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演講稿 > 發言稿

全市林業局長會議上的講話材料(精選5篇)

欄目: 發言稿 / 釋出於: / 人氣:1.99W

全市林業局長會議上的講話材料 篇1

同志們:

全市林業局長會議上的講話材料(精選5篇)

剛才市林業局各位局領導針對存在的問題和今年的工作任務分別進行了詳細的安排部署,我十分贊同。各縣(區)回去後要統籌安排、同步推進、抓好落實,確保全面完成全年工作目標任務。

今年以來,全市林業工作總體進展良好,在造林綠化、森林資源保護、森林防火、林業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明顯成效。 截至目前 , 全市完成 營造林 176.52萬畝,佔任務179.66萬畝98.25%。 治理石漠化 113.55 平方公里 ,佔任務的 90.12%。 完成 育苗面積 7658.08畝,預計產苗量13604.55萬株。 完成 特色經果林 板塊 68.63 萬畝,佔任務64.71萬畝106.06 %。 發展 林下經濟板塊 面積124.48萬畝,實現產值33.13億元,帶動農戶20餘萬戶。 森林生態旅遊 累計接待遊客1461502人次,森林旅遊收入達9046.336萬元 。 全市森林公安機關共立(受理) 各類森林案件 148起,破(查處)154起,依法處理各類違法犯罪人員154人次,罰款71.32萬元,收繳木材58.37立方米,收繳野生動物20頭、只,收繳野生保護植物26株。 稽核審批使用林地專案 47起,佔用林地面積 341.3355 公頃,收繳植被恢復費2991.8582 萬元。 森林火災 僅發生 1起,受害森林面積為5.25公頃,森林火災受害率0.0043‰。 調處林權糾紛 1418件; 辦理林權抵押貸款 7475萬元; 森林保險 投保面積1192.5 9 萬畝; 流轉林地 面積12.29萬畝; 成立新興林業經營主體 476個。

今年以來,國家林業局到畢節調研4次,廣西、重慶、山東等地的林業部門50餘人次到畢節考察;第六屆“綠化祖國·低碳行動”植樹節全國啟動儀式南方主會場在畢節市舉行;3個核桃基地入選國家級核桃示範基地,4家專業合作社獲得“全國林業專業合作社示範社”,3人獲得“全國綠化獎章”,5個企業獲得“省級林業龍頭企業”。總之,在各縣(區)林業局的積極努力下,全市林業生態建設實現了“開門紅”,取得了良好開局。

下面,為加強下半年的工作,確保各項任務的全面完成,我再強調 三點意見。

一、認真分析形勢,切實提高思想認識

(一)充分認識林業工作的重要性

第一,林業 的作用地位日趨重要 。 20xx年全國兩會期間,20xx年視察貴州時,反覆強調,貴州省要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省委對畢節市提出了守住兩條底線、堅持三大主題、建設四個高地,打造試驗區改革發展升級版的要求,其中一個高地是“生態保護、綠色發展的高地”。省委、省政府連續兩年安排在春節後上班第一天開展全省集中義務植樹活動,陳敏爾書記在參加義務植樹時要求要厚植生態保護的基礎,厚植脫貧致富的“搖錢樹”,厚植髮展生態經濟的優勢。市委一屆八次全會提出建設“六個新畢節”,其中之一是綠色靚麗新畢節,要求深入實施“綠色畢節”行動,到20xx年,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60%。中央、省、市對林業的要求越來越高,力度越來越大,對林業部門來說,既是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又責任重大。各縣(區)要站在講政治、顧大局的高度,充分認識林業的作用、地位,搶抓機遇,加快發展,不辜負新的歷史時期賦予林業的使命。

第二,林業是助推脫貧攻堅的重要途徑。 “十三五”時期是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但全市還有1981個貧困村、125.9萬貧困人口的脫貧任務,是全省任務最重的一個市州。林業在脫貧攻堅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提出實施“五個一批”脫貧工程,其中之一是“生態補償脫貧一批”,通過利用生態補償和生態保護工程資金使當地有勞動能力的部分貧困人口轉為護林員等生態保護人員,開展貧困地區生態綜合補償試點,健全公益林補償標準動態調整機制,推動地區間建立橫向生態補償制度等措施,讓貧困人口增加收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明確,國家實施的退耕還林還草、天然林保護、防護林建設、石漠化治理、防沙治沙、溼地保護與恢復、坡耕地綜合整治、退牧還草、水生態治理等重大生態工程,在專案和資金安排上進一步向貧困地區傾斜,提高貧困人口參與度和受益水平。生態補償脫貧是中央首次提出的扶貧新理念,第一次將生態建設保護與脫貧相結合,其中大部分是林業部門的責任,是新的歷史時期賦予林業新的歷史使命,對林業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既有壓力又有動力。

第三,林業是展示試驗區建設成效的重要視窗。 生態建設是試驗區的三大主題之一,林業生態建設直觀效果好,對比強烈,受益面大,一直以來是展現試驗區建設成效的重要視窗。20xx年來的生態建設成效為畢節贏得了“生態文明先行區”“全國林業生態建設示範區”“全國石漠化防治示範區”等榮譽稱號,在全國樹立了良好的生態建設品牌和形象。再過2年就是試驗區成立30週年,是展現試驗區建設成效重要時間節點。林業生態建設不能躺在以往的功勞上睡大覺,必須超前謀劃,認真籌備,精心打造,確保在20xx年推出一批新的亮點,為試驗區30週年獻禮。

(二)客觀認識林業工作的複雜性

今年是林業工作任務最繁重的一年,既要完成常規的造林綠化、資源保護等工作,又要啟動森林資源二類調查,石漠化監測、林業有害生物普查、集體林業綜合改革試點、國有林場改革等工作。除此以外,市委、市政府還安排了“法治畢節”建立,板塊經濟發展、油用牡丹產業發展、通道綠化等任務。再加上技術人員短缺,專案資金不到位、工作經費緊張等客觀因素的影響,可以說,今年的林業工作千頭萬緒,紛繁複雜,如再採取往年的常規做法,將無法保證各項工作的順利推進。

(三)正確認識林業工作的艱鉅性

全市林業工作雖然總體上進展順利,但仍存在諸多不容忽視、必須立即整改的問題。

一是“綠色畢節”行動進展不平衡 。第一季度綠色畢節行動考核結果顯示,部分縣(區)營造林面積核實率、造林合格率低,造林質量不高,管護效果不好。全市任務完成率僅為92.38%,其中金沙縣僅為61.60%;全市造林合格率僅為83.17%,其中赫章縣僅為49.53%、金沙縣僅為42.68%;全市撫育管護合格率僅為78.86%,其中金沙縣僅為30.23%、赫章縣僅為52.21%,與造林核查要求相差甚遠。

二是退耕還林前期工作推進較慢 。目前,僅有納雍縣、百里杜鵑管理區全面完成20xx年度新一輪退耕還林分戶丈量、張榜公示、登記造冊、合同簽訂工作,黔西縣至今未開展前期工作,其他縣(區)不同程度未完成相關前期工作,為下年度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造成工作積壓。

三是“二調”工作進展遲緩 。全市外業小班區劃調查面積完成率僅12.23%,省廳要求第一批次完成時間為5月30日,第二批次8月31日,第三批次11月30日,照目前的進度,到期根本無法完成。

四是“六個嚴禁”專項執法行動案件查結率低。 目前全市共有案件1941起,其中查處案件451起,查處率僅23.36%,查結案件130起,查結率僅6.7%。省廳要求在6月30日前,所有行政案件必須查處完畢,所有刑事案件必須移送公安機關,現在只剩一個多月時間,要把剩餘案件全部查處完畢,時間十分緊迫。

五是林業隊伍建設不到位 。近年來,很多縣(區)林業幹部職工都出現了貪汙腐敗的問題,林業成為了職務犯罪的高發部門,給林業部門造成了極大損失。說明了我們的隊伍管理不嚴,管理制度不健全,預防教育不夠,導致很多幹部守不住底線,受不住誘惑。

六是林業專案資金到位率差 。經市林業局排程,各縣(區)滯留縣級財政的資金總額較大,嚴重影響了林業各項工程專案的按時推進,打擊了參與林業生態建設企業和其他經營主體的積極性,有的甚至造成了上訪。

總之,面對當前林業工作的嚴峻形勢,各縣(區)要切實提高認識,統一思想,既要充分認識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又要堅決克服畏難情緒,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條件,想盡一切辦法推進各項工作,確保順利通過省廳的各項檢查考核。

二、明確目標任務,狠抓當前重點工作

市委、市政府提出,20xx年全市森林覆蓋率要達到60%。要實現這一目標,20xx、20xx兩年的造林面積猶為關鍵,如這兩年不加大造林力度,森林覆蓋率目標將無法完成。經分析,全市20xx年營造林任務預計在180萬畝,力爭突破200萬畝。各縣(區)要圍繞20xx年目標的實現,結合當地的土地資源情況,抓緊制定本縣(區)的造林目標。在營造林上,只能進、不能退,只能多、不能少。當前,重點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著力抓好油用牡丹試驗示範

市委對油用牡丹產業發展非常重視,市領導多次到實地調研,多次聽取工作情況彙報。5月9-11日,全市召開了油用牡丹產業發展專家論證會。國家林業局、中國油用牡丹專家委員會、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林業大學等單位的20餘位領導、專家通過現場考察,一致認為畢節市氣候、土壤等自然地理條件適合發展油用牡丹。志剛書記要求,要抓緊按照專家意見開展試點示範工作。市林業局代市委、市政府起草的《關於切實抓好油用牡丹產業發展試點示範工作的通知》已按程式送審。各縣(區) 一是 要選好地塊 。按照通知要求編制方案、選好試驗示範點,除金海湖新區外,每個縣(區)不低於5000畝的試驗示範面積,其中有1000畝要按園區化要求高標準打造示範基地,形成集種植、加工、觀光為一體的現代化農業園區;1000畝要安排在高速公路兩側,體現景觀效果;剩餘部分面積要利用退耕還林工程分別在不同的海拔、氣候條件下進行試驗。二是要提高標準。 所有示範點必須落實經營主體,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基地、合作社+農戶+基地等模式執行,提高基地建設成效。同時嚴格按照技術規程規範種植,該起壟就起壟,該平茬就平茬,該施肥就施肥,確保示範基地牡丹在20xx年開花結果。七星關、黔西、金沙、納雍、金海湖等已經種下去的地方,要制定技術方案進行全面提升改造。 三是要加強科研。 市林科所要制定課題研究方案,根據全市不同的海拔、土壤、氣候條件,開展不同密度、不同套種模式的對照試驗,研究出最佳豐產栽培技術和配置模式;要開展本地良種選育,研究育苗技術,為種苗供給本地化提供技術支撐;要組織收集現有開花結籽牡丹的種子,初步測定單株產業和出油率。各縣(區)要無條件配合支援林科所工作,積極協調聯絡、幫助管理試驗地塊,確保科研取得成果。 四是要保障苗木。 市林業局牽頭,從各縣(區)抽調相關人員組成苗木採購小組到中國油用牡丹專家委員會推薦的苗圃實地檢視、選擇、購買苗木,保證苗木質量。同時,要開展本地育苗工作,為以後全面推開作好準備。 五是要保障資金 。開展油用牡丹試驗示範的資金主要是依託退耕還林工程,整合產業化扶貧、“三江源”、農業產業化等資金建設。各縣(區)在安排20xx年退耕還林任務時,首先要滿足油用牡丹試驗示範需要,不符合退耕還林條件的,要向縣委、縣政府彙報,整合其他資金解決。9-10月份,各縣(區)必須完成試驗示範點種植任務。

(二)著力推進綠色通道建設

再過2年就是試驗區成立30週年,展現試驗區生態建設成效,綠色通道是最直觀、最便捷的體現。市林業局已代市委、市政府起草了《關於進一步搞好高速公路與成貴鐵路綠色通道建設的通知》,正在按程式送審。檔案下發後,各縣(區)要按照通知要求,細化方案,重點將隔離柵外的地塊採取“點、線、面”結合的方式進行高標準、高投資綠化。“線”上綠化要在公路兩側各50米範圍,採用米徑5釐米以上常綠、落葉綠化大樹搭配觀花、觀葉灌木打造景觀;“面”上綠化要在50米以外可視區域,用米徑3左右釐米綠化大苗或經果林搭配油用牡丹、刺梨營造景觀;“點”上綠化要在匝道、互通、立交等周邊按園林綠化要求高標準打造景觀精品。線、面綠化由林業部門實施,點上綠化由專案業主實施。建設資金除林業專案外,主要用“三江源”資金解決。

(三)著力加快森林資源二類調查

“二調”結果是反映20xx年以來一個地區林業生態建設情況的重要資料,其重要性只要是林業工作者都應該知道。雖然造成目前全市“二調”工作滯後的原因很多都是客觀因素,比如技術人員不足,調查經費不到位等等。但各縣(區)要從主觀上努力,採取一些超常規措施去克服困難,加快進度,確保如期完成。 一是要統籌調配技術人員 。進展較快的納雍珙桐自然保護區由4個技術員帶領7個護林員組成4個工組開展調查,並隨時排程進展情況;金海湖新區採取服務外包的做法,將業務承包給貴陽的一家公司來做,人員相對固定,工作相對單純,提高了調查速度。其他縣(區)要參照這些好的做法,統籌調配好有限的人力資源,加快調查進度。 二是積極爭取調查經費 。七星關區、織金縣、百里杜鵑管理區經費到位率都是100%,一方面體現了地方政府的重視,另一方面也體現這3個縣(區)的爭取協調力度大。其他到位較差的縣(區)要進一步加大彙報爭取力度,市林業局也會積極幫助反映,儘快將資金爭取到位。但七星關經費雖然全部到位,進展卻十分緩慢,要認真分析原因,抓緊整改推進。 三是要加強質量檢查 。目前,開展質量檢查的只有黔西、納雍兩縣,其他縣(區)都沒有開展此項工作。調查質量對調查結果影響很大,不能保證質量就不能客觀反映全市生態建設成果。尤其是金海湖新區採取服務外包的,更要加強質量檢查,確保調查最終結果的真實性、客觀性。

(四)著力加強退耕還林工程實施

畢節市第一輪退耕還林成效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是成功的典範,很多國家、省領導都考察調研過退耕還林點。畢節一直以來也在大力爭取新一輪退耕還林的實施,20xx年重啟退耕還林以來,國家和省都對畢節給予了傾斜支援,20xx、20xx兩年的任務佔全省任務的25%以上,今年全省的任務預計是430萬畝,畢節市將盡量爭取100萬畝以上。但與上一輪退耕還林相比較,這兩年實施的退耕還林工作進展緩慢,缺少可以參觀的亮點。除了按國家省的要求完成任務以外,各縣(區)要特別注重兩點。 一是及時完善退耕還林前期工作 。退耕還林工程涉及千家萬戶,分戶丈量、合同簽訂、張榜公佈等基礎工作不紮實,容易形成群眾信訪隱患和貪腐漏洞。群眾利益無小事,各縣(區)要採取督促、通報、考核等手段促進各鄉鎮抓緊完善前期工作,將惠民政策落到實處。二是要打造新的亮點 。要選擇交通便利、視角效果好的地塊,整合資金、提高標準打造新一輪退耕還林的示範亮點。經濟林型別、生態林型別的示範點都要打造,在種植模式、種植質量、經營管理、治理效果等方面要有示範借鑑作用,以示範點為視窗展示全市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實施成效。

(五)著力落實綠色畢節行動整改

省委、省政府將在8月份開展綠色貴州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xx年考核工作。從全市第一季度考核結果來看,情況不容樂觀,全市面積核實率不到95%,造林質量合格率僅為83%,撫育管護、育苗核實情況都不好。各縣(區)要認真分析自身存在的問題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抓緊在省考核前整改落實到位。 一是要及時上報資料 。根據省林業廳《關於上報綠色貴州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xx年考核有關營造林資料資料的通知》,今年核查上報的資料多、時間緊、要求高,如不及時上報,將視為拒絕考核,並在全省通報批評,扣減相關分值。20xx年的核查中,部分縣(區)因重視不夠,資料上報不及時、質量不符合要求被扣分。今年,各縣(區)要吸取教訓,安排專人負責,確保按時上報資料,完善備查資料。 二是抓好任務完成。 各縣(區)要 對照省廳考核要求, 進一步組織對全縣造林地塊進行全面自查核實,摸清底數、舉一反三、有的放矢、抓緊整改。對未栽植和成活率達不到要求造林小班,能在雨季用營養袋苗補植的要抓緊準備苗木,在雨季進行補植補種。對必須在冬季進行造林的小班,要提前作好苗木準備,一旦進入造林季節立即啟動補植補造。 三是抓好質量管理。 各縣(區)要高度重視造林質量,加強技術指導,嚴格把好造林的每一道關序 ,切實提高造林合格率 。嚴防“一鋤苗”“爬壁樹”等不負責任的現象發生。引導農戶在造林地內種植矮杆作物,實現以耕代撫,以短養長。要嚴格按照作業設計進行施工,加強苗木檢查驗收,嚴禁裸根苗、弱苗上山造林。 四是抓好作業設計。 對 一季度考核中發現作業設計不符合要求的縣(區),要抓緊組織技術人員重新設計,技術人員一定要深入實地開展調查,避免圖班勾繪過程中出現地類不符,小班因子填寫錯誤等現象的發生,並認真核對造林資料庫,避免出現林業工程重複,小班重疊等問題。 五是抓好管護落實。 堅持精種細管、種管並重,落實造林經營主體、撫育管護組織、撫育管護措施,落實撫育管護責任,簽訂管護合同,切實做好造林後幼林撫育、病蟲害防治、整形修枝等管護工作,確保苗木健康生長。

(六)著力抓好林業專案爭取

林業的建設發展,主要依靠專案來支撐。各縣(區)要高度重視專案爭取工作,明確專人負責,建立專案庫,加大專案儲備,通過專案來推進林業生態建設,通過專案來扶強扶壯專業合作社和企業。省級林業產業發展資金專案、農業綜合開發專案,投資雖小,但意義重大,對小微企業和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壯大能起很大作用,當前正是這兩個專案的申報期,各縣(區)要做好服務,認真組織上報。

此外,要統籌兼顧、穩步推進石漠化綜合治理、天然林資源保護、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森林防火、案件查處、信訪維穩、安全生產、德援專案、種苗工作、林業改革、林權制度改革、國有林場改革等工作,確保在年終全面完成各項任務。

三、強化工作措施,確保各項任務完成

(一)強化組織領導

各縣(區)林業局主要負責人要牢固樹立擔當意識、責任意識,拿出敢於擔當的氣魄,直面矛盾的勇氣,敢啃“硬骨頭”的精神,面對當前工作中遇到的重重困難和壓力,帶領幹部職工認真梳理自身存在的問題,逐項制定落實措施,採取超常規措施合力推進各項林業工作。尤其是主要負責人,重點要解決好人和財的問題,為工作推進提供好基本保障。

(二)強化作風建設

作風是各項工作紮實推進的重要保障。尤其是林業系統,一旦作風不實,就會差之毫釐謬以千里,給工作造成誤差,帶來不良影響;相反,有了良好的工作作風,各項工作就能快速、優質、高效推進。因此,全市各級林業部門要狠抓、常抓作風建設,增強執行力和落實力,鍛造一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林業幹部隊伍,以“馬上就辦”的務實作風,以“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衝刺”的拼搏精神,全力推進林業生態又好又快發展。

(三)強化廉政建設

要堅持抓好主體責任落實,重點從加強組織領導、選好用好乾部、深化作風建設、堅決懲治腐敗、推進源頭治腐、加強廉政教育等方面推進各級林業黨組主體責任的落實,保證班子成員的廉潔自律。要嚴明紀律規矩,把紀律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堅持紀嚴於法、紀在法前。嚴格執行黨員幹部政治紀律“十嚴禁”;認真貫徹民主集中原則,做到個人服從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始終站穩政治立場,保持政治清醒,凡是上級作出的決策部署,不折不扣地執行,做到令行禁止。要強化科學決策,按規定研究決定“三重一大”事項,堵塞貪腐漏洞。要加大民生監督,切實加大監督問責力度,確保民生專案規範實施,民生資金安全執行、民生利益不受侵害。要針對出現的問題,認真剖析原因,加強預防教育,保護好林業幹部。

(四)強化督查考核

市林業局將加大對當前各項林業重點工作的督查考核力度,對工作措施不落實、進展遲緩、推進不力的縣(區),將在全市進行通報批評,對林業局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並按《綠化畢節動態跟蹤考核辦法》等考核規定,嚴格考核結果運用。各縣(區)也要積極向縣委、縣政府彙報,加大對各鄉鎮的考核督查力度,加大對鄉鎮負責人的問責力度,確保各項工作,尤其是退耕還林工作的推進。

同志們,當前各項林業工作任務十分艱鉅,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視起來,緊張起來,切實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多想辦法,多謀良策,努力突破工作瓶頸,開創工作新局面。我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全市林業生態建設各項工作一定能順利推進,圓滿完成!

謝謝大家!

全市林業局長會議上的講話材料 篇2

同志們:

去年底,市委召開四屆二次全會,國家林業局召開全國林業廳局長會議,對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總體要求。市委22次會、全市農村工作會議研究部署了今年的農業農村工作。近期,奇帆、正其、光磊、張鳴等同志聽取了林業工作彙報,對做好今年的林業工作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今天召開全市林業局長會議,傳達貫徹國家、市相關會議和領導同志講話精神,總結20xx年林業工作,安排部署今年工作任務。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20xx年工作回顧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國家林業局的大力支援下,全市林業戰線的同志們深入貫徹落實黨的精神和市第四次黨代會精神,緊緊圍繞“科學發展、富民興渝”總任務,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克服困難,凝心聚力,負重工作,全面完成各專案標任務。下面,我就思想和工作這兩個方面進行一個總結和回顧。

思想上,抓好“統一”和“轉變”:

——“統一”:把全市林業系統思想和工作統一到中央決定和市委市政府要求上來。中央和市委作出重大決定後,我們都在第一時間傳達到全體黨員幹部,統一思想,統一認識。無論是中央作出的重大人事調整、黨的精神,還是市“三化”大會召開,我們都及時深入系統進行傳達學習,並結合自身思想和工作找差距,添措施,推進工作。

——“轉變”:一是調整林業發展思路,由過去的“重發展”向“發展與保護並重”轉變。“7?23”講話後,我們及時召開全市林業局長座談會,提出發展思路的轉變,並加大森林資源保護和生態修復力度。二是圍繞“穩中求進、科學發展”的總基調,結合實際,科學調減建設任務,不提高目標、不喊口號。營造林任務由年初的500萬畝調減為400萬畝,長江兩岸綠化任務由130萬畝調減為90萬畝。三是按照市第四次黨代會提出的“積極構建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工作部署,結合重慶“大江大山”的特殊市情和三峽庫區生態脆弱的狀況,積極謀劃構建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

工作上,重點抓好六個方面:

第一,加大重點工程建設力度。以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石漠化綜合治理等國家重點工程,六大森林工程、長江屏障建設為依託,穩步推進城鄉綠化。全年完成營造林403.4萬畝,其中新造林288.8萬畝、低效林改造114.6萬畝。尤其是在長江綠化中,把解決“斷帶” “天窗”、百米景觀林帶和示範片建設作為重點,提前啟動實施31萬畝退耕還林任務。市領導小組認真研究解決落實綠化長江資金63.6億元。其中三峽後續工作資金50億元,市林業局、市農委各籌措5億元,捐贈資金3.6億元,市政府辦公廳印發紀要,分年度落實到區縣,重點解決了資金渠道問題。經過4年的努力,專案區森林覆蓋已達38%,比專案實施前提升了16個百分點。

第二,加強資源保護,強化“三防”,堅持“三好”:

——“三防”:一是防林地侵佔。編制了《重慶市林地保護利用規劃》,並經過市政府審議通過,強化全市“林地一張圖”管理,嚴格林地用途管制,確立了到20xx年林地保有量達到6300萬畝、森林保有量達到5562萬畝的目標。健全採伐限額管理制度,規範木材經營、加工、運輸等流通環節管理。加強森林資源監測,完成一類清查和二類調查工作。加大涉林案件查處,偵破查處涉林案件5233起,依法打擊處理各類違法犯罪人員6000人。其中查處全國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楠木案,涉案金額1000餘萬元,抓獲犯罪嫌疑人45名。二是防森林火災。建立了航空護林站,落實了編制、機構、人員,首次開展春夏兩季航空護林工作,航護時長超過全年的1/3,初步形成地面、航空、衛星“三位一體”的防控體系。加強與氣象等部門的監測預警協作,全年發出森林火險預警15天次,釋出4級以上高森林火險天氣10天次,5級以上高森林火險天氣6天次,向各區縣釋出各類預警通知30期,完善了監測預警機制。強化森林消防應急隊伍建設,市級和10個區縣組建森林防火專業隊27支,常年備勤,應急處置能力大幅提高。去年森林火災發生起數、過火面積、受害森林面積分別較20xx年下降83%、72.5%和69%,未發生重特大森林火災和人員傷亡事故。三是防病蟲害。針對部分割槽縣松材線蟲病疫情上升、防控形勢嚴峻的實際,加大了防控力度。建立了 “封頂、保底、基數三年不變”,按防治成效,實行以獎代補的投入管理模式,區縣政府對疫情防控的責任進一步增強,區縣財政投入達到9000萬元。全面推行防治公司、專業隊績效承包、輕型直升飛機防治和新技術運用,無公害防治率達到93.6%。加大執法力度,強化檢疫封鎖,辦理了全國首例涉疫刑事案件。疫情防控效果顯著,有4個疫區未出現疫情,4個區縣疫情大幅下降。

——“三好”:一是保護好野生動植物。加強自然保護區基礎設施和能力建設,開展瀕危野生動植物拯救保護工作。新建15個市級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站,實現了“零疫情”目標。陰條嶺自然保護區成功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二是保護好溼地。開展了為期3個月的打擊毀溼開墾專項行動。強化溼地公園保護管理體系建設。地方自主投入資金開展溼地保護和恢復專案建設,一批退化溼地生態狀況逐步得到改善。三是保護好天然林。落實4311萬畝公益林的管護責任,健全公益林管護體系。

第三,落實全市農業現代化大會精神,推進產業發展。全年新建產業基地50萬畝,其中速豐林8萬畝,優質筍竹基地8萬畝,香料(花椒為主)4萬畝,油茶10萬畝,中藥材9萬畝,乾果6萬畝,花卉苗木5萬畝。林業產業基地總規模達到1400萬畝。全年實現林業產值400億元,年增長22.7%。加大林業龍頭企業扶持力度,積極爭取歐洲投資銀行林業貸款。繼續對林業龍頭企業給予貼息貸款扶持,已培育龍頭企業100家。加快森林旅遊業發展,全市市級以上森林公園達到78個(其中國家級25個),自然保護區達到52個(其中國家級5個),全年實現森林旅遊4900萬人次,森林旅遊總產值66億元。

第四,深化林業改革。在鞏固集體林權制度主體改革成果的基礎上,突出林權糾紛調處,深化配套改革。加快林權管理服務中心建設,全年新建3個服務中心,累計達到24個。探索森林資源使用權的流轉,全年流轉林地20萬畝,累計實現林地流轉483萬畝,流轉金額11.3億元。開展“林地林木兩權分離”試點,強化銀林合作,累計實現林權抵押貸款116億元,佔了“三權”抵押貸款的62%。開展森林保險試點,保險面積達1000萬畝。加強示範合作組織建設,全年新增林業專業合作組織154個,林業合作組織累計達1262個,參加農戶62萬戶。加強國有林場改革,盤活森林資源,爭取多方投資5.9億元,改造危舊房4089戶、33萬平方米,同時強化了國有林場水、電、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

第五,加強科技創新與推廣。開展國家和市級林業科技創新研究30多項,推進“中國林科院三峽庫區生態保護與恢復研究中心”等科技創新平臺建設 8個。狠抓科技成果轉化,獲批中央財政林業科技推廣專案10項,續建推廣專案29項,完成實用技術培訓5萬餘人次。開展國家行業標準編制10項,完成標準編制驗收4項,推進壽竹和油茶2項全國林業標準化示範區建設,完成首個國家森林城市標準化示範區驗收,組織實施各級技術標準50多項。召開全市林業科技大會,對今後一個時期林業科技工作進行全面部署。

第六,抓好穩定工作。去年是黨的召開之年,維穩任務繁重,林業又涉及很多敏感問題,近5000名天保一次性安置人員長期不穩定,還有“浚峰林業案”、“億霖木業案”等涉林信訪疑難案件,矛盾化解難度大,維穩壓力大。全市林業系統做到“五講”(講政治、講大局、講責任、講政策、講服務),較好地完成了信訪維穩工作。特別是注重在源頭上化解矛盾,對全市約2300多個天保工程一期一次性安置人員實行了社會基本保險補助。全年集訪次數較20xx年下降50%,上訪人次下降75%。林區社會治安保持穩定,林區禁種鏟毒實現“零目標”。

去年是本屆政府任期最後一年。五年來,全市林業系統經受住考驗,做出了貢獻,群眾得到實惠,環境有了改善,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重點工程不斷推進。整合國家重點工程,推進農村、城市、通道、水系、長江兩岸及苗木基地“六大工程”,完成營造林任務2212萬畝,佔規劃任務2200萬畝的100.5%。按照工程分,完成農村森林工程1549.4萬畝,城市森林工程182.5萬畝,通道森林工程55.7萬畝,水系森林工程60萬畝,長江兩岸森林工程325.1萬畝,苗圃基地39.3萬畝。其中,新造林1423萬畝,改造低效林789萬畝,順利完成森林工程第一階段主體建設任務。

第二,森林資源持續增長。根據二類調查結果,森林資源保護和發展呈現出以下特點:一是林地面積、森林面積、林木蓄積量實現“三增長”。林地面積由20xx年的5487萬畝增加到6492萬畝,淨增1005萬畝,年均淨增率1.8%;森林面積由20xx年的3355.5萬畝增加到5206.5萬畝,淨增1851萬畝,年均淨增率5.5%;林木蓄積量由20xx年的11998.9萬立方米增加到19026.3萬立方米,淨增7027.4萬立方米,年均淨增率5.9%。二是森林覆蓋率大幅提高。由20xx年的27.1%提高到42.1%,增加15個百分點,年均增加1.5個百分點。三是森林結構有了改善。國有林總體穩定,個體經營比重明顯上升。個體林經營面積達到5387萬畝,增長13.7倍。公益林規模有了提升,全市公益林面積達到4473萬畝,淨增237萬畝,公益林比重達到68.9%。人工林面積大幅提升,達到1500萬畝。森林質量穩步提升,喬木林單位面積蓄積量由每公頃55.9立方米增加到63.4立方米。四是森林生態功能顯著增強。按照國家有關標準測算,全市森林植被總碳儲量達1.4億噸,森林生態系統年涵養水源量達87.8億立方米,年固土量達1.3億噸,年保肥量達650萬噸,年吸收二氧化碳達1480萬噸,年滯塵量達0.9億噸,6項生態服務功能年價值達1776億元。

第三,林業改革不斷深化。完成了集體林權的主體改革任務。全市5426萬畝集體林地落實了林權,佔集體林地面積的97.5%,531萬農戶拿到了林權證,惠及1800多萬農民,實現“山定權、樹定根、人定心”。林業抵押貸款、森林保險、林地流轉等配套改革引向深入,提高了農民營造林積極性,撬動了社會資本上山下鄉。

過去的五年,林業發展保障能力不斷增強,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組織推動力增強。市委、市政府將森林工程建設作為全市發展戰略,納入了市級相關部門和各區縣社會經濟發展綜合目標考核,下發了《關於實施森林工程的決定》,成立了領導小組,強化了組織保障。市人大審議通過了《重慶市森林建設促進條例》、《重慶市森林防火條例》,修正了《重慶市林地保護管理條例》,強化了生態建設與資源保護的法制保障。市政協多次組織委員視察和調研,為生態建設建言獻策。市級有關部門、各區縣相繼建立了責任目標考核體系,全市上下一盤棋,形成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格局。

第二,資金保障力增強。過去五年,市級以上財政對林業的投入達到164億元,其中:中央投入122.3億元、市財政投入41.7億元。中央投資中,直補到農戶的資金達63.9億元,佔到52%,農民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

第三,科技支撐力增強。抓好林業科技創新管理和林業科技推廣與成果轉化,開展了一系列中央財政林業科技推廣專案的實施及管理。組織專家開展科技諮詢服務,每年完成先進適用技術培訓3至5萬人次。開展領導幹部國內國外高層次培訓,引進了一批博士高層次人才。承擔了“國家森林城市標準化示範區建設專案”等一批國家標準的編制,科技貢獻率逐年提高,人才保障力增強。

二、抓住機遇、肩負使命,不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成就

黨的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形成“五位一體”總體佈局。未來五年是昭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五年,也必然是林業大有作為的五年。

第一,建設生態文明,林業機遇很好。黨的提出為子孫後代“三個留下”(留下天藍、地綠、水淨的美好家園),明確生態文明建設“四大任務”(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林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領域和主要陣地。回顧人類發展的歷史和社會程序,林業興則生態興,生態興則文明興,人類文明的誕生、演變、進步從來就沒有離開過森林的呵護和支撐。在今天建設生態文明的歷史程序中,林業承擔著構建“六大體系”(國土生態空間規劃體系、重大生態修復工程體系、生態產品生產體系、支援生態建設的政策體系、維護生態安全的制度體系和生態文化體系)的職責。就重慶而言,要建長江上游重要屏障,可以想像無論在國家層面還是地方層面,都會更加重視生態建設,林業必將迎來更大機遇和新一輪的發展春天。

第二,辦好生態林業、建設美麗鄉村,林業工作壓力很大。隨著經濟快速發展,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汙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土地沙化、溼地縮減、水土流失、乾旱缺水、物種滅絕等生態危機不斷加劇。只有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我們才可能擁有天藍、地綠、水淨、風清的美好家園。林業承擔著保護森林、溼地、荒漠三大生態系統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任務,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領域、生態產品生產的主要陣地和美麗家園建設的核心元素。儘管直轄以來我市生態建設有了長足發展,但重慶生態仍處於恢復性發展階段,面臨的問題和困難不少:一是我市仍是生態十分脆弱的地區。重慶具有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的特殊市情,庫區又是長江流域重要的生態屏障和全國水資源戰略儲備庫,在全國生態大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是,我市山高溝深、土地瘠薄,25°以上陡坡耕地400萬畝,水土流失面積大,全市37個區縣均不同程度存在石漠化現象,造林難度加大,維護生態安全任務十分繁重。二是我市仍然是一個缺林少綠的地區。無論是森林面積還是蓄積量,均處於較低水平,全市人均擁有森林面積1.6畝,為全國人均水平2.2畝的73%;人均擁有森林蓄積量6.2立方米,為全國人均10.2立方米的60 %。並且資源分佈不均,林分質量不高,低效林面積大。三是生態建設體制機制不完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機制不健全,生態景觀有償利用不高,國家營造林補助標準低、投入嚴重不足,林業發展的活力不足。四是社會生態文明意識有待加強,重利用輕保護的現象比較普遍,侵佔林地、亂砍濫伐、違規野外用火、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等行為時有發生。林業部門既要肩負重大責任使命,又要正視這些問題,研究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政策措施、重點工作和制度保障,切實承擔起保護自然生態系統、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構建生態安全格局、促進綠色發展、保障民生需求、建設美麗鄉村的重大職責,努力增加森林、溼地面積,全面提升生態產品生產能力,為建設生態文明提供基礎保障。

第三,辦好民生林業,實現林農增收,林業部門責任很重。改善民生是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也是林業工作的大局。改善民生的核心是滿足群眾需求,包括生態需求、生存需求、生活需求、生產需求等。孫政才書記在市委四屆二次全會上指出,“三農”問題的核心是農民問題,農民問題的根本是利益問題,利益問題的關鍵是收入問題。重慶是大山區、大農村,全市3/4的國土屬山區,1/2以上的國土是林地,民生林業發展空間廣闊、建設內容很豐富,與民生問題關係密切,在解決就業增收、深化林權改革、保障林產品供給、發展林業產業方面大有可為。林業應該在惠民生、擴內需、穩增長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上發揮更大的優勢和作用。

圍繞新形勢、新任務,按照孫政才書記提出的“不斷豐富完善思路,明確具體抓手”的要求,今後五年林業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建設長江上游生態文明示範區為總目標,以構建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為載體,堅持 “生態優先,積極發展,強化保護,持續利用”的方針,大力發展生態林業和民生林業,建設生態好、環境優、產業強、林農富的美麗鄉村。目標任務是:全面完成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分步實施坡耕地退耕還林,林地面積穩定在6300萬畝以上,森林面積達到5562萬畝,森林覆蓋率超過45%,林權抵押貸款超過300億元,林業產值超過700億元。完成這個目標,全市林業系統必須心無旁騖,紮紮實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成就。

三、20xx年工作安排

20xx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和市第四次黨代會的第一年,也是新一屆起步之年,起好步、布好局非常重要。今年的主要目標任務是:營造林300萬畝,其中新造林200萬畝、封山育林100萬畝。義務植樹5000萬株。林業產值達到430億元,全市農民人均林業收入增長10%。森林火災受災率控制在0.3‰,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控制在3‰以內,森林覆蓋率提高1個百分點。

圍繞這個目標,重點抓好八個方面工作:

第一,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精神。深刻理解生態文明的精神實質、理論基礎、建設要求和根本任務,進一步統一思想,切實承擔起保護自然生態系統、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構建生態安全格局、促進綠色發展、保障民生需求、建設美麗鄉村的重大職責。加大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力度,開展生態文明建設深度報道,舉辦全民參與的生態文化活動,加強生態文明教育基地和生態文化教育示範基地建設,傳播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

第二,大力推進重點生態工程建設。整合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石漠化治理等國家重點生態工程,爭取啟動長江防護林三期工程,科學編制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工程總體規劃,加大生態修復構建力度。突出抓好長江兩岸百米景觀林帶建設,重點解決斷檔、斷帶問題,基本實現幹流綠化全覆蓋。大力推進荒山綠化和山脈綠化升級,推進大中小“四山”生態防護體系建設。在鞏固已取得建設成果的同時,繼續抓好城鎮綠化、鄉村綠化和道路綠化,形成點、線、面有機結合,城鄉一體化均衡發展的綠化、美化格局。充分尊重客觀規律,營造健康穩定的森林生態系統。

第三,切實保護好森林資源。認真執行《重慶市林地保護利用規劃》,嚴格森林採伐管理,推進森林資源監測常態化、規範化、制度化和系統化,爭取啟動 “重慶森林經營工程”。加強森林公安執法能力建設,嚴厲查處涉林案件。全面落實森林資源管護責任、公益林生態補償政策。嚴格落實《重慶市森林防火條例》,加強森林防火“三位一體”防控體系建設,確保不發生重特大森林火災,不出現重大人員傷亡事故。加強林業有害生物及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工作,突出抓好松材線蟲病防治。加強以三峽庫區為重點的溼地保護修復,強化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維護生物多樣性。

第四,加快林業產業發展。加強林業企業服務平臺建設,拓寬融資渠道,實施好歐洲投資銀行林業貸款專案。加大龍頭企業扶持力度,著力發展林下養殖、林間種植、林產品採集加工及森林景觀利用等林下經濟,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新建以林果、中藥材、筍竹、花卉苗木、生物質能源為主的產業基地50萬畝。開展星級森林公園建立評比活動,積極發展“森林人家”,打造一批示範城市森林公園、林業特色鄉鎮,促進森林旅遊提質增效。

第五,深化林業改革。鞏固集體林權主體改革成果,推進配套體制改革。加強林權管理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擴大林木所有權、林地使用權“兩權分離”改革試點範圍和森林保險覆蓋面。健全林權抵押評估機構,深入推進林權抵押貸款,林權抵押貸款總額超過150億元。探索建立森林景觀有償轉讓、生態效益補償機制,把全市公益林全部納入生態效益補償範圍。推進國有林場改革,盤活森林資源,不斷改善林區基礎設施條件。

第六,加強科技支撐和林業法制建設。落實好一批具有突破性、超前性和前瞻性的林業科技創新研究,進一步抓好涉林智慧財產權保護,加強林業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等創新平臺建設。大力推廣林業先進適用技術,提高營造林科技水平。全面開展森林效益監測,適時釋出監測報告。加強林業資訊化建設,逐步建立功能齊備、互通共享、高效便捷、穩定安全的林業資訊化體系。加強林木良種基地建設,加大優質種質資源篩選、儲存、擴繁力度,不斷提高良種使用率。抓好林業法律服務,強化林業行政執法監督。有序推進林業立法,力爭完成《重慶市植物檢疫條例》修訂工作,推進溼地保護立法。開展執法業務技能培訓,加強林業行政審批專案合法性審查。

第七,切實維護林業行業穩定。貫徹落實好信訪維穩工作制度,強化與公安、國安、維穩等部門資訊互通機制。做好政策宣傳解釋工作。注重從源頭上化解矛盾,健全上訪群眾資訊臺賬和困難人員臺賬,在政策範圍內儘可能落實幫扶責任和幫扶措施。繼續堅持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強化“五講”(講政治、講大局、講責任、講政策、講服務),實現“五個零”目標(不發生群體性上訪、不發生非正常到市上訪、不發生集結到市上訪、不發生惡性到市上訪、不發生重特大森林火災),突出抓好“兩會”期間維穩工作。

第八,加強隊伍能力和作風建設。一是繼續爭取投資額度。按照去年趙樹叢局長來渝調時明確的,“”期間將給予重慶150億元以上的支援。加強與國家林業局對接,並編制好投資方案。初步編制的20xx-20xx年中央預計投入專案為135億元,其中20xx年預計投入41億元,20xx年預計投入46億元,20xx年預計投入48億元,主要包括長江防護林三期工程、造林補貼、森林撫育補貼、油茶產業發展、石漠化治理、天保一次性安置補助等專案建設,並積極爭取今年啟動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這些專案投資從今年起都要抓緊銜接到位。二是推進市級現代林業綜合示範基地建設。整合林業有關專案,規劃建設佈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現代林業綜合示範基地,涵蓋林業有害生物綜合防控示範、航空護林、野生動植物保護示範、林業資訊化管理、生態文明與生態文化建設、種質資源保護與繁育示範、生態修復與效益檢測示範、林業高新技術示範等建設內容。三是加強幹部隊伍建設。深入貫徹落實黨的精神,開展專題培訓,舉辦區縣分管領導生態文明建設專題班、區縣林業局長建設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研究班以及重點森林資源鄉鎮生態保護研修班。注重幹部隊伍業務素質提升,繼續開展輪職培訓,努力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和實幹型林業幹部隊伍。四是加強作風建設,落實好中央“八條規定”和市委市政府轉變工作作風的意見。把改進工作作風作為一項嚴肅的政治任務抓緊、抓好,制定具體可行的實施辦法,領導幹部率先垂範,強化督促檢查,狠抓貫徹落實。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樹立林業部門良好形象。切實加強基層調研,圍繞建設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開展專題調研,形成調研成果。完善林業考核辦法,細化分解任務,減少檢查評比活動。切實轉變會風、文風。切實做到勤儉節約,杜絕鋪張浪費。繼續推進林業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完善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全面落實黨風廉政責任制,加強幹部廉潔從政教育和林業政風、行風建設。

同志們,20xx年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也是生態文明建設謀篇佈局的關鍵之年,林業發展任務十分繁重、使命十分光榮。我們要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林業發展好形勢,在市委市政府和國家林業局的正確領導下,振奮精神,團結一心,銳意進取,紮實工作,為構築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推進生態文明和美麗鄉村建設多作貢獻。

全市林業局長會議上的講話材料 篇3

同志們:

這次全市林業局長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全省、全市農村工作會議和全省林業局長會議精神,總結20xx年林業工作,部署今年的工作任務,主動適應林業發展新常態,努力推進我市生態建設實現新突破。1月21日,省林業廳召開全省林業局長會議,劉均剛廳長在會議上發表了重要講話,並對今年的林業工作做了具體部署,根據劉廳長的講話精神,結合我市林業工作實際,經市林業局黨組研究,我講七個方面的意見,供大家討論。

一、奮力拼搏,務實苦幹,20xx年全市林業工作取得新成效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和省林業廳的大力指導下,我市林業建設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美麗聊城為總目標,開拓創新,各項工作均完成年度目標,生態林業、民生林業取得明顯成績,為我市東融西借,越趕超三年攻堅戰第二戰役的順利完成做出了貢獻。我市林業呈現出五個顯著特點:

(一)強抓林業生產,推進六大造林工程建設。我們圍繞“生態水城戰略”實施,按照《關於奮戰三年跨越發展全力打造高效平原林業先行區的意見》實施要求,堅持全面規劃、統籌兼顧,部門合作、綜合治理的原則,緊緊抓住春季造林有利時機,以六大重點造林工程為主抓手,全面推進造林任務目標的完成,掀起植樹造林高潮。20xx年我市新增造林28萬畝、新建和完善農田林網125萬畝、義務植樹1344萬株,均超額完成年度造林任務目標,有林地面積355萬畝,林木綠化率達到37.5%。東昌府區制定了道路“三化”整治每年每畝補助400斤小麥,每集中連片發展名優經濟林200畝以上,區財政補助10萬元;新建綠化社群經驗收合格每個補助10000元等補助政策,大力調動了造林積極性。臨清採取承包栽植模式,引進核桃、海棠、竹柳、蘋果等經濟林和其他樹木栽植,實現了綠化目標和經濟效益統一。茌平下大力氣抓好了城鄉道路綜合整治工作,並在全市城鄉道路觀摩中,得到市領導充分肯定。冠縣今年被省林業廳授予“山東省綠化模範縣”稱號。

(二)加快民生林業建設,經濟林建設提質增效。我市按照“兩大綠色經濟長廊、八大特色經濟林生產基地”的思路,突出“標準、科技、品牌、名優特”,著力加強品牌建設,做好“三品一標”認證工作,推進經濟林產業提質增效,新發展經濟林面積12.15萬畝。取得認證的無公害果品11個、綠色果品45個、有機認證3個、地理標誌果品2個(冠縣鴨梨和茌平圓鈴大棗)。大力推進經濟林生產標準化,示範基地建設工作成果豐碩,目前全市市級以上標準化示範園達到35處(其中省級示範園6處),冠縣中華第一梨園風景區被評為“山東省十佳觀光果園”,茌平縣肖莊棗鄉觀光園被評為“省級觀光示範園”。不斷加強經濟林產品質量建設,廣泛開展經濟林產品質量安全知識宣傳和培訓工作,今年我市共完成598批次省級抽檢監測任務,其中果品監督抽檢295批,風險監測303批次,監督抽檢合格率與風險監測合格率均為100%。

(三)大力調整結構,推進特色林業產業發展。近年來,我市種苗花卉產業發展迅速,我們積極籌辦成立了聊城市林木種苗花卉協會,推動了我市種苗花卉產業的健康發展。截至目前全市種苗花卉種植面積11.9萬多畝,其中苗木種植面積11萬多畝、花卉種植面積9000多畝,超額完成了年初任務目標。積極培育林業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發展,20xx年新增省級林業產業龍頭企業5家,總數已達25家,新增國家級示範社2家,省級專業合作示範社15家,市級示範社41家,示範社總數已達71家,目前全市林業合作社也已達到282家。大力推動油用牡丹產業發展,積極引導各縣市區不斷擴大種植規模,提高種植質量,目前我市油用牡丹種植面積達7.6萬畝,有力的幫助了農民增收致富,東阿縣還成功申報獲得了“中國油用牡丹之鄉”稱號。動員全市林業龍頭企業、林業經營大戶等踴躍報名積極參展第十一屆中國林交會,選送參展的30多種林產品共獲得4個金獎、3個銀獎、1個優秀產品獎,林果銷售達成意向金額1.5億元;市林業局獲得大會組委會頒發的“優秀組織獎”,聊城展廳獲得“優秀設計獎”。

(四)堅持依法行政,林業資源得到有效保護。一是突出抓好林業有害生物防控。今年累計防治面積已達133萬畝次,縣、鄉兩級投入防控資金1290萬元,各地通過聯防聯控,共同協作,確保實現了我市有蟲不成災的目標。二是積極做好溼地資源保護。《聊城市溼地保護與開發工程規劃(20xx-20xx年)》,已經市政府稽核同意並下發,今年,茌平還成功申報了金牛湖國家溼地公園。三是積極開展野生動物救助工作。今年實施救助50餘次,其中10月28日成功救助了5只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枕鶴,並在陽谷郭店屯成功放飛。四是清理理順了林業行政執法專案。林業行政執法處罰裁量權細化、量化工作已全面完成,組織開展了執法人員執法培訓工作,提高執法人員整體素養和服務能力,進一步完善了跨部門聯合執法工作機制。加強了採伐限額管理和徵佔用林地管理工作,辦理了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臨清市續建配套工程佔地專案的報批工作,並積極配合莘南高速公路專案、聊城軍民合用機場工程專案的佔地前期工作。五是不斷加強森林公安隊伍建設。今年新增加森林公安民警3名,東阿縣、陽谷縣都基本建成了公安業務用房,初步具備了執法辦案條件。全市森林公安開展了“天網行動”和“利劍行動”,查處各類涉林案件140餘起,辦理刑事案件6起,刑事拘留7人,查處非法經營加工木材業戶2家,有力的保護了我市森林資源的安全。

(五)加強科技推廣和資訊宣傳,林業科技水平不斷提高。我們開展自主創新和試驗,重點研究推廣了蘋果矮砧集約栽培模式(建設示範點5處,育苗基地2處),先後開展了蘋果、梨的套袋前木黴菌處理試驗、果樹促控技術試驗等。美國白蛾綠色綜合配套防治技術整合與應用、周氏齧小蜂對不同寄主的適應性及快速擴繁技術整合研究兩個研究專案分別或聊城科技進步二、三等獎。聊城綠澤園林有限公司獲批成立院士工作站,為我市果樹觀賞種質資源儲存與選育提供了良好平臺。前不久,我們舉辦了全市林業資訊宣傳培訓會議,對提高全市林業資訊宣傳工作水平奠定了堅實基礎,市林業局還成功接入全省視訊會議系統,資訊化水平進一步提高。

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的結果,也是全市林業系統幹部職工共同努力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林業局,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謝!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的認識到,我市屬平原地區,林耕矛盾突出,造林綠化任務仍然十分艱鉅;林木品種仍然比較單一,結構不甚合理,管理方式落後,容易造成林木病蟲害大爆發;林業執法隊伍薄弱,林業執法能力還不夠強。這些問題,我們要花大力氣研究解決。

前不久,省委、省政府把林地、溼地面積增減變化作為了今年科學發展考核體系中的重要考核指標,市委、市政府也將把林木綠化率和溼地保護率納入科學發展綜合考核的重要指標,這說明林業在經濟社會科學發展中的作用逐漸增大。這也是林業執政理念新常態,我們要主動適應新常態,努力推動生態林業民生林業健康發展。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市林業發展的指導思想是:以黨的xx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系列講話精神為指導,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觀,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美麗聊城為總目標,以落實“生態水城”戰略和“農業龍頭帶動”戰略為主抓手,團結拼搏,開拓創新,為推進我市林業科學發展,實現跨越趕超目標做出貢獻。

二、明確目標,突出重點,努力實現造林綠化新突破

今年全省農村工作會議提出了“深入開展大造林行動,實施退耕還林還果工程,推進水系、路網、村鎮綠化”重要舉措,省林業廳又進一步明確了實施好水系綠化、荒山綠化、退耕還果還林、農田防護林和村鎮綠化五大生態工程。結合我市林業工作實際,我市20xx年造林綠化目標是:計劃新增用材防護林(含四旁植樹)25萬畝、經濟林10萬畝、新增種苗花卉5萬畝,義務植樹1200萬株,實現全市林木綠化率達到40%的任務目標。具體來講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努力實現新突破。

水系綠化建設。姜異康書記對水系綠化高度重視,曾專門對水系綠化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大力營造沿江、河、湖、海大型防護林帶。根據姜異康書記和省林業廳指示精神,我們要把水系綠化當作當前一項重要任務,抓好、落實好。之前我們結合本市實際,並根據水系河流不同情況,規劃了每側建設30-150米寬的林業生態保護帶,堤壩外延6公里範圍內營造10公頃網格的林網。截至20xx年底,林網總面積達49.7萬畝。今後我們要以黃河、南水北調東線、馬頰河、徒駭河等主要河流為重點,大力植樹造林,使我們聊城的河更美、水更清、樹更綠。

魯冀邊界防護林工程建設。省政府安排將開展為期兩年的魯冀邊界防護林工程建設,計劃沿魯冀省界佈局,西起我市莘縣、東至濱州市無棣縣建設大型防護林體系。工程涉及我市的莘縣、冠縣和臨清,邊界長度149.4公里,佔全省邊界全長的31.3%,我市將新增造林任務9.4萬畝,佔全省任務的54%。按照工程任務目標,到20xx年將全面完成基幹林帶的新建和提升改造任務;5公里範圍內村莊適宜綠化地段全部綠化,村莊林木綠化率達到25%以上;村莊外道路、河流、溝渠等宜綠化地段綠化率達到100%,農田林網率達到100%;工程建設範圍內森林覆蓋率達到27%以上,林木綠化率達到32%以上。莘縣、冠縣和臨清要按照省廳要求,高標準做好邊界綠化工作,確保完成此項的綠化任務。

農田防護林建設。高標準的農田防護林網可以為提高糧食產量、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供良好的生態支撐。郭市長在前幾天聽取林業工作彙報時,明確指示要把高標準農田林網建設納入重點工作,切實改善當前農田林網面貌。下一步我們要緊緊圍繞郭市長的指示,以路、渠、溝綠化為重點,按照建設不大於400畝網格的農田林網規劃,結合各地實際情況,選擇合適樹種,不斷新建完善本地農田林網面積。確保完成省廳下達的任務目標。

村鎮綠化美化。市領導十分重視生態文明鄉村建設工作,曾多次對此項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並了組織觀摩評比活動。我們要高度重視起來,健全完善社群、村鎮綠化規劃,以街道綠化、庭院美化、風景林、環村林帶建設為重點,努力打造綠樹成蔭、生態宜居的美好鄉村。20xx年要抓好“第一書記”幫包綠化美化工作,努力使鄉鎮達到綠化示範標準。

“三化”綜合整治工程。今年是“三化”綜合整治工程的收官之年,各地要認真做好自查,找出前兩年工作中不足的地方,納入今年計劃之中,搞好補植完善。當前最緊要的工作是切實抓好土地流轉工作,凡是流轉出來的地塊,要高標準、高質量搞好綠化建設,確保“三化”綜合整治工程各項任務目標圓滿完成。

在這裡,我再強調一下。在今年的市xx屆人大五次會議上,王忠林市長在做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要努力爭創國家森林城市,這是今年一項重要而艱鉅的政治任務。創森工作不是輕易就能完成的任務,也不是僅靠城四區來做的任務,這項工作各縣市區都有任務,都是被考核的目標和物件,所以大家一定要緊緊圍繞創森工作,認真做好今年的林業生產工作,把各項林業生產計劃做細、做實,各項任務一定落實到地塊、小班,有圖表、有責任人,切實用我們實實在在的成績為創森工作打下紮實的基礎。

三、凝心聚力、多措並舉,助推民生林業轉型升級

我們要積極推進“農業龍頭帶動”戰略實施,鼓勵多元化資金投入,加快產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步伐。一是立足資源優勢,突出當地特色,大力發展各類名優特新經濟林、種苗花卉等高效產業,重點搞好油用牡丹發展。20xx年,計劃新增經濟林面積10萬畝,新增經濟林生產示範基地5處。二是實施品牌帶動戰略和走出去戰略,著力培育林業產業叢集和知名品牌,逐步形成企業叢集、產業集聚的發展格局,推動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加大發展規模。20xx年,在原有品牌建設的基礎上,我市果品計劃新增“三品一標”品牌認證6個,力爭全市“三品一標”認證面積達到38%以上。力爭培育發展省級林業產業龍頭企業4家、市級林業產業龍頭企業5家。三是加快發展森林生態文化旅遊產業,推進鄉村旅遊發展。引導和扶持農民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提高林地生產力和綜合利用率。四是要加強林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做到一手抓發展,一手抓監管,要認真配合省廳開展20xx年的經濟林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工作,確保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質量安全事件。同時,要加強林業科研推廣,搞好技術指導與培訓。積極引導和鼓勵科技人員深入到生產第一線,增加林業科技投入,加強林業科技推廣能力建設,開展林業技術開發、服務和培訓。

四、嚴防死守,科學防控,確保全市森林資源安全

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市造林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由於林業有害生物、人為破壞等原因,造成我市森林資源保護形勢依然嚴峻,我們必須高度警惕起來,採取切實有力措施鞏固好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要繼續做好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由於去年是暖冬,今年面臨著蟲情爆發的嚴峻形勢,必須思想上高度重視、措施上更加得力,努力實現全市有蟲不成災的防控任務目標。一是提高林業有害生物的預測預報準確率。採取加強人員巡邏、逐項落實責任、建立群眾病蟲情舉報制度等措施,確保林業有害生物預測預報準確率提高到96%以上;二是開展好林業有害生物普查工作。通過全面查清我市林業有害生物種類、分佈、危害、寄主等方面的基本情況,及時更新林業有害生物資料庫,為科學制定防治規劃,有效開展預防和治理,維護林木資源和生態安全,提供全面、準確、客觀的林業有害生物資訊。三是加大森林植物檢疫工作力度。通過全面實施林木種子種苗產地檢疫制度、舉辦森林植物檢疫關鍵崗位專業培訓班等措施防止危險性病蟲害在我市的傳播。四是根據蟲情發生情況及時採取飛防、人工防治等措施,保證不出大的問題。去年,春尺蠖和懸鈴木方翅網蝽在部分地方發生嚴重,今年要列入重點防治物件,望各縣市區根據各自情況積極與相關部門溝通,採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減輕危害。

開展生態恢復保護行動,修復保護生態功能。一是加強溼地保護。20xx年,新增溼地保護面積3萬畝,努力實現全市溼地保護率達到65%的任務目標。二是突出抓好水系生態建設。重點建設沿南水北調幹線、沿黃河、沿省界線等生態保護帶,進一步改善水系生態環境。三是進一步做好野生動物的保護工作。大力宣傳《野生動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廣泛深入地開展“愛鳥周”、“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月”宣傳等活動。嚴厲打擊非法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的違法行為,依法強化對馴養和經營單位的監管。切實加強野生鳥類疫源疫病監控工作,保護鳥類正常生長繁衍。四是科學規劃森林公園建設佈局,立足做“精品森林公園”的理念,積極推進森林公園從量變到質變。同時,對現有公園的建設情況進行梳理檢查,對不符合建設規劃的單位要取締公園稱號。

五、統籌協調、把握大局,全面深化林業改革

我們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林業廳的部署要求,加強頂層設計,有序推進林業綜合配套改革:一是繼續做好集體林權登記發證和林權檔案管理工作。對已經確權的進行完善,對已經發放林權證的加強檔案管理,做好對現在的282家合作社發證工作。二是培育建立林業專業合作組織,積極開展國家級、省市級林業專業合作社申報,引導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向林業流動,不斷增強林業發展活力。20xx年市級示範社要達到80家。三是組織指導各縣(市、區)積極與財政部門和林業保險經辦機構溝通協調,建立合作機制,推動開展森林保險工作,增強林農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為林業發展提供保障。四是繼續和銀行等金融機構溝通協調,爭取林業貸款。認真落實省林業廳和省銀監會聯合下發的關於貸款支援林業合作社發展的意見,積極與銀行溝通,給部分發展規模大、經營效益好的合作社予以資金支援。20xx年計劃合作社總貸款額達到5000萬以上。五是加強林業專業合作社建設,健全林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促進林業適度規模經營。六是加強國有林場改革步伐,在國家事業單位改革的大背景下,結合我市國有林場生態公益性的基本屬性,積極與相關部門溝通,爭取把國有林場劃分為公益一類,並同時解決財政納入統計預算問題。七是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國家和省廳下放的林業行政審事項,要研究事中事後監管措施和方法,該管的一定要管起來、管嚴格。

六、有法必依,執法必嚴,全面貫徹落實依法治林戰略

xx屆四中全會要求,加快建立生態文明法律制度,用嚴格的法律制度保護生態環境,這對林業法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對新形勢要求,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制理論,全面加強林業法制建設,不斷提高依法治林和依法行政能力。一是加強林業法律宣傳。把《森林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列入普法內容,採取“送法下鄉”,開展巡迴宣傳,發放宣傳資料,舉辦法律知識講座,張貼宣傳標語,開闢法律知識專題欄目等多種方式,廣泛宣傳《森林法》等法律法規,增強廣大幹部群眾法制意識。二是嚴格林業行政許可審批。嚴格按照法定程式審批林木限額採伐,加強伐前、伐中、伐後管理,要把林木採伐量控制在年採伐限額以內。三是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辦理林地徵佔用手續,並將逐步進行植被恢復,確保林地資源不流失。四是依法加強林業資源運輸檢疫,嚴防林業有害生物傳播。對野生動物馴養繁殖、木材運輸、經營、加工和林木種苗生產經營等依法嚴格調查核實後,對符合條件的核發生產或經營許可證,確保林業生產合法,經營有序。五是要嚴格規範執法,服務基層群眾。要嚴格按照程式流程和審批許可權辦理各類證件。要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為群眾多辦實事好事,尤其在群眾信訪工作中,態度要和氣,依照法律法規辦事,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六是進一步加強森林公安隊伍建設。去年年底,省森林公安局王振波政委來我市視察指導工作,指出了我市森林公安缺編嚴重,辦公用房建設不到位等問題,已經引起省廳重視。因此各縣(市、區)一定要高度重視起來,多渠道、多措施,多管齊下,爭取儘快突破難題。20xx年公安民警招錄計劃目前正在進行,有空缺編制的單位要加強與人事、編制和公安部門的聯絡溝通,落實好20xx年招錄計劃;要繼續抓好森林公安業務用房建設工作,業務用房不達標的縣級森林公安機關要千方百計爭取資金、做好規劃,按照標準建設好獨立或相對獨立的業務用房。此項工作要當成今年的一項硬任務。東昌府、冠縣、高唐都有了較好的打算,要想方設法儘快落實,其他縣(市、區)也要迎頭趕上。從去年開始,國家局與省廳陸續給了一些裝備和資金,都是作為引子,要求地方配套,目前首先是得有場所,沒有場所給了你們東西,也沒地方安裝。因此,凡是辦案場所不過關的,裝置和資金暫不發放。省局王政委也要求我們不能平均分配,目的就是讓縣裡先把業務用房建設好,請各縣(市、區)務必引起高度重視。另外,各縣(市、區)森林公安局要提高幹警隊伍整體素質,嚴格落實“五條禁令”和警車使用管理規定,確保不發生違法亂紀現象。

七、集思廣益、創新方法,努力開創林業資訊宣傳新局面

前不久,我們舉辦了全市林業資訊宣傳培訓會議,印發了《聊城市林業局關於進一步加強林業資訊宣傳工作的通知》。明確了今後全市林業宣傳工作的目標和方向,對提高全市林業資訊宣傳工作水平奠定了堅實基礎。培訓會議還邀請了《山東綠化》雜誌副主編、中國綠色時報記者趙坤和聊城市政府辦公室資訊科科長蘇雲忠分別作就林業工作的宣傳報道、寫作技巧和政務資訊的寫作要領、編髮報送等作了系統、詳實的專題講解。今後我們要以此次培訓會議為契機,學以致用,勤動腦、勤動手,將林業工作中的好經驗好方法總結出來,做到寫的出來,質量要高,報的上去,還要主動聯絡新聞媒體,通過媒體的力量傳播林業正能量,不斷提高林業的社會影響力和關注度。要讓上級領導知道我們的成績,也要讓群眾看到我們務林人的努力。要加強評比考核,資訊宣傳考核方案已經下發,今後將按方案要求進行考核,對考核優秀的地方給與表揚獎勵,對未完成考核任務的單位進行批評通報。要積極參加省林業廳組織的“生態文明齊魯行”、“尋找最美森林、最美溼地”等專題宣傳活動和“關注森林”宣傳實踐活動。要善於發現本地區林業發展的新問題、新動向,不斷加強調查研究工作,撰寫政務資訊,向市委、市政府投稿,一方面可以完成市委、市政府的考核任務,另一方面也可以為市領導決策提供幫助,促進林業更快發展。

同志們,新年度的林業生產工作又要開始了。由於季節的變化交替,今年春脖子短,各項工作任務又很重。所以,大家一定要早動手、早準備、早籌劃、早部署,緊緊抓住短暫的黃金造林時機,做好各項籌備工作,確保林業生產順利開展。

全市林業局長會議上的講話材料 篇4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xx屆五中全會,中央和省經濟工作會議、農村工作會議、城市工作會議,全國水利廳局長會議等重要會議精神;回顧總結“”重點是20xx年水利改革發展工作,研究分析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水利改革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謀劃部署“十三五”尤其是20xx年水利改革發展工作;動員全省水利系統廣大幹部職工凝心聚力、履職盡責、奮發有為,揮毫譜寫治水惠民新篇章,潑墨勾畫碧水長流新藍圖。

省委、省政府對水利工作高度重視,始終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來抓,無論是防汛抗旱、水利改革,還是農田水利建設、重大專案實施,鴻忠書記、國生省長、昌爾副書記、振鶴副省長等省領導都經常研究過問、多次考察調研。會前,國生省長作出重要批示,指出:“”時期,全省水利系統認真貫徹落實“三維”綱要,奮力推進水利改革發展,在防汛抗旱減災、湖泊管理保護、重大水利建設、農村飲水安全以及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落實等方面均取得顯著成效,為推進“一元多層次”戰略、建設“五個湖北”提供了堅實水安全保障。謹向全系統的同志們致以衷心的感謝和誠摯的問候!“十三五”期間,希望同志們牢固樹立“五大發展理念”,深入貫徹“3.14”重要講話和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以改革創新精神、競進提質狀態謀劃好、實施好水利發展大文章,切實加強鄂北地區水資源配置工程、洪湖分蓄洪區東分塊等重大水利專案建設,堅持生態第一、綠色優先原則,突出抓好湖泊河流水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全力推進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進一步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為湖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振鶴副省長批示指出:過去的一年,全省水利系統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命脈”建設為己任,以競進作為為取向,搶抓機遇,勇於擔當,奪取了防汛減災、飲水安全、農田水利、水生態文明及水利改革等決定性勝利,創造了鄂北地區水資源配置、荊南四河整治加固等在全國全省有影響、有地位、有業績的歷史性功績,為我省全面小康建設夯實了底盤、奠定了基礎。新的一年新的希望,新的起點新的夢想。衷心希望全省水利人以黨的xx屆五中全會和省委十屆七次全會精神為指導,把五大發展理念切實融入於水利事業發展的偉大實踐中,解放思想,乘勢而上,引領新常態,爭取新作為,為湖北“建成支點、走在前列”作出新貢獻!謹向水利系統的同志們表示祝賀!祝福全省水利人新年快樂、闔家幸福安康!

國生省長和振鶴副省長的批示,充分肯定了水利工作成績貢獻,提出了任務要求,寄予了殷切期望。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狠抓貫徹落實。

下面,我講五個方面的意見。

一、克難奮進,久久為功,總體實現“”水利發展新跨越

剛剛過去的20xx年,是全面完成“”水利發展規劃目標的收官之年,儘管任務異常繁重,責任十分艱鉅,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經過全省水利系統全體幹部職工的共同努力,我們圓滿完成了各專案標任務,推動平安、農田、民生、生態、法治、廉潔“六大水利”建設取得了新的明顯成效。

一是平安水利再創新佳績。排程水庫安全調洩洪水30億立方米,泵站累計排水140億立方米,保護了14座城市、313萬畝耕地免受漬淹,抗旱灌溉農田186萬畝,防汛抗旱減災效益達88億元。水利安全生產進一步企穩向好,全年無較大以上安全事故。

二是農田水利掀起新熱潮。落實中央水利投資計劃111億元,開工上馬了鄂北地區水資源配置、荊江大堤綜合整治等一批規模大、影響廣、受益多的重點水利工程專案。全省建成各類水利工程30餘萬處,完成土石方11億立方米,新增、恢復、改善灌溉面積704萬畝,除澇面積550萬畝,改造漬害中低產田110萬畝。

三是民生水利取得新進展。解決了349.8萬農村居民和62.9萬學校師生飲水安全問題。102個縣(市、區)成立了農村飲水安全專管機構,有88個縣(市、區)已出臺工程執行管理辦法。完成38處大型和重點中型灌區續建配套、4個規模化高效節水灌區、10處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年度建設任務。完成病險水庫加固1106座、大中型病險水閘加固25座。

四是生態水利實現新突破。完成全省17個市(州)20xx年度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情況考核。制定了全省重要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規劃、湖泊保護總體規劃。啟動湖泊保護範圍劃定工作,建成湖泊衛星遙感監測系統。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190平方公里,水土保持重點區域動態監測全面開展。新增水電裝機10萬千瓦,完成187個電站增效擴容改造。

五是法治水利收穫新成果。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河湖管護體制機制創新等國家級、省級水利改革試點工作不斷引向深入。水利“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通過省級驗收。《湖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辦法(修訂)》將於20xx年2月1日起正式實施。調整、下放2項省級許可事項,保留9項省級許可專案,取消全部非行政許可專案。公佈了省級水行政職權清單,釋出了市、縣水行政審批通用目錄。完成了省水利廳網上審批平臺建設。水政執法能力顯著提升,始終對非法採砂保持高壓態勢,長江、漢江河道採砂秩序總體可控。

六是廉潔水利展現新氣象。紮實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三抓一促”活動和履職盡責督促檢查工作。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積極配合省直機關工委來廳巡查。認真學習《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開展“嚴明政治紀律、嚴守政治規矩”主題教育活動和黨風廉政建設警示教育月活動。全面貫徹執行《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著力加強幹部人才隊伍監督管理。嚴格執行專案建設管理“五制”和安全生產“三同時”制度,我省水利工程質量管理工作考核評分位居全國第三。電影《愛在青山綠水間》榮獲全省第xx屆黨員教育電視片觀摩交流評位元等獎,蔣志剛同志榮獲第五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積極服務“三萬”“雙萬”活動和新農村扶貧工作,被評為第五輪“三萬”活動突出工作組和組織單位。省水利廳、省水利水電規劃勘測設計院榮獲“全國文明單位”稱號,宜昌市水利水電局、十堰市水利水電局和省樊口電排站管理處榮獲“全國水利文明單位”。建議提案辦理工作倍受好評,承辦了3件省領導領銜督辦重點議案,省人大李春明常務副主任讚揚我廳“為人民群眾巴心巴肝辦事,工作作風值得學習”。

與此同時,機關綜合政務、財務審計、水利稽察、工會群團、老幹部、水利宣傳、水利科技、對外交流合作、水利經濟、後勤服務等工作均取得明顯成效;廳直各單位不斷加強水利經濟發展,各項工作均有明顯進步,這裡就不一一贅述。

辛勤付出總有回報,20xx年的水利工作取得豐碩成果,不僅為全年工作責任目標煞了尾,也為全省“”水利改革發展畫上了圓滿句號。總的來看,“”時期是湖北治水思路轉變最快、投資規模最大、重大專案最多、改革力度最強、能力建設最優的五年,必將濃墨重彩載入湖北治水興水管水光輝史冊。

—— 這五年,防洪薄弱環節顯著加強,水旱災害防禦能力有了大幅提高。長江、漢江干流防洪體系進一步完善,荊江大堤、荊南四河堤防加固工程全面建設,漢江下游堤防、沮漳河重點河段等17條重要支流治理工程加快推進,荊江、洪湖東分塊和杜家臺等分蓄洪區建設工程正式啟動。全省現有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全面完成,共加固水庫4678座,佔全省水庫總數的70%,恢復調洪庫容2億立方米、興利庫容3.5億立方米,水庫工程安全狀況普遍提升。454個重點河段治理工程全部完成,中小河流防洪能力明顯增強。實施山洪災害防治縣級非工程措施,山洪災害防治預警能力從無到有、由弱變強。新建水源工程、抗旱應急水源工程建設全面推進。成功應對了20xx年江漢平原地區旱澇急轉重大災情,有效減輕了20xx年區域性地區百年一遇的暴雨洪災損失,全力抗禦了鄂北、鄂中地區20xx~20xx連續5年嚴重乾旱。

—— 這五年,水利體制機制改革穩步推進,部分重大改革專案有了重點突破。制定“湖北深化水利改革三年(20xx~20xx)行動要點”,明確20個方面的改革舉措。紮實推進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創新水生態文明建設模式、建立河湖長制、創新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體制等方面的改革,抓緊抓實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水權改革等國家級試點工作,以及水利專案審批許可權下放、省市分級稽查、水利綜合執法等省級水利改革試點工作。進一步深化水行政許可審批制度改革,實行許可審批“一站式服務”。深化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體制改革,探索建設專案法人招標和工程代建制。建立了一批國家級水利管理單位,蔡甸區河道堤防工程管理總段、高關水庫管理局等6家水利工程管理單位通過水利部考核驗收。出臺了《關於加快推進農村小型水利設施管護機制改革的意見》,對農村小型水利設施維修養護和專案建設給予補助。加強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建設,基層水利管理站實現全覆蓋。

—— 這五年,鄂北等一批重大水利專案相繼開工,水資源優化配置總體佈局有了明顯改善。鄂北地區水資源配置、荊江大堤綜合整治、碾盤山水利水電樞紐、引江補漢、洪湖東分塊及杜家臺分蓄洪區、大型灌區節水改造等9項工程列入國家172個重大節水供水專案。20xx年10月22日,鄂北地區水資源配置工程全面開工建設,這是我省地方水利建設史上工程規模最大、覆蓋面積最廣、受益人口最多的“一號工程”,被列為20xx年全國“有影響力十大水利工程”、湖北經濟10件大事之一。同時,按照湖北“三橫兩縱”水資源優化配置總體佈局,建成了引江濟漢工程,積極推進漢江中下游治理、四湖流域防洪排澇灌溉、東荊河河道治理等一批重點專案前期工作。

—— 這五年,農村飲水安全“村村通”取得明顯進展,民生水利發展使人民群眾有了更多獲得感。累計完成1380.5萬農村居民和331.8萬農村學校師生飲水安全投資計劃。20xx年度開展的“萬名幹部進萬村挖萬塘”活動共整治塘堰21萬口、興建整修小泵站8400座、小水池(窖)2.6萬個、溝渠6萬餘處,顯著改善了農村水利基礎設施條件,受到社會普遍讚譽。共完成投資1070.6億元,比“”的567.2億元增長88%;年均完成投資214.1億元,是“”的1.9倍。其中,中央水利投資501.9億元,是“”197.1億元的2.6倍。32個大型灌區、34箇中型灌區、25個大型灌排泵站、4個規模化節水灌溉專案和294個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專案建設相繼見效;22個水電新農村電氣化縣、303個農村水電增效擴容改造專案全面完成,新增水電裝機136.7萬千瓦,解決了9.1萬戶農民小水電代燃料問題。

—— 這五年,加快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國家級試點順利完成,推進“千湖之省碧水長流”有了重要抓手。省、市、縣三級水資源管理指標體系全面建立。組織節水型企業、灌區及公共機構建立活動。開展重點河流納汙能力核訂,嚴格化工園、工業園排汙口審批。將水功能區達標率納入省管幹部考核。國家水資源監控能力建設專案基本完成。我省加快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試點工作順利通過水利部驗收。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0142平方公里。武漢市列入全國“海綿城市”建設試點,襄陽市“九水潤城”水系連通工程快速推進。加強湖泊保護管理,成立了以省長為組長的湖泊保護工作領導小組,組建了省湖泊局和有關市(州)湖泊保護專管機構,確立了湖泊“水質不汙染、數量不減少、面積不萎縮”的目標,頒佈了《湖北省湖泊保護條例》,制定了落實湖泊保護行政首長年度目標責任考核辦法,實施了武漢大東湖生態水網構建、漢陽六湖連通、黃石磁湖、鄂州洋瀾湖等百湖(河)水生態環境治理與修復工程,開展了“一湖一勘”“一湖一志”“一湖一檔”“一湖一規”“一湖一責”“一湖一景”等工作,護湖、養湖、愛湖、親湖、美湖的濃厚社會氛圍已然形成。

—— 這五年,水利精神文明建設碩果累累、亮點紛呈,黨的建設特別是黨風廉政建設有了持續加強。認真學習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加強水安全保障治水新思路。堅持“力度統一”,落實“一崗雙責”。紮實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印發省水利廳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絡群眾“二十條辦法”,開展履職盡責督促檢查,編輯《省水利廳機關工作規範》。加強水利立法工作,頒佈施行《湖北省抗旱條例》《湖北省農村供水管理辦法》等一批水法規。全面推進水利綜合執法,加大水事糾紛調處力度和重大案件查辦力度。著力提升水利科技創新能力,重點科研課題立項60餘個。密切開展對外交流,一批考察調研成果產生積極影響。全省第一次水利普查工作圓滿完成。水文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省水情中心和17個市級水情分中心基本建立,實現了所有279箇中央和省級水文報汛站的雨量水位自動採集。“湖北省基層水利人才能力提升412行動計劃”紮實推進,水利人才隊伍建設得到加強。省水利廳年均獲得上級和主管部門授予的各類表彰獎勵70餘項,20xx年、20xx年連續兩年被省政府通令嘉獎,連續五年蟬聯省直機關目標責任制考核“優秀單位”和綜治維穩工作“優勝單位”,20xx年目標責任制考核成績位居省直機關第一。

以上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於各級各地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大力關心支援,凝聚了全省水利系統廣大幹部職工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廳黨組向各有關部門、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謝!向廣大水利幹部職工緻以崇高的敬意和誠摯的問候!

回顧五年來的工作,很多經驗值得總結,收穫了深刻啟示,主要是“六個決定”:

第一,思路決定出路。我們認真貫徹中央治水興水決策部署,不斷豐富完善新時期湖北治水思路,按照“中部領先、全國一流”的定位,提出了“佈局科學、功能完善,工程配套、管理精細,水旱無憂、灌排自如,配置合理、節水高效,河暢水清、山川秀美,碧水長流、人水和諧”的水利強省建設目標,湖北水利大踏步走上一條科學發展、跨越式發展之路。

第二,綠色決定生死。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我們牢牢把握“讓千湖之省碧水長流”的奮鬥目標,努力讓家園和諧宜居更美好,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我們始終堅持“人水和諧”理念,不斷強化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剛性約束,多措並舉惜湖、護湖、美湖,切實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大力實施“丹治”“長治”、革命老區等水土保持重點治理工程,力求“山變綠、水變清、糧增產、人變富”,實現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同取共贏,為文明湖北、美麗湖北建設做出了貢獻。

第三,創新決定成敗。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創新是水利工作發展的不竭動力。一直以來,我們大膽改革,鼓勵創新。宜都市探索推行“受益戶共有制”,很好破解了小型水利設施產權不明、建設資金不足、管理維護缺位的難題,鴻忠書記評價說“踏破鐵鞋無覓處,成功經驗在宜都”,相關經驗在全國推廣。夷陵區包“產”到戶打破農村用水“大鍋飯”,被《中國水利報》評為“20xx基層治水十大經驗”之一。正是通過不斷探索完善科學有效的水利管理制度、體制、機制以及法制,以新思維、新舉措、新辦法推動水利工作取得了新成效、新突破。

第四,民生決定目的。我們大力發展民生水利,把著力點聚焦在涉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生活保障、生產條件、人居環境等方面的突出問題上。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設鄂北地區水資源配置工程的決策後,我們舉全力推進,創造了國內大型調水工程前期工作新速度,充分展示了保障改善民生的決心,更塑造了水利部門的良好形象,贏得了各方關注點贊,匯聚了全社會支援水利發展的正能量。

第五,法治決定興衰。我們嚴格遵循“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方針,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式正當、高效便民、誠實守信、權責統一”的要求,切實將水利工作置於法律、法規的框架下進行。近五年來,水利法規體系不斷健全,為保障水安全提供了有力法律支撐;水行政執法能力不斷增強,堅決打擊了各類水事違法行為;水行政監督體系不斷完善,有效促進了水利依法科學民主決策。

第六,規劃決定前景。我們持續強化機遇意識,堅持不懈地抓好水利規劃前期工作,建立了“分級負責、整體聯動”機制,尤其是加強與環保、國土、移民等部門的溝通,確保了環評、移民徵地、土地預審等前置專題審批同步開展。20xx年中央1號檔案發出加大水利投入的強烈訊號後,我們迅速調整水利發展“”規劃,端出五年投資1558億元的總盤子,同時開展了150多個綜合或專項水利規劃編制工作,使得“中央有投資方向、湖北就有專案對接”,確保了大規模、高強度的水利建設,為水利事業快速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支援。

成績來之不易,經驗需要發揚。在充分肯定“”水利工作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主要是:水利產品供給側薄弱環節還比較多,需要著力夯實;河湖水生態環境尚未根本改善,需要系統施策;部分領域水利改革相對滯後,需要重點突破;水利社會管理服務水平不夠均衡,重建設輕管理的情形仍然存在,需要統籌協調;依法治水管水能力還不能適應形勢要求,需要著力提升;水利系統基層單位廉政風險仍然存在,需要全面防治。對此,我們要高度重視,認真研究,採取得力措施加以解決。

二、胸懷大局,不辱使命,準確把握新時期水利發展形勢要求

“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湖北水利發展大有可為的“黃金時期”,挑戰與機遇並存,機遇大於挑戰。我們要準確把握大局,精準研判大勢,牢牢抓住機遇,全力推進湖北水利改革發展再上新臺階。

(一)把“五大發展理念”作為行動指南。黨的xx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謀劃和推動今後水利發展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我們要深刻領會其精神實質,以發展理念轉變引領發展方式轉變,以發展方式轉變推動發展質量和效益提升。一要堅持創新發展。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重大決策部署,把解放思想作為全面深化水利改革的“第一道程式”,本著“簡政放權、市場配置,服務社會、惠及民生,重點突破、整體推進,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的原則,讓各種發展要素匯聚起來、內在動力迸發出來,在水利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二要堅持協調發展。大力促進全省城鄉水利相統籌、區域水利相協調、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相結合,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以至不同區域、不同流域的供排水需求有效兼顧,蓄水、洩水、引水有效排程,生產、生活、生態用水有效配置,最大程度發揮水利服務社會的綜合效益。三要堅持綠色發展。切實增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體”意識,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落實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劃,加快構建江河湖庫水系連通體系,加強城鄉飲用水源區、重要生態保護區、水源涵養區保護,推進生態脆弱河流湖泊水生態修復,開展水土流失綜合防治,合理開發農村水電清潔能源,實施長江、漢江防護林體系建設,構建安全生產責任體系,用綠色理念引領水利事業發展,把水利工程打造成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生態惠民工程。四要堅持開放發展。突出湖北特色,既注重傳承,又兼收幷蓄,著力發展獨具“荊楚派”的水文化。積極培育專家諮詢機構,加快水利智庫建設,圍繞水利改革發展重大問題開展研究合作。推動水利科技創新,用現代治水理念、先進科學技術、科學管理制度武裝和改造傳統水利,大幅提高水利建設管理科技含量,全面打造“智慧水利”。五要堅持共享發展。“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大力踐行“六民要旨”,進一步夯實水利基礎,致力解決好人民群眾“三最”水問題,讓水利改革發展的成果普惠民生。

(二)把全面做好水安全大文章作為核心任務。提出的“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想,確立了新時期治水根本遵循,契合了經濟發展新常態、新要求,明確了水利部門加強水安全保障的第一要務。要從解決水利公共產品和生態產品供給側不足問題著手,加快構建湖北水安全保障體系。一要促進“六水”共治。以“興水”“增水”為首要任務,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把水生態保護擺在首位。以“治水”“保水”為重要舉措,強化法規剛性約束,堅持治澇、治旱、治害、治汙相結合,在治汙上拿出空前力度。以“節水”“貴水”為最高原則,堅持少用水、節約用水,運用市場規律使水“貴”起來。二要嚴守“三條紅線”。堅持人口規模、發展佈局與水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匹配、相均衡,千關萬關不放“水關”,有效實施水資源安全風險防控,更好地發揮水資源管理紅線在經濟轉型升級中的先導性、約束性作用,在節約用水、生態建設等方面有更大作為。三要確保“六個安全”。水利發展不僅關係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糧食安全,而且關係到經濟安全、生態安全、國家安全。要從維護“六個安全”出發,著力深化水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努力提供更加優質的水利公共服務產品和水生態產品,充分發揮水利工程在拉動經濟增長中的基礎性、支柱性作用,為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做出更大貢獻,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堅實的防洪、供水、生態安全保障。

(三)把永葆母親河生機活力作為工作方向。今年1月5日,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強調:“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支撐。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使綠水青山產生巨大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使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 1月8日,省委會傳達學習重要講話精神,指出:“湖北地處長江之‘腰’,長江經濟帶戰略給我省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機遇。”同時強調,“湖北作為擁有長江干線最長的省份、三峽工程庫壩區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承擔長江生態保護與修復的責任重大,任務艱鉅”。水利部門肩負治水護江神聖使命,必須全面貫徹落實習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省委部署要求,把保護母親河作為湖北水利工作基本方略,全力擔當好“永葆”之責。一要堅持“保護第一”原則。牢固樹立尊重自然、敬畏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二要善用“快”“慢”思維。既用“快思維”做加法、乘法,保護修復河湖生態,綜合防治水土流失,加強水生態文明建設,又堅持“慢思維”做減法、除法,對一時看不透,或者認識不統一的,“等一等、多論證、緩實施”,堅決不做斷子孫後路的工程。三要統籌謀劃佈局。切實加強江河湖庫岸線管理,樹立岸線資源是不可再生資源的理念,做到合理開發利用。要按照“建設生態長江、涵養文化長江、繁榮經濟長江”的思路,統籌岸上水上,協調優化已有岸線使用效率,把水安全、防洪、治汙、港岸、交通、景觀等融為一體,努力建設長江“黃金水道”和“綠色生態廊道”。

(四)把推進城鄉水利基礎設施均衡配置作為主攻目標。黨的xx屆五中全會提出“到二○ 二 ○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把水利作為推進“五大發展”的重要內容,擺在八大基礎設施網路建設的首要位置,納入九大風險防範的關鍵領域,對做好新時期水利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凸顯了水利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域性中的戰略地位和重要作用。省委十屆七次全體(擴大)會議把解決水環境問題納入“十三五”主要目標,在推進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篇章均有關於水利工作的明確表述,在推進開放發展、共享發展的部署中均有水利部門的職能任務,彰顯了省委對水利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援。我們要緊緊圍繞湖北“在中部地區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要求,儘快解決各地水利發展不平衡問題,加快補齊補強水利基礎設施短板。一要大規模推進農田水利建設。促進大中小微水利設施的協調配套,建設江河互通、河湖相連、庫塘多點的水利基礎設施網路。完善高標準的防洪抗旱減災體系,優化水資源配置格局。加快推進鄂北地區水資源配置、引江補漢、四湖流域綜合整治等重大節水供水工程建設。二要努力打造人水和諧宜居城市。統籌城市蓄水設施、排水管網、排澇泵站、堤防護岸建設,不斷健全城市防洪排澇減災工程、監測預警、組織動員、應急救援體系。加強城鎮供水管網建設和改造,注重城市水迴圈利用,開展城市節水綜合改造示範,提高城市供水保障能力。嚴格城市水功能區管理,積極修復河湖生態功能。三要傾力開展水利精準扶貧工作。貫徹落實省委“精準扶貧、不落一人”的總要求,切實加強對水利扶貧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省、市、縣三級聯動工作機制,加強貧困地區重點水利專案儲備,加大水利扶貧政策傾斜力度,加快貧困地區水利改革發展步伐。做好人才技術援助和宣傳發動工作,大力營造水利扶貧良好氛圍。

三、科學謀劃,突出重點,全面落實“十三五”水利發展目標任務

謀篇佈局 “ 十三五”,要以新時期治水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綠色、市場、民生”三維綱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順應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完善水利基礎設施網路,不斷增強水利公共產品供給和水安全保障能力。

(一)堅持“六項原則”

一是堅持以人為本、民生至上。 突出抓好防洪保安、水利精準扶貧、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等民生“水”任務,讓水利改革發展的成果普惠人民群眾。二是堅持以水為貴、節水優先。堅持和落實節水優先方針,加強節水型社會建設,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方式轉變,力爭以最小的水資源消耗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三是堅持人水和諧、空間均衡。充分考慮水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大力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四是堅持生態建管、環境友好。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水利工程建設全過程,注重保持河流、湖泊自然形態,力求水動、水活、水通、水連,為維護生物多樣性提供適宜生存的水環境。五是堅持統籌兼顧、系統治理。把治水與治山、治林、治田、治湖等有機結合起來,系統解決水災害、水短缺、水生態、水汙染問題。六是堅持改革驅動、兩手發力。政府作用和市場機制“兩手”協同發力,在水利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使水利體制更順、機制更活、制度體系更加科學完備有效。

(二)實現“六大目標”

一是實現防洪抗旱減災目標。 基本建成全省主要大江大河及其重要支流防洪安全保障體系,長江達到防禦1954年型洪水標準,漢江達到防禦1935年型洪水標準,主要蓄滯洪區能正常安全執行,重要支流重點河段達到20~50年一遇防洪標準,中小河流和山洪災害防治能力進一步提高,城市達到20~120xx年一遇防洪標準,主要湖泊達到20~50年一遇防洪標準。全省水庫病險率控制在5%以內。骨幹排澇工程排澇能力達到20xx年一遇。結合城鄉抗旱應急(備用)水源工程建設,全省乾旱災害年均直接經濟損失佔同期GDP比重降至1%以下。基本建立山洪與乾旱預警防治體系,提升城鄉洪澇災害預警與應急處置能力。

二是實現節約用水目標。 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基本建立,節水型社會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全省用水總量控制在365.9億立方米以內,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控制在92.5立方米以內,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提高到0.53以上,新增5個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區。

三是實現城鄉集中供水目標。 水資源統籌調配能力逐步增強,城鄉居民飲水安全得到全面保障。城鎮供水保證率和應急能力進一步提高,重要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供水保證率達到95%以上,2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備用水源具備供水條件。農村飲水安全保障程度持續提升,新增供水能力70萬立方米,集中供水率達到85%以上,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0%以上,水質達標率比20xx年提高15個百分點以上。

四是實現農村水利發展目標。 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條件進一步改善,基本完成列入全國規劃的32座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任務,推進規劃外的12處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建設,新建1處大型灌區;基本完成123處重點中型灌區、186處一般中型灌區續建配套節水改造任務,新建7處中型灌區。恢復灌溉面積650萬畝,改善灌溉面積900萬畝,新增農田有效灌溉面積150萬畝,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00萬畝。新增農村水電裝機容量10萬千瓦,解決10萬戶農村居民小水電代燃料問題。

五是實現水生態環境保護目標。 排汙總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明顯改善,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提高到85%以上,集中式供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到100%,湖泊水面不萎縮,河湖生態環境水量基本有保障,江河湖庫水系連通性逐步提高,水生態系統功能逐步恢復。重點區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防治,新增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面積9800平方公里。基本阻斷血吸蟲病傳播。在30%以上的縣(市、區)建立水生態文明城市。

六是實現水利管理與改革目標。 水文、水資源、水土保持和湖泊保護、水庫大壩安全等監測設施及水利防汛管理、水政監察等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水利資訊化體系建設全面加強。基層水利服務和水利社會管理能力顯著提升。用水管理全面強化,城鎮和工業用水、大型灌區和重點中型灌區農業灌溉用水計量率分別達到85%、75%以上。進一步深化水利改革,基本建立事權清晰、權責一致、規範高效、監管到位的水行政管理體制,建立水生態文明建設目標指標體系和監督考核制度,形成水資源優化配置、合理開發、高效利用、全面節約、有效保護的最嚴格水資源管理機制,建成規範有效的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執行體制,完善權責明確、行為規範、監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水利綜合執法體制,水權水市場改革取得重要進展,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穩步推進,水利投入穩定增長機制進一步完善。

(三)抓好“八個任務”

一是全面強化節水型社會建設。 落實節水優先方針,實行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使水資源條件成為城鎮發展、產業佈局的先導性因素。推進農業節水,加快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建設步伐,加強灌區末級渠系建設和田間工程配套建設,提高農業灌溉用水效率。加快推進工業節水技術改造,切實做好服務業和城鎮生活節水工作,加強用水定額管理和行業用水效率管理,推進和完善階梯水價政策。大力開展節水型社會示範區建設,建立節水型公共機構、節水型企業、節水型居民小區。擴大再生水利用,開展水效領跑者引領行動。完善節水技術標準體系,加快淘汰不符合節水標準的裝置和器具。推行合同節水管理,培育一批專業化節水管理服務企業。

二是著力完善防洪抗旱減災體系。 完善長江防洪減災體系,加快洪湖東分塊、杜家臺等重點分蓄洪區蓄滯洪工程和安全建設,加強漢江堤防建設,加快重要城市防洪工程建設,開展武漢市海綿型城市試點建設,推進主要支流及重要河流治理、新出險水庫除險加固和山洪災害的防治,啟動重點湖泊綜合治理,基本完成抗旱應急水源工程建設,重點城市和防洪保護區防洪能力明顯提高、抗旱能力顯著增強。

三是加快實施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 按照確有需要、生態安全、可以持續的要求,集中力量建設一批打基礎、管長遠、利發展、惠民生的重大水利工程,完善水利基礎設施網路,優化全省水資源配置格局。加快實施鄂北地區水資源配置工程、碾盤山水利水電樞紐工程等重要水利工程以及38座中型水庫等重要水源工程建設。推進引江補漢、“一江三河”、荊門漢東引水等7處引調水工程,12處新開工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長山泵站灌區等8處新建灌區工程建設。

四是持續加強農村水利建設。 推進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新建灌區、小型農田水利、大中型排灌泵站更新改造、農村河道綜合整治和農村小水電開發等工程建設。大力推進規模化高效節水灌溉和現代化高標準農田建設。大力推進水利扶貧攻堅,擴大和加快貧困地區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

五是抓緊建設水生態保護體系。 基本完成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體系和考核體系建設,細化水生態文明建設目標指標體系和考核辦法。開展水生態文明試點、河湖管護體制機制創新試點建設,探索研究水生態修復利用補償機制。以流域為單元進行系統治理,積極開展水生態保護與修復技術研究、開發和推廣應用,切實推進生態保護區、飲用水源區、水源涵養區、溼地保護區和生態脆弱河湖等重要區域的保護與修復。建立水功能區水質達標評價體系,加強水功能區動態監測和科學管理。核定重點河流水域納汙能力,嚴格入河排汙口監督管理和入河排汙總量控制。加強水土流失監測站點建設。實施江河湖庫連通工程、水土保持治理工程、水利血防工程。

六是不斷完善水利管理服務體系。 增強基層水利建設管理能力,加強水利資訊化體系建設,強化科技創新、推廣、應用和人才隊伍建設。

七是切實深化重點領域水利改革。 加大水利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攻堅力度,著力構建系統完善、科學規範、執行有效的管理體制機制,推進水利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推進水行政管理體制、水資源管理體制、水工程建設與管理體制和水價等四項改革。積極推進水權制度建設,搞好用水權初始分配,培育水權交易市場。完善多元化的水利投入穩定增長機制,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投入水利建設。健全水利建設市場主體信用體系。不斷完善治水管水法規體系,加強水利綜合執法。

八是積極推進重點流域綜合治理 。實施《湖北省漢江流域水利現代化規劃》,爭取漢江流域在我省率先形成比較完善的流域防洪除澇減災體系,基本建立水資源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綜合排程體系,逐步建立流域管理與區域管理相結合的水管理體制,為其他流域綜合治理開發和管理提供示範樣板。妥善應對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調水後對漢江中下游的不利影響,確保漢江“一庫清水北送,一江清水東流”。

四、提振精神,首發破局,全力以赴做好20xx年各項水利工作

20xx 年是實施“十三五”水利發展規劃的開局年,也是落實“湖北深化水利改革三年(20xx~20xx)行動要點”的結賬年。要按照省委“競進提質、升級增效,以質為帥、效速兼取”的工作方針,貫徹新思路、適應新常態、提振新精神,統籌推進各項水利工作,努力為“十三五”水利發展開好局、起好勢。重點抓好以下7個方面的工作:

(一)抓緊修訂報批水利發展“十三五”規劃。統籌謀劃好今後五年湖北水利改革發展的目標任務、主攻方向、工程佈局、體制機制和重大政策,加快構建與湖北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水安全保障體系。同時,科學編制湖泊及主要支流、水資源保護等一批綜合性規劃,協調推進漢江中下游河道治理、水中長期供求等一批專項專業規劃。

(二)務求重點水利改革專案取得關鍵突破。準確把握水利改革新形勢、新要求,以思想解放為先導、以治水新思想為指南、以問題為導向、以民生為目的、以關鍵環節為抓手,發揚“釘釘子、硬碰硬、實打實”精神,全力推進各類國家級和省級水利改革試點工作,力爭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積極進展、重要突破。尤其要全面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和全國第一批河湖體制機制創新試點,研究建立水權初始分配製度,啟動水效領跑者引領行動,建設節水型社會;創新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體制,進一步深化農村小型水利設施產權制度改革,探索水利工程代建制、總承包制、購買社會化服務制度、水利建設融資PPP和BT模式,完善水利建築市場信用體系,提升基層水利單位服務能力。

(三)樹立防大汛抗大旱思想不動搖。堅持防汛抗旱行政首長負責制,克服麻痺思想,消除安全隱患,提升應對能力,加快工程建設,努力實現“四個確保、一個減輕”目標,即在標準洪水內,確保不潰一堤、不倒一壩、不損一閘(站),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確保城鄉交通幹線防洪安全,確保水利工程控制範圍內城鄉居民生活、生產、生態用水安全;出現超標準洪水和嚴重乾旱時,千方百計保安全,最大限度減輕人員傷亡和災害損失。

(四)統籌排程重大節水供水專案建設。加快重大水利工程、農田水利工程、城市防洪防澇工程建設進度。重點抓好堤庫閘站整險加固、中小河流治理、新建水源工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小農水重點縣和小水電代燃料等各類民生水利工程建設。特別是要抓緊抓好列入國家172個重大節水供水專案的鄂北地區水資源配置工程、荊江大堤綜合整治工程、荊南四河堤防加固工程、碾盤山水利水電樞紐工程、引江補漢工程、洪湖東分塊及杜家臺分蓄洪工程、大型灌區節水改造工程等9個重大專案建設。同時,加強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建設,紮實推進水利精準扶貧。

(五)創新水生態文明建設模式。出臺全省水生態文明建設指導意見,編制全省水生態文明建設規劃,制定全省水生態文明建設考核指標體系。全力推進武漢、襄陽、鄂州、咸寧、潛江5個國家級和鹹安、黃州、鄖縣等13個省級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工作。著力構建科學的規劃體系、嚴格的責任體系、完備的工程體系、規範的管理體系、健全的法制體系、高效的監控預警體系等湖泊保護與管理“六大體系”。系統整治江河流域,連通江河湖庫水系,實施退田還湖、退塘還湖、退漁還湖等水生態修復工程,啟動四湖流域和黃蓋湖流域等重點湖泊水利綜合治理。探索研究水生態修復利用補償機制。加大水土保持綜合防治工作力度,嚴格落實“三同時”制度,推進“丹治”、革命老區等水土保持重點治理工程。實施長江、漢江防護林體系工程,建設江河湖庫岸線生態隔離帶。科學開發利用水能資源,確保水電站下游河道生態基流。

(六)掀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熱潮。堅持政府主導、群眾主體、社會共建相結合,加大組織領導、宣傳發動、資金投入、建設監管力度,力爭完建各類水利工程30餘萬處、完成土石方10億立方米,進一步提高農業抗災減災能力和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七)提升依法治水管水能力。加快推進地方水法規制度建設,積極做好湖北省河道採砂管理條例、水庫管理辦法(修訂)等法規規章的立法調研、修改完善工作。繼續開展水行政許可審批事項清理,修訂完善審批流程,推進網上審批平臺、移動審批平臺建設,規範審批行為,提高審批效率。做好水利法制宣傳教育和政策研究工作,全面啟動水利“七五”普法工作,增強水利系統的依法行政意識和社會公眾學法、懂法、守法意識。大力貫徹《湖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辦法(修訂)》,結合實際抓好落實。做好水事糾紛調處工作。推進水利綜合執法,加大水行政執法力度,加強重點水事違法案件督辦、水行政執法專項檢查及水政監察隊伍能力建設。嚴格河道採砂管理,確保長江、漢江採砂管理秩序總體可控。依法依規徵收各項水利規費。

五、盯緊盯牢,壓緊壓實,持續加強全省水利系統黨的建設

以更加堅定的態度、更加務實的行動、更加有力的措施,全面加強全省水利系統黨的建設,使之成為解決水利工作突出問題、推動水利改革發展的基礎支撐。

(一)使勁狠推作風建設。持續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六條意見”。切實把紀律挺在前面,在落細落小上下功夫,管好黨員幹部日常工作、生活、交友細節,自覺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在從諫如流、自覺接受監督上下功夫,進一步完善“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領導幹部雙重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黨性分析等黨內政治生活制度;在修枝剪葉、自覺改造上下功夫,以正反典型案例為鏡子,認真查詢和解決不嚴不實突出問題;在抓常抓長、常態機制上下功夫,對出現的問題既要嚴厲整治,又要注重制度建設,標本兼治、防範未然,推動作風建設常態化,嚴防“四風”問題反彈回潮。

(二)不斷強化效能建設。要加快轉變水利部門工作職能,繼續做好取消、下放行政審批事項銜接落實工作,該放的堅決放下去,該管的真正管好。要積極推進水利依法行政,加強政府資訊公開工作,探索規範制約權力執行有效機制,全面落實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制度,切實強化權力監督,確保公正公開、透明高效行使權力。要探索更加科學有效的工作方式,更多運用法治思維、市場辦法、大眾傳媒和資訊化手段,指導和推動各項水利工作。要鞏固履職盡責督促檢查活動成果,健全完善督查考評辦法,繼續加強對全省各級水利部門依法行政、轉變作風、服務民生等方面的督促檢查,著力解決因履職不力而損害經濟社會發展環境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

(三)致力推進隊伍建設。要切實加強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進一步把班子配強,把隊伍“盤”優,下大力氣優化水利幹部隊伍的知識結構、專業結構、年齡結構、性別結構、氣質結構,永續水利幹部隊伍的生機與活力。要組織引導幹部職工向蔣志剛同志等水利先進人物學習,大力弘揚“獻身、負責、求實”的水利行業精神,致力建設一支具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水利幹部隊伍,努力打造一支規模適度、結構優化、分佈合理、素質優良的水利專業人才隊伍,大力完善一個以鄉鎮或流域水利站、防汛專業搶險隊、抗旱服務隊、水利科技推廣站、灌溉試驗站、農民用水合作組織為主體的基層水利管理服務體系。要深入落實《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大力實施《20xx~20xx年湖北水利幹部教育培訓規劃》,重點開展幹部調訓、線上學習、專題培訓,進一步提升水利幹部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

(四)抓緊抓實廉政建設。要堅持“力度統一論”,牢固樹立“抓好黨風廉政建設是本職、抓不好黨風廉政建設是失職、不抓黨風廉政建設是瀆職”的理念,不斷增強落實主體責任的思想堅定性和行動自覺性。要加強監督檢查,以貫徹執行《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為重要抓手,聚焦黨的“六大紀律”,抓住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這個總綱,層層傳導壓力,使黨規黨紀成為管黨治黨的尺子、黨員不可逾越的紅線,確保水利系統風清氣正。要大力規範專案法人組建、招標投標、工程監理、合同管理,加快水利建設市場信用體系建設,創新水利資金監管機制和貧困縣資金整合機制,建立以績效為導向的資金使用管理激勵約束機制,合力打造陽光工程、廉潔工程、安全工程。

同志們,藍圖繪就號角鳴,實幹成就“水利夢”。面對充滿希望的“十三五”,我們務必以更加強烈的責任意識、更加昂揚的精神風貌、更加紮實的工作作風,開拓創新、銳意進取,夙夜為公、真抓實幹,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努力讓千湖之省碧水長流,奮力為我省“在中部地區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成支點、走在前列”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全市林業局長會議上的講話材料 篇5

同志們:

這次全省林業局長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全面貫徹落實省委十二屆十一次全會、全省經濟工作會議、農村工作會議和全國林業廳局長會議精神,總結20xx年林業工作及“”期間全省林業發展成效與經驗,分析當前形勢,謀劃“十三五”林業發展,部署20xx年重點工作。剛才,會議通報了全省20xx年度營造林實績綜合監測、自然溼地保護率考核和全省森林防火工作等情況,5個單位作了很好的典型發言,各省轄市進行了書面交流,請各地相互借鑑。下面,我講幾點意見,供大家參考。

一、20xx年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20xx年,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全省林業系統認真學習貫徹視察江蘇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緊緊抓住新常態為林業改革發展帶來的新機遇,全面深化林業改革,統籌做好林業生態建設、修復和保護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一是林業改革取得新突破。經深入調研和多方反覆徵求意見,草擬的《江蘇省推進國有林場改革的實施意見》提交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已按有關要求報國家國有林場林區改革工作小組審批,為即將全面展開國有林場改革奠定基礎。推進先照後證、清理中介等林業行政審批改革,進駐省政務服務中心,林業行政審批進一步規範。開展全省林權發證調查摸底,林權納入不動產統一登記改革工作順利推進。與省工商局聯合印發推行我省集體林地承包和林權流轉兩個合同示範文字,據此維護林農合法權益。

二是造林綠化再創新業績。全省完成成片造林61萬畝,森林撫育152萬畝,新建綠化示範村1068個。各地組織開展“3.12”綠化宣傳活動918場,營建“市民林”、“公益林”、“車友林”、“小記者林”等各類紀念林1955個。省政府辦公廳出臺《關於加快木本油料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薄殼山核桃、櫸樹、楸樹等木本油料林和珍貴鄉土樹種成片造林穩步推進,加快良種培育,出臺《江蘇省木本油料樹種種苗質量管理規定》,審(認)定林木良種15個。高水平建成第三屆中國綠化博覽會“江蘇園”,並獲展園金獎、最佳設計獎、最佳組織獎等獎項。

三是資源管理躍上新水平。林地和林木採伐管理進一步加強,使用林地定額和林木採伐限額制度有效落實。集體林採伐管理政策進一步完善。縣級和省級林地保護利用規劃資料年度變更調查全面完成。木材檢查站標準化建設穩步推進,執法監督和開證管理得到強化。第九次森林資源清查順利開展。全省森林火災發生面積、過火總面積、受害森林面積均低於往年,未發生較大以上森林火災和人員傷亡事故。林業有害生物監測覆蓋率90.8%,成災率1.8%,無公害防治率92.1%。松材線蟲病連續十一年發生面積與病死株數“雙下降”;美國白蛾疫情得到較好控制;楊樹食葉害蟲危害程度較往年明顯減輕。林業有害生物普查取得階段性成果。

四是溼地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有了新進展。溼地保護與修復持續推進,重要溼地保護進一步加強,溼地公園和溼地保護小區建設管理更加規範,新建省級溼地公園5個,列入國家級溼地公園試點3處,全省恢復溼地5萬畝。積極履行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溼地保護與恢復目標任務。經省政府同意,與省發改委聯合印發實施《江蘇省溼地保護總體規劃》。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成效明顯,麋鹿種群增至2818頭。野生動植物繁育利用服務與監管更加規範,資源就地遷地保護進一步強化。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極小種群保護與野外種群恢復、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工作不斷加強。

五是林業產業發展邁上新臺階。積極推動林業產業轉型升級,培育壯大林業龍頭企業。為突出林業產業區域特色或叢集優勢,首次設立省級林業產業化引導專案資金,實施專案12個,為林業增效、林農增收開闢新方式。組織相關單位參加第八屆義烏森博會、20xx中國森林旅遊節等活動,林業產業交流合作豐富多樣。全省3家種苗企業成功上市,苗木電商發展迅速,年交易額超過20億元,走在全國前列。

六是基礎保障能力得到新提升。落實規範性檔案審查備案及廉評制度,開展規範性檔案清理彙編。嚴厲打擊非法侵佔林地、破壞森林和野生動植物資源等違法行為,開展“利劍二號行動”、“雷霆行動”、野生動物馴養繁殖清理整頓等活動,全年查處各類林政案件1130起,查處率97.5%,破獲涉林刑事案件47起。開展打擊生產製售假劣林木種苗和侵權行為專項行動,整頓苗木市場秩序。森林公安體系建設不斷完善,全省24個縣級森警大隊統一規範名稱。全年實施林業科技專案76個,財政補助資金3967萬元。《綠色江蘇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出臺,為林業專案資金安全管理和確保專案實施成效奠定基礎。

20xx年全省林業目標任務的完成,實現了“”圓滿收官。回顧“”,我們認真貫徹國家和省關於生態文明建設與林業改革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為全省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期間,我們“穩增量、保質量”,林業生態資源擴面提質。積極拓展國土綠化和植樹造林空間,全省完成植樹造林397萬畝、森林撫育460萬畝,建設綠化示範村5373個,林木覆蓋率由“”末20.6%提高到22.5%;林種結構進一步優化,防護林和特用林比重進一步上升;活立木總蓄積量超過9000萬立方米,新增538萬立方米;林木碳儲量6650萬噸,增加1700萬噸。加強溼地保護修復,恢復溼地28.3萬畝,建成各類溼地自然保護區27個,溼地保護小區230處,全省自然溼地保護率達到42.9%,初步形成了不同利用管制級別、多種管護形式相結合的溼地保護體系。先後編制實施《全省林地保護利用規劃》和《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林業行動計劃》,省級以上公益林面積增至576萬畝。推進森林防火現代化體系和防火撲救能力建設,加強林區安全用火宣傳,狠抓預防措施落實,五年未發生重大森林火災和人員傷亡事故,森林防火水平居於全國前列。加強林業有害生物檢疫監管,強化監測預警,加強防治減災,全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面積415萬畝,無公害防治率86%,成災率控制在1.5%以下。

“”期間,我們“調結構、提效益”,林業產業發展持續優化。實施楊樹等林板紙一體化、林木種苗、森林旅遊等一批重點林業產業工程,林業產業快速發展,效益逐年提高。五年採伐楊樹430萬畝,出材約4000萬立方米。木材加工、林木種苗等我省傳統優勢一二產業保持較快發展。全省人造板年產量5860萬立方米,居全國第二,竹木地板年產量2.8億平方米,居全國第一;全省林木育苗面積達240萬畝,年產苗量27億株,年產值達249億元,居全國前列。大力發展森林溼地生態旅遊等第三產業,森林溼地生態旅遊超過5000萬人次。20xx年第三產業產值增加到470億元,全省林業一、二、三產的產值比由“”末的52:41:7調優為25:63:12。20xx年林業總產值4081億元,比“”末增長2.6倍,年均增速超過20%,不僅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木材、紙張、經濟林果等豐富可再生物質產品,而且在區域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期間,我們“抓宣傳、促建立”,林業生態文化蓬勃發展。抓住植樹節、世界溼地日、愛鳥周等重要節點,大力宣傳國土綠化、溼地和野生動物保護等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理念,組織簡訊和網路捐贈植樹護綠以及微信助力植樹等活動,促進社會廣泛認同、支援、參與林業生態建設與保護。加強林業生態建立引導服務,“”末,創成國家森林城市5個;建成全國綠化模範城市3個、全國綠化模範縣市區33個、全國綠化模範單位44個;國家生態文明教育基地1個,江蘇省生態文明教育基地25個;建成省級以上森林公園67個,省級以上溼地公園53個,森林溼地生態旅遊突破5000萬人次。成功承辦第二屆中國溼地文化節暨亞洲溼地論壇、第七屆中國竹文化節、第八屆中國花卉博覽會,在20xx青島世界園藝博覽會高水平建成江蘇園。這些生態建立過程和成效,使林業生態文化得到大力弘揚。

“”期間,我們“打基礎,強能力”,林業政策體系和基礎保障不斷完善。推進林業地方立法,《江蘇省野生動物保護條例》、《江蘇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控辦法》相繼頒佈實施,《江蘇省溼地保護條例》被列入立法計劃。各級財政林業投入不斷加大,達327.3億元,同比增長28%。基本完成第八次森林資源二類調查,真正實現全省森林資源一張圖、一個庫、一套數。啟動全國第二次野生植物調查、全省溼地保護率監測統計和水鳥同步調查以及林木種質資源清查等工作。面向基層林業幹部職工教育培訓10萬餘人次,編寫出版並免費發放《江蘇林業實用知識讀本系列叢書》。森林公安機構和林業執法隊伍建設不斷加強,執法水平進一步提升。鄉鎮林業站、木檢站、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有害生物中心測報點、林木良種基地等基層林業網路體系有了改善。林業資訊化管理水平不斷提高,森林防火、森林資源管理、林業科技專案管理、森林公安等先後啟用資訊系統管理,江蘇林業網連續4年獲得“全國林業十佳網站”稱號。

過去的五年,我們在工作中積極探索實踐,積累了一些寶貴經驗。

一是通過改革創新,為林業發展增強動力。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明晰集體林地林木產權,強化林權抵押貸款金融服務,不斷改革調優集體林採伐管理政策,引導發展林下經濟和各類林業專業合作組織,集體林業活力進一步釋放。推進林業簡政放權,取消14項、下放5項行政審批事項。完善公益林補償以及造林、良種、撫育等補助補貼政策,省級公益林補償標準提高到每年每畝25元,啟動溼地省級生態補償,標準為每年每畝100元,20xx年補償資金又增加30%;部分市、縣相繼建立公益林或溼地生態補償機制;林業貼息貸款規模不斷增大。實施國有林場扶貧專案近100個,通過實施危舊房改造、安全飲水和道路建設等工程,國有林場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制定實施《江蘇林業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組織實施中央財政林業科技推廣和省林業三新工程專案341項,獲省部級科技獎30項,審(認)定林木良種10批152個,推廣困難立地造林等關鍵技術150餘項,有效提高了我省林業科技水平,為全省林業生態工程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二是通過嚴格考核,為工作推動增加壓力。“林木覆蓋率”被納入江蘇“兩個率先”、“八項工程”、生態文明建設和農業現代化工程等考核指標體系,“自然溼地保護率”被納入省生態文明建設考核指標體系,這些考核指標成為我們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和推動工作的有力抓手。我們對照綠色江蘇建設年度目標要求,層層細化分解並下達林業年度任務,研究制定具體實施方案,認真開展林木覆蓋率、自然溼地保護率指標監測,加強對各地按時序進度完成情況的考核通報,有力促進了地方黨委政府重視林業生態建設保護,推動全省林業資源數量質量穩步提升。

三是通過作風建設,為事業發展增添合力。“”期間,特別是黨的以來,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全省各級林業部門開展了“三解三促”和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行了“三嚴三實”專題教育。通過到基層一線駐點調研,通過“四風”問題的查擺整治,通過對照“三嚴三實”標準進行“六查六看六整治”,增進了與基層幹部群眾之間的感情,清除了作風之弊和行為之垢,淨化了機關幹部心靈,增強了對事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得到了基層幹部群眾的肯定與好評,大大促進了全省林業系統黨風政風行風的轉變,為推動全省林業改革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思想和組織保障。

同志們,“”時期我省林業發展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這是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科學部署的結果,是市縣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強力推進的結果,是全省各級林業部門同志和廣大林農群眾開拓創新、努力工作、辛勤勞動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省綠委辦和省林業局向在座的各位同志、向長期奮戰在林業戰線的幹部群眾表示崇高敬意、誠摯慰問和衷心感謝!

二、深入分析林業發展新形勢,科學謀劃“十三五”林業發展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全面深化林業改革、加快林業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階段。林業發展正處在新的戰略機遇期和黃金髮展期,既具備了很多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也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

一是黨和國家的空前重視,為林業發展創造了新機遇。以來,中央執政理念正發生新變化,生態優先的發展格局正在形成,林業發展倍受重視,已成為實施國家戰略的重要保障。對生態文明建設和林業改革發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他指出,林業建設是事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性問題;林業要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斷創造更好的生態條件。前不久,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他特別指出,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要把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作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專案的優先選項,實施好長江防護林體系建設、水土流失及岩溶地區石漠化治理、退耕還林還草、水土保持、河湖和溼地生態保護修復等工程,增強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等生態功能。1月18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儀式上,他又強調,要著力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要樹立大局觀、長遠觀、整體觀,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去年,中央層面先後出臺《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和《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試點方案》,森林覆蓋率與蓄積量、溼地面積等被確定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約束性指標,明確構建自然資源資產產權、自然資源有償使用、生態補償、生態文明績效評價考核、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等制度,森林資源被納入自然資源負債表進行核算。總之,黨和國家關於生態文明建設領域改革的頂層設計和加快林業改革發展的重大部署,既為林業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也為林業改革發展帶來重大機遇。

二是五大發展理念的確立,為林業發展增加了新內涵。黨的xx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中央和省委“十三五”規劃建議圍繞五大理念描繪藍圖,為林業工作指明瞭方向、增加了內涵。就“創新”發展而言,隨著社會對林業需求的日趨多樣和林業多種功能空前凸現,林業拓展了生物產業、森林觀光、保健食品、生態療養等發展新領域。就“協調”發展而言,森林和溼地兩大生態系統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生態支撐,加強林業生態建設和保護,是五位一體協調發展的應有之義。就“綠色”發展而言,林業引領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綠色理念,為社會提供豐富、可迴圈的林產品和固碳釋氧、涵養水源等生態服務,擔當著夯實生態根基、創造綠色財富、積累生態資本的綠色發展使命。就“開放”發展而言,構建生態命運共同體已經逐步成為國際共識,森林碳匯、瀕危物種保護等涉林問題,是國際關注的熱點敏感問題,做好相關林業工作,能為我國更加積極地參與全球治理提供外交新籌碼、增加外交話語權。我省沿海溼地是東亞—澳大利亞候鳥遷徙通道,國際生態地位和關注度高。近期美國前財長鮑爾森專門致信省委羅志軍書記,就其基金會研究發現的江蘇沿海4處溼地保護空缺問題提出有關建議,江蘇濱海溼地保護上升為國際關注新問題。羅志軍書記和徐鳴副省長先後批示,要求我局研究提出方案,我局迅速就4處溼地現狀和保護對策形成意見建議,近日,徐鳴副省長就做好相關工作的批示要求,已經轉至有關市縣政府和省有關部門。可見,開放發展環境對我們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就“共享”發展而言,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天藍、地綠、水淨的生態環境是人民群眾最迫切的呼聲,加快林業發展,切實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是“共享”發展最有效、最實際的行動。各地要在編制本級林業“十三五”規劃時,貫徹落實好這五大發展理念。

三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刻變化,為林業發展提供了新空間。許多國家經濟轉型發展經驗表明,加強生態建設與保護可以成為促進經濟增長、緩解就業壓力的有效途徑。上世紀30年代,美國為應對經濟危機實施的羅斯福生態再就業工程,既增加了1.03億畝森林,又增加了社會就業和居民收入。上世紀70年代,日本為應對經濟增速快速下滑,實施《保安林整治臨時措施法》和保安林規劃建設,增加大量就業崗位的同時使保安林面積增加2倍多,大大提高生態承載力。20xx年金融危機後,美國以林業部門為主實施“大戶外”戰略,不僅提供610萬個持續就業崗位,而且增加近800億美元稅收。20xx年5月,歐盟為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實施綠色基礎設施新戰略,力圖實現增加就業機會、促進經濟發展、改善生態環境“三贏”目標。當前,我國經濟發展轉入中高速增長新常態,正著力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國家巨集觀經濟政策和我省落實這些政策的措施,為生態建設和保護騰出更大空間,也必將促進生態補償等政策進一步健全完善。從農業方面看,我省農業發展面臨資源環境雙重約束,生產成本剛性上升,市場價格下行,補貼政策已近上限,促進農民增收作用減退,必須加快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落實“藏糧於地”戰略。對此,林業大有可為,可以通過高標準農田防護林建設,發展林農複合經營和經濟林果及其產品精深加工等,可以推進農業綠色基礎設施建設、耕地休養和農業結構調整,實現增加森林資源、提高土地效益、促進農民增收。

四是省委省政府建設新江蘇的目標定位,為林業發展賦予了新任務。在建設新江蘇的關鍵時期,省委省政府對林業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去年10月,省委省政府出臺《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了堅持“率先建成生態省,率先建成全國生態文明示範省”的目標不動搖,對林木覆蓋率、自然溼地保護率、村莊綠化等提出約束性指標,對國有林場改革、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健全生態補償制度等提出明確要求。前不久召開的省委十二屆十一次全會強調,要始終把生態文明作為“兩個率先”的重要標杆,將生態文明的理念、原則、目標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貫徹到各級各類規劃和各項工作中;要“嚴格落實生態紅線保護規劃,完善監管細則和生態補償辦法”,“開展領導幹部資源環境責任審計”。全省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推進國有林場改革,深入開展綠色江蘇建設,新增成片造林25萬畝,撫育森林100萬畝。全省農村工作會議也對森林防火、冬春造林等當前林業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

五是我省林業建設的困難和問題,為林業改革發展帶來新挑戰。我省是平原為主、人口稠密的經濟大省和農業大省,在經歷了“”森林資源大幅增長後,可造林土地資源銳減,大面積楊樹林進入輪伐期,林業比較效益降低,這些因素綜合疊加,造成以楊樹為主的森林面積出現快速下降,特別是淮北楊樹主產區喬木林面積下降趨勢加劇,林木覆蓋率保持並增長的壓力進一步加大。楊樹人工林更新改造已經成為我們無法迴避的重大問題。林業有害生物跨區域傳播的風險越來越高,防控形勢越來越複雜嚴峻,除治成本越來越高。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國家對土地利用巨集觀調控的加強,林地、溼地保護與利用矛盾日益加劇,特別是盲目開墾致使溼地面積縮減、外來汙染物彙集導致溼地汙染等問題突出。全省基層林業服務體系越來越不適應林業建設保護任務。國有林場體制不順、機制不活、保障不足等問題亟待解決。如何打破瓶頸、突破困境,加快改革發展、促進轉型升級,我們必須認真研究、科學應對。

綜合判斷,全省林業發展機遇大於挑戰,有利條件多於不利因素,我們要牢牢抓住發展機遇,科學應對各種挑戰,確保林業發展適應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形勢需要。“十三五”全省林業發展的總體思路是: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自覺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按照“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總體要求,以綠色江蘇林業建設為主題,以加快轉變林業發展方式為主線,以生態優化、民生改善為任務,以科技創新為動力,深入挖掘造林潛力,著力抓好撫育更新,加強森林溼地管理,加快林業產業發展,大力弘揚生態文化,為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夯實生態基礎。

主要目標是,到20xx年全省淨增造林面積120萬畝,林木覆蓋率提高到24%以上,完成森林撫育改造518萬畝,重點公益林保有量達585萬畝,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控制在2%以下,森林火災受害率控制在0.3‰以下,自然溼地保護率提高到50%,林業年產值達到4300億元。

總體佈局是:銜接全省林業發展“”規劃,構建並完善“一區、二帶、三網、四片、五域、多點”的空間佈局。一區:以淮北為主陣地的楊樹人工林更新改造建設區。二帶:沿海生態防護帶、沿江景觀防護帶建設。三網:水系林網、道路林網、農田林網建設。四片:以環太湖、寧鎮揚、徐州、連雲港4個集中連片丘陵崗地為主的生態公益林建設和生物多樣性保護。五域:以太湖流域溼地、長江沿江溼地、淮河流域溼地、裡下河溼地、濱海溼地5個溼地分佈區域為主的溼地保護與修復建設。多點:各類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溼地公園、溼地保護小區、國有林場、綠色村鎮等呈點狀分佈的生態建設。

圍繞上述佈局,著重在以下幾個方面狠下功夫。

(一)持續推進生態建設,擴大林業資源總量。貫徹關於修復保護長江生態環境的重要指示精神,積極推進長江防護林建設,加強沿江溼地保護修復,切實承擔沿江省份應盡職責。堅持把植樹造林和國土綠化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組織實施生態屏障建設、溼地保護修復等重點生態工程,加強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力爭基本建成資源豐富、佈局合理、功能完備、結構穩定、優質高效的沿海防護林體系。加強丘陵崗地森林植被恢復,加快黃河故道地區風沙化土地造林綠化,改善丘陵崗地生態環境。加快綠色通道建設步伐,以高速公路、鐵路、國道、省道為主體,建設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的護路風景林,形成集景觀、生態和經濟效益於一體的綠色長廊。開展退化溼地生態修復,加強自然溼地保護,強化溼地生態監測網路體系建設,提升自然溼地保護率。沿海地區要落實徐鳴副省長批示要求,高度重視濱海溼地修復保護,切實保護好濱海候鳥棲息地。

(二)強化資源經營管理,提高森林資源質量。在確保林木覆蓋率不滑坡前提下,有序推進平原綠化樹種結構調整和楊樹更新改造。優先更新低產低效以及成過熟楊樹林、通道兩側楊樹林以及城市與居民區周邊雌性楊樹林。通過豐產栽培、修枝間伐、適度延長輪伐期等措施,千方百計提高楊樹林培育經營水平,提高畝均楊木收益。推進丘陵山區次生林、綠色通道等森林撫育,實施低效林改造,加強健康森林培育,全面提高森林質量。加強林地保護,實行全省林地保護利用規劃“一張圖”建設管理,年均使用林地限額面積嚴格控制在738公頃以內。加強公益林建設與管理,省級以上重點公益林面積保持穩中略升。建設公益林效能監測網路,系統監測掌握公益林的資源動態及生態效益。

(三)加強災害防控和應急處置,維護生態資源安全。強化森林火災防控、處置、保障三大體系建設,全面增強森林火災預防和撲救能力,確保全省無重特大森林火災發生,最大限度地減少森林火災損失。創新林業有害生物防治體制機制,大力推進無公害化防治,加強外來有害生物的防範和主要林業有害生物的綜合治理,進一步完善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警、檢疫御災和防治減災等三大體系,林業有害生物無公害防治率達到80%以上,主要有害生物常發區監測覆蓋率達90%以上,測報準確率達85%以上,種苗產地檢疫率達100%。大幅壓縮松材線蟲病發生範圍,全力遏制美國白蛾疫情擴散趨勢。

(四)促進林業產業升級,增加林業經濟效益。加大資源節約型、綠色環保型的林產品開發力度和林產業門類拓展,培育林業產業發展新動能,促進林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培育壯大龍頭企業,發展林業產業叢集區,提升林業產業輻射帶動能力。以提高林產品的附加值為目標,調優人造板產品結構,推動木質傢俱定製生產,促進竹木加工產業轉型升級。因地制宜發展綠化苗木、木本糧油、中藥材和木本花卉等特色種苗產業,打造優勢品牌,加強苗木交易市場建設,形成種苗生產、流通和售後服務產業鏈。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和林蔭空間,大力發展林下經濟,總規模增至1200萬畝。加強森林公園和溼地公園旅遊服務基礎設施建設,開闢生態旅遊新線路,推動形成森林和溼地生態旅遊網路,力爭“十三五”期末,全省林業生態旅遊人數達7000萬人次/年。

(五)突出科技創新,提升林業建設水平。依託省農林業科技創新聯盟,組織科技力量,圍繞我省林業發展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加大林業關鍵技術的科研攻關力度,強化林業新技術和新模式的整合與推廣應用,為林業可持續經營、提高林業發展質量提供科技支撐。重點開展沿海鹽鹼地、丘陵崗地等困難立地造林、平原林網楊樹更新與高效定向栽培模式、木本油料等經濟林高效精準化栽培、森林健康經營、林下經濟高效經營、林業重大有害生物防控、溼地修復等關鍵技術研發。加速林業先進實用技術推廣和科技成果轉化,加快生態定位站、科學實驗基地等科技推廣平臺建設,完善基層林業技術推廣體系,加強對林業技術推廣隊伍的崗位培訓和繼續教育。大力推進“網際網路+林業”建設,提升林業資訊化、智慧化水平。

(六)全面深化改革,激發林業發展活力。按照國家批覆的《江蘇省推進國有林場改革的實施意見》,紮實推進國有林場改革,加大對國有林場改革的政策支援力度,保護國有森林資源,保障林場職工生活,增強林場發展活力。貫徹國家林業局《林業工作站管理辦法》和《加強鄉鎮林業工作站建設的意見》,將加強林業工作站建設作為深化體制改革、加強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抓好落實,確保林業工作站機構建設與林業任務相協調。加強鄉鎮林業技術人員培訓,切實發揮好林業站政策宣傳、資源管護、林政執法等管理職能,確保林業各項工作在鄉鎮落地生根。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放活經營權、落實處置權、保障收益權,形成集體林業的良性發展機制。健全支援林業發展的政策體系,推動森林和溼地生態效益補償制度進一步完善,建立補償標準動態調整機制,逐步擴大補償範圍。

(七)堅持依法治林,為林業發展保駕護航。圍繞現代林業發展需要,加快推進溼地保護、野生植物保護、古樹名木保護等林業地方立法,完善林業法規規章體系,促進林業建設與保護有法可依,加強林業普法宣傳教育,營造依法治林良好氛圍。加強森林資源管理基礎和技術裝備建設,強化林業執法隊伍建設,健全森林公安機構,推進森林公安隊伍執法規範化、警務資訊化、保障標準化建設。加強行政執法培訓,提高林業執法水平。創新林業行政執法機制,建立權責明確、行為規範、監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林業行政執法體系,嚴厲打擊破壞森林、溼地和野生動植物資源的違法行為,確保林業生態資源安全。

(八)加強協調保障,增強組織推進能力。我們要努力把林業發展目標落到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督促各級地方政府切實重視和加強林業工作,特別是將林業生態建設和保護作為重要內容,納入各級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幹部業績與科學發展能力考核指標體系。堅持將林木覆蓋率納入生態文明建設和農業現代化工程等考核指標體系,將自然溼地保護率納入省生態文明建設考核指標體系。同時,圍繞村莊綠化、沿海造林、溼地修復等工作,加大監測和考核力度,為提升森林資源數量質量、鞏固溼地保護修復成效提供組織保障。

三、準確把握今年工作重點,努力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

20xx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對“十三五”開好頭、起好步十分關鍵。全省各級林業部門要落實國家林業局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按照“十三五”規劃的總體思路,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穩步推進國有林場改革。我省《關於推進國有林場改革的實施意見》已經省政府常務會議通過並報國家審批,這標誌著我省國有林場改革即將全面開展。各地要高度重視,認真學習貫徹中央6號檔案和省政府即將印發的實施意見,周密策劃、精心部署,加大宣傳力度,努力形成有利於改革的良好氛圍。要精心組織編制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改革的具體目標、任務、措施和步驟,確保改革方向不走偏、不走樣。要堅持公益取向原則,將國有林場主要功能明確定位於保護培育森林資源、維護國土生態安全和提供生態公益服務,合理界定國有林場屬性。要堅持以人為本原則,妥善安置職工,依法、民主、陽光操作,努力使廣大職工享受到林場改革紅利。

(二)深入開展造林綠化和森林撫育。紮實推進沿海、沿江、沿湖、沿河和沿路生態防護林建設,大力開展珍貴(鄉土)樹種用材林、優良筍(材)用竹林、木本油料等名特優新經濟林培育等,紮實抓好楊樹採伐更新工作,力求採一栽一。積極探索森林撫育新技術和新模式,著力培育健康穩定的森林生態系統,提高森林資源質量和綜合效益。紮實推進綠美鄉村和城市森林建設,增加村莊和城鎮整體綠量,提升綠化檔次。認真抓好林木種質資源清查,加強林木良種選育推廣工作,不斷提升我省主要造林樹種林木良種使用率。全年完成造林25萬畝、森林撫育100萬畝、新建綠化示範村500個。

(三)切實加強資源保護管理。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徐鳴副省長在全省農村工作會議上對森林防火工作的批示精神,嚴格落實森林防火工作責任制,切實抓好宣傳教育、火源管控、隱患排查、預警預報和值班值守,確保不發生大的森林火災和人員傷亡事故。嚴守林地生態保護紅線,強化林地林權保護,狠抓重點公益林管理,確保面積穩中有升。及時分解下達“十三五”採伐限額指標,嚴控林地佔用徵收定額和林木採伐限額。加強森林資源監測,掌握消長動態。加強野生動植物資源及其自然棲息地保護、疫源疫病監測防控,全力推進第二次野生動植物資源調查。進一步加大松材線蟲病疫點更新改造力度,加強美國白蛾疫情監測和阻截防控,提高楊樹病蟲害防控和應急處置能力,大力提升林業有害生物無公害防治水平。加強測報體系建設,提升測報水平。繼續抓好全省林業有害生物普查。

(四)紮實推進溼地保護恢復。通過溼地自然保護區、溼地公園、溼地保護小區、水源保護區等建設,搶救性保護自然溼地資源,自然溼地保護率提高到44%。新建3-4處省級溼地公園,申報國家溼地公園試點2-3個,新建溼地保護小區10個。督促指導太湖流域溼地生態恢復工作,加快對長江流域、淮河流域、沿海地區退化溼地恢復治理。開展重要溼地監測站點建設,加強監測評估。結合溼地自然保護區、溼地公園、生態文明教育基地建設等,建設溼地科普宣教平臺。

(五)努力促進林業產業提檔升級。促進楊樹林板紙一體化、林木種苗等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壯大野生動植物繁育利用、竹林培育利用、經濟林果綜合利用等特色產業。借力國有林場改革,高效綜合利用林場林地資源和森林景觀資源,整合各類要素,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森林溼地生態旅遊。加強林產品市場需求動態研究,積極搭建林產品市場發展公共平臺,支援“網際網路+林業”建設。繼續組織林業企業開展合作交流,積極參與國家級林業展會活動,扶持引導國家、省級林業龍頭企業發展。加強林業貼息貸款制度建設,努力發揮林業貼息貸款對林業產業發展的槓桿作用。

(六)著力提升依法治林水平。加強與省有關部門的協調,加快推進溼地保護立法。貫徹省政府《關於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的意見》,持續抓實林業普法宣傳教育,加強林業執法培訓,提高林業執法水平,強化行政執法監督,認真做好林業行政複議等工作。按照省裡統一部署,繼續深化林業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大簡政放權的力度,加強事中事後監管,放管結合、優化服務。今年,新修訂種子法頒佈實施,對傳統種子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各地要認真學習貫徹,切實加強林木種苗質量監管。國家林業局已經啟動林木種苗質量抽查末位約談制度,各地特別是種苗產銷重點地區,要高度重視種苗質量監管工作。

(七)進一步強化林業支撐保障。各地要科學編制“十三五”林業發展規劃,特別是沿海生態帶、沿江生態帶、平原楊樹更新區等重點工程所涉市、縣,要結合本地實際,進行深入研究,制定專項建設規劃。20xx年省級財政林業專案資金70%已切塊下達,市、縣林業專案資金管理統籌權加大,管理責任也同時加大,各地在專案申報和專案資金監管上要強化服務意識和責任意識,積極爭取本級財政的扶持政策,對符合申報條件的專案要積極組織申報,要建立健全林業專案和資金管理制度體系,強化專案資金全過程監管。要在地方黨委政府領導下,繼續深入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和“三解三促”活動,努力以優良的機關作風帶動林業系統行風政風持續向好轉變。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增強黨員幹部清正廉潔意識,確保林業系統幹部能幹事、幹成事、不出事。

同志們,“十三五”全省林業發展的藍圖已經繪就,風勁潮湧,自當揚帆破浪,任重道遠,更須策馬加鞭。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搶抓機遇、乘勢而上,開拓創新、真抓實幹,努力開創綠色江蘇現代林業發展新局面,為邁上新臺階、建設新江蘇作出林業應有貢獻!

新春將至,我代表省林業局向大家致以節日的問候,祝大家豬年工作順利,萬事如意,闔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