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建設企業文化----電力企業工作總結範文

欄目: 單位工作總結 / 釋出於: / 人氣:6.83K

在當今時代,文化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企業文化作為企業加快發展的最經濟實用的戰略資源,已被大家普遍認可。但是,如何實現以文化力啟用生產力,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本文結合鄒縣發電廠企業文化建設情況,試從搭建企業文化落地平臺、確保企業文化落地實效、夯實企業文化落地基礎等三方面淺析企業文化的成功落地。

建設企業文化----電力企業工作總結範文

一、營造“兩個環境”,搭建企業文化落地平臺。

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是構成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基礎。鄒縣發電廠建廠以來,不斷汲取儒家文化營養,緊跟時代發展脈搏,秉承華電集團公司和華電國際公司企業文化的核心內涵,形成了以“競和”為品牌的鄒電文化。

營造良好的物質環境助推文化落地。鄒縣發電廠的“競和”文化先後經歷了“拼搏”文化、“爭先”文化、“競和”文化三個歷史階段。在每一個時期的企業文化階段,該廠都注意將企業文化融入生產經營和工程建設中,使文化力量發揮出了強大的凝心聚力作用。

企業文化萌芽時期的“拼搏”文化。從建廠到1989年,在當時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艱苦,山東省建設的首臺30萬千瓦機組工程建設和生產籌備任務異常繁重的大背景下,企業提煉形成了“團結拼搏,求嚴務實,愛廠愛崗,爭創一流”的企業精神,作為該廠企業文化的雛形,這16字精神象集結號,曾無數次召喚職工們自願跑到廠裡“搶險”奉獻;220千伏升壓站電壓互感器因質量問題發生爆炸,幹部職工不約而同地奔向事故現場積極投入搶修。

企業文化發展時期的“爭先”文化。從1990年到1999年,隨著四臺30萬、兩臺60萬千瓦機組的建成投產,鄒縣發電廠一躍成為當時全國最大的火力發電廠。“最大的也應成為最好的”成為企業幹部職工的強烈要求和奮鬥目標,“爭先”文化提煉形成。這期間,企業各項規章制度日臻完善,生產管理、經營管理、黨群工作都走在了電力行業前列。企業相繼榮獲山東電力首家安全文明生產創水平達標單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一流發電企業等榮譽稱號。

企業文化成熟時期的“競和”文化。從XX年至今,企業站在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企業的戰略高度,在認真學習領會華電企業文化內涵的基礎上,建立完善了具有“競和”特色的企業文化體系。思想上的突破,先進理念的引領,卓越精神的激揚,進一步提高了職工的創造力,增強了企業的凝聚力,特別在百萬機組建設過程中,“共建和諧工地、打造百萬精品”、“品牌共同體、命運共同體”的口號,將各參建單位、所有參建者緊密地聚攏在一起,為工程建設營造了和諧凝聚、上下同欲、積極向上的內外部施工環境。兩臺百萬機組從開工建設到投產僅用了29個月零20天,機組投產後的各項指標和引數都達到、超過了國內、國際領先水平。

營造濃郁的人文環境助推文化落地。鄒縣發電廠的“競和”文化體系主要包括識別系統、分支文化、文化品牌和企業故事四部分內容。企業識別系統又涵蓋了理念識別、行為識別、視覺識別、環境識別和聽覺識別五部分內容。在工作生活中,企業注重通過企業領導人宣講、組織企業文化知識競賽、利用影視宣傳、組織培訓班和廠歌大賽等形式,使職工對企業文化“內化於心,外化於形”。

注重結合經營管理重點提煉分支文化。XX年年釋出安全文化,2009年釋出廉潔文化,目前,經營文化和檢修文化正在提煉整理之中。

作為社會的細胞,鄒縣發電廠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投身生態文明、節能減排、環境保護、公益事業等,樹立鄒電的“競和”品牌。先後投資1600餘萬元,建設了一、二期廢水深度處理系統,真正實現了汙水“零排放”;對4臺30萬機組和2臺60萬機組分別進行了節能、脫硫技術改造;新投產的兩臺百萬機組更是採用了新技術、新材料,全廠8臺機組實現了全脫硫執行。公益事業方面,自XX年以來,在抗擊“非典”、救助海嘯災區、“慈心一日捐”等活動中,企業捐贈各類善款超過百萬元,被授予XX年年度“中國電力行業最具社會責任感企業”。特別在四川地區發生地震後,該廠大力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美德,先後四次為災區捐款,捐款總額近三百萬元,以實際行動體現了“執中政和”的品牌內涵。

企業還善於從文化發展的三個階段,從鄒電人的長期實踐和廣大幹部職工日常工作生活中,提煉與企業同存共榮的人物故事和事蹟,並整理成《百萬禮讚》、《奏響生態和諧新樂章》、《飛躍顛峰、耕耘希望》等一系列企業故事,編輯印發“競和”文化系列叢書、舉辦“競和”文化論壇等活動,在職工中大力推廣,進一步提升了企業的軟實力。

二、通過“三個轉變”,確保企業文化落地實效。

傑克·韋爾奇曾這樣評價改造企業文化的關鍵作用:“如果想要列車再快10公里,那隻要加大馬力就可以;但要想讓車速提高十倍,就必須得更換鐵軌。資產重組可以一時提高生產力,但若沒有文化上的改變,就無法維持高生產力的發展。”鄒縣發電廠面對日益激烈的內外部環境,從未放鬆對企業文化建設規律的探求,通過轉變不適應企業發展的文化模式,保持了企業高度的彈性,時刻充滿著創新與活力。

一是通過企業文化建設從精神文化向管理文化的轉變,解決了企業文化在企業中的地位問題。對於企業文化建設來說,不是在企業管理之外重起爐灶,再搞一套管理體系,而是站在巨集觀的角度,從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現狀著手,通過民主治企、獎評激勵、監督約束、教育培訓等各種管理措施,將企業的政工工作與生產經營工作融合在一起,將企業文化建設與全廠的管理工作融合在一起,跳出政工部門“單打一”的操作模式,走出一條集約化目標管理、經濟文化一體化運作的新路子。該廠積極推動廠務公開和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工作,形成了完善的廠務(政務)公開管理體系和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真正把尊重職工、信任職工、關心職工落實到實際行動中,使廣大職工充分感到了同在一個大家庭的溫暖。每年開展一項貫穿全年的主題活動,發揮企業文化的引領作用,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吸引力。先後開展了“作風建設年”、“三德”教育、“職工素質工程建設年”、“管理創新年”等主題活動。在活動過程中,充分發揮“三級聯動”效應,黨支部負責宣傳發動、制度措施、組織落實,黨員帶動廣大職工積極參與,活動的紮實有效、有聲有色,使文化力切實轉變為生產力,有力推動了企業中心工作開展,促進了各項指標的逐步改進和管理的不斷提升。

二是通過企業管理從經驗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轉變,解決了企業文化在企業中的“兩張皮”問題。建設企業文化的一個極其重要的任務,就是要啟發企業經營者們的文化自覺,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把已經形成的企業文化規範融入到經營管理的方方面面,使無形的經營管理變為有形的檔案管理。為此,鄒縣電廠一方面抓好裝置治理和環境治理,改革與健全管理體制和管理機制,不斷改進提高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逐步形成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規範化和崗位責任化。另一方面,注重職工的素質教育,抓好制度文化建設和企業形象塑造,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化娛樂活動,潛移默化地實現了經驗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轉變。

三是企業文化建設由黨委主導向黨政共同主導、行政主要負責轉變,解決了企業文化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問題。企業黨組織圍繞生產經營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對企業實現改革發展和穩定,發揮著政治核心作用。企業文化必須要藉助行政的力量加以推廣落實,真正實現“軟”文化的“硬”約束。鄒縣發電廠充分認識到,經營管理是行政的職能,以人為本的文化管理主體同樣是行政的,作為國有企業的企業文化,既應該發揮企業黨組織的作用,同時也要發揮企業經營者的主導作用。該廠在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率先做到由單一的思想教育向提高人的整體素質轉變;由“說教式”向符合心理規律的“誘導式”、“解惑式”轉變;由單一說教向思想教育與行政管理、思想引導與行為規範約束轉變。每年年初,廠黨委、厂部與各部門簽定責任制承包合同,把企業文化建設與行政工作一起部署、檢查和考核,每月考核兌現,形成了一級對一級負責、一級對一級考核的經營責任制包保體系。正是通過企業主要管理者認識並充分發揮文化力的作用,運用經營管理理念、企業精神、企業價值觀、企業道德等企業行為中這隻看不見的手,企業文化建設才能夠不斷深入發展。而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使鄒縣發電廠於XX年和XX年年分別被山東省和華電集團公司命名為首批企業文化建設示範基地。“競和”品牌的企業文化成果分別榮獲全國電力行業企業文化特等獎和山東省企業經營管理科學創新成果獎。

三、夯實企業文化落地基礎,做到“三個必須”。

管理是企業永恆的主題,向管理要效益是企業追求的不變目的。企業文化作為推動企業戰略有效實施的措施之一,最終是為企業創效服務的。

首先,企業文化的“落地”必須落在戰略重點上。企業最後的競爭是文化的較量,是文化力的競爭。而企業發展戰略最核心的就是經營者的價值觀、經營哲學和管理文化。所以,企業文化建設必須與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相融合,圍繞戰略發展目標不斷更新經營理念,培育企業的文化力並不斷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從而實現企業的持續健康協調發展。

“一流企業靠文化,二流企業靠質量,三流企業靠價格”。鄒縣發電廠作為華電集團旗下最大的電廠,已經把企業文化建設納入企業戰略規劃,在進行了企業文化的理念設計和宣傳落實後,正著手企業文化的評價診斷等工作,力求實現企業文化的完善與提高。同時,注重運用企業文化建設的客觀規律,在分析企業文化建設所處的客觀環境和把握企業開展企業文化建設的有效資源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企業文化建設的總體目標和階段性目標,從全域性、戰略的高度,實現經營管理和資源配置與企業文化的完美融合。在企業發展新的征程上,提出了“大而強,和而親”的發展目標,既包含了企業的現實屬性,又昇華到精神層面,得到了幹部職工的熱烈響應,成為全廠上下共同的奮鬥目標。

其次,企業文化的“落地”必須落在經營管理上。鄒縣電廠注重將企業文化融入生產經營、安全生產等企業管理的全過程,建立了以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為重點的安全生產管理長效機制;建立了以狀態檢修為主、計劃檢修為輔,決策層、管理層、執行層分離的裝置管理模式為主的裝置管理機制;建立了科學的經營管理運作機制,率先在電力系統完成了“三標一體”貫標認證;建立了以“雙向納入、技能培訓、績效考評、動態管理、薪酬分配”為主要內容的“五位一體”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營造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勞動、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充分調動了職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建立了完善的黨建及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機制,構築了具有時代特徵和鄒電特色的“三級聯動”效應,凝聚了全廠幹部職工力量,推動企業不斷攀登新的高峰。

第三,企業文化“落地”必須落在關鍵環節上。企業文化“落地”的關鍵在於企業領導班子,而企業領導者的價值觀和經營理念直接決定了企業的發展方向。在鄒縣發電廠,企業以建設學習型團隊為抓手,形成了“培訓是職工最大福利”、“大培訓”等理念,塑造了獨特的培訓品牌,成為了華電集團公司人才培養和培訓的重要基地。黨委中心組每月的集中學習雷打不動,把黨的重要理論、上級決策部署作為學習重點,並廣泛學習法律、科學、文化、社會、歷史等方面的知識,把科學理論轉化為促進企業發展進步的理論成果。同時,加強黨風廉政建設,通過開展“家庭助廉”教育活動、堅持廉政教育例會召開制度、重大傳統節日設立廉政監督崗、把廉政教育課堂搬進監獄等,搭建了家庭教育、內部教育、外部教育“三個平臺”,形成了一級抓一級、上下聯動的懲防體系共建局面。

企業文化建設是一個持續深化的過程,它不僅意味著一粒種子成長為大樹,更體現了一棵大樹對人類、對社會和諧的貢獻與回報。所以,只要實現了企業文化的成功落地,無論面對怎樣嚴峻的競爭環境,職工都會為了企業的發展同心同德、眾志成城,而企業也一定會向著更高的目標堅持不懈地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