼻籃、考籃、花籃、挈籃、鞋籃和煙籃。大多造型美觀,打工考究,具有很高的實用和賞識價值。

(錢府)

過了小石橋是錢府,又稱“狂人府”,是魯迅小說《阿q正傳》中這個終日手執“哭喪棒”,滿嘴三不像洋話,開口閉口稱其時的大總統黎元洪為“洪哥”的假洋鬼子,原是錢家的一名秀才,去了日本一趟,學了一些洋腔,把錢府翻修患上不中不洋,在充滿古紹興味的魯鎮中顯患上陰陽怪氣。其實這小我私家物,恰是滿腦子舊封建,夾雜洋奴味,擅長害人吃人的妖魔怪式的人物,現在建築好的這個錢府,從門口壁雕開始,以《狂人日記》中狂人說的吃人的話,置1個可吃人的環境,一些怪獸奇禽,都是魯迅作品《半夏小集》、《死火》等提到的寄意深刻的東西,使遊客在遊樂中認清舊時代封建禮儀吃人的真臉孔。遊人可在辦事人員的指導下,參與各種有趣而布奇特的活動,但務必注意安全,加強自我保護意識。

(民間藝術館)

後面是民間藝人館,主要介紹了紹興縣首批“十佳民間藝人”的作品和藝術成品。他們雖然學歷不高,但勤於自學,善於鑽研,樂於奉獻的精神為眾人所學,為社會所敬。他們或以表演藝術,造型藝術,傳統手工藝及文史研究,文學創作等形式。宣傳黨的線路,方針,政策或在企業技術開發,技術改革和技術操作中創造出顯著經濟效益。這十位民間藝人分別是胡世慶、盧江良、胡阿壽、趙秀林、王國榮、金水方、錢楠、蔣炳賢、金定先和王關林。館內以這些個民間藝人的作品分別介紹了他們的成長、成功和成就。如胡世慶系湖塘街道湖塘村西跨湖人。終年致力於文史研究,出版專著多部,因對《紅樓夢》研究頗深,故有“農民紅學家”之稱。為巨集揚我國文化,他集20年精力與心血,諮詢專家,考證史實,完成了100餘萬字的著作《中國文化通史》,以濃縮的篇幅,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我國傳統文化歷史,大陸版1996年出版,臺灣版問世於XX年,英文版也已經進入日程,深受泛博讀者存眷。

又如胡阿壽,集雕塑、繪畫技巧之長,獨自創造越塑藝術,其創作的越塑作品《八十七神仙卷》曾在中國國際民間藝術展覽會、中國工藝美術創作大展上奪魁,並榮獲XX年全國民間藝術最高獎項“山花獎”銀獎,其作品集《東方雕塑畫》由群眾畫報出版社出版刊行。

再如王國榮,現為柯巖風景黨支部副書記。歷經數十年的追術磨礪,刀功精湛,能在竹木磚石角牙等不同材質上雕刻書契圖案,獨自創造了多層次碑刻技巧。曾為浙江省群眾大會堂雕刻巨型《蘭亭序》石刻等作品遍佈各大景點,根藝作品《望巖雲骨》、《柯巖大佛》獲全國驢友紀念品設計製作大賽優秀獎。最近,其“奧運根雕”作品被刊登在《群眾早上出版的報紙》上。

另外,被稱短篇小說王的盧江良,民間藝術保藏家趙秀林,微雕專家金水方,模具雕塑家錢楠,微書家蔣炳賢,蘭藝家金定先和烏氈帽專家王關林均有代表作品為遊人展示。

(通濟當鋪)

東面是當鋪店,魯迅在《自序》中寫到:“我有四年多,曾經經常,——幾乎是天天,出入於質鋪(當鋪)和藥店裡,年數可是忘卻了,總之是藥店的櫃檯正和我一樣高,質鋪是比我高一倍。我從一倍高的櫃檯外奉上裝服或首飾去,在侮蔑裡我接受了錢,……”當鋪在舊社會,雖有窮人和一時有困難家子質物典錢以解眉燃之急的一面,但它又是盤剝窮人,高利放貸的一面,如質物往往好確當差的,典錢是值十典三,就是說值100元的物品只能典30元,而利息是年利1分,1二個月為期,過期不去贖回就沒收。開出的收據叫“當票”,上面寫的字一般是看不懂的,目的是“渾水摸魚”。紹興鄙諺有“沒過當票,過時黃曆”這種說法,說明已經分文不值了。當鋪的櫃檯是很高的,櫃面有欄柵圍著,只開幾個口子。營業員叫“朝奉”,站在櫃檯裡面,居高臨下,在檢查質物定出典金額後,雖可討價還價,但朝奉往往是矢口不移的。店當中坐著帳房,憑朝奉開出的“當票”付錢。朝奉按質物類別放在後壁的分檔櫥裡,質物都按當票標號掛上號纖,以免混合。

(魯府臺門)

這是魯鎮裡的大府臺門,整個魯鎮景區展現的既是清末民初舊時江南水鄉的容貌,又是著眼於展示魯迅作品中《祝福》,《阿q正傳》《狂人日記》、《故鄉》、《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藥》、《風波》等所描述的古紹興風情和主題思想,是紹興首個文化主題景區。魯府是按魯迅小說《祝福》中魯鎮魯四老爺舊貌佈置的,有臺門斗,天井甬道,大廳,花廳,書房,內宅,側配房,是清末鄉紳府邸的模樣。祝福大典、祥林嫂兩次來魯府作傭,講阿毛被狼叼去的故事,柳媽勸祥林嫂捐門坎,最後被趕出成為乞丐等情節,都在這裡再現。而《故鄉》中的看社戲,偷羅漢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私塾教誨”,《藥》中的夏瑜英勇就義,《離婚》中的“捅大灶”、“吃講茶”以及紹興“四時八節”的習俗都在這裡逼真地展現,這裡即是魯鎮最主要的展示處,也是觀摩魯迅作品領受形象化教誨之處。為“祝福”大典的演示。

在魯府廳堂裡,按“橫神直祖”規矩,放直排兩頂八仙桌,大開正門,然後上福禮。福禮主要是雞、肉、魚加鵝及牛肉或羊肉,稱五稱福禮。雞和鵝要用筷子,將其首戳在軀上,使之昂首跪在盤中,頭朝福神。雞、鵝、肉上面要插上七根或九根朱漆筷了,並將煮熟雞和鵝腸盤在筷子上,一概供祭。魚以活魚為好,在魚眼上貼上紅紙,有的用白鯗代替。另外還有粽子、年糕,三茶六酒,鹽和豆腐及禽血各一碟,再安放一炳菜刀。接著上噴鼻點燭,面對福神,三叩六拜,燒銀錠太寶,請福神受祭。如此大典在魯府內由景區藝術團專職藝員扮成魯四老爺,太太,丫環和僱工,按時表演,供遊客欣嘗。

(百匾館)

古人云:以匾研史,可以左證;以匾習書,可獲筆意;以匾讀辭,可患上精髓。

過魯府是1個別致的小院,原為魯府花圃,后辟為歷代名匾館,館內保藏有各式匾額140餘塊,從另1個角度介紹了紹興文化。

百匾館沿廊設展,進入正門便進入了展廳。門口處照壁是百匾館的簡介,右手邊依次展示了各式匾額。百匾館匾額分為頌德賀歲類、褒獎勵志類、祝壽慶喜類、府邸館堂類、孝貞節義類、敘事崇仰類等六種型別。如右手第1個匾額“品重儒林”就屬清兵部侍郎沈為讚譽鄧廷謨品德高尚而制。沿廊前行,雙方匾額高懸,每1個匾額都引出1個故事。

名匾館最裡面是是主展館,裡面陳列著最為重要的幾塊匾額,有明朝徐渭(文學家、書畫家,青藤派創始人)的“興益堂”,祝允明(又名祝枝山,和唐伯虎齊名的江南四大才子)的“弟議中”,王守仁(陽明先生,著名理學家)的“樹滋堂”。還有清代林則徐的“四季堂”牌匾,以及民國徐世昌的“永德堂”牌匾。

除此之外,各人會看見,在大堂正中有一桌案,走進會發現桌案上玻璃下有以書法題詞,“二零零三年於柯巖魯鎮”。恰是時任xx來柯巖魯鎮時,見秀麗風光、風情古鎮後,留下的墨寶。

(靜修庵)

靜修庵是《阿q正傳》寫到阿q在窮途末路餓肚皮的時候來此後園偷蘿蔔的地方,也是假洋鬼子和趙秀才,掛著“柿油黨”的“銀桃子”來此鬧革命,砸壞了“龍牌”,偷去了“宣德爐”的庵堂。

根據佛經,庵堂是尼姑修行之地,以是靜修庵裡住的是老尼姑和小尼姑。一般庵堂山門供的是大肚彌勒和護法韋馱,設有四大金剛,大殿裡供的是三寶如來,左文殊右普賢,一騎青獅,一騎白象,後殿多供南海觀世音,左有善才右有龍女,手執淨瓶,腳踏螯魚,落伍則是禪房齋堂。庵堂多比力清淨,女尼們晨鐘暮鼓,誦經唸佛。

(雕塑小品)

一路走來,魯鎮陌頭都可以看見雕塑小品,在整個魯鎮景區共有八組。河埠頭是《祝福》中的祥林嫂被搶親的場面。這是紹興舊社會婚姻制度中的陋習,祥林嫂的再嫁是被搶去的,現實上是她婆婆把她賣掉的;“咸亨旅店”門口,是《孔乙己》中孔乙己分羅漢豆給孩子們,膾炙人口的“多乎哉?未幾也”源出於此;魯鎮船埠東邊有一組《阿q正傳》中的阿q調戲小尼姑的雕塑,“僧人動患上,我動不患上?”逼患上小尼姑罵出:“這斷子絕孫的阿q”;表現阿q“精神勝利法”的一組雕塑小品“我們先前——比你闊的多啦!你算是什麼東西!”的;“假洋鬼子打阿q ”這組雕塑小品則在錢府門口。最有意思的是街中心“阿q造反”這組,阿q手擎煙管,高嚷“造反了!造反了!”嚇患上趙太爺改呼他““老阿q”了。此外,還有西施豆腐店對面的“阿q鬥小d”;《風波》中的“七斤沒有了辮子”,九斤老太罵他們“一代不如一代”則在七斤家門口的土場上。

走過靜修庵前的這座石板橋,向南出魯鎮廣場,此次遊程也將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