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技術創新工作簡報(通用12篇)

欄目: 公文寫作 / 釋出於: / 人氣:2.22W

技術創新工作簡報 篇1

20xx年1月9日,來自國家電網江蘇電力公司的高階技師朱洪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登上了國家科技最高領獎臺。自20xx年以來,國家電網公司先後4次獲得這一獎項。

技術創新工作簡報(通用12篇)

這是國家電網公司重視職工技術創新工作的一個生動縮影。國家電網公司職工技術創新工作立足崗位、注重實際,圍繞該公司特高壓、智慧電網、大電網安全等重點工作,針對生產實際需求,開展技術攻關。“”期間,公司共6萬餘項成果實現轉化應用。

在支援職工技術創新的過程中,該公司共建立了勞模創新工作室1500餘個,其中以全國勞模命名或領銜的工作室近百個。“十三五”期間,國家電網公司系統勞模創新工作室數量要在“”基礎上增加500個,實現省公司(直屬單位)和地市公司“兩個全覆蓋”。

質量高是國家電網勞模創新工作室一大特點。20xx年,全國總工會首次命名97個全國示範性勞模創新工作室,該公司17個勞模創新工作室獲得命名,佔18%。20xx年,該公司在全國電力職工技術成果評選中共196項獲得表彰,佔獲獎專案的近40%,其中28項獲一等獎,佔44%。

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在支援職工技術創新方面,已形成完善的體系,建立了“分級管理、層層負責”的執行機制和總部部署推進、省公司(直屬單位)策劃協調、地市公司實施操作的工作機制,形成了“黨政重視、工會牽頭、專業指導、職工參與”的強大合力。

“”期間,大約20多萬職工積極參加國家電網公司基層創新活動,勞模創新工作室有核心成員1.6萬餘人,獲國家專利2萬餘項,論文1.9萬餘篇。

在職工技術創新成果轉化方面,國家電網公司也有所突破。20xx年,該公司職工技術創新成果交流展示平臺正式投入執行,該平臺藉助網際網路,實現了職工技術創新立體化展示、互動化交流、規範化管理、專業化服務,初步解決了職工創新單打獨鬥、重複低效、成果轉化困難等問題。

技術創新工作簡報 篇2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16字核心要義中“創新引領”首當其衝,市第四次黨代會和全市科技創新大會都對科技創新工作給予高度重視,可見科技創新的重要性。3月15日,我市召開全市加大全社會研發投入暨科技工作會。記者發現,無論是20xx年取得的成績,還是20xx年的工作部署,全市科技創新工作都十分有料。

去年:在全省率先出臺科技綱領性檔案授權專利3524件,增幅全省第二新增高新技術企業42家,為歷年之最

去年8月份,市政府印發了吉安市《關於貫徹落實江西省創新驅動“5511”工程的實施意見》,提出“4511”目標任務,即重點新建4個國家級創新平臺和載體,新增5個國家級創新人才和團隊,實施100項省市級重大科技專項,新增100家高新技術企業。這是全省各設區市中第一個出臺的科技綱領性檔案。

20xx年,我市平臺載體取得重大突破,全年獲批省級以上平臺載體16個,實現了國家級科技孵化器和星創天地,以及省級農高區和眾創空間零的突破,“5511”工程任務全面完成。永豐縣工業園區內的江西中興工業城有限公司升級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並被省科技廳認定為首批省級眾創空間。井岡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井岡農業和井岡山茶廠的電商超市獲批為第一批國家級星創天地。此外,還獲批2個省級創新戰略聯盟,5個省級眾創空間,3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我市歷年來最多。

我市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吉安高新區獲批為省級智慧財產權試點園區,全市授權專利3524件,增幅全省第二。合力泰公司獲國家智慧財產權優勢企業。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迅速,全市新增高新技術企業42家,為歷年來之最,現有133家,約佔全省高企總量的十分之一;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增加值分別增長31.2%和33.5%,穩居全省第三名。去年我市積極落實20xx年度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減免所得稅9.97億元。

去年,我市科技成果轉化不斷加快,技術合同交易額達30億元,增長27.7%,創歷史新高。科技扶貧取得重大突破,按照科技部確立的部、省、市、縣科技部門四級聯動精準扶貧思路,完善科技扶貧機制,在市科技局及井岡山市、永新縣的積極爭取下,科技部安排的20xx萬元專案資金已到位,創扶貧歷史新高。

今年:推進創新驅動“5511”工程提質增效加強重點領域科技創新供給加快提升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20xx年,全市科技工作要達到的基本目標是:科技進步綜合水平穩步提升,科技進步貢獻率提高1個百分點;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比重顯著提升;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0家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31%左右;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增長25%以上;新增國家和省級創新平臺和載體10個左右;每個縣(市、區)建立1個以上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每個工業園區建成1個生產力促進中心;技術合同交易額增長10%以上。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市將以創新驅動“5511”工程為主線,突出發揮好科技創新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壯大新動能中的重要作用,推動科技創新再上新臺階。其中,推進創新驅動“5511”工程提質增效,主要從加強創新平臺建設、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壯大科技企業規模、重大科技專項申報實施等幾個方面著手。抓緊推動省級井岡山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即井岡山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爭創國家級農高區;吉安國家高新區申報國家級科技和文化產業融合基地;井岡山市申報建立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

按照“前段聚焦、中間協同、後端應用”的思路,加大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技術創新,增強科技創新的有效供給。聚焦首位度產業,把電子資訊產業作為科技創新的重點方向,尤其圍繞壯大LED、移動通訊終端兩大重點產業叢集,加快組織實施一批重大科技專項,提升電子資訊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功能。同時,加快組建電子資訊軟體產業園和電子資訊科技研究院。提升傳統特色產業,著力加大全市食品、建材等傳統產業科技創新力度,推動傳統產業二次成長。服務大健康產業,推動重點科技專項向醫學領域傾斜,加快生物醫藥的技術研發和產品開發,促進形成具有吉安特色和市場競爭力的生物醫藥現代產業體系。科技成果只有轉化、應用,才能更好地發揮效益。我市將從打通轉化通道、注重利益激勵、注重成果應用幾個方面,解決“科技滿天飛,就是不落地”問題,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里”。

技術創新工作簡報 篇3

近日,來賓興賓供電局陳善東技術能手創新工作室和女職工創新工作室分別經廣西電網公司工會委員會和來賓市總工會認定,並正式掛牌。該局黨委書記兼工會主席、工會、計劃建設部負責人及創新工作室骨幹成員一同見證了這一有意義的時刻。

據瞭解,創新工作室是激勵職工崗位成才、崗位奉獻和崗位立功的重要平臺,是助力當地及企業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工作室的目的是通過這一平臺充分發揮企業技術標兵、勞動模範、技術能手在技術指導、業務創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培養一支愛崗敬業、技術精湛、作風過硬的高技能人才隊伍,為企業及來賓市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保障性人才。

“創新工作室不僅關注技術創新,更是一個學習的地方,特別希望能夠在此學到技術,學到新知識。”新員工鄧慶談她作為創新工作室一員的感受。

作為該局首批掛牌創新工作室,此次揭牌儀式標誌著該局將以創新工作室為榜樣和標杆,廣泛組織開展技術攻關、技能培訓、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學術交流等活動,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促進企業創新及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和人才保障。

近年來 ,在技術骨幹的帶領下,該局先後榮獲國家級新型實用專利一項,國家級軟體著作權二項,南方電網公司職工創新工作室成果銀獎,其中國家級新型實用專利已推廣到實際工作中。

技術創新工作簡報 篇4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技術創新正成為企業發展前進的不竭動力。日前,在獲得第14個魯班獎的喜悅中,中國鐵建十六局集團隆重召開技術創新大會,全面總結技術創新工作和取得的成果,表彰先進,交流經驗,制訂措施,全力開創科技興企、人才強企新局面。

從大會上獲悉,中國鐵建十六局集團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大力實施科技興企戰略,加大技術創新力度,建立技術創新體系,加快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在海底隧道、穿黃工程、深水高橋、城市軌道交通、高速鐵路、磁懸浮、高層房建等施工領域,技術創新取得了重大的新成就,科技創新能力明顯增強,科技開發水平明顯提高,拔尖科技人才隊伍明顯壯大,企業依靠科技推進改革發展的步伐明顯加快,綜合機械化施工水平從十年前的80%提高到93%,科技進步對該集團發展的貢獻率已從十年前的55%提高到65%。

在生產經營實際中,十六局集團各級科技工作者結合重難點突破和工期、進度、安全、質量、效益等方面的需要,有針對性實施科研開發和技術創新,全面落實科技發展規劃,各專案標均圓滿實現,取得了豐碩成果。在科技開發和技術推廣方面,十年共開發6大類、169項新技術,推廣四新技術成果220項,總結推廣工法184項;共70餘項科研成果通過省部級鑑定或評審,有226項成果獲得各類科技進步獎,其中國家級7項(20xx年開發的《複雜地質艱險山區修建大能力南昆鐵路幹線成套技術》、《城市鬆散含水地層複雜洞群淺埋暗挖施工技術研究》分別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和二等獎。20xx年開發的《複雜地質條件下特長雙線隧道綜合施工技術》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0xx年開發的《青藏鐵路工程》、《高海拔地區大型公路隧道建設與運營關鍵技術及應用》分別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和二等獎。20xx年參與研究的《西氣東輸工程技術及應用》和《高速鐵路900噸簡支箱梁建造成套技術與裝備》分別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和二等獎),省部級24項,總公司級53項;有32個QC小組獲得國家級優秀QC小組稱號,44個獲得省部級優秀QC小組稱號;有195項工法獲得局級以上優秀工法稱號,其中國家級13項,省部級26項。

科技進步推動了質量創優,有效地支援了企業創品牌、樹信譽,各類工程評優評獎捷報頻傳,獲得省部級以上優質工程110項,其中國家級7項,共獲得魯班獎14項,詹天佑大獎12項,全國十大建設科技成就獎、全國建築業新技術應用示範工程、十年百項經典暨精品工程各1項。共獲得45項國家專利,其中發明專利24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21項,並先後獲得“全國建設工程優秀專案管理成果一等獎”、12項“中國企業新紀錄”、“科技創新先進企業”等榮譽。

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笑傲市場的法寶,而技術創新能力又是支撐企業發展、決定一個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素。十六局集團依靠技術創新強身健體,攻難克堅,打造相對優勢,增強核心競爭力,努力提高引領企業發展的能力和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為企業實現穩步、健康、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依靠企業的技術實力、現有創新成果和持續發展能力,十六局集團不僅取得了2個特級資質和門類齊全的總承包、專業承包資質,獲得了對外承包經營權和和對外勞務合作經營權,在同行中首屈一指,而且於20xx年通過北京市高新技術企業認證,歷年都順利通過貫標三個體系認證,集團公司及所屬法人企業均被評為當地AAA級信用企業和“重合同、守信用”企業。

地鐵施工技術繼續保持和發展了相對優勢,特別是不同直徑、不同地質的盾構施工成套技術日趨成熟,深基坑連續牆、蓋挖逆作、樁基託換、穿越建築物、地面沉降控制等技術,越江穿河技術,多層車站超深基坑開挖技術,重疊隧道盾構施工技術,PCCP頂管和綜合防水技術等,已開發總結出大批科技成果和先進工法,創出多項“全國第一”,有的技術達到國內和國際領先水平。天津地下直徑線開展了刀盤直徑、刀盤開口率、刀具配置、檢測刀具佈置點位置及對刀盤外圈保護研究,控制開挖面泥水壓力、推進姿態、抗浮及開挖量等方面研究,開發了3項國家專利;地鐵公司研發的“隧道開挖誘發工程災害預防與治理關鍵技術研究及工程應用” 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北京地鐵施工對橋基、建築和管線的影響及控制研究”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通過超前研究和施工中的創新實踐,十六局集團已成功掌握磁懸浮施工關鍵技術和綜合施工方法,使該集團成為少數擁有此項技術和業績的企業之一。

隧道施工技術也取得了較大進步,綜合應用TSP203、地質雷達、紅外線探水儀等地質超前預報技術,準確預報前方的地質情況,為優化後續開挖方案提供依據;研究開發了一整套複雜地質地區隧道施工技術、長大隧道快速施工配套技術;創新性改造了傳統CRD施工作業法,解決了大面積溼陷性黃土隧道開挖問題。攻克了高壓、富水、充填岩溶等地質難題,修建完成了宜萬鐵路八大高風險隧道中的兩座——野三關和大支坪隧道;攻克了青島海底隧道超淺埋漸變特大斷面、透水通道發育、通風困難、突泥、突水風險大等技術難題;國內最長的32.6公里新關角隧道,克服了高原高寒、湧水量大、排水困難及粉細砂淺埋段等困難,採用先進的排水裝置、新型注漿材料及超前地質預報等技術,攻克了多項難題,工程進展順利。參與研究的“軟巖隧道關鍵施工技術”獲20xx年度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技進步二等獎、“烏鞘嶺隧道修建技術”獲20xx年度中國鐵道學會科技進步特等獎。

橋樑施工技術取得重大進步。無論是已完工的葫蘆河特大橋、陽和特大橋、瀑布溝交通橋還是在建的邕江特大橋、巴河特大橋、廟背特大橋、肖家特大橋、沱江特大橋、翁墩立交橋,都是深水、大跨、高墩、跨線施工橋樑的代表作,開發和綜合運用了一系列先進技術和工藝。納潮河大橋、甸頭立交橋、茅嶺江特大橋則開創了海域橋樑施工先例,順利攻克了潮汐影響、吹沙填海、軟基施工等難題。粵海鐵路、煙大輪渡積累了大型鐵路棧橋施工經驗。一些市政中小橋的施工方法和工藝水平也開了歷史先河,如國內首次採用“斜靠式系杆拱橋”橋型的義烏丹溪大橋,國內第一座帶副拱菱形變截面中承式系杆拱橋——蕪湖市袁澤橋等,在國內第一座無推力斜靠式系杆拱橋——崑山玉峰大橋施工中,研發形成了“無推力斜靠式系杆拱橋綜合施工技術”,該工程20xx年度獲中國市政工程最高獎——國家市政金盃獎。該技術成果榮獲20xx年度中國鐵道建築科學技術二等獎,自主創新的“無推力斜靠式系杆拱橋拱圈、拱肋吊裝施工工法”榮獲20xx年度浙江省省級工法。此外在高橋塔、長拉索、高掛籃、高桁樑、高懸索、超長距離橋樑施工技術上也實現了突破。

在水利水電施工和民用機場建設方面,也取得重大突破,保持了較高的市場美譽度。軌道公司施工的南水北調穿黃專案攻克了複雜地質條件下76.6米超深地下連續牆施工、高水壓高透水性砂層中大型泥水盾構始發、大型泥水盾構管片改造等技術難關,引水隧洞順利貫通,依託專案研發的《南水北調中線穿黃隧洞施工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獲股份公司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中國施工企業協會科技進步特等獎。北京工程公司施工的首都機場滑行道下頂涵專案,採用潤滑漿套減阻、大管棚支護、資訊化監控等技術,在不影響首都機場正常運營的情況下,一次頂進128米箱涵,創當時國內新紀錄;依託該專案開發的《機場滑行道下頂進長大箱涵技術》,獲20xx年度中國民用航空總局科技進步一等獎。

高鐵施工技術逐步成熟。自“”期間開始承擔高鐵施工以來,十六局集團在毫無經驗的情況下,不等不靠,迎難而上,積極學習,加強研究,吃透設計圖紙,細心鑽研,大膽實踐,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國內外先進技術、經驗,攻克了路基沉降、過渡段施工、900噸箱梁制運架、移動模架原位現澆技術、無砟軌道施工、軌道精調等一系統技術難題,掌握了高速鐵路成套施工技術,高標準、高質量地完成了施工任務,並取得多項技術創新成果和發明專利,研發的“DSZ32m/900t型上行式雙導樑移動模架現澆雙線鐵路箱梁綜合技術”獲20xx年度中國鐵道學會科技進步二等獎。在大型專用裝置的選型配套和維護保養方面也探索了不少技術經驗。

房建施工技術進步明顯。“”期間承擔的房建施工任務大大增加,而且承建了不少高層建築、高階裝修、高科技含量的高階產品,通過綜合運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和加強自主創新,全集團目前在房建方面的技術實力、施工能力和質量水平已基本趕上專業的大型房建施工企業,房建板塊已成為企業創效板塊。此外,公路路面、水利水電、機場碼頭、市政管網、國防洞庫、測量實驗、鋼結構和機加工等方面的技術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進步。

管理創新邁出了可喜步伐。資訊科技已廣泛應用於施工生產和管理工作中,隧道施工已普遍推行遠端監控系統、圍巖量測地質預報系統、應急逃生預警系統、作業人員自動登入警報系統,地鐵施工普遍推行門禁系統、實時監控和資料分析系統等。集團公司視訊會議系統幾乎覆蓋所有下屬單位和專案部,以OA平臺、門戶系統、專案管理系統和人力資源系統為主的網路化辦公體系越來越完善,大大提高了工作質量和效率。財務、裝置物資、施工排程、經濟管理、社保等業務工作均實現了網路化管理。為迎接特級資質就位而開展的一系列資訊化工作,系統地改善和提升了企業管理手段,朝網路化、資訊化、科學化邁出了重大一步。進一步理順了責任成本管理流程,出臺了新辦法,並開發了管理軟體,統一強制推行,有效推動了責任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近幾年大力實施的施工標準化和隊伍建設專業化工作,也是管理創新的重要舉措,並取得了顯著成效。

技術創新關鍵在人,增強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必須抓住科技人才隊伍建設這個根本。只有建立一支具有強大技術創新能力的高層次人才隊伍,企業的科技發展戰略和自主創新戰略才有保證,才能為企業快速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動力源泉。十六局集團牢牢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觀念,切實重視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在開創企業新的發展大業中,努力造就一批德才兼備、行業領先的一流科技創新人才隊伍。他們有計劃地從院校接收大學畢業生和從社會上引進人才,從數量和質量上都比以前大大提升。通過不斷改革完善人才培養、引進吸收等方面的機制體制,根據形勢變化及時修訂有關辦法規定,注重感情留人、事業留人特別是待遇留人,全方位加強人才建設,截止目前,全集團共有各類專業技術幹部11190人,佔職工總數的58%,其中教授級54人,高階1053人,中級2214人,初級7869人,35歲以下的8016人,佔72%,35—50歲的2803人,年齡結構、專業結構、梯次結構總體良好。通過加強專家庫建設和拔尖人才、複合型人才、學科帶頭人的培養,一大批技術專家脫穎而出。目前全集團有集團公司級專家98名,股份公司技術專家55名,鐵道部專家24名,北京市企業技術中心專家54名,北京市科技專家15名,茅以升科學技術獎鐵道工程師獎獲得者1人,茅以升科學技術獎建造師獎獲得者3人,詹天佑鐵道科學技術獎獲得者3人,詹天佑鐵道建築專項獎獲得者6人,鐵道部青年科技人才4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8人,中組部直接掌握專家2人。各工程專業領域取得全國註冊執業資格證書的達542人次,其中一級註冊建造師398人,一級註冊建築工程師4人,一級註冊結構工程師3人,註冊土木工程師4人,註冊岩土工程師4人,註冊電氣工程師4人,註冊公用裝置工程師3人,註冊造價工程師35人,註冊質量工程師17人,註冊安全工程師46人,註冊試驗檢測工程師6人,註冊會計師8人,註冊稅務師1人,註冊企業法律顧問9人。全集團專業技術幹部隊伍總體穩定,綜合素質不斷提高,為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強保證。

企業發展要依靠科技進步,技術創新永無止境。十六局集團正堅定不移地走科技興企人才強企之路,團結一心,開拓進取,用智慧和勤勞,去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技術創新工作簡報 篇5

日前,湖南省民政廳在省直部門先行探索運用現代資訊科技創新述責述廉述黨建形式,各處室(局)、直屬單位主要負責人利用PPT(課件)對20xx年的工作成績進行集中“晾晒”和工作不足進行自身“透視”,對20xx年的工作思路進行“預覽”,用資訊化手段有力地提升了述責述廉述黨建質量。這既是一次用資訊化手段助力陽光監督的有益嘗試,又是一次機關幹部資訊化能力水平的綜合檢驗。本次“三述”對幹部的觸動很大,在幹部中引起強烈反響,營造了“比學趕幫”的濃厚氛圍,達到了述責述廉述黨建的預期效果。

省民政廳黨組書記、廳長唐白玉指出,要堅持與時俱進,從“以關鍵少數引領最大多數”的高度來認識“述責述廉述黨建”的重要性,要層層傳導壓力,防止壓力衰減,強化責任擔當,確保把責任傳導到機關“神經末端”,壓實每個“細胞”責任,確保黨委政府對民政民生工作的決策部署在民政部門落地有聲。

聚焦主題“不散光”。圍繞“履行崗位職責、執行黨風廉潔建設責任制和落實黨建工作責任”情況三個方面,各處室(局)、直屬單位負責人對一年來取得的成績總結客觀公正、實事求是。敢於正視工作不足,自我剖析動真格,對民政深化改革中出現的矛盾不迴避,對工作“短板”不掩蓋,明確的努力方向具有針對性和可操性。20xx年工作謀劃思路清晰,重點突出,具有前瞻性。

內容全面資訊多。各處室(局)、直屬單位動員全處人員收集業務工作開展資料,黨風廉潔建設佐證材料、標準化基層黨組織建立材料和取得的工作榮譽,涵蓋了文字、圖片、視訊、動漫等新媒體資料和新聞報道作品,很好地用“圖片”反映了民政工作取得的成效,用“資料”反映了民政工作創新成果,用影像記錄了民政人前行的步伐。

生動形象有活力。各處室(局)、直屬單位集中全處智慧精心撰寫“三述”PPT“指令碼”,用心製作圖文並茂的“三述”PPT。有的處室長還在述職前,進行了集中排練,確保按“規定動作”在“標準時間”接受機關幹部的“檢閱”。一幅幅內容豐富,表現力強、視覺感強、時代感強的“三述”PPT作品在會場演示,將“三述”從“說、聽”延伸到 “說、聽、看”,方便機關幹部全面瞭解各處室的工作,主動對標好的工作做法,提振工作精氣神,增強履職盡責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技術創新工作簡報 篇6

浙江永康現代農業裝備產業技術創新綜合試點工作自20xx年啟動以來,圍繞產業技術創新需求,組織實施了一批現代農業裝備高階製造、智慧製造聯合攻關等重大專案,在關鍵技術研究、產品高階化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首批實施試點的三家重點企業研究院均取得了不菲的成績。萊恩農機研究院20xx年啟動了3個重大攻關專案,其中智慧型多功能高速插秧機已完成樣機試製,預計20xx年底前可實現產業化生產,另2個專案預計20xx年底能完成樣機開發。年內共申報受理專利41項(國際發明專利6項,國內發明專利15項),其中CPT國際專利檢索已通過6項,現正在辦理日本、韓國註冊手續;授權專利45項(發明專利5項)。四方現代農機裝備研究院20xx年度立項的技術開發、改進、攻關專案共16項,其中“多功能保護性智慧水田作業機”專案被列入省重大科技專項計劃,現已完成4臺產品樣機,正在田間試驗和樣機驗證中。已獲得專利授權5項,其中實用新型4項,外觀1項,申請專利14項已受理。威力小型收穫裝備研究院開展智慧型自動茶葉採摘機的研發攻關,著力解決茶葉人工採摘難、效率低、成本高的問題,該技術填補國內空白,替代進口。已申請3項發明專利並受理,獲實用新型專利3項,外觀專利5項,並參與了2項國家標準的制定。

通過對三家企業技術創新綜合試點的實施,帶動了一批農業裝備生產企業的技術創新工作,如得偉公司的智慧噴灌植保系統,三鋒公司的精準智慧種植裝備,挺能勝公司的水旱兩用農業裝備及中堅公司的農林機械等研發蓬勃展開,掀起了一輪農業裝備企業的創新熱潮,為永康市農業裝備產業走向智慧化、專業化、成套化注入了強勁的動力。

技術創新工作簡報 篇7

綠色建築在國內的發展不盡人意,雖然有相關政策的支援,但由於國內設計人員對綠色建築的認知有限,儘管明白綠色建築的含義,但在實際應用仍是力不從心。現階段國內大多數綠色建築專案是由綠色建築諮詢顧問依據《綠色建築評價標準》指導設計人員進行綠色建築設計的。那麼如何保證綠色建築的設計品質,如何在傳統設計上優化創新,成為了當前設計師的主要研究工作。

在綠色建築設計實踐中,發達國家已經形成了相對成熟的綠色建築設計模式,而隨著綠色建築觀念和技術的不斷進步,這些綠色設計模式也在不斷得到驗證和更新。其中,整體設計方法是目前發達國家進行可持續設計時公認的設計理念。這種設計方法將設計的著眼點從各自環節的優化提高到建築的整體系統和專案計劃、設計、建造過程的全面優化,各方面參與人員在專案最早期就進行了充分的合作,從而達到了預定的效能目標,同時也沒有增加成本。整體設計方法理念的大範圍應用是歐美國家可持續建築得以快速發展的原因之一。

傳統建築設計流程的缺失

我國傳統的設計模式主要是由建築、結構、水、暖、電氣專業共同完成設計工作,其中建築專業為主導,其他專業輔助完成。在目前這種綠色建築設計流程中,尚存在一些問題,阻礙了綠色建築技術與建築的自然融合。

一些甲方對綠色建築理念缺乏深入瞭解,等到了施工圖階段才會考慮聘請綠色建築諮詢工程師,制定綠色建築技術方案,對設計方案的修改也只能是以打補丁的形式出現,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技術與建築的衝突,並且也會增加不必要的成本。同時,綠色建築設計不僅僅是對建築本體設計有要求,建築與周邊環境的關係也同樣是綠色建築設計的關注內容,部分關注點在專案前期策劃階段就需考慮,但因為在專案前期無綠色建築設計指導人員的介入,此部分因素無法進行合理優化。

很多綠色建築技術屬於綜合性技術,需要多專業及相關的技術廠家配合設計,但在傳統的建築設計建造流程中,景觀專業及裝置廠家介入的時候往往已經是施工圖的設計後期。這對於綠色建築技術的合理設計造成了一定影響。此外,在很多綠色建築專案中,設計人員對綠色建築設計理念理解有限,且並未意識到自己在綠色建築設計中的職責,而是僅僅將綠色建築諮詢顧問的要求放入設計圖紙中,缺乏主動設計意識。

優化流程符合設計特點

針對綠色建築設計流程中存在的問題,現從綠色建築顧問的角度,以《綠色建築評價標準》為基礎,對現有的建築設計流程進行優化,使其符合綠色建築設計特點。

綠色建築設計團隊人員更加複雜。在原有人員的基礎上,又增加了綠色建築諮詢顧問、綠色建築專項技術廠家等。在不同的設計階段有不同的人員參與到設計團隊中,在充分理解綠色建築目標的基礎上協調一致,確保專案目標的完整實現。

專案設計流程包括前期策劃階段、方案設計階段、擴初設計階段、施工圖設計階段。設計團隊的成員應在各自相應的時間點上參加到設計團隊中,綠色建築諮詢顧問應當在最初向甲方介紹綠色建築設計理念時,也將綠色建築設計的工作流程向其進行介紹,協助專案負責人及時組建團隊開展相應的設計工作。同時,要依據綠色建築的設計理念和要求,建立綠色建築設計流程,並給出各個階段的主要參與者及各階段形成的綠色建築設計成果。

相互融合保證品質

當然,綠色建築設計流程是對現有的設計流程進行的優化,其將綠色建築諮詢顧問的工作流程與傳統的建築設計流程進行了融合。在前期策劃階段,綠色建築諮詢顧問就必須要參與到專案策劃中,並向專案甲方宣傳綠色建築理念和設計流程,協助甲方在前期組建設計團隊,並召開綠色建築啟動會,向設計團隊成員宣傳綠色建築設計理念及綠色建築的設計流程,介紹團隊設計人員各自的職責及其介入設計的階段,鼓勵設計人員積極參與到綠色建築方案的討論中,增強建築設計師對被動技術的利用意識。定期的會議討論制度保障了設計團隊成員的有效溝通,協作專案負責人應制定嚴格的例會制度,定期召開設計溝通會及專家研討會,協調各專業的及時溝通。每個階段,綠色建築諮詢顧問都要藉助模擬軟體輔助優化設計。

綠色建築有較高的科技含量,使用的創新技術較多,但是隻有各項技術與建築本身的有機融合,才能實現建築的綜合性能效益最大化。綠色建築設計團隊的人員構成也較為複雜,與普通建築相比,增加了各類諮詢公司和相關綠色建築技術廠家。還要依據專案情況,邀請相關學科的專家學者提供技術支援。多數綠色建築技術均涉及多個學科,因此,設計團隊中跨學科的協作和交流是各項技術與建築有機結合的重要保障。作為專案的主要負責人,必須對團隊工作進行有效管理,始終以《綠色建築評價標準》為基礎,堅持整體設計理念,帶領團隊所有成員共同推動設計過程迴圈向前發展。高效的綠色建築設計模式,可減少技術補丁和設計變更,降低經濟成本,保證綠色建築的設計品質。

技術創新工作簡報 篇8

資訊科技中心把搶佔同行業資訊化建設的制高點作為科技創新工作的目標,通過四輪驅動,使科技創新工作成為了激發內生動力,推動發展的新引擎。

聚焦難題開展技術攻關。該中心緊緊圍繞煤礦和煤制油化工兩大核心產業,瞄準資訊化技術前沿,大力開展煤礦智慧視訊、無人值守等關鍵課題和技術攻關研究,有效解決了企業生產建設中面臨的重大技術難題。20xx年,該中心在紅柳煤礦試點研究的智慧視訊自動變速控制改造專案,經國家質量認證稽核節能效率達43.79%。採用智慧視訊分析和電子射頻技術(RFID),開發的煤礦運銷磅房及煤場裝運智慧管控系統,實現了車輛唯一識別、異常計量報警等,有效杜絕了壓磅、偷換車牌、煤種混裝等舞弊行為,為集團公司挽回了鉅額經濟損失。

夯實基礎精細科技管理。該中心在科技創新精細化管理上作文章,制定完善科技創新管理辦法,年初給各基層單位下達科技創新任務,提出時限、倒排工期。年中強化過程管控與考核,年末對對創新專案驗收評審獎勵。中心還強化智慧財產權管理和科技專案申報質量,加強產、學、研、用的結合,促進科技成果、專利產品等有效轉化。20xx年,該中心完成33項科技研發成果,註冊成立20個QC活動小組,上報20xx年集團公司科技立項9項。申報的煤化工廠區巡檢機器人專案進入‘央企熠星創新創意大賽’的複選階段;《工業視訊智慧監控閉鎖關鍵技術研究》和《神華寧煤集團國家礦山救援寧煤基地應急救援指揮平臺建設》分別榮獲集團公司首屆科技進步成果獎。

彙集眾智引領全員創新。該中心各職能部門各負其責,開展科技創新、勞動創新工作室、合理化建議、青年創新創效創優、QC攻關等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創效活動。20xx年,有4項成果獲集團第五屆職工經濟創新百項成果。王森勞模創新工作室獲評自治區級勞模創新工作室。《資訊化機房簡訊無人值守》專案獲評集團公司青年“三創”一等獎。“職工經濟技術網上展廳研發”等7個專案榮獲神華集團第二屆職工創新成果獎,“人力資源自主查詢”等6項創新成果榮獲集團公司第四屆職工經濟技術創新成果獎。

自主研發助推升級。該中心緊密圍繞集團生產經營加大自主研發力度,利用自身技術力量,開展系統研發全流程工作。自主研發的“集團董事長信箱系統”和“集團移動端微網站”兩個系統都已具備上線執行條件。在OA系統中完成了“集團物資採購方案及招標檔案審批流程”,實現了物資採購方案及招標檔案的網上流轉及審籤;利用異構系統資料庫完成“煤炭計量系統”的開發部署,實現了集團公司煤炭生產資料的實時上傳和業務聯動。利用虛擬桌面技術,實現了煤炭異地聯網銷售,提升了銷售安全管控。自主研發的“蓄電池線上監測系統網路化升級改造專案”攻克了監測系統C/S架構向B/S架構轉換的難題,實現了異地機房電源的實時集中監測,極大地簡化了客戶端電腦載荷、減輕了系統運維成本和工作量。

技術創新工作簡報 篇9

作為內蒙古精通建築結構設計的專家和技術創新學術帶頭人,呼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地鐵專案總設計師韓佳彤在內蒙古建築行業和呼和浩特地鐵專案一線攻堅克難,追求極致,設計了一個又一個城市地標傑作,完成了一次次精準施工審圖,為國家節約了大量建設資金,贏得了多項國內榮譽,他用行動詮釋了彌足珍貴的“工匠精神”和勞模精神。

作為呼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韓佳彤目前也是呼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地鐵專案總設計師。20xx年,他獲得 “內蒙古五一勞動獎章”,並被自治區政府授予“自治區突出貢獻青年專家”榮譽稱號,同時獲得呼和浩特市勞模稱號,20xx年2月被市委推薦為參加黨的十九大黨代表候選人。

20xx年,韓佳彤從國防科技大學博士研究生畢業後,以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的身份被市政府引進。憑著一股韌勁和在基層一線多年的摸爬滾打,韓佳彤將理論與實踐結合,通過刻苦鑽研,成長為首府建築行業技術創新的“領頭雁”。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從一線技術員到呼市城建系統唯一在任的正高階工程師,韓佳彤付出的是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和汗水。“韓佳彤同志愛崗敬業敢擔當,務實創新敢為先,自覺維護班子團結,高標準,嚴要求,紮紮實實做工作,清正廉潔,為人正派,切實發揚勞模精神,凝聚和諧幹事的地鐵建設者,搞好傳幫帶,積極營造學習創新的良好氛圍,是地鐵一線一名優秀的領導幹部。”談到韓佳彤,呼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副局長、呼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黨支部書記陳軍如此評價。

多年來,韓佳彤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案、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專案、國家建設部科技專案多項,有豐富的科研經驗,先後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及在學術會議上交流科研論文30餘篇,出版建設設計和結構工程等專著3部,獲國家科技進步獎3項。同時被聘為國家建築結構工程專業三級教授級高階工程師,被中國建築學會、中國工程諮詢協會、國家環保部評估中心、自治區住建廳、內蒙古工業大學、市城建委等單位聘為建築設計、施工圖審查、重點工程評審等多個技術專家委員會的委員、副主任、主任委員。

作為市政設計院地鐵專案總設計師,20xx年9月,韓佳彤利用10天時間主持完成地鐵2號線管線遷改及交通疏解施工圖階段設計任務,按正常工時需一年時間完成。10天中他始終在一線指揮設計工作,期間,連續兩、三天就眯一會兒,醒來繼續工作,經常是24小時不下“火線”。為加快設計進度,每天就吃個盒飯充飢,平均每天親自審查施工設計圖70餘張,10天中共計審查施工設計圖764張,創造了國內市政工程勘察設計領域內的奇蹟。

20xx年10月,韓佳彤任呼市快速路建設專案專家組組長,並主持審定呼市快速路智慧限高監控系統方案,該技術方案獲得了國家智慧交通中心研究員孫曉亮博士等專家組成的評審組一致好評並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20xx年11月,韓佳彤的母親突發心臟病住院治療,因為工作繁忙,他始終沒有離開地鐵一線工作崗位,也沒有到醫院陪護老人,全靠自己的愛人照料,每每和他人談起這件事,韓佳彤眼圈裡全是淚水……

20xx年12月,韓佳彤主持地鐵1號線市政府站和鴻德學院站工程設計,該工程是內蒙地區尚未有建設業績的大型地下建築,技術難度較大,對呼市市政設計院是前所未有的挑戰。他在工作中認真汲取國內外同類工程設計的先進經驗,對設計引數優化的影響等問題進行了比較深入的研究,工作期間,他20余天奮戰在第一線,帶領設計團隊攻克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圓滿完成設計任務,得到了蘇交科軌道交通設計院評審專家的認可,為呼市市政設計院贏得口碑,為內蒙古人長了臉,也同時爭得了與蘇交科軌道交通設計院合作設計的機會。

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呼和浩特地鐵專案部總工程師邵瑩對記者說,韓佳彤教授練就過硬本領,樂於助人,是難得的技術創新人才。他事事以身作則,作表率,善於溝通,謀大局,識大體,是新時期優秀共產黨員,也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20xx年12月底,由於長期奮戰在地鐵專案一線,韓佳彤病倒了。由於病情需要,他選擇前往北京治療,手術治療期間,他還心繫地鐵專案,時刻以勞模的標準要求自己,繼續為首府地鐵建設做著貢獻。

目前,韓佳彤主持的《呼和浩特快速路智慧限高與監控系統整合技術應用研究》科研專案已被列入20xx年自治區和我市重大科技專案支援計劃,該科研專案預期成果可實現軟體著作權1項,專利權3項,科技核心論文3篇,該科研專案位列全國前五位,自治區首位,該專案的成功也為呼市地區近年來城市建設的騰飛做出了表率和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為內蒙古經濟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為快速路高架橋應用智慧交通監控系統開創了一條新的途徑,有著積極的示範意義。

而由韓佳彤主持的施工圖審查並提出變更建築結構設計的內蒙古老幹部保健所新大樓工程、內蒙古數字傳媒中心工程、內蒙古美術館新建工程3個專案,以研發新工藝、新材料為突破口,為國家節約建設資金3億多元。

“韓佳彤教授在市政工程設計方面擁有多項專利,思路開闊,引領著內蒙古城建設計潮流。” 上海市政設計研究總院內蒙古分院院長陳劍峰如此評價說。

20年來,韓佳彤先後主持國內100多項重點工程,在城市智慧交通監測,工程安全風險管理體系建設與資訊系統開發,地下工程監測、諮詢、評估、設計,橋樑與隧道工程安全性評價、檢測、加固,城市多元整合綜合管廊建設管理技術研究開發,節能減排,低碳經濟等多個方面取得了創新性突破。

近幾年,韓佳彤教授還通過 “韓教授創新工作室”,發揮引領和示範作用,做好傳幫帶工作,培養新型複合專業技術人才300餘名,同時為農民工義務授課30餘次,培訓農民工900餘名,為呼和浩特地區城市建設和發展提供了強大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援。

“中國夢,勞動美,各種建築工程設計交織成了我的夢。我只是在本職崗位上發揮了自己的專長,我也相信每一個熱愛建築行業的員工都會如我一般,紮根首府,奉獻內蒙古,通過自身的努力來不斷推進現代化和諧首府的發展和進步。”韓佳彤採訪結束時說。

技術創新工作簡報 篇10

11月24日,中鐵建電氣化局集團軌道交通器材公司研發中心隆重舉行“儲文平勞模創新工作室”揭牌儀式,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馮曉河在儀式現場宣佈創新工作室正式啟用,工會主席馮宇輝、副總經理李毅軍、研發中心成員及公司技術骨幹出席儀式,儀式由工會主席馮宇輝主持。

“匯聚金點子,創新促增效”是20xx年中國鐵建電氣化局集團公司一項重要計劃和舉措,收到通知檔案後,軌道交通器材公司領導班子高度重視,先後召開黨政聯席會、工作啟動會,確定了工會牽頭,行政支援,全員參與的工作思路,並制定下發正式檔案成立機構、工作組,在公司掀起建言獻策、工藝革新、工裝改進、新產品新材料研發創新的熱潮。

24日下午,在熱烈的掌聲中軌道交通器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馮曉河緩緩揭下“儲文平勞模創新工作室”紅綢,全體技術人員期待已久的工作室終於啟用了,與之配套的工作制度、管理辦法、主要職責同步完成“制度上牆”,研發創新工作有了抓手,全體幹部員工技術攻關、管理創新的勁頭更足了,一線員工你追我趕、幹事創業的氛圍更濃厚了。

研發創新是軌道交通器材公司實施已久的發展戰略,“”期間,公司年均投入研發資金兩百餘萬元,引入培養專業技術人才46人,包括專業對口研究生學歷技術骨幹3人,五年來公司以技術工藝部、測試中心、研發中心為平臺,打造了以“研發-測試-轉化應用”三位一體的產品技術研發升級系統,累計獲得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45項、外觀專利14項,共計61項成果,並全部成功應用到公司產品。

近年來,公司研發創新工作在儲文平同志的帶動下取得了長足進展。儲文平,研究生學歷材料工程專業出身,是20xx年中國鐵建電氣化局集團科學技術一等獎主要完成人之一,自20xx年入職以來紮根生產一線,在新產品研發及試製,產品結構設計、材料選擇,ANSYS有限元分析、形狀優化,力學計算、產品跟蹤試製實驗,新工藝研發制定等方面深耕細作,多項技術成果均已申報專利,4項新型實用專利已獲授權,2項發明專利進入公開實審,在國家核心期刊發表2篇專業論文。

創新工作室的正式啟用意味著軌道交通器材公司創新“龍頭”、示範標杆正式確立。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馮曉河在儀式上動情的說道:“研發創新是工業企業持續發展、保持市場競爭力的動力源,創新工作室的成立是公司實現研發創新助力發展的新徵程、新突破,創新工作意義重大,全體技術人員要以點帶面、廣泛參與,力爭實現產品技術研發創新成功一項、轉化一項、應用一項,全面落實調整結構、轉型升級、協調發展的既定戰略。”公司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馮宇輝在儀式上宣佈工作室研發專項資金專款專用,“匯聚金點子,創新促發展”是公司長期開展的工作計劃,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工會全力支援“儲文平勞模創新工作室”的運轉。公司副總經理李毅軍在儀式上勉勵全體技術人員開好局、帶好頭、搞創新、辦實事,產品做的好,銷路才會好。

軌道交通器材公司將以“創新工作室”為標杆,繼續大力實施科技興企戰略,加大研發創新投入,積極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將“匯聚金點子,創新促增效”向縱深推進,把計劃落到實處,用實際行動塑造高新技術企業新形象,打響軌道交通行業品牌。

技術創新工作簡報 篇11

3月27日-28日,省科技廳農村處處長葉翠萍、調研員朱德其、計劃財務處副處長葉杭玲一行走訪了我市部分農業科技企業,重點調研了現代農業裝備產業技術創新綜合試點工作。市科技局副局長施曉華,永康市、婺城區、義烏市科技局負責人等參加考察。調研組先後走訪了永康市威力園林機械有限公司、浙江四方集團公司、萊恩(中國)動力有限公司、金華市綠野農業高新園區有限公司、浙江義烏華統集團有限公司等10家農業科技企業,調研組認真聽取了企業在科技創新、企業研究院建設、產品研發等方面的彙報,並實地參觀了研發實驗室和示範基地。調研組充分肯定了我市在農業科技創新特別是現代農業裝備技術創新綜合試點取得的成效,並將把這次調研所聽所看所想進行整理與提煉,結合企業發展思路和現代農業裝備第二批技術創新綜合試點工作,針對實際難題,制訂科技惠農幫扶計劃,落實措施,切實提高對科技型農業企業支援與服務的力度。

我市現代農業裝備產業技術創新綜合試點工作自20xx年啟動以來,圍繞產業技術創新需求,組織實施了一批現代農業裝備高階製造、智慧製造聯合攻關等重大專案,在關鍵技術研究、產品高階化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萊恩農機研究院作為首批實施試點的3家重點企業研究院之一,啟動了3個重大攻關專案,其中智慧型多功能高速插秧機已完成樣機試製,預計年底前可實現產業化生產,年內授權專利45項(發明專利5項)。四方現代農機裝備研究院“多功能保護性智慧水田作業機”專案被列入省重大科技專項,現已完成4臺產品樣機,正在田間試驗和樣機驗證中,授權專利5項。威力小型收穫裝備研究院開展智慧型自動茶葉採摘機的研發攻關,申請發明專利3項,並參與了2項國家標準的制定。試點也帶動了一批農業裝備企業的技術創新工作,如三鋒公司的精準智慧種植裝備、得偉公司的智慧噴灌植保系統等研發蓬勃展開,在我市掀起了一輪現代農業裝備創新熱潮。

技術創新工作簡報 篇12

3月8日,達州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市總工會主席洪繼誠赴國網宣漢縣供電公司調研指導李進峰勞模創新工作室工作。

調研中,洪繼誠聽取了國網宣漢縣供電公司及該公司李進峰勞模創新工作室的工作彙報,對該公司持續不懈努力,服務於縣域經濟發展和民生保障用電做出的貢獻給予充分肯定。當聽到國網宣漢縣供電公司20xx年完成售電量15.67億千瓦時,超額完成計劃指標的3.8%;20xx年1至2月宣漢縣全域完成售電量3.0045億千瓦時,超計劃進度2.44個百分點時,洪繼誠非常滿意。他說,電力供需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感謝電力工作者的辛勤工作。

國網宣漢縣供電供電公司彙報了李進峰勞模創新工作室(以下簡稱工作室)工作情況。自20xx年以來,工作室作為國網達州供電公司以全國勞模為帶頭人的技術創新基地之一,該公司員工、全國勞模李進峰充分發揮示範帶頭作用,牽頭引領本公司管理人才、青年骨幹,積極開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工作。結合公司管理和電力生產、電力營銷服務重點,致力於管理創新、技術創新和科技攻關。迄今,已獲得全國專利1項,榮獲四川省電力公司管理創新成果獎項9項、技術創新成果8項、QC成果獎項5項,發表專業論文10餘篇。同時,該公司還把管理創新、技術創新轉換為實用化成果,有效節約企業成本,促進公司科學健康發展。

洪繼誠在看到技術創新攻關小組在黑板上寫下的“普光工業園區裝置春檢技術運用”時,他饒有興趣的向創新小組成員吳傳來提問,瞭解介質損耗測試意義及方法,鼓勵吳傳來要把所學專業知識運用到電力生產服務工作中。全國勞模李進峰向洪繼誠彙報了正在攻關的QC課題“自散熱配電箱”,該課題成果將於電網迎峰度夏前投入運用,有效解決城區因夏季高溫及用電負荷攀升,導致臺區配電箱發熱造成跳閘停電問題。洪繼誠希望國網宣漢縣供電公司繼續落實好、開展好“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工作,繼續發揮勞模精神,努力轉換創新成果,促進企業不斷髮展。

達州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常榮,宣漢縣委副書記、縣長馮永剛,宣漢縣委常委、總工會主席馬春霞等一行陪同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