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學習老子道德經心得體會(精選5篇)

欄目: 學習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3W

學習老子道德經心得體會 篇1

《道德經》,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相傳為戰國時期楚國的老聃所作。老子的言說代表了他對當時政治的反對,和傳統政治社會制度的反對。

學習老子道德經心得體會(精選5篇)

《老子》的文體,不像是《論語》那樣的語錄集,也不像一般意義上的“文章”。全書約五千字,是由一些簡短精賅的哲理格言組成。各章節大致有一定的中心或連貫性,但結構並不嚴密,前後常見重複。各章的先後順序也不能準確地確定。《老子》中的語言沒有太多的修飾,但所包涵的道理玄奧而深刻,需要反覆的體會。牽涉個人立身處世的準則。

《老子》又稱為《道德經》,是因為由“道”、“德”兩部分的論述組成的。道的部分是老子關於道的論述。德的部分是老子關於仁義、禮信的論述。

一、老子對道、德的理解。

1、老子把天地萬物之生的總原理稱為“道”,而且老子認為道的作用,是沒有意志的,是自然如此的。萬物之所以成為萬物的原因就在於道。《老子》第一章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是老子對“道”的一個總的理解。

在老子看來,“道”是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恍恍惚惚的東西。道,無形無狀,是宇宙唯一的存在,“先天地生”,為“萬物之始”,是一個終極實在,是萬物的根源。並且在本質上道是不可界定和不可言說的,不能以任何物件來限定它,我們也很難將其特性用語言表達出來。而老子對“道”的稱謂也有很多,包括“無”、“樸”、“一”等。道是一種無限的、無終止的狀態,是一切事物產生的源泉。“道”不是靜止不變的,而是處在永遠不停息的,流轉與變遷的過程中。“道”還可以視作陰陽、剛柔等兩相對峙的力量、事物、原理之相互轉化。

在“有”、“無”這兩個概念上,老子認為無是對於具體事務的有而言的,所以無並不是零或什麼都沒有的意思。“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老子對於道“無”的外表的形容。

2、道為天地萬物所以生的總原理,不是指具體的事物而言的,而“德”為具體事物生的原理。

在老子看來,德是道寓於具體事物的表現,也就是說德是物體從道那裡得到,而可以成為事物的原理。“道生之,德畜之”,這句是老子對於道與德之間的關係的論述。在老子看來,物體的具體表現是“形”,而物體之所以可以成為物體本身,是道德兩者作用的結果,也是自然作用的結果。

二、老子宇宙事物的變化的看法。

老子認為,事物的變化規律可以用“常”。“常”具有普遍永久的意思,所以“道”也可以稱為“常道”。而從常道內除的“德”,可以稱為“常德”。而稱道為“無”,就又可以稱“常無”;稱道為“有”,又可以稱為“常有”。老子認為“知常為明”,知道明白“常”的人,依常來規範日常的行為,不輕易為自己謀私利,就可以稱為公了。“知常”指的是依之而行,則又可以稱之為“襲明”,或“習常”。而如果我們不知道宇宙間事物變化的規律,而違背規律,任意而為,是不利於事物的正常發展。

而事物的變化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即當一個事物的發展如果達到了極點,則必然會向事物的相反方向發展。老子稱為“反”或“復”。所以老子才有“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和“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這樣的論述。

三、老子在為人處事的做法上的觀點。

因為一個事物的發展至極點,必然會向其反面發展變化。所以要能維持它的發展而不至於變為它的反面,就必然要先了解它的反面,在發展過程中不讓其到達極點。有人說老子的哲學是強人的哲學,他教導強者要收斂光芒,以弱居之。這是老子正反兩面會互相轉換的理論的運用。如三十六章雲:“將欲翕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自居於弱勢、靜態而保持一種彈性,促使敵對一方向膨脹、誇張發展以至成為脆弱,即產生盛衰的對轉,這確實是看得很深。

老子強調“不盈”、“不爭”、“致虛極,守靜篤”,“柔弱勝剛強”。老子的這一原則叫做“無為而無不為”,即不特意去作某些事情,依事物的自然性,順其自然地去做。老子主張“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就是說,學習知識要積累,要用加法,步步肯定;而把握或悟“道”,則要用減法,步步否定。老子認為,真正的智慧,必須從否定入手,層層除去表面的偏見、執著、錯誤,穿透到玄奧的深層去。也就是說,面對現象,要視之為表相;得到真理,要視之為相對真理;再進而層層追尋真理之內在本質。

四、老子對仁義、禮的見解。

不同於儒家學派的觀點。《老子》十八章說:“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意思是說:大“道”被廢棄之後,才有所謂“仁義”。出現了聰明智慧,才有嚴重的虛偽。家庭陷於糾紛,才有所謂孝慈。國家陷於昏亂,才有所謂忠臣。《老子》三十八章說:“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但不是說老子視就反禮,因為禮有形式與內容兩個層次,老子所反對的是禮的形式,即反對形式複雜的禮儀條規。

在老子看來,我們所講的仁義和倫常,都是因為“道”喪失的結果。而且只有在大道荒廢、國家混亂和家庭不和的時代,仁義禮法才會成為社會的需要。所以老子認為應該廢止文明和仁義,從小康社會回到“大道之行也”的“公天下”時代,即沒有邪-惡,不需要道德規範制約人們行為的,真正充滿道德、仁義、孝慈、信義的小國寡民時代。小國寡民的社會是老子的理想社會模式,在這個社會中人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五、老子的政治及社會哲學

《老子》的中心,是闡述自然無為的政治哲學。在政治方面,《老子》主張“虛靜無為”,即反對以人為的手段,包括種種文化禮儀來干涉社會生活,尊重生活的“自然”狀態;關於人生態度,《老子》也主虛靜、退讓、柔弱,但這並不像後人所理解的那樣消極,因為《老子》所推重的“陰柔”,實是一種長久之道和致勝之道。

因為物極必反的規律,所以在社會政治制度上,如果太過於強調某一反面,會產生相反的效果。“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昏。……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所以老子所主張的政治哲學和行事方式的核心是“無為”。即注重於取消一切導致混亂的源泉。以無為為之,以不治治之。“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

在老子看來,“無為”是聖人“治天下”、“取天下”的基本原則。老子提倡“無為”,其形上依據是“道常無為而無不為”,其現實政治理由是“我無為而民自化”、“為無為,則無不治”。無為是針對有為而發的。老子認為,“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 “無為”也指感物而動,遇事而為,事先沒有設想要做什麼事。

老子的“無為”,由於是針對“有為”而提出來的,因此容易被人理解成“無所作為”、“不為”,將無為視作政治上的無所作為、放任自流,這是從消極的方面去理解無為。“無為”,作為一種政治原則和行為方式,其基本特徵就是“因其自然”。而“因其自然”,指的就是順應事物的自然發展趨勢而採取相應的措施。而自然就是事物不假外力而自己如此的狀態。“因其自然”的“因”,是因循、沿襲的意思。因循的前提是要承認和肯定事物的自然發展趨勢。“因其自然”思想也反映了古代農民的普遍願望。在政治上,“因其自然”的主旨是希望帝王順應民心、不要剛愎自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老子對於人與自然的關係的論述。當然“因其自然”的思想也有消極的一面,如果太過因順自發的行為沒有很好的規範管理,社會也會變得很混亂,缺乏秩序。

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思想對後世的影響很大。他對“道”的論述體現了樸素的辯證法。在為人處世方面,“不盈”、“不爭”的思想,對激烈競爭的現代社會人們壓力緩解有一定的作用。

學習老子道德經心得體會 篇2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一章有這樣的句子,“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這是說大的地方,是沒有角落的,一望無邊,廣闊無垠。大器是要晚成的,早成的不可謂大。人們所說的早期的天才,那只是在某個方面暫露了頭角。例如唐初“四傑”之一的王勃,在二十多歲的時候就寫出了名垂史冊的《滕王閣序》,文筆優美,可謂詞彩華章。然而可惜他英年早逝,否則到老的時候,那會有多少優秀的作品啊。蘇老全,二十七歲始發憤,最後終有所成。大音希聲,大的音樂是無聲的音樂,這正像唐朝著名詩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所描寫的那樣“此時無聲勝有聲”。大象無形,說的是最像的不是形似,而是神似。這是評價美術作品的最重要的要素。國畫家齊白石的作品,他筆下的蟲、蝦,只寥寥幾筆,便栩栩如生,那就是“大象無形”。

在《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五章裡,老子寫道:“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吶。”後三個“大”有大智若愚的意思,“大直若屈”使我們想到周恩來在文化大革命時,在毛澤東身邊時的處境。“大成”、“大盈”句,有物極必反的道理。聯想到前蘇聯衛國戰爭時的功臣朱可夫,他的一生三起三落。在莫斯科保衛戰中,由於他英明的指揮,取得了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之後他又率軍進攻德國,攻破柏林後,在蘇聯第二次大閱兵時,他曾代替斯大林閱兵,可以說他的功績已經達到了頂峰。中國有句古話,臣子若“功高蓋主”,那他的災難就到了。結果在和平年代,朱可夫的地位在一點點地下降。赫魯曉夫上臺之後,為了擊敗對手,從新起用了朱可夫。他幫助赫魯曉夫擊敗了對手,他的權勢在與日俱增,逐漸危機到了赫魯曉夫的地位,於是他又被認為是企圖奪權的人,而被趕下臺來。赫魯曉夫倒臺之後,他再一次被起用,這時他不再在政治舞臺上表演了,他開始著書立說,開始寫回憶錄。書的銷量非常大。他的一生就說明了人在“大成”、“大盈”之後的命運。中國古代提倡明哲保身,功成身退,就有“大成若缺”“大盈若衝”的含義。

《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中為道命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四大”之中有“人”,在老子的觀點中,體現了人本思想。“道法自然”,也體現了老子唯物主義的自然史觀。一切都要遵循自然規律,道就是以自然規律為準則的。現在我們提倡的和諧社會,許多觀點也體現了《老子道德經》中的觀點。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以人為本的觀點。人要想在大自然界中更好的生存,就要和自然界搞好關係,就不能破壞自然環境。否則人就難以很好地生活在自然環境之中。例如現在熱氣排放,大氣汙染的問題。老子在幾千年前就能提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觀點,說明了老子思想的偉大。

《老子道德經》第七十五章說:“民之肌,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這話是說,老百姓之所以飢餓貧窮,是因為苛捐雜稅太多。自古以來,沒有免除農業稅的,所以農民一直生活在貧窮困苦之中。趕上戰爭農民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20xx年,我們中央政府實行免除農業稅政策,這是破天荒的一件大事,這也是改革開放政策的一個豐碩的結果。現在的政策體現了老子以民為本的思想。最近又實行了九年義務教育免除學生學雜費政策,使許多因貧困念不起書的學生能夠繼續學習。這一系列政策的實行體現了黨的富民政策,加快了和諧社會建立的步伐。

《老子道德經》第七十六章說:“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居下,柔弱居上。”傳說中說,老子臨死的時候,他的弟子在他的床邊,老子深出他口中的舌頭,示意他的弟子。弟子不明白老子的意思。老子說:“你看我口中有什麼?”弟子回答說:“是舌頭。”老子說:“牙齒比舌頭堅硬,然而牙齒先沒有了,而舌頭卻還在。”弟子恍然大悟,說:“我明白了老師的意思,柔弱勝剛強。”現在世界上以美國為首的國家推行單鞭政策,妄圖憑藉強大的武力稱霸世界,自封為世界警察,干涉別國內政。以莫須有的罪名,侵略伊拉克。現在又陳兵海灣,對伊朗躍躍欲試。美國以強凌弱的政策,導致的結果,只能是自食惡果。伊拉克戰爭,美國死亡士兵現在已經超過了三千多人,幾千億美圓的戰爭費用,已使美國經濟發生緊張。現在每天還在以二點五億美元的費用用於戰爭。美國人民反戰的呼聲越來越高,反對戰爭,反對布什的民眾已由原來的百分之三十達到了百分之五十七。木強則風必折之,美國將來必走“兵強則滅”的道路。布什給美國人民帶來的必然是災難。幾十年來我們國家實行的韜晦政策,是以柔弱勝剛強的絕妙方略。幾十年之後,我們國家必將“柔弱居上”。

學習老子道德經心得體會 篇3

《道德經》是老子的一部經典名著,我們都知道老子是道家創始人之一在我國曆史擁有重要的地位,他和莊子一起被稱為“老莊”。我本身不崇拜任何宗教,但是對於《道德經》確實非常喜歡。今天我又捧起這本書讀了起來。

老子在《道德經》裡面說,“道可道,非常道”,老子的意思是用道理可以講出的道理,就不是一般的道理。生活中我們經常和別人講道理,也經常聽別人講道理,但是我們講給被人聽的道理別人是不是聽得懂,或者別人願不願意聽呢。或者反過來,別人講的道理,我們願不願意聽,或者是聽不聽得懂呢。這個問題老子就觀察的很仔細。就這樣一句話解釋很多的道理。

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老子告訴我們如果天地不仁的話,所有的事物將會被對待的像草狗一樣,就是說我們屬於天地萬物之一也會被當成草狗一樣。如果聖人,就是當權者沒有任意,則會以百姓為草狗。所以天地對我們是有仁義的。老子在提醒當權者應該善待百姓。

《道德經》說“上善如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老子提醒當權者以人民為重,只有不和人民爭,所有人都不能和他們來抗爭。

老子希望所有事物都尊崇自然的發展才能獲得更好的未來。就像道家說的“神人無功,聖人無名”。只有愛護百姓,不與民爭利,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我們現在生長在社會主義的社會,人人平等,國家關心老百姓的生活,這不就是老子說的社會嗎。我們每個人應該像老子說的那樣,為他人著想,理解他人。

學習老子道德經心得體會 篇4

老子之著《道德經》,蘊含了豐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來,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無不從這部人類文明史上的智慧寶典中汲取治國安民、修身養性、立人處世的精髓。

當今社會科學發達,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的物質財富越來越殷實,而精神財富卻越來越貧乏,道德淪喪的現象日益嚴重。假酒、假奶粉、毒大米、毒火腿;坑、拐、蒙、騙;貪汙、腐敗等等觸目驚心的社會問題時見報端。

“堂堂正正做人,兢兢業業工作”的呼聲日益強烈。物慾橫流的現實生活中,如何去面對金錢、地位、美女的誘惑呢!我們同樣可以在《道德經》這部聖典中汲取睿智,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注重守靜處世,清靜自省,盡心本責!

其實,靜心、淨心、盡心就是人們端正心態的問題,它蘊含著人們的三個不同心態層面。靜心:靜守自己的人生座標;淨心:淨處自己的人生位置;盡心:盡力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靜心是安心工作之本

“清靜無為”為道教修道之本,老子以“清靜為天下正”。《道德經》十六章雲:“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歿身不殆。”強調了致虛守靜的工夫修養和復歸之理。“致虛”就是要消除心靈的蔽障和釐清混亂的心智活動,而後才能“守靜”,通過“靜”的工夫,深蓄厚養洞察力,才會“知常曰明”,不會因“不知常”,而“妄作,凶”也。

老子之後,莊子強調少私寡慾,以靜養神,這是道教靜中養生的思想理念。

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則雲:內以養正安靜虛元,原本隱明,內照形軀。

司馬承禎的《坐忘論》雲:“心為道之器宇,虛靜至極,則道居而慧生;身與道同,則無時而不存;心與道同,則無法而不通。”又云:“靜則生慧,動則生昏”,這則是道教靜中處世的指導思想。

“靜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靜心,才不受名利得失困擾,不因進退去留而影響;靜心,才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

總之,靜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們的心境達到虛靜的狀態,才會時刻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工作作風,才會在工作中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

淨心是保持清正廉潔工作的源泉

淨明道重要典籍《太上靈寶淨明洞神上品經》的序言:“淨明者,無幽不燭,纖塵不汙”,由此而見,天地萬物之間,潔淨不染,沒有絲毫的灰塵存在,是謂之“淨”也,如果完全用人性的角度看待“淨”的含義,那就是“不染”。

“不染”的含義很廣泛,老子《道德經》十二章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就從色塵(視根)、音塵(聽根)、味塵(味根)、香塵(嗅根)、觸塵(觸根)、法塵(法根)六方面形象勾劃了人們因貪婪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導致的嚴重後果。故後人雲:六根清淨、一塵不染。西漢智者河上公給此章命名為“檢欲”,意在教人約束,收斂人們的貪慾之心。

再看老子《道德經》十三章:“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君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則可寄於天下;愛以身為天下,乃可以託於天下。”我們可以看出“寵辱若驚”的根源就在於“為吾有身”,“為吾有身”就在於人的心性不能清淨如水,清澈透明,把個人看得太重,把自己的名利、地位看得太重。如果恬淡處世,致虛守靜而見素抱樸,少私寡慾,何來“貴大患若身”呢!

由此,淨心能使自己自覺地堅持自我反省,能時刻檢束自己的貪慾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淨心是保持清正廉潔工作的源泉。

盡心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人們常說:讀史而明鑑,這是說明了人們解讀歷史可以汲取前人的經驗教訓而為己用,那我們通常所說的“前事不忘後世之師”。然而,我更以為,讀典可明智,明智則生慧。

道祖老子在《道德經》之十七章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老子的無為思想並不是說消極而無所作為,這是對老子《道德經》的誤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為。“不妄為”正是人們靜心、淨心的外在表現,只有“不妄為”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為,也就是說“不妄為”是有所作為的保證。什麼是“有為”呢!盡心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是“有為”。

記得曾經看過一篇關於“什麼是道”的文章,作者有一句話,我至今記憶猶新,他說:“道在哪裡!道就在我們身邊,盡心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謂之道也”。

這句話淺顯明白而又讓人警醒。是的,在世欲紛爭的當今社會中,如能盡心安心於自己的本職工作的話,那他的心態肯定是時常處於靜心、淨心的狀態,沒有進入靜心、淨心的心境,他是收斂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道教所云的神不外馳,心不外思,由是說:靜心、淨心是盡心幹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前提和先決條件。

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倫理道德的教化作用,提倡“百行德為先”,崇尚“身正為師,德高為範”。各行各業都在加強道德自律教育,在努力提高群體的道德水準。

隨著我國《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二十字方針“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推出,具體來說,就是將“靜心、淨心、盡心”三心衍化為“六心”教育:忠心獻給祖國,愛心獻給社會,熱心獻給集體,關心獻給同事,孝心獻給父母,信心留給自己。

在現代社會強勁的經濟發展勢頭下,一些有智之士越來越注意到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性。重讀和闡釋道教聖典《道德經》,積極挖掘道教有利於社會穩定,有利於社會進步的教理和教義,才能讓道教更好地服務於社會、服務於人類,才能讓人們能致虛守靜、淨化心靈,從而盡心盡責地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學習老子道德經心得體會 篇5

《道德經》第五十八章: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意思是說,政府的政策穩定、開明,人民就安居樂業,民風淳樸;政府的政策要是經常變化,就會使人民變得狡詐,人心變得自私自利,社會誠信缺失。在第十七章中,老子認為,好的政府不會亂髮使令,人民只知道政府的存在,取得了業績,只會認為是自己努力的結果,和政府沒有關係。政策的多變,會造成政府失去誠信,人民不會相信政府。

這兩章內容主要闡述了政府不能隨便亂髮政策,要“貴其言”。政策的多變使政府的公信力降低,人民對政府的話產生懷疑,從而使整個社會的誠信度降低。政策的多變會使一些人不勞而獲,別的人就會學他的樣子,期待政策有所變化,對自己產生利益,社會因此變得浮燥,人民沒有了長期奮鬥的目標,急於求成,急於利用當前的政策為自己謀利,生怕政策變化讓自己的目標落空。

老子的這種思想,在唐代得到柳宗元的傳承和發展。柳宗元在《梓人傳》中,認為治理國家,應當像蓋房子的工頭一樣,只需用尺子、規矩和墨斗劃出高低、長短的標準,讓手下的工人按照標準去做就行了,要是有人做不好,批評或是辭退他,他都不會有怨言。不能事必親躬,處處向手下的人炫耀自己的本領,代替手下人工作。在《種樹郭橐駝傳》中,柳宗元提出了,治人要像養樹一樣“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為官治民如果“好煩其令”,看起來好像很愛惜人民,政府不停地想辦法頒佈新政策,人民不停地揣磨政策變化的方向,結果卻使政府和人民都覺得很困苦疲乏,社會並不能安定興旺。