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精選12篇)

欄目: 學習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5.27K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 篇1

朱有勇,男,漢族,1955年11月生,雲南省紅河州箇舊人,中共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雲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首席教授,雲南省科學技術協會主席。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精選12篇)

朱有勇學農愛農為農,四十年如一日潛心研究,把論文寫在大地上,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態度致力於科技扶貧並結出累累碩果,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知識分子的道義擔當。

敢於“頂天”:問鼎《自然》封面文章

因為研究生導師段永嘉先生留的“一道不會回答的考題”——追溯世界農業歷史,依賴化學農藥控制病害不足百年,在幾千年傳統農業生產中,利用什麼控制病蟲害?朱有勇開始了數十年的科學探索之路。

單一品種大面積種植易造成病害流行,致使農藥用量大幅增加,對生態環境、食品安全和糧食生產構成潛在危機。很多國外科學家提出通過基因、生物學、雜交等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但都因為技術難度太大,幾乎沒有成功的例子。上世紀八十年代,雲南的稻瘟病很嚴重。在石屏縣的一個村子裡,朱有勇偶然發現栽種著不同水稻品種的田裡稻瘟病很輕,而只種一個品種的田裡病害卻比較嚴重。難道“稻瘟病”的發病率高低與水稻不同品種間的間作有關?於是,他跳出品種概念,依託傳統間套作技術,開始了利用生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的嘗試。經過研究,他發現,我國幾千年的傳統栽培技術,尤其是作物間作套種和林木混交等,體現了作物多樣性的內涵,能減緩病蟲害流行。此後的十多年裡,他經過近千次試驗進行確證並研究控病機理,建立了一系列作物多樣性控病增產新技術,最終確證了作物多樣性時空優化配置是有效控制病害的新途徑。在20__年,這一成果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自然》上作為封面文章發表,引起全球關注。

“遺傳多樣性控制水稻病害”技術在全國10省區市推廣6000多萬畝,榮獲聯合國糧農組織科研一等獎;“物種多樣性控制作物病害”技術已在國內外應用於3億多畝旱地作物。這兩項技術都可以減少60%的農藥使用,並能增產20%~30%。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為確保中國的糧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甘於立地:把論文寫在大地上

20__年,中國工程院開始結對幫扶瀾滄縣。作為年富力強的“60後”院士,定點扶貧的任務落在了朱有勇肩上。朱有勇院士帶著團隊駐紮在竹塘鄉蒿枝壩,走進田間地頭、深山密林開展實地調研。朱有勇院士團隊緊緊抓住科技創新的利器,確定了“科技引領、創新驅動”,幫助邊境直過民族儘快脫貧致富。

朱有勇院士將冬季馬鈴薯優質高產新技術在這裡落地。該技術充分能有效抑制病蟲害,減少60%的農藥用量,大幅度提高了馬鈴薯的產量和品質。同時落地的還有“院士公司 基地 農戶”的“4”科學化、標準化、產業化扶貧模式,即院士、專家和公司抱團幫助農戶解決技術、物資及銷售方面的問題,農戶專心學技術搞種植,大家齊心協力脫貧致富。20__年,在全縣38個村寨示範3200多畝。冬季馬鈴薯在11、12月播種,翌年3、4月收穫,瀾滄將成為全國最早上市的鮮薯產區之一。冬季馬鈴薯平均畝產2.5-3.5噸,為每戶增加收入2500元到7000元。

朱有勇院士在調研中發現瀾滄縣境內有大面積退耕還林的思茅鬆,林下經濟大有文章可做。朱有勇院士又給瀾滄帶來了一項“能轉化到土地裡”的創新科研成果——林下有機三七技術。林下有機三七種植堅持“不準施用一粒化肥,不準使用一滴農藥”的品質控制標準,讓中藥材迴歸山野林中,規模化標準化生產有機三七,從生產過程保證了藥材質量。該技術不佔農用地,生產成本低,價格高效益好,為邊疆民族地區探索出一條依託科技向綠水青山要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之路。林下有機三七預計每畝產量50公斤至80公斤(乾重),村民每畝林下三七可收入5萬元至15萬元。

扶貧先扶智。朱有勇院士團隊不僅為拉祜山寨帶來了最新科技,也帶來了“最強大腦”,在全國首創中國工程院科技扶貧技能實訓班。院士專家直接為農戶授課,用群眾聽得懂的語言講理論、教生產,手把手地在田間地頭指導農戶種植,直至學懂學會。到目前為止,院士專家已培養了840名鄉土人才,這些學員回鄉以後為脫貧致富發揮了帶頭作用,變成一顆顆脫貧致富的“種子”灑遍瀾滄大地,形成脫貧攻堅的“星火燎原”之勢。

朱有勇心繫一生鍾愛的農業科學研究和農業教育事業,在他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後,學校特別獎勵他200萬元。他用獎金設立雲南農業大學“有勇獎學基金”,專門獎勵品學兼有的學生和潛心研究的老師,鼓勵學農愛農的師生踏實耕耘、奮發前行。

在學術界,朱有勇院士是公認的生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研究的開創者和集大成者;在農民眼中,他是一個最在行不過的莊稼好手,知農民冷暖、懂農民所想的貼心人;在學生眼中,他是一位學農愛農為農、令人敬佩的老師和關愛後輩的長者;在自己眼中,他說不過是一名農民教授。

朱有勇立足於平凡的崗位,根植土地,不忘初心,擔當實幹,書寫了學農愛農為農,潛心服務“三農”奮鬥篇章。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 篇2

朱有勇,奮鬥在脫貧攻堅主戰場的“農民院士”!12月2日晚上9時,他的先進事蹟釋出後,引起雲南省高校、科研院所廣大幹部職工和師生的強烈反響和熱情點贊。大家紛紛表示,向“時代楷模”致敬!向朱院士學習!堅守初心,勇擔強農興農使命,為雲南省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應用的貢獻。

學榜樣,增添前進動力

“他是農民教授,亦是農民院士,把農民裝在心裡,把學問種在田裡,把論文寫在大地上。他牢記初心和使命,以共產黨人的擔當和攻堅精神,助力雲南人民脫貧致富,在雲嶺大地上唱響了脫貧攻堅的時代最強音。”昆明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黃風感慨地說,朱有勇院士是我輩之楷模,是祖國之榮光。

“新時期的農業科學家是什麼樣的?朱有勇院士用他全心全意為農民服務的言行給出了響亮回答。”昆明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臨床二大班的黃胄表示,要將朱有勇院士精神作為寶貴的精神財富,不斷傳承和發揚光大,讓越來越多的大學生一起學時代楷模,做優秀青年。

雲南師範大學傳媒學院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學生楊俊濤說:“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應該向朱有勇院士學習,增強自己的道德責任感,努力成為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積極、最活躍、最充分的青年先進代表。”

雲南師範大學教育學部的楊舒涵認為,朱有勇院士的先進事蹟深刻詮釋了科學家、科學成果應該如何為人民服務,也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工作提供了優質、可行的思路和方法。作為青年學者,一定要用行動示範解決頑疾,而非只是對老百姓紙上談兵,務必戒除功利之心服務人民,未來的路,懷揣敬仰,踏實前行。

“朱有勇院士把論文寫在了祖國的大地上。”雲南民族大學體育學院教授寸亞玲表示,將以朱院士為榜樣,繼續立足本職,開拓進取,用自己的光和熱照亮他人。

雲南農職學院園藝技術二班學生李昊表示,朱有勇院士的先進事蹟極大鼓舞了農業院校的學生,未來一定要努力掌握好專業知識,把青年學子的青春汗水和報國之志寫在大地上。

“觀看完朱院士的事蹟後,我腦海中最先浮現的一個詞就是‘無私’,他用自己的一身絕技造福一方百姓,不圖名不圖利,他常說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比寫在紙上更有價值,看到自己的科技成果漫山遍野開花結果,心裡的欣慰,是發表論文無法比的!”雲南中醫院大學黨委宣傳部陳楠提出,作為高校的一名工作者,應當做到心中有責任、肩上有擔當、身上有功夫,守正創新、積極作為,積極投身到學校的各項工作中去。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 篇3

雲南農職學院組織全體師生通過各種方式觀看了“時代楷模”釋出活動,大家被朱有勇院士的先進事蹟深深感動了。夜闌人靜時,校園裡、行政樓、學生宿舍,師生們仍在興奮熱議。大家表示,朱有勇院士是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榜樣,是廣大教師學習的楷模。學院全體師生將在朱有勇院士崇高品格的鼓舞下,牢記育人初心,不忘報國使命,紮根雲嶺大地,著力培養知農愛農新型人才,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一顆初心,始終躍動。雲南民族大學審計處副處長,雲南民族大學駐彝良縣海子鎮中溝村扶貧第一書記、工作隊長張昆說,朱有勇院士把自己多年的科研成果無償提供給農民朋友脫貧致富,與農民打成一片,手把手傳授技術,心貼心助推脫貧,切實踐行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我們身處精準扶貧一線幹部的學習榜樣。

“作為一名高校教師,作為一名具體負責扶貧工作的工作者,我深深為朱有勇院士的精神和行為所感動和激勵。我們將以朱有勇院士為榜樣,用情用心用力,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為全面決勝小康而努力,我們更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懈努力奮進。”昆明醫科大學扶貧辦主任李建明如是說。

“他始終牢記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積極投身脫貧攻堅事業,主動來到深度貧困的‘民族直過區’承擔扶貧任務,帶領村民發展特色產業,改變了當地貧困落後的面貌。”昆明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趙曼曼表示,要學習朱有勇院士不怕苦、能吃苦的精神,不斷積累知識,提高自己的學術修養,把學術研究立足於實踐,學有所專,學有所用,服從國家需要,把自己的知識貢獻給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雲南大學保護生物學專業博士研究生王佳冠表示,要深入學習朱有勇院士的先進事蹟和崇高精神,要努力學習科學知識,加強創新實踐,將個人的學習研究與農村農業的發展需求緊密結合,不怕吃苦、不怕受累,不辜負朱院士“把科研論文寫在大地上”的要求和囑託。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 篇4

今年11月11日,中國工程院瀾滄院士專家科技扶貧班首屆電商班開班。朱有勇在班上教授農民自己開網店,把大山中的優質農產品直接賣到消費者手中。他還設想引進區塊鏈技術,解決中藥材的全流程追溯問題。

“林下藥材可以做成大產業,不僅是林下三七,還有重樓、黃精、石斛等。我們想摸索一套科學辦法,讓藥材迴歸深山老林。”“我們希望以優質的藥材原料,為中醫藥發展作一份貢獻。”

一顆初心,始終躍動,正如他的入黨誓言——

“團結廣大群眾,為大多數人謀利益。服從祖國的需要,把自己的知識貢獻給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為了這句誓言,1996年,朱有勇在悉尼大學完成了分子植物病理學有關專案研究,回到了雲南農業大學:“賓館再好不是家。我能回到祖國,為自己的家鄉做事,比什麼都有意義。”

為了這句誓言,20__年,剛剛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的朱有勇向組織提出,希望繼續專心搞科研,不再擔任雲南農業大學校長。

朱有勇科研成果豐碩,頭銜眾多,植物病理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國家教學名師等等,但他最喜歡的還是“農民院士”。

“脫貧攻堅帶給鄉村翻天覆地的變化,各級幹部群眾才是真正的脫貧主力軍。我是一個教書匠,更準確地說,我就是一個會種莊稼的農民。有幸參與了這個工作,做了我應該做的事情。”

“瀾滄江邊蒿枝壩,林下藥材滿山崖,生態有機三七花,人人見了人人誇……”蒿枝壩的村民,都喜歡唱朱有勇根據山歌編的這首《蒿枝壩的花兒開了》。

蒿枝壩村道路旁,遍佈一種名為三角梅的植物。朱有勇在蒿枝壩紮根後,就引種了這種花。

他有一個想法——等閒下來,把自己和身邊的人們在這場中國反貧困鬥爭偉大決戰中歷練併成長的故事寫成一部小說,書名就叫:蒿枝壩的花兒紅了。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 篇5

12月2日,朱有勇榮獲“時代楷模”稱號。多年來,他研發的“遺傳多樣性控制水稻病害”技術,已在全國10省區市推廣6000多萬畝,榮獲聯合國糧農組織科研一等獎;他研發的“物種多樣性控制作物病害”技術,已在國內外應用於3億多畝旱地作物。這兩項技術都可以減少60%的農藥使用,並能增產20%~30%。

這是堅守初心的科研示範。

30多年來,朱有勇帶領團隊在生物多樣性研究中不斷創新突破,從利用物種多樣性建立作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技術體系,到如今把生境多樣性研究應用在三七、冬季馬鈴薯、早熟葡萄、冬早蔬菜、檸檬等特色產業,每一項科研成果都讓農民得到實惠。

有人說,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萬物,是人類的衣食之源。而朱有勇總是難以割捨對土地的感情與牽掛。正如他所說:“我是農民的兒子,農民需要什麼,我就研究什麼。”

減農藥控病害

遺傳多樣性研究世界難題

追溯世界農業歷史,依賴化學農藥控制作物病害不足百年。然而在幾千年的傳統農業生產中,農民靠什麼控制病蟲害?這是朱有勇的研究生導師段永嘉先生留下的“一道不會回答的考題”。為了解答這道題,朱有勇開始了數十年的科學探索之路。

作物品種單一化大面積種植易造成病蟲害爆發流行,是世界農業生產的重大難題。如何既減少農藥用量又控制病蟲害?這個命題難倒了全球的農科專家。

人類的智慧往往從“問號”開始。如果換一種思路,在栽培上實現品種多樣性,是否會簡單一些?朱有勇在思考、在探索。

上世紀80年代,雲南很多地方的水稻稻瘟病很嚴重。一次,正為稻瘟病防控之法苦苦思索的朱有勇出差路過石屏縣,路邊田野裡一個奇異的現象引起了他的注意。他發現,有些稻田出現了稻瘟病,而另一些間栽了高矮不同兩種水稻的田裡患病現象很輕微。“難道稻瘟病的發病率與水稻間栽有關?帶著疑問,朱有勇展開了近千次的試驗研究。

然而,想要走通這條途徑需要回答3個問題,一是能否控制病害?二是控制病害機理是什麼?三是能否推廣應用?

在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中,攻克病蟲害的“細節”慢慢勾勒出來,效果越來越明顯了。經過30多年的研究,朱有勇和他的團隊逐漸掌握了作物多樣性是如何控制病害的科學原理。

20__年,朱有勇的研究成果以“水稻遺傳多樣性控制稻瘟病理論”為題,作為封面文章在《自然》雜誌發表。如今,這項成果已大面積推廣到了滇、黔、川、湘、贛等省份,及寮國、柬埔寨、印度尼西亞等國家。

“天拉長、地拉寬、站好隊、換好位。”為了能把這些複雜的機理簡單化,讓老百姓易懂,朱有勇把作物多樣性抗病害的機理,編成了十二字簡單的順口溜。“其實就是改變播種節令,打破傳統的農業結構;以前都是散種,現在排好隊,科學地排列行距和株距;今年這裡種這樣,明年就種另外一樣,利用植物間的相剋相生減少病害,達到優質高產。”朱有勇笑著說。

推廣間作套種

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從引起作物病害發生的寄主品種、病菌和氣象因子“三要素”入手,朱有勇摸清了控病的主要機理,並且在幾萬畝面積的田地也試驗成功了。但能否推廣到更大面積的田裡,更大的範圍?為此,他帶領團隊在傳統技術基礎上,進行了品種搭配、空間配置和時間優化的技術創新,發明了馬鈴薯間套玉米、玉米間套辣椒、煙套糧(豆)等一系列作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新技術。

把成果奉獻給大地,造福雲嶺千萬農戶,是朱有勇的心願。20__年,朱有勇將生物多樣性控病增產技術推廣應用到昭通,為昭通市糧食生產開創了新的時代。種植玉米、馬鈴薯、蔬菜、蠶桑、烤煙等各類作物,試驗示範馬鈴薯間套玉米、水稻多樣性間栽、煙套豆類等多種間套種模式……間套種技術在昭通陸續推廣開來。“我每次到昭通,都能感受到那裡泥土的芳香,物種的呼吸,大地的律動,人民的歡笑。”朱有勇常常對他的團隊成員這樣說。

“每次來,他總是第一個下到地裡,先是仔細檢視作物長勢及病蟲害情況,然後再用鏟子撬開土壤,看看土壤土質、肥力、墒情及農作物根系發育情況。”魯甸縣農技中心糧作站站長鬍興祥說道。“昭通是雲南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也是朱有勇作物多樣性控病增產新技術示範推廣的主戰場。”昭通市農業局副局長趙高慧介紹,在昭通推廣新技術3年中,朱有勇教授團隊近20__人次到昭通市開展生物多樣性控病增產技術研究與推廣應用工作。

自20__年以來,這一被國內外專家鑑定為處於國際同類研究前沿的技術成果,在雲南、四川、重慶、貴州、陝西、甘肅等省(市)累計應用面積3億多畝,降低馬鈴薯晚疫病、玉米大小斑病、玉米螟、魔芋軟腐病等主要病蟲害33.7%至62.1%,減少農藥用量51.6%,促進糧食增產270餘億千克,農民增收300餘億元,為全球應用生物多樣性促進糧食安全提供了成功範例,並被列為我省重大技術成果推廣應用。

注入科研成果

促農業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

眼下是今年冬季馬鈴薯種植的時節,連日來,在石屏縣、建水縣10萬畝冬季馬鈴薯地裡,村民們正忙碌著種下種薯,每一道工序都有條不紊地推進著。

“冬春季節,北京各地餐桌上的洋芋絲,5盤中有4盤是雲南產的。”提起冬季馬鈴薯,朱有勇很自豪。“每年春節過後至5月中旬,國內市場都沒有馬鈴薯鮮薯,雲南發展冬季馬鈴薯可填補市場空白,提高產品效益。”朱有勇說,利用雲南“冬無嚴寒”的特殊氣候條件,避開降雨導致的病害多發期,種植冬季馬鈴薯。從20__年開始,朱有勇帶領團隊在雲南種植冬季馬鈴薯,並迅速推廣了1000多萬畝。由於氣候條件要求嚴格,可種植產地較少,因此冬季馬鈴薯鮮薯的價格是正季價格的5倍左右。種植冬季馬鈴薯逐漸發展成為山區農民的一大致富產業。

無獨有偶。10月9日,在朱有勇的院士扶貧點,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竹塘鄉大塘子村舉行了林下有機三七競賣。當天,聞訊趕來的商家現場激烈競拍,最終以高價拍走剛挖出土的有機鮮三七。

“三七種植有個難題,就是種完一茬後,十幾年都不能在這片土地上繼續種植三七,農業上稱這種現象為‘連作障礙’。”朱有勇說,半個多世紀以來,科學家不停地探索解決“連作障礙”的方法,但收效甚微。他表示,大肥、大水的高產栽培才是導致“連作障礙”的根本原因,因此必須改變生產方式。朱有勇帶領團隊模仿三七生長最適合的溫度、光照條件以及水肥的需求條件,形成了一套克服連作障礙的人工仿生技術,20__年以來已在石林、尋甸、文山、瀾滄等地示範應用,較好地解決了中藥材種植中連作障礙難題。

近年來,朱有勇結合雲南多樣化的氣候地理特點,將生境多樣性研究成果“注入”特色農業中,葡萄“打傘”的避雨栽培技術,解決了我省葡萄成熟時節與雨季重疊導致減產的關鍵難題;他帶領團隊在香格里拉乾冷河谷區建立葡萄優質高產化標準種植示範基地,推動打造世界級高階優質葡萄酒產業;帶領團隊實現紅河谷檸檬黃龍病的生態防控……一步一個腳印地穿行在田野間,一滴滴汗水撒在農作物上,一份份實惠送到農民手中,朱有勇正用實際行動將一篇篇論文實實在在地寫在雲嶺大地。

“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比寫在紙上更有價值,看到自己的科技成果漫山遍野開花結果,心裡的欣慰,是發表論文無法比的!”朱有勇常說。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 篇6

朱有勇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雲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雲南省科學技術協會主席,我國著名的植物病理學專家。他始終牢記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積極投身脫貧攻堅事業,主動來到深度貧困的“民族直過區”承擔扶貧任務,帶領村民發展特色產業,改變了當地貧困落後的面貌。他致力農業科學研究,取得多項重大科研成果,立足農村實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創辦院士科技扶貧指導班,為雲南少數民族貧困地區培養了1000餘位科技致富帶頭人。他情繫三農,紮根邊疆,掛鉤聯絡瀾滄拉祜族自治縣以來,深入村村寨寨,跑遍田間地頭,與少數民族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受到各族群眾真心愛戴和社會各界高度讚揚,被親切地稱呼為“農民院士”。先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全國模範教師”等榮譽稱號。

這眾多榮譽的背後,是他不忘初心,紮根基層,苦心鑽研的深刻體現。在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後他曾說“這比拿多大的獎項、給多少錢都更讓我高興。”“能幫農民兄弟解決問題是幸福的事”。這種不忘初心,淡泊名利的精神,配得上他獲得的一切榮譽。

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他有著強烈的問題意識、創新意識和實踐意識,他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田間地頭,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把汗水灑在田野裡,把幸福種在農民的心坎上。他年過六旬,卻毅然投身脫貧攻堅最前線,用奮鬥精神既扶智又扶志,把愛國情、強國夢、報國行鐫刻在邊疆民族致富路上。

朱有勇是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的忠誠踐行者,是打贏脫貧攻堅戰中湧現出的先進典型,是奮鬥在脫貧攻堅主戰場的“農民院士”。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學習朱有勇科技扶貧的先進事蹟和忠誠擔當的崇高精神,積極投身攻克深度貧困堡壘,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的偉大事業,為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勝利作出應有貢獻。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 篇7

“朱有勇院士不僅僅在科學研究中開拓創新,在科技扶貧的思路和方法上也勇於探索。他立足農村實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將‘扶志’和‘扶智’結合起來,創辦院士科技扶貧指導班,為雲南少數民族貧困地區培養了一大批科技致富帶頭人。”雲南省農業科學院科技成果轉化處處長王暉表示,作為農業科研機構的一員,科技扶貧也是自己應盡之本分,不但要學習朱有勇院士60多歲高齡還牢牢紮根貧困地區,以實際行動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精神,更要將他探索的模式和經驗運用到工作中,為雲南省脫貧攻堅取得勝利作出更大的貢獻。

“幾年來我不僅課堂上聽到朱有勇院士親口講他在瀾滄科技脫貧致富的事,更在蒿枝壩實地親眼看到朱有勇院士科技扶貧的成績。朱有勇院士以個人魅力、用科技的力量,踐行著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的實際行動,為脫貧攻堅提供了樣板。”雲南大學農學院院長鬍鳳益認為,朱有勇院士的先進事蹟是雲南大學農學院學習的榜樣和楷模,將會激勵著全院師生踏實學習認真學習,把學到的農學知識應用到雲南農業經濟建設主戰場中,把論文寫在雲嶺大地上。

“朱有勇院士讓三七種植迴歸山林,迴歸自然,種植全程不用農藥、化肥,解決了三七生產面臨的高產低質、農殘超標、連作障礙等問題,了三七無地可種的窘境。讓中藥材造福蒿枝壩村的百姓,通過中藥材的保護和產業種植,增加蒿枝壩村這個貧困村的農民收入,讓中藥材真正能造福一方百姓,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雲南省農業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所長金航為朱有勇院士由衷點贊。

雲南農職學院農學院教授、雲南省現代農業玉米產業體系試驗站站長趙燕認為,作為一名長期從事農業教育的科技工作者,要像朱有勇院士一樣,做到身上有土、腳下有泥,把汗水灑在田野;既要把知識傳授給面向“三農”服務的大學生,也要把農業技術教給農民,真正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 篇8

在全國上下埋頭苦幹、萬眾一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之際,中央宣傳部12月2日在北京向全社會宣傳發布朱有勇的先進事蹟,授予他“時代楷模”稱號。

提到朱有勇,就不得不提起他20__年兩會在人民大會堂向中外媒體推銷土豆的場景,面對媒體的人大代表朱有勇難掩臉上流露出的激動和自豪,手裡抓一顆碩大的土豆,向大家講述他在西南邊境科技扶貧的故事。普通土豆不過鴨蛋大小,而他指導村民種的土豆比鴕鳥蛋還大,重的一顆就有5斤。通過種植冬季土豆,邊陲村寨裡村民的冬閒田變成了高產田、脫貧田,靠著這顆“神奇土豆”,貧困山區的村民實現了脫貧致富奔小康。

出身農家的朱有勇在曾經下鄉插隊的勞動中,體會到了因農作物病蟲害帶給農民和農業生產的苦難,後來的他考上雲南農業大學,通過刻苦鑽研農業科技,成為了農業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靠著長達20多年紮根冷門領域的研究,他成為了國際知名的植物病理專家,為世界糧食安全生產做出了傑出貢獻。

拳拳赤子心,殷殷報國情。就在20__年,已經功成名就的朱院士在自己人生的高光時刻,做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決定:去最艱苦的地方扶貧。出身農家的他深知農村條件的艱苦,但是他毫不退縮,從昆明驅車14小時駛入西南邊境的貧困山村,撲下身來,用自己的畢生所學助力祖國的脫貧攻堅大計。

扶貧必先扶智,治貧必先治愚。在這塊素質貧困的邊境山村,朱有勇和村民們同吃同住,學習說拉祜語,帶領他的團隊一次次深入山野林間、用雙腳走遍深山密林,為村民選擇適合種植土豆的冬閒田,在冬季缺少蔬菜的季節種植出熟期早、薯形好、個大光滑、口感好的“神奇土豆”,為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讓村民種上一畝即可脫貧,種上兩畝直奔小康。至此,“神奇土豆”在朱院士的手裡發揮出了巨大的魔力。

助力貧困地區群眾脫貧只是第一步,保證村民不再返貧才是扶貧攻堅的長久之策。為此,朱院士決定親自開辦技能培訓班,免費吃住,免費學習,他帶領著他的農民學員一起犁地、播種,享受豐收的喜悅。這個培訓班不僅教授種植土豆,還教授蔬菜種植、茶葉種植、林業、畜牧業等多種適合在林間山區開展的致富產業。在他和他的團隊的精準扶貧下,朱院士用他的實際行動將科研論文寫在了祖國的西南邊境脫貧攻堅主戰場,用科技扶貧的豐碩成果譜寫了一曲時代讚歌。

大山無言,一石一礫皆是見證。5年的時間,這位年過60、活力四射的“農民院士”,用“神奇土豆”將一片片常年閒置的農田變成了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用科技扶貧的力量幫扶了我們祖國最需要幫扶的貧困群眾。朱院士的雙腳沾滿了山野林間的泥土,汗水揮灑在脫貧攻堅戰的戰場,書寫的脫貧傳奇在遠山之外續寫。朱有勇的事蹟啟示我們,樹立“以國家之務為己任”的志向,懷揣一顆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到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發光發熱,用自己的生動實踐書寫出無愧時代、無愧歷史的人生答卷。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 篇9

最近一個響亮的名字再次響徹大江南北,他貧窮,粗茶淡飯,衣著簡陋,一生沒有任何積蓄;他富有,兩袖清風,表裡如一,雪中送炭出手大方;他固執,執著造林,心無旁騖,老牛拉車不回頭;他豁達,淡泊名利,安貧樂道,草帽挨烏紗,平凡鑄偉大;對於家人的不理解,他說“忠孝難兩全,家國難兼顧”;對於人們的不理解,他說“只要生命不結束,服務人民不停止”……他就是被人民親切地稱為“草鞋書記”“農民書記”“百姓書記”的雲南省原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同志。

“共產黨員不要躲在機關裡做盆景,要到人民群眾中去當雪松。”這是雲南省原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在職時的一句口頭禪,樸實的話語中滲透著“鄉土氣息”與堅韌品質。楊善洲1951年參加工作以來,一心想著群眾,一切為了群眾,帶領百姓在貧瘠的家園播撒幸福的種子。他以一生的忠誠和執著,守衛一名優秀黨員大公無私、艱苦奮鬥的精神高地,演繹一位領導幹部清正廉潔、淡泊名利的公僕情懷。

“我們奮鬥一輩子,不就是為了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有一個幸福的家園嗎?”這是楊善洲堅守一輩子的理由,也是他奮鬥一輩子的寫照。堅守一輩子,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前半輩子,楊善洲身在其位,手中有權,權只為老百姓所用。

牢記黨的宗旨,保持平民幹部本色,戴草帽,穿草鞋,深入田間地頭搞調研、訪民情,每次楊善洲在下鄉途中,碰到插秧就插秧,碰到種包穀就種包穀,他的足跡遍佈保山的村村寨寨,為改變保山地區的面貌,傾注了全部的心血。他經常拿出自己的錢來,幫助農村生產隊購買良種、肥料、牲畜等。一次,聽說保山縣大官市大隊成立了一個茶葉專業組,沒有生產基金,到處借錢,馬上給送去了8百元。有些人感到吃驚:“楊善洲這樣埋頭苦幹和無私奉獻圖個啥?”他說:“我們共產黨員就要像魯迅說的那樣,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輸出的早血!"

“草鞋書記”“農民書記”“百姓書記”這一個個親切的稱呼正是人民群眾對他努力工作的認可,對他無私奉獻的肯定,對他一心一意為人民服務的讚揚。

為官一任的幾十年裡,楊善洲自感愧對早年守寡的年邁母親,愧對含辛茹苦勤儉持家的老伴,愧對每天上山種地、喂牛、打豬草的女兒女婿,愧對開著農用車跑運輸的孫子們。為此他傷過心,流過淚,但在公私之間、家國之間,作為“人民的幹部”,他深知自己必須擔負比常人更大的責任,經受比常人更多的考驗。

“雖然我的職務退休,但共產黨員的身份永不退休!但有我力所能及的事,我還要接著幫群眾辦”。走下工作崗位以後,時任省委書記的普朝柱代表省委找他談話,讓他退休後搬到昆明居住,還可以到省人大常委會工作一段時間,楊善洲婉言謝絕了:“我要回家鄉施甸種樹,為家鄉百姓造一片綠洲。”正是憑著這種堅定的黨性觀念和宗旨意識,懷著對故土的眷戀和對群眾的熱愛,楊善洲在退休後的第三天就說服家人,放棄了城市優越的生活條件,回到家鄉施甸縣無償擔任大亮山林場場長,一干就是20xx年,建成了面積8萬畝、價值1億多元、完全成材後價值可達3億元的林場,並將林場無償交給了國家。

楊善洲把自己退休後的22個春秋獻給了大亮山,“楊善洲,楊善洲,老牛拉車不回頭,退休又鑽山溝溝……”這是在雲南省施甸縣老百姓中廣為流傳的順口溜。在大亮山林場工作的每天起早貪黑勤勞動,把荒涼空曠,山石裸露的荒山建成了蒼翠的綠洲,讓不毛之地變成了生命的樂園。不求一分錢的回報。他無怨無悔,因為他早就把“為人民服務”五個字深深地刻進了自己的心裡,並心甘情願一輩子奉獻不止。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楊善洲是黨員幹部的一面鏡子,以其為鏡可知榮辱、明職責、立言行,激勵黨員幹部真抓實幹、創先爭優。作為新時期的黨員大學生,我們應該以楊善洲同志為榜樣,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利益觀,刻苦學習,不斷創新,爭先創優,永遠用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自覺加強黨性修養,自覺實踐黨的宗旨,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對他人、對社會有用的人。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 篇10

黃大發,一位老支書、一個基層黨支部、一群山村裡的村民,愣是與大山較勁、與貧困較勁,完成了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走出了一條脫貧攻堅的不屈之路,展現出了一個支部就是一盞燈、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黃大發憑藉忠誠的信仰、憑藉驚人的毅力、憑藉開展群眾工作的出色能力,用一輩子摸索出了一套符合基層實際、靈活實用且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主要學習體會如下:

一是學習黃大發艱苦奮鬥、永不言敗的精神境界。黃大發在擔任團結村黨支部書記期間,和大山較勁,彰顯了黃大發老支書的為民情懷,自力更生精神值得人們學習。他帶領200多名群眾,歷時30餘年,靠著鋤頭、鋼釺、鐵錘和雙手,硬生生在絕壁上鑿出一條長9400米、地跨3個村的“生命渠”,結束了當地長期缺水的歷史,使草王壩每年糧食產量從原來的6萬斤增加到近百萬斤,被當地群眾親切譽為“大發渠”。

二是學習黃大發敢於擔當、實幹巧幹的工作作風。尊重科學,實幹加巧幹是黃大發的厚重底色之一。修渠失敗,黃大發沒有選擇蠻幹,他暗下決心學習水利技術。

三年時間,在積累了大量修渠知識後,黃大發要重啟修渠計劃。經過專業測繪和精心謀劃,修渠專案再次得到縣、鄉政府支援,艱苦卓絕數十載,終於引來一泓清泉,當地自然生態明顯改善,農業生產得以改良,群眾生活水平逐漸提高。

三是學習黃大發聯絡群眾、堅守初心的公僕本色。黃大發36年如一日,始終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以實際行動燃旺理想信念的火炬。正如有新聞報道描述:“一根筋”拉直幸福的彎道,“一股勁”犁出希望的田野——“年份英雄”們堅毅執著、有勇有謀,“一輩子,一件事”的堅守與實幹,為一個時代鐫刻光榮與夢想。

作為一個黨員,雖然黃大發“大字不識幾個”,但時刻記著“先進模範帶頭作用、一心一意為人民服務”。

由此可見,理想信念是鑑別幹部的“試金石”,也是區分“好乾部”與“壞幹部”的“分界線”。

黨員幹部要先學一步,深學一層,以黃大發為鏡子,在思想認識、精神境界、理論素養、理想信念等方面有一個大的提高,進而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打牢轉變作風的思想基礎。

“做官先做人,萬事民為先”。黨員幹部要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目標,堅定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加強政治修養;實踐黨的宗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權為民所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利益,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堅持黨的根本組織制度,加強組織紀律性修養;繼承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保持清正廉潔、艱苦奮鬥的本色,加強作風修養。這些內容和要求,為我們指明瞭方向、明確了任務,是我們做好領導幹部黨性修養及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標和指南。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 篇11

今天,我閱讀了麻小娟老師的感人事蹟,讀完之後心裡久久不能平靜。她的教學觀點和做人理念,讓我欽佩不已,她教書育人、無私奉獻的偉大事蹟,讓我深有感觸。

在麻小娟老師7年多漫長的職業生涯中,她給孩子們講了一千零一個故事,每夜不辭辛苦到孩子們的宿舍,給孩子們講故事,陪伴孩子。通過故事傳遞給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她永遠把集體的事情放在第一位,對待同事,會互相關心,鼓勵,協調老師與學生的關係。對學生,麻小娟更是大愛無疆,她愛教書,更愛育人。她指導學生參與暑期社會實踐,多次為困難學生捐衣服、捐錢。不爭名,不圖利,凡事都吃苦在前,享受在後,想別人在前,想自己在後。

鑑於出色的工作業績,這些年裡麻小娟曾先後獲得過。

麻小娟說:“做教師很快樂,特別是當你站在講臺上看到學生,有聽話的、調皮的、愛學習的、見到書本就頭疼的等等,各式各樣的學生都讓從你心裡充滿了愛。”她以一個平凡人的身份,向我們詮釋了生命的真諦:人究竟應該怎樣活著才是快樂的,引領我們每一個人去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地過好每一天。我想,一個人快樂與否,應該不在於他擁有什麼,而在於他怎樣看待自己所擁有的東西。生活是快樂的源泉,有了生活,快樂就不會枯竭。生活中並不缺少快樂,缺少的是發現快樂的眼睛,缺少的是感受快樂的心靈。

從麻小娟老師的事蹟中我得到了一個啟示:人的一生不在於享受多少而應該在於奉獻多少。生命的意義在於:我們只要活著就有責任給我們生活其中的社會添上一點光彩,只要有心相信這個不難辦到~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更多的愛、更多的同情、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只有為別人花費它們,我們的生活才有意義,生命才更有價值~而一心只為自己著想的人什麼也得不到~我們不需要做出多麼偉大的事情,可以從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做起,比如:撿起馬路上的一片紙屑、公交車上讓個座、攙扶老人過馬路等等,以助人為樂趣,幫助一切需要幫助的人,伸出你的援助之手,那時你就會發現奉獻有多麼快樂~

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 篇12

看完黃文秀同志的先進事蹟,我的眼淚溼了眼眶,作為一名支教結束已經返校的研究生支教團成員,我深知基層工作的不易,她的故事更是基層工作者的一個縮影,我們都應該向文秀同志學習,學習她對黨忠誠、信念堅定,學習她紮根基層、心繫群眾,學習她胸懷大愛、無私奉獻,學習她立足平凡、追求崇高,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拼搏奮進。文秀走了,千千萬萬個文秀還在,每一個青年學子都要承擔起光榮的歷史使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投入時代的洪流中,將個人前途與國家命運同頻共振,最大限度將自己投入到祖國偉大建設當中去。

通過學習“第一書記”黃文秀的事蹟,讓我明白了基層是艱苦的,只有心懷信仰,才能成芳華。努力、陽光、熱情、真誠、有追求,是黃文秀留給所有人的印象,她用赤誠的初心,質樸的奉獻融入貧困群眾,擔當起脫貧攻堅重任。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該學習“第一書記”黃文秀不畏艱苦,奮勇向前的精神。只有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才能把一脈相承的信仰,奉獻與犧牲的信念,化作迎難而上、登高行遠的力量,鑄成共產黨人無私奉獻、不負人民的魂。

看完黃文秀的視訊,我感慨萬分,她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她“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用短暫的一生,為老百姓做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踐行了一位共產黨員對黨和人民的莊嚴承諾。鏗鏘誓言猶在耳,壯志未酬淚滿巾。文秀走了,帶著百坭村的扶貧重任和群眾的脫貧願望、帶著她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對群眾的無限深情,匆匆離去。在她短暫的生命裡,用青春書寫韶華印記,以信仰鋪設腳下芬芳。雖然她走了,但她永遠活在我們的心裡。她用生命照亮的扶貧路,也將激勵著千千萬萬扶貧幹部不懈奮鬥,繼續前行!作為一名中共黨員,黃文秀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學習。在今後的支教之路上我將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為祖國奉獻自我的青春力量。

黃文秀同志勇挑重擔,體現了共產黨員的初心和本色,我們要學習她身上可貴的精神,努力學習、勤於實踐、不懈奮鬥,肩負起新時代賦予的責任和使命,讓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奉獻中煥發出絢麗的光彩!

外國語學院劉明晟同學表示,今天學習了黃文秀同志的先進事蹟,讓我極為感動且備受鼓舞。在此向扶貧先鋒致敬,向第一書記致敬。作為一名青年黨員,投身西部熱土,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的地方去,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貢獻一份力量是我的理想和願望。願加入西部計劃,同志願者們攜手共進,以前仆後繼、一往無前的毅力和決心,助力黨和國家打贏脫貧攻堅戰,服務社會,報效祖國,紮根西部,融入基層,深入脫貧攻堅戰主戰場,以為人民謀幸福為己任,初心不改,努力奮鬥,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做好扶貧工作,讓國家放心、人民幸福,是所有西部計劃志願者的追求和目標。我也會在實踐中不斷堅定理想信念,腳踏實地,虛心學習,以飽滿的精神面貌和紮實的工作能力貢獻青春力量。

學習黃文秀的事蹟後,瞭解到她放棄留在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決定回到革命老區百色,奔赴偏遠的貧困山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將扶貧當作自己”心中的長征“,讓我回憶起去年暑假跟隨資源瓜裡鄉義林村第一書記在鄉間地頭跋涉,克服語言不通的問題和當地群眾交流,協助降準扶貧工作的生活。對於基層,自己有很深的體會,大學連續三年暑假奔赴龍勝、全州、資源貧困山區參與為期將近一月的扶貧工作,與扶貧工作者戰鬥在第一線。深切感受到扶貧工作任重而道遠,扶貧道路不簡單,基層工作的經歷讓我覺得沒有辜負青春。今年六月,大學四年生活結束後,我將成為一名光榮的西部計劃志願者,踏入支教的崗位,繼續為祖國奉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