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演講稿 > 發言稿

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欄目: 發言稿 / 釋出於: / 人氣:1W

職業教育是面向人人、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是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僅供參考。

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一):

這次會議,是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時期召開的,十分重要。日前,對發展職業教育作出重要批示;剛才,親切接見會議代表並作重要講話,劉延東副也作了重要講話;前不久,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這項工作的高度重視。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堅決貫徹中央的決策部署,落實好各項具體工作任務,努力開創職業教育工作新局面。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進一步統一思想,充分認識加快發展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的重要意義

加強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是解決就業總量矛盾、緩解就業結構性矛盾最有效的舉措。我國是人口大國,20xx年勞動年齡人口將近9.2億,預計到2030年之前勞動力規模都保持在8億入以上,就業總量壓力長期存在。與此同時,隨著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產業結構調整、技術革新步伐加快,勞動力供求不匹配的結構性矛盾越來越突出,“就業難”與“招工難”並存的現象愈加凸顯。特別是我國技能勞動者總量嚴重不足,僅佔就業人員的19%,高技能人才數量還不足5%;技能勞動者的求人倍率一直在1.5:1以上,高階技工的求人倍率甚至達到2:1以上的水平,技工緊缺現象逐步從東部沿海擴散至中西部地區,從季節性演變為經常性。近年來高校畢業生就業難,也反映了就業的結構性矛盾。無論是解決就業總量矛盾,還是結構性矛盾,最根本、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廣泛開展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大力提升他們的就業創業能力。

加強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是服務經濟發展、實現經濟轉型升級最重要的基礎。人力資本質量是經濟發展質量的關鍵。指出,“作為一個製造業大國,我們的人才基礎應該是技工”、“工業強國都是技師技工的大國”。從國外情況看,德國、瑞士等國家之所以能夠更好地抵禦國際金融危機衝擊,在於其實體經濟發達,更深層的原因在於這些國家高度重視發展職業教育,培養了一大批支援實體經濟發展的高素質技能人才。近來,經合組織國家提出“培訓優先”理念,美國、英國、法國、澳大利亞等紛紛制定職業培訓計劃,出臺相關法案,目的就是要培養製造業緊缺的高階技工。我國要實現由工業大國向工業強國的轉變,推動經濟提質增效升級,也要抓住職業培訓這個關鍵,全面提升廣大勞動者的職業素質,加快培養數以億計的工程師、高階技工和高素質職業人才。

加強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是促進農民工就業創業、實現生活改善最現實的途徑。實現農民工就業創業,是農民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也是農民工市民化的前提條件。目前,我國農民工中接受過職業技能培訓的僅佔30%,缺乏技能成為影響他們融入城市、成為新型產業工人的重要障礙。同時,隨著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程序加快,還有數以億計的農村勞動力需要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加強農村新成長勞動力的職業教育和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把農民工打造成一支高素質的產業工人隊伍,對於促進農民工轉移就業、增加農民收入、提高勞動密集型企業競爭力、提升產業結構都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總之,我們要站在戰略全域性的高度,深刻認識這項工作的極端重要性,自覺肩負起加快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責任和使命,加快培養素質優良、結構合理、技藝精湛的“一流技工”,更好地為經濟提質增效升級提供人才支撐,為國家和社會源源不斷地創造人才紅利。

二、把握職業教育規律,努力提高技能人才培養水平

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加快構建以就業為導向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我們要貫徹落實好國務院要求和這次會議精神,把握職業教育規律,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著力提高技能人才培養水平。

要堅持把促進就業作為辦學導向。職業教育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直接服務就業特別是青年就業,要堅持把促進就業作為辦學導向,以提高就業質量作為辦學標準。各地要結合產業規劃制定職業教育發展規劃,把產業發展的重點和方向作為職業教育的重點和方向,找到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的最佳結合點。要完善人力資源需求預測定期釋出制度,引導職業教育圍繞市場需求辦學校、根據產業發展設專業、按照崗位要求搞教學,不斷提升勞動者就業創業能力。

要堅持把提高能力作為辦學目標。職業教育不同於普通教育,必須突出職業教育的職業性,堅持以職業能力為標準,突出技能訓練和動手能力培養,把提高勞動者素質和技能水平作為基本目標。要努力優化職業教育結構,鞏固提高中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高等職業教育,探索發展本科職業教育,滿足勞動者提高自身技術技能水平的需求。要改革傳統的學科式教學方式,創新“校企雙制、工學一體”的中國特色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將相關理論知識學習和技能訓練有機結合,實現“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推進職業教育從知識教育向能力培養轉變,從課堂教學向實踐教學轉變,提升技能人才培養水平。

要堅持把校企合作作為辦學制度。校企合作既是企業獲得高素質技能勞動者和提高競爭力的內在要求,也是學校提升技能人才培養質量、更好滿足企業需求的有效途徑。職業院校要把校企合作作為基本辦學制度,在實踐中探索適應市場需求的多種校企合作模式,實現企業得人才、職工得技能、學生得就業、學校得發展的多贏目標。政府要發揮引導作用,通過健全法規政策,規範校企雙方權利義務,指導校企雙方從人才需求預測、專業設定、課程開發、師資培養、教學組織、內部管理、質量評估、就業服務等環節入手,形成聯合培養機制,推動校企雙方形成利益共同體,實現可持續發展。

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辦學根本。職業教育必須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立德樹人、成人成長作為根本任務,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到人才培養全過程。要根據職業院校學生畢業後主要在生產服務一線X-作的特點,重視加強職業道德、法律意識、合作意識、交流能力、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等職業素質的培養,著力培養學生的誠信品質、敬業精神、責任意識和職業素養,提高勞動者的綜合職業素養和適應能力,培養德技雙馨、身心雙健的技能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為廣大年輕人開啟通向成功成才的大門。

三、圍繞構建勞動者終身職業培訓體系,大規模開展職業培訓

xx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構建勞動者終身職業培訓體系”。依據職業標準開展培訓,是勞動者職業發展的重要基礎,是把勞動力轉變為人力資源的重要途徑。各地要把貫徹xx屆三中全會精神與落實國務院職教決定和此次會議精神結合起來,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充分發揮牽頭作用,與發展改革、教育、科技、財政、住房城鄉建設、農業等部門形成合力,依託職業院校等職業培訓機構,大規模開展職業培訓。

要健全職業培訓制度。建立健全覆蓋城鄉全體勞動者,貫穿勞動者從學習到工作的各個階段,適應勞動者多樣化、差異化需求的職業培訓體系,努力實現五大目標。一是培訓物件廣覆蓋。把城鄉全體勞動者全部納入職業培訓範圍,基本消除勞動者無技能從業現象。二是培訓型別多樣化。大力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和創業培訓,努力滿足勞動者提升職業能力的差異化需求。三是培訓等級多層次。完善不同層次的職業技能培訓,暢通技能勞動者職業發展通道。四是培訓載體多元化。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形成多方參與的大培訓格局,動員各類優質資源向職業培訓集聚。五是培訓管理規範化。加強對培訓的全方位監管,實現職業培訓規範化、標準化、資訊化。

要完善職業培訓政策。把職業培訓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與職業教育工作協同推進,在促進就業創業的整體工作中進行部署和推動。要完善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考核評價、競賽選拔、表彰激勵政策體系,積極推動職業培訓立法工作。根據就業形勢變化,及時調整完善培訓重點、培訓補貼、基礎能力建設等方面的政策,支援各類勞動者參加培訓,支援各類培訓機構開展培訓。要逐步提高職業培訓支出在就業專項資金中的比重,加大各項補貼資金的整合力度,充分發揮企業職工教育經費的作用,吸引社會力量加大投入,不斷增強資金使用效益。

要提高職業培訓質量。大力推行訂單式培訓、定崗培訓、定向培訓等與就業緊密聯絡的培訓模式,加強多種形式的校企合作,提高培訓效果。要大力推行理論教學與實踐培養融通合一的教學方式,依據國家職業標準,開發集培養目標、培訓要求、課程內容、培訓方法、考核評估為一體的職業培訓包,突出職業素養和技能訓練,規範職業培訓行為,切實提高培訓的針對性有效性。要適應現代企業發展要求,改革傳統的以師帶徒的培訓方式,探索建立“招工即招生、入廠即入校、企校雙師聯合培養”為主要內容的企業新型學徒制度,引導企業加強青年技工培養,健全勞動者崗位成才途徑。

要突出職業培訓重點。在統籌抓好各類人群培訓的基礎上,重點實施好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劃和高校畢業生技能就業專項行動,以點帶面,推動職業培訓工作全面開展。認真落實《國家新型城鎮化建設規劃》,實施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劃,使農村轉移勞動力,都有機會接受相應的就業技能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或創業培訓,提升他們的就業創業能力。實施高校畢業生技能就業專項行動,依託培訓實力雄厚的職業院校和職業培訓機構,針對高校畢業生特點開展有針對性的職業技能培訓,促進高校畢業生實現技能就業,引導更多高校畢業生走技能成才之路。

方針政策已經確定,關鍵在於抓好落實。各地、各部門要按照這次會議精神和職教決定提出的目標、任務、要求,根據各自實際,抓緊制定實施意見。要加強組織領導,密切協調配合,加大資金投入,深化職業教育改革,優化教育結構,提高教育質量。要放寬市場準入,完善政策措施、健全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全社會舉辦職業教育的積極性,引導社會各方面資源向職業教育匯聚,努力實現政府巨集觀管理、學校自主辦學、社會廣泛參與的職業教育格局。要利用廣播、電視、網路、報刊、雜誌等各種媒體,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在全社會營造“崇尚一技之長、不唯學歷憑能力”的良好氛圍,不斷提高職業教育的社會影響力和吸引力。

同志們,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是一項事關全域性的重大戰略任務。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同志為的黨中央周圍,開拓創新,真抓實幹,全力以赴推進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二):

同志們:

經國務院批准,教育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人事部、勞動保障部、農業部、國務院扶貧辦在這裡聯合召開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這是繼20xx年國務院召開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以來,推動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又一次重要會議。會議的主要任務是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總結交流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經驗,鞏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質量,持續發展,努力辦好讓人民群眾滿意的職業教育。今天下午,陳至立國務委員將作重要講話,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會議還將討論七部委《關於進一步加強職業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徵求意見稿),這個《意見》主要是對當前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中的突出問題,提出了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在會議討論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後,將由國務院轉發各地。我們要以至立同志的講話和《意見》精神為指導,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實現職業教育的快速健康持續發展。在這裡,我先講幾點意見。

一、 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實現職業教育新的大發展

自20xx年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以來,職業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中等職業教育適應現代化建設的巨大需求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從20xx年到20xx年,招生數從398萬人增長到515萬人,增長28%,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新局面。高等職業教育面向經濟社會發展培養高技能人才,成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1998-20xx年,高職在校生從117萬人增長到480萬人,增長了3.1倍,佔普通高校在校生總數42%。基本形成了每個地市至少設定一所高職院校的格局。同時,各種形式的職業培訓蓬勃開展。職業教育的辦學方向和改革思路日益清晰,特色日趨鮮明,一個有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體系初步形成,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越來越得到社會的認可,受到全社會的支援。

當前,我國職業教育正在迎來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國務院決定召開這次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十分及時,完全正確。我們要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中央關於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方針政策,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實現職業教育的新發展,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新貢獻。

社會需求是職業教育發展的最大動力。當前,現代化建設對職業教育發展提出了強勁的需求,這是職業教育面臨的最大機遇。首先是我國工業化進入新階段,走新型工業化之路為職業教育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xx大以來,我們堅持走以資訊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資訊化的新型工業化之路,我國經濟步入了新一輪的快速增長週期,從而形成對技能型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高速增長的態勢。其次,世界製造業加速向我國轉移,進一步促進了對職業教育的需求。20xx年以來,我國吸引外國直接投資連續幾年超過500億美元,世界500強中,已經有400多家來華投資了20xx多個專案,特別是我國加入WTO以來,電子、機械、汽車、化工等先進製造業的國內外企業增長迅速,對勞動者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第三,城鎮化的加速以及第三產業的發展成為加快發展職業教育的又一個重要機遇。到20xx年底,我國城市化率比世界平均低12個百分點,比世界發達國家低40個百分點。xx大以來,我國城鎮化速度明顯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市政、園林、商業及生活服務、交通旅遊等方面需要數以千萬計的技能型、應用型人才;社群服務、物業管理、家政服務等方面對具有一技之長的勞動者的需求更是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帶動了對職業教育和培訓的巨大的需求。第四,中央把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擺在重中之重的戰略位置,對加強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提出了緊迫的要求。這些農村勞動力是潛在的產業大軍和城鎮居民,他們向非農產業和城鎮的有序轉移,必須依靠職業教育和培訓。同時,實現農民脫貧致富乃至於最終實現農業和農村的現代化,必須培養掌握農業科學技術的現代農民。把數以億計的農村勞動力轉化為取之不盡的高素質的人力資源,是我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到二十一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面臨的一項重大歷史性課題。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職業教育,更是職業教育發展空前的政策機遇。20xx年,國務院專門召開了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頒佈了《國務院關於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朱?F基同志、李嵐清同志和吳邦國同志、陳至立同志都作了重要講話,明確了新時期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方針政策。去年中央召開的全國人才工作會議,把技能型人才特別是高技能人才納入全黨人才工作的視野之中,把培養技能型人才作為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重要內容,把職業教育的發展擺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去年以來,至立同志多次聽取國務院各有關部門關於職業教育工作的彙報,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指導性意見。今年,國務院又決定成立職業教育工作部際聯席會議,並以七部門的名義召開這次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陳至立同志和許多部門的領匯出席了會議,這對於更好地貫徹職業教育的方針政策,推動新時期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必將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實現我國職業教育新的大發展已經具有良好的基礎。首先,我們已經實現了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目標,去年以來,還啟動了《國家西部地區“兩基”攻堅計劃》;現在面臨的任務,就是要在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的勞動者和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其次,我們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職業教育體系,建成了一批骨幹的公辦職業學校,民辦職業教育蓬勃發展,形成一支有事業心和戰鬥力的教師隊伍。第三,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政府對加快職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已經形成了共識,各部門、行業企業和人民群眾也在實踐中進一步認識到職業教育的重要性,齊抓共管共同促進職業教育發展的新局面正在形成。

展望今後二十年,職業教育又蘊涵著巨大的發展潛力。當前,我們著手研究制定《20xx年教育發展綱要》,從我國的國情出發,從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出發,規劃我國教育的總體系、總框架。從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來看,進入高等教育的學生還只能是少數,進入高等教育的學生中,還有相當一部分(50%)主要是接受高等職業教育。到20xx年,普及高中階段教育要更多地依靠大力發展中等職業教育,在此基礎上實現中等職業教育規模高於普通高中的水平。但目前,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僅為44%,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也僅佔高中教育階段在校生總數的39% 。也就是說,每年還有約700多萬國中畢業生沒有機會接受職業教育和培訓;還有1150萬國有企業下崗失業人員,數以億計的農村富餘勞動力急需進行技能培訓;高階技工、技師佔技術工人總量的比例只有3.5%左右,遠遠低於發達國家的20-40%的,必須採取有力措施加以改變。這既說明職業教育戰線面臨著艱鉅任務和巨大挑戰,也展示出職業教育極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總之,未來二十年是職業教育不可錯失的發展機遇期,無論是中等職業教育還是高等職業教育,職業學歷教育還是各種形式的職業技能培訓,都要有全面的發展,這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增長方式根本轉變的必然要求,是走新型工業化之路和加快城鎮化建設的必然要求,是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和科教興國戰略、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必然要求,是黨中央、國務院交給我們的一項重要任務。但是,我們要清醒地看到,當前職業教育的思想觀念、制度環境、體制結構、辦學機制和培養模式還不能很好地適應形勢的要求。特別是一些地方對職業教育工作重視不夠,程度不同地存在著忽視職業教育的傾向;教育觀念和培養模式還沒有完全轉到以就業為導向上來,與勞動力市場的結合不夠緊密;多渠道籌措職業教育經費的投入機制尚不完善;一些職業學校定位不清,管理體制和執行機制缺乏活力;技能培訓的位置還不突出,職業學校“雙師型”師資短缺,實訓條件不足等等。認真解決存在的問題,必須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加快職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二、以服務為宗旨,促進職業教育為現代化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以服務為宗旨,就是要堅持以服務求支援,以貢獻求發展,使職業教育擔負起為促進發展和促進就業服務這兩大任務。要促進職業教育發展與工業化和城市化程序的緊密結合,促進職業教育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相互融合,促進職業教育與產業結構調整和科學技術進步的有機協調。在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要通過中、高等職業教育與培訓的全面發展,提供與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相適應的人力資源結構,這是把沉重的人口負擔轉變為巨大的人力資源優勢的必由之路。一方面,職業教育要根據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培養多層次、多樣化的技能型人才,造就數以千萬計的高技能人才和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這是職業教育的根本任務;另一方面,職業教育要服務於解決大多數人的就業和民生問題,滿足人民群眾不斷髮展、不斷變化的就業、轉崗以及下崗再就業的需求,這是職業教育的立足之本。

要按照服務於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加快構建靈活開放、特色鮮明、結構合理、自主發展的職業教育體系。構建體系,是xx大對教育工作提出的三大任務之一。職業教育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首先,這個體系必須是和勞動力市場和人才市場相互貫通、緊密結合的,使職業本站鄉統籌、東西結合、有序流動、統一開放。要通過統籌和整合各類職業教育的資源,使其成為技術工人培養、勞動力轉移培訓、企業繼續教育和崗位培訓、科技推廣、扶貧開發以及對普通學校開展勞動教育和滲透職業培訓的公共平臺,成為為經濟、社會、科技、文化服務的開放資源。其次,這個體系必須與現代化建設對多層次多樣化的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結構相適應,使中、高等職業教育相互協調、職業學校教育和培訓共同發展,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溝通銜接。第三,這個體系必須考慮我國人口和生產力的佈局結構,使區域佈局、學校設定和專業結構貼近基層、貼近現代化建設第一線,貼近就業市場,基本上形成每個地市有一所或以上的高等職業學校,每一個縣(區)辦好一所或幾所骨幹職業學校(中心)的佈局。

當前,要認真落實國務院批轉的《20xx-20xx年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大力實施“職業教育與培訓創新工程”,切實推進三項重點工作:一是要切實加快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技能型緊缺人才的培養培訓。當前,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電子資訊業、房地產業、汽車產業和先進製造業等產業已經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其中電子及通訊裝置、電器機械及器材、交通運輸裝置、冶金和化學工業這5個行業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就超過一半。金融、資訊、貿易、旅遊、衛生與健康服務等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技能型人才的短缺已經成為制約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重要因素。要積極推進教育部等六部門實施的“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計劃”,到20xx年將在數控技術應用、汽車運用與維修、計算機應用與軟體技術和護理四個專業領域培養100萬畢業生,短期技能提高培訓300萬人次,加快技能型緊缺人才的培養,為新型工業化提供更加有力的人力資源支援。要認真實施好勞動保障部等部門推進的“國家高技能人才培養工程”和“三年五十萬新技師培養計劃。”同時,適應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的需要,要實施“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技能型人才培養計劃。”

二是要大力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我們把農村教育擺在今後一個時期整個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戰略位置。這個重中之重,包括了在農村加快普及九年義務教育,也包括了在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加快發展面向農民的職業教育,特別是要大力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農民對教育的需求正在經歷一個“讀完國中,外出打工”到“讀完國中上職中,打工緻富一路通”的深刻轉變。按照國務院辦公廳批轉的農業部等六部門《20xx-20xx全國農民工培訓規劃》,20xx―20xx年,要對擬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的1000萬農村勞動力開展轉移就業前的引導性培訓,對其中的500萬人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對已進入非農產業就業的5000萬農民工進行崗位培訓;20xx―20xx年,要對擬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的5000萬農村勞動力開展引導性培訓,並對其中的3000萬人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同時,對已進入非農產業就業的近億農民工開展崗位培訓。這一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農村人口轉移,將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偉大事業,這一偉大事業的實現,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能不能為農村轉移勞動力提供普遍的、可持續的職業教育與培訓。近幾年,陝西、四川、江蘇、浙江等省對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抓得很緊,一把手親自抓,取得了一些好的經驗,對於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也起到了顯著效果。我們要以高度的歷史使命感、責任感和榮譽感,進一步動員起來,帶著深厚的感情,懷著極端的熱忱,全力以赴地幹好這項偉大的事業。

三是要繼續推進農科教結合和“三教統籌”。地方政府要加強統籌,促進農業、科技和教育部門發揮各自優勢,把農業技術推廣、科技開發和教育培訓緊密結合起來,共同促進農村和農業的現代化。要統籌農村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發展,發揮縣級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或職業教育中心的龍頭作用,有效整合並充分利用農村中國小、鄉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和農業推廣、培訓機構資源,開展農民科技培訓,繼續組織實施“綠色證書培訓工程”和“青年農民科技培訓工程”。要加強對少數民族地區、邊遠地區、國家扶貧重點開發地區貧困人口的實用技術培訓,並與當地的掃盲工作緊緊結合起來。要積極實施“村村大學生計劃”,依託高等職業學校、廣播電視大學和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等形式,發揮教育在培養培訓農村基層幹部中的重要作用。近年來,在推進農科教結合方面,各地進行了積極探索,如陝西實行“一網兩工程”,就是建立職業教育為農服務網路,實施職業教育強縣富民工程和職業教育促進勞動力轉移培訓工程;廣東實施職教扶貧計劃,促進了廣東欠發達地區的脫貧致富。

三、以就業為導向,加快推進職業教育的改革創新

就業是民生之本,擴大就業是我國當前和今後長時期的重大而艱鉅的任務。充分發揮職業教育對擴大就業的支援作用、服務功能,不僅對於國家是一個巨大的貢獻,也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體現。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堅持以就業為導向,就能夠給職業教育帶來深刻的變化。所以我們要堅定這樣的信念: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要促進職業教育的“三個轉變”和“兩個加強”,不斷增強職業教育的生機活力。

“三個轉變”,就是要轉變辦學思想、辦學模式和辦學機制。

第一是辦學思想的轉變,要以就業為導向進一步明確職業學校的定位和方向。中等職業教育的定位,就是在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高等職業教育的定位,就是在高中階段教育的基礎上培養數以千萬計的高技能人才。無論是中、高等職業學校還是各種形式的職業培訓,都要堅持以就業為導向,堅持面向社會、面向市場自主辦學。職業學校的辦學方向決不能是中職升高職,高職升本科,也不能盲目地轉向普通教育。各級職業學校都要明確這樣的定位,堅持這樣的定位,做到“任爾東南西北風,咬定青山不放鬆”,深化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學校教學改革,打造面向就業市場的核心競爭力。實踐證明,職業學校只要堅持科學定位,就會呈現出巨大的發展活力,如在第一產業領域的湖南永州職業技術學院、青島平度職教中心;第二產業領域的上海電機技術高等專科學校、浙江永康市職業技術學校;第三產業領域的貴州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北京外事服務職業高中等都是實踐中湧現出來的先進典型。當然,這樣的學校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都有不少。整個職業教育的評價標準要向以就業為導向轉變,職業教育資源的配置要向堅持以就業為導向的優勢學校傾斜。

第二是辦學模式的轉變,按照“訂單培養”的要求推動職業學校執行機制的改革。首先是要找準就業市場的需求。職業學校從開始辦學就要有明確的定位和發展目標,這就要做好市場調研,加強市場預測,積極配合勞動和人事部門,密切與企業和人才、勞務市場的合作。其次,要切實做好學生的就業服務。只有做到出口暢,才能做到進口旺。職業學校要建立畢業生穩定、有序、靈活的就業渠道和網路,促進職業教育和職業中介的緊密結合,探索職業學校和職業中介一體化的經驗。如,西安外事職業學院是一所民辦高校,有二、三百人專職或兼職負責學生的就業工作;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為了促使學生就業的零等待,投資100萬元建設全國首條“大學生創業街”;湖南懷化萬昌職業中專學校還實現了職業教育與勞務中介的一體化。再次,要按照就業需求配置教學資源。就業市場需要什麼,就辦什麼專業;辦什麼專業就設定什麼課程、請什麼師資,這樣才能有效整合資源,辦出優勢。四川聯合經濟學校就很明確地提出“教育同市場接軌,培訓同市場掛鉤”辦職業教育的新路子,使學校的實力迅速地擴大。最後,要把打造就業市場有影響力的品牌作為辦好職業教育的重要途徑,根據地區和學校的優勢,形成區域品牌和學校的骨幹專業。如陝西就明確提出了樹立“米脂家政”、“藍田廚師”、“楊凌農科”、“秦巴茶藝”和“渭北技工”等五個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的品牌。

第三是辦學機制的轉變,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促進職業教育的開放性和多樣化。一是採取靈活學制和靈活學習形式。中等職業教育可以通過“1+2”、“2+1”、“1+1+1”等辦法,使學校和企業、城市和農村、東部和西部的職業教育資源有機結合;高等職業教育積極推行學分制和模組式教學,鼓勵校企合辦、半工半讀、分階段完成學業等辦學形式。二是擴大優質職教資源,發揮規模優勢,如浙江建設跨地區、跨專業的省級職業教育集團,常州建設以高職為特點的高教園區,進行了有益的探索。三是堅持學歷教育和中短期培訓並重,在重視提高學歷教育質量的同時,針對初次就業者、農村轉移勞動力和城市下崗再就業工人開始適應性強的中短期培訓,學習期限要靈活,學習形式要多樣,學習內容要實用,學習質量要不斷提高。四是要加快建立“學分銀行”的試點,推行彈性學習制度,完善學分認證制度,使之成為聯結高職、中職和職業培訓,完善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的立交橋,為職業教育辦學機制的轉變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五是要進一步完善就業准入制,充分發揮職業院校在實施職業資格證書制度中的作用,積極推進職業院校學生職業資格認證工作。堅持“先培訓、後就業”、“先培訓、後上崗”的原則。”按照統籌規劃、合理佈局、發揮優勢的原則,各地要新確定一批具備條件的職業院校建立職業技能鑑定所(站)。教育、勞動保障、人事以及有關部門要在各自職責範圍內,對職業院校畢業生取得相關職業資格證書工作加強指導、提供方便。如,遼寧省職業院校的合格畢業生可同時獲得學歷證書和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完善了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

“兩個加強”就是要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和加強職業技能培訓。

第一,加強職業道德教育。職業學校要始終把德育放在首位,把學做人和學技能結合起來,這不僅是職業學校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的基本體現,也是現代化建設對新一代勞動者的基本要求。職業學校要認真學習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和中央關於加強高等學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要精神。職業道德教育的水平也體現了職業學校的競爭力,如重慶行知技工學校、青島黃海職業學校,把職業道德教育擺在重要位置,贏得了企業的信任,也加快了學校自身的發展。

第二,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提高職業教育質量的關鍵在於切實加強技能性和實踐性環節,這就要求我們積極推進產學合作,促進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大力加強實踐性環節的教學。

一是採取各種形式推進產學合作。產學合作的形式要符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和學校自身的特點,可以是經濟開發區和職業院校合作,如蘇州工業園區職業技術學校;可以是學校和企業合作辦學,或者採取鬆散型、協議型合作的形式,或者對學校實行整體共建,或者共建部分學科專業,如青島職業技術學院與海爾集團共建家電培訓中心;可以是學校和行業、社群或企業群合作,如浙江永康職業學校依託區域優勢與企業群合作辦學,溫州職業技術學院依託行業協會聯合辦學等;可以是學校與行業、產業的合作,如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圍繞產業辦專業,辦好產業促專業”;也可以是學校實行科研成果產業化或與企業進行共同研發,如江蘇南通紡織職業技術學校每個系都建立科研中心,構成了產學研一體的網路,這些都是很好的探索。同時,要適應終身學習和建設學習型企業的要求,通過行業、企業和學校的共建,使職業學校成為企業繼續教育的基地、崗位培訓的基地,成為企業員工學習培訓的平臺。

二是要突出技能培訓這個重點,加強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和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職業技能培訓是職業教育的核心內容,職業學校學生的操作能力和技術水平,是制約職業教育服務能力的一個主要瓶頸。今後高等職業教育專業實訓時間應為半年,中等職業教育應為半年至一年。為此,我們將大力推進職業學校實訓基地的建設。到20xx年,我們將分期分批在重點專業領域建設成若干條件較好、適應技能型人才培養需要的實訓基地。實訓基地的建設和管理要採取新的模式、新的機制,一要注重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多方面籌集建設經費;二要發揮競爭機制的引導作用,不論公辦、民辦,哪個學校辦得好,實訓基地就擺到哪;三要堅持共享、共建、共管,建設開放型的實訓基地,充分政府、企業、院校和社會力量參與建設和管理的積極性。同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還要充分動員社會各方面的資源,特別是發揮行業協會和大中型企業的積極性,加強職業學校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

三是加快建設一支“雙師型”的職業學校教師隊伍。職業院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是要建立一支能夠適應職業院校以就業為導向、強化技能性和實踐性教學要求的教師隊伍。要進一步擴大職業學校的用人自主權,打破學歷限制、身份限制,堅持能者為師。教育部門要配合人事部門,制定政策措施,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技能型人才,開闢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和能工巧匠進入職業院校的綠色通道,鼓勵教師在企業和學校間有序流動,建設專職和兼職相結合的教師隊伍,建立與職業教育相適應的教師聘任、評估、獎懲辦法和編制管理辦法。

四、 求真務實,狠抓落實,開創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新局面

抓住機遇,加快職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需要各部門共同努力,形成職業教育快速健康持續發展的良好環境。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和相關各部門一道,貫徹落實七部門《關於進一步加強職業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更好地擔負起新時期發展職業教育的歷史使命和職責任務,辦好讓人民滿意的職業教育。

一是要抓好職業教育重要戰略地位的落實。日前,經國務院批准,建立了七部委組成的職業教育部際聯席會議制度,以加強對職業教育工作的領導和協調。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切實提高對加快發展職業教育重要意義的認識,將職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擺在各項教育工作的重要戰略位置,加強對職業教育工作的戰略思考、巨集觀規劃和政策研究。要主動與經濟管理部門、人事勞動部門及其他相關部門加強溝通,密切關注國家巨集觀經濟政策導向。要進行廣泛深入的調查研究,根據勞動力市場的需求,制定與經濟發展規劃、產業發展規劃和城市建設規劃相適應的職業教育與培訓發展規劃。要從當地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出發,加強對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層次的職業學校的分類指導和資訊服務。

二是要抓好增加職業教育投入和提高投資效益。要爭取從各方面增加對職業教育的投入。中央財政安排職業教育專項經費,主要用於引導和支援實訓基地建設。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根據職業教育發展實際需要,統籌安排資金繼續支援職業教育發展,重點扶持中西部地區縣級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或職業教育中心的建設。國家扶貧資金也將繼續加大對貧困地區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的投入力度。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主動工作,爭取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扶持職業教育發展,並用好有關政策鼓勵行業、企業增加對職業培訓的投入。要適應職業教育的特點,不斷改革和完善職業教育的投入體制。今後,政府對職業教育的專項經費投入,主要採取獎勵、差額補助、直接資助學生的方式,對所有職業學校一視同仁,使政府對職業教育的投入起到槓桿作用、引導作用和倍增作用。

三是要抓好深化職業教育的體制改革。要加快發展民辦職業教育。民辦教育是職業教育發展的新的增長點,是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的重要方面軍,也是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的重要力量。要加快改革公辦職業教育,全面落實公辦職業學校的辦學自主權,深化人事制度和分配製度改革,完善激勵和約束機制,使之真正成為面向社會、面向市場自主辦學的實體;積極推動公辦職業學校的集團化、連鎖化,大膽引入競爭機制,使資源進一步向具有競爭優勢的骨幹職業學校集中。同時,要堅決反對那種把公辦職業學校一賣了之的做法,防止國有職業教育資產的流失。要促進城鄉職業教育資源的統籌,城市和東部地區的職業教育要開啟大門培養培訓中西部的農村勞動力;高等職業教育既要為城市現代化建設服務,也要為農業和農村的現代化服務。

四是要抓好完善發展職業教育的政策措施體系。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首先要抓緊制定好《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計劃》《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計劃》實施方案。要完善各項政策措施,引導職業學校堅持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方向,選拔任用能夠適應新時期要求的職業院校的領導幹部。要逐步建立符合職業教育特點的、行業和用工部門積極參與的職業教育評估體系,引導職業學校更好地為社會經濟發展和群眾就業服務。正在對高等職業學校進行的教學評估,要有利於高職院校科學定位,引導學校以就業為導向進行教育教學改革。

五是抓好營造職業教育發展的良好社會氛圍。要大張旗鼓地弘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引導廣大人民群眾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擇業觀。要從現在開始,對中國小生和廣大家長進行正確的職業觀教育。要樹立一批大家可以學習、能夠學習、願意學習,有普遍推廣意義的典型經驗。今年教師節,要表彰一批職業教育的先進學校和教師,進一步形成支援職業教育健康發展的良好環境。

同志們,讓我們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振奮精神、堅定信心、齊心協力、真抓實幹、銳意改革、搶抓機遇、加快發展,使職業教育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有力支援,成為億萬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有力支援,為現代化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謝謝大家。

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三):

這次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非常重要。會議的主要任務,就是統一思想,明確任務,狠抓落實,推動中國特色職業教育的發展。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一、深刻認識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當前,我國正處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現代化的關鍵階段,經濟和社會發展面臨許多重大而艱鉅的任務。統觀全域性,必須堅持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加快教育發展,使我國經濟建設切實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是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競爭力的可靠保證,也是把我國巨大的人口壓力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的重要途徑。職業教育是現代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發展職業教育,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幾年來,積極推進職業教育發展,支援各級各類職業教育辦出特點、辦出水平,各地區和許多企業進行了積極探索,也積累了不少經驗。但從總體上看,職業教育的發展仍然是薄弱環節,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既是當務之急,又是長遠大計。現在,我國就業和經濟發展正面臨著兩個大的變化,社會勞動力就業需要加強技能培訓,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需要培養更多的高階技工。我們要從國家現代化建設的大局出發,深刻認識加強職業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是推進我國工業化、現代化的迫切需要。基本實現工業化,大力推進資訊化,加快建設現代化,是本世紀頭20xx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任務。我們要堅持以資訊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資訊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汙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要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高現代化水平,都對我國人力資源的結構和素質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國民經濟的各行各業不但需要一大批科學家、工程師和經營管理人才,而且需要數以千萬計的高技能人才和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沒有這樣一支高技能、專業化的勞動大軍,再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機器裝置也很難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我國目前在生產一線的勞動者素質偏低和技能型人才緊缺問題十分突出。現有技術工人只佔全部工人的1/3左右,而且多數是初級工,技師和高階技師僅佔4%。從製造業比較發達的沿海地區看,技術工人短缺,已成為制約產業升級的突出因素。我國已是製造業大國,工業增加值居世界第四位,但還不是製造業強國,我國的製造業生產技術和管理水平與發達國家還有不小的差距。主要問題是產業結構不合理,技術創新能力不強,產品以低端為主、附加值低,資源消耗大,而且安全生產事故也多,這些都與從業人員技術素質偏低、高技能人才匱乏有很大關係。現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國際產業結構加快調整與重組,我們要抓住機遇,努力提高我國製造業水平,使“中國製造”在國際市場上真正有競爭力。這就必須從源頭抓起,更加重視和加快發展職業教育,全面提升人力資源的整體素質。

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是促進社會就業和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人口多、勞動力多,特別是農民多,是我們的基本國情。就業問題在我國是一個不可迴避而且必須解決好的大問題。目前,全國城鎮每年需要就業的勞動力約2400萬左右,還有大批農村富餘勞動力需要轉移出來。促進社會就業,必須發展職業教育,普遍提高城鄉勞動力的就業、創業能力。要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勞動力需求的變化,把發展各種形式的職業教育作為促進城市就業的重要措施,特別要加強新增勞動力和下崗失業人員的技能培訓,提高城市就業率。解決“三農”問題,必須實行城鄉統籌,一方面要引導農村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就業,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另一方面要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這都需要加強職業教育,提高農村勞動力的整體素質。目前,我國農村勞動力整體文化水平較低,缺乏職業技能。必須在農村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同時,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使廣大農民適應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要求,這也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一項重大戰略性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