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演講稿 > 發言稿

林業局長林業工作會議講話(通用5篇)

欄目: 發言稿 / 釋出於: / 人氣:9.77K

林業局長林業工作會議講話 篇1

同志們:

林業局長林業工作會議講話(通用5篇)

元宵剛過,市政府就召開全市林業工作會議暨四邊綠化推進會,充分體現了市委市政府對林業工作和四邊綠化工作的高度重視。根據會議安排,我代表市林業局黨組就20xx年全市林業工作情況、20xx年林業工作和四邊綠化工作任務向會議報告如下:

一、20xx年林業工作回顧

過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關心重視下,在各部門、各縣(市、區)的大力支援下,全市廣大林業幹部職工圍繞大局,創新進取,努力拼搏,取得了顯著成績,主要亮點有:

(一)國家森林城市獲得命名。發揮麗水“最大優勢是生態、最大財富是森林”的特點,加快推進國家森林城市建立。7月獲得“國家森林城市”授牌命名,成為全國41個國家森林城市之一。市委盧子躍書記當選“20xx綠色中國年度焦點人物”。“綠色中國行·走進麗水‘8+1’對話”活動成功舉辦。同時,全市還新建立省級森林城市2個、森林城鎮4個、森林村莊17個,市級綠化示範村90個。

(二)集體林改指標全面提升。通過優化基礎服務,林權抵押貸款繼續增量保質。林權抵押貸款餘額達30.17億元,不良貸款率僅0.17%。累計完成“林權IC卡”建檔40.1萬戶,評估資產總額298億元,授信30.5萬戶98.2億元。新培育市級新型林業經營主體147家。公開招拍掛流轉1252起,面積7.07萬畝。完成9縣(市、區)主體改革和3個縣配套改革驗收。森林火災保險面積2101萬畝,林木綜合保險面積達9.13 萬畝。

(三)重點專案建設紮實推進。白雲森林公園基礎設施專案完成投資1025萬元。白雲寺寺院區主體落成,大雄寶殿開光。九龍國家溼地公園專案完成投資2224萬元,主園路工程、主入口景觀綠化和廊橋工程基本完工。城區大森林千萬綠化工程完成綠化11萬平方米。同時,積極謀劃專案前期:九龍溼地文化創作基地完成可研審批;白雲避暑山莊完成土地掛牌出讓;白雲山森林氧吧休閒酒店專案前期和麗水植物園專案前期積極推進。

(四)林地管理服務規範到位。全力爭取省林業廳對我市低丘緩坡綜合開發試點的支援,共爭取到徵佔用林地指標1593.4公頃(其中追加指標達1040.4公頃)。創新性開展林地佔用報批工作,辦理各類徵佔用林地專案387個、面積1133公頃。加強涉林土地開發管理,把好“林地性質不改變、林業用途不改變、生態重點區塊不開發”三條底線。配合國家林業局上海專員辦和華東院對麗水林地開發利用的調研核查工作,使檢查組對麗水的森林資源保護工作給予進一步理解和支援。大力推進森林可持續經營,龍泉、松陽被列為了全國森林可持續經營體系建設試點。

(五)綠化造林任務超額完成。圍繞林分質量的提升和林相色彩的豐富,完成造林更新17.8萬畝,完成年度計劃的116%。新增重點公益林優質林分23萬畝,累計建成814萬畝。開展“珍貴樹種進萬村活動”,種植珍貴樹種50.38萬株。著手謀劃“後森林城市”建設,努力推進四邊綠化、紀念樹認建認養各項工作。

(六)林業重點產業持續增長。全年實現林業行業總產值298億元,同比增長11.5%。林業“三大百萬基地”建設穩步推進,新建高效竹林基地16.2萬畝,新造低改油茶基地8.9萬畝,完成珍貴樹種造林和大徑材基地建設13.2萬畝。9個林業主導產業示範區和8個特色精品園通過驗收。完成林道建設20xx公里。釋出實施《麗水市生態休閒養生(養老)林業發展規劃》。大力開展林業招商引資,合同市外內資3.2億元,到位近6000萬元。

(七)林區安全保障有效鞏固。狠抓森林消防工作,成功舉辦市、區森林消防應急預案演練。全市發生森林火災36起,受害森林面積175.9公頃,分別下降59%和64%。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違法犯罪活動,林業刑事案件破案率100%,無大規模亂砍濫伐林木案件發生。加強林業有害生物防控,開展直升機防治林業有害生物示範與推廣,防治總面積4.95萬畝。抓好熱點山林糾紛的調處和維穩工作,完成山林糾紛調處250起。積極爭取省財政支援,自然保護區人均經費由每年6萬元提升至8.4萬元。

在大家共同努力下,20xx年各項林業工作任務圓滿完成。市林業局以209.68分的總成績獲市政府部門綜合考核總分第一名,還獲得了全省林業綜合考核一等獎、全國生態建設突出貢獻獎先進集體、全國林業系統先進集體等榮譽。

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市、縣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各相關部門大力支援,廣大林業職工努力拼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林業局黨組向在座各位領導和林業同仁們表示衷心感謝!

二、當前林業工作形勢分析

當前的林業工作形勢,總的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機遇千載難逢,挑戰前所未有”。

(一)機遇千載難逢。

客觀比較,當前是我市“森林狀況最優良、林業政策最有力、各級領導最重視”的時代,林業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良好機遇。

一是森林狀況最為優良。我市歷史上曾進行過9次全面的森林資源調查。最近一次(20xx年)調查,全市有林地面積20xx.8萬畝、活立木蓄積量5899.8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80.79%,均達歷史新高。據近年生長量和消耗量測算,我市林木年生長率約7%,年生長量420萬立方米,年消耗量170萬立方米左右,目前全市活立木蓄積量比20xx年已淨增約1000萬立方米,總量接近7000萬立方米,為本世紀初(20xx年)4069萬立方米的1.7倍。基於森林培育的自然規律,這是一個很了不起的資料。依託這一良好基礎,森林成為了麗水的最大資源,生態成為了麗水的最大優勢。

二是林業政策最為有力。黨的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努力建設美麗中國的目標,將生態文明建設列入“五位一體”的總體佈局,前所未有地強調生態文明建設。林業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體和基礎,相關政策支援力度將進一步加大。近年來,省、市、縣也都出臺和實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省重點生態公益林補償機制已經形成並逐步提升。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於加快林業改革發展全面推進“麗水大森林”建設的意見》。各縣(市、區)也結合各自的重點產業制訂政策扶持。如:松陽縣出臺《關於進一步促進香榧產業發展的意見》,對香榧基地建設、零星種植、撫育管理等給予扶持,力度很大。青田縣政府出臺政策,每年安排300萬元財政資金,加強對油茶產業發展的鼓勵扶持。縉雲縣財政也每年安排20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油茶林基地和加工專案。希望大家相互借鑑,在大力爭取上級政策的同時,結合各地發展重點,加大政策扶持。

三是各級領導最為重視。省委夏寶龍書記提出,農村綠化要實現“五大目標”(窗前有花,院內有果、村邊有樹、路邊有蔭、秋後有錢)和“六片林”的工作要求。李強省長去年親自部署和強調四邊綠化工作。我們麗水市委、市政府作出“綠色崛起、科學跨越”戰略總要求,作出推進“秀山麗水、養生福地”建設的部署。林業作為生態建設的主體,承擔著生態建設的基礎支撐作用。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近一年對林業工作就作出十多次批示和強調。市政府對林業重點專案建設每年安排財政資金好幾千萬元,其中每年1000萬元專門用於城區及周邊山體綠化。各縣(市、區)黨政領導也都非常重視林業工作,把林業作為地方發展的重要生態支撐和產業重點來抓。

正因機遇如此之好,所以林業使命更加光榮,責任更加重大。

(二)挑戰前所未有。

冷靜分析,儘管麗水林業已有良好工作基礎,也取得了較好工作業績,但新的時代、新的機遇和新的要求,賦予了林業新的使命,林業也面臨新的更高挑戰。

一是集體林改面臨繼續深化的挑戰。前幾年,我市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一系列創新,得到了“全國林改看浙江,浙江林改看麗水”的讚譽。但改革的一些瓶頸問題仍有待破解,如不進一步深化,很快會被超越。問題包括:林權抵押貸款如何進一步做實做大;森林資源流轉如何進一步做活做好;其他各項配套改革如何跟進完善等。

二是森林城市面臨後續建設的挑戰。麗水成功建立國家森林城市,不是工作終點,而是新的起點。城市品位看綠化已形成共識。在國家森林城市建立基礎上,如何滿足市民對城市“綠化、彩化、美化、香化”的高品位,“山更清、水更秀、空氣更加好”的高要求,還需進一步高標準規劃,大力度建設。各縣(市)也存在同步推進創森的挑戰,希望在“”期間,所有縣(市)全部成功建成省級森林城市。

三是森林資源面臨保護提升的挑戰。森林和生態優勢已成為我市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保護髮展好森林資源,已成為黨委政府和全體市民的關注焦點。目前我市森林還存在單位蓄積量不高、林分結構單一、抵禦自然災害能力較差等不足,林農靠山吃山的習慣一時難以完全改變。森林的保護管理和改造提升任務還很艱鉅。

四是林業產業面臨轉型升級的挑戰。儘管經過多年的努力,麗水形成了部分特色明顯的林業產業,如筍竹、油茶、森林旅遊、竹木加工等。但全市林業產業的總體基礎仍較差,產業層次仍較低。去年,我市的林業產業增幅排名全省第4,但總量僅排名全省第8。當前,我市林業產業發展還面臨勞動力成本提升,產品競爭力不強,融資難度較大等困難。如何加大產業支撐、發揮產業優勢、加快產業發展仍然任重道遠。

可以說,正因為當前“機遇千載難逢,挑戰前所未有”,所以加快林業發展既大有可為,也時不我待。接下去一個時期,林業要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精神為指引,準確掌握建設生態文明對林業提出的新要求,動員所有力量,抓住機遇、奮發進取,以實幹興邦的精神狀態,推進工作落實,加快林業發展。

三、20xx年林業工作重點

20xx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抓住機遇、加快林業發展的關鍵之年。開展今年林業工作,要按照“圍繞一個大局,把握兩大任務,突出抓好三大百萬基地建設”的總體思路,立足重點,強化措施,抓好落實。

圍繞一個大局:就是緊緊圍繞麗水經濟社會發展這一大局,按照“綠色崛起、科學跨越”戰略總要求,指導和開展林業各項工作,為“建設美麗家園,傳承生態文明”發揮林業的積極作用。

把握兩大任務:就是牢牢把握“優化生態、改善民生”兩大任務。把優化生態作為林業的立足之本,為麗水打造山區城市核心競爭力提供基礎支撐;把改善民生作為林業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為麗水林農增收致富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產業支援。

抓好三大百萬基地:就是緊緊抓住毛竹、木本油料和珍貴樹種這三個麗水具有特色優勢、產業前景和戰略意義的林業產業,持續推進120萬畝高效竹林基地、100萬畝珍貴樹種與大徑材基地、100萬畝油茶(香榧)基地的建設,使其成為做大做強麗水林業產業的重要基礎和主要載體。

在具體工作上,重點針對“八個立足”、強化“八項舉措”。

(一)立足於“提質增量”,紮實推進綠化造林。一是突出抓好四邊綠化。創森成功後進一步提升綠化品質,首先從身邊增綠抓起,重點推進四邊綠化,按照“多種樹、種好樹,種出色彩、種出水平、種出效果、種出景觀”的要求,努力提升綠化質量。在規劃方案上,重點針對城區周邊和主要通道兩側視野範圍,抓好裸露地塊的綠化、林相單一地塊的彩化、人流集中地塊的香化,以及公路幹線沿線鄉村的村莊綠化。在任務指標上,全年完成森林通道建設245.5公里,實施通道沿線林相改造6.2萬畝,平原綠化1萬畝,四旁植樹117萬株,新建森林村莊(綠化示範村)57個,新建景觀林示範帶(片)10個。其中市本級投入1000萬元,結合市樹市花種植推廣,實施城區大森林綠化工程,加強城區周邊主要節點的森林景觀建設。在資源整合上,實行林業、交通、水利、建設、鐵路等部門各負其責,合力推進;同時在珍貴種苗、資金保障、技術力量等方面優先保障“四邊”綠化,集中力量確保進度和質量。二是積極開展全民綠化。創新綠化形式,採取工程造林、全民義務植樹和紀念樹種植等方式,廣泛發動全體市民參加綠化,提高生態意識。市本級規劃建立500畝紀念樹種植基地,包括名人名樹苑、先鋒林、巾幗林、友誼林等,引導廣大市民“關注森林、保護生態”和“愛綠、植綠、護綠、興綠”。三是抓好森林資源培育。加強造林專案管理,全市實施跡地更新10.2萬畝,森林撫育82萬畝。加強林木良種基地建設,培育彩色樹種苗木120萬株。繼續開展“珍貴樹種進萬村”行動。加強生態公益林建設,確保累計建成公益林優質林分823萬畝。繼續推動各縣深入開展省森林城市、森林城鎮、森林村莊等系列建立活動,“”期間下轄各縣(市)全部建成省森林城市。抓好負氧離子監測和結果釋出,提供生態質量的資料支援。

(二)立足於“激發活力”,深化林權制度改革。一是繼續推進林權抵押貸款增量。加強銀林合作,優化提升“林權IC卡”功能,配合金融機構做好林農授信工作,爭取全市林權抵押貸款餘額超過35億元,確保不良貸款率低於0.5%。二是大力推進森林資源流轉。優化流轉服務平臺建設,規範流轉林地7萬畝以上,同時培育市級新型林業經營主體100家,為林業一產向“集約化、規模化、標準化生產”和“高技術、高投入、高產出”轉型提供要素支撐。三是縱深推進各項配套改革。保持全市有林地林木火災保險全覆蓋。加大政策性林木綜合保險工作力度,投保面積爭取達到5萬畝以上。力爭2個以上縣(市、區)通過省林權制度配套改革驗收,爭創2個省級“林改模範縣”。研究解決國有林場改革遺留難點,全面完成國有林場改革。

(三)立足於“求精求實”,抓好本級專案建設。一是抓好白雲森林公園景區建設。計劃投資1500萬元,全面完成白雲森林公園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完成道路沿線綠化修復一期工程。逐步深入實施森林公園林相改造。配合抓好招商專案建設,爭取白雲寺景區完成投資20xx萬元,基本建成主寺院區;爭取避暑山莊專案儘早開工。二是抓好九龍溼地公園專案建設。九龍溼地一期保護工程計劃投資2600萬元,建成開放九龍廊橋,完成河道疏浚、主園路綠化、次園路、科普服務用房主體工程建設。九龍溼地公園文化創作基地(二期)專案爭取開工建設。同時加大溼地環境整治力度,力爭溼地公園基本具備開園條件,為20xx年迎接國家溼地公園驗收做好準備。三是抓好重點專案前期工作。深入謀劃白雲森林公園庵堂區塊開發,抓緊開展白雲山森林氧吧休閒酒店專案前期,做好專案定位和建設模式的研究策劃。做好麗水植物園專案方案調整,按照“城市植物園和科技示範園”的定位,以及“展現特色、實現共享”的要求,完善專案方案。

(四)立足於“轉型升級”,加快林業產業發展。一是狠抓“三大百萬基地”建設。全市新建高效竹林基地15萬畝,新造(改造)木本油料(油茶、香榧)基地7.5萬畝,新建珍貴樹種和大徑材基地11.63萬畝。同時加強對基地基礎設施建設的扶持,新建林區道路1500公里。深入抓好6個現代林業綜合區、10個示範區、16個精品園建設。二是加大林下經濟發展力度。完成《麗水市林下經濟發展規劃》編制,大力推進森林旅遊為重點的林下經濟發展。舉辦麗水市首屆森林養生旅遊節,提高麗水森林旅遊知名度。細化實化《麗水市生態休閒養生(養老)林業發展規劃》,按照推進4大類46個林業養生專案的要求,加強招商引資,重點推進森林旅遊景區建設,加強“林家鋪子”的培育。同時因地制宜,大力推廣和發展野生動物馴養和林藥、林菌、林花、林菜等林下種植模式。三是加強林業龍頭企業培育。做好牽線搭橋,為林業企業提供投資融資、林地流轉等幫助。組織更多企業參加“森博會”等會展活動,打造綠谷品牌,拓展外地市場,促進林工企業做大做強。加強產品質量監管,做好森林產品資訊釋出。發揮產業協會作用,引導林業特色產業形成區域化、組團化優勢。

(五)立足於“科技興林”,提升林業支撐能力。一是堅持規劃引領。按照現代林業發展要求,努力提高林業規劃水平。做到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分類施策,分類經營,促進生態林業、經濟林業的發展,提升城市森林建設和四邊綠化工作的品位、質量。二是結合重點產業。圍繞筍竹、油茶、香榧等重點產業發展,加強林業科技合作、科研攻關和技術推廣工作。繼續依託林業重點產業首席專家平臺,加強技術幹部培養和農民技術員培訓,健全林業技術推廣體系。計劃全年舉辦林業重點產業技術培訓班30次以上,培訓林農1萬名以上。三是強化示範帶動。開展組團“進鄉村入基地助推產業發展”服務活動,實行專家聯絡示範基地制度,在全市範圍新建木本油料產業市級示範基地10個(市本級規劃新建200畝香榧生態複合培育示範基地),新培育市級竹子專業特色村10個、竹子優秀示範戶20個。

(六)立足於“依法治林”,強化森林資源管理。一是加強管理機制建設。建立健全領導幹部保護髮展森林資源任期目標責任制,按照林業“雙增”目標要求,把森林覆蓋率、森林保有量、林木蓄積量、採伐限額執行、林地保護管理、跡地更新造林等指標納入年度目標考核體系。大力推進森林可持續經營,加強森林資源保護與科學合理利用。二是加強林地林木管理。堅持優化服務和規範管理相結合,認真執行《全國林地保護利用規劃綱要》,圍繞低丘緩坡綜合開發利用試點,做好指標爭取和專案用地報批工作,完善涉林土地整治專案管理。加強重點區域、敏感區塊的林木採伐管理,對自然保護區、生態公益林、“四邊”區域等,除火燒跡地、病蟲害跡地需更新採伐和撫育採伐外,原則上不安排採伐限額,不發放林木採伐許可證。同時,各地要探索研究、妥善處理限伐帶來的經濟損失問題。三是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突出抓好自然保護區建設,妥善處理嚴格管理與科學開發的關係,加大保護區生態保護專案建設力度,同時合理開發森林旅遊,力求實現保護區發展與周邊林農增收雙贏。認真貫徹《浙江省溼地保護條例》,進一步加強溼地保護管理。組織開展保護森林、野生動植物及林地資源等專項行動,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行為。

(七)立足於“防控並舉”,保障林區生態安全。一是狠抓森林消防工作。進一步健全以消防隊伍、防火隔離帶、視訊監控等組成的多層次森林消防體系,開工建設市林火監測中心(森林消防指揮中心),提高森林火災應急能力,最大限度降低火災損失。二是狠抓病蟲害防治。完成《浙南重點林區松材線蟲病防控基礎設施建設》專案,探索山區複雜地形林業有害生物防控新方法,全力以赴抓好松材線蟲病防控工作,堅決遏制松材線蟲病擴散蔓延的勢頭。加強林業有害生物的預警預報,向社會和林農提供延伸服務。三是狠抓山林糾紛調處。及時掌握熱點糾紛動態,加大山林權屬糾紛調處力度,確保無群體性事件、無重大盜濫伐案件發生。此外,落實責任,強化監管,做好林業安全生產工作。全力推進麗水“平安林區”建設。

(八)立足於“優化服務”,加強林業隊伍建設。一是強化中心意識。全體林業幹部按照“要懂事、會幹事、能成事”的工作作風和精神面貌,強化使命意識、大局意識、危機意識和服務意識,把林業工作重點統一到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上來。二是強化作風轉變。深入貫徹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絡群眾的相關規定,強化黨風廉政和林業行風建設,加強廉政風險防範。完善長效機制,推行陽光政務,樹立實幹作風,提高行政效率。三是強化能力建設。針對林業隊伍年齡老化、知識固化的狀況,加強教育培訓和知識更新,重點提高推進專案建設、產業發展的素質能力,建設一支思想過硬、業務過硬、能力過硬的林業隊伍,適應新的發展要求。

同志們,讓我們振奮精神,拼搏進取,共同加快麗水林業發展,為“優化生態、改善民生”,打造“秀山麗水、養生福地”作出積極努力。

林業局長林業工作會議講話 篇2

同志們:

這次全省林業局長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全面貫徹落實省委十二屆十一次全會、全省經濟工作會議、農村工作會議和全國林業廳局長會議精神,總結20xx年林業工作及“”期間全省林業發展成效與經驗,分析當前形勢,謀劃“十三五”林業發展,部署20xx年重點工作。剛才,會議通報了全省20xx年度營造林實績綜合監測、自然溼地保護率考核和全省森林防火工作等情況,5個單位作了很好的典型發言,各省轄市進行了書面交流,請各地相互借鑑。下面,我講幾點意見,供大家參考。

一、20xx年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20xx年,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全省林業系統認真學習貫徹視察江蘇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緊緊抓住新常態為林業改革發展帶來的新機遇,全面深化林業改革,統籌做好林業生態建設、修復和保護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一是林業改革取得新突破。經深入調研和多方反覆徵求意見,草擬的《江蘇省推進國有林場改革的實施意見》提交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已按有關要求報國家國有林場林區改革工作小組審批,為即將全面展開國有林場改革奠定基礎。推進先照後證、清理中介等林業行政審批改革,進駐省政務服務中心,林業行政審批進一步規範。開展全省林權發證調查摸底,林權納入不動產統一登記改革工作順利推進。與省工商局聯合印發推行我省集體林地承包和林權流轉兩個合同示範文字,據此維護林農合法權益。

二是造林綠化再創新業績。全省完成成片造林61萬畝,森林撫育152萬畝,新建綠化示範村1068個。各地組織開展“3.12”綠化宣傳活動918場,營建“市民林”、“公益林”、“車友林”、“小記者林”等各類紀念林1955個。省政府辦公廳出臺《關於加快木本油料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薄殼山核桃、櫸樹、楸樹等木本油料林和珍貴鄉土樹種成片造林穩步推進,加快良種培育,出臺《江蘇省木本油料樹種種苗質量管理規定》,審(認)定林木良種15個。高水平建成第三屆中國綠化博覽會“江蘇園”,並獲展園金獎、最佳設計獎、最佳組織獎等獎項。

三是資源管理躍上新水平。林地和林木採伐管理進一步加強,使用林地定額和林木採伐限額制度有效落實。集體林採伐管理政策進一步完善。縣級和省級林地保護利用規劃資料年度變更調查全面完成。木材檢查站標準化建設穩步推進,執法監督和開證管理得到強化。第九次森林資源清查順利開展。全省森林火災發生面積、過火總面積、受害森林面積均低於往年,未發生較大以上森林火災和人員傷亡事故。林業有害生物監測覆蓋率90.8%,成災率1.8%,無公害防治率92.1%。松材線蟲病連續十一年發生面積與病死株數“雙下降”;美國白蛾疫情得到較好控制;楊樹食葉害蟲危害程度較往年明顯減輕。林業有害生物普查取得階段性成果。

四是溼地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有了新進展。溼地保護與修復持續推進,重要溼地保護進一步加強,溼地公園和溼地保護小區建設管理更加規範,新建省級溼地公園5個,列入國家級溼地公園試點3處,全省恢復溼地5萬畝。積極履行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溼地保護與恢復目標任務。經省政府同意,與省發改委聯合印發實施《江蘇省溼地保護總體規劃》。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成效明顯,麋鹿種群增至2818頭。野生動植物繁育利用服務與監管更加規範,資源就地遷地保護進一步強化。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極小種群保護與野外種群恢復、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工作不斷加強。

五是林業產業發展邁上新臺階。積極推動林業產業轉型升級,培育壯大林業龍頭企業。為突出林業產業區域特色或叢集優勢,首次設立省級林業產業化引導專案資金,實施專案12個,為林業增效、林農增收開闢新方式。組織相關單位參加第八屆義烏森博會、20xx中國森林旅遊節等活動,林業產業交流合作豐富多樣。全省3家種苗企業成功上市,苗木電商發展迅速,年交易額超過20億元,走在全國前列。

六是基礎保障能力得到新提升。落實規範性檔案審查備案及廉評制度,開展規範性檔案清理彙編。嚴厲打擊非法侵佔林地、破壞森林和野生動植物資源等違法行為,開展“利劍二號行動”、“雷霆行動”、野生動物馴養繁殖清理整頓等活動,全年查處各類林政案件1130起,查處率97.5%,破獲涉林刑事案件47起。開展打擊生產製售假劣林木種苗和侵權行為專項行動,整頓苗木市場秩序。森林公安體系建設不斷完善,全省24個縣級森警大隊統一規範名稱。全年實施林業科技專案76個,財政補助資金3967萬元。《綠色江蘇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出臺,為林業專案資金安全管理和確保專案實施成效奠定基礎。

20xx年全省林業目標任務的完成,實現了“”圓滿收官。回顧“”,我們認真貫徹國家和省關於生態文明建設與林業改革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為全省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期間,我們“穩增量、保質量”,林業生態資源擴面提質。積極拓展國土綠化和植樹造林空間,全省完成植樹造林397萬畝、森林撫育460萬畝,建設綠化示範村5373個,林木覆蓋率由“”末20.6%提高到22.5%;林種結構進一步優化,防護林和特用林比重進一步上升;活立木總蓄積量超過9000萬立方米,新增538萬立方米;林木碳儲量6650萬噸,增加1700萬噸。加強溼地保護修復,恢復溼地28.3萬畝,建成各類溼地自然保護區27個,溼地保護小區230處,全省自然溼地保護率達到42.9%,初步形成了不同利用管制級別、多種管護形式相結合的溼地保護體系。先後編制實施《全省林地保護利用規劃》和《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林業行動計劃》,省級以上公益林面積增至576萬畝。推進森林防火現代化體系和防火撲救能力建設,加強林區安全用火宣傳,狠抓預防措施落實,五年未發生重大森林火災和人員傷亡事故,森林防火水平居於全國前列。加強林業有害生物檢疫監管,強化監測預警,加強防治減災,全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面積415萬畝,無公害防治率86%,成災率控制在1.5%以下。

“”期間,我們“調結構、提效益”,林業產業發展持續優化。實施楊樹等林板紙一體化、林木種苗、森林旅遊等一批重點林業產業工程,林業產業快速發展,效益逐年提高。五年採伐楊樹430萬畝,出材約4000萬立方米。木材加工、林木種苗等我省傳統優勢一二產業保持較快發展。全省人造板年產量5860萬立方米,居全國第二,竹木地板年產量2.8億平方米,居全國第一;全省林木育苗面積達240萬畝,年產苗量27億株,年產值達249億元,居全國前列。大力發展森林溼地生態旅遊等第三產業,森林溼地生態旅遊超過5000萬人次。20xx年第三產業產值增加到470億元,全省林業一、二、三產的產值比由“”末的52:41:7調優為25:63:12。20xx年林業總產值4081億元,比“”末增長2.6倍,年均增速超過20%,不僅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木材、紙張、經濟林果等豐富可再生物質產品,而且在區域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期間,我們“抓宣傳、促建立”,林業生態文化蓬勃發展。抓住植樹節、世界溼地日、愛鳥周等重要節點,大力宣傳國土綠化、溼地和野生動物保護等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理念,組織簡訊和網路捐贈植樹護綠以及微信助力植樹等活動,促進社會廣泛認同、支援、參與林業生態建設與保護。加強林業生態建立引導服務,“”末,創成國家森林城市5個;建成全國綠化模範城市3個、全國綠化模範縣市區33個、全國綠化模範單位44個;國家生態文明教育基地1個,江蘇省生態文明教育基地25個;建成省級以上森林公園67個,省級以上溼地公園53個,森林溼地生態旅遊突破5000萬人次。成功承辦第二屆中國溼地文化節暨亞洲溼地論壇、第七屆中國竹文化節、第八屆中國花卉博覽會,在20xx青島世界園藝博覽會高水平建成江蘇園。這些生態建立過程和成效,使林業生態文化得到大力弘揚。

“”期間,我們“打基礎,強能力”,林業政策體系和基礎保障不斷完善。推進林業地方立法,《江蘇省野生動物保護條例》、《江蘇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控辦法》相繼頒佈實施,《江蘇省溼地保護條例》被列入立法計劃。各級財政林業投入不斷加大,達327.3億元,同比增長28%。基本完成第八次森林資源二類調查,真正實現全省森林資源一張圖、一個庫、一套數。啟動全國第二次野生植物調查、全省溼地保護率監測統計和水鳥同步調查以及林木種質資源清查等工作。面向基層林業幹部職工教育培訓10萬餘人次,編寫出版並免費發放《江蘇林業實用知識讀本系列叢書》。森林公安機構和林業執法隊伍建設不斷加強,執法水平進一步提升。鄉鎮林業站、木檢站、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有害生物中心測報點、林木良種基地等基層林業網路體系有了改善。林業資訊化管理水平不斷提高,森林防火、森林資源管理、林業科技專案管理、森林公安等先後啟用資訊系統管理,江蘇林業網連續4年獲得“全國林業十佳網站”稱號。

過去的五年,我們在工作中積極探索實踐,積累了一些寶貴經驗。

一是通過改革創新,為林業發展增強動力。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明晰集體林地林木產權,強化林權抵押貸款金融服務,不斷改革調優集體林採伐管理政策,引導發展林下經濟和各類林業專業合作組織,集體林業活力進一步釋放。推進林業簡政放權,取消14項、下放5項行政審批事項。完善公益林補償以及造林、良種、撫育等補助補貼政策,省級公益林補償標準提高到每年每畝25元,啟動溼地省級生態補償,標準為每年每畝100元,20xx年補償資金又增加30%;部分市、縣相繼建立公益林或溼地生態補償機制;林業貼息貸款規模不斷增大。實施國有林場扶貧專案近100個,通過實施危舊房改造、安全飲水和道路建設等工程,國有林場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制定實施《江蘇林業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組織實施中央財政林業科技推廣和省林業三新工程專案341項,獲省部級科技獎30項,審(認)定林木良種10批152個,推廣困難立地造林等關鍵技術150餘項,有效提高了我省林業科技水平,為全省林業生態工程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二是通過嚴格考核,為工作推動增加壓力。“林木覆蓋率”被納入江蘇“兩個率先”、“八項工程”、生態文明建設和農業現代化工程等考核指標體系,“自然溼地保護率”被納入省生態文明建設考核指標體系,這些考核指標成為我們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和推動工作的有力抓手。我們對照綠色江蘇建設年度目標要求,層層細化分解並下達林業年度任務,研究制定具體實施方案,認真開展林木覆蓋率、自然溼地保護率指標監測,加強對各地按時序進度完成情況的考核通報,有力促進了地方黨委政府重視林業生態建設保護,推動全省林業資源數量質量穩步提升。

三是通過作風建設,為事業發展增添合力。“”期間,特別是黨的以來,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全省各級林業部門開展了“三解三促”和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行了“三嚴三實”專題教育。通過到基層一線駐點調研,通過“四風”問題的查擺整治,通過對照“三嚴三實”標準進行“六查六看六整治”,增進了與基層幹部群眾之間的感情,清除了作風之弊和行為之垢,淨化了機關幹部心靈,增強了對事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得到了基層幹部群眾的肯定與好評,大大促進了全省林業系統黨風政風行風的轉變,為推動全省林業改革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思想和組織保障。

同志們,“”時期我省林業發展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這是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科學部署的結果,是市縣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強力推進的結果,是全省各級林業部門同志和廣大林農群眾開拓創新、努力工作、辛勤勞動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省綠委辦和省林業局向在座的各位同志、向長期奮戰在林業戰線的幹部群眾表示崇高敬意、誠摯慰問和衷心感謝!

二、深入分析林業發展新形勢,科學謀劃“十三五”林業發展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全面深化林業改革、加快林業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階段。林業發展正處在新的戰略機遇期和黃金髮展期,既具備了很多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也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

一是黨和國家的空前重視,為林業發展創造了新機遇。以來,中央執政理念正發生新變化,生態優先的發展格局正在形成,林業發展倍受重視,已成為實施國家戰略的重要保障。對生態文明建設和林業改革發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他指出,林業建設是事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性問題;林業要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斷創造更好的生態條件。前不久,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他特別指出,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要把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作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專案的優先選項,實施好長江防護林體系建設、水土流失及岩溶地區石漠化治理、退耕還林還草、水土保持、河湖和溼地生態保護修復等工程,增強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等生態功能。1月18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儀式上,他又強調,要著力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要樹立大局觀、長遠觀、整體觀,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去年,中央層面先後出臺《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和《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試點方案》,森林覆蓋率與蓄積量、溼地面積等被確定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約束性指標,明確構建自然資源資產產權、自然資源有償使用、生態補償、生態文明績效評價考核、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等制度,森林資源被納入自然資源負債表進行核算。總之,黨和國家關於生態文明建設領域改革的頂層設計和加快林業改革發展的重大部署,既為林業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也為林業改革發展帶來重大機遇。

二是五大發展理念的確立,為林業發展增加了新內涵。黨的xx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中央和省委“十三五”規劃建議圍繞五大理念描繪藍圖,為林業工作指明瞭方向、增加了內涵。就“創新”發展而言,隨著社會對林業需求的日趨多樣和林業多種功能空前凸現,林業拓展了生物產業、森林觀光、保健食品、生態療養等發展新領域。就“協調”發展而言,森林和溼地兩大生態系統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生態支撐,加強林業生態建設和保護,是五位一體協調發展的應有之義。就“綠色”發展而言,林業引領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綠色理念,為社會提供豐富、可迴圈的林產品和固碳釋氧、涵養水源等生態服務,擔當著夯實生態根基、創造綠色財富、積累生態資本的綠色發展使命。就“開放”發展而言,構建生態命運共同體已經逐步成為國際共識,森林碳匯、瀕危物種保護等涉林問題,是國際關注的熱點敏感問題,做好相關林業工作,能為我國更加積極地參與全球治理提供外交新籌碼、增加外交話語權。我省沿海溼地是東亞—澳大利亞候鳥遷徙通道,國際生態地位和關注度高。近期美國前財長鮑爾森專門致信省委羅志軍書記,就其基金會研究發現的江蘇沿海4處溼地保護空缺問題提出有關建議,江蘇濱海溼地保護上升為國際關注新問題。羅志軍書記和徐鳴副省長先後批示,要求我局研究提出方案,我局迅速就4處溼地現狀和保護對策形成意見建議,近日,徐鳴副省長就做好相關工作的批示要求,已經轉至有關市縣政府和省有關部門。可見,開放發展環境對我們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就“共享”發展而言,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天藍、地綠、水淨的生態環境是人民群眾最迫切的呼聲,加快林業發展,切實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是“共享”發展最有效、最實際的行動。各地要在編制本級林業“十三五”規劃時,貫徹落實好這五大發展理念。

三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刻變化,為林業發展提供了新空間。許多國家經濟轉型發展經驗表明,加強生態建設與保護可以成為促進經濟增長、緩解就業壓力的有效途徑。上世紀30年代,美國為應對經濟危機實施的羅斯福生態再就業工程,既增加了1.03億畝森林,又增加了社會就業和居民收入。上世紀70年代,日本為應對經濟增速快速下滑,實施《保安林整治臨時措施法》和保安林規劃建設,增加大量就業崗位的同時使保安林面積增加2倍多,大大提高生態承載力。20xx年金融危機後,美國以林業部門為主實施“大戶外”戰略,不僅提供610萬個持續就業崗位,而且增加近800億美元稅收。20xx年5月,歐盟為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實施綠色基礎設施新戰略,力圖實現增加就業機會、促進經濟發展、改善生態環境“三贏”目標。當前,我國經濟發展轉入中高速增長新常態,正著力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國家巨集觀經濟政策和我省落實這些政策的措施,為生態建設和保護騰出更大空間,也必將促進生態補償等政策進一步健全完善。從農業方面看,我省農業發展面臨資源環境雙重約束,生產成本剛性上升,市場價格下行,補貼政策已近上限,促進農民增收作用減退,必須加快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落實“藏糧於地”戰略。對此,林業大有可為,可以通過高標準農田防護林建設,發展林農複合經營和經濟林果及其產品精深加工等,可以推進農業綠色基礎設施建設、耕地休養和農業結構調整,實現增加森林資源、提高土地效益、促進農民增收。

四是省委省政府建設新江蘇的目標定位,為林業發展賦予了新任務。在建設新江蘇的關鍵時期,省委省政府對林業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去年10月,省委省政府出臺《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了堅持“率先建成生態省,率先建成全國生態文明示範省”的目標不動搖,對林木覆蓋率、自然溼地保護率、村莊綠化等提出約束性指標,對國有林場改革、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健全生態補償制度等提出明確要求。前不久召開的省委十二屆十一次全會強調,要始終把生態文明作為“兩個率先”的重要標杆,將生態文明的理念、原則、目標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貫徹到各級各類規劃和各項工作中;要“嚴格落實生態紅線保護規劃,完善監管細則和生態補償辦法”,“開展領導幹部資源環境責任審計”。全省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推進國有林場改革,深入開展綠色江蘇建設,新增成片造林25萬畝,撫育森林100萬畝。全省農村工作會議也對森林防火、冬春造林等當前林業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

五是我省林業建設的困難和問題,為林業改革發展帶來新挑戰。我省是平原為主、人口稠密的經濟大省和農業大省,在經歷了“”森林資源大幅增長後,可造林土地資源銳減,大面積楊樹林進入輪伐期,林業比較效益降低,這些因素綜合疊加,造成以楊樹為主的森林面積出現快速下降,特別是淮北楊樹主產區喬木林面積下降趨勢加劇,林木覆蓋率保持並增長的壓力進一步加大。楊樹人工林更新改造已經成為我們無法迴避的重大問題。林業有害生物跨區域傳播的風險越來越高,防控形勢越來越複雜嚴峻,除治成本越來越高。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國家對土地利用巨集觀調控的加強,林地、溼地保護與利用矛盾日益加劇,特別是盲目開墾致使溼地面積縮減、外來汙染物彙集導致溼地汙染等問題突出。全省基層林業服務體系越來越不適應林業建設保護任務。國有林場體制不順、機制不活、保障不足等問題亟待解決。如何打破瓶頸、突破困境,加快改革發展、促進轉型升級,我們必須認真研究、科學應對。

綜合判斷,全省林業發展機遇大於挑戰,有利條件多於不利因素,我們要牢牢抓住發展機遇,科學應對各種挑戰,確保林業發展適應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形勢需要。“十三五”全省林業發展的總體思路是: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自覺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按照“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總體要求,以綠色江蘇林業建設為主題,以加快轉變林業發展方式為主線,以生態優化、民生改善為任務,以科技創新為動力,深入挖掘造林潛力,著力抓好撫育更新,加強森林溼地管理,加快林業產業發展,大力弘揚生態文化,為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夯實生態基礎。

主要目標是,到20xx年全省淨增造林面積120萬畝,林木覆蓋率提高到24%以上,完成森林撫育改造518萬畝,重點公益林保有量達585萬畝,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控制在2%以下,森林火災受害率控制在0.3‰以下,自然溼地保護率提高到50%,林業年產值達到4300億元。

總體佈局是:銜接全省林業發展“”規劃,構建並完善“一區、二帶、三網、四片、五域、多點”的空間佈局。一區:以淮北為主陣地的楊樹人工林更新改造建設區。二帶:沿海生態防護帶、沿江景觀防護帶建設。三網:水系林網、道路林網、農田林網建設。四片:以環太湖、寧鎮揚、徐州、連雲港4個集中連片丘陵崗地為主的生態公益林建設和生物多樣性保護。五域:以太湖流域溼地、長江沿江溼地、淮河流域溼地、裡下河溼地、濱海溼地5個溼地分佈區域為主的溼地保護與修復建設。多點:各類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溼地公園、溼地保護小區、國有林場、綠色村鎮等呈點狀分佈的生態建設。

圍繞上述佈局,著重在以下幾個方面狠下功夫。

(一)持續推進生態建設,擴大林業資源總量。貫徹關於修復保護長江生態環境的重要指示精神,積極推進長江防護林建設,加強沿江溼地保護修復,切實承擔沿江省份應盡職責。堅持把植樹造林和國土綠化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組織實施生態屏障建設、溼地保護修復等重點生態工程,加強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力爭基本建成資源豐富、佈局合理、功能完備、結構穩定、優質高效的沿海防護林體系。加強丘陵崗地森林植被恢復,加快黃河故道地區風沙化土地造林綠化,改善丘陵崗地生態環境。加快綠色通道建設步伐,以高速公路、鐵路、國道、省道為主體,建設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的護路風景林,形成集景觀、生態和經濟效益於一體的綠色長廊。開展退化溼地生態修復,加強自然溼地保護,強化溼地生態監測網路體系建設,提升自然溼地保護率。沿海地區要落實徐鳴副省長批示要求,高度重視濱海溼地修復保護,切實保護好濱海候鳥棲息地。

(二)強化資源經營管理,提高森林資源質量。在確保林木覆蓋率不滑坡前提下,有序推進平原綠化樹種結構調整和楊樹更新改造。優先更新低產低效以及成過熟楊樹林、通道兩側楊樹林以及城市與居民區周邊雌性楊樹林。通過豐產栽培、修枝間伐、適度延長輪伐期等措施,千方百計提高楊樹林培育經營水平,提高畝均楊木收益。推進丘陵山區次生林、綠色通道等森林撫育,實施低效林改造,加強健康森林培育,全面提高森林質量。加強林地保護,實行全省林地保護利用規劃“一張圖”建設管理,年均使用林地限額面積嚴格控制在738公頃以內。加強公益林建設與管理,省級以上重點公益林面積保持穩中略升。建設公益林效能監測網路,系統監測掌握公益林的資源動態及生態效益。

(三)加強災害防控和應急處置,維護生態資源安全。強化森林火災防控、處置、保障三大體系建設,全面增強森林火災預防和撲救能力,確保全省無重特大森林火災發生,最大限度地減少森林火災損失。創新林業有害生物防治體制機制,大力推進無公害化防治,加強外來有害生物的防範和主要林業有害生物的綜合治理,進一步完善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警、檢疫御災和防治減災等三大體系,林業有害生物無公害防治率達到80%以上,主要有害生物常發區監測覆蓋率達90%以上,測報準確率達85%以上,種苗產地檢疫率達100%。大幅壓縮松材線蟲病發生範圍,全力遏制美國白蛾疫情擴散趨勢。

(四)促進林業產業升級,增加林業經濟效益。加大資源節約型、綠色環保型的林產品開發力度和林產業門類拓展,培育林業產業發展新動能,促進林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培育壯大龍頭企業,發展林業產業叢集區,提升林業產業輻射帶動能力。以提高林產品的附加值為目標,調優人造板產品結構,推動木質傢俱定製生產,促進竹木加工產業轉型升級。因地制宜發展綠化苗木、木本糧油、中藥材和木本花卉等特色種苗產業,打造優勢品牌,加強苗木交易市場建設,形成種苗生產、流通和售後服務產業鏈。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和林蔭空間,大力發展林下經濟,總規模增至1200萬畝。加強森林公園和溼地公園旅遊服務基礎設施建設,開闢生態旅遊新線路,推動形成森林和溼地生態旅遊網路,力爭“十三五”期末,全省林業生態旅遊人數達7000萬人次/年。

(五)突出科技創新,提升林業建設水平。依託省農林業科技創新聯盟,組織科技力量,圍繞我省林業發展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加大林業關鍵技術的科研攻關力度,強化林業新技術和新模式的整合與推廣應用,為林業可持續經營、提高林業發展質量提供科技支撐。重點開展沿海鹽鹼地、丘陵崗地等困難立地造林、平原林網楊樹更新與高效定向栽培模式、木本油料等經濟林高效精準化栽培、森林健康經營、林下經濟高效經營、林業重大有害生物防控、溼地修復等關鍵技術研發。加速林業先進實用技術推廣和科技成果轉化,加快生態定位站、科學實驗基地等科技推廣平臺建設,完善基層林業技術推廣體系,加強對林業技術推廣隊伍的崗位培訓和繼續教育。大力推進“網際網路+林業”建設,提升林業資訊化、智慧化水平。

(六)全面深化改革,激發林業發展活力。按照國家批覆的《江蘇省推進國有林場改革的實施意見》,紮實推進國有林場改革,加大對國有林場改革的政策支援力度,保護國有森林資源,保障林場職工生活,增強林場發展活力。貫徹國家林業局《林業工作站管理辦法》和《加強鄉鎮林業工作站建設的意見》,將加強林業工作站建設作為深化體制改革、加強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抓好落實,確保林業工作站機構建設與林業任務相協調。加強鄉鎮林業技術人員培訓,切實發揮好林業站政策宣傳、資源管護、林政執法等管理職能,確保林業各項工作在鄉鎮落地生根。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放活經營權、落實處置權、保障收益權,形成集體林業的良性發展機制。健全支援林業發展的政策體系,推動森林和溼地生態效益補償制度進一步完善,建立補償標準動態調整機制,逐步擴大補償範圍。

(七)堅持依法治林,為林業發展保駕護航。圍繞現代林業發展需要,加快推進溼地保護、野生植物保護、古樹名木保護等林業地方立法,完善林業法規規章體系,促進林業建設與保護有法可依,加強林業普法宣傳教育,營造依法治林良好氛圍。加強森林資源管理基礎和技術裝備建設,強化林業執法隊伍建設,健全森林公安機構,推進森林公安隊伍執法規範化、警務資訊化、保障標準化建設。加強行政執法培訓,提高林業執法水平。創新林業行政執法機制,建立權責明確、行為規範、監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林業行政執法體系,嚴厲打擊破壞森林、溼地和野生動植物資源的違法行為,確保林業生態資源安全。

(八)加強協調保障,增強組織推進能力。我們要努力把林業發展目標落到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督促各級地方政府切實重視和加強林業工作,特別是將林業生態建設和保護作為重要內容,納入各級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幹部業績與科學發展能力考核指標體系。堅持將林木覆蓋率納入生態文明建設和農業現代化工程等考核指標體系,將自然溼地保護率納入省生態文明建設考核指標體系。同時,圍繞村莊綠化、沿海造林、溼地修復等工作,加大監測和考核力度,為提升森林資源數量質量、鞏固溼地保護修復成效提供組織保障。

三、準確把握今年工作重點,努力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

20xx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對“十三五”開好頭、起好步十分關鍵。全省各級林業部門要落實國家林業局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按照“十三五”規劃的總體思路,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穩步推進國有林場改革。我省《關於推進國有林場改革的實施意見》已經省政府常務會議通過並報國家審批,這標誌著我省國有林場改革即將全面開展。各地要高度重視,認真學習貫徹中央6號檔案和省政府即將印發的實施意見,周密策劃、精心部署,加大宣傳力度,努力形成有利於改革的良好氛圍。要精心組織編制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改革的具體目標、任務、措施和步驟,確保改革方向不走偏、不走樣。要堅持公益取向原則,將國有林場主要功能明確定位於保護培育森林資源、維護國土生態安全和提供生態公益服務,合理界定國有林場屬性。要堅持以人為本原則,妥善安置職工,依法、民主、陽光操作,努力使廣大職工享受到林場改革紅利。

(二)深入開展造林綠化和森林撫育。紮實推進沿海、沿江、沿湖、沿河和沿路生態防護林建設,大力開展珍貴(鄉土)樹種用材林、優良筍(材)用竹林、木本油料等名特優新經濟林培育等,紮實抓好楊樹採伐更新工作,力求採一栽一。積極探索森林撫育新技術和新模式,著力培育健康穩定的森林生態系統,提高森林資源質量和綜合效益。紮實推進綠美鄉村和城市森林建設,增加村莊和城鎮整體綠量,提升綠化檔次。認真抓好林木種質資源清查,加強林木良種選育推廣工作,不斷提升我省主要造林樹種林木良種使用率。全年完成造林25萬畝、森林撫育100萬畝、新建綠化示範村500個。

(三)切實加強資源保護管理。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徐鳴副省長在全省農村工作會議上對森林防火工作的批示精神,嚴格落實森林防火工作責任制,切實抓好宣傳教育、火源管控、隱患排查、預警預報和值班值守,確保不發生大的森林火災和人員傷亡事故。嚴守林地生態保護紅線,強化林地林權保護,狠抓重點公益林管理,確保面積穩中有升。及時分解下達“十三五”採伐限額指標,嚴控林地佔用徵收定額和林木採伐限額。加強森林資源監測,掌握消長動態。加強野生動植物資源及其自然棲息地保護、疫源疫病監測防控,全力推進第二次野生動植物資源調查。進一步加大松材線蟲病疫點更新改造力度,加強美國白蛾疫情監測和阻截防控,提高楊樹病蟲害防控和應急處置能力,大力提升林業有害生物無公害防治水平。加強測報體系建設,提升測報水平。繼續抓好全省林業有害生物普查。

(四)紮實推進溼地保護恢復。通過溼地自然保護區、溼地公園、溼地保護小區、水源保護區等建設,搶救性保護自然溼地資源,自然溼地保護率提高到44%。新建3-4處省級溼地公園,申報國家溼地公園試點2-3個,新建溼地保護小區10個。督促指導太湖流域溼地生態恢復工作,加快對長江流域、淮河流域、沿海地區退化溼地恢復治理。開展重要溼地監測站點建設,加強監測評估。結合溼地自然保護區、溼地公園、生態文明教育基地建設等,建設溼地科普宣教平臺。

(五)努力促進林業產業提檔升級。促進楊樹林板紙一體化、林木種苗等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壯大野生動植物繁育利用、竹林培育利用、經濟林果綜合利用等特色產業。借力國有林場改革,高效綜合利用林場林地資源和森林景觀資源,整合各類要素,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森林溼地生態旅遊。加強林產品市場需求動態研究,積極搭建林產品市場發展公共平臺,支援“網際網路+林業”建設。繼續組織林業企業開展合作交流,積極參與國家級林業展會活動,扶持引導國家、省級林業龍頭企業發展。加強林業貼息貸款制度建設,努力發揮林業貼息貸款對林業產業發展的槓桿作用。

(六)著力提升依法治林水平。加強與省有關部門的協調,加快推進溼地保護立法。貫徹省政府《關於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的意見》,持續抓實林業普法宣傳教育,加強林業執法培訓,提高林業執法水平,強化行政執法監督,認真做好林業行政複議等工作。按照省裡統一部署,繼續深化林業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大簡政放權的力度,加強事中事後監管,放管結合、優化服務。今年,新修訂種子法頒佈實施,對傳統種子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各地要認真學習貫徹,切實加強林木種苗質量監管。國家林業局已經啟動林木種苗質量抽查末位約談制度,各地特別是種苗產銷重點地區,要高度重視種苗質量監管工作。

(七)進一步強化林業支撐保障。各地要科學編制“十三五”林業發展規劃,特別是沿海生態帶、沿江生態帶、平原楊樹更新區等重點工程所涉市、縣,要結合本地實際,進行深入研究,制定專項建設規劃。20xx年省級財政林業專案資金70%已切塊下達,市、縣林業專案資金管理統籌權加大,管理責任也同時加大,各地在專案申報和專案資金監管上要強化服務意識和責任意識,積極爭取本級財政的扶持政策,對符合申報條件的專案要積極組織申報,要建立健全林業專案和資金管理制度體系,強化專案資金全過程監管。要在地方黨委政府領導下,繼續深入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和“三解三促”活動,努力以優良的機關作風帶動林業系統行風政風持續向好轉變。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增強黨員幹部清正廉潔意識,確保林業系統幹部能幹事、幹成事、不出事。

同志們,“十三五”全省林業發展的藍圖已經繪就,風勁潮湧,自當揚帆破浪,任重道遠,更須策馬加鞭。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搶抓機遇、乘勢而上,開拓創新、真抓實幹,努力開創綠色江蘇現代林業發展新局面,為邁上新臺階、建設新江蘇作出林業應有貢獻!

新春將至,我代表省林業局向大家致以節日的問候,祝大家豬年工作順利,萬事如意,闔家幸福!

林業局長林業工作會議講話 篇3

各位老師、同志們:

今天,我們在這裡召開我局歷史上首次教育科研會議。這次會議是在國家基礎教育工作會議勝利召開、我局基礎教育工作連年取得好成績的形勢下召開的。這次會議的召開,必將進一步促進我局基礎教育科研的開展,在我局各中國小形成科研興校的良好氛圍。在今天的會議上,總結了"九

五"期間我局中國小開展教科研工作情況,並對"十五"教科研工作進行了具體安排。油建一小、機關一小等學校在教科研方面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在大會上做了典型發言。大會還對在""期間在教科研工作中作出成績的學校和個人進行了表彰,希望受表彰的先進單位和個人要珍惜榮譽,再接再厲,在"十五"取得更大的成績。下面我代表"中心"講幾點意見。

一、要充分提高對學校教科研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增強開展教育科研的自覺性

近幾年,我局基礎教育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績,教育教學質量一年一個新臺階。今年,我局的大學聯考成績又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是,我們應該看到,在教育形勢迅猛發展的今天,我們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教師隊伍的思想業務素質和學校管理水平還不能完全適應21世紀教育發展的需要。要想使基礎教育再上新臺階,除了進一步強化學校管理外,必須充分認識教育科研的重要性,切實加強學校教育科研工作。目前,教育科研的質量已經成為現代基礎教育辦學水平的重要標誌。教育科研和教育現代化是今後推動基礎教育發展的"兩翼"。隨著油田教育的發展,教育科研必將成為推動油田教育持續發展的新動力,學校個性化、特色化的重要手段,要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就必須走科研興校之路,通過教科研轉變思想、更新觀念、提高師能,通過課題以研代訓,質量是學校立校之本,教科研是學校成名之源;成為提高教師業務素質的強有力支撐,教科研是教師個人短時、快捷、科學而又高效的成功、成才之路,教科研是教師的必然選擇,以課題帶隊伍,是最佳的途徑之一,有許多教師已不滿足於傳統的教學方法,渴望通過實驗研究探索規律,尋求改進教育教學的新思想、新路子、新方法,學校若把他們組織起來,邊幹邊學,就會形成一支可觀的科研力量;教科研是學校上水平創特色的必由之路。要通過多種形式和途徑,使廣大教育工作者認識到,教育事業的改革與發展,必須走科研興教的道路,要向教育科研要質量,靠教育科研上臺階,要調動廣大教師承擔教育科研課題的積極性,主動探索和研究教育教學中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在先進的教育理論指導下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學校要對教師適時、適量的下達科研任務,豐富教師的理論素養,提高其教科研能力。忽視或低估教育科研的作用,就會在當前教育改革與發展大潮中處於被動地位。

二、轉變觀念,樹立科研興校意識,紮紮實實地作好教科研工作

既然教育科研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麼作為學校領導和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全身心地投入到教科研工作中去。要作好教科研工作,我認為,首先要轉變思想,更新觀念,具體講要轉變四個觀念:即要轉變單純以繼承為中心的教育思想,樹立著重培養創新精神的教育觀念;轉變以學科教學為中心的教育思想,樹立整體化知識的教育觀念;轉變以發展智力為中心的教育思想,樹立智力和非智力協調發展的教育觀念;轉變只關注硬體設施的教育思想,樹立重視營造良好學術環境的教育觀念。其次,要把握教育科研方向,形成辦學特色。學校教科研工作要以油田"十五"教育改革和發展中的重大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為主攻方向,積極探索教育發展的規律,發揮教科研的理論指導作用。積極探索用先進的教育理論和教育技術,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效益和辦學水平,形成學校的主研方向和辦學特色。再次,以課題為龍頭,以實驗校為基地,形成多渠道,多層面,多梯度的課題網路,建設教科研孵化器,中試站。加強科研隊伍和實驗基地建設,進一步完善油田教育科研網路和執行機制,要努力建設一支專、兼結合、數量充足、業務精良的教育科研骨幹隊伍,在科研基地建設方面,配合教育特色校建設,按"油田-學校"兩級標準,加強各級教育科研實驗基地的建設步伐。最後,要大力倡導和實施"科研興教,科研興校,科研強師,科研助學"工程。以創新教育為動力,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大力普及現代教育理論,現代教育模式和現代教育技術,以建設學校特色為重點,凸現學校優勢,發掘辦學潛能,促進辦學特色化、教師教學個性化。以課題為龍頭,搶佔基礎教育教學制高點,全面優化教育科研過程,全面提高成果水平和應用水平,多出成果;構建具有油田特色的現代教育科研網路和管理體系,為中原油田率先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提供強有力的理論支撐,科學導向和技術保證。

通過開展多形式,多專題的活動不斷提高廣大教師科研素質,努力培養一批科研骨幹;圍繞教育科研示範區的建設工作,建設10個能起到示範性的局級教育科研實驗基地,在不同學段,不同層次上取得一批研究成 果,總結推廣10項具有普遍意義的優秀科研成果;力爭使油田教育科研工作達到河南省先進水平。

三、"十五"期間,要重點抓好的幾項工作

"十五"期間,中原油田基礎教育科學研究要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1、加強教育質量監控體系的研究。結合油田基礎教育實際,以提高油田整體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為核心,切實加強教育質量監控體系的

研究,制定出科學規範的教育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巨集觀指導各學段的教育教學工作;同時就如何提高巨集觀管理和業務指導水平,提出富有價值的改革新思路。

2、大力推進素質教育,不斷進行教育創新,形成創新教育、創新學習、人文教育和科技教育的目標操作體系、運作方式、評價體系和保障體系的基本框架,並在實施的內容,途徑和方法,以及培養目標上開展富有價值的實踐研究工作。積極探索,"中國小創新學習的理論與實踐"、"自主教育模式研究與實踐"、"中國小生學習策略和自我激勵的研究"等方面的研究。

加強在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育質量方面的研究。認真研究"3+X"大學聯考模式。使油田教育持續保持河南省和石化系統領先水平。

在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開展研究,加強對家庭教育的系列研究,探索家教的有效途徑。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德育新的切入點,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強德育的實效性、針對性。

3、開展優秀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研究。從油田教育實際出發,有針對性地借鑑和吸收國內業已取得的優秀教育科研成果,有計劃地開展試點推廣工作,這是我局基礎教育開展教育科研工作的一條捷徑,也是各學校開展教科研工作的常規做法。

4、進行教育現代化的研究。重點是探索現代化教育的內容、途徑、方法和手段,並探索如何利用現有的資源,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5、"中心"教科室作為作為業務主管部門,要切實加強對學校教科研工作管理和指導,特別是加強課題研究過程的管理,這是確保課題研究質量的前提。要避免"種而薄收"、"種而不收"的現象出現。要大力開展"特色學校"、"特長教師"、"個性學生"展示活動,為學校、骨幹教師提供展示科研、教改成果的舞臺。大力培植表彰科研型學校和教師,樹立科研先導、特色學校的先進典型,開創油田教育特色。要積極引進和承辦上級教科研會議,把最新最好的理論和經驗引進來,為骨幹教師創造學習機會。多渠道、多層面與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實施"借腦工程"。組織教科研培訓班,教科研骨幹研究生課程班、高校短期學術訪問(專題研究),培養多層次的教科研骨幹。

6、創設實施教育科研的寬鬆環境。主要做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強教育科研機構建設,理順教育科研體制。教研、師訓與科研密切合作,創設科研與教研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科研氛圍,保障教育教學改革的順利實施。二是要實現教育科研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三是要加強教育科研的經費投入。建立重點課題的經費撥款制度,以保證重點課題順利進行。四是建立充滿活力的教育科研執行機制,創設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圍。為保障教育科研事業的健康發展,調動教育科研人員和廣大中國小教師從事教育科研工作的積極性,建立教育科研工作的保障和激勵機制。

同志們,"十五"期間,中原油田基礎教育要高舉"科研興教,科研興校,科研強師,科研助學"的旗幟,不斷加大教育創新力度,把油田教育做大、做強、做精,建立教育質量、綜合實力和現代化水平在河南省和石化系統領先的全國一流教育學區,打造油田教育品牌,實現跨越式發展,開創油田教育的新紀元。

林業局長林業工作會議講話 篇4

同志們:

根據會議安排,下面,我就20xx年全縣衛生工作做簡要總結,並對20xx年主要工作進行安排部署。稍後,謝縣長還將做重要講話,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抓好貫徹落實。

一、20xx年衛生工作簡要回顧

20xx年,全縣衛生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上級衛生行政部門的指導幫助下,緊緊圍繞年初確定的重點任務目標,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為主線,著力落實衛生惠民政策,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高醫療服務質量,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

(一)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穩步邁進。一是完成了縣中醫院門診住院部綜合大樓土建工程、部分配套工程和20個村衛生室改造建設。二是完成了縣、鄉兩級醫療機構遠端會診系統建設和“120”急救排程指揮平臺建設。三是對4個社群衛生服務中心業務用房進行了維修改造,並配備了B超、心電圖機、中藥櫃、電腦等裝置設施。四是為各鄉鎮衛生管理辦公室和104個村衛生室配備了電腦、印表機等資訊網路裝置。五是完成了3000戶農村衛生改廁任務,現已全部投入使用。

(二)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卓有成效。一是新農合覆蓋面不斷擴大,保障能力逐步提高。全縣參合農民109624人,參合率達到99.18%,人均籌資水平達到230元。省、市、縣、鄉定點醫療機構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分別達到70%、70%、80%和85%。鄉鎮衛生院開展了門診費用報銷。繼續落實地產中藥材、中醫藥適宜技術治療常見病在新農合100%報銷政策,並將“120”急救服務費用納入新農合報銷範圍。二是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實現全覆蓋。全縣120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部實施了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實行了藥品零差率銷售,基本藥物配備和使用比例均達到100%,藥價平均降幅達45%。三是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重新規劃設定了4個城鎮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公開招錄了工作人員,人員工資、運轉經費全部納入財政 預算。鄉鎮衛生院、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和村衛生室全部實行了收支兩條線管理。四是公衛服務均等化專案進一步擴充套件。年內,人均公衛補助經費提高到25元,並全部落實到位,居民健康檔案建立、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等11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任務得到較好落實。五是公立醫院改革邁出實質性步伐。縣醫院和中醫院開展了臨床路徑管理和優質護理示範工程,實施了醫用耗材和植入性材料零差率銷售,加強了中醫科建設,落實了醫務人員“四個排隊”和醫療機構“八個排隊”制度,有效治理了過度醫療。

(三)醫療質量安全和服務監管顯著加強。全面落實22項核心監管制度和抗菌藥物分級分類管理制度,縣醫院、中醫院實行了抗菌藥物使用網路化管理,並將過度醫療責任追究與績效考核、醫德醫風考評和醫務人員不良業績記錄相結合,不合理用藥現象得到有效遏制。同時,各醫療機構深入開展“三好一滿意”和“醫療質量萬里行”活動,實施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醫療費用控制取得實效,全縣平均住院費、門診費保持穩定。縣鄉醫療機構病歷書寫、臨床檢驗、院內感染等重點環節的質量控制得到明顯加強。

(四)公共衛生工作紮實推進。麻疹、脊灰、艾滋病、結核病、鼠疫等傳染病防控工作落實有效,11種疫苗接種率均達到99%以上。實施了婦幼衛生“三網”監測、出生缺陷防治和“降消”專案,婦、兒兩個系統化管理率均達到90%以上。組織開展公共場所衛生、生活飲用水、學校衛生專項監督檢查6次,立案查處藥店坐堂行醫2起,非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行醫1起,非法義診1起,有效淨化了醫療市場。同時,積極儲備應急物資,開展應急演練,落實傳染病網路直報制度和24小時疫情值班制度,全年未發生重大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五)衛生人才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統一招錄40名醫學高校畢業生和26名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到基層醫療機構工作。145名醫護人員參加了執業資格考試,625人蔘加了“好醫生”網路遠端教育 和繼續醫學教育學習,349人完成了繼續醫學教育任務,41人赴上級醫院進修學習。參加省、市組織的短期業務培訓班9期,培訓人員96人次,鄉村醫生輪訓率達到100%。

(六)中醫藥工作再上新臺階。組織開展了“西醫學中醫,中醫學經典”活動,完成“西學中”培訓348人次。全縣12所鄉鎮衛生院全部設立了中醫科、中藥房,60%的村衛生室配備和使用中醫藥。積極推廣鍼灸、推拿、拔罐等中醫藥適宜技術,建成具有中醫特色的鄉鎮衛生院7個,村衛生室13個,社群衛生服務中心1個。縣醫院在內科 、外科 、重症監護室和急診科等科室配備中醫師開展中醫診療工作。全縣開展中醫藥師承教育16人。

(七)食品安全綜合協調成效顯著。建立了食品安全目標考核、有獎舉報和黑名單制度,加強重點產品、重點區域和重大節假日期間的食品安全監管。組織開展食品安全知識宣講8場次,專項檢查5次,出動執法人員1142人次,檢查食品生產、銷售及餐飲企業400多家,全年未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八)衛生行風和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新成效。舉辦了慶祝5.12國際護士節暨頒獎晚會,“我為黨旗添風采”書畫攝影作品展和“崗位做貢獻、滿意在衛生”演講比賽,參加了全縣“讚歌獻給黨”紅歌合唱比賽等形式多樣、主題鮮明的系列活動。堅持處方病歷點評和醫生用藥排名通報制度,在遏制藥品回扣、治理“大處方”和過度醫療等突出問題方面邁出了實質性步伐。加強衛生新聞 宣傳工作,及時準確宣傳報道衛生事業發展中的新舉措、新成果,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回顧20xx年的工作,特點鮮明,亮點頻顯,所取得的進步和成績主要得益於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和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援配合,也是全縣衛生系統廣大幹部職工紮實工作和不懈努力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衛生局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當前我縣衛生工作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一是醫療資源配置不合理。農村基層醫療機構特別是村衛生室基礎條件薄弱,服務能力有限,不能滿足農村群眾就近就醫需求。二是衛生人才隊伍建設亟待加強。縣級醫院人才斷檔嚴重,鄉鎮衛生院新招錄人員急需進修培訓,社群衛生機構全科醫師數量不足,村醫難以適應資訊化管理要求。三是公共衛生服務體系薄弱。衛生預警監測和防控手段落後,應急能力不足,公共衛生防控體系壓力巨大。四是醫患關係面臨新的挑戰。醫鬧現象時有發生,醫療執業環境急需優化。對這些問題和困難,我們要高度重視,認真分析原因,切實加以解決。

二、20xx年重點工作任務

20xx年是實施“”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也是推進新一輪醫改,實現全縣衛生事業跨越式發展的關鍵之年。20xx年,全縣衛生工作要繼續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為重點,以轉變衛生髮展方式為主線,不斷完善醫療服務體系和醫療保障制度,通過實施“六大工程”,落實“33項具體任務”,努力提升“六個水平”。

(一)實施公共衛生創新工程,進一步提升衛生綜合服務水平。

重點落實5項工作任務:

一是各鄉鎮衛生院、社群衛生服務機構、村衛生室以及疾控、婦幼和衛生監督等專業公共衛生機構,要認真實施好11項基本公共衛生和5項重大公共衛生服務專案,重點加快健康檔案動態執行程序。

二是按照“管理機構下基層,疾控機構進醫院,健康教育進家庭”的思路,落實鄉鎮衛生辦公室和縣鄉醫療機構疾病譜排序和分析任務,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警機制,加強衛生應急能力建設。

三是做好重大傳染病防控,全縣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都要認真履行傳染病監測報告義務,重點加強麻疹防控,確保如期實現20xx年消除麻疹目標。

四是開展婦女“兩癌”普查,婦幼站要在上半年完成城鎮婦女宮頸癌和乳腺癌普查工作,加強確診患者康復指導和隨訪管理,提高婦女“兩癌”早診早治率,降低死亡率。

五是落實中醫治未病納入公共衛生均等化專案工作。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都要積極參與,認真開展中醫藥工作先進縣建立。中醫院要做好等級醫院評審和重點中醫藥專科建設。疾控中心、婦幼站和衛生監督所均要成立中醫管理科,強化公共衛生服務機構中醫藥工作。所有鄉鎮衛生院和30%的村衛生室要建立成中醫特色醫療機構。

(二)實施衛生人才培養工程,進一步提升衛生隊伍整體水平。

重點落實7項工作任務:

一是各單位要堅持好院內集中學習和職工輪流講課制度,並鼓勵職工自學,開展繼續醫學教育和遠端醫學教育,確保培訓質量。

二是各鄉鎮衛生院要落實好村醫每週到鄉鎮衛生院工作一天或每月工作一週制度,開展靈活進修,使鄉村醫生輪訓率達到100%。

三是在做好縣內全員培訓的同時,擠出經費和時間安排醫務人員到上級醫院進修學習,年內爭取向省外派出15人進修,其中,縣醫院派出10人,中醫院派出5人;向省內各級醫院派出30人進修,其中,縣鄉每個醫療機構均不少於2人。

四是繼續開展崗位練兵和技術比武,組織中醫藥適宜技術大賽、護理技術比武、產兒科技能大賽、急救應急演練等崗位練兵活動。各單位組織初賽,衛生局組織複賽,層層選拔優秀選手參加省級決賽。

五是加強中醫藥人才培養,繼續開展“西醫學中醫,中醫學經典”活動和中醫藥師承教育。

六是在縣醫院和中醫院實行中層幹部新一輪競聘上崗,並對財務、裝置、藥劑等重點崗位負責人進行輪崗交流,積極培養管理型幹部。

七是做好衛生支農和對口幫扶,切實提高幫扶效果。

(三)實施健康專案工程,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健康水平。

重點落實5項工作任務:

一是加強衛生專案建設,夯實為民服務基礎。中醫院要在5月底前完成門診住院部綜合大樓建設並投入使用。衛生監督所業務用房建設和15所村衛生室維修改造建設要儘快開工,爭取年底前投入使用。衛生監督所、婦幼站、中醫院和縣醫院要儘快採購配備相關裝置設施,完成各自的能力建設專案。相關單位要積極謀劃,有序有力推進提速縣醫院門診大樓和五個鄉鎮衛生院的專案爭取工作。

二是各醫療衛生單位要以“健康、幸福”為目標,抓好衛生科普宣傳。協助《飛天週刊》辦好“健康教育”專欄。積極與宣傳、廣電部門銜接,在電視臺開設“衛生與健康”專題,廣泛開展群眾性的健康知識普及和教育活動,建立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和慢病防治綜合示範區。

三是愛衛辦要積極協調各鄉鎮、各部門開展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和衛生鄉鎮建立,全面清除各類垃圾,消滅衛生死角,減少和消除各類疾病發生和傳播 因素。推進控煙工作,抓好無煙單位建立,努力實現醫療機構和公共場所全面禁菸。

四是食安辦要充分發揮食品安全綜合協調職能,重視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協調開展聯合執法檢查,開展好各類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加大對違法案件的查辦力度,嚴厲打擊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確保全縣食品安全。

五是衛生監督所要加大對縣鄉醫療機構的督查頻次,加大對非法行醫的打擊力度,重點加強對城鄉結合部等重點區域和黑診所等重點物件的監督檢查,嚴格取締無證行醫、非法義診、藥店坐堂行醫和超範圍開展診療活動等非法行醫,堅決防範患者看病就醫上當受騙甚至受到人身損害。

(四)實施衛生規範化建立工程,進一步提升內部規範管理水平。

重點落實6項工作任務:

一是加強公立醫院管理。以落實22項制度為抓手,深入推進醫院分級管理,實現管理、技術、質量、服務的“四個邁進”,重點實施抗菌藥物專項整治,著力強化衛生監督進醫院,積極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和“三好一滿意”活動,推行預約診療、無假日門診等便民惠民服務措施。

二是全面推廣省上提出的公立醫院“315”改革模式。縣醫院和中醫院全部實行藥品、醫用耗材、植入性材料網上採購和零差率銷售。繼續開展臨床路徑管理,實施新農合單病種付費,擴大重大疾病補償範圍。

三是加強基層醫療機構管理。開展基層醫療機構綜合改革“回頭看”,繼續實行藥品網上集中採購、統一配送、零差率銷售,確保國家基本藥物配備和使用比例均達到100%。落實好鄉鎮衛生院、社群衛生服務機構人員工資、運轉經費和村醫補助等各項補償政策,完善績效考核辦法,實施績效工資。鞏固擴大鄉村衛生一體化管理成果,將符合條件的村衛生室納入新農合門診報銷範圍。

四是加強民營及小型醫療機構監管。開展以“加強內部管理”為主題的民營及小型醫療機構整頓規範活動,促進依法執業、規範服務、健康發展。

五是加強新農合管理。今年新農合人均籌資水平達到290元,要力爭使實際報銷比例在20xx年的基礎上再提高10%。要推行市級直報墊付、門診報銷“一卡通”,全面落實兒童白血病、先心病等8類重大疾病保障工作,並逐步將肺癌、食道癌等12類疾病納入重大疾病試點範圍。

六是加強醫療費用管控。鼓勵使用基本藥物和目錄內藥品,縣醫院和中醫院要將目錄外用藥堅決控制在1.5%以內,並且把1.5%的目錄外用藥許可權嚴格掌握在一把手院長手中,切實提高實際報銷比例,降低自費費用。

(五)實施衛生資訊化建設工程,進一步提升科技資訊科技水平。

重點落實5項工作任務:

一是新農合服務中心要加強軟體系統建設和管理,加快實行新農合門診“一卡通”,實現網上傳輸、實時傳輸、網上稽核、網上結報等高效管理目標,確保新農合資金安全執行。

二是縣醫院和中醫院要安裝防統方軟體,發揮“制度+科技”在反腐倡廉建設中的作用,遏制藥品回扣,斬斷非法統方黑手,切實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

三是做好醫院管理系統建設。各鄉鎮衛生院要購置相應硬體和配套軟體,建立滿足門急診掛號、劃價收費、藥事管理、財務管理、新農合結算等工作的醫院管理資訊系統,初步建立以電子 病歷為核心的醫院資訊平臺。縣醫院和中醫院要完善醫生工作站、護士工作站、手術室和麻醉監護、基於電子病歷的醫院資訊平臺建設。要逐步將醫院資訊系統與區域衛生資訊平臺對接,支援日常監測資訊自動採集、上報和開展遠端會診,實現醫院資訊系統的互聯互通和資料共享。

四是加強衛生應急指揮平臺建設。縣醫院和各鄉鎮衛生院要積極創造條件,儘快實現急診急救人員和裝備的相對專業化、規範化,全面建成並啟動覆蓋縣、鄉、村三級的急救網路,實現全縣120統一排程指揮,科學高效執行。

五是各醫療衛生單位要加強入口網站建設和維護,醫務人員要積極利用微博、OA系統和新聞媒體等,釋出健康資訊,交流工作經驗,宣傳先進典型,主動解疑釋惑,努力營造有利於衛生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的社會輿論環境。

(六)實施服務態度整頓工程,進一步提升行業作風建設水平。

重點落實5項工作任務:

一是進一步加強職業道德和醫德醫風教育,落實糾風工作責任制,堅決杜絕“生、冷、頂、推”和“臉難看、門難進、事難辦”現象發生。

二是所有醫務人員都要實行醫德醫風考評,繼續堅持每月觀看警示教育片制度。同時,加強社會監督,實行醫療服務態度和服務質量有獎舉報制度。

三是抓好廉政風險防控,加大治理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工作力度,嚴肅查處損害群眾利益的違紀違法行為。

四是紮實開展“三好一滿意”和“創先爭優”活動,加強患者維權體系建設,推進醫患糾紛第三方協調機制建設。在視窗服務單位廣泛開展便民、利民、惠民服務活動和“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

五是做好正面引導,抓好典型宣傳,努力塑造衛生行業良好的社會形象。

同志們,當前全縣衛生事業發展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衛生系統責任重大、使命光榮。讓我們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緊密團結起來,振奮精神、堅定信心、齊心協力、紮實工作,認真實施好“六大工程”,不折不扣地落實“33項工作任務”,努力推動全縣衛生工作再上新臺階!

林業局長林業工作會議講話 篇5

同志們:

經請示市政府領導同意,今天我們在這裡召開全市體育局長會議。首先,我代表市體育局對與會的各位代表表示熱烈歡迎!本次會議的主題是:深入貫徹全省體育局長會議精神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回顧總結 “”及20xx年全市體育工作,精心謀劃“十三五”,安排部署20xx年體育工作任務,動員全市體育系統幹部職工樹立新理念、搶抓新機遇、開創新局面,率先建成全省體育強市,為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衝刺全省第一方陣做出應有的貢獻。

一、搶抓新機遇,主動新作為,“”我市體育事業取得新成就

(一)“”時期我市體育事業成就顯著

“”時期,是我國體育發展史上極為重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蚌埠體育主動作為、攻堅克難、發展提速、成效顯著的五年。

1、全民健身蓬勃開展,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初步形成。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全民健身工作,將其納入目標管理,市人大組織開展了《全民健身條例》專項執法檢查,市政協多次開展體育工作專題調研,形成了推動工作的強大合力。各縣區全部實現全民健身工作 “五納入”、全民健身工作委員會全覆蓋。順利完成《蚌埠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xx-20xx 年)》,在全 省考核評估中,我市二十四項核心指標均達到A級。五年來,累計投入資金3200餘萬元,建成農民體育健身工程760個,實現村級全覆蓋,建成全民健身苑98個,實現社群全覆蓋。體育設施遍佈城鄉,全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1.16平方米,高於全省平均水平。開展“溫馨蚌埠、健康珠城”等主題活動,群眾體育活動豐富多彩,健身熱情空前高漲。據統計,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達到全市總人口的33%以上。體育社團發展迅速,指導服務不斷完善,全市共有各級各類體育社團63個,會員61500人,擁有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6012名,完成10000餘人次國民體質監測任務。

2、競技體育彰顯魅力,對全省體育貢獻率位居前列。成功獲得安徽省第十四屆運動會承辦權。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援下,我市的申辦工作精心策劃、高水準呈現,高票勝出淮北、阜陽,時隔32年省運會再次回到蚌埠,首開我省非省會城市兩次承辦省運會先河。連年舉辦大型賽事。“”時期是我市舉辦“國字號”、國際性比賽規模最大、頻次最高、效果最好的時期。共舉辦中美籃球對抗賽、中國國家隊對烏茲別克國家隊“五人制”足球對抗賽等國際性賽事9 次,中國乒乓球超級聯賽(寧波海天俱樂部主場對陣江蘇電纜俱樂部)、全國象棋團體錦標賽等全國性賽28次。國內外賽場創佳績。我市體育健兒共獲得世界冠軍2個、亞洲冠軍3個、全國冠軍13個,打破省級紀錄 8項,1人入選“國家雙百精英教練培訓計劃”,對全省競技體育貢獻率位居前列。青少年體育進一步加強。建成國家級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基地1個、國家級傳校1 所、青少年體育俱樂部10個,省級高水平體育單項後備人才基地3個、省級特校4所、傳校8所、青少年體育俱樂部7個,市級特校2所、傳校24所、青少年體育俱樂部9個。我市體育代表團在安徽省第十三屆運動會上獲得 123枚金牌,居全省第一方陣。

3、體育設施規劃建設提速,體育彩票連創新高。完成《蚌埠市體育設施佈局專項規劃》;市全民健身活動中心、“五人制”籠式足球場和體育場東看臺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固鎮縣體育中心基本建成,懷遠縣全民健身中心正在加快建設。體育彩票銷售連創新高,五年累計銷售 7.5 億元,募集體育發展公益金 4500 餘萬元。

4、體育工作保障機制逐步完善,體育文化建設成果豐碩。市、縣(區)政府出臺了《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xx-20xx 年)》。《蚌埠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實施意見》、《關於進一步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和運動員保障工作的實施意見》、《關於進一步深化教體結合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蚌埠市學校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實施意見》等一批政策性檔案相繼出臺,為體育事業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撐。體育文化建設得到加強。組織編創的花鼓燈舞蹈《回鄉花鼓》、石鎖表演和花鼓燈健身操《石榴花開》代表安徽省參加全國第九屆、第十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分別獲得2個三等獎、1個二等獎。《蚌埠日報》、蚌埠 廣播電視臺等主流媒體以《家門口辦盛會、人人都是東道主》、《全民健身預熱省運》為題對承辦省運會進行了集中報道。《中國體育報》多次報道蚌埠體育賽事活動;央視體育頻道專程來我市採訪“誰是球王”爭霸賽蚌埠賽區比賽和校園足球開展情況,並在央視體育頻道播出。20xx-20xx 年,我市體育資訊釋出數量連續 3 年居省轄市第一位。

5、作風建設不斷加強,目標管理屢創佳績。局黨組認真組織開展黨的群眾路線專題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以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為抓手,強化“兩個責任”,“一崗雙責”全面落實到位。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定”,持之以恆反對“四風”,黨風廉政建設得到加強,全系統風清氣正、政令順暢,為體育事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生態。“”期間,我市體育工作捷報頻傳。市體育局榮獲“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 “全國全民健身優秀組織獎”;20xx 年獲評“省政府目標管理績效考核成績突出單位”,20xx 至20xx年連續5年被評為“全省體育工作先進單位”,多次獲得“全省群眾體育先進集體”、“競技體育突出貢獻獎”、“青少年後備人才輸送獎”、“體育彩票貢獻獎”。20xx、20xx 年,獲市政府目標考核 “優秀”等次,市體育局領導班子被評為“好班子”。

6、縣區體育工作各具特色、亮點紛呈。五年來,各縣區體育部門按照市體育局的部署,結合本地實際和特點,努力創新工作。懷遠縣注重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重視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承建籃球、手球等多個省運會專案隊,在安徽省第十三屆運動會上獲得全省縣域成績第四名的好成績。五河縣以建立全省全民健身示範縣為契機,將體育發展納入城市大建設,率先建成縣體育中心、澮河體育公園等體育設施,承辦多項省以上高水平體育賽事,榮獲“全國全民健身先進單位”。固鎮縣重視民生投入,體育場館建設力度加大,後來居上。市轄各區都能以全民健身主題活動為抓手,組織開展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的體育活動,形成了對全市全民健身活動的有力支撐。

(二)20xx 年我市體育工作取得新進展

20xx 年,第十四屆省運會進入“蚌埠時間”。市體育局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以籌備省運會為中心,主動作為,有序推進,圓滿完成了全年各項工作任務。

1、省運會籌備工作有新推進。一是突出責任落實,強化組織領導。市委、市政府將體育場館建設納入城市大建設,逐月觀摩、逐季排程。二是突出節儉務實,加快場館建設。體育場館工程包括市體育中心、老體育場升級改造(含游泳跳水館)、龍子湖體育公園、龍子湖區全民健身體育中心、禹會區全民健身體育中心均已完成總體規劃、單體設計、設計招標,下個月將全面開工建設。三是突出全域省運,抓好競賽組織。本著“充分利用已有場館,保證縣區有比賽、學校有專案”的原則,做到競賽專案縣區全覆蓋、學校重點覆蓋。副省長謝廣祥去年 11 月份來我市考察時,對省運會籌備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

2、全民健身工作有新拓展。一是實施高水平體育賽事引進工程。相繼舉辦了中美籃球明星爭霸賽、中國羽毛球超級賽、華東四省女子乒乓球精英賽等國際、國內賽事。採取門票公益發放、低票價等方式讓更多市民走進體育館欣賞體育賽事。二是實施“全民健身、擁抱省運”品牌工程。市、縣(區)組織大型群體活動20場次,以村為單位開展健身活動5600多場次。注重發揮體育社團作用,充分調動其積極性,先後組織了中華龍舟賽、安徽省體育舞蹈公開賽、蚌埠千人武術大展演等大型群體賽事活動 50 餘次,各類體育展示、賽事、活動20xx多場次,直接參加健身群眾百萬人次以上。三是實施體育惠民工程。建成321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投入資金近200萬元,對全45個社群、181個小區健身器材進行全面維修更新,維修器材1158 件、更新器材 450 件;建成濱河體育公園,配建8副籃球架、4套健身器材;為 20 個社群添置健身器材21 套,實現山上樓下、林中岸邊都有群眾競技場、百姓大舞臺。

3、競技體育基礎有新鞏固。一是完成競賽專案佈局。突出基礎大項、優勢專案、省重點發展專案,全面佈局23個競賽專案,做到專案教練員、運動員、承擔單位、訓練方案“四落實”。二是全面加強競賽工作。新增註冊運動346人,常訓人數在800 人以上。組織參加全省青少年常規賽,成績好於同期;圓滿承辦全省青少年武術套路錦標賽、游泳錦標賽、柔道錦標賽、航模比賽等賽事,實現運動成績提高、辦賽形象提升雙目標,均被評為優秀賽區,佔全省總數的三分之一。全年共承辦全國中學生足球賽、安徽省高中足球聯賽等省級以上各類賽事22次,參賽運動員 8559人。三是著力提升青少年體育工作。走“體教結合”之路,強化“資源共享、責任共擔、人才共育、特色共建”。完善“市隊校辦”模式,14 所學校承擔了省運會專項運動隊組建任務。實施校園足球“百千萬工程”、開展“三級三際三段”校園足球聯賽、舉辦“陽光體育校園聯賽”等形式多樣的競賽活動。我市先後在省政府召開的全省體教結合工作會議和全省體育局長會議上進行經驗介紹。

4、體育產業發展迎來新機遇。認真貫徹國發[20xx]46 號檔案、皖政[20xx]67號檔案精神,市政府出臺《蚌埠市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實施意見》,政府積極推動、資本踴躍投入、業界振奮進取的體育產業發展態勢正在形成。體育與資本加速融合,體育健身和體育消費人群聚集壯大。據統計,目前全市有各類體育企業240多個、體育培訓機構100多個,直接從事體育服務人數達 2萬人以上。加大體育彩票工作力度,全年體彩銷售 1.72 億元,創銷量最好成績。

5、體育管理工作有新提升。深入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高標準完成規定動作,嚴要求查擺問題,快節奏完成整改。全面落實“創城”工作任務。集中人力、財力申報 “創城”迎查材料、維修更新社群健身器材、做好“包保”工作。切實加強人才和隊伍建設。舉辦第一期體育管理幹部培訓班,納入全市幹部培訓主體班次,來自市、縣(區)30名體育管理幹部參訓。本著“招強、管用、拿金牌”原則,引進高水平教練員25名。注重體育文化建設。組織“迎省運•我該幹什麼”專題討論,開展“我為省運獻計策”專題研討,匯民智、謀思路,形成了“我為省運爭先創優”的良好工作氛圍。加強宣傳資訊工作,主流媒體宣傳181次,上報省體育局辦公網資訊738條。

同志們!20xx 年工作任務的圓滿完成,標誌著“”我市體育事業發展的主要目標勝利實現。五年來的體育工作是一場適應新常態、把握新機遇、力求新發展的生動實踐,不僅創造了全民共享的豐碩體育成果,還蓄積了巨大的發展能量,形成了值得總結的深刻啟示。一是要善謀大勢、搶抓機遇,把握髮展的主旋律。當今體育已超越運動和競技的層次,具有特殊價值與文化內涵。今天的蚌埠體育,正面臨著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和承辦省運會的雙重機遇,具備了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趕超條件。牢牢把握這個黃金機遇期,奮發有為,抓緊上大專案、築高平臺、促政策落地,把機遇變成現實。唯此,體育工作才能改變落後面貌、實現跨越發展。二是要善謀全域性、同頻共振,彈好發展的合奏曲。以全域性視野觀察和思考問題,主動把體育工作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去考慮、謀劃,主動把體育工作放在全市工作大局中去推動、發展,與中心工作同頻共振,形成各方齊抓共管的強大合力。唯此,體育工作才能得到更大支援、有更新作為。三是要理念引領、創新驅動,奏響發展的最強音。以新理念為指導,敢於打破習慣思維定勢,想他人不敢想,謀他人不敢謀,為他人不敢為,思想出新、思路出新、辦法出新、落實出新。唯此,體育工作才能融入發展潮流、獲得不竭動力。四是要主動擔當、永不言敗,吹響發展的集結號。把責任扛在肩上,勇於擔當、敢於負責、當好本職工作“主攻手”,主動思考、主動爭取、主動推進、主動落實。發揚體育人頑強拼搏精神,以不服輸的狠勁、爭第一的拼勁、破紀錄的衝勁抓好每一項工作的落實。唯此,體育發展的思路才能變為出路、藍圖才能變成現實。

五年來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積累的經驗彌足珍貴。這是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各方面關心支援的結果,也是全市體育系統團結奮進、辛勤工作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體育局黨組向大家致以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五年來的體育工作也還有許多遺憾、不足和薄弱環節。公共體育設施還有待進一步完善,縣區“五個一”還沒有實現全覆蓋;競技體育高水平後備人才不足,“定江山”的奪金大項缺乏;體育產業發展滯後、短板突出。幹部隊伍建設仍須加強。一些同志思想作風還不適應新形勢下體育工作的新要求,眼界不高、視野不寬、創新不夠、動力不足、全域性意識、發展意識不強。工作中不善謀事、不想幹事、不會幹事,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只求有、不求優。“任性思維”,自以為是,選擇性執行,吹自己的號,唱自己的調。這些問題已成為制約我市體育發展的羈絆,阻礙了體育事業局面開拓、形象提升,需要我們引起高度重視,在今後的工作中切實加以解決。

二、認清新形勢,繪製新藍圖,率先建成全省體育強市

(一)深刻認識“十三五”體育發展面臨的機遇。

黨中央高度重視體育工作,將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納入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內容。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了“體育強省”的建設目標。市委、市政府吹響了辦好省運會,打造運動之城、幸福之城、健康之城,建設“體育強市”的新號角。體育事業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大好機遇。一是健康中國建設把體育發展提到了新高度,為體育事業發展開闢了廣闊空間。二是經濟發展新常態對體育發展提出新要求,體育產業將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三是公共服務需求的快速增長為體育發展提供了新機遇,我市體育事業、體育產業必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高潮。四是科技創新為體育發展帶來了新業態,為體育發展提供了新的推動力。正是因為體育的價值再發現、作用再提升、功能新定位、業態新發展,決定了體育事業必將進入全面發展的黃金機遇期、理念轉變期、動力切換期、發展跨越期。我們要認清形勢、凝聚共識、搶抓機遇、加快發展,為人民創造更多的體育成果,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使命。

(二)認真謀劃“十三五”時期我市體育事業

“十三五”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時期、全面衝刺全省第一方陣的跨越階段,也是蚌埠建設體育強市的攻堅決勝階段。我們既要有搶抓機遇的意識,更要有把機遇轉化為發展目標、優化為發展環境、細化為發展專案、硬化為發展措施、實化為發展成果的本領,精心謀劃“十三五”體育事業發展,編制科學可行的發展規劃,繪製“體育強市”巨集偉藍圖。

關於“十三五”時期我市體育工作,我們總的思考是:立足於補短板、創優勢、提標杆、上臺階,建設體育強市,打造運動之城、幸福之城、健康之城。《規劃》的主體內容概括起來就是“12345”。即:以圍繞一條主線:建設體育強市;落實兩個檔案:《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xx-20xx 年)》和《蚌埠市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實施意見》;實施三大戰略:群眾體育“全民健身、健康蚌埠”戰略、競技體育“全運爭光、省運爭先”戰略、體育產業“升級提速、園區推進”戰略;實現四大目標:省運會精彩圓滿、群眾體育全省領先、競技體育重返前列、體育產業補齊短板;強化五項保障:加強黨的建設、推進依法治體、充實人才隊伍、提升體彩能級、打造效能體育。各級各單位要圍繞這個“12345”,認真謀劃本單位的“十三五”工作,全市一盤棋、上下一條心、擰成一股勁、合力抓落實,開創體育強市建設新局面。

(三)以五大理念引領我市體育事業新發展

一是堅持創新發展。創新是引領事業向前發展的第一動力。唯有創新,才能在發展中永不落敗;唯有創新,才能在時代的變化中保持領先。我們要把創新作為體育發展的強大動力,推進觀念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訓練創新、辦賽創新、業態創新。市體育局決定從今年起設立“創新工作獎”,對全市體育系統包括各縣區體育工作創新進行獎勵,不僅給榮譽,還要給獎勵,目的就是要鼓勵創新,使創新驅動成為我市體育發展的鮮明特徵。

二是堅持協調發展。要結合我市實際,推動體育事業與體育產業協調發展。抓住“十三五”我市體育場館全面建成的契機,加快推進體育產業集團、體育產業園區、體育用品零售街區等大專案建設,力爭體育產業總產值突破100億元,實現後發趕超;要補齊基層體育設施不足的短板,促進城鄉公共體育設施均衡化。重點加快縣域體育設施建設,完善縣區“五個一”、鄉鎮(街道)“三個一”、新建社群“兩個一”,實現全市人均佔有體育場地面積達到 2平方米。使城鄉公共體育服務更加公平、均等。

三是堅持綠色發展。要充分發揮體育的綠色低碳優勢,以“生態省運”為抓手,推進體育場館的節能減排,建設沿河、環湖健身步道、戶外營地、體育公園等生態體育休閒設施,大力發展登山、帆船、賽龍舟、鄉村騎行等健身休閒活動,探索發展冰雪運動,打造我市群眾體育升級版。

四是堅持開放發展。主動融入全國體育大格局,重點對接申辦高水平體育賽事。向縣區放開省運會專案隊,凡是有條件的縣區都可以承擔,市體育局將在教練指導、經費支援上一視同仁。大力推動社會辦賽,鼓勵有實力、有能力的體育社團、企業承辦體育賽事。堅持雙向開放,把國內外高水平比賽“請進來”的同時,將我市的一些傳統體育專案“送出去”,傳播優秀體育文化,推動交流互鑑。

五是堅持共享發展。全域省運、全民參與。在完善市、縣(區)省運場館的同時,建設好群眾身邊的體育設施,把更多的競賽專案安排到縣區,最大限度地讓市民共享省運成果。堅持大民生體育方向,積極構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大力發展各類人群體育,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

三、注入新動能,開創新局面,全面落實 20xx 年工作任務,為體育強市建設起好步

20xx 年是“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是省運會籌備工作承上啟下之年。全市體育系統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體育局的要求,高質量完成“精心籌備省運會”和“大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兩大重點任務,高水平推進《蚌埠市“十三五”體育事業發展規劃》編制、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青少年體育、體育產業和體育管理六大工作,為體育強市建設開好局、起好步。

(一)實施省運提速工程,樹立籌備工作新標杆。制定《蚌埠市承辦省運會總體方案》,成立蚌埠市承辦省運會工作指揮部,啟動會徽、會歌、吉祥物、宣傳畫、主題口號徵集,組織開展“省運會倒計時 800天”集中宣傳活動。強力推進市體育中心、體育場升級改造工程、龍子湖體育公園、龍子湖區、禹會區全民健身體育中心建設。今年省運會籌備工作已列為市政府年度重點工作,市體育局制定了月度推進、季度督查、年終考核的工作計劃,明確了責任領導和責任部門,各項工作都要實行掛圖作戰、強力推進。

(二)實施品牌引領工程,爭創群眾體育新優勢。以啟動《蚌埠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xx-20xx年)》為契機,實施品牌引領工程,強化“全民健身、省運蚌埠”形象展示。組織開展“全民健身、擁抱省運”主題活動、“全民健身、舞動珠城”花鼓燈健身操普及推廣活動、“迎接省運會、動感龍子湖”生態休閒活動、“迎接省運會、大家動起來”體育社團活動,形成對全市全民健身活動骨幹支撐。各縣區要突出地域特點和自身特色,開展多形式健身活動,努力形成一縣(區)一品;各區還要結合“創城”任務組織開展綜合性全民健身活動(5項以上)1次以上、單項體育活動3次以上。組隊參加安徽省第四屆全民健身運動會,爭取獲得好成績。出臺《蚌埠市社群健身設施管理暫行辦法》,建立長效管理機制,確保健身設施使用正常、維修及時。著力建設體育公園,今年將重點完善濱河體育公園,規劃建設龍子湖體育公園,打造體育設施新亮點。充分應用“網際網路+”成果,加快開發智慧健身平臺,推動群眾體育升級。

(三)實施育才奪標工程,蓄積競技體育新能量。加強備戰體系建設,制定《蚌埠市備戰省運會總體方案》、《蚌埠市參加安徽省第十四屆運動會獎勵辦法》。實施專案分類管理,以金牌課題為重點,精準發力,實行優質資源向金牌專案、金牌運動員傾斜。落實雙週備戰訓練會議制度,建立運轉高效的備戰機制。承辦、參加省級常規賽。加強教練員、運動員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水平。深入開展“五好教練員”、“三有運動員”評比活動,動員廣大教練員、運動員向先進看齊、朝目標努力,把寶貴的青春奉獻給美好的事業和無悔的人生。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促進體教結合。各縣區教體局要在學校體育提升、青少年賽事培育、校園足球振興和青少年體育人才強基等重點工作中找結合點、著力點、突破點,形成本縣本區學校體育特色、團體優勢。繼續加強青少年體育基地建設,做好省級青少年體育俱樂部、戶外營地申報工作。

(四)實施政策落地工程,謀求體育產業新突破。認真貫徹落實《蚌埠市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實施意見》,全力推動增加體育供給的政策出臺,特別是稅費優惠、土地優惠、安保服務和學校場館開放等政策的落地;圍繞打造自主品牌,啟動體育產業園可研工作;組織舉辦2次全國性高水平賽事,打造區域賽事品牌;創新體育場館運營體制機制,籌建蚌埠體育產業集團。抓好體育彩票“一把手”工程,完善網路,提高銷量,落實風險防控預警機制,力爭全年體彩銷量超過2億元。

(五)實施管理提升工程,增強體育發展新保障。一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以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為抓手,強化“兩個責任”,落實“一崗雙責”,聚焦正風肅紀,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守紀律、講規矩、乾淨幹事、廉潔從政。深入開展“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活動。二是開展縣區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績效考核。省政府從20xx年起將“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列入對省轄市政府目標管理績效考核。為有力有效推動工作,從今年起,市體育局將對縣區“公共體育設施建設”進行考核,考核結果計入市政府對各縣區政府目標考評總分。目前,考核細則正在擬定之中。三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興體之要,唯在人才。要切實把體育發展轉變到依靠人的素質提升、能力增強、水平提高上來。要引進一批金牌教練員,培養一批奪金運動員。舉辦全市第二批體育管理幹部培訓班。各縣區教體局要強化體育工作,明確分管領導,設定體育業務科室,配齊配強業務幹部,提高體育隊伍的戰鬥力、執行力。四是抓好體育文化建設。開展“讀《中國體育報》、上省局辦公網”活動。用最新政策、最前沿成果、最鮮活經驗指導工作。組織“省運場館記者行”集中採訪活動,與蚌埠廣播電視臺合作,增設體育欄目。深化體育系統“迎省運•我該幹什麼”專題討論,組織開展“我為省運做貢獻”徵文活動。繼續做好資訊報送工作。五是加強安全生產。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確保全市體育系統不發生重大責任事故。

同志們,春潮湧動風正勁,揚帆遠航恰當時。當前我市體育事業已經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更加飽滿的激情、更加進取的狀態、更加創新的作為、更加嚴實的作風,戮力同心,砥礪前行,向著“十三五”率先建成體育強市的巨集偉目標勝利啟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