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向時代楷模朱有勇學習的優秀心得體會(精選26篇)

欄目: 學習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2.89W

向時代楷模朱有勇學習的優秀心得體會 篇1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它正如草原上的火在一點一點地燃燒,一點一點地影響著我們這些年輕人。對於創新來說,方法就是新的世界,最重要的不是知識,而是思路。20__年獲得國家減少發明二等獎,獲得雲南省科技技術進步一等獎3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不是憑藉著創新精神,他怎能獲得如此高的成就。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是創造力的果實。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應該反思,我們到底應該怎樣去坐,我想,可以從朱有勇身上得到啟發。

向時代楷模朱有勇學習的優秀心得體會(精選26篇)

朱有勇是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的忠誠踐行者,是打贏脫貧攻堅戰中湧現出的先進典型,是奮鬥在脫貧攻堅主戰場的“農民院士”。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學習朱有勇科技扶貧的先進事蹟和忠誠擔當的崇高精神,積極投身攻克深度貧困堡壘,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的偉大事業,為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勝利作出應有貢獻。

向時代楷模朱有勇學習的優秀心得體會 篇2

在全國上下埋頭苦幹、萬眾一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之際,中央宣傳部20__年12月2日在北京向全社會宣傳發布朱有勇的先進事蹟,授予他“時代楷模”稱號。

朱有勇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雲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雲南省科學技術協會主席,我國著名的植物病理學專家。

他始終牢記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積極投身脫貧攻堅事業,主動來到深度貧困的“民族直過區”承擔扶貧任務,帶領村民發展特色產業,改變了當地貧困落後的面貌。

從事研究的30年來,朱有勇帶領科研團隊開創性地研究了作物多樣性控制病害的效應、機理和推廣應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他建立的“水稻遺傳多樣性控制稻瘟病理論和技術”和“生物多樣性控制植物病害理論”,經過國內外數千萬畝的示範推廣後,獲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標誌該成果的學術論文於20__年在《自然》雜誌全文發表。

朱有勇寄語農大學子們,“人倦了,天遠了,唯有山水相依,守候著那束透過紅塵的梯田之光。”

與土地相親,與農民相親,是農家兒子朱有勇的普通情懷,也是科學家朱有勇從未變過的人生座標。因為熱愛土地熱愛農民,他才放棄國外優厚的生活,回到雲南搞科研;因為熱愛土地熱愛農民,他獨闢蹊徑找到了作物品種多樣性控制病蟲害的有效方法,並在傳統技術基礎上進行創新,建立了一系列作物多樣性控病增產新技術;因為熱愛土地熱愛農民,他才30年如一日地堅守在該科研領域,將這項技術在農村大面積推廣應用,全國11省市累計推廣1.2億餘畝,使百萬農民從中受益。

向時代楷模朱有勇學習的優秀心得體會 篇3

20__年冬天,扶貧隊員找上村民劉金寶,動員他種冬季土豆。劉金寶嘴上答應,結果第二天就去地裡撒了油菜種子。

朱有勇只好找到村組幹部,一起在蒿枝壩組的100畝地裡,搞起了示範種植。

20__年春天,示範基地迎來豐收。通過測產,最高畝產4.7噸,平均畝產3.3噸。按照每公斤3元的收購價,平均每畝土豆收益近萬元。

訊息傳到劉金寶耳朵裡,他決定拿出2畝地種土豆試試。再一年開春,他家地裡長出了全村的“土豆王”,一顆足足重5斤。

到了20__年冬天,沒等扶貧隊員上門,劉金寶把自家10畝地全部種上了土豆。

這一年,瀾滄縣冬季土豆已推廣種植3200多畝。

冬季土豆只是當地致富的一塊敲門磚。“冬閒田”變成“效益田”;不曾開發利用的人工松林,成功用於科學種植有機三七……科技成果轉化,讓朱有勇的理想照進一個個村寨小院,“這比拿多大的獎項、給多少錢都更讓我高興。”

20__年,朱有勇在竹塘鄉試種5畝三七,得到了正向反饋。然後,他開展了林下三七的大規模推廣,20__年擴充套件到7300多畝。

據瀾滄縣林業部門調研,全縣有50餘萬畝思茅松林,其中適宜三七生長的有40餘萬畝。假以時日,林下三七有望成為瀾滄縣一個支柱產業。

在科技扶貧助推下,瀾滄縣貧困發生率今年有望降到3%以下。從昔日深度貧困的“直過民族區”到今日“科技扶貧示範縣”的跨越,記錄著朱有勇這個“農民院士”五年如一日的一線攻堅。

心存百姓的人,百姓心中就存著他。每到臨近春節,村民家裡吃殺豬飯,都排著隊請朱院士。

大山無言,一石一礫皆是見證。朱有勇腳步丈量的地方,就是一個村寨脫貧發展的希望。

向時代楷模朱有勇學習的優秀心得體會 篇4

從事電力服務工作以來,錢海軍從一名普通電力工人成長為有口皆碑的“萬能電工”。他投身志願服務23年,一句“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錢海軍”是百姓對他工作的肯定。他發起“千戶萬燈”活動,足跡遍佈五省份,只為讓燈火照亮和溫暖更多家庭……錢海軍用忠誠擔當努力詮釋著“甘為人梯、無私奉獻”的人生真諦。

錢海軍是堅定拼搏的勞動者榜樣。手機24小時開機,風雨無阻奔赴保供電現場,接一根電線、修一隻電錶、擰亮一隻燈泡都是他的拿手活。錢海軍數十年如一日為社群居民提供電力維修服務,又主動承擔起修理電器等工作,踐行人民電業為人民的宗旨,守護千家萬戶用電安全。

錢海軍也是無私奉獻的黨員楷模。在堅守崗位的同時,他積極主動地投身志願服務,堅持為殘障人士、特困戶以及其他需要幫助的特殊群體奉獻愛心。他是無數孤寡老人共同的“兒子”,為老人的晚年增添溫暖。錢海軍用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提升道德文明風尚作出了卓越貢獻。

個人心中都有一盞燈,在沉寂的夜裡亮起來的是希望,也是溫暖。錢海軍用電力人的一盞燈照亮了城市的角落,也用執著的堅守展示出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本質,彰顯了共產黨員的高尚情懷和勞動者的奉獻精神。他的優秀品質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向時代楷模朱有勇學習的優秀心得體會 篇5

海軍“和平方舟”醫院船入列以來,多次執行海上醫療救治、國際人道主義醫學救援任務。它是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大型海上醫療救護平臺,也是現役的世界唯一一艘專門為海上醫療救護“量身打造”的專業大型醫院船。首先通過一組資料,瞭解一下“和平方舟”醫院船。

它於20__年12月入列,舷號866。船長178米、寬24米,高35.5米,共有8層甲板,排水量14300噸。最大航速20節,續航力5000多海里,靠自身攜帶的油料補給可以航行30晝夜,最大抗風力12級,可以在除極地和冰川以外的任何海域航行。

在醫療服務能力方面,“和平方舟”達到了陸上三甲醫院的水平。船上有8個手術室,有ICU病房、輕傷病房、燒傷病房等共300個床位。此外,船在艙面和舷側也進行了科學合理的功能劃分,使得傷病員換乘效率和安全係數大大提高。

“和平方舟”三大重要使命

據瞭解,“和平方舟”有三個重要使命,一是在戰時擔負海上傷病員的救治與護送,二是在平時為艦艇及駐島礁部隊官兵及家屬提供醫療服務,三是參與國際人道主義醫學救援和執行軍事外交任務。

目前,“和平方舟”的航程超過了24萬海里,到訪過43個國家,在到訪國免費接診病患超過23萬人次,成為新時代人民海軍的閃亮“名片”。

向時代楷模朱有勇學習的優秀心得體會 篇6

王紅旭同志出身教育世家,一家三代均為老師。在教學工作中注重培養學生健全人格和強健體魄,他始終把學生放在第一位,關心關愛學生,及時為學生排憂解難,是學生的良師益友,深受學生喜愛。20__年以來帶領校田徑隊取得優異成績深受學生和同事的好評。王紅旭老師一腔赤誠愛黨愛教,以生命託舉生命、以大我彰顯大愛的事蹟感人至深。通過對王紅旭老師先進事蹟的學習,我被王紅旭老師在危難時刻捨己救人、用生命託舉生命的大愛精神深深感動著。王紅旭老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和英勇壯舉詮釋了“四有”好老師的深刻內涵,讓我們深刻的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輝、

作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我要以王紅旭老師為榜樣,將王洪旭老師留給世間的“愛”謹記心間,將這份“愛”傳承,並用這份“愛”溫暖我教育的每一位學子,王洪旭老師雖然隨著冰冷的江水永遠的離開了我們,但是他愛的火焰將永遠不滅,照亮教育系統每一位老師前行的路,引導中華大地每一位莘莘學子不斷前行。我亦將立足本職工作,堅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平凡的崗位上做不平凡的教育事業。提升自身政治素養和師德素養,以實際行動,心懷大我,無私奉獻,做德才兼備的新時代好老師。

向時代楷模朱有勇學習的優秀心得體會 篇7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央視新聞推出系列報道《英雄無悔》,講述志願軍老戰士的英雄事蹟、家國情懷。

孫景坤是96歲高齡的志願軍老兵。他曾捨生忘死血戰沙場,作戰英勇榮立一等功。載譽回國後,他卻深藏功名解甲歸田,帶領村民改變家鄉貧困面貌。

在丹東市光榮院,一件掛滿軍功章和紀念章的軍裝掛在孫景坤老人的床頭,這是他那段戎馬生涯的見證。

孫景坤的兒子孫福貴:我父親很懷念他犧牲的戰友,他有時候經常看這些獎章,再順手去摸一摸,他的腦海裡可能想的很多。

1948年參軍入伍的孫景坤曾參加了遼瀋戰役、平津戰役等多次重大戰役,並立下赫赫戰功。1950年,孫景坤參加抗美援朝戰爭,期間,曾因激戰負傷回國治療,傷剛好又再次奔赴前線。

1952年10月,在配合上甘嶺戰役的一場戰鬥中,身為副排長的孫景坤接到了增援161高地的命令。當時,161高地三面處於敵人的火力控制之下,送彈藥上去要衝過十幾條封鎖線。

抗美援朝志願軍老戰士孫景坤:營長就告訴我,你帶領這九個人,扛多少手榴彈、扛多少子彈。一出發一看,飛機就來了,我們瞅準機會趕緊往上衝。

衝上陣地的孫景坤,和所剩無幾的戰士們投入到激烈的戰鬥中,他們打退了敵人多次反撲,孫景坤一人就擊斃了21人。

從中午一直到半夜,孫景坤和戰友們浴血奮戰最終守住了高地。因為作戰英勇,孫景坤榮立一等功。1953年,作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回國英雄報告團成員,孫景坤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而在回到家鄉後的幾十年裡,他卻從未提起這些榮耀。

孫景坤的女兒 孫美麗:我問他,你怎麼不講你戰爭年代的事情,他說我不能說,一個個熟悉的臉龐都倒下了,我不願意說那些,心裡難受。

1955年孫景坤復員,他放棄了留在城裡工作的機會,毅然選擇回鄉務農。在辦理黨組織關係時,他“隱藏”了自己的戰功和榮譽,回鄉第三天就拿起農具到生產隊勞動。後來作為生產隊長的孫景坤,帶領鄉親們大力發展糧菜生產,用幾年的時間栽下了13萬棵松樹和板栗樹,並帶領村民一同修建水壩改造耕地。

遼寧省丹東市山城村村民曲華成:這個河一發水就把地都沖壞了,(孫景坤)領著大家夥兒修這個攔河壩,想辦法叫大家夥兒富裕起來。老百姓心目中非常信任他。

村民有困難,孫景坤想方設法解決,而他自己的孩子卻沾不上一點光。在家務農的大女兒孫美麗今年已經快70歲了,因為小兒麻痺她從小右腿落下殘疾。她告訴我們,16歲那年好不容易有了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卻在父親的堅持下讓給了生活更困難的家庭。

孫景坤的女兒孫美麗:當地電話局裡頭招一批工人,要電話員,我非常高興,我這回能當工人了,俺爸知道了,說什麼也不讓我去。

抗美援朝志願軍老戰士孫景坤:當這個黨員,不能一切為自己著想,要多為群眾,也為國家。

20世紀90年代,抗美援朝紀念館移地改建,向社會徵集文物。孫景坤最終決定將自己的立功證書等紀念物品捐獻出來,那時候人們才知道他是抗美援朝的戰鬥英雄。

抗美援朝志願軍將士後代徐江娜:這個(位)老英雄,他在戰爭年代出生入死、不怕犧牲,在和平時期他又深藏功名,都是對後代的一種教育,我們就是要繼承他們的光榮傳統。

向時代楷模朱有勇學習的優秀心得體會 篇8

專業敬業,他多次創造救援奇蹟

礦山救援是一項集專業性、業務性、技術性、實戰性於一體的系統工程,要有頑強拼搏、勇於奉獻的精神,更要堅持科學決策、安全救援的原則。

在救護大隊的17年間,肖文儒參與處理煤礦救援事故500多起,他膽大心細、勇於拼搏,練就了過硬本領,積累了豐富經驗。

20__年,在處置山西華晉焦煤有限責任公司王家嶺礦透水事故中,肖文儒先後5次下井指導施救。在救援關鍵階段,他身背呼吸器下井偵查,掌握了第一手資訊,會同地方政府人員制定了嚴密的行動方案,奮戰8天8夜,為成功救出115名被困礦工作出了突出貢獻。

這次救援被困礦工的壯舉,獲得了國內外的廣泛讚譽。“世界礦業史上最讓人驚歎的救援之一”“成功書寫了人類的大營救”“‘中國礦工獲救’居世界十大救援奇蹟之首”——許多國外權威媒體這樣評價。

1000多名救援人員,連續奮戰14個晝夜,救出11名礦工——山東棲霞笏山金礦“1·10”重大爆炸事故救援,可以說是國內難度最大的礦山救援案例之一。舉棋若定的肖文儒,為這個被稱為“教科書式的經典事故救援案例”,書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起初,現場指揮部決定佈置4個鑽孔進行施救。但因該礦岩層地質條件複雜,有構造破碎帶,2號鑽孔卡鑽廢棄。應急管理部工作組成員肖文儒果斷向指揮部建議——再增調國家礦山應急救援大地特勘隊一臺高效能鑽機和專業操作團隊趕赴現場救援。

事後證明,這是一子落而滿盤活的關鍵舉措。原來,13日開鑽的3號鑽,孔鑽至井下521米處時,井底偏移達7.4米。經專家組充分論證,決定由新調來的大地特勘隊對3號鑽孔進行糾偏透巷。17日13時56分,這個“生命通道”終於打通。

救援過程中,問題層出不窮,可謂“一山放過一山攔”。由於3號鑽孔湧水在巷道積聚,工作組建議指揮部啟用備用的4號鑽孔代替3號鑽孔,承擔“生命通道”功能。為防止4號鑽孔發生湧水,肖文儒建議“先堵水再透巷”,並被指揮部採納。後來,被困人員轉至4號鑽孔下方,最終11人獲救。

肖文儒的專業能力、業務素質在一次次救援實踐中得到有力印證,他是救援人員心中“權威”的代名詞,是新時代科技人才的突出代表。

在救護大隊那些年,肖文儒不斷探索實踐救援新技術;為實現更加科學、安全的救援,他38年來不斷總結應急救援經驗,參與《礦山救護規程》制定和修訂,主編出版了《礦山事故應急救援典型案例及處置要點》等;為持續發展壯大應急救援力量,他一次次到基層調研,為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體系建設,特別是國家礦山應急救援隊建設貢獻了力量。

向時代楷模朱有勇學習的優秀心得體會 篇9

中宣部追授孫麗美“時代楷模”稱號,並向全社會宣傳發布她的先進事蹟後,她的感人事蹟再次成為我省黨員幹部群眾熱議的話題,更凝聚起奮進的力量。大家紛紛表示,要以孫麗美同志為榜樣,以榜樣樹標杆,發揚時代楷模精神,立足自身崗位履職盡責,不負群眾期待,不負韶華。

近日,閩侯縣竹岐鄉元格村開展孫麗美同志先進事蹟學習會,組織黨員幹部學習她的先進事蹟。“孫麗美同志為我們基層黨員幹部樹立了榜樣。”元格村黨支部委員陳禮勝說,“作為一名村幹部,我要把榜樣力量轉化為實幹動力,投身鄉村振興事業,紮實做好群眾工作,為人民辦好實事。”

學習孫麗美同志的先進事蹟後,泉州洛江區馬甲鎮永安村黨支部書記杜振忠感觸頗深。他表示,要汲取榜樣的力量、築牢理想信念,全力以赴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

“我們要向孫麗美同志學習,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自覺與群眾想在一起、幹在一起。”漳州市龍海區程溪鎮粗坑村黨支部書記徐奇峰表示,在今後工作中,將努力提升當地花卉的產品力和品牌價值,拓展電商銷售平臺,帶動更多群眾增收致富。

尤溪縣婦聯副主席陳曉翠表示,孫麗美同志對黨忠誠、衝鋒在前、實幹盡責、心繫群眾、甘於奉獻的精神令人敬佩。要以她為榜樣,用實際行動踐行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時刻把婦女兒童的事放在心上,盡心盡力為婦女兒童謀福祉、辦實事。

“孫麗美同志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她的先進事蹟激勵著我們奮勇前行。”莆田市12345熱線管理中心主任張毓真表示,將進一步強化為民意識,著力解決企業群眾訴求,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努力打造有溫度、有深度、有滿意度的“線上政府”。

南平市檢察院第五檢察部四級檢察官助理劉勳表示,要以孫麗美同志為榜樣,立足本職崗位,持續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貫徹到法律監督工作中,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孫麗美同志的先進事蹟深深感動了我。”上杭縣臨江鎮黨委組織委員廖新蓮說,要以孫麗美為榜樣,牢記為民初心,竭盡全力為群眾百姓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

國網平潭供電公司團委書記李宇航表示,作為一名電力青年黨員,將時刻以孫麗美同志為榜樣,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直面困難、勇於擔責,以實際行動踐行人民電業為人民的企業宗旨。

向時代楷模朱有勇學習的優秀心得體會 篇10

近日,學習了重慶市公安局渝北區分局交巡警支隊石船公巡大隊副大隊長楊雪峰同志因公殉職的先進事蹟後,感觸很深。楊雪峰同志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習近平總書記對公安工作提出的“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總要求的深刻內涵。我們當以楊雪峰同志為榜樣,學習他對黨忠誠、心繫群眾、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做一名為人民服務的優秀共產黨員。

學習他對黨忠誠、信念堅定的政治品格。楊雪峰同志1999年入黨,已有20xx年黨齡的他政治堅定、聽黨指揮,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切實增強“四個自信”,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永葆絕對忠誠的人民警察本色,永做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向楊雪峰同志學習,就要像他那樣堅定理想信念、對黨忠誠,把牢政治方向,築牢思想根基,努力做一名政治上靠得住的好乾部。

學習他愛崗敬業、真抓實幹的優良作風。自參加公安工作以來,20xx年如一日,始終紮根基層一線,把公安事業當成報效國家的平臺,把交巡警崗位看作體現人生價值的舞臺,全身心投入本職工作,即便老父親被確診骨癌,但楊雪峰沒有為此耽誤一天工作,長期單位、醫院兩頭跑,長期的加班加點,他不但沒有幾乎沒有能陪家人度過一個完整的節日。在石船公巡大隊任副大隊長(主持政工工作)期間,實現了隊伍“零違紀”的目標,處理交通警情350餘起,除道路交通安全隱患6處,轄區道路交通事故發生總量環比下降5個百分點。向楊雪峰同志學習,就要像他那樣立足崗位、擔當負責,銳意進取、真抓實幹,創造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

學習他心繫百姓、親民愛民的公僕情懷。他牢記宗旨、一心為民,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法理念,始終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執法過程中注重人性化關愛,熱情周到解決群眾實際困難,被群眾親切稱為“暖警”。他幫走失兒童找到父母,幫生活困難違法駕駛員交罰款,為違法駕駛“摩的”老人買汽車票,挨家挨戶送國小生回家……向楊雪峰同志學習,就要像他那樣用真情和實績贏得廣大群眾的信任。

學習他大公無私、不怕犧牲的奉獻精神。他嚴格執法、英勇無畏,不管面對親朋好友的請託,還是金錢、權力的干擾,始終秉公辦事,不徇私情;無論面對“毒駕”人員的恐嚇威脅,還是的持刀歹徒的暴力襲擊,都毫無畏懼、一身正氣。即使是楊雪峰腹部、頸部被刺數刀,血流如注,但為使凶徒不傷及周邊圍觀群眾,楊雪峰用盡最後一絲力氣與凶徒搏鬥,將其手中的凶器打落,用鮮血和生命捍衛了法律的尊嚴、維護了社會公平正義、保護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用大無畏的精神彰顯了人民警察的浩然正氣。向楊雪峰同志學習,就要像他那樣勤勉敬業、忘我工作,始終保持無私奉獻、實幹拼闖的工作激情。

楊雪峰同志雖然英年早逝,廣大黨員幹部要迅速動起來,以實際行動學習楊雪峰同志對黨忠誠、心繫群眾、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讓生活中能夠湧現出越來越多的“楊雪峰”式的黨員幹部!

向時代楷模朱有勇學習的優秀心得體會 篇11

多年來,孫景坤始終將功勳榮譽壓在箱底,從未向別人提及,更沒有因此向組織提出任何要求,一直靠參加生產勞動獲得收入,就連兒女也只知道父親是一位老兵、上過戰場,僅此而已。孫景坤的大女兒孫美麗說:“有一次,同村的人拿著一本小冊子,說這書上說的英雄不是老孫頭嗎?我們才逐漸知道父親那些年在戰場上經歷了什麼。”

孫美麗不理解父親為什麼對家裡人很“摳”,“小時候家裡連4塊錢的學費都拿不出,按說我爸是生產隊隊長,只要開個介紹信,學費就可以免了,可他堅決不給開”。後來,當地電信局招一批話務員,選中了孫美麗。孫景坤得知後,硬是把她的名額讓給了別人。“他在生產隊當了20多年隊長,每次都毫不猶豫地把機會讓給別人。”隨著年歲漸長,孫美麗慢慢讀懂了老人的想法:當年和父親一起參軍的10個夥伴,活著回來的只有3個人。經歷過生死的父親,總想回饋社會更多,“他更多是在替戰友活著”。

孫景坤的日子過得清貧,可他依舊堅持吃苦在前、不改本色。在家鄉擔任村幹部期間,他處處以一個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實幹擔當、積極作為。為了讓村民儘快脫貧致富,1984年,他組織村民成立共同致富小組、扶貧致富小組。

幾十年來,孫景坤嚴格按規定數額報銷藥費,從沒向組織提過特殊要求。“我最懷念犧牲在戰場的戰友”“我的戰友就犧牲在我跟前,和戰友相比,我還活著,已經很幸福了……”孫景坤說。

向時代楷模朱有勇學習的優秀心得體會 篇12

張桂梅老師因其關於全職太太的有關評論,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這本來可以是一個具體討論的問題,然而一些評論者撇開鄉村教育這個具體背景的抽象批評,實際上偏離了真實的語境和問題,帶偏了節奏和方向。我們有必要在這個脫貧攻堅的最後關頭,站在大山深處來想一想,張老師這番話背後的故事。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這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家喻戶曉的口號,它無比正確,更無比政治正確。然而現實就是這樣殘酷,實際上直到今天,教育與貧窮之間仍然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教育是斬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根本路徑”,這不是一句空話。

按照截至20__年的絕對貧困標準,人均年收入超過4000元,就達到了脫貧的門檻。如果一個貧困家庭的孩子,能夠堅持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後還能更進一步去讀一個高中或中職,甚至再讀大學或高職,他們畢業後可能從事某個技術工種,考上公務員,當上教師,還可能自主創業、經營小買賣,他們的月收入會輕鬆超過4000元。而他們只需要每年拿出一點來接濟自己的父母,就能夠讓整個家庭脫貧。

高中教育,是目前貧困地區教育發展容易被忽視的盲區。我們看中西部貧困地區的教育發展,要比東部發達地區慢一個節拍。

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到本世紀初,全國的目標是“促兩基”,也就是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本世紀初到十八大這十年左右時間,是“促均衡”的階段,也就是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十八大到十九大之間,叫做實現“基本均衡”的階段,這個基本均衡,就是貧困縣脫貧摘帽必須的一個前提條件:“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有多項量化指標)。十九大之後,又提出了“優質均衡”的目標。實際上,貧困地區比全國的節奏總是要慢五到十年左右。

上面這四個階段的所有這些目標,都是指向義務教育的。但是一個很淺顯的道理在於,如果義務教育水漲船高之後,高中教育的源頭活水是絲毫不必發愁的。

貧困縣的高中最發愁的是兩件事:留不住好老師,招不來好學生。為什麼非要強調好,因為高中教育本身並不是法定義務,理論上,高中有權力“挑肥揀瘦”、“嫌貧愛富”——我指的是偏好更好的生源。哪怕現實中的義務教育也在挑揀“學生”,但政策導向和道義上是不被支援的,因為它違背了義務教育要求適齡兒童少年普遍接受教育這種有教無類的基本定位。

按照貝克爾的理論,一對貧困的父母對子女的投資到了高中教育這個階段,就面臨非常艱難的選擇。因為他可能面臨因教返貧的境遇,義務教育階段的各類費用固然能夠減免,高中階段對於貧困縣的貧困生也有一些特殊政策,但畢竟還是會產生額外的不少開銷。所以一些貧困地區的父母傾向於不支援子女在義務教育階段完成後繼續讀書。

筆者前不久在國務院扶貧辦組織的一個研討會現場,聽到來自教育部門的一組資料,實際上貧困地區輟學的四個主要原因就包括:因學習困難而輟學、因外出打工而輟學、因早婚早育而輟學、因信教而輟學。早婚早育輟學而造就的“全職太太”,與我們通常理解的城市小布爾喬亞意義上的“全職太太”,恐怕是前現代與後現代之間的天壤之別吧?

張桂梅們做的是一件逆水行舟的難事。難處之一,是她要辦一所不收費的普惠型高中;難處之二,是她的第一屆學生完全是來者不拒、“敞開收購”,高中入學分數線之低、學生生源質量之參差不齊可想而知;難處之三,是她把生源完全鎖定為女生,矢志辦一所女高。迎三難而直上,真真好大的口氣!

我在沒看張老師的視訊之前,也先入為主地在心中提了一個視訊中同樣的問題,在今天這個時代還要辦純而又純的女高,是否有些不切實際、追求女權主義的極端實現?

但張老師的回答很實在,只用了一個例子,就讓我信服。她講到去看一個高三的女生,因為家中重男輕女思想的作祟,寧肯給國小、國中的弟弟們補習,甚至任由他們給姐姐備考添亂,也不願給高三的女兒投入一點點關愛。張老師爆了一句粗:“我說你腦子有病吧?”

妥了,要的就是這句話,爭的就是這口氣,就是要辦一所女子高中!

結果是,第一屆的畢業生90%上了大學,一本上線率到了40%。這個數字在很多人看起來覺得沒什麼,但就我短短一年掛職扶貧期間對縣域高中教育的瞭解,這是個了不起的成就。

早幾十年,包括我們讀書的九十年代,每個縣的高中都有足夠的各自為戰的勇氣、底氣和絕活兒。時過境遷,今天不同了。今天的縣高中,特別是貧困縣的縣高中,面臨著自下而上的優質生源匱乏和自上而下的地市層面對於縣域教育的擠壓和虹吸。

教育是費錢的。要辦好教育,砸錢是必要條件。地市擁有得天獨厚的經濟優勢,又因為行政層級的有利條件而具有碾壓縣域的政策勢差,因此近年來經常出現這樣一類現象:往往是州市政府舉全市之力興辦一所新的高中,再在中招錄取批次上給予這所高中以更大的優先順序,在資金、師資隊伍、學校管理層引進人才等方面給以支援,假以時日,三年之後,一個新的教育高峰就能拔地而起。一所州市重點高中崛起的背後,往往是無數具有悠久傳統的老牌縣重點中學的每況愈下。

由此再反觀張老師20__年辦的這所女高,能從第一屆畢業生開始,連續至今保持這樣高水平的培養績效,實在是創造了奇蹟。

有人會說,這有什麼值得宣傳呢?甚至與今天官方一再倡導的減負和素質教育的導向都是相悖的。

這就是“何不食肉糜”了。

第一,用張老師自己在視訊採訪中的無奈回答,就是:“我們只能這麼做,否則這些大山裡的孩子考不上浙大、廈大、武大。”

我想大部分中國人都經歷過這種大學聯考,也知道刷題在某種程度上是對人心智的摧殘,但是對於貧困地區的孩子來說,在指揮棒規則和基本生態沒有發生根本改變之前,奢談素質教育都未免是“裝外賓”。

我再舉一個例子,我在貧困縣掛職的一年,有一個非常強烈的感覺,對於城市的孩子來講,素質教育真的十分有必要,因為整個城市的各個層級的招錄環節乃至入學後的很多場合,都十分注重一些綜合素質、口頭表達、思維邏輯等方面的能力。但對於貧困地區的孩子來說,我幾乎每次到一個山上的國小,都看到他們九點多開始上課,十一點多就下課吃午飯了,然後午休到兩點鐘繼續上課,五點出頭又下課了。你們掰著指頭算算,僅從學習時間來說,他們的負擔重嗎?還要減負?至少應該先拉平到和城市裡的孩子同樣的學習時長吧!

第二,我想起去年學校主題教育期間,邀請原華東師範大學黨委書記童世駿教授來學校作輔導報告時,他講的一個觀點: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實際上,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促進成長,這種成長不是揠苗助長,而是一種自我激勵式的自生長。今年長得比去年高,明年長得比今年高,就是一種成長,就是一種通過好好學習而獲得的天天向上。必須看到每一個學生相對於自身的進步。張老師的第一屆學生,相對於他們進入高中時的成績而言,他們的大學聯考成績,當然是一種飛躍。

陰差陽錯地,今年的七月又成了大學聯考的日子。大學聯考結束後,張桂梅老師成為新聞的熱點,其實這些年來她早就因為這些近乎完人的無私奉獻而名聲在外。

人的選擇是受到很多歷史際遇的偶然性影響的。如果當初她的丈夫沒有身患絕症而離世,她也許不會離開大理這個傷心地而到麗江。如果她沒有在麗江那所縣城的高中身患重病,如果她的同事和全縣的老百姓沒有熱心地為她捐款治病,也許她骨子裡的那種不向命運低頭的倔強和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激情也不會被激發;如果她沒有走進大山親眼目睹那麼多輟學女孩,也許她也不會燃起為大山裡的姑娘辦一所免費的女子高中的想法。

張老師是一步一步活成今天在世人眼中近乎完人的樣子。完人,意味著無我,意味著執著,也意味著孤冷。實際上,她把數百萬的各類獎金全部捐資助學而沒有留給親人一分一毫,她沒有子女而又在福利院收養了不少兒女,就很能說明這一點。

如果你仔細看採訪視訊,會發現20__年剛到麗江不久的張桂梅,膚色是鮮亮的,麗江的山水是養人的。然而今天的張桂梅,非但渾身傷病,眼角皺紋也十分明顯。那皺紋,是教育扶貧的艱辛道路上,這頭“老黃牛”負重前行十二年留下的“車轍”。那皺紋,也是為青青幼草遮風避雨十二載的“好大一棵樹”,逐漸老去而留下的“年輪”。

讓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是一頭扎進大山數十年的張桂梅畢生的使命和期望;而讓考上大學、走出大山的孩子們不必再回母校、不必感恩母校和老師,則是她“我將無我,不負初心”的寬闊心胸與博大情懷。

中國是一個腹地縱深的大國,南北、東西,存在發展的梯度、迭代的層次,不同地區面臨的發展態勢和人們的觀念意識都存在差異。當沿海發達地區特大城市裡的父母們疲於奔命地希望學校教育能更多加壓的時候,貧困山區學校裡的教師們還在為如何勸返輟學兒童、鞏固控輟保學成果而絞盡腦汁;而當後者剛剛實現義務教育基本均衡進而實現脫貧(這是脫貧的先決條件之一)的時候,前者已向著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的更高質量發展目標進發許久了。

要實現各地同此涼熱,還有漫長的道路要走、艱鉅的工作要做,但目前這還不是同一個時空,所以我們最好也不要以同一把標尺來苛責他人、誤傷好人。

向時代楷模朱有勇學習的優秀心得體會 篇13

徐振明是吉林省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園管理所首任所長,現年95歲。他先後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戰爭,轉戰大江南北,經歷戰鬥無數,留下累累彈傷,從“娃娃八路”成長為“戰鬥英雄”,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保家衛國捨生忘死、英勇戰鬥,曾榮立多次戰功。他退伍不褪色,轉業到楊靖宇烈士陵園工作,父子兩代默默付出,守護英雄陵墓60餘年,身體力行保護革命遺蹟、講述英雄故事,弘揚革命文化、賡續紅色血脈,教育了無數青少年,感動了廣大社會群眾,20__年被評為“中國好人”。

孫景坤、徐振明同志的先進事蹟宣傳報道後,在全社會引起熱烈反響。廣大幹部群眾認為,孫景坤、徐振明同志是中國人民志願軍老戰士的傑出代表,是永葆革命本色的抗美援朝老英雄。革命戰爭年代,他們經過血與火的洗禮,經歷生與死的考驗,為保家衛國、維護和平立下不朽功勳;和平建設時期,他們不改初心本色,堅守革命理想,保持優良作風,在平凡普通的工作崗位上幹出了不平凡的業績。他們身上集中體現了革命戰士英勇頑強、戰無不勝的英雄氣概,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忠誠品格,退役軍人永葆本色、接續奮鬥的優良傳統。大家紛紛表示,要尊崇英雄,關愛楷模,學習抗美援朝老英雄的崇高精神風範,積極投身,披荊斬棘、奮勇前進,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創造新的歷史偉業。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進步伐!

“時代楷模”釋出儀式現場宣讀了《中共中央宣傳部關於授予孫景坤、徐振明“時代楷模”稱號的決定》,播放了反映孫景坤、徐振明同志先進事蹟的短片。中央宣傳部負責同志分別為孫景坤親屬代表、徐振明同志頒發了“時代楷模”獎牌和證書。遼寧省、吉林省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和退役軍人代表、青年學生代表等,在本地雲釋出現場參加釋出儀式。

向時代楷模朱有勇學習的優秀心得體會 篇14

華燈初上,杭州灣畔春風沉醉。物阜民豐的寧波慈溪,家家沉浸在“五一”假日團圓中。一位兩鬢灰白的中年漢子,放下筷子,挎上工具包,在妻子習以為常的目送下,匆匆消失在夜色中——就在剛才,一位老人打來電話說“家裡燈爆掉了”,他只應了一聲“我馬上來”。

23年來,無論路途遠近,無論逢年過節,他接到老百姓的求助電話永遠只有兩句話,“我馬上來”“閒話一句”(方言,意為“一句話的事”),而後便風雨無阻出現在求助人家中。

他的事蹟被拍成微電影,他的名字被用來命名寧波、慈溪兩級志願服務中心,1200餘名志願者在他的帶領下發起“千戶萬燈”困難殘疾人住房照明線路改造專案,足跡遍佈浙、藏、吉、黔、川五省區,累計開展幫扶3萬餘次。

錢海軍,國家電網寧波慈溪市供電公司一名普通電工,一名共產黨員,僅憑一技之長、一顆熱心,20多年如一日,利用業餘時間為無數家庭通上了電、連上了心,守護著萬家燈火。

向時代楷模朱有勇學習的優秀心得體會 篇15

在一幅名為《恩師》的和平方舟主題國畫前,不少參觀者駐足欣賞。

這是今年10月,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海軍機關舉辦的“向海圖強——萬里海疆畫展”。

《恩師》描繪的是和平方舟的一位女軍醫與自己教過的一名留學生聯手,為到訪國民眾診療的場面。女軍醫的原型,是海軍軍醫大學長海醫院中醫專家李偉紅。作為醫學交流的一部分,海軍軍醫大學每年都會接收一批外國留學生,他們像一顆顆友誼的種子,撒向世界各地。

走進和平方舟,兩塊古香古色的展板上依次排列著和平方舟到訪的43個國家和地區的旗幟。一面面國旗,輝映著這艘友誼之舟的航跡。

在和平方舟的會議室裡,擺放著一尊名為“大團結”的黑木雕,這是坦尚尼亞總統贈送的。木雕上,幾十個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寓意世界人民團結友好、共同發展。

20__年11月26日,和平方舟圓滿完成為期8天的醫療服務,準備離開坦尚尼亞達累斯薩拉姆港,總統帶著木雕國禮專程趕來送行。他與每一位醫護人員握手,不停地說:“謝謝,中國老朋友。”

20__年,委內瑞拉政局不穩。當年9月下旬,和平方舟依舊如期到訪。

得知和平方舟來訪,委內瑞拉全國歡騰。委海軍“葉庫阿納”號巡邏艦提前起航,頂著大風浪前出180多海里迎接。兩艦會合後,雙方官兵在甲板列隊,相互鳴笛敬禮。和平方舟官兵沒有想到的是,委內瑞拉還派出5架飛機,用高規格的編隊飛行來歡迎他們。

在“和平方舟”號醫院船陳洋陽看來,到訪國元首和政府首腦登上和平方舟是莫大的榮耀,但更讓他欣慰的是,和平方舟給患者尤其是兒童帶來了希望和歡樂。他說,許多孩子接受治療後,不僅擺脫了疾病困擾,甚至改變了他們的人生軌跡。

20__年10月,和平方舟時隔3年再訪格瑞那達。55歲的威廉登船就診時,手中拿著一張發黃的卡片。這是20__年和平方舟首次來格瑞那達進行醫療服務時,威廉前來就診的登記卡。

當年,威廉因意外造成膝蓋韌帶損傷,在和平方舟上進行了關節穿刺抽液治療。腿傷康復的威廉有一個念想,就是有一天能有幸再見到和平方舟時,當面說一聲謝謝。骨科醫生付奇偉聽後很感動,又為威廉做了一次檢查。

和平方舟戰士郅東亮忘不了,在獅子山,他陪同醫護人員到社群巡診時,一名當地青年拿著烤好的木薯追著他們跑,大家以為他想賣木薯,就問多少錢,他說“Chinese,free”(中國人免費),說完把木薯塞到大家手上轉身跑了。

時任和平方舟船長章榮華忘不了,在萬那杜,和平方舟結束訪問離開時,當地民眾為表示祝福和感恩,拿著紅布往官兵身上裹,舉著花環往大家頭上戴。和平方舟鳴笛起航,他們又駕著小船追著跑,邊唱歌邊向大海里撒花。

和平方舟軍醫蔡金輝忘不了,在肯亞,和平方舟緩緩駛離時,碼頭上突然出現一支插著五星紅旗的摩托車隊,他們時而疾馳鳴響喇叭,時而拼命揮手致意,車隊足有1公里長。

“你的手術太棒了,我給你打滿分。”面對美國海軍“仁慈”號醫院船海上醫院副院長維勒的讚揚,剛走下手術檯的和平方舟外科醫生張劍微微一笑。

20__年7月20日,正在“仁慈”號駐船見學的張劍,擔任演習模擬腹部槍擊傷員搶救手術主刀。在美方外科醫生、麻醉師等6名助手的配合下,張劍迅速完成模擬臟器腹腔探查、脾出血控制、汙染處理、臨時關腹等步驟,被演練評估組一致評為滿分。

與此同時,在和平方舟上,來自“仁慈”號醫院船的康復理療師勞拉·瑞貝爾,正在向中醫醫師付本升討教“幹針”在康復治療中的作用。

互派3批各6名醫務人員到對方的醫院船進行為期10天的工作體驗,這是和平方舟與“仁慈”號深入交流的一種方式。

雲帆高張,晝夜星馳。和平方舟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海洋命運共同體的航道上,譜寫著一曲曲至真至誠的大愛之歌,收穫了一串串彌足珍貴的人間友誼。

向時代楷模朱有勇學習的優秀心得體會 篇16

舍小家顧大家,無私奉獻精神永傳承。錢海軍23年來堅持義務為居民提供電力維修服務,離不開當七年級位幫扶過的新四軍老戰士對他說的話:“戰爭歲月,我是扛著槍衝在保家衛國的第一線。和平年代,你是拎著工具箱衝在為人民服務的第一線,我們都是真正的共產黨員”。

錢海軍用忠誠擔當努力詮釋著“甘為人梯、無私奉獻”的人生真諦。如今,更多的年輕人正在成為“錢海軍”,作為一名企業的工會主席,我會號召廣大職工一起向錢海軍學習,匯聚起不滅心火,將這種精神傳遞下去。

向時代楷模朱有勇學習的優秀心得體會 篇17

錢師傅出名了,錢師傅更忙了,報紙上、電視上都在說錢師傅的好人好事。“找錢師傅的人多,他太辛苦了,我這麼點小事情,不好意思請他來幫忙啊!”老人們都心疼錢海軍,他卻急了,一遍遍叮囑:“我們現在有團隊了,可以幫助更多的人!”

20__年起,錢海軍所在單位先後成立以他名字命名的共產黨員服務隊和志願服務中心,目前在冊志願者1200餘名,累計開展服務超3萬餘次,服務時長超21.3萬工時。一顆心感動一顆心,一顆心推動一顆心,在錢海軍的示範引領下,電力系統廣大黨員發揮出“燈塔”的能量,聚集起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常態化推出了“星星點燈”未成年人社會體驗、關愛空巢老人“暖心行動”、扶貧助學等系列志願公益活動。

志願者們以服務群眾為己任,把人民當家人,在一次次心與心的互動中,用執著和付出書寫了平凡人的不平凡,完成了從“人人學習錢海軍”到“人人都是錢海軍”的昇華。

向時代楷模朱有勇學習的優秀心得體會 篇18

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之際,中央宣傳部以雲釋出的方式,向全社會宣傳發布中國人民志願軍老戰士孫景坤、徐振明的先進事蹟,授予他們“時代楷模”稱號。

在遼寧省丹東市拍攝的志願軍老戰士孫景坤(7月7日攝)。孫景坤,1924年生,遼寧丹東人,1950年隨部隊入朝。在1952年秋季戰術反擊作戰中,擔任副排長的孫景坤帶領9名戰士增援駐守161高地的戰友,從中午到深夜,他們打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進攻。這次戰役中,孫景坤斃敵多人,榮立一等功。新華社記者楊青 攝

孫景坤是遼寧省丹東市元寶區金山鎮山城村農民,現年96歲。他先後經歷四平戰役、遼瀋戰役、平津戰役和解放海南島等戰役,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出國作戰。在戰爭年代,他衝鋒陷陣、英勇頑強,出生入死、屢立戰功,負傷回國後又堅持重返戰場,用熱血青春詮釋了革命戰士的赤膽忠心,曾榮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多次,被授予抗美援朝一級戰士榮譽勳章等榮譽稱號,作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回國英雄報告團成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在和平年代,他深藏功名、淡泊名利,幾十年如一日紮根鄉村,用執著堅守彰顯了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

在吉林省通化市拍攝的志願軍老戰士徐振明(10月21日攝)。徐振明,1925年生,江蘇連雲港人。1950年10月,徐振明隨部隊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先後參加了鬆骨峰阻擊戰、“394.8”高地戰等戰鬥,榮立一等功。新華社發(顏麟蘊攝)

徐振明是吉林省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園管理所首任所長,現年95歲。他先後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戰爭,轉戰大江南北,經歷戰鬥無數,留下累累彈傷,從“娃娃八路”成長為“戰鬥英雄”,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保家衛國捨生忘死、英勇戰鬥,曾榮立多次戰功。他退伍不褪色,轉業到楊靖宇烈士陵園工作,父子兩代默默付出,守護英雄陵墓60餘年,身體力行保護革命遺蹟、講述英雄故事,弘揚革命文化、賡續紅色血脈,教育了無數青少年,感動了廣大社會群眾,20__年被評為“中國好人”。

向時代楷模朱有勇學習的優秀心得體會 篇19

她是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中黨支部書記、校長,華坪縣兒童福利院院長張桂梅,曾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全國十佳師德標兵。20__年10月,雲南省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發出通知,號召全省黨員向她學習。

張桂梅作為千千萬萬基層教育工作者中的一員,她始終把教書育人、立德樹人作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奮鬥目標。自1990年參加工作以來,她始終把教書育人作為自己的人身追求,而且在工作的這三十年中也一直積極踐行這一人生追求。

作為一名教師,她心繫困難群眾,始終相信群眾利益無小事,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投身教育扶貧行列,在她的努力下,華坪建成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她堅持樹人先樹魂,把思想政治建設和理想信念教育作為立校之本。她長期拖著病體,堅守工作崗位,以實際行動兌現了自己“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臺上”的諾言。她把自己的工資、獎金和社會各界捐助她治病的100多萬元全部投入教育事業自己卻甘守清貧。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張桂梅在教書育人的同時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家訪。張桂梅身體不好,但是她卻從來不讓學生家長來開家長會,自己拖著生病的身體進大山挨個對學生進行家訪。在遇到有輟學思想的學生時會不厭其煩苦口婆心的給學生和家長做工作,不讓一個同學掉隊。就是這樣的家訪,張桂梅堅持了十年,幫助很多想輟學的孩子又重新走進了學校,坐在了課堂上學習。

拜讀了張桂梅同志的先進事蹟和用生命點滴的人生故事,我深切的領會到一個智者和仁者所顯現出來的精神魅力。張桂梅不是製造出來的英雄,她是那樣樸實,那樣真實,也許她在悄悄的改寫著英雄的概念.”張桂梅的精神,是一種時代的精神,體現了中國知識分子強烈的愛國主義追求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張桂梅的精神,又是一種平凡的精神,體現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把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和回報,具體落實到自己的事業和學生上,在普通教學崗位上,恪盡職守、嘔心瀝血、淡泊名利、執著追求。我作為教師中的一員,我要用心感受、用心學習張桂梅的精神,學業上不斷進步,修養上不斷完善,做學生熱愛、人民滿意的優秀教師,做無愧於時代的光榮教師。

三是博大的愛國為民情懷。她為了“改變山區母親素質和促進教育公平”,沒有一分錢的她,多方奔走、呼籲,歷盡千辛萬苦,創辦了全免費的女子高中。她將自己獲得的“雲南省興滇人才獎”30萬元獎金捐獻給了貧困山區的丁王民小建設教學樓,充分體現了她無私的愛國為民情懷。

四是卓越的敬業奉獻精神。她30年如一日投入到教書育人的平凡事業中,愛崗敬業、無私奉獻。身患多種疾病卻常常超負荷工作,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堅守三尺講臺。憑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盡職盡責的精神,鑽研學校教學和管理,身體力行,教學成績突出。

二、以張桂梅同志為鏡,深入查詢自身存在的不足

對照張桂梅同志的先進事蹟,自己感到與張桂梅同志相比,差距很大,需要加強學習,加強世界觀改造,改進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更多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一是在理想信念方面。在推進工作中遇到困難和問題時,自己往往感到信心不足;對推進貧困地區發展,改變貧困地區面貌,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有時往往產生畏難情緒,缺乏足夠的信心。

二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權力觀需要進一步改造。有時認為人生就是要出人頭地,人生的價值就是要有所作為,受人尊重,要有社會地位,這些都是沒有牢固地樹立共產黨的人生追求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價值觀的表現。

三是在為民務實的作風方面。有時調查研究不夠,深入基層接地氣不夠,傾聽群眾意見呼聲、瞭解民情、民意不夠。抓矛盾糾紛化解、抓難題突破不夠,推進工作不力。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樹得不牢,有時思考問題作決策時,考慮群眾的切身利益不夠。

四是在敬業精神方面。創新意識有待進一步提高,工作思路有待進一步拓寬,特別是面對困難和挑戰,咬定青山不放鬆,長期堅持,鍥而不捨的精神還不強,還有差距。

三、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全力整改自己的缺點

一是加強學習,堅定理想信念。要終堅持把政治理論學習、政策業務學習作為必修課,堅持用科學的理論武裝自己,不斷豐富學習內容,拓展學習領域,提高學習效率。堅持不懈地加強黨性修養和黨性鍛鍊,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追求,始終保持思想的純潔性,樹牢理想信念。

二是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權力觀。正確對待權力、金錢、名利,在工作上不斷增強工作的預見性和創造性,不斷提高駕馭全域性的能力。始終保持敢於擔當的勇氣,勇於拼搏的銳氣,不屈不撓,勇往直前。

三是改進工作作風,為民務實清廉。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出發點,經常開展自我批評,虛心接受群眾意見。在工作中多辦利民之事,時刻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深入基層調查研究,體察民情,瞭解民意,切實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四是認真負責,勇於擔當。在工作中始終保持昂揚向上、只爭朝夕、時不我待的精神狀態,努力做到不變化、不頹廢、不動搖、不退縮,在重點工作、重大專案建設、資金爭取等勇於擔當,特別是在當前煤炭產業發展面臨困難,一方面要保增長,一方面又要保安全、保穩定,尤其是要完成國家小煤礦關閉的任務,困難很大,任務艱鉅。更要注重研究政策和法律,並緊密結合實際,出臺措施和辦法,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總之,通過學習張桂梅同志的先進事蹟,自己感到很震撼。一個女同志尚且能夠做到,何況受黨培養多年的領導幹部?我必須認真履行為人民謀福祉的諾言,努力工作,奮鬥、奮鬥再奮鬥。

向時代楷模朱有勇學習的優秀心得體會 篇20

觀看視訊,幾度哽咽,王紅旭老師捨己救人的精神讓我們震撼,為了救起兩名落水兒童,犧牲了自己年輕的生命,3歲的兒子還在岸邊等爸爸帶他回家,父母還在等著您回家,可6月1日這一天,王紅旭老師家人永難遺忘的一天,因為您和大家一起挽救回了兩個生命,拯救了兩個家庭,可您再也沒有回來。

看視訊聽講述,這一天就在這天,本該陪3歲孩子開開心心過節的王紅旭老師,因救兩名落水兒童不幸遇難。事發地點在重慶大渡口萬發碼頭長江段,一對兄妹(一人六歲,一人五歲)意外落水。在此危急關頭,重慶育才國小的王紅旭老師飛奔入水,行動十分果斷,沒有一絲猶豫。最終兩個孩子被救了起來,但體力不支的王老師卻被湍急的江水捲走,永遠地離開了他深愛的人間。

意外無情,人間有愛。

當發現兩名兒童意外落水後,入黨申請書周圍的群眾迅速自發開展了救援行動。大家手拉手,築起了一道守護生命的“人牆”。

而在“人牆”最外延的正是王紅旭老師。

大家緊緊拉住彼此的手,在滾滾江水中站穩。接著,從王紅旭老師手中傳遞出一個女孩,人牆立刻接力,大家一個一個地傳遞著生命,將女孩託舉到安全地帶。

接著,王紅旭老師又救起了那個男孩。

兩個孩子脫離了危險,然而人群還沒來得及慶祝,王紅旭老師就因體力不支被江水捲走。

救援工作一直持續到6月2日下午,在距離落水點三十多米的江中,救援人員發現了王紅旭老師,但他已經沒有生命特徵了。

事發現場的人回憶說,如果王紅旭老師放棄救小男孩,他一定能活下來,但他一直沒有放棄救人。

王紅旭老師母親回憶起當時的場景不禁痛哭失聲,她說,在最後關頭,他自己都快沒有體力了的時候,他還不忘把兩個孩子往岸上推。

這已經不是王紅旭第一次救人了,早在上大學時,他就曾經救過落水者。

在大家眼中,他是一個熱心助人、有活力的好老師,工作負責認真,待人友善。當他離去的噩耗傳回學校時,全校師生都陷入了悲痛中。

6月3日,晚上八點,王紅旭的告別儀式在重慶市大渡口區寶山堂殯儀館舉行。數千名群眾自發前來悼念,人們靜默地送別著這位捨己救人的英雄。

“捨身有義古渡英傑救幼童,江水無情育才園丁鑄大愛”,低垂著的輓聯讓悼念廳氛圍更加肅穆。

在江邊,也有群眾悼念,獻花寄託哀思。

同時,重慶市委宣傳部、範文參考網手機版重慶市文明辦追授王紅旭為“重慶好人”。

據瞭解,王紅旭老師是家中獨子,還有個剛滿三歲的孩子。

他救起了別人的孩子,但他也是自己父母的孩子、他也有自己的孩子啊!

他的父母妻兒要怎樣面對這幕慘劇?我們實在難以想象,他的家人正在遭受著多大的痛苦,要花多長時間才能走出悲痛。

我們無意去責怪任何人,這是一場誰都不希望發生的悲劇。

但是在悲痛之餘,仍要提醒大家,特別是在暑假即將來臨的當下,身為家長一定要提高安全意識,讓孩子遠離危險,防止意外。

向時代楷模朱有勇學習的優秀心得體會 篇21

使用者的嘴巴是最好的宣傳喇叭,有個“萬能電工”“小錢師傅”免費給老年人服務的訊息就這樣傳開了,錢海軍的電話號碼成了家喻戶曉的“電力110”。朱奶奶貼身的褲兜裡藏著一個小錢包,裡面是現金、超市卡、身份證和錢海軍的名片,“這些是最重要的東西,我隨身攜帶。”錢海軍的電話號碼,老人們抄在紙上,帶在身邊,寫在牆上,記在心裡,成了他們生活中最可靠安心的存在。

正因為如此,錢海軍的手機24小時不關機。忙的時候,一天有20多個求助電話,甚至在凌晨兩點鐘也有電話鈴聲響起,錢海軍從不推脫,隨叫隨到。甚至連除夕夜也奔走在為老人服務的路上,多少個除夕夜,錢海軍犧牲了與家人團聚的時間,為老人排除緊急故障,甚至有一年還用兩包方便麵作了自己的“年夜飯”。有人開玩笑地說,如果你找不到錢海軍,他不是在服務,就是在去服務的路上。

談起這些,錢海軍不以為意:“一年365天,可能這個老人就只給你打這一次電話。他們著急地有求於你,你不當急事辦,我做不到。”說著,他笑了起來:“我最好天天有人叫我去服務,他們肯來叫我,就說明他們相信我!”

這份相信,來自日積月累,也來自真心換真心。陳文品老人急病發作,錢海軍駕車送他去寧波就醫,不僅為住院手續忙前忙後,還先後探訪看望了6次;陳亦如老人家的馬桶堵塞,汙物倒灌,錢海軍毫無怨言地收拾得乾乾淨淨;王愛春老人總能收到錢海軍送來的柴米油鹽,就連蔬菜也是擇洗得乾乾淨淨。

“我想替已故的戰友到天安門看一次升旗儀式,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前敬個禮。”當得知部分孤寡老人有去首都看看的願望但一直未能實現後,錢海軍牽頭髮起了“情牽夕陽·圓夢首都”公益活動,帶著7名孤寡老人到北京圓了夢。“這個做了一甲子的夢圓了,這輩子再也沒有遺憾了!”曾參加過抗美援朝和遼瀋戰役的退伍老兵傅萬久淚眼婆娑地說。

一樁樁,一件件,老人們都記得清清楚楚,說起來的時候甚至多次落淚。“錢師傅這樣的好人真是太難得了!”“我的親兒子也沒有海軍好,也沒有海軍親啊!”“海軍和我是‘血肉關係’,他是血,我是肉;我是血,他是肉。”

錢海軍做好事的訊息被單位知道後,他被調到客戶服務中心擔任社群經理,負責近6萬戶居民的用電服務工作,包括用電諮詢、故障報修、業務代辦、安全巡視等12種便民服務,更加貼近了百姓的用電需求。他創新總結了“有疑必解釋、有問必解答、有難必解決、為群眾解困、為政府解憂”“五解”服務法,服務的社群無客戶投訴,無用電糾紛,滿意率始終為100%。

向時代楷模朱有勇學習的優秀心得體會 篇22

有這樣一位院士,他叫朱有勇,20__年退休後,退而不休,發揮餘熱,來到家鄉雲南最貧困的地區——瀾滄縣扶貧。瀾滄當地主要是拉祜族,這裡貧困面廣、貧困人數多,是脫貧攻堅主戰場,他把“家”安在田間地頭,用5年時間身體力行,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傳授給1500個村民,並讓村子擺脫了貧窮。11月29日央視新聞聯播播發了題為《“農民院士”朱有勇:用科技改變貧窮》的報道,聽了他的事蹟,令人非常感動,值得每名黨員幹部、特別是年輕黨員幹部學習反思,並實踐之、篤行之。

他始終牢記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積極投身脫貧攻堅事業,主動來到深度貧困的“民族直過區”承擔扶貧任務,帶領村民發展特色產業,改變了當地貧困落後的面貌。

他致力於農業科學研究,取得多項重大科研成果,立足農村實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創辦院士科技扶貧指導班,為雲南少數民族貧困地區培養了1000餘位科技致富帶頭人。

他情繫三農,紮根邊疆,掛鉤聯絡瀾滄拉祜族自治縣以來,深入村村寨寨,跑遍田間地頭,與少數民族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受到各族群眾真心愛戴和社會各界高度讚揚,被親切地稱呼為“農民院士”。

先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全國模範教師”等榮譽稱號。

新時代的年輕黨員幹部和大學生要像朱有勇等老一輩人才學習,學習他們崇高的愛國精神、堅定的理想信念、無私的奉獻精神、踏實的工作作風、堅定的人民立場、真摯的愛民情懷,把視線投向國家發展的航程,把汗水灑在艱苦創業的舞臺,把青春寫在中國大地上,到基層去、到西部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積極擁抱新時代、奮進新時代、珍惜大有可為的新時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持之以恆奮鬥,讓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為民族、為人類的奉獻中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向時代楷模朱有勇學習的優秀心得體會 篇23

《時代楷模釋出廳》節目讓我們又一次走近這17名勇於奉獻、不怕犧牲的英雄群體。

黃群到......,節目最後用一個特殊的點名儀式,讓所有觀眾替壯烈犧牲的黃群、宋月才、姜開斌點到,一聲比一聲堅定有力、一聲比一聲震撼心靈。淚光中彷彿看見,他們意志堅定、身體筆直,洪亮地吼出一聲到......

家裡有參加過國家重點專案的人都知道,一旦參加專案,代表的是無數個不歸家的日子,無數的思念與擔憂,看完釋出會,為老是嗔怪老公陪不了自己、陪不了孩子而感到愧疚,自己應多給他一些支援和鼓勵,讓他少一些擔心才是自己應該做的。

願英烈們保佑所有參加國家科研專案人員平安,願所有思念的人早日歸來團圓!

面對颱風與巨浪,黃群、宋月才、姜開斌三位同志英勇無懼,用寶貴的生命兌現了共產黨員的入黨誓言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和平年代,少了流血,淡了硝煙,但為國、為民奉獻犧牲的精神從未離去。建國初期的錢學森為了國防事業,犧牲掉國外優厚生活待遇,回到祖國,奠定兩彈基礎。新時代的黃群等同志為了試驗平臺及其保障人員的安全,犧牲自己,保護國家利益。

時代在變,但無論過去還是現在,我們優秀的黨員、科技工作者在國家集體利益面臨危難之時,總能做出了自己正確的選擇挺身而出。我們應向榜樣學習,學習他們對黨忠誠、恪盡職守、敢於擔當的精神,用實際行動為國防事業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中船重工是一個英雄輩出的大集體,鐵漢丹心的張進同志,為了企業的發展和心繫的國防事業,殫精竭慮,死而後已;七六〇研究所抗災搶險英雄群體不惜用生命保護國家重點試驗平臺,他們用生命詮釋了軍工人為國防事業不怕苦、不畏難,恪盡職守、不怕犧牲的偉大情懷。有幸工作在這個大集體裡,榜樣就在我們身邊,時刻激勵著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履職盡責、許黨報國,為我們所熱愛的國防事業貢獻智慧和力量。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卻還活著。渤海海畔,七六〇所的英雄們用偉大的精神譜寫了一曲新時代愛國壯歌。

當海平面不再寧靜,暗流洶湧,狂風巨浪企圖吞沒研究平臺,讓科研成果付之東流。若纜繩鬆落,將造成不可估量的嚴重後果。緊急關頭,七六〇所的英雄們毅然決然的衝進碼頭抗災搶險。英雄無畏,大愛先行,國家財產高於一切,同胞生命勝過自己,黃群、宋月才、姜開斌同志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麼是責任,是熱血,是共產黨人不怕犧牲的榜樣精神。巨浪面前,沒有生與死的抉擇,沒有退縮與恐懼,唯有紅色的信仰熠熠生輝。

狂風掀起海浪,忠魂鑄就豐碑。英烈安眠碧海,壯歌永鳴心間。

狂風海浪肆虐,一次次撤退的喊聲勸不退搶險隊員們,黃群等3名同志最終因公殉職。是他們,用生命撐起了心中的船舶夢,用行動詮釋了入黨時的錚錚誓言。血肉之軀雖已倒下,精神豐碑將牢牢樹起,英雄們的精神永放光芒,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向楷模學習,向英雄致敬!

十七名試驗團隊的勇士,在國家財產受到危害時,不顧個人安危,挺身而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保證了試驗平臺及其保障人員的安全,黃群等三名同志因此奉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是新時代的楷模,是船舶人學習的榜樣。作為一名普通黨員,我們要以英雄為榜樣,堅定理想信念,立足崗位,從點滴做起,用實際行動踐行入黨時的初心和誓言。

向時代楷模朱有勇學習的優秀心得體會 篇24

天藍雲白,陽光燦爛。和平方舟即將啟航,這是自20__年以來,該醫院船第七次執行“和諧使命”任務。

上午10時許,醫院船起航。雄壯的汽笛隨之拉響,宣告著和平方舟全體官兵堅決完成任務的決心。站坡的官兵個個英姿颯爽,向碼頭歡送的首長、戰友和親人揮手告別。

和平方舟“和諧使命-20__”任務,是前往大洋洲和中南美洲的巴布亞紐幾內亞、萬那杜、斐濟、湯加、哥倫比亞、委內瑞拉、格瑞那達、多米尼克、安地卡及巴布達、多明尼加、厄瓜多等多國進行醫療服務,預計將歷時205天。

和平方舟相當於一座海上的三級甲等醫院。按航行計劃,從舟山出發到第一站巴布亞紐幾內亞的莫爾斯比港,將歷時15天。在這15天航渡期間,和平方舟的官兵在忙什麼?

開啟和平方舟的航海日誌,原來船上的官兵把訓練和任務緊密結合,他們“航行一路、訓練一路、提高一路”。7月4日上午,和平方舟舉行了一場複雜海況下的全員額、全要素、全流程的海上醫療救護與後送演練。

“前方一艘某國滾裝船起火併發生爆炸,船上有20餘名船員受傷,現火已撲滅,請求我船醫療救援。全船立即進行海上醫療救護部署!”指揮員下達命令。

和平方舟立即向失事海域高速機動,從原來的正常航速18節提高到20節。2名醫護人員、2名取證人員和1名翻譯迅速登上隨船的直8JH型救生直升機,直升機隨即升空,前出搜救落水人員。同時,母船迅速放下2艘高速小艇,以30節航速向失事船隻駛去……

直升機飛行員馬東昇第一時間發現了落水人員,救生員陳浩隨即出艙凌空而下,在直升機旋翼掀起的波濤中準確地“抱”起了落水人員,僅僅2分30秒就完成了出艙下滑到救人進艙的全過程。

很快,2艘小艇也將20餘名傷員運至醫院船。檢傷分類是抵達醫院船後的第一個環節,負責分診的醫生根據傷員不同的傷情,將重傷員立即轉送至手術室,將輕傷員送往治療室。手術室已經做好了環境消毒、手術器械和心電監護器材就位等手術準備。一名傷員顱腦受損,在手術中,手術醫生通過無影燈上的攝像頭和遠端醫療會診系統,與遠在上海的海軍軍醫大學本部專家組進行會診,制定出最佳救治方案……

向時代楷模朱有勇學習的優秀心得體會 篇25

餘元君,生於洞庭湖畔,感受著水旱災害無情,從小就立志為家鄉做些貢獻。進入湖南省水利系統25年,走遍洞庭湖每一條水系、每一處堤防,全心守護這一江碧水,並最終將自己的生命獻給所鍾愛的事業。8月9日,中央宣傳部向全社會公開發布餘元君的先進事蹟,正式追授他“時代楷模”榮譽稱號。_時刻即日起推出“時代楷模餘元君”系列報道,細數他在平凡崗位和工作中的不平凡事蹟。他嚴謹務實、勇於創新,科學統籌生態保護與治理開發,始終保持創業激情和奮進狀態。

一、嚴以律己,清白做人

對待上門送卡送禮品,請求在水利工程專案上通融一下的承包商,餘元君向來都是嗤之以鼻。常在河邊走,就是不溼鞋。進入水利系統25年來,餘元君經手的專案有上千個,專案資金達到數百億元,但他始終保持著高度清醒,沒有動用手中的職權為家人和朋友行任何“方便”,為支援餘元君上學而輟學的兄弟姐妹,至今仍在農村務農,或在外省工廠務工。

二、寬以待人,熱心公益

對待上門求教施工技術難題的施工人員,餘元君卻是不厭其煩地詳細講解,甚至將自己辛苦收集整理的珍貴資料無償相授。餘元君乾淨做事的風格,一度讓家人認為他變得決絕無情。但聽說家裡晚輩上學費用有困難,餘元君二話不說,幫忙資助學費、生活費。家鄉要修一條水泥路,餘元君也立馬從工資卡中取出2萬元錢,當了解到修路資金缺口比較大後,他再次取出3萬元現金,交給村幹部。到底什麼是親情,什麼是鄉情,餘元君分得一清二楚。

三、後繼有人,星火相傳。

餘元君的事蹟讓人感動,他走後,更多的人開始瞭解這個平凡之人的非凡之處。全國水利系統幹部職工掀起向他學習的高潮。餘元君的兒子將許久未回家的爸爸視為偶像,立志將來成為爸爸那樣的科技工作者。他憑藉多年的技術積累,獲得同事們的一致認可,已經從臨時工成長為優秀的專案管理員,他的兒子也取名為餘夢澤,以洞庭湖為名,意為傳承好守護洞庭湖一江碧水的精神。

向時代楷模朱有勇學習的優秀心得體會 篇26

走進黃詩燕在炎陵縣委的辦公室和宿舍,記者有些恍如隔世。

辦公室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平房,工作人員多次要求做簡易裝修都被他拒絕。宿舍非常逼仄,用的床上用品比一般的普通人家還差。

“書記宿舍裡的東西、熱水器、床等,都是上一任領導留下來的。9年沒有添置一件新傢俱!書櫃、床板、抽屜,我都給修過。每次提出換新的,都被拒絕。”黃詩燕的聯絡員、縣委辦副主任劉明華數度哽咽,“一日三餐除了公務接待就在食堂,喝什麼茶、吃什麼菜、穿什麼衣都沒有任何講究。除了接待,一有時間就在走基層,每天都排得很滿,經常是在晚上開會。有時候夜裡十一二點還在辦公室。”

縣委書記是個“高危”崗位,稍不留神,就會被圍獵。黃詩燕對朋友圈、社交圈、活動圈極其慎重。“我在炎陵縣一天,就絕不吃請增加幹部負擔。”黃詩燕來炎陵第一天就表態。多年來,縣裡各級幹部從沒請他吃過一餐飯,誰都請不動他。

“黃書記在炎陵沒有私交圈,我們之間也沒有私交,只有工作感情,我對他很有感情。”炎陵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楊紅兵說,“詩燕書記常說,‘人和人之間最好的感情就是工作上相互支援,在為黨工作、為人民服務工作中交往最好的感情’。”

“這樣的領導還是第一回遇到。黃書記有很多同學在炎陵,但從不參加同學聚會。”縣委辦副主任陳遠見跟黃詩燕共事9年,採訪中,他泣不成聲,“他不在外吃飯,更不搞娛樂活動,可以說是脫離了低階趣味的人。平時有時間,就一個人在宿舍裡看看書。”

回憶起黃詩燕在炎陵日日夜夜,縣機關事務中心副主任吳崇智情不自已,淚流滿面。“今年8月,黃書記的妻子和家人來炎陵,這是我第一次見到書記家人。因為公務繁忙,書記請我定好神農谷景區的房間和用餐。我想搶著預付款結賬,他一再強調是自己結賬付款。當時,我以為自己工作不到位,內心非常惶恐,書記一再安慰我,說‘公私要分明’!”

20__年春節,黃詩燕幫扶的貧困戶、天坪村村民張福明致富後,去給黃詩燕拜年,帶了幾斤花生和一條煙。沒想到遭到“一頓罵”:“老張,花生我收下,你買菸幹什麼?我抽菸自己買,你為什麼要花這個錢?拿回去退了!”

常年在縣裡工作,遠離家庭,妻子、女兒,黃詩燕都照顧不上。不管是孩子上學,還是家裡米麵油上樓,都是妻子一個人做。夫妻倆很少有時間打電話,黃詩燕感覺很愧疚,於是就利用在宿舍洗衣服的時間,邊洗衣服邊和妻子聊聊天。

這些天,黃詩燕的事蹟還在炎陵縣203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傳誦著。

他用8年多始終如一的奮鬥,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的莊嚴承諾,堅守著共產黨員的精神高地,詮釋了人民公僕的深刻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